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 企业团队 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TD353.5

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执行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想要加强企业团队的竞争力,必须先要提高企业团队的执行力,至于如何提高企业团队的执行力是当今社会倍受关注的话题。素质拓展作为一项新兴的培训方式,通过情景塑造将受训者放入特定的困境中,迫使受训者迸发潜能,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走出困境,解决问题。本文意图以“拓展训练”为切入点,探究影响企业团队执行力的奥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电子资源,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收集到大量相关的论文与专著,为此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

对参与研究的四支队伍每位成员拓展训练前后发放《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测评表》,并且回收统计。

1.2.3数理统计法

用 Microsoft Excel2016和 SPSS 2.0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

2拓展训练

2.1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是一种先行动后总结,边做边学的体验式教学方式,能够使受训者在专门设定的具有挑战性的情景模式或者困境中,通过自己独立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利用多种活动形式解决一系列考验的体验,而后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与知识,进而改善心态、提升能力、增强企业团队合作意识与执行力。

2.2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源于世界第二次大战时期落水海员的获救经验。二战时期,战争原因,许多船只在航海时沉没,大批船员落水。但令人惊奇的是,最后生存下来的不是身强力壮的年轻船员,而是那些经验丰富、品质坚定的年长船员。这种现象引起了德国教育家库尔特.哈恩的注意,哈恩开始研究这种现象,并且总结出一套训练方案,即拓展训练。

3企业团队执行力

3.1执行力概念

执行力就是将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合理运用 ,以达到战略规划的实现和改进的能力。不仅是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把规划、策略转化成为效益与成果的关键。执行力囊括完成任务的心态、责任感、能力及任务完成的程度。从一般意义上说,执行力就是朝着一个目标,执着行动并得到预期结果的行为和能力。换句话说,执行力就是去完成预期目的的全部过程。执行力就是将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合理运用,以达到战略规划的实现和改进的能力。

3.2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

为了调查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的影响,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且借鉴了文献中相关企业团队企业执行力测评及提升策略的研究成果,在征得多位专家认可的情况下,制定了《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评测表》,并用此表实际测量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的形象。经研究后,在《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测评表》中具体确定,企业团队执行力由队员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反馈能力、责任心以及决心五个指标组成。经过专家认可,得出具体企业团队执行力测评标准指标比例:沟通能力0.35,协调能力0.25,反馈能力0.16,责任心0.20,决心0.04。用此测评指标计算企业团队执行力具体得分。

4结果与分析

4.1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4.1.1进行素质拓展时项目安排

企业团队在进行拓展训练时,根据自己此次培训的希望达到的结果和效果,选择合适的拓展课程,人众人拓展训练公司以企业团队目标为始而设计相关的活动项目。

此次拓展训练开展的项目有:破冰起航、摸石头过河、突破雷区、穿越电网、信任背摔、高空断桥、毕业墙等。

4.1.2拓展训练前各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得分情况

由表4-1可对拓展训练前企业团队执行力各项指标得分率进行分析:在调查的企业团队中执行力最高的只有0.7002,而最低的却达到了0.66934,处在一个中等偏下的位置;在调查的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各项指标中,得分率最低的是B队的沟通能力,仅为0.632,得分率最高的是D队的反馈能力,为0.742。企业团队执行力各指数的得分情况与整个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得分基本一致,但是分数并不乐观,表现也比较中庸,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调查企业团队的执行力都不高。

4.1.3拓展训练后各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标得分情况

由表4-2可对拓展训练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各项指标得分率进行分析:在调查的企业团队中拓展训练后执行力最高的达到0.83075,而最低的也达到了0.77481;在调查的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各项指标中,得分率最低的是A队的协调能力,为0.739,得分率最高的是C队的协调能力,为0.871。企业团队执行力各指数的得分情况与整个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得分基本一致,分数处在一个中上等的位置,表现也比较优秀,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调查企业团队的执行力已经很高。

4.2拓展训练前后的对比分析

对拓展训练前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进行分析,拓展训练前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极大值为0.7002,拓展训练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极大值为0.83075,增长了0.13055;拓展训练前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极小值为0.66934,拓展训练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极小值为0.77481,增长了0.10547,拓展训练前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均值为0.68425,拓展训练后企业团队执行力得分率均值为0.80553,增长了0.12128.综上所述,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有了全方位、较大幅度的提高,拓展训练的开展有利于企业团队提高执行力。

5 结论与建议

5.1大部分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数处在中等偏下水平,亟待提高。

5.2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各评价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同时表明拓展训练对企业团队执行力指数提升有积极的影响。

5.3为更好增加企业团队执行力,在企业条件允许时可适当增加拓展训练频次。

参考文献

[1]吕振凯,梁锐在.关于高职院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6,3:24-25

[2]刘忠坤.高校拓展训练的教育价值研究.文教资料.2012,5:142-143

[3]张利刚.拓展训练提高大学生团队凝聚力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J].2014,7:76-79

[4]杨红玲.对企业拓展训练中团队精神培养的再思考[J].企业管理,2010(7)

[5]李旗.拓展训练在企业员工培训方面的作用[M].石油教育.2008,04:17-18

[6]何忠,许志琳.户外拓展训练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研究[J].襄樊学院学报.2011,(8),55-57

作者简介:刘传奇(1992―),男,本科在读。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80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5(c)-014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functional physical and mental intervention training on soldier mental and motor function. Methods 40 of 325 health soldiers were selected. Body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behavior training were taken before military training. The soldiers were taken training for 1.5 hours, 3 times a week, lasted for 8 weeks. SCL-90 and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test scoring system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raining, except paranoia, terrorist factor, other factors scores were all better than before training (P < 0.05). In body function aspect, the functional action screening test scoring system score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except straight line forward lunge, other factor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Conclusion Functional physical and mental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soldiers' mental and physical func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 physical and mental training; Motor function; 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军事训练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战场能打赢的重要保证,然而现阶段的更多军事训练停留在对军人的运动表现与军事技能层面的训练,缺乏对军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适应以及支撑军事体能和军事技能的运动功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本文从心理与身体功能适应入手,运用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旨在强化战士身体运动功能的同时增强其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并能主动适应军事训练,减少训练伤的发生,为促进作战需要的科学化的军事训练模式与军事训练的医务监督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全军卫勤训练基地2014年参与培训的战士为研究对象,共计40人。入选战士均无心理健康问题、训练伤病、感冒及慢性疾病。平均年龄(19.37±2.50)岁,身高(170.11±4.70)cm,体重(61.95±6.38)kg。本研究均征得受试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对研究对象进行本研究规定的功能性身心训练与军事训练相结合。根据第一次功能动作测试结果和心理测试状况,分析受试者身心两方面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功能性身心训练方案。把该组训练方案穿插入平时的军事训练中,共进行为期8周的训练(试验训练),每周训练3次,每次1.5 h。具体训练内容为:A动作准备训练:动态拉伸、神经激活;B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悬吊举腿训练;C速度训练:弹力绳抗阻跑、跑台阶、跑跨栏架、折返跑;D有氧训练:12 min跑;E心理行为训练:超越自我、勇攀高峰、信任背摔;F康复再生训练:静力拉伸、扳机放松、泡沫轴滚动;G综合训练:400 m障碍跑的阶段性练习和完整练习。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量表测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包括90个问题,设置有9个基本症状因子[1],内容涵盖躯体化、敌对性、人际关系、焦虑等方面。

