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klan17”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乡镇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昭潭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1户1163人,已脱贫382户1135人,未脱贫户9户28人。边缘户13户52人,脱贫监测户1户3人。

2020年以来,昭潭镇脱贫攻坚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重点围绕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消除疫情、汛情影响等方面,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将我镇2020年以来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项工作落实情况

1、聚焦“三精准”“三落实”,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实效。2020年昭潭镇继续认真落实九大工程相关政策,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认真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行动,保障脱贫户稳定脱贫,贫困户顺利脱贫。产业脱贫方面,昭潭镇继续发挥四带一自模式,打造三有一网格局,经我镇前期对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项目摸排,共摸底组织申报到户项目487个,涉及358户贫困户,拟补助帮扶资金41.2万元。5月份完成第一批次验收务工奖补类项目306个、特色种养类项目77个,发放资金32.381万元。8月份开展第二批产业到户项目验收,补助务工奖补类项目4个、特色种养类64个共计资金4.513万元。智力扶贫方面,春季幼儿园到中职各学段教育补助已经发放,发放教育补助106人8.46万元;春季雨露计划申报22人,发放教育补助3.3万元;秋季雨露计划申报24人,发放教育补助3.6万元。社保兜底脱贫方面,开展低保摸底排查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全镇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449人全部纳入低保。三户一体保障方面,制作三户一体“红黄绿”三色动态监测,时刻关注收入情况,通过专项资金补助和镇村自筹帮助一户未脱贫户重建住房,为一户申报三户一体特别救助,防止因疫因灾导致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导致返贫、致贫。健康脱贫方面,昭潭镇贫困人口办理残疾证192个、慢性病证394个,做到应办尽办。

2、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改善村基础设施,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我镇科学谋划到村扶贫项目,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确保各个项目在上半年如期完成。产业到村项目方面,两个贫困村与盐田畈米业合作发展优质稻种植到村项目80万元资金已拨付到位,推广订单农业,102户贫困户落实种植优质稻。贫困村龙潭村主导产业豪猪养殖因为疫情影响和相关规定不能继续发展,镇政府多次和基地负责人对接,积极筹划争取上级专项资金40万元投入企业,助力企业转型养殖土鸡,在企业转型的同时,继续带动原先养殖豪猪的29户贫困户转型养殖土鸡。基础设施工程方面,申报基础设施类扶贫项目三个,下塔村老虎冲山塘、大冲山塘、门口塘除险加固项目68.8万元、思源河桥重建项目50万元、永丰村饮水管网延伸项目90万元均已完工。

3、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问题整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问题整改工作方面,根据《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2019年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东至县整改实施方案》,昭潭镇第一时间制定了相应实施方案,成立了“353”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相继召开了10次工作部署会和推进会,对各村认领问题、整改措施、进展成效审查调度。根据县级最新方案,我镇结合实际制定了镇级“353”问题整改实施方案,认领问题20条,制定整改措施64条,截止目前镇级认领的20条问题已完成整改。昭潭镇8个村根据镇级方案认领问题8-12条不等,认领的问题按照“双把关”即联系村镇班子成员把关、镇扶贫工作站把关,制定问题清单完善整改措施,目前各村认领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措施、成效均已更新至8月份。大排查方面,6月1-4日、7月27-29日,镇扶贫工作站联合驻村工作专班、工作队、扶贫专干开展大排查大走访专项行动,对3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户逐人逐项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坚持立行立改。针对各类督察、检查发现的问题,由镇扶贫工作站点对点交办,同时要求各村举一反三对照自查,做确保同类问题不再出现,同时针对整改成效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彻底不反弹。

