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游考试总结

导游考试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导游考试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游考试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现场导游考试 问题 教学方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现场导游考试凸显问题分析

1.1心理素质差,紧张怯场问题突出

心理素质不过硬,怯场、紧张是现场导游考试中的通病。因为现场导游考试是模拟了一个导游场景,而场景中仅有作为导游的考生和作为游客的考官,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学生往往会出现声音小,语速快,词不达意,表达不清楚,语言思维混乱等问题,更有学生因为过度紧张无法进行正常的考试。

1.2角色转化模糊,自信心缺失

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初衷是为了选拔优秀的导游人员,现场导游考试是考核导游人员基础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所以在考试中,角色的扮演尤为重要。但大部分考生会在考试过程中,忘记考核目的和标准,角色转化模糊,没有信心能够顺利讲解考试景区(点)。

1.3脱离场景讲解,机械性背诵

机械性背诵导游词是现场导游考试中又一凸现的大问题。很多考生不清楚讲解和背诵的区别。而现场导游考试在各地都有改革,已经从单一讲解变成录像跟进讲解或场景讲解,那么机械性的背诵在考核过程中将更容易出现诸如无法跟上场景、场景讲解错误等更多的问题。

1.4导游词编写难度大,雷同情况严重

因考生对考试景区(点)不尽熟悉,所以导游词的编写难度大,是现场考试的一大难点。大部分考生都是通过网络、教材搜集改写导游词,甚至更多的是直接拿原稿拷贝。雷同内容严重,有的导游词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照搬照抄的导游词在讲解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错误信息。而重复和雷同的导游词,会让考官认为考生对考试的态度不认真,对景区讲解一知半解,不适应导游员的工作,最终影响考试成绩。

1.5缺乏沟通的表情和语言

通过多年来的现场导游考试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在考试中缺乏沟通技巧,不能很好地运用语言,也没有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讲解很机械,形体很僵硬,面部很呆板,即使顺利完成讲解,成绩也不尽理想。

1.6应变能力明显较弱,不能应对突发状况

应变能力是现场考试考核的一个内容,考官除了通过问题进行考核以外,还通过考生在讲解过程中的表现发现问题。有很多考生应变能力不强,不能应对突发状况,也说明不具备作为导游人员的资格。

2教学方法的应用创新

2.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任务实施过程。从现有考试资料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是因为不熟悉景区,脱离导游讲解服务程序,不明确讲解的主体脉络而失利于现场考试。很明显现场考试的景点(区)讲解就是一项由学生亲自实施的项目任务。通过收集资料,了解景点(景区)相关资料,亲身实践景点(区)情况;制定计划,根据收集的材料,编写出适合自己的导游词,并设计讲解的重点难点,制定出讲解练习方案;实施讲解,通过分组模拟讲解,现场讲解,不断提升学生讲解水平;分组评价,各小组间通过提问等方式相互评价,相互提升学生应变能力和讲解知识的建构;评估反馈由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反馈任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优势,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以上几个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从收集资料到评价提升,不断提高学生对景点(区)的熟悉程度,降低导游词的雷同性,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和现场导游讲解水平。

2.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改变技术,是通过置换社会赋予的角色,而行使置换后的角色的义务,以提升扮演者对该角色的理解和认知度。据可靠数据统计,现场考试中旅游专业学生的失利情况远远大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根本原因就是旅游从业人员常年从事导游角色,而学生从来没有涉足导游职业或者仅从课本上了解这个行业的相关知识。在考试中,学生无法适应环境,应急转化角色。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角色扮演方法,激发学生的角色转化,使学生了解导游员,了解现场导游考试的考试目的,并通过熟悉身份,而行使好身份的职责。角色扮演法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适应考试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通过导游人员身份认知而掌控整个讲解过程,并顺利通过考试。

导游考试总结范文第2篇

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培训工作

1、积极主动与局机关各处室、事业单位(含协会)和州市旅游培训机构沟通联系,于1月10日完成了《2009年*省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计划》的拟定工作;根据年初制定的培训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认真落实既定培训班的相关筹备工作并组织具体实施。不断强化培训的各项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培训、考务工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培养优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2、根据《2009年*省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在行管处的配合指导下,认真完成了《20*年度*省国际旅行社导游人员及中级导游员年检培训工作通知》文件的拟定及下发工作(云旅人教[2009]12号)。同时认真组织落实了培训班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课程设置、教师选聘、场地落实、教材选购及材料准备、费用收交等工作)。此次年检培训全省共分6期举办,于2月23日-4月3日开展;其中,昆明点2期,版纳、大理、丽江、迪庆点各一期,共有1702名国际社导游人员参加了年检培训。

