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象生活论文

气象生活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气象生活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气象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在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对此,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加大提升乡村教师教育信心的制度建设,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加大乡村教师公共精神的培育,重塑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信心。

论文关键词:文化冲突 乡村教师 身份认同

在我国逐步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乡村文化没能坚守自身的文化特质,在时代洪流中逐渐衰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文化冲突。在这样一个文化语境中,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一、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

乡村教师作为一个“身份”的标记,“包含了制度性的‘权利’(rights)和心理性的‘认同’(identity)两个组成要 素”,它既是个人认同的身份,又是制度赋予的身份,也是社会认可的身份,是个性和社会性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讲,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体现在其专业身份、文化身份、社会身份和个体身份上。

1.作为教师的专业身份

在过去相对静止的社会中,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乡村教师凭着自己上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尚能应付日常的教育教学。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课程改革的实施,乡村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越来越难适应形势的需要。在多数农村学校,自然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工作压力大,乡村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信心不足,出现了“懒教”和“厌教”的现象。于是,很多家长不再相信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条件较好的城镇里学习,乡村教师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专业发展困境。

2.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

乡村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身份以外,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人,是乡村社会中唯一以知识为职业的知识分子。所谓乡村教师的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就是指乡村教师代表的文化性和公共性。除了教书育人,他们还应具有敏锐的社会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可是,当前的乡村教师却严重缺乏这种社会意识和公共责任,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了应有的文化担当,面对着代表主流形态的城市文化,逐渐迷失自我,陷入尴尬的文化困境中。“下课的钟声已经敲响,知识分子的‘导师’身份已经自行消解”。作为身处乡村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们公共精神在日益狭窄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教育的挤压下,在城市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浪潮的压抑下,被不同程度地削弱了,相当一部分乡村教师甚至已经丧失了文化想象力和价值认同的能力。

3.作为乡村人的社会身份

我国多数的年轻乡村教师是在“离农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接受的是城市教育,最后大多是无奈地回归到乡村中去的。他们普遍具有“学历高、追求多、住得远、跑得快”的特点。乡村教师居于乡村,却一直想逃离乡村,对城市充满着向往,他们不愿参与乡村事务,不跟乡村人交流,对乡土人情缺乏了解,对乡土文化选择漠视。在乡村公共事务的活动中,乡村教师不自觉地蜕变为“他者”身份,成为乡村社会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梁漱溟曾经指出:“如果政治家或教育家,站在乡村外头说,‘我给你们办个小学吧’,一上手即与其本身隔离,一定是办不好的。”

4.作为世俗人的个体身份

二、文化冲突下的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

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是结构性和建构性的有机统一。所谓结构性的身份认同指的是制度文化、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对乡村教师身份的形塑;所谓建构性的身份认同指的是个体自我价值和地位的主动确认和选择。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乡村教师出现的身份认同危机实际上是文化认同危机。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分析乡村教师身份认同危机对于我们从根本上理解乡村教师的处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物态文化的冲突

物态文化以知识观为主要表征。对于乡村学校和乡村教师来讲,彻底转变知识观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由于知识观的错位,或者是知识类型的相互冲突,许多乡村教师陷入了文化困境,出现了专业身份的焦虑和迷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面临的难题是,到底选择普世知识(城市知识)还是地方知识;是选择科学知识还是人文知识;是选择专家知识还是个体知识;是选择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性知识。虽然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两难选择。运行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以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基本上是在政策的指引下,根据教育专家的指导,面向城市进行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已经不再适用,对这样新的知识观又比较陌生,很多乡村教师因此茫然不知所措。以小见大,这反映的是一个共性问题。我们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在起点阶段与知识的转型同步,这种知识观的脱节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的地方知识、个体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严重缺失。

2.行为文化的冲突

在一个相对稳定静止的社会中,大家彼此相互了解。可以说,一个村落就是一个世界,基本上能自给自足,村与村之间来往并不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一个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彼此信任是凝集乡土人情世故的通行证。伴随着行为文化的变迁、社会的转型,原来由彼此默契和信任构成的“熟人社会”慢慢地向由规则和制度构成的“陌生人社会”转变。这样一个看似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化变迁却是以乡土文化的集体性失落为代价的。作为生活在乡间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最能感受到由于乡土文化的破坏所带来的文化阵痛和价值观的迷失。在传统社会中,乡村教师是乡村中的熟人。如今年长的教师已慢慢老去。接受现代文明洗礼、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教师以纯粹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身份出现,他们已不再熟悉乡土社会,不再熟悉乡土人情。他们除了上课的时候接触乡村的孩子以外,不再与乡村社会发生任何联系。 "

