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档案专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以业务档案为编研工作的主要对象
卫生防疫站在以开展卫生防病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业务技术、科研、基建、设备、会计、教学、声像、实物等档案材料。但由于卫生防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故而反映与记录此项工作的主要载体棗业务档案也就具有了极强的专业性。此外,卫生防疫在业务上又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对疫情流行规律的认识以及在开展公共卫生的监督监测的过程中,都必须以业务档案为依据。因此,在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时,应首先从业务档案入手,编研材料才可能有专业特色,才能更有效地为站开展卫生防病、监督监测工作服务。
二、选题要围绕业务上的主要任务
档案编研材料要有特色,要把好选题关。选题应围绕和反映单位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业务活动。脱离业务工作的选题,就谈不上编研材料的专业性。为此,档案人员应做到两个了解和掌握。
1要了解和掌握单位的中心工作
在安排全年的档案编研工作时,首先要摸清单位档案利用需求的趋向,以此来确定编研选题,从而确保编研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然而,对档案的利用往往都围绕着单位的中心工作,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单位的中心工作,才能对当年的编研工作的开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编研选题在大的方向上与单位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不偏离利用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心工作。如我站近两三年来的中心工作是为申报省市级一级站评审做准备工作,而等级站评审标准要求各科出具近十年、五年的监督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对此,档案室及早做出反应,在制定编研计划时,就安排编制反映这一内容的编研材料,为及时满足全站的利用需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要了解和掌握各项业务工作内容
卫生防疫站的主要业务是开展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和管理以及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劳动卫生的监督监测。档案人员在具体做各专业口的编研计划时,应针对以上各业务工作的特点和内容来确定编研材料的题目和适合的类型。为此,档案人员应经常深入科室,广泛地与业务人员交流,了解各科工作职责和范围,熟悉各业务工作的流程和具体内容,从中掌握业务人员的利用需求。此外,还可通过在借阅中开展专题利用登记、发放利用意见表和分析利用效果登记等形式,充分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业务人员的利用需求。这是确保编研选题具有专业性并能符合业务需求的重要环节。
三、积极开发深层次的档案编研材料
档案部门在分析利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室藏档案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开展多种层次的编研加工。如各卫生防疫站的档案中均有历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及北京市政府颁发的关于传染病管理及五大卫生的法规、条例、程序及业务技术规范,而卫生防疫站做为卫生行政机关委托的执法机构,在履行其职权时必须依据有关的法规条例进行。档案部门如能编制有关的业务依据性文件汇编,就会十分有效地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这种文件汇编既实用,做起来又不难。
然而,由于卫生防病业务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开展疫情的分析预测、制定防治策略以及对公共卫生实施监督监测的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和对比以前年度的监督监测数据,特别是在开展预防医学科学研究时,更需要以较长年度的相关数据做依据。因此,档案部门如能将分散在各年档案中的监督监测数据集中起来,做出有针对性的统计和分析,就可以使档案的利用变得更系统更直观,就可以极大地节省业务人员的时间。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对档案信息除进行上述初次加工外,还应将编研工作的重点放在能系统地提供高度浓缩的档案信息的二三次加工产品上。从实践中看,根据各专业口的需要,开展专题性的统计分析更为适宜。如我站所编制的“1984-1995年北京市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北京市五百例预防接种副反应分析”,“1985-1995年北京市流脑发病、死亡数统计与分析”,这类编研材料已经常地被业务人员应用于科研、专题调查等实际工作中,显示了很强的实用性。
档案部门在编制专题性统计分析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积极争取业务部门的配合
档案部门根据所选题目,以站藏档案为依据,在完成对各年度相关数据统计后,可交予业务科室,由专业人员做出分析性报告。这样的编研材料既内行,又有一定的深度。
2统计分析时间跨度要大
统计分析材料的时间跨度越大,越能揭示出规律性、本质性的信息,越能有助于业务人员认识和总结疾病流行规律及公共卫生发展趋势。如果所跨年度过短,就没有多少实用的价值,不能为凑编研材料的数量而忽视编研材料的实用性。
3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编研不是杜撰,它必须以档案材料为依据,是在分析档案原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题对数据进行取舍。因此,如实地采用档案数据,是决定编研质量及可靠程度的前提。有时,某个编研题目所需数据不能从档案上直接得来,就需要档案人员认真研究档案材料,找到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出,不能图省事而主观杜撰。另外,数据必须要准确完整,不能随意遗漏,要保证所采用的数据能系统全面地揭示编研材料的主题。要根据数据间的有机联系进行分类,同类项目才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计算要正确,并要经过复核。
4形式新颖好看
编制专题性统计分析,往往以表格、数字、文字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刻板。我们可采用计算机丰富的图表处理软件和打印技术,使编研材料做到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直观,新颖好看。
一、学生课程成绩与毕业论文档案资料特点
