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农业论文

林农业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林农业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文化 科研管理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50-02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高校自主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学科、人才、信息、学术环境等优势,使其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攻克高新技g的重要阵地。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教育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意识逐步提高,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自主创新与知识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对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尚不健全、不规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知识产权管理不力、无形资产大量流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现象。这不仅挫伤了高校师生发明创造和智力创作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发挥高校优势,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更不利于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工作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研人员取得的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为了更好地促进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吉林农业大学不断加大对科研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管理的新思路,通过将知识产权工作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实现知识产权全过程贯通管理;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利用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成果产权化和市场化,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推动创新成果价值实现;提升了专家知识产权意识,强化科技源头创新和科学规范管理,重视加强与县市区(企业)沟通合作,加速成果推广与转化,推动了区域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一、完善机构建设,制定管理办法,强化科研成果规范化管理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是指导高等学校依据法律法规,基于学校基础状况和发展战略制定知识产权目标并予以实施,旨在引导高等学校建立可与其他管理要求有效融合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学校实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目标。为有效开展吉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吉林农业大学早在1985年就已设立科技奖励、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岗位,专人负责学校科技奖励和知识产权工作,并严格对照《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要求,以建立和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为主线,以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统筹优化高校创新资源、增强知识产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核心,不断完善我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着力厘清、破解制约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发展的机制障碍,全面提升吉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全面实施树立标杆,力争形成知识产权贯穿教学科研全过程的新型管理体制。

吉林农业大学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最高管理层、学科专家、管理和运营机构代表等组成的知识产权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知识产权管理事务,主要负责拟定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相适应的目标;审核知识产权相关规定、工作规划并监督执行;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知识产权重大事务决策方案;审核知识产权重大资产处置方案。吉林农业大学还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运营机构,专门负责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在科技管理处综合科,主要负责知识产权日常管理,知识产权相关政策文件的拟订和组织实施,建立知识产权绩效评价体系,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培训等。

吉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设在科技管理处社会服务科,主要负责建立知识产权资产统计、分析体系;建立知识产权资产评价体系;成立资产运营公司,提出重大知识产权资产处置方案,知识产权运营的日常工作。

吉林农业大学先后修订出台了《吉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奖励管理办法》《吉林农业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规定》等管理办法,用制度统筹形成建立学校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有效发挥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不断提高学校创造、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工作力度,增强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意识

(一)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

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保护条例,已经组织50余名专职管理人员、相关专业教师参加全国高校知识产权培训班的培训;鼓励管理人员考取全国专利人资格考试。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努力建设一支既懂知识产权法规又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骨干队伍。

(二)注重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近几年,针对部分科技人员知识产权知识匮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的现状,吉林农业大学先后邀请到知识产权专家和知名专利人来校,就“专利申报与知识产权保护”“如何从研究课题选择可申请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应注意的问题”等,举办了多场知识产权专题讲座或报告会、专题座谈、案例分析,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各学院(单位)科研分管领导、科研秘书、相关项目的科研人员参加讲座或报告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我校的专利工作进行指导和培训,使全校科教人员不仅了解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并使其充分认识到知识,广大教职工特别是学校科研骨干、科研管理队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观念逐步渗透到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注重完善专利信息服务平台

在校科技处网页上,友情链接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专利申请流程;并开展服务提供查询相关领域专利申请情况,为专利申请提供参考资料。另外,全校科教人员可到学校图书馆利用数据库资源进行专利采集、检索、分析等,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科研人员在项目的申报、立项及技术引进过程中,学校要求查新首先要查专利数据库,否则原则上不予受理。通过专利信息的检索、分析等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项目的申报奠定基础,同时规避技术引进过程中出现专利纠纷的可能性,逐步培养科研人员利用专利信息的习惯。通过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使立项研究内容及引进技术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在同各类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合作的过程中,注重运用知识产权法律状态检索的工具,避免了在技术交易中使用失效或无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了学校和合作方的利益,维护了发明创造者的权益。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促进吉林农业大学科学研究和科学建设,鼓励科技人员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积极争取高层次的研究项目,提高吉林农业大学的整体科研水平,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吉林农业大学先后出台了《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后补助条例》《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奖励条例》《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奖励管理办法》等科研奖励管理办法,对科研工作人员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吉林农业大学奖励发明专利8000/项、实用新型专利2000/项、外观设计专利1000/项、动物新品种30000/个、动物配套系6000/套、大田作物新品种6000/个、其他经济作物新品种4000/个。同时,吉林农业大学也对专著、论文、行业标准等进行奖励。近两年,共投入科研奖励940余万元,奖励教师千余人次,共计奖励科研成果1700余项,不仅调动了广大科教人员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促进了我校的技术创新活动健康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一定贡献。

四、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核心,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一)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探索出面向“三农”,以示范区、专家大院等为载体的新型r村科技服务之路。探索技术研究和现有成果的集成配套转化模式,以促进企业新产品开发、推动大学和科研院所走进产业园区、推动产学研模式的创新、推广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为重点,几年来,共承担各类项目千余项,建设科技示范区、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新农村建设帮扶点总计54个;选派科技专家赴企业帮扶300余人次,组织科教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8000余人次,培训地方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200余万人次,5个作物新品种、1个动物新品系得到成功转让,单个成果转让金额达到240万元;累计技术增收90亿元。“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

(二)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探索崭新的科研合作模式

逐步向社会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产学研组织模式,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并完善重大横向科研成果的培育转化机制。按照“项目启动、互惠互利”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与相关县(市、区、企业)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与35个市县区(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通过与企业、社会的合作来提高专利技术转化运用能力;如与安图县签订长期共建协议,定期开展校企科技成果转换对接大会,双方围绕主要中草药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实质性合作。同时,率先建立了院级董事会办学体制,按照开放式办学的思路,注重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开展争产学研用联合办学,推广自主创新技术,谋求社会、企业、学校的全面共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辽宁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发展。“十一五”来,学校两个学院累计与董事单位开展横向联合科研项目近百项,专家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改进、转让新技术近百项,为企业增收数亿元。

几年来,吉林农业大学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和一系列规范化知识产权的政策。2016年,吉林农业大学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外观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6项,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知识产权的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专利工作还存在着与科研项目开展、与技术创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对专利的重视程度还停留在数量大于质量的阶段,特别是对专利的产业化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重视不够;在促进专利审查与技术创新的沟通交流和有效对接以及开展相关的专利工作交流活动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积极开展专利信息利用以及专利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工作,制定和利用专利战略,抢占技术与市场竞争制高点,积极组织申请国际专利。

【参考文献】

[1]沈国金.高校建立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机构的必要性[J].理工高教研究,2006(04).