3.制度文化的冲突 4.观念文化的冲突

从根本上动摇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当属观念文化。观念文化是以消费文化、传媒文化和贫困文化等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在乡村教师身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消费文化和传媒文化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具有较强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和娱乐性,并伴随着强烈的示范效应。它们都以城市生活为蓝本,以图像化的标志引导着广大乡村教师对城市生活的想象,将人们的消费兴趣转移到了商品的符号意义方面。同时也在解构着乡村文化,强化了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脱离乡村生活的渴望。而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和自卑感。他们就如一群自我放逐的“文化边缘人”,一个个地游走在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向往城市又无法融入城市,回归乡土又不甘于现状。

三、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文化建构

我们应以乡村文化一体化和乡村教育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冲破文化冲突的羁绊,立足于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加快完善教师身份制度建设,从“他者”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重塑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信心。对乡村教师来讲,他者建构指的是制度保障和课程安排;自我建构指的是个体专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主动体认。

1.加大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制度建设

立足平等原则和补偿原则,加快进行城乡统一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加强县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制度。同时,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工资方面对长期工作在乡村的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助标准。从制度层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落后局面进行补偿,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乡村教师的生活和工作待遇,让乡村教师能“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以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教师身份认同度。在此过程中,政府在强化教育的督导和监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深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

乡村教师应该立足于“回归乡土”,重建和弘扬乡村文化,自觉摒弃文化进化论,重新树立文化自尊心和乡土自觉意识,不再将城市文化当做现代化的唯一标杆。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不同的,乡土需求与城市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乡村教育自然有别于城市教育。乡村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整合优势将其变为育人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导乡村孩子理解乡村世界,填补由于乡村文化衰落而导致的乡村少年精神的空白。“营造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需要真正理解乡村、理解乡村少年的境遇的教师”。同时要改革目前的教师考核机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乡村文化有机地融入评价内容之中,考察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理解,考察教师能否让学生获得发展的同时热爱乡土文化。在此过程当中,乡村教师应该是乡土文化身体力行的知情者和参与者,而不是“边缘人”和“局外人”。

3.加大乡村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参与力度和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研究

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是一种特别的知识,是教师以其个人的信念、情意、态度等来统整他所有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依照实际情境为导向的知识。“它存在于教师以往的经验中,存在于教师现时的身心中,存在于未来的计划和行动中。个人实践知识贯穿于教师的实践过程”。它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主体性、实践性和情感性。对此,应该鼓励乡村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增强乡村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学习和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能适时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机的融合。“关注教师个人基于教育情境和生活史的实践性知识,强调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选择性,则正是对身份认同的建构与确认”。因此,乡村教师实现身份认同,就必须对个人实践性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关注知识的实践性、个体性和建构性,关注知识产生的具体情境和价值取向的涉入。

气象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画家林容生给我的印象是温文儒雅,气质沉静,话语不多。但他的文章却思若泉涌,敏锐深刻,颇有创见。

他有两支笔,一支是文笔,一支是画笔。两支笔在他手中都能驾驭自如,灵妙多姿。

我分不清他是文笔胜于画笔,或者是画笔优于文笔,因为他是国家画院的专业画家,曾任福建省画院院长,所以当然的以为他画笔第一。其实他的文笔也决不逊色于画笔,难分伯仲。

文笔在他的文思驱动之下,如行云流水,自然成章。他长于抒情,散文如诗,委婉而有风致。他善于巧妙组合、结构文字,且能化平易为新奇。他长于在探幽发微中显露性灵,展示其对自然的体悟与妙想。在探讨画理,表达对自然的形而上思考时,又每每透露出睿智与哲思。

笔墨、色彩、造型、结构、空间、白纸,在他手中犹如魔方,只需变换结构组合,便能创生出只属于他自己的绘画意象,营造出林家绘画风格与意境,呈现出他的内心潜象与独特生命感悟。

