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光学论文

光学论文

光学论文范文第1篇

在前面的分析中,本文具体讨论了光学细分系统的设计方案。运动距离测量实验选取光学四细分的光学系统,实验系统如图6所示。系统分为光路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mW和0.5mW,反射镜M4由硅片制成,其反射率大约为0.4。硅片反射镜M4可调节反射方向。角锥棱镜M1、M2和M3的型号为Agilent10767A,具有非常好的光学性能。测量导轨选用的是PI公司的M-5x1.DD型号。二维精密电控平移台(直流电机驱动)单向重复定位分辨率达0.1μm,直线度参数为0.1μm/200mm,最高运行速度50mm/s,量程为200mm。2个测量角锥棱镜被安装在导轨上,通过PI公司的控制软件在计算机上对导轨的运动进行控制,实现对外腔长度的改变。通过运动距离测量结果与PI导轨运动参数的一致性可验证测量方案的可行性。信号处理部分中,由PD探测到的激光自混合干涉信号首先由低噪声前置放大器(Standford,SR560C)进行滤波和放大,一路送入示波器而另一路接着由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NI6251)进行AD转换。采集到的数字信号送入PC机中由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LabVIEW)实现信号再次细分以及实时处理重构目标物体的运动距离。测量过程中,示波器可定性观察光学细分的现象,而数据采集卡采集到的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可进行运动距离测量。

2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实验在同一测量环境条件下进行:恒温(20℃±1℃),恒湿(50%±3%)。使激光器预热2h,激光波长稳定在632.8334nm,让导轨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然后对采集的信号加入电子五细分处理。在本实验系统中,由自混合干涉光路细分原理可知,一个条纹对应的运动距离为λ/8,将此波形通过阈值为0的比较器后得到对应的方波信号,再将方波信号n细分,通过计数方波的个数来得到外部物体实际的运动距离。这样处理后,可以得到的分辨率为λ/8n。一个周期内的正弦波通过过零比较器整形成方波信号,五细分后的波形如图7所示。这样通过计数的方法就可以再次提高分辨率。此外,细分处理前对干涉信号进行了整形,可以显著增强对于叠加在自混合干涉信号上的高斯噪声的抗干扰能力,使测量结果更加稳定可靠。在数字域进行细分时,将上面得到的方波信号改写成二进制码(1111100000),然后将其右移9次,将其奇数次和偶数次的右移结果两两异或,则可以得到(1010101010),即对应的五细分信号及其互补信号(0101010101),实现了对原自混合干涉信号的细分。将PD探测到的微弱信号进行电流-电压(I-V)转换后,变成电压信号,经高通电路去直流后,再经放大电路放大,通过NI公司的数据采集卡USB-6251采集,在PC机上编写LabVIEW程序进行细分计数处理。信号经数字域电子细分后,进行计数后就可以重构并显示物体的实时运动距离。测量实验使用PI精密导轨对实时测量数据进行校准。导轨的移动范围设置为0~200mm,每次匀速步进20mm,移动速度设置为5mm/s,步进10次,每次导轨的示数作为标准;该运动过程由电机自动完成,系统对每次的步进长度进行自动测量记录并给出实时误差,连续记录几十组,选择其中的5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拟合曲线与误差分析可以看出,实验结果与实际运动距离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重复性非常的好,实现了使用光学细分与电子细分相结合的方法对物体的运动距离进行实时监测,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

3讨论

激光器作为测量光路的一部分而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波长稳定的光源,其稳定性对测量准确度有很大的影响。空气折射率的变化和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也会影响系统的测试精度。1)激光器频率稳定性带来的累计误差。实验中的氦氖激光器输出光在空气中传播的中心波长为632.8334nm,短期频率稳定性为1.5×10-6,因此,在没有反馈时,激光器波长稳定性为δλ=λδν/ν≈0.9492×10-6μm。当自混合效应反馈系数很低时,频率波动极小。理论计算表明,当外腔长度在百毫米量级时,波长稳定度可以达到10-8的测量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小于0.4μm[9-10]。2)空气折射率变化带来的误差。测量环境的初始条件:空气压强101325Pa,室温20℃,湿度1333Pa。测量过程中,由温度、湿度以及压强传感器可知,只有环境温度会有最大不超过1℃的改变。因此得到折射率的变化为δn≈0.929×10-6。当测量长度为200mm时,测距不确定度小于0.3μm[9]。3)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角锥棱镜的直角误差会直接影响其对光路的反射特性。对于Agilent10767A型号的角锥棱镜,其3个直角误差δθ<5″。玻璃的折射率为1.56,则测量长度为200mm的测距误差小于0.002μm[11]。由于本实验系统存在3个角锥,则测距不确定度应小于0.006μm。由以上讨论可以知道,影响测量精度的最大因素来自于激光的频率的稳定度。理论上实验系统的测量分辨率可达到波长的1/40。而实际上,受制于激光频率的稳定程度,在弱反馈条件下,百毫米量级运动距离的测量只能达到微米级的测量精度。

4结语

光学论文范文第2篇

1.1主要仪器与试剂LB962型化学发光分析仪

(德国伯托公司);白色96孔板(美国康宁公司)。鲁米诺(Sigma-aldrich公司);8-羟基喹啉(Sig-ma-aldrich公司);FeCl3(Sigma-aldrich公司);过氧化氢(30%,Sigma-aldrich公司);ATP生物发光检测试剂盒(ENLITEN,美国普洛麦格公司);实验用水均为经Milli-Q(Millipore公司)纯化的超纯去离子水。实验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实验方法