[2]李晓秋,宋宗宇,李虹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7).

[3]戴志明,李名家,杨俊.浅析我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创造管理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06(07).

[4]孙卫,肖红,原长弘.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6(03).

[5]叶友华.知识产权保护与建设创新型国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3).

[6]焦连志,牛贵宏.高校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制约瓶颈与对策[J].兰州学刊,2005(06).

[7]丁道勤.慎用“自主知识产权”[J].电子知识产权,2005

(06).

[8]程宏.论标准与自主知识产权[J].大众标准化,2005(05).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2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省内同行和部分艺术考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吉林农业大学的视觉艺术学院教学理念新,管理制度严,老师责任心强,教学质量好,如果不图名气,想要学知识,那就报考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这就是口碑。这就是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在外界的影响。

艰难起步 展希望之帆

培养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使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拥有健康的人格和智慧的人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2001年是吉林农业大学高职学院设立艺术设计学专业的第一年,尽管在招生考试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考试当天却只有1人报名。每当谈到这件事,李文成总是微笑着说:“这个经历也是一种财富,它时刻告诫我们要把困难理解为‘超乎想象’,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行动才是对理想最好的回答。万事开头难,虽然当时只有1个学生报考,但是让我们看到了在农业大学办艺术教育的希望。”2001年艺术专业只招收到9名学生,其中5名同学是由文理科考生调配过来的,毫无绘画基础。起初同学们对农业大学办艺术专业不信任,没有信心,情绪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李文成院长带领几名专业教师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教学上认真负责,管理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细心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创立艺术专业的几年里他每天都会出现在学生的课堂里,随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农大的艺术教育。科学的教学方法,细致的人文关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灵性。在他的培养下,当年毫无绘画基础的同学,在专业学习方面取得了令人不可置疑的成绩:他们的作品有的在省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即使是课堂习作也能达到美术院校的教学要求。李院长经常说:“热爱大于责任。我热爱艺术,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更热爱我的学生,为了热爱的事业我会乐此不疲。”这不仅是李院长从事教育的信条,也是他做为教师的行为写照。为了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李院长聘请了国内艺术院校一些志同道合的知名教授共同创造吉林农业大学的艺术教育事业,在艺术专业成立的头3年里,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他每天开着自己的车接送这些外聘教师。他的一言一行在省内的高校同行中赢得了赞誉,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农大的艺术教育,为视觉艺术学院的发展提出了诚恳的设想和建议。几年来,在李文成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同心同德,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克服了办学中资金匮乏、设备紧缺、人员不足等因难,使学院走过了艰难的始创阶段。

尊重艺术规律 兼顾市场需求

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一样,都有着自身教学的系统性和规律性。视觉艺术学院并没有简单的模仿、照搬现成的教育模式,而是经过反复的论证,制订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保证教学质量;创新课程设置,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承上启下,注重能力,学时合理,重点突出”的原则安排课程结构;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推敲教学大纲,教学有章可循,建立档案制度,保证可持续发展。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4次调整,使其不断完善。李院长总结学院的教学得失,提出了“夯实基础,鼓励创新,完善人格”的教学理念。他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严把握人才质量关,视觉艺术学院率先实行教师考核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考核项目由最初的单一考核专业基础技能发展到考核应聘教师的基础能力、专业水平、文化素质的综合考核,并在招聘新教师的考核中弱化学校门第和学历的偏见,注重实际水平和能力。他认为一个教师人品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到考入视觉艺术学院的每一个学生,也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只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准。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教育的关键是“找准定位、面向市场、适应就业、以人为本、按需施教”。设计领域人才既要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又要兼顾社会对人才使用的要求。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创造力,把基础能力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就业竞争和适应社会应变能力中,以良好的基础能力为后盾,以较强的综合素质为契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金石砺炼 成绩斐然

李文成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院的发展和教学上,为此耽误了他自己在艺术上的进一步发展的宝贵时间,做为院长他甘做教师和学生的铺路者,却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一点利益,他与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距离,不摆架子,平易近人,为青年教师争取艺术创作和学习交流的条件,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支付参展费用,在他的鼓励下学院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取得了好成绩。

近年来学院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展览40多人次,其中入选国家级4人次,5件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作品50余件,10余篇。承担的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已完成90%。学生作品多次参加各类展览并获奖。其中2001级民间美术专业吴庆建的陶艺作品《渴望》获吉林省青年美术展览二等奖;2003级商业广告专业学生盛家林的设计作品获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优秀奖;在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吉林赛区选拔赛中,学院多名同学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优秀奖3人。在首届吉林省设计高峰论坛暨全省高校大学生设计大赛中,有5人获得一等奖,4人获得二等奖。在全国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05年第六期上发表学生基础课作品16幅,在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美术》2006年第一期上以40个版面的篇幅发表学院教学论文和作品,主编徐恩存先生以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撰写了评价文章,对学院的艺术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5月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年会上,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在他的报告里,对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设立民间工艺美术专业的深远意义和学院的艺术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在国内艺术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院成立的3年多时间里,共收藏学生优秀作业200余幅,在这些作品中,很多可以代表现在国内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目前学院生源充足,在校本科生已达307人,社会对吉林农业大学的艺术教育认可率高,在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就业统计来看,就业率达到100%。

目标――与国际艺术媲美

为了开阔师生的视野,更多的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向外界介绍视觉艺术学院

艺术教育的发展情况,学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应邀参加了“2003年联合国教课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年会”,“2004年上海平面设计艺术研讨会”,“首届吉林省艺术设计高峰论坛”,“2006年联合国教课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年会”,今年3月,日本岩手大学组织教育学部访问团来农大进行了为期5天的工作访问,对吉林农业大学的艺术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愿意与学院在多个领域进行合作交流。2006年9月,世界著名艺术学院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美术学院资深教授米赛勒女士应邀来学院讲学,艺术沟通心灵,交流使双方彼此增进了了解,米赛勒女士表示一定把她亲眼见到的视觉艺术学院介绍给法国的同行,并希望通过她的努力架起艺术教育的桥梁。通过会议和学术交流打开了学院与外界的大门,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坚定了学院创办高水平艺术教育的自信心。

自2003年以来视觉艺术学院第一志愿录取率均为100%,文化课高考成绩2005、2006连续两年位于吉林省高校艺术类前列。生源基数的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李文成院长和他的同事们为视觉艺术学院规划出了宏伟的蓝图,在下一个五年计划里学院将科学合理的增加1-2个专业;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选择的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入地打造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这个品牌及其社会效应,力争成为吉林农业大学招牌学院;继续巩固视觉艺术学院在艺术教育领域已经取得的地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勇于进取创新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在完成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为吉林农业大学的做大做强,为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写下更加浓重的一笔!

