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用药护理论文

用药护理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用药护理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美国临床药学学生的实践情况

美国临床药学的开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经过70年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药师几乎都是临床药师[2]。美国的学位要求较高,学制也较长,一般为6~8年,只有获得药学博士学位(Pharm.D.)者才有资格参加执业药师资格的考试,而只有获得Pharm.D.学位和执业药师资格证的才能成为临床药师[3]。因此,在美国Pharm.D.学位是临床药师的岗位准入学位。美国临床药学学生在第6学年开始药学实践,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只有基础课和药学专业课都合格后才能进入实践阶段。学校在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而实习毕业证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之一[4]。美国临床药学学生的实践课并不比理论课轻松,而且实践范围很广,专业方向各大学也有所侧重。如:肯塔基大学的实践范围集中在医院、社区门诊以及特殊人群服务机构,专业方向主要在急救药学、社区药学、老年药学、药物经济学4个方面;而加州大学的实践主要在医院、门诊、戒毒中心、家庭护理机构、药物信息中心、慢性病护理中心等,专业方向以药学服务、药学健康政策与管理、药学研究为主。

2我国临床药学的实践情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临床药学的概念。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等药事法规的相继出台,国家对临床用药也越来越重视,在医院等级评价中,明确要求各级医院需配备专职的临床药师[5]。然而,医院临床药学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许多三级医院的临床药学开展得不够理想。除了受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学制较短的客观条件制约以外,笔者认为也与高等学校对临床药学实践的重视不够、学生毕业的考核标准不够规范有关。美国已经形成了以医院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实践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合格的、有经验的临床药师是核心人物,他们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药学实践活动,其专业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对学生的药学实践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在我国,目前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临床药学实践的临床药师少之又少,临床药师的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6]。如果完全照搬美国的临床药学实践体系,将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目的。

3建立我国国情下的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模式

3.1临床轮转实践阶段

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针对临床药学是应用型学科[7]、医疗机构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的特点,我校首先安排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临床轮转实践。临床轮转实践的目的不仅按照医学学生的模式学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处方书写,更重要的是学习掌握患者整体状况的能力和技巧,学习各个科室的用药常规,与临床医师就患者的具体情况讨论用药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最佳个体化用药方案。因此,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轮转既类似于医学学生,但又有所区别。这一阶段我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为26周,结合我校附属医院的各科特点,实践重点在心血管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手外科。这5个科室在我院是省市重点学科,患者多、用药复杂,因此这5个科每个科的实践时间为4周,脑外科、妇产科、儿科各2周。临床轮转实践中,要求学生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线,以疾病的药物治疗为核心,制定用药方案。每个科至少要跟踪1位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负责指导和解决所有药学相关性问题,协助医师筛选最佳治疗方案,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用药问题,包括药物相互作用和副反应等。临床轮转实践结束后,学生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一份包括病例分析和用药分析在内的总结报告。我校规定,总结报告等同毕业论文,不得少于3000字,分为4个等级[8]: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需要经过答辩论证,合格后方可通过。这类似于美国的实习毕业证,是毕业的必需条件。例如,有一个同学在呼吸科实践时,遇到这样的一个病例: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医师的用药方案是5%葡萄糖250mL+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qd;0.9%氯化钠250mL+克林霉素0.6g,静脉滴注,bid。学生看到这一用药后,认为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二药作用的靶位相同,联合使用会产生药理拮抗作用。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当班医师进行了交流,最后修改了用药方案,取消了克林霉素的使用,同时书写了一份完整的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技术报告。经过类似的临床实践,我校临床药学学生毕业后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临床工作。

3.2药学各环节实践阶段

药学各环节实践主要包括药品采购、药品调剂、药品储存、药品效期、药品制剂、药品检验、不良反应的报告、治疗药品浓度监测、特殊药品的管理等,实践时间为14周。其中药品调剂、药品检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为实践的重点,每个环节3周,其他岗位为1周。药品调剂是医院的重要窗口,学生在药品调剂实践时发现,由于患者较多,用药交待流于形式,就有学生提出,建议开设用药咨询窗口,并配备相应的设施,如计算机、复印机等,设专职高级药师负责各类人员的药物咨询。为增强门诊调剂窗口不良反应的监测力度,也有学生建议咨询窗口增设退药服务,这样既方便患者,也为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了资料来源[9]。医师在临床中由于门诊患者多、处方量大,存在处方诊断、规格、用法空项,也有学生发挥特长,修改微机程序,增设了“如果处方不规范,将自动退回,请医师补充”的环节。学生的个人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挥,受到临床医师的好评。学生在实践中全面了解了医院药学的全部工作,以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为核心,强化药品质量和安全意识,了解了新药临床试验和药品疗效评价工作,掌握了医院药房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医院制剂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医院购入药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医院常规治疗药物浓度的监测方法,为患者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学会了建立药历和处方点评分析,并能结合临床合理使用药物,学会收集药物安全性信息等。药学实践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药学功底,还为其更好参与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和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毕业论文撰写阶段

