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测绘硕士论文

测绘硕士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测绘硕士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歧视;现状;成因;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

1.经验歧视。不少用人单位为了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在招聘时过分看中工作经验,无情地将应届毕业生拒之门外。甚至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也来推波助澜,例如,2009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告规定,全省共有1070个职位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招录,其中省级机关和南京市市级机关有一半的职位要求工作经验。①如此经验歧视让本已战战兢兢的应届毕业生,更加如履薄冰。

2.年龄歧视。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年龄歧视现象肇端于国家招考公务员限制年龄的规定。1994年为配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要求招考公务员年龄为35周岁以下。受此影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也对年龄进行了限制规定,甚至限制得更加苛刻。如湖南省第一测绘院2009招聘方案中对三类应聘人员的年龄限制分别为:(一)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在26周岁以下;(二)文秘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在26周岁以下;(三)财务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在28周岁以下。②

3.生源歧视。生源歧视问题主要发生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最为严重。在上述地区各类人才市场上,招聘广告中的“限本地生源”、“具有本市户口”等条件,让外地毕业生望“位”兴叹,徒呼奈何。

4.学历歧视。近年来,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市场上大学生、研究生短期内供大于求,出现相对过剩。于是不少用人单位出于攀比等心理,相应提高用人门槛,本来打算招专科生的职位,现在要招本科生;本来打算招本科生的职位,现在要招研究生。“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就是其形象写照。用人单位这种非理性的人才观,无疑会造成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5.性别歧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就业机会不平等和同工不同酬方面。上海市妇联公布的《2004年上海部分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学生中相同岗位试用期月均净收入(不含社会保险),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③①jsppd.省略②省略③省略

6.特殊疾病歧视。我国就业市场上对特殊疾病的歧视也很突出,主要表现为对乙肝病毒携带者、艾滋病感染者、性病患者的歧视,不少大学生应聘者因之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中华医学会的《中国乙肝患者生存和治疗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47%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担心单位如果发现会丢失工作;有52%的人由于乙肝失去了获得理想工作和学习的机会。①①省略②陈亚东.中美反就业歧视法之比较[J].重庆社会科学, 2006(5):91.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除了以上六种主要的歧视类型外,还包括诸多匪夷所思的歧视类型,如属相歧视、长相歧视、姓氏歧视、名字歧视、星座歧视等等。形形的就业歧视无疑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成因的法理学分析

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的原因来自诸多方面,包括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政府不合理的政策导向、户籍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封建思想的影响等等。但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具体又可以归结为禁止就业歧视的立法、执法、司法不完善。

(一)禁止就业歧视立法不完善

1.缺少专门规制就业歧视的基本法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尚无专门规制就业歧视的基本法律,只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中对平等就业权和就业歧视问题有所涉及。这种零星分散的保护规定往往自相矛盾、挂一漏万,不利于构建我国的禁止就业歧视法律体系,难以发挥打击就业歧视行为的合力。

2.法律确定的就业歧视范围过窄

我国目前的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范围规定过于狭窄,不能涵盖现实生活中形形的就业歧视现象,导致实践中被歧视者和相关司法机构无法可依。例如,劳动力市场上某些用人单位针对大学生求职者的身高、相貌、户籍、年龄、政治面貌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所作出的不合理要求,尽管带有明显歧视的色彩,侵害了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理应被法律所禁止,但由于我国法律对就业歧视的范围规定过窄,使得这些用人单位可以有恃无恐、逍遥法外。

3.法律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

虽然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都有保护平等就业,禁止就业歧视的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多属于原则性的宣示,过于笼统、概括、抽象,缺少必要的配套实施细则,也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加以落实。

4.缺乏就业歧视法律责任的规定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用人单位实施了就业歧视行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但我国现行的就业歧视立法,对就业歧视法律责任的规定模糊、疏漏。如我国的《劳动法》根本没有直接提及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而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劳动法》的司法解释,也只是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可是,该解释并没有规定其他救济方式,也没有具体规定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

(二)禁止就业歧视执法不完善

徒法不足以自行。对于一个法治国家来说,不仅需要有完善的立法,还要有明确的执法机构。纵观禁止就业歧视立法较完备的国家,均设有专门的禁止就业歧视执法机构。如美国设有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负责消除以种族、肤色、、性别、国籍为基础的在雇佣、晋升、解雇、工资、测试、培训、实习以及所有其他的就业条件上的歧视。而我国却没有专门负责实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保护劳动者免受就业歧视的机构,只有劳动行政部门、工会、法院和仲裁机构等负责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还有一些指代不明的“有关主管部门”、“上级机关”等。②这种主管不明、多头领导的执法体制,不可能对就业歧视行为进行统一的执法,无法实现对受害人的有效救济。

(三)禁止就业歧视司法不完善

普通法中有一条古老的法谚“有权利必有救济”。可见救济是权利的核心要素,是保障权利实现的手段。必要的司法救济途径可以令抽象的权利具体化,让纸面上的法律现实化。然而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却没有规定公民的平等就业权遭受侵害时具体的司法救济途径。例如,我国的《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均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就业权,但如此抽象的“平等权”,并不能直接解决现实生活中“性别歧视”、“特殊疾病歧视”、“户籍歧视”等各种具体的歧视问题,唯有规定相关的司法救济途径,通过必要的法律程序才能解决各种形形的歧视问题,才能真正保障广大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

(一)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立法规制

1.制定禁止就业歧视的基本法

尽管我国的《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了保护平等就业、反对就业歧视等条款,但对就业歧视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致使现实生活中就业歧视现象泛滥,劳动者尤其是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遭受严重侵害,却又投诉无门,难以获得救济。因此,很有必要依据《宪法》,在现行《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禁止就业歧视法》,以规制用人单位的歧视行为和政府的歧视性政策,维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彻底消除劳动力市场上形形的歧视现象,切实保护大学生及其他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禁止就业歧视法》的内容应当包括:确立平等就业、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原则,明确就业歧视的涵义、种类、法律责任、救济途径和措施等,使其在法律程序上具有可操作性。

2.扩大就业歧视保护范围

第一,将所有类型的就业歧视现象都纳入其调整范围。可通过列举与一般条款相结合的办法,在有关禁止就业歧视规定中,将比较典型的就业歧视类型,如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身高歧视、容貌歧视、年龄歧视等现象列举出来,同时用“等”字作为兜底条款,以备必要时扩张解释。

第二,将发生在就业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就业歧视现象都包括进来,即禁止就业歧视法中所指的就业歧视,包括劳动者在求职过程、取得报酬、休息休假、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享受就业服务、享受社会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等过程中发生的歧视现象。①①参见崔平. 我国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歧视现状及其法律分析[D].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7: 22.②参见刘勇. 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重庆大学博士论文, 2006: 190.

3.出台配套法规及司法解释

基于法律规范自身的局限性,禁止就业歧视基本法只是对一般性、原则性的事项作出规定,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堆砌罗列,其内容也基本上是实体性的。因此,禁止就业歧视基本法要得以贯彻实施,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有保证其运行的程序性规则。最高人民法院也应针对基本法的实施过程加强指导,对出现的冲突和漏洞,及时作出相应的司法解释加以解决和弥补。

4.明确就业歧视行为的法律责任

我国现行的禁止就业歧视立法,对就业歧视法律责任的规定笼统含糊,既不能有效威慑非法用人单位,又不能切实保护受害者的合法利益。纵观各国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形式,主要有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应当从下列方面设计我国的相关法律责任制度:

民事责任上,应当建立包括停止侵权、民事赔偿和赔礼道歉等在内的综合责任形式。其中,民事赔偿责任对于受害人而言非常重要,对此有两个问题需要完善:第一,应当允许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而不能仅限于补偿性赔偿制度,从而通过加大被告的违法成本,迫使其不轻易违法;第二,在确定具体的赔偿标准时,因为在很多时候原告损失多少很难确定,因此法律应当确立最低损害赔偿金制度(而且不能太低),以确保受害人能够获得足够的补救。②

行政责任上,应该采取双罚制,即用人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均需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的行政责任主要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停止违法行为;撤销违法决定;纠正不当行为等;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的行政责任主要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行政处分等。

在刑事责任上,应该在刑法中增加规定就业歧视罪的罪名,明确就业歧视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并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的严重程度确定相应的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追究方式相同,用人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主要负责人判处刑罚。