二、解决“疫情”、“汛情”影响工作情况。

疫情影响方面,我镇今年年初疫情影响较重,为将疫情对贫困户生产生活影响降到最低,我镇通过帮助贫困户就业务工、开展消费扶贫,防止出现返贫、致贫。通过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务工、帮助注册安康码等举措实现601名贫困人口外出就业。疫情期间,通过摸排有本地务工需求的贫困人口,结合扶贫就业专项资金,镇政府也按照每人4000元的标准投入了24.4万元,共开发143个公益性岗位,帮助受疫情影响就近务工收入降低的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提高收入,贫困村光伏收益100%用于公益岗位开发。我镇4月份因故务工返乡2人,通过对接,目前一人已在镇内就业,一人已安排公益性岗位。建立滞销农产品台账,登记滞销农产品,通过帮扶单位采购、商会签订购销协议等,帮助贫困户销售滞销农产品约13万元。4月17日与东至县昭潭商会签订合作意向书,帮助销售贫困户滞销农产品;积极联系县法院采购土鸡423只、县城管局采购土鸡483只,昭潭政府机关工会采购土鸡315只,鸡蛋3060个;东至县宜口莲法式烘焙连锁店与带贫主体签订鸡蛋收购订单,已收购贫困户土鸡蛋共计7218个。洪灾影响方面,7月7日、8日,昭潭镇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昭潭镇坚持扶贫、防汛两不误,带领贫困户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因洪涝灾害受灾贫困人口76户219人,其中1户房屋受损,已完成重建;15户农作物受损,受损面积34亩,协调国元保险公司对受损情况已进行现场核定,同时安排农技部门上门指导补种、改种,目前已全部完成补种;60户房屋过水,已全部清理消毒;基础设施受灾方面,下塔村黄桥栏杆冲毁,已修缮;营桥村卫生室进水,已清理消毒。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城东北部,离县城53公里,辖7个行政村,43个农业合作社,1954户,7860人,幅员面积37.7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和国定贫困乡镇,贫困率达19%。2015年12月7日全市精准扶贫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乡立即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在贫困户精准识别“回头看” 工作中,我乡在2014年481户,1495名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共清退333户,1019人,清退率达68.2%;新进307户,923 人;按县扶贫移民局业务要求,2014年学村脱贫20户,55人,2015年全乡预脱贫200人,其中学堂山村预脱贫9户,33人。按照“十步工作法”、“八个比对”、“六个不纳入”等业务要求,现我乡精准准识别贫困户共475户,1402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06户,550人;残疾人贫困户76户,83人。

全乡475户,1402名贫困人口全部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计划。其中: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300户,507人;移民搬迁安置242户,765人;通过低保政策兜底240,642人;通过医疗救助扶持229户,245人。

二、具体工作

(一)强化帮扶队伍,夯实组织基础.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乡组织了专班,落实了专人,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态势。

一是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长为双组长,分管副乡长和其余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乡级各单位和村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设立扶贫开发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扶贫开发办主任;专职副主任则由年富力强的业务能手担任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名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利用驻村帮扶单位的本身优势,充分发挥贫困村“第一书记”和回引创业人员作为扶贫攻坚生力军的辐射带动作用,确保实现全域脱贫。目前我乡三品寨村在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帮扶下回引了2两户养牛专业大户,采取“分户散养、集约经营”的发展模式,带动该村23户贫困户参与黄牛养殖,计划年出栏50头,实现贫困户年均赢利2万元。启动了该村的办公阵地新建工程(现已完成选址及图纸设计),该工程集村部办公、村小学、村医疗卫生服务和休闲文化娱乐等于一体,初步投资200万元,建成后将是我乡第一个现代化村级阵地。

(二)细化帮扶方案,夯实理论基础.根据县委《关于决战决胜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部署要求,我乡以县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为蓝本,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携班子成员、各站所负责同志编制了《乡扶贫攻坚实施方案》、《乡各村扶贫开发专案》和《乡总体扶贫规划》。各分管领导就分管领域也制定了详细的专项方案。同时以“规划至村、帮扶到户”为原则,为各村制定了契合村情的发展规划和行之有效帮扶方案。截止目前我乡已为7个村制定专项发展规划26份,制定贫困户发展规划470份,基本实现贫困户一户一规划。通过细化帮扶方案,切实为贫困村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指明路子。

(三)优化帮扶环境,夯实产业基础.