在高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绩单,都要提交一份自己的毕业论文(少数专业学生没有毕业论文要求)。学生课程成绩与毕业论文是反映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档案资料,两类档案资料的显著共性特征是学生身份信息唯一和明确具体,体现在每位学生的学号具有唯一性。在教学进程中,这两类档案资料的时间属性也很明确,学生课程成绩每学期都有记载,毕业论文在本科学制最后一学期提交归档。此外,学生课程成绩具有私密性、调用频率高等特性;毕业论文属于学生科研成果,成果归属权清晰,学校有对成果进行使用的权利,除保密论文外,一般毕业论文均具有开放性,可供其他人和机构查询。毕业论文还具有页码多、图表字数多等特点,纸质档案占据较大的保存空间。归纳和理解学生课程成绩和毕业论文档案资料特点,是开展档案管理和编研工作的基础。
二、以身份信息为支点的档案组卷及双重管理
传统的常用的成绩档案和毕业论文档案组卷方法是采用入学年度与院系别(专业)相结合如组卷方法,或者采用以毕业年与院系别(专业)相结合的组卷方法。例如:××学校××级××院系(专业)学生成绩册(毕业论文),××学校××届××院系(专业)学生成绩册(毕业论文)。由于受到院系、专业调整和更名的影响,受到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影响,受到学分制和学籍异动等影响,这种组卷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4]。
就目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而言,学生成绩和毕业论文一般都采用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重管理,但这种双重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成绩电子档案一般依托高校教务管理部门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档案馆无权调阅;学生成绩电子档案虽然采用了学号查询入口,系统也具有一般的统计汇总功能,但对学生课程成绩的统计分析功能开发的软件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教学管理的较高级需求;毕业论文电子档案一般是做成光盘,或者简单存贮在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者计算机硬盘中,不利于长期保存、扩充内容和查询浏览。这说明,目前的所谓教学档案双重管理还仅仅是初步的、分离的档案保存,不能充分体现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各自的优势,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和用户服务需求。
因此,建立以学生身份信息为支点的档案组卷及双重管理值得深入探索。朱惠钰,刘美娟(2001)提出,在新生入学时候,教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学号姓名及身份证号对应的数据库,实现使用学号或身份证二选一的查询方式。以学号为支点组织成绩档案,形成的案卷题名为:××学校学生成绩总册(学号范围),把学号与档号一起贴在案卷脊背上排架,一目了然,有利于快速准确调档[4]。同时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以学号或身份证入口的查询界面,在主字段学号目录后面,添加更多的其他信息子目录,例如:姓名、院系、专业、学期、班级、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授课教师等,充分实现多维学生课程成绩数据分析的功能,为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打下基础。谭玲玲等(2009)把整个学生成绩档案信息化管理分为五大功能模块,即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修改、成绩分析、成绩输出,每一个功能模块下面又设立若干子模块,共计11个子模块[5]。在毕业论文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杨焕海(2007)提出了基于web的高校毕业论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分析与结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实现进行了论述,提出的系统具有录入、修改、查询、浏览、编审、检索和汇总等功能[6],该毕业论文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基于学生学号关键身份识别信息而建立起来。以学生身份信息为支点,可以把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对应联系起来,实现双重管理。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强大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档案的价值。
三、学生成绩与毕业论文档案的编研要点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它是一种主动提供或报道档案信息,为学校和社会服务的形式。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开发档案信息的有效手段。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应立足于服务学校,做好选题规划,体现学校特色[7],对于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学生成绩和毕业论文,学校和院系档案管理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纸质档案和信息化电子档案,选择一些关键选题,开展教学档案编研工作,供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参考,便于了解教学质量状态,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加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例如:对于学生课程成绩,可选择的编研题目有全校公共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一次性考试通过率;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班级大面积不及格课程分析;学生学籍异动警示分析等。对于学生毕业论文,可选择的编研题目有结合教师科研和生产实际题目的比例;历年选题的重复情况分析;不同职称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情况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等。
学生课程成绩和毕业论文是重要的教学档案资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记载。对其开展科学管理和编研工作,不仅有利于实现一般的快速查询功能,还能实现纸质档案和信息化的电子档案优势互补,弥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充分挖掘和利用该类档案的价值,便于为用户提供优质档案服务,为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含卓,欧雪梅.加快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427-428.