1.2.1储备液的配制

鲁米诺储备溶液:称取一定量的鲁米诺溶于1mol/L的NaOH溶液中,配制成1×10-2mol/L的鲁米诺储备液,储存在棕色瓶中,避光4℃保存。8-羟基喹啉储备溶液:称取一定量的8-羟基喹啉溶于0.1mol/L的HCl溶液中,配制成1×10-2mol/L的8-羟基喹啉储备液,4℃保存。Fe(III)标准储备溶液:称取一定量的烘干恒重的FeCl3溶于pH2.5的HCl溶液中,配制成1×10-3mol/L的Fe(III)标准储备溶液,其摩尔浓度通过硫代硫酸钠滴定法准确确定,通过GBW(E)081235硫代硫酸钠滴定溶液标准物质进行溯源。ATP标准储备溶液:称取一定量的ATP标准物质候选物溶于无ATP水(ATP生物发光检测试剂盒自带)中,配制成1×10-7mol/L的ATP标准储备液,-20℃保存。作为实验室研制的标准物质候选物,需要按照ISO导则35要求,摩尔浓度经过8家单位联合验证,并经过一系列均匀性、稳定性的考查。

1.2.2工作溶液的配制

鲁米诺工作溶液:用纯水将鲁米诺储备液稀释成1×10-3mol/L的鲁米诺工作溶液(其中NaOH的摩尔浓度为0.1mol/L)。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用纯水将8-羟基喹啉储备溶液稀释成1×10-3mol/L的8-羟基喹啉工作液(其中HCl的摩尔浓度为0.01mol/L)。Fe(III)标准工作溶液:用pH2.5的HCl溶液将Fe(III)标准储备溶液逐级稀释成Fe(III)标准工作溶液(1×10-4mol/L,3×10-5mol/L,1×10-5mol/L,3×10-6mol/L,1×10-6mol/L)。过氧化氢溶液:取一定量体积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用水稀释至1%,用时现配。ATP标准工作溶液:用检测缓冲液(ATP生物发光检测试剂盒自带)将ATP标准储备溶液逐级稀释成ATP标准工作溶液(1×10-8mol/L,1×10-9mol/L、1×10-10mol/L,1×10-11mol/L),现用现配。

1.2.3实验方法

1)化学发光标准体系的建立

化学发光反应动力学检测:在1.5mL离心管中分别依次加入以下溶液,立刻将该离心管放到化学发光分析仪中,进行动力学检测,每秒取一个点,检测时间共100s。①10μL鲁米诺工作溶液、100μL过氧化氢溶液、10μLpH2.5的HCl溶液(相当于10μLFe(III)标准工作溶液)、85μLpH2.0的HCl溶液(相当于85μL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②10μL鲁米诺工作溶液、100μL过氧化氢溶液、10μLFe(III)标准工作溶液(3×10-5mol/L)、85μLpH2.0的HCl溶液(相当于85μL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③10μL鲁米诺工作溶液、100μL过氧化氢溶液、10μLpH2.5的HCl溶液(相当于10μLFe(III)标准工作溶液)、85μL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④10μL鲁米诺工作溶液、100μL过氧化氢溶液、10μLFe(III)标准工作溶液(3×10-5mol/L)、85μL的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8-羟基喹啉的用量对体系发光值稳定性的影响:在10μL鲁米诺工作溶液、100μL过氧化氢溶液、10μLFe(III)标准工作溶液(3×10-5mol/L)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并用pH2.0的HCl溶液将体系补足205μL,立即检测当前发光值。pH对体系发光值稳定性的影响:在1.5mL离心管中依次加入10μL鲁米诺工作溶液、100μL过氧化氢溶液、10μLFe(III)标准工作溶液(3×10-5mol/L)、85μL的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利用HCl或NaOH调整体系的pH值,立刻将该离心管放到化学发光分析仪中检测当前发光值。反应介质对体系发光值稳定性的影响:在1.5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50μL的Tris-HCl、H3BO3-KOH、Na2CO3-NaHCO3和B-R缓冲溶液,然后分别依次加入10μL鲁米诺工作溶液、100μL过氧化氢溶液、10μLFe(III)标准工作溶液(3×10-5mol/L)、85μL的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立刻将该离心管放到化学发光分析仪中检测当前发光值。

2)生物发光标准体系的建立

用ATP标准物质代替ATP生物发光检测试剂盒中的ATP校准溶液,采用试剂盒中的其他溶液建立生物发光标准体系:首先,将10μL检测缓冲液加入有100μL荧光素/荧光素酶试剂的1.5mL离心管中,立刻将该离心管放到化学发光分析仪中进行检测,作为背景信号;然后,将10μLATP标准工作溶液加入有100μL荧光素/荧光素酶试剂的1.5mL离心管中,立刻将该离心管放到化学发光分析仪中进行检测。

2结果与讨论

2.1化学发光标准体系的建立

鲁米诺(3-氨基邻苯二甲酰肼)是最常见的化学发光试剂之一,具有发光效率高、结构简单、容易合成、水溶性好等优点;在碱性条件下,鲁米诺被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氧化后能发出波长425nm的蓝光。在不同体系中,鲁米诺发光形式不同:金属离子-过氧化氢-鲁米诺体系是闪光型发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过氧化氢-鲁米诺体系[9-10]是辉光型发光。HRP-鲁米诺体系虽是辉光型发光,但生物酶的活性很难控制和复现,不适用于仪器的计量校准。本文将8-羟基喹啉(8-Ox)引入鲁米诺-过氧化氢-金属离子体系中,实现发光方式由闪光型到辉光型的转变,建立了发光强度稳定的鲁米诺-过氧化氢-铁(III)-8-羟基喹啉化学发光标准体系。

