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保护科学论文

环境保护科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环境保护科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保护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利用 、资源、培养、科学素质。

国务院根据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要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即在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素质。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涉及到如下四个方面:(l)科学知识与技能;(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4)科学、技术与社会。学校的科学教育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为核心,以培育学生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以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基础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背景。

凉山属于偏远落后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较为落后,教育无论在设备和设施,还是其他可实际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我认为利用现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1 自然资源

我们大凉山地势特点为西北高东南低,北宽南窄。山地占总面积71.7%,山原占20%,丘陵、平坝、宽谷和盆地占7%左右。境内有属大雪山脉南支的锦屏山、牦牛山、鲁南山、小相岭、黄茅埂等山,多数山峰海拔超过4000米。高山深谷的相对高差达5633米。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安宁河、水洛河、理塘河等,山峰高耸,河谷深切,高差悬殊,不仅构成了特殊的地貌景观,也形成了我国罕见的亚热带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景观。地貌形态在垂直方向呈层状分布,既有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也存在层状喀斯特溶洞(如雷波马湖溶洞、西昌仙人洞等),以及屡见不鲜的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地区的奇观(如在木里海拔3000~3800米地带的典型的云杉、冷杉树林里随处可见古红壤)。这种多元性地貌的优势,气候复杂,自然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决定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在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前,凉山是我省森林资源和商品木材生产的三大重点林区之一,林业用地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55.7%,森林覆盖率为28.6%。现在螺髻山以及大风顶、冶勒等自然保护区和木里西部等地,林区植被尚保持原生状态,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亦未遭破坏。栖息其间的陆生野生动物,有脊椎动物5纲40目100科661种及亚种,占全省的51.2%,具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79种。这里也是国宝大熊猫栖息活动的最南分布区。凉山的植物植被的水平、垂直分布也差异明显,但类型齐全,可以说从干热河谷稀树草原植被、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硬叶阔叶林,到亚高山与高山灌丛草甸与草甸、旱生灌丛、沼泽草甸、寒漠植被和流石滩植被等,各种类型的植被,应有尽有,号称中国植物王国。由于第四纪冰川尚未完全覆盖过整个区域,所以这里也成为了古代孓遗植物的避难所和走廊。现存各类植物数千种,其中野生经济植物就达2878种。拥有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20种。尤以杜鹃最丰富并最有特色。凉山州作为一个生物起源古老、物种多样、珍稀生物种类众多、分化强烈的基因库,这些都为开展多种类型的科学研究活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怎样有效的利用这些自然资源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呢?是我多年来一直探讨的问题,并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我的一些做法提供给大家参考和探讨。

一. 我在教育教学和科技活动中,紧紧依托这些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生物考察、生物与环境研究等活动。如开展 “认识身边的动物”,“认识家乡的珍惜植物”等主题活动。在三年级以上的各个年级开展主题班队科技活动,如:“邛海冬候鸟考察活动”,、“安宁河鱼类资源考察”等。组织学生观察当地常见的动物,记录下它们的身体特征、生活环境、生长特征,写出观察报告。活动除了集体活动,还动员学生及其家长利用假期外出旅游等机会,认识和了解家乡特殊的的动、植物资源。补充集体活动的不足。增强学生个体活动能力,锻炼学生自觉参与意识,在各个活动中使学生不仅认识了家乡的生态环境,还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运用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邛海冬候鸟考察活动”这个活动,我从98年起,每年在冬季都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实地拍摄、实地记录。在此期间,有的学生毕业了,升入了初中,但是人员变动没有影响整个活动的持续性,我特别注意让高年级学生在考察中带动低年级学生,有意识的让高年级学生教会低年级学生如何观察和记录。使学生不仅认识了许多冬候鸟,也从多年来邛海记录的冬候鸟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中认识到环境变化对生物的重要性。由于活动坚持了十多年,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学生从实际活动中认识和体会到:科学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而且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活动中指导学生写出相关科学论文十余篇。如:《邛海鸟类考察报告》,《邛海水资源调查报告》、 《螺髻山大蹼铃蟾生活环境调查》、《邛海白鹭栖息树木的种类》、《邛海植物资源》等科学小论文。在今年的暑假里,同学们还在科学考察活动中拍摄了两部“DV”作品:《夏令营的新发现――蝉花》;《彝家山寨的珍稀生物――大蹼铃蟾》。这些小论文和“DV”作品,充分展现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科学实践的能力。

2 利用人文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思考能力

凉山彝族千百年来在这片富饶而迷人土地上,繁衍生息,传承和保留着中国彝族最古朴、最浓郁、最独特的文化传统,创造了凉山独特的民族文化。故而凉山彝族作为中国彝族中有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国内外的瞩目。其中彝族的毕摩文化最具代表,一个彝族从出生到最后回归自然都和毕摩相伴,毕摩是彝族人民传承祖先文化的代言人,在彝族文化中最精髓部分就是著名的“毕摩文化”,它涉及包容了彝族传统文化诸多方面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凉山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延续了2000多年的奴隶制社会形态。毕摩是古代彝族社会结构兹、莫、毕、格、卓中的一个等级。在古代彝族君主制时期,毕摩不仅是专门掌管文书、主持宗教仪式者,而且是教师、军师、医师和法官。同时,他们又是创造文字,撰写、收藏彝文经典,通晓彝族历史、天文、地理的知识分子。彝族毕摩产生于远古的原始社会,有2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凉山彝人深信不疑万事万物都有特定对应的鬼怪神灵。它们与人为伍,随时随地与人发生着联系,这种文化意识也影响了彝族青少年。直至今天绝大多数彝族无论什么事情都要请毕摩做法,祈求平安幸福,万事如意。甚至生病不上医院而请毕摩通过与神灵对话来求得除病不需吃药。怎样让彝族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破除迷信,弘扬科学呢?我在对我校民族学生的科学课教学中主要开展几方面的工作:

1 是组织学生参观“凉山奴隶社会博物馆”,考察摩梭族、彝族聚居区等让学生认识祖先们在“天文”、“医学”等方面的科学成就,使学生了解民族的发展也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的。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毕摩,毕摩不仅是“去鬼怪”的神人,更是教师、军师、医师和法官;是创造文字,通晓彝族历史、天文、地理的知识分子。

2 是通过对彝族毕摩在作法时绝技表演的科学分析,使学生明白这些绝技也是有科学道理的。彝族毕摩在作法时,口念经文,舞扇摇铃,表演绝技时更是出神入化,油锅捞物、舔烧红铧口、沸水烫身、吃火炭、含油喷火等惊险无比,令人目不暇接,被称之为中华彝族魔术奇观。这些奇观和苗族的“上刀山”、傣族的“下火海”一样有科学理论为依托,才有表演人的安全。如在实验室里让彝族学生做了“油锅捞物”实验,通过学生的实验使他们知道了不同物体的比重、沸点是不同的,看似沸腾的油锅里,其实温度只要有60摄氏度。通过学生的大量实验和研究使这些彝族孩子认识到彝族毕摩的精髓不仅是魔术奇观,更是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的载体。

环境保护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如果它只是占空间,毫无正面贡献,就丢掉。

如果你花很长时间还是不能决定如何收拾,就丢掉!

别害怕。这是你的人生――你唯一确信丢不掉的东西。

你没有多余的时间、空间或精力留给那些有形还是无形的杂物。

――《丢掉50样东西,找回100分人生》

这有什么难的,不过是丢东西

本书之所以能够问世,其一是我十四岁那年的那个夏天,母亲扬言要把我所有抽屉里的东西倒出来,要我“赶快扔掉那些垃圾,马上!”其二是父亲告诉我:“亲爱的,扔掉所有拖住你的东西。要穿过一大堆碍手碍脚的杂物,就像在游泳池里行走,很难走到你想到达的目的地。”我确实是个幸运儿。

虽然我有很好的遗传基因,但我也不是天生就有这种“丢掉”的本领,我必须在生活的各种领域,培养出放手、丢弃以及按下“删除”键的热情。如果你已经掌握本书的精髓,很有可能的情况是:你既非整理专家,也不是清理杂物的高手,但是你有一种渴望(也许还算不上是热情)――你想要大肆整顿,好“迅速开始”下一个阶段的人生。

你会在本书看到许多跟你一样的人,他们也有相同的渴望。你们还有一个共通点:你们都具有勇气。要有勇气,才能抛开过去;要有勇气,才能真正作出抛弃部分或全部东西的决定。

许多人非常大方,愿意让别人分享他们的故事,对这些人而言,丢掉五十样东西并非一件总是很有趣的事,但是他们鼓足勇气做到这件事,而且在某些情况,这种做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也会改变你的人生。

拜托请马上丢

我是自然而然产生这种“放手”以及鼓励他人放手的迫切感的。我母亲是处女座,你真该看看她的抽屉。如果她要你帮她拿东西,她会说:“就在五斗柜左边第三个抽屉里的右手边,里面那叠东西最底层的后面。”讲的位置从没出过错。我是水瓶座的。我不是说水瓶座是十二星座里的懒惰虫,我的意思是,我会把东西收进抽屉里,只是我不一定知道什么东西放在哪个抽屉。难道说,某些星座的人抽屉就是会比较乱?或许吧。

母亲教会我一件事情:丢东西。“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该摆在哪里,当初为什么会买下它?或是看到它就会沮丧,那就丢掉!”她会这么说,“绝对不要留下任何让你看起来很沉重、或是感觉很沉重的东西。”

结果证明,我母亲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对的,其中最棒的一项就是丢东西的规则。每次她要我们丢东西,都是要我们马上丢掉,一刻都不准拖延,我把这项做法称为她的“马上丢”心态。

所以我在指导企业时,总是要人丢东西,也就不足为怪了。我要人家丢的还不是几件东西而已,在结束第二次或第三次研讨会时,我会要求每位学员回家丢掉五十样东西。这时,通常我会一脸严厉地说:“我得先说,所有的杂志和宣传手册(编目、目录、样册)只能算一样。你丢掉一百本也只算一样。”对方往往会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瞪着我。他们会说:“算了吧!我已经翻遍衣柜,能丢的都丢掉了。”但是我不会就这样算了,就像我母亲也不会就此罢手。

丢是为了不提当年勇

只靠过去荣誉和成就过活的人,极其乏味。

我认识一个人,这个人把他过去三十年住过的每一间饭店的房间钥匙展示在墙上。说真的,有些钥匙来自一流的饭店,例如伦敦丽池饭店、法国里维圣拉安蒂贝岬的海角饭店;也有一些钥匙来自没那么梦幻的地方,例如宾州匹兹堡的假日饭店和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的戴斯酒店。它们勾起的回忆有好有坏,但不论好坏,它们就在那里。我问他为什么要留下这些钥匙,“我也不知道,”他说。“我长久以来一直在收集钥匙,我喜欢看着它们。”

把带给我们愉悦,让我们赏心悦目的东西留在身边无妨,即使是放在办公室里。我想,如果我办公室里没有吉姆、凯特、阿比盖儿和薇拉的照片供我观赏和进门的每一个人观看,我一天都撑不下去。但如果有些东西让你心情沉重或是感觉不好、让你觉得疲倦,或是让你在生活或工作中无法更上层楼,它就得离开。

说到如何决定什么东西该丢掉,不久前某一天,凯西・罗伯一边和我讲电话,一边在她办公室里到处找东西,结果找到公司几次郊游所留下来的一堆棒球帽,再次证明了何谓“苦中作乐”,对吧?有一顶帽子特别吸引她的注意。“我的老天,”她说,“那顶棒球帽真的让我很郁闷。”

