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语块”与外语口语流利度、准确性及恰当性的相关研究——基于COLSEC语料库的实证研究

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请求”策略的认知过程探究

词汇中心教学法的交际观——理论溯源与反思

建构主义与教师信念:一项个案调查

武汉地区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案现状的调查研究

关于我国21世纪的中长期外语教育政策规划的初步设想

《二语练习:应用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视角》评介

创新培训模式推动科研发展——语料库与外语研究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

首届全国学习者语料库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信息技术环境下西部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个案研究——以长江师范学院为例

自我调节学习对英语专业学习者EFL写作影响的模型

英汉笔译教学: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新尝试

大学英语语音音段和超音段的教学先后顺序——一项基于大学生语音学习实践的实证研究

外语教育专家的实践知识个案研究

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难度的社会文化因素

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国内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参考文献的内容分析

架起语言教与学的桥梁——《语言教学的在线交流》评介

践行形成性评估,促进教、学、评结合——“形成性评估:理论、科研与实践”高级研修班成功举办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研究的得与失

语料库如何走进课堂教学——原则和方法探究

香港教育体系和语言教师能力测评体系:介绍与启示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征文通知

影视字幕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研究综述

大学英语低起点学习者情景小品教学研究

背诵输入驱动下的外语学习:问题与反思——基于背诵语篇延时回述文本的个案分析

大学英语学习者元认知意识与听力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高水平学习者议论文中认知情态词的使用特点——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

创建Wiki翻译语料库的构想

《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评介

2008回首展望2009

英语听力研究:现状与问题

美国研究生院“外语教学法”课程中体验教学法的运用

中学英语教师学术论文写作案例分析——以教育硕士毕业论文为例

专栏引言

口译中的用户反应与用户期望——矛盾与原因

跨学科视野下的口译能力研究

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理工科大学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探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口译教学中的“身份培养”——一项基于问卷调查的研究

通过互动团队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建设与互动发展研修班”心得

第八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征稿通知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1.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

2.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 

3.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 

4.认识语言的经济学属性  李宇明 

5.《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交际语言能力框架和外语教学理念 

6.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

7.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8.中国语言哲学的发展之路——语言哲学理论建构之一 

9.语言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综述  

10.GIS作为新一代地理学语言的特征 

11.“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需求及服务对策

12.作为人力资本、公共产品和制度的语言:语言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

13.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 

14.语言符号观的认知视角研究  

15.服务于“一带一路”的语言规划构想 

16.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 

17.近10年来国外多语言信息组织与检索研究进展与启示 

18.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语言输出过程 

19.语言竞争试说  

20.语言服务的概念界定 

21.语言类型学视野与语言对比研究 

22.语言模因观初探 

23.语言模因的主体性与语境化 

24.第二语言教育的教师自主性研究 

25.中国语境下英语教师语言意识实证研究  

26.社会文化理论与生态语言教学观  

27.领域语言规划试论 

28.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 

29.教师语言的语用分析 

30.“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  

31.语言也是“硬实力” 

32.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33.语言的维度与翻译的限度及标准 

34.语言接触中语言演变的连续体模式

35.西方语言哲学批判——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七 

36.元语言意识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及其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37.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语言的语言规划研究 

38.论元语言与外语教师的话语行为 

39.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研究

40.语言规范试说  

41.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 

42.内容要创造 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 

43.城市语言景观研究进展及展望  

44.中国“主体多样”语言政策的发展 

45.语言与思维关系再认识——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解读

46.人·语言·存在——五问海德格尔语言观

47.二语课程中的语言输出与二语发展——香港高校本科生课程英语写作的个案研究

48.中-英双语者语言理解中非加工语言的自动激活

49.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

50.外语教学中语言意识形成路径研究  

51.海德格尔此在时间性思想与语言研究 

52.国际学术交流领域的语言规划研究:问题与方法 

53.口语教学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54.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观及其对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影响 

55.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  

56.音乐和语言神经基础的重合与分离——基于脑成像研究元分析的比较

57.关于外语教师语言属性的思考

58.语言产业的基本概念及要素分析 

59.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语言错误分析研究

60.语言理解中的动作知觉: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

61.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的相关性分析——以2007年南京城市语言调查为例 

62.语言问题安全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研究 

63.文学研究中的语言问题及其思考 

64.语言网络:隐喻,还是利器? 

