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为了加强我院会计类专业毕业前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突出高职高专类学生特色,经学院研究,2014届毕业生以毕业调研及提交调研报告替代毕业论文撰写。

一、毕业实习/调研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毕业调研是会计专业毕业前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毕业生在顶岗实习阶段实施。通过企业调研,将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了解企业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运作,并作出评价和总结,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强对企业的认识,缩短就业“磨合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毕业调研的任务:学生以实习生或试用生的身份,根据调研的内容和要求,在用人单位完成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通过调研,使学生对用人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中发现前偶尔相关制度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最终为形成调研报告提供素材。

如果存在实习单位不便于调查或者没有实习单位可供调查的情况,由指导老师确认后指定某家上市公司作为调研对象。

毕业调研的基本要求:进行毕业调研,要求学生按照调研内容,结合就业单位的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财会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有的放矢地进行调研,在调研中认识企业、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二、毕业调研的实施与调研报告的形成

(一) 学生应认真阅读“毕业调研指导书”,明确毕业调研的内容、目的和要求;

(二) 学生到就业单位后,将“毕业调研指导书”印制一份,交财务主管或单位安排的指导教师;

(三) 在单位指导教师或会计人员的指导下,根据大纲要求进行调研并收集资料;

(四) 整理调研获取的资料,形成调研素材;

(五) 撰写调研报告;

(六) 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工作表现进行鉴定;

(七) 学院分管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取得的毕业调研成果、调研报告和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鉴定,评定学生的毕业实习成绩;

(八) 毕业调研报告资料归档。

三、毕业调研实施的条件与质量保证

(一)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应具备指导毕业生的资格,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财务会计实务知识。

2、指导教师必须在学生离校前集体指导1课时以上。

3、指导教师应定期同毕业调研学生进行联系,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

4、做好指导记录,掌握学生调研进度及学习态度,为毕业考核成绩提供依据。

5、与单位指导教师沟通,了解学生顶岗实习情况。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应在实习单位主动联系单位指导老师,并将情况向学院实习指导教师报告。

2、做好学院实习指导教师及单位指导老师的指导记录。

3、每项毕业调研均应形成书面材料,内容包括调研过程叙述、调研任务完成情况、调研体会等,通过调研对企业会计核算或财务管理作出评价。

4、调研报告应根据实习调研取得的成果进行撰写,要做到全面反映毕业调研过程,实事求是地反映调研任务的完成情况,客观地反映自己取得的收获,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企业财会运行实践提出建设性意见。

四、毕业调研的成绩评定

根据会计类专业毕业调研、调研成果和调研报告撰写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毕业调研的实际,进行综合评定。实习调研与报告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

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1、毕业调研态度与调研工作量(30分)。其中:调研目的和任务是否明确(满分10分);调研任务的难易程度(满分10分);调研工作量大小(满分10分)。

2、能力水平与成果质量(70分)。其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满分10分);单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的鉴定(满分10分);调研任务完成情况(满分40分);调研报告撰写(满分10分)。

3、等级划分: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4、时间安排:2014年3月3日前完成调研资料;

2014年3月31日前 完成调研报告;

2014年3月4日--3月6日 教师上交《中期检查表》;

2014年4月1日至4月25日教师评定成绩;

2014年4月26日--4月30日 教师上交成绩;

2014年5月1日至15日教师上交评定后的毕业调研报告。

五、毕业实习/调研报告写作的要求

(一)毕业调研/实习报告的标题

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实习报告”、 “××关于××××的调研/实习报告”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建议用第一种方式。

(二)目录

(三)正文

1、调研/实习的目的

2、调研/实习的方法:在实习/调研的过程要注重实地调查,调查方法科学、先进,数据资料翔实。对于所使用调查的方法,如个别访谈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要祥细说明。

调研方法举例:

实地考察法。需要说明报告中哪里用了这个方法,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个别访谈法。需要说明报告中哪里用了这个方法,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问卷调查法。需要说明报告中哪里用了这个方法,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文献查阅法。需要说明报告中哪里用了这个方法,为什么用这个方法。

3、调研的内容与调研的过程

⑴ 毕业实习/调研的内容

调研内容见附录,其中(一)(二)(三)部分必须全面完成,(四)(五)(六)项中按实际进行调研,(七)(八)项尽可能完成。

⑵ 毕业实习/调研的过程

必需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①所参与会计的实践活动

②对实践工作的理解与认识等

4、毕业实习/调研的结论与建议

5、致谢

6、注释与参考文献

调研实习报告字数要求在3000~5000字,正文双面打印,一式一份上交。

会计学院

2013-11-15

附录:毕业实习/调研内容

为了对就业单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特别是对就业单位会计及财务工作的认识了解,毕业调研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基本情况:(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企业名称(写调研报告时可用别名)。

2、企业性质(国有或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合资、合作、联营、私营或合伙)。

3、企业规模(注册资本、资产总额、职工人数、生产规模等)。

4、企业发展历史和近三年生产能力、实现利润、取得荣誉等情况。

5、企业目前的主导产品或作业产值及国际国内行业水平。

6、企业目前的市场地位及前景;主要销售策略、销售渠道与定价制度;主要原材料、能源和技术供应情况。

7、企业当前经营目标、预算(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生产成本、费用、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等)和近期、中期、长远发展设想。

