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需求调查报告

需求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需求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1:城市外来务工青年的基本状况

 

2:城市外来务工的学习心理特点。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主要以电话方式和实际调查为主

 

三、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外来务工调查问卷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四、现状的分析主要是心理现在状

 

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城市外来务工青年都有比较明确的教育价值观。有75%的人认为学习是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有25%的人认为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还有其他没有考虑的有16%。调查好表面,有很多外来务工青年对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特征,他们都认为,受教育程度与经济收入成正比。也就是说。学历越高收入就越高。

 

他们对学习态度也有明显的不同。有67%的人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对学习热情是中等。9%的青年害怕学习,他们也占了相对的比列。还有就是有90%的人都有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还有部分人是因为上班没有时间学习。

 

在我的调查中有55%的青年认为学校老师能给自己传授知识和能让自己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有45%的人认为学校来时能力有限和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能学到比较使用的知识,

 

在调查结果中显示,被试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收入,其次为:住房。在调查对象中最为关切的是收入、住房、农村医疗保障、子女升学问题、农民权益保障,其次为农副产品价格、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民养老问题。调查显示,农村青年比较关注民生问题,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比较强烈。

 

五、影响农村青年学习需求的问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由于长期以来的历史,地理以及国家政策原因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生产水平低直接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滞后,农村青年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环境,有才之士不能得到挖掘,导致农村人才的流原因失,这就是农村青年文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

 

2、农村传统思想锢禁。农村社会封建思想依旧残留,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导致农村青年性别文化水平的失衡,再者对教育的不重视也是一个瓶颈。

 

3、青年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能力普遍较弱,大多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型职业。普遍缺少职业技能法律意思淡薄从而导致青年农民工劳动、就业权益保障缺失和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

 

六:思考与建议

 

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通过问卷方式对文秘专业毕业生和社会调查者进行了调查.较为全面的了解社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用人单位对初、中、高级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以及文秘从业人员的薪金情况和文秘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调查中我们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文秘专业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培养社会需求的文秘专业人才。

随着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分工愈加细化,各领域、各行业的管理工作中的决策活动和辅活动相分离,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文秘人员,在各个工作领域中就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今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如何呢,为此,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对文秘专业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小组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向近200名文秘专业毕业生和社会调查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较为全面的了解社会对文秘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用人单位对初、中、高级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以及文秘从业人员的薪金情况和文秘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调研情况如下:

1 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情况

根据法国职业研究中心统计,全世界目前有160余种职业,秘书排在第六位。据北京市2002年第一季度公布的统计数字,北京市文秘岗位需求数排在第三位,岗位与应聘的人数比是1:6。由此可见,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文秘仍将是个热门职业,社会需求里大。实际调查的情况也是如此,大多数公司认为文秘人员是经理主管们的左膀右臂,是公司青睐的复合性人才,中小型公司需要文秘人员3—7人不等,大型单位需要的文秘人员会更多,层次也会不一样。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文秘人员的职业岗位群发生很大变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逐步递减,而外资企业、民办企业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在逐步递增。大型单位分工较细,文秘人员的需求量大,多以行政秘书工作为主,有专职文员、专职档案员、专职千事、专职机要员等,职责比较单一中小型单位的文秘人员需求量小,一般出任文秘人员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秘书”,也称为“办公室文员”,身兼多职。虽然中小型单位对文秘人员需求量,但中小型单位的数量呈增长趋势,所以中小型单位的综合文秘人员的需求量总的来说是增长的。而且在经济、法律、医务方面也需要增加文秘人员来协助管理工作。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职业的人员女性居多,所占比例是97.9%,男性占20.1%。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女性在中、初级秘书中占绝大多数,而高级秘书则多数为男性。从事文秘工作性质中,普通文员的占32.8%,公务秘书的占23.7%,商务秘书的占24.3%,人事秘书的占4,1%,私人秘书的占7.5%,总裁助理的占12.9%,其他的占3.7%.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文秘专业所针对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有“综合秘书”(办公室文员)、“商务秘书”、“公务秘书”和“总裁助理”等岗位群体。“办公室文员” 队伍迅速壮大,“商务秘书”逐渐增多,当然也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做“公务秘书”。同时,每个职业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变化也很大,不断有新兴的岗位诞生。如“通讯秘书”岗位就是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才产生的。