3、根据各类培训班的需要,认真做好培训班培训教材的选购、入库、销售工作,并将书籍的销售收入及时交局财务。上半年,共购进各类书籍5000多套(其中2009年导游考试系列教材3000套),到6月5日止,共售出2500多套,目前还在继续与各州、市旅游局办理导游资格考试用书的相关销售工作;

4、认真做好2009年导游考试报名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宣传,表格制作,教材、大纲订购),确保全省报名工作顺畅。为此,中心于4月29日和5月4日在《春城晚报》刊登了导游考试的相关信息,从6月1日起,正式组织开展了全省2009年导游资格考试报名工作。8月上旬-9月组织开展培训;

5、为加大全省旅游教育培训的宣传和交流力度,拓展旅游教育培训信息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完成了第一季度《*省旅游教育培训简讯》的编撰、发放工作;二季度简讯正在办理中;

(二)考务工作

6、在国家旅游局导考办和省导考委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20*年度*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生成绩的上报审定、成绩公布和考生分数查询等具体工作。并根据国家旅游局导考办的相关要求,于3月底认真完成了全省合格考生导游资格证书的制作发放工作(全省共有8380名考生参加考试,合格人员达1794人,合格率为21.4%);

7、根据《20*年*省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安排,于3月份组织完成了20*年*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及习题集的再版和订购工作,并组织有关专家、教授认真修编了《2009年导游考试大纲》及《考务相关规则》;

8、根据国家旅游局通知精神和要求,在局导考办的指导下,于4月30日完成了《2009年*省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2009年*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工作实施意见》的拟定和下发工作。导游资格考试报名时间:为6月1日-7月31日;考试时间:为11月7日,口试为11月9日-25日;

(四)其他工作

9、根据局党组的安排,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科学发展观是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思想准绳和工作准则。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结合业务实际,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撰写个人总结,相互交流学习。通过本次活动,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领会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坚定了加快推进*旅游“二次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全体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

10、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导游考试考务工作管理水平和做好相关培训工作,在袁副局长的委派下,由局人教处、省旅游培训中心、昆明市旅游培训中心等4位同志于3月25日至27日赴四川省旅游局就导游考试相关考务工作等事宜进行了考察学习。

(五)日常工作

11、处理日常电话咨询5500多个,接待现场咨询2800多人次;

12、圆满完成了培训中心的2009年事业单位法人年检、劳动保障执法年检、社会保险、《机构代码证》等四项年检工作;

13、完成了局、处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2009年下半年工作要点

培训中心将在局党组和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人才培养计划,围绕省旅游局2009年的中心工作,加大推进我省旅游“二次创业”的旅游人才培训相关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人才兴旅战略,以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为目标,以推进旅游教育培训改革发展、创新教育培训的机制体制为突破口,以导游考试考前培训、国际旅行社导游年检、领队年检培训,旅行社、旅游饭店经理等各种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培训质量,创新培训手段,加大对旅游重点人才、短缺人才的培训力度。同时,继续全面提升我省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及科学管理水平,为我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人力和人才保障。在局相关处室和局属相关事业单位的支持配合下,认真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培训、考务工作

1、在局导考委的指导下,切实抓好2009年我省导游资格考试的报名、培训和笔试、面试等各项具体考务工作。具体安排是:6月1日-7月31日开展报名工作;8月中旬-9月底举办新考人员培训班;11月7日笔试;11月9日-25日举行面试;

2、在局导考办的指导下,认真做好2009年*省全国中级导游员等级考试的报名、培训、考试等具体工作;导游等级考试为8月3日-8月28日。导游等级考试为12月5日;

3、认真做好各类培训班教材、资料的征订和选购工作。重点做好全省2009年*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和习题集、考试大纲销售工作。

4、在有关处室的配合下,组织开展好已定培训班的各项工作,如7-10月份拟举办的“导游资格考试考前授课教师及面试考官培训班”、“新考导游人员考前培训班”、“加试语种导游考前培训”、“中级导游等级考试前培训”、“出境旅游领队年检培训、新考领队资格考前培训”等等培训班;

5、认真做好二、三、四季度的《旅游教育培训简讯》工作,扩大我省旅游教育培训宣传和交流工作;

6、配合人教处完成2009年全省28家非学历旅游培训单位资质复核工作;

(二)其他工作

7、根据《*省旅游局关于实施行政问责制办法等四项制度有关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心将继续全面贯彻实施四项制度,结合自身的职能职责,对制定实施四项制度的方案进行科学分解职能,在明确中心各自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把四项制度的内容具体化,切实履行好中心的各项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树立中心良好形象。

8、加强与省外的交流学习,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拓宽教育培训工作思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组织全省旅游教育培训相关人员到省外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做得较好的省市、地区考察学习其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动我省整体教育培训的质量。同时,促进全省各州市旅游培训中心的交流与合作。

9、加强与机关各处室,各州、市旅游培训中心的沟通和协调,及早制定2010年旅游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计划;

