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赏析论文

电影赏析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影赏析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艺术生 英语电影 人文素质

高校艺术生,是大学生中较特殊的群体。由于专业特殊,艺术生高考时普遍文化成绩低,进校后也只重视专业学习,在其它课程中的表现差强人意,学习上更自由散漫,所以高校艺术生人文素养偏低的现象更普遍更突出,具体表现为:人文知识匮乏,道德观念模糊,审美情趣低下,哲学思维缺失。所以提高高校艺术生的人文素质更是一件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高校艺术生人文素质偏低的原因分析

首先,学生们当初选择艺术专业,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酷爱艺术,有艺术天分,很早就立志要在艺术上有一番作为,于是在专业学习和练习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忽略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另外一种孩子,仅仅由于成绩太差,估计上大学无望,走艺术之路便成了他们上大学的捷径。于是从高二开始,在老师的组织下,浩浩荡荡开始了“曲线救国”的道路。近些年,第二类学生呈现增长趋势,尤其在非优势的艺术院校里,这样的艺术生比例更重。这两种学生,在专业上虽然有高下之分,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学习意识淡薄,文化基础弱,文化素质低。

另外,是社会,包括家长、学生,甚至高校自身对教育的一种误解。家长学生普遍把大学等同为高等职业培训机构,认为上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学一门将来吃饭的手艺。尤其是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这种思想愈加突出。同时,高校教育体制自身也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华中理工大书记,教育家朱九思一针见血指出了我国传统教育有“三过”――过弱的文化基础,过窄的专业训练,过强的功利主义。在这种惯性思维下,高校招收艺术考生时,只重视专业成绩的高低,不重视文化功底的考察。长期以来艺术生的高考文化录取分一直很低,近几年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文化分更是一降再降。进入大学后,大学的教学设置中,也不重视对艺术生的人文学科的教学,这样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提高艺术生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大学生的培养需要人文素质的提高。

胡显章认为,人文素质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正是大学培养大学生的终极目的。《四书》第一部《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高等教育学界的知名学者文辅相教授指出大学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与他们所受教育层次相称的文化积淀与文化教养的人”,“一个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向诸方向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所以,必须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成人的相对稳定的品质。所以高等教育一旦异化成职业教育,必然忽视对人的心灵教化和人格的培养,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被严重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得不到启迪,这是教育的灾难,更是民族的灾难。

2.艺术生的艺术之路更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做基础。

艺术家首先应是个独立的思想者。“一个艺术家虽不是一个哲学家和思想家,但是,他对人生,对历史,对宇宙的思考未必会比任何一个哲学家肤浅。”因为艺术创作不是单纯的技巧劳动,没有思想和灵魂的艺术作品永远是苍白空洞的。其次,艺术家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广博的知识。中国书法有三要领:读书,阅世,临池,为什么要读书?是为了增加修养。广博的知识是艺术的重要基础,修养的高低,知识的广博密切关系着艺术造诣的高低。另外艺术家还应有独立的人格,淡泊功名。中国古人历来重视人品与艺术的关系。清代王昱在画论中说过,“学画者,先贵立品。”因为没有高尚的品行,就无法从事严肃的艺术实践,要么沦为金钱的奴隶,要么自我膨胀,这些,都是艺术的大敌。

三.如何贯彻素质教育,提高艺术生人文素质

斯蒂芬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指出,“二语习得的成功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在课程设置上体现特色。给艺术生开设英语电影赏析课,是一条积极有效的途径。

1.英语电影赏析课可以提高艺术生学习英语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心理机制,是认识需要和学习兴趣的综合表现,是产生求知欲的内在动力。传统英语课堂上老师对知识的梳理,很多艺术生听不懂,太吃力,也丧失了兴趣,但观看电影就不一样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影片的选取遵循了下列几个要求:一,选取优秀经典的影片。这些影片都获得过多项大奖,经受住了时间检验,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和人文魅力,才能作为教学素材。二,要适合课堂教学。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涉及到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策略,所以不是所有优秀经典的影片都适合课堂教学。影片必须有趣味性和思想性的结合,内容要贴近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反映丰富的文化现象。三,选取的影片要求大部分人物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语速适中,有较好的听力享受,并有中英文对照字幕,帮助理解内容。

2.在英语电影赏析课上,可以充分发挥艺术生自身的优势,开展多项活动。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主体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更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艺术生的突出优势在于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敢于表现自己,所以老师在视听课上,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手段,如配音,角色表演,电影改编,音乐,朗诵表演等,充分利用艺术生的优势,发挥他们的潜能。比如,《阿甘正传》中,珍妮在俱乐部演唱的那《Blowing in the Wind》,阿甘在珍妮墓前一大段催人泪下的独白,都有学生在课堂上完美地演绎。再如《海上钢琴师》,一大特色就是主人公灵巧的指尖流淌出的一首首优美的曲子,有学生在新年晚会上,弹奏了其中一首钢琴曲,也记入了该门功课的平时成绩。

3.通过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哲学思维。有教育专家指出,“在谈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有必要大大加强哲学在大学中的地位”。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冯友兰也说过,哲学的功用在于提高人的境界。所以,老师要依据影片,提出有哲学深度或者有争议的话题,引导同学们各抒己见。比如《海上钢琴师》中主人公一辈子不踏上陆地,甚至宁死也不下船,怎样看待他的选择,怎样理解这个人物的象征意蕴。再如《肖申克的救赎》,请同学们谈谈对“救赎”的理解。鉴于教学对象是艺术生,为了打消同学们用英语表达时的畏难情绪和自卑心理,允许中英文结合。总之,要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鼓励他们思考,允许他们质疑,畅所欲言。

4.在电影教学中要着重西方文化的传授。提高人文素养,文化知识的传授是至关重要的。死板地照本宣科,讲授西方文化,学生们难以提起兴趣,但在精彩的影片中体味文化,感悟历史,那就是另外一番天地了。西方文化中,圣经文化起着奠基性的作用,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都和圣经密切相关,不懂圣经,就无法解密西方文化。很多西方电影,要么是主题和基督教直接关联,如《冒牌天神》,要么暗含着宗教的主旨,如《阿甘正传》,要么人物对话有圣经隐喻,如《一夜风流》。另外,影片当中还可能涉及到了很多文化现象。比如《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大量的美术作品,和女权主义,还有《阿甘正传》中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许多美国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于这些和影片相关文化现象,历史事件和人物,老师在课堂先提示,再讲解,更具体的信息交由同学们补充完成,要求同学们课后查资料,布置相关阅读,作出课件。制作课件只是第一步,最后,请同学上讲台给全班同学展示并讲解课件。实践证明,通过密切参与教学活动,同学们在积极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英语学习上的自信。