以乡、村、社层层召开动员会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把上级有关政策宣传到村、到社、到户,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做到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转变交流方式,消除贫困户和帮扶人员的隔阂,使帮扶人员更深入细致的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利用现有的专业合作社优势,鼓励贫困户积极加入专业合作社,同时积极回引返乡创业人士发展产业。目前我乡已发展以红心猕猴桃产业和生态养牛以及中药材种植的专合社3家,带动54户143名困难群众加入,尚有2家正在深度洽谈中。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契机继续培植范家坝村官山上聚居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其中800米新街现已完成路基工程,计划入住15户,实现入住率100%;在学堂山村实施的庭园改土,大力发展“一社一景、一户一品”的庭院经济,目前该村已完成改土2000㎡,新建垃圾池6口。

(四)量化帮扶责任,夯实考核基础.

我乡上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行政村目标考核,将此项目标分解到村、社,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各村阐明精准扶贫工作的纪律要求,确保扶贫工作公开、公平、公正。遵照巴中市委《扶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加强对扶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与考核,同时强化督促检查, 严格奖惩。对各村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推进乡扶贫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制定帮扶方案的时候,部分帮扶责任人没有联系到具体实际。导致帮扶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帮扶效果不明显。

四、今后工作打算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我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及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切实发挥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实施了全县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档立卡贫困户电视信号户户通项目及驻村帮扶工作,组织实施了舞台艺术下基层、扶贫政策文艺宣传等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贫困村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情况,按照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每个贫困村必须建有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含文化广场),结合XX工作实际,我县出台了《贫困村文化广场建设补助标准》的通知,至2017年底全县105个贫困村全部建成了文化广场,其中广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70个,500平方米以上1000平方米以下的35个;非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及省政府工作要求,到2019年底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必须100%完成,我县于2018年出台了《关于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至2018年底我县新建成156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2019年新建成180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

今后,我局将继续宣传发动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对已经建成未达标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督促进行提升改造。

二、电视信号户户通工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2016〕20号)、河南省广电局、省扶贫办《关于实施广播电视精准扶贫工程的意见》(豫新广联〔2015〕3号)文件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电视信号户户通,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重点工作,按县扶贫办核定任务,我局2018年全年累计安装建档立卡贫困户电视信号4809户,2019年安装3543户。

三、驻村帮扶工作

我局共驻村帮扶两个乡7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一个,非贫困村6个,分别是宋河镇卢尧(贫困村)、刘楼、轩楼、药铺、杨桥、枣集行政村和赵村乡赵东村,共派驻业务骨干及年轻后备干部11人。在驻村帮扶过程中,我局先后投资30多万元为7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音响、乐器、桌椅、书柜等办公用具、用品及文体器材,投资16万元为卢尧行政村修建了文化活动室、门楼、厕所及院内地坪、花池等 ;投资20多万元为部分贫困户修缮了房屋、安装了自来水、添置了电视、床、柜、桌椅等生活必须品;为部分贫困户购置了成品母羊和鸡苗等家畜家禽,为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扶贫政策文艺宣传及送戏下乡演出活动

为更好的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贫困群众对幸福生活向往的内生动力,在志、智双扶方面我局也做了认真研究布署,编排了扶贫政策文艺宣传节目,如《扶贫路上》、《我村来了个好书记》、《兔姻缘》、《党的政策就是好》、《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我脱贫我光荣》等脍炙人口的节目,演出形式多样,有坠子、小品、相声、歌曲等,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并以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化中心为依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扶贫政策文艺宣传演出活动达万余场次,同时相继开展了贫困村广场舞大赛、唢呐大赛等赛事活动及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和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完成贫困村送戏下乡活动500多场次,送电影下乡15600多场次,受益群众达一千多万人次,此项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对国家的扶贫政策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提高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增强了干部群众的幸福指数。

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扶贫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工作,在县委、县政的正确领导及全局同志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

1、村级文化中心建设按省政府规定2019年底要达到100%覆盖,目前全县还有21个行政村未建设或不达标;18、19年建成的33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按照《XX县关于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每建成一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需县财政奖补资金10万元,目前,只拔负4万元,行政村对此压力较大并且意见较多,存在不安定因素;全县105个贫困村都建成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但有部分村建设标准不高,需要进一步整改和提升。

2、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使用电视信号不正确不科学的现象,造成经常性无法正常收看问题,又加上豫广网络有限公司人员不多,造成服务出现偏差。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尊敬的杨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来我镇指导工作。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现将工作情况及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同志们作简要汇报:来源于:

我镇现有11个村(居),在本次脱贫攻坚工作中,区委要求我镇5个自然村、有劳动力的869户贫困户,3496个贫困人口必须脱贫,其中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要超5万元。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开展工作,如何实现确保资金安全、资金升值、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点工作: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镇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由我本人担任总指挥,镇长担任副总指挥,其余三套班成员为所驻项目村的指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指挥部下设“一办四组”,有办公室、项目组、宣传组、督查考核组、财务审计组。并制定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瞄准工作目标倒排工作推进计划,并和各村签订了工作责任状,最终形成了镇、村、组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科学论证、选准项目。

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败,项目选择是关键。为了选准项目,我们广泛征求贫困户意见,并结合我镇传统产业,在项目安排上做到了“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

为了科学立项,我们先后召开了五个会:召开三套班会,确定了资金运作模式;召开村组干部会,筛选贫困户;召开贫困户代表会,确定备选项目;召开合作经济组织法人、致富能手座谈会,筛选脱贫项目;召开项目论证会,确定项目。来源于:

(三)、规范操作,稳步推进。

在贫困户筛选阶段,我们定人、定户开展摸底、排查、登记工作。组织专人对各村前期上报的贫困户进行重新核对。建立台帐,确保准确无误;及时公示,确保公平公正。

在项目论证阶段,我们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开展充分调研,进行反复论证,实现准确立项。

在项目招标阶段,区纪委及时介入,镇纪委全程监督,严格按照纪委规定的招标程序规范运作。

在项目建设阶段,实行全程帮办。从项目用地的落实、到协议签订、到开工后的质量监督,全方位参与,24小时帮办,确保工作做细做实。

在资金拨付和使用上,按照事先制定的拨付款制度严格执行,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坚持单独建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因地制宜 找准发展路

木兰乡地处县城最北端,山多地广人稀少,产业分布上呈烟、莲、稻各三分。其中烟、莲产业群众基础好,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渠道。但受青年劳力普遍外出影响,当地群众安于现状,创新意识又普遍不强,传统烟、莲产业规模难扩大,特色产业群众怕尝试。为此,如何立足现有传统产业,做优做强产业集群,扩宽贫困户增收渠道,成为当地乡党委政府亟需破解的难题。

带着问题赶考,木兰乡紧扣产业发展主题不变,将其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手段。2016年,传统烟、莲种植稳中有升,各达3000余亩。同时,依托木兰特有地形地貌,大力发展山地鸡生态养殖,全乡山地鸡年出栏量30万羽,新增各类养殖大户68户,带动贫困对象265户1002名致富增收。充分挖掘利用陈联围屋、杨坊温泉等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扶贫。杨坊烧水湖温泉2亿开发项目意向签约,省卫计委挂点帮扶单位筹资200余万元的陈联围屋生态度假庄园建设全面推进,木兰旅游名片初露名声,进一步丰富了以烟、莲传统产业为主打,山地鸡、黄粉虫、茶树菇特色种养为补充的木兰产业发展集群。

χ⑾乱 扶贫先扶志

“现在扶贫政策一年更比一年多,个别贫困户慢慢开始滋生发展惰性,坐等靠脱贫政策,为当前扶贫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激发其内生脱贫动力直接关系到今后的脱贫成效”,木兰乡扶贫办主任温友添坦言道。

针对部分贫困对象自身脱贫动力不足,坐、等、靠、要上级扶贫政策,自身脱贫动力不足现象。木兰乡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木兰乡2016-2018年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以“增量奖补”作为产业奖扶的总基调,即白莲年度增量面积奖补200元/亩,烟叶年度增量面积奖补300元/亩,就业务工奖补300-600元/户。产业发展方案实施1年来,木兰乡已从根本上杜绝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式扶贫弊病,贫困户参与产业、扩大产业的热情不断高涨,为打好扶贫攻坚硬仗,夯实了坚实基础。县社保局驻小琴村第一书记张聪高兴地说:“产业奖扶政策充分彰显了多劳多扶、少劳少扶的公平原则,更有利于调动贫困户内在脱贫积极性,可谓是一副脱贫攻坚的强力催化剂”。2016年全乡先后奖扶符合增量奖补政策的贫困对象247户,其中奖扶最高额1200元,最低260元,从机制上杜绝了贫困户坐等扶贫政策的弊端,发挥了扶贫资金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指挥棒作用。