他的论文、画案文记、题画文字,是他绘画思想、创作主张、艺术追求与体悟的表述和诠释。文笔和画笔相得益彰,互补互生,而且有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这在当今画坛是鲜见的。

林容生山水画艺术个性鲜明,有其自身的美学特征:他重视师法造化,但又不以模拟造物、形似对象为能事,他追求表达他对自然山川的感悟与体验,心灵体验的真实,是他艺术的灵魂与生命。他在《出去写生》一文中这样表述:“是写生也是写心。”他认为艺术家“对自然与对内心的充分尊重创作了伟大的作品”。

从林容生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出,他以融入自然而不是外在于自然的方式,他不取旁观者的立场看事物,而是潜心于内,置身其中。纵身大化中,与大化同其流,以己之生命融身于宇宙生命洪流之中。人与景,不是物我两立,而是物我冥合。“天人合一”是他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

他以诗心去爱世界。这在他散文诗般的题画文字与画案文记中,随处可见。

在他的题句中,山风是快乐而美妙的:“无声的风,是一个美丽的梦。”

山村是有感觉意识的:“刚刚被夜色和云雾洗过的山村,在曦光中流露出一种梦中初醒的神色。”

溪水是多情而纯真的:“溪水有柔情的梦想。”“在山泉的动静之中,我看到了大自然无欲无邪的性灵。”

花儿是春意与美妙的象征:“温暖的春天里树上的花儿带着无忧无虑的笑容尽情地敞开心扉在山水之间仰望天空俯瞰大地。”“花开花落,方显出生命的灿烂光华。”

鸟儿也通人性:人们虽“不懂鸟语”,但心情需要“与那树上的鸟儿对话”……

品味这些意味隽永的文字,给人一种“世间一切皆诗”的温馨美感。而这诗意又都可以在他创造的视觉形象、绘画意境中品味、会意。论者多说他的画具有诗意美,而这温慰心灵的诗意却恰恰来之于他心灵的诗性体验。

林容生的诗性体验是充满审美愉悦与智慧的,他以诗意的目光烛照万物,超越物质功利、世俗考量、理性科学,犹如超然物外的庄子知“鱼之乐”。

若以再现论的眼光、以客观写实的尺度衡量他的山水画,似不真实,但若以会通物我、纯粹体验的视野考察他的画,又很有意味,他出了自己心灵体验的大似与真实。他以“与世界相优游”的审美心态,关爱世界,独辟灵境。他的诗意从神与物游中萌生,奇思妙想在物我相忘,两情相悦中形成。石涛说他的山水画创作是“余与山川神遇而迹化”,林容生的山水画也是他与山川神交,融为一体,而物化为笔墨的。心灵中的山川才是林容生笔墨表达的对象。

中国艺术有追求“清”“静”的文化传统,甚至视“清”“静”之境为高层的艺术境界。

“清”与“静”又密切相连,互为因果。古人云:心不静则不清,陈腐则不清,喧嚣纷扰则不清,超然物外,静绝尘嚣,心能静如止水,清如明镜,则清境至矣。

在创作中,清与新实同出而异名,所谓“非清不新,非新不清”,两者相互为用。“花发不逢人,自照溪中影”。精警简约的10个字,超逸、幽静、闲远,清且新之境尽出之矣。林容生的山水画面目新颖,一洗陈陈相因习气,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时代艺术的品性。由于审美观念、世界视野、艺术趣味、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濡染与化育,使他在创作中实现继承中的飞跃。惟有推陈出新,创造新的当代的艺术形态,才能体现他的才华和价值。

“清新”成为他艺术创作取得成就的第一标志。陈腐老套实在令人厌倦,而林容生的画却恰如迎风带露的晨花,令人怡然开怀。他的画内中似有清气流动,往往给人以清气袭人之感。特别是他的工笔重彩山水,创意立体,新颖悦目,画境清而丽、清而幽、清而新,有镜花水月的美质。