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经过临床轮转和药学实践后,就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撰写毕业论文。很多学生在实践阶段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发现很多问题,但撰写毕业论文时却无从下笔。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在学生完成医、药两个阶段实践后进行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即科研训练课。邀请院内、外的学术带头人就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等易出错的问题进行系统培训。例如,在心血管实践时,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这是经典的老药新用,它与广泛使用的用于血小板聚集的硫酸氯吡格雷的作用比较就可以作为一个毕业选题;在药学实践阶段,很多药品需要拆零调剂,如地西泮、盐酸布桂嗪,而如何保证拆零药品的质量安全也可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学生经过学术带头人的培训,论文的选题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我校还聘请了数位优秀的科研管理者就实验准备、实验研究、论文评阅的要点、论文答辩的技巧、论文的书写规范等方面逐项讲解,然后对学生进行为期10周的论文撰写教育。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我院临床药学专业的学生掌握了撰写毕业论文的一般程序,掌握了查阅、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精神,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将来走到工作岗位能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二次,剖宫产,麻醉

二次剖宫产的产妇往往存在硬膜外腔粘连的可能,再加上妊娠本身也给孕妇带来了各种生理变化,这些因素均有可能导致麻醉操作时间过长、麻醉阻滞不全甚至麻醉失败,由此而影响手术进程,给产妇造成身心上的痛苦,增加胎儿在子宫内的危险性。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择期二次剖宫产患者100例,ASAⅠ—Ⅱ级,25—39岁,身高150cm—169cm,体重60kg—90kg,术前各项辅助检查均无异常,无妊娠并发症。

2、麻醉方法 两组均未术前用药。入室后常规吸氧,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开放静脉通道,快速滴入复方氯化钠500ml。两组均选择L2-3 间隙穿刺,观察组穿刺成功后护理论文,置入腰穿针,待见脑脊液回流至针尾,接上内含局麻药的注射器,在1分钟之内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1.5ml,注完药后,取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2.5—3.0cm,仰卧位后调节平面在T8以下。若平面不满意,可经硬膜外导管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3—5ml。对照组用18G硬膜外穿刺针经L2-3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2.5—3.0cm,给予1.6%盐酸利多卡因5ml作为试验量,之后,视情况给予1.6%盐酸利多卡因10—15ml追加量,麻醉平面控制在T8。

3、观察指标 ⑴麻醉起效时间:从给予局麻药至用针刺法测出麻醉平面的时间;⑵麻醉效果分析:分4级进行评定。0级为麻醉失败,需改麻醉方法;Ⅰ级为镇痛效果一般,中等或持续疼痛,腹肌紧张,牵拉反应重,需用辅助药方能完成手术;Ⅱ级为镇痛良好,腹肌较松软,轻微牵拉痛,不需辅助用药即可完成手术;Ⅲ级为镇痛效果极佳,腹肌松软,产妇安静无反应。⑶术中产妇生命体征情况:术中监测BP、P、SPO2、ECG小论文。⑷新生儿出生情况:记录新生儿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⑸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等。

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P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结 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麻醉效果比对照组佳(P<0.01)(表1);术中产妇生命体征、新生儿出生情况、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麻醉效果的比较

 

0级

1级

2级

3级

观察组

0 (0%)a

3

15

32(64%)b

对照组

10(20%)a

12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患者安全

1、根据患者安全目标,进一步完善各项患者安全制度与规范,如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特殊药品管理制度、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等,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提高用药安全性,保障患者护理安全。

2、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如:对病房药柜内药物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进行督查,注射药、内服药、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医嘱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核对程序且有签字,控制静脉输注流速等。

3、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有疑问时及时与医生核对,静脉输液要求落实双核对,发药时使用治疗车和服药本,进行各项操作时主动向病人或家属解释取得理解和配合,在进行导尿、静脉留置针等操作时,应明确交待注意事项,防止管道滑脱等。

4、加强护理风险教育与培训针对护理队伍年轻化、新护士技术操作不熟练、解释问题不到位、专科知识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制定和落实新护士岗前护理部与科室两级培训和考核计划,开展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士法制意识,培养高年资护士检查和帮助新护士的工作意识,护士长对年轻护士加强业务培训,鼓励报告不良事件。

二、更新管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永恒的主题,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两院区以“等级医院评价标准”及“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为准绳,结合各院区实际,分析护理工作现状,探索质量管理新模式。