调研发现大部分单位认为文秘人员应有专门的职业技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而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文秘专业的必要性很大,认同率高达54。6%。对”国家秘书资格证”之类的资格认证的看法认为含金量较高,能够反映出专业的能力的占62。2%。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和选择相关层次人才的占27。4%.没有针对性,难以确定能够胜任特定的工作占11。9%。名不副实,没有反映出相应的专业能力占7。8%。目前,参加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的人数呈现出增长的势头。秘书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是劳动保障部推出的第一个全国统考职业,在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很受欢迎。从现在调研情况来看,社会对文秘人员的需求呈增长趋势,秘书职业也已成为一个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化愈加明显的职业领域。

2 用人单位对文秘人员的技能要求

我们调研小组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人单位,针对“文秘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文秘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文秘人员应掌握的技能”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好的文秘人员最好具备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合作能力:懂得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背景、办公室事务管理知识、应变能力、商务知识、法律知识。此次调查中,认为文秘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凭,形象气质好,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文笔好,语言表达能力强,能熟练使用电脑及各种办公设备。同时各单位还希望文秘人员具备业务背景,如生产部秘书职位要求化工或理工科背景;涉外秘书职位要求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或高级口译证书优先。公关部门秘书职位要求具备公共关系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实践经验等。有些单位注重“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使用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毕业生所表现出的实际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存差距,有的差距还不小。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文秘人员的关键能力应更全面,从业能力应更细致,关键能力和从业能力所共同表现出的综合职业能力应更强。文秘专业的从业能力可分为“从业基础能力”、“从业业务能力”和“从业相关能力”三部分。“从业基础能力”主要包括:“执行能力”、“公关礼仪”、“时间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使用和维护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等。从业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文书拟写与处理”、“会议组织”、“办公室日常事务管理”、“协调工作”、“文件档案管理”、“接待工作’和“信息工作”等能力。“从业相关能力”主要包括:“法律与法规”、“商务知识”、“速记速录”、“英语应用”、“财务管理”等能力。这些能力可进一步分解为专项技能,具体情况如下表:

3 从业文秘人员的薪全状况

文秘人员是一种社会从属性、服务性职业。其主要内容就是指文秘人员的工作本身不能脱离它所服务的领导或单位而独立存在,领导及单位工作涉及到哪里,它的工作范围就延伸到哪里。从属性、服务性、辅就是对文秘人员工作性质的最好概括。繁、杂、忙、累四个字就是对文秘人员工作特点的最适当形容。

此次调研,我们发现文秘人员的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是些平凡、琐碎、细微的事务性工作,不止是打印文件,整理资料。将近20%的文秘人员成为管理助手,从事文字档案管理、行政后勤管理、协助经营管理、组织协调公司会务、公关与政府关系和公务差旅等。许多临时性工作随经理主管们的日程安排变化而变化,经常加班没有规律,需要不断熟悉掌握公司各部门业务,收集、处理各种信息。还要在复杂而且繁琐,看似一些枯燥乏味、鸡毛蒜皮的小寡情之间,处理协调上下级和各部门关系,做到万无一失。在很多情况下,文秘人员的工作是事无巨细的,那文秘人员的薪金情况又如何,是否合理,

通过调研,文秘人员的月薪情况如下:月薪在500—1000元以下文秘占32.1%.1000—3000的文秘占45.2%;3000—5000元的文秘占9.3%。5000—8000元的文秘占6.3%;80 0—1000元的文秘占2.8%。100元以上的文秘占2.2%。70%以上的文秘人员月薪在300以内,大部分文秘人员对薪金现状表示比较满意,有的文秘人员甚至还打算向高层次拼博,成为高级秘书,获取更高的薪金。

4 文秘人员的职业发展前景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从事秘书工作年限的,3个月以下的占13.5%,1年以下的占19.3%,1—3年占43.6%,3—5年的占16.3%,5—10年的占8,6%,01年以上的占7.6%。随着企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的深化,从业文秘人员在一个单位的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升迁或转职机会多,一般在3—5年后会得到晋级的机会。