导游考试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导游基础知识 教学改革

培养创新应用性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具体任务,这就要求高校在建设应用型学科专业和教师队伍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改革应从社会需求出发,突出“应用性’’特色,尤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为满足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建设的要求,拟对应用性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导游基础知识》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期达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

一、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游基础知识》简要介绍了中国历史小常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民族民俗、中国四大宗教、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典园林、中国烹饪主要菜系、中国风物特产、中国台、港、澳地区概况、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概况、对联和古诗词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为旅游教育与服务管理的专业必修课,旨在为学生能在毕业之前顺利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的考试提供帮助,同时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为其以后的导游实际工作进行知识上的准备。

二、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属于知识性课程,是旅游教育与服务管理学生学习和掌握导游基础知识的专业课程,与《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文学常识》一起构成导游考证的主要课程。与一般课程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包括历史、地理、民族、民俗、宗教、建筑、园林、饮食、有关国家概况、楹联等,涉及面广,要求任课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

(2)知识点较多,记忆难度大。由于是考证的需要,学生感觉只需要在考试前背住就可以了,所以存在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深入思考、考前根本不复习、考后全忘光的现象,需要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3)内容较浅显,理解难度不大,听着有意思、感觉也很简单,学生不会深入思考其所形

成的历史背景原因,更难以将其运用于实践中,因此,达不到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4)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

(5)由于大纲和试卷容量要求以及考试时间的限制,考试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就无法从考试结果中得到更多有益于教学改革的反馈信息。

三、传统课程模式的弊端

(一)教学方法单一,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很长一段时间,《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基本上沿用高等院校的一贯做法,在教学内容上多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和顺序进行纯理论的讲授,多是以老师为主,忽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材使用上使用考导游证的教材,让学生只要记住,考试能考到就可以。这显然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的目标不符,无法培养出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更无法适应企事业单位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设备手段落后

目前,从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看,还是比较传统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对校内实训设备和校外实训基地有较高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是少数院校的尝试,还没有广泛实行,校内实训条件多是使用的多媒体,让学生自己制作PPT进行导游词的讲解,没有将最新的导游虚拟模拟软件等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三)课程考核方式陈旧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考试,既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可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传统的考试方法往往是偏重知识测试,忽略能力考核,考核多采用平时成绩(1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60%)的方式。这种方法无法往往是偏重理论知识的测试,忽略学生技能和素养的考核,无法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开设实训课,使对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导游讲解,改变了过去学生学习本课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盲目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会记不会用,会考不会导(游)的现象。

(一)以知识储备为基础的理论讲解

1 新课导入。学生只有在对课程产生兴趣后,才会有探究知识的欲望,才能集中注意力,把中心移到老师的讲授中。因此,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是必要步骤。在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中,可以用多媒体、互动对话、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或者是讲故事等手法,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

2 授课过程。教师在授课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互动教学法,让学生掌握旅游基础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同时,应注重课程连贯性,让学生明白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理论知识,才能针对不同的游客讲解,让游客满意,同时解决带团中遇到的问题。

在设计每一个教学项目时,可以从旅游欣赏角度来设计“模拟旅游”的情景。即结合每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多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逐渐进入到旅游的情境中来,让学生获得认知和情感的“真实”体验,主动地去思考、学习。这种方法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优化了课堂效果。

此外,还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知识,采用专题教学方式,开展讨论,活跃学生的思维。选择的专题应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追踪旅游发展的大事和焦点,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和趋势。比如目前可以关注的专题有2012年中国旅游宣传主题“欢乐健康游”、善行旅游创新理念等问题。通过这些专题的探讨与分析,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及时有效地掌握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3 课程总结。一堂好课应该包括一个精炼的小结,一个好的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传神效果。课程总结不能流于形式,而应针对所讲授的重难点、知识点再次强调,让同学更好地吃透难点、把握重点,巩固课堂成果。

4 课后作业。由学生收集课程相关的图片及相关内容,设计PPT讲解的内容、撰写导游词。课后作业检查了学生对导游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导游讲解的能力,以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以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工作岗位。

(二)以培养技能为宗旨的实践环节

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实践活动方法和形式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原则,以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导游服务为出发点。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 导游基本技能实训。导游员的服务技能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导游服务需要的主要是智力技能,即导游人员同领队协作共事,与游客成为伙伴,使旅游生活愉快的技能;根据旅游接待计划和实情,巧妙、合理安排参观游览活动的技能;随机应变、生动精彩的导游讲解技能;灵活回答游客的问询,帮助他们了解宣传旅游目的地的宣讲技能;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各种问题和游

客投诉的技能等。因此,在导游基本技能实训中,可以将这些要点设定一个成绩评定的标准,再加上导游员的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讲解知识等,共同构成训练学生的导游基本技能考核标准。