[2]钱爱华.高校教学档案分类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2):100-103.
[3]王玉武.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1,(5):52.
[4]朱惠钰,刘美娟.浅谈高校学生成绩档案组卷方法[J].浙江档案,2001,(12):25.
[5]谭玲玲,邹妙玲,谭年元.基于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高校成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90-192.
俗语说得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的无法写出好文章。我们要想顺利完成并写出有一定水平和质量的毕业论文,就必须做好毕业论文写作前的准备,关键是要选好题目,并做好写作前充分调查和收集资料的工作。
首先,选择论题。客观上要求选有科学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论题。其一是指那些对本专业,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能起先导作用,开拓作用,对各项工作起重要指导,推动作用的重大理论和问题。其二是指那些现实社会政治文化活动和经济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具体来说,选题应该着重考虑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大的如各项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中心工作,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事关全局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等。细分如秘书专业的秘书工作性质,特点,内容,工作规律以及秘书职能,秘书,秘书角色,秘书价值,秘书礼仪,秘书的参谋和秘书的组织与协调等等问题。又如:秘书的档案工作性质和程序,档案的属性和定义,档案的鉴定,档案的销毁,档案的分类,档案的利用,电子档案的利与弊等等问题。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人们议论纷纷,众说纷纭,有不同见解的观点,和争论的焦点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切身的,近期的,是比较适合文秘专业学生考虑的选题,这样选择不仅具有现实性,适用性,即有价值有意义,同时,题目也会不大不小,容易把握,有助于顺利完成论文的写作。
其次,详细地占有材料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它也是撰写论文的素材。在选定论题之后,要做的工作就是围绕论题有目的,有条理地收集材料。,论题的核心材料即所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例如,如果选择《秘书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角色意识》这样一个题材目,那么,其核心资料就是围绕秘书工作中的角色的认识,把握和各种角色之间转换方面的知识,如《秘书学》,《公共关系学》,期刊《秘书》,《秘书之友》,《公共关系》,《公关世界》等。因为秘书专业的实用性非常强,如果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则更有利于充实论文的内容,避免论文的空洞化,完全的理论化。,背景资料。包括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和与论题相关的共时或历时的参考资料,它是对核心材料的参照,比较和深化。因此,要重视已有成果资料和具有代表性的各派观点的材料。这些比较性资料有助于学生进行发散思考,寻找新的角度,提新的见解,有些资料有时还可以运用于行文中的理论探讨,以增强文章的理论厚度。,理论资料。毕业论文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罗列事实的层面,要运用科学的思想和学科的理论来分析事例,使问题的分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揭示一般的规律,从而产生宵用价值,指导和解决实际工作当中的问题。因此,必须注意理论资料方面的收集。同时,鉴于秘书专业的特殊性,还应要关注和熟悉国家有关方面的行政法规与政策,加强论文的现实性。此外,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要注意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充分地利用。如把材料划分为理论类,事实类和随笔类等。总之,无论是收集还是整理工作都必须要明确,它们都是为方便论文写作而存在。
科技学术论文归档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是由所办负责科技学术论文、著作的收集、管理、归档工作,主要是通过每年举办1~2次国内空间环境工程等专业学术会议,出版会议论文集。科技论文年均两百篇左右;每年本所参加国际声和振动、空间环境材料、空间碎片等相关专业国际会议十项;在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年均20余篇,均围绕该领域及相关专业的研究和发展。由于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逐年增多,为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提高了所的整体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同时由于学术水平显著提高,导致对空间环境及相关科技信息需求也不断增加,但在科技论文齐全归档和有效利用的管理工作方面,笔者认为还存在一些问题。
1.档案管理不到位。虽然目前对科技论文的归档范围已有明确要求,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疏于严格管理。使科技论文归档的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档案人员不能主动收集科技论文,致使部分科技论文作者将论文存在自己手中。
2.审查不严格。航天科技有严格的保密审查和技术审查规定,但有部分作者为了图方便和省事,未经审查就直接将科技论文投在国内外的刊物上发表,造成科技论文归档不受控。
3.档案意识不强。部分科技人员不能自觉地将所发表的论文主动归档,特别是被EI、SCI等国际主要检查收集的优秀论文,甚至将论文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未能意识到科技论文是航天科技的宝贵财富,是促进科技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技术支持。
解决科技论文归档与利用的途径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档案意识。在各项紧张繁忙的科研型号任务管理工作中往往对档案工作的不够重视,导致科技学术论文的归档和利用价值被忽视。
为了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科技人员的档案意识:一是在所网页“学术交流”专栏,增设“论文归档”栏目,大力宣传科技论文归档的要求及其重要性;二是利用每年举办的学术交流会活动,在征文通知中明确提出论文归档的要求;三是采用职务晋升方式,将是否归档作为一项硬指标,作为晋升的加减分项,把归档工作纳入科技人员的职责范围;四是通过各种载体的有效宣传,树立科技论文归档意识,将档案意识融入到相关的工作中,将科技论文归档工作纳入所的档案工作计划中。
