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字: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 G874 文献标识码: A

一、地图空间信息量的相关研究

地图空间信息量度量是地图信息传输理论的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定量计算地图空间信息量一方面可以为地图设计、地图分析评价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亦为地图综合提供选取标准,控制地图综合的评价指标。鉴于此,此处紧紧围绕地图空间信息量的度量这一基础研究问题,分别从地图元素层次和专题地图层次研究空间信息量度量的方法,并探讨地图空间信息量度量在地图信息传输和制图综合中的初步应用。具体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地分析了地图空间信息量度量的当前进展,包括地图空间信息的分类、度量方法及其应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为了建立合理的地图空间信息量度量模型,分析了不同领域的信息定义,指出了信息产生的本质即多样性或差异性特征,并结合地图制图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地图空间信息的定义、分类方法、度量准则以及基于特征的信息量度量的数学模型2.系统地研究了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的空间信息量度量方法。针对点要素的空间信息量度量,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弧比弦算法,并用来定量描述节点的重要性程度,进而建立了节点的空间信息量度量方法。针对线要素和面要素,提出了基于认知的线、面要素几何形态分解方法,给出了定量的描述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策略,分别提出了基于弯曲的线要素空间信息量度量方法和基于凸包的面要素空间信息量度量方法。最后,采用实际的地图要素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3.系统地研究了点状专题图、线状专题图和面状专题图的空间信息量度量方法。采用“专题地图空间信息的认知空间信息内容构成空间信息内容描述空间信息量的层次度量”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提出了专题图空间信息的层次分类和描述方法,包括元素层次的结构形态信息、邻域层次的拓扑邻接信息和整体层次的空间分布信息,并分别建立了各层次空间信息量的计算模型。最后,采用实际地图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合理性验证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二、地理信息服务方法研究

地理信息服务有效促进了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功能复用,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或组织将自己拥有的地理空间数据和软件功能开放为地理信息服务供人们享用。然而,随着网络上地理信息服务的数量不断增多,人们获取满足需求的地理信息服务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迫切需要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方法来帮助人们查找和选择所需服务。引入信息检索技术、语义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多属性综合评价技术来研究地理信息服务发现方法,从基于基本描述和简单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基于本体语义和规则支持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基于分类与聚类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以及基于QoS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的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从地理信息系统的服务化转变、地理信息服务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的背景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研究的重要意义。确立了网络服务技术、语义网技术、网络服务质量评价作为地理信息服务发现三大技术基础并阐述了相关理论和方法。给出了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的定义,提出了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的框架和方法,总结了地理信息服务发现的评价方法。2.现有网络环境下,基于关键字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方法无法取得满意的服务查找效果。针对此问题,论文引入信息检索技术、WordNet词汇语义技术进行改进,实现了基于基本描述和简单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方法。基于基本描述的地理信息服务匹配方法将基于编辑距离的服务名称匹配和基于向量空间的服务描述匹配相结合。然后重点研究了基于简单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匹配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虚拟文档和引入WordNet词汇语义实现“操作级”的地理信息服务匹配,且能够支持词汇间同义关系、上位关系和下位关系的简单语义功能。3.研究了基于本体语义和规则支持的地理信息服务发现方法以解决语义环境下的服务发现问题。围绕该问题,分析了地理信息本体构建的准则、方法与工具、地理信息本体的逻辑构成、地理信息本体的集成方法。然后从数据或信息语义、功能或操作语义、执行语义和服务质量语义四个方面出发,明确了地理信息服务的语义蕴含,并运用OWL-S对地理信息服务进行语义化描述。将加权语义距离和Wu-Palmer法相结合,改进了本体概念语义相似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服务接口依赖关系,提出了支持接口多态性的本体语义地理信息服务输入输出IO匹配方法,然后进一步研究了规则支持的地理信息服务前提效果PE匹配方法。4.针对数量的增多和种类的繁杂多样使得地理信息服务变得混乱和无规则而影响服务发现效率的问题,论文提出将分类与聚类应用于地理信息服务发现。为此,分析了地理信息服务分类规范,为地理信息服务机器分类算法的类标选择奠定基础,并将朴素贝叶斯分类和k邻近分类法用于地理信息服务自动分类,实现了相关算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阐述了地理信息服务类别匹配的方法。

三、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任务

1. 以空间认知为核心的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目前, 在地图空间认知研究方面, 理论体系尚不完善, 空间认知过程研究不够深入, 用于指导地图设计和可视化还不够有力。据此, 今后要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1) 空间认知理论体系框架;

(2) 空间认知过程、实验方法与技术;

(3).地图可视化系统中的地图关系及表示方法;

2. 基于保质设计的地图自动制图综合及其过程控制的智能化将取得突破性进展, 并进入实用化阶段

目前的研究离实际应用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是自动综合模型、算法还不具普适性; 二是自动综合结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 还必须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今后重点研究的问题应包括:

(1) 几何信息的尺度依赖与空间认知理论的联系;

(2) 多尺度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3) 网络环境下的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与在线式自动综合理论与方法质量评价;

3. 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向图形( 矢量数据) 、影像( 栅格数据) 和数字高程模型( 格网数据)的多源数据一体化及完全面向对象发展

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 我国在该领域应重点研究:

(1) 图形( 矢量数据) 、影像( 栅格数据) 与数字高程模型( 格网数据) 数据融合的理论和方法;

(2) 海量图形、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及高效快速索引技术;

(3) 基于图形、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数据一体化的完全面向对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夏文珏, 李􀀁 斌, 龚健雅.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动态GIS服务链研究[J]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5, 30(11) : 982- 985.

[2]祝玉华, 王家耀. 基于Multi Agents 的Web GI S 体系结构研究[A] . 中国数字城市发展战略论文集[C] .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5.

[3] 武芳, 邓红艳, 钱海忠. 基于遗传算法的线要素自动化简模型[J] . 测绘学报, 2003, 32(4) : 345- 355.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制度转向 制度理论

[分类号]G3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动时期,无论是研究的主要论题,还是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方法,都面临着一次深刻的变革。这次变革使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制度层面,制度转向也因此成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理论发展与创新的路径之一。

1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转向的成因

1.1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困境

自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围绕该领域的研究始终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的情况。这是因为,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信息资源管理继承了管理学历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或重视技术应用或重视理论研究的两极化倾向;而信息技术的超常规发展,信息环境的网络化、数字化使得有关学者对于技术因素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人文因素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两者之间的距离。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很难对实践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做出系统化解释,也很难为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时至今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由于其内在的理论局限而逐渐陷入了困境。如果片面地选取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侧面,用特定方法进行孤立地研究,就会肢解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原貌,造成研究活动的分裂:采用的方法越严谨、技术越精确、控制越严密,得出的研究结论越有可能远离现实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学术理性要求我们寻求一个超越单一技术观与人文观的新的理论范式。这个范式不仅要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同样要将政策、惯例、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人文科学研究对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合技术观与人文观之间的差异,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1.2 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情境日趋复杂

网络的普及,资源的数字化,计算机信息系统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方面,使得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情境日趋复杂。即管理对象数量不断增长、管理内容日趋丰富,管理技术与方法不断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复杂的难题,新的信息媒介和信息传播方式在社会的广泛应用中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无法应对的问题。诸如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国家信息、个人隐私等;信息利益:包括信息产业的垄断与竞争、信息市场的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活动中的利益分配、跨国数据流等。此外,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归根到底是一种人的行为,然而不同的人往往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的信息行为趋向。这些问题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量,迫切需要从制度层面积极思考并认真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研究制度变量,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尤为突出。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变革的一种内生性变量,注重研究主体的利益动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该理论以其清晰的逻辑线索、新颖的框架结构以及在许多方面令人信服的解释,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