凯西是环境保护律师,经常得出差到现场进行环境稽查。其中一次查访是场噩梦,那次她的小女儿得了感冒,凯西片刻也不想离开她,更别说要离开三天。雪上加霜的是,她的航班因为暴风雪而延误一整天,可想而知她的内心有多煎熬。

地主公司提供的棒球帽放在礼品袋中,她回到办公室时,直接把它丢到架子上,和所有其他东西摆在一起。“你知道,”她说,“我连看着这东西都会觉得反胃。”就在那时,她叫我暂时别挂断,起身走到书架,抓起那顶帽子,直接丢到垃圾桶里。“哇,感觉好棒,”她回到电话上时说(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凯西后来还是从垃圾桶捡回那顶帽子,把它丢到适当的回收桶。你知道,她可是环境保护律师)。

派蒂・柏金斯在康乃狄克州一个可爱的古老城镇上销售房地产,她把要丢弃的东西写下来。我认为,她的态度可以激发你再仔细察看一次有哪些东西需要丢弃。她说:“我们这一代,也就是快速老化的婴儿潮世代,有收集东西的特别需求。也许是因为我们的上一代生活在物资缺乏、靠着配给度日的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们平日省吃俭用惯了,而我们透过观察学会:每样事物应该都具有价值。现在的孩子爱扔东西,东西一旦坏掉、破损、过时,他们就会扔掉,重新来过。”派蒂已经不是孩子,但是她很擅长重新来过,不沉湎过去。“我一直都能够顺利转换跑道,并且在转换跑道时,快乐地抛开过去的东西。”

派蒂知道孰重孰轻,至少从她的观点来看,她的确知道。如果你见过她,就会对她清楚的脑袋、充沛的活力和乐观的精神刮目相看。这其中有一些需要学习的地方:不论你是谁,或曾经是谁,是大人物还是贩夫走卒,都要抛开旧有的事物。你还有多少空间和活力改造和重塑自己?“我喜欢改变,而且已经准备好进行下一次大冒险,”派蒂说,“这就是我对生活的看法──生活是一连串的冒险。”难怪她能交到这么多朋友。

派蒂的观察很有意思:大人物或位高权重的人真的很难放弃往日工作上的一切。我有位朋友也是客户玛莎・吉利兰就是个好例子,她认为要竭尽全力,才能达到那种放下往日荣景的特殊境界。

玛莎是个知识分子、真正的学者、科学家,她最终的梦想,是奋斗到底,成为受人景仰的科学家和公立大学校长,带领学校转型,让学生拥有不同的学习经验。她六十出头时作了一个结论:她已尽己所能达成这些梦想,包括成为受人景仰但不出名的科学家,成为受人尊重的大学校长,但只是半途、而非一路领导她的大学,朝她所构想的转型迈进。

因此,她决定抛弃那些年的成就和奋斗所带来的一切资料,包括许多的科学论文、甚至奖项和奖牌。噢,她不是要把这些全扔进垃圾桶;她把它们装箱和贴标签,以便儿孙留念。她一时兴起,跑到百思买买了一台扫描仪,这样她就可以整理所有的论文和照片。她在筛选这些文件时说:“我很震惊,激动得不能自持,有时候甚至无法动弹。简直就像我是头一次看到它们。而且这是头一次,我真正看到它们的美好。”

环境保护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知识经济;经济转型;现代化

21世纪中国能否成功地从计划体制的工农业经济转型为知识经济,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地实现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由卡尔·达尔曼(CarlDahlman)领导的世界银行学院研究小组同中国政府和知名学者紧密合作,对此作了充分的研究,其成果《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的中英文版同时面世,实在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一、21世纪中国现代化的任务是迅速知识化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人口不断现代性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20世纪全球现代化的主题是工业化、城市化和服务业化。进入21世纪,现代化的主题则是知识化,即发展知识经济,建立知识社会,创造更高的生产率,实现人类更大的福利。对中国而言,现代化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延续先行国家之路,先工业化再服务业化,进而知识化;另一种是并行促进三种社会转型,即同步推进向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的转型。

中国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由卡尔·达尔曼博士负责的世界银行工作小组提出了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在全社会实现知识化,从而直l接完成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构想。这一研究是世界银行应中国政府之邀而做出的,其较早版本曾作为中国制定“十五计划”的参考资料提交中国政府。回头来看,报告中的很多思想在国家“十五计划”,和科技、教育以及高技术产业“十五发展专项规划”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世界银行报告的价值关键在于:它立足于中国实际发展阶段,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重大发展挑战;它运用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从全球视角提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建立知识社会的重大发展方向。正是因为世界银行的专家能够从全球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在充分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基础上提出战略框架,使得这份报告独具翘楚。

二、中国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

在此特别就本报告的上述两个方面的特点作一些介绍和评论。报告首先分析了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四个挑战,这些挑战决定了中国必须是几个转型并行、相互交织,且要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些重大挑战包括:

第一,失业的巨大压力和创造就业的重负。中国劳动力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6%,决定了中国面临着持久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又加重了这个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高增长高就业”,但20世纪90年代是“高增长低就业增长”,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增长率分别为10.1%和1%,新增就业人员7241万人,仅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吸收劳动力的1/3。与此同时,大部分劳动力还处于低技能的岗位和低生产率的部门,如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印度的75%,美国和法国的5%;制造部门劳动生产率也只有印度的92%,不足美国和法国的5%。经济增长的实质一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劳动力由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是美国的100多倍,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提高农民收入必将排斥农业劳动力;中国的水泥产量是美国的5.7倍,电视机产量是美国的3.2倍,煤炭产量是美国的1.25倍,改造传统工业也将排斥低技能的工人。过去5年,国有工业和集体企业的就业岗位减少了1/3,约4600万人,其中制造业、商业、建筑业和采掘业占80%。因此,中国不仅就业压力重,而且劳动生产率低下,低劳动生产率下的就业比重过高,进一步的经济转型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

