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音乐哲学论文

音乐哲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音乐哲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韩忠岭 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哲学 教育哲学

21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哲学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界的显学,很多音乐学者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在众多当代学者中,韩忠岭从历史的视角,以辩证的方法,在我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潮的流变中梳理出自己的观点,大胆质疑,并进行理论上的建构和探索。通过在音乐哲学和教育哲学这两个视阈下寻求音乐教育哲学的范式,以及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哲学诉求的反思,用一种更为开阔、更为深远的视野关注音乐教育哲学的问题,将其理性的思维、严谨的学风、扎实的理论基础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音乐理论研究的实践之中。

一、研究之“精”

(一)明确界定研究视域

作者在“音乐哲学视阈下的音乐本体诉求”及“教育哲学视阈中的教育本质诉求”中都对研究视域进行了界定,并使之一一对应,不仅增加了文章时间逻辑性,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阅读性。例如:作者在对“音乐哲学”进行解释时,特别强调了“音乐哲学”和“音乐美学”的区别。作者所研究的“音乐哲学”视域主要是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并分为前现代音乐哲学、现代主义音乐哲学、后现代主义音乐哲学三种视阈对音乐哲学进行研究分析。为了全面论述,作者还特意为对应西方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音乐哲学视阈界定了中国的“前封建、封建、后封建”的音乐哲学视阈。前封建主义即指先秦时期,封建主义是封建社会时代,后封建主义对应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主要指封建社会消亡民国开始的现代时期,从时间上讲,一直延续到“”和改革开放初。作者认为之所以称之为“后封建”,是因为这类似于西方的后现代之意,在文化和艺术观念上,艺术存在形态上有“反”封建主义的意味。这种“前封建、封建、后封建”的提法,是作者行文论述中对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视域的界定,这种视域的界定有利于作者对每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进行梳理,并不是要对中国的时期进行时代上的划分,至于这种视域的界定是否准确,也只能在时间的检验中由后人评说了。

(二)精确的“取点深做”

该书符合“取点”的一般原则,“深做”的基本要求,它在音乐哲学和教育哲学这两个视阈下取域,意在构建一种合理自然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为的是达到一种“中和”的并符合大众理想追求和迫切所需的理论哲学。作者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哲学大多是以“音乐哲学”为“本体”进行延展开来的,没有充分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教育”功能和理念,难免有失偏颇,对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会造成概念混淆和以偏概全的影响。所以,作者提出构建我国音乐教育的哲学:一要放宽视野;二要博采众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要继续弘扬,继承我国音乐教育、美育的优良传统;四要体现本我,立足我国的教育国情,理论研究和建构要追求中国特色,体现自我价值。 在此基础上,作者经过两个视阈的层层推进,最终概括出音乐教育价值的“五性三观”的哲学观,“五性”指音乐教育面向“音乐本体”,要追求音乐艺术的艺术性、审美性、实践性、人文性、生活性;“三观”指音乐教育要体现教育本质,追求音乐教育的知识观、人性观、审美观。 这种“价值论音乐教育哲学之思”乃是作者“取点深做”的精髓。

二、研究之“新”

(一)新的词汇见解

作者在本书当中对一些音乐教育知识体系中常见的高频词汇进行了解析,在词汇原有的意义上附加上其它的含义,使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更加轻松准确地把握词汇的含义以及语句的意蕴。例如:作者对 “音乐本体”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对“音乐本体”,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它“三本”的哲学诉求,其一,是音乐的“本源”问题考量;其二,是音乐的“本身”问题考量;其三,是音乐的“本质”问题考量。“对音乐的“本源”考量,意在重视音乐与生活和情感的联系,反映在音乐教育之中,教学实践要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对“本身”问题的考量,意在重视构成音乐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在音乐教育中,要重视音乐知识体系的教学。对“本质”来说,他认为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价值的取向。这“三本”问题构成了音乐本体的较为明确指向的意义,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提倡“音乐本体”的哲学观,忽视了哪一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也不能真正体现“音乐本体”的意义。

(二)新的行文表述

关于行文表述风格作者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认为行文表述最重要的是方便、简洁和语气的直接,这似乎不符合论文的称谓规范,但他认为只要大家都能看得懂何乐而不为呢?不仅如此,作者在文章中还举了大量有趣又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自己要说明的东西,比如:他认为音乐的美是艺术美的属性,音乐的创作生成过程,是音乐的形式和美的生成过程,因为美是音乐的属性之一,美依附于音乐的形式而存在,正如咸是盐的属性,咸依附于盐本体而存在,盐的生成就赋予了咸的属性。又如:作者认为美是“审”出来的,音乐作品在其成为作品的创作过程之中,融入了创作者的审美才成为含有音乐美的艺术作品。作者追根溯源,把每一个关键的词汇都找到其出处,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为自己著书立说提供便捷,也更为读此著作的音乐教育学者们提供方便。

三、研究之“果”

作者之所以在行文中时刻提醒读者自己的研究取域是“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是因为哲学是支撑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厦,如果根基没有打好,结出的再多果实也必然是畸形的。至此,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音乐与教育、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探索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功能以及在整个大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挖掘并能够从哲学的层面思考研究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些最根本的现实问题。希望能澄清人们对音乐学科的认识,希望能呼吁国家和社会对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视,希望能提升音乐学科的教育地位,希望对音乐课堂教学指导思想能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所以,作者对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探索无疑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理论。

虽说作者在行文中引述外国的理论大多是来自中国的译著,难免会有失偏颇,但笔者认为这已不足为奇了。起码,作者在为探索中国音乐教育哲学做出了学术贡献,这是学术的进步,也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撒拉族 音乐 挖掘 继承

撒拉族是我国西北地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县一带。撒拉族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其中民间音乐较为丰富,尤其是以民歌为主体。撒拉民歌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乐器品种较少,普遍流传的仅口弦一种,未有独立器乐曲。纵观几十年来学者们对撒拉族音乐所做的工作,主要成就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撒拉族主要聚居区的民歌进行了重要的调查和记录,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曲谱资料,为撒拉族音乐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60年12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中国艺术研究所拟定了有关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草案)》,根据这一精神,青海和甘肃音协组织了音乐家深入撒拉族地区采风。据资料记载,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杜亚雄也曾于20世纪60年代前往撒拉族地区采风,发表了一些介绍、研究撒拉族民间音乐的论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河畔红花――介绍撒拉族民间音乐》①。

1979年《中国民歌集成》编纂工作得到恢复后,各省对各民族民歌进行了普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收集撒拉族民歌32首。1994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中收录了杨鸣键的《撒拉族民歌简介》一文,对撒拉族民歌做了全面介绍,也对撒拉族民歌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共收入撒拉族民歌70首,2000年再次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收入撒拉族民歌71首。除此之外还有《青海花儿曲选》(青海群众艺术馆编印,1979年)其中收录撒拉族花儿41首;《青海民间歌曲百首》(1960年编印),其中收集撒拉族花儿11首,宴席曲4首、号子6首、其他4首。《中国曲艺集成》(青海卷)回族撒拉族部分中收录打搅儿曲目1首;《驼泉清清――歌唱循化歌曲选》,由青海本地作曲家及音乐爱好者创作撒拉族歌曲共188首;《青海撒拉族花儿曲选》马正元编,名人出版社,2004年;青海省群众艺术馆编印《青海民间小调》,1978年。关于舞蹈的有《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丛书》(青海卷),198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由中国戏剧家学会青海分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其中收录了撒拉族花儿剧《骆驼泉》;《青海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89年,介绍了撒拉族舞蹈概况,收录了民族舞蹈7部,并在其中附有舞蹈图示和乐谱。

二、音乐文化著作中对撒拉族传统音乐的介绍

从中国少数民族大的民族领域研究音乐文化的著作,其中有的篇章涉及了撒拉族传统音乐文化,对撒拉族音乐及其风格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介绍,使撒拉族民间音乐得到不同程度的昭示

综合类主要有:田联韬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在本书中按艺术体裁将撒拉族民歌进行了分类;袁炳昌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第一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其中撒拉族的音乐史分为四个部分;乔建中的《中国经典民歌鉴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杜亚雄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蔡廷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554页,1989年)编写了《撒拉族音乐》部分。此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中对“撒拉尔玉尔”“撒拉号子”“撒拉婚俗”“撒拉曲”“撒拉少年”“撒拉戏”条目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对“撒赫稀亚格拉”(哭嫁歌)、“撒拉尔玉尔”“撒拉花儿”等条目均有介绍。

三、对撒拉族音乐及某些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主要论文:钟子林《撒拉族音乐概况》,中央音乐学院院刊,1959年总89期;张谷密.撒拉族“花儿”调式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3);马忠国.撒拉族民歌概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04);范晓峰.撒拉族民歌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01);马盛德,司马力.试谈撒拉族舞蹈[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03);王海龙.青海撒拉族民间音乐调式旋律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8(04);张静轩.撒拉族民歌及其音乐特征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02);王海龙.青海撒拉族哭嫁歌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07);张云平.撒拉族哭嫁歌艺术特征研究[J].民族艺术,2009(02);晁元清.撒拉族民歌《阿里玛》遐想[J].音乐创作,2010(03);王玫.浅论青海撒拉族民歌的多元文化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韩建业.开发利用撒拉族说唱艺术[J].青海民族研究,2005(01);王海龙.青海撒拉族民间宴席曲研究[J].民族艺术,2009(03);郭德慧.撒拉族民间音乐文化构成因素初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02);郭晓莹.土族花儿和撒拉族花儿的艺术共性[J].中国土族,2008年夏季号。