据调查显示,文秘工作中有将近2/0的内容是协助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的。和高高在上的老总比较,文秘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各个部门的基层员工,了解来自第一线的信息反馈.和一般的部门主管比较,和管理层天时地利的接近优势,使得文秘人员又具备对公司整体战略部署更全面的了解和体会。从这点上看,单位高层在决策过程中,多会听取高级文秘人员参考意见。另外长期在领导身边,可以学习领导的思考与处理方法。有的被调查者认为和领导一起出去应酬,可以扩大交际圈,积累人脉资源。

行政主管是文秘人员未来的主要职业发展方向。文秘人员因工作接触到单位业务的各个方面,在职业转换,特别是单位内部换岗晋升具有很好的优势,换岗晋升的可能依次是行政主管、经理助理、人力资源经理、部门经理、秘书(初级、中级、高级)、市场部主管、公关部主管、财务管理人员。

高职高专院校的文秘专业毕业生不要觉得做文秘人员很困惑,发展空间狭小,只要努力学习充电或深造,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晋升的机会。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文秘专业毕业生应该不仅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而且应该具有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秘书职业所需要的是通才+管理人才十创新意识。秘书是一个富于挑战的职业,必须努力攀爬,才能到达目标。作为文秘人员,要想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就必须放弃保守被动的心理,而应积极进取,迎接一切挑战。

5 结语

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调查目的:通过这次调查,及时掌握大学生技能培训需求状况,以指导大学生有的放矢结合社会需求提高自己,为将来毕业后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做好准备。

调查地点:学院宿舍.学院自习室.图书馆

调查对象:不同年级在校男女大学生

调查方法:实地访问调查.随机问卷调查.最后记录汇总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

调查过程:在学院宿舍,自习室以及图书馆随机寻找符合调查条件的男女大学生,通过简单的交流了解他们最为迫切希望提升的技能,然后邀请他们认真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调查问卷(见附录),最后将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最终调研报告,并找出相关的问题。

结果讨论:①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成为大学生最为迫切提升的一项技能。在我调查的10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中,有平均大约7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太差,而这一比例又以理工学院的最为明显,达到91%。实际动手操作技能所占比例如此之高,一方面反映出当代我国大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那就是只重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而忽视了这种知识与实践实际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我国高校教育致命的一个弱点:学校培养出的大部分是一个一个“抽象的理论家”,那些“具体的实践家”少之又少。大学生亟待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②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亟待提升的又一项技能。通过调查,我发现许多大学生不善言谈,交际技能有待提升,而这一现象又以大一新生最为明显。成功学大师,华人成功学之父陈安之曾经说过:“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中,你的信心恒心耐心能力占到80%,你所拥有的广阔人脉占到13%,剩下的7%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诸如机遇等客观因素。”我认为在当今这个社交频繁的时代,甚至可以说谁拥有了人脉,谁就可以成功。另外,大一新生可能由于刚刚进入大学,一切对于他们而言都是新鲜而陌生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他们的日常人际交际,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一新生的交际能力应该会得以提升。

③团队合作能力也是大学生需要提升的一项技能。调查发现,有4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非常缺乏。我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80后90后,并且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自我意识相当强,当走进大学校园开始群居生活,失去了父母的荫蔽,自然而然彼此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四年大学生活是一段群居的生活,是一段相互合作的旅行。其间,团队合作能力是尤其重要的。

④办公自动化能力也是大学生希望提升的一个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有过半数的学生希望提高诸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有关现代办公自动化方面的能力,而且这一比例又以农村出来的大一学生居多。这表明现代科技以及办公手段对刚刚结束枯燥的高中生活的大学生来说是有些陌生而且新鲜的,他们渴望这方面的能力获得提高。办公自动化能力也确确实实是我们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

⑤调查结果表明,诸如表达能力,学习能力,自我展现能力也是一部分大学生希望提升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你未来的人生道路才会更加顺利。

解决方案:⑴学校尽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大学生平时注重提升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多参加假期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锻炼自己。

⑵利用一切机会去接触方方面面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甚至班级团支部多组织一些采风活动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进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⑶班级可以多搞一些集体类活动,也可以利用假期组织诸如爬山之类的有助于提升集体合作精神的活动;同学之间也可以集体申报活动项目,集体参加,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⑷学校可以邀请精通办公自动化技能的人才为大学生作报告,或者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我们大学生自己也可以利用网络教材自学相关的技能。

