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案例总结

个人案例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个人案例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个人案例总结范文第1篇

一、精做准备,让案例教学走上成功轨道

要想成功地在小学思品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首先必须做好案例教学前的一切准备性工作,为后续的教学开展奠定基础、创造前提条件。首先,教师要先行“取经”,掌握案例教学的一般程序和步骤,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与案例教学法进行对比、整合,创造出适合的实施方法,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技巧。其次,要精选案例。案例选取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对于案例教学的成果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当充分地了解课标要求,研究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成长规律,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不仅能够化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生活案例中分析、探究和解读道德内涵,进而实现正向迁移,而且能够在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实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质量和效能的提升,真正实现小学德育的实质性进展。例如,教学“我是谁”时,教师应当结合“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教学主题,选取若干个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案例,如以助人为乐、志愿者等为主题的案例,或以学生个人的才华为主题的案例等,再附上案例讨论的若干个问题。最后,还要设置一份适切的导学案,内容包括对案例教学法的直观介绍、对有关思品主题案例的教学流程以及学生在讨论交流和汇报过程中的注意点等。

二、巧妙施行,让案例教学实现预定梦想

案例教学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案例教学的核心过程,也是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体验而建构自身思想品质的生成过程,学生主要要完成自主学习案例、小组合作讨论案例、个人汇报学习成果以及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和讨论情况等四个流程的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首先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对于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案例教学,学生可能处在一知半解的阶段,对于给予的案例通常会不知所措,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学习和讨论,做好预设的一切工作,避免走向“活动式的过场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呈现有关“合作成功或失败”的小学学生生活案例后,应当告知学生拿到案例后应当先进行若干分钟的自我学习和思考,在教师提醒下进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阶段以及后续流程等。教师要做好监督者的角色。案例教学的实质是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建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优秀的人格特质,但这要避免课堂走向放任式的放养型教学。因此,教师要做好课堂监控工作,并借机强化遵守纪律意识,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案例学习、讨论和交流之中。

三、全面总结,让案例教学画上完美休止符

案例教学的总结阶段主要是指针对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以及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进行解说,并针对案例教学无法完成或存在知识学习空白的地方进行适当的系统教授。首先,要做好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补充和巩固。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够极大地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并不代表所有的道德、思想、人格、社会责任意识等知识都能依靠案例教学来完成,所以,教师不管是在开展案例教学之前,还是开展之后,都必须对所应教授的内容的达成度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进行补缺补漏。例如,教授“真正的友谊”时,只能利用案例进行辅助教学。对于交友的对象选择、友谊的真正内涵以及交友的标准等,教师都应当通过其他教学方式进行传授,以发展为核心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总结评价的目的应当放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点上,而不应过分注重结果或甄别选拔,应当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的优缺点、讨论交流待改进之处、反馈汇报的形式改进等过程给予更多的总结和指导,以提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力、参与力和有效性。

个人案例总结范文第2篇

 

所谓案例教学,从广义上讲,其就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方法,与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不同,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案例问题设计者、学生学习激励者的角色,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讨论交流,进行建构式自主学习。狭义上的案例教学,则是指以特定教学目的为指导,通过引用真实的、且与教学目的、学生所学知点紧密相联的“案例”,利用案例设计若干“问题”,吸引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旨在找到问题解决措施的一种教学方法。自案例教学法被广大一线教师接受并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也积极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尝试,案例教学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行政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加强了师生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培养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法》课程案例教学前的准备

 

1.教学准备

 

(1)案例选择与设计。首先,案例要有典型性,其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有直接或间接的密切关系;其次,案例必须是真实的,且要生动、翔实、丰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后,案例中应该有“冲突”,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主动与其中。

 

(2)课前熟悉案例。教学过程同样是一个教师熟悉、分析案例事件的过程,为保证案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全面收集案例可能涉及的诸多背景素材、资料,对案例相关资料、内容进行充分梳理、把握,必要时要对相关背景、资料依据教学需求、要求进行修改和丰富。

 

(3)分析学生学情,预测学生反应。课前教师要充分析学生学情,预测案例及相关资料的难易程度,并预测学生可能的反应,特别是学生可能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观点、建议等,便于及时做出指导、应对。