1、完善标准,重视环节监控。修改和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改进质量监控的方法,重视环节质量,融培训、检查、指导为一体,将质控贯穿于护理工作始终。按省中心要求有计划地开展质量评价活动,通过护理部、质控小组、护士长行政查房、各科室质控员自查等形式进行多方位监控。

2、组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两院区将频发的事件如跌倒、给药错误等作为年度持续质量改进的研究项目,将改进的内容以制度、流程或规范形式进行固化,使规范成为习惯,以控制质量波动。

3、以专业化促护理质量提升。为认真贯彻落实《护士条例》、《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方案》,完善我院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积极创造有利于参加“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的条件,鼓励有较好理论基础和扎实基本功的护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在重症监护、急诊急救、手术室护理、肿瘤病人护理、母婴护理、糖尿病护理等专科或专病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争取在5年内达到每科室至少有1名专科护士。

两院区要发挥专科护理小组的作用,伤口管理小组对全院压疮进行了全面的监控与指导;静脉治疗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全院与静脉治疗相关的问题及处理。专科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临床护士的职业成就感,也为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打下基础。

三、加强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水平

1、制定与落实各级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和三基考核计划(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等)落实分层次培训,提高护士三基理论与操作水平。

2、按岗位需求举办护理技能培训班,如护理急救技能、导管护理技能、危重病人的观察技能等,提高护士岗位技能。

四、中医特色护理:

1.有组织实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计划并加以落实。

2.每个病区确定辨证施护病种≥2种,书写辨证施护病历每年≥15份。

3.采取中医护理措施,体现辨证施护,并能正确应用中医术语。

4.积极开展专科(专病)中医特色护理。

5.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五、完善实习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根据学院要求,完成教学查房、个案分析、观摩性教学、专题讲座及技能考核,实行师生双向测评,实时监控带教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开展满意服务活动提高护士服务品质

开展温馨服务:

(1)为病人多做一点:多巡视、多观察、多关心、多照顾、多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

(2)为病人多讲一点:多指导、多宣教、多沟通、多解释病人疑问,主动做好健康教育、主动征求患者意见。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提高护士与病人有效沟通的能力,提高护士服务意识和健康教育能力。

(3)让病人方便一点: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提供病人便捷的服务

(4)让病人满意一点:通过开展特色护理温馨服务活动,创建护理服务特色,提高护士服务品质,提高护理质量。

七、护理科研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忽视与专业的结合,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往高校所培养的单一技能型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外语能力的评估更趋理性化,懂专业且具备相当英语应用能力的人受到市场的欢迎。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也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必须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结合,甚至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由于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之间的衔接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使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笔者多年来从事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对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专业化有一定的思考与探索。

一、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研究

1.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实现培养技术、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从2008年开始,本院的公共英语教学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制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方案,并在本院的重点专业护理专业试行。方案突出能力培养的目标,并把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学期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的语言知识,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树立大胆开口说英语的信心,积极开展听说训练,能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第二学期,针对专业特色,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分析临床护理岗位对职业人英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确立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态度目标,并且按照认知规律,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归纳学习单元,序化学习过程,构建护理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点,为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2.依据典型工作情景设计教学

确立以典型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听说训练。将临床护理五大典型工作情境中的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转化为五大学习情境和十个学习任务,内容包括入院护理(入院接待、病情评估)、用药护理(用药前解释、用药后观察)、手术护理(术前告知、术后观察)、生活护理(卫生评估、生活指导)和出院护理(出院告知、出院指导),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加强与护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沟通,参与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中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了解英语在所学行业的运用情况,强化所学知识的运用。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要设法给学生提供体验、实践英语对话的机会,且内容要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可通过恰当的医护对话、请学生介绍病房情况或鼓励他们自己扮演护士或病人等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情景活动中学会使用医护英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合理调整各项活动,激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使他们从语言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开发适合高职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

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以培养目标为依据。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和涉外护理工作的高级医疗护理人才,是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护理人才。因此,我们应据此开发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教材,使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5.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搞好与护理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相应的师资配备是前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顺利进行英语教学的基本保证。高职大学英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学生的专业,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英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学校应有计划地培养“双师型”教师,挖掘现有的英语教师潜力,通过进修等渠道,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护理专业的英语知识,督促教师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护理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意义

1.有助于改变教学内容与工作实际相脱离的现状

护理专业是培养能从事医院临床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护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护理人才,而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属于综合素养类课程,与专业结合较少。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工具课程应该服务于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英语能力。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学生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高职护理专业大学英语专业化改革,打破了大学英语一贯式、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有关听、说、读、写的各项技能的学习内容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学生通过接触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材料,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药理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2/03C-0042-03