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首先,支行高度重视本次调查活动,做了充分的发动宣传,召开了全体人员动员大会,让全体人员认识到此次活动开展的重要性,更好的向客户宣传合行“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及今年来支持“三农”发展取得的成绩,扩大社会影响,拓展客户群体。

其次,明确责任分工,确定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结合支行服务辖区服务对象的特点,本次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对象包括农户、个体工商户及企业贷款需求情况。根据合行下达调查任务数,让客户经理具体去组织调查。对于农户侧重于调查信用工程建设开展情况,是否规范,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信贷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及贷款担保方式的要求等;对个体工商户侧重于调查贷款用途,资金需求规模及服务质量等;对企业侧重于调查信贷品种和服务项目是否能够满足其需求,企业对合行目前的服务机制、服务效率是否满意,2008年流动资金需求情况,注重掌握农业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贷款期限等等。

再次,汇总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次调查涉及种养殖业、运输行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办理业务客户等多个行业,年龄在20岁到60岁不同的年龄层次,本次调查农户调查户数50户,其中有贷款户数为45户,个体工商户调查8户,其中有贷款户数为5户,中小企业2户,其中有贷款户数2户。故本次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全面性、代表性和较强的参考价值。调查中发现,被调查人员总体上对支行信贷信用评定工作和信贷服务效率、担保方式及贷款操作规程是比较满意的,是认可和支持的,但是存在着贷款利率偏高,小额贷款额度偏小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合行根据当前信贷需求变化实际,审时度势,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及时开展了本次贷款需求调查是正确把握信贷市场规律、适应市场竞争形式的需要。通过广泛、深入、细致的调查,真正摸清明年信贷资金需求状况,把握准经济发展的方向,做到合理安排资金投向和投量,及时发现信贷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和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信贷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落实合行支农惠农政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更好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康复专业;英语能力

一、引言

近几年来,高职英语教学和研究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正在形成。然而,据用人单位反馈,高职院校毕业生英语技能的实际表现与岗位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并不熟悉,有些学校仍在沿袭原来的模式,部分学校为了给日后升级本科打下基础,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基本上照搬本科课程,只是略有缩减,未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未能实现高职教育要培养职业型、技能型、实践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也就无法培养出适合经济建设发展和用人单位满意的应用型人才。

由本校康复系组织的到瑞海博康复医院的专业实践是一次极其珍贵的学习机会,为进一步了解康复专业生在岗英语技能的实际需要,我在瑞海博康复医院进行了对康复专业生在岗英语能力需求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和方法

本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对象为南京市瑞海博医院的康复医疗团队成员。共发放问卷35份,收回有效问卷35份。采用百分比计算方法,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三、调查结果

四、调查结果分析

1.不同岗位对英语需求及使用偏好

不同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及使用频度不同,高层管理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及使用频率最高,对英语应用技能的要求也最高;一线工作人员岗位次之;中层管理岗位和基层管理岗位相当。

2.英语技能在各级岗位的使用频率

调查表明,康复专业生在工作中使用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种英语技能的频率存在差异。其中,听说技能频率最高,其次是阅读和翻译,写作的使用频率为0。值得注意的是,听说技能的使用频率占68.6%,被认为是使用频率最高、也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说明英语听说这一技能对康复专业生在岗位中有着广泛的使用需求,其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反映了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提示我们在面向康复专业生的英语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这方面技能的培养。

3.英语在各具体场景中的应用

瑞海博医院的活动是多方面的,康复医疗工作者在各种活动场景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不同,打交道的对象各异,对英语的使用偏好自然不同。通过调查发现康复专业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具体场景多为翻译英文资料、接待外宾或业务联系。

其中,选择最多的为“翻译英文资料”,达到25人,占71.4%,其次为“接待外宾”和“业务联系”。由此说明,英语听说、阅读、翻译在涉外业务联系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4.用人单位对康复专业生英语能力的评价

调查显示,瑞海博康复医疗团队对康复专业生的英语能力普遍感到“一般”。只有1例选择“很满意”这项,选“满意”的仅2例,大多数选择明显集中在“一般”和“不满意”,可见康复专业生的英语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高职的英语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深入分析和了解康复专业的岗位需求入手,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真正能派上用场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缩短康复专业生到岗后的适应期,提高用人单位对康复专业生英语能力的满意度。