2.1.1添加8-羟基喹啉

初步实现稳定辉光型信号鲁米诺在碱性溶液中,与OH-反应生成阴离子,该阴离子被某些氧化剂氧化产生氨基邻苯二甲酸根离子,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化学能被氨基邻苯二甲酸根离子吸收,使其处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出波长为425nm的光,Fe(III)可以催化该反应过程,增强化学发光信号,而8-羟基喹啉可以与Fe(III)络合,从而起到稳定剂的作用。不同体系中鲁米诺-H2O2的发光情况,其纵坐标为相对发光强度(RLU)。曲线a说明鲁米诺与H2O2混合后,被H2O2氧化并发光,刚开始发光值缓慢上升,随着反应物的消耗,发光值开始缓慢下降,发光形式呈现一个较平缓的闪光;曲线b说明在鲁米诺-H2O2体系中加入了Fe(III)之后,加速了鲁米诺与H2O2反应,因此一开始体系的发光就达到了最大值,之后随着反应物的快速消耗,发光值也急速下降;曲线c说明当在这个体系中加入8-羟基喹啉,Fe(III)与其络合,保证了在碱性条件下Fe(III)的稳定性,使化学发光反应变成非常平稳的辉光型,在100s内发光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仅为1.1%。曲线d是没有Fe(III)的空白对照实验。

2.1.2优化反应体系的稳定性

为获得稳定且容易操作的化学发光反应体系,选择了10μL鲁米诺工作溶液(摩尔浓度为1×10-3mol/L)和100μL过氧化氢溶液(体积分数浓度为1%)的基础上,考察8-羟基喹啉的用量、反应体系最终pH和反应介质3个方面的因素,最终确定了该化学发光体系优化浓度比例。

1)8-羟基喹啉的用量对体系发光值稳定性的影响

随着向体系中加入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的增多,体系的发光值持续降低,直到当加入50μL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体系的发光值不再随着8-羟基喹啉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仪器计量工作中,可以选择加入50~85μL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此时8-羟基喹啉的体积对发光强度的影响最小。在后续实验中,选择65μL作为优化的8-羟基喹啉加入量。

2)反应体系最终pH对体系发光值稳定性的影响

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反应需要OH-的参与,因此体系的pH也是影响发光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pH>10.0,体系的发光值会随着pH增大而呈指数增加,体系不容易控制;当pH值在8.80~9.60范围内,体系的发光值增长比较稳定,可以满足仪器计量检定中操作方便的需求。

3)缓冲体系对体系发光值稳定性的影响

考察了相同浓度的Tris-HCl、H3BO3-KOH、Na2CO3-NaHCO3和B-R缓冲溶液对鲁米诺-过氧化氢-铁(III)-8-羟基喹啉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发现Tris-HCl中化学发光信号最为稳定,故选择Tris-HCl缓冲溶液;最终体系定为:加入50μL0.05mol/L的Tris-HCl缓冲溶液,pH=9.10。通过对8-羟基喹啉的用量、反应体系最终pH和反应介质3个方面的考查,确定了化学发光分析仪计量用鲁米诺-过氧化氢-铁(III)-8-羟基喹啉体系,其用量分别为:10μL摩尔浓度为1×10-3mol/L鲁米诺工作溶液(pH13.0)、100μL体积分数为1%过氧化氢溶液、65μL摩尔浓度为1×10-3mol/L8-羟基喹啉工作溶液(pH2.0)、和50μL0.05mol/L的Tris-HCl缓冲溶液(pH=9.10)。此时化学发光强度与Fe(III)的摩尔浓度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2.2生物发光标准体系的建立

在众多生物发光体系中,ATP-荧光素-荧光素酶发光体系应用最为广泛,ATP检测也经常被业内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灵敏度的衡量指标。其原理是:荧光素酶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和荧光素结合后催化ATP转化成AMP(磷酸腺苷),同时释放出光子(波长562nm),发光效率高,而且发光强度与ATP含量呈很好的线性关系。为了统一仪器灵敏度的评价方法,我们研制了ATP标准物质,并结合商品化ATP检测试剂盒,建立了一套稳定可靠的ATP生物发光标准体系,用于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计量校准。

2.3生物化学发光标准体系

在仪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最终将化学发光标准体系和生物发光标准体系联合,共同对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计量校准研究,对仪器的计量性能进行全面的考察:采用鲁米诺-过氧化氢-铁(III)-8-羟基喹啉化学发光标准体系对伯托LB962型化学发光分析仪的测量重复性、交叉污染和线性相关系数的计量特性进行评价;采用ATP生物发光标准体系作为标准光源对伯托LB962型化学发光分析仪的灵敏度的计量特性进行评价。

2.3.1测量重复性

以1×10-5mol/LFe(III)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测量,重复测量6次,相对发光强度值分别为302579,298800,321145,299523,338856,356041,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为7.4%,即为仪器的测量重复性。实验数据说明仪器测量重复性较好;同时也说明建立的化学发光标准反应体系发光值稳定,完全可以用于仪器测量重复性的计量特性的评价。

2.3.2交叉污染测量中心孔

(样品位置,1×10-5mol/LFe(III)标准工作溶液)发光值I0和周围孔发光值I0i,如表1所示,周围孔发光值的平均值与中心孔发光值之比的百分数即为化学发光分析仪的交叉污染。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中心孔的发光对周围孔发光影响很小,仪器的交叉污染仅为0.02%,与仪器的出厂指标无明显差异;同时证明了我们建立的化学发光标准反应体系可以用来评价仪器的交叉污染的计量特性。