视觉艺术学院从荆棘中一路走来,他会沿着一条鲜花铺就的坦途走得更远!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3篇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R521 激光与红外

R028 激光杂志

E116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J042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A035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R586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H243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H227 吉林农业科学

G719 吉林中医药

E007 极地研究

G452 疾病监测

G439 脊柱外科杂志

N038 计量技术

N014 计量学报

S050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S049 计算机仿真

S01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S012 计算机工程

S034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S022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S025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S030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S520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S006 计算机科学

S085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S509 计算机系统应用

S018 计算机学报

S021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S029 计算机应用

S016 计算机应用研究

S009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S500 计算机与现代化

S014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S507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C003 计算力学学报

B014 计算数学

C094 计算物理

S718 技术经济

A656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292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A045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H240 家畜生态学报

G638 检验医学

G477 检验医学与临床

V051 建筑材料学报

V057 建筑钢结构进展

V045 建筑技术

* V523 建筑节能

V014 建筑结构

V044 建筑结构学报

S635 建筑经济

V005 建筑科学

V013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V047 建筑学报

Y564 舰船科学技术

A136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453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体林权改革;林农创业;研究框架

中图分类号:F31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4-0014-03

一、集体林权改革对林农创业的引致作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指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林地经营权完全转移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这项改革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自组织机制,从而带动林业的大发展和林农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林农获得了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从而激发了林农创业①的积极性。

集体林权改革具有对林农创业的引致作用。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管理模式比较单一,经营机制不活等体制性的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造成产权不清晰、经营主体不实、林农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林业。目前,随着集体林权改革的不断深入,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得到调动,对创业的态度和认识也得到了加强。随着相关配套制度的不断完善,林农的创业知识和风险认知也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形成创业意向,并有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创业行为。这一引致过程可描述如图1所示。

二、集体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影响因素

在创业研究的初期,学者们一般从创业者自身考虑影响创业的因素。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从制度和环境层面考察创业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具体到林农创业,其影响因素一方面来自于林农自身的创新能力和资源获取能力等,另一方面来自于林权改革形成的制度和由其引起的创业环境的改变。集体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影响因素可描述如图2所示。

(一)林农自身条件

影响林农创业的内在因素是林农自身的条件,包括林农的禀赋和素质两个部分。

1. 林农禀赋。林农的禀赋是指林农自身的身体条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自身的经济状况等。林农的禀赋是林农创业最基本的因素。欧洲林业创新创业研究(2005)和相关研究均表明,性别、年龄、学历、种族、家庭、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等林农禀赋都会对创业产生影响。具体来说,男性主导的创业比例要远高于女性。25~45岁是林农创业的最活跃期。不同种族、学历、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的林农,其创业行为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2. 林农素质。林农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林农创业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这一因素包括林农的创新能力、机会识别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这几种能力不但决定了林农的创业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创业意识,而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是最终形成创业行为的关键。

(二)林业制度与环境

影响林农创业的外在因素是林农所处的林业制度和环境,包括林业制度和所在区域的环境两个部分。

1. 林业制度。集体林权改革是一个大的制度背景。这个制度背景固然能引致林农的创业行为,但还需要相应的林业制度予以辅助。从支持创业的角度讲,在集体林权改革这一背景下,需要配套的创业政策与支持、投融资政策与支持以及培训政策等。正如在图1所显示的,教育可以影响林农的创业态度。因此,配套政策中的培训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林业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创业机会的形成,或使创业机会有可能变为现实。

2. 林业环境。林农所处的区域环境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创业行为,这一点可以从GEM模型指标体系中看出②。林农创业的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所在区域的自然条件。一般来讲,创业比较活跃的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创业文化,而这种独特的创业文化往往是由其社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同时,交通等基本设施也是林农创业的影响因素之一,而交通便利的地区创业活动一般也较为活跃。区域的自然条件或有助于创业活动的实施,或阻碍创业活动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林农创业。

三、集体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设计

基于林农创业的影响因素,政府应该在创业支持与保障政策、政府财政支持与金融政策、政府环境营造与培训政策上构建林农创业的政策体系,以提升林农的创业能力,营造有利于林农创业的环境,培育林农的创业意识,并最终支持林农的创业行为。

(一)创业支持与保障政策

1. 健全政府服务。政府应在林农比较集中的地区提升政府的服务质量。首先,政府应着手组建林农创业协会和林农创业合作组织,并通过这些组织机构细化政府的支持政策。其次,政府应扶持创业中介组织,对针对林农创业服务的金融中介组织(如典当行)、咨询服务组织等实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第三,简化林农创业企业的行政性审批,建立林农创业的绿色通道。

2. 开发林农创业的保险产品。林业经营周期长是林业创业的典型特点。在林农创业的过程中,由周期长带来的各种风险影响着林农的创业积极性。因此,政府应与保险公司合作,针对林农创业开发特殊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一方面针对创业产品的市场风险,让林农规避创业周期长带来的价格和市场需求等风险;另一方面,针对林农创业失败后的生计保障风险,让林农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失去生活来源的风险。

(二)财政支持与金融政策

1. 设立财政支持基金。从政府财政中拿出专门资金,设立财政支持基金。财政支持基金的用途为:第一,对符合政府导向的创业项目进行一定的奖励,以鼓励林农创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的一致性;第二,以入股等形式扶持林农创业的龙头企业,以发挥其带动效应;第三,对符合政府政策的林农创业贷款进行财政贴息。

2. 提升金融服务。对符合银行规定的林农创业贷款在多方面提升服务。第一,降低银行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额度。第二,创新金融产品,推广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动产抵押贷款,林农联合互保贷款等。第三,设立以“速度快、数额小、程序简”的林农创业小额贷款绿色通道。