第二,保持增长的持续性。一般而言,只有较小的国家能在长时间保持高增长。过去35年中(1965—1999年间),只有博茨瓦纳、也门和新加坡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都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瑞士管理发展研究院《世界竞争力年鉴》的排名,中国由1998年的第21位下降到2001年的33位;而在《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的排名中,中国也由1998年的42位下降到2000年的44位。

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一问题将更加严峻。过去20多年中,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从附加值看,2000年农业附加值相当于1978年的2.77倍;工业附加值相当于1978年的11.2倍。1999年,中国谷物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1.9%,棉花占21.0%,油菜籽占23.8%,肉类占26.3%,烟叶占34.9%,花生占38.2%,水产品占29.5%;水泥占35.6%;电视机占26.5%;钢产量占15.9%;化肥占18.8%。中国各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出口比重在10%到30%之间,但是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仅为3.08%。中国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既要改变本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从要素密集投入、污染密集型投人为主转向非能源密集、非污染密集型投入为主的结构,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方向转变,同时还要调整本国贸易结构,增加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

过去20年,中国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两种因素:资本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1979—1998年,中国平均年增长率9.7%,而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别贡献了3.8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阿尔文发现,期间中国TFP增长率只有1.4%,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只有19%,比绝大多数人的估计要低得多。从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在世界上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不可能继续提高,甚至有可能下降。因此,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应当主要靠提高TFP。而提高TFP可依赖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应,但根本措施还是要靠长期的无形因素(如知识、制度等)。这就是在21世纪提出知识发展战略,强化知识创造和传播的根本原因。

第三,收入不平等和地区差距日益扩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从国际比较看,中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基尼系数提高了35%,是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估计,1998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0,最高收入的10%人口与最低收入10%人口的收入之比为12.7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收入差距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也显示,中国收入不平等性在迅速增加,基尼系数由1991年的0.282提高到1995年的0.388,也增加了38%。中国收入差距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且不仅收入差距扩大,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也很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按现价计算,1985年为1.72倍,2000年为2.79倍;若按不变价格计算,1985年为1.53倍,2000年扩大到2.04倍;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看,1985年为2.12倍,2000年为2.99倍。二是各地区发展差距扩大,不仅人均GDP等经济发展指标差距扩大,而且知识差距也十分明显,报告中引用了我们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西部地区的知识发展水平仅相当于东部的35%,其中获取知识能力仅相当于东部的14%,吸收知识能力水平为81%,交流知识能力为31%,在人均FDI和互联网的普及率上前者更是只有后者的8%和12%。北京知识发展水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1倍,上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倍,天津为2.8倍,广东为2.1倍。而大多数西部地区均属于知识资源水平低的地区。其中西藏知识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2%,贵州为38%,青海为44%,云南为49%,内蒙古为57%。三是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2000年农村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为13%,1000元以下的占14%,两者收入差距4一lO倍。城镇收入最高户与最低收入及最低收入困难户收入之比,由1996年的4.12倍扩大到2000年的5.70倍。上述三大差距的实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识差距,它将在知识迅速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扩大和加深,导致新的知识贫困。

第四,环境可持续问题。中国主要的人均资源占有量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恶化、生态破坏日益加重。中国GDP(按PPP计算)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约占世界总量的10.8%(1999年),但是每年的水资源消耗量相当于美国的1.17倍;每天排放的污水量相当于美国的3.30倍,居世界第一位(1998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15%(1997年);煤炭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29.7%(1999年)。这种增长类型不仅无法实现长期持续高增长,同时还使中国十几亿人口面临生存环境恶化的威胁。报告明确提出,中国需要确保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资源密集、能源密集产业转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产业,从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向知识要素驱动模式,也必须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向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最终从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不可持续模式转向高增长低能耗低污染改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其实质是,从要素驱动的增长转向知识驱动的增长,从要素为基础的社会转向知识为基础的社会。知识要素的特殊性还在于知识是可替代的,对环境、生态是友好的,知识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中国在全球知识革命中的定位

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与其说是经济竞赛不如说是知识竞赛,经济投资与其说是物质投资不如说是知识投资,经济增长与其说是要素驱动不如说是知识驱动,国际差距与其说是经济差距不如说是知识差距。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趋势,首先表现在R&D的高投入。尽管发达国家R&D占GDP比重比较高,但还是呈上升趋势。同时,国防研发资金比重在下降,民用经费上升;其次,研发合作增加,既可以交流知识也可以创新知识。获取全球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外国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国际贸易中的技术转让和技术许可费支出迅速增加。第三,R&D、品牌、营销等无形资本投资比重在上升,设备、机器等有形资本投资比重在下降。一些发达国家无形投资已经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超过有形投资。第四,教育和培训等人类资本投资越来越重要。OECD国家接受中等教育的成人比例由22%提高到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显著提高。

相比而言,第一,中国不是世界R&D支出大国,中国人口占世界总量的1/5以上,但是R&D支出占世界总量的2.5%(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占GDP的比重仅为0.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2%。第二,中国也不是科学创新大国,中国科学论文占世界总量的1.4%,只在极少数领域处于世界前列水平。尽管近年来科学论文数量迅速提高,但是中国论文引用率只有0.97,而世界平均水平为3.47。第三,中国也不是技术创新大国,1998年本国居民专利申请数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1.78%,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有10%。第四,中国不是技术输出大国和引进大国,1998年中国的技术转让和许可费用收入占世界总数的0.1%,而美国高达55.5%;技术转让和许可费支出占世界总量的1.2%。