 

(4)制订科学的讨论方案。讨论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为保证讨论的正常进行与有效,需要教师在课前认真、科学的制订讨论计划、方案,包括讨论前期的铺垫、案例的引入、讨论过程与进程的控制及如何结束讨论等。

 

2.学生准备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学生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讨论的最终效果;为保证学生讨论的正常、有序进行,以及学生的全体参与,应该在开展案例讨论之前告知学生讨论主题和部分案情,要求学生按着主题、案情等收集相关资料,提前了解、思考案例,甚至要求学生制订一份关于案例内容的相对翔实、逻辑性相对较强、有个人见解的提纲或者个人看法的文字资料,在讨论时由学生发言使用,这无疑会增强课堂中案例讨论的热情,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锻炼学生独立深入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行政法》课程案例教学的应用实施

 

1.案例教学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是行政法课程案例教学的核心,课程案例教学的实施其很大程度上就是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学生小组讨论。开展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学生所持观点的“对立”、“相关”等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开展小组式讨论,这样保证小组内的人人都有参与讨论的机会,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理由或者展示自己的依据,在不同学生、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中相互启发,达到共识。

 

(2)学生小组间交流。在各小组充分进行组内讨论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派至少一名“代表”陈述、表达本小组组内讨论的结论、依据,适时进行解释说明,学生在不同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使用依据的“碰撞”下,再次进行思考、交流,将对案例的理解再深入一个层次,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知识融入案例问题解决之中。

 

2.案例教学总结与升华

 

案例的讨论与交流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但要想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扎实、有效,教师对案例进行总结、升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通过对案例适时、及时的归纳、总结,将案例涉及的知识真正固化在学生脑中,让学生课后依然意犹未尽的思考、思索案例。案例教学总结、升华的过程,需要教师掌握以下技巧、方法。

 

(1)总结案例讨论过程中关键问题的分析思路、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法,使案例教学“有始有终”;特别是对于那些学生没有达到一致意见或者共识的问题,教师应该综合各方意见及其长处,给学生一个“肯定”,鼓励学生继续思考。

 

(2)对案例讨论时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方法进行补充,丰富学生对案例、问题的看法;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相对来说还很不完善,不能完全的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思考与详尽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使讨论、交流流于表面,而教师的补充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案例。

 

(3)单独阐释意料之外的学生讨论成果;对于案例讨论中学生提出的、独到的个人见解,特别是有明显创新性、创造性的、积极的问题解决思路、方法要给予充分肯定、表扬;对于讨论中意料出现的、消极的想法、建议,要加以澄清。

 

(4)大胆尝试,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教师大胆的让学生来阐述、表达自己从案例讨论中所得的收获、心得、经验,无疑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案例及涉及的知识。

 

三、结束语

 

公共事业管理业专业《行政法》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相对较强的课程,这就为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应用奠定了基础,也更加体现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价值;虽然笔者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受到教师经验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学校支持不够等因素的制约,效果仍不尽理想;为保证案例教学优点、优势的充分发挥,切实借助于案例教学法提升《行政法》课程教学效果,还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提供与创造更多的便利条件。

个人案例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案例教学模式;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86-02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社会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和贸易、又熟练掌握语言的高级复合性商务英语人才需求旺盛,这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发现:案例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增进商务英语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培养商务英语专业生的沟通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二、运用原则

案例教学,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程度的转变[1]。

(一)教师角色转变

在交际性教学活动中,学生应是核心,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不再是中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播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任务的组织者和完成任务的监督者。案例教学法的基础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

(二)学生参与

案例教学模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在智力上和情感上的积极参与。案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个体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经验、巩固理论知识。通过发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讨论问题情境及其内涵,提出可行性方案或对他人的建议提出意见,或扮演核心角色最终选择适当的行动方案。

(三)学生自评互评

案例教学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要具有评价的意识(包括对自身、对他人及对案例教学过程的评价)。由于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知识建构者,他们需要对自身及其他同学在案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实现最佳学习效果的目的。教师只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自己及他人做出客观的评价。

