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联网导论论文

物联网导论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工程专业课课程体系;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91.44-4

1 物联网工程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物联网”[1]的概念于1999年提出,本意是“物与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是通过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激光扫描器等传感技术,依据通信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处理,以实现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2]的精神,为了加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大力培养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信息技术人才。这些专业均具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开办“物联网工程”新专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2 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架构

物联网与传统网络的主要区别在于,物联网扩大了传统网络的通信范围,即物联网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还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物联网网络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组成。

2.1 感知层

感知层,也常称为感知控制层,解决了从物理世界到人类世界的数据获取问题[3],包括各种物理量、标识、音频、视频等数据。感知层位于三层架构体系中的底层,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是物联网全面感知的核心。作为物联网的最基础一层,感知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感知控制层包括数据采集、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数据采集是通过相关传感器对物理对象的感知和数据收集,其中涉及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多媒体信息采集、实时定位和二维码等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将采集到的数据在局部范围内进行处理,并通过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短距离传感网接入广域网。

2.2 网络层

物联网网络层将来自感知层的各类信息通过基础网络传输给上层,并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能力。其中,基础网主要包括移动通信网、广电网、卫星网、行业专网、互联网及形成的融合网等。

2.3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将物联网技术与行业系统结合,将信息转化为内容,实现物物互联的应用解决方案。概括起来,物联网就是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服务的综合体[4]。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加进了感知层,降低互联门槛,实现非智能、弱智能设备能够接入互联[5]。

在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技术支持下,应用层还对网络获取的大量不确定信息进行清洗、融合、重组等处理,整合为相对准确的结论,并为行业应用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

3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课程体系设置

3.1 专业定位

本专业依托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优势学科,面向京、津、冀和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需要,突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交叉与融合的特点。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使学生具有物联网工程专业技术的扎实理论基础,面向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程序设计技术,各种信息处理网络应用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工程意识,能够从事物联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相关应用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

3.2 培养目标

物联网专业需要培养适应国家科技化和现代化建设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具有雄厚的基础,强大的综合实力和专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信息采集和检索、分析和处理能力的,具备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胜任通信,传感器网络及电子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系统集成及管理与教学,并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计算机和通信等领域起领军作用,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3 课程体系结构设置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由于整个行业在我国都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物联网方面的信息相对较少,学生有可能对于专业的认知度不高,应当加强专业认知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来亲身体验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技术革新,是学生们对于专业有一个全方面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物联网工程课程体系的原则是覆盖必要的学科背景和专业知识。

我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发展,物联网专业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重点加强与“物”相关的传感器、RDIF等技术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背景知识体系,力求学生考研和后期发展有明确的学科目标。

物联网技术专业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相关交叉学科的特点,注重课程体系的交叉融合,将相关主干学科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统筹考虑。在总学分180学分的情况下,将课程分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拓展和自主实践。

3.3.1 基础教育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尤其是对于整个专业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的数学和物理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这些知识的重要性,物联网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兴专业,国内起步较晚,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因此,需要良好的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专业英语教学。同时,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加强学生对于政策法规的学习,避免学生学习技术知识之后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3.3.2 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包含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各自的实践环节,共114学分。专业基础教育是整个课程体系中较为重要的环节,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全方位学习物联网以及计算机、通讯、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使学生培养对于知识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1)专业基础课课程结构设置及分析

专业基础教育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与专业导论、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C++、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模拟与数字电路、Java语言程序设计、Web应用、物联网导论、图论与算法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信号与系统、专业英语等课程,突出专业定位和特色,拥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多起点同时推进,学生在全方位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起步难度要适当,既不能难度过大而吓退学生,打消学习积极性,也不能过于容易而什么都学不到。将尽可能多的课程安排在实验室进行,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和结论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通过现象看到本质,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养成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基础课程计划安排一定的课外上机学时,使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

(2)专业课课程结构设置及分析

专业课程包括Web程序设计、Linux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汇编语言、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物联网架构与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VHDL设计实践、移动互联网技术、空间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原理、无线传感网与通讯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器件与编程技术等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自身发展进行选择学习。

专业课程的考核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提高实践和实训在考核中所占比重,严格实训内容的考试。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增加项目实训,适当引入企业项目,在学习中就能体验到未来工作中的实际感受,通过亲身体验,寻找差距,弥补不足。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拥有较高的起点。

(3)专业主干课课程

具体包括:物联网技术导论、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传感与检测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原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与接口技术、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4)专业选修课课程

无线传感网与自组织网络、天线原理、物联网信息安全、物流管理概论、RFID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智能交通概论、GPS技术、环境工程概论、电子商务等。

3.4.3 实践教育

实践教育主要包括程序设计专题训练Ⅰ、程序设计专题训练Ⅱ、硬件系统课程设计、软件系统课程设计、就业指导、物联网综合实践、多媒体技术、Linux应用系统开发、信息系统集成与开发、软件工程与实践、计算机系统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其中部分科目为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进行选择。

3.4.4 素质拓展与自主实践

素质拓展与自主实践方面,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创新创业项目、非本专业的公共选修课、各类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总学分不得低于10学分。

4 结束语

物联网工程是一个战略性新兴本科专业,它不是以理论为主导,重点在于工程应用,这就决定了该课程体系所特有的发展变化的动态特性。因此,在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要时刻以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依据,把当前物联网新技术及行业应用的时代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学校自身的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设计出科学合理的、与时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多做贡献,争取使我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在同类学校的同类专业中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ITU Internet report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DB/OL].

[2]教高厅函[2010]13号[Z].

[3]屈伟平.物联网掀起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11):23-25.

[4]马忠梅,孙娟.李奇.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探讨[J].单片机与嵌八式系统应用,2011(11):46-47.

[5]范曲立.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9(06):13-14.

[6]徐险峰.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网络出版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对于它的概念还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争论,本文就网络出版的概念作出了一些解析。同时,本文还就我国网络出版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网络出版的概念

1、网络出版的内涵

网络出版是一种新兴事物对于它的概念众说纷纭,由于网络出版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至今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普遍接受的概念。

1971年的《世界版权公约》第六条对出版下的定义是:“系指对作品以一定的形式加以复制,并在公众中发行,以供览阅或观赏。”现代出版学上对出版的定义是:将文字、图画、声音、图像、数字或符号等信息知识记录在一定介质上,并进行复制、向公众传播的行为。它强调的出版构成要素是信息知识、复制和广泛传播,只要具备了这三种基本要素的行为就构成了出版。

网络出版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认为网络出版是指出版机构以电子技术为手段,以网络及磁性、光学、电子介质为信息知识的承载和传递工具,实现出版物的数字化创作、生产、宣传和销售,并且最终实现数字化从生产者向需求者转移这样一个过程。从广义上讲,信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的过程都可以叫做网络出版;从狭义上讲,网络出版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即主体限定为传统的出版单位。

无论从何种角度和层面对网络出版进行界定,网络出版的概念的基本元素应该是一致的:(1)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手段;(2)经过选择和加工的数字化内容和作品;(3)传播的交互性和个性化。