2 模拟导游实训。模拟导游实训,需要用到导游实训室。目前,大多高校使用的导游实训方式有以下两种:虚拟技术导游模拟室,运用3D环幕放映系统进行景点讲解实训;旅行社实训基地,真实的进行旅行社经营实战训练,同时可以兼具经营功能,服务于高校的师生。在实训中分小组进行练习,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同时,还可以借助录播系统,录下自己真实的讲解和服务过程,让同学在经过老师的点评之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自身导游讲解和服务能力的提高。

3 导游技能大赛。导游技能大赛,展示了高校旅游专业学生的风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同时也检验着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是否和行业密切联系,是否按照行业标准来引导教学。因此,应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市旅游局以及旅游院校等单位举办的导游大赛,同时固定每年举办一次学校的导游技能大赛。这样,通过导游技能大赛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既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也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

(三)以提高素养为目标的考核方法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价制度,改变以考试分数、考核等级作为衡量教学成果唯一标准的做法,拓宽评价思路,制订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的切实有效的考核方式。目前,大多数高校课程考核的方式主要是采用期末理论考试或者集中理论加技能的考核方式。这种考试成绩偶然性很大,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素养。因此,应该采取全程考核的方法,使考核分散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在讲解每一个具体的教学项目或章节中进行技能考核,期末形成总的技能考核成绩。在总评中,实践技能所占的比重要比理论所占的比重大。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大量导游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参与课程的基础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素养有更快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导游基础知识》的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要,精心设计讲授和实训的内容,使实践教学环节体系完整,技能训练效果明显,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满足社会之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导游基础知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08

[2]周密,赵西萍.旅游专业情景教学及效果评价[J]旅游学刊,2003,(S1):46-48

导游考试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导游韩语;韩语教学;教学创新

我国已有50多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韩国语专业,高职高专开设韩国与或旅游韩语等。面对旅游企业对韩语导游的需求日益增加,高校在韩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务必提高高校韩语教育教学质量,探究和提高高校韩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培养适应中韩两国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也不断在韩语教育教学上大胆探索创新,创建出切实有效的韩语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和模式,全方位发展高校学生韩语专业的新技能。

一、韩语导游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导游业务能力不足: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大基本要素,旅游过程中的讲解服务业也是导游服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导游过程中,要能够及时快速的形势,快速做出对应急事件的处理方式,能够综合的考虑天气条件,游客的身体素质等方面,合理的安排旅游景点,要不断熟悉带团业务,加入仅凭导游书本理论知识一旦发生突况,很多导游就会疲于应付,手忙脚乱,要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带团过程中的问题,导游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外国游客对于中国的国情的了解有限,不同的经济,文化,政治,风俗等因素对于如何与外国游客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韩语语言的能力不足:我国高校教育发展虽然迅猛,但韩语专业在教育教学理念中,还不能满足时代的新要求、人民群众教育的强烈期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主动性,在韩语的课堂上更是提不起兴趣,学习氛围效果不佳。例如在导游考试中大多数考生能够整篇的背诵导游词,但是在提问环节中,不少学生在韩语表达方面,漏洞百出,听不懂评委的意思。

3、韩语文化知识的不足:熟悉韩国文化,能够更加贴近外国游客,拉近游客之间的距离,了解韩国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等,韩国人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找不到共同话题,讲解内容也就提不起游客的兴趣,掌握韩国文化的背景知识,也能够在相处的过程中减少摩擦,提升服务质量。

4、教学模式不足:多数教师的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教学方式较为枯燥,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教学设施不完备等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下降。

二、高校提高韩语导游技巧的方法和策略

1、增强学生对于韩语视听说等训练:在词汇,发音,语法内容强化,注意积累,反复复习,加强表达能力的强化。不断加强听抄训练、抓住长句变短的重点、加强听说译的结合、提高对听力素材的理解。通过借助于听的方式,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连贯、逻辑清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及口语语言表达能力,掌握韩语听力需要的有效运用的策略。第一,加强课外的阅读量,组织文化体验活动,竞赛,听戏剧等方式多个角度学习韩国文化,第二,有针对性的了解一些韩国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了解一些韩国风土人情习俗等,同时增加预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学生可以通过一些软件与韩国人进行交流沟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与韩国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韩国人进行交流,多加练习,说最地道的韩国语。

2,增加实践环节,导游资格证考试考验的是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与导游知识,但是业务能力只要在实践中才可以得到培养,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旅行社没去实习,回学校后,与学生分享经验总结。

三、总结

随社会科技的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对于韩语教育教学的认识与期待更高,对于韩语导游教学的质量要求更高,对外语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方式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中韩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使社会需要大量韩语导游专科层次以上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雷挺,金锦花. 高职高专旅游韩语教学改革初探[J]. 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10,1:239