三、案例教学模式实施程序

(一)教学的准备环节

1、教师准备。首先是案例的准备,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案例并发给学生。优质的案例应该源于实际,通常包含许多问题和意见,且每个问题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讨论;同时要有典型性,即通过对某一案例情境的分析实现对某类问题的解决;最后,案例选择还要注意时间安排,所有教师都应该意识到制订案例教学计划及规划时间的重要性。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人数及学生素质的差异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文化、家庭背景等)划分小组,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2)合作教学和团队教学。如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跨学科协作,就需要教师经过个人准备、共同备课、相互配合及协调工作。

2、学生准备。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准备,搜索资料来提高自身习得。学生在案例教学前要做好学习准备,确保有时间读案例且方法得当,案例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照所布置的思考题去分析,抓住案例的主要矛盾,领会教师的主要意图,找出案例中未布置的重要问题。案例分析完毕学生要把分析变成有利于课堂陈述的形式,如设法把要说的形象化、具体化,以便在讨论时说服他人[2]。

(二)课堂教学实施环节

教师应在课前把案例资料发给学生,由学生通过个人和小组研究案例,分析讨论案例中呈现的商务情境,探索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然后决定最终的行动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实况模拟等形式参与沟通,同时在案例背景中学习和练习新的词汇和句法,有机地将商务内容沟通技巧与英语语言的学习联接起来。

1、引入案例。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讨论事先给学生发的案例阅读资料、介绍有关案例的趣闻、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安排等方式来引入案例[3]。一方面引导学生进入状态,使学生关注案例内容,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对教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控制论题、学生情绪、教学质量等,创造良好、健康、向上的教学氛围。教师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提问,带领学生深入研究案例,从中得到想要的答案,并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解决不同情境中的问题。

2、案例分析。分析案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论点、分析案例的相关数据及其面临的机会和困境、形成备选选项、选择决策标准、分析及评价备选选项、选择最优选项、开展行动并执行计划。(1)在案例分析中首要工作就是要确定论点,即关键的角色、问题、决定、挑战或会,通常可以包括人员、设备和设施、方法和系统、材料和其他;(2)分析及评价备选选项,即列出其各自的关键优势及劣势,总结利弊选出最佳方案;(3)在制订最优决策方案之后,必须开展行动并执行计划。行动计划必须是为案例特别制定并且能够回答以下五个问题:即谁、什么、何时、哪里和怎样做的问题。案例分析阶段可以由老师或单个学生主讲,或由一个小组来进行案例分析。个人或小组通常会进行半小时的案例陈述,然后开始进行讨论。

3、讨论阶段。(1)小组讨论。班级中每个小组人数是根据每个案例项目的不同而变化的。小组成员人数过多就会缺少合作;如果成员人数太少就会降低小组讨论的效果以及在完成调研工作上会出现缺少人手的问题。因此,讨论小组的组成最好是自愿形成而非教师安排或随机组成。此外,在小组讨论期间,每位组员根据教师事先发的案例资料查找相关信息并形成个人观点,在小组讨论时把个人观点及遇到的难题与其他成员分享,通过各抒己见形成小组观点并形成书面报告;(2)全班讨论。为提高效率,避免观点重复或相近,全班讨论期间每组可派一位同学陈述该组观点及遇到的难题。教师可把不同观点写在黑板上便于同学讨论、思考。同学针对不同的观点及产生的问题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教师不要马上对发言同学的观点及出现的错误进行评论、纠正或总结,而要把相关内容记录下来留在归纳总结阶段时提出。教师在同学辩论期间要控制好辩论主题及同学情绪,在出现学生辩论的论题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到主题讨论上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牢牢吸引在案例上。教师通过辩论集中上来的焦点问题有的放矢的集中讨论、澄清,形成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完整的认识或主导倾向。

4、归纳与总结。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把本次讨论过程进行梳理,即从本次论题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到支撑论点的论据及得出的结论,把学生分散的见解、观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化、条理化,对整个教学的知识点做结构性的讲解和归纳。在这期间教师可以对在讨论中学生们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从而加深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及掌握,提高案例教学的整体质量。