1.3.2 功能动作筛查测试 采用功能动作筛查测试评分系统。功能动作筛查是通过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等7个动作表现对机体发生训练损伤预判。该测试分为4级评分制:受试者按规定完成动作时出现机体疼痛记0分;受试者不能完成规定的测试动作记1分;受试者完成规定动作但出现机体的代偿现象记2分;受试者顺利准确完成规定动作记3分[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受训者实验前后动作功能筛查测试各项动作平均得分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身心功能性训练对战士心理应激素质水平的影响

通过8周的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训练前后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除恐怖、偏执因子外,剩余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1。

2.2 功能性身心训练对战士身体运动功能水平的影响

训练前后进行功能动作筛查测试,结果显示,7个动作训练前后的得分除直线弓箭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 > 0.05),其余6个测试动作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3 讨论

功能性身心干预训练是融合功能性体能训练和心理行为训练,旨在从训练的视角提升人体运动功能和心理素质的新型训练模式。心理行为训练沿用并创新了拓展训练的“体验式”培训的理念[3]。因此它的训练模式的产生与拓展训练有很深的渊源。同时,以军队新军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围绕“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注重官兵心理健康水平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心理应激情境,对受试者进行心理素质进行培训,有助于提升心理适应能力。8周功能性身心训练结束后,进行训练后的SCL-90测试并与训练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除SCL-90量表中的恐怖、偏执因子不具有显著性变化外,其余各因子都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躯体化、强迫因子呈现显著性差异(P < 0.05),敌对性、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01)。由此看出,通过身心功能干预的阶段性训练,对受训者的心理主观应激心理因子,如自信、焦虑、团队协作、抑郁等个性负面因子具有良好的正向影响。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用分析

一、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

从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现状来看,在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运用[1]。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措施。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方式,对训练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在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强化以后,学生对集体的责任心也会而得到有效的强化。因此,素质拓展训练与高职体育教学之间的融合,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丰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

身体素质培养与体育技能训练脱节的问题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体验化的学习方式和基于模拟场景的训练方式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特点,相比于传统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和挑战性特点可以让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提升。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也可以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器材、场地不足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而,素质拓展训练的应用,可以让高校通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的方式,对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二、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因素

(一)素质拓展训练中的不安全因素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在户外进行。天气、温度、场地环境等因素会给训练过程带来一些不确定的危险因素。一些具有一定难度和运动强度的项目也会给素质拓展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师资队伍

在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以后,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了高职院校所关注的一个问题。素质拓展训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为了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保障,体育教师除了要对教学技能和心理学技能进行掌握以外,还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解。在素质拓展训练的进行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变化进行把握,并要对训练项目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发事件进行解决。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也是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三)学生自身因素

从高职院校学生队伍的现状来看,独生子女在学生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一些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表现出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家人或朋友有着较强依赖性的问题[2]。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可能会表现出难以与同学和睦相处的问题。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这些学生可能会与其他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还有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不肯吃苦,对素质拓展运动缺乏参与兴趣的问题。

三、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

素质拓展训练由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的拓展训练组成。对参与者的身体耐力、身体协调性和爆发力进行提升,是这一训练体系的主要目标。在高职体育教学中,以潜水运动、划艇运动为代表的水上课程、以户外生存、溶洞探险为代表的野外课程和以高架绳网、雨中穿越为代表的场地课程是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课程。除此以外,学生在军训期间接触到的一些军事技能训练项目也可以被看做是素质拓展训练课程体系的一大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素质拓展训练的教学流程

一般而言,应用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素质拓展训练体系的教学流程主要涉及到了以下方面:一是训练开始之前的热身活动。热身环节既是学生建立团队关系的过程,又是帮助学生缓解自身紧张气氛的过程。第二是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的设置,个人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承受考验,团队项目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彼此信任,对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强化。第三是素质拓展或活动的点评、总结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以对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进行总结,也可以在教师的讲评中对拓展训练后的体验成果进行充分认知。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在参与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成果也可以在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得到运用。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素质拓展训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体验式教育活动。从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看,这一教学方式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传统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一些科学化的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是对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进行提升的有效方式。从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质量问题来看,它主要与以下因素之间存在着联系:一是学生体能的提升情况;二是学生体能意识的培养;三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素质拓展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一些让一些单一性的素质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也可以让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体育教学进行过程中,一些教师对集体跳绳项目进行了应用。教师采用了以10人为一组的分组方式,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并让每个小组完成一分钟跳跃50次的目标。在这一活动的进行初期,学生在难以实现有效配合的情况下会表现出难以完成目标的问题,在训练项目开展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之间的配合度会有所上升,每个小组的成功率也开始不断上升。在学生完成训练任务以后,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是以“同舟共济”为主题的素质拓展项目,教师在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后,给每个小组发放了九块塑料地毯,其中一个小组的队员站到地毯上面以后,让另外一组随意减少地毯块的数量,进而对不同队伍留在地毯块上面的时间进行比较。从这一活动项目的应用效果来看,它可以让学生的运动协调性得到提升,也可以在促进师生沟通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重视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性原则是素质拓展训练应用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训练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安全意识进行强化,也需要在对训练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对器材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针对一些存在一定危险性的训练项目,教师需要在对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的基础上,安排一些学生负载保护管理,也需要让学生对一些规范化的保护方法进行明确。

(三)加强素质拓展训练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地区优化,可以为素质拓展项目的应用提供一定的保障。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着枯燥性等问题,教师也难以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素质拓展训练的开展,可以为体育学科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这一模式进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因而一些教师也存在着对这一项目缺乏了解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体育教师队伍进行优化,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对素质拓展训练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培训机制进行完善。为了让教师对素质拓展训练进行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可以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之中,以便让教师对相关的训练手段进行了解,也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与专业训练的方式,让教师对素质训练的训练过程进行了解。在对教师的训练能力进行培养以后,教师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各个训练环节中的表现入手,对训练方案进行调整。在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的基础上,对适用于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可以让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得到提升。在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完成以后,教师也需要从实践过程入手,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总结经验,以便对拓展训练的训练方法进行完善。

(四)优化素质训练课程的测评体系

从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特殊性来看,它的教学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训练前后的变化;二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在训练前后的辩护,三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的变化[3]。可以说,以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的综合分值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无法这一课程的评价工作中发挥作用。在这一课程的测评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在心理方面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变化进行总结,进而通过对学生的实际状况与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方式,对素质训练的训练效果进行评价。对素质训练课程的课程测评体系进行优化,可以为这一训练活动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星慧.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9):163-164.