只有通过对违反用人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双罚,金钱赔偿责任与非金钱责任并用的方式,才能使用人单位因违法成本压力而放弃就业歧视行为,才能使遭受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得到切实的保护和合理的补偿。

(二)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执法规制

1.设立禁止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负责执行禁止就业歧视法律、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机构,而是由工会、劳动行政部门、法院和仲裁机构等机构处理就业歧视问题。这种多头负责的管理模式弊端很多:首先,会导致管理机关之间分工不明,权责不清,相互推诿;其次,会导致管理机关各自为政,执法不一,既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又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纵观禁止就业歧视立法较完善的国家均设立了专门机构,如美国的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香港的平等机会委员会等,这些专门机构在禁止就业歧视,保护平等就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也应该设立禁止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

2.加大禁止就业歧视机构执法力度

目前,我国的禁止就业歧视执法多为被动的、运动式执法,只对那些影响恶劣、引起公愤的用人单位或个人进行外科式的处理,治标不治本。而且执法行为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难以保障其执法的有效独立。因此,各级禁止就业歧视机构要变临时性、突击性执法为长期性、持续性执法。使违法用人单位和个人受到法律的制裁,使受害者得到及时合理的赔偿。

(三)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司法规制

1.扩大法院受理案件范围

大学生求职者遭遇的就业歧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歧视行为,二是政府的歧视性法规政策。由于目前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只限于具体行政行为,而对于政府制定的许多含有就业歧视内容的法规政策却无权受理,大学生及普通劳动者也不能通过现有的诉讼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要使被歧视者的权利得到救济,还需要从诉讼制度上给予解决,这就需要赋予公民对歧视性抽象行政行为的权,同时扩大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使受到制度性就业歧视的就业者的合法利益能够从司法上得到救济。①①参见肖玉. 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6.②参见邓蓓蓓.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8:2.

2.采用举证责任转移规则

在歧视诉讼中,原告是处于弱势的大学生求职者,被告是处于强势的企业或行政机关,从双方的力量对比中可以看出求职者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本着公平正义和保护弱者的原则,我们在诉讼中应采取国际上通行的“举证责任转移”规则,即只要原告提出初步有效的证据事实,例如,原告应当举出其受到差别对待的事实,并且该差别对待是发生在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等之间,其后的举证责任就由被告承担,被告必须证明原告提出的歧视事实不存在,或者即使存在差别对待但是属于法律所规定或允许的除外情形。②否则,被告就应当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

参考文献

[1]陈亚东. 中美反就业歧视法之比较[J]. 重庆社会科学, 2006(5).

[2]崔平. 我国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歧视现状及其法律分析[D].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7.

[3]刘勇. 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 重庆大学博士论文, 2006.

[4]肖玉. 我国制度性就业歧视的法理学分析[D]. 兰州大学硕士论文, 2005.

[5]邓蓓蓓. 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论文, 2008.

[6]喻术红. 反就业歧视法律问题之比较研究[J]. 中国法学, 2005(1).

[7]蔡定剑. 中国就业歧视现状及反歧视对策[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8]郑津津. 美国就业歧视法制之研究――兼论我国相关法制应有之发展[J]. 台大法学论丛, 2002(4).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似大地水准面的概念和作用

大地水准面既是几何面又是物理面,就好比于地球让静止不动的海水所包围的一个曲面。是正常高的起算面,也称为重力等位面。

根据位差理论,H正高=W∕Gm 其中Gm是重力平均值,W是该点沿水准路线所测得的位差。由于Gm不能准确的求出,所以正高解算的时候有困难。所以,大多采用待定点的正常重力值Rm替换沿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重力平均值Gm。水准路线上重力采用实测重力值。因此,重力值的改变相当于高程起算面发生了变化,即不再是大地水准面,而成为似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上,似大地水准面同大地水准面一致,但陆地上就有差别了,是正常高的起算面,也就是说沿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正常高。定义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目前我国采用的法定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

精确求定大地水准面的差距N,则是对大地水准面的精化,精确求定高程异常ξ,则是对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国内采用正常高系统,对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就是按一定的分辨率求定高程异常值。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在测量中的应用日渐成熟,成为了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首选手段,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直接求出单位的的坐标和大地高,只要在一个区域内精确确定高程异常ξ,就可以得到正常高,颠覆了以前传统测量用水准测量得到正常高的技术。这是目前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特殊和魅力之处。

二、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方法 几何法 重力学法 几何与重力学联合法

三、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设计

1 设计原则,与国建测绘基准结合,规划和建设地方基础测绘控制网,利用已有数据,与全国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一致。

2 水准点边长确定

3 水准点大地高测定精度(误差来源,仪器误差,GPS测量时候的误差,水准测量时候的误差,重力测量时候的误差,DEM的误差)

四、外业观测及数据处理

GPS各等级的观测按照GPS控制网观测进行,水准观测按GB/T 12897-2006,GB/T 12898-2009相关规定执行。

GPS网数据处理中,参考框架和历元同国家2000控制网一致,卫星轨道用精密星历。

GPS控制网平差采用逐级解算,逐级控制,以国内及周边地区GPS连续运行站为框架点,作三维约束平差,算出B级网点的坐标,再以国内及周边地区的已知点或B级点做框架,求出C级点。

五、计算

利用收集的重力资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与水准资料计算合格的成果,采用物理大地测量理论与方法。通过移去-恢复技术确定区域性精密似大地水准面。

计算流程图如下:

六、重力与网格平均重力异常计算

第一次计算,得出基础网格平均空间重力异常,足够多的高程点构成了似大地水准面,重力点是有限的,如果用网格状的数值来表示似大地水准面上的变化情况,就必须对面上的重力点进行归算,利用DEM数据通过空间改正,层间改正,局部地形改正和均衡改正等才能得到均衡的重力异常值,在内插推估,形成网格数据。再利用DEM可逆过程,得出和恢复基础网格地面平均空间异常。

七、似大地水准面重力计算

第二次计算,得出高程异常和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借助地球参考重力场模型计算重力似大地水准面,地面空间异常—模型重力异常=格网残差空间异常+局部地形改正=残差法耶异常。对结果进行积分计算,得出残差的重力高程异常,加上残差高程异常,得到重力似大地水准面。

八、重力似大地水准面与GPS水准计算的似大地水准面进行拟合

由公式 ξ=H-h 计算出高程异常

其中 H为GPS水准点大地高,h为正常高,单位都为米

利用插值法计算GPS水准点上的重力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ξ,并计算与GPS 水准点上的实测似大地水准面高程异常ξ的差值,组成不符值序列;由不符值序列和相应GPS水准点的球面坐标组成多项式拟合“观测方程”,其中多项式系数就是未知参数;按最小二乘原理求解拟合多项式系数;由拟合多项式系数和格网中心点坐标,对重似大地水准面进行拟合纠正,得出最终似大地水准面。GPS水准和重力似大地水准面的融合采用了球冠谐分析方法,克服了经典空域离散积分公式在理论分析上和实际上的局限性。该方法兼有全球谱表达的优点,又冲破了其向更高分辨率扩展的限制 ,并能客观地反映高分辨率局域似大地水准面的特征

九、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检测方法

检验采用外部独立观测,对比检验的方法。对似大地水准面成果检测是为了评价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质量进行检核,采用外部检核,同时进行精度确定。本项目的检测工作包括了似大地水准面成果的正确性检测和实用性检测两部分。正确性检测时,GPS观测执行与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高程异常控制点观测同精度的 GPS C级观测技术要求;水准观测执行高程异常控制点同精度的二等水准观测技术要求,其目的主要是检验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精度,评定似大地水准面的模型外符合高程中误差。实用性检测采用低等级 GPS 静态观测及 RTK 动态观测方法。网络 RTK 观测采用 LeicaGX 1230+ GN SS 双频 RTK 流动站设备,卫星截止高度角为 15。,采用三角支架架设天线 ,RTK 观测总测回数为4个 ,测回问对仪器重新进行初始化 ,采样率为1 S,每测回的自动观测个数大于30 个,观测前设置的垂直收敛阈值不超过3 cm 。通过与精化后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内插出的检验点高程异常值ξ进行比较,检验该大地水准面模型的质量和实际应用效果。

十、结语:

局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中,GPS几何似大地水准面同重力大地水准面的精度是不同的,在进行拟合时需要确定两类观测量的权比,采用不等权的拟合.方差分量估计是确定这一权比的有效方法.应用方差分量估计可以较好地调节两者之间的权比,从而削弱观测值与随机信号的方差一协方差之间不协调带来的影响.方差分量估计是对随机模型的精化,对于提高估计质量有比较重要的意义。似大地水准面的建立为测量工作中的精度和速度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希璋.广义测量平差 [M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一、推行“双辅导员”机制的背景

传统的高校管理大多都是在一个年级或班级设立一个辅导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即“政治导师”或“生活导师”。随着今年来高校的扩招,以前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了[4]。从当前高等院校的实际状况来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用的辅导员包揽统管的操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不能适应大学生发展的需要[5]。部分辅导员对所带班级思政教育的理解仍停留在表层,以致简单盲从、敷衍应付、没有针对性、缺乏耐心等现象随处可见。同时,现有体制也局限了其他辅导员的参与度,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实践功能和培养功能,对辅导员专业能力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困难学生,单一辅导员的教育形式呈现单一性,缺乏柔性的、人文的制度文化;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更好的挖掘,学生不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单一辅导员的教育面过于狭窄,缺乏多方面的合作与互动。例如对于学习困难学生,经过辅导员多次谈话帮助,效果可能不太明显。因为每次单一辅导员的说教式训话,学生已经比较厌倦,很难有新鲜感和亲切感,不能把谈话听得进去。困难生的这些现象的发生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为此,我院试图以引导服务困难学生为切入点,以“双辅导员”机制推动制度创新和活动创新,践行多管齐下理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品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双辅导员”机制的实施

1.“双辅导员”机制概念

“双辅导员”机制是一种以双辅导员负责对学生引导和服务替代现行的单人辅导员负责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创新机制,即由两位教师共同担任个别困难学生的辅导员职务。具体说来,原有辅导员作为第一辅导员,承担大部分常规工作;第二辅导员侧重对困难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的帮助和辅导。集两者之合力,向着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加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风建设的目标迈进。

2.实施策略

分工明晰,推动自主创新。辅导员和第二辅导员作为两个不同的工作岗位,被赋予了不同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促使在岗老师们对学生的能力、意识、人格的培养作深度思考,并能依据自身的条件,与学生一起自主创新地设计教育方式,引导困难学生在谈话沟通中完成自我教育和民主管理,达到服务学生的目的。

资源互补,强化辅导效能。增设第二辅导员岗位,让其他教师参与到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中来,可以使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弥补原先辅导员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单一性和不足,使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趋于多元化,为困难学生的自主管理和个性发展提供多元的发展空间。

全员培训,提升专业素养。辅导员队伍培训被视为推行创新机制的必要条件。学校通过开设主题讲座,建立辅导员俱乐部,开展辅导员座谈会,与资深的兄弟学校互动交流,邀请名师莅临指导等方式,进一步推进思想教育新机制的落实,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搭建平台,提升困难学生学业水平。第二辅导员定期和困难学生谈话,打造师生交流平台,建立长效机制和帮扶措施。通过辅导员和第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提升困难学生的学业水平。

拓宽渠道,培养困难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由于辅导员和第二辅导员的倾情辅导,困难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树立了自信,他们开始产生自立意识,懂得认真学习重要性,并且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双辅导员”实行的效果

1.彰显个性, 突出合力。困难学生每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在每个具有个性的群体中,以第一辅导员为主体,第二辅导员进行单独辅导,第一辅导员、第二辅导员以及学生之间形成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向心力,为使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健康快乐成长,教师在这其中和谐发展提供了内推力。

2. 困难学生+第一辅导员+第二辅导员=走出困难。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学风建设效果明显,这背后一定拥有着一个强大的辅导员阵容。以学工部、各学院领导下的辅导员为指挥中心,以第一辅导员、第二辅导员为建设核心,以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工作顾问为辅助后盾的辅导员团队,在制度创新中践行思想教育工作理念,在活动创新中将正确、及时、快乐的服务引导辐射到学风建设的各个环节。

3.实践全员辅导的理念:外重学风建设,内强个人素质。全员辅导是新机制的核心内容。教育学生不仅仅是辅导员的个人职责和所为,应该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和工作中心。实施学风建设新机制可以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育中来,增强德育的力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化。

四、思考

“双辅导员”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还在探索阶段,诚然,新机制的探究过程是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调整。如在第一辅导员、第二辅导员搭配中过于考虑专业选择,忽视了资源互补,造成个别专业班级发展不均衡。又如,第二辅导员的实践能力有高有低,对专业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考大多停留于显性文化,对隐性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高校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方面、辅导员的选聘和培养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的健全方面、教育模式形式的创新方面加大力度。只要坚持下去,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去解决问题,一定能在帮扶困难学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优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上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康育文. 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05. 23-58

[2]王玲.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才智, 2010,(23) :62-63

[3]张耀灿, 陈万柏,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46

[4]张用伟.实行“双辅导员制度”,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J]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GIS

 

0引言

土地适宜性评价作为土地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某一现状用途或预定用途的适宜程度。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是最为典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南。由于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性强,实用性大,应用很广,适宜性评价方法也不断有新的进展。

1评价方法

1.1经验法

评价人员与当地科技人员和有实际经验的人讨论,并依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和自己多年土地利用的经验,决定如何将各单项土地质量的适宜等级综合为总的土地适宜等级。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考虑数学方法所不能包括的各种非数量因子及具体变化情况,缺点是要求评价者对当地条件、土地质量状况和作物生物学特性具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夏敏,2000),而且不可避免的是易造成评价结果的主观性。由于这些局限加上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经验法的受用面越来越小。

徐樵利(1994)在湖北省宜昌县完成的适种柑橘的土地评价系统就采用经验法,参照《土地评价纲要》建立起来的。首先确定影响柑橘生长的限制因素,然后逐项对它们进行分级,最后再综合成总的土地适宜等级。同时,在评价过程中适当考虑管理、投资和柑橘产量等社会经济因素。李秀斌(1989)对黄淮海平原土地做的农业适宜性评价也采用了此法。

1.2极限条件法

该方法主要强调主导因子的作用,运用“木桶原理”,将单项因子评价中的最低等级直接作为综合评价的等级(黑龙江省农、林、牧土地适宜性评价,赵松乔等;江苏省宜兴市南部丘陵山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倪绍祥)。极限条件法简单易操作,能很好体现个别极端决定土地利用适宜性的因素,但该方法未考虑到在一些情况下,土地某种性质的不足可为其他部分所弥补(陈建飞等GIS,1999),因此得出的结论偏于草率和绝对,而且在多数情况下,综合评定出的土地等级偏低。

1.3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以权重法为中心,即确定各个参评因子及其权重,然后对两者的乘积加总,以和作为分等级的根据。主要分为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

1.3.1多因素综合评定法(指数和法)

该方法将各参评因子按其对土地适宜性贡献或限制的大小进行经验分级或统计分级并赋值,然后用各参评因子指数之和来表示土地适宜性的高低。最后按照指数和大小排序,以经验确定指数和的分等界线。其中各参评因子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可依据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Delphi)等。采用这些数学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尽量准确的权重和指数和,以期尽量准确地评价适宜性等级(夏敏,2000),而且非数量化质量性状数量化和不同计量单元无量纲化使得各参评因子间具有了明显的可比性(何敦煌,1994),缺点在于较极限条件法需增加大量计算过程,在地类复杂、评价单元数量较多的区域工作量明显增加(何敦煌,1994),同时不能考虑到非数量因子的具体变化情况(夏敏,2000),而以和值计算土地质量综合指数往往会掩盖某些特别限制因子对评价目标所造成的质的影响(徐丽莎,2008),层次分析法、Delphi法在确定权重系数时主观性过大。

刘胤汉等(1995)在陕西采用专家征询法对农业土地资源作了综合性适宜性评价,经过两轮征询后确定了坡度、高程等6个指标极其权重系数,最后将农业土地分为最佳适宜、中等适宜和临界适宜三等,并按此法对水稻作了单向性土地适宜性评价。吴燕辉等(2008)以湖北省潜江市为研究范围,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阐述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到了潜江市的适宜性等级图,并单独对农用地、林地、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了分析。