5、撰写报告。在完成课堂讨论之后,教师要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给出撰写要求。案例分析报告通常由三部分构成:(1)简单介绍案例。包括:公司的概况、业务范围、发展史、存在的问题以及你将如何去研究它;(2)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如讨论公司经营层面的问题,然后再分析其结构和控制系统;(3)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要确保个人方案符合逻辑且与之前分析一致。报告写完之后,教师要对交上来的报告进行批阅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给学生,指出值得肯定的论点和应改进的不足。教师要注重正面评价、积极评价,对于学生报告中反映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集中解答。

6、教学反馈。反馈的途径可以利用调查的方法从学生中获得,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求教师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写好每次课的授课体会,找出每次案例教学的成功和不足,为案例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进做积极的准备。学期结束时,要依据授课体会写出研究报告,并建立案例库。

(三)反思评价环节

案例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可以很高效且公正的体现教师和学生在案例学习过程的表现。教师可以对案例讨论过程进行录音录像,运用教师行为表来进行自评和他评。录像录音可以直观的看到行为人的表现和身体语言以及听到讨论中的对话,教师可以找出错误并发现不足,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此外,教师还可运用教师行为表来帮助自身在观察录像中表现时来确定某些行为方式。例如:经常以自我为中心或经常提问封闭性问题,忘记提问必要的支持性论据等。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对讨论过程中自身表现的分析可以提升提问的技巧,因此在对讨论过程进行分析时应该使用一系列的教师行为表。在案例教学模式中,考试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式。我们对学生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包括小组表现,对案例介绍陈述表现及简短问题和论述题。教师通过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进而有针对性的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对商务英语专业中运用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甚少。案例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在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在商务英语案例专业教学和实训中也具有操作性。因此,商务英语案例教学还有很大的研究和实践空间。

参考文献:

[1]葛明荣.案例教学模式在高师教育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个人案例总结范文第4篇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0-0084-02

西医临床概论是联系医学与药理学的桥梁,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为将来药学服务奠定基础。但该课程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记忆量大,加之新的临床表现不断出现,学习难度很大。传统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特点,让学生非常难学难记抽象枯燥的药物知识,很容易降低对西医临床概论学习的兴趣,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虽然投入很大精力,但效果不佳,学生也不能很好地掌握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所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1]。

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相关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教师讲解及组织学生进行研讨,从案例中学习基本规律、原则,从而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知识,是一种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式教学方法[2],非常适合高职西医临床概论的教学。文献报道[3-4]了许多学者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西医临床概论教学中,但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会在许多方面遇到问题,如课前案例选择、课中案例实施、课后知识巩固等方面,如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本文通过探索高职西医临床概论实施案例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在多次实践和尝试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确保案例教学效果提供可靠的保障。

1 案例教学的探索

课前案例 在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非常重要,案例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效果。许多教师选择案例就是直接将临床用药实例拿来使用,很少考虑案例的适用性,这样会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案例难度太深,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无法理解;案例与专业培养目标差异太大,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今后工作;等等。因此,案例的适用性是实施案例教学首要关注的。

课中案例实施 案例教学,重点要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和分析问题。如果学生兴趣不高,不愿意参与,那么案例教学就会冷场,实施不下去;但是如果学生太兴奋、太激动,则又会导致分析和讨论的问题偏离教学目标,而且学生讨论的范围太大,则总结不出结论性的知识,教学效果也会受影响。因此,课堂中案例教学能否按照预期顺畅实施,是案例教学的关键。如何确保案例在课堂顺畅实施,也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课后知识巩固 高职西医临床概论授课对象是高职生,这些学生特点是专业基础差,擅长形象记忆而不是抽象记忆。西医临床概论知识比较抽象,虽然采用案例教学法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但课后能否真正记住临床表现、相应药品知识,还需要下功夫琢磨一番。可见,实施案例教学后,课后知识巩固问题也是值得研究和总结的,这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长期效果。

2 案例教学实践

案例选择 教师在收集、编辑案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培养目标、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学生实际接受能力等因素。在案例确定实施之前,要与各方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后积极修改,力争满足各方需求,这样案例教学更具有实际意义,教学效果更能转化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比如对于高职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用人单位非常渴望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对一般的疾病临床表现进行正确分析,熟悉相关药物的药理作用,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因此,案例的选择应以临床典型疾病治疗案例为主,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分析临床症状与药物治疗对应问题。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将得到增强,非常适合药店、医院药房工作,也符合该专业培养目标。