导游考试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笔者在应用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来浅谈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探索与尝试,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应用文作为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媒介,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有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现代中职学生来说,无论是未来工作的需要,还是个人素质的培养,学会并写好应用文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应用文写作是一种比较重要且实用的技能,也是现代中职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基本能力。然而现实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并没有大受中职学生的欢迎和重视,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因此,中职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往往走向无趣且低效。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中,不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编人了应用文写作部分内容,只不过是不同版本对应用文写作内容做了不同的安排,有的教材是将应用丈写作内容分散到各册当中,有的是集中于一册之中。尽管不同教材对应用文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不同的处理,但是对于应用文知识本身来说,不同的教材只提供了一种相同的常识,常识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而从应用文写作的规范体式来说,这种稳定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结合不同版本教材,力争保持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常识和体式的稳定性的能力。应用文写作知识,分散教也好、集中教也罢,教师心中应要明确常识无法创新,但是作为教师对常识阐释的方式方法可以创新。尤其是当常识被阐释得过于枯燥无味时,我们应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力图能创造性地传递出一些趣味来,尽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应用文教学不仅有趣,而且有效;学生不仅喜欢学,而且还能真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为此,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的角度做了一些研究与思考,得出下列浅显的观点与看法,特此提出与大家探讨。

一、故事导入法

若说到应用文写作的趣味性,以非文学性为自身特点的应用文写作,无论如何是不能与文学性写作的纯粹趣味性相提并论的,要想中职学生能够从应用文写作或者阅读中获得娱乐和趣味,这种可能性很小。所以要增加应用文写作课堂的趣味性,不妨寻找和设计一些故事,用故事导人的方式,来引发兴趣,活跃气氛,点燃激情。比如教写书信的时候,可以导人汉代卓文君写给夫君司马相如的有名的顺逆诗回信,一封精彩的书信挽救了一段婚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书信的作用功不可没。再比如教写职场应用文时,可以引人一些学长们成功的求职信、简历以及求职经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写好职场应用文,在求职过程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若能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导人常识的学习,必然会使一向沉闷的应用文写作课堂增添不少生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案例教学法

教材中的案例往往比较刻板,缺乏时代气息,学生兴趣不浓。教师不妨与时俱进,从校园宣传栏等处收集学生写作的请假条、通知、启事、表扬信等常见应用文写作的问题案例,并用相机记录下来;也可以从报纸上收集案例,如教授简历写作时,笔者从当月的《厦门晚报》简历秀台栏目中收集了两份应届大专生的问题简历并附上详细的专家点评。这些第一时间收集而来的案例时代感强,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将之引人课堂,并配以多媒体课件,以这些问题案例的图片或网页为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诊断病例,分析解决问题所在,学生必然兴致高涨,也可比较直观地从教师的现场演示中掌握相关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巩固所学的内容。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并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能够比较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习。比如在历届学校的大型模拟招聘活动中,教师可跟各个专业部的模拟招聘意向相结合,在班级陈述相关专业部门的招聘意向,然后请一组学生代表模拟用人单位写招聘启事,另外一组学生根据招聘启事和自身情况来写简历、应聘信。并且围绕这项活动内容在班级进一步展开模拟招聘演练,这不仅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情境教学中较好地锻炼了语言、交际、沟通等综合能力。在课堂演练之后,教师也能够比较好地侦察到每个学生的长短处,这更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每个学生写好简历、求职信。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的大型模拟招聘活动中也能够有比较出色的表现,甚至在未来的求职途中也能够一举成功。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这种自我体验,充分发掘出自身的潜质潜能,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实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四、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强调的是在“做中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立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中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激励者、观察者和监控者。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开始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中发现问题、归纳知识、找出规律,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完成由知识学习到能力形成发展的迁移。以二年级时,笔者教应用文写作中“计划、总结”的例子来说明任务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尝试与设计。①故事导入:以一个在航空公司工作很出色的学姐面临写先进事迹总结时,不知从何下手,深夜来电紧急求援的真实故事,来说明很多职校学生工作能力强,但应用文写作能力弱的情况,引起学生对“计划、总结”应用文体的重视与关注。②学习新知:由故事成功导人阅读“计划、总结”的相关知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范文,分析讨论,明确计划、总结的行款格式及内容表达重、难点的异同。③巩固新知:二年级时,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为期20天的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工作。工作前后,实训管理处室将要求学生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教师不妨从中抽取一些既往不合要求的计划、总结,要求学生对问题案例进行诊治,通过课堂会诊,强化计划、总结的新知,锤炼运用新知写作计划、总结的能力。④参与任务:假如两周后你也要参加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工作,并已知具体岗位分配,如礼仪岗、物业岗等,那么请你根据即将参与的具体岗位任务,仔细思考该如何写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计划,实训结束后又该如何写自己的工作总结呢?课上可以讨论归纳“我”要写的计划、总结的主要内容,讨论计划、总结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取舍,帮助学生完成一份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有岗位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在真正的实训工作启动之前促成工作计划这项任务的完成。实训结束之后,教师也可同样地让学生讨论完成工作总结这项任务。⑤实际运用:通过课堂上的任务参与和演练,学生参与实训工作时,都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岗位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从此例可以看出,应用文写作任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任务,它提倡实践、体验、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应用中学、在学中用、最后能“活学活用”。整个过程重在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就业对自己的要求,明确应用文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写作热情,在活动中自觉运用和锻炼,提高写作知识与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法