5.用人单位对英语各项技能的期望

“听说能力”是康复专业生最被期望提高的技能。因此,在开发本校康复系的英语校本教材中,教学内容上必须更加突出语言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的培养。调查也显示,阅读能力也是康复专业生被期望提高的技能之一。阅读能力仍是大部分康复专业生工作所需的主要技能。康复专业生的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需要齐头并进,这是在开发康复系的英语校本教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6.瑞海博康复医疗团队对康复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

调查中,瑞海博康复医疗团队对康复专业英语教学提出了建议:(1)加强专业知识的英语学习,强调专业英语能力;(2)加强英语口语能力;多用英语互相交流;多学多应用多与国外治疗师交流;(3)多学习、多阅读;应严格要求,而不是虚有其表。

五、结论

康复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脚踏实地,合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使康复专业生掌握在岗后实际需要的英语技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学以管用”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康复专业生英语技能的岗位适应能力。

在教学观念方面,转变教育理念,以实用技能为本位,以适应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服务经济建设、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为基准,紧密围绕行业和企业对英语技能的要求,强化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不仅要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从事医疗服务的能力。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交际实践的具体目标细化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根据对康复专业生未来去向的预期来组织教学内容,即学生将来干什么,学校就应该教什么。因此,康复专业的英语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改变以往那种大而全的指导思想,而要与专业紧密联系,突出教学内容上的真实性、实用性以及教学模式上的针对性和多样性,把基础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用得着的东西,同时注重语言基础的教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日后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效果检测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应具备以下特点:(1)内容上的针对性。在测试内容上应遵循“教什么,考什么”的原则。(2)题型上的实用性。在如何考的问题上,应该开发出真正能够检测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题型,突出题型的实用性。

在教学模式方面,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媒体为辅助,加强实际操作性。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期间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派上用场。

总之,要真正实现英语这一门基础文化课为康复专业内容服务,配合专业发展的目标,就要开发具有康复专业特点、符合本校康复专业生实际学情的英语校本教材,这是当前既具有可行性也具有有效性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徐伟成,向前进,陈孝宗.用人单位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英语能力岗位要求的调查报告[J].教育与职业,2009(14).

[2]傅政,庞继贤,周星.中国入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分析及需求预测[J].外语界,2001(5).

[3]全国高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挑战与期望[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3).

[4]王斌华,刘辉.大学英语学习者学习需求调查及其启示[J].国外外语教学,2003(3).

[5]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现代企业 高职生 素质需求

现代企业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规范和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一整套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企业。高职院校是现代企业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从供需关系层面来看,企业对这一层次人才的需求状况也就决定着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和发展走向。

高职教育的性质本身已经表达了其特定的教育目标指向性,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必须完成对受教育者的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而这样的培养过程应该是以现代企业的用人需求作为一个重要依据,只有这样,高职教育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才能走上良性发展和有序发展的正确轨道。

基于这一认识,根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计划要求(项目编号CJS09-061),我们于2010年对国内部分现代企业展开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65份,其中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45份,占69.2%;外资企业5份,占7.7%;民营企业15份,占23%。从企业所在地分布来看,西部地区50家,占76.9%,东部地区15份,占23.1%。问卷由企业人力资源部填写,同时对部分企业进行了走访座谈。

调研问卷设置了限选、单选和自选三个部分。限选题要求限选三项,以考察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的普遍性要求,共设置四个方面36个选项;单选题设置为“高职和企业的双向衔接要求”,共9题18个选项;自选题主要考察企业对高职生的基本评价,由企业自选回答。

一、现代企业对高职生能力的要求

调查显示,现代企业对高职学生能力的要求依次为“良好的再学习能力”、“工作团队内部沟通良好”、“专业上手快”。调查还显示,在多数企业中,高职生通过3-6个月的适应期后,绝大多数能够达到独立上岗的要求。

1.调查结果显示:“良好的再学习能力,能够很快适应非本专业岗位的工作”以84.62%居于企业首选。从这一选择来看,企业更欢迎具有“终生学习”能力的高职生,很多企业并不要求学生终生从事一项专业技术业务,而是要求这部分员工能具备“一专多能”的能力。这一选择也表达了企业对当前人才单一化、技能模式化的担忧。