传统教育的急功近利把高等教育异化成职业培训机构,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文化的尊重,艺术生尤其是这种观念的牺牲品。艺术生若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底蕴,也不可能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很难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有上升空间,所以贯彻素质教育,提高艺术生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如何在艺术生颇感头疼的英语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英语电影赏析为主的视听课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教学中,老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改变过去课堂上老师唱主角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发挥自身优势,与老师积极配合,密切合作,积极探索电影中呈现出来或隐含的文化现象,大胆思考,延伸阅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品味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潘赐旋.当代中国高校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MA].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孙美兰.艺术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周远清 阎志坚.论文化素质教育[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张楚廷.教育观念的深化[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环境 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性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在传统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有助于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和容量,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伴随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教育也向着信息化教学的方向转变。而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教学媒体也是组成现代教学系统的要素之一,它承载了教学信息并能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加以传输,教学媒体直接介入学习过程,为学生扩展思维,拓宽视野。由于它的跨时空性、直观形象性、交互性、多种信息形态的表现形式等特点,能在教学中强化重点,化解难点,学生既可通过媒体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其一、引领合作互动,激活教材图文

图文并茂,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但是教材中的图文都是静态的,其内涵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或其他如:电影、录像、幻灯片等电教手段来呈现,那么教材中的静态图文就会被激活,课堂容量就会增大,变得信息丰富,趣味昂然,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尽量做到“活”、“美”、“广”三个字。所谓“活”是指图文的再创要灵活,既忠实于教材原有设计,又不受其束缚,其内容可以合理取舍,大胆增删,只要能更好地服务于教材与教学就行。所谓“美”是制作的课件要美观,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所谓“广”是指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多设计一些discussion, action, report 等教学任务,引领学生互动、合作参与,真正使知识应用于行动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多媒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如识记一个单词、理解或背诵课文、表演对话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进行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等方式的交互。教师可以根据课型和内容不同自行设计一些趣味小练习。例如: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复习单元中,我设计了一组单词的归类练习。点按“动物”并将它们拖入到相应的“单位”中,如果是正确的,“职业”就停留在“单位”的下方,并马上听到音箱里传出的一阵掌声,否则,“动物”就会自动落到原位。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而手的活动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发育,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智力得到了开发,他们全神贯注、兴趣昂然地做着各种练习,力争每道题得到悦耳的掌声,而教师则无须开口,只要走下讲台听一听,看一看,电脑会给每个学生一个准确的答案。 转贴于

其三、联系生活实际,推进“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的焦点是任务的完成,不是语言形式的学习。语言形式是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语言意义上时,无意识习得的,它是在“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中完成。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主要依赖于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为主体运用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能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以上任务的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紧紧联系着生活实际,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获取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使用英语的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身边场景,设置活生生的生活素材,这要比教师口头表达设置教学任务的教学效果好得多,可谓一举多得。

其四、共享网络资源,激活课堂45分钟

根据所教知识的特点,“网络课”可以将图、文、声、形等融为一体,创造丰富逼真的文化背景、社会现象、语言交际环境等,使抽象、平面的语言教学变得立体起来。在上网络课之前,为避免学生无目的地找寻花费时间,受不良信息的污染,教师可通过超链接方式组织教学基本信息,提供资源检索,参与书目、相关网站等导航系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重点学习,主动从网络上获取多方位、开放性的知识。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进行枯燥乏味的句型练习,网络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去搜索资料,了解电影的起源、发展、种类,甚至是电影明星的成长故事,赏析经典影片,调查电影院正在上演的新片、好片等。通过一节网络学习课,学生学会了用英文表达自己喜欢的电影,制定周末看电影计划,他们还把在网上学到的知识,做成portfolio,电脑技术好的同学还制作了powerpoint和个人主页。当然并非每一节课都适合上网络课,否则教学效果不是“事半功倍”,而是“事倍功半”了,教师也就是在“做秀”了。

“视思明,听思聪”。多媒体网络教学集视听于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把生动直观、抽象思维和实践合理地结合,使教师的讲解如虎添翼,学生的学如鱼得水。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不言而喻。同时,还必须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和方法指导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才能优化中学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从而真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素质。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3篇

学语文没什么捷径可走,首先是有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这样,语文就一定能学好。

阅读是语文学习之本,它可以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阅读什么?小说、诗歌、散文、古诗文、甚至笑话都可以,什么都可以读,读多了,兴趣就有了,阅读的习惯也养成了。推荐同学们读读梁实秋的散文,语言精练,诙谐幽默。第二步就要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经典文本,必须多读,古今中外,大家名家,多多益善。《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就不错,每篇都不长,但无论文笔还是思想,都值得揣摩。古诗文的阅读更要重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捕蛇者说》,学回写议论文;读《徐文长传》,学会写人物传记;读《卖柑者言》,学会写寓言。在古诗文的阅读时,尽量采取自学,读多了,读古文容易了,背诵也就简单了。阅读时,适当地摘抄好词好句,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阅读很重要,但思考更重要。阅读过程中的想法、体会、认识经过认真思考,写成随笔,表达出来,写作的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的时候要一气呵成,不必在乎形式、长短(例如,我有的时候写成诗,有的时候写成词,有的时候写成散文)。

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称,叶老先生从不给他们讲授写作方法,只要求多读书;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逐渐提升。

语文不是僵死的语言文字,不是纯粹的理论知识,它是和生活和生命紧密相连的,语文就是生活。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所以,一次演讲,一部电影,一次旅游,一杯茶,都是语文学习。每节语文课上的听音乐写感想就是最好的片段练习。但是学习一定要用心,敷衍了事,肯定学不好。

我以前总认为语文考试以课外内容为主,翻来覆去的研习课本没有多大用处,课本学不学好不重要,不需要全力投入。殊不知,考试是以知识的牵移和运用为重点的。教科书虽不等于全部的出题内容,但却是个范本,是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学到知识规律是重点。许多看似很难的课外阅读考的内容理解和语言赏析用的方法都是课内学过的,只要熟练掌握方法,就能在考试中应付自如。

语文无法突击。语文学习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主要靠平日长期积累。所以学习语文不能急,也别想恶补。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动画 基础教学 美术思维 电影思维

21世纪,中国的动画教育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全国各艺术类和非艺术类高校相继开设了动画专业。2001年全国开设动画专业的大专院校仅三十多所,2007年则猛增到近五百所,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新增专业,其中,艺术类高校更是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动画行业的人才需求。然而遗憾的是,由院校培养出来的动画专业人才,在整个动画行业中所占比例不到1%,毕业生改行现象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招生与就业的巨大反差呢?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的不对等?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一些基础的重要环节。

