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媒体论文

新媒体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媒体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媒体论文范文第1篇

1、积极利用新的宣传渠道无论新媒体时代渠道如何变化,“内容为王”的原则始终不变,传统文学期刊仍然要积极尝试使用新媒体宣传自己,强化品牌。2008年7月,《中篇小说选刊》新浪博客正式开通,随之经过数年的发展,《中篇小说选刊》已形成博客、微博、微信、官网四方互动的宣传展示模式。在进行内容推送的同时,要逐渐互联网宣传战略中求新求变,创新思维。诸如,2012年,《中篇小说选刊》制作并了首个图书宣传片;2014年5月,《中篇小说选刊》举办评奖历史上首个网络直播颁奖会。本届颁奖活动首次采用网络直播颁奖的办法向全国直播,这是传统文学杂志与互联网牵手后的创新尝试。活动全程受到包括全国众多文学评论家、文学刊物、读者的关注,至6月3日止,新浪微博直播话题阅读量达到302.1万。

2、积极探索新的发行模式发行量是考量一本杂志的重要指标之一,互联网的出现让宣传效率成几何级数增长,同时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让产品营销大大拓展了渠道。2011年6月,《中篇小说选刊》杂志淘宝官方网店正式上线。微博宣传和淘宝销售相结合的模式,很快打开的杂志销售的新渠道。2014年,微信销售平台的功能逐渐完善,目前《中篇小说选刊》的官方微信正在尝试通过微信拓展杂志发行。

二、文学杂志的数字化生存:搭建自有阅读平台与作为优质内容提供商的平衡

目前,文学杂志在互联网生存策略较为单一,基本上是作为各大网络阅读平台的内容提供方。传统文学杂志应该逐步摆脱单纯内容提供商的尴尬地位,尝试运营自有平台,逐步向数字化转型。传统文学杂志搭建小说阅读平台作为文学杂志的数字化生存策略,是基于目前互联网小说阅读的现状提供的三个前提:

1、网络文学阅读经过十年发展,用户对内容品质的要求正在逐步提高。网络文学付费用户比例的逐年提升,这一事实可预期,用户对于所购买的文学阅读内容的品质要求必然也在逐步提高。针对小说而言,大多数的文学阅读网站普遍存在的一种弊病即内容同质化和快餐化现象史无前例的严重。小说阅读的本质决定其无法长时间保持低端运行,这也将成为促成文学网站尤其是小说阅读转型升级的因子。

2、现实题材的小说仍然相对受到追捧。目前的情况是,在很多大型的垂直文学阅读网站中很难读到现实题材的小说,数量少、品质低;

3、目前网络小说阅读给人的印象总体仍然停留在“怪力乱神”的低端局面中,高端品质感受的小说阅读网站难举一二。2014年起,《中篇小说选刊》开始搭建自己的数字化阅读平台。其品牌定位为严肃文学的小说阅读门户。其特征表现为题材多样化、作者专业化、阅读品质化、网站垂直化。平台以提供现实题材为基准的多样化小说,坚持提供精品小说阅读的思路。以区别现有小说阅读网站作品杂乱、品质无保证的现状;平台作者均为专业作者,除一批已在读者中有超级影响的作家外,侧重向70、80年代的相对成熟的作家作品倾斜。尤其是一批自带粉丝群的年轻作家群体,应该是重点发展的对象。除内容质量的高品质以外,整体的阅读体验也需要高品质化。更为重要的是,做好搭建自有阅读平台与作为优质内容提供商的工作之前,传统文学杂志还需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认真处理作品的数字版权签约问题。据笔者了解,现有的文学期刊并没有与作者签订符合法律规范的数字版权协议,而这将是制约文学期刊互联网生存的重大瓶颈。

第二、逐步建立数字产品的营销团队。相对于内容和技术,营销能力将是更加制约传统文学杂志数字化生存能力的短板。帮助内容编辑转型成为营销人才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新媒体论文范文第2篇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谓之为“新”。在网络信息时代,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的魅力和力量,进而为人们所推崇。在高校,新媒体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流行。当前,为提高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乃至区情教育的有效性和师生参与度,高校纷纷应用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技术比较敏感的高校进而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推进校园媒介的跨界融合,借助移动传播、网络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加快校园媒介融合的战略布局。高校新媒体传播主要还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上。在应用化操作层面,高校更多的是集合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网络终端的优势,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覆盖、整校推进”的路径开发社交平台,网络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期望实现校园传播的无缝对接。其中,客户端通常分为电脑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电脑客户端主要基于windows、MAC、unix(linux)三种主流电脑操作系统,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安卓)、ios(苹果)、windowsphone(微软手机)、Symbian(塞班)等系统。此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介的推广应用是高校在新媒体浪潮中或被动或主动的一种行为。但随后人们发现高校新媒体并没有显示出无往而不利的局面,技术高地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产出。事实上,如果只注重技术,没有师生的广泛参与,没有用户的极速顺畅体验,没有去中心化的思维,校园新媒体则会流于形式,只剩下空洞没有反馈的呆板宣传符号。只有开放、互动、快速迭代,符合校园年轻人体验的媒体才能得到广泛响应,凝聚了校园自媒体、校园拍客、播客、创意者的传播符号才能凝聚人气,积累用户。

