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评论论文

文艺评论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艺评论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艺评论论文范文第1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二者的失衡,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这两个轮子总是一个大一个小,翅膀上的羽毛总是一个多一个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是文艺批评家的社会地位不如创作家,这与文艺评论本身落后于文艺创作有关,而社会的不重视又反过来影响了文艺批评的发展和提高。

最好的文艺批评家往往是文艺创作者本人,就像一个耕作的农夫、工厂的工人,自己才知道产品的优劣所在,同时也知道其他人创作的艰辛和门道。所以,文艺史上有许多作家或艺术家本身就是优秀的批评家,如绘画方面的达•芬奇和杜勒,雕塑方面的罗丹,音乐方面的瓦格纳,诗和戏剧方面的但丁和歌德,小说方面的巴尔扎克和福楼拜,都在谈话录、回忆录、书信集或论文中留下了珍贵的文艺见解和美学思想。

可是文艺创作者又不一定都能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作品,就像人们常说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孩子总是自己的好。所以,有见解有造诣的批评家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对于文艺创作的推进乃至一个时代文艺方向的引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对俄罗斯文学的贡献。

作为文艺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艺批评的发生应当以文艺作品为原点。文艺批评必须结合文艺作品来研究,空而无当的批评或过于宏观的批评是不可取的。一位曾在日本留学的研究生告诉我,日本搞研究一般都从小的问题或项目入手,如马镫或某一首民歌,但研究的很有深度,他就为了研究一首民歌几次回到家乡鄂尔多斯。

而我们的研究往往宏观的多,如对某某问题的鸟瞰,某某问题纵横谈,等等。这使我想起了一朋友对我的提示,即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就往大说,往大说不容易露馅,这叫藏拙。我们这种宏观的研究大概也有“藏拙”的成分在里面吧?还有一种批评文章是从外国的某些哲学观、美学观、文艺思潮出发,洋洋洒洒,纵横驰骋,当你耐着性子看完,却是空空荡荡,不知道他要说什么。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藏拙”吧。

文艺批评的标准有很多,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但当文艺批评被炒作和商业利益控制时,要做到这一点就不容易了。

当朋友式批评、赞歌式批评、圈子批评、炒作批评盛行时,批评家做到好处说好容易(甚至不好处说好都可以),但要做到坏处说坏就困难了,既使说了,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否则就有不识时务之嫌。如果批评家又碰巧拿了车马费或好处费,那就更不能说不好了。

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体上的文艺批评的广告化倾向,使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这个标准很难执行,因为类似的评论从一开始就是以商业利益为前提的,已经失去了批评的原意。文艺批评现在面临的危机,很大程度是对文艺真诚的挑战。真诚是作家艺术家进入创作状态的前提,也是批评家进行评论工作的前提。如果对生活缺乏真诚,对艺术缺乏真诚,对读者缺乏真诚,审美和批评就无从谈起了。

文艺评论论文范文第2篇

>> 艺术+设计=奢侈品? 奢侈品与艺术 钟表的奢侈品艺术 浅析奢侈品消费成因 浅析奢侈品的营销策略 浅析服饰奢侈品的内涵 浅析本土奢侈品消费 GHERARDINI“奢侈品中的贵族” 寻找名酒中的奢侈品 奢侈品惊艳艺术品市场 奢侈品走廊 奢侈品 奢侈品 奢侈品大潮 奢侈品喷发 奢侈品新贵 奢侈品潮流 奢侈品恐怖 奢侈品 潮流 远古奢侈品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 2012-08-14.

[2] 中国奢侈品消费告别炫耀式时代[DB/OL].新华网(新闻),http:///2016-03/02/c_1118214813.htm . 2016-03-02.

[3] 曲哲涵.拨开大牌奢侈品的珠光幻影,我们更应关注正在扭曲的社会价值取向――生活不等于奢侈品[N].人民日报,2011-1-13(018).

[4]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形态的转折[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

[5] 吴兴明.人与物居间性展开的几个维度――简论设计研究的哲学基础[J].文艺理论研究,2014(5):6-15.

[6] 余虹.现代性与当代审美文化的结构[J].江海学刊,2006(05):192-198.

[7]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01):165-171.

[8] 朱明侠,周云.奢侈品的广义定义及其研究框架[J].经济师,2008(7):31-32.

[9] 吴兴明.反省“中国风”――论中国式现代性品质的设计基础[J].文艺研究,2012(10):16-27.

[10] 吴兴明.论解分化作为艺术研究的思想视野――对重建艺术研究思想背景的一个简要考察[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4(02):20-41.