除此之外,涉及到音乐艺术方面的论文还有朱刚、李延凯的《撒拉族民间文学简介》,马学义的《撒拉族民进文学简介》,马成俊的《撒拉尔歌谣初探》。

(二)论文集:《百年撒拉族文集》其中收集了21世纪以前撒拉族论文,其中包括了音乐类的有张谷密的《撒拉族花儿调式研究》,马忠国的《撒拉族民歌概述》,马盛德、司马力的《试谈撒拉族舞蹈》等。

(三)专著:苍海平的《撒拉族音乐文化概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9月。本书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撒拉族民族民间音乐,参考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方法,对撒拉族现收集到的民间音乐作品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100多首民歌逐一进行了极细致的曲式分析和研究。

在音乐创作方面。创作歌曲《新循化》《阿里玛》等;歌舞音乐《摘花椒》《黄河放排》《驼泉清清》《打墙》等。舞蹈方面有1989年由蔡廷玉、尹崇尧编剧的撒拉族花儿剧《骆驼泉》。

近年来,撒拉族的新型歌剧也有了新的发展。比较优秀的剧目有撒拉族花儿剧《驼泉清》《打麦场上》等。随着时代的前进,撒拉族音乐将获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它将继续不断地激励撒拉族人民在增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教育和娱乐作用。

结语

撒拉族音乐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现发表的论文只是简单地将现收集到的撒拉族民歌做了分类和说明,并没有新的挖掘和整理。2.研究的视野还不够扩展,至今也没有涉及到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的著作和论文。3.关于撒拉族音乐的渊源没有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4.撒拉族民间音乐仍需深层次挖掘和整理。5.对撒拉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应加强力度。6.撒拉族音乐研究还处于以个人研究为主、各自为政的状态,现在的研究成果零星散乱,且深度不够。

注释: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和一般学术研讨会不同的是,本次会议除学术上的研讨之外,还举行了系列音乐会、课程展示以及科达伊生平与创作图片展。其中11月1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的开幕式合唱音乐会可谓一大亮点,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合唱团在匈牙利女教师Borbala Sziranyi的指挥下演唱了大量科达伊、巴托克的音乐作品以及从中世纪的圣咏直到现代派作曲家的新作,音色纯净、风格把握准确,带给听众高品质的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充分展示了科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精髓。席间就坐的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同志更是在音乐会结束前上台即兴发言,肯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在探索国民音乐教育改革道路上做出的努力,号召音乐家们投身到普通音乐教育改革之中。11月2日的科达伊教学公开课更是将整个研讨会推向了,匈牙利专家展示的科达伊视唱课程完全变成包罗万象的综合音乐体验活动,和声、复调、音乐史、曲式与作品分析合理地整合在一起,通过最天然的乐器――人声,引领学生沉浸于音乐的世界,享受音乐所赋予的感动。

一、对科达伊音乐教育理念的思考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成功绝不是天才的偶遇,而是源自对最朴实的信念的坚持不懈的执着。

1.为民歌编织美丽的外衣

早在20世纪初,科达伊就认识到,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真谛蕴藏在古老的农民歌曲之中,并以此为振兴匈牙利民族音乐的探索起点,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民歌的收集和整编工作。

然而,仅仅将民间音乐的第一手资料教给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学生,是无法获得我们所期望的共鸣,于是还需要重为民歌做嫁衣。Borbala Sziranyi在《科达伊理念引进中国的省思》中,特别指出科达伊收集民歌之后的系统化和艺术化的工作创立了科学的标准。让人不禁联想起在《巴托克书信回忆录》中如何对收集到的民歌进行改编的建议:从在原有的旋律基础之上配置最简单的和声,到编写无伴奏的合唱和旋律再加工,再到比较大的改变(变成完整带表演性的歌曲),直到交响化的大型作品。

2.关注和培养孩子的好品味

科达伊音乐学院院长Peter Erdei在《多变世界里科达伊教育理念的重要意义》中对“何时教”进行了明确的定位:“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这样孩子在幼年时期就能抓住音乐的本质。”而这又需要有足够的课时作为保证。每天10分钟比每周1小时更有效,每天15分钟比每周2小时更值得。”

国际科达伊协会主席Gilbert Greeve[比]在回答上海音乐学院代表提出的有关音乐课程在其他国家的设置情况的提问时,出示了下列信息:在芬兰和比利时,小学每天都有半个小时的音乐活动,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22年,而通过这一课程模式成长的学生数量超过6000万人,无论他们将来是不是走职业的音乐道路,相信完美的音乐体验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3.以歌唱(包括大量重唱、合唱)为主的教学

廖乃雄[加拿大]在《学习科达伊,进行三维的歌唱教学》中洋洋洒洒近一万三千字的篇幅详尽地论述了歌唱作为音乐教育终极目的和手段的重要性:既要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学会正确地歌唱,又要通过歌唱去体验丰富多彩的音乐要素。同时提出了将视唱―重唱―合唱作为科达伊体系歌唱教学的三个维度:广、深、远。只有歌唱在音响的构件上建立起了立体性的结构,才能“锦上添花,烘云托月”。文别提及无伴奏合唱的经典所在,因为无伴奏合唱最讲究声音的绝对准确、纯净、和谐,以及各个声部的高度控制与配合,这些对于训练合唱都极其重要,对于合唱艺术的形成也具有决定作用。科达伊体系的音乐教学就根据这一理念,强调不用或少用钢琴去进行合唱训练,并以轻声练唱为主要手段去促进人声的纯、美,增进合唱训练的成效,并提高合唱的艺术质量。”

4.科达伊音乐教育哲学

科达伊终生追求的目标是“让音乐属于每个人”。其哲学思想基础是他对于音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的理解。

米夏利斯[希腊]在《中国和希腊需要一个匈牙利的范典》中论证了科达伊教学体系的内在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正是在艺术价值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双赢的背景下,科达伊教学法当之无愧地可以作为全世界的财富。

Borbala Sziranyi[匈]在《科达伊理念引进中国的省思》一文中更是明确地提出了科达伊音乐教育哲学的概念,并从以下五个方面对科达伊的教育观念进行哲学角度的思考归纳:1.音乐教育尽早开始;2.音乐教育中只应该使用最高质量的音乐;3.主动的音乐创造活动才能引导人们对音乐的真正欣赏和理解,单一的聆听是不够的;4.歌唱是任何音乐教育的基础;5.音乐解读能力是各种音乐创造的基础。

James Cuskelly[澳]的《用科达伊教学法提升音乐素质:当代研究和课程实践》的论文从对科达伊教学法的内心听觉的概念出发,指出深刻地聆听的方式才是和音乐的结合。并比较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戈登的音乐哲学思想,认为“歌唱基础上的连续并深入地发展内在、精确的音乐听觉意识是科达伊哲学的基石”。

(二)教者教圣贤之道,育者育天下英才

Judith Johnson[澳]在《让我们一起歌唱――将儿童引入多声部音乐》一文中对“好老师”进行了如下的解读:“这应该是一个能够理解成功来自于尽早开始于孩子的老师;一个受过训练知道如何选择材料的老师;一个知道研究动作和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把儿童文化中的歌唱游戏应用于年幼学生的音乐教育课程的一部分的老师;一个理解了无伴奏歌唱是好/成功的咏唱的秘诀之一的老师。”

如果说Judith Johnson的要求是从音乐本体出发,那么在Borbala Sziranyi[匈]在《科达伊理念引进中国的省思》中则对“好教师”作了全方位的定义。首先,将音乐教师执教的出发点给予正确的定位――“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以一种不是折磨而是使学生快乐的方式在学校教音乐和歌唱,将对美好音乐的渴望注入给他,这种渴望将会持续终生。”其次在文中借用科达伊在李斯特音乐学院1953年学年结束仪式上的讲话:“一位好的音乐家/音乐教师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训练有素的耳朵;2.训练有素的智力;3.训练有素的心灵;4.训练有素的双手。所有的四项都必须一起发展,不断均衡。”这样的提法获得了所有参会者的一致认可。反思科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缔造的神话,正是多年来师资的高水准所形成的良性教学循环所带来的成果,在匈牙利每两年要在音乐学院内部以及其他的一些地区或全国进行专门的视唱比赛,据说最难的题目总是留到最后由担任评审的委员们完成,这种做法太值得我们深思!

二、实践中对科达伊教育体系的运用

(一)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参会的中外音乐教育前辈都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因此,每天的会议都不断有实践和思想火花的撞击,带给与会者无限的遐想空间。而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课程展示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我们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Sandra Mathias[美]的《我会唱》的报告中记录了各种适合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声音匹配游戏。如:1.卡片游戏:分别用狮子,猫,布谷鸟表示低、中、高音。有效地利用视觉激励听觉的发展;2.罐子游戏:分别用装有硬币、玉米粒和大米的罐子分别音色和音高,培养幼儿的静心听辨能力。另外,为了更有效地发展音乐记忆能力和音乐思维能力,Mathias在实践中反复实验,获得大量第一手的数据样本,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样本进行鉴定,从而更科学地指导教学。

Franz Riemer[德]在《移动的Do在德国》的发言中翔实地介绍了首调唱名法理论在德国的发展线索,一路走来,坎坷跌宕,喜忧参半,给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诸多可行的举措。

Joy Nelson[美]在《一个高校课程模式:以科达伊研究为课题的博士学位课程》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博士课程科达伊研究方向的教学计划。基于科达伊教学体系概念和音乐教育哲学基础之上的音乐理论与历史的研究以及博士论文的研究方法都发展得相当完备,文献和历史资料的准备已经完全做到了本土化,并在课堂实践中反映并应用当代的教学理论,为各国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有关教学法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可参照的模式范例。

赵洪基[韩]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朝鲜民歌改编》的报告中结合本人的创编实践,总结了对民歌文献的研究方法和改编民歌的九点技巧,其中,提出的“低声部音域尽量不要低于中央C”是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出发并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理,因此在改编的前提就是做到合理地定调。

(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如开幕式上教育部章新胜副部长的发言中所述:“如何才能使占世界人口1/5的13亿中国国民成为有素质的人力资源,音乐的任务艰巨而重要。知识世界悄然兴起,为了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除了合理地开采能源、加强环境保护之外,提高国民素质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正是其中的有力砝码。”

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副院长的发言更是将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最棘手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师范和专业音乐教育区别何在?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师范音乐学院一直在走专业化的道路?专业音乐学院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学生毕业从教教什么?怎么教?”