65.商务语言研究的社会语言学视角与方法 

66.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为语言哲学之延续——二十九论语言的体认性

67.中国英语学习者公式化语言加工心理机制研究  

68.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的回顾、问题与展望

69.语言景观的分析维度与理论构建  

70.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71.语言经济学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72.语言语境与新闻理解——英语硬新闻语篇评价策略解读

73.“一带一路”与语言互通  

74.有关语言经济的七个问题  

75.语言能力的多样性和语言教育的多样化 

76.语势、家庭学习模式与语言传承——从语言自然接触说起 

77.语言资源和语言问题视角下的语言服务研究

78.国际化和英语化——语言政策是一种选择  

79.法律语言学、法律语言——兼谈法律英语的特点

80.现代语言教学的十大原则

81.指向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观察——美国“语言教师效能反馈工具”述评 

82.语言规划的国际化趋势:一个语言传播与竞争的新领域 

83.索绪尔语言学的语言本体论预设——语言主观意义论题的提出 

84.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程式语研究  

85.二语习得研究与语言类型学 

86.汉外语言接触研究近百年:回顾与展望 

87.从文化生态视角解读语言衰亡 

88.学前语言教育的新取向:重视儿童学业语言的发展 

89.“语言体验”的教育学理论研究  

90.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的生态位思考 

91.《马氏文通》前西人的汉语量词研究——以《语言自迩集》为核心 

92.从语言处理的复杂性与高效性看联结主义 

93.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以概念与语言形式重合度不同的隐喻句为例 

94.语言学习中的元认知研究述评 

95.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96.语言资源与语言经济研究 

97.网络用语与语言规范  

98.口译过程的两阶段解读——以一般语言理解和产出为参照

99.学术会议英语演讲语篇多模式语言符号意义构建 

100.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  

101.中国法律语言规范化研究 

102.论国家语言认同与民族语言认同 

103.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 

104.语言和音乐:语言认知研究的新视角

105.论语言态度的三种表现

106.语言的定义 

107.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方言 

108.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二语习得模式研究——环境、学习者与语言的互动

109.双语者语言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加工机制 

110.关于《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语言服务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111.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

112.英语口语能力描述语因子分析及能力等级划分——制定语言能力等级量表实证研究

113.遮蔽与澄明:语言经济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114.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 

115.论“任意性原则”对语言系统的多维度诠释——索绪尔语言本体论研究 

116.语言服务的概念系统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国外专业学位教育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 教育启示

近年来,随着职业分化越来越细,职业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规格、大批量、高层次的特点。专业学位的设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积极尝试,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发展专业硕士学位的历史较长,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而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发达国家的相关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总结并合理借鉴。

1.专业学位的特性。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深入理解专业学位的特性,是开展相关的招生和培养工作的前提。从目标来看,学位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学术”研究为方向的学位,另一类是以“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它们分别体现两种不同的倾向和价值观念。学术学位教育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侧重“学”,即理论与研究;而专业学位教育则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侧重“术”,即实践与应用。

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是从事带有明显的某种特定职业背景的工作,如教师、医师、会计师、律师等。这些专业人士一般来说具有六个方面的特点: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责任;深入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知识;具备熟练技能及出色的实践表现;在理论、实践活动中不断学习;在不确定情境下的判断及决策能力;整合知识及管理控制能力。

2.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状况。

2.1美国。

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专业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在博士研究生层次,全美有500多个学科领域可授予博士学位,除传统的哲学博士以外,有56种博士专业学位。在硕士层次,专业性硕士学位种类众多,建筑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艺术硕士、图书馆科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科学硕士、社会工作硕士等专业硕士培养规模很大。到90年代,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数的55%以上。

2.2英国。

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培养,其教育质量基于毕业生学习产出维度进行评估。英国工程硕士毕业生学习产出分为一般学习产出和专业学习产出。英国工程博士的能力评估包括: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工业设计与社会需要的判断能力;团队精神与领导能力等。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的统计数据,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专业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比重的75%左右。

2.3日本。

近年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发展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日本专业学位发展过程中,显著特点是将专业学位的设置与相关职业资格准入直接挂钩。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定义,专业学位教育是以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它一般根据某一特定行业而设,而职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等基本准入条件。

1999年9月文部省(2001年后改名为文部科学省)修改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创设专业研究生院。2010年,日本在会计、法律、公共政策、教育、公共卫生、技术管理、知识产权7个领域设置专业学位研究生院84所。

3.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教育规模较小。

虽然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在最近几年有较大的发展,但专业学位教育规模与实际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攻读专业学位的在校研究生数量,仅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25%左右。

3.2社会认同度不高,就业前景不清晰。

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心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硕士相比,还是“矮了一截”。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画等号,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新出台的政策,毕业后就业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肯定会处于劣势,用人单位尚未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3.3教师的不全适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化倾向。

专业学位应运而兴,但是问题还是存在: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由谁来培养?现在的大学教师,大都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还是以课程教学为主,对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用型要求。

3.4专业学位与职业或岗位任职资格之间的衔接不紧密。

目前,我国除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与国家“注册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有一定联系外,其他专业学位都没有与职业或职业资格相关联。我国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第十条中明确规定:各专业学位所涉及的有关行业部门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

4.国外专业学位教育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启示

4.1加强媒体宣传,增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同。

利用强势媒体进行正面引导,逐步增强人们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认识。要使人们认识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自身特点: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人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与应用能力强;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授予相应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4.2推行人性化和弹性化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首先,逐步扩大高校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自和灵活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选拔性考试,需要突出个性化的特征。高校应按照自身情况合理设置招生专业,招生考试需要更多的灵活度和自由度。其次,学习与教学方式体现灵活性。可采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教学方式,弥补课堂教学时间和知识容量有限性的缺陷。老师可通过各种网络资源来指导学生学习,也可以采用远程教育的手段进行教学,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答疑和论文指导。