8、企业组织机构、人员分布、人员结构、管理体制、主要决策程序(生产经营、财务、组织人事、重大投资、重大资产重组、改制、改革等)及执行情况。

9、企业内控制度(投资、预算、采购、销售、存货、固定资产、现金和成本管理等)及执行情况。

10、企业主要文件(营业执照、企业章程、重要投资合同和主要借款合同等)、资源开发和利润分配政策。

11、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主导产品或作业工艺流程及其相应的主要经济业务事项。

12、企业主要资产(房屋建筑、仪器设备、存货)名录。

13、同类企业先进经济技术指标。

(二)企业会计核算:

1、会计制度及账户设置(级次:一级、二级、三级)。

2、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方法:会计制度、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记账基础及计价原则,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坏账的核算方法及确认原则、存货核算方法及分类、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长期债权投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分类、计价和折旧的方法、标准,在建工程的核算方法、无形资产计价和摊销方法、借款费用核算方法、收入及成本费用的确认原则、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核算内容等(按实际采用的)。

3、成本计算方法(实际采用的)。

4、近三年中任意两年年报数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5、企业会计核算程序(账务处理程序)。

(三)企业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体制及相关机构设置情况。

2、企业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情况(都建立了哪些规章制度)。

3、成本控制方法及其主要措施。

4、筹资渠道及方式。

5、对外投资方式及规模。

6、企业财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

(四)企业重大财务会计事项产生的原因和处理过程(简述)企业重大财务会计事项包括:企业改制、企业并购、企业剥离或分立、企业财务重整、企业增资扩股等内容。

(五)企业遇到什么重大财务会计疑难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没有解决,你认为应如何解决。

(六)企业经历的经济纠纷诉讼事件及其结果的财务会计处理。

(七)企业厂长经理对财会工作及财会人员的要求。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一、调研

在进行产品开发前做好市场调研,是保证决策正确的途径之一。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服装企业,开始新一季的产品开发之前,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调研。以新一季产品开发为目的的调研主要包括国际流行资讯调研、成衣市场调研。成衣市场调研又包含竞争对手产品调研、本品牌产品销售调研、街头时尚调研、品牌VIP客户调研、面辅料市场调研等内容。

二、产品风格定位

产品风格是产品所表现的设计理念,一个品牌应形成相对稳定的风格。但在主体风格稳定的情况下,可尝试将主体风格与其他风格进行嫁接,如简约风格可与优雅风格组合。风格组合不能丧失品牌原有风格印象,嫁接风格不能喧宾夺主。一些成熟的大品牌,开发二线品牌或者副牌,其风格可与主牌相异。

三、季度产品整体企划

1.产品主题企划。产品主题指反映目标群体在工作、休闲等方面的系列服饰概念名词。由设计总监拟定三至四个主题来开展季度产品研发。一般采用图文方式表达。图片要能表达服装的风格,文字包括主题名称、主题关键词、主题阐述。

2.品类及品类结构企划。首先确定每个主题下的产品类别及总件数,再细分各单品类的件数。因为产品是根据季节变化,以波段的方式成系列搭配上市,还需要确定每个主题各波段的主推款式、基本款式、形象款式的比例。

3.色系企划。每个主题的色系具有明显的色彩倾向,根据色彩在系列中所占面积多少可分为主打色、辅助色、点缀色。要注意三者间的比例关系。

4.面料企划。面料的开发与选配要按产品主题来进行,特别要注意每个上市波段面料的可搭配性及厚度是否合乎季节要求,可搭配性包含色彩的协调性,材料或肌理的可搭配性。主推面料与次重点面料要符合市场流行趋势,充分体现设计主题。同时,也需要考虑面料织造、染色后整理工艺对成本的影响。

5.廓型企划。服装廓型分为整体廓型和零部件造型。在进行廓型企划时,一般只对整体廓型进行界定。另外,设计总监也要给设计师提供参照图,以便他们直观感受款式的风格类型,开展产品设计工作。

6.纹样企划。纹样指服装面料的织造形成的花型和以各种工艺方式处理的图案。纹样在服装中起重要作用,有些纹样甚至成了品牌的标志。进行纹样企划时,要根据服装风格类型选择合适的纹样,并确定表现纹样的工艺及材料,以保证设计效果及控制成本。

7.细节企划。细节企划在产品企划中占重要地位,如果没有好的细节,整个产品会显得平淡无奇。设计元素及特色工艺、褶皱、吊染、材质肌理等都属于细节企划的范畴。

8.价格带企划。价格带企划是指对各波段单品的主要价格范围作限定,并给出主推价位,便于设计师在面料选料、款式设计、印花等设计时进行成本控制。

9.品类搭配图企划。品类搭配图有助于指导设计师始终贯穿配套设计的意识。品类搭配图包括色彩的搭配、面料类型的搭配、穿着方式的搭配。

10.实施计划。企划方案应包括实施计划,这属于设计管理的范畴。实施计划包括工作项目、起止时间、责任人等栏目,便于设计师团队自我检查工作进度,也利于设计总监进行管理。

