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游知识点总结

导游知识点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第1篇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导游实务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文阐述了情景教学法的意义,分析情景教学法在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应用,并总结出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导游实务课程;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设计或模拟专业工作中的真实情景,并通过模拟演示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这个情境之中,让其了解以后工作的基本情况,并激发思考,提出相关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1.1理论与实践结合

情景模拟教学去掉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将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理解贯穿在模拟实践过程中,两者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仿真工作的学习环境,使其提前进入岗位角色。

1.2学习与实用结合

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预先体验旅行社导游人员的角色,了解其实际工作的内容,明确掌握导游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熟练导游工作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员。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3书本与职业证书结合

导游实务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与国家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一致。情景教学使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能力得到加强,为国家导游资格考试中的导游实务理论考试及现场导游考试奠定坚实理论操作基础。

1.4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在情景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模拟导游带团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客人走失、丢失证件、误机等,不仅锻炼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度,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与他人沟通等多方面的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情景教学法在导游实务课程中的应用

2.1情景编排

老师与学生课前配合编写一个或几个与导游实务所学书本知识有关的情景场景,例如:上海中国国际旅行社,要组团前往海南三亚、广西北海7日游,编制客人基本信息、酒店名称、前往景点,在带团过程中突发的一些情景设置。情景编排的意义在于教师根据书本知识点来编写设置,确定好主题和创造真实场景,以求做到与旅游行社带团工作相一致。

2.2案例教学、示范观摩

除了完成常规教学课程之外,在网络上下载案例分析,搜集旅游最新信息,例如一元旅游的正式含义、香港导游辱骂游客问题等,将导游服务过程经验教训的搬进教学中,学生共讨论分析导游服务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化学生对旅行社行业的认识,在选取案例时尽量选择社会影响大的事件和案例,让学生充分讨论,引导学生思路,从而树立正确职业观。在教学课程中还可邀请旅行社优秀导游员到教室给学生进行示范讲解,让学生观摩资深导游示范解说导游词及带团经验教训;还可从网上下载优秀导游大赛的讲解比赛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借此提高学生的导游词讲解能力。

2.3角色演练、模拟导游

根据课前情景编制,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分角色扮演领队、全陪、各地接社地陪导游,其他同学扮演团队游客,演示从接团到送团整个带团流程,依次模拟不同旅游景点导游词讲解,处理旅游过程中出现事故和问题,并灵活处理发生的问题,同学们之间相互合作,完成整个情景的编排,课程结束时,同学分组互评,老师最后总结。导游员关键技能是导游词解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口才的锻炼是导游实务教学难点,模拟导游是导游实务情景教学法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敢于上台讲解,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4实地讲解

到学校所在地旅游景点,实地进行导游讲解,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己创作导游词所,然后进行景点讲解等环节实地导游带团流程;或请旅行社导游员进行实地导游词解说,学生观摩后,分组训练讲解。

3情景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3.1情境编排要合理

情景编排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要把书本的知识点合理融合在情景中,整个带团流程设计要完整学科又必须符合社会实际,知识点应该融会贯通到整个流程中去。

3.2教师认真点评,并发挥指导作用

情景教学的结果是让学生通过演练来掌握理论课的知识点此,所以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情景演示情况,发挥指导作用,纠正学生在情景教学的错误偏向,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3.3引导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大纲要求的范围内给学生发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由空间,鼓励全员参与角色扮演,带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作者:邱艳萍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议情景模拟在《导游业务》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9).

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第2篇

一、案例教学的程序

基于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在“导游服务技能”课堂中的一般程序为展播案例、自主分析、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四个部分。

(一)展播案例

教师可用多媒体PPT形式展播案例,介绍案例的内容,根据学情,抛出问题。此类问题可归纳为三种:一种是陈述性问题,如:“案例中游客小王属于何种气质?”目的是让学生回忆所学,进行知识迁移。第二种是评价性问题,如:“你觉得导游小李的做法对吗?为什么?”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对某种行为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种是假想性问题,如:“假如你是该团的导游,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处理?”目的是让学生步入情境,思考案例中的难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独立分析

教师展播完案例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法为中心,激励学生独立分析案例中的具体问题,得出自己的观点。

