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调研工作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浙东沿海,地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34平方公里,是省重点沿海山区县。全县辖14个镇乡,4个街道,398个行政村,58万人口,其中,被列入市经济欠发达地区有6个镇乡和2个片,130个行政村,19.8万人口,2011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20元,欠发达地区农民纯收入仅4880元。
根据调查统计,至2011年底,全县有农业总人口51.48万人,共18万户。通过这次调查,我县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农户有19069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10.6%,其中,五保户有431户,低保户有6297户,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6个镇乡2个片中,收入在2500以下的有10474户,占总户数的64%,共27797人,占总人数的62%。综合调查结果,具有以下特点:
(一)贫困人口减少,农户增收显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从政策优惠、经济扶持到扶贫开发等,农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如我县的茶院乡,近三年来,通过扶贫开发,落实11个重点扶贫开发项目,使205户,603人实现了脱贫目标,该乡从2004年贫困人口4500人减少到目前的3200人,年人均增收403元,贫困人口减少了28%。全县贫困人口也从2004年的26090户61200人减少到目前19120户44775人,贫困人口减少了27%。
(二)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据调查,由于自然环境、劳动者素质和产业结构差异等原因,造成农户之间收入差距进拉大,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大都是以从事粮食种植业为主的农户,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农户主要从事果业、蔬菜、养殖业生产为主,兼种粮食作物。再从收入结构看,同第一产业收入也不同,低收入户生产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从事粮食种植业;高收入户农户内部结构调整得较为合理,粮经比例适当,产出效益较高,去年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6620元以上,是低收入户收入的3倍以上。
(三)已解决温饱的一部分农民出现了返贫现象。在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户为了尽快走上致富路,千方百计找门路、上项目。从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经商、劳务输出等,涉及各个领域。有的致富心切,不搞市场预测、调查,看别人搞种养加工挣了钱,便一哄而上经营同一行业,由于受天时、地利、环境、经济、资源、技术等条件影响,结果投资失败赔了钱,成为新贫困户;这类农户约占低收入农户的15%左右;有的农民因病、因灾返贫,占35%左右;还有因供子女上学致贫的占18%;因缺少劳动力或残疾和其他原因返贫占32%。
二、制约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缺少劳动能力和文化程度低是导致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调查结果44757人中,年龄在18岁以上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有24901人,占56%,初中文化有10064人,占22%,因缺少劳动能力的4501户,占24%。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导致观念落后,许多村民对市场经济还不适应,他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视农为本,宁愿守地受穷,也不愿外出冒险致富。许多村民仍习惯寄予“老天爷”风调雨顺,消极等待国家救济的思想依然存在。由于没有掌握生产技术,造成就业难,收入自然就低。
(二)健康状况差,就医难,因病因残致贫。44757人中残疾人口有3474人,占8%。由于身体有病不能及时就医的25户。因病残致贫的有6789户,占36%。调查中发现,有病无钱医治,等、挨、靠的贫困户在农村比较常见。目前农民看病就医保障体系也刚刚起步,农民看病就医的费用大部分还是由自己支付,常年看病就医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如果病情稍微重一点,一般的农民家庭都负担不起,贫困户更是承受不起,有的得了大病,只能听天由命。此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的也需要就医治疗,有的甚至瘫痪在床,连基本生活都不能自理,还需要别人照顾,即使家庭其他成员想外出打工也不能出去了。
(三)缺少土地资源,依靠土地维生难。调查显示,有些农户耕地大部分为山地,土地贫瘠,经常遭受旱、涝灾害,粮食生产靠“老天爷”,经济作物更是无从谈起,缺粮缺钱,看病上学都要借债,这些农户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更是雪上加霜,根本无法摆脱贫困,劳动力主要从事传统农业,户均土地少收入低。被调查的4000名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3120人,占78%,从事第二、三产业的320人,仅占8%。外出打工360人,占9%。
(四)孤寡老人比例高,缺少劳动力致贫。19069户低收入农户中五保户和丧失劳动能力的4501户,占24%。这部分家庭主要是他们的子女分家或出嫁且家庭状况也不好,想帮忙的也没有条件,只能提供一些粮食来基本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也有一部分子女养老意识淡薄,不管不问,还有的甚至虐待老人。这些老人一般是单独居住,生活比较困难。随着农村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收入远远高于务农的收入。而缺劳动力户则无法走出去打工挣钱。
(五)因上学致贫。现在,一个中学生一学年的学杂费大约一千多元。有2个孩子同时上学,对于收入不高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孩子考上大学,一年要花一万多元,一个贫困家庭更是难以承受,许多家庭为了上学,只好贷款、借债,有的甚至借高利贷,这些家庭因此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