二、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一)用户思维:先圈住师生群体,再谈内容传播

工业时代,我们强调围绕产品进行流程再造或者销售推介,这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高校就是学校定制好所谓的“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红色文化的传播。即便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依据学生反馈,从而修正教育模式或者传播模式和技巧。但这里面潜在的逻辑还是有好的内容就会有好的结果,还是以内容为王。这和工业化思维是一个版式———围绕产品而不是用户去进行整合传播。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都有麦克风”。新媒体具有互联网式的全景观和距离感,“全连接和零距离”的特征要求高校新媒体传播的思维模式要与之呼应。高校不仅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实现“以师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链条,集师生之智,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整合、推介到区情教育的线上线下互动尽可能地让师生卷入到新媒体传播当中。积极卷入到高校新媒体传播体系中的师生,已经模糊了传者与受体的界线,同一个议题在新媒体的互动中不断深化和夯实,使之有了立体感和即时性。这种传播模式让师生与新媒体之间的粘性不断增强,媒体的社会也进一步拓展。师生群体不仅参与,而且不自觉地成为传播中的一分子,“粉丝经济”开始呈现。师生群体已经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内化为一个或者多个社群,圈住了这些社群也就圈住了用户,从而内容传播水到渠成。校园思政工作者可以尝试把利用和培育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用户粘性作为最核心的基础,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出发,巧妙融合社交媒体来整合高校传播链条,完成理论宣讲、舆论引导阵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构建。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桂电在线”、“微博协会”、“数字海棠杂志社”等8个新媒体社团十分注重校园热点的响应速度,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体验,极大地颠覆了传统校园媒介反应迟缓的弊病,每到学生就业招聘时期,手机客户端向每个用户推送招人单位、要求等学生关注的内容,当学生还在家过春节时,学生的个人课表等教学安排以及开学提醒就发送到了学生的手机,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平台思维:开放共享,再造新的高校媒介传播生态系统

大多数高校拥有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主题网站、橱窗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通常思政宣传、新闻播送的采编流程是采集素材、编辑校对、传播输送这三大步骤,校园传统媒体包揽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两大环节。当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后,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了媒介融合,在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有了更多新的模式。作为受体的学生很多时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区情教育、校内外热点新闻的内容生产者,实现了媒介传播的流程再造,其模式为师生生产内容———全媒体校园平台整合传播———更多的师生消费内容。在这个框架之下,内容的生产重心出现了转移的倾向。校园新媒介的平台思维,即高校自身搭建的连接师生的媒介网络不强调该网络化平台本身的价值,而是专注于提高该平台对师生的吸引力,最终该平台的价值是通过满足师生对资讯的需求来体现。当平台成为“新的生态系统”的时候,很多师生就聚集在该媒介平台上,平台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教育等功能。新媒介只是该平台上的若干插件,根据需要进行插件的取舍,进而进行思政教育或者整合传播。比如,顺应新媒体而开发的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目前有上千家高校在平台上注册,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文化、校报形象的展示与交流。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手机报,让苹果、安卓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原汁原味地阅读校报。平台有电子邮局,能够将高校报刊同步自动免费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校友、领导、家长的邮箱里面。此外,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与新华通讯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显著位置进行了相互链接,其中展示的报刊能够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浏览与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理念上的突破。目前,高校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多是以全媒体平台的格局展现,全媒体平台不仅反映了新媒介的技术通道,更多的是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道,以开放共享包容的态势,投入到传播渠道上来,主要表现为不断延伸媒介的触角,优化访问速度和反应时间,提供不断迭代的软件功能,创造新的资讯共享方式等。在免费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吸引庞大的用户基数。通过师生用户的群体性汇聚,构建新的媒介生态系统,从而在其中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思政教育。

(三)跨界思维:协同创新,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

新媒介之所以新,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新,更是给人们提供了多角度、多视野考量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媒介的协同创新正是在跨界思维之下进行的交叉、跨越。新媒介在发送迅捷、数据驱动、热点扩散方面占尽天时地利,但在深度研讨方面未必比传统校园媒体来得扎实。因此,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校园媒体,而是要寻求两者融合之道。高校管理者和媒介研究者也发现,大量的师生在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是自发创造话题,提取新闻热点,然后发散状传播。这无疑是自组织的传播行为,但当这种内容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影响传统媒介对内容的跟进。因而,要取得稳定和宣传的效果,高校媒介机构要在线上主动参与新媒体自组织,线下利用传统校园媒体对事件进行宣讲,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传播局面。这是基于新技术支撑的结果,这也是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各种互动模式是师生潜在诉求的集体释放。在某种层面上,新媒介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的选择运用,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嬗变。新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交相呼应,互为补益渗透到高校理论宣讲以及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结语

新媒体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设计;信息传播;传播媒体数字技术

一、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兴起

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艺术设计领域的变革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成为艺术形式繁荣的发展动力。在整个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医学和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为素描、雕塑提供了重要的创作理论参考;几何与透视学的发展,为绘画提供了符合人体视觉原理的透视理论;颜料化学的进步,为油画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层次的颜色表现空间;光学原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印象派画家遵循光学的原理,分析和组织物象的各种关系,同时光学应用的研究还促成了摄影技术的诞生,从而对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切都体现着科技对于艺术的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0世纪以来,科技对艺术的影响变得更加强烈和迅猛,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创造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上世纪80年代初,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成为现代尖端的视觉表现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现在电视、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等大众传播媒介和视觉艺术设计领域之中。计算机图形学的出现,被称为第三次图像革命,其意义甚至大于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的前两次图像革命…。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数字艺术设计”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它融合了“艺术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生的艺术形式,关于新媒体艺术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先驱罗伊·阿斯科特(RoyAscot)说:“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从国际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化“设计”的诸多称谓及科学内容的设定来看,数字媒体艺术主要涉及到视觉艺术、人机界面、信息传播、多媒体、数字网络、动画、广告、游戏、虚拟环境,虚拟产品设计等,其主要范畴都在2l世纪数字化“设计”的“数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较明确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基本内涵和范畴。