[11] 让・鲍德里亚(法).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文艺评论论文范文第3篇

一、T类: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二、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

三、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四、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五、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六、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

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

下列情况一般不作为学术论文对待:

①与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非密切相关的文章,如评论、文摘、短篇报道、科普文章、文艺、新闻等作品,以及会议简报、动态、讲座等资料性质的材料;

②刊号中含有H、HK等由香港出版发行且未被认定准许或不能确定是否准许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刊物;

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

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

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

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

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

文艺评论论文范文第4篇

文艺评论又叫“文学批评”,是一种以作家、作品、文艺创作和文艺思潮作为评论对象的理论文体,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内容,是评论者科学理性认识的体现。文艺评论一般具有感性体悟与理性思辨交融、科学认识与美学批评结合的特征。

阅读文艺评论时,按照以下步骤来阅读解题,我们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推敲字句,理解深层含义。试题一般设置为“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具体含意”等,下文中第2题就是这方面的体现。做这类题要在画线句的周围找答案,一要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因为在不同的语境中句意是不同的。二要注意理解全面,不能挂一漏万。如作答下文第二题的第(1)小题时,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中国诗界更是如此……如今好不容易终于寻到了‘诗体大解放’这一服妙方。于是,下决心对以往的旧古董来一番天旋地转的‘大破坏’”,第三自然段的“中国人好像下定了决心,不惜以一个空前的大破坏,来重建一种理想的诗歌秩序”,第五自然段的“尽管人们可以责难中国人对于传统诗意的怀旧、甚至守旧的心态”等都是答题区域,提取各自的要点,继而整合,便可作答。

2.把握结构,归纳概括中心。文章结构是作者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和安排。作者的认识、思维的发展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理清结构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试题一般设置为“……体现在哪些方面”“文章从哪些方面……”等。下文第3题“请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就属于这类考查。归纳概括答案时要注意抓准、抓全主要信息,不能有所遗漏。文中第一自然段是谈作者对古典诗歌的肯定,第二自然段是谈进行新诗革命,第三、四、五自然段是谈作者对新诗革命的看法。理清了结构,各部分的中心就不难概括了,当然作者的主要观点也就表露无遗了。

3.深入研读,分析观点态度。我们要依据文本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切不可脱离文本而用自己脑海中固有的知识来分析。下文第3题同时也体现了这方面的考查。该题要求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那么这些观点应是我们对文本分析后解读出的“作者的观点”,而非“我们的观点”,哪怕这些观点经事实证明是不准确的。

4.思辨探究,评判材料观点。文本表达的是作者个人的理解,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即便是与作者的观点不同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这点要求与第3点正好相反,如下文第4题。此类题是开放性试题,任何一位读者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不必囿于作者的观点,但用于支撑自己看法的“论据”应源自文本。

【阅读训练】

论中国新诗

谢 冕

中国在20世纪上溯的几千年中,创造了世上无与伦比的、声情并茂的古典诗歌的辉煌。这些由方块字铸成的古代瑰宝,是东方审美创造的极品。这些超越时空的永恒的语言,它以高贵的形式,华彩的节奏,典雅的词汇,特别是隽永的意境,造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诗意世界。音乐、色彩和非凡的想象力的综合,传达着古老文明的迷人神韵。它凝聚着人们关于追求功名和理想,咏叹乡情和友爱的情怀……这一切,经过无数代诗人的锦心绣口编织而成的、永久的心灵的梵音,正是这个建立在悠久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古老民族的永世的骄傲。

19世纪下半叶中国在强敌逼境下的节节败退中无路可走。当时的普遍想法是,苟能救亡图存而宁肯抛却一切。中国诗界更是如此,经过上个世纪那一批改良主义者的并不成功的探路,如今好不容易终于寻到了“诗体大解放”这一服妙方。于是,下决心对以往的旧古董来一番天旋地转的“大破坏”。有言:“文学革命……用那活的白话文学来代替那死的古文学,可以叫做大破坏,可以叫做大解放,也可以叫做建设的文学革命。”

打破山林的宁静,装进工业时代的喧嚣,那些由经典的节律和音韵造出的完美受到了轻蔑。中国人好像下定了决心,不惜以一个空前的大破坏,来重建一种理想的诗歌秩序。他们只知试验创造,他们的目光只望着前面,他们没有、也不会想到回头看看,看看风烟迷乱之处的“战场”上的狼藉景象。而实际上,中国新诗在它的草创期就留下了许多弊端。当日也不乏一些有远见的人对此有过评论。就在白话新诗起步之初,当日积极参与新诗革命的俞平伯,就看到白话的“词汇贫乏”,很多都要“借材异地”以及他认为的“缺乏美术的培养”等。还有周作人,他拥护白话新诗的产生,他自己也写过像《小河》那样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他对新诗也有较为尖锐的批评。他“不佩服”白话诗的“白描”和“唠叨的叙事”――“我只认抒情是诗的本分”。周作人说:“经过了许多时间,我们才渐渐觉醒,诗先要是诗,然后才能说到白话不白话”“一般写诗的人以打破旧诗的范围为唯一的标志,提起笔来固然无拘无束,