其实上述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观念正在不断获得一次次新生的洗礼,虽然短时间内不会见到丰硕的成果,但是只要我们执着地追求信念,若干年后,历史一定能回馈给我们最丰厚的成果。目前对我们而言,好高骛远,或者知难而退都是不可取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从了解本民族的精髓开始,饱含热情、脚踏实地地投身到第一线的教学之中。

在这次会议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为全国的音乐教育同仁做了身体力行的教学实验汇报。系主任高建进的《科达伊音乐教学的引进、推广和运用》的报告结合引进科达伊音乐教学法作为其课程组成的五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成效,证明“科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是可行而有效的”。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一个学科没有“形而上学”的道,仅凭经验总结是不能构建出完整的基础学科理论体系的。学习与研究中,我们经常处于就事论事的境况,由于经验总结缺乏普遍性、共同性以及对问题根源的追究,因此不其有广泛指导实践的作用。视唱练耳学科的理论建设要避开经验的困境就需要哲学的帮助,通过哲学解决认识的问题、概念的问题。其中涉及到乐谱本体认识、视唱练耳主体认识、基本乐理本体认识三大方面。

视唱练耳学科的论文,为什么长期以来总是围绕着训练学生音准、节奏、和弦的方法,而且都是从祖师爷那里传授下来的方法,翻来覆去毫无新意、毫无学术性。为什么一直没有一本真正关于视唱练耳学科的理论书籍出版,视唱练耳学科元理论的缺失,使学科的发展、地位、作用大受影响。视唱练耳学科的理论建设光靠经验是远远构建不了学科理论体系的。虽然学科具有工具的属性,但学科的理论建设却不能只是“形而下”的经验总结,缺少理论、观念的建设、更新。《周易·系辞上》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就是说我们用感官所感到的常常只是一个“形”,在“形”的下面是它的“器”,在形的上面才是它的道,也就是“道理”“概念”“意识”和“精神”。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若没有形而上的道,是很难构建一个音乐基础学科理论体系的。

    学习与研究中,我们经常处于就事论事的境况,微观而具体的论述多,宏观而深刻的论述少;操作性的关注多,而观念理论性的触及少。由于经验总结缺乏普遍性、共同性以及对问题根源的追究,因此不具有广泛指导实践的作用。业内一些专家和归国长了见识的学子们大多数认为,当下学科教学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笔者也有同感,曾多次在论文中为学科的理论建设而呼吁,其实落后的根源就在于认识的观念和研究的方法上视唱练耳学科的理论建设要避开经验的困境就需要哲学的帮助,通过哲学解决认识的问题、概念的问题。哲学是一门关于认识的学问,而不是一门关于被认识的学问。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音乐的各要素,了解和把握音乐的内容。

    哲学虽不可能告诉我们视唱练耳是什么,但可以启发我们把教学中形而下的个别经验提高到普遍理论的高度,反过来再指导我们的教学。也会帮助我们宏观而深刻地认识学科的作用,帮助其认清视唱练耳的本质属性,辨证地处理教学上的各种矛盾,激励从业者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哲学作为一种思辨的思想方式,最起码可以帮助视唱练耳学习与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获得启示:1、本体论方面。即研究音乐的本体内容是什么,具体到乐谱的本体内容是什么,只有清楚了它们的内容和关系,才能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2、认识论方面。即怎样去认识视练课的本质属性。涉及到视唱练耳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乐感、直觉的生理、心理机制等问题。3、方法论方面:即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认识、训练主体的建构、记忆、乐感和体验等。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视唱练耳是比较难学的学科,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视谱。现而今音乐已成为普及性的事物,加上成千上万的琴童大军,视谱已是小学阶段就可以掌握的东西了,作为高校的视唱练耳课就不应满足于读谱能力提高的教学层面,而应以欣赏理解、专业实践需要来确定更高的教学内容和水平要求。但这并非是说我们对乐谱、读谱以及视唱练耳的本质就了解了,而事实上,从理论而不是从应用的高度看,我们所掌握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能够完全认识清楚的东西。现象往往遮蔽的是本质的存在,只有撩开现象的外壳,本质才可能凸现出来。

    当下,在视唱练耳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本文无暇全部顾及,这里借用一些哲学原理,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一些或许是“陈旧”的问题提出新解,以就教于大家。

一、乐谱本体认识

    任何知识都必须具有借以构筑其体系的基本前提,需要有进行理性思维的逻辑起点。乐谱是视唱练耳的主要对象,因此,研究乐谱的本体是视唱练耳学科理论建设的出发点。

    音乐的材料是声调,是个抽象的物质,它的材料只能靠听觉感受,是抽象的存在,如何学习交流就是一大困难。人类发明了乐谱的记法,显然是受了语言文字的启发,使抽象存在的音高、节奏变得具象物质化了。因此,对于乐谱本体的研究,可以借鉴语言学的理论。

    音高的客观标准是以十二平均律为代表的音高体系,唱名“do”是“能指”,键盘对应“能指”的物理音高是“所指”。两者的联想关系就形成了“一级符号”。“一级符号”只是再现了物理的音高,保证了记录的客观性,还不是真正的音乐作品。它只是知性的自在客体,仅实现了音高的所指。作为能指的“do”若无所指的联想,是空洞无物而无意义的。一些初学乐器的人,只认识了“能指”,联想不到“所指”的音高,“能指”只起到了“信号”的作用,虽可以操作,但内心并无音乐,同此不能算会识谱。但许多人都认为认识了“能指”就已会识谱了,这是一些缺少乐谱本体论认识的人,经常误解的一个问题。因为作为符号,它就必须在心中形成清晰的内心音高形象。我们的一些视唱课,往往就停留在“一级符号”的要求上。

    其实“一级符号”在音乐家的心中,已具有了乐曲风格、结构的统一特质,已成为音乐的“媒介”。“媒介”与音乐“形象”完美结合,形象因媒介的存在而具有直观化、物质化的特征,媒介因进人形象而使音乐作品具有了普遍存在的意义。此时的乐谱就转化成为“二级艺术符号”。原本在一级系统中的能指与所指构成的符号关系,到了解释音乐作品时,就变成了纯粹的能指,理解、体验的唱出音乐的内容才是“所指”。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例,主人公阿q头上的小辫子,是由能指与所指共同构成的符号,但辫子本身又有其意指作用,他又可以被看作是阿q愚昧麻木、自欺的人格特征的符号。其实这种由所指变成能指的转换关系还可以延续下去,阿q的人格与行为特征又是精神胜利法的符号,而精神胜利法又是国人劣根性的符号。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对符号关系的研究完全适用于乐谱本体。p](p148)音乐作品也和《阿q正传》一样,是建立在第一级符号系统之上的第二级指示系统。乐谱只是音乐形态的能指和文本,而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具有表现的音响结合起来,才是音乐的所指、情感的本文、音乐人文的本文。只有从形态层文本进人情感层本文,再进人到人文层的本文,才是视唱乐谱的最后归宿。因为,视唱是内心音乐、乐感、激情、想象的源头,是音乐表演二次创作的模型,这就是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基础课而不可或缺的最主要原因。一首音乐作品就是一件表现性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想象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富有活力的感觉和情绪是直接融合在形式之中的。作品的形式与情感的轨迹在结构上也是如此地一致,以至使符号与符号表现的意义完全融合为一体了。因此,视唱教学就是由物象到心象再到物象的过程,它携带着唱者的释意、性格、乐感和修养。

    将视唱练耳的对象乐谱,视为第二级指示系统,有助于我们区分音乐与非音乐行为,从而准确把握音乐活动本身的特质。比如地图为何不是绘画作品,因为它只图精确而缺少创造性想象;园艺家为何不比艺术家,因为他的行为只限于物质材料的处理,而缺少精神性的内容和超然奇异的特性。此二者都没有超越第一级符号系统而进人第二级指示系统之中。这正从反面告诉我们,艺术接收活动应该以第一级符号系统为起点,并能够超越它,最终理解、体验到音乐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和丰富的审美感情,而进人第二级指示系统,如此便达到了波兰哲学家罗曼·英加登所说的“形而上的”作品层面。否则,只是再现了物理的音乐时空,只能是“形而下的”作品。

二、视唱练耳主体认识

    人听音乐时由于主体的不同选择,会有两类不同的知觉方式,即“认知”和“领悟的知觉方式”。若注意力集中在音乐时空的认知上,就会遮蔽、弱化体验与审美的知觉。“认知的知觉方式”是认识音乐物理时间、空间中物质性质的知觉方式,它关注的是音的长短、强弱、音高的定位,这种关注是由内心度量标准和测量活动所确定的,因此它是主客分离的(早期认知训练者由于强化了符号和唱名的联系而形成了直觉)。“领悟的知觉方式”是主客合一的认识方式,音乐既是客体的,又是同化为主体的。由于注意力集中在体验、审美客体,又会遮蔽、弱化认知的知觉。表现在对象是主体的对象,主体是对象的主体,它关注的是整体、意蕴、结构。比如:日落之前的天空、瑰丽的云朵比之城市楼群似乎离观赏者更近一些,这是因为观赏者采取了审美的知觉,这种对审美空间的领悟完全与日常物理空间的实际情况相反,其所关注的是远处落日美景,却无视了近在咫尺的建筑物。甚至会口中喃喃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从不是如此的对象中看到审美特质,这就是领悟。