3. 引入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由于林业产品的需求长期呈现上涨趋势(《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09》),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也将目光转向这一领域。鉴于此,政府应积极通过设立风险引导基金、推介林农创业项目等形式吸引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的参与。

(三)环境营造与培训政策

1. 建立创业文化。长期以来,受制于林业的体制和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林业一直缺乏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此,政府需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利于激发林农的创业热情的财富观、信用观和成败观,营造一种全社会尊重创业、认识创业并参与创业的浓厚氛围。这是一个多管齐下的工作,媒体和农村宣传板等要起到介绍创业知识、宣传科技创业人物、讲述创业故事的作用。同时,要大力宣传在创业中具有表率作用的地区和个人,通过先进地区和先进个人的亲身经历教育周边地区和群众,以带动林农的创业激情。

2. 设立林农创业课堂。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开设林农创业课堂。第一,组织专家编写针对林农创业的培训教材,系统介绍林产品的生产和维护、林业创业的基本规律、林业创业企业的组织管理等知识。第二,克服现有农村培训课堂流于形式化的缺点,努力增加一些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使受训人员能有较大的兴趣与热情参加培训。第三,突破现有农村培训课堂的时空限制,利用电视台、发送光盘等形式开展创业讲坛,尤其应重视创业先进人物的言传身教。

四、结论

在集体林权改革下支持林农创业是深化改革和提升林业经营效率的有效手段。为此,理论上应建立集体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研究体系,剖析影响林农创业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林农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指导林农创业实践。首先,应厘清林权改革下林农创业的机理,形成该领域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应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林农自身条件和外部制度环境中找出影响林农创业的因素,为政策设计奠定基础;最后,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林农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和归宿,也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注释:

①本文将林农创业界定为林农依托家庭组织或创建新组织,通过投入一定的生产资本,依托林业,通过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从事新的生产活动开展一项新的事业,以实现财富的增加和事业发展的过程(Unsitalo and Markkola,2006;郭军盈,2006)。

②GEM(全球创业观察)是1999年在考夫曼基金的帮助下,由美国百森商学院和英国伦敦商学院发起和成立的一个旨在每年评估创业活动率的国际性研究项目。GEM的研究对象是创业活动的各种环境因素以及创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Ewald Rametsteiner, Gerhard Weiss, Klaus Kubeczk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forestry in Central Europe[M]. Leiden;Boston:Brill, 2005.

[2]Jori Uusitalo, Juha-Matti Markkola. Entrepreneurship in forestry-is it worth activating[J]. Forestry studies/Metsanduslikud Uurimused 45:P67-73.

[3]Hult?ker, O.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orest harvesting industry: A qualitative study of development in small enterprises[D]. Ph. D. thesis. 2006. (In Swedish with English summary).

[4]Lunnan,A.,Nybakk, E., Vennesland, B.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s and probability for start-ups-an Investigation of Norwegian non-industrial private forest owners[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5,(7),683-690.

[5]简丹丹,段锦云,朱月龙.创业意向的构思测量、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0,(1):162-169.

[6]刘璨.中国集体林制度与林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8]刘于鹤,林进.一场伟大的变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研报告[J].林业经济,2007,(11):8-14.

[9]陈建成,徐晋涛,田明华.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1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编写组.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J].林业经济,2010,(1):69-77.

On Entrepreneurship of Forestry Farmers Under the Reform of Collective Forest Rights:

a Research Framework

Xue Yongji, Pan Huanx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5篇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33)

摘要: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地力低、养分不平衡、玉米综合生产能力弱等问题,通过主要肥料量级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施肥量与玉米产量关系,并确定各种肥料的最佳施肥量。玉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后N、P、K及微肥S、Zn 施用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利用该模式,结合肥料和玉米产量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土地整理后玉米产量最大化的N、P、K 及微肥S、Zn 施用量,即N198.02 kg/hm2,P2O5 107.36 kg/hm2,K2O 75.32 kg/hm2,S 48.72 kg/hm2,Zn 38.35 kg/hm2。

关键词 :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肥料调控;玉米;产量

中图分类号:S147.3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344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耕地保育及生产关键技术研究”(20106028);吉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半干旱区玉米稳产增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204042NY)。

第一作者简介:王洪君,男,1981 年出生,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农田生态研究。通信地址: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彩宇大街1363 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Tel:0431-87063824,E-mail:whj603@126.com。

通讯作者:陈宝玉,男,1976 年出生,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田生态研究。通信地址:130033 吉林省长春市彩宇大街1363 号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Tel:0431-87063631,E-mail:bych76@126.com。

收稿日期:2013-04-03,修回日期:2013-07-24。

0 引言

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设性工作,其内涵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增加耕地数量,提高土地生产率,强化粮食安全与优化环境发展[1]。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土地可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国家措施[2-3]。吉林省最近几年启动了“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旨在提高西部两千多万亩的低产田和一千多万亩可开垦后备耕地资源的利用率[4-7]。本研究为解决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新整理玉米田综合生产能力差等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石玉海等[8]研究认为玉米施用氮、磷、钾肥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在低肥力黑土上施氮肥增产13.4%~17.9%,施磷肥增产1.8%~15.3%,施钾肥增产6.8%~8.1%。在平衡施肥方面,吉林省比较权威的专家谢佳贵等[9]认为西部淡黑钙土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 59 kg/hm2、P2O5 65 kg/hm2、K2O 51 kg/hm2。

通过对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影响玉米生长的几种主要肥料施肥效应研究,填补了新整理土地玉米合理施肥的技术,明确土地整理区玉米施肥模式,为提高吉林省西部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11]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田间试验于2011—2012 年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额如乡下格斯户村进行,位于东经124°54′14.5″,北纬44°57′50.9″,海拔143 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5℃,日照2879.8 h,无霜期141 天,降水量451 mm。土壤基础理化性状见表1。

1.2 材料

1.2.1 供试肥料氮肥为尿素(含N 46%),磷肥为磷酸氢二铵(含P2O5 46%)及重过磷酸钙,钾肥为硫酸钾(含K2O 50%),硫肥为硫磺,锌肥为硫酸锌。

1.2.2 供试品种玉米品种为‘先玉335’。

1.3 方法

1.3.1 氮、磷、钾平衡施肥玉米种植密度6.0 万株/hm2,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30 m2,随机排列,试验处理详见表2。氮肥的1/4 及磷、钾肥的全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4 氮肥用作追肥(6 月下旬),其他田间管理与一般生产田相同。