2.3.3线性相关系

数采用化学发光标准体系对0,1×10-6,3×10-6,1×10-5,3×10-5,1×10-4mol/LFe(III)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测量,考察仪器测量线性相关系数,以检测发光值信号减去本底信号得到的相对发光值ΔI为纵坐标(本底信号为Fe(III)摩尔浓度为0时的发光值),Fe(III)的摩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Fe(III)在1×10-6~1×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ΔI=2×1010C-22396,线性相关系数r=0.9986。使用ATP生物发光检测试剂盒对0,1×10-11,1×10-10,1×10-9,1×10-8,1×10-7mol/LATP标准工作溶液进行分析,考察仪器测量线性相关系数,以相对发光值Δ(IΔI为检测发光值信号减去本底信号,本底信号为ATP浓度为0时的发光值)为纵坐标,ATP的摩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ATP在1×10-11~1×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ΔI=7×1012C+550,线性相关系数r=0.9999。采用化学发光标准反应体系和生物发光标准反应反应体系评价仪器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6和0.9999,说明仪器的线性相关系数的性能指标较好;这两种反应体系均能评价仪器的线性相关系数的计量特性。

2.3.4灵敏度使用

ATP生物发光检测试剂盒对空白溶液的本底信号进行测量,平行检测11次,本底信号相对发光强度分别为29,34,32,34,40,47,37,42,34,39,32,计算检出限(3×S/N)为2.24×10-16molATP(100μL样品体积),即为化学发光分析仪的灵敏度,达到仪器的出厂指标,说明ATP生物发光标准反应体系可以用来评价仪器的灵敏度的计量特性,统一了化学发光分析仪灵敏度的表示方法。

3结束语

光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光明思维,教学,儿科护理

 

“光明思维”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智模式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光明思维”,有意识地培养护生健康的人格,稳定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保持身心健康。

1.“光明思维”引入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儿科护士要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并对每一年龄段的患儿施以发展性照顾。作为护理服务的提供者,她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护理服务的质量,决定着护理职业角色扮演的成败。这要求儿科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还特别强调儿科护士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始于护理的教育之初。传统的护理教育习惯于刻板的机械的护理知识的传授,而缺乏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人文教育的方式。这样的学生到了临床工作中,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场景,即表现较差的环境适应和自我适应【2】。

2.儿科护士的压力来源

2.1医学模式改变带来的学习压力

儿科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已由往日单纯的患儿护理变革为对所有儿童的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竞争压力在不断加大,同时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护士面临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2.2 多元化角色带来的心理压力

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护士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更大压力。而儿科护士的专业角色有所不同,扮演着多元化角色:直接照顾者、患儿代言人、健康教育执行者等,患儿年龄小、起病急、变化快,情绪不稳定教育学论文,对医护人员有恐惧感,而无法正确描述自己疾病感受,哭闹以及儿科用药的精确性,易造成职业紧张和精神压力。

2.3高要求的专科技能导致的心理压力

儿科护士由于所从事的护理工作有别于其他专科的特点,其工作要求更加细致和耐心,同样的护理操作,婴幼儿的各项操作难度和风险都明显高于成人,且太多是独生子女“一针见血”是每位家长的心理,这必然会给护士心理造成压力。

3.应用“光明思维”进行儿科护理教学

光明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的背景是“积极的心态”。具体来说,光明思维共分为三个档次,逐级而出,即所谓的“三级光明思维”。光明思维的形成,可以通过不断练习中慢慢学会这种思维方式,实际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而护士的在校教育,目前还没有把心理训练摆在重要地位,缺乏有效的心理训练措施免费论文。因此,应尽早把“光明思维”引入儿科护理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层层深入,不断培养。

3.1重视护生人格培养,提高良好心理品质的自觉性

自我管理能力是健全人格的最好体现,因此在进行儿科护理教学中应从关注护生的人格做起,首先要让护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合理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合理的心理支点,善于自我承认和自我肯定,善于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用积极情绪影响和感染小儿,并由此得到理智上的愉悦。【3】其次可让护生自己培养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主动服务意识。

3.2加强理论与实践知识系统化学习,提高心理素质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以有关理论为指导,娴熟的护理技术本身也能起到心理护理的作用,使家属产生信赖和安全感。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模块式教学法,根据儿科护理学的知识结构特点,形成三大教学模块即健康儿童保健模块、住院患儿护理模块、急危重患儿护理模块,即系统学习有关儿保科,病房,急救科护士系统化理论知识,让学生很快融入职业情景,更接近临床工作。且每一个模块设有相关的实训项目,实行专业技能分段式教学,系统性护理技术操作反复练习,以培养学生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娴熟过硬的操作技术,更有助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3.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关爱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向学生详细介绍儿科工作的特殊性,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强调做一名优秀的儿科护士必须具备更多的爱心、耐心、责任心。独生子女的家庭,关注长辈多、负面情绪多,沟通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注重沟通语言和技巧培养。如在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心理特点时,可强调对患儿多用肢体语言教育学论文,如抚摩、拥抱、游戏,使患儿有亲近感,以达到最有效的沟通。在平时常见疾病教学中多采用分组病例讨论,问题式教学法,让学生互相扮演患儿与家长的角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掌握沟通技巧。

3.4.培养团体精神,开拓新的心理优势

鼓励在校护生积极参加学校及校外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及集体活动,发展和培养团体精神,兴趣爱好广泛,随时保持活泼愉快的状态,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心理优势。

总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光明思维”让学生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分析问题,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出现的问题,用求实奋进的精神处理遇到的问题。丰富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方式,才能产生自信心,才能以正常心态面对现实工作,让学生在校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角色适应能力,以减少步入工作后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1)邓灿烂.用光明思维做好思想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2003,(8):46

(2)贾启艾.护理学的人文底蕴[J].护理研究,2002,16(2):63—65

(3)杜建林.护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61—162.