药理学是医、药、护、技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因此,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在药理学教学中要紧紧围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的目标、方案,正确把握内涵、本质,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应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医学基础学科。对学生而言,其内容零碎、抽象,药物分类复杂,记忆困难。传统教学往往只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讲解,强调记忆、理解、掌握书本知识,忽略了知识、技能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教师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讲解书本知识,往往采取“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课堂上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停地记笔记,没有思考时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不到培养。药理学基础理论教学应该是为临床工作服务的。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严重脱节,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训的要求。

二、课本教材要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

由于现代医学发展速度飞快,临床上新药不断涌现,一些老药在逐渐淘汰。药理学主要讲授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以前,医、药、护、技专业基本上都使用同一版本教材,教师采取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结构单调。由于各个专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学习的目标要求不同,相同的教材就不能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而且以前药理学教材上一些药物在临床上已经被淘汰,跟不上临床药物的更新换代。要培养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符合临床工作需要,就要选用最新教材。目前,新教材已经按照不同专业特点进行了改编,不同的专业选用不同版本的教材。新的教材中增加临床实践知识,例如增加了一些临床案例、护理专业相关药物护理知识、临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相关的临床疾病知识,已基本上贴近了临床,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加了思考时间,更多地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各种不同的案例,能够直接接触到病人用药的知识,提高了临床实践技能。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O“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根本要求,要落实专任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实行定期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药理学教师全部来自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他们掌握了扎实的医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对专业知识的教学得心应手。但是,由于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他们没有系统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手段、教学能力需要很大的提升。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少学校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进入高等医学院校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和专业水平,定期到医疗卫生单位临床岗位上与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学习交流,掌握临床用药知识,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学习,对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要求新进学校专业老师,3年内必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研科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必须发表1―2篇论文,积极参加省、市论文评比和课题研究,对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培养学习,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丰富了知识结构,完善教学环节,提高了专业素质、职业素质、教学水平和实践操作技术能力。

四、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过去,医学、药学的人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医疗卫生用人单位需要大量人才,医学院校可以关起门来按照传统模式培养人才。当前,人才供需矛盾发生了很大变化,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除了具备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更要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完全胜任临床工作并能够解决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及时了解用人单位观念的变化,以服务临床工作需要为出发点,不断进行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创新。针对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岗位胜任能力相对滞后于社会实际需求,应该通过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改革药理学教学体系,突出药理学中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安全合理应用内容,增加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药理学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动脑训练,改以前验证结果型实验为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以问题为前提,解决问题为结果的实验,让学生在实训基地就锻炼了临床实践技能,体会临床上如何诊断疾病,正确合理使用药物。[1]为学生的人生发展目标创造条件,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五、增加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

(一)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具有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不同的信息集于一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已成为现代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在每个教室安装了投影仪,每位教师配备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要求所有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药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作用机制巧妙地穿插一些图像、声音、动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彻底改变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加,老师和学生交流增加,老师和学生互动增加。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二)借助网络平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现代人们已经完全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渗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方方面面,药理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寻找病例中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解决一些临床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学会正确合理使用药物。

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临床实践技能操作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孤单的单一的改革,应该是全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与其他改革结合,要有其他改革配合进行,探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过程改革等要相互结合,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教学中要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

药理学教学中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多引入案例分析,教材每个章节之前都有一个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详细地对每个案例分析总结。案例分析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成为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关键的运用,每个案例都是平常临床上医生遇到的常见的病例,每位医生诊断病人疾病后就要正确、合理使用药物,这是实践能力锻炼很好的办法,通过分析、学习,掌握用药方法,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2]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前后知识对照、比较,联系起来进行讲授,每个章节的知识贯穿起来,达到融会贯通。例如,讲到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的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要与镇痛药吗啡、哌替啶的镇痛作用进行比较区别不同之处,学生既回顾前面知识,又理解掌握新的知识。传出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与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完全相反,讲授时要前后对照,学生才容易理解掌握。

药理学教学要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法,一方面,教师送出去进修、培训学习,深入到临床一线,掌握临床各科用药的实际情况,与临床医生交流咨询常见疾病的用药问题,共同探讨临床病例,及时更新自己的药物知识,掌握最新的药物用法、用量和用药观念,收集典型用药病例充实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走进临床实践,参加临床见习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走进课堂,讲授临床中药物如何合理应用。通过相关的临床专家为学生讲授本专业,在常见疾病方面的用药问题,让学生和专家一起讨论实践病例的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操作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毕业走向临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3]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药理学作为卫生专业一门基础课程,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验内容等各个方面对药理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地探索和改革,强化技能培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紧密围绕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岗位需要,突出应用型能力培养,加强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操作o密结合,注重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培养,提高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临床医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吉成,张晓杰,李莉,韩翠艳,黄海涛.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三导向药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药学教育,2015(3).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药理学 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Higher Vocational Pharmacology Teaching Reform

OUYANG Enhong, LIU Junhua

(Shaoyang Medical College, Shaoyang, Hu'nan 422000)

Abstract Pharmacology is an important medical basic sciences, but also a discipline students generally respond more difficult to learn, how to improve the pharmacological teaching effect is a subject worthy of stud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s a type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training skilled talents for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line, to improve the pharmacological teaching effect, this course discusses from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of pharmacology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be able to play initiate effect.