(三)小组讨论

按就近原则分组,设立组长,组长运用“头脑风暴法”,汇总组员观点,最后组员代表发言。各组代表陈述观点后,由教师引导进行班级层面的二次讨论,得出最终观点。

(四)教师总结

根据分析讨论的问题,教师用赏识的眼光对每组的方案进行点评,归纳。如果案例没有固定答案,只要符合导游法规与游客心理,均合理。同时,教师要对于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态度给予评价,做好生成性信息的汇总。

二、案例教学在“导游服务技能”具体教学环节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既适合单一教学环节的展开,也适合多个教学环节的合用。

(一)导入环节

案例:2013年7月,旅游者黄某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称其在参加某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中,在某景区餐厅用餐后,发现置放在旅游车上摄像机被盗。经检查,担任该旅游团导游许某在游客下车用餐时,没有提醒客人随身携带贵重物品,且在客人下车后,导游许某没有检查车窗是否关紧,司机也下车,以致车上无人看管物品。问题:对客人被盗的摄像机等物品,旅行社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为什么?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对此类情形,导游人员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二)新授环节

案例:某旅游团,游客A在景区检票时,心急火燎,显得非常的不耐烦。在游览中被导游生动的讲解所吸引,并不假思索地不断提出问题打断别人;游客B非常外向,在旅游车上积极参加歌唱活动,游览过程中笑声不绝;游客C做事不慌不忙,在游览过程中一言不发,静静地听着导游的讲解;游客D羞涩,不太合群,旅游期间与团友发生了点小矛盾,不断与家人电话诉说,失眠了好多天。问题:分析游客A、B、C、D的气质特点,如果你是导游,会怎样接待他们。游客A属于急躁型旅游者,导游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抓住他们的兴趣来开展带团服务,以诱导的方式让其融入团队,消除分离倾向;游客B属于活泼型旅游者,导游在服务时要增强趣味性,平易近人,多讲故事少讲道理;游客C属于稳重型旅游者,导游应该掌握科学原则,讲解正确,尊重他们,言语科学严谨,内容上适当扩大知识分量;游客D属于忧郁型旅游者,导游在服务前要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适当与之进行情感交流,但是要保持距离,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活动。

(三)总结环节

在此环节设计案例,有利于使所学形成清晰而系统知识网。例如学习“参观游览服务”这一节,设计“马虎的导游”案例,便于总结本节知识重难点。案例:2014年7月,导游小张带游客游览景点,到了景区,发现团里少了一个人,一打电话才发现,一位游客还在酒店,旅行车又返回酒店。游览过程中,突然下雨,好多游客没带伞,大伙匆忙寻找旅行车避雨,导游上车后,发现还有一部分的游客没上车。下车寻找,得知好多游客不知道哪一辆是自己的旅行车。游客非常生气,抱怨不断。问题:运用所学,导游哪些地方做的不对?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在参观游览服务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正确的流程是什么?总结出教学目标的知识点:参观游览活动是导游服务工作的中心环节,应做好出发前的准备,途中导游的注意事项,景点讲解时的提醒工作及返程工作时的注意细节。

(四)布置作业

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MOOC;导游实务;课程设计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0279

1“导游实务”课程MOOC开发利用现状

MOOC又叫“慕课”,起源于美国硅谷,是现代教育方式的新探索,它是各校教师将自己的课程制作成视频,并借助相关平台上传至网络免费供用户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不同于简单的网络公开课,所有的MOOC课程都是定期开课,其录入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最多也只有十多分钟,这非常符合网络时代阅读碎片化的特点,而且MOOC上还会提一些问题,有作业,有期末考试,如果MOOC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还可以在课程论坛中发帖请求帮助,最后不仅可以得到来自老师的答案,还有来自其他学习者的答案。

纵观全球,技能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许多国家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MOOC作为一种教育新举措已经融入到教育界的各个领域,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也为他们掌握时下最需要的专业技能提供了便利。“导游实务”课程MOOC的开发利用能为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或从事导游工作的准导游们提供非常直观、易懂的理论知识和导游技能。本文作者经过上网查询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导游实务”课程MOOC的开况,仅可以看到青岛旅游学校建设的“导游实务”MOOC课程。

