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阅读科技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22-02
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加快了科学技术取得新成就的速度,这也使得当代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将自己打造成一名合格编辑,在编辑工作中如何跟上时展步伐,使自己的知识水平适应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为自己所参编或主编的科技期刊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培养科技期刊编辑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有效的方式。
阅读是一名编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科技编辑职业的特殊性,要想培养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期刊编辑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中养成从职业视角进行阅读的习惯,以促进自己的发展。
1.1在读书和读新闻中保持和强化职业的敏锐性
编辑职业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阅读中发现稿件中的语法错误、文字错误、表达错误等。科技期刊编辑不仅需要具备上述编辑的基本素养,还需对拟使用稿件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并对稿件按照相关行业要求进行规范与审核。如此高强度的文字性工作,使许多科技期刊编辑容易产生阅读疲劳,无法长久保持清醒、细致的阅读习惯。
为了缓解科技编辑的阅读疲劳,使科技期刊编辑养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空余时间,科技期刊编辑应以职业的视角去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者新闻。这样做一方面能达到自己业余时间的休憩,还能使自己在阅读中掌握各种各样的当今比较广泛使用的字、词、句,另一方面,还能让自己及时吸收当前比较重要的知识与信息,能及时学习和掌握最新科技技术。所以,在平时的读书和读新闻中保持和强化自己的职业敏锐性,以科技期刊的职业要求去吸取书本新闻中的知识,促进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1.2阅读认可度高的科技论文,提升品位与专业知识
当前,许多的科技论文作者,由于自身水平与修养问题,往往通过不正当手段发表一些水平不高的论文,甚至是明显抄袭的论文,导致整个论文库中鱼龙混杂。如果科技期刊的编辑不通过一定的取舍,盲目的阅读相关论文,可能会使自己的品位与专业知识均得到负面发展。因此,科技期刊的编辑要阅读认可度高的科技论文,拜读与自己编辑的稿件专业相同或相近的论文,保持自身对专业发展前沿的关注,有利于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处理稿件的能力,提升对作者来稿的公平、公正对待。此外,阅读认可度高的科技论文,还能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表达能力,落实到办刊实践中,促进期刊的发展。
2 参加各种会议或者培训,以达到提升自己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期刊的科技主题,决定了科技期刊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质的变化,为了保证科技期刊的与时俱进,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也需不断提升,达到期刊发展的要求。当前,一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编辑一定是一个时刻爱思考、时刻爱学习的编辑。
1)参加编辑技能培训以及相关的编辑专业研讨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人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结合好。科技期刊的编辑想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和相关素养,除了需要自己的努力之外,还要积极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会,及时的学习最先进的技能,对比自己专业技能中的不足,积极改进,达到永续发展的要求;参与各种相关专业研讨会,开阔自己的眼界,厘清自己发展的思路,增加自己发展的后劲,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参加相关专业学术会议,利用空闲时间到进修班学习,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加相关专业学术会议,有助于科技期刊编辑在期刊编辑过程中的选题;同时,参加相关学术会议,接触相关审稿人和作者,提升对文稿的认识;最后还能借助这个平台宣传自己所编辑的期刊,扩大自己期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参加相关学术会议,能增长科技期刊编辑对自身行业发展水平的认识,增强自己的行业荣誉感,还能吸收到很多优质的稿件。如此多的优势,使得科技期刊编辑的发展水平能迅速增长到很高的位置,促进编辑对工作的信心与热爱,达到科技期刊编辑的可持续发展。
参加专业进修,能使编辑学到更多的期刊相关的专业素养,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认识专业的最新研究领域,促进自己在后来的期刊编辑过程中处于更主动的地位,达到促进期刊质量向更好方向发展,提升编辑的学习热情、创刊热情,达到循环促进的可持续发展。
3参加编辑技能竞赛,激发编辑牢固掌握专业技能,促进编辑可持续发展
编辑技能竞赛,主要竞赛内容是语言文字水平能力、编辑基本常识、相关行业标准与规范以及专业能力。这些内容涵盖了编辑所要掌握的工作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让相关人员参与此种竞赛,能在比赛前期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补充自己知识水平中的不足之处,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一定程度上使编辑的专业知识和编辑技能得到提升,促进他们的发展。相关单位如果能辅以物质奖励,还能有力的调动相关人员继续学习、反复补充知识的积极性,能保证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4相关单位组织多形式的刊物评比检查活动
相关单位不定期组织多形式的刊物评比检查活动,将那些办得优秀的刊物进行公开展示,并给予相关奖励,帮助相关人员正视自己的不足,提升编辑可持续发展能力。对那些检查中出现问题较多的刊物,要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期刊的作者,使作者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相关单位对有困难的编辑部门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促进相关编辑的发展,这样做能充分调动各编辑部的办刊积极性,提升办刊水平,同时对相关编辑起到教育与提升作用,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5培养科技期刊编辑的特殊职业敏感,促进科技期刊编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科技期刊想要取得很好的表达效果,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进行某个论点的论述时,运用相关数据图表进行表述,减少文字的使用。所以,培养科技期刊编辑特殊的职业敏感,可以从对图表的敏感上面着手,让相关编辑熟练各种表格图形所能表达的信息,做到见表、见图就能立刻找到重点,立刻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通过不断的训练,使科技期刊编辑能熟练掌握相关敏感能力,达到可持续发展。
6结论
科技期刊编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作用,相关编辑、单位和整个行业都应从促进行业快速较好发展方向出发,制定一切切实可行的方案对科技期刊编辑进行持续的培养,使他们的能力在工作中、生活中、培训中、会议中均能得到有效锻炼,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自身的技能不断提升,达到时展的要求,实现相关编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整个科技期刊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小华.论科技期刊编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6:1099-1101.
[2]董冰,王军红.浅析科技期刊编辑“生产智慧”能力的培养[J].出版发行研究,2013,5:75-77.
