首页 > 文章中心 > 石油经济论文

石油经济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石油经济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石油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1 问题引出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在低碳经济概念的指引下,为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老大,中央财政总体上将投入超过1000亿元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开发与推广。湖北省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障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

2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 湖北省电动汽车市场建设中的技术研发还不成熟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一直是湖北省各大汽车厂家研究的重点。目前湖北省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还很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电动汽车在每个环节的技术不能过关,如果电动汽车的开发研究没有后续的努力,那么电动汽车的生命力将受到致命的威胁。因此,电动汽车的技术产品化的结果如何以及电动汽车后续发展的力量,将决定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构建的命运。目前主要的制约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的瓶颈在于电动汽车的电瓶无法通用。因为各厂商生产各自规格的电瓶使得电瓶无法通用,从而制约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和发展。

2.2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技术标准不统一

要实现电动汽车的市场化,在研究核心技术的同时,制定和统一技术标准是很关键的。但是目前,湖北省乃至国家对于电动汽车的标准、电池的标准还未达成统一,既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又加大了普及难度。

2.3 湖北省电动汽车产业链售后服务环节力度不够

售后服务关键是要掌握好电池与电机的维修、保养与回收技术,但湖北省目前这方面技术人才和队伍还有待不断培养。同时,平衡生产厂家与分销商的利益关系还存在问题。由于电池技术复杂,更换和维修需要厂家支持,而厂家支持力度的大小对分销商的利益将造成较大影响。

2.4 湖北省电动汽车保险和金融服务等环节力度不够

由于目前电动汽车成本相对较高,对于用户来说,除了湖北省政府给予补贴外,如果保险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能给予支持,将对电动汽车市场化有助推作用。但目前由于湖北省电动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有关电动汽车的保险业务和金融服务业务尚处于摸索阶段。

2.5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成员利益协调一致尚有困难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既然要结束各车企各自为战的局面,那各车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就势必要做出相应调整。而这种调整必然带来车企业间的又一场利益博弈的过程。其中的东风汽车公司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湖北省,并且东风公司在襄樊建立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是国内第一家同时获得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城市客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年产3万辆的新能源客车生产线正在建设中。而其他的成员大部分也在湖北省有生产基地。因此,湖北省电动汽车的供应竞争十分激烈,成员利益矛盾突出。

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共分三组,第一个是包括一汽、东风、长安等在内的整车组,第二个是电池组,第三个是能源供给和服务组,包括国家电网、中海油、中石化等在内,承担充电站建设等。电的使用是要划入国家电网的,而中石化和中石油原来是加油站,现在却要投成充电站,有跑马圈地的嫌疑。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在湖北省的发展同样易形成跑马圈地形成的资源浪费和不合理竞争。

2.6 容易形成地方保护

湖北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然而,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却遭到来自地方保护的制约。此外,国内的竞争十分激烈,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先后盛名开发出了电动汽车,有的已投入营运使用。湖北虽然已有较好的基础和声望,但如发展不快,进展不利,随时都有可能被竞争对手抛在身后。政府如何做好众多利益主体的调整整合是一大难题。

2.7 低碳经济下能源升级与能源接轨的实现还存在问题

湖北省目前的汽车产业依然使用的是传统能源,面对新兴的电动汽车产业,如何真正的将传统能源与电能接轨,如何实现传统能源的升级还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电动汽车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从传统能源过度到电能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湖北省政府如何真正构建起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产业链,还尚待思考。

与此同时,湖北省传统汽车的批量淘汰和传统加油站的改造还存在问题。如果将来湖北省的充电汽车市场扩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传统汽车的批量淘汰和传统加油站的改造问题,这些虽然是远景,但势必是发展电动车和推广电动车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3 对发展完善电动车产业链的建议

3.1 积极完善电动汽车各项核心技术

针对目前的充电汽车生产而言,电池、电机等核心技术一直是湖北省各大汽车厂家研究的重点。因此,政府应当适时发挥作用,加大相关方面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可以利用湖北省高校集中的科研优势,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做好自主研发工作。