2基于MOOC的“导游实务”课程设计思路

“导游实务”MOOC建设应以导游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基础,以导游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导游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岗位分工,依据MOOC、翻转式课堂等理论基础和导游服务的工作流程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具体做法:一是基于导游人员的工作流程及导游资格证考证要求选择教学内容;二是基于MOOC平台开发导游资格考试试题库、案例库、PPT、电子教案和教学视频等网络教学资源;三是基于“翻转式课堂”建立学习导航、学习测试和评价及在线答疑体系。

3基于MOOC的“导游实务”课程设计的步骤

31“导游实务”课程框架设计

本文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采纳旅游专家、学者、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及导游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从分析行动领域到转换学习领域,以导游人员的接待任务为主线,设计4个模块、8个项目、24个任务,形成任务驱动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详见表1。

32“导游实务”MOOC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第一,以“项目”为单位,开发完成PPT15个、电子教案1本、试题集和案例集各1套。第二,以“任务”和“知识点”为单位,完成教学微视频28个(详见表2)。

33“导游实务”MOOC在线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利用老师和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互动三环节,通过线上与线下学结合、传统课堂和在线网络课堂结合的方式,创设“导游实务”“翻转式”在线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课前学习相关知识点、在线测试,进而提出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和路径,同时分析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听老师授课并进行相关任务的实际操练,老师现场示范、答疑并指导学生的实操,最后总结;学生课后进行在线测试和在线咨询,并进行教学效果的反馈,老师在课后要对学生的测试进行批改、在线答疑、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资源推荐,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当调整课程设计。

34“导游实务”MOOC在线课程教学模式考核评价

“导游实务”MOOC在线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要将测试结果与过程评价结合起来,即不仅注重测试结果,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线上线下的练习过程,要将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作为测试的重要评价依据。

参考文献:

[1]娄在凤《旅行社计调实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4):251-252

[2]王玮翻转课堂的“翻”与“不翻”――基于文化视角的思考[J].教育与管理,2016(1):20-23

[3]张黎,王海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5(6):104-107

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西导游基础知识 兴趣培养 导游资格证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5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旅游需求不断上升,广西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市场对导游人才需求量大。然而,严格的旅游专业考证制度、繁杂的考试内容,成为旅游专业学生踏入导游行业的“拦路虎”。在广西,要取得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必须学好“广西导游基础知识”这门课程。但是,由于“广西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涉及面广,需要牢记的知识点多,而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记忆能力不强,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笔者总结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通过利用简单的图形、旅游宣传视频和微课、游戏抢答、模拟实训教学法、顺口溜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

一、利用简单的图形,将枯燥的文字变为便于记忆的有趣符号

在《广西导游基础知识》一书中,首先讲述的是广西地理。该书的开头就是大段的地理位置描述,例如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段是这样描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疆,位于东经 104°26′-112°04′,北纬20°54′-26°24′,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本就不太扎实,面对这样的描述,很多学生马上就对这门课程产生畏惧的学习情绪,不仅背得艰辛,而且常常张冠李戴,把云南放到东边,把广东放到北边。面对这样的教学状况,笔者要求学生先熟背地理学上的八字箴言:“上北下南左西右|”,必须把方位弄清楚了,再去解决其他问题。等学生记熟了方位以后,笔者才开始根据这八个字画图,让他们直观了解广西在中国的地理方位。

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书中描述所的各省方位,在相应的地理方位用文字标注出来。

学生自行在图形上进行地理名称标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方位意识。这个方法效果显著,在介绍广西各景区概况时都能发挥作用,学生不再为地理常识问题烦恼。

在讲解广西主要地貌类型时,同样可以运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

通过动手画图,学生有参与感,注意力得到集中,印象会更为深刻。而且图形具有一目了然的特点,往往比文字更容易印入脑海,有助于加深记忆。

二、利用广西旅游宣传视频、PPT、微课进行教学,多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职业教育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进行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旅行社实践期间多收集广西各地的旅游宣传视频,在进行广西景区概览授课时播放这些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各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在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并记忆背诵景区的主要讲解要点很有帮助。如果无法找到旅游宣传视频,那么可以制作 PPT 来进行教学。使用 PPT 进行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兴趣性强、生动活泼等特点,可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使教学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处理某些教学重点、难点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收集整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一些资料、图片、关键知识点等,通过制作高质量的 PPT 来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课文中讲授的内容。例如,第七章第二节“桂林漓江景区”中提到主要景点有九马画山,尽管在课文中对九马画山有很多生动的描述,甚至还加入了“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看九匹状元郎”的民谣,但是对于从来没有去过桂林的同学而言,课文中的描述是空洞、抽象的,这时利用 PPT 直接提供图片,让学生自己先看一看能数出几匹马,对于这个景点的知识点记忆就很容易了。