2.调查中居于第二、三、四位的依次是“专业上手快”、“更看重职业资格证书”、“更看重非本专业的技能水平”,分别占53.85%、30.77%、23.08%。“专业上手快”和“更看重职业资格证书”两项之和为84.62%。调查显示,企业对高职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并不看重,“良好的专业理论修养”只占7.69%,这一比例和“英语能力突出”所占比例相当。由此可见,企业对于高职生的定位不再是仅仅着眼于专业能力,更期望他们能够适应企业多方面的岗位需求,在企业中进一步学习、成长。

结合当前国际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来看,这一调查结论也表现出了与发达国家高等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一致性。当前,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即普遍强调“专业能力”(即核心能力)与“通用能力”(即关键能力)并重。高职生具备“核心专业能力”是“理固宜然”的,在此不必过多讨论,而“通用能力”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强调的“通用能力”的教育模式,也符合我国现代企业对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一般来说,这种能力是通过对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而形成的,它和专门的职业技能并无直接关系,当职业(岗位)发生变化或劳动组织发生变更时,这种能力仍然存在,所以也被称为“跨职业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重心在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善于学习和交流、勇于承担的品质。因为这些能力是不以专业或职业变化而改变的,因而也称为“可携带能力”。

应该说,这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更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的现实存在较大的脱节。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更普遍地强调学生在本专业方面的技术技能能力和水平,有意无意轻忽学生跨专业能力(非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当前高职教育现实中,部分院校更形成了“唯技术派”或“唯专业派”的氛围,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乃至于政治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不得不屈居其次;在教育的导向方面,教育管理部门在科研课题、精品课程、院校评估等方面,都自觉不自觉地向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倾斜,也是形成教育的社会需求和教育实体之间脱节的一个原因。

二、现代企业对高职生与企业关系的要求

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态度和忠诚度要求日益增高,多数企业对高职生在企业中的成长给予了厚望。

1.调查显示,希望高职生“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态度良好”的企业占61.54%,53.85%的企业看重“企业忠诚度和职业忠诚度良好”;对“良好的纪律观念”的要求也高达46.15%。

2.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团队融入能力受到重视,看重“岗位适应能力”占38.46%,希望高职生能“较好理解和认同本企业文化理念”占30.77%。但同时受访企业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高职生的一些担忧,如部分高职生就业心态浮躁、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沟通能力和进取精神不足、频繁跳槽、工作纪律松懈、不够诚信等。这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3.在对高职院校教育的要求方面,部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主动表示: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时不应该将眼光仅仅局限在校内,应当积极地“走出去”,深入厂矿车间,建立校外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基地,借助这些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青年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现代企业对高职生人格品质和价值取向要求

人格是人的性格、品质、性情、道德能力的总和,价值取向的主要作用是决定、支配个体的价值选择。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是多种综合实力经过科学组合而形成的企业团队实力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核心的因素是人。高职生作为现代企业技术技能的生力军,其人格和价值取向也就相应地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1.调查发现,现代企业对于员工道德素质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诚实守信,勤奋踏实,人品口碑好”和“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懂得承担”两个选项以53.85%列本项调查首位。这一调查结果表明:现代企业对高职学生道德品质的要求更看重“人品”和“责任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对当前社会道德失范的忧虑。在和企业交流中还发现,企业对高职新员工的稳定性和从业的随意性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忧虑和不满。

2.在此项调查中并列第二位的是“人际和谐,团队合作能力强”和“富有积极进取精神,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占 38.46%。人际问题是当前社会和企业都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独生子时代”员工的成才和管理成为企业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议题就是当前企业员工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讨论,在这一方面,许志超和特瑞安迪斯“INDCOL量表”也尚未进入企业视野,这一问题以后有机会将作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3.调查发现,企业对于传统伦理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重视均达到了30.77%,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和忠诚企业被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员工是否拥有良好的奉献意识、严谨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受到企业不同程度的关注。在政治取向方面,国有企业比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更看重员工的政治态度。