课中案例顺利实施 案例教学课堂中,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参与是教学成败的关键。首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各组任命一个小组长,课前布置案例,让各小组长带领成员充分查找资料。其次,课堂中采用辩论赛的讨论模式,让每组在规定时间内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看法,其他小组可以质疑和辨析。这期间教师要控制好气氛,不要让学生陷入无意义的争论中,当学生观点非常好的时候,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观点偏离或者错误时候,教师要及时纠正。总之,这个阶段要成为教师引导各组学生开展自由辩论的学习过程。最后,教师将各组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西医临床概论知识。对查找资料充分、表现优异的小组及个人,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最佳分析能手、优秀小组等,这些奖项可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小组,积极推荐其参加省市组织的专业技能比赛,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培养,为将来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得到提高,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教学成效明显。学生课后坦言,这种竞争性学习模式让他们受益匪浅。

临床知识巩固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长期记忆,在案例实施及讲解后,教师可以查找资料,将重点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相应药物的治疗作用总结成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歌诀。比如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平时无体征,发作有表情,焦虑出汗皮肤冷,心律加快血压升,交替脉,偶可见,奔马律,杂音清,逆分裂,第二音。再比如休克可以概括为“三字四环节五衰竭”:“三字”――“缩、扩、凝”,即微血管收缩、微血管扩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四环节”,即休克发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其转归;“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肾衰、脑衰、肝衰。

3 教学效果调查

笔者对实施案例教学和未实施案例教学的医药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及图1所示。可见,案例教学法相比与传统教学,学生更易接受,而且教学效果相对较好,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4 总结

1)教学后应及时跟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状况;收集学生还未掌握的难点和疑点,在下次上新课之前要重复讲解,让学生真正掌握,以利于下阶段的学习。

个人案例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优点 基本环节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采用的“问答式”教学法可以看做是案例教学的雏形。案例教学法最先运用于法学界和医学界,其后运用于管理学界,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运用于教育界。从广义上讲,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专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进入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归纳总结等过程来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结合点和相互的联系。案例教学法着眼点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的主要优点如下。

1.能让学生得到内化了的知识,并逐步掌握疑难问题的处理。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使学生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这些知识、才干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学生知识与才能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原有的知识、能力加以整合。

2.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技能,充分展示自身能力及增加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较大的自,他们的讨论与交流是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师主要起主导作用。

3.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能从所处场景出发场景出发,分析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并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未来走上积累了工作经验,培养了处理能力。

4.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两难问题,培养反思意识与能力。学生从书本上了解到的有关内容,常常以“分析”的面目出现,难以有切身的体会,案例就把“两难”状况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5.案例作为沟通现实世界与学习世界的桥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即使是结构性较强的知识,运用案例教学法,也可使抽象的原理、概念等具体化,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和运用,增强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推广较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教学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模式,其主要表现为脱离实际的教条式的学科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在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中,案例教学是没有地位的。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案例教学法的功效已渐渐被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认同。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

1.课前准备

分为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教师的准备主要是指课程设计方面的,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只有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教学材料才能有机地组合起来,确定目标以后,再进行案例的选择。一般来说,教师首先要注意到不同的案例形式,然后从中选出与教学目标相应的案例来。比如,案例中包括说明性案例、历史案例、诊断性案例、决策案例,等等。教师在头脑中要有关于各种各样案例的概念框架,并掌握运用不同案例的方法。另外,就课堂本身而言,教师的准备主要包括内容的掌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的组织。学生的准备大致可分为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个人分析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仔细的阅读与思考;小组讨论是学生准备阶段的第二种水平,是学生准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小组讨论提出的种种认识,常常超越个人的局限。由于集中了集体的智慧,在讨论中会涉及案例中各种问题与认识,使课前准备更有效。

2.课堂教学过程

包括课前准备、案例讨论前的“热身”、案例讨论和结论。这里的课前准备主要是指不迟到,不占用课堂时间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可以按照案例要求重新布置课桌椅,准备提示板或其他设备,也可以和其他学生进行交谈,了解班级状况,了解学生对案例的准备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等。

案例讨论前的“热身”是指教师一上课并不是马上投入教学,而是运用与学生打招呼、讲故事、介绍本次课的安排或用其他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热身活动一般可分为宣布上课、讨论事先布置的阅读材料和案例引入三部分。

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讨论以下类似问题:

(1)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

(2)哪些信息至关重要?