一、美术基础教学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及对策

动画,简单的理解就是“运动的画”“画出来的电影”。“画”字当头,想要创作出好的动画作品,需要过硬的美术基本功,许多高校的动画教学却忽视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源的美术基础差与择优录取。近年来艺术类高校的招生量激增,专业考核标准也有所降低,这有利有弊:一方面,万千学子得以接受高等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动画考生的美术基础较差已是不争的事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的美术考生,多数是从小就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接受了长时间的专业训练。这些人学习美术的目的,都是出自热爱,而非应付高考。他们的造型能力强,美术功底比较扎实,通过层层专业加试考核进入大学,能很快地适应并完成基础课的学习,从而转入专业学习阶段。而现在的动画(包括美术类其他专业)考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自艺术类院校招生录取线偏低的考虑才学习动画的,在考前一年,甚至半年或三个月突击学习美术,基础和造型能力较差。由于“画”的能力欠缺,他们构建不了画面内容,无法准确造型,对他们来说“画电影”实在太难。有的学生干脆放弃手绘方面的学习,而转入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学习。可见,择优录取、保证生源质量,是各院校动画专业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教学大纲的不完善与“因地制宜”和延长学制。相当一部分新增设动画专业的学校,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直接借鉴或照搬知名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的动画教学大纲。有的院校干脆沿用以往其他美术类专业的教学大纲,展开动画基础教学,这很难适应动画专业自身的教学要求。此外,基础课时量不足,如素描、速写、色彩等主要的专业美术基础课,大多一个学期就结课,学生原本单薄的美术基础,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笔者认为,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新的教学大纲,适当加大美术基础课时,以此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使之适应动画专业的高要求。同时,为了避免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学时冲突,可以尝试实行动画本科教育“五年制”,比如,美术基础课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同时,在保持原有一年共两个学期美术基础教学课时的基础上,增加一年共四个学期的基础教学课时。动画专业是同属于美术范畴和电影范畴的,学生要在四年内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基础与专业知识并不容易,而“五年制”对于动画这样一个专业性强的学科来说,能够很好解决教学大纲中基础课时不足的问题。

3.疏于基础理论课教学与巩固理论课程,增设选修课。许多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过分强调动画专业的专业性,为保证专业教学的课时,删减了一些看似与本专业无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如艺术概论、美术史、电影史等基础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高校动画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动画艺术人才。走向社会的他们不仅仅要面对激烈的产业和市场竞争,同时还肩负着振兴中国动画的历史使命。中国动画要振兴,真正需要的不是“轻艺重技”的产业工人,而是有着深厚文化艺术底蕴的动画人才。李政道将科学与艺术比做一个硬币的两面。动画教学过程中,技术与艺术孰重孰轻的问题,已经无需探讨。但如何在动画教学中让学生突破技术瓶颈,将技术与艺术有机地融合,是动画教育界应解决的问题。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学生了解动画之道,明白动画的创新之道。因此,动画基础教学,不仅要加强巩固原有基础理论课程,还要适当增设与动画艺术有关的选修课程,如音乐赏析、中外建筑史等理论课程。这些知识的学习与涉猎,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大有益处。

4.过于强调高技术手段应用与重视传统教学方式。CG是英文COMPUTERGRAPHICS 的缩写,是指计算机图形艺术,三维CG技术突破了传统二维动画的技术局限,动画画面变得立体,摄影角度丰富,可视性也大大增强。各院校都加大了动画三维软件的教学力度,这固然是对的,但有些院校盲目的以CG、多媒体,代替传统的动画教学内容,就比较偏激了。一个美术基础薄弱、造型能力较差的人,很难用软件塑造出一个活生生准确的人物形象,同样,一个不具备色彩写生能力的人,也无法将三维建模的背景,变为色彩光线准确、符合剧本时空要求的动画场景。没有二维动画的扎实基础,是做不出高质量的三维动画影片的。因此,高校在加大三维CG技术学习力度,以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一定要巩固二维动画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影视基础教学环节被忽视的原因及对策

动画是画出来的电影,其中,“动画”是过程和手段,“电影”是目的和结果。动画作品不论长短,最终呈献给观众的是一部影片。电影是运动着的时空声画艺术,在动画教学过程中,对电影知识中“运动”“时空”“声画”的研究与学习,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对影视基础教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影视教学的师资也比较薄弱。

1.对影视基础知识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目前,很多开设动画专业的院校,认为动画是动画,电影是电影。学习动画,就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到“画”上面来,一些影视基础课沦为选修课,或是干脆被剔除出教学计划。这种错误的做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动画专业学生,在完成全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做一部动画影片,以接受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检验。如何将成千上万张动画剪辑组合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这需要足够的影视知识和技术。画动画是先决条件,但光会画画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丰富的影视知识,无法创作出一部分镜头到位、声画完美、剪辑顺畅、叙事准确完整的影片。影视基础教学中的电影语言语法、电影的音响与音效,主要研究的就是构成动画电影声、画这两个要素,而电影的分镜头设计和剪辑原理,是保证动画电影叙事顺畅准确所必修的两门课程。所以,高校的动画专业,在“画”与“电影”关系的认识上要清醒,加强影视基础课程的教学力度,切不可顾此失彼。

2.高校影视基础教学的师资不足。新设动画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都是来自动画产业的技术人员和过去从事过美术教学的教师。他们自身影视知识的相对匮乏,也是导致影视基础教学被忽视、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深圳、上海等地,许多大动画公司只做外加工片,不进行原创,所有动画的行为,仅限于原动画加工与上色的工序,这使从产业来的教师,很难接触到动画脚本、分镜头设计等关键的动画创作过程,影视知识当然匮乏。而从美术相关专业改行而来的教师,由于美术思维占据主导,容易在主观上强化美术意识而淡化电影意识。所以,高校应针对动画专业教师开展影视知识培训,多派教师外出进修。动画专业教师也应该不断进行自学,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只有这样,影视基础的教学效果才能有所提高。

三、结语

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培养 “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动画艺术人才”,是我国动画教育的当务之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设了动画专业的高校,要从基础教学环节入手,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逐步完善动画基础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牢记师责,为振兴中国动画迈出我们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宫崎骏;人文关怀;美学特色;生态意识;借鉴

深厚丰富的的人文情怀以及和平主义立场的主张是宫崎骏电影的主要特色。他的作品承袭了本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的血脉,通过多样性的主题(环保、成长、女性生存方式)诠释了一个个或悲壮、或脱俗、或坚强的故事,以求达到“希望能够再次借助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灵魂”的目的。

一、动画世界中的美学特色

首先作为一名导演,宫崎骏是第一位这么成功地将动画上升到人文主义高度,这是毋庸置疑的。他以纯真的心灵为观众打造了一个个充满梦幻的动画之旅,对生命的赞美、对和平的追求、对人类行为价值的反思是其作品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

(一)迷失与寻找

宫崎骏的作品《天空之城》中的莫西卡为了统一人类将科技、武器以及财富的力量向罪恶的方向发展,并借之破坏现存的一切直至后来的自我毁灭 ;以及《千与千寻》中的父母因贪口食之欲而失去本心,变成了象征堕落的肥猪。与大人之间的利欲熏心相比较,电影中的小女孩体现了人类最纯粹、善良的人类本性。正是小孩子纯真内心所具有的异于常人的对人类的博爱、宽容以及对自然无限亲近的特质正是人们不断需要和寻找的,而且这种特质更是确保现代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二)觉醒与独立