[3]王丽莲.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关键词:科技期刊;数字化;增值;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0-0065-03
2015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学术出版成为期刊界广泛关注的话题,而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如何开展科技期刊在网络化环境下的增值服务也受到期刊界的重视[1-5],但是目前这些研究还主要立足于开展服务层面。数字化、网络化使得科技期刊的内涵和外延均在无限扩大,其价值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纸媒期刊本身。本文希望从科技期刊作为特殊商品这一自身的特殊性出发,首先分析科技期刊的价值与增值的内涵,然后从学术价值、使用价值、销售收入三个方面,介绍在增值方面国外科技期刊的做法、国内科技期刊的经验,探讨我国科技期刊如何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开展多样化运作,增加自身价值,各种价值相互促进,从而提升“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一、科技期刊的价值与增值
科技期刊的价值,是科技论文在评审、编辑、出版、传播、评价等一系列活动中所形成的创造性劳动,主要包括学术价值、使用价值、销售收入等。“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增值是指科技期刊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从自身特点出发,以内容为基础,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供比传统纸媒期刊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获取更便捷的信息资源,从而满足作者和读者更多方面、更具差异的个性化需求,使科技期刊的价值得以提升、影响力得以扩大。
国外科技期刊数字出版普遍开展早,理念先进,技术手段领先,我国科技期刊虽然近几年也开始重视数字出版,但是普遍尚未掌握先进的数字出版技术,缺少政策、人才、资金的支撑,因此大多数科技期刊还仅局限于将纸媒期刊的内容数字化后搬到网络上,网站上的信息普遍内容较简单、形式较单调,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挖掘和发挥出科技期刊更大的价值,实现增值运作。
二、学术价值的增值运作
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是由它所刊载的内容来体现的, “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学术价值不再是其登载的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的简单加和,而是远远超出论文本身,延伸到可由其论文所能挖掘的内容、承载其论文的期刊网站所刊载的内容等无限广大的范围,其学术价值也因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有无限运作的空间。
(一)内容的挖掘与关联
对内容进行挖掘与关联,指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深度加工,挖掘和丰富论文的内涵,实现相关的知识和文章的轻松链接,提升论文的附加值,即实现所谓的语义出版。国外一些知名的期刊出版集团如爱思唯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等,利用XML等技术对论文进行结构化的描述与深度加工,达到了论文内容与形式的分离,完成了对数据的处理与整合,实现了知识点间的关联与链接,使期刊不再局限于纸媒期刊的内容,信息量得以成倍扩大,学术价值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目前普遍采用方正、Word等软件进行排版,受语言、出版软件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在知识挖掘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已经有一些科技期刊如中国科学院的部分期刊、高等教育出版社的Frontiers系列期刊等开始采用XML排版,尝试对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已经开始进行语义出版方面的研究。传统科技期刊应关注相关进展,在现有基础上开展相关尝试,实现自身学术价值的提升。
(二)网站的改进
网站作为科技期刊信息和展示的平台,能够提供纸媒期刊所无法承载的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展现形式,科技期刊利用自身的网站,提供文字、音频、视频、多媒体资源,增强互动内容和环节,能够增强科技期刊的凝聚力,提升科技期刊自身的学术价值。网站建设越来越受到科技期刊的普遍重视。《科学》(Science)的网站提供科学播客(Science Podcast),展示编辑对作者的采访,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研究内容和科研成果[6];《英国医学会杂志》(BMJ)在网站上提供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和审稿意见等论文之外的许多内容;《自然》(Nature)、《细胞》(Cell)、《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都在自己的网站上开辟了前沿问题、热点问题探讨平台,引导读者开展学术研究[7]。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已连续评选了三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宣传优秀网站的成功经验,促进高校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临床转化神经医学》(Translational Neuroscience and Clinics)在网站上提供论文有关的视频文件等。但是我国大多数科技期刊的网站还普遍比较简单,不像国外知名期刊的网站内容那么丰富,视频和音频文件较少,使科技期刊增值的内容不多,进一步改进的空间较大。
三、使用价值的增值运作
科技期刊的使用价值是指科技期刊供作者、读者使用所带来的价值,“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使科技期刊更好用,用起来更便捷,用处更广泛,读者可以在纸媒期刊出版前便阅读到优先出版的期刊,不花钱便免费获取期刊,通过期刊网站获得更多专业信息、专业资源,科技期刊的使用价值具有巨大的增值空间,能够吸引更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进而促进其学术价值的提高。
(一)优先数字出版
优先数字出版(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是指在印刷版出版之前,将期刊的内容以数字出版的形式提前在网络、移动媒体上,读者可以对优先出版的论文进行阅读和引用,从而缩短论文面世的时间,有利于提高论文的显示度和被引用率、提高期刊的影响力[8]。优先数字出版增加了期刊的使用价值,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已成为国际科技期刊出版的大趋势,为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所采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都采取了优先数字出版,如Nature的优先在线出版(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AOP)、Science的快递(Express)、Springer的在线抢先阅读(Online First)、Elsevier的即将出版(In Press)。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的期刊论文经过同行评审被录用后,通过制作在正式编辑发表之前便在线发表,通常从接收到初次在线发表学术论文仅需 60 天,短篇评论文章只需45 天[9]。中国知网于2010年10月正式启动了中国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目前为学术期刊提供单篇和整期的优先数字出版,实现了互联网出版、电子出版、手机出版等形式的优先出版,得到国内科技期刊的积极响应。
(二)开放获取(OA)
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出版模式的传播形式,它的理念和做法已被科技界、期刊界、图书馆界普遍接受。传统纸媒期刊普遍采取在期刊出版的同时或一段时间后上网供读者免费检索、阅读、下载、复制、传播,使读者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论文,有利于提高期刊的传播效果。不同的期刊在阅读权、再使用权、版权等方面开放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国外一些知名的期刊均采取了开放获取的形式,如《细胞》(Cell)的系列期刊在出版12个月后可以免费获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出版6个月后可免费获取[10]。欧盟要求欧盟研发框架计划(PP7和“地平线2020”)资助的项目,其研发成果实施开放获取,鼓励各成员国一致采取开放获取政策,加强对科研成果开放获取的资助。2014年5月15日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宣布开放获取政策,规定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的论文,在发表后1年全部向读者免费公开。《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在2008年创刊时采取全部开放获取,以便读者阅读下载,提高期刊影响力和显示度,并收到良好效果,2013年其影响因子已达7.392。近年来,世界知名的出版公司纷纷推出了OA期刊,如《自然交流》(Nature Communication)、《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细胞报告》(Cell Report)等,我国也有《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等OA期刊问世[11]。开放获取有利于科技期刊扩大读者群,增强了科技期刊的使用价值,促进了科技期刊学术价值的提升,因此成为科技期刊增值运作的手段之一。