(六)政府救济覆盖面小。目前,由于贫困家庭数量仍然较大,尽管每年国家都拿出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救济扶贫,但仍有许多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得不到救助,有的得到了,也是救急不救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政府投入,改善生存环境。自然条件差是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生存环境仍然是重中之重。政府在进行扶贫决策、安排扶贫资金时,首先要照顾到人的生存环境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地区搞好基础设施规划,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二)重视文化建设,实施科技扶贫。贫困地区文化大都比较落后,文化贫穷是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文化素质的高低又是影响脱贫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文化素质是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扶贫工作要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专门安排文化扶贫资金的项目,不怕农民学不到,就怕我们想不到,要制定完善的中长期文化科技扶贫规划,对贫困地区农民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尤其是要对农民进行实用的科技培训和职业基本技能培训,帮助和指导农民科学种田,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同时,针对因上学致贫现象,政府可以在扶贫资金中专门设立一块奖学基金,用于帮扶贫困地区孩子上学。
(三)有序组织农民外出打工,帮助脱贫致富。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逐步脱贫致富。但在目前,贫困地区的农民外出打工基本都是自发的、盲目的、无序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社会治安、农民自身安全、经济保障等。因此,政府要在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方面进行合理的指导,要合理地有组织地引导农民适时外出务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后顾之忧。贫困地区因病、因残致贫的是贫困的重要原因。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还比较弱,农民抗风险能力差。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后顾之忧,对低收入人口来说尤为迫切。
有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缺乏可靠保障,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
一、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养老已不再是单一的家庭养老,而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其它养老方式并存的格局。
家庭养老:这是当前我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农村家庭养老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间发展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全农村范围内建立、推广养老保险制度,这决定了家庭养老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第二,农村家庭服务业不发达。即使部分老人拥有数目可观的养老金,但由于疾病缠身、自理能力较差,他们仍然难以安度晚年;第三,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对农村老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和影响。“子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仍是他们所渴求、向往的,且随着年岁的增加,农村老人抵御生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有限,对家庭人员的物质、精神依赖亦会增加。
集体养老: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对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人进行赡养的制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五保制度”和“养老院制度”。集体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集体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
尽管集体养老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其作用仍然有限。第一,养老对象过窄,集体养老的范围事实上就是对五保户的供养。然而,五保户的供养条件非常苛刻,对于只有女儿的老人一般不予“五保”;第二,没有敬老院的农村地区主要由村组负责对“五保户”实行分散供养。集体养老保障也仅仅停留在维持其温饱;第三,对集体养老认识明显不足。在农村地区,许多符合条件的农民不愿享受“五保户”待遇,只要尚有一点点劳动能力,或者有亲人可以依靠,谁也不愿享受“五保户”的供养。
储蓄养老:是一种最典型的自我养老方式,即老年人依靠日积月累、勤俭节约的积蓄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在农村越来越缺少实用价值。农民从农业生产中获得的收入有限,尽管辛苦劳作和省吃俭用,但盖房、子女教育、医疗等各项开支却很大。到了晚年,其积蓄难以保障养老的基本需求。
二、人口老龄化对传统农村养老模式的挑战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发展差距大,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主要依赖于家庭养老。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提出严峻挑战。
1.农村老年人口的增加,加大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2.老年人口的高龄化降低了老年人的自我养老能力。农村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未读过书的占一半以上,受教育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占到九成以上,低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口大部分都是体力劳动者,年龄对他们的自我养老能力影响很大。老年人口中高龄人群比重的增加,降低了老龄人口的自我养老能力,同时也降低老龄人口自理能力。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无疑加重了农村养老的负担和压力。
3.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弱化了家庭养老的功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农村家庭的子女数也大大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小型化、核心化的比例上升。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核心化,使过去一般是多对夫妇供养一对老人变成现在一对夫妇供养两对及两对以上老人,无论财力上还是精力上,都让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4.“空巢老人”的增多,独身老人比重上升,加大了农村养老的社会化需求。传统的家庭养老不仅由子女为老人提供经济保障,更重要的是生活照顾和精神抚慰。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后,虽然也履行了在经济上供养父母的义务,但考虑到进城农民的自身经济状况,供养的程度是有限的,而且无法给予老人必要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时,农村老人尤其是高龄人口中独身老人,由于缺少了“老来伴”,没有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情感上相互慰藉的对象,使得养老更加困难。