此外,微课也是重要的授课手段。例如课文第三章“广西经济”中所描述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抽象的,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课视频,将知识由死变活,由静态变为动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魅力所在。

三、利用游戏抢答的方式,分组比赛记忆知识点,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旅游心理学课程

1PBL教学模式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PBL(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一些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心理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多涉及复杂的、无固定答案的情境性问题,这就为PBL教学模式的采用提供了可行性和必要性。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模拟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考核方式也更过程化。因此,PBL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旅游心理学课程传统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2PBL教学模式在旅游心理学课程中的实施应用

2.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1.1问题应具有关联性和现实性首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关联性,能引出相关知识点,甚至拓展到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通过问题不断深入学习。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现实性,问题应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旅游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授“旅游动机”这一知识点时,提出“大学生的旅游动机”这一问题,学生结合自身旅游体验,交流讨论旅游动机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如何激发大学生的旅游动机等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层层深入探讨中巩固所学知识点。2.1.2问题应具有复杂性设计的问题应涉及知识的高级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没有固定答案和唯一解决途径,要解决问题必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所需信息,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但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具有可操作性,使学生既无法直接利用已有知识迅速获得答案,也不会因为难度太大、无从着手而产生挫败感。如关于“旅游购物心理”部分,如果直接让学生列举旅游者的购物心理,学生会因为太简单而无法提起兴趣。但是如果针对“导游安排购物引起旅游者投诉”这一热点行业现象,可以让学生分析旅游者针对旅游购物进行投诉的原因,旅游线路应如何设计从而避免旅游者对购物的抵触心理等。针对这类结合行业热点的复杂性问题,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分析,从而获得解决方案,能充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分组分工

小组学习讨论是PBL教学模式主要的学习形式,通过小组成员间的沟通探讨,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在分组前,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方式、能力擅长等方面,从而使得各小组成员可以互补学习,发挥所长。同时,针对不同分组任务,每次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从而使学生接触不同的小组成员,避免固定队友组合带来的思维固化,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在分组时,注意小组成员数量的控制,一般4-6人较适宜,人数太多会导致责任分散,个别成员无法深入参与,人数太少则会导致完成任务困难。同时,注意小组成员任务的划分。分组完成后,每组选出组长,由组长根据每个成员的性格特点和能力特长分配任务,如查找资料、访谈调查、制作PPT、撰写研究报告、汇报等,使每个成员充分参与。

2.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是PBL教学模式成功的重要环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物品,教学过程不是物品传输过程,是教师创建一定的学习环境,提供支持,促进学生主动建构并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对于PBL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较陌生,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进行相应指导,了解学习进度,引领方向,使学习过程不偏离目标。学生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碰撞思维火花,在探讨中解决问题,巩固知识,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的长时记忆效果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2.4课堂展示

在这一阶段,小组成员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展示方式多样,如PPT演示汇报、书面研究报告、情景模拟等。在各类展示形式中,较常见的为PPT演示汇报。小组成员将本小组研究结果以PPT形式展现,由小组代表进行8-10分钟的汇报,阐述小组观点、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陈述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自由提问,由本小组成员共同回答。另一种常见的成果展示形式为情景模拟,如在“导游服务心理”部分,由学生分别扮演导游和不同类型旅游者的角色,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呈现导游针对不同类型旅游者的服务策略。这一形式直观生动,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氛围热烈,对知识的记忆深刻,深受学生欢迎。通过各类成果展现形式,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2.5总结评价

总结评价是PBL教学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检验阶段。评价指标通常包括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评价方式通常包括自我评价、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反思,通过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等同伴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评定别人的过程也是认识自身差距的过程。教师评价时需要对各组表现进行充分总结,包括点评各组的亮点,使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对不足之处要委婉指出,促使学生反思不足,并引导学生思考改进方法。通过各类评价,结合所设置的权重,得出每个学生的成绩,这种多主体评价方式较教师单一主体评价能更全面、更客观。

参考文献

[1]吕晓玲.PBL教学法在旅游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09-110.