苏轼论诗有“新诗如玉雪,出语便清警”之句,林容生的那些上乘之作,内涵着冰雪之质、清警之美。这在浮躁的当今画坛,殊可贵也。

“静”境更为文人所崇尚,所谓“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范宽的山水画获得很高评价,其原因之一是他的画“真得山静目长之意”(卞永誉)。惟有挣脱世俗名利场的羁绊,复归人性的本真,才能得到心灵中的静境,才能于静中体味永恒之美。心灵中内在的静是一种超越时空局限获得永恒感的生命体验。这与老子的“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的哲思一脉相承。老子以“归根”来定义“静”,以“归”“复”为“静”的境界,因为正是这“静”境中,孕育着新生命的运动。苏轼吟唱的“静故了群动”应源于此。

林容生的山水画别构灵奇,有一种静气,创造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清幽的画境。空静淡荡,丽日清风,为渴望超越尘嚣,融入大自然以求享受清静之妙者提供了精神的港湾。吃尽了环境污染苦头的现代人,更以求静为奢侈。

林容生在《云水谣记事之一》中题道:“生命来来去去惟有本性中宁静不动声色成就了伟大的永恒。”这一题句,让我联想起李白在《把酒问月》中的名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诗中延绵不绝的个人短暂的时光共同构成了历史永恒的生命之流,与古今明月意象相交融,让人在当下月夜的静穆空寂中体验古今一体、超越时空的永恒之美。

林容生的山水画每每让人置身于空灵清旷的境界之中,享受一种体验永恒的静穆。他在《山高水长》中写道:“清泉在青山的影子里从容地流淌着不断地重复着那一段山高水长的老故事。”“山高水长的老故事”,让画家在内心体验着自然山川那无始无终的永恒自在性,在宁静清澈中让人获得一种永恒的诗性感悟。林容生的画笔墨气质是内敛而沉静的,格调是清逸的,造型是追求简约的,他崇尚渐江、倪云林,并深受他们的影响。他的山水静境,每有一种“山静似太古”的意味。

林容生的工笔青绿山水,尤以清静之境取胜,在清静中萌动一种似淡还浓的诗意。如《秋歌》《幽花》等画都很成功。前者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创生出清而峭的静秋艳美。“松风涧水天然调”,这美的气质、风姿是天然淡荡而又优雅烂漫的,既无浮躁之气,也与时尚的娇艳、妖冶绝缘,气格高华,韵在象外。《幽花》更画得迷雾朦胧,幽眇有致,颇得氤氲气象。画景设色忽明忽暗,暗处光色沉郁幽玄,明黛瓦粉墙灼灼亮丽,惝恍处烟云霏微最富韵味。《雨后》把雨后空翠生,但觉彩云湿的意象,表现得微妙淋漓。他的一系列佳构,都能诗情浓、画意足,于静定、清幽、淡泊、平和、隽永中,呈现花开花落不知年的超然意趣。不以模仿自然争巧,而以于天地之外别构灵境求智,画家追求的是独创艺术中的第二自然。

林容生认为:“所有的风景都是客观存在,只是因为有了人的感知人的欣赏,风景才有了意味有了美丽。”“怎么能说现实之美不是来自心灵的感悟或者感悟的心灵不是由于美妙的现实呢?”(林容生:《画案文记13则・微雨》)林容生的这段话与柳宗元的美学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一脉相承。画家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他的美学思考很有思辨色彩。

林容生不但善于理性思辨,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也很富有革新的锐气和方法。“呼唤工笔重彩的水墨精神”的提出,可以看做是他革新现代工笔重彩的突破口和实施创新的路径,其实质是在工笔画创作中重视精神性、文化性、写意性,在不失工笔画精致优雅的品性下,克服程序化制作模式对创作灵感与绘画性魅力的磨灭,突围写实观念、随类赋彩观念的拘牵,“以随心、随情、随境赋彩”的方式,“实现色彩从视觉到精神的转换”。

林容生的设色不是“随类赋彩”而是“心象色彩”,因而他很重视色彩的心理感应、心理信息。他从写意画笔墨的水晕墨章、元气淋漓、妙手偶得中,也就是从随机性、生命感、自然天成中获取灵感,灵活化用工笔重彩的积、撞、染、堆、冲、洗、擦等方法,使理性的程序化制作变为随机妙化的、有意味的情感创造。

而当造形超越实象再现,赋予更多主体精神内涵,画面空间构成由描摹对象、化为主动调度与形式结构之时,可以把笔墨线条的节奏转换为形的变化、面的韵律,而意象赋彩又使其产生对比、冲突、和谐,形成色块的变化和韵律(参见林容生《工笔重彩呼唤水墨精神》《现代青绿山水画的认识与实践》见《林荣生艺术生活档案无声的风》,2010年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