(三)期刊群的建设
为了加强学科与出版资源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提升科技期刊的办刊水平,期刊群、期刊联盟应运而生。加入期刊群对于规模较小、影响力较弱的个刊无疑是加入到更广阔的平台,有利于提高个刊的显示度,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吸收高水平的稿件,吸引更多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实现自身发展,提升自身使用价值,因此期刊群的建设日益受到科技期刊界的重视。国外有Springer、Elsevier、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RSC)、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等刊群。如英国皇家化学会(RSC),出版化学、生物学、材料、医学和物理学等专业的40余种期刊,同专业的期刊间共享审稿专家,可以互转稿件,避免了重复审稿,缩短了论文刊发时间;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旗下有约110种期刊,其平台具有协同采编、跨库检索、文献评价、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研究等功能[12]。我国目前有20多个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刊群、期刊联盟,如中华医学会刊群、中国光学期刊网、材料期刊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网等,以及中国航空学会期刊联盟等。其中中国光学期刊网(http://opticsjournal. net/)[13]截至2016年3月6日汇集了52种光学期刊,投稿专区汇集了47个期刊的作者投稿系统或投稿邮箱,资讯栏目有会议资讯、行业动态、招聘信息等,社区栏目有博客、我的博客、学习小组等,为光学专业人士和企业提供了日常关心和关注的专业信息,为专业人士投稿提供了方便,也避免其受到虚假网站的欺骗;当然,由于期刊的主办单位不同、期刊的性质不同,期刊群内的期刊还只是松散的结合,若能够共享审稿专家、互转稿件等将能够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使期刊群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四、销售收入的增值运作
科技期刊的销售收入是指通过销售期刊所获得的收入,“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的销售收入不再只是来源于销售纸媒期刊,还包括数字期刊的使用、版权的使用所带来的盈利收入。
(一)销售网络版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纸媒期刊销售量越来越少,而加入知名的数据库和检索平台是越来越受到科技期刊重视的,获得电子版、网络版销售收入的方法。Springer和Elsevier是世界知名的两大期刊出版机构,加入其平台,是科技期刊提高影响力、获得销售收入的举措之一。如北京科技大学出版的《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加入Elsevier的ScienceDirect平台,每年获得稳定的销售收入。中文的科技期刊选择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出版,获得销售收入。
(二)加入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CC)
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opyright clearance center, CCC)是一家全球版权经纪公司。科技期刊编辑部只需提交期刊的名称、刊号、出版单位、出版时间、语种等基本信息,即可完成授权和许可。科技期刊加入版权结算中心后,有国内外读者要使用科技期刊上的论文、图表时,只要付费给版权结算中心后即可直接合理使用,编辑部从中可以获得版权收益[14]。国外知名的出版集团如Springer、Elsevier、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等均加入了版权结算中心。目前国内的《浙江大学学报(A辑:应用物理和工程)》(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矿物、冶金与材料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等已与版权结算中心签约,并且已有期刊开始获得版权收益。数字化时代,检索、获取、使用论文变得越来越便捷,版权的保护和开发日益受到科技期刊的重视,与版权结算中心合作可以保护自己的版权,提高期刊的国际国内显示度,获得版权收益,因此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编辑部加入版权结算中心,加入版权结算中心也成为科技期刊增加销售收入的方法和手段。
(三)按需印刷、出版抽印本
数字化、网络化为传统纸媒科技期刊实现按需印刷、满足作者和读者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可能。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的纸质版印刷量在不断缩水,取而代之的是在线阅读的大量增长。作者出于留念、上缴、保存等目的可能需要自己论文的抽印本、豪华版,科技期刊按照作者需要完成按需印刷,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和提升科技期刊销售收入,更能扩大宣传,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而且操作简便、容易实现,因而越来越受到科技期刊的重视。如Nature在论文录用后,会随论文录用通知,给作者发去论文抽印本的订购单,作者可以另外付费购买其论文的抽印本;《中华内科杂志》将特色栏目“临床病理讨论”中的126篇论文汇编成《内科疑难病例讨论选编》,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不仅扩大了期刊的知名度,而且还为编辑部带来不菲的销售收入[15]。随着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科技期刊开始关注经营、效益的问题,按需印刷、出版抽印本是科技期刊开展经营、增加销售收入的重要手段。
五、结 语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为传统科技期刊带来了巨大的增值空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技期刊顺应时代和技术发展,通过多样化运作,增加自身的学术价值、使用价值、销售收入,提升学术影响力,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需要做,必须做。
参考文献:
[1] 张维,吴培红,冷怀明.数字化环境中国内外科技期刊增值服务的发展现状[J].编辑学报,2014,26(2):156-158.
[2] 张静.科技期刊借助数字化手段提供增值服务探析[J].编辑学报,2013,25(2):105-108.
[3] 冯玲.我国科技期刊信息增值服务路径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3(6):141-143.
[4] 孙守增,杨琦.学术性科技期刊的价值构成及其特点[J].编辑学报,2001,13(1):6-8.
[5] 杨志华.学术期刊价值链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4):645-649.
[6] Science Podcast:2 November 2012 [EB/OL].(2012-11-08)[2016- 03-10].http://.
[7] 肖宏,马彪.“互联网+ ”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6-1053.
[8] 付雅静,钱俊龙.数字出版时代提高科技期刊显示度途径的探讨[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0):1262-1266.
[9] 出版问答[EB/OL].[2016-03-12].http://.cn.
[10] 吕小红.试论高校科技期刊的学术经营策略[J].中国出版,2013(310):34-36.
[11] 齐国翠,石应江,李哲.开放获取――学术期刊低成本高显示度的重要出版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7):705-709.
[12] 迟秀丽,侯春梅,贺郝钰.我国科技期刊专业集群化网络出版平台研究[J].编辑学报,2015,27(2):182-185.
[13] 期刊集群[EB/OL].[2016-03-10].http:/// Journals.