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使之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各类学科提供的知识和成果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知识来源。制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因此各种社会科学都与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制度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共有范畴,人与制度的关系成为贯穿于社会科学的一条主线。信息资源管理与其他社会科学都关注制度问题,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成果,助长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制度转向的出现与形成。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是经济制度,由于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一般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与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成本效益等问题促成了制度因素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角色、地位与作用的根本转变,制度由被遗忘的角落变为被关注的中心,由无关因素变为关键因素。以制度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经济维度、技术维度和人文维度以外,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解释的第四个维度――它的意义就像物理学在定义了空间的三维属性之后,应当将时间作为其第四个维度一样。

2 制度转向的含义

制度转向是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依照制度主义的观点,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特定的社会和制度情境的产物,必须把它置入更广泛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规则、程序和传统中去理解。制度转向并不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独有的现象,这一研究趋向的出现和发展是制度主义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快速复兴的产物。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就是要弄清楚各种制度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在制度锁定机制作用下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演化动态以及宏观、微观等不同层面上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社会管制与治理机制。

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而言,制度转向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极大地拓展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分析工具,使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从抽象的一般化走向关注信息资源管理的现实;为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经济维度、技术维度和人文维度的理论整合奠定了基础;促使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从关注于以“物和结构”为核心的“形而下”转向重视以“制度”为核心的“形而上”,将推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出现新的理论建构运动。

2.1 制度转向意味着将“时间”概念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对象

基于当前可获得的学术资源,不难看出,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对于时间变量并不重视。大多研究的对象都是“瞬间管理”,将组织、个人都视为独立于时间之外客观存在的,与其赖以生存的制度背景(这里是时间背景)没有任何关系;既不关心管理活动是如何发展的,也不关心管理制度是如何演化的。

然而,从制度层面看,信息资源管理是在“制度”中形成和运作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结构是动态的、演进的。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由于受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和管理成本的制约,每个管理主体如图书馆、企业、政府和个人都只能依据自己对于未来趋势以及竞争对手行为的预测独立进行决策。这种决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即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并根据对未来的预测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变迁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路径依赖”的动态演化过程。历史和时间是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直

接影响其绩效的内生变量,两者在制度演化中的意义特殊。忽视时间因素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必然是僵化的。

2.2 制度转向意味着对于空间结构重要意义的重新发现与诠释

在传统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空间变量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非辩证的、静止的,被有关学者简单地视为管理行动的环境或舞台。制度理论认为,制度与完整的时空结构密不可分,空间应当是制度结构的组成部分。制度层面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能脱离于更普遍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客观上来讲,物质空间与信息空间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部,即目前已建成并正在使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空间的外延拓展到了域名地址空间、超文本链接空间、协议空间、代码空间、编译空间、解释空间等;随之新的信息子集被涌盖进来,产生了诸如智力空间、知识空间、整序空间、索引空间等。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既生产了特定的空间结构,同时又受这种空间结构的支配。传统的区位优势正在被因特网的带宽所取代,获取服务的能力被重新定义。信息资源已成为新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并可能使社会经济客体的空间位置和组合关系发生各种倾向的运动,与其他因子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域名是一个反映某地区采用因特网的指标。域名提供了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连接,其空间分布解释了因特网活动及信息资源的地理变动。

在制度层面,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涉及的空间概念具有很强的隐喻色彩。有关学者使用因特网空间、数字城市、虚拟空间等概念,将电子世界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虚拟空间具有多重结构、无限扩张等特点,极大地拓展了制度的作用范围和内容,使得现实世界中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获得了发展。

2.3 制度转向意味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需要将解决现实世界的管理问题作为目标

管理学研究无疑是为管理实践服务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同样服从于这个规律。基于制度层面,信息资源管理行为是管理者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环境的适应,对它的最好理解只能通过对特定时间、地点的文化类型和社会过程的描述方可获得。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将制度看作是信息资源管理参与各方集体博弈的结果,个人选择直接嵌入在相应的社会结构之中。基于制度层面对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它追求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知识,以期尽可能真实地了解、阐述现实世界的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由于制度研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制度转向的研究视角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触及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2.4 制度转向意味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居于重要位置

21世纪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发展的时代,它将对越来越多的具体制度提出真知灼见,并为改变这些制度安排、提高经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到处可以看到制度、交易费用与经济成果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资源管理借鉴交易费用的概念,重新定义了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指出在信息资源管理成本为零的世界中,制度、产权、法律、规范可有可无,而一旦管理成本为正,那么这些变量就变得至关重要。

引进新制度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和基本理论,将使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更加精细化与简洁化,增加其制度研究的信度及效度,使其制度研究不再沉湎于纯粹的理论争鸣,而是在实证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通过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研究,可以检验其制度供给质量,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使之真正体现出制度为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2.5 制度转向是对以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忽视文化影响的修正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人类的经济生活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这种约束条件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所谓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可以统称为“文化”的一些东西。

以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即使注意到了文化,也只是将文化视为一个外在的变量。在制度转向的推动下,这种状况正在改变,文化因素开始进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视野。目前,对国家能否作为信息道德主体而遵从必要的伦理准则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在未来的网络世界中肩负着重任,其道德义务具有不可让渡性,应承担更艰巨、更严肃的道德责任,遵从必要的伦理准则。网络文化渗透现象已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就必定要考虑研究对象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考虑作为非正式制度而存在的文化机制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考虑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与所处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在制度层面来看,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存在普适性、跨文化的理论框架。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成的人的行为结果,它的研究者也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应当把文化放在研究的架构之中,充分考虑文化与信息资源管理正式制度间的辩证关系。

3 制度转向的论题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为人们提出了如下论题。

3.1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制度是什么?制度的结构是怎样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生活经验中感觉到制度的存在,但很难形成关于制度的确切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对制度下定义时,也各有他们的研究目的。为了建构共同的学科语境,在建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框架时,也必须从本学科的角度确定研究共同体所使用的制度概念的含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定义、结构和分类,其中制度的分类包括对于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所有的制度的总和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系统。制度系统具有完整性以及内在一致性。离开了制度系统,单项制度既不能发挥预期的功能,也难以付诸实施。在从制度系统角度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时,要注意研究制度系统的组成要素与制度系统的层次。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功能。

3.2 信息资源管理的产权研究

在这个充满稀缺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产权制度是信息资源管理所必须面对的最基本问题。如果说西方图书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是文献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无偿共享的有效保障。那么,17世纪诞生的知识产权制度则是实现信息资源进入有偿共享的有效保障。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通过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让人们知道应当如何获取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可以在什么样的权力范围内使用数字信息资源,让每个当事人都能得到其应得的权益,同时也支付应当承担的成本。目前,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与产权

问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其突出强调了数字信息资源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权的外部性与排他性,但却忽视了对于数字信息资源产权其他性质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公共物品属性研究;②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划分原则,③产权对于数字信息资源外部效应的纠正策略;④产权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⑤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多样性及其绩效差异研究。

3.3 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制度变迁研究

简单地说,制度变迁是指以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取代原有的制度。制度转向试图借助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层面上解释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发展与变革。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起源;②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③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供给和需求;④制度变迁的方式;⑤制度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⑥制度变迁过程的纳什均衡;⑦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效应及其克服,⑧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价;⑨制度创新。

3.4 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对于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影响

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体系中,交易费用理论是重要的一环。这一理论发现和澄清了交易费用对组织机构制度结构和运行的意义,有力推动了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交易费用理论的创始人科斯指出,真实世界里的市场机制不是免费的,交易成本始终为正。制度主义者由此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永远不会是零,电子政府、数字图书馆、虚拟企业这些信息资源管理视域中的组织机构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因为它们可以更好的节约管理成本,而这些组织机构的存在方式,则是由其内在的交易技术结构和治理方式共同决定的。