3.2 增加对电动汽车制造和销售环节的政府扶持和投入

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目前局势仍不明朗,其中一个关键限制因素是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以混合动力为主。而其技术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较高的购车成本限制了其普及。而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推广目前仍困难重重。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加大政策上的倾斜力度。在制造环节可以通过建立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和汽车生产工艺来限定非电动汽车的生产,而对电动汽车的生产进行相关税收政策的扶持。在销售环节,可通过减免车船使用税和养路费等政策来鼓励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

3.3 对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各项产品和技术进行标准化

现有的汽车制造厂商在电动汽车的生产方面各自为战,这也导致了电动汽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零件难以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生产。这既增加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也增加了电动汽车的推广难度。湖北省可以根据东风汽车公司现有的生产规格在湖北省甚至是中部地区搭建起一个标准化生产的平台,对于处于这一生产链中的各制造商采用统一的生产规格,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将研发成果及时应用于生产。

3.4 提高电动汽车购买的各项售前售后服务

针对目前许多民众对于电动汽车了解较少,对购买或使用电动汽车持观望态度这一情况,政府部门可以设立相关的机构以供市民咨询。同时各汽车生产厂商可以建立统一热线和售后平台,解决各类电动汽车的售后问题。

3.5 构建企业联盟,协调各方利益

针对目前的央企联盟和可能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湖北省相关政府部门应当权衡各方利弊,根据现有的电动汽车产业链建立起相关企业联盟,通过资源共享、互利互惠的企业系统来促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

石油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一、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困境分析 

(一)产业结构极端不均衡 

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比例极端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这类城市长期以第二工业经济论文的发展为主导,第一产业往往是传统的粗放式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下;第三产业更多地为了配合第二产业的发展而存在,缺乏自身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第二产业也多是重工业,如煤炭资源的采掘业和初加工。这种产业结构一旦形成,虽然严重不平衡,但呈现出很强的刚性,难以打破。通常情况,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地区GDP的60%以上,往往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这给产业转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所有权与管理体制上,资源型产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习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从生产到销售实行国家全程包揽的模式,缺乏自主创新意识。 

(二)资金、人才匮乏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振兴国家的工业和发展地区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计划经济时期特定的政策,企业长期靠国家拨款或贷款,企业留存资金很少,再加上一些企业充当着政府角色,医院学校一应俱全,极大地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之后,国家将钢铁、煤炭等行业下放给地方,由于大部分企业缺乏自主经营能力,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冲击后,许多企业更是负债累累,艰难度日,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高技术人才更是企业发展离不开的宝贵资源。但是,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活环境和工资福利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有着很大差别,也就很难吸引到高质量的人才。 

(三)环境污染严重 

毫无疑问,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极易带来环境的破坏。在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已经兴起几十年了,由于生产条件落后,技术不发达,对资源的开采更是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这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很多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地面塌陷、土壤退化、“三废”超标排放等等,这些都给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区位条件不理想 

区位条件主要包括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文化教育和科技管理等方面。很多资源型城市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更远离国际市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在这一地区投资建厂不得不面对相对较高的成本,所以这些城市的招商引资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虽然,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促进招商的产业政策,但是收效甚微。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应遵循的原则 

资源型城市作为特殊的城市,在产业转型中,应基于自身状况、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提出以下四点应注意的原则。 

(一)发挥优势的原则 

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就是主导产业的转变问题,即从单一的资源型开采和初加工产业转换为多元的非资源型主导产业体系。在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劳动力组成、工业基础、地理环境、文化历史背景等。每一个资源型城市,在其产业转型时,切不可忽视自身的优势,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最小的成本完成转型。 

(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也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来运作,打破计划经济留下的行政干预市场的禁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立足本地区资源优势,大胆搞开发,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敢于成为市场经济大浪中的弄潮儿。只有如此,发展起来的产业才会禁得住考验,富有生命力。 