关键词: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结构;句长;时态;语态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113-03
摘要是论文的核心浓缩,国内编辑界及科研工作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细致的研究[1-4]。英文摘要作为国内期刊与国际接轨的重要纽带,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开展医学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研究有利于我国国内医学类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与交流,有利于国内医学科技人员借鉴与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医学科技信息,加强学术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为提高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目前,国内外期刊研究界对英文摘要的研究和讨论呈现出不断深入、趋于规范、灵活运用的几个阶段。从1982年国际生物期刊编辑委员会公布温哥华格式,明确提出abstract,到1991年结构式摘要被国际期刊编辑委员会正式列入,医学论文摘要开始广泛采用结构式摘要写作模式[5]。本文从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写作入手,采取调查统计的方法,基于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结构、时态、语态等方面,对中外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进行横向比较,总结我国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的总体写作现状,并从国内外对比研究中,得出有益结论和建议,从而为更好地指导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写作、提高英文摘要写作水平和质量、促进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国际化接轨和学术交流创造有利条件。
一、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权威性、可比性等原则,以pubmed和中国知网收录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按比例各抽取了国内外10种中英文期刊,其中5种国外医学类科技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GU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GIE: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onc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JAC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和5种国内医学类科技期刊《中国肿瘤临床》《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了国外期刊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55篇,国内期刊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50篇,采用对抽取论文英文摘要逐句标注的方式,统计每篇英文摘要的结构、句长、时态、人称、语态等信息,进行中外医学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横向比较与分析。其中外文期刊在研究中分别标注为A1、A2、A3、A4、A5,国内医学类科技期刊标注为D1、D2、D3、D4、D5。
二、结果与分析
通过统计,我们分析了国外医学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496句,国内医学类科技期刊英文摘要447句。对英文摘要的结构、句长、时态、人称、语态等信息进行了全面统计和分析。
(一)摘要结构分析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目前摘要的结构大体可以分为结构式摘要(structure abstract)和非结构式摘要(non-structure abstract);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和报道性摘要(information abstract)等。在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定中,采用的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四层结构式摘要。这种摘要的优点在于层次清晰、篇幅短小简洁却表达明确,便于在短时间内把握论文内容,利于查阅和交流。目前,绝大多数的生物医学期刊都采用这种模式。在本次统计分析中,上述10种期刊基本采用了结构式摘要模式,反映出结构式摘要模式在生物医学期刊摘要写作中的巨大优势。
(二)字数分析
研究中对于样本的字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期刊的摘要平均字数为237字,平均句子数为9.2句;国外期刊的摘要平均字数为314字,平均句子数为10.2句.比较而言,国外的生物医学期刊摘要显得更长,句子数没有显著的差异,句式相对复杂些。主要由于国内期刊英文摘要存在缺乏研究意义、研究背景的描述,同时各部分内容的表达不连贯,因而句子较短;相比较而言,国外期刊比较重视背景、结果和研究意义的描述,摘要更长、句式更复杂[6]。与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摘要比较而言,国内生物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内容上严重依赖中文摘要的简单翻译,过于简单,不能反映论文的全貌和深度。
(三)时态分析
一般现在时多用于描述研究内容、结果和结论;一般过去时多用于描述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也可用于表示转述已发表文献的报导、讨论和研究内容[7-8]。从样本的时态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在时态上运用情况大体相似,主要运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而现在完成时、将来时等时态的运用较少,只有在摘要中需要有这种表述时才使用。(见图1和图2,单位%)
另外,根据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四层结构式摘要模式,背景(background)一般采用一般过去时或者现在完成时,方法(methods)一般采用过去式,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s)一般采用现在时,但也有采用过去时的情况。
(四)语态分析
根据对样本句型的分析,按照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以及无语态句统计结果显示:国外生物医学期刊语态中主动句、被动句、无语态句比例分别为46.2%、21.3%、32.5%(如下图3);国内生物医学期刊语态中主动句、被动句、无语态句分别为31.8%、45.3%、22.9%(如下图4)。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生物医学期刊语态中主动语态占比明显高于国内,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生物医学期刊语态中被动语态占比明显高于国外,另外无语态句占比国外也高于国内。
在摘要样本对比分析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例如,将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疼痛治疗科接受药物治疗且VAS评分>4分的102例NCP患者随机分成安慰剂联合OST治疗组(A组)和NTP联合OST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VAS评分、疼痛缓解率、爆发痛发作次数、OST使用剂量及药物不良反应。
译文:NCP patients who received drug therapy with a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score of > 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placebo combined oxycodone group (group A) and Neurotropin combined oxycodone group (group B). The VAS score, pain relief rate, frequency of pain outbreaks, average dose of oxycodone per day,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在介绍临床诊疗的方法时,作者采用了过去时的被动语态。而此类表述在国外期刊中则往往采用主动语态,如采用“we analyzed……”、“we performed……”例等模式开头,例如we analyzed a detailed subset of data on 3343confirmed and 667 probable Ebola cases collected in Guinea,Liberia,Nigeria,and Sierra Leone as of September14.
在英文的语态运用上,国内生物医学论文英文摘要往往存在被动语态过度使用的误区[9]。在生物医学英语摘要写作中,很多人持这种观点:认为生物医学是客观性事物和过程的描述,需要采用被动语态这一句法特征。实际上,无论是采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都不是问题的实质,关键在于符合论文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相比较而言,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摘要中采用的主动语态明显多于被动语态,与英美国家文化和语言表达相关;而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摘要中被动语态过度使用的情况依然存在,但已经逐步改善,这得益于生物医学论文作者开放性视野的扩大和我国对外生物医学交流的广泛和普及。
三、建议
与国外生物医学期刊摘要写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相比,我国生物医学期刊摘要写作显得过于格式化,差距明显。针对我国生物医学科技期刊摘要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对于医学科技期刊作者和编辑而言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强和提高:
第一,提高国外生物医学期刊、资料的阅读量。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与英语阅读能力息息相关,因此,为提高生物医学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能力和编辑能力,首当其冲是需要增大国外生物医学期刊、资料的阅读量,对于论文作者而言要在本专业国外期刊资源阅读上下功夫,尽可能多阅读,熟能生巧,从而写出地道的英文表达;对于编辑而言,只有掌握丰富的国外生物医学资料,不断提高阅读量,才能准确把握国外英文摘要撰写的主脉络和新趋势,从而提高英文摘要的编辑能力,使国内生物医学期刊的发展更具国际化。
第二,扩展视野,加大生物医学国际交流和专业培训。无论论文作者和专业编辑,参加相关的生物医学国际交流和专业培训都是必须的。生物医学的发展瞬息万变,知识的更新周期变短,必须加强生物医学的国际交流,通过聆听生物医学国际会议等形式,及时了解生物医学动态,掌握生物医学新事物、新表达,从而紧跟国外生物医学发展步伐,提高英文摘要表达能力。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等形式,加编辑人员英文摘要编辑水平。
张三,培养英文表达风格。由于国内大多数生物医学论文作者采用的是先写中文摘要,再进行转译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不了中国式英语的模式。在实际中,可以通过摹写英文摘要原文的方式,逐步培养独立的英文表达思维和表达风格,从而写出出色的论文英文摘要。对于编辑而言,也要培养英文表达风格,通过与论文作者的反馈,促进论文英文摘要的完善。
本文从客观的角度对于国内外生物医学期刊的英文摘要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我国生物医学期刊英文摘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实际上,由于英语并非我们的母语,在实际运用和表达中,存在不足是客观情况,但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这种差距,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掌握英美语言表达习惯,创新英文摘要写作编辑方式,与国际接轨,促进国内外期刊的相互交流和提高。
――――――――――
参考文献:
〔1〕巩倩,陈华,李锋.医学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概况及目前存在问题[J].学报编辑论丛,2009,(00):54-58.
〔2〕何达,李桃,陈永杰,等.中、英文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统计比较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19(3):404-407.
〔3〕何瑞清.中外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比较――语态分布和“头重脚轻”句的使用频率[J].上海科技翻译,2004,4(1):16-19.
〔4〕吴涛,赵娟,袁天峰.中外医学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写作对比分析与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609-612.
〔5〕韩仲琪,李炳汝,王庆法.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格式及其写作问题[J].编辑学报,2002,14(6):411- 414.
〔6〕王志娟,法志强,郭洪波.6种国内外神经医学期刊英文摘要结构和内容分析[J].编辑学报,2012,24(3):233-235.