但是什么标准都没有了,结果是散漫无纪。”

从清末的“诗界革命”到五四的“新诗革命”,这一丰富而曲折的变革历程大抵就是走了两个步子。一是“以旧风格表现新内容”,一是“诗体大解放”。前者被认为是改良的,后者则被认为是革命的。事实是,对于一个悠久的传统而言,多大的“革命”也难以造成实际上的断裂。

革命总是暴风骤雨般的袭击和取代,它的不可阻挡的迅雷之势,总有一种暴力造出的粗糙。诗是艺术的,艺术的变革采取革命的办法,难免会留下诸多“病症”。中国诗歌经过自“诗界革命”到“新诗革命”的长期试验,最后作了可说是充满危险的选择,这就是,在它庄严的“告别古典”的仪式中,的确蕴涵了为思想而轻视艺术的隐患,那一代人都把兴趣和激情倾注于诗体的改革上了。他们在为了使诗实现人与他的现实状态相适应的路途上,的确拥有前无古人的胆识与魄力。然而,他们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至于在百年后的今日,当人们在获得一种崭新的方式表现他们所拥有的诗意时,猛一回头,却发现他们的这种“拥有”乃是一种“不拥有”――尽管人们可以责难中国人对于传统诗意的怀旧、甚至守旧的心态,但几乎所有的责难都无法回避如下的事实:较之古典诗歌精美的极

致,新诗在艺术形式上的粗粝以及人们在运用白话的方式以表达他们的情感时所产生的力不从心的沮丧!

(选自《论中国新诗》,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

B.新诗革命者以前无古人的胆识与魄力来重建一种理想的诗歌秩序。但新诗的局限性在新诗革命之初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C.诗是艺术的,艺术的变革采取革命的办法,难免会留下诸多“病症”。因此,作者对新诗革命者的努力是持否定态度的。

D.新诗的出现和兴起必将使古典诗歌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E.所有的新诗都为了表达思想而忽视了对艺术形式的追求,因此在表达情感时产生了力不从心的沮丧。

2.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具体含意。

(1)打破山林的宁静,装进工业时代的喧嚣,那些由经典的节律和音韵造出的完美受到了轻蔑。

答:

(2)诗是艺术的,艺术的变革采取革命的办法,难免会留下诸多“病症”。

答:

3.请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

答:

文艺评论论文范文第5篇

1.引论

当前在本科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中,通常会要求学生们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而如何确定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在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它影响到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深度与广度。一般而言,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标准是该作品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如莎士比亚的作品。对本科生而言,尽管英美文学名著理解起来难度很大,但它却是本科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中的必读文章。尽管学生们尚且还未掌握理解难度较高的文本所需的分析方法,比如该文本含有大量低频的古体的词汇,变异的语法结构,以及微妙的文学手法,但是学生们被要求写出相关的文学评论。由于他们缺乏信心和相应的技能来尝试对作品进行个人解读,所以必然地求助于已出版的评论文章。许多英语文学的测试也仅仅只是对一些著名学者的观点的释义练习。因而通常的情况是,学生们写出的评论文章甚至没有经过阅读相关作品。母语学习者有时也会重新包装他人的评论观点,那么非母语学习者对自己阐释评价文学经典的能力缺乏信心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经过恰当的训练,英语学习者可以掌握必要的技能,找到理解高难度文学作品的自己的方法。

2.文体学是什么?

文体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介于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方兴未艾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如李龙植的《文体学与语言实践》:“文体就是在特定的交际领域。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所产生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的总体。它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同时被整个社会所接受的完整体系。文体学就是研究和探讨这些体系的科学。它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表达思想,对选择和运用语言材料的原则进行研究的语言学的一独立分科。”英国哈特曼和斯托克《语言与语言词典》:“Stylistics是应用语言知识去研究风格(style)的学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Stylistics是对于表达风格的语言手段(如修辞格和句法模式)的研究。”英国A.布洛克等《现代思潮辞典》:“Stylistics研究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语言的特点,尤指文学语言,并试图确立能够说明个人及社会群体在使用他们的语言时所作的特定选择的原则。”