[2]赵双云.试论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31):37,39.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4篇

如今,健身App的概念已被炒得足够火热,它满足了人们对一个高使用频度、高用户粘性的产品形态的期望,因此国内不少互联网创业者正前仆后继地涌向这片蓝海。

而健身App虽然以健身功能为前提,但它的玩法却绝不仅限于此。从国内众多健身App的玩法来看,健身这件事儿还真是颇为百搭。什么社交、智能硬件、O2O这些概念都能和健身擦出火花来。然而历史课本告诉我们,这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必然不会持续太久,那些并不合拍的人和产品最终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那么,下面就来看看国内健身App们都想出了哪些新奇的玩法——

健身+社交:甭管是什么产品,先把社区搞起来

1.乐动力

上线时间:2013年4月8日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刘超,同时担任手表控CEO,此前在Google工作

融资情况:2014年5月,获DCM中国、蓝驰创投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产品特性:

在国内做垂直应用,肯定绕不过社区这道坎儿。乐动力上线之初并没有做社区的想法,直到3.0版本才推出圈子功能。在这里用户可以自建群组,也可以加入别人的群组,但想要加入其他人的群组则只能通过搜索,而没有时下流行的热门群组展示功能。相较于其他出道虽晚,但早早就把社交作为首要功能去运作的后辈们而言,乐动力在社交上确实做的还不够深入。

当然,出道早的好处在于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精准的监测数据,因此从工具的角度而言,乐动力依然做得不错。位居Appstore健康健美榜首位,便是对其健身功能的肯定。

2.Keep

上线时间:2014年10月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王宁

融资情况:2015年7月获B轮融资

产品特性:

Keep是一款具有社交属性的工具类产品。用户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健身课程进行真人同步训练,完成后还可将成果分享到社区。Keep自上线以来就兢兢业业地深耕社区,在App的“动态”页面,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肌肉照,这些由用户自发分享的动态,就是Keep健身社区的基石。而图片的形式足够直观,激发了人们的评论和互动欲望。

另外,Keep要求用户在健身结束后才能状态,可见在健身这件事上,Keep做得还算本分。

3.动动

上线时间:2012年6月1日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刘越,曾任微创软件COO,前微软工程师

融资情况:2014年9月,获联创策源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产品特性:

动动是一款健康监测类App,它也能记录你的健身成果。在健身功能上,它还提供定制的健身方案可供选择,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案,并在方案指导下进行健身。动动的社区功能以论坛形式呈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板块发言。动动社区的问题在于,没有提供交友的入口,用户之间的社交往往流于对话题的即兴探讨,而缺乏更进一步的互动。

此外,作为一款健身类App,动动黑沉沉的主题也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健身+硬件:软件硬件不分家

1.WeCoach

上线时间:2014年4月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陈隽永,曾在IT咨询行业和互联网行业工作

融资情况:2015年2月,获米仓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产品特性:

WeCouch首先是一款智能硬件,用户可以将它固定在哑铃上,然后通过WeCouch App查看监测数据。WeCouch还会提供多种训练方案,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方案来确定健身目标。WeCouch确实解决了很多人不愿意前往健身房健身的痛点,但如果WeCouch的目标是做用户的私人教练,那么它的拓展性可能还太弱了些。

2.有品

上线时间:2013年11月19日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张悦,此前曾创办博看文思

融资情况:2014年6月,获腾讯产业共赢基金、京东商城2100万美元B轮融资

产品特性:

就在今天(8月6日),有品Picooc了新产品有品Picooc魔秤CC,目前有品Picooc的体重体脂秤主要分为两个系列,S以及C系列,S系列定位中高端,C系列定位低端。上秤后,只需在App中摇一摇,就可获得即时数据,包括体重、体脂以及直观的身体得分。它还能记录你的体重、体脂变化,甚至身体中的蛋白质含量、基础代谢率等等。所以这其实是一款体检设备。

3.咕咚

上线时间:2011年8月17日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申波,此前曾在诺基亚西门子、思科等公司从事技术研发

融资情况:2014年,获SIG海纳亚洲、软银中国3000万美元B轮融资

产品特性:

咕咚算是做健身App的老前辈了,而他们做智能手环则是在2013年,手环本身无甚亮点,无论从外观还是功能上都给人似曾相识之感。咕咚的优势在于软件,其App的功能足够齐全,动态、群组、附近的人甚至还有扫一扫……所以单从产品功能的齐全度上来讲,说咕咚是健身App里的微信也不为过。不过如此繁杂臃肿的功能,不知对用户体验而言是功是过。

健身+O2O:做线下健身房的线上入口

1.全城热炼

上线时间:2015年1月23日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司维,同时担任时差网CEO,曾在投行工作

融资情况:2015年5月,获经纬中国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产品特性:

全城热炼把O2O的概念带到了健身行业。你可以把它当做健身业的Uber、滴滴打车。用户可以通过全城热炼App预约场馆、预约课程,然后再去线下健身馆里老老实实把钱花出去。全城热炼已经进入全国八个城市,可以说已经在健身O2O市场占得了先机。但问题是,既然有用户愿意使用健身App在家中训练,为何还要去线下破费。从这个逻辑上来讲,健身O2O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

2.燃

上线时间:2015年4月22日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王浩,曾创办天品网并担任CEO。此前曾担任美丽说高级副总裁、华强北在线COO

融资情况:2015年7月获1500万美元A轮融资

产品特性:

燃虽然起步晚,但是曝光率却意外高。我们从IT桔子上获得的数据显示,燃已经在今天7月份获得15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不明。如果有这笔资金,那也就不怕和竞争对手打补贴战。在产品功能上,燃和全城热炼相似,也是通过线上App预约线下课程、场馆,和全城热炼不同的是,燃已经早早把社区搭建起来了。

健身+教练:在健身这件事儿中,教练总是很重要

1.FitTime

上线时间:2014年3月24日

团队情况:联合创始人朱骁潇、董煜

融资情况:2014年7月,已获经纬中国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产品特性:

最早从人人网起步的FitTime通过传播健身、健美文化,一些健身指导迅速获得大量的用户关注。所以专业化内容可以说是FitTime的基因。FitTime的原创内容能够给用户提供近乎专业教练的指导,除此之外,它同样可以监测健身数据,同样拥有一个健身社区。从这个角度而言,FitTime想做的其实是一个线上健身教练的角色。

2.叫练

上线时间:2014年9月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余建,友友租车联合创始人、前任CEO,曾在阿里巴巴工作。

融资情况:2015年1月,获高榕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产品特性:

和FitTime不同,叫练做的不是把专业课程搬到线上,而是为用户找到线下的专业教练,通过“约”来连接健身小白和专业教练。不管怎么说,专业教练还是比视频教程更有帮助,而约教练这种形式,本身也有社交性质,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并非难事。

健身+细分:健身市场还有哪些长尾可以挖

1.去滑雪GoSki

上线时间:2015年2月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赖刚,雪具连锁店冷山创始人,滑雪垂直门户单板地带创始人,曾创建TOM体育和腾讯体育

融资情况:2015年7月,获清流资本天使轮融资

产品特性:

健身当然不仅限于举举杠铃,做做俯卧撑什么的,滑雪同样是一个不错的健身运动。但是去滑雪切入这个细分领域的方式却令人困惑,其创始人赖刚称低水平教练导致初学者对滑雪运动敬而远之是去滑雪致胜的机会,所以去滑雪将为用户提供的其实是约教练的服务。

那么用户会为了约滑雪教练这件事去下载一个App吗?(你以为微信是干什么吃的)这个问题也是其他运动细分类的健身App需要面临的问题。

2.薄荷爱瘦身

上线时间:2011年8月21日

团队情况:创始人兼CEO马海华,曾任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境外投资经理。

融资情况:2014年5月,获SIG海纳亚洲、DCM中国、高通投资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5篇

在技能竞赛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现学生,培养学生,都应该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培养训练方案,在经历了多次组队参加技能竞赛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选拔、培养竞赛选手的方法。

我们通常把竞赛选手的培养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即学生选拔、技能强化、心理辅导以及临场应变能力的培养,这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选拔、培养竞赛选手的办法,是近年来我校各个专业取得良好成绩的根本保证。

一、学生选拔

学生的初选,在整个技能选手选拔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后期强化培训进度和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学生初期的选拔,采取的是,以校内技能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为主,教师推荐优秀学生为辅,通过选拔、考核,成立一个参赛选手5倍人数的集训队。通过在校内大张旗鼓、公开、公平的选拔活动,为学生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逐步进入了以赛促教,以教强赛的良性循环之中。

集训队成立之后,便对入围的选手,进行培训,指导老师团队依据竞赛标准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拟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课题,精心安排悉心指导,同时对入围选手,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测试,根据平时练习的情况,和临场测试的结果,通过指导教师团队的综合考评,采取逐次淘汰的晋级方式,确定最终参赛选手。这种逐次淘汰的晋级方式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处于竞争的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刻苦训练的意识,同时通过多次的模拟竞赛强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样就能够确保基本功最扎实、临场经验丰富、心理承受能力强的选手成为最终的参赛选手,减少偶然因素对选手的选拔工作的影响。

二、技能强化

在技能强化方面,我校主要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教学大纲为指南,学校采取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求学方式,达到教学的目的。

其次学生通过产教结合,让学生逐渐了解练习工件和生产产品之间的区别,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逐渐从一名在校学生往准工人的方向发展。这样做的好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产品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在学校学生的产品是百分制,六十分就为合格品,而工厂生产的产品即便是九十九分,也是不合格品甚至是废品,以便让学生在进入工厂投入生产之后,能够迅速的调整自身的心态。

最后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进入工厂顶刚实习,通过与工件的零距离接触,让工厂师傅对学生一对一的辅导,让学生向工人师傅学习他们的精湛的生产技术,遇到问题的时候时如何解决问题,观摩工厂师傅在生产产品时,在撰写产品工艺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将学校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生产实践当中。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学习,学生已具备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之上再择其优者,通过一段时期的针对竞赛标准的强化训练,在竞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心理辅导

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大阅历较浅,技能尚未达炉火纯青的境界,知识面也不宽广,因此心理辅导这一环节,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通过竞赛选的选手,虽然都是学校的尖子生,但是由于参赛经验普遍不足,与各个兄弟学校的高手同台竞技,在心理上多多少少都会产生紧张地情绪,因此为了将学生的心里状态调节到最佳地状态,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不断给选手制造压力,让选手每一次训练,每一次选拔都严格按照竞赛规程进行,即让选手了解比赛的残酷,也让选手习惯这种比赛的残酷,让选手形成一种练习是比赛,比赛是练习的思维意识。这样选手就能在竞赛中充分发挥平时的训练水平,甚至会有超水平的发挥。

我校09级数高1班的王勇康同学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在学校校级技能竞赛当中,该同学由于在比赛当中产生了紧张的情绪,因此比赛的成绩和他真实的成绩相差甚远。

鉴于这种情况,指导教师团队便采取每一次训练都正规化、实战化的办法,每次模拟考试的时候,都由他们不熟悉的老师进行监考,以达到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目的,每次模拟考试结束之后,我们都会给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参赛心态和心理的变化,再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放下心理负担,从新投入到训练当中,在这样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关心与关怀的训练中,我校各参赛选手均有不俗表现,特别是王勇康同学不负众望,在本年度的车工技能竞赛当中脱颖而出,在市级“中职学生车工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和在四川省“中职学生车工技能竞赛高级组”取得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本校甚至是本市历年来在四川省中职学校技能竞赛中的最好成绩。

四、临场应变能力

比赛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地紧急情况,因此在练习时,实习指导教师,将会根据自身经验,和历年来在比赛中所遇到的突发性问题,对选的学生,设置层层障碍,模拟现场将会出现的各种问题,针对现场的情况,让选手迅速对现场地情况进行调节,以求达到自己最理想的操作状态,比如对车床中托板和小托板的调节,就是在车削加工中的一本必修课,在车削锥度的时候,小托板的松紧必须达到选手自己合适的松紧程度,否则车削出来的粗糙度便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在车削梯形螺纹或者三角螺纹的时候,倘若中托板过松,也极有可能出现乱牙的情况。通过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的模拟,增强了学生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参赛的信心,所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也显得非常重要。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设计思维;学习方式 ;复习课 ;讲图;核心素养

一、让设计思维成为创新教学设计的利器

1.设计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1969年,“设计思维”名词就出现在美国社会科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的著作《人工智能科学》中,西蒙将“设计”定义为“让当前环境变得更好”,并首次将“设计”视作一种思维方式。20世纪80年代,斯坦福大学开设“设计思维――创新活动的路径”系列课程。随后,设计思维的概念和价值已经被各行各业广泛认可。21世纪初,设计思维在教育领域尤其是美国的教育系统发展成熟,并形成其自身的文化、方法和应用体系。