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享科研成果。我国《档案法》第三章第十条明确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者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是国家的工作人员,任何个人或团队在科研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科技成果都是属于国家的,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不能据为已有,要做到学术科研成果资源共享。
3.健全完善规章,做到有法可依。在已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科技人员的需求,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规定,从制度上进行管控、不留死角,使科技学术论文归档工作制度化、程序化。保证科技学术论文归档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4.严格审查手续,保证受控。为了彻底堵塞未经审查就发表科技论文的漏洞,确保发表的科技论文归档。应在严格执行所有关保密管理办法及学术交流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由所办负责学术交流的管理工作和科技论文的归档工作,做好一出一归的闭环管理。
首先,要逐级审查待发表的科技学术论文。通过《国内会议及刊物的审批表》进行审查管控,采用处室、专家两级审查制度,经单位保密部门审核后出具《保密审查证明》后,方可对外提供和发表。从根本上杜绝了未经审查就的问题。
其次,所办将全部发表的论文及论文审查表均按照归档要求进行存档,分类整理立卷,并编制检索目录供大家查询利用。
5.实行奖励政策,鼓励。本所自2008年起开始实施科技奖励制度,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撰写,极大地提高了学术交流水平,数量逐年上升,论文归档数量也逐年增加。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学术交流工作,2011年对论文奖励制度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明确规定被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工程索引》(Elsevier EI)、英国《科学文摘》(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ST)收录的论文及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给与物质奖励,对于及时归档的论文作者,于每年年终特别发放现金奖励。调动了科技人员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同时极大地推动科技学术论文归档工作,收效显著。
6.与晋升考核挂钩,刺激归档热情。为了促进科技学术论文的归档工作,保护知识产权,要求申报者和科技学术论文归档主管部门分别递交清单,将主管部门提供的发表清单作为依据,每年参照论文归档情况进行评比。评比数据与员工的职称评定、晋升考核挂钩。将科技学术论文的归档工作与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此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刺激论文作者主动归档的积极性,由被动归档变为主动归档,更加有利地确保科技学术论文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科技论文归档的齐全完整。
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科技成果共享
自从2004年开始,在网页主页面上建立了“学术工作”专栏,下设学术动态、学术论文、学术成果3个栏目。该专栏自建立起,通过较高的点击率,充分说明大家对学术成果检索利用的关注程度。利用信息化管理网页平台,达到了宣传和交流空间环境工程领域里技术和成果的目的,也促进了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档案学专业;课外专业阅读;问卷调查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人才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档案学专业学生课外专业阅读情况调查分析,了解课外专业阅读现状,提升其学科热情和专业素质,以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学人。
1 总体情况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分析法和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条形图、统计表等统计形式,对档案学专业学生课外专业阅读的总体特征和情况进行分析和描述,使结果更直观。此次调查采用结构性问卷,以电子问卷为主要形式,通过QQ、微信等自媒体进行分发。问卷题数为16题,填写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内容主要包括阅读态度、阅读时间、阅读方式、影响阅读的因素、阅读的技能5个方面。本次调研时间从2016年5月7号到7月9号,涉及18个省,26所学校,总问卷数138份,有效问卷数137份,问卷实际完成率99.2%。样本分布情况如下表:
由表2知,东部地区样本数量为60,占比43.80%;中部地区样本数量为67,占比48.91%;西部地区样本数量为8,占比5.84%;国外样本数量为2,占比1.46%。此次调查涉及26所学校,东中西均有分布,本科生、研究生及博士均有涉及。调查符合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原理,基本能反映实际情况。
2 档案学专业学生课外专业阅读情况分析
2.1 阅读时间与已阅读著作、论文数量分析。调查表明,档案学专业学生每天进行课外专业阅读的平均时间为1小时及以上的人数占比18.25%;30分钟至1小时的人数占比23.36%;30分钟以内的人数占比26.28%;而每天几乎不进行课外专业阅读的人数最多,占比32.12%。受调查者中已阅读的本专业著作(除本专业教材外)数量在0~4本、5~10本、11~13本、30本以上的人数分别占比65.69%、21.17%、10.22%和2.92%。被调查者已阅读本专业相关论文0~9篇的人数占比43.07%,10~49篇的占比28.47%,50~100篇的占比8.03%,100篇以上的占比20.44%。大部分受调查者每天进行课外专业阅读的时间不足30分钟,已阅读的专业著作(除专业教材外)不超过4本,已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论文不超过9篇,这不能不让人警醒。
2.2 阅读媒介分析。由表3知,83.94%的被调查者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相关数据库进行档案学课外专业阅读,中国知网、万方等相关数据库因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性、资源丰富性、便捷性等特点成为选择人数最多的媒介。