4.3实现培养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创新。

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先进培养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教育理念。在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计划等方面,应依据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定,做到针对性强,学有所用,多为地方培养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4.4加强培养环节,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自身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单位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要使所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能被社会接纳,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要在培养环节上下工夫,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深入研究与专业学位相适应的相应职业领域的特点和需求。同时,教学还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能很快在用人单位里成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独立研发能力。这样才能使用人单位充分认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才能使毕业生更具价值、更有社会吸引力。

4.5调整课程体系,将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匹配。

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匹配,就实质而言是一种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有很多种行业资格考试,如司法考试、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将这些执业要求列入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既能让学生学到标准要求或行业规范,又能增强其取得执业资格的能力或从业能力。具体的衔接方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要条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职业资格考试的优惠条件,即参加资格考试时可免除部分(或全部)科目考试。

4.6实现专业学位论文的创新。

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有些专业可以不要求写学位论文,而以有一定技术性、创新性和应用推广价值的调查报告、毕业设计、技术革新方案等形式代替毕业论文;有的专业适宜要求做学位论文的,论文撰写则可以以工作岗位和承担课题等为依托,使研究与工作实际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保证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和应用价值。

4.7大力加强基地建设,推广“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离不开相关职业领域的支持。要加强与地方行业的联系,研究行业的特点、需求,将相关专家引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来,实行校地联合、校企联合。培养单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观念,重视构建一支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健全合理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可聘请相关行业领域的专家担任教学实践指导,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培养;对“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和行业导师职责进行细化,实施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Kelly,G.A.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constructs[M].NewYork:Norton,1955.

[2][美]B·R·赫根汉.文一,郑雪,郑敦淳,等译.现代人格心理学历史导引[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324.

[3]乔益华.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探索[J].科技信息,2010(13).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2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还有一部分家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经济收入不高,生活比较困难。生长在这些家庭中的大学生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称贫困大学生,简称贫困生)。有学者调查发现,在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在5%一l0%之间,且二者还有上升的趋势[1]。李春山等人通过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提出申请并被评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至少是20%。

陈菊珍[3]、陈秋莉[4]、蔡雨沁[5]、张静[6]、李海星[7]、陈雯[8]、李锐[9]等人的多项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且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贫困学生。但是,也有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邓硕宁等人发现大一新生中贫困生某些方面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非贫困生[10]。

笔者曾经从事过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此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该群体的学生具有一般大学生的特点,同时又具有特殊的特征。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行为特点,笔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管领导、在校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社团成员、心理学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辅导教师等进行了深入访谈,并使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结合个体咨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如下:

一、访谈资料分析

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不少人性格开朗,自强不息,学习刻苦,独立性强,有恒心、有毅力,力争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但是也有些同学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困扰,可以说是人格特征的优劣并存。对访谈资料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后,总结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以下心理、行为特点。

(一)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

贫困生比普通学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求学过程中有着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看重学习成绩,认为好好学习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在重压之下,许多贫困生在学业上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这一情绪又会对学习产生干扰,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进而学生深感痛苦、自责,对学习更充满焦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有的学生理论课成绩较好,但操作性、实践性科目(如计算机操作、外语听力等)成绩不佳,可能与经济条件有限无力购买相应的学习用品有关。也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窘迫,为了生活而选择做兼职,这又会占用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在学习上,贫困生除了学习压力大,紧张焦虑情绪多之外,还存在某些与学习相关的行为问题,如挂科、沉迷于网络、旷课、考试作弊等,不少贫困生因学业不良而重修甚至无法正常毕业。

(二)自强自立,挫折经验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贫困生从小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他们的自理能力、生活能力强,尽量在生活、情感、学习等方面独立支撑,不给家长添负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各种挫折不可避免,而贫困生又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来自家庭的支持,挫折经验比普通学生多的多。许多贫困生陷入无助、无奈的状态。有的学生变得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学习的动力降低;也有的学生变得怨天尤人、愤世嫉俗,甚至有少数学生可能出现行为。

(三)身心俱疲

贫困生对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其具有发奋图强的动力,但是现实中又会遇到衣食住行的诸多障碍,有的学生因物质方面匮乏导致影响不良,生了病也没有钱接受治疗,心理上紧张焦虑、无助无望,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常使他们的身心俱疲,甚至有的贫困生表现出心身疾病的症候。

(四)人际交往方面渴望关怀又消极退缩

贫困生内心渴望得到温暖的关怀,希望大学生活五彩缤纷,享受美好的情感生活,也希望通过参加多种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青春活力。但是贫困生却很少参加集体性活动。因为各种集体活动、社交活动有时需要额外的开销,许多贫困学生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面对此类活动只能消极退缩;此外,许多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并且认为别人会因此而瞧不起自己。但作为一个即将踏上社会、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许多贫困生对某些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感情上的强烈波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容易带来矛盾和冲突。此外,许多贫困生在文艺、体育等方面自幼缺乏锻炼机会,常常“自惭形秽”而与普通同学保持一定距离,时间久了就慢慢脱离了集体,疏远了同学,把自己退缩在自我的小圈子里,情绪低落、抑郁,从而给人以孤僻、不合群的感觉。这又会导致普通同学不敢主动靠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五)羡慕与嫉妒同在,感恩与不满并存