设计思维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科学的应用规则和程序。如西蒙将设计思维概括为定义、研究、构思、原型、选择、实施和学习七个步骤,这些步骤使思维过程清晰,井井有条。设计思维的最终目标是呈现最好结果,带给用户最好的产品体验。

常曰“师者匠心”,殚精竭虑地要将学生培养成才、雕琢成玉,这样的描述中,已经显示出教师也是设计师,可运用设计思维,创新教学行为。课前,教师需花远多于课堂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课中,教师不仅按设计落实教学行为,还需根据学生课堂反馈调整教学行为;课后,教师需通过学生的作业及测试了解学习效果,并思考相应补救措施。

2.设计思维促进学生成长

学生缺乏的从来就不是创造力,而是施展创造力的舞台。如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融入设计思维,鼓励学生成为“设计师”,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帮助他们建构受用一生的思维模式,可促其全面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梁慧芳教授认为,设计思维训练至少可从以下四方面让学生受益:一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蕴含创造性的行为,设计思维能够保持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二是设计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掌握此种方法后,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难题,并善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协同合作是设计思维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其塑造学生观念和行为的重要源泉,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四是设计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乐观、自信、不畏艰难的品质,同时不断地反复与改进会降低学生对失败的恐惧感。可见,设计思维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能积极促进学生成长。

3.设计思维创新教学设计

试想,课堂设计建立在对学生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在解决学生提出已有疑问的解决中,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是与学生沟通后共同建构的,方案的每一次调整与改进又基于对原有方案测试的结果,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更有成效?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否更强?创造力是否会更充分体现?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设计思维的框架内,学生学习的愉悦感是所有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目标,教学设计是在反复测试中不断完善。这样的教学不再盲目低效,教学过程充满灵动,更加丰富多彩。

二、用设计思维实践学生课前讲图项目

学生课前讲图是在高二和高三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后,师生共同设计并实施的一项课堂学习项目,旨在将设计思维理念融入课堂活动设计。为此,设计了“聚焦问题―分析需求―构思方案―建立原型―改进提升”等五个思维步骤。以必修三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复习为例,开展学生课前讲图活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区域为载体,运用必修一自然地理和必修二人文地理相关概念、知识和原理,分析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发现区域l展问题、分析发展对策。

1.聚焦地理复习问题

课堂上,一贯更关注教师“教”得是否投入,学生“学”得是否愉快,但少有关心学生的“习”,导致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区域地理问题能力不强,进而直接影响复习成效。融入设计思维新理念开展前期调查,可获取学生对高三地理复习课的真实想法。学生的焦虑表现在:课堂听得懂,课后不会做题;做主观题时,心里明白,却说不出、无法写;区域知识缺乏,区域识别能力有限;喜欢背诵答题模板,固化分析问题思路,缺少对生活中材料的提炼分析和思维的变化创新。

2.深入分析学生需求

初步明确学生地理复习问题后,教师进一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是能准确识别区域。这是了解区域特征、分析区域问题、探索区域发展的基础。学生渴望在小尺度地图上,根据经纬度位置、轮廓形状、区域地理特征等快速、准确地判断所属区域。二是能“学”到知识、“习”得能力。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区域,面对真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学生喜欢轻松愉快地听课,也需要实用充分地研讨,更希望精确高效地答题。三是能规范使用地理语言。学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尽量摒弃口语化表达,改变只能用“关键词”的惰性表达方式,尝试按照地理思维方式表述地理现象和原理。四是能有效地获取和提炼材料信息。善于从鲜活、即时的生活素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五是强化训练地理思维,灵活掌握答题方向。改变大量记忆地理答题模板的现状,突破原有的固化思维定势,能灵活而科学地运用地理原理及规律阐述和分析地理事象。

3.精心构思训练方案

设计思维非常强调使用者的动手实践能力,即设计原型,这一环节要求设计者善于利用一切材料,将头脑中的想法构思成具体的方案。运用设计思维解决问题即是将思想转变为行动,并在行动中加以深化的过程。调研分析完毕,教师可初步设计学生绘图、讲图的基本方案,然后由工作室团队成员,共同讨论方案的具体环节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大家一致认同方案应建立在有效、有趣、可操作、可评价基础上。之后,可组织部分高三学生学习小组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讨论,并做一定改进,最后师生共同确定高三复习课“学生讲图”项目实施方案。

4.建立学生讲图原型

“学生讲图”方案旨在通过区域选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通过地图绘制训练学生地理技能,强化区域意识和区域认知,同时培养学生地理美感和获得感;通过地理知识讲解,训练学生大胆表达的勇气以及地理语言的规范;通过区域素材查找及选用,培养学生对有用信息的搜索和提炼;通过自然地理要素及特征分析,培养学生地理环境整体性观念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养成。

根据“学生讲图”方案(如图1),学生按照时间安排和绘图、讲图要求做充分准备。仅在区域选择环节,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差异明显,既有对美国、日本、俄罗斯、意大利、英国、五大湖地区、墨累河流域等世界重要发展区域、中国四大地理单位部分地区的选择,也有平时难以注意的面积较小国家和地区如博茨瓦纳、斯里兰卡、哥伦比亚、格林纳达、高加索地区、西印度群岛地区、开普敦、合恩角的选择。仅从区域选择就可看出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发挥。

知识讲解环节,多数学生能从自己绘制的地图上获取位置信息,并据此分析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的学生还能从搜集的材料中解读该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5.改进提升讲图方案

“学生讲图”方案至少经过三个阶段的尝试,即在区域地理知识拓宽延伸中行动、在一轮复习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在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提升。

讲图方式的调整。第一阶段:学生自主设计、准备、讲解第二阶段:学生先讲解,后由其他学生质疑提问,讲图者解答,若不能解答可以向老师求助第三阶段:讲图者讲解同时,根据需要向其他学生提问,小组研讨寻找答案。上述案例中某学生讲解也门时,课堂就有学生提问“为什么也门境内无铁路”,后由大家共同研讨,提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境内运输靠牲畜”、“水运发达”等可能原因。这个过程中通过全面讲解、大胆质疑、科学推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得以训练和提升,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得以强化和升华。