2、网络出版的主体

关于网络出版主体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出版主体自由化、大众化。这种观点以彭静、师曾志等为代表,他们认为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人人成为出版者提供了可能,网络出版不再是出版机构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是出版者。另一种主张是出版主体合法化。这种观点以张志林和杨祖彬为代表,他们认为网络出版主体是一种合法的实体,但不是传统出版实体简单的物理转移,应将网络出版主体认定为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

3、网络出版的分类

出版业是一种特殊分类的行业,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分类。武汉大学的徐丽芳教授从出版物的表现形式的角度上将网络出版分为了主题讨论性、定期不定期型、数据库型和综合型等四种形式。黄科舫则将网络出版分为了数据库型、电子邮件型、网站型、平台型、互动型等五类。

各种分类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合理之处,但同时也有相互交叉之处。迄今为止只有周荣庭在《网络出版》中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他认为网络出版分类标准是:(1)按互联网信息服务模式分类;(2)按信息媒介分类;(3)按信息最终形式分类;(4)按支付模式分类;(5)按经营模式分类。

二、我国国内网络出版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2008年我国网民数已高达2.53亿,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网民大国,这无疑是网络出版的巨大机遇。网络出版在我国已初具规模,《中国网络出版发展状况及政策》报告称“全国现有的80多万个网站中,涉及到出版的占25%,这些网站的编辑量超过总编辑量的40%左右,从业人数超过4万人,销售收入超过130亿元,直接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产值1500亿元左右。”虽然网络出版呈现出了可喜的局面,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的网络出版还主要集中在学术方面以及大众消费方面,其中网络游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网络出版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

1、我国目前的网络出版的主体

目前我国网络出版占主导地位的主体主要有:传统出版社主导、网络公司主导、门户网站主导等三种。

传统出版社作为出版的中流砥柱当然不会落后于时代潮流,积极开发网络出版业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辽宁出版集团,该集团早在2000年就推出第一代中文电子图书,成为我国最早涉足网络出版的出版集团。从现在看从事网络出版最多的还是网络公司,博库网可谓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网络公司,该公司逐步向读者提供免费的电子书下载,其规模之大可以说开创了中国出版业界的先河。至于门户网站方面,搜狐网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搜狐网有着成熟的网络出版运营模式即采用佣金方式,类似的还有当当网,阿里巴巴等。虽然这些网站比较成功,但真正意义上成为网络出版的国内先锋的是一直倡导文学原创的网站——榕树下。

2、我国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

(1)虽然我国网民人数居世界首位,但是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网民上网主要是浏览新闻、玩游戏、聊天等,虽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网上购物,但他们主要选择的是数码商品、服装以及其他日用品等,而通过网络购书的仅占一小部分,所以网络出版在销售方面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2)网络本身就是一种虚拟平台通过网上购买的电子书之类的是纯数字化的出版物,而大部分人都养成了阅读传统书籍的习惯,对于电子书他们觉得不如传统书来得实在。另外,如果电子书可以免费下载,那么它的访问量势必会过大;如果收费的话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读者流失。

(3)网络出版是一种非接触的经济形式,由于没有现实的接触,网络出版的诚信问题成为了网络出版能否顺利发展的重点。对于习惯了面对面交易的人们来说,网上交易可能还不大习惯,甚至会怀疑对方身份的真实性,担心上当受骗,这些问题都影响着网络出版的发展。

(4)由于网上购书需要有能上网的电脑或其他设备,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还不具备这一条件,势必又有一大批读者流失。虽然我国网民众多但网络普及率却不高,对于网络出版的市场拓展来说还存着一些难度。

参考文献

[1] 师曾志. 现代出版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8.

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西方音乐史;教学方式;E时代―微生活特征

0 前言

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的十三年,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均为之而发生巨大变革的十三年。在这一时期内,互联网经过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前期酝酿与技术储备,现正体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这种急速上扬(所谓“E时代”、“微生活”)的趋势已然成为现而今世界各国所无法回避的时代主旋,中国网民的数量已经毫无悬念地稳居世界第一。互联网在信息娱乐、通讯、电子商务、网络化办公以及多媒体教学等领域对传统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果说以70后高校学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等教育中最先接触互联网的一代年轻人――以286、386、DS系统、五笔输入法为代表)的主流群体是中国互联网成长的第一代亲历与见证者的话,作为现当下中国网民的分界点,80后、90后群体已然成为网络化生活的时尚风向标与主导力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00后的青少年群体对于以iphone、ipaid为主流的触屏网络新潮流所表现出的带有天然本能化的接受、应用与创新,更加加深了得我们对于互联网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作用的深层次的思索。

作为当下高等教育中本科阶段的主流人群,90后自有其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群体性特点――E时代―微生活特征。笔者在此不揣冒昧,试将之定义为:个人生活中对于网络终端及全时在线的极度依赖,以及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各种新兴的网络化生活方式的全面应用为主的个体行为特征。上述特征已然成了90后非常重要的一种群体化属性,主要表现在网上购物、支付、网络下载(音视频、游戏、小说、文档――包括各种相关论文等)、交友、通讯联络、虚拟社会体验等方面。

这一新的情况的出现,必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和正在发生着不同寻常的影响。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这种影响对以传统方式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必然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于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来讲,这种影响已经体现得较为突出,并将继续持续下去。

1 课程教学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音乐表演及音乐学专业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教师敷衍塞责,无心恋战(间或虽有主观热情),但学生普遍厌学情绪较为严重的情况并不罕见。除掉极为少数的教师在较深的专业理论素养,同合理化并富于个人魅力的教学手段的共同作用之下所出现的较好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以外,则上述笔者所提出的问题不仅在西方音乐史教学领域表现得较为明显,即便在音乐学其他的相关基础理论学科中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客观存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问题,学生对于课程的厌学情绪是复杂的,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促成的。并不能一味地将学生的厌学简单地归纳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迁罪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关于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并非本文所能涵盖,也并非本文所关注的要点。对于当下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来讲,与2000年以前的教学情况相比较,受到互联网(正负面)影响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学生的兴趣更为多元,对于音乐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关注度更低。(2)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广,以百度百科(文库)、维基百科、360百科、知网、万方数据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几乎可以满足所有西方音乐史领域问题的解答。同时,使用优酷、土豆等网站下载西方音乐名作音视频,在线或下载观看国家级、省级各级网上精品视频课等等愈发成为普遍的现象。这一现象的直接影响,也是大家心照不宣,但均对此集体失语的就是西方音乐史课程辅助教学资源的前所未有的共享性,即以往教师所视若珍宝的文献以及音视频资料,教师与学生的获取方式是同样的,瓦解了以往教师对于资料的独家占有。这一现象颇类似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科技的进步与纸张与印刷术的出现,使得《圣经》成了识字的人人尽可读的普通读物,传统意义上的由教士解读的时代则一去不返。(3)由此而带来前所未有的对教师个人教学能力与权威普遍的信任危机,这也是所有从事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教师所不得不面对的尴尬问题。上述问题的综合,自然导致了课程教学进行所带来的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不高,课程在学生培养方案及专业学习过程中作用下降等亟待破解的难题。