歌德诗曰‘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马尔库塞指出‘由于妇女和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相分离,这就使得她们有可能不被行为原则弄得过于残忍,有可能更多的保持自己的感性。也就是说,比男人更人性化。’因此他得出的结论:一个自由的社会将是女性的社会。”正是由于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宫崎骏动画中的重要角色一贯是女性角色,而且她们大部分都是孕育正义、捍卫和平、引导世界向美好方向发展的巨大力量。在日本传统文化里,“男尊女卑”一直是大家所接受的,宫崎骏的动画特色无疑是对这种观念的彻底颠覆。在宫崎骏的影片当中,她们不仅具有坚强、执着、善良、勇敢的品质,而且还常常被塑造成关键时刻担负重大使命的“救世主”。

(三)自然与和谐

《风之谷》、《幽灵公主》等是宫崎骏着重创作的“环保”这一主题的集大成者,在这几部影片中,人与自然的对决、人与动物的仇杀在其浪漫夸张却又不乏鞭笞的镜头语言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风之谷》中描述了人们对坏境的破坏招致了自然疯狂的报复,令人充满绝望且不断扩展的“腐海”吞噬着人类文明,瘴气和虫类的时时残酷的反扑也将人类推向灭绝的边缘之上。同时,被仇恨蒙蔽双眼的人们采取了极端的杀戮“捷径”,在不断地杀戮中中瞪着血红眼睛涌动的虫类与人类展开残忍的厮杀。最终“风之谷”这一世外桃源的守护者娜乌西卡公主以自己的善良、纯真及自我牺牲的精神获得了王虫的谅解。

二、动画世界所呼唤的人性回归

(一)人性回归的内涵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不难看出“人’,和“性’两个字所代表的内涵 。首先就是人之初所拥有的善性,是指孩童的纯真美好的童心。但由于成长环境、教育的关系使得原本人人一样的童心,有的偏离了原有的发展道路,后天带有一些负面消极的脾性,这种人性的回归,是指重新习得积极地性格心态,成为一个拥有童心的人。另外,人性还包括我们祖先所拥有的那颗敬畏自然、感恩大地、尊重生命、的本心。可惜随着人类历史发展,我们见见遗忘了它。所以宫崎骏电影传递的除了纯真童心的回归外,还有重新拥有我们人类最初那颗本心的希冀。

(二)偏爱女性角色的表达

在宫崎骏众多作品之中,主角往往是女性,这在日本这个男性占主导地位比较严重的国家是十分特别的。宫崎骏偏爱女性的原因一是在日本传统文学里,对少女崇拜是司空见惯的;二是他认为女性与大自然沟通显得更容易些,女性保留了更多原始人类的情感、直觉、合群的特性。人们总是将大地、自然喻为母亲进行讴歌。所以宫崎骏认为,女性和大自然、神圣的爱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

三、动画世界所彰显的自然生态意识

(一)自然意象的运用

在宫崎骏的动画世界中充满了许多自然意象,如绿色、森林,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面对自然,我们可以认识世界,懂得生活,找到自我。自然,在宫崎骏的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宫崎骏热爱描写自然,在谈到他的作品《龙猫》的创作时他曾说`旧本这国家恩泽于四季多变,充满了丰富美丽的自然景色而《龙猫》就是选取了充满了大自然气色的乡间作背景。……澄清的小河、森林、田地,住在其中的人、鸟、兽、昆虫,夏天的闷热、大雨、突然刮起的劲风、恐怖的黑夜……这些东西全都显出日本的美态,也正显示出宫崎骏对自然问题的关注。

(二)“绿色”永恒的生命象征

“绿色”是宫崎骏动画电影创作中一贯的基调和主题。绿色是大自然最本质的颜色,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顽强。宫崎骏善于并热衷于使用绿色,郁郁葱葱的参天森林、绿草如茵的山涧、苍翠欲滴的山林旷野、布满青苔的石子路,各种层次各种质感的绿色被宫崎合理且完美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我们不断为其震撼人心的美而全神贯注。宫崎骏笔下的“绿色”完美的诠释颜色与情感的联系,凡乎宫崎骏的每一部电影都是用“绿色”来铺设故事通篇,用“绿色”来彰显生命力。作者在处处彰显自然生命的同时,营造了一种幽谧宁静的意境。例如《幽灵公主》中,森林的守护者麒麟神被砍去头颅后,泥浆铺面的壮观场面,用一般的电影手法很难表现。而宫崎骏用黑压压的泥浆覆盖具有生命力的绿色山林将其演绎得悲壮无比,随着镜头的移动,泥浆所到之处,绿色尽失,被浓重的黑色灰色所覆盖。阿西达卡把头颅归还麒麟神之后,荒废的大地又重新焕发了熠熠生机,那种赏心悦目的感官效果和带给我们内心的感动油然而生。“绿色”的一去一回,这种反复变化不仅带给我们震撼的视觉感受,更让我们意识到自然的威严和生命的可贵,这种视觉享受也是我们回归自然所追求的内心最本真的体验。

三、结束语

“宫崎骏动画”以催人反思的画面语言,简单质朴的情感吸引了从孩童到耄耋老者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他的动画在为各国观众带来美的体验与享受的同时,也为动画产业的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宫崎骏这位划时代的大师用自己的一生追求生命的真谛。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关于人生的思考,其动画电影在取悦观众的同时,更是能经得起反复琢磨例如森林减少、水资源污染、人性缺失等问题。宫崎骏想要通过一部部电影,在孩子内心深处留下些东西,教会他们对世界有正确的认识,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更不要丢掉人的本性,脱离自然。让我们向他的这种崇高理想致敬!

参考文献:

[1]秦刚.感受宫崎骏[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2]张红秋.成长的可能性一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研究山.电影评价,2006,11.

[3]杨晓林.动画大师宫崎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张淋.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人性回归的书写[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13.5.

[5]郭斐斐.宫崎骏动画中女性角色塑造的艺术手法[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3.4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6篇

一、 叙事结构的“空间化”

根据托尔金的同名小说《魔戒》所拍摄的《魔戒》系列电影,也被称之为《魔戒三部曲》,与其小说原著一样,影片彰显着无尽的史诗气质和品格。恢宏壮阔的架空世界、庞杂繁多的人物和种族关系、复合式交错的情节线索,这些都是使影片的叙事结构极易变得松散而臃肿的内在因素。尤其是影片中架空的“第二世界”:“中土大地”,是一个与现实世界完全相对应的虚幻世界,它恢宏壮阔,精致严谨,如此“真实”广阔的地理场景,再加上影片所跨越的漫长历史时期,这些都是单一的线性时间和因果式的叙事结构所难以满足的。此外,以时间的历时性和因果逻辑秩序来建构影片的叙事结构,不仅会让影片显得浅显冗长,而且完全背离了影片的“史诗性”性需求。而“空间”,作为电影叙事中贯彻始终的恒定线索,自然而然地充当了架构影片叙事结构的根本。