进入2l世纪,全球范围内以新媒体、数字影像、CG特效、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内容创作行业已经成为当代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在美国、日本其产值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工业,而韩国更是将游戏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业作为立国之本,并已成为韩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目前全球数字内容还在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扩展,而这个产业也必将成为中国最具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在未来的几年,数字媒体创作人才将是市场需求的热点。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将需要20万工业设计师和l5万动画设计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环境和人才需求,国内数字艺术设计却是刚刚开始兴起,还未建立完善的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导致了设计产业所真正需要的核心职业设计人才匮乏和新媒体艺术设计在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产生。

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是对传统的艺术设计的伸展和丰富

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的出现,使得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所涉及的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拓展。网络、数字电视、互动媒体、交互游戏、虚拟空间等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质,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范畴受到突破性的冲击,数字载体的发展极大地延伸了视觉传达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在当代数字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的设计理论和美学理论就显得非常薄弱。

新媒体艺术设计理论和美学范畴继承了部分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体系依然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在艺术理论基础上有几个方面是共同的:1.首先都要满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2.美学的审美理论基础是相同的。3.设计的理论法则、平面视觉创意法则等是近似的.设计和表现的内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数字媒体设计过程中满足功能、审美需求,符合美学、设计法则,运用数字媒介所特有的声、光、电以及人机互动的特点来更有效地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认为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内涵和特征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进一步丰富。

当然新媒体艺术设计是时代的产物,它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它的表现形式更丰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备科学性、时代性,因此在新媒体设计中还需要创新的传统设计理论体系,必须根据其信息传播的形式、媒介以及传播的复合性、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的数字化等特征来完善提高这一新兴学科。

三、目前数字艺术设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艺术设计及其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内外视觉艺术设计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跨学科人才的知识分离化现象严重,其次是人才需求和教育模式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教育体系在设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极分化现象。

以上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认识新媒体艺术设计和培养数字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首先是认识的问题,数字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大致可以归纳三个大的方面:①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②数码新媒体艺术设计(包括网络、多媒体、电子产品、动画、游戏等方面)。③非商业化艺术类数码艺术创作在平面、环境等一些学科方面,数字技术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在广告、新闻等方面它是传媒的载体和形式,或是一种工艺和创作手段。④数字媒体设计是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型学科,同其他的艺术学科相比,它具有实用性、时代性、跨学科和复合性的特点。对于新媒体艺术需要有新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还保持原有对艺术类理念的认识,它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也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正确地认识理解和探索新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对于数字艺术设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是人才素质结构的培养问题。数字艺术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结合的复合型学科,培养和训练既懂得艺术设计规律,又懂得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能操作相关应用和后期制作软件的数字艺术设计人才,已成为当今数字艺术设计产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课题。数字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都是社会急需的,但是需求的比重却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和创意人才的教育目标。

最后就是培养对象问题。随着普及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到艺术类学科,随之而来就产生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专长的相互矛盾的问题,学生的综合修养和知识结构错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和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种现象在艺术类院校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考虑数字媒体教育不要只限于文科的艺术类学生。

四、根据新媒体艺术的特征来完善人才培养

为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新媒体艺术人才的培养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在人才培养院校建立各个学科间的交流和资料的资源共享、学科间的优势互补的教学体系。2.开设学科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学习教学的立体化平台。这样有利于形成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培养扎实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熟练的数字工具操作能力、充分利用各方面有用的信息资源。3.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建设教学资源立体化平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传统艺术教育与现代数字技术教育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4.同时为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更好师资环境,更好的保证教学质量。5.加强教学体制在选材阶段就提出相对较高标准,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选材将更符合新媒体专业对培养对象知识结构的要求,就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发挥社会和院校之间的各自优势,可以更好的解决数字艺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数字艺术人才。当然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既不能只埋头研究教学的建设,也不能只是应付市场的需求。

新媒体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视觉传播;新媒体;创造性思维;知觉的尖锐化

Abstract:lateof20thcentury,theappearanceofdigitalmediahascontinuouslychallengedandfulfilledthetraditionalvisualcommunicationmodel.Thecompetitionofvisualcommunicationbecomesmoreandmoreseriously.Ithasbecomeacommonsenseanderatrendtosurvive,develop,andadvancewithinnovationinthedevelopmentofvisualculture.Thethesisanalyzedthetimebackgroundofvisualinnovationwhenitproducedasasocialphenomenon,andtalkedaboutitsexpressingform,essentialmeaningasvisualsignalandspecificwordmodelandgrammarregulation.Creativethinkingwhichisthemainbodyofvisualinnovationhasfounditspositioninthebigjointingenvironmentofthenationalandworldculture.

KeyWords:VisualCommunication,NewMedia,CreativeThinking,QuicknessofSense

引言

视觉传播竞争日趋激烈,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经成为当今视觉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从过去到现在,视觉在人类接受资讯及心智活动上的影响力,并没有因时代推移而有任何减弱的迹象。尤其从目前多元化传播手段不断涌现,色彩化、大量化、数字化印刷及数码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事实,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是更趋视觉符号化和更有赖于视觉沟通的世界。

视觉传播(VisualCommunication),就是以视觉可以认知的表现形式传递信息的过程[1]。不可否认,我们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了一个视觉传播的时代: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传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2]视觉传播是以人为起点,通过媒介把信息传达给人为终点的过程。视觉传播是运用视觉符号和符号系统来构成独特的视觉语言,用来传达有效的信息,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可视性。人们通过视觉的认知,在瞬间便可对信息做出解析。同时,视觉传播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信息传递方法。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学会了用火、岩画、象形文字等可视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当今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它以文字、色彩、形象、空间等作为视觉基础元素来进行表现,它力图将一切已经完成、存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语言文字代码和印刷媒介重新熔炼整合,从而实现人类文化艺术全面视觉化的宏伟目标。视觉传播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将特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在现代社会,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在各个领域发展并运用。

一、新兴媒体造就视觉样式的丰富性

随着20世纪末期数字化媒体出现,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新兴科技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播形式。与此同时,也使视觉传播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媒体语汇极大丰富。