过去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老师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完成一堂课的讲授,这种课堂教学反复出现的是一种单一模式和单一色调,教学效果不佳。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设备的完善,教师应尽量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投影应用文范文,修改病例,指出写作情景中的得失,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也许多媒体课件的过多运用在有的学科教学中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给该课程带来很大实惠,如解决了例文的演示问题,教学内容被浓缩提纯,提高了效率;也为教师真切展现写作情景,进行现场训练创造了技术平台。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并进一步构建应用文写作校园网络课程资料库。

六、学科互动教学法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些将要经常接触和用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因此在考虑教学计划时,就要针对专业特点来划分教学内容范围,并确定教学重难点。不同的专业,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有所侧重,在讲授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紧密联系。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就应侧重于市场调查、合同、商业广告等应用文的写作教学,然后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对学生做的市场调查、合同、商业广告等应用出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再如导游专业的,在讲授导游词写作时,可以与导游专业教师合作,由写作教师指导导游词的写作,导游专业教师指导导游技巧与注意事项等,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模拟导游大赛。赛后还可趁热打铁,与专业老师一起点评每位参赛学生在赛场上的得与失,使学生在模拟导游大赛中,既领悟了导游的技巧,又学会了导游词的写作要领,对导游有个感性而整体的认识,这样一来导游词的写作教学就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七、多元评价法

导游考试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导游基础 类比 联想记忆法

《导游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能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基本技能,是学生考取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和就业的主干课程。

《导游基础》课程内容涉及旅游与旅游业、历史小常识、旅游地理、民族民俗、四大宗教、古代建筑、古代园林、主要菜系和名小吃、风物特产、古代诗词与对联小常识、港澳台地区概况等十二大类内容。本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加之我校中职生学习能力有限,知识储备不足,如何有针对性地学习《导游基础》课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取得国家导游员资格证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笔者多年对《导游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证明,简单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是最为重要的。

针对课程特点,教师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从而使枯燥的学习变得鲜活生动。笔者认真总结日常教学,现提出几点教学方法以供探讨:

一、同类知识对比记忆法

在《导游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各章节内容虽各有侧重,但同类知识则有相似的特点。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应教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对比记忆。例如:在第二章《中国历史小常识》的讲授过程中,小知识点繁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张冠李戴、概念不清的情况。以第二节《思想文化》为例,就出现了很多“古代圣人”的内容,他们都散乱分布在各个章节,不好记忆,如果进行总结,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就容易多了:

又如:在第三章《中国旅游地理》中,学习了许多风景名山,这些风景名山中有许多都可以观看云海,那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提及可观云海的名山有哪些。学生总结如下: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台湾阿里山。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再如在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的讲授中,仍然要求学生按照此种方法进行对比总结。这一次笔者让学生总结具有嚼槟榔习俗的民族有哪些(学生总结:壮族、黎族、傣族)。这样分类对比,要求学生不止停留在知识学习的层面,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和总结,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抓关键词语强化记忆法

第七章《中国古代园林》章节中,古代园林的构成要素一直是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知识点。正确区分掌握关于“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透景、借景”等知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以往教学,只是简单地进行区分和讲解,学生遇到相关的题目,总会出现因概念不清而导致的失分现象。以“夹景”为例,课本中的定义为:当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的“两侧”空荡无物,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就会使远处的风景点显得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方法叫夹景。“两侧”即两边、两旁,所以强调在遇到同类题目时,要注意查找具有“两侧”意义的字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在讲授框景知识点时的举例,结合框景的定义:园林中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而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美景包含其中,似一幅图画,这便是框景。诗句中的“窗”字,在这里就给远处的风景镶上了美丽的画框,这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联想记忆法

在第四章《中国的民族民俗》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因我国民族较多,其中又涉及大量的关于各民族服饰等方面的知识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混淆。针对这类情况,可采用联想记忆法区分记忆。以蒙古族的服饰为例,在讲授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投影机上投射出蒙古族服饰,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分析蒙古族服饰的构成。假设一个蒙古人走来,他的服饰有哪些呢?只见他头戴首饰,身穿长袍,腰系腰带,足蹬皮靴。这样描述,一个身穿蒙古服饰的人物的形象就刻画得栩栩如生,学生也就不会将它和其他民族的服饰相混淆,这是联想发挥了作用。笔者认为,这样做比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导游考试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旅游俄语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ourism Russian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Exploration