四、主题产品设计开发

1.产品设计。整体企划之后,开始由设计师团队进行产品设计。设计师须按照整体企划的要求,将每个波段的面料小样分门别类剪贴在一起,制作面料卡。

2.审图。审图是指设计总监筛选设计师提交的草图,选出符合产品主题设计要求的款式进行样衣制作。审图是设计总监进行设计管理、保证设计效果的重要手段。

3.制版。依据选中的草图,编制样品试制单,经设计总监签字后提交制版部门进行制版。样品试制单要尽可能以文字和数据的方式将造型的要求交代清楚。

4.样衣制作。设计师将样品试制单、纸样、面辅料一并递交到样衣制作部门。设计师要跟进样衣制作过程,以保证样衣的尺寸、造型等合乎设计要求。

5.阶段性样衣审核。阶段性样衣审核由设计部总监、设计经理在产品开发部内部集中审核,一般由试衣模特着装后挑选样衣,淘汰不合乎要求的服装。

6.补图重新进行样衣制作与审核。阶段性样衣审核后,设计师应对照企划案中产品数量的要求,补充产品设计。

五、产品订货会

1.产品形象画册拍摄。产品形象画册是提升产品形象的重要载体,制作流程包括:拟定样品拍摄方案;根据产品主题,挑选服装系列及数量;实地拍摄;挑选服装样片;与平面设计师沟通,完成画册制作。

2.产品订货手册制作。产品订货手册是用于指导商订货的小册子,包含产品的风格、主题、色系、主题产品的波段、每波段的产品搭配,单品的价格、卖点介绍等。

3.产品陈列手册制作。产品陈列手册是用来指导和规范终端店铺陈列的文件,制作流程如下:按主题,分上货波段整理大货生产的样品;拟定陈列方案,以草图表现每波段货品的陈列方式;分主题波段,依次拍摄服装,并记录每张照片服装的货号;设计画册版式,完成画册制作。

4.产品订货会指导。产品订货会指导包括产品说明会、现场指导、产品分析调整。

六、整理技术文件,配合生产下单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培养目标 教学改革 调研报告 课程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模具是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产品。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模具技术应用性人才是制造业紧缺人才,大多数高职高专工科院校都开办有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我院从 1985年7月开始招收中专生,2003年开始招收3年制大专生,有着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基础扎实,现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举办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学院重点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是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核心,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必须根据专业技术的发展,按照“专业服从于市场、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以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为重点和突破口,按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体系和内容,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体现实用性、综合性和先进性。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基础课之一,该课程主要讲授冲压工艺的基本原理及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内容比较繁杂,知识涵盖而宽,实践性、综合性强,授课与学习难度较大。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具行业对模具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目前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三大误区:(1)课程体系存在学科化倾向。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相关课程联系、配合较差;(2)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3)教学与生产岗位脱节。

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模具技能人才,必须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败。

二、课程改革建设思路与方案:

(一)课程简介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作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前提是在前修课程《机械制造基础》、《公差测量与配合技术》、《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技术》、《冲压与注塑成型设备》、《模具认知实训》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他充分运用前修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来学习冷冲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为必修课,每周4课时,共160 课时。

(二)课程改革的方案

1、以就业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从冲压模具技术实际应用出发,使学生具备中等复杂程度冲压件的工艺编制、模具设计、模具调试与装配等方面的能力,并能及时反应本学科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发展前沿。可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将冲压成型设备、模具材料、冷冲压土艺与模具制造、CAD /C AM技术等课程内容有机整合,采用模块式教学。整个课程内容划分为3个模块:基础模块、重点模块和难点模块,进行层次教学,深入浅出。学生若能掌握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成形模的多个案例设计,也就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精髓,其它冲压模具设计即可融会贯通,满足企业工作岗位技能需求,最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套中等复杂的模具。

2、更新教学力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方法:

①计算机辅助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各行各业中都应用到了计算机这种现代技术工具,目前我国的教育领域也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以下简称CAD)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幻灯、录像和电脑等现代多媒体手段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冲压模具课程内容非常多,图片也多,通过多媒体的引入,可以将 Flash论坛由动画以及教学录像等充实到课堂上来,老师容易讲解,每次课的内容也能比以前更加丰富和充实,学生接受起来也觉得容易。

②现场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员的积极性,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启迪学员思维的同时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变单“灌输式”教学为现场教学、案例式教学。在模具实训中心、实验室等实习实训场地进行教学,边讲边练,使学生对所讲述内容有完全的了解和真正的认识,极人地丰富了他们的现场经验,为理论与实践结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③互动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就要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要围绕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采用相宜的互动教学模式互动的“动”,不应仅仅是课上的“动”,也应包括课下的“动”,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师生同时进行双向思维活动都应是互动的内容。

3、加强实践教学比重。以就业为导向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综合实践是教学过程最终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包括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通过“真刀实枪”的实训,巩固了学生所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知识,使学生的软件操作技能、机床设计技能、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使学生具备进行中等复杂冲压件的成形工艺编制、冲模设计与冲模制造工艺编制的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针对传统考核力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我们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重视考核内容的全面性,重点突出性和方式的灵活性。总成绩由考试卷面成绩(30 %)、实践成绩(40%)、平时成绩(30%)组成。改革后,要求授课老师参与实践,与车间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增加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动手的机会,同时注重这方面的考核,最后要求学生做个中等复杂模具的设计,作为实践考核的方式,并以 40%计入该课程的考核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考核增加为考勤,提问、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等多方位的考核。