“传统媒介的阅读时长呈缓慢下降趋势,新兴媒介的阅读接触时长呈增长趋势”[1],调查发现,70.8%的被调查者经常运用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来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信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档案学专业相关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日后其在课外专业阅读中必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2.3 阅读文献种类分析。调查表明,在课外专业阅读文献种类的选择上,63.5%的受调查者选择学术研究类,28.47%选择档案故事杂谈类,8.03%选择其他类。这一方面是因为档案学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学术研究类居多,故事杂谈类的阅读材料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档案学专业学生进行课外专业阅读主要是为了学习研究(仅有15.33%的被调查者进行专业文献阅读是为了休闲娱乐(见表4)),所以在阅读材料的种类选择上较侧重学术研究类而非故事杂谈类。
2.4 阅读方式与阅读技能分析。调查表明,在进行课外专业阅读时,45.26%的被调查者经常略读,35.77%经常选读,精读的人数最少,仅有18.98%。17.52%的被调查者写读书笔记,22.63%不做任何标记。阅读方式和阅读技能影响阅读效果。11.68%的被调查者不能正确理解档案学课外专业阅读内容,28.47%能理解阅读文本并触发新的思想方法,59.85%能理解并接受文本中的内容。有针对性的选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阅读效率,但阅读时也不能忽略上下文的联系和文章的整体结构,否则容易断章取义、曲解误解文章内容。
2.5 阅读态度分析。档案学专业学生对课外专业阅读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点由进行课外专业阅读时经常精读的人数仅占比18.98%可以表明。许多大学生在阅读中存在浮躁心理,常因过于注重阅读量而忽视了对质的追求。另外,16.6%的被调查者在阅读时会摘抄文中的经典好句,17.52%会写读书笔记,43.8%只做读书批注和标记,这表明77.92%的被调查者对待课外专业阅读比较认真。但仍有22.63%在课外专业阅读时不作任何标记,因此笔者建议,在进行档案学课外专业阅读时要提高重视程度、端正阅读态度。
2.6 影响阅读的因素分析。被调查者选择课外专业阅读材料时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专业老师的推荐(见图1),而阻碍其阅读的主要因素是忙于学习或实践活动以及不知道阅读哪些专业书籍(见图2)。由此可见,培养阅读兴趣是促进学生进行课外专业阅读的有效措施。此外,学生在进行课外专业阅读时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培养自主选择课外专业阅读材料的能力,教师也要发挥引导作用。
3 结论与建议
第一,从阅读态度和阅读技能上看,虽然档案学专业学生在进行课外专业阅读时的阅读态度会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本科阶段的阅读态度和阅读技能对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无疑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档案专业本科生多因志愿调剂而学习档案学,专业兴趣不高。喜欢阅读和经常阅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习惯,而是通过后天培养的。[2]因此,学校方面应加强对本科生的专业要求,督促其进行更广、更深层次的阅读,端正其阅读态度。
第二,从阅读媒介上看,在新媒体时代下,自媒体(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占据主流地位,以网络为媒介的阅读通过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活泼多样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基于网络平台的阅读不仅实现了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而且打破了阅读的时空限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此,要鼓励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与新媒体,激发其创新性思维。但网络上的专业知识呈零散状态,笔者认为学生应多阅读经典著作,进行系统化、整体化的阅读,以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教学评估 教学档案 内容范畴 使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2.8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评估是教育部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的一种手段,是对高校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督和考核的主要形式,在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和观测点都需要大量的佐证材料,教学档案材料能够直观的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及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风等,丰富完善的原始教学档案成为专家评估时最具说服力的凭证和依据。而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最直接的产物,这些原始教学档案绝大多数来源于二级学院日常教学过程中,是反映教学管理、教学水平、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信息,作为评估指标的有力证据和支撑材料,因此,规范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是至关重要的。
1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内容范畴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在各个教学环节的真实记录、经验的总结、参考的依据,能够完整、准确地反映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1.1综合教学文件
国家教育政策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导性教学文件,学校和学院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工作计划、专业提升计划、专业规划和学科建设以及各种教学工作总结报告等。
1.2教务管理、教师业务
教学计划的编制、教学任务的下达、教师课表安排、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日历、教师调(代、停)课申请表、学生缓考、免修课程申请表;教材规划建设、学生教材选用情况、试题库建设、学生考试试卷、成绩修改审批表、教师上课考勤记录、考试考务安排。多媒体课件、优秀教案、教改科研项目和成果、学术交流开展情况、工作量统计表、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师先进事迹材料等;领导、系主任以及教师听课记录、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教研活动记录等。