(3)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4)作出决策的标准是什么?

(5)什么样的决策是最适宜的?

(6)应制订怎样的实施计划?

(7)什么时候将计划付诸行动及如何付诸?

(8)如何进行整体评价?

在许多案例讨论中,核心是解决案例中所包含的疑难问题或是作出具体的决定,所以案例讨论又可分为四个阶段:开始;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备择方案;讨论如何实施。

结论阶段就是通过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教学做准备。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作总结,也可以由教师自己作总结,说明案例中的关键点及该案例讨论中发现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让学生课后进行思考。

3.教学的评价与反馈

个人案例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 案例教学法 优势 步骤

案例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语言知识学习变为通过案例分析与评价自主获得知识,它立足于语言交际功能,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正确理解和模仿来掌握语言表达形式,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案例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方面――跨文化能力培养,尤其需要通过案例的展示和剖析清楚对比中西文化的不同,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英语跨文化教学改革。跨文化能力培养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于,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有助于学生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概念和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力作用,例如: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中打招呼方式的不同,通过案例教学,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牢记与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时要说“你好!”而不是问对方要去那里或吃饭了吗。在中西价值观念教学中,若平铺直叙地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因而失去学习兴趣。若采用案例教学法,即以中国人价值观中的“中庸之道”为切入点,联系西方人对个人成就感的注重为例,推出中西价值体系有哪些明显区别的问题,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疑问;此时再指导学生过案例归纳总结,查阅资料,讨论,互相补充,学生就会因学习目标的进一步时确而增加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可以更客观地反映跨文化冲突实际情况。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其素材应来源于实践,没有个人倾向性的意见或观念,而是对真实情景的客观描述。以英语国家的礼貌原则和平等待人的心理文化为例,英语中充满了 Thank you;Please;Excuse me 这类礼貌语言。表示拒绝时,要说 I'm afraid;Sorry;Thank you.他们不喜欢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很少说“你应该如何”,而代之以委婉语,如 Would you mind ...?Would you please...?等等。在表达建议时很少用祈使句,而用 You'd better ...;Let's ...,shall we?How about...?Why not...?通过案例教学法,西方文化的“礼貌”原则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英语国家客人交谈的规则与技巧。

3.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讨论,扮演角色,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情境,找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为在真实语境中克服跨文化冲突奠定基础。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跨文化教学与能力培养,要遵循以下几个操作步骤:⑴课前结合授课内容选编案例。这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案例材料中要包括具有教学价值的事例及其背景、情节和说明。案例必须从实际中来,真实、生动;案例要典型,有跨文化知识代表性,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案例要讲究系统性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易于做归纳和总结。⑵在课堂上适时运用案例。案例既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前,请学生观察并总结此案例中揭示的跨文化冲突问题,也可以放到讲授知识之后,通过案例巩固学生当堂所学文化知识并起到理论联系实践的作用。⑶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与评价。对于同一案例,每个学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评价,论证结论的正确性和概括性。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分析案例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有关跨文化知识的补充。通过分析与评价,使学生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教师要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观点,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即使学生分析判断有误,教师也不必立即纠正,可采取诱导方式,使学生自觉修正观点。以打电话(Making telephone calls)为例。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英语里打电话的模式为:电话铃响,接电话者自报电话号码,打电话者要求与某人通话。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西方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都具有这种接电话的常识。通过给出接电话的案例,让学生们分析中西接电话方式以及用语的差异,教师对学生的分析予以评价,并及时做好概括总结,学生在此基础上做的有关打电话的对话一定注意到了此类跨文化信息的处理。

案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学习能力,改变单纯的语言知识传授,引导学生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有效克服语言学习带来的跨文化冲突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语言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交际过程中积极思考、自觉参与、主动了解相关跨文化冲突案例,获取更多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信心,发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综合技能,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anice YaldenM《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原理》,剑桥大学出版社,1987。