当代的世界知识革命使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条件和机会加速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但这是有条件的追赶过程。这个追赶过程既包括经济的追赶也包括知识的追赶和制度的追赶。而且,中国实现追赶不仅具有中国历史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即加速人类的知识化,并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正是基于上述分析,该报告提出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知识化的定位:发展知识经济不是简单地发展高科技,所有的部门都可以利用知识促进自身的发展;有效地运用知识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国民财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因此,中国应当优先获取利用全球知识,强化本国吸收知识的能力,提高本国创新知识的能力,扩大知识的扩散、应用范围。

四、建立知识经济与社会的四大支柱

在一个农村人口占2/3、农业劳动力占1/2的社会里,如何发展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该报告富有建设性地提出构成知识经济社会基础的四个支柱。

第一个支柱是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知识和技术在中国是稀缺资源,必须建立一种激励制度,促进知识的有效创造、传播和利用。政府应当成为适当制度的构建者和激励提供者。政府应当从统治、控制到治理再到良治,这需要制定公平、透明和稳定的规则,确保执行,形成正式的法治;构建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竞争的制度支持市场运行;建立国际公认的定性标准和管理指导方针;构筑独立监督的管理权威,从而强化管理框架;强化对私人部门的支持,尤其要消除服务业中私人发展和外商参与的障碍;改革制造业和重工业中低效的国有企业,放开能源、运输、电信和金融等部门的竞争;完善的社会安全网络;提高劳务市场的灵活性;确保所有的社会成员均获得平等的经济机会,尤其是那些甚至在发达经济中也经常受到歧视的群体,如妇女、少数民族和未受良好教育者及未充分就业者。

第二个支柱是建立学习的社会。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投资于十几亿人口,从而形成巨大的人力资本,这是人口包袱变为经济财富的根本途径。最大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最大的人力资本收益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所谓学习型社会是人人都有机会学习的社会,能够终身学习的社会,并且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获得教育机会的社会。尽管中国人口占世界的1/5以上,小学、中学在校人口占世界总数的1/5,但是,高等学校在校人数只有世界总数的10%。1998年我们提出大力发展、超前发展高等教育,放开高等教育市场,改变国有国办、高度垄断的模式;2000年我们进一步提出将9年义务教育逐渐扩展到12年,加快城市高中教育普及率,同时也加快农村高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普及率。世界银行的这一份报告也进一步强调中国应将义务教育由9年扩展到12年。

在中国如何发展高等教育曾有过激烈的政策辩论,其实质是要不要开放高等教育市场。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始终是国家控制、政府办学,尽管过去社会和私人投资比重不断增长,但是政府的投入仍然高居2/3的比重,政府部门仍通过各种行政手段直接控制高等学校人、才、物和日常运转。世界银行报告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国家标准,必须加以提高,包括:将迅速发展的私人教育部门纳入到正规教育体系中去;将教育主管部门的角色由一个教育提供者转变为教育质量的保证者,给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自主权;重视软技能(例如管理以及服务部门增长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最近,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放开非义务教育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办学格局,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改变过去依靠政府投入的过于单一的“国有政办”的模式,对非义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整体改制,转由社会力量经营,实行国有民办;可以由社会各方面筹资,以合作形式办学,实行公有民办;社会个人出资,实行民有民办。另外,国家将继续对贫困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建设和改善农村小学和初中办学条件,并拨出专项基金,建设改造教育用房;国家实施“西部职业教育工程”,面向农村培养和培训中等实用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高等学校校园网和远程教育工程,实现网络化教学管理、电子化图书馆,建设远程计算机教育工程,建设教育资源信息化工程,包括大规模教育科研数据库系统、图书情报系统等。报告还特别提出利用海外华人的宝贵资产。目前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还只有1/3回国,中国还属于人力资本净流出国,力争做到流出和流入相等,由人才损失变为人才收益,如美国人才净流入收益为40亿美元,1995年到1996年有12万名大学生进入国外机构而中国为净损失6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包括个人支出和捐赠)的1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人才流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人才流失。中国还可以利用宽带网发展教育。

第三个支柱,建立信息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信息与通讯技术出现了爆炸性增长。1995—2000年,中国电话用户年增长率为29%,移动电话用户年增长率为88%;电脑生产量年增长率为52%(如果包括进口量这一增长率将更高)。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IT技术应用大国。到2001年6月底,中国拥有电话2.8亿部,其中移动电话1.16亿部,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美国,到2004年可能超过美国总人口数;2004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计算机应用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的估计,今后5年中国的IT产业将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IT产业产值将占GDP的8%以上,固定电话用户将达到5亿户,全国普及率40%以上。中国移动电话超过美国,表明发展中国家IT产业有巨大的潜力,可以跳过工业化国家经历的中间阶段。

报告还详细讨论了中国电信市场结构,建议中国电信市场必须进一步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实现普遍接人原则,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和壁垒。如果从各类电信服务的绝对价格来看,中国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如果从相对购买价格看,中国仍属于费用昂贵的国家。最近,中国取消了入网费,我们认为这是顺应发展趋势的。政府应当从原来的管理者转变为聪明的管理者,从经营者转变为监督者,促进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网的互连,促进IT技术市场与服务市场的统一,促进各地区IT技术标准与制度规则的统一,也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及电信网络基础设施投资,进一步降低农村及贫困地区服务成本和服务价格,实现普遍接人、普遍服务的原则。

第四个支柱是建设技术应用体系与科技创新体系。对中国而言主要是更多更有效地使用技术,既包括新技术,如ICTs,也包括旧技术,如电力、输电等技术。在整个经济中更加广泛更加迅速地传播技术,以期提高整个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报告指出,实现这一功能,首先应建立统一的市场,例如在各地区之间实行开放贸易,取消各类地方保护主义的做法,通过价格和市场竞争推动先进产品的扩散;取消各类低效率的规章制度,建立足够强的激励机制,推广技术;改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工作安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严禁各省对相同产品制定不同标准(如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