200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艺术与科学——国际数码艺术交流展暨学术研讨会”上,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互动作品《吹皱一江春水》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互动情境:观众向输入设备吹气,悬挂在墙面上的一幅中国山水画中的水塘便会随气流的长短、强弱泛起阵阵涟漪,观众在与作品的互动中得到了巨大的与自身密切相关的理解和创造的愉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在展厅门口打了一口“井”,这口“井”把数码艺术展览现场和上海城隍庙连接起来,两边的观众可以通过这口“井”进行面对面的实时对话。[3]新兴媒体的应用不仅带给人们全新的视觉感受,在视觉样式的扩展和应用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无止境的可能性,还导致了人们不同于以前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意识以及时空观念等。人们把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信息传播媒介称为新媒体,而将以数字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与传播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和思维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新型艺术形态称为新媒体艺术,例如三维动态图像、多媒体、数字电影以及其他的视频领域所进行的创作。正如右图是数码艺术家法亚兹·雅弗瑞的一幅作品,他用平面和3D电脑软件为我们创作了一幅奇幻美妙的超现实主义情景。借助电脑强大的图像制作功能,熟练掌握其技术,创造出人类的一种新型的虚拟性的审美体验,带给人们不同以往的视觉感受。

自从1995年皮克斯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部纯三维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以来,几乎每部三维动画影片都是“票房炸弹”。从《玩具总动员》的1.92亿美元,到《怪物史瑞克》的2.67亿美元,再到《海底总动员》的3.39亿美元——三维动画影片的票房可谓节节攀升。《怪物史瑞克》中那浓密的森林、绿油油的草地和《海底总动员》中那奇幻的海底世界,三维动画所带来的惊人的视觉效果,是二维动画无法比拟的。三维动画依赖的CG(computer-generated)技术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需要完成建模、动作、渲染等步骤。除了视觉效果“逼真”之外,与传统的二维动画相比,三维动画还具有许多突出优势:它不受帧数的限制,在模拟动作灯光都设置妥当的前提下,渲染程序可以自动产生足量的画面,使影片看起来如同现实一般流畅自然;在着色方面,三维动画的渲染步骤是一次性的过程,不必再像二维动画那样逐帧着色,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

矢量绘画在广告中的运用使得设计师们不再依赖图库或者是摄影技术,并且它可以任意倍数的放大或缩小画面且不影响画面品质。同时夸张的色彩组合,恰当营造了时尚、前卫的氛围,很能够吸引目标受众的眼球,既体现出了原创性又有很强的表现力。下方左图是carven2004最新产品的时尚插画设计,这样的设计作品在色彩构成细节处理以及信息的传递方面都给人以时尚的气息;右图是人物插图,凭借数位板加上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可以制作出有质感和深度的人物图像。

国际著名的设计公司Tomato对于当前的视觉表现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创造一些人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并使它独具审美。”他们希望改变传统观念中,例如将品牌这样的一种形态视为静态展示形象的做法,希望通过尖端技术来呈现设计概念,并创作出动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与时代及世界相对应的新形象,他们认为静态的媒体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世纪的需求了。而其为Nike、Sony公司设计的推广短片更进一步证明了视觉传播的新走向。

上图是两幅有关Sony的音像产品的平面广告。广告中以卡通式的音符陪着广告人物跑步、林间休息这些非常常见的生活片段来显示Sony的音像产品使随时随地的感受到音乐的韵律,突出了其产品携带方便的优点以及Sony公司注重消费者感受,“消费者第一”的企业经营理念。无处不在的广告为了获得特定的功利而孜孜以求于所谓的“即时结论”,即让人们立即明白刺激的意图,所以须用释放信息的形式来追求视觉刺激的即时效果。

再来看看“大地艺术”的兴起。虽然国内有许多批评家对于张艺谋的电影往往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张艺谋在运用各种手段对艺术的表现上有着独特的天赋。从电影色彩的追求到《图兰朵》现场表演的现场环境运用,他无时无刻不在动用各种元素刺激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屏幕有限、舞台有限,而天地无穷。自从张艺谋找到大地这个巨大的画布后,他一定会对于可调动元素的丰富而沾沾自喜。江水、远山、树林、渔船……都可以作为道具供组合出不同的画面。加之强大的灯光辅助,一切色彩的运用都是那么有条不紊,激动人心。当我们把视线从漓江拉开,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国内众多的现场活动中开始运用更多的视觉效果塑造独特的大地形态。比如上海APC会议水幕电影开幕,2004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等,其背后都是各种高科技手段的支撑。

[page_break]

二、对视觉传播的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的再思考

科技的进步,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孕育着各种新的视觉样式的形成,视觉表现方式也将更加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怎样造出完美而又不同与以往的视觉样式呢?怎样重构新鲜、实在的视觉阅读方式?怎样应用新手段和新技术条件创造新的符合人们新审美精神的新图像?怎样制造“知觉的尖锐化”,来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这都需要对视觉本身及其传播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视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主要的途径。

人类之于世界的直观面对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人类与世界的感官联系的必然性,决定了感觉经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在获取感觉经验方面的作用地位又存在着巨大差异。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动用。科学实验表明: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人类获取信息总量的70%,听觉占20%左右,其他感觉器官的获取量仅占10%,视觉在整个感觉器官中显然居于主导和基础地位。这不仅因为“看”的感受和方式是人衡量现有生存环境,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主要标准和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而且人类一切有目的而非盲目的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经验的获得都必须有视觉的指引。