    音乐专业学习,两种知觉方式都需要训练,“认知”是内心音乐、分析理解的需要,“领悟”是表演二次创作的需要。然而视唱练耳教学,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认知知觉的训练上,这对于创作、表演专业的素质训练来说,是很不完善的。因为创作和二次创作,都需要领悟的知觉方式。倘若过分强化了认知训练,人的意识和注意力就会禁锢于此,情感、想象将会枯竭。把视唱练耳看作音乐艺术的基础课,就必须从物的王国走向意义的王国。因为领悟的发现、辨认,意义的揭示不是在物理真实的层面上对音乐的认知,而是在主体的体验、审美中的一种想象。随着视唱练耳水平与音乐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两种知觉方式就会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视唱练耳虽有修毕之时,但自觉的修炼提高却是终身的学习。

三、基本乐理本体认识

    视唱练耳的知识体系,理论依据就是《基本乐理》,然而我们的基本乐理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就是许多概念、定义表述的不够严谨,语言缺乏规范,有许多歧义或意义不明,因此,才会造成一些误会、费解。在“全国第三次乐理视唱练耳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乐理的一些问题争论的异常激烈,各说各有理,很难达成共识。这是由于主观性的“先见”和“偏见”所致,往往成了通达正确解释的障碍。已有的权威、传统、习俗、惯例和常识等,一旦被我们接受和相信而不加反省,都容易成为妨碍客观认知的“先见”和“偏见”。每人都以先入为主的方式去把握对象,使人无法虚心和冷静地聆听对象的真实声音。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乐教育哲学研究在20世纪下半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了21世纪初的今天已出现了多种流派。作为一个专业,其在北美的发展更是呈现诸种理念共存、共生发展的局面。其中,音乐教育审美哲学和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是特色最为鲜明的两个流派。众所周知,戴维·埃里奥特(david j. elliott)的著作《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usic matters?押 a new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1995)标志着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正式出现。而就在它出版的前两年,国际学术组织“五月组”(mayday group)便已经作为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阵地宣告成立。包括戴维·埃里奥特在内的学者的思想在此得到更深更广的探讨,各种音乐教育问题也得到了哲学层面上的关注和阐述,这一组织在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研究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五月组”概况

“五月组”是音乐教育研究的一个国际学术组织,由美国的特里·盖茨(terry j. gates)、托马斯·里吉尔斯基(thomas a. regelski)等人创立于1993年5月1日,其成员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国家,包括当今活跃在国际音乐教育研究界的韦恩·鲍曼(wayne d. bowman,加拿大),戴维·埃里奥特,戴斯蒙·马克(desmond mark,澳大利亚),玛丽·麦卡锡(marie mccarthy,美国),凯思·斯万维克(keith swanwick,英国)等。作为一个国际性的民间学术团体,目前已经有来自20个国家的100多名音乐教育者成为它的成员。“五月组”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http?押//act.maydaygroup.org/)、行动理念,并不定期出版电子期刊,另外还有相关的专著专门阐述它的行动理念。在其网站上,不仅能查阅这些资料,还能听到有关学者发表的关于音乐或音乐创作的讲话。

二、“五月组”的行动理念

“五月组”的口号是“为了改变音乐教育而行动”。在这个大方针下,他们确立了作为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纲领性文献的七大行动理念。这份于1996年在波士顿定稿的文件,作为思考随后音乐教育面临的不同层面的重要问题的方针,也引发了关于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的诸种讨论。1998-2004年间,七大行动理念一直是“五月组”研讨会的论题之一。

五月组的行动理念共包括七个部分的内容,全文如下:

(一)音乐素养

作为充满思想的音乐成就的音乐性行为是音乐制作活动的必要条件,因而也是有效地进行音乐教育的必要条件。

对概念的应用漠不关心、为了知识而知识、为了技能而技能的做法导致了缺乏音乐完整性的音乐制作活动。事实上,熟练的音乐制作活动要求充分的计划以及对音乐素养的恰当实践。专业音乐家发展了批判和反思的能力,能够充满思想地应用知识和技能,使之为音乐效果服务。因此,任何音乐技能、知识和理解的正规教育都应该同时包含批判的、反思的而不是不加思考的、流于表面的音乐制作活动。

1.音乐教育专业如何才能减少那种孤立的、为了知识而知识、为了技能而技能的做法,而更多地发展批判反思的音乐素养,以使每个教师或指导者都充满思想并能独立地作出音乐抉择?

2.从个人的角度来来说,对发展独立的音乐素养的漠不关心在哪些方面助长了思想贫乏的行为并导致非音乐性的实践?

3.在教育语境中,如何通过各种音乐活动中达到音乐的完整性,同时提高表演者和观众的批判能力和独立的音乐思考能力?

(二)社会与文化

音乐行为的社会文化语境融合在音乐的意义之中,在音乐教育中不应被忽略或削弱。

审美理论宣称音乐的意义和价值是超越时间、地点、文化语境、人类的目的和对它的运用的,因此它无法全面地解释个体和集体的音乐行为的内在意义。这样的理论无法为音乐制作活动或应用教学提供充足的依据。与之相对,应该认为所有的音乐都与社会、文化语境和环境条件紧密相连。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必须考虑音乐和音乐制作的语境。因此,音乐教育者必须拥有将制作音乐的行为与这些行为的各种语境结合起来的理论基础,使音乐意义恰当地包含音乐的各种人为的及实在的功能。

1.就人的需求及其产生于其中的语境而言,如何才能理解音乐的价值,同时恰当地维持音乐素养和音乐性的标准?

2.音乐教育中关于音乐素养和音乐性的哪些标准可以用与审美理论相关的传统来指引,与此同时依然强调我们所讨论的音乐实践的语境性?

3.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志向,确认并满足不同音乐和语境中唤起的关于音乐素养的需求?

4.音乐素养的哪些实际品质可以取代假想中的、短暂的审美品质,成为恰当地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教与学和评价音乐制作活动的基础?

(三)领导能力

由于人类的音乐行为创造、维持并重塑了音乐的文化,因此,音乐教育者可以而且应该正式参与到这个文化进程中来,以影响它的发展方向和它所体现的个人与集体的价值观。

一种音乐文化就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它不是一系列的作品或特定的实践活动。它从传统与变革的特殊合力中发展而来,对于它的人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同时,它也并非简单地一成不变的、超越时间推移的传统。因此,音乐教育者不应该简单地满足于把任何音乐文化视为已被接受的永久的“事实”。他们应该引导学生拓展原初拥有的音乐创造力、选择能力和音乐素养的水平,不局限于他们在学校之外就已经获得的能力,帮助各种音乐文化获得持续发展,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其他文化的音乐表达。

1.音乐教师如何才能更负责任地提高这种可能性?即学生会在他们的整个人生中珍视音乐的参与?

2.通过音乐课程而得以存在并提高的各种活动、创造能力、选择,音乐教师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个人、家庭及社会?

3.可以发展哪些策略来提高、促进和鼓励社会中某种特殊的音乐传统?同时,帮助个体在各种音乐文化中,而不仅限于在他们成长的音乐文化中变得更灵敏,也更有成就。

4.音乐教育专业如何能进行一场持续的运动来激励社会中的音乐生活,进而拓展音乐对人生命的贡献?

(四)各种机构

学校、学院和其他音乐机构为音乐文化所做的贡献是重大的,但这些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必须得到系统

转贴于

的检验和评价。

学校、大学、专业团体、教堂及大众媒体的机构,除了日常作出的良好愿望和高尚宣言之外,它们传达出来的关于音乐文化的观念是无法预料的,通常还是自我破坏的或自我限制的,但一旦被认可,音乐和音乐行为就会被各种各样意识形态的、伦理的、经济的和教育学的动机和活动日程所改变。音乐教育的任何理论和实践都应该圆满地解释这些现象,同时关注批判它们的方式,还要开始注意减少这些机构给个人或社会层面带来的负面影响。

1.正规的音乐文化机构在那些方面影响了社会现实的音乐生活?当它们的影响是无效的、微弱的或负面的时候,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可以对它们进行批判?

2.音乐教育的理论如何能阐明各种机构为音乐带来的影响,提供评估这些机构对文化有益或有害的方式,并为它们贡献方法,使之能够对文化有益而不是有害?

3.我们怎样才能影响诸如出版公司、大众媒体这样的机构,使之为提高社会和文化生活的音乐品质作出更多的贡献?

4.音乐教育机构可以为普通民众重新确立非专业的音乐活动的文化规范做什么,以反对那种主要培养专业的表演者以及倾听他们的听众的规范?

(五)跨学科

为了有效地工作,音乐教育者必须和其他学科的思想与研究者建立并维持联系。

音乐和音乐教育学习和研究的主导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其与音乐以外的影响的联系和应用。这种模式在知识和应用上的狭窄和局限使音乐教师和音乐家们处于偏狭的境地,隔绝了与艺术和科学领域中的其他人的交流,也隔绝了与其他有益的专业之间的交流,最终隔绝了与普通大众的交流。未来的教师和音乐家们应该运用其他领域中有价值的观点来解决音乐家和教育者常常面临的问题。

1.音乐教师(以及他们的教师)如何才能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普通知识?

2.如此宽广的面向实践的知识基础应该由哪些学科来描绘?

3.我们在何种程度上以及怎样才能使教师们不再不加批判地模仿他们的老师的技巧,而是在新的事项上发展出原则性的、反思性的和有效的个人教学方法?