竹内敏雄《美学百科辞典》认为:“最近出现新动向,即从作品语言结构的兴趣出发重视文体问题,企图在文体学中探求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媒介作用。”有些文学评论家发现,在研究文学作品语言现象时,语言学的方法和理论往往无能为力。因此他们试图从文体学的建构中去寻找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所有语言现象研究的需求,并使文体学成为文艺学和语言学这两门学互相沟通的媒介和交汇点。我国王佐良先生的《英语文体学研究及其他》(1978)一文,也主张尽快促成一门包括语言学又涵盖文学的新的文体学的诞生。他认为:用现代语言学的方式来研究文体是一个成就,然而在文学语言面前,特别是形象语言面前,语言学家都望而却步了。在这种时候,人们不由得不想到那门老的,可以至少上溯亚里斯多德的修辞学,想到在二十世纪对于文学语言进行了精湛分析的文学批评家(I.A.Richards,William,Empsom,Cleanthbrooks等人,想到Curtius与Learis等)把刷新文学语言同欧洲或英国文化前途联系起来的有抱负的文学研究者了。这就是说,早就从亚里期多德开始,历史上的一些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者,就已经对文学语言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一门完全涵盖语言学、文艺学的新的文学早已在历史中得到长期孕育,文体学是时代文体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语言学、文艺学相互渗透、融合的必然结果。它的成熟和独立是水到渠成的事。

作为一门横断众多领域的边缘学科,文体学具有的特点是,应用一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另一门科学的对象,使得不同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体学生长于若干学科的交界处,并不断渗透以扩展自己的领域。它把有些表面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学科从横向沟通起来,打破了学科间的传统疆域,从而使某些学科如语言学、文学批评等的面貌为之一新。文体学使不同领域边界衔接、融合的性质,促进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并逐渐趋于一体化。文体学的边缘性,也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的一种体现,即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互相渗透、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科学的整体化和传统学科的解体。

理解文体学,首要的是消除对语言和文学的人为的隔离。马克瑞(1997)曾批评将文学研究与语言学习分隔成不同科目的做法:“在全球的大学教育体制中,文学研究常常被视为与语言学习无关,前者被看作较高级学科,后者被视为较低级练习。然而,两者应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应被视作互相补充。”魏多逊(1975)认为文体学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学科,而是两个学科领域的连结:语言学和文学评论。他用下列图表显示出文体学的居间作用:据此模式,学生可从语言或者文学任一学科入手,经过中间的文体学阶段,进入语言学或文学评论领域。布鲁菲特和卡特(1986)也认为文体学与文学评论存在某种重叠,二者间的基本差异在于“对语言分析的细节化的系统关注程度”。肖特与坎德林(1986)认为文本分析中涉及的对语言的关注使其对非母语学习者尤为适用:主要的优点在于,与母语学习者不同的是,外语学生已学会如何用语法分析句子并充分意识到英语的音韵结构,于是,相比母语学生,他们对于语言结构有更明确的意识,从而对语言结构及其与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分析。

文体学不仅包含语言分析,同时促进了学生文学能力的发展。拉扎尔(2005)认为,具备文学能力的学生,“熟知某些传统,对其有着深刻的内在理解,使得他们能够领会某一剧本或文学作品的辞章并转化成文学意义”。相关的传统包括体裁,修辞手法以及阐释技巧。也可以说,非母语学生一开始缺乏文学评论所必需的直觉意识的情况下,文体学可以(通过语言分析)提供解读方法的系统训练,从而“通过语言不断增强对作家的语言艺术性的鉴赏”(布鲁菲特,卡特1986)。因此,文体学可视作培养直觉能力的帮助及文学鉴赏的准备。

3.话语习俗与语法结构

在诗歌中,会经常看到作者对某一语义领域的持续使用。文学文本与其他写作体裁的重要区别在于作家创造性地打破常规规则与传统,JamesJoyce即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甚至通俗作家都会欣喜地发明一些新词,将名词转化成动词,将不及物动词作为及物动词或者玩弄词语搭配规则的游戏。

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启始句中常有对代词的非常规使用。大部分教师都会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本衔接,注意代词及相关的物主形容词的使用,作为首语重复法的参照。非文学文本中,传统常规清晰明了:代词都是回指之前提到的人、物及事件。以ThomasHardy的DuringWindandRain为例,仅仅读诗的第一段,开头出现的they,he,she,我们不知道究竟其所指,直至往下读到第二段,Eldersandjuniors指的是年青人与老年人,第三段Menandmaidens指成年人新婚夫妇,由此可知,一、四段的He,she分指男人、女人,经历了二、三段中的青少年阶段与成年阶段进入第四段的暮年期,体现时间的流逝,生活中饱经风霜。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技巧高超的作者故意隐瞒关键信息以引起读者的好奇促使我们持续阅读下去。

与之相反,新闻记者知道报纸读者需要的是具体迅速的突出事件。有效的课堂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阅读两种不同体裁的文本-一为新闻报道,另一为短篇故事或长篇小说的开头-并让学生对比分析里面代词的使用。很可能的是,在新闻报道中,所有的代词都回指文本前两段提到的人或事件(在已知关键事实后,常常不必将整篇文章读完)。而文学文本中的代词或高频一般名词在文本的后半部才可确认。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可意识到文艺散文的重要特征。