2 应对办法

作为一名70中,曾经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接受过高等艺术类教育中西方音乐史课程学习的一名的大学生来说,对于授课教师在黑板上勤于板书,学生伏案奋笔疾书的视觉画面,笔者至今回想起来恍若昨天。对于教材重视、对于主讲教师的尊重与当下的大学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今天的西方音乐史课堂上我们绝不可能要求学生再像从前一样。那么我们的教学培养目标该如何修订?教学重难点应该体现在哪里?教学方式以及手段的运用又该出现哪些新的变化?师道的尊严又在何方?――这些均是我们每一位从事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教师所不能回避又亟待解答的问题。

古语有云:读史使人明志,以史为鉴,使人知得失。任何一门专业,一门学科只有上升到历史概括的高度才能够获得真正地发展。因此,从该课程在西方音乐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来讲,主要的作用是为学习者介绍西方音乐的发展变迁过程,同时在纷纭复杂的音乐现象背后剥茧抽丝,寻找出内在的音乐与历史的逻辑规律,并对现当代的音乐创作、表演、欣赏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但是,面对如此繁多琐碎的历史资料,永远不可能穷尽的音乐音响,教师个人终其一生所能够掌握的只能是沧海一粟。

但荀子《劝学》篇中所言“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启发辩难式教学,“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对学生“认识你自己”充分的人格与能力信任与主体性地位的尊重,都为我们在新时期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提供了新的思路。

(1)在这样一种新的学科背景与时代背景下,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对于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切入点进行重新地解读与研判。教师个体的学缘结构及个体差异性的不同,决定了其在教学方式手段上必然应该有所不同。可以选择的教学切入较多点,例如偏重于历史人文关怀、音乐技法变迁、风格流变过程等等均无不可。

(2)教师的作用及角色转换:在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基础上向原始教学方式回归。在保证教师有效驾驭课堂前提下,如何最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教学方面的教学辅助作用。在加强网络学科最新前沿知识了解与学习的同时,更加突出西方音乐史的纵向脉络梳理、在纷纭复杂的音乐现象背后的历史逻辑与规律的总结与归纳,开放性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个性化地(教师本人与鼓励学生)解读西方音乐历史。

历史与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正视互联网这一把双刃剑。应该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海量媒介资讯与新的生活方式乃至与思维观念的变化对于教师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教学指导思想转变在于教师在业务上必须要自觉能动地独立思考并学以致用,而非传统意义上低层次之记问之学;网络上音视频下载能够极大丰富音响听辨,活化书本上枯燥单调的文字历史记录。网上精品视频课程的收看在接受名师指点的同时更加深了我们对于问题的思索。教师充分利用,合理引导,互动式、启发式、专项课题分工合作式等等的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会极大地盘活我们的课程教学。

3 具体举措

教学方法从来不是单一的,教学手段必然也应该是多样的。正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笔者认为:术业有专攻,方向有不同。教师首先应该在尽可能全面的同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例如笔者专业主攻方向在于西方音乐史中音乐风格、音乐表演美学的流变研究领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着力突出以此为主线,辅以哲学、人文、历史、人物、作品。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影响有效贯穿,恰当地利用互联网这一优势平台,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力争做到多视域融合,具体举措如下:

(1)通过建立个性化的教师个人博客主页,在博客中提前给出新授课程主要内容,纲要、重难点,课堂上所要互动探讨的问题,课程进行所涉及的音响资料片段,相关章节精品视频课网上链接等。(2)通过建立QQ群以及微信群,实时参与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通过启发、鼓励,积极调动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于临时突发性的情况,例如:调换课,教师、学生请假通知等等也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和广而告之。(3)学年小论文、专题课程研讨PPT以及创意大纲等可以通过网上邮箱、离线文件等及时传输,以方便学生与授课教师之间及时交换意见,提出解决方案。

4 结语

严格意义上来讲,上述文中笔者所阐述的观点已经具有了泛专业的意义。如果泛而论之,音乐学基础理论课程或多或少均存在着上述笔者所提出的问题。无视其存在,依然固我的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并不是与时俱进,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做法,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也在情理之中。

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出现的新问题,笔者所提出的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方式以及手段的革新只是顺应问题所提出的一种理论构想,其可行性与现实操作性必然会引起本专业及相关同行及专家的热议。但笔者的整体教学思路并没有受到这种方式的形式化的影响。西方音乐史课程的音乐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同时,教师作为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的主导因素也是不会改变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通过形式的革新,方法手段的丰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对于西方音乐的历史脉络能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网状结构,对于专业的学习提供较为扎实的理论支撑这一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音乐史论问题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 于润洋.音乐史论新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3] 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4] 杰弗里・斯蒂伯.我们改变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M].李昕,译.中信出版社,2010.

[5] 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郝芳,刘长江,译.商务印书馆,2007.

[6] 张前,于润洋.音乐的意义与表现[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第4篇

我校计算机学院设置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等五个专业,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区别开来,那么就需要有自身特色的培养目标,进而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并制定满足要求的课程标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2002年最早设置的专业,根据计算机学科教育的发展,于2006年和2010年分别修订了人才培养计划(方案)。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能够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院校早期的计算机学科教育注重学术研究性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英化教育。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需要大量实践能力强且上手快的计算机专业人才,高等院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应该研究培养体现职业特征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基础适度、口径适中、强化应用、提升能力、注重特色的人才培养规格为要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互协调,系统地学习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分析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硬件、嵌入式系统以及接口设计、调试、安装与维修,获得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安全意识、实践能力、创业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

关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发展和建设专业所必需的。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特色建设、创新的原则,对培养模式进行深化,进而达到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

2.1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计算机具有实用性的特点,注重专业与市场的对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面对多元化的经济市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使得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职业性。基于市场需求,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要具有实效性,以市场的需求面来确定教学的内容面,这样在培养方式和内容上,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2 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原则

随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开设增多,其竞争性加强,社会对于其的要求也增加。因而,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关于特色专业的建设非常重要。专业建设的特色化,可以更好地体现应用型,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方面。在计算机专业的建设中,要体现学科的细化,教学方面进行明确。诸如,运行、系统建设、维护等相关技术的教学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这点也是专业细化下,专业特色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2.3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原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其课程内容具有技术新、变化快的特点。计算机教学内容的多变性,在于教学主体未变,其相关技术的创新性发展。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关于教学内容的创新非常重要,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为专业培养提供多元化的平台,进而实现综合性的培养模式。同时,教学内容的创新,还需要体现市场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之中渗透职业教育,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这样,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得到更好地培养,适合现代教学改革的需求。

3 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是其采取的重要手段,即课程是专业教学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是课程及进程的总和,是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因此,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它关系到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何强化应用、怎样体现专业特色。