LI Xuewei

(Heihe University Russian Department, Heihe, Heilongjiang 164300)

Abstract With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aspects of a growing number of Russian tourists into China, followed by a scarcity era Russian tourism Russian tour guide and should be opened, and i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will become an issue of concer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ourism Russian; teaching r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1 俄语导游前景和旅游俄语课堂存在的问题

21世纪初期中俄加强各方面的联系,俄罗斯的维塔斯登上春晚,新闻媒体对于俄罗斯逐渐广泛报导,俄罗斯电影、音乐的大量引入,中俄两国首领频繁互访,2009年中俄建交六十周年之即,央视开办了俄语频道,为两国文化交流架设了更为广阔的桥梁,这些都使中俄两国广大民众更加了解对方的国家,带来了两国之间的旅游热,每年有300多万人次的俄罗斯入境游,游故宫、登长城、访少林、赏长江、观三亚、逛香港,俄罗斯人亲身欣赏着中国古老文明和现代生活的产物,参观名胜、品尝美食、感受节日,俄旅行行业的专家认为:随着俄罗斯人民收入水平上升,会有更多的俄罗斯人来华旅游。而与此相应的是国内多个省市对于俄语导游的稀缺,很多时候由英语导游带领俄罗斯游客参观游览,这就为沟通带来了很多麻烦,因此俄语导游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的职业。

而我们很多旅游俄语专业培养出的“专门人才”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很多学生只会书面上的导游,实际带团却张不开嘴,有的学生对于大的景点倒是很清楚,可是一些民族风俗却一知半解,还有的同学虽然有很多知识,可是却因为不懂得沟通的技巧在实践中却不受游客们欢迎,因此在旅游俄语课堂上培养出适应市场旅游俄语人才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2 从“教”的角度的改革

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以教为主,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使学生变成整个课程的旁观者,久而久之,旅游俄语课堂就呈现出课上教师讲得热闹,学生听着无聊,课后一无所知的窘况。“应该在班里逐步养成学生自主交流的沟通习惯,而教师应该站到幕后去,从那里随时关注学生们的讨论进程,只有在必须由他答疑或活跃气氛时才出面。”在本门课程课堂教学中笔者推荐“翻转教学”,即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如将学习“故宫”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以课本为基础寻找感兴趣的知识,如除了书中所说的历史、建筑等内容,学生可以发掘关于在故宫居住的皇帝、故宫收藏的文物的特点等多方面的信息和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拥有更丰富的知识储备。

其次,提高教师素质,引入双师型人才。人们常说:“一回生,两回熟,三回五回当师傅。”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实践是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还告诉我们实践过的人是比纸上谈兵的人专业得多。很多学校从事导游俄语教学的教师是专职的俄语教师,他们的俄语知识很丰富,但是没有当过导游的他们对于导游实践就是纸上谈兵,所以请带过团的老导游来讲解一些实践的知识就显得势在必行了,而如果对于拥有丰富的俄语知识的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既精于俄语又拥有导游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就更加有利于导游俄语这个专业的开设了。这些有实战经验的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更加清楚课程讲述的重点,也很清楚实践中导游们容易出现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走出误区。

再次,开展通识教育。导游要做到能谈天说地,无所不知。很多俄语学生对于俄罗斯的历史、名胜如数家珍,可是对于中国的名人、古迹、文化等却一知半解。这种现象提醒我们除了要开展俄语知识教学、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还要开展通识教学,让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民俗,加强学生对于文化常识知识的掌握,了解社交礼仪等,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知识的“杂”家,既能知晓古今,又能进退有度。

最后,改变成绩评定系统。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知识,可是我们的传统考试系统只重视书面的考试,而对于知识在于实践中的运用却从来没有任何考量,这使得学生们只重视书面俄语,死记硬背,而恰恰忽视了实践中真正需要的东西――表达。这种考试也抹杀了那些善于运用而不会背书的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因此建议在此门课的考核中加入实践考评分数,这个分数中可以包括诸如学生模拟训练中的得分、带团实习分数、知识运用能力分数等评分,促使学生重视知识的实践和运用,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

除了上述各点,还应运用多媒体,增加案例分析。“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听说法、视听法、远程教育逐渐进入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过程,在很多知识领域,特别是缺少直接语言接触的国外俄语教学中,这些技术被充分利用。”播放导游录像,通过录像学习其中成功的地方,也可以注意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也可以引入俄罗斯的导游录像,了解俄罗斯导游风格,从而有针对性地了解俄罗斯游客,使学生在日后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3 从学生“学”的角度的改革