4.专业的组织可以改变什么来促进培养学校音乐教师和教授的普通音乐教育?

(六)研究和理论

音乐教育的研究和理论基础应该同时在他们的理论旨趣和相关实践中提炼并作深刻的拓展。

一种新的对解决音乐的教与学的问题的探究必须取代当前的专业目标和结果,后者推动了大量的研究的结论,但最后,它们通常在理论上乏善可陈,与实践亦毫无关联。我们倡导这样的音乐教育研究方式,即它的问题和结论都来自并应用于人们的真实音乐行为,从而也来自那蕴含着异常丰富多样的意义和经验的音乐。进言之,由于音乐教育中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要探究其他学科,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远远超越传统认可的狭窄范式和局限性。

1.如何发展更为充分的音乐教育研究批评,以形成一个专业?其他学科的什么理论和发现支持这样的批评?

2.在专业广泛的研究过程中,哪些内容应该包含在内,并可预见它们能为良好的实践提供更充分的研究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怎样才能使这些内容得到优先考虑?

3.音乐教育专业如何能在鼓励研究者进行独立自主、富于批判性的研究的同时,嘉奖那些与已有传统相矛盾的创新方法、合作行为和结果?

4.另外,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发掘出来审核和传播研究的结论?如何才能同时促进评审者的方法论专业知识和普通知识?

(七)课程

必须对音乐教育课程进行广泛集中的思考,这是建立一种更大的专业团结的基础,同时这些思考必须受到健全的哲学引导。

在促进音乐教育的任何努力中,课程都占据着基础的、核心的和决定性的地位,因此,应该优先考虑教学和研究的技巧、方法、材料和评价。然而,这些和监督通常是在没有具体的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或是在误认为特定的传统方法自然能确保音乐结果有价值的观念下进行的。根据前面的六个理念,很显然,当期待的结果不清晰时,方法、材料和学习就会变得散乱随意(这是在最好的情况下)或者危险重重(最糟糕的)。因此,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有效的教与学的标准——应该成为音乐教育者的准备和实践中的一部分,就像音乐素养的标准一样重要。

1.哪些哲学的、课程的、心理学的和社会的原理和标准应该引导课程发展、评价和批评?

2.由国家或地区实体——如音乐教育者协会、政府——发展或颁布的标准,或那些为了使课程设计成为音乐教师准备的重要部分的具体尝试,是否能给课程带来最佳的影响?它们能有效地相互作用吗?

3.与良好结果更为一致的课程如何才能把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制度优先性、当地条件和资源考虑进来?

4.音乐教育课程在何种程度上、怎样才能把更广泛的教育和社会因素纳入它所考虑的范围内?①

从上文可以看出,“五月组”的行动理念涵盖了音乐教育研究的各个重要领域,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行动理念明确指向了“五月组”的两个目标:a)运用批评理论和批判性思维来思考音乐教育的目标和实践;b)肯定音乐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核心作用,并由此确认音乐在全人类的普通教育中的价值。

三、“五月组”历年来的研究活动与进展 

转贴于

除了制定具有积极意义的七大行动理念,“五月组”还通过以下的活动和努力推进了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发展:

(一)举行多次学术研讨,主题丰富多样

1.“五月组”不定期举行研讨会,讨论的议题丰富多样,包括女性主义与音乐教育、音乐的社会因素与音乐教育、种族、音乐认同以及对某些学者的专著的讨论,如2007年6月14—16日在明尼苏达州立大学举行的会议,主题为“音乐教育与健康”;2008年6月5—8日在波士顿大学音乐系举行的研讨会主题是“学校音乐与社区、社会及生活中的音乐相连:课程、政治与实践”;2009年6月4—6日于美国南加州大学举行的研讨会主题是“转变中的大学音乐教育”;2010年6月17—20日,在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举行的研讨会主题则是“音乐教育与伦理:理论与实践”。

“五月组”2010年的研讨会已经是第21期,从中可以看出,在它诞生的十多年来,学术之间的研讨与交流是活跃的。这些研讨会,最后都基本形成了文集,刊载于它的电子刊物,使全世界的学者都能便捷地通过它的网站,了解新近学术的动向。

2.出版高水平的电子刊物

自2002年起,“五月组”还不定期出版电子期刊,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刊名为《音乐教育的行动、批判与理论》(action?熏 criticism?熏 and theory for music education,简称act?熏 issn:1545-4517),刊发知名学者的论文,目前已经出版8卷,并在其网站上,供全世界的学者查阅。发表的论文中有戴维·埃里奥特、特里·盖茨、托马斯·里吉尔斯基、韦恩·鲍曼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音乐教育审美哲学进行了批判与解构。这些都是实践哲学关注的主题。从近年“五月组”的电子刊物及举办的研讨会议题看,其范围已经拓展到了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诸种问题,如女性主义、社会正义与教育公平、教育专业化的重新解读、音乐在日常生活的意义,等等。

3.出版行动理念的实践指导专著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讨论,在“五月组”主要成员的努力下,由特里·盖茨和托马斯·里吉尔斯基主编的阐述七大行动理念的专著《变化时代的音乐教育:实践指导》②于2009年10月由纽约springer出版社出版,作为“艺术、美学与教育”(the arts?熏 aesthetics?熏 and education)系列图书的一部分。该书由“五月组”的14名成员的论文组成。14篇论文分为七组,每组两篇,分别阐述五月组的七大理念。该书不仅突出了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理念,还突出了实用主义的视角。相信五月组这部经过多年探讨与积淀的著作会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引起广泛的关注,也将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起到应有的作用。

4.建立在线论坛,倡导开放交流

“五月组”在网站上开辟的论坛,为全世界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园地。参与者可以对电子期刊中论及的观点或有关学者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可以自己创立论坛的议题,吸引别人的关注和讨论。开放的观念、争鸣的氛围,使“五月组”充盈着多元的声音。这样的学术交流氛围,对于音乐教育哲学的持续深入发展,也必将是有所助益的。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存在主义,让·,保罗·,萨特,1990,钢琴

 

影片《海上钢琴师》讲述了一个天才钢琴师1900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的传奇一生。他若浮萍一般漂泊于大海之上,用音乐解读人生,凭心灵去感悟世界,纤长的手指在有限的八十八个琴键中奏出一曲无限的人生乐章。他习惯单纯地害怕选择,却又在不停地做出一个个选择,最终把自己的生命还有他的音乐和船交给了大海。他像迷一样来到这个世界,又在一声轰鸣的爆炸声中从这个世界退场。导演吉赛贝·托纳多雷借主人公1900之口阐述了自己对人生和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贯穿影片始终的是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

1. 神秘的出场-----“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一个人偶然被上帝抛到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本质而言,只是单纯地存在着。人的本质是后天得的,是人的意识自由选择的结果,我们的行为造就了我们的本质。

海浪滔天,大船孤单,主人公1900孤零零地躺在头等舱的一个摇篮中。没人知道他的父母,他没有国籍,不属于这世界上任何的一个国家,但他存在于这个世界。他有神秘的音乐天赋,有洞察人心灵的能力,他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存在于内心中的真实存在,而且充满了个性和神秘。他的性格,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本质和命运。他坦率真诚,任凭心来引导自己的行为,鄙视一切世俗的束缚;他拒绝上岸,将红尘的一切喧嚣复杂与自己隔离开来,平静地守护着人间最后一片精神净土;他是钢琴天才,轻轻弹上一曲就可尽享无尚的荣耀和财富,但他对此只是嗤之以鼻,如舍弃一片羽毛般,将它们抛入大海;他也渴望过爱情,女孩的出现也曾令他怦然心动,但对大海的依恋、对信仰的固守,使他与爱情擦肩而过。他选择了船只而非陆地,选择了音乐而非生命。在做出一个个选择的同时,他也决定了自己的本质。可见“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造成的,而不是别人给定的”。

影片节奏舒缓,气氛有些许的沉闷和哀伤。单调的大海,狭小的船舱,一批批欢欣鼓舞的乘客,所有这一切都反衬出1900内心的孤寂。他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同生共死。存在主义的“孤独感”通过视觉影像得以充分的表现。

2.人生的旅程-------“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萨特告诉我们,“世界是荒诞的,可笑的”。免费论文参考网。我们的人生就是由一个个偶然构成的,我们偶然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只能成为这个荒谬、冷酷处境中一个荒谬的、痛苦的个体。正如萨特在他的小说《墙》中所说:“周围的一切开始旋转起来,我发觉自己坐在地上,我笑的那么厉害,以致眼泪涌上了我的眼睛。”而《海上钢琴师》只是用另外一种语言把这种哲学观阐述了一遍。

1900被命运抛到这个世界,但刚来到世上就被父母遗弃,没有名字,没有国籍,没有常人所拥有的一切。他的出生就是现实的荒诞和悲剧命运的开始。他不求名利,却被爵士乐的始祖Jelly Roll Morton寻上门来挑战,当他轻易取胜,一句FUCK不仅是对所谓权威的不屑,更是对这个自以为是的荒唐世界的嘲弄。在维吉尼亚号上,周而复始的人来人往,悲欢离合,世间百态在他面前一遍遍上演,他看尽繁华背后的冷漠、虚伪,他出众的才华和不羁的性格注定不被尘世所容,在喧杂的尘世他只会窒息、痛苦。因而拒绝下船,拒绝融入这个荒谬的世界。1900与他唯一的朋友小号手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海上的宁静简单和陆地上的喧嚣繁华。1900是精神的追求者,他唯一关心的只有他的音乐,对所有物质的享受没有丝毫的概念;而小号手则不同,他来自陆地,音乐只是他谋生的手段,他所追求的是物质的享受。1900有绝世的音乐才华却不用来为自己谋财富,这一点在他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于是他竭力鼓动1900离开船,到陆地上生活。两个不同的世界相互冲突碰撞,女孩的出现则成了爆发的导火索。1900终于决定要到陆地上去,他收拾好行李,却在即将踏上陆地的那一刻蓦然停下了脚步。免费论文参考网。陆地的一切都太过复杂,正像1900自己所说的“在那个无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可惟独没有尽头。根本就没有尽头。我看不见的是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影片的最后,船被炸掉了,1900没有下船,肉体的毁灭是他的必然结局。他没有求生而是求死。他的死证明了这个世界的荒诞,他宁愿向死亡屈服也不甘失去自我,沉沦于世俗,最终只有死才能保持他真正的自我。“质本洁来还洁去”,他的世界与荒谬、冷酷的现实格格不入。