1.3.2模糊综合评判法

这种方法用于评价的原理,是对参评因子和适宜性等级建立隶属函数,对参评因子的评价由参评因子对每一个适宜性等级的隶属度构成,评定结果是参评因子对适宜性等级的隶属值矩阵;参评因子对适宜性的影响大小用权重系数表示,构成权重矩阵,将权重矩阵与隶属值矩阵进行复合运算,得到一个综合评价矩阵,表示该土地单元对每一个适宜性等级的隶属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主导因素和综合分析的相结合,比较符合客观实际,通过对参评因素隶属度的计算和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得出评价单元对应于各等级的隶属度,其计算过程无需再掺入人为因素,减少了主观性的干扰(陈建飞等,1999)。但是根据实地采集的调查数据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验证,会发现模型存在一定的误差,有一部分正确的样本数据却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焦利民等,2004)。

E. Van Ranst等(1994)采用该法对泰国半岛的橡胶生产区做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他们创新地根据每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并将单项因子的适宜性评价与综合的土地适宜等级结合起来。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常规的极 限条件法、参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评价结果相比较,得出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准确性较好,从而证明了该法的潜力。P.A.BURROUGH等(1992)采用加拿大阿尔伯塔农业实验农场的数据,分别用布尔数学法和模糊分类法对每个细胞的土地属性进行分类,得出布尔方法比模糊分类拒绝更多的细胞GIS,选取的细胞也不够毗连。而模糊分类法在所有的阶段都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分类的连续变化性也更好。

姚建民(1994)在典型的黄土残塬沟壑区――隰县针对如何利用农作物、果树、林木和牧草开发土地资源问题,重点筛选出原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和海拔高程4个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适宜性评价,划分出土地适宜性开发类型区。刘耀林等(1995)在十堰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坡荒地,通过对制约土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分析,依照土地质量满足对预定用途要求的程度,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完成了坡荒地的宜农、宜林、宜牧、宜园4个适宜类的评价。陈建飞等(1999)应用模糊综合评判(Fuzzy Set)法、经验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进行长乐市土地适宜性评价,对不同方法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与经验指数和的结果有较大的相似性、极限条件法的结论往往过于简单,着重探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优点――合理、客观。

1.4人工智能方法

人工智能方法基于自学习、自适应系统的样本学习机制,如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遗传算法、元胞自动机等。刘耀林、焦利民(2004)基于神经网络来构造模糊系统,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修正的原理,设计和推导了该模型的学习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应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具有高效、客观、准确等优点。次年(2005),两人将计算智能理论引入土地评价领域,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首先基于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构造了一个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训练,能够快速收敛到最优解,对初始的规则库进行修正,形成了一个自学习、自适应的评价系统。

1.5改进后的方法

以上介绍了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常用的基本方法。近年来,鉴于各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很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方法相互结合或对原方法加以改进的评价方案,并应用于某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厦门大学何敦煌(1994)在福建龙海适宜性评价中尝试采用了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相结合的两次评价,即用极限条件法评价土地适宜类,用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评价土地适宜等并确定土地限制性(适宜级)是同时进行的。这一方法不仅克服了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的缺点,还相互间起了交叉检验的作用。

南京大学彭补拙等在做中亚热带北缘青梅土地适宜性评价时对盛花期温度和土壤PH值这两项对青梅生产发育有重要限制作用的因素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其余的评价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作必要的因子剔除,得到它们的总适宜等级,最后再对这三项评价的结果按极限条件法进行归总,得到该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最后评价结果,该结合体现各土地构成要素的不同贡献,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北大的杜红悦等以攀枝花为例,用模糊数学方法对FAO的农业生态地带法(AEZ)进行改进,并将GIS技术应用于AEZ法中;欧阳进良等针对不同作物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并据评价结果、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区位和经济因素进行作物种植分区。

2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数学方法的改进和新技术如3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ES(专家系统)的应用,给土地评价,尤其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带来了飞跃,它们在数据的获得、处理、分析上的强大功能不仅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使基于大范围的调查评价成为可能。

Jacek Malczewski (2004)对基于GIS的土地适宜型分析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他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GIS的知识及其发展过程,然后回顾了基于GIS的土地适宜型评价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最后分析了其存在的挑战、未来趋势和前景。胡小华等(1995)通过专家系统的引入、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以及如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图形和属性的结合,实现了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张红旗(1998)在评价柑桔土地适宜性时,结合GIS技术GIS,改变以往仅考虑自然条件的做法,分别建立柑桔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属性适宜性评价模型及综合评价模型,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为其他类型的单作物(广义)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

S.Kalogirou (2002)运用专家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支持实证研究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LEIGIS软件。该模型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作物土地分类,分为物理评价和经济评价。物理评估选用了17种指标因子,采用布尔分类法,包括了一般种植作物和5种特定作物(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种子,甜菜)的评价模型。经济评价考虑了市场限制下的收入最大化问题。专家系统使得评价不同作物时规则可以适当改变,地理信息系统使得空间数据的管理和结果可视化成为可能。该软件支持任何空间数据集的评价和介绍,而且不需要评价者掌握特殊的电脑技能。夏敏(2000)在其硕士论文里探讨了以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为技术支持,开发农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可行性,在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农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并通过了在邳州市的实证研究。

3结论

我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50年代,综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从70年代末全面展开,近l0年来,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更重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针对特定目标或对象。经验法、极限条件法、多因素综合评定法法、层次分析法等继续得到使用,但通常做适当的改进或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弥补各自的缺陷。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仍然得到了很广的应用,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等新方法开始尝试性应用。科技的发展使得3S技术和专家系统等新技术广泛用于土地评价,尤其给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带来了质的飞跃,接下来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仍基于上述技术的支持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Burrough Pa, Macmillan Ra and Vandeursen W. 1992. Fuzzy Classification Methodsfor Determining Land Suitability from Soil-profile Observations and Topography[J].Journal of Soil Science, 43(2), pp. 193-210

[2]E. Van Ranst, H. Tang, R. Groenemam andS. Sinthurahat. 1996. Application of Fuzzy Logic to Land Suitability for RubberProduction in Peninsular Thailand[J]. Geoderma, 70(1), pp. 1-19

[3]FAO. A Framwork for Land Evaluation[S]. FAO Soil Bulletin32,Rome, 1976

[4]Jacek Malczewski. 2004. GIS-basedLand-use Suitability Analysis: a CriticalOverview[J]. Progress in Planning, 62(1), pp. 3-65

[5]S. Kalogirou. 2002. Expert Systems and GIS: an Application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6( 2-3), pp. 89-112

[6]陈建飞,刘卫民.Fuzzy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J].资源科学,1999,21(4):71-74

[7]杜红悦等.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以攀枝花为例[J].资源科学,2001,23(5):41-45

[8]何敦煌.关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1994,8(6):11-15

[9]胡小华等.GIS支持的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1995,9(5):33-37

[10]焦利民,刘耀林.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6):513-516

[11]李秀斌等.黄淮海平原土地农业适应性评价[J].自然资源,1989,(4):32-38

[12]刘胤汉等.农业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14(3):11-16

[13]刘耀林等.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研究[J].武汉测绘大学学报,1995,20(1):71-75

[14]刘耀林,焦利民.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4):283-287

[15]倪绍祥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6]倪绍祥.近10年来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6):672-683

[17]欧阳进良,宇振荣.基于GIS的县域不同作物土地综合生产力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2):97-10

[18]彭补拙等.中亚热带北缘青梅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探讨[J].自然资源,1994,(2):14-21

[19]邱炳文等.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5):20-23,44

[20]钱海滨等.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2):14-19

[21]吴燕辉等.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2):232-235,242

[22]徐丽莎.土地适应性评价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综述[J].今日南国,2008,(9):18-20

[23]夏敏.农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0

[24]徐樵利,谭传凤等.山地地理系统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5]姚建民.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4,9(2):185-192

[26]张红旗.GIS支持的县级区域柑桔土地适宜性综合评价[J].资源科学,1998,20(1):62-70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激光遥感技术; 古建筑保护; 历史街区保护; 三维重建

Abstract:Nowadays, the application of laser remote sensing is a great chance for protecting ancient architectures and historic distric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lase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en it focuses on the laser-based of ancient architectures: measurement, 3D reconstr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cting ancient architectures based on 3D reconstruction; And it expounds on the laser-based 3D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 distric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cting and redeveloping historical districts; Finally, it analyses the prospects and problems that need urgent solution of the protect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s and historic districts based on the laser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Key words:laser remote sensing; protection ancient architecture; historic district; 3D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O43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2-0121-04