在大学校园中,形形的消费项目越来越多,贫富差距也明@显现出来。在社会流行的影响之下,校园里不时泛起的各种消费热潮让贫困生开了眼界,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许多贫困生羡慕家境好的同学可以衣食无忧、追逐时尚,但有的贫困生“羡慕不成成嫉妒”,甚至产生了“仇富”心理。还有少数贫困生由于贪图虚荣,打肿脸充胖子,用为数不多的生活费或助学金大肆摆阔,最终陷入欠债累累的局面。大多数贫困生对社会、学校、老师的帮助心存感恩,但有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境贫寒,就应该得到学校、老师的照顾,“等、靠、要”思想较严重,而一旦别人的照顾不够,心里就会不满意、不痛快,烦恼、哀叹甚至不满、愤怒的情绪和心理也随之而生。

二、心理测验结果分析

笔者从本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选出445人,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随机抽取445人,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SCL-90y验结果分析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总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10个因子分均高于非贫困生(见表1)。从该数据中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二)UPI分析结果

利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UPI)进行测查,调查发现“有明显心理问题,须尽快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为101名,占22.8%(见表2)。这一比例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

(三)个体咨询案例分析

在研究期间,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接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体咨询128人次。在个体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寻求心理援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主要问题为就业,学习(含升学)、恋爱、情感,人际交往(含家庭关系),经济压力,其他。详细分布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单纯因经济压力大而前来咨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不是很多,但是家庭经济困难所带来的影响会体现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可忽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贫困生身上存在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因经济困难可能导致学习、生活、交往等其他方面的困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我们身边,不乏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他们变压力为动力,成为其他学生和社会的榜样和楷模。因此,政府和高校在设法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更应在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压力管理能力,端正其对贫困的正确态度,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做些实事。各高校都有大批优秀和健康的贫困学生,说明贫困并不必然导致心理问题,这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留下了有所作为的空间。需要我们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地研究和解决贫困生身上出现的心理特点,加强沟通与交流,共同撑起他们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胡建文.用系统原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思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178-179.

[2]李春山,等.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7).

[3]陈菊珍.株洲高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以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为对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47-149.

[4]陈秋莉,修丽娟,陈玲燕,吴燕燕,静进.某医科大学贫困生自我和谐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1):66-67.

[5]蔡雨沁.贫困和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5.

[6]张静,汤雅婷,等.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及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校医,2006,20(5):479-481.

[7]李海星,等.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4-425.

[8]陈雯,陈新,王国平,廖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6).

[9]李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4):385-387.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身体自尊 体校学生 调查 分析

1.引言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特点、个性、社会身份和行为的评价或情感反应,它被认为是最能预测情感和生活变化的个性变量[1]。身体自尊是与社会评价密切相关的“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它是整体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走向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2]。大学生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而且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在这一关键期内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及其它问题大多与其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有关,并影响其行为、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

笔者通过对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性别、来源地、家庭经济条件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对比分析,关注其身体自尊的个体差异,明确应重点关注哪些对象,并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的维护提出对策性建议。研究结果可为维护和促进体校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为体育学校有关部门总体上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为健康心理学提供实证资料。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1份,回收率为93.50%;剔除回答不完整的问卷23份,剔除《身体自尊量表(PSPP)》理解错误导致无效的问卷49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回收率为91.27%。学生平均年龄为16.75岁,其中男性373人,女性139人;家庭经济条件好的75人,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369人,家庭经济条件差的68人;来自城市的146人,来自城镇的102人,来自农村的264人。

2.2研究方法

2.2.1研究工具

选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被试的具体身体自尊水平进行测查[3]。PSPP共有30个条目,主要包括1个主量表――身体自我价值感(general physical self-worth)和4个分量表――运动技能(sports competence)、身体状况(condition)、身体吸引力(body)和力量(strength),身体自尊量表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从0.75到0.82。

2.2.2实施与数据处理

本次问卷调查由专门培训过的研究人员亲自组织测试,体校学生下课后,在辅导员的协助下进行团体施测,先由主试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施测后问卷当场收回。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信度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子方差分析。

3.研究结果

3.1体校学生身体自尊与普通高中学生数据比较

由表1可知,体校学生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得分均优于大学本科学生,且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2体校学生身体自尊人口统计学差异

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体校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性别及来源地变量体校学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由表2可知,体校学生中,男生与女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及身体自我价值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身体自尊五项因子男生均高于女生;来自农村的体校学生与来自城市及城镇的体校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及身体自我价值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及身体自我价值感四项因子来自农村的体校学生均高于来自城市及城镇的体校学生。

4.讨论

4.1体校学生身体自尊好于普通高中学生。这是由于体校学生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而长期从事体育活动能够树立自己的自尊心,增强自尊水平[4]。