参考文献: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根据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的身份、职业等情况将参与调研的人员分为3个调研组,分别为教师调研组、顶岗实习学生调研组和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组,约用两年时间进行深入调研。一是教师调研组。由我系焊接专业骨干教师和负责就业的领导、工作人员组成。主要利用外出指导和管理顶岗实习学生、就业洽谈等便利和机会,与用人企业接触,开展企业走访、往届毕业生座谈、会议交流等形式的调研工作。二是顶岗实习学生调研组。在2009~2010年两年内,我系约有500名焊接专业毕业生参与顶岗实习环节。根据顶岗实习学生的地域分布、企业分布等特点,及时成立顶岗实习学生调研组,由学生会干部任组长,开展本地区、本企业的调研工作。该组主要以问卷调查和调研报告的形式反馈调研信息。三是暑期社会实践调研组。2009年和2010年暑期分别组织了调研、实践、服务为一体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包头市青山区装备工业园区和稀土高新区的企业生产状况、用人需求,并参与生产实践,了解焊接生产状况、设备使用等。该组主要以问卷调查和调研报告的形式反馈调研信息。此次调研走访企业30家,《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调查表》各发放300份,回收有效问卷各283份。

二、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1.包头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概况包头市为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已成为包头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的每年资产总额超过300亿元,产品销售收入达180亿元。“十一五”期间,包头市将紧紧依托包钢集团、一机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和北方奔驰公司等驻区特大企业在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等方面强大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整合现有装备制造业资源,重点发展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风电设备及零部件制造,重型装备和专用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形成年产重型载重汽车4.5万辆,各类改装车辆10万台,各类工程机械及液压支架、掘进机等矿山设备3000台(套),铁路车辆5000辆,超高压钢管、厚壁锅炉管、抽油杆、螺旋焊管等石化管道设备60万吨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以上,使包头成为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的现代机械装备制造基地。

2.焊接技术的地位和需求状况随着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焊接技术正在进行着结构性的转变,以高效、节能、优质及其工艺过程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为特征的现代焊接技术逐步取代耗能大、效率低和工作环境差的传统手工焊接工艺。但焊接生产的第一线高素质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及焊接从业人员的不合理结构,阻碍先进焊接生产技术的普遍应用。调研结果显示:在焊接结构生产第一线负责将设计转化为产品的技术员在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另外,焊接技术工人队伍中,焊接技师及高级技师数量较少,这都说明在焊接生产的第一线高素质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焊接技术是包头装备制造业的主要产品如机车车辆、风电设备、重型装备等生产过程中关键的制造技术,焊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必将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包头及周边地区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分析可知,企业急需熟练掌握现代焊接技术操作技能、具备工艺设计与现场实施、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控能力、熟悉焊接高新技术,并能将其转化应用于现实生产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近三年的焊接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约达2000余人。

3.企业对焊接人才的要求目前,企业招聘人员主要有两个途径,即通过劳动市场招聘和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在劳动市场招聘的主要目的为招到技能水平相对较高的熟练焊工,解决或缓解生产任务繁重的燃眉之急,而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是为了拥有具有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具备一定实践操作技能、又有可塑性强的年轻技术工人,以充实焊工队伍,作为技术人才储备。近三年,各学历人才在新录用人员中的比例:本科生20%,高职生50%,中专、技校、职高生30%。国有企业重视员工的培训环节,注重员工的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升,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和安排,而民营企业则更加注重生产效率,一步招到所需岗位的合适人才,较少考虑员工培训或培养。从高职学生的分配岗位而言,虽然不同类型的生产企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总体上基本相同,即高职学生的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工人岗位,其次是生产一线管理岗位,少数人在中层或高层管理岗位。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适合生产加工工序较复杂,并对加工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他们的基本素质较好,基本功相对扎实,自学能力较强,操作技能的提升较快,有一定的团队合作精神,上手较快,适应能力强,能够胜任多个岗位需求。但部分高职学生不安心工作,对岗位和薪酬的期望值过高。企业看重员工是否能够积极、主动、踏实、有责任心地去为企业服务,是否能够忠于职守、服从调动、遵守制度等方面。问卷调查也显示: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分别排在前3位。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高职学生专业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如图2所示。生产企业要求焊接高职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焊接操作技能、实施焊接工艺能力、焊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等,而对外语、计算机使用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只作为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改革过程中,要突出或加强学生的焊接操作技能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

4.焊接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项对我院近年焊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分析内容。调查结果显示,焊接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焊接操作70%,焊接工艺设计与实施15%;次要岗位为焊接质量检验6%,焊接生产管理6%,其他3%。因此,在课程建设中应根据就业岗位的分布特点,描述岗位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再根据工作的相关性,对工作任务进行整合重组,确定岗位职业能力(行动领域),构建学习领域即课程体系。

三、结论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2005年机电产品出口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10月,**市机电产品累计出口2452万美元,同比增长76.1%,占全市自营出口额的32.3%;全市机电出口增长较大的产品是:打火机出口1621万美元,同比增长99.5%;金属制品出口522万美元,同比增长94.7%;机械设备出口243万美元,同比增长15.1%。