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最优先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占GDP比重由2000年的4%提高到2005年的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将由2000年的9%提高到16%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由15%左右提高到25%左右。报告对于中国政府及各地方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同时也指出,还存在忽视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倾向。

五、中国建立知识社会的全球意义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中国始终是一个世界的巨人。不仅历史悠久,文化统一,文明璀璨,而且,还有着持久的生存延续性,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半个世纪,特别是过去一代人时间里,中国再度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也是20世纪人类发展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环境保护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的行为,但区域创新体系一般都 存在诸如政府创新动力不足、企业创新资源有限、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创新能力不强、 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中介机构运行不够科学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创新行为主体作用的 发挥,进而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因此,要依据理性人特征,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中的作用;消除创新障碍,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改革培育方式和模式,提高教育培训 机构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提高科研人员成果的创新 性;完善规章制度,促进中介组织的繁荣。

[关键词] 创新主体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111-06

序言

由于行业的多样性和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的区域性特征,立足于区域进行创新能力 的研究获得了普遍共识。而关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存在多种表述,Riddel等人认为区域创 新能力是指区域内不断地产生与商业相关联的创新产品的潜力[1];赵黎明等人认 为区域创 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2];黄鲁成则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 区域内技 术能力为基础,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3]。“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 组”在每 年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概念获得了广泛认可,报告中认为,区域创新能力 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是基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 业技术创新、创新环境与管理和创新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具体而言,区域创新能力 包括知识创造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与管理能力和 创新的经济效益状况[4]。本文也采用这一解释。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的研究成果可知,我国各区域创新能力不算强且差 异较大,定量计算出的总体分值不高并有25个省份处于第四、五个层次。其中,处于第一层 次的上海、北京两地平均分值为52.82分,第二层次的广东、江苏两省平均分值为50.51分, 第三层次的浙江、山东两省平均分值为39.53分,其他省份都在30分以下[4]。因此 ,提升各 地区域创新能力是十分迫切的。当然,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了不少成果,岳鹄等人认为优化 创新环境是提高创新活动质量的根本前提,政府需要根据区域创新环境情况,采取不同的政 策和措施来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5]。党文娟等人认为只有积极进行区域市场 化程度的 推进以及发挥各地政府的创新引导作用才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关键[6]。黄晓治 等人研究 了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企业创新行为和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集群的网络 结构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创新行为的策略选择又会进一步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 7]。柴志贤的研究表明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与城市化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显著促 进作 用,但非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显著[8]。李子彪 等人研究 发现重大科技专项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性、系统性、战略性、前瞻 性和共性问题,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9]。陈广汉等人研究后认为,研发支出 对区域创 新能力有明显正向影响,竞争程度或者产业基础是区域创新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10 ]。王学军等人研究表明区域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11]。

上述研究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思路,但能力都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言的,区域创 新能力的提升需要落实到区域创新体系中相关行为主体的身上,换言之,区域创新能力取决 于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其形成的网络的绩效。对某一区域而言,无论是区域 创新模式和路径的选择,还是依据自身条件进行各种创新活动;无论是新技术、新知识的产 生,还是其流转与转化,都将依赖于创新活动行为主体。如果对相关创新行为主体特征不了 解、创新动力不产生、障碍不消除,区域创新能力就难以提升。李爽等人虽然提出了“区域 创新网络中的企业、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行为主体的协作共生是区域创新能 力一个增长点”的观点,并提出“要从网络行为主体出发,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完 善网络的运行机制,推进行为主体的功能创新,从而提高整个区域创新网络的创新功能”的 建议[12],但并未对各创新行为主体和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各行为主体创新 动力的影 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将分析相关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主体作用发挥 的角度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区域创新行为主体及其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关于区域创新相关主体也有不同角度的表述,李习保就认为区域创新主体主要包括高等学校 、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并且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程度相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并不处于绝 对的主导地位,创新主体的多元化是我国目前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13]。 这一表述 主要是从区域直接创新主体或技术创新主体角度而言的。事实上,区域创新还涉及到其他主 体,张网成等在总结相关研究后就提出技术变迁不再主要由企业独立完成,科研机构和 政府也日益深入地卷入到技术变迁的进程中,三者之间的紧密合作使得知识创新呈现出所谓 “三重螺旋”的格局,从而导致了创新的“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的转化[14] 。曾小彬 等人也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运行的过程,就是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信息中介服务机 构、地方政府等四大创新主体在社会需要或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协同创新的过程。高等院校与 科研机构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地方政府为制度政策创新的主体,信息中介机构为服务创新的 主体,企业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社会需要或市场需求是区域创新的心脏,为区域创新提供源 源不绝的动力[15]。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应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科研 机构、中介组织。这些区域创新活动相关主体的行为影响着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取 决于各创新行为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它们之间的协作关系。

1.地方政府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府对于创新活动与过程的作用,总体上可以归纳为维护市场秩序,弥补 市场失效等缺陷,创造创新条件与环境,并进行相应的监督、指导与服务,并对区域创新体 系中的科研、开发、投融资、人才培训及其创新服务等支撑体系的建设也都具有直接和间接 的影响。地方政府可以依托区域资源,选择和倡导合适的区域创新策略;可以通过制定相应 的优惠或扶持政策推动企业主体创新活动的开展;通过相应的规章或考核评价等措施,导向 和推动教育培训机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对科研人员的 评价和工资改革,充分发挥区域科研人员的作用,使科研机构成为重要的科研基地和技术源 ;还可以采取各种措施促进产学研联合创新,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相配套 的制度网络和社会环境,以保证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区域企业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企业是区域创新最直接的主体,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具有内生的创新本质。市场经济 的本质就是竞争,而创新是企业形成竞争力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因此,企业需要时刻关 注市场变化,依据市场需求,研究、发掘创新思想,积极进行创新活动。事实上,企业的创 新活动还与其他的主体有关。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可以弥补自身攻克技术难题的科技力 量的不足;企业和高等院校、职业学校、技能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可以获得创新 活动所需的各种人才;而中介组织的存在可以使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得到下降;政府 的监管及其对经济运行质量的要求,也将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明显的驱动作用,如对环境 保护的要求将驱动相关企业进行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的要求将驱动企业进行能 源节约的技术创新,等等。