4.2不同性别的体校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身体素质及身体自我价值感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在这五项中男生得分均优于女生。究其原因,体校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数都从事过系统的体育运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身体也会得到充分的锻炼,包括使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肌肉强健,而且在训练中还能够体验到身体带来的自我价值感,但是传统文化和性别的社会角色定位对青少年有影响。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倾向于接受“活泼好动的男孩,安静听话的女孩”,青少年头脑中或多或少受到“男强女弱”等传统观念的影响[5]。现代社会中,女性比男性可能承受着更多的来自身体外表方面的压力,她们对身体外表的不满普遍存在[6]。

4.3不同来源地的体校学生,在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我价值感四项因子中存在显著性差异。来源地为农村的体校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素质和身体自我价值感四项因子得分均好于来源地为城市和城镇的体校学生。

5.结论与建议

5.1体校学生身体自尊好于普通高中学生,但是应对体校学生身体自尊五项因子进行重点关注。

5.2不同性别及不同来源地的体校学生之间身体自尊五项因子存在显著性差异,应重点关注体校女生的身体状况因子。

5.3有效的认知――运动干预可以提高体校学生的身体自尊水平,改善并优化其心理健康状况。其中,教练在教学过程中施以恰当认知干预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

[2]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3).

[3]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32-137.

[4]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7-108.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6篇

一、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研究的背景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适应于所有专业群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情感等。

根据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概念。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是学生胜任不同旅游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它在不同旅游专业中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具体包括以诚信服务为核心的职业态度、以微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形象、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职业心理、以现代旅游企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等要素。

对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对旅游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学生高质量地就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

二、国外对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国外的研究现状看,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本土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教育的研究都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主要的研究观点有:韩国的职业教育界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包括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两个层面,并且强调基础能力教育应始于中小学教育,使这些能力深植于一个人的习惯之中,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基础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合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等。美国职教界自20世纪90年代形成新的职业能力观,认为职业能力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新职业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性,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英国的BTEC教学模式其知识体系的设计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而是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和对职业的综合认知能力。

针对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and)教授创建素质体系冰山模型,形象地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两部分,即显性素质和隐形素质。戴维认为,“冰山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三、国内对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本文以“高职旅游、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为关键词检索了相关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及期刊论文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论文,相关的成果很多。当前,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的研究尚无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主要有:周晓梅(2006)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出发,明确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结合旅游企业需求,创新高职旅游专业“店校联合,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韩颖(2009)从旅游企业用人需求入手,具体分析了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构成,导出了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并从职业素质培养的质量保障入手,分析了进行职业素质评价的必要性和目前在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以实例的形式对构建的步骤、方法进行了说明。

近几年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研究成果在期刊论文方面成果颇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一类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归纳起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

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界定。庞文渌(2007)指出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盖晓芬(2009)运用“冰山理论”分析,将职业素质分为显形素质和隐形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动机、价值观等作为隐形素质,像潜在水面之下的冰山,深层次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更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某项事业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谭满益,王磊等(2008)提出职业素质由拓展要素(团队协作与沟通、学习、创新能力),保障要素(人际交往、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支撑要素(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三大类要素构成。韩颖(2009)从不同角度对职业素质进行了分类,根据职业素质获得渠道的不同,职业素质包括了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从构成要素的不同类别,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从构成要素识别的难易程度,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

李晓梅(2007)明确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包括“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出的主动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素质,娴熟的职业技能,良好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此种提法,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对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进行了概括,突出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隐性要素,较好地体现了旅游职业特点,但从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还存在缺陷,还不能满足实际从业要求。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索生安(2012)指出了问题存在的方面:对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职业素质教育缺乏职业特色、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手段单一。文章特别强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除了职业道德、通用的职业能力外,还包括旅游行业职业能力。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更强调服务意识、礼仪礼貌、沟通技巧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余平(2011)指出旅游专业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旅游职业认识不到位,缺少职业意识和职业热情;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薄弱;缺少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强;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还比较欠缺等。

(三)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市场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职业素质培养与教育的对策。索生安(2012)提出职业素质的培养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专业教学实践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形象等内容除了依托“两课”、就业指导、旅游礼仪等理论课程接受外,加强实践教学,可划分为团队意识培养实训、旅游礼仪实训、口才与沟通实训等模块实施。庞文渌(2007)具体阐述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策略。朱海岳(2012)针对当前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产学合作教育的薄弱和难点问题,探索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模式”,提出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内涵、基本构成和实施对策。盖晓芬(2009)提出通过加强各类课程的建设、成立素质训练中心、强化校园文化感染等平台的构建,着重通过品德优化提升职业道德、专业深化提升职业知识、能力强化提升职业技能、仪表美化提升职业形象、文化熏陶提升职业精神,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完善和提升。

(四)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韩颖(2009)在评价内容的具体设计上:形成了基于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学生职业素质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将旅游行业和岗位从业的具体要求作为素质评价的考核要素和依据,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实现了行业需要与学校教育过程的全方位融合。在评价环节设计上:以旅游职业素质的养成过程为线设计环环相扣的评价环节,形成贯穿整个学生在校过程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以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从业者的具体要求作为评价环节中的评价指标,突出了评价体系的职业特点和实用特点。