讲图时间的调控。第一阶段:5分钟时间讲图。关注准备足够的内容材料以及学生表述时语言不丰富,缺乏地理味,欠缺地理知识的系统性等第二、三阶段:10分钟时间讲图。关注学生地理描述和语言能力不断加强,特别是优秀学生的引领和带动以及生生互动及答辩环节的把控。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双师型”师资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6?0058?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华北科技学院隶属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其前身是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84年投资兴建的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分院。学院坚持以安全生产为第一服务面向,坚持以工为主、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多科性现代大学的办学定位,努力为安全生产输送专业人才,攻克科技难题。基于长期坚持的“自立立人、兴安安国”的办学传统,已经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一、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华北科技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教学模式,为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为煤炭行业服务的宗旨,突出安全科技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专业设置紧贴行业需求。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实施产学合作教育,建设产学研基地。安全工程、采矿工程、自动化3个本科专业被教育部列为特色专业建设点,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电力电子及电力传动被批准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学校面向素质教育、面向安全生产、面向煤矿行业开展科学研究。现有煤矿安全人机工程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水害预防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河北省矿井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建设实验室。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水害防治等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校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劳工组织等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工作联系,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加拿大凯普澜诺大学、越南地矿大学等高等院校通过多种形式联合培养专业人才。

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遵循“实践育人”的指导方针,以学生课堂获得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设计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践教学内容和体系,围绕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通过学生亲身参加和体验的教学型实践、专业型实践和科技型实践环节,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以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现已经面向企业建立了数十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合作、实践教学、学生就业等活动,成效显著。学校拥有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电工

[收稿日期] 2013-09-12;[修回日期] 2013-11-10

[基金项目] 华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 黄成玉(1977-),男,内蒙古通辽人,华北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技术,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测控技术.

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学生科技创新中心三个基础良好的电类专业学生实践平台,形成了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常态化机制。

3. 结合安全行业背景优势,选定特色专业为试点专业

根据自身优势,注重学科、专业规划,以服务行业为原则,学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专业有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三个专业,均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这三个试点专业在低年级采取学科基础课程的统一平台,高年级再分流,以开滦集团、潞安集团、瑞赛长城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主要依托,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采用弹性学分制度管理、个性化培养方案。当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之后,再扩大试点专业范围。

二、建立校企联动、多层次协调的组织管理体系

为保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卓越计划领导组(即校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负责审定和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研究配套制度与机制、提供保障措施等重要事项的协调和落实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和校企协作组,在各个试点学院成立卓越计划培养工作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校内归口主管单位是教务处,依托单位及时参加试点的各个院系,依托企业是开滦集团、潞安集团等。

1. 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协作组

主要由分管副校长、教务处、试点专业负责人、合作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级工程师等组成,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和具体工程实践实施方案。落实企业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学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及时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和完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职业定位和职业素质培养。每年召开卓越班学生座谈会、授课骨干教师座谈会和企业人员座谈会,及时发现方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为一下步方案优化与落实提出预案。

2. 试点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

学校分别成立采矿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组。由各试点学院院长、副院长担任正、副组长,企业资深工程师、专业负责人、相关教授等组成的培养工作组,负责本学院试点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组织实施、监控各个教学环节,保证“卓越计划”工作顺利进行。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 招生方式及规模

从2012级开始招生。根据学生本人志愿和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全校理工科新生中综合考虑面试成绩和高考成绩的基础上,组建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自动化三个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验班,每个专业30名学生,共计90名学生。以后在总结实验班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逐年在其他可行的工科专业推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2. 学制及学籍管理

试点专业的基本学制为4年。分为校内培养和企业培养两个阶段,其中企业培养阶段累计不少于1年,主要完成基于岗位的项目课程、工程实践以及毕业设计,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创新能力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学校对卓越班的学生实现学分制管理,学籍管理灵活机动,建立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在第二学年实行“自愿选择、适时分流、适量增补”的进入和转出机制。可从校内相应专业中选拔学生进入卓越班,将不适应的学生转出到相应的专业继续学习。

3. 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教育的模式下,设计培养方案及其实施办法。特别是改革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及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培养模式为“3+1”模式,即3年在校培养,1年在企业培养,参加工程实践、顶岗工作和完成毕业设计。校企合作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学校在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寻求企业的全面合作,特别是在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直接承担教学工作、成为学生在企业的导师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其次,在真实工程环境下的学习,是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企业导师除了参与学生在企业实训期间的指导工作外,还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教学计划的编制、部分校内课程的讲授和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等过程。

4.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依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参照本校各个试点专业既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标准的基础上,加强与企业研讨,制订有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

一是整合课程体系,压缩课程门数和课程讲授学时。在通识教育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人文科学和社会伦理责任的教育,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科基础知识方面,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在工程中的应用;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加强工程认知、实习、实训等工程实践环节,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原来在学校教室里开设的专业,可以转变为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开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结合工程实际,进一步完善以实验与工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实践性课程,主要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社会普适价值的把握,以及对工程链、企业文化的感性理解;在大学高年级开始一系列课程设计和实习课程,且都在企业中完成。同时,利用本校的行业特色和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将产学合作国际化。

三是教学方法改革。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试点专业课程教师采取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并建立了新的学习评价考核标准,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素质。

四、校企联手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核心教学团队成员由校内专职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试点班辅导员三个部分组成。

1. 校内专任教师

专任教师主要由各试点专业和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共同推荐产生。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具备较好的工程经历,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不少于5年的企业工作经历;长期参与企业科技开发、流程改造和科技服务,近三年内作为负责人主持过横向课题。专任教师的考核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与人事处、相关学院共同进行。专任教师参与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大纲;承担理论及实践教学任务;作为“双导师”之一为学生指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与兼职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业并监控培养质量;对学生进行考核。

2. 企业兼职教师

企业兼职教师由各个学院、工程教育中心推荐,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审核,学校聘任委员会通过即可聘任,聘任年限4年。企业兼职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现场运行、管理经验,必须具有高工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年龄不得超过60岁。兼职教师需要深度参与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的制订工作;聘期内主讲不少于2门次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每届与校内专职教师联合指导不少于4名学生;为所指导学生设计工程实践训练方案、提供实践环境并指导学生进行工程能力训练。兼职教师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考核。

3. 试点班辅导员

试点班辅导员由学工处、相应学院协商推荐,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审核的方式组成。担任试点班辅导员的教师必须具有本专业背景,硕士以上学位,热爱工作岗位,必须与学生一起参加企业学习。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必须具备辅导员、班主任经历。试点班辅导员对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等进行指导和帮助;负责安排专业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协助主讲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协助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实践环节等。试点班辅导员由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组、人事处和学工处共同考核。

五、结语

“卓越计划”的贯彻实施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长期计划,尤其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别是应用特色鲜明、行业特点明显的本科院校更应该尽早实施。华北科技学院属于转型二类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一直是坚持走面向企业应用型、安全科技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本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对学校教学组织和各类政策的二次优化和调整过程,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企业一线需求的高素质工程师。为将来本校全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兄弟院校开展“卓越计划”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韩强,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2] 刘文清,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我校工程教学改革构想[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8(5):1-4.

