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学院毕业论文

护理学院毕业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护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护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护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护理研究生教育现状

在我国的护理教育体系中,研究生教育处于最高层次。由于长期依附于临床医学学科,导致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自身学科特色,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导师队伍、科研水平和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1.1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护理学在2011年已是一级学科,但未形成完善的二级、三级学科,研究生课程依然沿袭了临床学科的课程设置,护理专业课程数量较少,课程内容与本科课程同质化严重,同一门课程或不同课程间的内容相互重叠,缺乏针对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问题解决的知识内容。多学科融合的拓展课程在师资、学时、整合力度等方面受到较大制约,难以满足护理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需求。

1.2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受社会高层次护理人才短缺的影响,部分院校护理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导师数量短时间内难以跟上人才培养规模的步伐,许多导师由其他临床学科“借用”过来,部分科班出身的研究生导师学历层次较低,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不高,缺乏对护理学科综合知识的理解和护理学术前沿的驾驭能力,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造成一定的影响。

1.3科研能力薄弱

护理学科研分为学术型和临床应用型研究2种,侧重于学术型研究的研究生因学科综合知识把握不到位,对学术型研究缺乏整体视野,学术创新性不足,总是徘徊在低水平层次的重复;侧重于临床应用型研究的研究生实践时间较短,受到选题和科研方法的限制,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较大限制。

2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协同创新是多个创新主体间通过相互配合和协同,围绕共同的目标,通过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共同开展创新活动[2-4]。在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创新的主体为高校、医院社区、科研院所、政府和国际交流[5],各主体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对知识、能力、素质等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通过校院协同、校所协同、校政协同、国际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创新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质量监控[6],促使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有效汇聚[7],共享资源信息,形成创新合力,以构建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2.1校院协同,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校院协同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打造特色,实现合作共赢的有效手段。校院协同既包括学校内部护理学院与学校医学基础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等其他学科间跨学科导师聘任、资源共享、科研联合攻关、学生流转等,也包括学院与兄弟学校间、学院与各医院通过学生交换、师资交流、项目合作和教材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打破学院与学校内部其他学院、学院与医院间的行政壁垒,让不同院系、不同医院的人员共同参与到护理研究生同一课程或同一项目的建设与研究过程中,实现研究生学分互认、师资职称互聘,强强联合,提升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2.2校所协同,实现科教融合

科研院所包括各类护理学会、护理或医疗研究机构等,他们在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利用科研院所雄厚的资金,组建以项目为集结的科研团队,针对当前空巢及失能老人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循证护理等热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促进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转化,为护理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的平台,增强其科研能力和科研意识。

2.3校政协同,实现创新主体的有效聚集

政府主要负责护理学科发展规划、相关政策制定、资源有效配置等,通过经济杠杆和法律法规对科研院所、医院和学校进行引导和支持。通过校政协同,可以针对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护理产业与市场以及护理保障制度等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充分利用政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吸纳科研院所、医院和学校等创新主体有效聚集,快速形成创新团队,在对社会急需解决的护理问题研究中培养和锻炼护理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2.4扩大国际交流,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

近年来,在中华护理学会等组织的推动下,护理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交流的形式有多种,如互派专家讲学、互派交流生、师资进修及双语授课等。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特别是利用协同化网络信息平台,克服地域的限制,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广泛而密切的教学和科研合作,将先进的护理教学理念和护理技术引入到研究生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8],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协同创新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策略

3.1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2011年我校护理学专业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来,为了适应老龄化人口增加和专科护理的人才培养需求,共设置了老年护理研究、护理管理与护理教育研究、护理心理研究、临床护理研究、社区护理研究5个研究方向,根据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将研究生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通识教育课程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和外国语等课程,主要由学校老师承担;学科基础课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科研思路与方法、病理生理学等课程,主要由基础医学院和护理学院共同承担;专业课包括当代护理理论与发展前沿、循证护理学、护理心理研究、老年护理研究等课程,由护理学院和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等共同制定课程计划和实践方案。形成了以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平台为基础的校院协同培养的课程体系模式。