(五)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还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策、途径的理论探讨方面。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开展切实的职业养成教育,落到实践的落脚点。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制定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实施方案》(试行),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推动学生成长成才。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该学校制定了详尽的体系实施细则,主要涵盖了课程体系和集中强化训练内容,这部分内容又具体到细节,例如,每个年级的养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授课形式都是不同的。一年级侧重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二年级侧重在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三年级侧重在团队建设能力。并且,各学院成立相应培训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本学院职业素质培养的各项工作。

四、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研究的简评及展望

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调研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基本素质的研究很多,但针对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研究,国内外却很少,再具体到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养成教育更是少儿又少。现有研究中,大多定位在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现状研究及职业素质教育培养途径等理论探索,具体落实到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却不多。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

被害人

精神抚慰。

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恢复性司法理念的产生,各国对于被害人开始直接而全面的保护。首先,建立了国家补偿制度,对于那些因犯罪行为而受重伤或者死亡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予以金钱补偿;其次,建立了相应的被害人援助制度,从提供法律建议、心理慰藉、经济援助等方面保护被害人;再次,刑事诉讼当中也注重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增加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参与权。其中,对于被害人在受侵害后的社会救助与抚慰尚付阙如,亟待一套完备的体系帮助被害人更好的恢复。

一、社会对被害人救助的作用。

社会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体现在避免被害人受到“二次侵害”。二次侵害是指“被害人遭受犯罪侵害是第一次被害,犯罪之后由于社会的歧视、忽视以及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因为不当刑事司法行为所遭受的侵害是第二次被害。”i在现实生活中,被害人通常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惩治罪犯,获得经济赔偿,但其却不能因此得到彻底解脱,被害人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封闭心理倾向,强迫自己与社会生活分离。精神病心理学家桑德拉·布鲁姆在其《避难所的建造》一书中指出:尚未治愈的精神创伤易于被激发。如果没有对精神创伤加以妥善的处置,在经历此创伤的人、家庭甚至其后代的生活中,这些精神创伤都会被激发ii。精神创伤不仅是被害人的核心经历,而且也是许多加害人的经历。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实际上是先前经历了精神创伤而该创伤又没有加以妥善地对待,由此重新被激发。因此,恢复精神创伤对被害人来说是重要的。

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主要表现在职权性、物质补偿性、条件性。首先、国家的任何行为都是依职权所作出的,该行为具有合法性无疑但欠缺合理性。对于已经受到伤害的被害人更需要社会中有爱心的群体给予温和的、恰当的帮助与救济。其次,国家对被害人的抚慰与救济是以惩罚犯罪、给予被害人补偿金实现的,而对于被害人精神上的伤口却无法安抚,也无法帮助其更快的恢复与融入。在此,社会的功能则能更好的体现,特别是在帮助被害人弥补精神创伤、融入社会方面。最后,国家对任何救助行为都有严格的规定,符合一定条件和标准方能作出,也就是说,有很多被害人会因为救助标准的不合理而得不到救助。因为有的被害人虽然遭受的犯罪侵害较轻,但造成的伤害却很重,由于国家的严格规定,不能法外施恩。

因此,从上看出我们绝不能忽视社会对被害人恢复方面的作用,它是国家这个主体无法替代的,在救助方面具有人性化、温和化、全面化的特点。

二、构建被害人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对犯罪人社区矫正已经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社会的矫正与救助作用得到认可。建立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已经势在必行。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被害人服务机构。我国尚无被害人援助机构,考虑到我国目前庞大的被害人队伍,这类机构很有建立的必要。同时这些机构可以是政府机构,也可以是社会团体、民间组织iii。可以根据受侵害的犯罪种类不同,组建不同的服务机构,例如性犯罪被害人服务机构、未成年人被害人服务机构以及被拐卖妇女儿童亲属的服务机构等。

其次,提供特殊的医疗服务。由于社会中存在对犯罪事件的反感,使得无论是被害人还是犯罪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歧视现象,因此被害人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同情和应有的治疗或在医药费用上受到不公平的对待。这样不但被害人的伤情得不到有效治疗,其心理还会受到进一步的创伤。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待被害人应比一般的病人要重视。

再次,提供有效的经济援助。被害人受害之后,由于突然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或因治疗身体遭受重大损伤而支付巨额医疗费,往往在经济上会遇到困难,虽然被害人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被告人赔偿和国家赔偿,但由于具有滞后性且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其要求,我们应通过保险赔偿、社会援助、社会捐助等途径对其给予适当的经济援助。这类经济援助是非常必要的,是社会救助对国家救助的必要补充。因为国家只有在判处被告人有罪后才能启动附带民事诉讼和国家赔偿,而在之前的一段诉讼关键时期却得不到物质补偿,这是很大的漏洞。