叙事结构,作为电影生命的骨骼,要求的是一种清晰而严谨的模式。那么“空间”又是如何参与到电影的叙事结构中来的呢?“空间”通过影片中的“地点”和“场景”,依据空间序列的连接、拼接,积极地参与到电影的叙事中,它完成了影片情节线索的组合,并最终构架出了整个影片的叙事结构。在《魔戒》系列电影中,“魔戒的销毁”是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所有故事情节和线索都围绕这一核心事件而发展进行,同时辅以“护戒联盟”解体后,人王阿拉贡、矮人王金穆利、精灵王子莱格拉斯,寻找被半兽人劫走的哈比人皮平和梅丽为其中一条副线;而弗拉多、山姆与咕噜同去末日火山销毁“至尊魔戒”为另一条副线,两条副线齐头并进,并掺以多条次线交错呈现,共同形成了影片桔瓣式叙事结构的主要框架。“空间”的链条以其自身特有的“具体性”和“方位性”,出色地满足了该部影片叙事结构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的“史诗级”要求,多重的叙事空间彰显出其叙事结构上的独特性。

二、 叙事时间的“空间化”

尽管高超的现代化数码影像技术和影视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托尔金笔下的中土世界、霍比特人、矮人、精灵、树人、兽人和魔法等奇幻元素在屏幕上得以“真实”地再现,但如此漫长的时间段,仍然会直接导致影片叙事的单调和冗长。而最为重要的是,浓厚的奇幻色彩还会使影片在叙事过程中频繁出现:诸多事件在同一时间内出现的情况,此类问题在电影中比比皆是。广袤的空间维度、绚丽夺目的奇幻元素不约而同地要求影片的“叙事空间”不停地切换转移,以满足众多的情节线索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些不同的时间节点上,以及不同层面的空间里的穿梭跳跃和交错相汇。所以,叙事的大跨度时间性,已经成为了史诗奇幻电影在叙事中难以排除又不可避免的困扰,同时也使得观众们无法依循、也不愿意再依循常规的线性时间顺序或因果逻辑秩序去把握该类影片。打破时间性叙事所带来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的束缚正是该类影片叙事的迫切要求。

在电影《魔戒三部曲》中,“空间”因其特有的“共时性”特征发挥着时间性和因果律叙事所难以替代的功能,利用不连续出现的“空间”场景,通过“空间”的平行和并置,轻而易举地打破大跨度的时间性给电影叙事所带来的繁琐与冗长。它们不再是单一纯粹的“场景”,其功效也远远大于影片的场景。“空间序列”的关联,成为了影片在叙事中唯一永恒不变的“逻辑”和内在的“统一”,它们不停地截断着时间流,打乱了时间顺序。[1]时间流的消解,使得空间序列必然成为观众们最有据可循的可靠线索,凭借着空间序列的稳定关联,影片中的叙事不仅达到时空上的完美融合,同时还赋予了庞杂繁复的“中土大地”以“秩序”和“严谨”。蒙太奇手法、定格、多格画面以及音画结合等技巧性变换的运用,更是避免了观众因时间的历时性问题对整部影片无从理解的困扰,而这些手法都为“空间”的积极建构奠定了基础,真正地解决了史诗奇幻电影在叙事中所频繁出现的无限的现实社会中的那些“不可能”。因此,“空间”的巧妙运用,更大程度地满足了该电影在叙事表达上的奇幻性和史诗性的需求,同时有效地减缓了叙事的大跨度时间性对观众记忆力所产生的压力。

三、 空间的转换完成情节线索的衔接

作为巨人般的奇幻史诗影片,《魔戒三部曲》的情节运动轨迹并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多元复线的,要想把如此恢弘庞大的故事体系叙述得清晰有序,复杂交错的情节线索衔接得自然合理,势必要对其主次线索进行合理的“平行”和“并置”,使之得以系统化和逻辑化。[2]而这些情节线索的“平行”和“并置”并非随意而为,看似分割独立的诸多故事却依循某种特定秩序进行安排。影片在叙事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丝毫混乱荒谬之感,反而显得井然有序、条理清楚,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叙事空间的有序转换,实现了诸多情节线索的衔接和故事体系的扩充。依据“空间”的位置关系而形成的“序列连接”,可以直接地转换成为影片中最稳定、最可靠的“叙事秩序”,以此来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这种策略不仅使影片的叙事系统有序、而且还很完整明晰。“空间”不仅是情节发展的维度,也是其衔接的重要依据。[3]

在电影《魔戒三部曲》中,“至尊魔戒”已经成为一种传说,伴随着它所引发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形成了电影叙事最为基本的动力,它是极具毁坏力的邪恶之源,是中土大陆的人们万众一心、与之抗衡主要对象。影片围绕着“销毁魔戒”这一主题而不断推进,主次线索随着故事场景的切换而不断被代入其中。“至尊魔戒”一经释放出来,就使得影片的叙事中心始终没有离开过它,故事的情节更随着袋底洞、老林、柳条河、古墓岗、洛汗国、刚铎、魔都等一系列空间场景的变换而持续向前推进,围绕着各种奇妙神秘的“空间”的展开,一些主次要人物凭借着相互关联的“空间”,也被逐一代入。于是,这些“空间序列”在影片《魔戒三部曲》中的确立,变最终转变成为诸多情节线索相互衔接的基点。

四、“空间”的震惊机制与压抑效果

托尔金擅长用的形态万千的“门”彰显出“空间”无尽的奇幻色彩,但作者更想突出的是“空间”的那种“真实感”。[4]“空间”,意味着自由、秩序和权力,它的“同质性”特征要求排除异质和他者,建立“理性”和“统一”,在电影《魔戒三部曲》中为销毁“至尊魔戒”,保卫“中土大地”所进行的战争,实际上就一系列激烈的“空间”角逐。“中土大地”,这个完全虚构出来的大陆,所展现的“奇幻”色彩却并没有像其“真实性”那么浓厚。影片对故事的空间背景进行了极为精细的刻画,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营造出观众具体可感知的“权利空间”,进而为观众营造出独特的震惊感和压抑感。在这里,“空间”便成为影片震惊机制的制造者和产生压抑效果的源泉。

“门”,作为把“空间”一分为二的分界线界限,是两个不同世界得以沟通的关口,诸如袋底洞的篱笆、柳条河的树缝、古墓岗的墓穴石门、以及可感知整个“中土大地”每一个角落的“魔眼”等等,这些托尔金所塑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各式之“门”,在确定“空间”的界限的同时,带给读者的不止是实实在在、具体的空间感,更是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震惊感和压抑感。它们“真实”而“鲜活”的存在,打动着观众们的眼睛和耳朵,使之在电影的赏析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强大。[5]可以说,此时观众的参与比以往更加积极活跃了。譬如,在《魔戒三部曲》中,佛罗多一行四人开始他们的探险之旅的第一个恐怖“空间”开始于“老林”,四个哈比人为了摆脱黑骑士的追逐,决定从老林走,他们穿过又黑又湿的隧道,打开厚重的铁条栅门,离开隧道口,通过谷地对面的模糊小径进入到老林中。“空间”便由狭小无路变成有路,又变成没路,而后又出现路,利用“空间”的这种挤压效果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压迫窒息感,这便是“空间”在电影叙事中所产生的“震惊”机制和“压抑”效果。而在“老林”这一场景,利用树木的合拢和浓密稀疏来营造狭小和宽阔“空间”,明朗和阴暗“空间”的对比,以及老柳树“吃人”的树缝,更是把观众带到了一种强烈的窒息感和压迫感之中。“空间”通过观众的视觉和听觉等具体感官系统,与其意识空间糅合,以“震惊”和“压抑”的形式被引发出来,继而成为控制观众情绪的一种有效工具。