3.2打造学院与临床相结合的师资团队

我校护理学专业与省立医院、千佛山医院等6家三级甲等医院实习基地共同制定了研究生培养方案,形成了校院联合的培养模式。每学期有计划安排部分院内导师到附属医院进修学习,进行相关专业技能的进一步强化,掌握护理学临床发展新动态,学院还将从临床教学医院中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业务能力出色的护理专家,加入到导师队伍中来,并对临床导师就教学方法、教学技巧进行系统培训,以期将临床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最大限度缩小学生在校所学与临床实际的距离,更加贴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通过在医院遴选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导师与学院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强化学生的特定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同时有利于临床导师科研、教学水平及学院导师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

3.3构建远程教育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依托国际通用的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了教学资源共享、网络教学互动、教学管理等功能一体的教学管理平台,促进了学科和学生间的交流协作。依托该平台,学院开设了护理管理学、中医护理学、护理综合实训、急救护理学4门省级精品课程,每门课程均开设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在线视频课堂、课后练习、第二课堂、互动交流等栏目,护理学专业研究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知识背景、时间安排灵活选修课程,特别是为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

3.4强化实践教学

护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护理学专业科学学位研究生临床实习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在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临床实践主要包括公共科室轮转和专业方向科室实践,公共轮转包括了内科、外科及急救等护理学高层次人才必备的操作技能科室的轮转,专业方向科室实践需结合具体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论文进行专业实践,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专科型护理人才。我校护理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依托学院23所三级甲等实习基地,采取校院联合实践的方式,要求研究生既要在西医院实习,还要在中医院实习,以提高研究生中医特色临床护理技能。

3.5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为保证护理研究生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建立了适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监控机制,将质量控制从课堂授课扩展到课堂教学、教学计划、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课程建设、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等整个主要教学环节,并对影响质量的学习者、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诸多因素予以控制,以确保质量,形成了学校、医院、用人单位多方位监控的监控体系。护理研究生作为高层次护理人才,是未来护理事业的生力军,其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护理事业的发展前景。创建协同创新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将人才、资源、信息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在政府、医院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推动下有效聚集,打破学校与医院、政府、科研院所间的信息壁垒,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效提高护理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尹永田 陈莉军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陆,崔慧霞,张会君,等.护理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7):58-59.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3.

[3]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6-168.

[4].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1).

[5]颜军梅.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分类及实现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9-31.

[6]徐福荫,黄慕雄,胡小勇,等.“五个三结合”协同创新教育技术学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110-114.

护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科学研宄进入了蓬 勃发展的历史时期,掌握护理科研的一般程序和方 法,具备初步的护理科研能力,是每一位护理从业者 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储备之 一[1丨。护理科学研宄是用科学的方法反复地探索、 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 理实践的过程。目前在我国各护理学院(系)本科护 理课程中大多设置了《护理科研》课程,这是一门理 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护理研宄的教学中, 如何使课堂教学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发挥最佳教 学效果,是很多护理教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对护 理本科生来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直接形式就是 毕业论文,所以,了解护理本科生在准备毕业论文期 间的有关问题,有助于指导《护理科研》的教学及实 习医院和学校对实习学生的论文指导。而关于这方 面的研宄,尚未见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研宄采用描述性调查研宄,调查 了南京中医药大学2002级98名护理本科毕业生, 均为女性,年龄22岁~ 25岁,平均年龄23.4岁。

 

1.2研宄方法本研宄采用问卷调查法。研宄者 在参阅了大量文献后自行设计,设计并经专家论证, 其重测信度为0.8。问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调查学 生在准备毕业论文时的困难、学校及医院所提供的 帮助、护理科研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等等。所获得 的信息将更好地指导《护理科研》的教学,以及毕业 生论文的指导工作。

 

1.3资料收集资料的收集是在2006年5月一 2006年7月进行.由研宄者使用统一指导语并发 放问卷,利用学生自习的时间在课堂上发放,学生填 完后,由研宄者统一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8 份,返回98份,回收率100%,98份问卷全部有效。

 

结果采用SPSS 13 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在准备论文时学生感到最困难的环节62. 2% 的学生选题方面感到最为困难;25.5%提到查阅文 献;科研设计、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论文分别占 18.3%、16.3%、11. 2%。

 