光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白毛女》引发的思索

歌剧《白毛女》是贯彻《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一个丰硕成果,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新歌剧。是我国歌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贺敬之文学生涯中纪念碑式的作品。并与1951获得斯大林文学奖。作品可谓精典,先进的文化内涵得以充分的艺术表现,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半个多世纪盛演不衰,润人甚深。

辩证利用,推出新的典范。《白毛女》是在群众艺术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了民间歌舞的传统,同时又借鉴了我国古典戏曲和西洋歌剧的特点。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造出来新的民族形式,为我国新歌剧的发展开辟了一天富有生命力的道路奠定了基石。悠悠五千的文明史,厚重的文化积淀,留下适合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艺术形式、技巧、民族形式及其风格等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中国入世后,伴着网络、多媒体技术、数字电视的出现,以及卫星传输技术的运用,良莠不齐的西方文化、文学作品,音像制品等进入我国,对此我们应采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辩证的观点,科学的分析,批判的继承和发扬,借鉴本国和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真吸收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当代成功的文学艺术经验,采取"拿来主义"使之为我所用。

"鬼"与人的对立所产生的意义。《白毛女》通过承受了旧中国农民悲惨命运的"喜儿"的遭遇,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反抗意志及顽强的斗争精神。鲜明地揭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真理指出了农民只有把个人反抗同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相结合,把反抗剥削压迫,追求光明的解放的斗争推向前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二、壮彩洵诗豪 一代强音荡山河

在我国当代诗坛中,贺敬之是一位发生重大影响,深受读者欢迎的著名诗人。他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善于反映时代的重大问题,驾驭世纪风云变幻的风云,能把先进思想变为作品中的精神力量去感染、陶冶读者的情操。他的诗意高迈,构思新奇,意境深远,感情奔放,语言生动,富于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贺敬之的诗来源于生活反映着时代。"一支文笔,三千毛瑟精兵",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巨大作用。诗歌《乡村的夜》真实的反映了农村农民的生活,走的是赵树理的道路,不是由象牙塔走向十字街头,不是由高雅文化走向大众文化,而是觉醒的农民自己诉说自己的悲惨命运。历史证明,他们只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革命斗争,才能建立自己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决定,坚不可摇的,党群的血肉联系是不可分割的。

诗人自觉地用自己的诗表现时代精神和时代声音,使自己的诗同时代,人民、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独树一帜的政治抒情诗的创作代表了贺敬之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这些"时代新歌"代表先进文化的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在主题思想上注重通过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思索,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人们普遍关注的,具有时代特色的重大问题,作出富有启迪性的引人思索的回答,其教育意义是深远的。

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是经久不衰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这一时期,向雷锋学习,弘扬主旋律,用先进人物,先进事迹、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尤为重要,《雷锋之歌》的传颂对于学习雷锋,发扬革命优良传统,接受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弘扬革命的骨气和正气起着多级火箭作用。

时代精品《三门峡歌》即现实、又思想、即革命、又浪漫。《三门峡歌》的两首诗从内容上看,《三门峡-梳妆台》侧重于中华民族的命运、黄河儿女的命运和追求;《中流砥柱》侧重于千古英雄的命运与追求,起步于现实,落脚于现实,落脚于当代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落脚于开天辟地的人民群众。

有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高峡出平湖,天堑变通途"成为现实,同志视察黄河时引用贺敬之"责备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的诗句,(见1999年5月26日《人民日报》)高度赞扬了人民群众劳动创造,治黄成就就是人定胜天精神的光辉写照,同志早就为我们阐述了"民心向背"的道理,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只有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三、具有时代精神的文艺理论

时代需要先进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服务。关于文艺工作口号的调整是一件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关系文艺战线全局的大事。1980年1月23日,贺敬之在的一次座谈会发言,认为文艺工作口号应明确提出为什么人服务。他指出,对我们的文艺方向的概述性表达,是不是可以在我们的"文艺要为广大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之后加上一句"为社会主义服务"。光提前一句,可能是有些人误解为只有一个服务对象问题,加上后句,可以简明地指出对文艺思想内容和社会功能的要求。后来这个意见被中央采纳,此后"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在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中被一直肯定下来。

1984年以后,贺敬之在讲话和文件中强调文艺创作要"坚持主旋律,发展多样化"。文艺艺术战线要恢复生机,真正繁荣,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这些意见被中央采纳,并分别写进了中央十四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指引我国的文艺发展到至今。

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两个文明建设,稳定与繁荣",足以说明正确的文化思想意识导向的重要性。