[2].张绍杰、杨忠:《高校外语专业在新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外语界》,2000.3。

个人案例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案例教育;基层党建工作

一、企业党建工作中案例教育的内容

案例教育指的是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运用正反两方面案例对党员进行教育,将真实问题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进行研讨分析,它所描述的案例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发生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1)正面教育:强化企业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个典型的正面案例是一种动力,它可以使企业广大党员干部从正面人物形象中汲取为民服务的动力,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开展案例教育,将正面人物的光辉事迹传播开来,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一系列的案例中认识到自身的差距,认识到廉洁从业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党性意识、廉洁从业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案例教育在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党员干部更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2)反面教育:强化警示教育震撼力。一个典型违纪案例是一记警钟。反面的典型案例教育可以引导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抵制不良诱惑,自觉将廉洁奉公的理念深入脑海,使其明白防微杜渐的重要性,有助于他们全面地、深刻地领会案例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有助于他们较好地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企业规章制度。一个典型违纪案例教育是一次惩处。通过典型案例的教育,使违纪人员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错误苗头、及时把错误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至于向犯罪深渊下滑。

二、企业党建工作中案例教育的方式方法

(1)会议前案例准备。案例准备是否充分是能否搞好案例教育的首要环节。案例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第一,案例一定要来自实际生活。只有来自实际生活,案例才更有说服力,更有感染力,才更有教育意义。第二,案例要具有典型性。案例能够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让企业的党员干部听后能够深有感悟。(2)会议中案例讨论与分析。党员案例教育过程中可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案例呈现阶段。案例的呈现可以采用视频、录像、多媒体等方式;第二阶段是会议上党员讨论阶段,这是案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选编好的案例发给党员,让其事先做好预备,先小组讨论,后选代表做会议发言的结合方式。最后要求党员针对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和判定,最后写出书面分析报告。(3)会后案例总结。总结应先由基层党员自己总结,然后由组织者对相关知识加以总结概括。案例中问题的对策应由党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案例对策越复杂、越多样性,越有价值。

三、企业党建工作中案例教育要注意的问题

(1)抓住三种心理,增强案例教育的针对性。大量的案例表明,消极的社会心理是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主要心理表现为:一是极端个人主义的自私心理;二是非理性的享乐主义;三是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针对这些消极心理,运用典型案例进行教育,增强开展案例教育的针对性,为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精心选择案例,提高案例教育的有效性。在案例选择方面,选择案例一要具有代表性;二要具有典型性,选择的案例越典型,教育就越有说服力;三要具有完整性。案例教育要注重完整地反映案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全过程,这样可以提高案例教育的有效性。(3)坚持三个结合,扩大案例教育的影响力。第一,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要通过理论学习,促进企业党员干部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针对案例分析过程中发现的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要及时进行完善和改进,以达到预防腐败关口前移的目的。第三,与落实责任制紧密结合。为保证案例分析活动的有效开展,要将案例分析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并不定期进行抽查。

总之,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案例教育是通过对教育案例的选择、编写、阅读、研讨、分析、总结达到对企业党员干部教育目的的一种能力、素质培训方法。随着案例教育循序渐进、合理有效地在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开展,通过党务工作者方法的不断探索与改进,案例教育就会在企业基层党建教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多的实效。

参 考 文 献

[1]郑文才,田光远.思辨中提升互动中启发——干部案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个人案例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案例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务、重宏观轻微观、重传授轻参与,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和运用物流理论,岗位适应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差。案例教学法能较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仿真的环境下,学以致用,具有很强的务实性、实践性和操作性。笔者结合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实践,从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案例的选择及具体应用过程几方面进行分析论证,阐述笔者对于该教学方法的见解。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一、物流管理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符合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

物流专业教育是面向物流产业一线,以培养既懂物流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掌握物流基本技能的职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案例教学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其正确的管理理念和协作精神。案例本身的鲜明性、生动性、实践性、针对性、高度仿真性决定了案例教学能够成为培养新型物流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案例教学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典型案例将真实生活引入学习中的“情景式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关注的中心,在论题选择和讨论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共享控制权,且教师居于次要的地位,充当辅助人员或者资源提供者的角色。案例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不仅对一个学科,对所有的学科都全身心地投入,以达到知识的融合。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突破了原有的那种“空中楼阁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热情被激发,求知欲望也变得越来越强烈。