阳光操作,营造公平氛围

扶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最重要的是公平。正如木兰村第一书记陈亮贤感言:“产业奖扶资金的发放,用好了就能密切党群关系,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拥护,用不好就容易制造矛盾”。

木兰乡在产业奖扶资金发放的各个环节,牢牢把好申报审核各道关口,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全乡印制产业扶贫政策宣传单5000余份,由帮扶干部逐户发放到户,统一张贴至贫困对象家门口;在增量面积核实上,由帮扶干部、驻组村干部下户入地对贫困户种养面积进行核实,拍照留底备案,并负永久责任。烟叶种植增量面积由乡烟草站提供烟叶种植合同及收购明细等作佐证;在申报审核公示上,实行二榜一公示,村委一榜公示,无异议后报乡扶贫办复核,复核无异后返村委进行二榜公示,二榜公示无异后再通过贫困户一卡通发放到户;在资料申报上。统一印制《木兰乡产业奖扶申报审批表》,分烟、莲、就业务工、特色产业等4种类型进行分类申报。

真情服务 共筑脱贫梦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尊敬的杨书记,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来我镇指导工作。我镇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现将工作情况及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同志们作简要汇报:

我镇现有11个村(居),在本次脱贫攻坚工作中,区委要求我镇5个自然村、有劳动力的869户贫困户,3496个贫困人口必须脱贫,其中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要超5万元。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开展工作,如何实现确保资金安全、资金升值、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点工作:

(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镇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由我本人担任总指挥,镇长担任副总指挥,其余三套班成员为所驻项目村的指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指挥部下设“一办四组”,有办公室、项目组、宣传组、督查考核组、财务审计组。并制定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瞄准工作目标倒排工作推进计划,并和各村签订了工作责任状,最终形成了镇、村、组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科学论证、选准项目。

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败,项目选择是关键。为了选准项目,我们广泛征求贫困户意见,并结合我镇传统产业,在项目安排上做到了“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

为了科学立项,我们先后召开了五个会:召开三套班会,确定了资金运作模式;召开村组干部会,筛选贫困户;召开贫困户代表会,确定备选项目;召开合作经济组织法人、致富能手座谈会,筛选脱贫项目;召开项目论证会,确定项目。

(三)、规范操作,稳步推进。

在贫困户筛选阶段,我们定人、定户开展摸底、排查、登记工作。组织专人对各村前期上报的贫困户进行重新核对。建立台帐,确保准确无误;及时公示,确保公平公正。

在项目论证阶段,我们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开展充分调研,进行反复论证,实现准确立项。

在项目招标阶段,区纪委及时介入,镇纪委全程监督,严格按照纪委规定的招标程序规范运作。

在项目建设阶段,实行全程帮办。从项目用地的落实、到协议签订、到开工后的质量监督,全方位参与,24小时帮办,确保工作做细做实。

在资金拨付和使用上,按照事先制定的拨付款制度严格执行,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坚持单独建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在经营管理上,依托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带,最终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种植、养殖模式。

通过以上环节的规范操作,最终将实现群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增长。在经济效益上,拓宽了农民增收的途径:土地流转有租金收入、加入合作社有入股分红收入、到合作社打工有劳务收入、承包大棚有经营收入;在社会效益上,通过拓宽增收渠道,变劳动力外输为内转,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巩固了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地位。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第7篇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X县委、县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特制定如下三年行动方案。

一、农业脱贫攻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刻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农业行业的政策、资金、人才、技术、信息优势,积极调动全县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广泛组织扶贫工作重点村和贫困户,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大精准脱贫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增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推动建立贫困农户脱贫的长效机制,确保完成全县农业脱贫攻坚任务。

(二)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根据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全县农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为科学引领农业脱贫攻坚打好基础。二是政策引导,精准发力。针对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户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农业项目资金优势,加大向贫困地区倾斜力度,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 三是多措并举,注重实效。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确保农业扶贫取得实效。四是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发挥农业系统的工作优势,强化责任担当,共同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三)目标任务。到 X