其后跟进的活动可直接引导学生注意新闻体裁对名字与单词的重复使用以及文艺作家创造性地选用近义词和比喻以避免重复。4.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的文体学分析文体学包括对句子结构与词汇的分析以理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利用语言的含糊性表面上说一件事情而实际意指另一件事情。以TheLoveSongofJ.AlfredPrufrock为例,第1步结构、情节分析让学生们从总体宏观上概要总结出诗文里德情节过程:胆怯(1-3节)--假装(4,5节)--犹疑不定(6-9节)--热望(12-14节)--自我贬抑(15节)--空想(16,19节)--幻灭(20节)。第2步找出指示代词“You”,“I”,“We”,引导学生们理解这些指示代词使该诗具有普遍意义,“You”和“I”分别所指“id本我(指潜意识的最深层)”以及“ego自我(性格中的成人部分)”。第3步分析诗文的正式性特色:从诗体形式来说,由押韵句与非押韵句共同构成;语言形式上,出现大量句节、提问和句子结构的重叙。第4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找出诗中的意象:--eveningasapatientetherizeduponatable--streets--yellowfog/cat--sprawlingonapin(pinnedandwrigglingonthewall)--apairofraggedclawsscuttingacrossthefloorsofsilentseas--mermaid从以上意象推导出Prufrock的自我贬抑和分裂。第5步找出诗中的典故引用或隐喻--epigraph.Dante‘sinferno--AndrewMarvell’s“ToHisCoyMistress”--GreekpoetHesiod‘sWorksandDays--Shakespeare’sTwelfthNightandHamlet--TheBible:Mark617-28andMatthew;14.3-11:Like16.19-31andJohn--Michelangelo--JohnDonne,“TheRelic”--Petrach第6步讨论诗文中讽刺性独白与戏剧性独白的运用-反讽标题与内容产生强烈反差实现反讽效果;“J.AlfredPrufrock”乃是一个沉闷乏味的名字,而“lovesong”意味着罗曼蒂克的浪漫。“Al-fred”=“All+afraid”代表缺乏勇气的人,“Prufrock”=“Prud+frock”意指拘守礼仪和教士穿的长袍,喻指没有付诸行动的能力。从上面的大量反讽和典故运用,归纳出T.S.Eliot该诗的主题是HumanParalysis(人性的瘫痪)。

多数学生对于文学大师的作品表达个人的观点评论感到犹豫不确定,他们常会觉得更为安全的做法是响应专家的观点,即老师或评论家的。从以上文体学分析例证中,学生们运用语言学知识洞悉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其经验帮助学生们建立信心,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更顺利地过渡到外国文艺作品的阐释阶段。

5.结论

文艺评论论文范文第6篇

建筑世界话语权的任务就是由建筑语言构成的词组、句组组成话语如何显现建筑客体存在意义、事件、文本审美观的理论价值与时代价值,是建筑语言的概括与反映,也是建筑语境美好硕果的塑造与主导者,更是宏观建筑语义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说得通俗点就是对建筑世界理论权威、舆论主流、建筑评价的高水平规范发言权,其深层内涵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独领时代阶段潮流理论、学派、流派、风格的创造发送者(又称输出者);公认的建筑巅峰之作,是经典的佼佼标榜者与标新立异之推崇者。二者具有知识产权的独创性的特点,毫无二致的代替,独立鹤群。

作为发展崛起的大国,其建筑市场发展迅速、规模巨大,大有万里建筑疆土争风流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仅1979年至1995年15年间住宅建筑面积就达127亿m2,其总面积相当于22个新加坡或近似一个科威特的国土总面积,再续加到目前的建筑面积,就会更令人吃惊可观。另外,再加又有众多相匹配的建筑院校、设计研究机构和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专业人员的参与,按理说应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精品的大好机遇时光,也理应相应地具有某种完整的建筑世界话语权的称颂,推崇文本内涵而闻名(名家、名建筑作品、名理论课题)诞生并钦誉世界。但事实上却令人失望,似乎我国目前仍然是建筑世界话语权的少语、失语者,占有一席之地的位置尚没有确立,实在令国人失望和百思不解。对此并非空穴来风,单从国际建协(UIA)的几届大会这个世界建筑论坛最高平台,就是对中国的建筑世界话语权做了很准确的折射和映象。