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从认知开始的,没有认知就没有一切。因而认知是决定视觉传播的第一关,也就是说成功的视觉传播必须是首先易于认知的。日本庆应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小谷津孝明指出:人根据感知处理信息的种类和程度,进而左右记忆。也就是说感知决定人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和接受到什么程度。[4]不同的视觉传播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它可以强化或减弱对事物的认知度。成功的视觉传播可以使信息快速、准确、完美地被受众接受,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任何视觉传播必须以接受者的注意为前提。高信息量的视觉符号会比低信息量的符号更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注意。低概率的视觉形象比高概率的视觉形象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视觉传播中,如果要获得目标受众的关注,就需要以与外部认知环境相对而言的低概率外观形态来实现这一意图。通常说来,新奇性是信息量大小的标志,它往往与接受者的关注程度成正比。以报纸为例,与文字传播相比,图片在传播中的最大特点是瞬间性和直接性。因为图片可以在一瞬间让读者直接地接受到相对完整的信息。美国韦伯州立大学的希乐·约瑟夫博士,所做的一项关于读者浏览图片时眼球运动轨迹的实验表明,读者在看一个报纸版面时,首先看的是图片,然后是标题,最后才是大块的文章。而且读者浏览一张图片所用的平均时间只有0.71秒。根据图像在传播中的视觉、感觉、知觉三个认知阶段:1.视觉阶段。读者对图片的感受是从眼球开始的。按人的生理规律来说,大的、鲜艳的色彩、线条有纵横感的照片,显然更容易抓住人的眼球。这就是我们选照片时所强调的视觉冲击力。2.感觉阶段。读者的注意力从图片的形式转向内涵,图片的信息量越是丰富,图片中蕴含的具有情绪感染力的人性因素越多,吸引人阅读的时间也就越长,传播效果越好。3.知觉阶段。这也是读图的最高级阶段。在获知图片的内容之后,读者结合自己的文化与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对图片展开深度理解。而能够让人过目难忘、再三回味的照片,总是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含有某种象征的意味,拥有一些可以跨越文化差异的、属于人类共性的因素。随着报纸越来越厚,事实上,0.71秒的读图时间也许还将进一步被缩减,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报纸在发表图片时,就要尽可能地选择那些能够在0.71秒内抓住人眼球的图片,否则就是无效的。因此,注意是信息与人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视觉信息的信息量与注意程度成正比。

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的视觉形式日益显得麻木,而对于具有高度视觉刺激的表现形式则表现得更为灵敏和易于接受。视觉艺术不再是特权阶层的精神盛宴,也不是传统美学价值观的再现。视觉创新已成为联接理性与非理性、己知与未知的形质各异的桥梁,成为了一种边界更模糊、材料更新颖、手段更综合,在视觉经验上直接挑战极限的实验性生活方式。

三创造性思维主导视觉创新手段的运用

视觉传播在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所赋予的特殊的思想空间,但有一条思想脉络似乎是自古至今一直延续着的,这就是创造性。它在不断变化和渗透交融。形式---反形式;目的---游戏;有意---无意偶然;等级秩序---无序状态;整体化---解构;距离感---参与;选择---组合;形而上学---反讽;确定性---不确定性。每一种都有存在的可能,而其间的正是视觉创新手段的无限空间。好的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5]

创新,体现着创造能力,超越意志和追求变化的愿望。所谓“新”,有着相对于历史的、传统的、过去的不同的和变异的涵义。创新,具体而言是对所要传递信息的主题内容、表达形式所进行的创造性构思,它并非哗众取宠和故弄玄虚,而是将美与实高度凝炼,达到利于视觉传播的目的。因此,创新将显示出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自我更新的活力和视觉传播者个体的智慧才能。在这个意义上说:视觉传播多样化的体现,除了其价值观念、审美取向打上现代工业文明、信息网络文化烙印的丰富性之外,不同地域文化的丰富性,不同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艺术形式自身在当代的丰富性,三者是重合的。

视觉创新需要整合传统资源,融入当代观念,并把时尚文化贯穿其中。当前,传统文化在视觉表现中运用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特别是书法应用在视觉传播中,从而使整个视觉作品调古朴典雅、含蓄深邃,既具现代感又有浓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与此相应,中国式吉祥图案的运用也获得了大家的视觉好感。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适用于传播现代人的美好愿望。最著名的是北京2008年奥运的标志,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形象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全新的视觉形象来表达,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传承和发扬,也使当代视觉传播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视觉创新,不在于与众不同,因为杂乱无章的与众不同实在没有意义,也不会有好的正面效果,可取的创新意识在于一种能承受某种主题的与众不同。不依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的各个可能性,在大量的可能面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可能,提炼、挖掘、深入、完善,找到回答问题的最好答案。高质量的视觉传播形态应该是扎根于社会背景的基础上的适当创新,或者是激发受众的潜意识,提升其审美能力。在广告传播中,当商品具有独到的特点时,更需要依托好的表现形式,由于商品本身已具有竞争上的优势,若创意表现杰出,便能一举成功。例如微软公司的一系列的平面广告,用卡通式的笔触在原来的画面上添加几笔,从而使原来的画面展现出不一样的意境。不仅凸显了微软在电脑上的优势,还表现出微软让你随时随地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让你的能力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视觉创新以创造性思维为先导,寻求独特、新颖的意念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以独特的阐述方式说明信息内容,引起人们关注、产生兴趣,从而对该视觉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创新,能使我们的视觉形象避免平庸,或与别人类似而不能有效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同时,视觉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视觉创新不仅指观念上有所创新,并且在使用媒介和材料上也有所创新。