交易成本的应用范围已经从市场交易扩展到企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领域。不仅包括市场交易领域的信息搜寻成本、价格发现成本、交易谈判成本、合同实施成本,还包括管理领域的组织建立成本、政治运行成本、制度提供成本等。确认并测量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上述交易成本的种类和数值,并以此为基础对电子政府、数字图书馆、虚拟企业等的组织机构的边界、规模与效率进行研究以及对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数字图书馆联盟、个人化技术等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及方法在降低管理成本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成为交易成本理论应用的热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中交易成本种类的识别与测量;②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边界、规模和效率及其与交易成本的关系;③信息技术在降低管理成本方面的作用。

3.5 制度绩效

制度绩效研究的本质在于判断一个制度的好与坏。所谓好制度的标准是,在不突破成本约束的条件下最能有效实现制度目标的制度安排。换句话说,也就是制度与环境具有相容性。在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中,这种相容性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应当是均衡的,否则要进行制度创新;②制度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环境――信息资源管理的交易技术结构以及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环境变化的适应。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标准;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绩效的测度方法;③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本土化。

4 结语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矿产资源,评价

 

0引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做好矿产资源评价、开发及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矿产资源评价中也成为现在矿产资源评价的一种前沿趋势。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其处理、管理对象是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分析问题。

1 GIS应用于矿产资源预测的作用及优势

对于传统矿产资源评价工作,在矿产数据的时空性、多样性、庞杂性的把握以及数据转化方面问题一直使传统的矿产资源评价工作量大且效率低下。GIS作为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强有力的工具地质论文,主要在以下几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2]:

(1)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GIS数据库可完成多远的地学信息综合管理,在矿产资源评价中涉及的有关地质、地物、地化、遥感信息通过数字化后进入系统,可长期保存,保障了矿产资源评价的开展。同时,也可快捷完成信息查询、检索、分析。在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输出高质量的成果图件。

(2)高效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在图件上可精确地统计各种地质体空间几何属性,如面积、周长等,有助于定量研究地质问题,完成手工操作不能完成的工作。同时,可在不用进行地质信息数据转化的情况下,就可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减少矿产预测中的人为因素。

(3)灵活的空间分析功能。利用GIS专题图层管理功能可方便完成多学科、多层次、多来源图形叠加,不但大大减少图纸人工绘制繁重劳动,而且研究者可反复进行多次叠加自由组合。

(4)便捷的模型可视化功能。利用DEM、TIN模型完成各种空间测量科学数据的可视化,可方便地将成矿信息数据处理与GIS可视化结合起来。同时,GIS能够保证成矿预测的过程可视化,将成矿预测工作透明化[3]。

2 应用GIS进行矿产资源预测的方法及思路

根据研究工作的程度不同,将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方法分为经验型与理论型[3]。经验型是建立在已知矿床基础上的,在数据丰富的矿区可采用数据驱动的经验方法对矿产资源进行评价。理论型是在没有已知矿床或已知矿床很少的情况下,信息通过遥感和地球物理数据推断而来只能在对遥感等基础数据的分析下,采用简单的分级和以知识为基础的方法[4]。对于经验模型法,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步骤完成矿产资源评价[4,5]:

(1)搜集数据。搜集研究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矿产、构造、地球化学、航磁、重力及遥感资料等。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地质论文,建立多元信息数据库,为下面的工作做好数据准备。

(2)确定矿床的类型。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将区内的实际环境与已知的矿床类型的有关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区域可能的矿床类型。

(3)建立找矿模型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根据区域地质背景,结合数据处理结果,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确定矿床类型的概念模型和描述性模型,建立多元信息找矿模型,列出各信息中的找矿标志。

(4)成矿信息提取。对模型进行定量化与转换后,根据量化后的模型,对专题数据的处理,根据所选的空间分析方法,应用GIS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结果确定找矿有利地区或靶区。

(5)预测资源量或储量。根据确定的特征信息与成矿模型、预测模型计算资源量。同时,将结果编制成果图件。

3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1丰富的、高质量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是矿产资源评价的基础。

对于矿产资源评价的分析,应当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信息提高矿产资源评价的准确性。如果进行区域性成矿系统评价,数据库中就要包括区域中可能与成矿有关的全部信息 [6]。由于原始数据是由不同单位、不同时间采集获得,因此,造成同一研究区的相关数据有不同的比例尺、精度、投影方式及存储方式。因此,在进行综合分析之前,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地质论文,如投影变换、格式转换,以保证建立高质量的数据[5]。

3.2多源地学信息的管理是有效评价的保证

在GIS中对资源评价的效率很大程度上与数据库质量成正比[7]。一般有两种管理空间信息的方法:一是目前大多数GIS软件支持的GIS管理空间信息,用关系数据库管理属性信息的方法;另一种新方法是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管理空间与属性信息。由于矿产资源评价的地学信息种类多,内容复杂,设计一种新的有效的数据管理结构十分必要。在建立数据库时,对于数据库中的元数据的整理即保管也十分重要。

3.3 找矿信息的量化与转换

GIS可操作的处理主要是对具有空间拓扑关系的点、线、面及相应的属性描述。将找矿信息量化及转化也是矿产资源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信息经一定的数学处理,可以得出与成矿有关的图形信息[7]。对于地质信息,通过GIS提供的属性检索、空间信息量算及叠加、缓冲等空间分析功能,可完成从地质信息提取成矿信息的过程。

3.5 对矿产资源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的选择是关键

空间信息的分析方法是评价水平的关键。矿产资源预测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家对测区的认识即预测模型。空间分析方法通常分为经验型和理论型两类。两种方法的主要目的都是采用定量化表示专题属性最后综合生成预测。布尔逻辑、代数方法、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法是几种常用的方法[6,7]。

4结语

在矿产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把握好能源开采的先决优势就是把握了经济发展的关键。GIS对采矿空间信息的高效处理、采矿工程设计及采矿过程优化等方面都是一种理想的工具。其独特的空间分析能力,将使其在采矿决策和设计中成为强大的辅助工具。同时,还应将其推广到各个不同的行业领域中,使其具有更大地发挥空间。

参考文献:

[1]王亚民,赵捧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西安: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韩密,陈国旭,董高梅.基于GIS矿产资源评价方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96-1099.

[3]石德强,姚燕,张永忠.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1):50-52.

[4]陈小云,胡光道.GIS在矿产资源预测中的现状和研究思路[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6.2:56-59

[5]朱思才,吴家齐,刘和发.GIS技术在区域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2000,3 ,26-28.

[6]徐翠玲,钱壮志,梁婷.GIS在矿产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J].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从经济学方面阐释了马克思关于“用时间消灭空间”的本意和缘起,描述了该命题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并从文化学方面进行考量,反思在该理论引导下的失当做法,以期不断地优化新闻传播圈。

关键词:

用时间消灭空间;经济学;传播学;文化学

一、“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经济学缘起

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有一段关于流通费用的论述,“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因此,创造交换的物质条件——交通运输工具——对资本来说是极其必要的:用时间去消灭空间。”这一理念首次被正式提出。除此之外,该文还提到,“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对于这种情形,马克思写道:“由于运输和交往手段的革命……它决不听从诗人的亲切话语:‘既然福在眼前,何必舍近求远!’”从上下文看,这里的“用时间消灭空间”指的是劳动对象,是有形的实物,他将资本流通的时间作为创造价值的因素,把时间和空间都当作生产要素。马克思说:“资本越发展,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而从马克思所处的写作背景来看,这个提法显然属于商品交换的经济学范畴,与我们当前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中的“尽力体现新闻的时效性”并不相关。