3.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模块分为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分为思想政治理论模块、军事理论模块、公共体育模块、公共外语模块与数学模块。它们是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基础部分。

通识部分选修模块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和知识结构自我构造的需要而设置的一系列课程,按课程的学科性质将选修通积教育分为人文素质模块、自然科技模块、经济管理模块、艺体健康模块等四大模块,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身心健康、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3.2 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各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其目的是夯实学科基础。

具体课程包括计算机导论、C程序设计、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与电子学、离散数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数据结构。具体分为以下两个课程群:①数理基础: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②技术基础:包括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等硬件基础课程群和计算机导论、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软件基础课程群。

3.3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模块是按社会需求和专业学科发展需要所开设的反映人才知识结构要求的若干门课程,主要包括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其目的是夯实专业基础。分为软件与硬件两个课程群,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编译原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接口技术、软件工程等。

选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图形学、网页制作、JAVA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JSP网络编程和计算机系统结构。

3.4 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程

专业方向及专业前沿课程是根据社会上实际的人才岗位群需求,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从深度上体现该专业内涵和特色的一系列面向应用的课程,主要是指与某一特定的工作或某一类职业相关的课程,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扩充和强化专业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机应用方向和嵌入式系统方向。

计算机应用方向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有.NET构架及应用和ASP.NET网络编程两门课程,选修课有J2EE技术、微机与外设维护维修技术、Delphi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ORACLE数据库、电子商务概论和UML建模技术等课程。

嵌入式系统方向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课有嵌入式系统基础和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两门课程,选修课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程序设计、嵌入式处理器体系结构、移动设备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测试技术、嵌入式网络协议及应用、WinCE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数据库和通信网络与总线技术。

4实践教学环节

4.1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应包括普适基本技能层次、学科专业技能实验层次、专业应用与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层次在内的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

1) 普适基本技能层次

普适基本技能层次开出预备性实验基本技能课程实验,使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尽早转变学习方式,尽早增强工程意识。这方面设置有物理实验和认识实习。

2) 学科专业技能实验层次

学科专业技能实验层次开出二级学科及其相关专业实验课程,通过基础科学原理课程的实验训练,养成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掌握实验设计、装置准备、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分析和报告的方法。包括计算机导论、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的上机编程、电路与电子学和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两门课程的硬件实验。

3) 专业应用与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层次

专业应用与综合技能实践训练层次通过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综合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践环节,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以项目实训为主,着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例如,本专业与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签署了合作共建协议,实施蓝桥计划,联合培养JAVA程序高级开发人才。与北京达内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养C++程序设计高级开发人才。另外,与北京安卓易科技有限公司、京东翰林教育集团、汇众益智(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双方教师共同指导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取得良好效果,基本实现了应用型人才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

4.2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为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创新、专业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取得课外素质和创新项目4个学分,此类学分单独记载,超过的学分可以替代相应选修课学分。

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内容包括各类考试、学科竞赛(如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科技创新竞赛、创业大赛等)、科研创新实践、科研论文与文艺作品、社会实践等。

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第5篇

一、成果研究的背景、思路

1.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的背景。受地区差异影响,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尤其是陕西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陕北、陕南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应用型专门人才匮乏;陕西还有许多军工、航空、电子等国营大型企业分布于边远山区,往往留不住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高素质人才。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显迫切。尽管陕西是个教育大省,但是在陕南、陕北这些边远地区、“三线”企业和广大基层单位、农村急需专业人才的地方,高校毕业生仍然是分不去、留不住。这些地方急需的人才,特别是广大在职人员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电大培养。电大也正是以“为基层培养大批人才”奠定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地位。陕西电大从2000年开办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后,抓住工商管理专业及课程应用型、操作性强的特点,以21世纪学科基本规范和发展趋势为出发点,敏锐捕捉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结合西部发展的客观需求,为提高西部边远地区生产服务能力,适应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发挥我校作为陕西省远程教育人才培养主力的优势,确立工商管理类课程建设的目标:发挥开放教育的网络技术优势,整合优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2.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陕西电大在借鉴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指导思想下,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以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体,在开放教育教学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一个中心、五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导学指路、自学为主、助学支持、督学保证、测学反馈、多元互动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的“一个中心、五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经过不断深入思考、探索和改进,提出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面向西部经济发展,将应用型人才作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培养具有特色专业方向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形成由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工作实践三大系统构成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改革中加强专业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围绕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教学工作。

二、成果研究的基本内容

1.制定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培养,设置基于工作岗位要求的企业管理能力课程群针对工商管理工作岗位层次不同要求,我们对工商管理类课程设计时,重点突出经济分析能力、管理实务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体系。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应用能力体现。

2.加大集中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完成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1)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为解决经济管理教学中无实验室,实地实习条件有限、学生无法全面贯通经济管理知识的问题,陕西电大2007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工商管理实验软件《企业管理模拟实习系统》,将以往教学、辅导、考试诸环节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实现在计算机的引导下交互学习、实践并完成考核测试。目前的实验室能容纳50人同时上课,《企业管理模拟实习系统》软件是通过模拟迪宝乐有限公司这一加工装配型企业的运作,使学生在参与营销、技术、采购、设备、生产、品质、仓库、财务、人事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熟悉各职能部门是怎样独立运作,部门之间是怎样相互协调关系。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一般流程,并能整合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实用工具与方法。经过三年的应用已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在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2)开放教育应用型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践教学是学生提高工作能力的关键,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工作实践三大部分构成。

A课程实践。工商管理类课程减少理论讲授学时,加大课堂实践学时。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涉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多数都安排了课程实践。在课程实践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实际操作与其支撑理论的联系上,训练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如推广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手段,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应用型教学,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纲挈领的讲述一些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资格考试知识,督促学生参加计算机技能考试、英语技能考试、人力资源、通用管理能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职业资格考试。

B专业实践。开放教育的毕业实践环节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企业管理实践完成毕业论文,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工商专业教师非常重视毕业论文指导的全过程管理,论文指导初期主要教会学生如何撰写专业论文,如何登录期刊网搜索有价值的参考论文信息,并为学生提供参考论文题目,方便学生准确把握本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指导中期充分利用分校论文指导软件系统、QQ群、电话、电子邮件等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定稿后帮助学生或指导学生按照论文写作规范及要求排版打印、填写毕业论文评审表;最后通过网络双向视频答辩完成专业实践环节。

C工作实践。开放教育的学生大部分分布在各个区县,学习集中在学校、家庭和工作单位三个点上,并且以成人在职业余学生为主。学生普遍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但是年龄差异较大,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针对开放教育学生的上述特点,在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开展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交流会,以学生为主,介绍学生工作单位,选择合适的企业为案例展开讨论,针对企业问题提出一些管理改革办法,既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

3.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提高网络教育竞争力

学生自主学习是远程开放教育的基本特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搞好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设施服务、信息服务、资源服务、自学(修)服务、教(导、助)学服务等等。为此,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支持服务。