二、机电产品出口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进出口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

年初,向全市各县(市)下达了机电产品出口任务,同时对各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也下达了进出口指标。

(二)发动申报登记自营进出口企业,扩大出口创汇队伍。对于一些在沿海地区有机电产品出口的企业,**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发动工作,说服其申办进出口权,为**机电产品出口创汇做贡献。1-11月**市共有8家机电产品企业新获进出口权。

(三)深入企业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了《充分挖掘出口潜力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和《邵东打火机、五金工具出口基地调研》等调研报告,为全市机电产品出口献计献策。

(四)督促邵东县加快建设打火机、五金工具出口基地。。在该县财政紧张的状况下,对周官桥、仙槎桥和火厂坪三个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各投入启动资金500万元,并聘请专家对出口基地的布局进行了充分论证。打火机形成了以周官桥乡桥口工业园、顺发工业园为龙头的两条生产带,年生产量达24亿只左右,年产值5亿元。五金工具生产形成以仙槎桥、火厂坪为中心的出口基地,年生产金属制品20000吨,预计年出口额1100万美元。

(五)积极发动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参加97届、98届春秋季广交会、2005年东盟博览会、2005乌干达国际博览会和阿联酋沙迦商品展销会。第98届广交会上,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成交额达122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47%,创我市自参加广交会以来机电产品进出口成交历史新高。主要成交产品有打火机、五金工具等,主要出口到东欧、南美、中东、东南亚、日本及埃及等32个国家和地区。

乌干达国际博览会**市是首次参会,共组织了5家企业参展。会上共达成产品出口意向475万美元,其中打火机320万美元,五金工具90万美元。为搞好这次参展,**市组织企业做了大量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共向大会申报标准摊位5个,共挑选五金工具、打火机、圆珠笔、节能灯、锁具等6大类产品186个品种参展。此次参展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市先后两次组织企业前往坎帕拉市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产品需求和价格等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同时,还组织了一次市场开拓座谈会,邀请了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樊桂金大使、经济参赞周善青以及在乌干达的商界华人代表参加,一起研讨**打火机、五金工具等产品如何迅速进入非洲市场。

(六)向省厅争取各种外贸发展资金,为**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争取外贸研发资金20万元,为邵纺机等企业争取专利产品奖励资金近十万元。

(七)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工作,鼓励开展网上贸易。经过多次深入企业宣传发动,目前,**市大部分机电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积极与中国机电网湖南机电视窗进行链接。开展网上贸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机电产品出口主要受资金限制,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出口小打小闹。

(二)机电出口企业大部分厂房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档次低,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品牌意识不强。

(三)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小富则安、小康则逸,做生意只求眼前利益,不求做大做强。不愿放弃传统而落后的工艺,所以企业无法创新工艺,无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无法提高档次和质量,以致出口产品无法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始终只能在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国家中销售。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第6篇

 

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1

 

石油化工是我市的支柱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多家东营地炼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辖区内获批进口原油指标总量超过胜利油田年产量,未来原油加工量和整体装置开工负荷率将明显提高。

 

1 石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016年,东营市规模以上石化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为4461.2亿元、4431.2亿元、182.2亿元、294.4亿元,分别占地方工业34.5%、36.1%、22.1%、26.8%。石油化工产业经过多年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不断延伸和整合产业链,已形成炼油、石化、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等中下游配套完善、规模庞大、特色明显的产业集群格局,壮大成为全国地炼企业最为集中、规模最大的地市,2016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900万吨/年。

 

(一)集约效应优势明显。石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临港石化产业基地及东营区、广饶县境内。通过系列技術、装备、工艺等改造提升,国Ⅴ标准成品油供应全国各地,油田化学品成熟对接胜利油田市场,化工新材料方兴未艾,石化产业效益和竞争能力大幅度提高,2016年石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431.2亿元,完成投资317.3亿元,工业用地平均销售收入达到12622万元/公顷,单位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达到9336万元/公顷;加工原油和燃料油4893万吨,占全国原油加工量的9.06%,主要产品成品油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9%,居于国内地级市首位;石化产业销售收入占到集群销售收入的95%。

 

(二)创新能力提升强劲。集群内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了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2016年,规模以上石化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研发经费投入增加,带动了专利申请、新产品销售等的快速增长。整个石化产业集群的研发能力和水平都居于国内同行业前列,居于国内地级市石化产业的首位。

 

(三)资源节约效果明显。强化目标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健全长效机制,全市超额完成了“十二五”下降17%的节能目标任务。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对化工企业“三评级一评价”(节能、安全、环保评级和综合评价)工作,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项指标都居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四)两化融合深度契合。集群内石化企业实现了全厂DCS、ERP、SIS系统,原油调和、石油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供应链的协同优化系统法应用,广泛应用了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平台、三维数字化平台、物联网接入平台、生产优化工具,普遍应用了移动巡检、移动作业、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应急指挥、智能仓储等智能手持终端等,两化融合程度居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联合石化协会开展石化企业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工作,垦利石化、胜星化工、海科集团等3家企业试点成效明显。开展了化工园区(聚集区)智能化改造工作。重点对临港石化产业基地进行智能化提升,建成了产业园应急指挥中心,建设了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打造集智慧办公、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应急、智慧能源、智慧安防、公用工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园区体系。