林容生呼唤继承水墨精神的思想,旨在促使工笔重彩超越板滞、赋予灵性而焕发出气韵生动之美。林容生的创造性实践正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追求。他的艺术成就也正体现在这些方面。

他在工笔画创作中超越了一味模仿西方形、质、色,立体空间写实等有失传统文化精神的误区,避免醉心于炫技,把富有激情的绘画性创造沦为工艺化制作,避免使现代重彩画走向装饰化的偏颇取向。

他重视工笔重彩画的色彩结构,色块之间的彩感与整体效应,追求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赋彩方式,注重用笔用色过程中的随机性天趣,笔触、机理的会意性,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中力求驾驭、开发传统与新创材质的性能,以求“设色须淡而能深沉,艳而能清雅,浓而能古厚”(潘天寿)的色彩品位。

他的色块之间的对比与过渡,云烟的微茫与幻化,农舍的黛青与醒白,温润、清雅、灵奇,墙壁的撞粉效果犹如朴厚的磨漆画,山岚的氤氲惝恍气象,似可窥见山川内在气脉的涌动。化用西画印象派色彩空气感为现代重彩的语言,而能不见痕迹,而能富有东方诗情,风致独标,体现出他观照把握世界的方式与艺术观念。

林容生的工笔重彩山水,构图不取全景式的高峰大岭,山峰水势也不以险峻引人,但求惬意、会心、传情。山村多是依山傍水,显现出一种朴野的原生态的诗意的栖居意象。他用笔讲究笔性、笔感、笔趣,既求锋颖之美,更重心灵融会之法。

他认为“色只是物象客观存在的外在色相及颜料的色相,‘彩’则是色与色之间相互辉映所产生的气韵与神采”“它同水墨画的墨色一样是具有精神意味的心象之色。随心、随情、随境赋彩,让色彩走出随类的局限而展现出更多的主观性和意象性”(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的认识与实践》)。

林容生强调“色不同于彩”的色彩观。色是物质的,彩是颜色的创造性结构、精神情感的闪光。当今画坛,制作之风盛行,五颜六色华丽铺陈,但未必出彩,往往缺少“彩感”效应。画中之“色彩”,类似于文中之“文采”,文采是文人才情、素养、气质、想像力、创造智慧的富有魅力的综合呈现,是自然流露而不可强为的灵性闪光。

文采可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染力,为文人所渴望。文采与读书、功力有关,然而又终非功力学问可得。如前所述,林容生的文章颇见文采,绘画也颇有色彩感。其色彩感也并非全凭功力所致,实乃诗心的色彩呈现,是色彩的视觉之诗,诗情绰约。

他在设色时,突破了勾勒填彩的程式化技法,也不讲究固有色、条件色,而是会于意的意象色,在敷彩中也有分染、晕染、罩染,撞水撞粉,但他力求设色的灵动性、情感性、绘画性,讲色彩的情调、味道、意境,力求把青绿法活化、诗化。色彩绘画意象生成的要旨,是构成富有生命感的浑然整体、在氤氲苍茫中把握山水内在的生气与脉动。

气象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经济科技翻译信息

前言

新经济是指在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基础上,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且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网络化、科技化及持续化。2l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更广阔和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科技翻译是把国内外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科技翻译作为各国科技工作者之间学习探讨包容吸收他人先进技术的一座桥梁,在促进国际信息交流乃至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高科技迅猛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我国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翻译也将融入国际市场。科技翻译应如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科技翻译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将从新经济时代下对科技翻译工作者新挑战的角度出发,对目前科技情报翻译的大环境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素质提出几点建议。

一、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的挑战

科技翻译就是把国内外高新科技知识和研究成果经过查阅、收集、翻译、整理后准确、及时地提供给需求者的信息转换和传递工作。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伴随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的创新能力对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创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在新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科技翻译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大。科技翻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水平。科技创新需要高水平的科技翻译,机械工业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暂行管理办法》中将图纸技术资料的翻译、转换作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关键环节,将翻译工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日本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们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二战后通过对引进技术的大量翻译转换、消化吸收,提高了本国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所以认真研究科技翻译工作,提升科技翻译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需要。