Key words pharmacology;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1 传统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定位陈旧,专业性、先进性不强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材的选用必须与专业的特点和需求相结合,不同系部、不同专业教学目的各有差异,所用教材应与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相适应。目前所用教材存在以下问题有待商榷:(1)专业特色不突出。然而大多药理学教材在编写时只注重学科的系统性、知识的传承性与科学性,按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等顺序编排,内容上大同小异,没有重点突出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及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及需要,不能满足各专业的教学需要。如高护专业学习药理学时,目标应是重点掌握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护理等,其他内容作为了解熟悉范畴。而现在护理专业所用的教材却很少从护理专业的角度去探讨药理学知识的内容与临床应用,造成护理药理学知识的医疗化,不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2)先进性不强。许多药理学教材内容定位陈旧,①对于新的药物、新的理论介绍较少,由于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药物不断出现,新理论的不断形成,而许多药理学教材对于新的、临床常用的、经济、安全、有效的药物却介绍很少,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与“用”的脱节,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学生往往感到学无所用,缺乏学习动力。

药理学实践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一环。目的是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药理学实验安排普遍存在临床实践滞后考虑的现象。②很多学校目前开展虚拟实验,通过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实验内容大多数是验证性的,学生在操作是只需要按照既定步骤,一步一步地往下走,就可以得出实验结果。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不需要思考,对于实验中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变数根本不用考虑,这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致使学生觉得没有什么收获而对实验课没有什么兴趣,有时为了实验报告而互相抄袭,甚至臆造数据,敷衍了事。

1.2 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药理学教学的需要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这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是上课时,教师通过语言、文字等向学生传达信息、面授知识,学生学习时以单纯记忆为主。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对知识的传承进行的,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使药理学课程更显枯燥,更谈不上培养学习兴趣、培养运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在这种传统的教材、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继承性教学方法下,学生感到药理学难懂、难记、难学,甚至产生厌学心理。③

1.3 考核注重成绩而忽略综合素质

考试是评价药理学教学效果及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反馈教学效果,从而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然而现在药理学考试大多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的,考核的内容大多是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等书本上现有的东西,学生在应试时只需要记住书本内容,答题时按照书本上答就可以了。这种考试方法考核的是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运用能力,不能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更不能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应对策略 (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10页)

2.1 改革课程内容,注重药理学教材的专业性和先进性

药理学教材应与时俱进,应当根据临床需要及临床应用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减,把临床上少用或基本不用的药物删除,而增加临床常用的新药物。这样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将药物的最新研究动态融入教材,并结合临床用药实际,厘清药物从发现、应用、临床评价至淘汰或改造的过程,引导全面、积极思考药物研发历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以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学以致用。这就对药理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教好药理学,教师应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并与临床紧密结合:(1)药理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应局限于基础理论和实验知识,还应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教师根据专业特点, 定期到相应临床科室、药房、制药等单位现场调研、实践、交流。(2)经常参加相关会议、阅读本专业及相关的医学知识,查阅不同教材和文献掌握医学发展的最新动态。(3)利用互联网技术,吸纳各种药理学新知识与信息,了解医药界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教给学生实用、最新的药理学知识。

在教学中应根据临床护理用药所需技能重构药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独立设置,使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用药、ADR 监测与处理、合理用药宣教等能力。

2.2 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手段上可以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的图片、动画,加强药理学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把教学内容形象化。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讨论法等。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可以增加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2.3 改革考试手段,注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

药理学考试是为了反馈教学效果及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考核的目的应当实现由“以成绩为指标”向“以能力为目标”的转变,应试方法可以多样化:论文、实验设计、操作、调查报告、医嘱、处方等都可以作为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只是一个测量指标,可以将理论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相结合,在传统的药理考试中,往往是以理论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及实践成绩只占小部分分值。在以考核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测试中,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成绩分值而适当增加平时成绩、实践成绩的比重。这样既可以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也能反映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药理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结合自身优势,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体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并不断探索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临床需要的人才。