在视觉形象的创造过程中,对贯用材料的表现运用上进行思维与观察方法的转换,从而达到对以往熟悉的材料转化到一个陌生新异的视觉理念上来。许多视觉形态开始运用声、光、色、人体等媒介来重新构置自己的创作,以表达目前人类业已存在的焦虑和不安。美籍韩裔艺术家白南准在1993年完成的《电子高速公路:比尔·克林顿偷了我的想法》一共用了313台电视机,使之排成一面墙壁,充分调用的闪烁不定的霓虹灯和管线,充分展示“当代生活图形的数据库,从政客到街景、流水线、时装展示、明星作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甚至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将电视媒介文化的各种碎片无序地编织在一起,似乎作者叙说的不是媒介泛滥的社会现实,而是面临生存的危机和社会灾难”[6]。新媒体的运用所带来的视觉奇观至此已经非常清楚地展露无遗。2003年12月13日、14日两天,台湾著名影舞表演印象团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上演了一部新媒体艺术作品《非爱情故事@梦》,它以时空穿插的方式安排剧情,描述人生追梦的过程与必须面对的现实,整场演出以舞蹈和电脑动画影像为主体,并在真实的舞蹈与虚拟的影像飞驰共舞的那虚实相加的超现实背景之下,让舞台下的观众犹如身处梦境;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情节的串联都充分凸显了新媒介的作用和角色。再来回顾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激光投射的DNA影像和美仑美涣的场景。上述事例虽然远远不能概括新媒体使用所带来视觉感官上的不同,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新媒体艺术审美趣味的特征。它往往将众多媒体的艺术元素有机整合,产生每一独立媒体单独所不具有的新的意义。其次,新媒体将不同媒体及其造型及传播机制的应用功能有机整合,产生更为强大的综合艺术功能,例如,将多媒体的虚拟现实功能与互联网的远程传播、实时互动功能有机整合,如远程现场演奏会、互动式展览会、全球化的网络舞蹈等等。再次,新媒体改变了艺术存在的环境模式,并将导致人们审美意识的深刻变革。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们现阶段在关注“城市的视觉创新”这个新话题。而城市视觉的改变也是城市策划的主导因素。从现在城市视觉创新的发展阶段来讲,整体而言,中国现在城市的视觉创新我觉得正是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也算是一个初级阶段。单纯从绿化的角度来衡量城市的视觉并不是一个万全之策,视觉创新的内涵是多样的,视觉的概念也是宽广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视觉的范围将更广,更辽阔。

注释:

[1]何洁等著:《广告与视觉传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第120页

[2]引自孟健著:《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一文

[3]参见《美术观察》,2004年第2期,第28页

[4]何洁等著:《广告与视觉传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第9页

新媒体论文范文第5篇

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变化,必然会使受众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微妙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正是由于新媒体的本身特有的秉性使然。马克思认为,认识过程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能动的反映客体的过程。人们是在使用工具的实践过程中,认识自己的思维特性,甚至是认识自我本身。依靠客体的改变而认识自我。换一句说,客体是主体的认知反映。第一,交互性,使得受众的个人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受众不断的参与到信息制作,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我意识增加。自我主体意识提高。作为每一个信息发源者的受众,受众都认为自己是信息的主动者,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受众者。第二,传播方式的分布式,事件在网络上的出现“热”,不是一个人的作为,而是群体的共同关注。每一个人在网络中占有一个节点。不同的节点共同关注一个相同的事物,便会涌现出一个“热”事件。也就是说,即便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主动性,但是分布式的思维让受众认识到自己只是群体中的一个节点,而不是全部。从消极层面看,受众会在日益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感到无所作为。否定其自身存在的意义。从积极层面看,受众对分布式思维的认知,有助于对其自身的思维的深度认识。第三,受众的不在场,对发生在空间上更广泛的、在物理距离上更遥远的、在时间上不受限制的事件有了更多的关切。从事件影响的本身来看,使得其发生的波及面会更广泛,更迅速,更真实。而反观受众,这是受众心理往外界事物的一次巨大的延伸和扩张。反映人的内在精神体系不再局限于此在,实体与精神的脱离感,同样可以影响到其对他物的情感增加。然而,长期的面临各种事件的变化,实体不在场的体验过多,俨然使受众的切身感受性降低。在最低限度内,会形成一种网络的集体冷漠。第四,新媒体信息的海量化,从二元视角可以看出,客观文化①的不断增加,使作为主观接受者的受众,很难全部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所有信息量。甚至让受众感受到这是一个沉重的信息压力,来不及去理性思考每一个信息的正确性、价值性和有效性。以至于受众群体从心理上感觉到更多的信息无助。走向极端的受众有拒绝新媒体。例如:使用非智能手机,回归以往的简单手机类型。诚然,也可以看出对新事物的接受,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体有着不同的反映。科学技术的前进,无疑是时代的潮流。总之,新媒体的沟通方式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产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如此的缓慢与微小。很容易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变化。只有当我们在反思历史事件的影响因素时,才会去寻找使这个时代进步的原动力。新媒体的沟通方式的应用首先将改变受众群体的思维方式,影响其心智的变革。进而在变革的基础上,对所处的生活世界,作出自己的个人事件,而这些个人事件的集聚爆发,必然会使生活世界换上新的面貌。最后,也是因为部分人的心智变革,使新媒体得以诞生并应用,但其本身不必然会带来多大的影响。

二、受众群体心智的变革

心智的变革,究其本质而言,是在思想的基础上思维方式的变革。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并不是形而上学式的逻辑推演。而是变革的主体——受众——在创造和使用新工具,特别是与其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工具。正因如此,新媒体的应用是在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重要媒介。受众群体心智的变革,并不能够从其内在心理得到明确的把握,而是通过心智模式下的外在表现的变革所反映出来。笔者从自我、群体以及思维三个方面作出分析。