因此,科技翻译要向信息嘏务业延伸,科技翻译人员必须树立为科技服务的意识,将有应用前景的科技资料翻译整理出来,供科技人员参考和领导决策。这就要求加强科技翻译队伍的组织领导,打破效率低、分散和个体操作的小作坊翻译方式。加强横向联系,逐步形成翻译网络和群体优势。与此同时,要加快提高科技翻译人员的素质,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提高翻译效率。科技翻译作为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全球科技信息、科研成果的重要途径,对科技发展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要适应新经济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须有一支熟悉翻译资料的背景知识和专门术语、具备广博的科技知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科技翻译队伍,才能提高科技翻译的质量。在新经济时代,人们对翻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虽然目前在我国翻译队伍中,人数最多的是科技翻译工作者,与目前市场经济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也是科技翻译工作者。然而,当前科技译文的质量仍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以科技创新为主体的新经济时代,对科技翻译工作者的科技专业知识更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工作者应具有的素质

1.科学素养

新经济时代,科技翻译人员应有科学意识,知识渊博,涉猎多门学科,了解所译学科的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知识、概念、术语不断涌现,同一单词在不同领域里表达不同的意思,专业不同,意思迥异。如:leader,机械)导杆,电力)引线,电影)片头。因此,如果没有广泛的科技知识,不掌握较多的科技词汇和专业知识,从事科技翻译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这是由科技翻译的多学科性质决定的。如果不熟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就不可能翻译好有关该学科的资料。要译好有关学科的文献如论文、技术资料、招投标文件、技术规范、产品说明书等)将是困难的。如commonlaw应译为普通法,而不懂法律的译者会译为共同法。把“胃舒冲剂”译成“StomachComfortableLotion”,则大错特错,贻笑大方。造成这种误译的原因就是译者对专业术语不熟悉,对专门术语信手乱译、乱造词,使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再如水利水电行业涉及水文学、气象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量学、水力学、岩土力学、电工学和土木建筑等基础科学,及与水法、水利规划、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水资源保护、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水利机械、机电与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高压输电、电信、计算机、大坝监测等几十门专业。要做好水利水电方面的科技翻译,译员应熟知上述专业知识,译文读起来才有专业味道;否则,不能充分体现技术文献中的“科技语言”,影响译文的表达和质量。

2.专业能力

1)表达和理解能力

表达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的深浅正确与否影响译文的质量。对原文的理解越透彻,对原文所体现的专业知识了解得越深入,译文的表达就越确切。只有通过透彻的理解和准确的表达才能产生好的译文。如:Electricityisaveryusefulservantwhenitiskeptundercontro1.如把该句译为“电受控时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仆人。”说明译者没有准确地理解原文、选择词义,表达也就欠妥。根据上下文,该句应译为“电在受控时才能很好地为人类服务”。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是科技翻译的首要条件。理解并不是翻译,只是翻译的第一阶段,也是基础阶段。辨义为翻译之本,理解是表达的前提和开端,表达是理解的目的和结果。对原出谬误的理解,结果必然是谬误的表达。只有在正确、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前提下才能谈表达。表达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科技翻译应重理解、次表达。法国释义派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提出对原文“理解一一脱离原文的语言形式一一表达”这一翻译程序。就语言本身而言,理解其表层意义不难,难的是理解其深层意义、联想意义,难在“言外之意”。

2)词义选择能力

一词多义在英语中很普遍。译者要根据内容和所属专业从诸多义项中正确选择词义。由于所属专业不同,同一科技词汇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即使属于同一专业,同一科技词汇在不同的句子中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如:Eachinstrumentisconnectedviatwoplastictubestoareservoirlocatedatahighereleva-tionofthehil1.这句中的reservoir为“蓄水池”,而非“水库”。再如joint建筑)接缝;医学)关节。在新经济时代,出现大量科技新术语。由于科技翻译要译出前沿的新科技成果,新信息密集,往往没有现成的详细资料可参考。有些词在辞典里也无法查到,如memetics这一语用学新术语,原指生物学上因模仿而扩散,转指在媒体的扩散作用下语言的传播,这就要求译者根据上下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创造性地翻译,音义结合创造性地译为“模因论”。有些词即使能查到,却在专业上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时,译者应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根据资料的上下文进行辨析、判断,正确地选择词义,准确地翻译科技术语。