1.3.2 中微肥S、Zn的施用中微肥S、Zn的试验处理设置如下:(1)中量肥S: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 个硫肥施用量:0、20、40、60、80 kg/hm2,硫肥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12]。(2)微肥Zn: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锌施用量:0、15、30、45、60 kg/hm2,锌肥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13]。玉米种植密度为6.0 万株/hm2,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随机排列。肥料用量为N 165 kg/hm2、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磷、钾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1.1 氮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氮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0439x2+17.386x+7679.3(R2=0.7989),通过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N 198.02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400.67 kg/hm(2 图1)。

2.1.2 磷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N 165 kg/hm2、K2O 90 kg/hm2,磷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125x2+26.99x+7369(R2=0.981),通过该函数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P2O5 107.36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8818.24 kg/hm(2 图2)。

2.1.3 钾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N 165 kg/hm2、P2O5 70 kg/hm2,钾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172x2+25.98x+8822(R2=0.893),通过该函数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K2O 75.32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801.53 kg/hm(2 图3)。

2.2 中量元素S及微量元素Zn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2.1 中量元素S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N 165 kg/hm2、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基础上,S 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652x2+63.54x+7567(R2=0.619),通过该函数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S 48.72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114.15 kg/hm(2 图4)。

2.2.2 微量元素Zn 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区在玉米施用N165 kg/hm2、P2O5 75 kg/hm2,K2O 90 kg/hm2基础上,Zn肥施用量与产量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函数为y=-0.334x2+25.62x+8862(R2=0.894),通过该函数计算得出:西部土地整理区施用Zn 38.35 kg/hm2,玉米产量最高,达到9354.11 kg/hm(2 图5)。

3 讨论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如何保证、保持新增耕地的质量,新增耕地如何建成高标准农田,都需要开展土地整理后农田土壤-作物的养分研究[14-16]。

在玉米N、P、K平衡施肥方面,前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土地整理后耕地平衡施肥方面较少。谢佳贵等[17]研究表明:N是玉米的主要限制因子。石玉海等[8]的试验表明:低肥力黑土施肥适宜用量分别为N 200 kg/hm2、P2O5 92 kg/hm2、K2O 30 kg/hm2。考虑到土地整理后耕地平衡施肥研究较少,但通过与低肥力地区施肥标准比较发现,本研究得出的N、P、K施用量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吻合。

在玉米微肥S、Zn施用上,国内也有大量研究。任军等[12]研究表明:吉林省西部地区的主要耕地土壤硫素营养水平较低,玉米施用硫磺有较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5.2%~10.6%;张明学等[18]认为每公顷施硫肥19.5 kg,产量达7312.5 kg/hm2,每公顷施硫肥40.5 kg,产量达7465.5 kg/hm2,比不施硫肥每公顷分别增产3.7%、5.8%;厉娜[19]发现玉米是对锌最为敏感的作物,施用硫酸锌平均增产14.4%;杨利华等[20]研究发现施Zn 对玉米N、K肥吸收利用是协和作用,提高玉米的N、K肥料利用率;孔少华等[13]研究认为玉米施用锌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玉米施用锌肥方法以基施15~30 kg/hm2效果最佳。杨赛琴[21]研究认为玉米施硫酸锌30 kg/hm2,在产量、性状都有优越表现,建议可以大面积在玉米作物种植中作基肥推广使用。上述研究及本研究基本表明在玉米上合理施用中微肥S、Zn,能起到提高玉米N、P、K肥料利用率,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

4 结论

通过田间试验得出,肥料调控可以有效提高土地整理后种植玉米的产量,且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后玉米N、P、K 及S、Zn 施用量与产量模式符合二次曲线y=ax2+bx+c。土地整理后玉米产量最大化的肥料最佳施肥量为N 198.02 kg/hm2,P2O5 107.36 kg/hm2,K2O75.32 kg/hm2,S 48.72 kg/hm2,Zn 38.35 kg/hm2。

参考文献

[1] 刘军芳.土地开发整理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探析[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9):3-6.

[2] 朱博.我国土地整理的对策与建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3(2):49-51.

[3] 刘明,朱翼飞.浅论吉林省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农业,2011,257(7):61.

[4] 王洪君,王楠,曹玉军,等.土地整理后土壤养分调控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12-10413.

[5] 张殿发,赵凤琴.吉林省西部土地利用结构分析与合理配置[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0(3):19-21.

[6] 李立娜,姚尚莲,袁颖.试论吉林西部土地整理[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4):67-69.

[7] 任军,程建杉,邢秀琴,等.再论我省西部沙化土地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势潜力和对策[J].吉林农业科学,2003,28(4):33-35.

[8] 石玉海,许东恒,王立春.吉林省不同肥力黑土玉米平衡施肥研究[J].玉米科学,2010,18(5):108-113.

[9] 谢佳贵,王立春,尹彩侠,等.吉林省不同类型土壤玉米施肥效应研究[J].玉米科学,2008,16(4):167-171.

[10] 韩宝文,秦文利,李春杰,等.平衡施肥对夏玉米的增产效果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5,9(3):49-51.

[11] 王秀芳,张宽,王立春,等.科学管理与调控钾肥实现玉米高产稳产[J].玉米科学,2004,12(3):92-95,99.

[12] 任军,朱平,邢秀琴,等.吉林省玉米和水稻硫肥施用效果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2,27(3):37-39.

[13] 孔少华,布玉成,赵世利.玉米锌肥施用技术的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10):65-67.

[14] 屠帆,华丽萍,刘杏梅.土地整理后海宁市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科技通报,2008,24(5):645-648.

[15] 陈超,卢荣安.土地整理后评价初探[J].经济与科技,2006(5):39-40.[16] 崔文华,王进方,李荣波.呼盟岭东地区玉米氮磷钾肥效及施肥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5(4):7-10.

[17] 谢佳贵,王立春,尹彩侠,等.春玉米平衡施肥效果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8,33(6):44-45,81.

[18] 张明学,马志超,王银福.夏玉米硫肥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3):60-61.