结语

简而言之,在《魔戒》系列电影中的,“空间”充满着无限的动感,它不再是简单的故事场景和人物活动的场所;它是一种思维框架,建构着电影的叙事结构;它又是一种叙事的内在逻辑和秩序,编织和整理着情节线索;它是一种突出的叙事技巧,完成了叙事时间的转化;它是一种媒介,构筑着影片的震惊机制和压抑效果;它挥洒着“奇幻”与“真实”兼而有之的双重魅力,成为影片叙事策略的中坚力量。“空间”因其具体性、方位性、稳定性、共时性的特征在影片的叙事过程中发挥着其他叙事元素所难以匹敌的作用,它的出色运用无疑已成为《魔戒》系列电影的叙事策略中最为突出的标识。

参考文献:

[1]龙迪勇.空间问题的凸显与空间叙事学的兴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64-71.

[2]颜红菲.叙事理论的新视角――评科特的《现代小说的地点与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12(3):163-166.

[3]刘晓倩.《魔戒》小说与电影的叙事比较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7篇

近年来随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不断被讨论与研究。有学者将各种观点大致分为选文教育派、人文教育派、文学教育派、语文专题派、人文语文派等五个派别。总的来看,不管是提倡以作品为主,还是以学习方法为主,其重心都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上。换言之,大学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即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其人文素养。如徐中玉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增进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重心,必须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这门课不能成为一门单纯的思想观念课,而应是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学、文化课。”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中亦提出:“在全日制高校开设大学语文教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毋庸置疑的是其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性,而由此也可看出:人文素养是“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包括了人文精神与文化修养,是新时期高质量人才所应当具备的。

二、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而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学生主动性缺失的松散状态,试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将人文教育落到实际中?对此,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魏怡在其论文《“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中曾言:“大学语文应当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的三性定位,美育是其灵魂,对学生汉语言听说读写实用技能的提高是其最基本的任务,突出技能训练,努力增强大学生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是其目的。”工具性、人文性与美育性为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有效结合的三要素:其中工具性包含了学生听、说、读、写等实用技能,为基本任务;美育是建立在熟练运用工具性这一特性的基础上的,为核心内容;而人文性则为其最终目的,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换言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工具性的一面,进一步培养大学生阅读理解、形象思维、口头表达与写作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其对作品进行审美欣赏,从而提升其人文素养。

1.工具性的培养所谓工具性

应当是在认识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语感,从而掌握认识世界、与世界交流的基本技能,比如阅读、写作等。笔者曾对29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90%的学生都认为当今的大学语文课程是中学的延续,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分强调工具性的一面。不可否认,字词的把握是欣赏优美文学作品的基础,试问一个连字词含义都不理解的人怎么可能把握作品的深意?这是大学生必须清楚认识到的一点。而作为教师,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基于此的应用能力培养是教学重点之一。作为从教者,我们应当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进入到这一学习中去。比如语感的学习,早在1979年,吕叔湘先生便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中提到了语感的重要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这虽是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的一点意见,但对于大学语文教学亦有指导作用:语感的进一步培养亦为大学语文的基本任务之一。“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能力,即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在具有个性的大学生看来,经过了中学的各种培养,语感是早已形成,所以不愿再花费时间。因而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端正态度,鼓励其阅读高质量文本,使其熟练掌握语言,形成一种能迅速认识事物、描述事物的自觉思维活动。除了语感的培养,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也是语文工具性特征的重要体现。在调查报告中,85%的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熟练地掌握了写作,但设计应用文写作时,83%的同学都表示不清楚。面对这一情况,在上学期的大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设计了“应用文写作”这一板块,相对于纯文学赏析的课堂,学生们在此表现的求知欲更为强烈。经过讲授与训练,他们清楚了通知、请示等公文的写作,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了各自班级就业意向分析的调查报告。不能说这是在实用性与功利性指引下对于大学语文的改造,而应当说是在培养其语感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引起学生对于大学语文的重视。

2.审美能力的培养

审美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达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审美教育即美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丰富健康的思想感情,塑造完美的人格,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全面充分的发挥。它是人们达到精神解放和实现完美人格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当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光,通过对美的理解丰富思想,提升品位,从而塑造完美人格。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途径有二:一是对于文本的赏析;一是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当下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渴望日益下降。据复旦大学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大学生对于经典文本的冷漠显而易见,同样在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对于课本选编的文本提出质疑,认为同中学课文的重复率高,且脱离现实。相对于课文,学生对于当下的流行文学更感兴趣。这一现象对于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熟知中外经典作品,还要掌握当下流行趋势,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如童话书《小王子》,在笔者课堂的自由发言中多次被提及。就发言情况而言,《小王子》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他们审视世界的眼光,他们从小王子与玫瑰花的相处中读懂了爱的奉献,从小王子漫游途中遇到的国王、爱慕虚荣者、酒鬼等人身上,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权力幻想狂、自我崇拜狂与梦想发财狂等形形的人。这是《小王子》带给他们的思考,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正确地引导,才是对于课堂的最好补充。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当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引用各个艺术门类,利用大众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美。如对于《黄金时代》这部影片的赏析,班内展开激烈的讨论。多数同学认为电影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萧红传奇的一生,而是通过萧红表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表现了在特定社会环境中东北作家群迷茫而放肆的青春。再通过对萧红作品的赏析,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时代对于作家、作品的影响,由此引导他们去学习孟子的“知人论世”思想、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便有了很好的效果。再如对《伟大的盖茨比》的讨论,他们从作品中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上流社会的虚伪冷酷与享乐主义,还悟得了电影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影片中将尼克叙述故事的地点放在了一个孤寂的老房子里,这预示和象征了盖茨比荒凉的结局。在讨论过后再引导大家去欣赏《婴宁》,不用过多解释,他们便能品出蒲松龄于婴宁身上寄予的对于完美女性的希望,以及从婴宁性格的转变中透露出的对于现实的妥协。这不得不说艺术是相通的,而对于各类艺术现象的赏析能有效地补充大学语文的课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前提下,拓宽视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三、结语

电影赏析论文范文第8篇

从印象主义批评视角出发,他们侧重于诗中意象建构的分析,都注意到诗人抓取人物瞬间的动态,典型化地展现了女郎娇羞的姿态,刻画了女郎细腻的情感。如“虽只一个姿态,然而恰象(像――笔者注)拍照选取了最有价值的一刹那,按下了快门,就在这一刹那的镜头中形象地显示了这位多情女子的神情、外表、性格和复杂的内心活动”[1],“短短的几句就把日本女郎的音容笑貌和情态以及抒发主人公的无限情思表达得淋漓尽致”[2],“此诗创作构建于告别时刹那的道别轻吟,执着于挥手瞬间的情感灵动,以其优美独特的淡淡哀伤诉说着再见之后再难见的刻骨铭心之别之情之伤之痛”[3]等等。