年底,重点帮扶X户贫困户、X个贫困人口,确保农业局“第一书记”帮包的X

个村X户贫困户、X个贫困人口脱贫。按年度划分,X

年重点帮扶X户X人,X

年重点X户X人,X年全面完成农业脱贫攻坚任务。

二、实施高效特色农业扶贫工程

(一)积极发展优质特色粮食作物。利用X省粮食高产创建平台项目,鼓励扶贫工作重点村,从实际出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专用小麦、地瓜、小杂粮等特色粮食作物,搞好生产技术服务,支持发展精深加工业,帮助农民搞好市场营销,努力提高特色粮食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经济作物。树立“一村一品”发展理念,按照投入少、见效快、生产技术便于掌握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资金,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农产品初加工,延伸特色产业发展链条,保障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产业增值收益。

(三)鼓励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畜牧产业。充分发挥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户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平台资金,鼓励发展牛、羊、肉兔、猪等特色养殖业,积极创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区。同时,积极推广政府补助、农户所有、托管代养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取得稳定的养殖收益。引入精深加工经营主体,开发系列化畜禽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稳固的产加销利益联结机制。

(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利用农业项目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担保付费等方式,支持扶贫工作重点村,发展特色采摘、农耕体验、休闲养生、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通过项目资金带动,帮助扶贫工作重点村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五)积极推动品牌农业建设。利用我县生态资源优势,培育发展农产品品牌,我县已制定和落实扶持品牌农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开展品牌农产品评选推介、展览展示、包装设计等活动。调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创建农产品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入先进的市场营销方式,增强贫困村品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六)大力发展 “三品一标”

产品。搞好扶贫工作重点村“三品一标”认证,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加强扶贫工作重点村的“三品一标”监管,严格落实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工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

三、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帮扶工程

(一)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依托我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较多的优势,积极推动建立“村企对接”、“以企带村”机制,通过农业项目资金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到扶贫工作重点村建立种植、养殖生产基地或购销基地、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开发生态旅游等,支持建立“龙头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短平快”产业,以订单生产、合作协议、产销对接、股份合作等方式,与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农民合作社、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结合农业项目实施、重点龙头企业评选认定等,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村贫困人口结对帮扶,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获得农业、畜牧财政专项资金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应承担脱贫攻坚责任,积极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吸收贫困人口就业。

(三)鼓励“乡村之星”承担脱贫攻坚社会责任。积极开展“争当扶贫之星,争做带富标兵”活动,鼓励支持“乡村之星”积极承担脱贫攻坚社会责任,带动贫困户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积极吸纳农村贫困人口就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履行脱贫责任树立榜样。搞好乡村之星培训,努力提高自身发展和帮扶农村贫困户脱贫的能力。

四、实施农民合作组织扶贫带动工程

(一)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发展较快,现有合作社X家,因此扶贫工作重点村要根据农业发展需要,组织农民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也可把贫困户联合起来,组建扶贫专业合作社,到X年底,确保每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至少建立X个农民合作组织,力争每个有劳动力并适宜在当地发展的农村贫困户至少加入X个农民合作组织。对积极吸纳贫困户入社的农民合作社,在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给予支持,相应提高项目资金补助标准,尽可能地将财政补助资金作股量化到合作社成员。对应该履行而不肯履行脱贫攻坚责任的农民合作社,原则上不得安排农业项目。

(二)发挥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的带动作用。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应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管理、资金、技术等优势,勇于承担脱贫攻坚社会责任,积极吸收贫困户入社和贫困人口打工,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帮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支持示范社发展仓储、烘干、物流、加工、包装、电子商务等设施,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加快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在农业项目安排上,优先支持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今明两年,我县推荐评选省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将吸纳贫困户入社作为优先条件。脱贫任务比较重的村的每个示范社都应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

(三)积极发挥家庭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扶贫工作重点村的种养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向家庭农场转型。支持家庭农场联合起来,成立产业联盟,实现共同发展。推动家庭农场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营销。鼓励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家庭农场示范场为当地从事种植、养殖的贫困户提供指导服务。对积极履行扶贫责任的家庭农场示范场,在农业项目资金安排上优先给予支持。