〔7〕腾真如,谭万成.英文摘要的时态、语态问题[J].中国科技翻译,2004,17(1):5-7.
参考文献 引文 概念辨析 引文分析
朱大明,高级工程师,《防护工程》杂志执行主编。
“参考文献”和“引文”是论文写作、编辑出版、学术交流、学术评价以及情报研究等领域使用十分广泛且频率很高的两个基本概念。诸如参考文献的选择和引用及引文学术规范化问题,引文、参考文献与抄袭剽窃的界定问题,引文计量分析用于科学交流尤其是学术期刊评价的局限性等问题,都基于对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正确认识。然而,学术界对这两个基本概念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如叶继元认为:“引文也叫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或参考的文献资料,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每章、节之后,有时也以注释(附注或注脚)形式出现在正文中。”[1]李兴昌指出:所谓参考文献,是指“文后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文后参考文献”的定义则为“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3]而王道杰和李晓佳则指出:在现实有关参考文献的研究中,“文后参考文献”的提法并不被广大学者应用,而“参考文献”是普遍的用法;《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应更名为《参考文献著录规则》。[4]劳缶则进一步指出:《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的“文后参考文献”概念模糊不清。可见,学术界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或理解存有歧义,且经常混淆使用。[5]正如马凤和武夷山所说:“参考文献和引文的定义、特征、界限、标注方式等应该得到明确。”[6]
一、概念辨析
1. 从定义上看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解释,“参考”意为“学习某种课程或研究某项问题查阅有关资料”。参考文献则是指为学术研究及撰写或编辑论文、著作而引用或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7]这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参考文献,即无论是实际引用了其中具体内容还是供参考阅读的文献资料,都可称之为参考文献。而狭义的参考文献则特指在正文中实际引用了其具体相关内容的文献。英语中reference作为名词,其词义为“参考书目”“参考文献”“参照”“提到”“涉及”等;作为动词,其词义是:“给…… 注明资料来源”“作参考”等。reference citing则指参考文献的引用(行为);而cited references指被引用的参考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对“引文”词义的解释为:引自其他书籍或文件中的语句,也叫引语。基于此,可以对学术领域的“引文”狭义概念定义为:学术论文或著作中对引自参考文献中相关内容的直接或间接表述。如“引文标注”中的“引文”即为狭义。而广义的引文可以理解为对撰写或编辑论文、著作过程中引用参考文献的行为、被引用的文献及其具体引用内容表述的总称。如“学术引文规范”中的“引文”即为广义,包括有关学术研究和著作撰写、编辑出版中的引用行为规范、被引用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及引文在正文中的标注规则等。英语中citation词义是指:引文、引证、引用;其动词cite词义为引用、引证行为(英语中“引证”的另一个单词quotation 则是特指直接引用的原文中的语句、语录;相应的动词quote词义是“引用”“引证”“把……放在引号内”等)。
2. 从类型上看
参考文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型。按参考文献的提供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参考文献、阅读型参考文献和推荐性参考文献。引文参考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源。阅读型参考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阅读过的文献信息资源。推荐型参考文献通常是专家或教员为特定读者的特定目的而提供的、可供读者阅读的文献信息资源。按参考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可将参考文献分为普通图书、报纸、期刊、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技术标准、专利文献、电子资源等。采用出版形式划分参考文献,有助于读者查找或利用参考文献,有助于相关研究人员利用参考文献进行引文统计与分析。按参考文献的著录对象划分,GB/T7714-2005将参考文献分为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电子文献6大类型。[8]
引文类型:按表述模式划分,可简单分为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或具体分为“摘录式引文”“复述式引文”“报道式引文”“指示式引文”。[9]摘录式引文是指引证文献作者将被引文献中的具体引用片段(包括词语、语句、段落、数据、公式、图表等)完全按照原文摘录在引证文献中。复述式引文是指引证文献作者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或阐述参考文献(被引文献)中所引用的片段内容的要义。报道式引文是指引证文献作者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叙述被引文献的主要论题及其全文基本内容梗概或核心要点。指示式引文是指引证文献作者只是对参考文献(被引文献)的论题或相关内容给出一个提示性说明,但未明确表述所引用的具体内容。其中,“摘录式引文”即直接引文;“复述式引文”“报道式引文”“指示式引文”是间接引文的三种具体形式。按语义内容划分,引文包括概念、观点、见解、理论、假说、原理、技术、方法、图表、公式、数据,以及现象、事例等等。按引文与正文的语义语法结构关系,可分为独立引文和非独立引文。独立引文是指直接引用的引文语句完整,本身具有明确的语义,与正文的语句之间相对独立;非独立引文是指引用的词语或语句作为正文语句的一个部分,与正文语句结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明确的语义。按引文目的和作用,可以划分为继承性引文、指示性引文和批判性引文。[10]
3. 从论文中的表达格式看
参考文献在论著中的表达格式,一般是按照某种规定的格式在文后详细著录其主要责任者、题名项、版本项、出版项等项目或信息源。[11]但它不是参考文献内容本身,[12]而是参考文献版权信息在文后的详细著录。
引文的表达则是对参考文献中引用的具体内容在正文中以直接引语或间接引语的形式进行表述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规范标注。
参考文献与引文二者之间关系的表达格式通常是采用“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构成完整的参考文献引用标注和著录体系。
4. 从相互关系看
由于参考文献是作者选择供学术研究以及撰写或编辑论文、著作引用或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因此,其是独立存在的具有特定主题内容和完整结构的各种文献资料。引文则是根据撰写或编辑论文、著作的具体需要,在正文中表述的参考文献的具体引用内容,并与正文在语形、语义和语境上有机结合。引文出自参考文献,但不是参考文献本身,而是在正文的语境中相对正文语义而言的。其中,与引文直接对应的“引文参考文献”是指引文的出处,或引文的信息源。而参考文献是编辑核实引文的依据,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途径,是引文编辑者编制引文索引的基础[13]。
须进一步指出的是:引文的出处是所选择、引用的参考文献;但具体的引文又取决于各种复杂的引证动机和行为。引用动机和行为不仅基于纯学术因素的考虑,还难免受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诸多失范现象。[14]即使完全出于学术因素的考虑,引文除了采用报道式引文模式对被引参考文献的主题内容进行整体概述之外(如论文的引言中叙述研究背景文献或综述论文中评介相关文献),大多数引文都是摘录或复述某参考文献中的局部或片段内容甚至“只言片语”,引用内容往往并非参考文献的主体或主要内容。从这一角度看,引文内容并不都能直接或确切反映被引参考文献的主题内容。总之,“引文”与“被引参考文献”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更不能与一般意义上的非实际具体引用的“阅读型参考文献”“推荐型参考文献”划等号。
二、辨析的目的、意义
1. 准确理解广义和狭义“参考文献”与“引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助于在学术研究和科技论著撰写、编辑出版时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使得有关的学术论证和语义表述在特定的语境下做到概念明确,逻辑严谨,语义确切。2. 拓展科技期刊“引文分析”的内涵,注重“引文内容分析”(包括定性与定量)。目前的“引文分析”主要是采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方法所作的引文量分析、引文类型分析、引文语种分析、引文国别分析、引文年代分析,以及引文聚类分析、同被引分析、引文耦合分析等,实际是针对被引用的参考文献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而非广义上的“引文分析”。因此,“不应该将参考文献的数量、语种、来源期刊、来源机构等作为论文质量的唯一或过于重要的指标。引用、引文方面的定量数据已有很多,将来应多从引用者出发,收集定性、主观的数据,将定性和定量数据结合起来,观察、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规范引用、引文,使参考文献在知识的传播和扩充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15]广义的引文分析,从论文篇章分析的角度看,还应包括引文与被引用参考文献关系的分析,引文动机和行为分析,引文在论文著作(或简称正文)中的分布特征分析及其具体引证作用分析(用于论据、用于论证、用于批评等),以及引文与正文的语义关系分析和语法结构分析,引文的语境分析,引文的语用分析,引文与论文著作创新内容的作用强度关系等等。