城市古建筑及历史街区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是城市根源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采取积极的手段进行保护、利用古建筑及历史街区。保护和利用过程需要对古建筑进行维护、整理或修复,同时也需要保护或恢复历史街区的空间格局与尺度。国家重大古建筑在大规模修复前要求进行精确的测绘工作,以取得较完备的科学记录档案,为古建筑规划保护和修复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和建筑理论的重要资料[1]。因而对于保护、利用古建筑及历史街区,测绘和记录两者的完备资料是最为主要的。

1激光遥感技术的介入

传统的由建筑师手绘的结构图和由地面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构图都能够表达建筑的关键部位和整体结构,但由于技术手段的局限,难以对古建筑进行快速测绘和对整体立体空间进行清晰的表达。据文物部门统计,我国目前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建筑群有近30万处,古建筑的保护、抢救及修复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传统的建筑测绘和资料整理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古建筑保护的实际需要。

新型传感器――地面激光扫描仪和配套的专业数码相机融合了激光扫描及遥感等技术,可以同时获取空间三维点云(Point cloud)和彩色数字图像(Color imagery)两种数据,扫描点空间定位精度达到5~10mm的扫描精度,使该项技术成为欧美等国在高效率空间数据获取方面的研究热点。近年欧美等地应用涉及城市规划、资源调查、灾害管理、工程设计及国防等方面,特别在城市三维景观、古建重建、虚拟现实与仿真等方面。

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重构整个建筑的全方位立体空间,完整描述建筑物的每一个关键要素,因此可以为古建筑保护与更新提供真实准确的三维模型。保护方案依据真三维模型来制定,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修复计划的精细程度和表现效果大为提高。因此,利用地面激光扫描仪进行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一项高科技的文化工程。

2激光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

2.1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原理

本文所提的激光遥感技术特指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又称“实景复制技术”,它利用三维地面激光扫描仪可以深入到任何复杂的现场环境中进行扫描操作,并直接将各种实体的三维数据完整地采集到电脑中,进而快速重构出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空间等各种制图数据, 同时, 它所采集的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还可进行各种后处理工作(如: 测绘、计量、分析、仿真、模拟、展示、监测、虚拟现实等) [2]。所有采集的三维点云数据及三维建模数据都可以通过标准接口格式转换给各种工程软件直接使用。

在三维激光影像扫描仪所获数据组成的立体模型上可以非常精确地量测出建筑物及物体的尺寸,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测量方式。三维激光影像扫描仪的单点精度,一般可以达到毫米级,这对于古代建筑物的几十米体量来说,精度已经够用,并且它建模以后的量测精度不比传统测量方法差[2]。三维激光扫描最大的意义在于效率高,激光扫描内外业所需时间往往只有传统方法测量的1/20。另外传统方法只测到了物体部分点的数据,而激光扫描则测量到了物体的全部细节。

2.2激光遥感应用现状

激光遥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对地形、建筑物以及其他对象进行高精度测量。

2.2.1带状地形测图数据采集

地面三维激光影像扫描仪可进行野外局部带状地形区域分段扫描。在具有一定重复扫描区域内,进行三维影像拼接和合并生成带状影像图。通过少量的测量控制点转换到国家或城市坐标系中,用地形和地物的三维点云数据建立模型,生成带状地形图。对于铁路、公路、大江大渠两岸的局部不规则带状地形图测量,较常规测量速度快、精度高[3]。

2.2.2建立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和城市模型

三维激光扫描影像数据作为GIS 系统和数据库更新的重要来源。采集的三维点云数据经过拼接和合并后,进行数据预处理剔除粗差数据,运用数据滤波和分类算法获得地面高程数据以及地物数据。地面高程数据用于建立高精度的数字地面模型,地物数据经提取和目标识别处理可实现城市三维模型的建立。

2.2.3古文物建筑物测量及逆向工程应用

地面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可为三维数字化设计、三维测量及逆向工程、快速模具制造等相关技术方面提供服务。能够快速高精度地完成复杂的古建筑结构测量,大型景观(如建造大佛景观)三维数字设计与模板制作。

1999年,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一个30人小组使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进行了测量,近距离目标点的测量精度达到了亚毫米级[4]。举世闻名的中国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时下正由文物管理专家展开三维激光测绘,并绘制精确的“三维立面图”,以便对五万余尊千年古佛像进行保护和修复。正在进行的北京故宫修复工作中运用了多项现代测绘技术,其中包括激光扫描,它具有快速、精确、多方位的特点,为古建筑测绘探索新的途径。

2.2.4其它方面的应用

此外,地面三维激光影像扫描仪可应用于复杂工业设备的测量与建模、房屋建模与房产图测量、工程建筑物变形监测、灾害三维实时监测、事故灾害评估、矿山及隧道测量和大型水利工程安全监测与研究等方面[3]。

3基于激光数据的古建筑保护应用

3.1古建筑量测

目前很多古代建筑缺少可用的CAD数据,即使建立低水平的细节CAD模型,也需要借助测量和其他方法,必须进行大量耗时的,成本高昂的,而且非常困难的测量,更不用说制作正射影像了。数字正射影像是一种既具有像片影像特征同时又具有线划地图数学、几何与制图特征的图种。由于其包含的信息丰富、直观性强,具有可量测性,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5]。

采用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能在不损伤建筑物的条件下,快速采集古建筑物外部表面的精确数据。通过使用软件,可以快速地为扫描获得的点云赋予相应的彩色信息,再经过加工便制作成正射影像,向用户展示一个完全的实景彩色图像。如图1所示。相对于以往近景摄影来说,正射影像具有更为精确的可量测性,古建筑设计和保护人员可以精确对门、窗、柱、梁等构件进行测量,如图2所示。借助CAD便可以制作出用于施工的CAD数据图,如图3所示。

3.2古建筑三维重建

古建筑三维重建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其中两点直接影响到古建筑三维重建的真实性[6]:① CAD木构件数本身存在的问题,CAD木构件模型是早期利用AutoCAD软件建立的线框图,由于线框模型只有点和直线段,没有给出模型的表面信息,因此无法得到有关表面属性的拓扑信息和几何信息,无法得到正确的几何模型信息化成为古建筑三维重建的关键问题所在;② 纹理材质的表现,纹理和材质的映射除了能提供逼真的视觉感受以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建筑物的风格。古建筑除了其造型独特之外,其色彩装饰的运用也是一大特色:古代匠师们根据色彩对人们生理和心理所起的作用,采用色彩明暗的对比和冷暖色调调和的手法来营造各种不同的色彩环境。古建筑物这种复杂的色彩组合环境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三维模型重建过程中纹理和材质映射的难度。

而基于激光数据的古建筑三维重构就是以古建筑木构架体系为知识体系,实现“古建筑的数字化”,在计算机环境下从原有的无规则点云数据中高精度提取古建筑的表面特征,利用规则的形状实现模型的表面重建,再现实际古建筑的立体轮廓和真实纹理,完成复杂古建真三维的几何表达,使得古建筑在三维表达上完全可以避免以上提到的两个问题。所以图4所示为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福州市孔庙三维模型。

另外从微观上来看,古建筑还包含一些具有表面形态丰富多彩的艺术品,如石雕、砖雕、木雕、彩画等,这部分的重建由于形态各异,在重建方面其对精确度和色彩真实性的要求更为严格,以往的三维重建技术手法根本难以满足其要求,而利用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获取到的激光数据无论在精确度还是在色彩真实性上都可以用于艺术品的精细重建。在著名的米开朗基罗项目中,激光扫描可以精确地得到雕像的每个细节,目标点的距离测量精度实际达到了±0.25mm,另外还拍摄了7000幅的彩色数码相片用于渲染贴图,最终的大卫雕像模型包含了20亿个多边形,其模型采用高密度的Mesh模型真实地表现建筑物中艺术品细腻的形态[4]。

3.3基于激光数据的古建筑保护应用

通过对古建筑进行量测和三维重构,古建筑保护利用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对细部和装饰残缺的或已经破坏的古建筑进行复原

利用形状匹配技术,通过三维激光设备将文物数字化,通过空间曲面轮廓线的提取,并根据轮廓线的匹配结果可实现残损文物的拼接复原。主要由曲面模型的匹配拼接、三维曲面模型的融合和曲面的三维编辑,构造自动拼接与手工调整相结合的文物复原过程模型,最后将三维计算机模型送入快速成型设备复原微缩建筑进行实体检查,为文物研究及文物保护提供准确的科学数据。