从道德批评视角出发,他们认为这首诗在审美表达上从容节制,“体现了新月诗派‘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4],它“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与其在情感表达上的把持和节制密不可分:诗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做到了‘发乎情而止乎礼’”[5],“诗人正是在这爱与非爱之间发现了两性情感于瞬间显现出来的审美弹性和艺术张力,从而找到了诗歌情感表达的最佳切入口,并借此将有限的现实情爱空间拓展为无限的诗意表达空间”[6]。

从文体学批评视角出发,他们都注意到了这首诗体现出的音乐美,分析了诗中的双声、叠韵、韵律、节奏等语音效果。例如,“在这里,‘珍重’为双声,‘忧愁’和‘娜拉’是叠韵,一连三个‘珍重’是《诗经》中常用的复沓与叠唱手法”[7],“全诗一、二、四句都押‘ou’韵(柔、羞、愁),已求得韵脚谐和、朗朗上口的音乐效果……诗人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押韵方法―――内韵”[8]等等。从新批评文本细读视角出发,他们分析了诗中比喻、反复、悖论等修辞法的运用。

从印象主义批评、道德批评到文体学批评和文本细读批评,应该说对诗的认识从宏观转入微观,从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转入文本的分析,但是都没有从接受美学,特别是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来分析。本文试图从接受―读者反应批评视角来探讨这首诗的审美意蕴。

接受美学的创立者是原联邦德国以姚斯、伊瑟尔为首的“康斯坦茨学派”。接受美学要求把作品和读者的关系置于文学研究的首要地位,充分承认读者对作品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性作用。产生于英美的读者反应批评是在继承接受美学的观点上,更注重读者的主观活动的一种批评方法。读者反应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美国著名批评家斯坦利・费什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局限在作品本身,而是阅读过程中的一种经验,是阅读过程中一系列事件,文学批评的任务就是忠实地描述阅读活动,对读者的具体反应进行分析。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批评方法,“这方法的基本出发点是‘减速’(slow down)阅读经验,以便使读者在他认为正常的时刻没有注意到,但确会发生的‘事件’在我们进行分析时受到注意。这就像用一架具有一种自动停止功能的摄影机记录下我们的语言经验后又在我们面前显现一样。”在读者反应批评中,批评者首先关注的不再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而是“读者如何使意义产生”的问题。下面,笔者借用费什的这一批评方法来解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第一行:“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劈头一个“最”字,它通常作为副词使用,表示某种属性超过所有同类的人或事物。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即所谓的“前理解”,“最”后面通常应该接一个形容词,所以此时读者心理就会有一种阅读期待,这种期待心情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但接下来读者会感到有点意外,“是”是一个判断动词,“最”和“是”连接在一起表示什么意思呢?这时接受暂时遇到障碍,但读者根据以往阅读认知,这里的“最是”二字中间应该省略了“……的”,如“最(聪明的)是”、“最(勇敢的)是”等。这种语句中的省略、文本中的“空白”正是伊瑟尔所提出的“召唤结构”,它是“一种寻找连接缺失的无言邀请”,它的“空白吸引、激发读者进行想象、填充,使之‘具体化’为具有逻辑性的意义”[9]如果读者了解这首小诗是徐志摩所写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最一后首,前面12首分别写海上的朝阳、渔船、墓园、急流,而从第13首到第17首都是写日本少女的美丽与柔情的话,那就不难理解,诗人在第18首诗劈头用“最是”其实是二字之间省略了“美丽的”这个修饰成分。“最是”更准确而完整的表述是:“(日本女郎)最(美丽的)是”。“那”是一个指示代词,一旦读者看到这个字,就会明白它后面应该跟量词或数量词,或直接跟名词。紧接着的“一低头”确认了刚才所作的判断。“的”字意味着“低头”在这里是用来修饰其它名词用的,那么“低头的”后会接什么样的名词呢?结果又是意外。“温柔”尽管可兼作名词使用,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形容词使用的,所以这里“低头的温柔”其实就是“温柔的低头”。诗人为什么要把“温柔的低头”置换成“低头的温柔”呢?其原因有二:其一,“低头”和“温柔”本是两个极其平凡的词,但组合在一起变成“低头的温柔”,这就形成了“陌生化”效应,给读者阅读体验带来强烈的新奇感;其二,根据偏正短语的结构特点,前面只是修饰部分,后面才是被修饰部分,即中心语,所以诗人在此表现的重c是突出、强调、赞美女人的温柔。

第二行:“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像”是一个表示比喻的动词,前面应该有本体作句子主语,这里显然又一次成分省略。当然读者结合上下文语境容易注意到,前一句中的“温柔”正是这句的主语。接下来,诗人将会把前面的“温柔”比喻成什么呢?它再次让读者产生期待心理。“一朵”是数量词,与前句的“那一”形成对应关系,前面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但当读者读到“水莲花”时,会觉得用“水莲花”来比喻“温柔”似乎不够恰当的。再往下读到“不胜凉风的娇羞”时,这一疑问就被解决了。诗中的“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又是一次语序的置换,把“一朵不胜凉风娇羞的水莲花”置换成了“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里,我们看到诗人构思之巧妙,诗句“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显然是要与前句对应,即“那一”与“一朵”对应,把“低头”比喻成“不胜凉风的水莲花”,把“温柔”比喻成“娇羞”。特别是前面的“低头”虽作名字使用,但却是动宾结构短语,有动态的含义,而第二句中的“不胜凉风”正好也有动态含义与其对应。到此,前后两句话的完整句式是:(日本女郎)最(美丽的)是那一低头的温柔,(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诗人仅用寥寥22个字,却表达了两层含义,文本中的“空白”“召唤”读者从语境中去填补文本中未曾实写出来的或未曾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意义空白,极大地拓展了诗的审美空间。

第三行:“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当读者读到这里时意识到这句话缺少主语,于是文本再一次形成“召唤结构”,促使读者去思考,谁在“道一声珍重”,日本女郎?诗人?接下来再次出现“道一声珍重”,两次“道一声珍重”是同一个人的两次道别呢?还是日本女郎与诗人的互相道别?正是这些“不定点”,使得学者们对这首诗的理解存在着分歧。有学者认为这里的“珍重”是日本女郎的道别,但也有学者认为“第三行诗句前后重复、隔‘逗’相望‘道一声珍重’,其实正是诗人与日本女郎道别时互道‘珍重’的抽象化表现。”[10]还有学者认为“诗的后三句,表现的是诗人面对如此美丽、纯洁的多情女郎所产生的爱恋之情,那‘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有如诗人面对一颗晶莹明亮的宝石产生的一种不容任何人玷污的美好情愫的自然流露……最后,诗人从心底里喊出一声:‘再见!’”[11]甚至有学者认为“从送别的情理上看,我们既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心声,也可以理解为日本女郎的心声”[12]。可见,从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视角为我们解释了“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产生的原因。