1.3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专业设置、重点学科、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改论文、教学成果及教学名师奖;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各种学术报告以及科研项目等的申报材料、规划、中期检查以及结题报告等等。
1.4实践教学环节
社会实习、生产实习、专业认识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各种实习教学环节,实习教学大纲、实习工作计划、实习指导书、实习检查录像、实习工作总结报告、学生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经费的使用情况;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工作计划、选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学历、学位、职称情况统计表、答辩安排、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材料以及工作总结报告;实验室及校内外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等。
1.5学生学籍档案
在校学生基本情况表、新生入学学籍注册、学生各类申请、学籍变更材料、学生创新作品以及竞赛材料、学生成绩汇总表、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毕业时信息核对、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发放,学生考研材料等。
2 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价值
教学档案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中,它不仅仅是孤立的记录,更是丰富的信息资源,一些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上的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档案中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档案,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2.1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
近年来,各种教学评估越来越多,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业认证评估以及教育部对高校进行的审核式评估等,各项评估指标的评分标准都以教学档案作为评估凭证和依据,其内容都是教学档案的具体体现。无论是何种教学评估形式,最终专家组都要对大量的教学档案材料进行评阅,综合分析,才能对某一高校或某一专业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条件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二级学院教学档案是体现教学活动的最直接的产物,是反映教学规范化管理、教学水平、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信息,它直接产生于日常教学活动。高校必须认识到: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完整规范的教学档案是高校顺利通过各种教学评估的必要条件,它直接影响到评估的结果。因此,高校系统要完善地做好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发挥其重要的基础和依据作用。
2.2教学档案有利于制度建设
教学档案真实记录了各二级学院教学各环节的真实情况,各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在制定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教学计划时,必须了解过去和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信息,使教学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促使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各二级学院可以通过对教学档案中有关信息内容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2.3教学评估推动了教学档案建设
自从有了教学评估,高校就感受到教学档案对教学评估的重要性,许多高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评估,看到了自身办学和管理的不足,由此从规范教学档案工作抓起,认真落实各项档案工作,教学评估所用文件材料多数涉及到各个二级学院,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重视平时的基础档案收集,教师必须准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材料,如考试试卷评阅、试卷分析和归档都要按评估要求完成,有些高校将对试卷评估、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评估以及专业评估等各种形式的校内评估作为日常教学工作来抓。因此,教学评估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学档案的收集工作,也丰富了教学档案的来源,推动了教学档案建设。
2.4教学档案是考评教师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原始记录,真实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创新能力等。教学档案可作为考评教师的原始依据,并为教师的聘任、晋级、职称评定、评优等工作提供有利的证据。教师要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就要进行教学研究,不断地丰富自己、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要参考优秀教案,教学指导书等资料;另外,应届生在做毕业设计(论文)时,也需要参考前几届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2.5教学档案为申报新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实验室等提供支撑材料
高校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和实力,都要努力做好新专业、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在申报过程中,高校需要提供大量有关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材料,这些支撑材料绝大部分来源于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和科研档案。
3 加强高校二级学院教学档案管理
3.1强化意识,更新观念