3.区域教育培训机构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育培训机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而创新型人才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人才保障。区 域教育培训机构分为区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及其相应的社会培训机构,而区域性人才可分 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其中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 承担,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由职业教育及其相应的社会培训机构承担。区域教育培 训机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也受其他主体的影响,政府对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相关政策影响人 才教育的层次、科类及专业的设置和招生人数,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影响人才培养条件进而影 响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活动。企业 对创新活动的重视,会产生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进而会推动教育培训机构对创新型人才的培 养,同时,企业本身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相应的创新活动使创新型人才通过“干中 学”的方式得到培养。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影响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 因为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主要来自于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

4.区域科研机构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区域科研院所、部分高校科研部门组成。 高校的科研主要是以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科技部门的项目为主,而来源于市场和企业的项目 为辅;科研院所的科研更多的是来源于各自相应的所属部门,研究主要在某个相对比较专业 的领域,其创新产出主要是科学论文、技术专利等。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科研机构与其他主体 关系密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制度与政策、对科研绩效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等影响着科研人 员的科研活动,对各类科研主体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 企业之间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交易又将依托于中介机构进行,完善的中介机构和相应的法律规 范将有助于推动科研主体的创新活动。

5.区域中介组织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中介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具有服务、沟通、协调、监督等方面的功能 ,它既可以降低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各主体交流联系的效率,也可以有效配置 和整合创新资源,推动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或创新成果的使用都 需要相应的中介机构,企业可以通过信息中介收集创新成果的信息,获取并使用最新创新成 果,也可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以便于进行技术或产品创新。企业还可以通过金融中介、人 才中介等机构获取资本、劳动力等推动创新的资源。教育培训机构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获取市 场创新人才需求信息,并使培养的创新人才获得高效率的配置。而教育中介组织可以对教育 机构的课程、师资、培养方式和模式等进行专业的评估、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 养。科研机构则可以通过科研中介和人才中介机构获取科研信息和创新型人才,满足创新型 活动的需要。而产学研中介组织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等, 可以协调产学研之间的关系,提高产学研组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进程。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主体作用发挥的障碍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活动行为主体作用的发挥,但现实中存在一些因素, 影响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1.地方政府受相关因素影响而创新动力不足

地方政府创新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地方政府创新意识不强。由于受 当地历史、经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地区的文化存在与创新不一致的内涵特征,以及 地区历史和经济形成的不利于创新的基础条件,使得相应地方政府的行政信念、行政道德、 行政习惯、行政思维、行政原则及其行政精神缺乏创新内涵,地方政府创新意识不强,影响 了创新能力的提升。二是部分地方政府的职能不清和地方利益驱动下的低效率行为选择,即 不少地区存在政府代替市场和低水平吸引投资及低水平重复研发现象,政府行政干预过度, 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三是创新成果存在外溢现象,即创新成果的 形成与转化的地区不一致、创新投入与收益的地区不一致的现象,当地的科研成果并不在当 地转化成生产力及形成相应的产业和获得经济效益,影响着作为理性人的政府的创新动力, 而存在的市场和行政区域分割特征以及不同区域政府存在的政绩竞争,进一步减弱了政府推 动创新的动力和意识。

2.区域企业受创新资源限制而创新困难

企业作为区域创新的直接主体,虽具有内生的创新本质,但由于我国区域企业主要是中小企 业,其创新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一是作为创新主导力量的企业家比较缺乏。二是一些企业家 族式管理的存在。这一类企业更多地充满了功利性,缺乏创新战略和创新意识,其决策机制 和用人机制都不利于创新。三是创新费用不足,资金筹集难度大。四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缺 乏。因此,不少企业是模仿有余而创新不足,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还陷入“引进 ―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之中。而即使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仍然有两个原 因影响企业的创新动力,一是创新的风险性。由于技术进步的加快,替代和同类技术产生的 时间越来越短,使中小企业创新风险和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决策。二是创新成果的 外部性,除了部分技术含量高和进入门槛高的行业的企业,其他较易模仿,并以较低价格的 同类产品冲击相关产品市场,企业新产品产生的“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企业创新的投入 与收益出现不对称,导致企业创新积极性下降。

3.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水平难以满足区域创新需求

教育培训机构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特定的培养方式和模式, 还需要企业的直接参与。而目前,一方面,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还没 有明确、体系也没有建立,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缺乏培养创新型 人才的意识、师资、资金和手段,而政府和相关评价考核机构也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创新型 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教育培训机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 由于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正的外部性,且由于人才流动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人才流动的 制度约束逐渐消除,企业培养的创新型人才随着其能力的增强将有可能流动,使得相关企业 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企业在引进和自己培养两者之间,会更多地选择引进人才,而不是 培养人才,这一现象的结果是创新型人才数量增长不足,而使用人才的成本不断增加。这些 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4.区域科研成果的创新性不够,科研机构作用发挥有限

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技术来源,其设施先进、力量雄厚,具有很强的知识创新能力, 但目前科研机构创新动力不足。主要因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主要以国家和相应政府部门 的资助为主,研究项目主要由相关部门通过一定方式确定,其是否具有创新性受项目来源的 影响。同时,相关科研人员的研究并不是以创新为目标,更多地是为获取科研经费,完成科 研任务,为晋升职称创造条件,创新性和市场化程度都不是科研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同时 ,对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也都没有以成果的创新性作为考核的关键指标,因此,总体而言 ,相关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事实上,这些科研机构尚未认识到自身在区域创新体系中 的地位、角色和重要性。当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还有部分是来自于市场的产学研结合 项目,其成果的创新性及效益显著,但成果的总体数量不多,且在合作中还存在各方的利益 分配、知识产权的归属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研究。