3.最后的舞蹈------“自由与自由选择”

1900就像是海上的一叶扁舟,他不受任何世俗的约束,他是绝对自由的。他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为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的选择,人才能得到自由。他逃避选择,但却又在不停地做着选择:面对命运的不幸,他选择用音乐来弥补;面对陆地的奢华,他选择了平静、简单的大海;面对甜美的爱情,他选择了沉默和怀念;面对音乐和生命的抉择,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之相伴一生的音乐。他的选择本质上是对自由的选择。TO BE OR NOT TO BE? 1900面临两个选择。在船上,他不必选择,他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完全掌控着人生;在陆上,他要面临无数的抉择,他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免费论文参考网。他害怕失去自由——控制自己生命方式的自由。所以,他选择了不变,选择了他的幻想世界。1900通过自己的选择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意义。

1900对死亡从容选择,当小号手作最后努力劝他上岸时,他却说“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浓烈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1900对自己喜欢的世界的依恋,其实就是对自己内心自由的绝对尊崇。他无论怎么选择都没有所谓的对与错,每一个选择都是他的自由,都是他为自由做出的选择。他没有走下船,即使是爱情和生命也不足以改变他的选择。这即是萨特所说的:“即使不做选择,也是做出了不做选择的选择。”

1900是绝对自由的,但他同样是孤独的。这是他必然要承担的自由选择的结果。他一方面对尘世怀有戒意,所以宁愿一生都呆在船上直至死去;另一方面在寂寞中偶尔会有对陆地的向往和走下船的冲动。他只是盲目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在存在主义者眼中,人生注定是一场悲剧,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是一场悲剧,是他自己能预料到的悲剧。

一花一世界,一船一天堂。1900用有限的八十八个钢琴键弹出了一首存在主义的绝唱,他的灵魂永远栖息在了深邃蔚蓝的海洋。

参考文献

[1]R.C.斯普罗著.胡自信译.思想的结果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瑾.存在的价值与依据[J]. 科技创新导报, 2009,(5).

[3]王克千.存在主义述评[M].第一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4]王伟玲.《海上钢琴师》和《立春》悲剧性比较[J].当代小说(新诗文),2009,(5).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7篇

音乐美学学科于1920年由欧洲传人中国,最初来自和萧友梅等人的介绍。笔者曾发表过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综述,涉及源流,在此不赘述。中国音乐美学学科与教学现状是:基本上沿用从西方引介来的“音乐美学”,而“中国”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各教材中的章节和举例,只占小比例。现有的音乐美学教材(包括本人的《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音乐美学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概要”一节中。、显然,西方和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完全空缺。据陈自明教授介绍,印度的音乐美学思想很丰富,但混杂在其舞论中。笔者曾经打算和印度驻华教师高兴(中国名)一道翻译相关文献,但是至今未能付诸行动。几次参加世界民族音乐研讨会或学院的世界音乐周活动,获取了一些音乐信息,但其中的音乐美学内容尚需揣摩。从研究人员看,中国音乐美学研究者不占多数,其他东方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美学研究者几乎没有。就现有综合情况或条件而言,我们首先应该加强本土音乐美学研究。蔡仲德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从音乐实践中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是因为他本人的研究主要以文字史料为对象。这样,一方面中国音乐美学内容少,另一方面这些内容又多为文字史料的梳理和阐释。从音乐实践人手的研究,目前虽然尚未取得像从理论人手的研究那样丰富甚至系统化的成果,但是也出现了重要进展,例如对古琴“表演美学”的研究等。从实践角度对既有核心概念的研究,也有重要进展,例如对“大音希声”、“天人合一”等的体悟结果(今人关于这些体悟结果的表述很少)。也许这些成果还不足以构建出“中国音乐美学”,但是它们已经与西方的感性论、人本主义的“审美主体一对象”有所区别(这些成效放在后文再述)。显而易见,音乐美学研究与教学跟音乐实践密切相关,因此应该将它们联系起来看。

从整个学界和教育界看,西方音乐理论无论新旧都是我国音乐创作、研究和教学的基础。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训练的是适应西方大小调体系的耳朵;“音乐”以西方艺术音乐中的纯音乐作为典型,因此才出现“自律”“他律”、“存在方式”等的种种争论和话题;欧洲作曲“四大件”成了创作和分析的几乎唯一的工具。总之音乐技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都是西方的,离开了西方技术和理论,国人几乎无法作曲和分析音乐,甚至无法言说音乐。郭文景曾经立誓创作一首不受西方影响的作品,经过努力终于放弃;陈其钢也曾呼吁“走出西方现代传统”,但是至今似乎没有产生足够广泛的影响。整个社会仍然处于后殖民状态:音乐厅上演的曲目、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教育采用的学科知识,多数还是西方的内容,尽管有所改善。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呼吁建构“中华乐派”(有些地区也提出以区域命名的乐派,如“草原乐派”、“福建乐派”等),但是从寥寥无几的理论成果看,仍然以西方音乐理论为参照;这些难得的努力,不仅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反而惹来不少微词。当然,其做法确实存在可以商榷之处,例如“学派”究竟应该在出现瞩目成果之后被社会“赐封”,还是先打出旗号再下功夫出成果?中国音乐体系是否要参照西方技术和理论体系来建构?等等。在现代思潮中,还有一股强大力量,即“科学派”。科学派强调客观认识方法和客观知识的获取,典型者如音乐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借助现代设备来测量音乐影响下的人体反应,获取这种反应的数据,如脑电波、心律、呼吸、皮肤电的数据等。但是同一套数据可能对应两种甚至更多种心理现象,这样一来实验采集的数据有何意义便成了问题。这就引发了相关的思考:精神领域或艺术领域的“科学”应该怎样定义,其尺度应该如何确立?在全球认同的“多元文化”价值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的“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的语境中,人文科学的尺度或音乐文化的科学尺度为何、何以成立?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

从学术活动看,近年来“多元音乐美学”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讨逐渐升温。2009年10月17―19日,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和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主办的音乐美学笔会就以“多元文化语境中的音乐审美价值”为主题。2012年12月2日由华南师大音乐学院承办的音乐美学笔会,议题包括中国音乐美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的资源发掘和个案研究。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的年会,至少从第7届(2005)开始,每届都设了“中国音乐美学研究”专题。2008年11月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的第8届年会,第3个议题为“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及相关学科建设问题”。2011年11月25―27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了第9届年会,以“现代性进程,多元化语境,跨学科策略与当代中国音乐美学”、“音乐美学基本问题与相关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音乐美学学科的发展及于润洋、赵宋光、蔡仲德、茅原、王宁一、张前等著名音乐美学家学术思想”为主题。仅2014年,就有三次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专题的全国会议。2014年5月10―11日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暨蔡仲德十年祭”学术研讨会,主题有四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文献的美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美学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学科建设研究;蔡仲德学术思想研讨。2014年3月30日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和居庸书苑主办的“《溪山琴况》的当代阐释研讨会”在京举行。2014年9月27日在西安音乐学院举行“可思的声音世界――罗艺峰教授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高端论坛”。这些会议都集中探讨了中国音乐美学问题。

中国音乐美学史教学,其内容有赖于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如上所述,蔡仲德在文献梳理和注释上做了大量基础、体系化的工作,还有很多个人研究成果。蔡仲德身后,学者们继续前行。在理论方面,大家尽力拓展蔡先生未及或未选择的范畴,例如“佛家音乐美学”、“天”“气(牛”等核心概念,以及新文献史料的研究,如《文子》、帛书《老子》等。罗艺峰近期出版的《中国音乐思想史》(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中就有许多新文献史料的发掘,还开掘了新范畴如“音乐占候术”等。蔡仲德先生曾经跟笔者交谈,指出《乐记》“乐本篇”的逻辑链条“物―心―声―音―乐”之前还有一个带括号的“天”,意指“天”在古人那里是第一位的。笔者因此撰文《从知声、知音到知乐》(《福建艺术》2005年第2期),在这个链条前加上了括号的“天”。罗艺峰的专著对“天”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这些成果都逐步进入课堂教学。还有一些学者、出版社的科研项目与此相关。如王耀华、方宝川主编的《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集成》由国家图书馆陆续出版(第一辑14册出版于2011年6月);叶明春负责的《蔡仲德文论全集》基本完成,《音乐美学通识教材》和《中国音乐美学史简明教程》的编写也已初见成效;上海音乐学院洛秦主持立项、王小盾担任主编的《中国乐论》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代及现代8卷,其整理和集注工程浩大,正在完成中;新近王次葜鞒值墓家科研项目“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研究”正在进行中;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也有新的相关出版计划。这些成果将陆续被纳入教学,成为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文献资料。