3.3.2对典型建筑构件、营造技术或法式进行分析与剖视

对台基、石雕、门窗、柱、柱础、屋檐、斗拱、梁、檩、屋顶等典型建筑构件进行分析、剖视、建模,及搭建过程的演示。

4基于激光数据的历史街区三维重建

基于激光数据的历史街区三维重建主要是对历史街区进行特征分析,屋顶、墙体、街道等要素的重建。

4.1三维重建必要性

历史街区保护的原则之一:“原真性”与“可读性”相结合。要保持或恢复街区的传统风貌,“原真性”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一个首要原则。为使街区恢复“原汁原味”,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可以进行充分地现场测绘,并可以获取详细的照片,然后按照“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依据每一幢建筑不同的建造年代、建筑风貌及建筑质量就可以进行三维重建,从而达到保护和修缮的目的。另外基于激光数据的历史街区三维重建可以快速地表达一个完整而具有特色的空间形态,使“可读性”成为可能。

4.2基于激光数据的历史街区三维重建

传统的用于街区建筑物批量建模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商品化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另一类是根据采集得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建模[7]。即:① 采用商品化建模软件的建模方法是利用一些专门用于建模的商品化软件(如:AutoCAD,3Dmax,Maya,MultiGen等),基于原有的CAD设计图纸和数据,利用AutoCAD+3DS软件建模,最后通过函数接口读入程序中,从而能够真实表达建筑物内部的细节特征。这些文件中已将模型剖分为空间三角网,我们只需将这组数据以一定的比例、角度在通过旋转、平移、缩放在空间坐标系中定位,同时到实地拍摄建筑物的影像,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出建筑物的表面纹理,贴附于模型之上,从而实现建筑物模型的重建。② 三维几何自主建模这种建模方法是对建筑物进行三维几何表示,它可以看作是从实际三维物体到物体模型的映像,但是目前这些重建方法一是建模精确不高,二是建模的工作量大。

基于激光数据历史街区的三维重建主要是利用现有的激光点云数据快速地提取矢量化的建筑群模型,是工作量和模型精准度都优于传统的建模方法,目前国外很多学者在对基于激光的建筑物模型自动提取的研究做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这为历史街区三维重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建筑物模型自动提取主要包括:①获取建筑物的近似大小(长、宽、高);②区分出平顶和尖顶房屋;③区分出建筑物是矩形、T、L、U 和十字形状;④获得主要的屋顶面的个数和形状;⑤ 检测并分离距离较近的建筑物;⑥ 清除屋顶面上的扰动或者噪音(包括天窗和烟筒);⑦ 检测出屋顶上的小建筑并将他们合为一体[8]。图5是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保护街区现场测绘的激光点云扫描后恢复的三维场景。

4.3历史街区三维重建的应用

4.3.1提高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程度

纵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离不开生活在其中的公众的参与和支持,历史街区的改造和公众的参与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是相互依赖、共同生长和发展的。当今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发展趋势也渐渐向公众参与的方向发展,小规模改造、“微循环”式的改造都离不开公众全方位的参与和支持。三维重建后的虚拟历史街区将继续秉承虚拟现实的优势,增强公众对改造后街区在感官上的认识,从而提高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程度。

4.3.2 多种历史建筑要素的比较以及综合或专项评价

三维重建后,通过搜索出历史建筑要素的边界,求出轮廓线,然后将研究对象与建筑图库中不同历史年代对应元素进行比较,便可作出评价和结论。

4.3.3对木构做法、建筑格局进行深度分析

建筑格局比较复杂,主要有庭院式布局(廊院式、合院式);非庭院式布局(贯联式布局、联排式布局、散点式布局)。通过三维重建,搜索出所有建筑的边界、中心、法线方向,最后由专家根据自然环境、风水、民俗等进行评价,并做出结论。

总之,通过对历史街区的特征着手分析,如:①有序的鱼骨状街坊格局;②连绵起伏的屋脊,坡屋顶构筑的天际轮廓线;③街巷口门拱门楼、粉墙灰瓦、朱门雨檐门斗、条石路面等独特内涵构成的连续坊巷界面;④是组合多进式、前堂后寝边花厅式的平面布局;⑤是“观音兜”式封火墙、夯土防火墙、飞檐翘角等墙式;⑥是以石、土、砖、木等的建筑材质。这些特征,极大地优化了所得的激光数据,为历史街区三维重建及肌理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前景及存在问题

5.1前景

5.1.1潜在用户

国家建设部已经正式批准了100余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绝大部分都存在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如北京的故宫、福州的三坊七巷等。据文物部门统计,我国目前被列入保护范围的古建筑群有近30万处。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快速构建古建筑三维模型的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各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建设部门和文物保护单位都将是该应用的潜在用户。

5.1.2市场前景

随着激光扫描硬件软件性价比的不断提升,古建筑空间结构的快速三维重构技术将受到各类用户的青睐。已修复完成的地区可以利用该技术建立历史街区的完整三维虚拟模型,用于展示和推广(包括网络上的推广);尚未修复的地区在建立三维虚拟模型之后,可以利用三维设计CAD软件对修复工作进行方案设计,从而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该技术成果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5.1.3 经济效益及社会作用

由于存在较大的潜在市场,成果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由此带来的城市历史文脉的保留与延续,则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品质,激发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意义。

5.2存在的问题

激光遥感技术虽然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古建筑物的重建工作中,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各种普通的特征提取与处理算法直接应用于古建筑物重建中还有一定距离,自动化程度较低是目前困扰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难题,也是日后该应用研究力求解决的重要问题。

5.2.1 三维点云数据特征检测。由于建筑物年代久远、表面粗糙,给特征检测中的阈值设定带来了困难;另外,古建筑物的结构复杂,表面形状多变,难以用一种或几种形状表达。此外,在三维空间下的特征检测本身就比较复杂。

5.2.2古建筑物模型重建。古建筑物重建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具有规则几何形状和任意形态的两种类型的部件,如何界定并分离这两种部件是比较困难的工作。由多个简单几何形体构成复杂结构的识别与重建也是十分复杂,一方面几何的复杂性增加了特征检测的不可靠性,另一方面,几何的复杂性也给结构的重建和表达带来了困难。

5.2.3古建筑物纹理的提取

纹理可以充分表现建筑物的光影信息,使结果更加真实。正常的纹理产生可以通过提取每一个部件的纹理,使用多站点下纹理数据的融合实现,但是融合过程中如何选择最优的规则是一个技术难点。另外,当纹理缺失时,通过纹理的近似程度,从已有的数据中寻找近似纹理数据完成纹理缺失区域的补充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余明,丁辰,刘,过静. 北京故宫修复测绘研究[J]. 测绘通报,2004(4):11-13.

[2] 周克勤,许志刚,宇文仲. 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技术在古建测绘与保护中的应用. 工程勘察,2004(5) :43-46.

[3] 郑德华,雷伟刚. 地面三维激光影像扫描测量技术[J]. 铁路航测,2003(2) :26-28.

[4] 张远智,胡广洋,刘玉彤,王庆洲. 基于工程应用的3维激光扫描系统[J]. 测绘通报,2002(1) :34-36.

[5] 万霞,郦淑俊,王朝晖. 一种快速的正射影像制作方法[J]. 现代测绘,2006,29(2):34-35.