光学论文范文第5篇

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光源,LED的长寿命、牢固的结构、较低的功耗和灵活的外形尺寸等优点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年,LED特别是单色LED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屏幕、信号灯和景观照明中。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白光LED的光效、显色性、色温及单颗LED的功率和LED模块的光通量等参数指标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人们对LED应用于照明充满了期待。 然而,将白光LED应用于普通的室内照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单颗LED的光通量还难以满足普通照明的需求、单位成本过高、光效比节能灯低、色差大、稳定性不足等。虽然研究成果形势喜人,但要生产出真正符合照明要求的市场化产品仍需一定的时间,这是LED研发人员、生产商和使用者都无法回避的事实。本文从照明的人体功效学出发,分析目前白光LED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健康的光环境所需要的正常指标之间的差异,对促进LED在室内照明的应用进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1、照明的人体功效学 人体功效学也叫人类功效学或人体工程学,以“人 —机—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测、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也就是说,人体功效学的研究致力于设计和评价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人的极限,以及如何与各项任务、工作、产品、环境和系统协调。照明的人体工效学,就是研究光环境的设计如何满足人的需要,使人们更快、更好地完成各项视觉作业或尽量满足舒适健康的需求。 照明光环境应该充分考虑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使人们能在一个合适的视觉环境中正常地开展工作,即能看得清楚;又要满足人们心理上的需要,即要看得舒服。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光还能通过影响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而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和健康。因此,考虑人体功效学的良好的光环境应该从人的视觉、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出发,综合考虑多项因素,否则就会对人们的工作效率、心理或生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 白光LED的发展现状 2.1 光效 LED自上世纪60年代诞生以来,以每10年亮度提高30倍,价格下降10倍的“海兹定律”般的速度发展。据报道,目前白光LED光效的实验室数据已超过100lm/W,而进入商业领域的大功率白光LED也达到40lm/W。随着关键技术的突破,未来大功率LED的光效仍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最高有可能达到150~200lm/W。 2.2 光通量 随着大功率LED的面世和封装、散热等关键技术的突破,5W LED的商业化进程已初具规模,这使LED模块的光通量得到很大提高。来自日亚公司最新的研究数据表明,功率分别为5.5W和11W,光通量分别为250lm和400lm的大功率LED集成模块已经研制成功。这使LED用于普通照明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3 色温和显色性 白光LED的色温和显色性与白光LED的制备方案密切相关。1996年日亚公司首先采用InGaN蓝光芯片加YAG(钇铝石榴石)黄色荧光粉的方法制成白光LED。此后,人们又采用R、G、B三色芯片混光和近紫外芯片激发R、G、B三色荧光粉混光制成了白光LED。采用蓝光LED加YAG荧光粉的方式因其工艺较为简单,技术成本较低,是目前制备白光LED最常用的方式,但其显色指数也相对较低。添加一定的红光荧光粉和绿光荧光粉虽能提高显色指数,但由于红光荧光粉的相对转化率较低,通常会引起总体光通量的衰减,即光效的下降。采用近紫外的LED加RGB三基色荧光粉理论上可以获得任意色温及较高显色指数的白光LED,但目前用于紫外LED荧光粉的技术尚

光学论文范文第6篇

本课程内容分为:光通信基本理论、光纤通信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新技术特征等三大部分.主要内容为:绪论、光纤发展、光波导理论与光纤特性、光缆及工程应用、光发送与接收、光无源器件、光放大器、光纤通信系统与设计等.采用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实习实训等.授课对象为我校本科专业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授课理论学时54,实习实训18,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从近4年的教学看,大家普遍认为该课程理论较难、实训操作难、而且理论与实训结合较少.导致大学生们对该课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作者根据近4年的经验和学生获取该课程的知识、技能的效果,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及见习实训等几个方面提出教研教改的意见.

2光纤通信课程理论教学

针对同学们反映本课程中难懂的理论知识、课前我补充了一些基础知识.比如光波导理论、高等数学、光电子技术、电磁学等知识在该课程中要用到的重要理论.列出一些参考书目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读,比如杨祥林编著的《光纤通信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顾畹仪编著《光纤通信系统》教材.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分析一些抽象概念,逐步阐述.例如,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是光纤通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波动方程和电磁场表达式求解,其过程繁杂,同学们很难将推导出的理论结果和实际上的物理意义对应.因此在该部分的教学中采用先引入并重点讲解波导、导波等概念的方法,然后解释传输模式,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传播角,产生不同的离散模式是由于光波在芯区和包层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时产生相位移动引起的,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再运用特征方程理论推导出结论.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多媒体PPT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以便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该学科的实际,作者制作了适合实际情况的PPT课件,课件的教学效果良好,比如在讲解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组成的时候,结合PPT课件图,直观、形象生动的看出了系统由光发射机、光纤光缆、中继器与光接收机等基本单元组成.此外还包括一些互连与光信号处理器件,如光纤连接器、隔离器、调制器、滤波器、光开关及路由器、分插复用器ADM等.

3光纤通信实训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实训环节除了安排常规的8个实验,模拟信号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数字信号电—光、光—电转换传输实验、光发送、接收模块实验、光纤无源器件特性测试实验、数字光发送接口指标测试实验、光纤传输特性测量实验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系统实验等.另外,笔者引入了OpticSimu仿真实训软件,该软件恰好可以克服以上硬件实验平台的不足,可以方便地配置各种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形象地得到仿真实验结果,配置各种光纤通信系统和光网络,仿真其传输性能,方便、形象地获得系统和网络中各点的光谱、波形、眼图、光信噪比和接收灵敏度.软件界面如图2所示.图3是利用原子功能器件搭建的光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交叉连接(OXC)结构.运用OADM和OXC,构建WDM光网络,并对其进行传输性能仿真,为光网络的设计和规划提供参考.