(一)受众的自我意识的变革机制考夫卡①认为,世界是心物的。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field)。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人类的心理活动却是两者结合而成的心物场。[4]作为新媒体的客观外物在受众生活的各处是息息相关的。个体对面临的客观事物,是以心理投射作用对自我意识的反映。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把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无形地映射到客观事物的改造中。不可避免的客观事物的变化正是反映人们自我意识的变化。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重要的意识形式。在一般意义上,自我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5]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詹姆士认为自我意识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第一,物质自我的变革。个体的物质自我的产生不仅仅是从自己本身的躯体、性别、体型和容貌等生理物质上所表现的情感体验和心理的意向性。而是从新媒体所提供的符号化信息,获得更多的自我感受和意识的形成。第二,社会自我的变革。不再局限于对静态的自我隶属于某个国家、民族和阶层。也不再限制于自己对自身在群体的中的地位、名望以及拥有家庭、亲友等意识。新媒体沟通方式产生的分布式的思维,个体将自身视为居于动态的个体化的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对待社会中的其他任何个体均是这个网络下的统一节点。这就对社会民主化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和自我觉醒。第三,心理自我的变革。关于心理自我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受众个体的自我反思性上面。受众个体被网络媒体的特性的不断深入影响,网络的分布式思维便会形成在个体的心智模式。同时也是对其内在心理的反思而得出的产物,思维方式的转变带来的首先就是自我心理的转变。思想这一问题的变革,不是思想本身,而是个体对外物的改变中体现其思想的变化。人类大脑统领四肢,但其完成一个生命运动,依旧是要依靠四肢的动作完成去投射出大脑思维对其作出的反映。在使用新媒体这一工具的过程,必然会引起使用者对其自身的反思。这种反思将会增加人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加深对外物的思考能力。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类认知能力的不同,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实践的分工。那么分工的本质--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不同使得人们的认知发生重大变化。

(二)受众的群体心理的变革机制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是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的。人们总是作为群体的成员而存在。群体是个体的共同体,个体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进行共同活动、相互交往,就形成了群体。个体通过群体活动参加社会生活,成为社会成员。个体不仅属于许多群体,而且在不同的群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形成独特的个性。在新媒体没有诞生的社会里,媒体仅仅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终端,而新媒体的出现,将原来潜在着的有着共同兴趣,有着相同或相似特征的受众,成为现实群体的一个重大延伸。这是群体形态的延伸。这就是一种群体形式的变革。在物理距离分布于各处的个体,通过忘了联系在一起,自由而民主的表达着自己在群体的作用。最重要的变革在于网络化分布式消除了群体和个体之间的矛盾,通过网络结构将群体与个体在思维上融合在一起,企图突破群体与个人的二元对立思想。这是在现实群体中很难办到的情况。一般来说,群体心理有着四个方面的特征:认同意识、归属意识、整体意识和排外意识。而在新媒体的的深刻影响下,群体这四个意识虽然有,但是逐渐会消失。网络化的分布式将会形成统一的群体,而有着统一受众组合的节点共同汇集而成的大群体。即使在形式上,有着各自的小群体,但是在内在心智上是一种均等化和同层面化的意识。相互的区分度将不再被一些外在特性所局限。这就是新媒体沟通方式对内在心智变革后,在网络受众群体中留下的印记。

(三)受众的思维模式的变革机制在传统媒体领域的生活世界中,受众无法在更大的世界范围内得到其本身的意义。或者说,受众本身也不会去思考这份意义。当新媒体的诞生并不断的应用于普通的生活中,便多了一份意义。作为网络社会中的一个节点--受众个体—本身是无意义的。丹尼尔•丹尼特②说“有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东西,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意义正是通过其分布式交互涌现出来的”。我们获得这份意义正是通过网络媒体的赋予,对人类思维的网络化,分布式的形式的来源,也是通过对网络的应用而得知的。人类心智活动和任何自然进化出的感知系统是由无数“碌碌无为”式的(agent)所完成的单独简单进程组合成的大社会。从脑部关联的互动机制中,涌现出各种心智现象。[6]这种思维的认知,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方面,对人类自身的心智结构同样具备更大的意义。在传统的媒体使用中,很难发掘网络化的思维,更多的是二元角度思维、现象学思维等等。对于心智的变革,网络媒体的应用有着极大的作用。一方面,网络媒体是新技术的成果,是人类心智思维的产物,对于大多数人还只是应用者,只有在不断的使用中,才会被这产物所影响。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和新媒体的普及,让更多的受众的心智产生新变革。对于工具使用的力量,并不亚于对思维批判的力量。通常上,一种意识是通过思维上的批判,转化为意识的物质力量而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同样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思维的新认知方式而发挥作用。受众群体心智变革后,产生新的心智模式就会对生活世界中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作出新的解释。以往我们看待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发展是因为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是怎么到来的,作为当时的英国人,即使是那些正在使用着蒸汽机的人们,也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工业革命来了。经常说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并被推广是工业革命的来临的标志。作为当时时期的每一个个体,都在追求其个人的利益,广泛的使用新的动力—蒸汽机,他们也不会去想自己所做任何事情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改变,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有什么促进作用。而正是由于这些“碌碌无为”式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无数分布式的简单组合或融合,涌现出社会利益,表现出经济的大繁荣,在历史时代中划分为工业革命。在经济学领域里,英国自由经济发展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①在无形中控制着社会中人们的经济活动。每个人()只是追其自身的经济利益,经过无数这样的分布式的组合,涌现出经济现象,实现了社会利益的发展。然后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无数组合并涌现的过程。最后,出现在网络时代,信息就是一切利益的根源。新媒体的沟通方式为信息的编制、传送和接受等作出巨大的变化。我们正是对这个时代的反思作出了一些思考。

三、结语

新媒体论文范文第6篇

1.微博传播的特点

在新媒体的发展中,微博的诞生是其重要的转折点。微博属于裂变的传播形式,其传播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是史无前例的,颠覆了人们传统的传播习惯,低门槛、新的议程设置、高互动性和随时性是微博传播的主要特征。微博冲击了企业传统危机公关,使企业更加难以预料和控制传播的内容和方向,以致企业在化解危机的时候不能够利用延迟时间的方式。新威胁会随着信息过剩而出现,不断泛化的话语权使信息流更加混乱,导致人们很难获取及时有效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解决危机公关的难度。