5.中介机构的运营和服务还不够规范和完善,对区域创新能力支撑作用不大

市场中介机构在各创新主体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关联作用,但现实中,各地区围绕区域创新 能力建设中介机构的意识并不强,存在的部分中介机构鱼目混珠,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 使市场秩序混乱。目前,教育中介组织和产学研中介组织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存在政府监管 体制不健全、对政府的依赖性强而独立性不够、对自身在市场中的职责不清、行为和运作模 式不规范等问题。已有的科研中介、信息中介、产权交易与成果转化等中介组织存在人员素 质普遍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影响了区域创新体系中主体之间的联系, 使创新体系效率下降,制约了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

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议

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创新行为主体作用的发挥,区域创新行为主体又具有理性人特征, 因此,需要针对创新行为主体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提高行为主体的创新动力,提升 区域创新能力。

1.依据地方政府理性人特征,发挥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地方政府具有理性人特征,其行为决策将受其相关目标的影响,因此,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和 途径,推动地方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创新考核指标,驱动建立创新 型政府,使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等方面,紧紧围绕创新进行行政行为。使之能通 过相应的制度安排,鼓励企业和相关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督促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创 新型人才培养,促进中介组织的繁荣与规范,使区域创新体系中各主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效率更高。同时,要不断改善创新成果转化环境,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及其相关产业的形 成与发展。而各区域政府的共同创新行为也将会消除创新投入与收益不一致带来的负面影响 ,推动各区域创新体系能力的共同提升,从而打破区域政绩竞争形成的创新动力不足的困境 。但政府行为还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将政府的职能定位于市场失灵领域,做到政府 职能的到位而不越位。

2.消除相关障碍,推动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针对企业创新成果的外部性特征和创新资源缺乏等问题,政府应该通过相关政策制定和制度 安排,推动企业创新步伐。一是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监督和保护,确保技术开发者的正当 权益,使机会主义和“搭便车”行为减少,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二是通过相关补 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创新活动,弥补技术创新活动外部性形成的收益不足。[16] 三是拓宽相 关技术创新的融资渠道,实行企业技术开发费用计入成本政策,拓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融 资渠道,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四是通过各种途径,强化中小企业家对创新理论和新技术的 学习,加强对创新方法、手段、途径的了解,提升企业家素质,增强企业创新意识,实现企 业创新战略管理。五是鼓励企业加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去,为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相应的人才 培养实践基地,提高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质量及其针对性。六是培育地区创新文化,努力形 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

3.以创新型人才为培育目标,改革教育培训机构的人才培育模式和方式

创新型人才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而区域创新型人才又依赖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培养。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促 进教育培训机构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并转变教育培训观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 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上更加符合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并 注重教育的个性化、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从创新型人才所应具有的认知、人格、行为等系统 角度,加强创新教育的体系建设,加快培养大批适应区域创新需要的创新性人才。同时,教 育培训机构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区域内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并为企业创新活动 提供人力支持。政府也应对企业培养的创新型人才的流动给予一定程度的规范引导,打破创 新型人才培养的“囚徒困境”,减少和避免企业在创新型人才使用上的“搭便车”行为。

4.实施政策驱动,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科研机构是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主体,要充分发挥这一技术源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宣传 ,提高科研人员对自身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的认识。其次,政府相关部门要改革对科研 人员的考核和评价体系,运用相应指标体系评价和考核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并作为考核科研 人员的依据,从而增强科研人员创新动力,同时,要不断改善科研项目的选择途径和方法, 提高项目的创新性,使科研机构真正成为区域性、行业性的技术创新中心。还要积极探索产 学研结合的有效组织形式,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科研力量,对中小企业的 技术难题进行共同开发,并通过契约明确各自在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双方的创新投入 与成果收益的分配安排等,同时,加强科研成果的市场化程度,通过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 合作效益、效率和动力。

5.完善和规范规章制度,促进中介组织的繁荣

中介组织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因此,要依 据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要求,根据区域实际,完善和规范区域创新体系的中介组织体系,弥 补政府职能的不足。特别是创新成果评价、产权与技术交易、创新人才流动、科技与产学研 等中介组织的完善与规范,以便于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提供平台,降低创新主体之 间的交易成本,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政府要完善体制和法规,加强对 中介组织的指导与监督,通过市场准入和评估考核等政策措施,提高中介组织为创新体系服 务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中介组织的繁荣,建立真正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经营管理独立化、 服务功能多样化、从业人员专业化、行业管理规范化的中介组织体系,发挥中介组织在创新 体系中的作用。

注释:

[1]Riddel M, Schwer R K.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 with Endogenous Empl oy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U.S.. The Review of Regional Studies, 2003, 33(1)

[2]赵黎明,冷晓明.城市创新系统.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科研管理,2000(2)

[4]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8).科学出版社,2009

[5]岳鹄,张宗益.R&D投入、创新环境与区域创新能力关系研究:1997―2006.当代经济 科学,2008(11)

[6]党文娟,张宗益,康继军.创新环境对促进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中国软科学 ,2008(3)

[7]黄晓治,曹鑫.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经济问题探索,2006(12)

[8]柴志贤.工业集聚、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技术经济,2008(5)

[9]李子彪,王婷,胡宝民.基于重大科技专项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工业技术经 济,2008(1)

[10]陈广汉,蓝宝江.研发支出、竞争程度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经济学家,2007 (3)

[11]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国工业经济,2008(9)

[12]李爽,刘江涛.协作共生:区域创新能力的一个增长点.中国流通经济,2006(6 )

[13]李习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变迁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管理世界,20 07(12)

[14]张网成,刘畅.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层次与主体问题.经济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