[19] 厉娜.玉米锌肥施用方法[J].农村实用技术,2013(3):27-28.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最佳条件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77-2

0 前言

近年来国内的水资源日益短缺,以及国民节约用水意识的提高,人们想尽任何办法来进行节约用水,但随着人口增长及国内经济的发展,生活、工业的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增加,远远大于水体的自净能力[1]。

根据各地污水水体不同,开发既高效又节约成本的新型微生物絮凝剂是现在的重大课题,但目前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大多数还处于实验室水平。本研究从吉林市九站周边土壤中分离、纯化、筛选出具有絮凝作用的微生物菌种,并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为高效、高活的微生物絮凝剂生产菌的产生及其实际生产应用奠定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样品来源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园内土壤(即九站周边土壤)。

1.1.2 培养基 筛选培养基:牛肉膏0.3%,蛋白胨1.0%,NaCl 0.5%,pH 自然。

优化培养基:葡萄糖 2.0%,KH2PO4 0.2%,NaNO3 0.5%,酵母0.2%,MgSO4?7H2O 0.05%,CaCl2 0.05%,NaCl 0.5%,pH自然。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流程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我们设计了以下的筛选模式:

取样——土样预处理——初筛——纯化——鉴定——优化——复筛——鉴定,得到具有絮凝活性的絮凝剂的菌种[2]。

1.2.2 取样 本实验土样取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三处土壤,分别是1号来自E楼后试验田90cm深的土壤,2号位E楼后试验田的表层土壤,3号位中药学院试验田的土壤。取回土壤后在室温下,静置1—2天。

1.2.3 菌种的分离纯化 取适量土样,置于灭过菌的研钵内,加适量无菌水,研磨1—2min,直至溶液无大颗粒。倒入三角瓶中,制成1:10-4、1:10-5、1:10-6的土壤稀释液。将土壤稀释液涂于筛选培养基上,在30℃的生化培养箱中培养1—2天。

1.2.4 菌种的筛选 菌种的筛选用初筛和复筛的方法进行。

(1)土壤通过稀释平板法,在分离培养基上挑起单个菌落纯化后进行编号,移入斜面试管培养基中进行纯化,用优化培养基从相应的斜面试管培养基上接种,富集优化培养。摇床培养:72h、160r/min、30℃。

(2)所得菌种絮凝活性的初步测定:在容 器中加入40mL高岭土悬浊液(4g/L)、1mL菌液、1% CaCl2溶液2.5mL,再加高岭土悬浊液至50mL,快速搅拌5min后静置、轻摇、目测,使高岭土悬浮液絮凝成大颗粒,即其有絮凝活性。

(3)将初筛获得的有絮凝活性的菌株,用富集优化培养基进行复筛(160r/min、30℃培养3d):复筛所得培养液用离心机在3000r/min下离心30min,测其上清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活性。

1.2.5 絮凝活性的鉴定[3] 与菌种絮凝活性的初步测定相同,在快速搅拌5min后,静止20min。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550nm处测定上清液吸光度。用絮凝率表示絮凝活性,其计算公式如下:

F (%)=(1-B/A)×100

式中,F为絮凝率,A为对照吸光度值,B为发酵液样品的吸光度值。

1.2.6 培养条件优化 (1)培养时间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将上述筛得的菌种转移到优化培养基中,于25℃、160r/min 的条件下培养,每隔12h测定絮凝率,从而测定其最佳培养时间。

(2)培养温度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在最佳培养时间下,设置培养温度分别为25℃、30℃、35℃,于160r/min条件下培养,并测定相应培养液的絮凝活性,从而得出最佳培养温度。

(3)培养基pH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在以上最佳条件以及一定的转速下,调整培养的pH值,分别为5.0、6.0、7.0、8.0、9.0,并测定相应培养液的絮凝活性,从而得出最佳pH值。

(4)助凝剂CaCl2的添加量对菌株絮凝活性的影响

在以上最佳条件下,在测定絮凝效果的时候分别加入0.4mL、0.5mL、0.6mL、0.7mL、0.8mL、0.9mL的助凝剂CaCl2,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絮凝效果,从而的出最佳助凝剂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种分离筛选结果

纯化后获得3株具有较强絮凝能力的细菌,复筛后获得1株絮凝活性最高的微生物絮凝剂菌株。该菌落光滑、湿润,呈黄色。

2.2 培养条件优化结果分析

2.2.1 最佳培养时间确定的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3-6-3菌株的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其絮凝率不断提高。当培养时间为72h时,絮凝率达到最高(76.23%),而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菌株的絮凝率呈下降的趋势,可能是因为培养时间过长,微生物衰老、营养物质消耗过多的缘故,故最佳培养时间为72h。

图1 培养时间对絮凝率的影响 图2 温度对絮凝率的影响

2.2.2 最佳培养温度确定的分析 根据上述最优的培养时间,测定三种温度下絮凝率,如图2所示,当温度在25—30℃时,3-6-3菌株随温度的升高其絮凝率逐渐增强,30℃左右时,其絮凝率达到最高(72.58%),然后开始下降。试验表明,温度为30℃左右时最有利于絮凝活性物质的产生。

2.2.3 最佳培养基pH确定的分析 如图3所示,在初始pH值为5.0—7.0时,3-6-3菌株的絮凝率随pH的上升而增加,初始pH为7.0时,絮凝率最高(79.34%)。初始pH为5.0—8.0时菌株絮凝活性比较稳定;初始pH超过8.0以后,絮凝活性迅速下降,这表明,该菌株在偏酸到中性的环境下可产生絮凝。从曲线上可以看出,初始pH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絮凝剂的产生,可能是因为不利于菌体生长的缘故。

图3 pH值对絮凝率的影响

图4 助凝剂CaCl2的添加量对絮凝率的影响

2.2.4 最佳助凝剂CaCl2的添加量确定的分析 助凝剂CaCl2不同的添加量对絮凝的影响效果不大,但也由一定的差别。如图4所示,3-6-3菌株在助凝剂CaCl2为0.7mL(4g/L)时效果最好。

3 结论

本研究分离、筛选得到1株絮凝活性较高的3-6-3菌株。在最优培养条件(30℃,培养基初始值为7.0,培养时间为72h,助凝剂添加量0.7mL(4g/L))下,所产絮凝剂的絮凝率为79.34%,絮凝活性较高,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微生物絮凝剂在我国还没有太多的成品出售,大多都停留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由于其环保、高效的特性,预示着它将来会有广阔的前景。尤其是水处理方面将来可能取代传统的絮凝剂[3]。如可将微生物絮凝剂产品批量生产,并降低生产成本,那么微生物絮凝剂的经济及社会价值是相当可观的。

参考文献

[1]?马志毅.污水处理发展趋势[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31(3):277-280.