3.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案例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的阅读、分析、推导、总结,学会收集资料并全方位分析资料,促使其思维活动不断深入,在探究一题多解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这一过程加强了学生对各种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评论性、分析性、推理性的思维和概括能力、辩论能力以及说服能力和自信心,能够促进学生扩大社会认知面以及解决一些社会问题的愿望和能力;物流案例教学法利用角色扮演、管理游戏和实战模拟等手段,能为学生们创设逼真的模拟情景,使他们处在物流工作的职位上思考问题,调动自身的所有知识和潜能解决问题,获得未来企业环境中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案例教学的过程,通常要经过团队合作思维的撞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在这一过程中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课前准备

1.明确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层面,要求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物流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准确掌握专业名称术语和业务知识;技能层面,要求学生获得应用概念、原理和方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良好的思维以及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态度层面,要求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促使他们学会细致观察和积极思考,进行理性分析与判断,及时做出案例所需要的决策。

2.精心准备教学案例

围绕案例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环节,联系当前物流行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或整个流程中的一些典型事例或常见问题,并进行适当加工处理。可从以下渠道获取案例:一是广泛收集和整理案例资料,如查阅案例教材、参考书、报刊杂志及网络资源,参加物流管理实战研讨会等;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修改、加工、补充、完善现有的案例材料;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或主动走出去与企业结合,将企业经营的实际问题及成功策划与运营实例转化为案例。

3.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教师要认真钻研案例,明确教学重点,并设计好案例讨论提纲及实施的步骤,并准备好相对合理的答案或组建评委会进行评分。案例讨论有多种形式,例如个人发言、小组讨论、集体辩论以及班级讨论等。可以根据案例的特征、班级人数、时间安排等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讨论形式。

4.引导学生预习案例

案例教学基于学生自我阅读,因此教师要列出与案例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及参考文献,找出案例中的基本问题和关键问题,拟出思考题,打印案例,提前下发,要求学生课前仔细阅读案例,主动查阅有关资料,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分析思路和初步解决方案,以备小组发言和讨论之用。

三、案例教学课中实现

1.课题导入、营造氛围

在简要回顾与案例有关的概念、原理、方法后,扼要说明案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提出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基本程序、时间安排和注意事项,用简短的导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尽快进入自行组织案例学习与讨论状态。特别要注意营造宽松自由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动力。

2.审读案例、个人分析

学生自行审读案例文本,陈述案例事实,识别案例情境中的关键问题,联想案例对现实的投射效应,个人初步进行案例分析并拟定解决问题的大致方案。

3.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学生个人在小组同学面前呈现自己对案例问题的分析,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依据;听取同伴意见,对案例问题和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以求达成共识。

4.课堂发言、全班交流

由各组组长演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相应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或途径,各组在班级中进行交流,相互检验和修正对案例问题的分析,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

5.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归纳和提炼学生的主要观点,评议其论据是否可靠,推理是否符合逻辑,并提供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供学生学习参考。教师应鼓励同学独立思考,透彻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答案。通过教师的总结,达到对案例问题的探论在原有讨论分析的基础上有所升华。

四、案例教学课后反馈

1.及时的反思和交流

受课堂时间的限制,课后及时反思与交流必不可少。教师通过召开组长会议,了解学生有哪些心得体会、要求、意见和建议;反思案例课堂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从而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努力创造出适合应用物流教育的案例教学模式。

2.客观的考核和评价

将每个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在考评方式上,可以灵活多变,特别是案例讨论评分,可以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考评,通过自评与互评,使学生更能客观地反省自己,端正学习态度,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考评后,将结果记入该门课程的平时成绩,并提高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让学生感到压力,使其产生动力和紧迫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初步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已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明显得到提高,课程教学后期案例的讨论深度以及分析的正确程度较课程教学前期有所提高,说明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有所进步。事实证明,在物流管理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长为社会需要的物流管理实战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英华.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79-81.

[2]刘子操.刘璐.案例教学在保险课程教学中的推进与设计[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55:88

[3]周德峰.案例教学法与管理类课程改革[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

106-1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