三、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
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保障对象一直限于“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农村的大多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相关的调查显示,占人口总数20%的城镇居民,享受全国89%的社会保障,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到了社会11%的社会保障,在县城以下集体单位的1000多万职工和2000多万城镇个体经营者基本上得不到应有的社会保障。
(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子女的赡养压力增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农村主要的家庭构成模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8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面临着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同时还有一至二个子女的负担。(2)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给家庭赡养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内地农村人口大量向经济较发达的城镇流动,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3)随着农民观念和家庭规模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模式正在被核心家庭模式所取代,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弱化。
(三)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管理水平较低
事实上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一直都是一项技术和管理水平要求都很高的工作,既有商业保险的技术难度,又存在着依法实施的政策难度,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很严格,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就是管理、缴费和实施的使用三权分离,互相监督,这样才能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使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过程更加顺利,使基金的运营更加畅通;但就我国现行的农村保障基金的管理办法却是管理、缴费和实施使用三权集于一身,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挤占、挪用、贪污、挥霍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抓好第十二次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有关文稿的起草工作。
有关文稿主要是指:工委的工作报告、研究会的工作报告和工作会、研究会年会的主持词,研究会有关表彰决定、名单等。要完成好有关文稿的起草工作,必须做好下列工作:一是做好收集有关资料等案头工作;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开展区县机关党建工作经费情况调查工作。此项工作目前已经开展。情况调查表已于2007年12月发出,回收工作已基本完成,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争取在2008年春节前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工作。
(三)牵头负责有关配套文件的制定工作。此项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制定工作方案;有关协调工作(协调有关部室和区县对配套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此项工作的工作方案和启动通知应于2008年一季度末完成和发出,整个修改工作应在三季度末基本完成。
(四)做好理论调研工作。理论调研工作是研究室和研究会的一项重点工作。2008年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的理论调研工作:一是结合全国党建研究会机关专会下达的课题调研任务,由秘书处牵头,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开展党建理论调研活动,完成机关专委会下达的课题调研任务。二是组织各会员单位按照秘书处下达的调研课题,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机关党建工作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活动。上述两项工作于2008年一季度启动。全国党建研究会机关专委会下达的调研课题,按全国党建研究会机关专委会规定时间完成;秘书处下达的调研课题,9月结题。
(五)加大对协作组工作的指导力度。一是指导各协作组开展好组内活动,协调好各协作组开展活动的时间。二是以秘书处的名义分片各召开1次理论研讨会。时间安排:二季度(5月)在潼南县召开主城和渝西北片区理论研究会;三季度(7月)万州区召开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理论研讨会;三季度(9月)召开市直机关片区(1—8协作组)理论研究会。三是各协作组开展活动的经费,由各协作组解决,研究会给予适当补助;秘书处召开的会议,经费由党建研究会经费支出。
(六)组织各会员单位(以区县会员单位为主)外出学习考察活动。拟于2008年第二季度组织会员单位(以区县会员单位为主)赴青岛、大连等地学习考察一周。外出学习考察费用,按实际标准收取。此项工作于2008年一季度启动。
(七)编辑出版《机关党建工作文件资料汇编(2008年卷)》。《汇编》主要包括:市委、市委组织和机关工委关于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的有关文件;渝委办[2007]46号文和有关配套文件。《汇编》的资料收集工作于2008年初启动,年底出书。《汇编》一书所需经费(资料的收集整理、领导审稿、统稿、校对、印刷等费用)在党费自留经费中支出。资料收集工作的通知应于2008年三月底以前发出。
一、调研活动重点