二、“用时间消灭空间”的传播学应用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论断:速度会取消人类意识中的时间和空间。虽然麦克卢汉对马克思的某些评价存在失当之处,但这个传播的经典论断与百年前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提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理论不谋而合。在口语传播时代,人类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其局限性显而易见。不仅易因传播主体的生老病死而受巨大影响,还会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的距离、空间的限制,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断裂的现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德国工匠古登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后印刷造纸工业和交通邮政事业的日益发展又带来了印刷媒介;人类从口语传播时代的部落化阶段进入了脱离部落化阶段。然而,报纸传递新闻通常以天为单位,受出版和发行时间的制约仍然十分明显。就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来说,大众传播时代的印刷媒介仍旧不尽如人意。作为商品,信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依旧有缩减的可能。19世纪末,无线电的诞生和随之而来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的迅猛发展,为实现大众传播的理想境界提供了新的契机。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人们接收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信息的时间被大幅度地减少,“用时间消灭空间”成为可能。这样一来,不仅信息传播的质量得到了保证,还有效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大大地缩短了信息“在路上”的时间。广播、电视、卫星等传播技术的应用,使信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传遍全球,世界好像变成了一个小村落。很快,信息时代到来了,集合了诸多电子媒介之长的互联网与多媒体的逐步兴起,将信息传播速度提高到了几乎可以做到与信息发生同步的程度。在商品世界,时间就是金钱。现代市场经济中“用时间消灭空间”的冲动,直接刺激着新闻传播领域不断地以快速的时效克服空间带来的障碍。时间成为现代社会新闻业竞争的焦点。谁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新闻、赢得了受众。先进的现代传播技术从采写编、录播传等诸多环节上为“即时新闻”提供了物质条件,尤其是随着一体化移动终端的普及,不受距离影响的现场直播愈发易得,这大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因此,新闻报道必须讲求时效性,但追求时效性并不代表可以忽略传播时宜。新闻传播时宜是指新闻报道时机的选择,它要求新闻工作者根据当时特定环境的需要来把握新闻稿件的播发与否、早发还是迟发。

三、“用时间消灭空间”的社会学思考

“用时间消灭空间”体现的不仅是追求速度、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它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现象。当计算机技术得以推广应用,人们一步步地实现“用时间消灭空间”这一梦想时,就已经可以说进入一种“速度文化”的时代了。速度文化追求的是“即时获取信息”。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信源、传者、受众间的“线上距离”几乎为零,受者与传者几乎能够同时地加速与媒介发生驱动作用,从而带来一系列的文化效应。虽然马克思当年无法预见当下我们会见证这诸多的速度文化现象,但他关于“用时间消灭空间”的论断却给我们解释当下的速度文化现象带来了启发和思路。

(一)“现在时”传播

当时间几乎可以消灭空间时,现在时就成了传播活动存在的基础时态。电子传媒凭借光纤等数字化传输技术设备实现了高速传播,这使得地球上无论在哪个角落发生的事都能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实时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二)远距离接触

在电子媒介得以广泛应用之前,在电子技术获得应用之前,在口语媒介对应的部落社会时代,人类的文化还只是局限在依靠身体器官去体验近距离的文化、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文化的交流,实现信息的传递;到了文字印刷媒介时代,人们可以延迟性地通过报纸、杂志了解到非本部落的信息;而当电子媒介问世以后,人们真正地可以摆脱距离的束缚、真正地实现了“用时间消灭空间”。

(三)“地球村”的实现

当时间几乎可以消灭空间时,物理距离对传播的影响就趋近于零,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与地球的另一端保持实时联系。“时间消灭空间”成就了信息的全球化功能,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四)高速度反应

信息者越来越追求速度,这使得受者对信息的反应也随之加快。从整个社会环境来说,人类正处在一种以高速度为中心的生存状态下。高速度的信息流向带来了高速度的信息接收,人们势必会加快对信息的心理反应,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五)整合型文化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综合类的技术学科。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广泛运用,再与地质学科相互辅助和结合的新型科学理论。即属于又区别于信息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最早由西方国家确定,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空间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做储存和整理,方便检索和分析,这里的数据主要指空间定位数据。对这些数据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就是西方地理中心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在我国,对它的定义则内容涵盖的更加广泛和全面一些。国内的定义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是对承载地理信息的所有物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整理活动(数据的输入、数据的存放、数据的修改以及进行计算和分析,再输出的过程)。这里的物质,包含文字材料、图片信息、各类型的数据。

由上,我们将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归纳总结为:针对地表空间,具有采集信息、存储数据、并能够便捷的进行维护、及时更新的功能。具有综合分析、管理和预测的特征;它的主要工具是使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的作用,结合地理理论知识,快速有效的分析复杂的地表空间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核心来源于计算机系统,另一方面管理和使用者则是地理信息系统表现形式和运行方式的决定者。主要内容则是通过空间的数据来体现。因此,完整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必须含有其核心:计算机硬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其内容的体现:空间数据的收集。运行方式的决定者,操作人员。

2.地理信息系统的内容

(1)特定的专题信息。这一方面的内容是某一地理资源体系或地理形态的专项信息类别。是专项为某种目的服务的,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目的性。

(2)根据地域形态或区域划分不同,设定的地理信息系统。这一内容主要服务于相应的区域。是地区内对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等地理情况的综合分析和了解的主要工具。比如国家地理信息系统。

(3)主要的系统工具。主要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工具运用。一般性是以软件包形式出现。将所有图片信息、文字材料组合形成综合信息,借助数字化软件,将其数字化,以方便于管理和查询;

3.GIS的主要运用

国际上,地理信息系统的首次出现是在加拿大,于1964年由加拿大政府批准,称为CGIS(加拿大国家地理信息系统)。这为后期GIS的发展做了铺垫。在这之后,GIS在美国得到了高速发展,在二十年间,由美国研究开发的GIS软件已超过两百个。

国内GIS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萌芽,主要由国家科技发展委员会进行组织,建立了专项的研究小组,主要规范研究我国国家资源和生态环境体系。随着遥感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一些专门性研究所和国家高等院校开始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丰富了研究体系,并取得了明显的研究成绩。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在国内外主要在土地和资源的规划、勘测方面。例如城市的规划、水土流失的研究、水资源管理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逐步发展,不再是单一的在地理、自然科学领域的运用。同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它可以帮助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规划管理,协助研究的作用。

3.1水文地质的地理信息系统运用

由于GIS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在水文地质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基础萌芽阶段。其实,水文地质方面的GIS运用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为我国的GIS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1.1国外对水文地质方面GIS的应用的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亚拉巴马州的莫比尔市,开展了专题讨论会。讨论了地下水模型以及水文资源运用方面的问题。这次专题讨论会还讨论了GIS的主要技术问题。比如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硬件的使用以及结合遥感系统的发展等各个方面。

紧接着美国“地理信息系统和水资源专题讨论会”的召开,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也召开了同类型的学术讨论会,主要讨论了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这次讨论会比较全面的提出了GIS在水文地质专业的应用。包含了相关的决策系统,遥感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法,三维立体技术以及四维技术的问题研究,低下水系统如何运用GIS系统等。

3.1.2 GIS在水文地质方面的应用形式

(1)决策支持系统:主要运用于地下水管理中,由操作者即信息管理工作人员、操作工具即主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主要的载体即用户操作体系组成。主要作用是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主要方式的是数据库和基本模型库的综合利用,以构建半结构化的过程。主要的研究成果是识别和分析采集到的空间数据库。并形成相应的图像显示出来。以Sandia国家实验室为例,在环境保护的决策系统中,提出了定量化的概率形式来评估监测井网。因为按照美国的环境恢复法要求,必须设置地下水监测系统。但是只规定了关于数量的设定,监测井网的质量和其他方面的细节之处则需要通过管理者的主观判断。这就容易形成较大的误差和环境保护结果的区别。

(2)地下水系统:主要是地下水流模型的运用。可以有效准确的模拟地下水的具体位置、地下水流量的大小以及根据测算结果,进行地下水量补给的过程。这一系列活动的原理,来源于GIS的各个方面,例如对专业模型的开发和设计。方便清楚模拟情景展示等。以水量的平衡模型来举例。主要利用数学微积分,根据水文数据、地形遥感图像,运算出区域年降水量平衡、构建一维模型。来研究某一区域的年水量是否平衡。