3)驾驭译出语和译人语能力

新经济时代要求科技翻译人员精通译出语语法包括词法、句法和惯用法,并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各种翻译技巧。科技资料译文的读者多是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因此,译文要符合专业说法,才能不隔,不致雾里看花,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翻译技巧很多,但归纳起来大致为以下三种:推敲词义、组织句子和正确表达。如:将transferswitching译成“转移开闭”,会使读者不解其意,按专业说法应译成“倒闸操作”。再如:

Relayingofsinglebusisrelativelysimplesincetheonlyrequirementsarerelaysoneachofthecir

cuitplusasinlgebusrelay译成“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故仅需要每条线路上的继电保护和单母线的继电器。虽然专业人员能从译文中猜出其意,但译文不符合专业说法。因此,这句可改译为“因仅需对每条线路和母线进行继电保护,所以单母线的继电保护相对简单。”意思显豁,易为专业人员理解。由于译出语和译入语表达方式不同,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流畅,需按照译入语的习惯适当增词或减词。例如

Inpumpedstoragepowerstationelectircityisgeneratedduirngepakhour.“抽水蓄能电站在高峰用电时间发电。”“用电”这个词不能少指用电高峰时间而不是其它时间),虽然原文并无该词。那么为什么原文不写成power—consumingpeakhour呢?这是因为原文作者认为在特定的上下文,读者能意会高峰时间指的是什么,但翻译后译文读者不一定能意会。为了清楚,还是增词为好。

翻译是一种语言实践,总有一些规律可循。翻译技巧就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科技翻译人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发现这些规律。译人语是要和读者见面的翻译终极产品,所以,译者的译入语造诣对译文质量起关键作用。科技翻译人员应能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技术内容和语言风格。在深刻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还应熟练掌握译人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手段,才能得心应手地选词、造句、组织译文,使其“准确、通顺、得体”。如:

Furtherdevelopmentininstrumentationtechniquesiscertaintobeveryrapidbecauseoftheincreasingmeasurementandcontrolofphysicalvariablesinawidevarietyofapplica-tions.“由于对测量和控制各种用途的物理变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仪表制造技术一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脚。此译文恰当地应用汉语成语,使译文通顺得体,形象生动。

3.科学态度

翻译是一次再创作。科技翻译要求采用专业术语,译文应概念准确,完整地再现原文的信息。如:

Anumberoftheselfatpacksarepositionedatthecorrectacousticcentersonatemplatewhichformshtesubma—rineinterface.mountingnadbacking.这句话包含很多科技概念,专业性很强。要传达它的信息,须有严谨的治学精神,请教专业人员,查阅大量资料,刨根问底,弄懂概念,扫除技术障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若干个水听器扁平组件装在模板的声学中心,模板充当模块的)支架和背衬,与潜艇舷面交接”。鲁迅在谈到翻译的甘苦时曾经说过:“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无须构思。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到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来,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要开箱子的钥匙。这段话不仅说出了翻译的艰难,更反映了鲁迅对待翻译的认真态度。

4.创新精神

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和数字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对以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生活进行更广阔和更深层面的交流合作及信息共享。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已渗入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特征。在信息时代,科技人员对信息的需求是新颖、快捷、实用。科技信息是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科技信息工作要针对性地及时收集、分析、整理出国内外的先进科技信息。这就要求科技翻译人员善于捕捉信息,具有创新精神,具有判断、分析、发现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应对信息敏感,有洞察力。

另一方面,科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新经济时代中各种全新的科技快速发展,也诞生了许多值得科技翻译工作者去尝试、创新的科学技术,这就要求科技翻译工作者更要具有创新精神,善于利用各种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时俱进,以达到更好地为科技翻译工作服务的目的。如当今时代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因特网是全球影响最大的互联网系统。科技翻译人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文字处理、网络技术、机器翻译等。信息正以几何级数增长,需要翻译的资料越来越多,传统的手工翻译速度慢,满足不了需要,计算机辅助翻译势在必行新经济时代要求科技翻译人员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在因特网的数据库中获取信息,查找参考资料,提高翻译效率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