四、高职生在现代企业发展的条件要求

发展前景是所有员工尤其是新员工高度关注的问题,高职生的职场定位一般是以灰领为起点,以“实干派”为角色定位。同时作为高职生,他们更为担心自己“夹缝中生存”和“夹缝中胜出”的预设性方向。

1.调查显示,现代企业在选拔高职生做后备人才培养时首先要求“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强调专业实际运用能力,占76.92%;其次是“具有较强的拼搏精神和竞争意识”,占53.85%;最后是“良好的应变和处置能力”,占46.15%。

2.走访调查还发现,企业一般为高职生配备两名师傅,一名负责教授专业技能技术,一名负责理论学习和研究。这一现象表明:随着现代企业技术日新月异发展,原有的师徒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技术更新升级的要求,高职生要在企业尽快成长成才,必须在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条件的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高职生的发展还应具备奋斗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和生活品质的提升,高职生普遍表现出重视自身待遇、重视生活条件和质量的取向,这本身无可厚非,但这种对自身条件的重视往往伴随着享乐主义思想的出现,也就造成了相应的奋斗精神的缺失,企业的这项选择从侧面表达了一定程度的担忧。

关于“应变和处置能力”的重视,课题组调研后得出的初步结论认为,这和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密不可分。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内涵已由单纯满足上岗要求走向适应社会发展,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竞争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日益受到重视。

调查中多数企业认为:高职生要在职场进阶,必须拥有较强的拼搏精神和和竞争意识,具备良好的应变和处置能力。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在注重受教育者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应重视他们的精神、道德、文化和身心等素质修炼,要求学生通过一定时期的培养,学会做人,即做一个会做事、会学习、会生活的人,从能力本位走向素质本位,应当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五、企业对高职生的基本评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企业对高职生的评价是检验高职教育的根本准绳。考察高职教育的办学能力和水平,企业最有发言权。本项调查属于自选回答,很多企业比较乐于回答这样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现代企业对高职教育整体的能力和水平是相对乐观的,主要表现为:

1.在总体评价中,出现最多的词汇为“勤奋”、“踏实”、“(基本或者较好)满足”;同时也有部分企业直言不讳指出“学习(或再学习)能力不足”、“心态浮躁”等问题。

2.在专业能力的评价中,出现词汇较多的为“基本满足”、“一般”、“动手能力强”等,也有部分企业明确指出其“理论不足”。

3.在非专业能力的评价中,出现词汇较多的有“较好(良好)”、“一般”、“综合素质(也有的指文体)较好”;同时部分企业直指“部分学生非专业素养较差”、“计算机、英语水平几乎处于初级水平”这样两项不足。

4.在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中,“坚持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复合型(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这反映出企业对高职生整体素质的高度重视。

总的来说,调研结论认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职生作为高等职业技能人才得到广大企业的高度认可。但高职院校在教育实践中,还应更紧密结合现代企业需求,充分尊重企业的需要,更重视学生“可携带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以利于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实现高等职业技能人才的“终身发展”和企业的不断全面进步。只有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大勇.试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求职就业[J].教育与职业,2007.3.

[2]杨一平.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化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2.9.

[3]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张奎.浅析大学生素质教育[J].决策探索,2007.07.

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 人才 职业技能 研究

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不论来自何种途径,其所需的基础知识及职业技能的训练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但是,在现阶段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并为企业所用;学校教育的课程与训练活动是否能跟得上时代;在现今失业率的不断提高,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中,培养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已刻不容缓,特别是高职院校。

理论与实务的结合一直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本研究从人才需求面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贸易从业人员所需的专业技能,以作为高职教育专业规划与课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1 研究范围

职业所需的能力要求大致可区分为专业能力、管理能力、人际能力、工作态度、判断能力概念能力等六项。本研究主要针对专业能力,即职业技能。

2 研究流程与步骤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产业界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需求;通过文献回顾了解国际贸易公司从业人员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与能力,确立国贸专业技能的基本内容;据此设计调查问卷,形成问卷初稿;通过相关从业人员业者问卷预试并修正后,再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以了解相关企业认知的国贸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及其排序;通过量化分析,归纳出研究结论与建议,以作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与实训设计的参考。