4结束语

光学论文范文第7篇

由于不同的生物组织对激光的吸收系数不同,因而他们吸收的光能量大小也不同。在均匀的入射光照射下,不同的生物组织产生的光声信号的强度也是不一样的。这些信号是生物组织内部信息的反映,包含着生物组织内部的成分、结构等信息,基于生物组织内部的光学吸收系数分布,就可以获得组织内部的组织结构、病理信息等。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光声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并重建出组织结构图形,结合生物组织中光学吸收系数的分布,可以定量分析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即对生物组织进行功能成像,反映了组织内部微小的病变、血红蛋白浓度、血氧浓度等重要参数。

2基于非聚焦单阵元探测器的光声成像系统设计

光声断层成像系统采用非聚焦激光照射样品,并采用非聚焦超声换能器检测被样品照射区域周围的光声信号,从检到的光声信号,反演出成像区域生物组织的光吸收系数的空间分布,并且由此绘制组织被照射区域的光声图像。一般在光声断层成像的实验研究中,为了简化系统的复杂程,减少实验成本,提高实验稳定性,往往采用一个超声换能器对生物组织进行旋转扫描。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LiHongVWang在2003年时带领研究小组利用非聚焦的单阵元超声换能器对小鼠大脑进行光声断层成像,实现了对老鼠大脑皮层的高对比度成像,对大鼠脑部进行光声断层成像,血管成像结果与脑部解剖结果十分吻合。随后各式各样的单探头扫描实验系统用于小鼠的肿瘤生长、血管变化和关节成像。使用单阵元非聚焦超声换能器采集光声信号,对于每次采集到的距离换能器不同半径弧的光声信号光声信号,需对其求积分。因此不能采集单一方向的光声信号,需要围绕生物组织旋转换能器,采集样品各个方向的光声信号,最终通过数值计算模拟出光声图像。该实验装置由于只需一个超声换能器,信号采集电路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但由于加入了旋转机构旋转超声换能器,实验装置的结构变得相对复杂,采集数据时间稍长,而且引入了机械振动误差,成像结果受机械硬件影响较大。于是发展出阵列圆形扫描系统,采用这种方式的系统采集多个通道的光声数据。可以有效地减少信号采集时间,因此这种采集方式被大多数实验者采用。LihongV•Wang等首次用512个阵列的环形探头实现了高分辨率的大脑血管实时成像,并对小鼠脑中的光声造影剂进行了监控。V•Ntzi-achristos等也用64个阵元组成180°圆弧对小老鼠的腹部、胸部和心脏进成像,它的动态图像帧频能达到10Hz。

3结束语

光学论文范文第8篇

1.1仪器及试剂

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配UV检测器,美国Agilent公司);N-EVAP111型氮吹仪(美国Organomation公司);R-200旋转蒸发仪(瑞士BUCHI公司);BL-GHX-V型光化学反应仪(配500W氙灯,上海比朗仪器有限公司)。嘧菌酯(azoxystrobin)标准品(纯度97.5%,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提供),用乙腈配成1000mg/L的标准母液;乙腈(色谱纯);正己烷、甲醇、丙酮、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硝酸钠、亚硝酸钠、七水合硫酸亚铁、三氯化铁、腐殖酸(均为分析纯);超纯水。

1.2试验方法

1.2.1光解试验

取50mL反应液于具塞石英试管(长200mm,内径25mm)中,待光解仪稳定后进行光解试验。光源为500W氙灯,照度30000lx,石英管距光源10cm,启动转动电机使反应液均匀受光,光化学反应仪内温度为(25±1)℃。于不同光照时间分别取样测定嘧菌酯的质量浓度。每处理设3次重复,同时设黑暗对照。

1.2.2初始浓度对光解速率的影响

用纯水将嘧菌酯标准母液稀释成质量浓度分别为2、5、10和20mg/L的反应液,进行光解试验。每处理设3次重复,同时设空白光照及黑暗对照。

1.2.3嘧菌酯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解

分别用正己烷、丙酮、乙腈、甲醇和水将嘧菌酯标准母液稀释成5mg/L的反应液,进行光解试验。每处理设3次重复,同时设空白光照及黑暗对照。

1.2.4环境共存物质对嘧菌酯光解的影响

分别在1、2、10和20mg/L的硝酸钠、亚硝酸钠和腐殖酸水溶液中,在0.1、1、2和5mmol/L的三氯化铁和硫酸亚铁水溶液中,在0.5、5、10和50mg/L的SDS水溶液中添加嘧菌酯标准母液,使其质量浓度为5mg/L,搅拌及超声混匀后进行光解试验。每处理设3次重复,同时设空白光照及黑暗对照。

1.3分析方法

取1mL乙腈反应液,直接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分别取1mL正己烷、丙酮及甲醇反应液,经氮吹仪吹干后用乙腈定容至1mL,待HPLC检测;水样过0.22μm滤膜后进行HPLC检测。HPLC测定条件:AgilentEclipseXD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V(乙腈)∶V(水)=65∶35;柱温30℃;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20μL。在此条件下,嘧菌酯的保留时间为6.7min。外标法定量,在0.05~5mg/L范围内,嘧菌酯进样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68.725x-1.6791(R2=0.9995)。嘧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0.025ng,定量限为0.017mg/kg。

1.4数据处理

农药在环境中的光解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式(1)]进行描述,光解半衰期按式(2)计算;光解残存率和光敏化(淬灭)率分别按式(3)和式(4)计算。

2结果与讨论

2.1不同初始浓度嘧菌酯在纯水中的光解动力学

当初始质量浓度从2mg/L升高至20mg/L时,嘧菌酯在纯水中的光解半衰期延长了1.44倍。嘧菌酯在纯水中的光解速率随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推测是由于在光能一定的条件下,初始浓度增加使得单位分子平均接受到的光能减少,发生降解的机会相应减少。这与王敏欣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2.2不同溶剂对嘧菌酯光解的影响