通过1999年北京国际建协(UIA)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交流也可以看出:“当代中国既没世界认同的优秀建筑作品,也没有出现有世界影响的知名建筑师”。会上有的建筑师还批评“中国正走向一个误区……盲目地追求现代、追求形式……”没有“把精神融入建筑中”。并批评“北京的大多数建筑物都是抄袭西方盒子或建筑的结果,太缺乏自己的东西”②“其要害是走最省力的搬运西方司空见惯的美丽外壳的捷径,没有植根本土将民族的文化与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产生出有民族之魂的作品……。”③从一个侧面映像出我国缺损了的建筑世界话语语境基础的支持。

事隔六年于2005年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国际建协(UIA)第22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我国的建筑世界话语权仍然没有改善。大会邀请了领引当代世界潮流的著名建筑师28人做主题发言,并将2005年国际建协(UIA)最高奖――UIA金奖授予日本建筑师安滕忠雄。这样截止今年再加过去21年共有8位建筑师获得UIA金奖的殊荣。以上均未见到我们这可称得起当代东方万里建筑疆域上的儿女们。

现代建筑世界话语权的主流基本都属于西方世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极少主义、有机建筑等等都是出自欧美各国,也是和社会科学领域一样,英、法、美、意是社会科学大理论的主要输出国,社会经典学说主要也是按照这五个强权民族国家的历史经验为基础而形成理念、学派、流派、风格的理论思想体系。不难看出,表面上具有普世性的现代社会科学理论,实质上带有先发现代化民族国家的强权性质。也很自然容易形成欧美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倾向。④建筑学术领域的建筑世界话语也是以欧美中心为主导地位,他们同样也会自然形成建筑“话语霸权”倾向。我们的任务不是疏远欧美等先进发展国家的建筑话语主导地位,而是积极吸取、学习其先进科学文化内涵,补充自我的不足,力争积极对话交流,变他者为自我。并认真地进行异国建筑世界话语理论的解读、悟读(甚至是误读),结合我国具体建筑实践建立自己的建筑世界话语体系方式。

如何建立自己的世界建筑话语权地位问题,已摆在我国建筑理论学术界面前,应通过自己的长期奋斗,以开放的视角总结出符合国情又有利国际接轨的理论,甚至是科学假说和中国的建筑之'道';应“走出最省力地搬运西方司空见惯美丽外壳的捷径”模式,创造出具有新的民族时代精神的鼎峰之品;应积极地开辟、搭建建筑评论通道与评台,活跃繁荣建筑评论,提倡不同层次参与的广泛性、常态化,做到不同形势理论类型紧密结合。④做到不唯名、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众,对建筑作品进行品头评足的评价、批评,推出佳作、精品、经典鼎峰之品。贬弱欺世骗众、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败笔媚俗之作。同时也应将‘民主政治’原则引入建筑评论学术领域,允许学派、流派、风格的不同审美价值取向各领千秋,也允许对某些建筑工程项目、作品的不同看法、评价,像对北京国家大剧院及中央电视台新楼的争论。对于前者有的认为是严重地破坏了长安大街建筑风格、景观的和谐,有的则认为这是难得的新突破,为北京增添了光彩;对于中央电视台新楼建筑方案有的认为这是新北京建筑国际接轨的前卫标志,反之有的认为其方案如工厂丢弃的加工件图像显得粗、重、笨、拙,看不到有民族文化的标记之处,其复杂结构难题势必靠超预算资金支撑,在经济上也得不偿失。综合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建筑世界话语仍处在被动的话语阶段,与建筑业发展规模宏大的世界地位极不相称,其建筑世界话语地位也仍处于复读、解读、模仿、迁移西方建筑图像的状态,还没有自己建筑思想者的建树理论、作品、成果出世,也缺少形成蕴含具有开拓性、首创性、输出性的规范、启迪、支持建筑关联领域发展的建筑世界话语宏观战略规划措施,距离主动建筑世界话语,占有世界建筑话语主动权,当需漫长时日。

附 注:

① “世界建筑话语权”做为一个宏观建筑语义学的认识空间概念,其表述的话语权范畴应划分为:国际、区域、国家(民族)、行业(应包括院校、设计、期刊等学术行业部门)、个人五个层次级别,本文主要从国际与国家层面上探索。

② 支文军《世纪的回眸与展望――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大会综述》时代建筑1999第三期第97页。

③ 宋建华《建筑评论的深层观》建筑史论文集第13期第170页清华大学 出版。

④ 参看华勒斯坦《开放的社会科学》刘铎泽,三联书店出版第52-64页。

⑤ 按照作者在《建筑评论的深层观》文中关于建筑评论理性构想体系,评论类型应划分为:原发型、干预型、学院型、公众型、游记型、专业撰稿型等六种。

参考文献:

[1] 格雷马斯著.蒋梓骅译.结构语文学.百花文艺出版社

文艺评论论文范文第7篇

主持人简介:姚文放,男,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评审专家、《文学评论》杂志编委。担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与教学,发表论著600余万字,出版专著《现代文艺社会学》、《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泰州学派美学思想史》、《审美文化学导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和发表的论著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评述、转载、摘要和复印近300篇次。获教育部“第三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次。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

主持人话语:关于“什么是文学经典”的问题,自从19世纪英国两位著名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义以后,似乎已成定论,前者认为文学经典就是“最好的东西”,而后者则用“成熟性”、“广涵性”、“普遍性”等特性来界定文学经典。他们都是依据文学本身的特质来确认文学经典,而未曾考虑过还能有别的衡量标准。这一格局到20世纪70年代却被彻底打破了,随着文化研究的兴起,人们开始发现,在谁能入典、谁不能入典的问题上体现着文化权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学经典几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种的、欧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着的、有色人种的、非欧洲的、女性的作家则被一道无形的障壁阻挡在外。显而易见,这一“经典壁垒”是建立在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级歧视、欧洲中心主义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见之上的,它体现着性别、种族、穷富、地缘等等之间文化权力的较量,带有显著的意识形态意味和政治色彩。由此看来,决定着文学经典的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本身,更在于文学外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的力量。

这一案例说明,在固有的理论中往往存在着某种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现出的“症候”,昭示着体内某种病患,从而读者必须像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患一样,依据这种“症候”去查找和解决这一理论中隐含的问题。阿尔都塞将这种阅读方法称为“症候式阅读”(symptomatic reading)。譬如马克思在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时,发现了他们在“劳动”问题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脱漏,导致了对劳动力买卖、剩余价值生产等实质性问题的遮蔽。马克思在查验和诊断古典政治经济学这些“症候”的基础上提出了劳动力概念、剩余价值理论等,进而建立了的政治经济学。可见,“症候式阅读”将发现阅读对象的空缺和疏漏作为把握和解决更大问题的契机,恰恰显示了一种理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文化研究兴起以来对于马修·阿诺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传统的文学经典论采取的正是“症候式阅读”,发现了在其背后潜藏着一个被遮蔽的巨大理论空间,围绕文学经典的重建推动了文学批评模式的更新、文学理论观念的深化、文学概念范畴的和大学教学体系的改革,显示了极强的生产性和建构性。

还值得注意的是,阿尔都塞不仅高度赞赏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所作的“症候式阅读”,而且指出对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观,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生产性、建构性地激发对于对象的反思,从而推动进一步的建构、创新、开拓。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对已经颇有时日的“文学经典之争”再作一番“症候式阅读”呢?是否可以从根据文化权力来求解文学经典的流行见解中寻得某种沉默、空缺和脱漏,进而发现更大问题的入口和起点呢?如果说从凭借文学本身的特质转向根据文化权力来确认文学经典显示了一种“向外转”的趋势的话,那么,是否可以从这一趋势对美学、诗学、细读和批评的遮蔽而为文学经典找到向文学的家园“归去来”的路径呢?

文艺评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I20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3)07-0076-02

辽宁文艺批评的现状同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现状是相似的,但从辽宁文艺批评主体的情况来看则有自身的特点,简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多向发展

据调查统计,辽宁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处于自然状态的多向发展。其中一些学术带头人和文艺批评骨干长期积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的批评文章在内容、逻辑等各方面都是佳作,再加上一些学校的特聘教师都是全国著名的学者,这些人代表了辽宁批评的最高水平,如辽宁大学的王向峰、高凯征、王纯菲的文艺批评理论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最高奖——鲁迅文学奖。也有一些活跃在文艺批评领域的学者在对本地区的文艺研究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如高校的周景雷、张学昕、张伟、宋伟、王卫平、胡玉伟、张冬梅、姜桂华、韩春燕、李万武等,协会和研究所的洪兆惠、王晓峰、古耜、秦朝晖、刘恩波等。这些学者以他们的文艺批评成果对辽宁的文艺发展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他们也构成了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的中坚力量。但是,辽宁还没有形成文艺批评队伍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有大批从事文艺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学者没有能够显露头角。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家在学术方向上、研究方法上、审美趣味上、批评观念上都存在着多向发展的倾向。有一些批评家的批评并不是精品,他们的个别论文有生搬硬套之嫌,并且不乏阿谀之词,并没有深入到文学的本质问题,也没有体现文艺应有的精神,是为了或夸某部作品或某位作家而写论文。即使是上述提及的学术骨干,多数也在沿着自己确定的方向努力。这就出现了辽宁文艺批评队伍发展水平不平衡、整体方向不够集中的现象。