目前许多高校对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大多没有专门的教学档案室和专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许多资料都无地方存放,师生员工档案意识薄弱,一方面要在教职员工中开展档案管理的教育工作,不断强化师生和教学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提高他们对教学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的上交各项相关教学材料,严格按学校统一要求归档,如:试卷归档工作,教师要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考评要有原始记录,要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阅卷要规范、标准要一致,要公平、公正地做好试卷评阅工作。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教职员工归档的自觉性,确立教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理念,更新观念,建立二级学院教学档案室,把各教学系、办公室和个人手中分散的教学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类、整理归档。
3.2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教学档案管理质量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和一门学科,而目前二级学院大多没有专职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人员变化频繁。要提高管理质量和水平,必须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增强责任心,认真做好文件的形成、积累、保管、整理、归档工作,提高教学档案管理质量。
3.3学校应重视二级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医院职称评聘是对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综合业务能力、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考核。在2009年的职称评聘中,我院领导意识到以前的职称评聘存在着过于注重对学历、论文、科研、荣誉等常规硬性指标的考核,而对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较少的制度缺陷。由此就造成了医务人员将主要精力都放到提升学历、撰写论文、从事科研、争取荣誉上,而忽视了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随之出现了很多考试强实践差的高分低能“人才”,严重影响了医院人才梯队建设、诊疗水平提升和医疗安全。因此,我院领导高瞻远瞩,决定对现行的职称评聘制度进行改革,加大了对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查。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何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日常工作情况进行真实、准确的考核呢?为此,我院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建议尝试利用记录有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日常工作情况的声像档案作为考查依据。我院领导经过研究认为可以在当年的职称评聘中试行。我院档案工作人员不辞辛苦,把参评的内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查房录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录像,交给人事科,由他们播放给外地评审专家,专家根据录像进行双盲式打分,成为医务人员职称评聘临床技能考核部分的得分,并计入职称评聘量化考核的总体成绩。当年职称评聘结束后,医院对利用声像档案服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合理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向专业技术人员发放问卷800份,在有效时间收回问卷720份,其中676人认为非常合理或合理,仅44人认为不合理,可见绝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认可这种形式。所以,从2009年开始声像档案服务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形式一直延续至今,共有7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医院职称评聘,虽然在岗少人多的情况下必然存在着淘汰,但没有一人对评聘结果产生质疑,没有一人对评聘过程不满。
通过分析总结,我们认为之所以能够利用声像档案作为职称评聘技能操作评价打分的客观依据,是因为声像档案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声像档案客观真实,原原本本、完完整整地再现当时发生的情形,避免人为干预造假。二是声像档案直观形象、信息多元,使平常不注意或不易暴露的问题全部展现出来。比如医务人员在探查、分离、结扎血管、术中止血等简单、常规操作中的不规范;在刷手、铺无菌单、穿手术衣、戴手套中无菌观念差;在查房考试中个别医务人员没有针对下级医师提出的问题回答,而是只讲述自己有准备的知识点,导致答非所问。三是声像档案可以反复利用,专家点评、评审过程中可随时暂停播放,详尽指出发现的临床质量缺陷、临床技能考核中暴露的问题等。
利用声像档案服务职称评聘不仅保证了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更重要的是从技术角度支持了以专业技能作为职称考核标准,进行职称评聘考核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引导医务人员在注重学历、科研、论文等基本要素的同时,更加注重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和改善服务。2012年,我院在全省医疗基本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河北省医疗理论技能比赛团体总分第三,六个专业获得集体一等奖,两个专业获得集体三等奖;参赛的26名选手中,11人获得个人一等奖,5人获得个人二等奖,8人获得个人三等奖。在河北省卫生厅护理比赛中获得了理论考核团体总分第一名,技能考核团体总分第四名。个人技术水平的提升必然拉动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提升:医院行风评议连续6年优秀,获得了“河北省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全国百姓放心百家示范医院”、“河北省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等荣誉称号,在河北省2013年度质量评价检查中取得了唐山和秦皇岛地区第一名。