[2]肖晓莺.基于PBL的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5):264-265.

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趣味教学 旅游日语 导游专业知识

旅游日语课程是高校日语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使学生熟悉与旅游有关的基本业务知识并理解日语导游工作的特点及工作流程。该课程是跨日语和旅游两个专业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还必须具备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

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多采用反复训练法,其通常要求学生掌握日语口语表达,了解导游工作所需的专业术语,熟记导游词等范文。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日语的基本功方面有所发展,但其导游方面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却相对比较薄弱。此外,虽然传统教学中利用模拟真实场景来训练学生,使学生的日语表达得到锻炼,但多拘泥于日语表达是否符合语法规则,敬语表达是否到位等,往往忽视了“导游”和“游客”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这一目的。

那么在有限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强化学生在导游方面的基本素养和专业知识从而更清楚地认识并喜欢日语导游这一职业呢?我认为应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弱化学生对旅游日语的恐惧心理,将知识点通过简要轻松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通过趣味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日语导游这一职业,以鼓励他们主动地获取相关知识。

1.导游专业知识趣味教学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在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导游的基本素养等旅游专业知识,正确认识日语导游这一职业,我尝试运用巧解日语单词、字母口诀等趣味教学的方式,让教学变得简单易懂,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易学、乐学、好学,从而获得了比传统教学法更好的学习效果。

1.1日语导游基本素质趣解

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将旅游日语课程的重点放在日语口语表达上,而关于导游业务理论的讲解时间较短。因此,很多学生对日语导游所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的认识比较模糊,未能真正了解“游客至上”的服务观念。为了加深学生对日语导游基本素质的了解,我尝试新解了一个日文单词“あたりまえ(理所当然)”,该单词的每个假名分别代表一个日语单词:あいさつ(敬意)、たのしくさせる(高兴)、りかい(理解)、まごころ(真诚)、えがお(笑脸),其具体的解释如下:

第一,あいさつ(敬意):导游应该尊重游客,在迎接时应该热情地用向游客打招呼,在行程中尽可能关心每一位游客,经常嘘寒问暖,为其提供富有人情味的服务。

第二,たのしくさせる(高兴):导游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耐心细致,精神饱满地带领游客顺利完成旅游活动,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第三,りかい(理解):导游在接待过程中,要站在游客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尊重、关心对方。导游要发挥自己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及时排除行程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在细节方面为游客提供方便。

第四,まごころ(真诚):导游要热爱导游工作,真心诚意地为游客服务,用心地投入到接待工作中。同时必须讲求诚信,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第五,えがお(笑脸):导游员在导游讲解和旅游活动服务工作中应该保持微笑,充满朝气,使游客感到亲切、容易交流。尤其在困难面前,更应该表现出乐观的态度,从而鼓舞游客增加克服的勇气。

利用日文单词“あたりまえ”延展出代表日语导游基本素质的五个单词,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作为日语导游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还增加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1.2日语导游职业价值趣解

不少学生对日语导游这个职业存在着某种偏见,认为这是一份社会地位低、需看别人脸色、无良好发展前景的工作。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导游这一职业的价值,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我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和日语导游界朋友的交流,将日语导游职业的三个价值以“3K”进行了趣解。

“3K”,即三个以か行假名开头的单词:かんしゃ(感谢)、かんどう(感动)、きおく(回忆)。首先,かんしゃ(感谢):导游是一份能被游客真心感谢的工作,因为你协助他们完成了一个期待已久的旅程。其次,かんどう(感动):表示导游这份职业能够引导游客通过旅游收获感动,在饱览美景之余也沐浴了心灵。最后,きおく(回忆):表示导游能为游客创造美好回忆,是一份能给人带来快乐的职业。

通过对“3K”的解释,学生们能很快地认识到日语导游的职业价值,从而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旅游日语这门课程。同时,也对他们以后的职业规划产生一定的帮助。