3. 通过正确认识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内在关系(包括形式、逻辑、语义和功能等),进而认识目前基于科技期刊被引参考文献计量分析的引文分析在揭示科学交流、学科结构关系、发展趋势尤其是学术评价方面的局限性。如,基于参考文献被引频次计量的影响因子,由于缺乏具体的引文内容分析和鉴别,其难以确切反映期刊、论文学术质量或著者学术水平,而参考文献中片段内容甚至“只言片语”的引用也不能说明被引参考文献的整体质量水平。正如冯长根先生指出的:以研究文献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情况为主要内容之一的文献计量学,现在加在它头上的许多功利性东西已经使它的功能异化了,我们应该去掉文献计量学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非理性的东西。[16]在文献计量学存在的同时,还应探索研究一门新的能真正反映科技文献内在引证规律的“非文献计量学理论”。4. 在论文写作和编辑出版中注重引文学术规范。由于引文(即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内容)在正文中的具体表述或表达方式及其“标注”对体现参考文献的作用及其与正文内在学术论证的逻辑关系、界定合理引用与抄袭剽窃极为关键,并对论文写作、同行审稿、编辑鉴审以及引文分析和学术评价都有重要意义,[17]因此,在端正引用动机和行为的前提下,必须认真精选、阅读并引用参考文献,尤其要注重发挥具体引文在正文中的实际学术论证作用,并使参考文献在论著中的著录格式以及引文在正文中表述的标注更加规范化,切实按照“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等构成完整的参考文献引用标注和著录体系。
引文与参考文献密切相关,但并非同一概念。明确参考文献和引文的基本概念及其区别,对参考文献作用的发挥、文献引用内容在科技期刊论文中的具体表述方式及其与论文内在逻辑关系的鉴审,以及合理引用与抄袭剽窃的界定等都十分重要。其有助于正确认识参考文献、引文和引文分析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对科技论著写作和编辑出版过程中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以及引文规范化也有指导意义;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科技期刊引文分析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叶继元. 学术规范通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2-183.
[2] 李兴昌. 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写作与编辑[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51-52.
[3] [11] GB/T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4] 王道杰,李晓佳.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更名为《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初探[J].科技与出版,2011(2):45-48.
[5] [12] 劳缶.什么叫“文后参考文献”?[J]. 科技与出版,2011(3):51-52.
[6] [15] 马凤,武夷山. 关于论文引用动机的问卷调查研究――以中国期刊研究界和情报界为例[J]. 情报杂志,2009,28(6):10-14转8.
[7] [8] [13] 段明莲,陈浩元.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指南[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9] 朱大明. 略论引文表述的基本模式及注意事项[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430-432.
[10] 刘雪立. 参考文献的继承性引用、指示性引用和批判性引用 [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3):251-253.
[14] 朱大明. 关于制定科学引证行为准则的探讨[J]. 科技导报,2007,25(14):72-74.
一要注意论文格式规范
(1)题目(仿宋_GB2312,三号字)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或符号,尽量避免用英文缩写。
(2)学校(仿宋_GB2312,四号)。
(3)学系(仿宋_GB2312,四号)。
(4)班级专业(仿宋_GB2312,四号)。
(5)作者(仿宋_GB2312,四号)。
(6)学号(仿宋_GB2312,四号)。
(7)指导老师(仿宋_GB2312,四号)。
(8)摘要:200—400字左右(摘要两字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加粗。内容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摘要的内容应客观真实,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应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表述研究内容及结论,交待相关的研究条件、方法等,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摘要中要突出描述作者所做的工作,不要或尽可能少地出现“介绍”、“总结”之类的词,用“本文研究了??”“本文提出了??”。摘要一般应包括论文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结果、所得的结论以及适用的范围六方面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对自己论文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在有限的字数内向读者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有关自己论文的信息。
(9)关键词:3—5个(关键词三字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加粗。内容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号)要符合学科分类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关键词是论文论述的核心议题,使读者通过关键词即可大致判断论文的主要内涵,关键词的另一个作用是方便检索。
(10)引言: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要明确提出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重点表述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并作为引入正文的引子。(提出问题)
(11)正文格式:(正文字体全部为仿宋_GB2312,小四。但大标题或小标题均加粗)正文中的序号及标题层次 :文中的各种序号,全部用阿拉伯数字(或中文数字)按顺序左起顶格书写。标题层次不宜过多,有标题才有序号,标题层次按第一层1,第二层1.1,第三层1.1.1,第四层1.1.1.1的顺序逐级标明,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分隔,最后一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写法如下:
1 (章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1.1 (条的标题,顶格,占一行)
1.1.1 (顶格,接正文)
1.1.2 (顶格,接正文)
或:
一、
(一)
1.
(1)
正文内容要求:正文是全篇论文的核心、主体。论文作者在引言中提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而正文则是用什么方式、方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12)结论:是对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是对研究结果及其价值的描述,也可包括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结论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其作用是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和抓住论文的要点。
(1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四字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加粗。内容字体为仿宋_GB2312,小四)注意根据自己的论文题目和大纲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取舍,即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控制和组织资料,而不是被资料控制。参考文献的另一个作用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明确论文中属于他人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的那一部分。要特别注意格式的规范。注意所搜集材料的正确性及用词的规范性。如: 主要参考文献:
[1] 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 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12月
[2] 吴清一.《物流管理》.[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年12月
[3]丁俊发.《2005年美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察报告》.[EB/OL] , 2005年11月25日
[4]吴剑刚.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3, 15-17.