[3] 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

团队拓展训练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随班就读 “卫星班” 实践

分类号 G760

1研究背景

我国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由政府倡导和推行随班就读,作为实现融合教育的主要途径。历经30多年的发展,融合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自2001年后,我国每年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均占在校残疾学生的50%以上。随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的初级形式,基本解决了轻、中度特殊需要学生的教育安置问题。但是,在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随班就读学生在普通学校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随班就坐”或“随班混读”。主要问题有:残疾儿童在班级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关注和重视,在课堂学习中也常常被忽略或是被放弃,教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残疾儿童在随班就读的过程中,得不到所需的专业服务;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相当数量的随班就读班级教师缺乏基本的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无力照顾随班就读的学生。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作为杭州市上城区唯一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于2014年完成了对学校原有的办学理念、组织管理框架、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的调整,逐步构建了“零拒绝、全覆盖、多模块”的支持性城市随班就读工作模式。但在工作开展的实践过程中,也仍存在未能满足所有特殊学生教育需求的情况。

1.1现有资源教师数量及专业素质有限

目前,杭州上城区共有随班就读学生121名。随班就读学生类型多样,涉及学习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注意力障碍等多种类型。而上城区仅有15所学校配备了资源教室,且资源教师普遍缺乏特殊学校的教学经验,即使大部分资源教师参加过各类特殊教育培训,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学生状况,仍明显感到无所适从。

1.2巡回指导质量不高

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巡回指导服务在最初的融合教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巡回指导的功能界定模糊,欧美等国家的巡回指导教师主要服务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为他们顺利接受融合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而我国的巡回指导教师则主要承担的是为普通学校提供咨询、为普通学校教师提供指导等服务内容,为学生直接服务的功能有限。其次,目前的巡回指导服务多是特殊学校在融合教育理念下的一种自发,缺乏有效的服务模式,存在服务随意性强等问题,致使普通学校对巡回服务的认可度较低。最后,巡回服务的工作质量受服务教师个人能力的影响较大。即使优秀的特教教师也有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面对类型多样化的特殊需要学生总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

1.3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教师合作有限

区随班就读学生在完成鉴定后,就开始享受专业服务,由特教教师针对学生的核心障碍进行康复训练。但是这种服务主要以抽离式的服务为主,这就导致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教师之间合作少甚至不合作。一方面,普通学校教师不知道该如何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合适的支持,导致随班就读学生不能生活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另一方面,特教教师的专业资源无法服务到普通学校其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造成资源的浪费。

面对上述问题,为了让随班就读学生能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上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在原有资源教室、巡回指导等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融合教育的优秀经验,尝试在普通学校设立辐射型资源班,即“卫星班”,构建新型随班就读服务模式。卫星班(satellite-classroom)是在融合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在普通学校内部设置的由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共同管理的为区域内特殊需要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的场所。该模式在澳大利亚的随班就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在当地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我们借鉴这一模式,结合上城区的特点,尝试在实践中探索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依托的“卫星班”区域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区域随班就读质量。

2实践研究过程

2.1确定卫星班设立学校及学生

上城区现有2所学校设立了卫星班试点,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所普通小学进行实践研究。该小学与杨绫子学校只有一条马路之隔,该校领导一直重视随班就读工作,学校从2005年起就承担本学区的随班就读工作,是区随班就读示范单位。学校至今共有随班就读学生35名,涉及障碍类型较多。根据《浙江省特殊教育卫星班工作指南》,选取该校2013年新认定的4名随班就读学生和1名杨绫子学校学生作为卫星班研究对象。学生所在年级涉及三、四、五年级。障碍类别涉及自闭症、注意力障碍、智力障碍等多种类型(见表1)。

2.2确定研究参与者

研究参与者首先是卫星班的任课教师。卫星班任课教师有3名,其中2名为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1名为普通学校教师。在2名特殊教育学校专职教师中,1名教师同时具备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经验;另1名教师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学习背景,并具备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经验。此外,研究团队还包括资源中心全体康复教师、高等院校教育和心理学专业的专家团队、区教育局领导以及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管理者。这样的研究团队吸纳了行政管理、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各方力量,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支持。

2.3提供相关保障

卫星班作为随班就读的一种新形式,以切实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服务质量为目的。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作为卫星班的依托,从资金、制度和人员方面全力支持卫星班的开展。首先,每个卫星班试验点由省教育厅一次性拨付50万元建设经费,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不仅为每个卫星班提供10万元的启动资金,而且在运作的过程中会根据卫星班学生的需求提供物质支持;卫星班特殊学生生均共用经费按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10倍以上拨付。其次,制定卫星班教师岗位职责、卫星班运作的各项制度,让卫星班的运作有“法”可依。最后,卫星班教师的编制归属于资源中心,当卫星班教师在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由资源中心统筹其他康复教师提供帮助,当其他康复教师遇到困难时,资源中心会邀请专业医生和高校专家共同诊断,提供帮助。

2.4明确卫星班的功能定位

卫星班在普通学校内部设置,由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共同管理,由上城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派专业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育评量、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设置课程和开展教学。其主要功能有四个:一是支持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开展,为普通学校全体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在普通学校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二是为普通学校教师和家长开展培训,提升其教育能力;三是引介特殊教育学校中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好的学生到普通学校卫星班学习;四是开展融合教育活动,促进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提升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能力。

2.5探索卫星班的运行机制

卫星班具有辐射作用,通过卫星班将所在学校、卫星班学生所在的班级、特殊教育学校有机联系在一起,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服务。卫星班的运行以特殊学生为中心,主要包括诊断性多维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教育服务、总结性多元评估等环节(见图1)。

2.5.1诊断性多维评估

第一阶段是诊断性多维评估。在这一阶段,由专家团队对卫星班学生进行多学科的全面评估,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医学诊断评估。由专业医生对每位学生进行智商、障碍类型和生活适应能力评估。二是教育心理评估。由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康复团队利用自编《随班就读学生教育评估问卷》,从感知觉及转换、认知、动作、语言、社会适应、学业成就以及学习品质七大领域对学生进行评量,了解学生的能力现状。三是环境评估。卫星班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家访,以及与个案相关的教师、同伴等进行访谈,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

2.5.2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二阶段是根据评估结果,结合资金支持及现有条件量化学生的需求,为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其中,包括确定学生所需服务的内容和时间,如所需安排的个别化课程及时间等。例如,根据评估结果,自闭症学生徐某在运动、沟通、感知觉和社会领域的得分都比较低,所以在课表设计时,除了卫星班集体课外,还为徐某安排了感知觉类和动作类小组课,鉴于学生是自闭症,还为其提供了社交类个别训练课,以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