[6] 夏慧琼,朱庆,张叶廷,龚俊,杜志强. 基于CAD与GIS集成的仿唐古建筑景观的三维重建方法[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8(5):114-119.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申遗 经验 启示

无锡惠山祠堂群位于惠山、锡山之麓,大运河西侧,依山傍水,负阴抱阳,京杭大运河经黄埠墩直达惠山浜,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于2012年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一、无锡惠山祠堂群的价值特征

(一)惠山祠堂原真性和完整性突出。祠堂群遗产保护范围40公顷、核心保护区15公顷,拥有3处国保单位(12个点)、7处省保单位、 6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118祠堂建筑的惠山祠堂群落形成始于唐,兴盛于明清,延续至民国,时间跨度长达1200余年。从祠堂的设立者看,惠山祠堂可分“官祠”和“私祠”(即钦定官设、民间立祠)两大类,官祠60处,私祠58处;从功能和用途方面看,可分为庙祠、宗祠、先贤祠、忠贤祠、专祠等11种祠堂类型。惠山祠堂涉及80多个姓氏、180个历史名人,其中9人贵为宰相(楚相春申君黄歇;唐相李绅、陆贽、张柬之;宋相司马光、王旦、范仲淹、李纲;清代李鸿章),另有92人为高级官员,还有众多文化学术名人如宋理学先驱、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关学创始人张载,宋学集大成者朱熹等。惠山祠堂数量之众多、历史之悠久、类型之多样、风格之独特、内涵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均堪称“中国之最”。惠山祠堂群的整体格局和山水架构具备遗产保护完整性和原真性的要求。

(二)惠山祠堂群主题价值鲜明突出。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含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众多世遗评审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无锡惠山祠堂群主题价值鲜明突出,其典型特征揭示出以忠孝为主的东方价值传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结构核心――以祖先崇拜为信仰而形成的宗族观念及其社会组织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国同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传承至今提供了特殊的见证,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III)(即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无锡惠山祠堂群与中国传承千年的谱牒文化、祭祖传统相关联,展现出血缘社会中宗族、家族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方式,反映了祖先崇拜观念下东方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符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标准(VI)(即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

二、无锡惠山祠堂群申遗的困难问题

惠山祠堂群虽然主题价值鲜明,具备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但它是第三届《预备名单》的新增项目,相比于其他的项目,还存在基础工作薄弱、主题提升不够、知名度不高等制约因素。一是管理主体尚未明确。惠山祠堂群关系文化、规划、农林等多个部门,涉及北塘区、园管中心等多个方面。按照申遗工作要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遗产管理机构。但目前惠山祠堂群的资源还没有整合,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以致申遗职责不清,工作合力不够。二是基本文本还没编制。按照申遗要求,国家文物局将依据各地上报的遗产项目保护规划等12种申遗文本材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联合国上报。《惠山文化景观保护条列》、《惠山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纲要》、《惠山文化景观保护规划》等规划和文本要求高、工程量大、所需时间长,目前还没有启动此项工作。三是申遗工作的认识有待统一。由于惠山祠堂群核心保护区修复建设投入大、负债重、后续投入乏力,目前,开发旅游、缓解债务压力与修复保护、确保申遗需要的矛盾突出。由此,各方面对什么时候申遗、怎样申遗议论较多,看法不一。四是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在完成核心区修复保护中,投入巨额资金,负债沉重,已无力启动功能配套区、风貌协调区建设;另外,在申遗工作中,估计还需要上千万元工作经费,亟待明确保障办法。此外,向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宣传还不够,群众知晓度不高,尚未形成全社会支持申遗工作的浓厚氛围。

三、福建土楼、开平碉楼等申遗成功经验的启示

近来,笔者采取多种形式学习考察了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土楼、浙江杭州西湖成功申遗的经验,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为我们的惠山祠堂群申遗工作提供诸多的启示。

(一)领导重视,亲自挂帅。主要领导重视与否,决定了申遗工作的力度与成效。广东碉楼与村落申遗之时,时任省领导张德江等亲自审阅碉楼申遗有关汇报材料并作出明确批示,江门市和开平市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组长,主抓申遗工作。福建土楼申遗期间,文化部时任部长、福建省时任书记和省长等领导先后在永定、南靖土楼考察调研,深入申报县现场指导申遗工作。杭州西湖申遗几经挫折后,时任市委书记亲自担任申遗领导小组组长,调研申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痛下决心拆除西湖边上所有不符合申遗要求的建筑,恢复了西湖的本来面貌,经过艰苦努力,终获成功。

(二)明确主体,健全机构。各地在申遗中,都明确了申遗主体,并建立了专门机构。如福建省在“福建土楼”申遗中,为防止永定县与南靖县各自为政,省长办公会议专门作出决定,成立省级申遗领导小组,整合永定及南靖两县土楼资源,以“福建土楼”的名义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做好日常工作,永定与南靖县都成立了申遗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申遗冲刺阶段,又抽调几十名业务骨干充实申遗办,强化工作机构。杭州西湖申遗时,专门拿出60个编制和1亿元资金,组建申遗办公室。广东福州市在“三坊七巷”申遗中,专门成立了三坊七巷管委会,并给出26个参照公务员管理性质的人员编制,保证工作有人做,事情有人办。

(三)规划先行,科学申遗。各地申遗工作十分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专门聘请国内外一流专家和团队编制遗产项目保护规划。如开平市在碉楼申遗初期,专门聘请了香港大学龙炳颐等一批知名专家为顾问,并带领华南理工大学的一大批学生深入开平调研,编制保护规划和申遗文本,明确申遗路径,引领申遗工作,在申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多元筹资,确保投入。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是许多地方成功申遗的重要经验。如福建土楼申遗时,永定县全年的财政收入仅几亿元人民币。县四套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决心“砸锅卖铁”也要确保申遗经费。短短几年,县财政先后投入2.6亿元,向上争取资金1500万元,向社会筹集资金500万元,并采取边修复边利用的办法,赢得1000万元资金,保证了申遗经费。广东开平碉楼申遗时,除了财政支出外,还动员部分海外侨胞捐款捐资捐房,从而为碉楼成功申遗提供了经费保证。

(五)广泛宣传,发动群众。申遗规则要求:评估申遗项目时,要测评当地群众的知晓度和游客的满意度。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广东开平市专门组织编印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乡土教材,对全市16万中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进行课堂教育。同时编印了《开平碉楼与村落》宣传手册,发至全市干部群众学习了解。申遗办会同组织部、财政局,举办几十期培训班,对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镇居民进行“申遗”宣传教育和培训,并对参加申遗培训情况进行考勤,纳入年终考核,参加申遗培训班的村民给予每天50元的误工补助,有力提升了群众的知晓度和支持率。

四、无锡惠山祠堂群申遗的对策

(一)统一思想,提高对惠山申遗的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当今世界品牌金字塔尖上的顶级桂冠,具有无与伦比的国际影响和无可估量的品牌价值。惠山申遗对于充分彰显无锡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提升无锡的世界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与撬动无锡的旅游产业,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建设“四个无锡”,造福百姓、惠及子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各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申遗工作的重大意义,站在历史和大局的高度,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申遗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上来。同时,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进一步提升申遗工作的知晓率,达成政府与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对申遗工作的共识,激发社会各界和市民群众支持与参与申遗工作的热情,形成申遗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领导,建立遗产地保护管理机构。调整健全申遗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惠山祠堂群管理委员会,明确惠山祠堂群遗产地常设管理机构,由一名市级领导担任主任,具体负责申遗的日常工作。并从市文化、规划、建设、财政、农委、园管等相关部门和北塘区抽调足够力量(或者学习杭州西湖申遗经验,专门拿出60个编制,招募骨干力量),长期集中办公,并明确任务,倒排时间,加快推进申遗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科学谋划,组织编制各类申遗规划文本。要采取定向议标采购方式,聘请一流专家和团队,开展对惠山祠堂群核心区祠堂建筑测绘等基础数据工作,研究提升主题价值和对比分析,编制中英文申报文本及申报影象片,并组织相关课题研究,及早拿出一流的全套申遗文本,确保提前进入申报行列。聘请业内顶级专家主持编制《无锡惠山祠堂群保护规划》、《无锡惠山祠堂群建筑测绘文本》、《无锡惠山祠堂建筑价值评估》。挖掘惠山祠堂历史内涵,提炼普世价值,准确阐释遗产对全人类文明的重大影响,编制中英文申报文本及申报影像片。

(四)健全法制,完善旅游设施及配套功能。组织制定并颁布《无锡惠山景区保护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制定《惠山景区业态展示策划》、《惠山景区旅游规划》等规划。对照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标准和要求,优化业态布局,完善旅游功能。大力整治环境景观,完善旅游管理设施,维护遗产地的生态完整性。

(五)夯实基础,完善各类资料文献及数据。建立“四有档案”,整理归纳祠堂群建筑、历史沿革、价值评估、保护现状、修缮记录等档案;设置保护标识系统,树立文物保护标志。整理完善惠山祠堂群及景区相关文献、资料、记录,整理编撰惠山祠堂宗谱目录建立祠堂宗谱资料库;加强核心保护区十大重点祠堂文化的静态展现和动态传承,提升展示水平;监测申报遗产保护情况的基本数据,跟踪并比对遗产状态变化,包括自然条件及面临的威胁和采取的保护措施。