2.2护理科研各环节的情况

 

2.2.1选题情况 83. 5%的学生自己选题;5. 2%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选题;.2%在临床老师的帮助下选题;2. 1%的自己选题之后又参考了临床老师的意见。最早确立选题的时间是在上一年的11月份,最 晚的在当年的5月份,接近一半的学生在当年的3 月份、4月份确立选题,平均是在当年初定题。

 

2.2.2查阅文献方面所有的同学都知道查阅文 献的方法。31. 6%学生在医院图书馆查阅文献;有 55. 1%的学生在学校图书馆;通过网吧或其他途径 查阅的占13. 3%. 82. 7%的学生上中国期刊网查 阅文献资料;7. 3%上其他网站查阅。

 

2.2.3论文撰写方面99. 0%的学生知道护理科 研论文、综述论文、个案论文的书写格式;1%的学生 不知道^ 91.8%学生知道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8. 2% 学生不知道;4 9%的学生写的是综述;4 1%写的 个案;1.0%学生写的是科研论文^

 

2.3学校或医院提供的支持方面26.5%的学生参加过所在的医院或科室开展的论文交流活动; 73. 5%的学生没有参加过。19. 4%的学生参加过所在科室的科研活动;0. 6%的学生没有参加过.

 

论文初步写好后,提供修改意见的人员:71. 4% 是临床老师;.1%学校老师;2. 0%其他人员;9. 2% 没有经任何人修改;5. 1%临床老师和其他人员; 6. 1%临床老师和学校老师。

 

3讨论

 

3.1选题需要老师指导选题是进行研宄活动的 第一步,由于学生临床经验不足,平时阅读护理杂志 有限,尽管热情很高,但仍感到无从下手。因此, 62.2%学生感到选题是最困难的首要问题^ 25. 5% 查阅文献方面感到困难,这不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 方法,因为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文献检索的方法,31. 6%学生在医院图书馆查阅;55. 1%在学校图书馆, 所以可能在检索资源的利用上不方便,学生感到困 难。上网查阅文献资料82.7%的学生上中国期刊 网,说明绝大多数学生知道结合自己的选题在中国 期刊网上查找原文,但是也发现有1名学生论文仅83. 5%的学生自己选题,这尽管充分发挥了学 生的能动性,但本届学生论文中有一些选题存在一 定的问题,如选题过大,文不符题等,说明学生选题 之后,还是需要学校老师或临床老师进行必要的指 导。5. 2%学生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选题,这基本上 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自从我校2002年实行本科 生导师制以来,一些护理教师骨干承担了指导部分 优秀的护理本科生的职责,在实习前的1年内在本 科生导师的指导下己开始考虑论文写作。

 

学生最早确立选题是在上一年的11月份,这基 本是本科生导师制的学生,在学校导师的帮助下,较 早地着手写论文。最晚的在当年的5月份,对于6 月份就要返校的实习生而言,在短短1个月内较难 保证完成较高质量的论文。接近一半的学生在当年 的3月份、4月份确立选题.提示应该帮助学生至 少在3月份、4月份确立选题,最好是在当年初就确定选题,从而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查文献、整理资料、 撰写及修改等环节。

 

3.2论文撰写方面本次调查结果而言,94 9%的 学生写的是综述,可能是因为学生感到自己临床经 验不丰富,科研能力还不高,撰写护理科研论文有困 难,而综述是将现有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所以学 生选择写综述的较多。4.1%学生写个案,结合自己 在实习时遇到的某个病例,写写护理体会;写科研论 文仅有1. 0%学生,该学生充分利用了实习医院及 科室的资源,在有关课题负责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99. 0%的学生知道科研论文、综述、个案的书写 格式,作为护理本科生,科研论文、综述和个案的书 写格式都需要掌握。但对于实习期间的护理本科生 而言,毕业论文应多结合1年的实习情况,所以,还 应鼓励学生多结合临床实际,写写自己的实习期间 的体会。同时,实习医院应鼓励护理人员申报课题, 若条件允许的话某些实习科室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参 与课题的研宄,在有关老师的指导下可尝试写护理 科研论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将大有裨益。 3.3学校或医院提供的支持方面仅有26.5%的 学生参加过所在的医院或科室开展的论文交流活 动,19. 4%参加过所在科室的科研活动,这与实习医 院的护理科研水平及学术氛围有密切的关系。目前 由于临床护士整体科研水平还有待提高,有关的政 策也需向护理科研有所倾斜,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护 理人员参与到护理科研当中,实习的本科生也将从 中收益不少。