注释

① 盛芝仁,黄善定,宋前流.从临床需求谈护理药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87-88.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根据患者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为两组。试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8~84岁,平均(48.4±1.5)岁。其中,9例患者尿中含蛋白,10例患者夜尿,3例患者多尿,2例患者肾功能减退,10例患者肾小动脉硬化。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83岁,平均(47.4±1.5)岁[专业提供写作论文和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其中,6例患者尿中含蛋白,9例患者夜尿,4例患者多尿,1例患者肾功能减退,9例患者肾小动脉硬化,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来院后,为了进一步对患者确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检查,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可以进行辅助检查,如:心肺功能、体温等。对照组只进行一些简单的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介绍医院的情况、患者的病情及需要进行的一些治疗和护理措施等,希望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患者的配合。(2)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疼痛[3]。(3)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高血压相关疾病知识,让他们对这些疾病有所了解,并向他们分发卡通小卡片,从而有利于与患者以及家长拉近距离。(4)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日常指导,使的患者出院后也能够得到比较理想的护理[4]。

1.3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恢复:患者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能够自理生活;部分恢复:患者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能够进行简单运动;未恢复:患者血压、肾功能减退等临床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30例护理后完全恢复,6例患者部分恢复,护理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住院天数为(12.8±6.7)d,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如:心肌梗死、冠心病等,这些疾病诱因比较多,且临床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主要以药物为主,但是患者治疗后往往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为了患者更好的康复,患者治疗时应该加强护理,提高临床治愈率[5]。

针对高血压疾病特点,应该加强患者治疗中的个性化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以人本理论,对患者治疗时进行评估、实施、评价,这种护理方法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6]。具体如下:由于高血压疾病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且这种治疗需要长期用药。此时,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需要家属进行协助和配合。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备有环境较好的住院病房;护理过程中,尽量给患者微笑、热情、耐心护理,让患者能够感受家的温暖,从而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7]。研究中试验组30例护理后完全恢复,6例患者部分恢复,护理总有效率为90%,优于对照组(7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38/40),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住院天数为(12.8±6.7)d,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护理方法的优势。

此外,患者治疗后,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知道患者心里此时最真实的想法,减轻患者痛苦。此外,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帮助患者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的指导患者让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指导,要注重患者的保暖、防寒等;在饮食方面,患者手术后要尽量实用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更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8-9]。

根据笔者经验:对于心血管患者而言,在实施个性化护理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等相关指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有无异常,如:血压下降、体温升高或下降等。同时注意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此外,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时要具有针对性:(1)呼吸困难者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休息时坐着或者半坐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2)高热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嘱患者卧床休息。若患者出现出汗、食欲缺乏等症状,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对于出现高热、发绀等症状患者应该及时做好急救准备;(3)胸痛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避免诱发其他并发症。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在高血压疾病患者护理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学会.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治疗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3):64-65.

[2]吴军,刘泽.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0):25-32.

[3]张恒波,周兰.98例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要点[J].当代护士,2008,16(11):60-61.

[4]刘艳.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47-348.

[5]李晓彤.护理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20):144.

[6]祁金云.高血压护理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3):120-121.

用药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 R5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010-03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全球广泛分布的慢性疾病。目前全世界患高血压病人数达6亿[1]。尽管药物疗法已使90%以上的高血压病人血压降至正常[2],但研究表明,不良的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着高血压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为此人们正在努力寻求各种干预措施,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控制发病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现就高血压依从性的概念、评价方法和提高服药依从性的干预手段作一综述。

1 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的概念

高血压服药依从性是指高血压病人对医嘱的执行程度,是病人遵守医嘱正规服药的表现。从依从性本身来说他是对权力和权威的服从和接纳,反映了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依从关系。依从性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三类[3],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不依从性是指高血压病人不能按医嘱坚持进行药物的自我管理,包括不按处方配药与服完药后不补充药物;服药太多或太少;不规则用药,例如随意改变服药时间、间隔或漏服药物;停药太快或擅自停药;合并使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或违禁药物();服用处方药物时饮酒等[4]。

2 评价服药依从性的常用方法

2.1 直接法

直接法是检测依从性的基本方法,准确率高[5]。可通过检测血药浓度、尿中浓度、代谢产物浓度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来监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的一种方法。通过实验指标的检测,评估病人是否按时、按剂量服药的一种方法。测量血清药物水平,对半衰期长的药物特有用[6]。优点是客观正确,但费用昂贵,病人不易接受,分析烦琐,不易进行,因而难以普遍应用。

2.2 间接法

2.2.1 计算药物用量随防时由医护人员计算剩余药片、胶囊的数目或称量剩余药物,包括计算病人应服用的药量和实际服药量,评价病人的服药依从性[7]。为了提高准确性,应注意处方的剂量、处方日期以及病人是否把药物放在别处等。这是一种较客观、准确的方法,但其局限性是无法证实实际上病人服用多少药物。如果病人知道要评价其依从性,他们可能用其他方法处理药物。