文献标识符:M---书籍,J---杂志,EB/OL---网上资料。
(14)全文字数:4000-6000字。
二要注意毕业论文的写作
(1)应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
(2)撰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做论文大纲。大纲可以统率全文,使得在撰写正文前即对自己的论文有一个总体而清晰的认识,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论文写作。
(3)使用文字:论文一律用中文书写,黑白色打印。
(4)注意撰写时的语法、语气及叙述方式等:尽量少出现第一人称,如需使用,则用“作者”、“本人”代替;以科技论文的方式进行论文的撰写,要写得像论文,而不是小说;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三要注意论文写作要点
(1)根据所选题目收集相关资料,仔细阅读、研究、理解,并提炼出自己的见解。
(2)构思论文的大体框架,形成论文提纲。要尽可能体现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
(3)拟写正文,按论文提纲进行写作,力求层次清晰,语言简洁,逻辑性强,论述的内容有说服力。
(4)归纳总结。
(5)整理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出版;稿件采编系统;网络监督;期刊推介;国际传播
中图分类号:G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67-03
技术决定论者坚信传播技术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改变[1]。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正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许多方面。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印刷版中国科技期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在许多环节进行了各种积极尝试及措施以应对网络的深刻影响,并正在发生着各种发展转变。
一、对科技期刊传统稿件处理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中国科技期刊在网络应用及普及前,对稿件的投稿、审稿、退修、编校等环节均在纸质稿件上进行,并通过邮局邮寄方式联系,费时费力。
而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网络的运用逐渐推广并在近十余年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科技学术期刊稿件的处理方式也悄然而不断发生改变。
在21世纪初,有期刊就开始尝试通过网络,利用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与作者、专家进行稿件的传送,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稿件的处理时程;之后,逐渐出现专业的开发软件公司,制作并推广使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
该系统借助互联网技术构建期刊门户网站和期刊采编业务集成化信息平台,将在线投稿、查询和在线审稿、流程监控等采编业务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以实现传统平面期刊的数字化存储、网络化传播和个性化利用的目标[2]。
目前采用稿件采编系统的期刊已较为普遍,这种方式易于实时查阅稿件处理进度,而且快捷、方便,提高了稿件采编流程的效率,有效缩短论文编审及发表时滞[3]。
二、对科技期刊编辑策略及传统印刷出版方式的冲击与发展转变
互联网不受地域、时间限制及方便快捷和可主动选择等优点,正在深刻影响着科研工作者查阅文献的方式,即不只是受限于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获取科研学术信息,而是充分利用网络搜索引擎或各种专业数据库,主动检索并查阅所需内容。科技期刊编辑必须积极改进并提升编辑策略,以应对这种转变。如对网络检索频率较高的关键词、篇名及摘要等正投入更多精力,编修中不断提升其关注度,以便于科研工作者查找到相关单篇文献,提升论文的传播效果[4]。
同时,网络普及也促使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发生着深刻转变。由于网络的即时快捷,可避免传统印刷版科技期刊发排、印刷装订等过程延搁。为了使科研论文及时与传播,现今中国科技期刊出版方式正处于印刷版期刊与数字出版并存的阶段,并逐渐走向定量印刷或全部数字出版的未来。
目前,有些科技期刊在保存传统印刷版期刊的同时,自建期刊网站,应用网络即时论文,随后再按期印刷出版。2007年,我国上网期刊已有6000余种[5,6]。也有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网络数字化期刊或论文平台。自20世纪末以来,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这种全新的学术论文传播模式大规模兴起,促进了学术期刊的网络化发展,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也取得长足发展[7-8]。如中国科研界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即通过网络即时来自不同作者和不同领域的电子版论文,并逐渐开始尝试同时也出版纸质期刊。
此外,优先数字出版也是一种迅速发展并得到认可的科技期刊网络化数字出版模式。这是以印刷版期刊录用稿件为出版内容,先于印刷版期刊出版日期出版的数字期刊。目前大多数期刊选用的优先出版模式是录用并完成编修的经编辑定稿的稿件,一般以期或单篇论文为单位出版。目前,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都有优先数字出版期刊,如Springer创办了“Online First”, Nature的“AOP”(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的“Express”, Elsevier的“InPress”;国内期刊大多采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优先出版。这种即时发行且灵活的出版方式,节省了等待期刊版面时间、排版印刷时间、邮发邮寄时间、图书馆编目上架时间,作品一般可以提前半年与读者见面[9-12]。这些不同的网络数字化出版方式,顺应了科研工作者在网络上查阅信息并阅读的现状,也便于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读者主动推荐、推送,有力促进了期刊论文影响力的提升。
三、科技期刊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监督的发展转变
随着网络应用及对期刊出版方式的影响,逐渐出现了对数字出版版权争议及网络出版是否是正式出版以及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等方面的新问题,并进一步产生了大讨论和新的思考[13-17]。例如,互联网普及之前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仅在答辩后收藏于学位授予单位和相关图书馆,学术期刊和司法界都将之视为未公开发表。因此,国内外学术期刊传统上并未将学位论文内容再次发表认定为重复发表。但近年来,随着网络出版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建立了硕博士学位论文库,读者可以检索并阅读全文,这一传统认识已受到挑战。张小强等[18]认为学位论文被收录进网络数据库属于正式出版——网络出版。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统一法规或规范,但中国科技期刊界的很多编辑工作者,已对其学位论文内容的研究论文投稿采取尺度不一的拒绝。很多科研工作者及硕博士研究生对此不能理解,或产生不满而抱怨甚至责问期刊编辑部,或者对毕业时学校要求上传电子版学位论文并网络产生抵触情绪,但为了顺利毕业而委曲求全并被动放弃投稿期刊。这些均对科研工作者的情绪、工作热情等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中国科技期刊及相关各方均急需重视并积极应对这一系列的新变化。如完善规范制度和机制,形成共识,达到有据可行,避免混乱;目前也并非所有高校都提供研究生毕业论文电子版全文,故是否应全面考虑各方利益,如研究生只提供毕业论文摘要或应有自主决定权提供全文,或数据库按研究生论文下载支付给研究生费用等措施,以期达到互利共赢。这些均需进一步深思并转变。网络普及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所刊发论文质量方面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19]。网络数据库检索的广泛性及文献不端检索软件的应用,均有效避免了刊发抄袭、文字复制等不端行为,保证期刊的原创性和首发性,提升了期刊论文质量和传播效果。
四、中国科技期刊利用网络不断提升国际传播和影响力并有望促进学术交流
利用网络的无地域、时间限制的优势,中国科技期刊特别是占主要份额的中文科技期刊走国际化之路并减少知识产权外流,是一个有利时机,必须积极利用互联网,寻求走出国门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侨居海外的华裔科学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近三十年来迁往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新时期移民逐步增长,这一时期的移民大多具有高学历或为技术移民。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推进中国科技期刊(含中英文版)的国际化进程,可为遍布全球的华侨华人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查阅和了解中国科研成果的机会,也利于增进国际化传播。