五、实施农村改革推动脱贫工程

(一)鼓励贫困户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依托全市首家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建设,增强土地经营权服务功能,为贫困户优先提供土地流转信息和咨询服务。引导贫困户采取多种方式依法自愿流转土地经营权,保障长期稳定获取土地收益。支持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统一经营或统一入股等方式,增加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支持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业企业,并提供政策法律咨询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

(二)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通过清产核资、盘活资产、开发资源,引导扶贫工作重点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集体扶贫带动能力。鼓励贫困村,利用项目扶持资金,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鼓励村集体领办合作组织,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发展服务型经济,增强帮扶贫困人口的能力。

(三)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条件的扶贫工作重点村,要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分类进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外的土地资源及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入股、合作、租赁、专业承包等形式进行经营,赋予贫困户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支持改制后的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优先承担农业财政项目,项目建设形成的资产,可折股量化到贫困户。

(四)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农技推广、农机服务、统防统治、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环节,为贫困户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推进农业生产服务的社会化、合作化、专业化。支持供销、农机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采取全程托管、劳务托管和订单托管等不同模式,为老弱病残贫困户开展土地经营托管服务,共同分享土地规模经营收益。

六、实施农业科技扶贫促进工程

(一)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扶贫活动。农业局每年组织一次科技人员下乡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到田,推广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技术为重点,加强关键时节、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根据扶贫工作重点村的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派技术人员,分片包村,实现村村有包干技术人员、户户得到技术服务的目标,为推进贫困村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积极培育扶贫工作重点村农技推广服务站点和科技示范户。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项目实施范围内的每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建立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站点,每个站点配备部分农民技术员,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并安排专家对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跟踪指导。同时,为每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选派技术指导员,建立县乡两级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促进扶贫工作重点村农业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扶贫工作重点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依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大力发展贫困村的农民职业教育,促进贫困劳动力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提升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每年从新型农业培训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专门用于脱贫任务比较重的村,面向贫困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努力提高贫困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和致富能力。

七、充分发挥农业项目的扶贫带动作用

(一)积极落实耕地地力补贴资金。认真落实中央“三补合一”补贴中耕地地力补贴资金,通过“齐鲁惠民一本通”,兑付给约

全县X万户种麦农民,其中每个贫困农户平均增收约

X

元。

(二)抓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围绕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利用耕地质量提升计划、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项目,在项目实施重点区域,选择扶贫工作重点村,大力实施土壤改良修复、农药残留治理、地膜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重点工程,支持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综合应用地力培肥技术及其综合配套技术,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不断改善我县农业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利用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选择部分扶贫工作重点村,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农业节水示范、化肥减量增效示范、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等,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技术模式,改善贫困村特色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构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

(四)搞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更加注重“补短板、创模式”建设。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资金,积极支持扶贫工作重点村,实施现代农业项目,努力改善部分贫困村农业基础条件,推动传统农业改造升级,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五)抓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利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项目,支持扶贫工作重点村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及其结成的产业联盟,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仓储、物流、烘干、加工、包装、电子商务等设施,加快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融合。支持农业企业到扶贫工作重点村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向第一产业融合,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六)积极实施小麦“一喷三防”补助项目。小麦“一喷三防”补助项目要优先向扶贫工作重点村覆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可提高补助标准,力争实现贫困村全覆盖。在小麦集中种植区域,以物化补助或资金补助的方式,支持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在小麦穗期,开展统一喷施服务工作,提高统防统治效率。

(七)抓好重大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玉米“一防双减”补助项目优先向扶贫工作重点村覆盖,通过采购玉米穗期病虫防治所需杀虫剂、杀菌剂等,支持组建专业化防治组织,统一开展统防统治作业。同时,加强病虫害专业化防控体系建设,支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购臵先进植保无人飞行喷雾机、大型高效施药机械和防护装备,引导服务组织积极吸纳贫困户。

(八)抓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向扶贫工作重点村倾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民建设储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设施,推广普及科学使用技术,改善落后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增强扶贫工作重点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能力。

八、建立健全农业脱贫攻坚推进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脱贫攻坚是打赢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农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业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列入目标考核,分头抓好落实,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