2.2.2 询问与调查病人服药情况病人报告自已用药情况,包括已用药物种类、数量。这是常用的方法,但有时可能过高估计服药的依从性。

2.2.3 问卷调查此方法简单易行,在大多数研究中已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采用询问与调查方法评价高血压病人依从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范维虎等[8]提出高血压病人凡1年中服用降压药时间在3/4以上者为规则服药,不到3/4者为不规则服药。显然,它只能表现在病人的服药时间上,还不能体现在患者服药的剂量等方面。这个指标可初步确定服药情况,但欠全面。②叶晓青等[6]从高血压病人是否按医嘱定时服药、服药次数、服药剂量、坚持长期不间断服药4个方面完善了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指标,但问题的设计不够完美,容易使病人产生抵触心理,从而拒绝回答。③采用Morisky等[9]报道所推荐的标准,评价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4个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更坏时,是否曾停药?比较巧妙地解决了问题设计上的不足。

2.3 其他

田镇安等[10]曾以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天数大于总天数的80%为依从性好,小于80%为依从性不佳即判断为不依从。作为医院统计病人依从性用药指标可否用理论百分率来表示,值得探索。有人提出:依从性=(NDP-NME)/NDP×100%,式中NDP指处方或医嘱规定的给药次数、剂量NME指病人服药的失误次数、剂量。通常其比值大于90%可表示依从性比较理想,但有待研究[11]。

3 干预措施

3.1 健康教育

由高血压健康教肓专职护师根据高血压病人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了解正常血压的范围,高血压诊断的标准,基本的用药知识,使病人改变健康信念,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12]。由内科门诊护师给每个高血压病人发一份高血压健康知识材料,每月进行一次高血压专题讲座,每月一次电话随访,并根据病人不同时期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做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健康教肓改善病人的生活方式,同时改善了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13]。健康教肓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和以人为本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其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的健康信息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14]。目前用此种干预方法来提高服药依从性的研究比较多,符合我国目前的临床护理特点,所以开展健康教肓比较顺利。

3.2 给予口服长效抗高血压药

秦家榕等[15]研究表明,抗高血压药的剂型与抗高血压药依从性有关。长效抗高血压药最突出的优点是服药次数少和降压作用时间长,降低了漏服药的次数,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抗高血压药的依从性。陈健报道[16]长效缓释制剂或控释制剂1次/d或者2次/d可24 h平稳控制血压,血压波动小,付作用大大减少,病人的依从性和耐受性好。研究还表明[17],仅服1种药物的依从性明显高于服用大于或等于2种药物的依从性。另外,服药时间也影响依从性的高低,上午服药较晚上服药的依从性更好[18]。此项研究也符合Waber等[19]研究的要提高服药依从性就要最大限度地简化治疗方案,但由于长效抗高血压药的价格比较昂贵,病人不易接受,而单纯应用长效抗高血压药来提高服药依从性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依从性也会降低。

3.3 药物自我处置程式技能教育训练

对病人采用集中授课形式进行药物自我处置程式技能教肓训练,以提高高血压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处置程式系指医务人员通过对病人的指导教肓训练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学习,使其能够掌握规范的服药方式,提高专业技能和自我处置能力。在本项研究中受试病人通过培训掌握了防治高血压一般技能知识,提高了知晓率,掌握了正确管理和服用药物的技能,坚持服药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使药物的疗效得到了充分发挥[20]。本方法简单易行,尤其在社区防治高血压中有其实际意义,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3.4 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干预

以“时间治疗学”理论为依托,通过护理手段提高服药依从性能[21]。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是一个较新的治疗概念,所谓“时间治疗学”是指人体的血压在24 h内显示节律性变化,清晨醒后的6 h内,血压迅速升至峰值。针对血压的节律性特点提出的24 h全程稳定控制血压的方法称为高血压的“时间治疗学”,此种干预方法首先要教会病人和家属学会测量血压,能够自已很好的监测血压。其优点是能够根据人体生物学特点(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与高血压的晨值现象一致,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和猝死等好发于清晨[22]),在给药时间、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等方面正确实施,使药物作用与疾病的发生节律相一致,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

3.5 动态血压监测

对住院高血压病人做24 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高血压病人正确选择给药时间以及重点地进行临床病情观察,进行健康宣教,以提高药物的疗效[23]。其优点是根据血压昼夜变化节律来制定病人的最佳服药时间,并指导病人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更好地控制血压。此种护理干预只是局限于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而对院外高血压病人的干预,由于受到我国目前实际条件的限制还不能普及。

3.6 通过社区发挥干预作用

3.6.1 建立社区高血压病友俱乐部通过建立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定期开展各项活动,使社区高血压病人提高血压监测管理率,服药依从性及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24]。社区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是居民健康和疾病的重要背景,所以此项干预能更好地普及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3.6.2 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开展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社区医疗机构积极为老年高血压病人提供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技术,开展健康咨询服务活动,普及高血压病知识教肓,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识,以提高药物的依从性[25]。