(1)充分利用学校“天网地网合一”的网络教学平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实施有赖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完整的支持服务体系,对教学设施和条件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很大的投入。为此,陕西电大建成了校园宽带网和互联网站,少数分校建成了校园网或局域网,本科试点单位基本上都建成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视听阅览室,绝大部分试点单位建成了VBI数据广播接收系统,陕西省的远程开放教育形成了“天网地网合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工商管理专业教师根据学校的“一个中心、五维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遵循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规律,应用现代学习理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印刷、音像和计算机网页教材等多种教学媒体与面授辅导、电话答疑、电子邮件、双向视频会议系统、BBS网上讨论等多种辅导手段综合应用的方式开展远程教学的稳定结构形式。并按照这一基本框架,充分利用“天网地网合一”的教学平台,选择、确立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基本教学模式。从总体上看,根据我省地域分布特点,我们认为在关中经济发达地区及各地区中心城市,应确立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与学的模式;在地市以下的县乡、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应确立以卫星电视、音像媒体为主,计算机及网络为辅的教与学模式。

(2)提供丰富的文本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工商专业的教师积极参与专业课程各类教学资源建设,主编、参编了管理类很多的教材,如《现代经济学主要学派》、《财政学》、《政治经济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市场营销学》、《股份制经济概论》等教材和辅助教材;教师们还积极参加学校网络课程、CAI课件、IP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如《现代经济学专题》、《财政学导论》、《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基础》、《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每一学期教师都根据需要及时补充更新这些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同时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承担网络课程面授和网上教学辅导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多样化,简便、易掌握的学习资源。

(3)采取实时与非实时、同步与非同步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一是尝试网上直播实时授课,通过实时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系统,授课老师在学校授课室上课,校外教学点的学生在听课室听课;二是VOD视频点播,教师上课的实况制成VOD课件,存放在VOD服务器上,校外教学点可在网上点播或下载到教学点的VOD服务器上,播放录像上课;三是Web方式,学生通过登录远程教育网站,浏览访问Web课件等各种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进行网上讨论和辅导答疑。四是提供光碟,制作网络课程光碟、VCD录像光碟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辅助手段;五是开展网上答辩,通过远程开放教育教学平台、金虎软件系统,教师在办公室就可以给基层分校的学生进行网上课程教学答疑和毕业论文答辩,提高了答辩效率、降低了答辩成本。

三、创新点

我们对工商管理类课程设计时,重点突出经济分析能力、管理实务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信息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将这些理念始终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不断地打破陈规、创新教学。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放教育是一个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的新生事物,这一特点决定了它与信息技术一样,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在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某本教材,而是要时刻关注其前沿动态,广泛搜集资料来充实教学内容。由于教学计划学时有限,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内容新、范围广的知识。如《财政学》每章后的时政材料和国家最新财政政策实施背景、实施效果的材料提供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散思维空间;《电子商务》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电子商务教师充分利用网上的免费资源,指导学生体验数字证书的认证、电子邮件的加密、文档的数字签名等。

2.教学过程不断创新。课程教学创新是教学创新中的重要方面,开放教育与网络紧密相连,而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这就要求其教学必须突出个性化和交互性。如《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课堂上的案例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管理工作实际展开分析、研究和讨论,穿插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热烈的课堂讨论氛围,这在传统教学中是无法实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个性化和交互性才得以实现。

3.注重实践操作训练。在对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基础理论,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工作,提高了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证券投资分析》课堂上,老师通过实时股票软件,把自己在这一段时间对大盘和股票的看法与操作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成败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大量实战案例培养学生在掌握书本基本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一些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进行课堂股票买卖模拟实战,老师对每个人所推荐股票进行点评和后市预测,并在下一次面授课程中进行检阅,总结得失,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又使学生得到实战氛围的熏陶和锻炼。

4.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学生必须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比如《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管理学基础》课程作业多为联系实际的计算、分析、研究问题,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开展解难释疑的讨论活动,完成课后作业。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积极开展课程考核改革,针对不同的课程特点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财政学》与《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加大了形成性考核与客观分析研究试题在课程考核中的比例,考核方式由闭卷考核为开卷考核,《电子商务》课程在形成性考核中增加了网上操作的作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增加案例考试和实践分析、论证试题的考核比例等。

四、应用情况和效果

1.校内应用情况和效果

(1)工商管理模拟试验软件经过三年的运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在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发挥了越来越关键的作用。98%的学员在做过工商管理模拟试验软件实验和考核后都反映说很好,清楚明白了现代企业的整个管理流程,对实际工作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工商管理类主要课程考试改革后的通过率比课程考试改革前有所提高且比率合理,符合课程教学实际。如《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财政学》、《证券投资分析》和《电子商务》等分别为78%、83%、75%、50%、80%,说明我们的课程考核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3)《财政学》时政小论文写作、《证券投资分析》实盘买卖点分析,这一类试题的考核,促使学生在学期中间必须认真利用课程的各种教学媒体资源打好理论基础,同时注意查阅大量相关实证、实盘资料,从历年评阅试卷情况看,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分析材料丰富、结论措施有许多创新思想与观念,证券买卖实盘操作的研判能力增强。一系列教学过程的创新和考核方式的改革,都对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创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校外应用情况和效果

(1)陕西电大2007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工商管理实验软件《企业管理模拟实习系统》,为了尽快推广,工商教研室专门组织全省工商类教师实验软件培训会,手把手的教会基层教师如何使用软件,基层电大反映良好。

(2)工商管理教师开发的《人力资源案例分析》、《现代经济学专题》、《财政学导学》、《电子商务基础》网络课件和CAI课件分别被获得了教育部优秀奖、中央电大三等奖、省教育厅三等奖、校级一等奖。

(3)《财政学教学一体化设计方案》获中央电大优秀课程教学设计奖,《市场营销》、《财政学》两门课程分别获得中央电大第一届、第三届教学创新奖。

(4)相关教师承担了省级课题,如李西凤教授主持陕西省2008年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陕西远程教育规模效益与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承担陕西省2008年教育科研重大课题“陕西远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复杂工程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

工程教育认证要求通过认证的工程专业不仅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复杂工程问题,更要按照国际实质等效原则培养学生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1]。目前,针对计算机相关专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智宏等人认为可采用半开放式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达成目标[2];尚凤军提出课程群建设面向复杂工程设计的方案[3];黄永红等人认为可增设综合训练项目来达到培养目标[4]。刘秀平等人提出了分层实施方案,从知识、实践、设计的维度支撑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5]。王宏宇等人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主题为对象,遵循工程逻辑设计开发过程的课程建设改革方法[6]。许多研究成果对于分解落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缺乏深入探索,对于如何优化课程设计体系和内容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方面也缺乏深入研究。