 

(五)集群产业配套完善。集群在临港物流、研发孵化、原料储运、高端石油装备制造、交易平台、生产销售建设等领域配套完善。临港物流。建设了万吨级深水大港——东营港,码头总量达到39个,港口吞吐能力达到6000万吨,成为涵盖液化品、散杂货、客运、集装箱等多种运输业务的区域性中心港口。油气运管道。已建在用原油管道11条,辖区总长度354公里,本市炼化企业管道供应能力1780万吨;全市建成成品油管道3条,长21公里,成品油外输能力900万吨;建成长输天然气管道7条,辖区总长度265公里,资源供应能力20亿方/年。研发孵化。东营市石化产业辖区内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石油石化行业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建有36个国家及省部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学校企业山东石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石油石化行业重要的科研中试及工业试验基地。以石油石化为特色、以高端科技服务业为主要业态,规划并开工建设了东营创新广场等科技孵化设施。交易平台。华东石油交易中心打造集信息交互、线上交易、区域交收、在线金融、智能物流、价格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石油石化产品交易平台。

 

2 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几点思考

 

(一)“炼化一体化”是大型石化提质增效的根本方向。“炼化一体化”是集上游炼制到下游化工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生产经营方式,其最大优势是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生产效率高、产业结构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依托东营市现有炼油产业基础,进行整合优化,提升炼化一体化水平。按照“大型化、一体化、集约化、清洁化、园区化”思路,采用“常减压-渣油加氢脱硫-蜡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蜡油加氢裂化”的总加工路线,实现全加氢型炼化一体化流程,提高装置规模和经济性,依托园区条件集中供应氢气和水电汽风等,生产过程清洁、安环、环保。近期重点是整合炼油企业资源,向烯烃、芳烃领域进行延伸,提高基础石化原料供给能力,同时减少成品油产量。远期重点是对落后炼油产能进行整合置换,通过淘汰东营市部分炼油产能,在东营石化产业基地新建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技术水平,实现产业升级。

 

(二)延伸产业链是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破解之道。当前,柴汽油的加工利润空间已十分有限,并且随着进口原油市场的开放,利润空间将会逐步压缩。石化产业向化工方向发展已是当前行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破解之道,学习惠州石化、九江石化等大型石化企业通过加大技术引进和研发投入,延伸石化产业链条,推进建设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化工新材料和高端转用化学品项目,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路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促进东营市化工产业链的增值。

 

(三)调整优化布局是石化产业集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东营市北部地区重点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加强现有企业的安全环保节能监管,推进环境敏感区内的化工企业向石化产业基地搬迁,兼顾目前己经形成的重点企业发展需求,将基地建设与布局优化充分结合,提升化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化工产业与城镇、环境的和谐发展。

 

(四)实行一体化管理是提高化工园区发展水平的迫切要求。坚持“五个一体化”的原则,即以产业一体化为核心,实现公用辅助工程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和管理服务一体化,化工园区管廊、码头、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配套要到位,水、电、气(汽)、煤炭等生产物资由统一部门进行管理,并且采取市场化方式进行运营维护。设置应急管理中心,统一应急事件的指挥和处置。

 

(五)智能工厂建设是打造精品石化企业的有效手段。推动先进优化系统(APC)在石化和化工企业的应用。提高生产执行系统(MES)应用普及率、覆盖范围及应用深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过程、物流仓储产供销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产品可追溯、制造过程可监控、效益可实时计算的目标。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在激发新潜能、重构生产体系、引领组织变革、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石化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管控模式变革,全面提高安全环保、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绿色低碳水平,促进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提升,着力打造产品特色鲜明、服务竞争力强、盈利能力水平高的精品石化企业。

 

东营市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2

 

近日,由山东省东营市政协牵头,东营市海洋与渔业、科技等部门联合进行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工作结束,形成了《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总结东营市海洋经济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报告》指出,2012年东营市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拉动该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海洋渔业快速发展,海洋工业初具规模,海洋服务业逐步提高;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港口建设进展顺利,初步建成了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液体化工品集散地;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已获得大批科研成果;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但该市海洋经济也存在着规划体系不够完善,海洋经济总量小、质量不高,海洋经济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六条建议:一是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规划海洋经济发展,构建“三区两带”发展新格局,规划建设功能区,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的控制性作用;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二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发展海洋渔业,优化提升海洋化工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加快推进海洋旅游业。三是坚持科技兴海,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海洋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海洋承载能力。五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六是制定配套措施,加大保障力度。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造型设计基础 设计教学 课题选择 思维方式

一、引言

设计基础课程通常是绝大多数学生真正涉足设计领域的起点,针对后期的综合设计而言是一个个必不可少的构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贯性也证明了设计基础课程的不可或缺性。工业设计教育是由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设计课程共同构筑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又是设计基础课程的核心课程,也是向专业设计课程过渡的重要环节。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设计基础课程能否顺利地向专业设计课程过渡的关键所在。尤其在思维方式上,可以说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个不小的挑战。