3.6.3 社区健康行为干预社区医疗站由专业护士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肓外,要求家属参与学习,遵医行为好的病人为其他病人进行健康行为示范指导,社区医疗站建立病人档案,每月随防。从多方面直接干预病人的遵医行为,纠正不健康的行为,社区医务人员、组长、家属组成健康行为干预网络,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病人的遵医行为进行干预,及时提醒、督促和帮助病人遵从医嘱,使病人能依靠自已的力量和家庭、社会、他人的帮助,改变那些有损健康的行为,从而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26]。

3.7 心理干预

从高血压病人的社会环境、躯体状态、心理因素着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施加心理干预,使病人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自已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27]。

3.8 家庭干预

由专职护士对患者和家属每月随防1次,采用电话、门诊复查等形式,根据患者高血压控制情况,对患者和家属循序渐进进行指导,每次随防记录患者的血压,服药情况,随防观察时限 ≥12个月。随防期间组织家属进行集体宣教2次,通过家庭干预后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28]。

3.9 健康行为训练

对病人施行健康行为训练,主要是服药行为,包括指导病人根据自已血压的情况安排服药时间,确定一个提醒者或物品,作为服药记录等,同时配合其他健康行为训练,如测血压行为、心理调试行为、饮食行为和运动行为[29]。实施健康行为训练帮助病人建立院外健康行为,并让病人在感性认识和亲身体验中,不断地强化健康意识,从而提高了病人的遵医行为。

4 小结

高血压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三高三低”的现象,三高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三低是指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服药依从性差是病情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所以针对高血压病人的态度和信念、知识、药物的不良反应,经济条件、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以及心理等多种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有效的干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基本上符合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我们依然要增强临床实践,结合社会的、心理的以及生物学因素来研究提高依从性合理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提高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1B):102-103.

[2]廖敏怡.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及护理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05,4(5):61-64.

[3]曹月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5,17(1):23-25.

[4]施秀玲,梁瑜,孟庆华,等.健康教肩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01,7(3):173.

[5]朱大乔,李雪玉,何丹丹,等.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方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1):100-102.

[6]叶晓青,刘亚玲.高血压患者有关该病知识、信念及其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24-626.

[7]Cramer JA,Mattson RH,Prevey ML,et al.How often is medication taken as prescribed?A novel assessment techniqu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Association,1989,261(22):3273-3277 .

[8]范维虎,谢绿洲,董乃淋,等.上海区居民高血压药物治疗概况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4,2(5):201-202.

[9]MoriskyDE,Green LW,Levine DM.Concurrent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a self-reported meadication adherence[J].Med Care,1986,24(1) :67-74.

[10]田镇安,刘志明,刘海波.297例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调查研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19):1430-1431.

[11]殷河源.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西北药学杂志,2000,15(1):34-35.

[12]张晓燕,梁金英,胡伟杰.健康教肓对高血压病人服药的依从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05,5(29):380-381.

[13]王玉梅,马春蓉,吴莹.健康教肓对提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9(19):1893-1894.

[14]Konrady AO,Brodskay IS,Sobleva AV,et al.Benefi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uctured education program in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J].Med Sci Monit,2001,7(3):397-402.

[15]秦家榕,吴亚静,董立闻,等.长效抗高血压药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3,15(7):335-336.

[16]陈健.抗高血压药物研究进展[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10 :186- 187.

[17]毛红娟,何丹丹,王炀,等.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对策综述[J].中华护理杂志,2004,19(4):308-309.

[18]Mengden T, Binswinger B, Spuhler T, et al. The use of self-measured 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in assessing dynamics of drug compliance in a study amlodipine once a day morning versus evening[J].J Hypertension, 1993,11:143.

[19]Weber B, Bumier M,Brunner HR.How to improve adherence with prescribed treatment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J].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0,35(3):23-26.

[20]黄月兰,王新梅,卢俊明.药物自我处置程式训练对提高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08-309.

[21]孙艳伏,于晓丽,毕淑翠.根据“时间治疗学”理论对高血压用药实施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08-309.

[22]孙宁玲 .ABPM要高血压时间治疗学中的重要地位[J].中国医学论文报,2003,3(5):251.

[23]李瑞兰,陈免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病人护理中的指导作用探讨[J].福建医学杂志,2005,1(27):142-143.

[24]朱碧华,陈雪萍,孙曙青.建立社区高血压病友俱乐部实施对高血压病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44-345.

[25]韦荣妍.老年高血压病康复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5,2(4):57-58.

[26]段翠平,郭淑玲.社区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3(19):557-558.

[27]安艳晓.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04,3:2-3.

[28]金钰梅,朱胜春,邵翠颖,等.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家庭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评价研究[J].护理与康复,2006,1(6):6-7.

[29]韦运红,李春蓉.健康行为训练对原为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5,5(20):4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