2.5.3提供教育服务

第三阶段是对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根据服务的主体不同,共有四个方面的服务。一是由卫星班教师提供服务,具体包括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两种形式。直接服务是卫星班教师对学生的抽离式干预和与普通班教师的协同教学,间接服务是为普通学校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教专业知识的培训。二是由普通学校教师提供服务。普通学校教师根据学生能力提供适合的课程内容,营造融合的班级氛围。三是由区资源中心提供服务。资源中心康复团队针对学生障碍类型提供专业康复训练以及对卫星班提供每两周一次的巡回服务。四是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对于个别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邀请专业医生和高校专家共同诊断,向残联和教育局寻求行政支持。

2.5.4总结性多元评估

第四个阶段是总结性多元评估。一般利用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自评、资源中心评估和每学年一次的专家评估来确定学生个别化教育目标的落实,由此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进一步确保服务的有效性。

2.6卫星班的课程安排及管理制度建设

2.6.1卫星班的课程安排

支架是一种架设在建筑物外部用来帮助施工的一种设施。Wood等人把支架的概念类推到教学上,用以描述教师的理想角色,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时,因学生不熟悉任务或没达到一定的能力,而由教师提供支持的历程。我们依据这一理念,结合考虑卫星班学生的教育评估结果以及学生所在普通班级的课表,为卫星班每位学生提供支架式课表(见表2),依据学生需要设计各类课程。具体的教学形式较为多样,例如,在卫星班中按需开展一对一教学、分组教学和集体教学;将学生安排到普通班由教师开展协同教学;开展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融合教育活动等等。卫星班所学的教材多由教师改编或自编。

卫星班每周安排一节集体课(2014年度第一学期是故事理解,第二学期是新闻分享),这门课是需要学生互动和分享较多的课程,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集体课的教学实施主要是主教和助教老师协同教学。一对一个别训练课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核心障碍需求提供的服务。对于有核心障碍需求的学生会由资源中心的专业教师制订训练方案,然后由卫星班教师依方案开展训练。专业教师每两周巡回指导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兴趣课也是多数学生的特长课,我们邀请专业老师为学生进行训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优势,而且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协同走班课程也是一种支持性课程,学生在特殊教育教师的支持下就能够和普通班学生一起学习普通班的教材知识。此外,每天上午的大课间,卫星班的三位老师也会分别带领三位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一起活动,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完成课间活动。每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的评估情况制定下学期的课程。

2.6.2卫星班的管理制度建设

卫星班的运作必须要有制度保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对已有制度不断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卫星班班主任岗位职责》、《卫星班所在学校资源教师岗位职责》、《卫星班所在学校分管领导岗位职责》、《卫星班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岗位职责》、《卫星班学生所在班级任课教师岗位职责》、《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责》、《卫星班绩效考核》等一套制度。

3实践效果与反思

3.1实践效果

3.1.1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效

经过一年的学习,卫星班学生的个别化教育目标基本落实。根据学校自编的《随班就读儿童教育评估量表》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对学生的七大领域能力进行评估。学期初,教师根据量表评估项目对学生进行诊断性评估,按照五级评价标准(0分表示学生完全不能完成该项目,4分表示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该项目)进行评分。数据显示,经过一年的学习,卫星班全体学生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以徐某为例,其卫星班接受直接教学的领域(感知觉、动作和社交)进步尤为明显(见图2)。

此外,教师们反映,卫星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主要体现在:从一开始要去普通班请他们来上课到后来能按课表主动来上课;从不会主动和卫星班老师打招呼,到见面时主动的微笑与问候;从课堂不会举手发言到主动安静地举手发言。兴趣课堂的开设也使学生特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3.1.2促进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角色转换

通过一年的实践,参与卫星班教育服务的特殊教育教师角色也得到了转换。长期以来,特殊教育学校都处在一个相对隔离和封闭的环境中,特教学校的教师也将自己固化为一名普通的特教工作者。但是随着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进,特教学校的功能已经逐渐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就要求特教教师转换自己的角色。首先,作为融合教育的先遣者,特教教师要利用自身的力量宣传融合教育,帮助特殊儿童突破重围融入普通教育,适应社会环境。其次,作为融合教育的实践者,特教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专业的服务,为普通学校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最后,作为融合教育的推动者,特教教师要承担巡回指导教师的部分职能,监督和支持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减少随班就坐、随班就混现象的出现,促进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

3.1.3推动了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能转变

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历程中,资源教室和巡回指导教师在长时间里承担着资源中心的功能。但是普通学校师资紧张而且普通教师缺乏专业的特教知识,使资源教室形同虚设;巡回指导教师专业能力不全面且不能直接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服务,使提升随班就读教学质量成为空话。而卫星班模式的定位是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区域资源中心,下设专业委员会、专业服务团队和卫星班团队为整个区域的随班就读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专家委员会不仅对中心专业教师培养的方向予以指导,而且是随班就读儿童鉴定安置的决策者。中心专业服务团队人员负责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以及向随班就读儿童提供自己优势领域内的直接服务。卫星班团队发挥巡回指导教师的核心功能,与普通学校教师共同协作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是区特教资源中心,还承担为区域内的普通学校教师提供特教知识培训和学习机会的任务。可见,特教学校的传统职能得到了拓展。

3.1.4促进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区)工作的通知》。这份文件浓缩了随班就读开展十几年来的管理经验,对残疾学生入学、教学要求、师资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应如何开展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蚴。但是,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日益重视,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大力增加,随班就读学生所接受的服务质量却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遇到了很多现实困境删。而卫星班模式的开展破解了现实困境,促进了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一是卫星班区别于传统资源教室,在服务形态上更加优化(见表3);二是卫星班依托母体,扩大了教师的范围,区资源中心的康复教师、专业医生和高校专家根据卫星班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三是卫星班课程灵活,利于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四是卫星班教学形式多元,提供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的融合。

3.2反思

3.2.1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卫星班的有效运行要求卫星班老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我们从传统资源教室与辐射型“卫星班”在服务形态上的区别可以看出,不仅在人数上而且在质量上都对卫星班教师有高要求。这也是卫星班有效开展最大的困难。此外,卫星班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增进卫星班教师与普通班教师间的专业合作。普教与特教教师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如学生的融合环境是在普通班级里,这就需要普通老师的引导,而特教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的弱势会阻碍融合的效果;在学业方面及对普通班级现状的了解上,特教老师学科性的弱势及教学经验的缺失会对孩子的融合效果有影响。因此要增进与普通老师的合作,加强普特双方角色释放、角色转移,增进彼此专业成长。

3.2.2课程设置需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