中国知网数据库正在积极探索将中国科技期刊推介到世界各地,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此外,科技期刊也应进一步开拓各种方式,在国际范围内拓展更广泛的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如高校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国际间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优势,将其科技期刊网站在对方院校或研究单位的互联网站上建立广泛链接;或借助海外科研工作者及编委等,在其名片、电子邮件末尾签名处或博客主页等,标注上相应中文科技期刊的网址等,通过其与其他科学家交流或参会等机会,便可以使中国科技期刊得到积极推介,并逐步扩大国际传播及影响力。截止到2006年,已有超过500家的大型海外机构用户通过互联网使用中文期刊,中国的传统期刊在通过互联网发行到世界各地。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及皇后图书馆、多伦多公共图书馆等海外大型图书馆的借阅者们,可通过互联网阅读到了中国的科技期刊。而且,很多中国科技期刊也已拥有国际编委或审稿专家,正是利用了网络的便利,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也促进了期刊的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科技期刊通过互联网的这种广泛传播,也将对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产生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国内科技期刊以这种方式走出国门,特别对不容易收录入以英文为主的SC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的中文版期刊,通过利用网络的各种方式推介,将极大促进中国科研成果的传播,并为世界各地掌握汉语或以汉语为母语的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科研发展的窗口。在增进国际科研工作者了解中国科研成果及期刊发展的同时,也必将吸引更多海外华裔科学家将其科研成果以其熟悉的中文撰写,并投往中国科技期刊,从而形成科研成果共享与期刊发展共赢的良性循环。随着其在国外推广力度的加大和提升,对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推动;而且也方便世界各地华裔或他国的科研工作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开辟并寻找更多与国内同行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中文版科技期刊还应进一步重视并提升论文的英文摘要的编辑加工和规范,为不掌握汉语的国际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解中国科研进展的窗口。相信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发挥其促进交流的作用,这也顺应中国制造业“走出去”到中国声音“走出去”的需要,避免科研领域购买国外试剂、仪器而将科研论文成果发表在国外英文期刊的“两头在外”的弊端。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等知名学者建议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重视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改革旧有的片面追求SCI评价体系的奖励和职称评定体系,对国内外期刊一视同仁,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不采取双重标准。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深刻影响及积极应对转变的进程中,这些无疑又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要坚持世界一流和国家需求方向,要关注科学前沿和热点问题,妥善处理好国内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中国科技期刊是国际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利用互联网这个平台,并采取各种应对方式,不断转变思路和运营模式,建立自己的科技文献品牌体系及学术期刊评价的国际话语权。目前,利用网络平台,将以往小而散的期刊进行整合并实现集约化发展,也是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又一个趋势,并正在不断发展。这必将使中国科技期刊经历深远而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更高效地发挥科研成果的传播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斯坦利?巴兰,(美)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科,王景发.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研发及系统功能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4).
[3] ,韩锟,游苏宁.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以《中华神经科杂志》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4] 国荣,邱芬,胡爱玲.重视呈现度和发展机遇:提升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影响力[J].编辑学报,2011(6).
[5] 刘虓,冯金东,刘飚.我国科技期刊的网站建设调查[J].编辑学报,2006(S1).
[6]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2(3).
[7] 李若溪,黄颖,欧红叶等.国际学术出版开放式访问(OA):实践与前沿问题研究进展[J].编辑学报,2006(3).
[8] 曾湘琼.学术信息开放存取模式运行机制与前景探析[J].情报科学,2006(2).
[9] 陈海燕,卢有泉.优先数字出版:学术期刊面临的新浪潮[J].编辑之友,2011(3).
[10] 郑丹.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探究[J].今传媒,2011(7).
[11] 郑爱莲,任玉欣,张晓晔.抓住机遇走网络化出版之路[J].中国科技信息,2009(23).
[12] 谢明俊.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版权保护问题再认识[J].出版广角,2011(6).
[13] 张小强,张苹.学术期刊开放式访问中的著作权问题及其对策[J].编辑学报,2009(1).
[14] 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3).
[15] 施勇勤,张凤杰.数字版权概念探析[J].中国出版,2012(5).
[16] 施勇勤,张凤杰,马畅.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概念、类型及其在出版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2012(3).
[17] 董琳.网络版权技术措施刑事保护研究[J].中国出版,2012(7).
科技论文书写格式要求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
教师在进行论述类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论证结构清晰、典型,易为学生学习和借鉴的文章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议论文结构,并归纳出三种左右的较易操作的结构模式,让学生进行写作上的模仿。具体操作如下:
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先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让学生在每一段后用简短的话概括出该段大意;二是指出每一段中的观点句、阐述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即议论文段落的五个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完整严谨的议论文段落的构成要素;三是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写出提纲,从而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以2007年广东省高考题中的论述类文章《创新和想象》(王生平)为例。
首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内容,写在各段后的空白处。
第一段提出观点:艺术上的创造与科学上的创新都离不开想象力,二者相互渗透和补充。
第二段指出艺术虽不是科学,却具有科学的品格。
第三段指出科学虽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常有艺术创造的品格。
第四段指出艺术与科学是想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第五段指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带给我们的启示,进一步深化观点。
接着,让学生通过上述的概括,找出文章的论证角度,并写出文章结构示意图。
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论证的。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1段)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2、3、4段)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证观点。
具体为:因为“艺术虽不是科学,却具有科学的品格”。(分论点一)
因为“科学虽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常有艺术创造的品格”。(分论点二)
因为“艺术与科学是想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分论点三)
第三部分(5段)联系现实,重申观点。
教师可据此归纳出议论文非常清晰的一种结构,即分论点式。常见的是从“为什么”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以此证明中心论点。
同时,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观点句、阐述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当然,有的段落可能没有包含完整的五个部分。
例如第3段,段首给出了观点句“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接着对观点进行了解释:“即使有了新的突破……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该解释即为阐释句。随后列举杨振宁、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美国发明家赫奥、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的事例来证明观点,最后结合事例进行议论分析,回扣观点。
在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分论点式结构及议论文段落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可设题进行巩固和检验。例如:
题一:请从“为什么”的角度提出至少三个分论点来证明观点“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写作示例:
(1)古人专注于细节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2)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专注于细节实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飞度发展。
(3)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正因为关注细节才实现了人生的辉煌。
题二:请选择以上三个分论点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观点句,写一个议论文段落,至少使用两个事例,不少于200字。
学生写作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