在植物叶片和水果的外表皮中通常存在着由一些长链非极性物质(如烃、酮、酯、醇、醛和脂肪酸等)组成的蜡质层。绝大部分农药是亲脂性的,故可穿透蜡质层而在植物外表皮中展布。由于蜡质层中的部分功能团会影响农药分子的光化学转化,因此通常用有机溶剂来模拟植物表皮环境进行农药在植物表面的光解研究。嘧菌酯在5种溶剂中的光解结果见图1,其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解速率存在显著差异,但与溶剂极性无直接关系,光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乙腈>水>甲醇>正己烷>丙酮,半衰期分别为4.8、5.8、11.5、12.1和23.5h。这和沈佳君等对丙酯草醚在有机溶剂中光解的研究结果一致。推测嘧菌酯在不同溶剂中光解速率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跟溶剂性质、溶剂与嘧菌酯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溶剂本身对光的吸收有关。

2.3不同化学物质对嘧菌酯在水中光解的影响

2.3.1NO-3和NO-2的影响

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对嘧菌酯光解的影响。NO-3质量浓度分别为0、1、2、10和20mg/L时,嘧菌酯的光解半衰期分别为5.8、5.5、5.1、4.5和3.9h。即随着NO-3浓度的增大,其对嘧菌酯光解的光敏化作用增强。NO-3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具有光化学活性,可光解生成氮氧自由基(•NO2)和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中间体,引发芳香族有机物的硝化、亚硝化和氧化反应,从而对水体中的污染物产生间接的光敏化作用。据此推测,加入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后嘧菌酯的光解速率加快,可能是由于NO-3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OH与嘧菌酯分子发生了氧化反应,而•NO2与嘧菌酯分子发生了硝化反应所致。当NO-2质量浓度在1~2mg/L之间变化时,其对嘧菌酯光解的促进率从27.99%降到9.72%;当其质量浓度在10~20mg/L之间时,则对嘧菌酯的光解表现为光淬灭作用,淬灭率由21.84%提高到27.57%。表明NO-2浓度较低时对嘧菌酯的光解具有光敏化作用,随其浓度增大,光敏化作用逐渐减弱并转为光淬灭作用,且随NO-2浓度的继续增大其淬灭作用逐渐增强。母昌立等的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对啶虫脒的光解具有光淬灭作用,且随NO-2浓度的增大光淬灭作用增强。Srensen等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存在惰性滤层作用,亚硝酸盐部分阻止了有机物分子对光辐射的吸收,进而抑制了有机物的光解。Mack等研究发现,当光照波长在200~400nm区域时,NO-2光解产生•OH,以提高反应体系的氧化效率,但所产生的NO•和•OH也可重新结合,从而消耗了体系中的部分•OH。因此当NO-2浓度较低时,所产生的•OH与嘧菌酯分子反应,可促进嘧菌酯的光解;随着NO-2浓度增大,其产生的NO•消耗•OH增多,再加上其惰性滤层作用,因而使得嘧菌酯的光解速率随着NO-2浓度的增大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2.3.2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影响

SDS是一种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作农药助剂。从中可看出,当SDS质量浓度为0.5~50mg/L时,嘧菌酯的光解速率常数从0.1340提高到0.1785,半衰期从5.8h降为3.9h,说明SDS对嘧菌酯的光解具有光敏化作用,且其光敏化作用随添加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这与李学德等研究SDS对百菌清光解影响的结果一致。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嘧菌酯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可能发生了变化,这或许是导致其光解速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2.3.3腐殖酸的影响

腐殖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的高分子聚合物,是动植物残体通过微生物分解或合成后的产物。腐殖酸对嘧菌酯光解的影响见表4,从中可知,当其质量浓度为1~20mg/L时,嘧菌酯的光解速率常数从0.1047降低到0.0659,表现为光淬灭作用,且淬灭作用随腐殖酸浓度的升高而加强。这与花日茂等研究高压汞灯与氙灯光照下腐殖酸对丁草胺光解影响的结果一致。腐殖酸的加入使嘧菌酯溶液的吸收光谱发生了红移,虽然氙灯是模拟太阳光,但其发射光谱集中在短波部分,因此使得嘧菌酯溶液不能吸收足够的能量而快速降解。另外由于腐殖酸对嘧菌酯的吸附作用,导致嘧菌酯的能量和电子向腐殖酸转移,加上腐殖酸中胡敏酸的光掩蔽作用,最终导致嘧菌酯的光解速率下降。

2.3.4Fe3+和Fe2+的影响

在浓度为0.1~5mmol/L时,Fe3+对嘧菌酯的光解表现为光敏化作用,半衰期从5.6h降低到2.7h,光解速率常数从0.1288提高到0.2562;而在该浓度下,Fe2+对嘧菌酯光解具有淬灭作用,半衰期从6.7h增加到10.1h,光解速率常数从0.1029降低到0.0690。Fe3+的光敏化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在氙灯辐射下可产生激发态Fe3+,激发态Fe3+通过与基态或激发态的农药分子形成复合物,进而诱导农药分子的氧化作用。同时Fe3+在氙灯照射下与水反应也可生成氧化性较强的•OH,其可催化农药分子发生羟基化反应。而Fe2+的光淬灭作用可能是因为在光照条件下,其与光解产生的水不溶性物质一起对光照产生了屏蔽作用,从而降低了嘧菌酯对光的吸收。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