(六)加大投入,完善申遗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申遗工作及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修复整治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惠山祠堂群文化景观申遗工作管委会可采取向上争取支持、银行贷款、土地置换、引进项目等形式,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后续工程尽快起动,确保申遗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季发《加拿大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2、、杨爱英著《浅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5年第9期。

3、吴效勤、陈安生、万国庆《皖南古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方法――以西递、宏村为例》,《江淮论坛》2001年第4期。

测绘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空间操作 材料 建造 教学方法

建筑设计的目标是创造适宜的、可供使用的空间。建筑空间具有物质性特征,是真实材料的建造过程与结果的总和。而在现代主义抽象空间理论指导下,建筑设计常被简化成单纯的几何关系,以草图和毫无材料特征的体形模块来研究空间与形式的关系,忽视了建筑空间的物质特性及其内涵的建造逻辑,但因明显优于“图画建筑”的二维图形设计,目前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建筑设计》课程概况

我国正规化建筑学教育起始于上世纪20年代,主要借鉴西方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改革,形成了目前相对成熟稳定的教育体系,即以建筑类型组织设计课教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完成后,进入了二到五年级的专业主干课《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以不同建筑类型进行单项训练,包含由简至繁的十几个设计题目,逐步掌握建筑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这种模式化的教学体系,课程的选题基本固定,按功能、流线、空间、体形等因素的复杂程度循序渐进,对于培养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理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严格按照给定的任务书做一草、二草、三草及阶段草模,逐步建立抽象的空间与形体概念。评分则依据图面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表达技巧等评定成绩,对构成建筑空间的材料、构造特征及建造过程的研究与表达较少要求,设计成果主要依靠图纸表现。

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传统设计教学重点关注的是建筑功能与形式及二者的关系,趋向于考虑建筑的最终形态和图面的表现效果,而对于建筑空间形态的构成、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逻辑关系缺少必要的关注,存在下述问题:

1.模式化的课程体系和“草图+草模”的设计方法,着重于抽象空间形体的训练,忽略了建筑的材料性、建造性和社会性,导致建筑往往被设计成一个不与具体材料和技术发生关系的抽象形体。单纯从图纸设计到模型操作的转变无法传递真实的空间体验,实现尺度感、模型材料、构思形式向建造形式的转换,容易造成建筑设计与建成效果脱节和形式主义,导致生动有效的缺乏,无法形成感人的建筑空间。

2.设计与技术课程的设置各自为政。设计课将二维的形式及其虚设功能作为首要目标,将技术性手段视为后期的辅助手段和实现的方式,与设计形成被动的后续关系。这种割裂的教学状况,往往导致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建造技术的重要性,忽略对建筑设计本质的思考。在建筑设计与形式表达过程中,不能以空间和建造作为设计思考的目标,设计流于形式甚至丧失了建造的可行性。

国内外建筑设计教学的经验借鉴

考虑到材料和建造之于建筑空间的重要意义,许多建筑院校正探索把空间建构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应用于设计教学中去,通过强化建筑本体要素,即材料、构造、结构方式和建造过程来培养学生理解建筑空间、学习建筑设计。笔者通过近年来对十余所国内外优秀建筑院校空间教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在其各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中蕴含着以下共同之处:

1.分项训练的题目设置。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我国东南大学均采用分解递进式空间训练方法,将空间建构能力训练分解至若干题目:1.空间类型和空间限定要素的认知训练;2.空间形态与场地环境的关系认知训练;3.空间功能与行为模式的认知训练;4.空间单元、空间序列的设计训练;5.材料、技术与空间的建造训练;6.理念构思与空间设计的综合训练。通过系列训练,使学生逐步学习并掌握具有建构意识的设计方法。

2.模拟建造的操作手段。传统设计课教学虽要求制作工作模型帮助推敲空间形体,但很少要求制作大比例模型或1:1搭建,忽略了对材料特性、构造方式、结构选型和建造方法的研究,也缺乏对实体构筑物的感受和认知。可借鉴德尔夫特理工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实体建筑的建造体验等模拟建造的教学经验,从“模拟建造”“准建造”“实际建造”多个层面上,使学生对材料、构造、结构进行模拟转换研究,获得逼真的建筑空间和建造过程的体验。

3.设计与技术类课程的协同教学。国内技术类课程在数量和权重上并不逊色,但各板块相对独立,一般在高年级才开设,且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模型和建造支撑,技术成为停留在纸面的口号。英国诺丁汉大学和伦敦AA建筑学院的技术研究类课程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各年级教学单元都有研究结构、材料、建构技术的内容。技术类课程与设计课程紧密配合,随着年级升高逐渐增加的协同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实验性教学方案

从传统学院派“图画建筑”的教学模式,发展到“草图+草模”的设计方法,将空间问题的研究从二维升至三维,但限于模型材料自身的性能及组合形式的变化,从本质上讲仍属美术引导型设计教育。开展空间操作训练,实现由“图纸设计”“模型辅助”到“空间操作”的转变,将空间形式研究与建造建立相应的联系,使学生在参与建造过程中对空间概念、空间设计要素(功能、材料、构造、结构、文化、环境)、空间类型和组合方式及人在空间中的行为、感知等有相当认知,从而掌握空间整体设计基本技能,实现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理工型教育体系转变。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通过吸收国内外优秀建筑院校的教学改革经验,首先在建筑学专业一、二年级(建筑设计入门阶段)采用了以“空间操作”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对空间的认知体验和对材料的真实建构启动建筑设计教学。

1.一年级教学体系及操作模式

建筑设计基础将建筑空间设计分解为4个阶段:概念、抽象、材料和建造,对应“空间认知”“空间构成”“空间建造”和“设计综合”4个单元,每单元关注一个空间问题,通过分项训练使学生掌握每一单元的目标和方法并理解本单元与前、后单元的联系,实现建筑空间的可教化(图1)。

第一单元,空间认知。空间认知目标是为学生建立空间、尺度的概念。通过建筑测绘获取对建筑和空间感性、直观的认识,了解基本的建筑构造部件尺寸及人的活动尺度;运用尺度和空间知识进行基本空间设计,认知内容在设计中得到延续。

第二单元,空间构成。该单元以空间认知和形态构成训练为基础,关注空间与形式、秩序。通过加法和减法两个阶段的空间设计,凸显空间的限定和生成过程,用限定要素的排列组合获取空间形式的秩序和层次。

第三单元,空间建造。该单元重点是空间建造与空间生成的关系。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节点和连接体的选择、实体加工与制作引导出对不同建筑材料特性的挖掘及其加工方式、过程的思考,建立对空间形式与材料、构造和建造关系的认知,进一步研究空间和建构的多种表达。

第四单元,设计综合。该单元是对所学内容的综合性训练。题目选择具备简单功能的小型公共建筑,要求从建构角度研究设计的意图和实现之间的关系,从构思形式向建构形式的转换;学习将各空间训练单元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建筑设计中,建立空间秩序和层次;理解空间与场地、环境、功能、造型的关系;完成从模型材料到建筑材料的转换及建构想法的实现。设计最终成果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真实材料的足尺建造。

2.二年级教学体系及操作模式

二年级设计课延续以“空间操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图2)。教学目标在于运用适宜的材料和技术,在特定场所中创造出符合功能要求的空间与形式。教学主线,即第一条线是环境概念,设置了4个场地限定条件;第二条线是空间概念,将通常的功能空间简化为4种原型,作为设计的载体,具体题目可灵活替换;第三条线是建构的概念,材料和结构是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依据,强调材料的质感、形象、表现力及如何运用合理的技术方法处理材料与形式的问题。

以空间搭建启动建筑设计,从由环境、功能分析等引发设计概念转变成直接性对物质材料的操作引发概念,学生可获得可读性的、直接性的空间体验,不需借助设计思维的转换;积累了初步的建造经验后,设计课教学由“搭建”偏向“营建”,调整设计和建造的互动方式,采用分解递进式教学,重视设计与技术、环境的结合,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理性的设计工作方法,对于设计经验缺乏的低年级学生起到良好的效果。

结 语

在设计入门阶段采用“空间操作”教学法,通过局部的、小规模的建造实践,将其建造周期、造价、可实现程度控制在可操作范围内,已成为当前建筑学教育的一种重要趋势,并在近年的实际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教学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的完善还有待于后期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基础课程1:1营建教学》,《建筑学报》2013年第2期,第110-1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