同时,应为被害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应当在被害人受害之后及时向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消除和缓解被害人所受的心理损害,被害人的亲友、邻居、同事、刑事司法人员、医疗人员和其他人员及新闻媒体应对被害人的被害经历表示理解与同情,不能对其进行歧视,而应向其提供感情上的支持。尽量发挥社区的矫正、修复功能,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修复被害人的损失。

最后,尊重被害人的人格。应对司法人员、医疗保健人员、自愿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其他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受害者心理健康的需要,对受害者不应抱有轻蔑甚至是指责的态度。对涉及被害人隐私的案件不应传播,并限制新闻媒体公开报道。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力量为被害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帮助,包括生活、就业等方面,以促进被害人人格尊严的恢复,使其重归社会。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对被害人的保障体系并不能代替国家对被害人的救助制度,国家仍然是主导。只有国家以其强制力为保障,才能实现惩罚犯罪、追索赔偿金,即“矫正的正义”。而且社会救助体系应当形成与国家救助制度相配套的补充体系,互通有无、信息共享,从而营造一个包容、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孝福著。《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冯卫国著。《行刑社会化研究——开放社会中的刑罚趋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陈彬,李昌林。论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J].政法论坛,2008年4月。

注释。

1参见刘会平,《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研究》,硕士毕业论文,吉林大学,2009年10月。

心理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广告;投放;认知偏差;企业经营者

中图分类号:F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96-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企业正以积极的危机意识和崭新的姿态迎接国际性的挑战,中国媒体也迎来一个广告发展的黄金时期。在2006年,企业广告投入额是1 573亿元;而到2008年,广告额达1 899.5614亿元。这充分显示了中国企业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以及广告投放意识。企业的发展和成熟是可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企业在广告投放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的经营受到严峻的挑战,在广告投入方面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下面就结合传播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对企业广告投入认知偏差作简单分析。

首先我们来关注企业对广告媒体的认知,一般来讲,企业希望用最少的广告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而媒体正是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最佳途径。所以企业在选择媒体投放广告时,往往会关注媒体的收视率/发行量、受众群、广告价格等因素。具体如下:

1.媒体的影响范围。通常人们会认为大的覆盖范围和高收视率、高发行量代表了其最大可能影响的受众群体数量。所以媒体影响的范围越大,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就越愿意在它上面投放广告。

2.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尽管企业在媒体投放广告是一种商业行为。但实际上,媒体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不仅决定了该媒体节目的可信程度,也对在其中的广告的受信任程度产生很大影响。一般而言,媒体级别较高,公信力越好,广告达到的效果就越好。以全国电视媒体为例,央视的市场份额占有绝对优势。究其原因,中央电视台正是凭借其权威、快速的新闻节目资源,广泛的受众面以及深入人心的公信力,才赢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央视每年的大型广告招标会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3.媒体受众群的商业价值。在广告投放中,不仅应该关注媒体的视听率和发行量,更应该关注其在目标消费者中的表现。如在CCTV-5的广告中,体育类广告可以说占了很大比重,像国外的体育运动品牌NIKE,ADIDAS、国内的Lining,ANTA等都旗帜鲜明地打出了自己品牌的特色。很明显,央视5套有着一大批体育爱好者作为其核心受众,这些企业正是瞄准了这潜在的巨大市场,所以才不惜大量成本在国内级别最高的体育频道上大做文章。

4.媒体的广告价格因素。在企业广告投放费用有限的情况下,媒体的收费高低,将决定广告的频次,要使广告在受众中留下印象,并刺激其购买欲望,需要一定频次的积累。而在广告几乎“泛滥”的今天,频次太少的广告很难形成持久记忆。所以企业在投放广告时,对于投放的成本,还有投放的时机、次数,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案。

5.媒体的广告投放环境。媒体的广告投放环境是指媒体和企业广告的契合程度,它主要取决于媒体的类型、企业广告和媒体栏目的契合程度以及在媒体上投放的其他广告。切合程度好,广告可以取得更好的记忆效果和说服效果。反之,即使频道收视率很高,广告也可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引发消费者的抵触和反感。

下面我们来看看企业广告投放中存在的几种认知偏差:

1.基于企业经营者自身的认知偏差。主要有过于自信、过度乐观、损失厌恶、后悔效应导致的偏差。其中过度乐观与过于自信相似,在金融学中过度自信是一个很普遍的概念。企业投资者对于自己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显得特别自信,从而导致他们在面对决策时,一般都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力。然而自信度的高低和成功与否没有必然的联系。当企业经营者投放广告时,往往对自己的产品市场的预期充满憧憬,对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前景充满希望。

损失厌恶是指行为人对于财富的损失比财富的获得显的更加敏感,即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财富和损失时,损失会使他们产生更大的情绪波动。当面临损失时,人们往往表现为风险寻求。于是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企业面临市场危机时,企业经营者愈加愿意选择广告。而在此时,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要远远大于它所期待的广告效果。