1课程设计改革的意义

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通常,国内高校都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作为实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载体。但近年来,毕业设计期间应聘、考研等挤占了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设计内容往往弱化甚至忽略难以处理的学科交叉问题和非技术因素,且毕业设计往往采取一人一题,很难达到个人与团队的教学指标。课程实验往往随理论授课逐周分散进行,受学时限制以及学生知识掌握处于积累阶段等因素,一些深度型、探究型、综合型的实验往往很难开展。实习由于受到场地、经费、管理难度、企业技术保密等限制,往往缺乏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一些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只能接触一些前端页面或模块代码的机械性编写,无法接触软件或硬件的具体设计过程,有些专业实习甚至畸变为企业参观。《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计算机类专业学生4年的实验当量应不少于2万行代码。在课程设计方面,要求至少完成两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调研发现,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环节应保证时间的集中性,内容的规模和复杂度要达到国家标准中的要求,且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课程设计比较符合这一要求,应作为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突破口。

2课程设计改革宗旨和研究方法

2.1课程设计改革宗旨

第一,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主线,突出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第二,使学生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实现多方案分析与评价,从而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第三,使学生深入掌握工程原理,结合工程实践,体现综合运用,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第四,分解落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的持续改进逆向推进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第五,构建计算机专业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课程群体系,建立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持续改进机制。

2.2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调研法。采取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目前已毕业学生、在校生(包括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包括教学管理、教学一线、教辅等多层面)开展调研。同时走访和调研部分高校、IT企业和专业培训机构等。第二,逆向研究法。从实践入手,逆向优化专业类知识体系教学。第三,分析建模法。对调研数据、教学环节统计与考核数据、质量保证监控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借助人工智能手段进行建模优化。第四,螺旋优化、研以致用法。杜绝纸上谈兵,形成的专业课程设计内容设置实施方案(含教改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核标准等),直接实施于一线教学活动,并通过实施效果的反馈螺旋优化后续方案。

3课程设计改革实践

课程设计计划的实施要求指导教师明确课程设计对应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具体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并要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实施。明晰课程设计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作用,为合理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明确了指导思想。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共设置11门课程设计。一类课程设计在前5学期开设,涉及专业类知识课程门数相对较少,具体包括以下7门课程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JavaEE编程技术课程设计。以上课程设计以语言开发为主,是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软件工程设计规范、计算机语言开发能力的基础。指导教师面向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认真设定课程设计题目和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基础性、技能性、应用性、工程性和创新性,采用问题驱动和求解渐进化方式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每门课程设计在具体实施中,指导教师始终探索课程设计如何解决承上(课程实验)启下(毕业设计和实习),并不断思考和探索课程设计如何逆向优化专业类知识课程的教学活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另一类课程设计在第6和第7学期设置,综合性较强(在某些高校或专业有时被称为“综合开发实训”或“综合训练项目”等,但通常拘泥于一种开发语言或技术)。综合类课程设计有4门:A.体系结构课程设计。专业类知识课程涉及体系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类和系统类课程。B.操作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类知识课程涉及操作系统、Linux系统等系统软件类课程和部分高级语言类课程。C.软件开发综合课程设计。专业类知识课程涉及各种高级语言类课程(如Java、C、C++)、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等软件开发类课程。D.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专业类知识课程涉及各种高级语言类课程(如Python、Java、C、C++)、数据结构与算法、人工智能导论等课程。综合类课程设计涉及大量通识类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体现问题和系统的规模、难度、复杂度、综合性。课程设计更强调培养学生的系统观,使学生能够站在系统的高度,以系统的视角去看问题,去适应错综复杂的应用场景,最终实现问题的系统化、科学化求解。“软件开发综合课程设计”综合了之前的.NET综合课程设计、Java综合课程设计等软件开发类课程设计。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这门课程设计并不拘泥于某一种语言或技术要求,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等设计开发一套软件系统,并通过对比得到有效结论。“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入手,学生首先分析问题建立模型,然后给出解决方案和算法设计,通过Python语言及其扩展库编程实现系统,最后通过设计方案、模型、算法、开发语言等多个角度对比分析给出所设计系统的客观性评价。在2017版培养方案中该课程设计为“Python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内容包含了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2019版培养方案中,专业增设了1门48学时的人工智能导论理论课,Python程序设计和人工智能导论合并为1门2周的“Python与人工智能课程设计”。“体系结构课程设计”和“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是专业认真研究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后于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新设置的2门课程设计。在学时紧张的情况下,专业仍增设了这2门综合类课程设计,力图保证学生硬件系统、组成原理、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培养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课程设计具体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以突破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为核心安排课程设计内容,使学生的能力培养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培养要求,反复思考和尝试解决以下关键问题:第一,课程设计内容重点覆盖了《华盛顿协议》7个特征中的哪些特征?课程设计的规模、难度、复杂度、综合性是否能满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第二,课程设计中,如何运用深入的而不是浅显的工程原理,经过什么样的分析,而不是直接套用原理、公式来解决设计目标?第三,课程设计中学生在哪些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加深对哪些原理的理解?第四,为了突出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与课程设计相关的一门或多门相关课程的讲授环节中,将对传统的授课方式、方法和内容采取哪些变化?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讲授和基本实验环节能否为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奠定扎实基础?第五,课程设计是否要引入混合式教学?如果引入,混合式教学将如何提高课程设计效果?第六,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角度分析学生如何通过课程设计和相关理论的学习,实现从“学了”到“学会”再到“会应用”?第七,课程设计“能力培养”如何量化考核,“复杂度”如何评价?以产出为导向,如何建立持续的人才培养改进机制?通过指导教师的不断思考和改革尝试,使各门课程设计实现了设计理念的转变、从简单到综合的转变、从单一系统到增加对比分析、综合评价等突破常规的转变。

4课程设计改革效果

课程设计改革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逐步形成一套课程设计内容设置实施方案(含教改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形成性考核标准等),并直接实施于现有教学活动。通过培训和专家辅导讲座等形式,指导教师深刻理解了工程教育认证的本质和内涵,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设计理念。以复杂工程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为课程设计核心,突出产出导向,精心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优化课程设计考核指标,建立了课程设计持续改进机制。课程设计改革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切实效果。第一,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为主线,突出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培养,设计理念更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第二,使学生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养成了多方案分析、对比和评价的设计习惯。第三,使学生逐步掌握深入的工程原理,结合工程实践,综合运用,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第四,以课程设计内容设置为突破口,逆向推进课程体系设置整体优化,使学生通过实践逆向推动理论课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的理论素质进一步提升。课程设计改革首先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并推广至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三个计算机类本科专业。与信息技术密切且相关的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等专业也逐步开展了面向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改革,取得了切实有效的实施效果。

5结语

截至2018年,计算机类专业已达3349个专业点,培养学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也是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随着工程教育认证的普及开展,面向OBE理念,突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改革越发迫切和必要。只有不断改革,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才能不断优化计算机教育教学工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健.如何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基于《华盛顿协议》的界定和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05):17-26,38.

[2]许智宏,李妍,董永峰,等.半开放式项目驱动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9,(02):37-40.

[3]尚凤军.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6,(09):70-73.

[4]黄永红,蔡晓磊,刘国海,等.电气类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8,40(06):15-18,22.

[5]刘秀平,韩丽丽,胡新煜,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自动化专业复杂工程问题实践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21):67-69.