(二)加大资金投入。依托省市县各级各类农业项目资金,向贫困村倾斜,重点用于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户发展高效特色种养产业。除据实结算的普惠性资金和蝗虫防治、重金属污染治理、体系建设、乡村之星等特殊用途及购买服务的财政专项资金外,其他能够用于乡村的农业专项资金都要安排不低于 X%用于扶贫脱贫。要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做到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各级农业、畜牧兽医、农机等部门要齐心协力,相互支持,加大项目资金投入,确保“第一书记”帮包村按期完成脱贫任务。

(三)建立工作台账。农业部门要明确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干部,负责扶贫台账整理、记录工作。要搞好情况调度,及时收集有关情况,详细记录扶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特别要将项目资金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情况全部统计上来,为考核验收、监督检查和审计做好准备。积极与扶贫部门沟通,建立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将农业脱贫攻坚落实情况录入全省扶贫攻坚信息平台,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村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范文第8篇

叙永县河长办公室:

2020年,分水镇按照市、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认真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现就相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明确工作重点,强化组织保障

分水镇区域内有主要河道有3条,即倒流河、海溪河和梭锅河(河水流入威信)。三条河道制定了一河一档,一河一册实施方案,另有主要小型溪流6条:终南村长坝河、路井村老鹰半沟、石院村猴子岩沟、鱼洞村赵家沟、兴隆村兴隆山沟、新民村板桥沟。有中型水库一座:倒流河水库,小(1)型水库一座:龙洞水库,本辖区内无湖泊。

针对分水镇河流、溪流(沟)、水库(山坪塘)点多面广的实际,为切实落实好河长制全面工作,我镇根据人动,适时调整充实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党委书记骆国洪、镇长王世林同志任组长的“双组长”制,进一步明确总河长、各村(社长)辖区河长及村级河段长,充实了总河长办公室和河长制办公室,总河长办公室主任由副镇长陈昊担任,副主任由党政办主任曾庆梅、水务站站长朱正刚担任;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办公室,由农业农村办主任谢涛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上传下达和相关事务的协调等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完善组织体系

2020年,我镇结合全镇工作实际,制定了《分水镇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河长制实施范围和主要目标。实施范围:即县、镇、村三级河道。主要目标:一是到2021年全面完善镇级“河长制”组织体系。二是建立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库管理体系,全面推行“河长制”。三是到2021年,基本建成河库健康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基本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保护目标。河库水域面积保有率、自然岸线保有率、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达标率8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同时,我镇还完善了镇村河长组织体系,明确了职责划分和责任落实。即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河长、镇长担任副总河长,镇相关领导担任镇管河流河长,河流所经过的村支书、主任担任村级河长;河流所经村级组织、单位为责任主体,分别设立镇总河长、副总河长和村总河长;村组设专职巡查员,实现了全镇河道全覆盖。

(三)完善各项制度,工作开展有序

我镇根据制定的“六项”制度:即会议制度、督查制度、验收制度、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信息共享与信息报送制度、巡查制度。扎实有序开展河长制常态工作,并将河长制工作纳入村(社区)年终目标考核。

(四)严格督察检查,全面综合整治

一年来,我镇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集中开展“四项”行动,切实加强河道管理,坚持镇河长每旬一至二次巡河,河道巡河员每日一次巡查,每月一次河道垃圾清理。全年河长巡查督查达120次,巡河员累计巡河达350次以上,累计清理垃圾200余吨,加设规范性河长制公示牌3块,宣传牌3块,宣传标语13幅。利用扶贫公益岗位确定河道巡管员3人。在县水务局的帮助和协助下处理了一起在倒流河违章建筑,至12月底辖区内河道及两岸无其它违章建筑,无乱弃土弃石,确保了河道无漂浮物和白色垃圾,使河道便通畅,水质更清澈。

二、存在的不足

(一)全民的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人人关心河道、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没有真正形成。

(二)农村和场镇生活污水和垃圾还未得到根本治理。

三、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加强各河长对河道的管理工作,每月各河长巡河不少于三次。

(二)督促各村完善工作方案。

(三)加强对巡管员、保洁员工作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