1.3中日异文化趣解

在旅游日语的教材中,会出现不少中日语言表达方式、生活习惯、节日习俗上的差异,且各个知识点较分散,不便于概括总结。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要求学生避免理解错误,但无法一一详细讲解。那么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认识中日文化差异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以及鼓励他们主动积累相关的知识呢?我通过同形异义文字这一典型例子入手,让学生巧记中日异文化。

日本游客在中国旅游时,在同中国人的交流过程中,双方经常会借助书写汉字来帮助交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部分中日文字在意思上存在差异,往往会造成一些误会甚至产生不良的影响。但是这些素材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欢笑之后能进一步巩固对中日同形异义文字的记忆,使他们食而化之。比如下面的例子,“老婆”:如果你用这个词来称呼日本人的妻子,对方可能会生气,因为这两个汉字让日本人联想起来的是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人”:汉语中的爱人是妻子的意思,但日本人会认为是情人;“娘”:汉语中的娘是妈妈的意思,但在日语中却是女儿的意思。

利用这些同形异义文字,启发学生开动思维,在学过的日语中深入寻找类似的用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日语的动机。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中日的文化差异及日语的一些特征,为以后的实际带团操作积累相关知识。

2.趣味教学效果分析

针对趣味教学的实践效果,我对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有85%的学生认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趣味教学可以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导游相关专业知识,并对导游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旅游日语课程中运用趣味教学方法授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导游专业知识的理解,获得了比传统教学法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光.导游业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钟露莎.旅游日语教学中的形象[J].成都大学学报,2006,(5).

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专业; 课堂教学; “三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4-141-002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我国旅游业正以旅游队伍构成的多元化、旅游文化的无国界化、旅游内容的科技化、信息化为特征飞速发展。为适应我国向世界旅游强国推进的需要,加强高校旅游专业建设,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的理念,围绕“四个学会,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设计,本文认为上述四个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塑造年轻一代的品德与能力素质和解决现代社会的基本矛盾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身高职旅游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以上四个学会,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旅游专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在贯穿一生的学习中具备的认知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敢于打破狭隘面对复杂学习任务的能力,与人分享、协作、共建的能力,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将真实情景与虚拟情景融会贯通的能力等等。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学思维,不应过于注重讲授知识的本身,而应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掌握认知的手段,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并学会独立拓宽知识视野,完善旅游专业知识。

如在《客源国概况》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不同国家为导向,进行项目化教学,以完成任务分配方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旅游专业知识的兴趣。在本课程每个国家的知识点讲授中,教师应利用业内实例来解释分析所讲授的内容,让枯燥的知识点变得通俗易懂,并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一些业内实践知识。另外,旅游学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教师讲授过程中,针对全球不同地域分区域的难点问题,应首先让学生理解本课程的知识架构,可以利用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总结;学生问教师分析学生理解的互动教学方式授课,引导学生理解知识难点。互动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让他们融会贯通前期积淀的知识,通过布置作业、写小论文的形式,督促学生翻阅各种专业书籍,养成阅读的习惯。

教师的教学是“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具备无师自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导者”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旅游专业知识涉及面广泛,除课堂学习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主动汲取专业知识,做到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含量,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明确如何做到坚持学习,学会学习,追求新的思想,掌握旅游境外专业知识的理论,指导业内实践,而这种终身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将一生受益无穷。

二、旅游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运动的第一阶段,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外界信息通过感官到达思维,通过思维了解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也就是达到理性认识。所以,认识运动的第二阶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一个更加重要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通过观察、阅读、听课,从感知到达思维,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练习、解答问题、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人际活动,形成运用程序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提高对策略性知识的感悟和体验,从而更准确、更深刻、更灵活的把握所学知识,并把它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在《导游业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利用3D导游实验室,让学生模拟训练导游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练习景区和沿途讲解、学会运用态势语言、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更正,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让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效整合。

在模拟实践教学中利用实例进行教学,可采取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骤:设立一个景点让学生练习模拟导游讲解。如老龙头,孟姜女庙或天下第一关等,用网络下载的景观图作为背景,鼓励学生轮流做导游员,对景点进行讲解,并让同学之间总结优点与不足,然后再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讲解点评,表扬创新,更正错误,学生通过边练习,边思考分析,可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二步骤:是分组对立练习模拟。学生分成甲组(由几名导游组成)、乙组(由游客组成并提出问题)。