在人才培养上,迄今已有多所高校设立了音乐美学专业,每年都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并都有毕业生走向社会,在各地各单位发挥教学和科研的骨干作用,这些都有目共睹无须赘言。中央音乐学院本科音乐美学课程有3门,即音乐美学基础、西方音乐美学史和中国音乐美学史,至少各上1个学期,音乐美学基础曾要求上1个学年。研究生有一门“音乐学历史与现状”,其中有“音乐美学的历史与现状”,上4周课。这些大课之外,由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笔者本人在一对一专业课中,按照学院要求和每位新生一道确定阅读书目,除了音乐美学经典之外,还要求学生研读新出版的文献。在中国音乐美学教学方面,继蔡仲德之后,李起敏、苗建华等接力从事大课和专业课教学,招收硕士、博士生,现在又有新博士留校担任这方面的教学;王次熠身为院长,除了担任本科音乐美学基础课教学之外,也招收传统音乐美学研究专业的硕士生、博士生,有的毕业分配到其他院校或研究机构工作。外校担任或兼任中国音乐美学教学和导师工作的有罗艺峰、修海林、叶明春、刘承华等,不一而足。有些不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在指导学位论文时,也鼓励学生做传统音乐美学方面的选题,这些学位论文将不断出现在学术界,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几个重要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前文已经涉及音乐美学研究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进一步集中概括和分析几个重要问题。

其一,关于感性学。1750年鲍姆嘉通提出“感性论”,在西方理性中心主义时期是难得的,尽管他把感性论定为“低级认识论”。从实践上看,理性处于中心地位的时期,感性活动尤其是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活动一直很繁荣,客观上满足了西方人的感性需要,也平衡着理性统治的世界。但是自1920年传入中国以来,在被翻译成“美学”、“音乐美学”的同时,“感性”被削弱甚至丢弃。这一方面跟几千年乐教传统有关,另一方面跟战乱时期政治家推行文艺“工具论”有关。

至今,在中国音乐美学研究和教学领域,感性论依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以认识方式来讨论审美和进行审美教育的现象依然很普遍。其原因依然跟国家意识形态、东欧美学思想有关。后者坚持音乐反映现实的“反映论”美学思想;从音乐特殊性出发,提出“间接反映论”,即音乐通过表现社会人的情感来反映现实(需要注意的是,同其他文论一样,作者的论述往往被“中国化”,突出了其中的某些“可用”的东西)。因此,他律论的“情感论”美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情感论并非仅中国音乐学界和音乐教育界强调,西方音乐哲学美学界也如此。即便是20世纪现代西方音乐哲学美学重要流派如符号学、分析美学等,也从不同角度竭力探讨音乐和情感的关系。符号学将音乐视为抽象情感的符号,分析美学中某些学者如戴维斯,认为音乐表现了情感外观。事实上很多音乐确实是表现思想情感的,很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也如此。问题是,那些自律论的作曲家和作品在中国不被正视,只在音乐史和作曲技术教学、学术论文中出现,其成果占很小比例。

从欧洲到中国,从感性论到美学,从工具论到反映论和情感论,这些转变背后,有很深的历史、社会原因,到了今天,原来社会语境中的话语,变成了学术话语。“民族性”如此,情感论也如此。问题在于,情感论将聆听音乐导向了音乐认知,也即用认识方式代替审美方式――听音乐是为了把握其中表现的情感,而把握情感则需要了解历史背景、作曲家生平和创作意图等等。在中国音乐学术领域,“感性”往往被等同于“感官”。因此,强调感性往往被当作追求“感官愉悦”,被视为“肤浅”。在感性问题上,第二代音乐美学家如韩锺恩、邢维凯、周海宏等,都从学理上作过很多辨析和维护。在笔者的研究和教学中,也把感性作为美学的门槛,指出只有抓住感性才能抓住美学要旨。笔者认为,感性和理性一样属于精神范畴;感性活动和理性活动一样属于精神活动;感性活动的特点在于感官参与,但却不是感官活动;从艺术创造看,感性更能反映人性(动物也有理性,只不过没有人类发达,但性质一样)。心理学研究成果完全支持这些论断,例如最基础的刺激一反应模式,心理学指出刺激需要经过大脑的作用才使人产生反应,不赘述。因此,音乐美学要真正在中国建立,首先要还原它的感性论性质。

进一步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作为感性学分支的音乐美学的任务。在笔者看来,过去是有美无学,现在则是有学无美。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美学学科,却有关于音乐美的论述。引进了美学之后,特别是近三十年来,音乐美学真正开始学术研究,重心却不在美与审美规律的探讨上,而是纠缠在音乐与情感、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上。笔者在音乐美学课堂上经常提出一个问题:音乐是否表现情感与是否美之间有什么必然关系?是否表现思想情感的音乐一定是美的?为了表现思想情感,音乐一定要美吗?反过来,美的音乐一定是表现思想情感的吗?诸如此类。在审美的感性与理性关系的问题上,一直以来困扰着学界。以往的审美理论大都按照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来论述,强调聆听音乐的最终任务是在情感体验之后的哲理反思,获得某种认识。多年前笔者就将这种“审美”目的论比作让音乐不在审美领域当巨人而在哲学领域作矮子的“馊主意”。情感论加认识论,而不是感性论加愉悦论,目前这样的情况还很普遍。审美愉悦,生命的一种高峰体验,是人类长期身心进化结果的表现,却被当作低级感官享受受到贬斥,至今如此。

其二,感性学的范围。笔者在《音乐美学基础》教材的“序论”最后部分指出,音乐美学学科发展问题集中在“音乐”和“美学”两个方面。前者即什么“音乐”的美学,问题在于自音乐美学从西方传人至今,“音乐”指的是西方概念的“纯音乐”或“绝对音乐”,即器乐。正因如此才有“自律”、“他律”及各种相关问题。而“美学”中概括的各种“规律”,也是这种以纯音乐为对象的静态聆听方式的“美与审美”规律。在这样的审美关系中,音乐是审美对象,人是审美主体。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西方人本主义语境和范畴的“囊中之物”。显然,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尚未涵盖全球范围(这本来就一直如此);我们的“音乐美学”一直处于中西关系的思维格局之中。这意味着迄今为止的音乐美学,其中概括的“基本规律”是否具有全球的普适性,肯定和否定的回答都无法证明。因为这种判断必须由全知者来进行,但是没有人通晓世界上所有文化中的音乐。按照英国分析美学家斯克鲁顿的看法,音乐是“第三物性”的事物,即文化属性的事物,而不是第一物性(物理属性)和第二物性(感知属性)的事物,文化差异造成多元音乐现象,要了解一种文化中的音乐,就必须深入其中。笔者认为对某种音乐的“知”,包括亲历的“知”和学理的“知”,前者尤为重要。显然,对每种音乐文化的了解,需要耗费相当时间。例如印度人所承认的了解他们的传统音乐的西方音乐家,都曾在印度生活十几二十年。即便是印度本土的孩子,也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练习才能为人表演。人个体寿命有限,无法做到对世界所有音乐文化的全知。西方人概括的是西方器乐审美规律,我们似乎也这样做过。笔者认为,现在我们的音乐美学可以解释西方概念的三种艺术音乐,即美的、不美的和反美的。其中,美与反美是国际学界通用词,而“不美”则是笔者的命名,指理性设计有序而无法感受到的类型,例如序列主义特别是整体序列主义的音乐。但是,我们的美学没有研究西方民间传统音乐,也没有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更没有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传统音乐。这里有个问题,有学者指出民族传统音乐并非以审美为主要功能。但是据了解,所有民族的传统音乐中,都有专供审美的音乐,或者说有专事音乐审美的活动;几乎所有音乐都不同程度具有审美性质,即便是完全属于实用的音乐。康德式的审美与实用的划分,对今天依然有影响。此外,艺术学关于“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原始艺术”只有经过加工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以此尺度来衡量,原生态民族传统音乐便比不上艺术音乐,审美含量不高。当然,目前这种看法正在改变,民族传统音乐越来越多地被搬上音乐审美的餐桌。

其三,关于音乐美学课程标准。迄今,各级音乐美学教学尚未严格论证课程标准。2l世纪教育部开始了包括音乐在内的普通学校教育改革,设置课程标准,从实验稿到定稿,从实验基地到全国中小学校,可谓轰轰烈烈。在这样的形势下,由主次熘主持的“专业音乐院校教育改革”重大项目也已顺利结项。由于目前该成果尚未正式发表,因此笔者在此只谈个人看法。据了解,迄今各院校的音乐美学教学,大都限于现有的音乐美学教材,而各位导师布置的阅读书目,各有不同。在各校音乐美学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被要求修满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音乐类和非音乐类等课程。就中央音乐学院而言,音乐美学学生的专业课由导师教授,内容自定;必修课和选修课都是公共课。必修和选修课的设定,通常是“有多少米煮多少饭”,即根据既有教师开课。记得十年前,在一次音乐美学教研室开会时,新老院长和书记都在场,笔者曾经“捅娄子”说了上述那些话,现场突然鸦雀无声,后来还是书记打破静默,问身边的张前教授是否如此,张老师点头。事隔多年,情况并没有变化。当然,笔者相信各位导师的能力,因为大家都是过来人,能有今天的成就,说明多年积累具备了良好知识结构;这些成长的经验,加上后来的日积月累,必然给学生提供一个样板。不过,从教育学角度看,课程标准的设置具有基础意义,也是学校教育的规范性的要求。当然,从全然实用角度看,课程标准提供方向、思路和具体教学做法,对学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具体说来,音乐美学学士、硕士、博士应该具有什么知识结构,具备哪些能力,是需要论证的;根据论证结果,该开设哪些课程就开设哪些课程,而不是能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或只开什么课。