(3)不同的含水层确定:这一应用,可以判断出冲击含水层和深层含水层。首先运用信息软件生成地域空间图像。采集已挖掘水井的含水层深度。分析出供水的主要含水层。

(4)地下水监测网的设计:为了促使GIS性能的一体化,运用分析法和排列法等方式,验证实例已达到对空间数据的管理。因为其具有灵活形象的显示功能,在评价权重方案和监测最优监测点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5)数据的比较和计算设置:GIS在地下水流模型边界的排列方面、以及地质图和地区地表厚度图的数据比较是非常有效的,结果也十分准确。这给社会学科的部分解释提供了有力依据。但是对宽阔的山谷、高原地区等起伏较小的地表高度数据的形成,有部分错误性。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GIS在水文地质方面的应用形式多样,比如在水源保护方面:GIS可以开发出相应的用户界面。储存水源保护区的GIS数据库。提供给用户自由提取信息。方便对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和描述。例如对潜在污染源的识别和预防机制的建立。在研究地下水方面:通过遥感技术可以有效辨别地表形态,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可以为地下水的开采确定目标区域,提高地下水开采的质量和效率。还有编制水文地质图方面都有较为广泛和有效的应用。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第6篇

    因此,对技术进行哲学思考,也就是反思主体的生活,必须将主体纳入其中,反之亦然。有鉴于此,我将从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之中存在"(又译或简称在世之在、在世界之中、在世,Being-in-the-world)、"与他人共在"(Being-with-others)和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又称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出发,引入"在网络中存在"(在网)和"在网络中与他人共在"(网际共在)等概念,用以透视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的本质。

    在上述哲学探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反思虚拟生活的伦理问题。鉴于网络空间的虚拟生活和交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建立恰当的伦理架构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伦理实践问题。我认为,虚拟生活的伦理架构有两个层面:(1)尽管网络社群是一个十分松散的"联合体",但在网络社群的实践情境中,人们内在的伦理精神仍可能生发出寻求伦理规则的需求,这使得网络社群可能建构起某种自治的伦理架构;(2)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虚拟生活可视为一种自我生活,为了实现网际自我生活的幸福必须建构一种自我伦理架构。

    基于对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的伦理考量,我提出了网络空间的文化战略:(1)从乌托邦原则到责任原则,(2)走出公共电子牧场的悲哀,(3)适度保持虚实之间的张力,(4)建构批判和反思性的文化。

    一、 网络空间与虚拟生活的本质

    关于网络空间的本质的讨论不能仅停留在所谓客观化的层面,即我们在第二章曾经讨论过的"世界的信息化展现"的视角,这一视角固然揭示了网络空间涉及的知识权力结构等政治经济特征,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网络权力结构的异化及其消解等问题,但它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仅将信息视为抽象的符号,将网络空间视为单纯的信息容器,而忽略了人这一能动性主体的存在。为此,应该进一步从人(主体)的角度思考网络空间的本质,从主体的意向,主体间的交往和社群共同体的文化需求等层面,全面理解信息和网络空间的本质。

    进一步揭示网络空间的本质有助于深入剖析虚拟生活。从主体在世界中存在(在世)的角度看,网络空间与虚拟生活由于主体"在网络中存在"而同时出现和发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相互赋予意涵、必然关联的两个方面。两者的联结点就是主体的意向和想象,一方面,虚拟生活的实质可以理解为,主体在其意向和想象的作用下,不断地在网际寻视各种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回应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基于意向和想象的信息寻视,又决定了网络空间的存在,规定了网络空间的"空间关系"。换言之,网络空间是虚拟生活的"场所"(场域),虚拟生活实践即意味着网络空间的构建和拓展。主体意向和想象在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表明,网络空间决不仅是可以客观量化、价值中立的信息容器,而负载了主体的精神旨趣和价值诉求;同时,虚拟生活也不单是被动的信息处理过程,而必然有主体意志(主体性)渗透其中。

    与人在真实世界中必然与他人共在类似,作为主体的人不仅"在网络中存在",而且每每"在网络中(与他人)共在",即"虚拟生活"也常常是与他人一起生活。由此,网络空间不仅受到单个主体的意向和想象的影响,更为共同体的意向和想象所左右。由此,对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的讨论从主体性层面进入主体间性(交互主体性)层面。

    有鉴于此,本节将从主体在"在网络中存在"(在网)和群体"在网络中共在"(网际共在)两个层面探讨网络空间的本质,并冀图以此把握游牧部落式的虚拟生活的实质,为虚拟生活的伦理反思奠定哲学基础。

    1. 从信息容器到主体意向空间

    在进入本小节的主题,即从主体在世界中存在的角度诠释网络空间之前,先讨论关于信息的两种隐喻。这不是一种无关紧要的讨论,正是对信息的不同理解,会导致我们对网络空间的不同看法。然后,我们从海德格尔的"在世界中存在"出发,从主体性的层面分析网络空间的本质。

    关于信息的两种隐喻 

    关于信息的隐喻主要有两类。其一为信息的传输隐喻,这一隐喻所持的基本立场就是所谓的客观化视角。依据信息的传输隐喻,信息即通信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失去的那部分。由此隐含的一个前提是信息是一种客观性的实体,其客观性要求信息传输尽可能地准确和快捷。在此隐喻下,由于主体受到忽视,信息被视为反映世界变化的客观量,而主体只是这种客观性要求的执行者,他们如同"信息的佣人",不得不为保障信息的客观性而努力。如果信息的传输隐喻完全替代信息本身的涵义,作为信息传输平台的网络空间无疑仅是信息容器意义上广延形式,我们不妨称之为网络空间的信息容器隐喻。这相当于牛顿经典物理学中的欧氏空间。

    其二为信息的习俗隐喻。要克服客观化视角的缺陷,就必须找回被信息传输隐喻所遗忘了的主体及其价值等确定信息意义的内涵。从主体的角度来看,被客观化视角遗忘了的内涵就是信息是有意义的符号集合,而意义惟有主体才能赋予。在客观化视角中,为了掩盖信息背后潜藏的现实利益,主体被抛开,信息被描述为客观的消息流动。但在生活世界中,信息的意义不仅反映现实利益关系,而且还具启迪想像和表达象征的功能,后两个方面是不断重建生活世界的基础,离开了主体完全无法运作。从文化的角度来,信息的符号意涵所表达的是文化习俗(ritual),即使一个共享的文化得以创生、调适和流布的程序。据此,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信息的习俗隐喻。由这一隐喻我们看到,传播(communication)不仅仅意味着消息的传递,更体现出文化的创造、陈述及其表达共同的信仰的方式[i]。也就是说,信息不只是信息量的流动,其中更蕴涵着历史情境,是需要主体去书写和解读的文本。

    对信息的习俗隐喻的分析引导我们重新思考网络空间的本质:我们必须从主体在世界中存在这一事实出发看待网络空间。

    从"在世"到"在网" 

    现象学大师海德格尔认为,人这种存在者即此在(Dasein)的存在方式就是"在世界之中存在"[ii](being-in-the-world)。对于其中的"在之中"的本意,海德格尔认为,其意涵不是某些现成的存在者搁置在另一个之中的意思,即"’在之中’不意味着现成的东西在空间上’一个在一个之中’","反之,’在之中’意指此在的一种存在建构"[iii]。海德格尔通过词源学考证指出:"之中"(in)源自innan,意指居住,逗留,"an"意味着我已住下,有我熟悉、我习惯、我照料之义,故在世界之中存在就是居住和依寓于世界之中。

    由此,人的存在方式首先是要有所作为,与其他事物"遭遇";人把他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环境而联系在一起,"世界"的概念才得以形成[iv]。换言之,只有通过人(此在)的存在方式,他物才能得以显示,作为世界中的存在者(世内存在者)。海德格尔力图证明,像"事物"、"整体"、"空间"、"联系"等概念,都是与人的行动和存在相关的显现物。因此,世界不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其他事物向人显示的结构。"在之中"的方式形形色色:"和某种东西打交道,制做某种东西,安排照顾某种东西,利用某种东西,放弃和浪费某种东西,从事、贯彻、探查、寻问、考察、谈论、规定,诸如此类。"[v]海德格尔将这些人与事物"打交道"使事物得以显示的方式称为"烦忙(烦、操心、操劳)"(concern)。由人的"在世界之中存在"这一存在方式可知,人的本质取决于他的存在过程,所有的事物与人的生存及其环境不可分割。