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 文学性 超文本 交互式写作

1997年12月25日,互联网在中国开放的第5个年头,“榕树下”原创人文网站开通,它为喜欢在网络上写点什么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一试身手的平台。十多个年头过去后,在它的四周已经生长出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2008年10月,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联合主办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如今,已经有3部作品从入围的20部网络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网络文学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本文将从网络文学的定义入手,进而探讨网络文学的审美观。首先从书写权利的回归和狂欢化中的角色僭越来分析审美的第一个角度;其次将从超文本、交互式写作和文学性三个方面来分析审美的第二个角度: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一、网络文学定义

吴炫说,并非所有出现在网络上的文字都可以成为文学,网络确有文学和非文学之分1。马季通过网络文学的形态间接为其下了定义,他认为符合以下三种形态的文字内容都可以算作网络文学――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输入方式将已经存在的纸质文学作品放入互联网;直接在互联网上“发表”的文字;由特殊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2。有学者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阐述网络文学的概念。广义上,网络文学可以理解为“运用网络这个新的媒介和载体,来创作、传播、存储和阅读,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新文学形式。”3狭义上,则应该指超文本文学,它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平面感,赋予文学立体化,可以称为后现代文学4。

网络文学的发展目前还处在婴儿时期5,所以现在为网络文学所下的定义还不完整。笔者认为,马季先生的定义很值得参考,与其绞尽脑汁从不同维度来分析,倒不如寻求实际中存在的形态,从具体的网络文学形态来把握其特点。

二、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

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如同网络文学本身一般,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研究者们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分别是:书写权利的回归和狂欢化中的角色僭越;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体现。

1、书写权利回归大众,狂欢中的角色僭越

网络中,书写权利回归大众,是因为网络传播的特点有传受身份的双重性、对象的小众化与个人化、传播的去中心化等7。在这样的平台上,作者和读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者和受者。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是网络打破了文学精英对话语权的垄断8。

获得了书写权利的人们会怎样使用他们刚刚到手的权利呢?有研究者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解读。巴赫金认为,在一个狂欢广场上,人们摆脱了平日里各种身份带来的束缚,宗教、政治、道德全都被抛在了脑后,人们可以尽情地僭越自己的身份,敞开自己,卷入狂欢的海洋9。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身性使来到这里的网民无拘无束,尽情狂欢。人们将利用网络叙写行为进行人格重塑和人际吸引,获得现实的补偿感10。

这样的补偿感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其一,网络文学作家以自己的作品为依托,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他们可以在故事里写自己和自己的朋友,也可以将主人公打造成心目中的英雄,寻求读者的共鸣。其二,网络的隐身性和宽容性使读者和评论家们畅所欲言,他们可以围绕某一作品大胆地批评。王琰在论文中指出,这类狂欢可以分为两种形式11,一种是“笑文学”,即那些无关痛痒,可以一笑了之的评论,比如讽刺。另一种是语言的“下身化”,即那些言语粗俗卑鄙的评论。

2、网络文学的后现代主义

现实的社会环境,在语境上已经离不开后现代主义――它带有游戏性质,化解了高雅和通俗文化的界限,或者说,是消解了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后现代社会中,“宏大叙事”已经显得荒谬和不可能。网络文学的个性表征正体现着后现代主义的种种特性,笔者分别从超文本、交互式写作和文学性三个方面来探讨。

(1)动感的超文本

德特・纳尔逊于1965年创造的术语“超文本”是指“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12。

超文本和传统文本的区别在于,由现行结构向链接结构转化,定向结构向弹性结构转化,以及由封闭结构变为开放结构13。链接结构、弹性结构和开放结构使超文本小说变成一个迷宫,其中有多条路径和多个出口,要选择怎样的情节和结局全凭读者个人喜好。这种超文本文学作品俨然成为了后现代文学的代表,它体现的是后现代话语的边缘思维、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14。有学者认为,正是因为超文本小说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吸引了读者。因为读者在阅读超文本小说时,可以选择一些边缘主题,而不是被传统意义上的宏大叙事所羁绊。不确定性给了读者更大的挑战性,阅读变得比过去更有趣,就像在做一个游戏。

(2)交互式写作:挑战传统文学

目前对于交互式写作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块:一类是集体创作,或者称为接龙小说,另一类是作者采纳读者通过跟贴等方式表述的意见,实时对自己小说的内容进行修改。

关于集体创作,马季认为可以分为三个类型15:一种情况是由一个人牵头,决定创作主题和形式等,再由多人参与,每个人负责创作一部分,合起来变成一部整体作品;另一种情况是大家共同拟定一个主题,经过商议确定题材、人物和情节等,由一个人执笔创作,完成后再听取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最后一种情况是已经发表的网络文学作品在被读者阅读过程中不断得到读者的加工和修改,最终成为许多人集体创作的成果。集体创作在网络文学BBS上已经渐成气候。

第二类交互式写作主要通过跟贴的方式来实现。传统文学中,作品一旦印刷成纸质书本,便难以改变其中的内容,尽管不乏评论界的声音。网络文学则不然,许多会在文学网站上及时贴出自己的最新作品。而读者则会在迅速读完每一章节后,在BBS上发帖,如果是“当红”的网络文学,帖子的数目会越来越多,跟帖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虽然执笔写作是由作者一人完成,但其中的内容却是综合了众多网友的意见后拼贴而成,实现了交互。

有研究者表示,网络文学不会诞生伟大的单一作者,但是会诞生伟大的作者群16。在交互式写作的过程中,已经无法简单地区分读者和作者的身份,传统文学中二者对立的二元结构在这里被解构了,看来文学重又回到了自由的游戏时代。

(3)宽容的文学性

许多研究者的研究还纠结于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上。什么是文学而什么又是非文学呢?他们的区别在于,“篇章结构的独特表现,对语言媒介的艺术处理,不求实用目的,以及突出的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等”17。无法提供终极意义,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在学者眼中成为了网络文学的致命弱点18。

在这样的语境中,一些学者提出,审美标准的变化,不能简单地说网络文学没有“文学性”19。后现代的时代背景造就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形成了新的感知生活的方式。休闲娱乐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网络文学正好应景。人们需要的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轻松、解嘲的气氛。网络文学不是不美,而是美得不一样了,它是对“现实世界中无法存在或难以存在的世界的描述、期待和幻想”,它是轻灵的,解构的20。网络文学的美存在于传统意义上的非美领域。

有学者表示,当下我们急需一种“大文化文学观”21,这是一种宽容的“文学性”。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在这样的研究者面前似乎显得有些狭隘,的确,也许给予网络文学更宽容的态度,将更有利于其发展,毕竟网络文学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研究者们在这里提出的“大文化文学观”非常值得关注和肯定,它将使人们的视野扩大,心胸开阔,它鼓励一种宽容的审美态度。但是,所谓的大文化文学观究竟要“大”到何种程度呢?笔者认为再大的审美观也应该有其底线,否则网络文学的审美观将变得毫无原则,走入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怪圈。