后悔厌恶是指人们通常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在发现自己的判断错误之后,会感到痛苦、有挫败感。人们为了避免悔恨可能带来的痛苦,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行为,除非能够充分说明那种可能的痛苦。正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对失败总是讳莫如深,而对成功则会津津乐道一样,当企业经营者发现有对自己决策后悔的行为时,为了避免后悔,常常会想方设法继续执行原有的行为决策。美国雪佛兰公司由于广告导向失误使同行福特汽车站在了第一品牌的宝座。事后雪佛兰就一直希望继续坚持用自己的广告经营策略以期挽回颓势,但一切都于事无补,因为福特已在美国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2.基于广告投放决策方式产生的认知偏差,包括参照效应、框架效应、沉没成本效应、代表性偏差等。

参照效应是指相比于结果的绝对数值而言,人们通常对结果相对于一个参考水平的偏离程度更加敏感。也就是说,相对于外界条件的绝对水平而言,人们对外界条件的变化更敏感。这种现象被定义为参照效应。在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参照点的不同,会激发决策者内心不同的风险倾向,从而让决策者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参照点选择的不同,同样一件事情该不该做、价值如何评价都会完全不同。

这种在受益时偏爱保守而受损时偏爱冒险的抉择行为违背了理性选择的不变性原则,因为某种形式上的改变从而改变对同一问题的风险偏好所示范的效应被定义为框架效应。拿企业广告投入来讲,若一家企业在正常广告投入的情况下取得了相应的回报,这时企业可能会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广告宣传力度,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但相反,如果企业正常的广告投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则很有可能大幅度增加广告投入额,以期转亏为盈。

沉没成本效应是指企业经营者在决策时会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在发生未实现的损失后,仍会继续自己的投资行为,不愿意接受投资遭受损失的事实,继续追加投入。不少广告并没有实现预期效果,但是由于前期已经投入,一旦撤出,损失即成事实,于是多数投资者开始对广告侧重点或者广告代言人、广告形式进行调整,继续投资行为。2002年李宁公司进行重组,并聘请中国足球明星李铁等担任形象代言人,取代之前广告效果不佳的代言人瞿颖。当时李宁的新广告语是“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仍然难以使消费者体会到产品的运动精神,广告效果依然不佳。后来,李宁公司聘请NBA球星奥尼尔等作代言,才扭转了被动局面,获得成功。这种更换广告代言人的方式就是受到前期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继续执行广告,但是进行相应调整。

代表性偏差是指群体示范效应,是一种“羊群行为”,“羊群行为”是一种有意识地模仿他人决策的现象,普遍出现在经济生活中。“羊群行为”的出现有两个潜在的必要条件:第一,他人的决策是可观察的,否则无法模仿;第二,各决策有先后次序,而不是同时作出决策,否则就无模仿他人决策的机会。在广告市场上,企业广告投入决策羊群行为的产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1)行业内其他人拥有某种有用信息,而他人的行为揭示了这种信息,引起广告决策者的模仿;(2)由于从众的心理,决策者可能有与其他人保持一致的内在偏好;(3)决策者是不完全理性的。

3.基于广告投放市场信息环境的决策偏差。首先就是可得性偏差。这种理论认为,某件事情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行为者便误以为这件事情经常发生;相反,如果某类事件在人们的记忆当中相关信息不明确,行为者就会不自觉的低估该事件的发生率。心理学研究发现,与那些不熟悉的信息相比,熟悉的信息更容易被相信是真实而且相关的。

而与此类似的有锚定效应,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过去已有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的影响,所以经常会因思维定式或保守而造成判断上的偏差。一些企业广告策划者经常迷惑不解:夸自己产品“物美价廉”、“信誉保证”,究竟有什么不对?这不正是消费者期望得到的吗?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每天都处在海量信息的包围之中,类似广告根本无法进入消费者心智,这正是造成很多广告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一言以蔽之,真正成功的广告应找到生产和购买的结合点,达到产品和市场在突破点上的统一,产品与消费者在心智上的统一。

另外,还有本地偏差效应,它是指人们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习惯性的将思维局限在当地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之上,而忽视了外在的可行的解决办法。就企业广告投入来说(以电视媒体为例),虽然各省市卫视台市场空间无差异,但是由于企业对本地媒体的“偏爱”,所以企业在进行广告投入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当地媒体。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往往会有习惯性思维:本地企业在本地媒体做广告,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其实不然,因为企业广告的到达率与当地媒体的收视率有很大关系。若本地电视台收视率低,那企业在当地媒体进行再大的广告投入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企业在广告投入方面很容易产生这样那样的偏差,尤其在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环境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使得企业广告投入风险系数大大增加,鉴于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广告投入就不仅仅是经济学或传播学一个学科的问题了,应该是需要多学科多角度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台一网打尽各级市场传播优势明显[J].中国广告,2009,(10).

[2]赵敏.风险决策行为分析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8.

[3]胡林春.企业广告投入羊群行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5:31.

[4]陶应虎.广告理论与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甘忠泽.现代广告案例――理论与评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6]方博亮.管理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吕一林,岳俊芳.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蔡嘉清.广告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王.消费者行为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0]黄合水.广告心理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1]寇非.广告・中国(1979―2003)[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