    依据"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思想,人(此在)不是现成地摆在那里的东西,世界像此在一样也根本不是一件现成的东西。世界使万物及自身出现:世界不是附加到已经现成存在的万物之上的;相反是世界的出现使万物有一个世界并从而存在者才能如其本然地显现、存在[vi]。因此,世界不是一个空的容器,人也无需被放置于其中,因为人已经在世界之中,世界是存在的敞开。海德格尔指出:"对我们来说,’世’根本不是存在者,也不是任何在者的领域,而是在的敞开(litchung)。只要人是站出来存在的人,人就在,而且就是人。他站出来,站到敞开的状态中。在本身,作为一种抛出,把人的本质抛入"烦",也就是此一敞开。人就是以这种方式被抛出来而站到在的敞开’之中’。" [vii]

    由此我们可以从"烦"和"敞开"等概念来理解信息和网络空间。信息是什么呢?信息就是人(此在)当下"烦忙"和"操劳"的东西,我们可称之为关注,而关注的核心是信息的意义,这与信息的文化习俗隐喻是一致的。什么是网络空间呢?鉴于人与世界的不可分割性,我们只能作出描述性的说明:网络空间是我们与键盘、显示器、鼠标、光缆、工作站、网页、他人等打交道时所面对的一种"敞开",人在网络空间中是其"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形式,我们在网络空间中为信息而"烦忙"和"操劳"。

    网络空间的"空间关系" 

    那么网络空间究竟是如何建构的呢?即网络空间如何具有某种"空间关系"?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空间概念的原型──物理-几何空间。在笛卡尔看来,空间是纯粹的广延,是与物无关的无边无际的容器。在康德看来,空间是感性直观的先验形式之一,我们关于外部事物的并列、靠近、远近等位置关系的先决条件,其实质仍是欧氏几何描述的具有统一尺度的"容器"空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观:空间与物质(引力)不可分,物质的分布决定空间的曲率,不同点的尺度(度规)是不同的。这种空间需要用黎曼几何描述,在这种空间中,远近关系仍然存在,但不再以统一的尺度衡量,即"短程线"与物质分布有关。这是一种缠绕性的空间,在隐喻层面上与"在世界中存在"的共通之处是"异质性",即空间不再是纯粹的各向一致的广延。由此联想网络空间这种人所面对的"敞开",我们不难想到网络空间中的"空间关系"也不可能以客观统一的尺度去测量。

    我们再回到海德格尔对空间性的论述[viii]。他认为从存在论(ontological)的角度来看,空间上的"切近"与存在者是否可以用手把握有关,人(此在)对"在近处"的事物的操劳就是寻视:找寻"待上手之物"(又译应手之物、上手事物)(ready-to-hand)。换言之,寻视是操劳对待上手之物的揭示方式。不断的寻视就导致了空间性:人(此在)通过操劳寻视使向来存在着的东西到"近处"来照面,"在之中"或操劳寻视由此具有空间性。从某种角度来讲,操劳寻视意味着旨趣和关注,其空间性具有双重性质,一重是"去远",另一重是"定向"。

    所谓"去远"意指去其远而使之近。其中的远近并非指测量距离,乃由人(此在)的关切决定[ix]。海德格尔举例说,我们在人行道行走时,脚就触到街道上,但较之二十步开外的熟人,它却相去甚远。因此,空间之远近是由操劳寻视的逗留之处规定的,逗留所行使的即是去远功能。所谓"定向"就是向着一定的场所接近的意趋,它使人在接近之前就寄寓于某个空间而存在:"毋宁说,我们始终是这样穿行于空间的,即:我们通过不断地在远远近近的位置和物那里的逗留而已经承受着诸空间。当我走向演讲大厅的出口处,我就已经在那里了;倘我不是在那里的话,那我就根本不能走过去。我从不仅仅作为这个包裹起来的身体在这里,也即已经经受着空间,而且只有这样,我才能穿行于空间。"[x]"去远"和"定向"意味着世界和空间是被创造的而不仅仅是被揭示。

    至此,我们再来看网络空间。由海德格尔对空间关系的分析我们看到,如果我们不再把信息看成某种客体(objects)而视为事物(things)[xi],空间就不再是同质的广延容器,而是异质的创生性敞开。在网络空间中,海德格尔对"手"的重视得到了印证:当超文本网页上的一个链接受到我们的关注时,鼠标箭头移向哪里,旋即箭头变成了"定向"的"小手",然后点击鼠标──"去远",进入感兴趣的网页,这样"待上手之物"不断涌现,网络空间由此形成。因此我们可以说网络空间是由旨趣创造的空间。这样一来,我们就根本不必为网络空间的"地球村"效应而大惊小怪,因为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完全是两回事:网上冲浪完全由关注决定驻留和漫游,一个提不起兴趣的网站即便在隔壁也不是访问的理由。

    在此想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网络空间中的邻近关系与网络漫游时遇到的障碍是什么关系呢?很多人希望在网络中设置一些障碍以阻止人们接近那些不好的网页,但实际上无法克服的一个理论问题是网络空间中的场所并非物理空间中的场所,除非建立一种全景监视机制,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止人们的键盘输入和鼠标点击──所操心的对象。不论是切断逻辑通路还是信道拥堵,都不可能改变的"去远"和"定向"的意趋。从本体论意义上来讲,其一,我们与关注同在,在没有看到我们关注的网页时,我们已经关注到了;其二,我们在进入目标空间时遇到的障碍反而会使我们对目标空间进行对象化思考[xii],将它们假想为不能到达的"场所",这无疑会加剧我们的操心;其三,网站之类的"场所"与逻辑地址并无必然关系而与人的关注密切相关。总之,网络空间的邻近关系与物理通路无关。

    也正是在"去远"和"定向"的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图形用户界面(GUI)、多媒体、万维网(WWW)、超文本(hypertext)和搜索引擎等技术对于建构网络空间的意义。GUI和WWW所采用的图符将几何空间关系移植到了电脑界面,这虽然是一种维度不清的空间关系,但却使我们能够更方便地烦忙寻视;超文本链接本身就是对烦忙寻视的一种无计划的预先设计和处理;搜索引擎无疑兼具"去远"和"定向"双重功能。结果,它们带来的是更加"烦忙"。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是:网络空间有别于其他空间的地方何在?[xiii]答案至少可以指出两点:其一它是由纯粹的寻视指引而不断敞开的空间。其中的非此在存在者主要是视像符号,即便在虚拟实在中,触觉也是由视觉指引的"赝触觉"。其二它是空间的空间。所有的空间──几何空间、物理空间、文本空间、社会空间、想像空间等──都可以向网络空间"投影",网络空间中的超级链接伸出的虚拟小手最终只受到一个因素的制约──点击者的想像力。正是这些特点,使虚拟生活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形式。

    一言以蔽之,作为在世的网络空间乃是一种生长性的人(此在)的意向空间。

    2.共在、交互主体性和网络空间

    本小节的核心论题从主体和他人共同存在的视角理解网络空间和虚拟生活。讨论的缘起是直观的:在网络空间中,可以形成各种主体际共同体(community)。共同体意味着共同存在、共同参与和共享意义,其先验生存论和社会本体论基于共在和交互主体性。有鉴于此,我们先简述共在、交互主体性和共同体的概念,再从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层面讨论网络空间的特质。

    共在、交互主体性和共同体 

    海德格尔一方面将"在世界中存在"作为人(此在)的存在方式,并指出此在就是我,其目的在于强调个人如何在与他人交往时保持自我独立性和独特性;另一方面,他又强调他人与此在本身具有同样的存在方式,此在的存在是"与他人共在"(Being-with-Others)[xiv]。