二、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发展脉络

在包豪斯成立的时候,伊顿设计了系列的以平面视觉为中心的课程,称为设计专业基础课。国内的设计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基础图案、图形设计等等。就三大构成而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设计专业也不断细化,三大构成作为所有设计专业(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环艺设计、服装设计、展示设计、珠宝首饰设计等)的主要设计基础课程,显然已经跟不上设计专业多方位发展的要求,“构成”在研究“形态”时常常将相关因素分割开来考虑,从而导致在实际运用中无法综合处理“形态”的诸多问题。其次,“构成”对材料的材性、工艺性等研究的不够深入,以致造型最终成为过于追求形式的“花架子”。

针对上述状况,国外的设计院校已经意识到构成课程不可能顾及所有的不同的设计专业的缺陷,已经走在前面做了教学课程的调整。国内工业设计教育工作者通过出国学习,逐渐意识到这一点,随后既结合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并融入我国的特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就工业设计专业而言,整合三大构成为一门以培养设计思维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课程――“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新的教学理念不拘泥于教学的最终结果,特别强调造型的中间过程,注重学生观念的更新及对方式、方法的掌握,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建立正确的评价体系,为最终向专业课过渡奠定牢固而坚实的基础。有的学校称之为“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有的学校称之为――“产品基础形态设计”等,内容相似,名称不同而已)。此课程从根本上弥补了三大构成的不足,她紧紧围绕“形态”这一中心,综合研究结构、材料、工艺、色彩、肌理等因素与形态的有机联系,力求扬长避短,各尽所能。并且在课程创新思维的培养上更加生活化、现实化、具体化。

三、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之现状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及学生反馈信息情况表明,教学效果不太乐观。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课题训练,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此特意安排一些课题设计:形的语义设计、方式定义设计、纸坐具设计、鸟巢设计等等;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利用人的本能的好奇心、刺激感,启发灵感,挖掘潜在的智能,抛弃传统的、偏见的、经验的约束,从而养成好的的设计思维方式。但是有些学生认为作业的最后形式和立体构成没有什么两样,作业相比立体构成而言,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文字游戏而已。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设计学生生源现状

目前的初、中等教育严格地讲,几乎没有设计教育,因此,大部分新生就暴露出如下问题:

(1)设计观。无论艺术考生还是理工科入学的新生,要么将设计等同于艺术,要么将设计等同于装饰,要么对设计一点也不了解。

(2)艺术观。认为写实性表现是天经地义的基础,“画得好坏”就决定设计能力。

(3)形式意识。由于某些影响,或将其理解为“工艺美术”的美化手法,或毫无认识。

(4)问题求解观。认为解决问题的途径非此即彼,不去寻求两个以上的途径。

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招生来源文理兼收,学生对设计的认知度本身很脆弱。如果“三大构成”和已经整合了三大构成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同时存在,有些课程设计内容相近重复,学生对课程设置产生疑问是理所当然的。

2.与专业设计课程的关系有待改善

设计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的重要衔接课程,两者的关系理应十分密切。不顾两者的联系强行地将其分割开来,彼此孤立地进行授课,设计基础课程对专业设计课程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由于认识的差异,“三大构成”依然是我校和有些设计院校的设计主要课程,对科学新兴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没有足够的认识,有弊病存在在所难免。尽管现状如此,整合工业设计教学计划和界定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依然必要。

四、改善教学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方式

1.课程引导

在特殊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给学生讲解工业设计教学大纲的整体思路和框架,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整体清晰的认识。由于我校“三大构成”还在授课,强调的要点一方面要肯定积极的因素,同时对于“立体构成”要有中肯的讲解;另一方面,对于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开设,要正确的引导,它是设计基础课程,同时也做到了和设计专业课程的无缝衔接,并告知学生该课程的要求和课程进度安排。

2.课程目的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是设计课程中具有指导性质的课程,我校在大二开课,课程的目的需要学生对产品形态诸多因素的理解和认识,并熟悉诸多产品物质因素(色彩、肌理、质感、结构、材料、工艺等)形成产品存在的依据。根据“造型概念”,在展开相关方案过程中,探讨整合材料、构造、形态之间关系的可能性。

3.课程内容(教材选定清华大学出版社邱松老师编著的《造型设计基础》)

以教材章节为主导讲解(可以制作课件教授),通过对色彩、肌理、质感、结构、材料、工艺的认识,做相关的思考和作业训练。从而提高材料的材性、材型和结构特征,以形成“产品造型”概念。

4.创新教学,对作业要求方式做调整

课题设计除了造型设计基础教材上的作业模块训练以外(形的语义设计、方式定义设计、纸坐具设计、鸟巢设计等),教师认真分析了课后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信息,在作业训练方式上做了大胆的调整,48课时分配为:12课程教授基本理论课;12课时学生外出调研,并整合调研报告;12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学生以毕业答辩的方式介绍外出调研资料,以PPT形式呈现;最后的12课时对整个作业做讲评,由于每个年级的状况都是不同的,根据学生掌握课程的情况,回顾课程并拓展知识面,以便和后面的专业设计课程有一定的衔接。

5.系列作业之一举例

综合造型研究作业――“柳州之桥”

作业目的:

柳州的美丽,在于有一座中心岛,城市以小岛为中心发散建设,有山有水,还有十几座姿态各异的桥梁。

通过学习“造型形态基础”课程,请选择三座大桥,从外观、色彩、材料、结构、工艺技术、细节处理、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调研,训练设计师综合“造型”的各种因素分析能力,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好的设计思维方式。

作业要求:

分组(三人)作业。

选择三座大桥分别进行调研。

整理资料,以PPT形式进行演示答辩。

五、结束语

刚开始上造型设计课程,平常的作业总是在教室课堂完成,很多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而且做完作业之后也不明白为什么做,在思维方式上几乎没有太大的感受。但是造型基础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和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树立设计师的思想模式,并且还要学生认知该课程和设计专业课程是紧密衔接的关系。在改进作业之后,学生走出去感受身边的事物,感受到课堂和生活中设计的关联,设计无处不在。首次使用PPT课件来演示自己的调研报告,开始认识了图表设计和版式设计。对设计专业有了切身的感受,提高了学习设计专业的兴趣。通过同学们的反馈信息,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鲁晓波,严扬.2001清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工艺产品调研报告范文第8篇

一、报告前言 根据《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之规定,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品为原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工业生产活动。其相关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橡胶制品业等12大类。

安康位于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的几何中心,南依大巴山北坡,北靠秦岭主脊,汉江由西向东贯穿其中。境内两山夹一川的自然地貌和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蕴育着丰富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年来,各县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纺织和医药制造等六大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已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财政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为有效探索农产业加工业发展途径,近期,市工信局组织开展了农产品加工及其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重点产业专题调研,并撰写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二、发展现状 (一)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单位个数为12485户,占全市工业的77.27%;从业人员46632人,占全市工业的43.98%;完成增加值31.81亿元,占全市工业的38.65%;完成总产值88.67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9.02%;实交税金6.22亿元,占全市工业的49.15%;提供劳动者报酬7.77亿元,占全市工业的34.43%;(20xx年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见附表1)。

(二)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市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个数为109户,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2.63%;从业人员10877人,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2.91%;完成增加值19.7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4.43%;完成总产值52.1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2.98%;实交税金5.17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4.77%;实现利润3.5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21.97%(20xx年XX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见附表2)。

(三)六大重点行业发展现状

XX市农产品加工业涉及到统计分类各个行业。20xx年,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制品、纺织和医药制造等六大行业完成总产值78.62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88.67%,已成为六大重点行业(20xx年XX市全部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见附表3,20xx年XX市规模农产品加工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见附表4)。

1、农副食品加工业。包括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制糖、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蔬菜加工和其它。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7589个,完成总产值36.51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41.17%。

2、食品制造业。包括焙烤食品加工、糕点制造、方便食品制造、乳制品制造、调味品制造和其他。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784个,完成总产值9.86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11.12%。

3、饮料制造业。包括酒的制造、软饮料制造和精制茶制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954个,完成总产值6.22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7.02%。

4、烟草制品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烟草制品业单位数22户,完成总产值8.06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9.09%。

5、纺织业。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纺织业单位数132户,完成总产值8.31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9.37%。

6、医药制造业。包括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和生物生化制品制造。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有单位数27个,完成总产值9.66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10.89%。

三、主要特点 (一)主导产业初步形成

据专题调研资料显示,目前,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产业已成为安康农产品加工业的主导产业(各产业调研报告见附件1-8),其中魔芋和茧丝绸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占有相当份额。

(二)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20xx年,全市109户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52.17亿元,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的58.84%,其中魔东魔芋、江兴医化、雨润集团、新兴米业、安康正大、金福海油脂等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三)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88.67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0.79%,其中,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规模农产品加工业完成总产值52.17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3.50%,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

(四)产品结构趋向合理

20xx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涉及统计分类的各个行业,但主要产品只有32种,大都是来自于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并且都属于国家扶持发展的产品,符合绿色发展理念,产品结构不断趋向合理(20xx年XX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统计表见附表5)。

四、存在问题 (一)企业规模小

20xx年,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中,个体经营户为11673户,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数的93.50%,而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仅占6.5%,其中,年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仅占0.87%。

(二)产品附加值低

从加工单位看,农产品初加工单位数较多,深加工和精加工较少,增值能力差;从产品品质上看,大多数产品档次低,包装差,产品品质不高;从产品用途上来看,初级原料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产品附加值低。

(三)基地建设不配套

由于基地建设没有跟上,可供加工的农产品不足,造成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过剩。据调查资料显示,20xx年,仅食品植物油生产能力过剩近2万吨,茶叶生产能力过剩近100吨。其中,秦东魔芋、江兴医化、金福海油脂等大部分龙头企业都存在着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问题。

(四)共性问题尤为突出

人才短缺、融资困难和发展环境不尽人意等制约瓶颈一直是工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加之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小、底子薄、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五、建议意见 (一)发展壮大主导产业

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及《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结合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际,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进行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措施,大力发展魔芋、黄姜、茶叶、生猪、油料、粮食、制药、茧丝绸等主导产业,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鼓励和引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在规划和建设项目上,实行优先审报,重点倾斜扶持;在企业融资上,积极组织开展银企业合作,解决融资难题;在原料基地建设上,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原料供应,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三)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鼓励农产品加工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选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生产工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确保农产品加工业产品质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建立科学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