3 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主要围绕调查业界对国际贸易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需求,从商务英语(贸易英语会话能力、英文阅读能力、英文商业书信能力);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信用证实务、国际货物运送实务、国际货运保险实务、关税法规与通关实务、国际商务仲裁、国际贸易谈判技巧);国际营销(国际营销基本理论、市场调查、贸易参展实务);贸易法律(民法、商法、贸易法规);国际金融与汇兑(进出口贸易财务操作、国际汇兑暨厂商外汇操作)五个层面进行题项设计,受访者依其认知的各项能力的重要性分别回答。问卷采用采李克特尺度衡量各项能力的重要性,「非常重要5分、「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较不重要2分、「非常不重要1分,N 不计分。同时为了解职位自身背景对答题的影响,针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以及国际贸易行业的工作年限设计了个人资料部分。4 资料搜集

5 分析:见表1

6 结论

需求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1 样本情况   

为了调查扬州地区企业人才岗位需求,笔者设计了扬州地区企业用人情况调查,调查主要涉及企业岗位设置、人才需求,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等方面。   

此次调查主要是针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主要工作单位,以走访的形式请相关单位协助调研,同时还以电子邮件形式请用人单位的招聘主管、人事或业务代表如实,填写问卷。此次被调查的有扬州会议中心、西园饭店、新世纪国际大酒店、中石化。

2 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被调查的企业人才需求岗位以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生产线工人为主,占比83%(见图1),这要求职业学校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在被问到“你认为本企业什么学历的人才最好用”时,65%的企业选择了大专(见图2),其原因主要是大专学历的人才相比野心勃勃的本科生和心浮气躁的中专生更加务实肯干,最适合企业的办事作风。55%的企业在招聘时主要看重的是25岁以下的毕业生(见图3),70%的企业在招聘时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型人才(见图4)

3 企业人才满意度情况   

从不同的岗位和企业单位来看,扬州商校毕业生的业务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其中企业比较满意的占40%,满意的占”%,不满意的占3%,可见,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技能基本功是扎实的。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是员工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其次是员工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用人单位也相当重视团队合作精神,重视程度几乎与技能持平。而至于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满意的仅占1.5%左右,说明大多数企业对这两方面的能力比较肯定。(见表1)产生从众心理,便盲目地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不仅给自己的前途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企业造成了困扰。第四,学校的部分专业设置过时、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实习实训场地有限、设备落后,这些都是造成学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岗位相脱节的主要原因。

4 企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分析,被调查的企业岗位所需求的学历构成一般以大专为主,工作类型则以一线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等为主。部分企业则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期望,这说明了企业在需要大量的生产一线操作工人的同时,也非常需要一些既有技术又能沟通和管理的全能型人才,以满足技术生产与管理的双重要求。这样的调查结果与王学戏(2012年)在《太仓地区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报告—以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为例》中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在调研过程中,企业对于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表现出很大兴趣。更多的企业进而表达希望能够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企业人才的意愿,使培养的人才更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到企业上岗后能够快速地胜任工作。   

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技能型人才的缺乏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因而在未来的几年内应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应该会日益增加,这一点必须引起学校的重视,可以加强在专业设置、实习实训方面的建设投入。此外,目前大多数企业认为,毕业生由于对薪金待遇期望值偏高,影响了对工作的积极性,不仅不安心在一线工作,甚至频繁换工作,这些行为无论是对企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职校毕业生操作能力较强,但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也都应该在未来的教改工作上得到进一步解决。   

调查中反映出来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学过专业知识,手中也有一两本技能证书,自己只要想工作就能顺利找到工作,而忽略了企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实。第二,学生期望值过高。部分毕业生在面临岗位选择时,往往偏向选择工作稳定且收入较高的岗位,而那些需要吃苦耐劳的工作岗位几乎无人问津。第三,学生过于浮躁,容易盲从。学生参加工作大多20岁,刚从学校毕业,看见有人辞职,容易

5 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挑战   

第一,技术型工人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一方面,一些技术工获得专业证书的数量严重不足,无证上岗现象较为普遍。另一方面,新进员工缺乏必备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知识,影响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二,学校开设的专业和企业需求的工种不吻合。当下学校为企业提供的优质教学服务并不被企业认可,主要是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造成招生与就业的两难。而企业却因缺少优秀的员工,影响了自身发展,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