    海德格尔认为,"共在"是此在的本质规定性[xv],是一种把自己与他人同时显现出来的存在方式。他把人(此在)与他人打交道而使共在得以显示的方式称为"烦神"[xvi](又译操持,solicitude),并将其分为非本真和本真的两类。非本真的"共在"方式有二:一是混同常人,使自我消失在他人之中,二是越俎代庖,以自我替代他人。而本真的"共在"方式则是超脱(leap-ahead)地对待他人,使他人自己去烦忙和操心,让他人的此在自由地涌现。这样,自我既保持了与他人的距离,达到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平衡;同时又能够以我为主,回应他人[xvii]。无疑,实际的"共在"方式是这三者的混合。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构建

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界一个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领域。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将进行国际间的文化、学术和信息交流,构建信息资源共享,可以缓解很大一部分图书馆信息资源短缺的现象。通过资源共享体系,可丰富每个成员馆的可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种类,保证文献信息资源学科品种的稳定性和全面性。

1.信息资源共享构建的涵义

信息共享空间,译自“Information Commons”(以下简称“IC”),是为适应新技术条件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于为用户学习和研究传递信息、检索信息、促进学术交流、创造合作机会、支持交叉研究的空间,是集计算机技术、信息资源、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培养和个性化与合作化学习空间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新型信息服务模式。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建成的图书馆IC,名为“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至今已在世界上许多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得到了成功实践。[1]

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共同投入,就是根据广大师生利用信息的客观需要,以“为教育、教学、科研提供更有效、更快捷的服务”为目标,集成、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及开发新的数字资源,在标准和规范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挥优势、互通有无、团结协作,在共享的基础上共同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平台。而且,每所高校都具有其自身的专业特色,高校图书馆也就随之具有了明显的专业特色。构建信息共享空间,将使各成员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便于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从而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提供更深层、更主动的服务空间,最终实现共享共赢。[2]

2.信息资源共享空间构建模式和原则

2.1 构建模式

IC的构成可用三层模型来描述,即物理层(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这三个层次始终都是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研究提供适当的物理空间;提供各种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研究指导与技术支持。[3]各成员馆通过电子版期刊、文献或数字化特色馆藏,可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在多元的、开放的数字环境下,获得所需的信息资源。

2.2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高校图书馆要以主动服务的方式,来了解、预测和识别读者的阅读需求,及其对信息资源查询、学习、交流、研究的简洁性、方便性及舒适性的需求。要从读者需求出发,在图书馆所有信息资源实施开放式管理的基础上,给予弱势群体用户(如残障者)额外的关照,为他们提供一些特殊帮助。如:设置饮水区来满足用户放松和休息的需要;延长开放时间,使安排不同学习时间习惯的用户得到照顾;从细节之处入手,设置助残设施使相关人士得到方便。针对学生读者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科研习惯营造大小适宜、舒适便捷的实体场所,分隔出互动讨论区、个人学习区、信息服务区等多个独立空间。对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方式予以理解和考虑,尽可能的让不同的用户都能够在IC中找到适合的空间,从而满足用户的综合需求。

高校读者不论是进行专业学习、丰富业余爱好,还是为教育教学研究,都需要有能为其提供各种信息检索、信息传递、信息查新和信息借阅的平台,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大课堂,应该为读者提供学习指导、写作辅导、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学习、研究环境。[4]

2.3 资源协作及其意义

构建高校信息资源共享空间,就是要使不同高校的图书馆IC资源与服务得以有效的融合和利用。在各成员馆明确其自身馆藏结构和馆藏重点的体系下,合理布局文献信息资源配置,协调采购、联合议价,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并有利于降低馆藏建设的成本,节约购买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共享机制。另外,馆际之间还可以直接进行数据交换,达到“一馆录入,多馆使用”的目的。每一位用户,无论其身份是学生、职工,还是老师,都能够享受到平等、公正的信息服务和学习机会,为高校图书馆逐步实现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及和谐发展做了有力保障。

2.4 自愿、平等、互惠

作为成员馆关系的各个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是共享共建系统信息资源的来源,也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参与者、使用者。成员馆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应本着自愿、平等、互惠的基本原则来构建信息资源共享空间。

3.信息资源共享空间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和挑战

3.1 对原有的服务项目进行创新

李长春同志曾指出:“要创新服务方式和传播手段,积极运用音像、电子、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馆藏资源,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尽快形成联通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系统……”[5]。

一站式服务是信息共享空间的灵魂,以空间为基础对各种服务的整合是IC最大的创新。[6]高校图书馆可将原有的纸质文献整合到信息共享空间之中,根据空间情况,从“以藏为主”到“以用为主”。另外,在保持原有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特色的基础上,强调信息共享的“移动性”,[7]各成员馆通过调整服务模式,以用户为本,使用户能以低成本、快速度的方式存取资源库中的信息,不仅可以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也能更有效地使用户满意度提升。

3.2 对馆员素质的新挑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信息资源库。需要有专业的、熟练的图书馆员为读者提供快速灵活的获取资源的服务,以读者为中心,不断调整自身适应读者学习和科研行为变化的要求。这将迫使广大馆员及时更新观念,学习IC的服务理念,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及沟通能力。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较强的思维分析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社交能力。因为信息共享空间是一个合作的空间,馆员之间的协作很重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才能为图书馆打造IC服务平台提供有力保障。

4.结语

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建设及发展的长远目标。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实现高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是充分贯彻读者利益至上理念的要求。[7]信息资源共享,是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让读者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平等、自由、便捷地获取信息、知识,这将大大促进图书馆工作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国华.丘东江.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M].

[2]李嘉林.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共建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6).

[3]施强.基于Information Commons的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J].情报杂志,2008(8):108—111.

[4]曾湘琼.美国ARL大学馆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2011(3):80—82.

[5]李长春.国家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9—09—11].

[6]OCLC.审视发展环境认清前景趋势:OCLC关于全球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报告[M].清华大学图书馆,2005,11.

[7]阳国华.丘东江.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M].108—109.

地理空间信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浪微博;用户生成内容;旅游信息

一、引言

用户生成内容(UserGeneratedContent)是Web2.0时代下的产物,它极大丰富了互联网内容,对用户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旅游者生成内容(TouristCreatedContent)是UCG的一种,是游客在Internet上创建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公开可用的内容。它包含了旅游的各个方面,极大丰富了旅游信息的内容,超过74.3%的在线旅游者利用TCC进行旅游决策,其每年产生的价值超过了100亿美元,对旅游产业产生的重大影响。目前利用TCC进行运营的应用网站包括了大众点评网,孤独星球。这些网站依靠用户生成内容,创造了极大的旅游信息源和利润。UGC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动态等特点是原本Web1.0时代下所不具有的,Web2.0上的去中心化的内容让每一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平台的主角,使得用户之间的互动增加。这些特点正是UGC所带来的改变,也推进互联网发展到新的发展阶段。

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由用户通过电脑、移动终端、IM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的文字信息(不超过140个字)、图片和视频信息的一种网络模式。您的粉丝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你发表的信息和内容。您还可以关注您的粉丝,可以即时看到他们所的信息。据调查统计,新浪微博的用户现在已经超过1亿,其影响力大大增加,而在用户生成内容中,其中的40%都是和旅游相关的信息,其信息的特性值得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数据来源

所有用于分析的样本都从新浪微博上获得,为了获得一个完全随机的微博样本,笔者通过RSS源来抓取关于旅游的微博信息。因为微博上有广大的信息源,只有很小一部分真正受到用户的关注,为了使数据更有说服力,选取了其中具有热门标签的500条微博进行分析,每个旅游微博包括了发送者名称、发送时间、类别、评论和转载数等结构要素。