如现有行程:“10月3日,一批25人团队要由你做全陪通过丝绸之路后漂流、爬山三日游。”要求:甲组讨论后阐述任务的安排工作,并由乙组提出问题。

甲组阐述如下:首先熟悉该项接待计划,如:团号、人数(男女人数、小孩人数)、地接社、地陪姓名、活动项目及特殊要求等; 然后落实各项接待事宜,如:交通、食宿等;最后做好心理准备及物品准备。

乙组提问,问题1:如果游客在较长的车程中有烦躁不满情绪,应如何解决?问题2:爬山时游客不慎摔跤骨折,你应该怎样做?问题3:正要去漂流,忽然下雨你应如何处理?

甲组根据讨论,问题1解决办法:精心准备丝绸之路导游词,利用较长的车程时间详细介绍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名称由来、张骞的西行、大规模的贸易以及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交流,让游客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受到该路的不同。如果还剩余很长时间,用小活动取代丝绸之路的寂寞,如填空文字游戏,内容都与丝绸之旅有关;或者准备一些小笑话和赛歌等活动,弥补车程时间长造成的旅途乏味。问题2解决办法:导游应立即询问游客的伤势,如果伤势严重并确认有骨折的可能,必须由领队或全陪将游客送往医院治疗,同时向旅行社报告,组织其他游客帮助并安慰游客。问题3解决办法:行程中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计划,应该向旅行社汇报,尽快与旅行社和地接导游商量解决办法和弥补措施;然后安抚游客,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游客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全陪、地陪导游员拟一份情况说明书以及重新签订旅游合同,防止以后出现投诉和合同纠纷。在这个练习过程中,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既锻炼了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又学会了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够发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步骤:教师应总结整个导游过程,并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该项工作。教师系统的总结从接团到送团的安排及突发事件,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正视自己的重任和自己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们知道这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它可以传播文化、传导爱心,是用睿智、胆识、胸怀、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碰到困难不放弃的精神去坚持完成的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

通过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和飞跃。训练过程中教师针对对待困难、解决冲突、组织管理、承担风险和团队合作等问题加以分析和讲解,将实践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形成学生的思维定式,也可以更好地指导业内实践,让学生迅速适应社会。

三、旅游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课堂教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主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以及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能创新成果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是使学习者初步具有信息加工能力,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在专业课程讲授中,教师以讲授的课程为准,以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结合模拟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的练习过程。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和发展,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既是学生完善自身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首创精神的保证。教师可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开展“旅游知识”竞赛、承办校宣传橱窗介绍旅游知识、举办专题讲座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导游知识点总结范文第8篇

中职旅游英语模块教学基于工作过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适应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对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英语教学中专业模块的构建成为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以中职校的旅游英语专业模块教学为探究载体,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旅游英语专业模块只有将语言教学与职业技能相结合,基础英语学习与专业知识相衔接,才能满足新时期的职业人才培养要求。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模块教学的策略能够助推专业英语教学与实践过程的有机衔接,学生能够通过对英语的高效学习获取旅游专业的相关信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获取了专业信息的交流。

1旅游英语专业模块的构建

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教学,而非围绕教材。模块教学是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根据岗位或领域的不同角度出发,合理安排知识组合形成有效的、贴切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块。在旅游专业英语教学中,以旅游服务岗位(群)能力为中心,采用模块教学,以获得技能证书为主要目标,因此本研究对旅游专业英语课程进行分析,设计专业模块,确保有针对性的教学,努力做到课堂教学、考证与顶岗实习(课-证-岗)的充分融合。

1.1旅游英语专业模块的教学目标

中职旅游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从事导游、旅游管理、饭店管理、酒店销售及会展服务等工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从事这些工作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涉外的情况。为了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尤其侧重听、说方面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应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从事外语旅游服务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交际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中职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按照以上岗位需求来展开。具体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

1.1.1知识目标

学生应具备从事涉外旅游工作时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英语表达的技能,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

1.1.2能力目标

学生应具备旅游专业相关各个工作流程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1.1.3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质服务意识、安全环保意识等职业综合素养。