[2]? 王军秀.复合菌群产微生物絮凝剂在处理制革废水中的应用[D].山东: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7篇

农村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振兴林业,保证生态体系的完整性,才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乡镇林业站是林业科技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乡镇林业站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快慢。以某镇为例,该镇岭根村猕猴桃生产基地,从2002年开始,科技人员先进行试点,在阳坡与阴坡采取搭架与不搭架,施肥与不施肥等方式对猕猴桃进行对比无公害栽培试验,结果发现:北坡搭架施肥到第5年,产量9480 kg/hm2,平均市场售价5元/kg,产值达到4.74万元/hm2,投入与产出比例是9∶1左右。岭根村群众在掌握栽培技术的同时,全村猕猴桃也达到无公害栽培标准,到2009年,该村栽培猕猴桃面积扩大到30 hm2,年均产值90多万元,该产业成为岭根村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林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推广,不仅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促进了林农增收。

任何一种林种或水果,都有各自的生长特性,对土壤气候条件有特定的要求,而农民却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需要林业科技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本镇某村一位村民1998年盲目引进油桃栽培,选择在海拔高、晚霜期长、pH值大的潮湿地种植,结果造成8万元的经济损失。可见,加强农村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十分重要。

2 乡村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体制问题。《国家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农业技术推广法》都明确了农村科技服务相关的管理体系是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然而,实际工作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多头领导,往往造成事出多门,结果却不能各负其责。有关部门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实际上停留在口头上、纸头上、形式上,没有真正摆上议事日程,没有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村级科技服务更是一片空白。

(2)资金问题。当前科技投入资金的主要问题一是少,二是不到位,三是使用分散。目前乡镇本身经费普遍短缺,很难对林业服务体系进行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另外,乡镇林业站的办公经费也十分短缺,组织农民培训、印发科普资料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使得乡镇林业站工作很难有效运行。

(3)科技成果转化率问题。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涉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成果转化后的跟踪服务等方面,但是由于农村普遍存在信息闭塞、农民文化及素质普遍不高等问题,导致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第一线效率慢。

(4)科技人员使用问题。一是上级领导为缓解财政困难,大幅压缩科技人员的使用经费。如1998年某县政府对乡镇农、林、水等各大科技人员分流,政府只补助每年3000元的基本生活费,连养老保险都要想办法解决,要求他们自主创业,进行有偿服务,造成基层科技人员为生活而奔波,被迫放弃职责,使得农民对有偿服务产生疑惑,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二是由于上级有关部门对基层科技人员的培训、知识更新缺乏主动性,乡村基层部分科技人员缺乏钻研精神,科技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很难跟上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同时很多地方对科技人员没有考核、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做多做少,做好做差一个样,极大地挫伤了科技人员对林农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5)科技服务内容问题。目前许多山区乡镇林业科技服务设施陈旧,内容欠缺,实用性差。技术偏向实用少,与服务对象的目的有很大差距,从而影响整个林业科技体系的成效。

(6)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问题。山区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若采用有偿服务,一部分群众会放弃,认为林业是粗放经营,即使按照传统的方式经营,也有收益。同时,由于林农自身并不富裕,若采用有偿服务,林农会无力进行投入。所以许多乡镇基层科技人员只能利用召开村干部以上会议之际宣传、普及、推广一些实用科技知识,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推广。

3 建议与对策

(1)加强领导,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集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乡镇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财政、科技、科协、主管部门等方方面面,如何协调并形成合力极其重要。各级政府应该负总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协调相关部门关系,重点抓好法律、政策、资金的落实,并从农民的基本利益出发,发挥各自的职能,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2)解决好科技服务体系的资金问题。考虑到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无偿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有偿服务内容,作为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要发挥政府桥梁和纽带作用,并需制定预算,积极争取经费。

(3)不断提高乡镇林业系统人员业务水平。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加适用于现代农村林业实际的科普知识。

(4)乡镇林业科技人员要重调研干实事。乡镇林业科技人员要深入农村调研,掌握农村林情,广泛收集信息,把市场的需求与农村林业的开发相结合,使林地生产力效益最大化,使经济效益高效化,使林农增收快速化。

(5)给予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一定政策上的倾斜。上级部门应对乡村镇科技人员及农村林业科技服务工作给与政策性倾斜,保证基层单位科技人员的待遇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在晋升技术职务时,以考核其科技服务推广业务水平和实绩为主,对学历、论文、成果、外语等适当放宽。

林农业论文范文第8篇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能力和贡献是高校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仅能够避免科研成果大量浪费,而且对企业、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同时,农业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科教兴农”的强大生力军,这里人才密集、学科齐全、信息灵通,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成果面世。加快农业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对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吉林农业大学近几年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实践,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1 我国目前农业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1立项推广

是指高校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以现有政策和环境为依托,选择影响面大、增产增收效益高的技术和产品,经过申报与论证,并经上一级批准,定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这类项目有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也有各省、地市、县级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广项目。如农业部提出的《丰收计划》、《跨越计划》、《公益性科研专项》;科技部提出的《星火计划》;还有教育部的《燎原计划》都属于全国性的推广计划。一般做法就是高校科技人员申请立项,争取国家经费支持,建立种植或养殖示范基地,带动企业和农户发展。如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培育的一些玉米、水稻新品种、果树、蔬菜新品种等许多是通过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各地,“十一”期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22项,如“滞育赤眼蜂生物防螟技术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与示范”、“高产、优质、抗逆大豆新品种示范转化”、“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吉农大23号、27号中试与示范”、“人参新品种繁育与示范”、“鹅规范化养殖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蓝莓加工专用品种中试与示范”、“产业化养猪综合技术体系应用示范”、“吉林省西部土地整理及种稻生产关键技术示范”等项目;“十二五”期间农业部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立项2项,如“小浆果产业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人参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另外还有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等形式,通过这种形式高校科研成果推广后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推广模式的方法是:由国家、省、市各级管理部门立项计划,高校根据自身科研实施,最后是各级管理部门组织项目验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转化速度快、耗时短,并且能申请立项申报,各级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论证确定立项项目,高校科研团队进行项目实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后续开发;缺点是生产资金短缺、管理上存在先天的缺陷、市场开拓能力弱等问题。