首先,将模拟训练引入课堂。在导游俄语课堂上,可以一人或两人充当导游角色,其他同学充当游客,甚至可以有同学扮演推销纪念品小贩,以课程内容为主,游客进行关于旅游景点的相关提问,还可以制造突发事件来考验“小导游”的应变能力,如:游客掉队,乱涂乱画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课堂由死记硬背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兴趣和游戏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同时也锻练了学生的口语和实践能力。

其次,增加社会实习。无论模拟训练做得多么好,终究只是模拟,要想更好地掌握这门专业只有走入社会实践。因此,旅游俄语专业课程应实现与旅行社的对接,让学生亲自带团实践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之后由参团游客给予评分,这个部分的分数也可以作为实践分数计入期末总评成绩。这样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锻炼学生的口语,考验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学习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一些沟通小技巧。

最后,学会总结,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才是学好一门课的基础,从失败和教训中学到的远远要比成功中学到的多得多。善于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教训,更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总结,无论是闪光的优点,还是灰暗的败笔。观察别人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一些说话和处理问题的技巧,这些都会在自己的导游实践中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课堂教学的改革是随着市场和时代不断变化的,俄语导游市场的需求也就是我们旅游俄语的教育大纲,让学生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才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实现学生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实践的顺利对接是我们的愿望,为此我们应当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紧随时代的步伐,时时刻刻推进我们的教学改革,努力在旅游俄语课堂上实现学即所需,需即所学,让课堂教学改革硕果累累。

黑龙江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规划课题《应用型旅游俄语人才培养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BC1213048)

参考文献

[1] 周巍.俄罗斯中学外语教学法及课堂模式[J].教育评论,2014(3).

[2] 张锐.俄罗斯对外俄语教学法及教学状况[J].教育评论,2013(4).

导游考试总结范文第8篇

一、导游基础知识的特点

《导游基础知识》是一本以导游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书籍,涵盖了我国导游知识的基础性内容,具有知识体系全面、权威和实用的特点。内容主要涉及我国的历史常识、民俗、宗教、建筑、园林、菜系、文物、港澳台的相关情况以及我国游客的主要客源国情况等,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由此看来,《导游基础知识》作为导游专业进行重点学习的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二、传统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一)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

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的教授时,完全按照教材中内容的顺序,以ppt形式或者板书的形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课本了解基础的内容和知识体系,老师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课,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授形式下,课堂气氛一般不活跃,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疲态。

2、知识接受效果不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相关的问题时,学生会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解答,自己思考的比重较低,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均不高。

(二)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

导游专业是一门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但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目的,进行课程的讲解,忽略了学生在导游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学习的事项。这种授课方式一般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厌学

《导游基础知识》是一门结合了建筑、园林、菜系、历史以及民俗和宗教等知识的学科。知识体系丰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如果只是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疲态,甚至产生厌学,进而教学效果不高。

2、理论与实践脱离

导游专业进行《导游基础知识》的学习,一方面是要将理论知识和景点富含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社会背景相结合,另一方面是教授学生在进行导游工作时如何进行工作的开展。但根据目前的授课方式来看,并不能达到效果。学生知识一味的了解了相关知识,但并没有掌握导游将内容向外传达的方式和方法,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授课方式,只会给学生将来的工作带来困扰。

(三)单一的考核方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现有的考核方式大都以闭卷考试为主,考试的内容也只是纯粹的理论,口试、答辩等能够锻炼学生能力的考核方式并没有完整的体现,且评价方式一般较为单一。学生只要将课本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记忆就能很好的完成考试。但这种考核方式并没有与导游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在学生的表达以及相关技能方面的考核并没有有所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综合看来,现有的导游授课方法大都处于传统阶段,教学的效果并不明显,不能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没能为其今后的工作提供相关的实践借鉴。《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教授急需进行方式和方法的突破。

三、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

(一)综合教材内容,系统讲解

现有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涵盖导游专业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并没有其他教科书那样图文并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厌学心理。

因此,在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授课的知识点,可以将不同的知识模块进行综合,比如在同一历史背景下、同一地区、存在一定相关性的知识点可以进行统一的讲解,而不是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授课。在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时,可以将同一时间背景下的建筑、菜系以及园林特征等内容进行相关的讲解。改变内容的冗杂性和复杂性,通过知识模块的调整和分析,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出现学习情绪不高等问题。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进行课程的讲解时,应该讲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实践既包括学生如何更好的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也包括学生在今后的导游工作中如何处理和解决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知识,增加掌握知识的牢固性,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其提升技能。

(三)课堂教学与实地教学相结合

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可以适当采取实地教学的方式,或者采用模拟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注重相关知识的传授,还应结合导游工作的说、做等环节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针对性的培养。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