围绕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这一主题,深入企业和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听取企业和基层对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意见和建议,研究提出区级部门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发展环境改善方面的对策建议和工作举措。调研重点是影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包括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商务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等。一是政务环境。重点是调研政府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包括审批事项特别是非行政许可事项的设定、审批环节和流程的规范、审批时间的长短,以及政令畅通和政府管理创新等情况。二是政策环境。重点是调研投资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惠农政策等方面政策是否完善、导向是否明确、力度大不大、政策落实不落实,以及政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等情况。三是服务环境。重点是调研政务公开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办事公开情况,政府办事效率、工作人员服务主动性、服务窗口建设和办事便利性、办事人员素质和业务熟悉程度,是否存在服务制度不完善、工作推诿扯皮现象等情况。四是商务环境。重点是调研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和要素支撑保障情况、企业融资环境和融资成本、市场秩序监管、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状况,以及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情况。五是法制环境。重点是调研企业和公民合法权益是否得到有效维护,是否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是否存在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是否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现象等情况。六是舆论环境。重点是调研舆论导向和正面宣传引导、政策法规宣传、舆论监督力度,“尊商、亲商、兴商”社会氛围是否浓厚等情况。
二、活动时间安排
全区“改善发展环境”调研活动从2012年3月上旬开始,区级成立21个“改善发展环境”调研小组(见附件),到指定乡镇(办事处)调研,调研时间不少于一个星期。每个调研小组明确一个牵头单位,抽调一名副职担任组长,负责本小组调研活动的开展(组长名单于3月10日前报区政府研究室)。各调研组于3月25前向区政府办公室上报调研成果,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完成“改善发展环境”调研活动总报告,于4月初上报区“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活动组织机构
区政府办公室成立调研协调小组,由副区长、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季根寿同志任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郑连光、俞耘天、郑益红同志任副组长,具体日常工作由区政府研究室负责。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深入基层,分乡镇干部、企业、群众三类对象,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每个调研小组原则上要求走访企业不少于3家,行政村不少于3个,农户不少于3户。
关键词:财政预算 执行审计 创新
引言
审计是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一个屏障,是国家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其在国家安全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国际民主法治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原则,树立起科学的审计理论,逐步推进科学审计的合理发展,结合审计工作的具体应用状况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进行合理创新,保证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其既有作用。
一、对预算执行审计内容的创新
(一)对政府采购审计内容进行合理拓展
政府采购的审计工作应该注重这样三个方面的管理:其一,对政府采购计划及预算进行审查;其二,对政府的采购执行方式与进程进行审查;其三,对政府的采购效果、效率以及效益进行审查。同时,针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审计工作的时效性。
(二)对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内容进行拓展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点应该是:首先,应保证部门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从收入方面对预算资金进行控制,保证将之纳入到本部门的预算中。在支出方面应该全面考虑人员经费、工作职责、零基预算等内容的编制;其次,应该保证预算执行的合法性、真实性。审查预算拨款的及时性、审查进度以及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违纪行为等。
(三)对国库集中支付审计内容进行合理拓展
建立并完善国库单一账户机制,对收入、收缴以及支付拨款程序等进行规范,这项工作是财政国库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库集中支付进行的审计工作,重点是:其一,对财政、税收以及其他的税费征收机关预算内外收入资金的入库方式的规范性进行审查,确保其中不会存在截留、挪用等问题;其二,应该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的合法性、真实性等进行审查,杜绝不依照预算和程序进行支付、利用集中支付与核算机会进行违规操作等行为。
(四)对国有资产运营审计内容进行拓展
从国有收益真实性角度出发,对国资结构、分布以及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不会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闲置程度高等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看是否存在违法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同时,还应该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益,不但要关注其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该关注起社会效益。
二、对预算执行审计方法的创新
(一)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金审工程”的建设工作。通过积极开展A0系统建设工作来提高审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例如,在工作过程中鼓励审计人员对AO的应用案例进行总结,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审计实践经验开发相关的实用软件等,提高审计项目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程度和深度,提高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覆盖面。同时,还应该做好审计数据库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中心,提高审计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水平。
(二)提高审计队伍整体水平