(三)遵循产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原则 

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从资源密集型产业走向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再走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还处于资源密集型这个阶段。因此,产业转型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未来的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必将大放光彩,因此在产业政策的制定中,需要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协调创新与稳定的原则 

创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源泉,也唯有创新才能使得资源型城市在转型之后仍然能蓬勃发展。创新包含着很多种类,如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赋予资源型城市新的发展动力。在坚持创新的过程中,还应该保证稳定。稳定就是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使得经济发展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速度,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平稳过渡,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避免因城市转型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进而引起社会动荡。协调创新与稳定的关系,对转型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根据上文提到的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的困境及应遵循的原则,笔者认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须抓住机遇、力求改变、全面发展、做大做强,通过创新走向可持续发展。因此,特提出以下三种转型路径以供参考。 

(一)产业延伸路径 

这是一种在原有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下游产品的深加工的路径。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只注重资源的开采和初加工,也就是产业链上游的技术相对比较发达,有着一大批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工人。而资源型产业的上下游有明显的关联性,正因为积累了良好的管理经验和人力资源,据此发展下游产品的深加工相对比较简单,实现转型的难度也低。随着上下游的联动,地区的竞争能力大幅度提升。即使将来资源枯竭了,作为深加工基地,也可以从其他地区输入资源进行加工,保证了地区长久的繁荣。 

(二)产业更新路径 

这是一种不依赖原有资源,依靠从资源型产业中积累的人力物力资源或者依靠外部力量,重新培育主导产业,实现产业转型之路。它彻底摆脱了对原有资源的依赖,实现了彻底的产业变革,主要适用于资源枯竭或开采成本很高的单一性资源型城市。这一路径成功地吸引外部力量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如何准确地寻找替代产业和在短时间内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替代产业将是重中之重。 

(三)复合产业路径 

这是一种不采用单一路径,而是将以上两种路径复合。通常在初期表现为产业延伸,发展深加工,而在工业发展,城市经济稳定之后,寻找新的替代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城市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城市。 

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因此,针对中国情境下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尽快制定产业政策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之路需要政府、企业、民众上下一条心,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资源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较高的转移成本,仅仅依靠企业是难以承担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撑,尤其是资金上的支援,如减免税金、财政补偿性贷款等措施,多方筹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资源型城市虽然处在偏远地区,但是仍然有着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优势极有可能成为该地区招商引资的亮点,地方政府应尽快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发展政策,为地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强环境治理,改变污染现状 

资源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治理已经刻不容缓,再也不能靠污染环境来谋求经济的一时发展。因此,一定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一方面,加大治理环境的关注度和资金投入力度。针对本地区的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提出合理的环境治理方案,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另一方面,加速资源采掘、开发、加工等环节的技术改造,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对设备简陋、污染严重并且屡教不改的小煤矿和小工厂,坚决予以取缔。 

(三)建立和完善人才保障体系 

资源型城市要想成功转型,没有人是万万不行的,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人才保障体系,一是要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让现有的主导产业的人才能够向其他产业转移;二是要通过给予各种优厚的条件招揽人才,特别是高新科技人才;三是要大力培养人才,抓好教育,为地区不(下转27页)(上接20页)断输送高素质人才;四是要留住人才,可以适当地给予优秀人才一些奖励;五是要用好人才,让他们都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自己的才能。 

(四)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国外经验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遇到了这类问题。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某些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休斯敦市、德国鲁尔工业区。虽然,这些地区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有些差异,但是仍然有着积极有效的经验,值得我国参考学习和借鉴发扬。 

(五)落实就业政策,鼓励个人创业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必将带来大量的闲置劳动力,这些人习惯了过去的“铁饭碗”,教育程度低,职业技能差,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必须大力加强培训,让他们能够重新融入市场经济的怀抱,为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提倡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制定相应的地方法规鼓励创业者,给予大力支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创业热情,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 

五、结语 

资源是有限的,能被消耗殆尽的,但是资源型城市仍将存活下去。虽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只要选择正确的转型之路,坚持不懈努力下去,资源型城市必将重新焕发昔日的光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