三、关于研究与培养人才的思路

2007年11月,第7届全国音乐美学年会在星海音乐学院召开。会议期间的一个夜晚,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处安排了一个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的见面会,议题是导师想向研究生们说的话。笔者在那里提出了音乐学治学和学习的“四大件”――体验、阅读、思考、写作。从此我经常向学生提这个“四大件”。现在,笔者想在此用书写正式阐述它们,作为包括音乐美学学科在内的音乐学各学科的建设、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的思路。以下仅围绕音乐美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话题来阐述这四个方面。重要的是,这些方面直接涉及于润洋教授音乐学治学精神的“六关系”,即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思想、本门知识与相关知识、经典知识与前沿知识、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前三者是于润洋教授一贯奉行的,后二三者是后来加上的。我做了一些概括。

其一,体验。包括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田野等所有跟音乐有关的实践活动的体验。只有深入实践体验,获得尽可能丰富的感受经验,才能搞好包括音乐美学在内的音乐学研究。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题中之意。在《实践论》里谈到这一点。目前我们的学生从小是琴童,有单项乐器的表演实践,个别有两项乐器的实践,很少有多样乐器的实践。听赏方面多接触西方古典浪漫的作品,很少接触早期和现代作品,这跟音乐的音像出版物少有关;本国音乐中,多接触的是新音乐,少接触传统音乐和新潮音乐;全球音乐中,多接触的是流行音乐,少接触世界民族音乐。出于个人审美需要,当然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但是作为音乐美学的学生,好听不好听都应该听。就前者而言,笔者特别关心沉醉的体验。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笔者时常爱问考生:有你最喜欢听的音乐吗?如果一生都在搞音乐美学,却从没有或很少音乐沉醉的体验,只记住了书本上的东西,或者只具有高超的作品分析课和视唱练耳课训练出来的音乐结构分辨能力,那么能期待这样的“研究者”写出怎样的论文呢?此外,笔者认为他们最缺音乐创作实践,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不同程度存在着“没有音乐的音乐学”现象。作曲家反映不爱看这样的文章,是有道理的。其实,学者们受限于条件,也很少接触世界民族音乐。就本土传统音乐而言,除了民族音乐学学者,音乐美学学者也接触不多,更少有对其做深入研究。笔者曾提出“自身田野”的命名,指研究者对自身经历的研究。即便如此,多数音乐美学学者也没有多少传统音乐方面的经历。学生们绝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更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如果要研究多元音乐的美学问题,就需要深入田野去获得各种相关体验。目前有一种体验很难获得却又不得不去体验的,那就是“天人合一”。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特别是文人音乐美学、“佛教音乐美学”之类,如果没有这种体验,恐怕难以有效阐释古人的相关言论。

其二,阅读。很多学者特别是海归学者都指出,中国学生阅读量太小了。这里除了数量之外,还涉及阅读范围。通常音乐学者和学子多读本学科的文论,少读大文化类的文论。为此于润洋教授提出两个关系的处理,一是本门知识和相关知识,一是既有知识和新知识。前者关系到一位学者或学子的知识结构,后者关系到他们的知识更新。旅澳学者杨沐几乎每次回国都要谈到知识更新问题,并且不断给国内音乐界带来新的国际学术信息。留学西方或者香港回来的学者或学子都对学习期间大量阅读深有感触。大量阅读至少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学习知识、扩大知识面,产生宽阔而深厚的知识结构;一个是了解学术动态,从而把握学术创新方向。在于润洋教授的鼓励和指导下,笔者通过主编“十一五”规划的国家级教材《西方现代音乐美学》,联合几位年轻学者一道工作,梳理了一些新出现的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包括分析美学、实用主义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美学方法论(达尔豪斯)、音乐教育哲学中的美学、音乐批评中的美学、现代音乐表演美学等。还有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等,暂时没有充足的音乐方面的内容,未纳入新教材中。但是,笔者指导的一位博士研究生正在做“音乐审美环境”研究,相信今后环境美学等也能纳入音乐美学领域。近年来新音乐学引入国门,受到较为普遍的关注。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音乐美学、社会性别或酷儿理论视角的音乐美学研究等,已经成为一些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这些新知识都已纳入专业课教学中,当然,也许尚未普遍如此。笔者对学生提倡读书采取“同心圆”模式,即以本门知识为核心,按照疏密关系选择阅读资料来研究。以音乐美学为核心,可以这样建立同心圆阅读资料,依次为音乐学相关学科、普通美学和艺术学、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声学等、哲学/自然科学哲学。如果再扩展,还可以纳入更多的自然科学相关学科。在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的时候,开始了具体的有目的的同绕选题的研读。这时候尤其要注意最新学术成果的信息。

其三,思考。没有思考,阅读的信息就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没有思考,就不会有学术创新。思考不能“无米之炊”。以往所有体验和阅读的积累,都是思考的材料。最令导师们伤脑筋的是学生不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表现在不会选题。笔者本人就经常遇到这个问题。从许多答辩情况看,笔者往往能从学生的论文选题中看到导师的影子,即被时间所迫,导师不得不从提醒、启发到直接提供选题。这也许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问题就在于学生缺乏思考,缺乏长期关注学术动向,缺乏独立科研的能力。笔者建议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要积极思考:首先要真正了解作者文论所表达的东西,同时要具有批判意识,随时提出疑问,然后及时把问题记在本子上。笔者本人学习期间一直习惯作读书笔记,并因此受益良多。有些阅读的时候脑子里闪现的东西,如果没有及时记录下来,很快就会忘记。这是很多学者都有的经验。关于批判意识,许多导师都有这样的要求。例如蔡仲德教授,他寄语年轻学子的三句话是:要有独立人格、要有批判意识、要有创造能力。周海宏教授也经常对学生提出要保持批判意识的要求:无论作者多有名气,阅读他们的文论始终要有批判意识;他人的观点需要审察,不能直接用来作为自己观点的论据。重要的是,思考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结合的原则。应该避免从概念到概念的做法。如果不顾历史,只从逻辑上思考问题,往往会陷入逻辑游戏或语言游戏之中,难以提出有真知灼见的观点或看法。而如果不顾逻辑,只在历史的海洋中“捞”细节,往往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难以跳出来抓住实质问题。在一些学位论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知识梳理很细致,但是缺乏思想。蔡仲德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对笔者说:现在培养的主要是掌握知识的学生,而不是能产生思想的学者。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勤思考的习惯。

其四,写作。笔者个人的体会是,体验、阅读基础上经过长期思考,到了不吐不快的时候再动笔,就能写出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在音乐美学基础问题和理论应用(如评论)的写作上,涉及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这个最大的难题。常话说,语言终止之处就是音乐的开始。事实上所有感性、超感性或非理性的体验如审美体验、宗教体验、情感体验等,都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这是常识。西方传人的感性学,研究对象是音乐美与审美的规律,或者是以听觉为核心的感性需要和满足的规律;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如音乐创作、表演、美育、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美学问题;相关历史,即音乐美学学科历史、自古以来个民族文化中关于音乐美和审美的思想与实践的历史。感性学研究成果的表达,常常涉及两个方面的文字书写,一个是描述音乐,一个是描述音乐感受。显然,没有这些描述的专业术语系统。于是,人们不同程度地“无奈”地采用了隐喻方式,也就是文学方式。而“文学性描述”又受到不专业的否定和排斥,甚至严厉批评。其实那样的描述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用“运动”、“欢快”、“哀伤”之类的隐喻,也只能用“运动感”、“欢”、“哀伤感”之类的描述,后者表明那些描述词语的所指并非音乐本身具有的东西,而是听者的感受,属于“唤起理论”。这正是分析美学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戴维斯在《音乐的意义与表现》一书中提出一个问题:究竟是音乐本身是隐喻的,还是描述音乐的语言是隐喻的?作者排除了前者。就后者而言,作者认为情感术语的隐喻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他在批判了自律论、符号学、表现理论和唤起理论之后指出,音乐本身具有音乐的外观。国内音乐学界有四种分析模式,即作品结构分析、社会历史分析、音乐学分析(于润洋)和音乐学写作(韩锺恩)。它们都用到技术术语、认知术语和情感术语,但比例不同。结构分析多用技术术语,社会历史分析多用认知术语,音乐学分析均用各术语,音乐学写作多用情感术语和文学描述。四者都用到隐喻。所谓“音乐学写作”,是韩锺恩教授提出的“音乐审美分析”。他指出,音乐美学的分析,应该有别于其他分析,应该是对感性的分析,否则就没有学科存在的理由。由此提出了第四种分析模式,并借于润洋《悲情肖邦》出版、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两个音乐学系学生交流之际,带领后者的学生亮相音乐学写作模式。但是结果被当作回到了非学术的文学描述时代,迄今未见新的举措。笔者并没有新良方,但是认为感性分析是音乐美学写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分析哲学美学成果可以借鉴。

音乐哲学论文范文第8篇

课题名称: 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

学生姓名:

系 别: 政治与法律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动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各国学者开始对这个古老的研究领域给予新的重视,寻求各种解决方法,以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有二个方向,一是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多数学者选择的希望通过发展社会养老即建立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一是希望健全现有的家庭养老体系,辅助以社会养老体系,中国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这,主要希望发扬中国传统的尊老、敬老的思想来促进家庭养老的健康、和谐发展,这方面较为突出的论文有有萧振禹主编的《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等,张怀承主编的《中国的家庭与伦理》等。他们提倡目前中国应继续以家庭养老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儒家传统的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来达到家庭养老的健康发展。

选题的依据

孝道思想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终不太现实。家庭养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我国养老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儒家的孝道思想尤其是其中的敬老原则与现代家庭养老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0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0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0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0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 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6] 杜汉生:《中国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 萧振禹主编:《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8] 武寅、石竣主编:《家庭伦理与人格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吕平主编:《孝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国人口报》,1999年2月5日1版

[11] 张怀承主编:《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12] 高成鸢主编:《中国的尊老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 杂志:《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等有关中国哲学、儒学网站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