第四行:“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当读者读到“那一声珍重”时,前面的疑问得以解答,即诗中两次呈现的“道一声珍重”既不是同一个人的两次道别,也不是两人互相道别,因为只有“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是谁发出的声音呢?笔者认为只能是诗中描写的人物――日本女郎,况且副标题也是“赠日本女郎”。那么诗中重复两次“道一声珍重”也只能是诗人的一种修辞策略――反复手法,而且“那一声珍重”承前“道一声珍重”,前后形成叠唱回环的艺术效果。再看“蜜甜的忧愁”一词。“蜜甜”一词初见时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甜蜜”一词使用的频率更高,显然这里再一次通过置换产生陌生化效应,与“低头的温柔”、“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采用偏正结构,用表具象的名词做修饰成分,用表抽象的形容词做中心语。“的”是结构助词,“蜜甜的”后面应该接表示幸福,愉快,舒适之类的事物,“但这时,这个词却无视读者的兴致,又将它自己所创造的世界夺走”。[13]“忧愁”一词使得原来的期待受挫,把“蜜甜”和“忧愁”并置在一起,于是“蜜甜的忧愁”形成了“一种必须在更高的形而上学层面加以解决的看似自相矛盾的陈述”[14],这就是布鲁克斯所提出的诗歌的主要要素之一――悖论。

第五行:“沙扬娜拉”。对于懂日语的读者,读到沙扬娜拉自然知道这是日语“再见”的音译,而对于不懂日语的读者来说,这不免给人疑惑。但即便大家都知道“沙扬娜拉”是日语“再见”的音译,那诗人又为何在此用音译而不用意译的“再见”呢?这又成为诗中的“召唤结构”促使读者去想像、猜测,去寻找意义“相对”的“确定性”。也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沙扬娜拉未必不是日本女郎的名字,诗人徐志摩“一直在有意诱导读者‘误读’其为日本女郎的名字,或者‘误导’读者将其想象为日本女郎的形象”[15],“音译成了徐志摩表达诗绪的一种手段,而这种手段的诗化特征,便是让人读来恍若呼唤着一位女郎之名……五四以后,随着易卜生《娜拉》一剧风靡华夏大地,娜拉这位勇敢地走出家门的女性形象就深深地烙进了国人心中……在此时代共鸣语境下,徐志摩的音译用词选择,无论有意与否,都使读者读来仿若呼唤一位女子之名”[16]。笔者是赞同这一观点的。根据英美新批评的“语境理论”,词语的意义正是“通过它们所在的语境来体现的”。从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中,每一首诗都以“沙扬娜拉”煞笔,“沙扬娜拉”一词已经超越了“再见”的本意,而更像是诗人在访日期间所看到的一切美的化身。如果我们把语境扩大到整个文学史,联想到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易卜生的“娜拉”,那么徐志摩用“沙扬娜拉”替换“再见”的用意就不言而喻了。此外,结尾“沙扬娜拉”一词的妙用使得这首诗前后的语系、语音、语义、语境形成反差,给读者以深远的意境。如果说前面“低头的温柔”、“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仅仅是“言语的置换”,那么结尾的“沙扬娜拉”代替“再”则是“语言的置换”。

前面笔者以词或短语为单元进行细读,就像电影影片中逐个镜头分析一样,并细致描写读者的反应。这种分析方法似乎显得过于精细,甚至烦琐,接下来我们不妨换个层面,以句子为单元继续细读并描写读者的反应。相信每个读者读完《沙扬娜拉》后都会在脑海中浮现一幅情景,这一情景就仿佛是电影中的影像一样既真实又生动,既有迷人的画面,又有动听的声音。诗人在描绘日本女郎的形象时,截取了人物典型化的动作和语言。换句话说,人物形象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具有强烈的影像质感。虽也有学者提到过诗的这一特点,他说,“如果说一、二句是主要写形……那么第三句就可以看成是主要写声了”[17],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就此深入展开探讨。下面笔者将具体展开论述。

首行“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人物全景画面,日本女郎在鞠躬时姿态温柔优雅。第二行“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景物特写画面,一朵半开半闭,婀娜多姿的莲花微微弯曲地屹立在水面上,显得娇羞动人。前后两个画面的剪辑,就形成了隐喻蒙太奇的艺术效果。第三行,“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呈现给观众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近景画面,画面中日本女郎对诗人诉说着“珍重”,于是两个重复的画面构成了重复蒙太奇的艺术效果。此外,诗中蕴含着声画蒙太奇的艺术效果,包括声画合一和声画分离两种声画蒙太奇。前面二行呈现给读者的画面与第三、五行呈现给读者的声音构成声画合一的镜头效果,而第四行呈现给读者的声音是诗人的旁白声,这一旁白声与画面组合形成了声画分离的艺术效果。笔者无法确定徐志摩是否是个电影爱好者,或者说电影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是否产生过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沙扬娜拉》为读者呈现了典型的电影蒙太奇思维特征。

从接受――读者反应批评视角出发,笔者分析了读者阅读《沙杨娜拉》时的思维和心理活动过程。至此可以得出结论,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所蕴含的美在于诗人通过“成分省略”形成文本“空白”和“召唤结构”,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诗的审美空间;通过“言语的置换”和“语言的置换”形成“陌生化”效应,给读者以新奇化的审美感受和深远的审美意境;通过“比喻”、“反复”修辞手法和动作与语言相结合的人物刻画,建构了类似于电影中的“隐喻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声画蒙太奇”等电影蒙太奇审美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沙扬娜拉与艺术的神似[J].名作欣赏,1985(1):89.

[2]方维保.沙扬娜拉未必不是日本女郎[J].博览群书,2012(1):80.

[3]郭贵星.传统雅化的现代情思――探析《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J].文教资料,2009(7):13-14.

[4]余荣虎.传统审美趣尚与异国情思的天然妙合――从《沙扬娜拉》看“雅”的现代魅力[J].名作欣赏,2007(13):65.

[5]张永军.徐志摩《沙扬娜拉》赏诗[J].语文天地,2008(19):8.

[6]何希凡.妙在爱与非爱之间――从《沙扬娜拉》看徐志摩的诗艺启示[J].名作欣赏,2007(13):60.

[7]杨晓林.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艺术手法探微[J].名作欣赏2005(12):28.

[8]赵颖.文本细读与新诗教育――以徐志摩《沙扬娜拉》解读为范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206-207.

[9]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2-243.

[10]吴彦.现代汉语诗意美的呈现――徐志摩《沙扬娜拉》赏析[J].学理论,2009(2):71.

[11]张发安.《沙扬娜拉》意蕴之我见[J].名作欣赏,1986(2):124-125.

[12]陶c萍,孙善清.青春的甜蜜忧愁――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解读[J].名作欣赏,2005(16):92-93.

[13]【美】期坦利・费什著,刘楚安译.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43.

[14]【美】查尔斯・E・布莱斯勒著,赵勇,李莎,常培杰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6.

[15]方维保.沙扬娜拉未必不是日本女郎[J].博览群书,20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