1.2合作转化

是指技术成果的拥有方与合作的企业以合股或利润分成(或产权部分转让,部分合股等)方式把科技成果投入到一个现成的企业进行生产,形成“龙头企业+成果+农户”的科技推广模式。合作转化中的核心问题,是双方(或几方)在合作过程中风险分摊和利益分成问题,因此,合同中要明确各方在各个具体环节上承担的义务和权利。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科技成果提供方只提供成果和生产建议,其他生产条件由合作企业提供,经营策略也以企业方针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科技成果提供方的风险小、转化速度快;缺点是不利于成果的后续开发,而且由于该成果并非按企业要求开发,所以产品的市场接受情况不一定令人满意。如近年来蓝莓在我国发展迅速,栽培面积由2005年的3000亩发展到2012年的30万亩,增加了100倍,这其中主要是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所用的品种和技术多是来自高校的科研成果,而且发展前期主要是与高校合作,将高校的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如近些年吉林农业大学与吉林、广东、河南、辽宁、江苏、安徽等省的多家企业合作进行蓝莓优良品种推广及示范基地的建立,使蓝莓成为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果树树种。

1.3成果转让

是指科技成果拥有者通过技术市场把科研成果一次性地以部分或全部或特许权等形式转卖给企业。采用这种转化形式的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一般都比较高。这种模式量大面广,高校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有两种做法:单项科技成果转让;企业委托高校设计或科研。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过程简单,科研投入可以迅速得到弥补;缺点是买卖双方都要花费信息搜索成本,如果成果的成熟度不高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以上3种模式的科技成果都应该是应用型的科技成果,但是3种模式下的科技成果又有所不同,主要的区分标志是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专用性程度。通常情况下,科技成果专用性越强,则产品也相对成熟;反之,科技成果的通用性越强,则产品的成熟度低,需进一步研发工作。成果转让虽然不是直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模式,但是能有效提高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使科技成果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

成功率有巨大的帮助。如吉林农业大学“十一五”期间转让成果9项,将培育的一些玉米、水稻、大豆新品种、白鹅的三个品系及人参皂苷脂肪酸酯类化合物等科研成果转卖给企业,由企业进行品种繁育推广和产品生产,实现了成果转化。

1.4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模式

是指高效科研人员通过各种形式将科技成果传递给农民,也能迅速反馈农民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保证科研成果符合农民的需求。科研院所直接面对农户的需求,信息、科技得以直接交流,减少了中间环节传递过程中的信息误导、失灵,提高了传递效率;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科技成果的时效问题,使农户的信息成本极大地减少,适用科技成果的获取成本也得以下降。在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选题、立项就缺乏这样的机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科研与生产脱节。因此,必须有的放矢使科研面向市场和农业生产,使科技成果更快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目前我校从事种植和养殖的专家、教授每年应邀到村镇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500余人次,有5人为吉林广播电台12316热线专家,随时接听农民的技术咨询电话,有60人为各地区镇的农业技术特派员,定期为农户进行技术培训。高效的科研人员通过这些形式,将自己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等科研成果传授给农民,使农民最直接的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获得经济收益,也实现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1.5产学研推广模式

产学研合作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大力推进多种模式的产学研紧密合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互相结合、取长补短。产学研合作方式可有多种多样,既可以采取科研项目合作的形式,也可以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基地、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另外,还可以采取大学与企业之间进行战略合作,企业为高校提供奖教金、奖学金、资助办学,而高校则为企业提供人才与成果等模式。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与国内多家企业开展蓝莓、中药材、玉米的种植和加工合作,同时在全国各地建立校外试验实习基地及示范基地120余个,这些产学研合作示范中心和试验示范基地,为行业、企业的发展解决了一大批技术难题,成为企业的重要技术开发基地,也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不同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办出各自的特色。同时,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合作中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需。

1.6建立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于生产过程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园区的示范作用,诱发农民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性。长春市政府依托吉林农业大学科研力量建立的长春现代农业博览园,占地106公顷,展示了我国目前种植、养殖、畜牧、农业机械等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园区通过生产与展示相结合、培训与贸易相结合、质量认证与物流相结合,真正打造了一个完善的“三农”服务体系;每年吸引国内外许多企业、科研院所和农民到园区展示科研成果和参观。大批农业高科技成果在这里转化为规模生产,产生规模效益,然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 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2.1在大学内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

为了承担起“技术创新”的作用,国外大学内部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如美国各高校都设有技术转让办公室或者类似的部门;芬兰所有的高校都设有的“技术咨询部”或“技术服务部”,负责将本校的科技成果向社会推广,转化为生产力;德国西部50%以上的技术学院建立了类似机构的约占25%。这些机构一方面为高校教师、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寻找市场,另一方面将企业的课题的经营动态给学校的教师和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牵线”、“搭桥”作用。在我国,大学还很少有类似的相对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因此,在我国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队伍来支撑的专门机构甚为必要。

2.2发展风险投资业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与高收益的而且周期长的活动,这就决定了难以从常规商业渠道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美国科研成果转化最快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风险投资业非常发达。高科技风险投资事业,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我国高校的科研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大力发展高科技风险投资事业,引入市场机制,加速高科技成果即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2.3健全高校科技成果中介服务体系。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社会扩散要保证信息畅通,使科技成果快速进入市场,科技中介应发挥更重要的桥梁作用。科技中介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科技中介机构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4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职能

自1980年开始,美国政府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相关部门的职责中,制定了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3]。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创新系统工程,外部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起着推进或阻碍作用。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政策环境等。具体来讲,政府可从三方面着手:①制定法规和鼓励政策,尤其是需要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法可依;②制定和实施各种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计划;③共建产学研合作机构。

2.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

由于科技成果具备无形资产的特性,其价格难以准确合理地得以确定,具体操作过程中又缺乏对科技成果价值合理科学的评估标准和原则,并且合作中还会牵扯到许多具体问题,如技术转让允许的地区范围、时间长短、付款方式、合作形式、知识产权是否得到有效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造成供需双方在价值和利益分配上的认识不同,产生分歧,导致成果转化过程漫长,甚至失败。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

综上所述,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实践中,高校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身,具有对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作用,高校是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阶段高等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模式转化科技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应当承认,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状况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转化模式问题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并没有一种模式是适合所有高校的。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有利于自身成果转化的模式。此外,还必须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根据不同的科技成果类型选择不同的转化模式,方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孙卫,肖红,原长弘.美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6,(3):114~l17

[2]程波.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研究[D].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07:22

[3]石军,蒋晨.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经验管窥[J].世界电信,2006,(9):15~17

[4]麦均洪,马强,张乐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3~7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