为了实现审计事业的科学、创新发展,其根本工作在于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在审计工作管理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审计机关的自身建设工作,通过激发审计队伍的精神状态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另外,还应该对党组会议制度进行健全,尤其是在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应该充分发挥民主精神,提高整个队伍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水平。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达到“人才兴审’的战略目标。
(三)积极推进审计公告制度的实施
对于引起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大审计项目,注重社会保险、低保资金的审计工作,应该遵照相关规定,制定一个合法、合理的完整执行程序。在审计完成之后要及时的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提高审计工作的影响力。同时,在完成各个审计项目之后,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及时的对审计对象进行回访,督促被审计对象积极落实相关的审计决定,保证审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通过审计调研工作具有作用范围广、目的性强的特点,通过审计调研能够很好的提高审计工作的灵活度。尤其是在当前审计力度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社会对审计工作的需求,在审计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并改进审计工作的内容、方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调研过程中,应该将资金作为审计工作的主线,通过纵、横到底的方式彻底突破传统的条块分割局面,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面跟踪,从制度和体制上对问题予以全面解决。
三、对预算执行审计成果进行创新
(一)提高审计工作报告质量
审计工作报告质量的提高是进行审计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审计工作结果的最终体现,审计工作报告能够反映出审计质量的高低、审计结果的精确度等,因此其应该充分的做好报告的统筹布局。一般需要保证篇幅适中、内容与审计主题相扣,确保审计内容有的放矢。
(二)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提高审计信息质量是创新审计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审计部门发挥审计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审计信息同时还是审计结果集中体现的标志。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应该以政府和党为中心,加强审计信息综合分析的强度。另外,应该注意把审计工作中存在的单个、零散的审计素材进行整理,通过综合分析的方式,从宏观管理的高度对之进行分析,以从个别发现整体的发展趋势,为动态的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三)督促审计整改的落实
随着审计工作的逐步深入,国家相关部门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因此,审计部门在做好相应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同时,还应该及时的对相关的审计项目的落实情况进行总结,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落实审计决定。例如,可以通过上文所述的回访方式进行督促、落实。
参考文献:
一、科学解读货币政策,营造自觉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良好社会氛围。
货币政策由稳健转向从紧,在执行和传导过程中将会面临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这就需要社会统一思想认识,自觉提高执行力度。这就从客观上要求基层人行要把宣传从紧货币政策提到议事日程。首先,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板报、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向城乡百姓宣传从紧货币政策的重大意义,尽快形成社会认同度;其次,经常召开金融联席会,银企座谈会等。对从紧货币政策进行讲解和诠释,使他们真正理解,从紧货币政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可以减少银行经营的周期性结构性波动风险,保证银企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进而营造出百姓理解、银企互动、自觉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创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证从紧货币政策传导畅通无阻。
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新形势下,基层人行必须树立“不因从紧而不为,不因调控而乏力”的理念,在不折不扣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同时,既要说好“普通话”,又要讲好“地方话”。正确处理好从紧与坚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坚持创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证从紧货币政策传导畅通无阻,切实做到从紧与发展不偏不废,花开两朵。
一是前移货币信贷指导窗口。定期或不定期开好三个会:辖区金融信贷工作会、行长联席会、银企交流会,积极引导金融机构顺应政策导向,自觉做到“有保有压”均衡投放,既做企业融资顾问,又做企业经营顾问,大力支持关系民生的项目,支持节能减排的项目,大力提倡绿色金融,绿色信贷;二是组织辖区金融机构开展进企业、进校园、下农村活动,努力实现从紧货币政策导向与微观经济主体发展之间信息的直接对接,提高货币政策窗口指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三是根据当地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投寸和实需求,大胆构建符合其实际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操作的调控机制,确保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所吸农村资金2/3,回流农村,用在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持与从紧货币政策目标的一致性。
三、搭建“亲民”金融服务平台,树立服务型基层人行的新理念。
无庸置疑,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今天,基层人行加大服务力度,提升服务水平是刻不容缓,非常重要的。这就理应要求基层人行要迅速搭建起“亲民”金融服务平台,以高效、安全的服务来满足全社会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