1.2旅游英语专业模块的确立

本研究走访姜堰本地及泰州周边地区相关旅游服务业,获得旅游服务行业对中职毕业生的专业英语能力要求,然后,根据课程标准同时结合对旅游服务业调研的结果,选用合适的教材并编写校本教材《姜堰故事》,将其划分为若干模块。

在旅游英语专业模块的确立中,本研究围绕旅游行业的岗位需求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模块,将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将工作过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体化,对能使学生掌握这些能力的学习内容进行重构和补充。例如,本研究根据姜堰溱湖风景区、华侨城的工作岗位需要,同时结合周边地区旅游风景区工作需要开发景区接待服务、景区导游、商业人员服务等教学模块。

模块一:旅游服务专业英语课程主题的引入:本课研究对象、重要性;

模块二:景区接待服务专业英语,包括售票服务、入门接待服务(包括验票及咨询)和投诉受理服务专业英语,

模块三:景区导游专业英语;

模块四:商业人员服务专业英语,包括娱乐服务、购物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专业英语;

模块五:旅游服务人员岗位职责。

2旅游英语专业模块教学的实施

旅游英语专业模块教学过程看作是行业实际岗位工作过程的再现。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模块教学模式。

2.1工作项目的设置

在实践中,根据各模块的工作内容开发具体旅游服务工作任务项目,同时注意在开发工作任务项目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技能基础和课程标准。换句话说,旅游服务专业英语模块教学是在典型的真实工作任务引领下进行的,所以笔者深入旅游服务行业,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根据工作岗位筛选出其中部分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项目。如旅游英语工作项目设置为12个工作项目:导游任务交代与工作背景介绍、接团、去旅店途中、入住服务、介绍旅馆设施、讨论行程、就餐、去景点途中、景点中服务、回旅馆途中、送团和综合演练。

2.2情境设计和完成工作任务

在设计好学生能力训练项目后,进入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操作环节。课堂实验小组为每个项目都细化了学生要求完成的若干小任务,再把各个小任务都以导游的真实工作场景加以融合,采用多媒体的优势,在声音与图像上尽力打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能力训练情境。

各个项目的课堂教学,按照“课前资料准备――理论知识讲解――布置任务――情境教学――总结与巩固”的模式开展。如上述项目9的情境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2.2.1课前准备

教师将工作项目任务事先通知各小组,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和校本教材收集相关资料,熟悉相关著名景点的应知应会知识。

2.2.2课堂实施情境教学

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接下来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导游在景点讲解的视频,让学生认真揣摩。之后,教师布置具体。任务工作项目任务的完成步骤如下:①提出任务:导游带团在姜堰溱湖湿地公园进行服务;②听说任务训练:有关导游和游客常用对话的听说训练;③小组任务讨论:景点导游服务的一套程序;④小组分角色扮演:在实训模拟室,点击电脑屏幕,溱湖风景区的实景动态图展示,由扮成导游和游客的一组学生模拟导游服务。⑤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反思。

这样学生在一个完整的模拟工作过程中,运用新学习的知识,解决将来可能遇到过的实际工作问题,加以反思不断改进,熟练掌握并运用知识、技能,并积累了相关职业素养。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学生的专业英语实际应用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中,

He continued silent.

This law still holds good.

We can’t rest easy until they’re safely back.

The shop stays open till eight o’clock.

They stood prepared to repel any attack.

For many year,this lay heavy on his conscience.

3.appear,feel,look,seem,smell,sound,taste 等表示“自我感觉或令别人感觉”,它们在句中用作联系动词时,保持原来的词汇意义最多、最充分,翻译成中文时往往会用相应的辞藻来表现,比如,“显得……觉得……看上去……似乎……闻起来……听上去……有……的滋味”,等等。

They appeared amused by the story.

It seemed strange to me.

I’d never felt so happy in my life.

How sweet the music sounds!

It tastes better than it looks.

The fields look wonderfully green here.

参考文献:

[1]Jan A.van Ek & Nico J.Robat,The Student’s Grammar of English,Basil Blackwell,1984.

[2]James Flynn & Joseph Glaser,Writer’s handboo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4.

[3]Michael swan,Practical English us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