 

由于考虑到实习学生与临床老师的接触更多,原则上医院护理部指派一位临床老师指导其论文写作,所以,论文初步写好后,提供过修改意见的 71.4%是临床老师;有时学生也会请学校老师再进 行修改,所以6. 1%临床老师和学校老师都进行过 修改。6.1%学生论文经学校老师修改过,这也是本 科生导师制的学生,而且其中一些论文都己经在某 些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

 

4对策

 

4.1教学方面《护理科研》的教学多采用案例式 教学方法|2,多列举一些选题,让学生讨论选题的科 学性、先进性、可行性等131;多增加每种护理论文的 范文,请学生细读后来讲解;还可找些病文,请学生 阅读后提出修改意见。此外,可安排学生小组完成 一份开题报告,等等。这些举措都可使学生参与到 教学中,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

 

从课程内容设置上说,护理科研还涉及文献检 索和统计学课程的内容。调查中还有不少学生提到 应加强统计学知识的讲授。统计学知识对于临床护 士而言也是比较薄弱的环节|4]。赵海平等151提出 将三门课程合并开设的建议,也是解决当前护理课 程设置问题的一个办法。

 

4.2医院或学校的支持方面学校图书馆或医院 图书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给实习学生提供便利, 使他们有时间有条件查阅文献。

 

实习医院领导应重视护理科研,鼓励护理人员多申报课题,有关科室可带领实习学生一起参与课 题的研宄。同时,医院应多开展护理最新进展、护理 论文写作方面等讲座,多开展护理论文的交流,并鼓 励实习学生参与,这样既提高了临床护士的科研水 平和论文撰写能力|61,同时也激发了实习学生的灵 感,拓宽思路有助于学生选题171。此外,学校老师和 临床老师也应思考如何合作将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 指导学生书写毕业论文提高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护理学院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1.信息素养概念

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在1989年提出的,指准确判断何时何地需要信息,并快速有效获取所需信息,评价、利用已经获得信息的一种能力。就目前而言,国内医学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不是很高,这不仅影响到其个人的今后择业及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国内整体信息素养水平。信息素养不仅包含信息利用和处理能力,最主要的是还包括信息获取与甄别、信息分析与评价、信息创新与传递的综合能力。从我国的教育实践及社会发展出发,应加大加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获取利用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2.信息素养现状

2.1学生信息意识淡薄

学生对“信息素养”概念并不清楚,有些甚至完全没有听说过。有些学生不知道图书馆在高校信息素养课程中的服务内容与作用,认为图书馆就是借还书的地方。大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缺乏需求,对医学专业信息的敏感程度较低,还未及时认识到掌握知识信息的重要性。获取知识信息的主动性较差,不善于捕捉、利用已有的最新知识信息,即使有了信息的需求,常常停留在信息感性认识的阶段,认为信息素养就是能够操作计算机网络和能够借阅图书期刊资料等。

2.2学生信息能力薄弱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的研究方法、搜索策略、信息组织和评价,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目前学生通过文献检索课程只是在检索技术上有所学习,对于如何选择适合的信息源、制定正确检索策略有待提高,对于信息的筛选、评价和分析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信息的创新与开发。也就是说学生不知道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即使找到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

2.3信息道德教育匮乏

信息道德就是在获取利用信息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循序的社会伦理和道德准则。现代社会的信息已是非常丰富,不少大学生在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时,出现道德缺失,在接受良莠不齐信息时,失去了甄别能力,致使很多学生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利用不良信息出现犯罪行为,造成社会负面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应当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重点培养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主要有三种模式:独立课程教育、课外通识教育、嵌人式教育。