三、结语

面对网络和文学的新生儿――网络文学,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审美观。书写权利重新回归大众,网民疯狂地进行角色的僭越;超文本小说、交互式写作和传统文学性的失效,体现的是网络文学作品中后现代主义的特征――高雅和通俗二元对立、宏大叙事的消失、边缘思维、不确定性和非中心化……在网络文学审美观的问题上,研究者们虽然为人们打开了新的思路,但却给了这种审美观无限的发展空间,定语的缺失是这种新的审美观的美中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9、14、16、18、19、20、21、中南大学文学院,《人文前沿――网络文学与数字文化》

2、8、13、15、马季,《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10年史》

3、4、5、12、17、金振邦,《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6、阿雷恩・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

7、杜骏飞,《网络传播学概论》

10、王琰,“解读网络文学的狂欢化”

11、百度百科baike.省略/view/156868.htm

物联网导论论文范文第8篇

“网络哥姐”现象分析

1.“网络推手”的暗中操作

那些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在社区、论坛、博客等发帖、跟帖制造网络热点话题来引起网民关注,从而进行一些炒星、产品推销等活动,并借助传统媒体由虚拟世界转向现实世界,从而完成获取经济利益或提升知名度的人被称为“网络推手”。①同样,有的“网络哥姐”的成名也少不了“推手”的推动,其中凤姐的成名就是典型。网络推手正是利用了网民的这种无意识心理,来实现其背后的巨大利益。他们是“网络哥姐”的幕后操盘者,互联网的特性也为网络推手成为网络媒介中议程设置的主体角色提供了条件。

2.娱乐至死,“哥姐”被消费

“娱乐至死”已经成为网络时代一句响亮的口号。网民们抱着“我乐,故我在”的娱乐心态面对一个个“红人”或者“被红之人”。津津乐道的大众通过别人的哗众取宠来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压力状态下,而当一些能供人们放松娱乐的内容出现时,人们迅速抓住这一休闲娱乐的机会。所以“犀利哥”才会迅速走红网络。众多围观者抱着一种消遣的心态,而忽略了“网络哥姐”背后的艰辛苦难,这些不如意之处不但没有得到围观者的同情,反而成为供网友们娱乐的消费材料。

3.多种围观心理所致

2010年便有媒体打出“网络围观时代来临”的口号。网络围观属于网络时代网民的一种低俗的娱乐。在网上围观的同时,网民种种心理也相伴而生。如窥私心理、猎奇心理、从众心理以及各种无聊空虚的心理等,使得网络民意泥沙俱下、良莠不齐。无论是对未知的人和环境的好奇与窥探之心,还是对未知新事物感到新鲜并给予极大关注的猎奇心,都在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各路“网络哥姐”的点击率与关注度,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在网络上刮起一阵热风,然后在传统媒体的跟进与关注下,引起全民围观。

“网络哥姐”背后网民媒介素养的缺失

首先体现在网络门槛低,出现大众参与的泛滥。网络给予了受众一个空前自由和开放的话语平台,也给予草根文化繁衍的空间。这种开放与自由又使得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自主的选择和判断意识,很容易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变成被动的角色。

其次,多种多样的网民心理使得普通人的某些方面被夸张、被特写。在网络时代,随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想找一个可以承载他们心理的对象,而“网络哥姐”们的出现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②“网络哥姐”也是网民的这些心理和网络造星运动集体无意识的产物。

另外,“网络哥姐”走红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一种颠覆与反叛。“网络哥姐”现象的出现表明网民对话语权的拥有和实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取消了先前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间的界限,表明大众媒介的话语权发生某种程度的转移。③但是“网络哥姐”现象消解和削弱了传统榜样和文化偶像的影响力,不符合传统道德观念,是对传统价值观的一种冲击与颠覆,是不符合主流文化发展的传播现象。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网民的自我教育是核心

1.“以自我提升为核心”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网络媒介的正确态度,培养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能力,以达到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个体生存和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④媒介素养教育自然离不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媒体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正面教育引导,通过以上各种方式引导网民学习网络知识,正确而健康地使用网络媒介,理性客观地使用话语权。

家庭、学校、社会等所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在提升网民媒介素养过程中应该是一个辅助和引导作用,选择哪种教育形式和方式都不是提升的终极目标,而重点应该弄清楚哪种教育方式是提升的最佳途径。笔者认为,网民媒介素养的提升应该是每一位网民自身的素质修养知识内涵的不断学习和丰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是依靠网民自主自觉来完成的。应该确立以“自我提升为中心”的理念。尤其是在网络这样一种自由虚拟交互性强的媒介环境中,更需要网民在外界的引导下树立以自我为核心的独立批判、选择和理解利用媒介信息的能力。

2.批判意识是媒介素养培养的核心

以批判、学习的心态对待媒介可有效防止自我的消失,批判意识是媒介素养培养的核心。⑤这一点尤为重要,中国受众在多重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作用下,他们在面对媒介时缺乏一定的理性判断。正如麦奎尔所说:“他们并没有明显觉察到自己受到来自远方的某种力量的操纵。”在只是供网民娱乐一下而已的“网络哥姐”面前,也是需要受众提高警惕性,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要理解和利用媒介信息,首先要明确所接触媒介的背景及其所代表的利益。这就要求个人学会分辨,培养批判意识,避免媒介文化中的垃圾,选择更为健康而有营养的产品。

3.质疑精神与理智行动

提升网民的质疑能力和一定的评估能力,也是网民媒介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网民不可能完全真实地了解每一个信息背后的真假。但是面对各种信息时网民的质疑精神十分关键。不能听风就是雨,不可以对所有接触到的信息都深信不疑。质疑精神是网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不仅要质疑事件的来源,质疑事件的动机,还要质疑整个事件的过程与影响。另外,网民也要对自身的行动给予质疑,即理智行动。这种素养要求网民以负责任、理性的态度来网络信息和言论。

4.对待媒介始终保持学习心态

个人知识素养也必须随时更新。终生学习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也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个人尽可能地掌握参与社会型传播所必需的知识,才可能使自己具备驾驭大众传播媒介的基本能力和资格。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媒介信息。提升网民媒介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普及网络基本知识,培养利用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要理解和利用媒介信息,掌握必要的信息解读技巧。

5.重塑人格主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具有快速消费性。全球化时代新媒介衍生新内容,而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网络时代文化消费的自由假象,极易蒙蔽人,也容易造成消费主体的迷失。⑥因此,面对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广大网民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应该在这个大潮中注意本我人格主体的重塑,保持清醒的主体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注释:

①豆欢欢:《从传播学“五W”解读“网络推手”》,《传媒观察》,2010年第9期

②王亚男:《场模式下的网络传播心理——以网络红人现象为例》,《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2005年版,第24页

③余霞:《网络红人:后现代主义文化视野下的“草根偶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7月第49卷第4期

④李月莲著,蔡帼芬等编:《迈向知识社会的香港传媒教育》,《媒介素养》,第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