(二)数据处理和研究方法

由于原始的数据较为杂乱和不规则,除了按照上面要求进行整理外,还对部分进行筛选,利用统计学中的基本方法对数据的特征进行归类分析,对未来的可能进行推断和预测。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旅游信息文本中的时间,空间以及多媒体进行分析。在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运用EXCEL工具辅助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一)信息来源

根据发送者的身份,本文把微博上旅游信息发送者分为普通用户、旅游企业、管理机构三类。普通用户在微博平台上主要是创造原创内容,浏览旅游信息,旅游咨询和旅游信息搜索。微博上的旅游信息对游客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旅游企业,主要是对旅游产品进行营销,旅游攻略和解答用户的疑问等,一条关注度较高的微博在互联网及与之关联的手机WAP平台上发出后短时间内互动性转发就可以抵达微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达到短时间内最多的目击人数。旅游部门主要是对地方性旅游进行宣传与通告等。旅游部门与民众直接联系和交流,民众能充分了解旅游部门工作运转,通过微博这样一个迥异于官方文件的形式,沟通和交流更加变捷。

结果显示普通用户的比例54%。旅游企业的比例32%.旅游部门14%.普通用户占了一半以上,说明了普通用户产生的信息内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因为微博上的用户绝大部分是关于旅游的记录,是个性化的信息。普通的用户对分享旅游信息具有巨大的热情,而旅游企业和旅游机构对微博营销和宣传刚刚开始,造成了比起普通用户信息较少,且普通用户的人群基数也比企业和机构大的多。除了分析样本的来源外,还对样本的主题领域进行了类别的区别,主要是分为了目的地信息,交通信息,住宿信息,餐饮信息,行程安排,旅游安全信息五类,并对他们进行分析,各类旅游信息中,发现了普通用户发送的各类旅游微博都占了50%以上,因此说明,微博给了普通用户真正的话语权,在上面发送的信息大部分都是普通用户发送的,给了每个游客创造了发送和分享旅游信息的平台。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新浪微博实现了他的口号,“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使得用户在产生旅游信息的同时,构建了自己的个性化平台。从视频类别比例图中可以看出目的地信息,住宿信息,餐饮信息占了样本数的80%,交通信息等占了2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用户偏重于对目的地的信息分享。但对交通等信息产生过少,这就需要合理引导游客产生的内容,全面为游客服务。

(二)评论数和转载数的分析

在微博用户创造信息内容的同时,评论数和转载数是社会网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用户对一条微博的评论和转载反映了对该微博的关注程度。表3中显示了抓取到的最受欢迎的300条三种不同创作类型的视频评论数和转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评论数和转载数之和大于100,从统计中发现普通用户发送的评论很少,最多的只有1180条,且都是用户之间好友的评论。而旅游企业的评论数最多的为11118,可能原因是旅游企业发送的微博应用较为广泛。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和质量较高。符合了用户对信息产生兴趣的习惯。在旅游企业的微博中,大于500条微博数占了80%,远远大于普通的用户的5.8%,旅游企业虽然创造的内容比较少,但其关注程度远远大于普通用户,这也说明了旅游企业创造的内容质量相对较高,受欢迎程度较大。普通用户创造内容的特点很大一部分是家庭成员与朋友间的分享,因此他的评论数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由于微博的内容数量非常庞大,更新速度太过频繁,因此相关的搜索过程也较为困难,对普通用户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或者认知负荷等问题。其实一些受冷落的信息内容也很高的质量。这些微博内容不能产生影响的话,会造成资源上巨大的损失。

(三)时间特征

通过对微博内容的分析统计,旅游微博上通常时间表示的词汇为:历史、今天、现在、梦想、将来、记得、如今、打算等词汇。在500条微博中,带有时间的意思表示将近430条,表明人们在微博平台上旅游信息有较强的时间特征。对含有时间表示的词汇进行统计,表示对现在旅游情况表示的词汇如今天,现在,正在等一共是325条微博信息,说明微博上的旅游信息是游客对于旅游的实时分享。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时间段的统计,发现9:00-11:00,14:00-16:00之间所发送的旅游景区的信息比较多,多是一些感叹词加上少量图片旅游信息。11:00-14:00之间发送的美食旅游信息占了大部分。18:00-22:00之间住宿,酒店,饮食的信息较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博发表的信息是用户对现在旅游状况的表示。整体来说,通过对时间特征的微博内容分析表明,实时是旅游微博的重要信息特征。总结其原因是手机微博的“轻灵快”的特点造成的。

(四)空间特征

微博上的空间信息是我们利用微博的重要特征,是进行旅游微博信息归类的基础影响因素。通过对微博内容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空间特点。在统计的500条微博上,有空间表示的占了428条,表明用户在微博内容上也具有较强的空间地理观念,微博上的空间表示主要分为国内和国外微博信息:微博上对国外旅游描述通常是整体的介绍,微博上的旅游信息的空间地点介绍通常是国外旅游的热点如:西班牙,英国,日本,美国等,对国外历史和现在的评价较多,通常表现为风土人情的介绍和国外风情。这些信息通常是旅游营销和旅游宣传发送的旅游信息,转载和评论相对较多,用户通常是表示对国外旅游的向往如我想去,计划去等,说明国外旅游对用户有较大的吸引力。微博上信息对国内则是某个景点或者景区局部的介绍,对国内微博的旅游信息多表现为景区的服务评价和自然风光。国内的热点通常是海南,北京,上海等著名的景区,用户对国内景点的评价较少,表现为旅游向往的较少,且通常评价的是只是好友之间的互动。整体来说,微博旅游信息有空间表述的较多,且涉及的空间地理信息较多,通过科学的归类,这些信息可以被我们所用。这些空间地理特征,表明了用户的实施实时的旅游位置,统计信息抓取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我们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表明了旅游者消费的地域,便于进行网络营销。

(五)多媒体信息特征

多媒体信息是我们对微博内容考查的重要一环。多媒体信息对用户的影响较大,这里影响较大时是指转载和评价的概率相对纯文字信息来说。多媒体时,使得用户得到的信息信息更多,通常多媒体信息的评论和转发的就较多。对500条微博信息的多媒体信息进行统计,有多媒体信息的微博占了将近五层,发送的多媒体信息多为漂亮的自然风光和景色,用户发表图片时通常和自己相关的多媒体信息,把自己或者朋友放在多媒体中,一定程度表明了对微博的信任及其准确性。发的多媒体信息多为发送微博的多媒体信息终端通常是电脑,占了有多媒体特征的70%左右,表明手机3G网络还在发展之中,需要手机3G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

四、结束语

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微博的旅游信息中,发送的量最大的为普通用户,是主要的信息来源。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发送的信息呈现上升趋势。这些用户都乐于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信息。发送目的地、住宿、餐饮信息等相关信息最多。这些特征表现为用户对这些信息的了解相对较多。而这些信息又是旅游信息内容的关键信息,需要制度来对信息内容进行合理的引导。

第二,由于受浏览对象的限制和发送信息的规范性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发送的微博转载率和评论率较多,其影响力较大。

第三,微博旅游信息具有实时性,是对现在旅游情况的描述。

第四,包含的空间地理位置很多,但是分类却非常散乱。包含多媒体信息的微博影响更大,因为其形式更显活泼和真实性,另外3G网络更待需要发展,为实时分享奠定基础。除了信息的质量问题外,旅游服务实时信息是来源多样、高度异质化,碎片化的信息。由各种人员(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通过手机收集和创建的,这样就造成了信息提取难度较大。需要对TCC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以及建立相应的制度设计,为信息的提取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Puri,A.The web of insights:The art and practice of webnograph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ket Research, 2007(3).

2、汪婷,陆林.基于博客的旅游研究信息的提取与分析[J].旅游论坛,2010(8).

3、陈欣,朱庆华,赵宇翔.基于YouTube的视频网站用户生成内容的特性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9(9).

4、Beaumont,C.Tweet,Tweet,Here Comes Twitter[J].The Telegraph,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