1.独立课程教育

我校主要由图书馆承担的本科“文献检索与文献分析”、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课程来完成,它们都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课,通过大课理论讲授和上机操作实习,传授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医学专业的文献知识、特点和用途,掌握常用医学文献检索工具的操作使用方法,学会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对医学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分析,提高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大学生具有前期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为将来的科研课题相关工作与学习创造基础。另外我校还开设了网上在线课堂,同学们能够随时下载PPT、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目前本科“文献检索与分析”、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课为27学时,本科生为限选课,研究生为选修课。都由信息部兼教研室老师承担教学任务,他们都能够较全面系统地讲解文献检索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内容,这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相关内容,但是因为学生基本都是大一大二新生,专业知识不足造成学生对此课程不感兴趣,而且目前学校对本科生大部分专业取消了毕业论文写作,使得学生认为此门课程近期学而无用。研究生为研一选修课,随意性比较大,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课比较重要,因而没有选择此门课程,造成研二做课题时不会检索文献。

2.课外通识教育

是指图书馆以讲座培训方式为主,开展的包括常规数据库讲座和新生人馆教育培训。新生入馆教育培训可以帮助大一研一学生快速全面了解图书馆资源和各类服务,我校在每年开学周都会对全体新生进行集体培训,后期安排学院各班级来我馆各楼层参观讲解。常规讲座由信息部统一安排学科馆员到各学院及附属医院进行图书馆资源宣讲,也会邀请数据库培训师来馆作专题讲座,用户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培训讲座多为数据库专题培训,由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或者数据库培训师来讲授,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自由选择是否来图书馆听课,这种方式可以达到快速了解相关数据库使用及相关产品的目的,但因为前期宣传不到位、读者信息需求意识不强,培训现场略显冷清,没有完全达到培训预期效果。

3.嵌入式教育

根据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QlL)的界定,嵌入式教学是指把图书馆及其资源的利用教学作为(学科)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是既要教授专业学科内容,又要培养成功完成与图书馆有关的作业的能力,而且对两方面的学习结果都要进行测试。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将信息素养相关知识通过“馆员-教师”合作模式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与专业相关的文献检索等医学信息素养知识融入到课堂中,侧重医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培养,对大学生其专业学习能力水平提高很有帮助。但想要融入课堂中,前提是建立在完备的信息素养标准体系、系统化的信息素养培养计划及激发专业课教师与图书馆员合作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等一系列外部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如今,在某些专业课中嵌入3-4个课时的有限的文献检索教学内容,是无法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信息素养教学。

三、我馆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

我馆目前从国内的嵌入式教学改革实践出发,开展了适合我校实际教学环境的两种嵌入式信息素养教学模式。

1.嵌入式:护理本科专业在大二时已经开设“文献检索与分析”课程,对数据库等检索知识进行了系统化学习,但由于课时有限和专业知识欠缺,许多学生只是学会检索技术,应付完考试。护理本科专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护理研究”课程,此门课程中有4个学时的“文献查询与利用”章节,护理学院老师文献检索能力有限,因而来图书馆寻求合作。在学生有了相关专业基础,专业课老师主动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嵌入式教学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对近3年15个班级开展嵌入式教学,通过与专业课老师前期沟通,采用学生分组选择护理专业题目、检索相关中外文文献、个人撰写综述、小组撰写课题申报书等手段,使该课程文献检索环节内容更加充实,在有限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将专业课与检索知识融合,达到了老师教学效果满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目的。

2.反嵌入式:结合实际现有条件尝试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反嵌入式教学,即保留“文献检索与文献分析”课独立讲授的模式,将不同医学学科或专业内容要点嵌入到该信息素养课程中,创设出相应情境,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整合。针对不同层次及专业班级采用不同实践操作练习,并增加相关专业数据库讲解。本科生重点要求掌握中文数据库检索,结合不同专业开展操作练习。由于研究生课程学习压缩,“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由原来的必修课变为了选修课,这势必引起研究生对此门课程的不重视,加之研一专业课程较多还未涉足科研课题,不能及时知晓文献检索课程与今后课题开展的密切联系性。因此针对研究生重点掌握中外文数据库使用,外文全文、学位论文、综述等查找,文献管理软件使用等,以个人导师研究方向及课题为检索需求,有针对性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与分析,真正做到检索策略的调整与文献内容的甄别分析。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