所谓搭建“亲民”金融服务平台,依笔者之见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夯实服务基础:1、加快征信制度和企业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扩大征信系统非银行信息采集和服务范围减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2、安全、快捷、准确做好会计清算、国库工作;3、建立健全反假货币的工作机制;4、一是建立健全为城乡居民兑换残损人民币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二个体系:1、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构建普惠金融体系,满足弱势群体多样化的资金需求,实现金助民生促和谐目的;2、积极创造条件,协助政府尽快构建城镇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抵押体系,缓解他们融资难的问题,以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三是用好用活再贷款,为“三农”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服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四是坚持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金融知识服务、尽快提高他们的金融意识。应该确信,这个“亲民”金融服务平台一旦建成,使基层人行贯彻执行从紧货币政策就会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一、组织代表参加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
本次人大会议是本届人大代表参加的最后一次集体性会议,我街道参加会议代表人数15名,会议审议通过《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了2011年人大工作目标任务。街道人大工委做好会前、会中、会后各项工作,会前认真总结,深入调研,积极鼓励代表提出优质建议、议案;会中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会后抓代表建议、议案办理落实情况,据统计,本次会议我街道代表共提出建议14条,内容涉及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块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
二、组织人大代表对重大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和视察工作。
上半年人大工委共组织三次监督检查和视察工作:一是在3月份对何家土地开发项目、良浪溪土地开发项目、云集土地开发项目进行现场监管;二是在4月份对辖区内两项民生工程——大埠危桥、菜市场铁桥修复工程进行了验收、监管,其中大埠危桥修复为去年重点督办建议;三是在4月份对陈郎埭至江口公路和剡江治理工程进行视察,其中陈郎埭至江口江塘大道全程水泥化为去年重点督办建议。各人大代表在考察过程中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各个工程的质量、预算、施工以及管理等方面均提出了优质的建议,尤其是去年重点督办的工程。视察与现场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配合市人大做好相关工作。
上半年,街道人大工委积极配合市人大,根据要求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认真参加市人大组织的年初工作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并结合街道实际,制定《2013年街道人大工委工作要点》,并专门发文;二是在4月份组织代表赴参加廉政文化教育展;三是开展代表履职“回头看”活动,对本届人大代表履职记录档案进行梳理,完善台帐资料,及时回顾总结,配合上级调研;四是加强代表换届调研工作,掌握情况,制定方案,周密部署,为下半年人大代表换届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一、思想政治方面
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认清形势,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保持与上级党委一致,不懈怠、不走样、不拖延,遵守组织纪律、树立大局观念,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
积极参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组织的各阶段的学习。虽然身为党外干部未参加其中的一些活动,但作为肩负老龄工作的县级干部,我仍按照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结合单位的职责和任务,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并以此为契机助推老龄工作,在思想认识上、工作责任心上、工作实效上有了新的提高。
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有关政策和意见,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明确目标,把握重点,推进老龄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履职方面
在民政局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老龄委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和2015年全市老龄工作会议精神,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推进落实“实事”为重点,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孙永春部长和慕德贵副省长对老龄工作专题批示件精神,结合xx实际,逐项对照检查,并多次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与市直有关部门对接,就xx市老龄事业经费、高龄补贴、老龄队伍建设等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形成专题工作报告报省老龄办,有力的推进了全市的老龄工作。
二是认真筹备,及时召开xx市老龄工作会议。为传达贯彻上级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安排2015年全市老龄工作,与老龄办干部职工一起,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及时召开了全市老龄工作会议。xx部长在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加深了对人口老龄化形势的认识,明确了全市的工作任务,统筹安排了各成员单位和区(市、县)的工作。
三是勇于担当,扎实推进“实事工作”。“建设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个和农村互助幸福院10个”、“继续实施高龄补贴政策”被列为市委、市政府2015年“实事”。我作为该项目的责任人,团结带领全办职工,统筹安排工作计划,扎实推进项目的落实。在制定方案、选点、检查督促、总结验收等环节上,层层把关、环环紧扣,圆满完成了“实事”任务。
四是主持推进老龄办的其它工作。完成了11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 ,成功举办了xx市第一届老年人文艺表演大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敬老月”活动,老年节、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慰问全市百岁老人、困难、空巢、失能老人活动,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基层老年协会建设,深入基层,开展涉老问题的调研工作,协调成员单位做好老年人的维权优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