2.从事文艺批评的学者多采用文化视角

近年来,辽宁文艺批评者对辽宁本土文艺还是较为关注的。但从近些年来辽宁文艺批评者发表的针对辽宁文艺研究的文章来看,主要对消费时代的辽宁文艺、文艺评论的精神价值和发展策略、回顾与反思30年来辽宁文艺的发展进程、工业精神与辽宁文艺,以及辽宁文学创作等重大问题展开了理论研讨。但是必须承认,辽宁文艺批评者对于辽宁文艺的研究缺少有深度、有广度的系统研究和专门研究,也缺乏对辽宁文艺的引导性、前瞻性的研究。

此外,辽宁的文学批评队伍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弄清这些问题,也就找到了辽宁文学批评队伍走向繁荣的突破口。

1.自然分散,所属不同单位而造成的行政关系局限

辽宁文学批评者以散在、孤立的方式自然生长着,没有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还不是真正的群体,不成系统,没有形成合力。文艺批评需要交流、沟通、碰撞、交锋,文艺批评队伍需要合作、协调,形成团队,从系统论的角度讲,一加一的结果是大于二的,如果辽宁的文学批评者真的建立一个学术研究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定点或不定点举办一些活动、交流一些信息、研讨一些作品、共同完成一些项目,辽宁文学批评的繁荣景观也许真的会早一天到来。这不是什么理论问题,它需要的是拿出方案,立即行动。

2.未形成真正的多元化批评格局

辽宁文艺研究中的主旋律批评、学院派批评、媒体批评发展很不均衡。在这些批评中,又有两种倾向:一是大众化的倾向,这主要是指批评在多元价值体系的文化现状中,呈现为一种通俗化、商业性、娱乐性为价值主导的批评话语,具有鲜明的大众色彩,关注当下文学现实和热点问题,注重感性的体味;二是学院化的努力和特色,这主要是从文学批评内在本质来说的,它具有文学批评的精英理论建构色彩,注重批评的学理性和深度诉求。

此外,从文艺批评对象来看,文学批评较为发达,对大众具有较大影响的电影、电视、网络文艺批评较为薄弱。这是因为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和批评的学者注重理论研究,形成了文学研究的专业团队和理论研究与批评的传统。而其他艺术形式的学者更注重艺术本身的实践性,缺乏理论研究的传统,因而从事批评的队伍没有成规模地建立起来,艺术评论的成果显得较为缺乏。

3.文艺批评队伍的理论资源有限

辽宁乃至全中国的文学批评要发展,除了关注现实、关注文学创作之外,要认真研究、学习文学批评、中国古代及现当代文学批评、外国文学批评尤其是西方现当代文学批评。积极地吸收一切优秀的文艺思想、理论遗产,达到与中国的文艺实际相结合,在融会贯通中开展我们的文艺批评,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途径。只要我们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警惕教条主义、复古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本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原则,就能够收获新的批评话语、范式、角度和方法。可以说,“新时期”以来,在中国文学批评界取得显著成绩的批评家,都是善于学习古今中外经典批评理论、方法并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人。根据这个经验,辽宁的文艺批评理论工作者必须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研究,为文艺批评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真正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文艺思想和理论,为建设和发展辽宁的文艺事业服务。

4.缺少对辽宁文艺事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和理论阐述

如前述,辽宁文艺批评者对本土文艺研究是有限的,特别缺乏的就是系统的、全面的、富有历史意识与思辨力的理论研究。例如,在较为有限的对辽宁文学现象的批评中,大部分批评家对于作家作品的选择、研究角度比较能够达成一致。研究辽宁文学现象的成果主要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乡土写作、东北作家群、民间风俗、满族文化、生态文学等。这些内容都是东北或者辽宁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批评家们所关注的辽宁文学现象并不是从作品的文学性为出发点的,而是看重其中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乃至人类学方面的特征,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文本本身以及文学的色彩。

5.对辽宁的文艺创作实际不熟悉,信息不对称

辽宁的批评家们不同于辽宁的作家群体,辽宁作家群体大多数背景一致,即他们都植根于辽宁土地,受辽宁文化滋养。而辽宁批评家构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的文化和心理背景都是属于辽宁的,另一种是“外省的”,即那些任职于辽宁的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他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验与中国很多学者一样,并不是植根于某一地,因此他们的批评方向更广泛,并且少有对辽宁文学的研究。我们能在辽宁批评家的评论中看到对辽宁文学的研究,但是这种研究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占优势。因此说辽宁的文学批评者并没有鲜明地关注辽宁文艺现状。

总之,辽宁的文艺批评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总体来看,辽宁文艺批评队伍在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方面,仍存在一些局限与问题。我们期望在发现辽宁批评队伍的存在问题基础上,通过努力,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改变辽宁文艺批评队伍的现状。

[作者简介]巫晓燕(1973-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