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定位与功能如下:①主动协助院(系)领导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中,既要尊重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要能突破条条框框,克服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心理,又要对工作早考虑、早研究、早动手,使院(系)教学管理工作变呆板为活跃,变被动为主动,促使课程安排最优化,促使教学管理规范化,促使偶发事件良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院(系)教学管理的效率和质量;②协助领导完成院(系)教学档案的建立与收集。所谓院(系)教学档案,是指院(系)在教学管理、实践、研究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本院(系)具有保存和参考价值的、系统整理了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及机要材料等不同形式、不同载体的历史真实记录的总体,它是院(系)进行决策、规划的重要依据。院(系)教学档案的完整程度和质量高低,是一所高校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院(系)教学档案管理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等环节。院(系)导在进行教学管理的决策和落实这个决策全过程中,教学秘书必须适时收集决策发生期和实施全过程中的一切资料,起到资料库作用,做到随要随查,活化教学档案;③增强信息意识。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还应体现在上传下达和为领导适时提供信息资源方面。其职责不仅仅是简单地收收发发,上传下达,更重要的是善于将信息进行处理,这就要求有敏锐的现代信息意识以及时进行信息反馈。随着教育、科技、文化各方面信息超载日益严重,在日常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教学计划的增减、专业设置的日新月异、培养目标的不断调整等都需要提供准确的信息。因此,树立信息意识、提高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展现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
二、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环节控制
在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中可采用环节控制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可在参与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管理、考试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教学档案的建立等方面,运用环节控制理论进行有序管理,达到优化管理的目的。
(1)教学计划环节控制。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与本院(系)教师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各学期、各年级、各专业的教学环节,落实各专业课程表。掌握教学计划的调整状况,严格控制教学计划进度的各个环节,对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学实践性环节等予以密切注意,及时跟踪,控制各个教学环节。同时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对于临时性突发性事件所引起的停课、调课情况,应及时通知有关教师和学生,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最后还要检查落实补课情况,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执行;
(2)教学质量环节控制。对教学质量实施过程控制中要严格按照院(系)有关教学质量监控标准,做到每个环节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并随着学期阶段教学工作的进程而开展,使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环环相扣。例如: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教学座谈会、定期听课、期中座谈、学生评教、对教学过程的信息进行汇总,了解教风状况,促使教师树立以育人为根本的思想。通过学生座谈会、学生信息员反馈的教学信息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以便及时了解教学过程的运转情况,掌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检查,并将每个教学质量环节监控情况反馈给院(系)领导,以便领导采取相应措施尽快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有效实施教学质量过程控制达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的;
(3)考试管理环节控制。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更好地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和改进教学,是保证实现教学质量的常规性手段。要做好考试的组织、安排与管理工作,根据考试课程门数安排各门课程的考试时间及考试地点,首先要将学期各门课程按考试、考查进行分类统计,在考试的前三周通知所有任课教师并要求每位教师出好两份难度相当的试卷。严格试卷审批手续,在专任教师将试卷交由教研室主任及分管教学领导签字后,随机抽取一份。统一调配监考教师,加强试题印制、分发、保密工作,严格考试过程管理工作,考试中检查巡考监考教师的到位情况,考后检查教师的成绩评定与管理工作。所有的这些考务、考试管理过程的工作都要按一定的环节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与控制,使考试工作有序进行、保证考试前后环节的顺利实施;
(4)教材建设与管理环节控制。在教材建设和管理环节工作中,首先要了解各专业、各课程特点,收集教材的编写、修订、出版和使用情况,并提供给教师和有关领导;其次,要规范教材选用程序,以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为依据预订教材,教材预订前先征求各专业教师意见,保证选用的教材内容结构合理;再次,对预订教材的版本、数量、编者等要反复核对;最后做好教材的分发工作,保证学期初将要发放的教材全部发放到各有关教师;
(5)教学档案环节控制。各种教学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与高校教学管理活动同步开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例如:对于教学进度安排表、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选购等时效性极强的教学文件材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其次,在建档环节工作中要明确材料形成的过程,使所形成的档案能反映教学管理活动的全貌并保持材料原有的程序性及完整性。例如:对于毕业生论文环节的工作所形成的材料,需要收集整理的应包括院(系)毕业论文撰写有关规定,论文提纲、开题报告、论文正文、论文答辩记录到论文成绩的所有过程材料,并按一定的顺序整理立卷,若缺失其中一样该档案就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环节。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