2.全媒体时代有效地提升了时代的传播效率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很多用户利用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率。首先,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确保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传播,使公众能够选择多种渠道接收信息。由于全媒体的功能在智能手机中已经存在,人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新鲜事,这就使人们平时生活中的小事向新闻事件演变的可能性不断提升。其次,移动媒体同订酒店、订机票、购物和炒股等增值业务的联系更加紧密,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伙伴,不断扩张了危机的传播链条。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危机

第一,受损事件影响着品牌形象。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内因,如产品质量存在问题、虚假和不实的宣传、企业的负面信息、企业扩展方式不合理等。所以,弄清楚品牌受损事件产生的原因,对分析企业品牌危机成因会带来更大的帮助。一种是外因,如不断改变的市场条件、经济形势的优劣、虚假的媒体报道、相同产品不良影响等。第二,新媒体背景下品牌危机发生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复杂化的传播主体,新媒体解放了公众的话语权,改变了企业品牌的生存环境,这样企业在监控品牌安全时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其次,不断扩大的口碑复制,新媒体消除了沟通中的很多限制,提升了口碑复制的效应,进而造成了品牌的危机。再次,媒体缺少“把关人”。最后,消极的企业品牌竞争。

三、品牌形象设计创新的思路

1.建立危机预防机制

在新媒体环境下,危机会随时出现,因此企业在创新品牌设计时必须建立一定的危机管理机制。首先查找潜在的网络危机,搜寻微博和新闻上的讨论组,防止一些恶意谣言的散布而损害品牌形象,利用信息技术对品牌形象进行正面宣传;将舆情监测工作做好,筑构微博防火墙。积极设计舆论轨道,要将品牌形象宣传同媒体需要联系起来,抓好危机预防管理工作,为创新企业品牌形象打好基础。

2.关注媒体的需求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环境的导向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在某个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中,媒体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选择恰当的目标媒体,了解主流媒体的定位,选择品牌形象目标相同的媒体,在媒体面前彰显品牌的亮点。此外,在对品牌形象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媒体的宣传报道情况要做到及时跟进,以便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3.品牌视觉的稳定与统一

在新媒体环境下,品牌的视觉形象必须稳定、统一而新颖,这是品牌吸引消费者的关键。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首先统一文字,规定在确定了品牌设计之后文字是一致的,并且要根据媒体的需要不断完善;其次,统一品牌的图形,图形要根据新媒体环境的发展情况和人们的需求,呈现新颖之处,这样才能够将具有魅力的品牌形象打造出来。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所以创新设计品牌形象时要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将平稳的视觉想象呈现给消费者,并具有易记、简洁的特征和良好的情绪联想效果。

4.创新企业品牌文化

在新媒体环境下,形象设计创新的内容中也包含对品牌文化的创新。如果企业的品牌文化在时展的背景下因循守旧,必将使消费人群对品牌的认识产生一定的误区,也有可能被一些新颖的品牌取代。所以在创新品牌形象设计时,应该不断更新品牌文化,跟上新媒体环境发展的脚步,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消费观念,进而打造出一个富有竞争性的品牌文化。

5.狠抓品牌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决定因素,一个品牌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中生存下来,就离不开产品质量的保证。不管一个企业的品牌宣传多么响亮,将品牌外观打造得多么动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则很难在新媒体环境下站稳脚跟。因此,对品牌形象进行创新设计应该在保证品牌质量的前提下进行,提升品牌质量也是品牌形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创新点。

6.围绕媒体和消费者需要进行设计

创新品牌设计形象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企业需要了解群众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消费趋势,思考怎样的品牌形象才能够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时刻关注市场中的动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消费者的购买情况进行分析,之后针对具体的情况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同时形象创新设计离不开服务的支撑,服务这种无形的资产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为企业招揽更多的客户,加深他们对品牌的认可程度。同时,做好宣传工作能够使品牌形象为消费人群所了解,所以维护好消费人群是在品牌形象创新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

四、结语

新媒体论文范文第7篇

广播和电视制作的是人们追求的精神产品,各种电台和电视节目也在传输过程中被发送到每家每户的接收设备上。广播的生产率和电视形成的各个环节,从节目的采集编制、播出传输、发射直到接收到观众,都与广播电视技术是分不开的。当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新的发展或是技术突破,都将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1中央电视台

1.2.1建设符合时代和受众要求的央视网中央电视台在新媒体建设方面的最重要体现是对中央网的建设,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和改进。公司自成立以来,央视网一直专注于创造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为基础,以视频为中心的,以互动为特点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特别是在国家大型活动或节日的契机,央视网的搜索和点击率屡屡刷新纪录,成为传统媒体寻求自身发展的成功典范。

1.1.1逐步覆盖央视所有频道的CNTV上线中国网络电视台(简称CNTV)于1009年11月正式成立并上线,它以中央电视台为频道依托,向受众提供包括实时视频,上传,搜索,分享等功能的传统视频网站。从1009年开始,CNTV继续提供包括吃、玩、行、音乐等内容服务,直播和点播服务将逐步覆盖所有的央视频道和国内电视通道。

1.2中央广电的新媒体创意中心发展

1.2.1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世界眼光,开放的态度,内外联合推广,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思想,新媒体,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1.2.1按照市场和观众的要求对广电的节目进行进一步的挑选和突出。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内容、人力和技术资源重新配置资源,合理发挥聚合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

1.2.3所有的电视台节目进行网站播出响应各部门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发展趋势下的要求,认真实践,积极对新媒体发展的部署进行配合。

1.2.4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在市场上积极有效的因素,吸收社会资本,壮大经济实力。

1.2.5在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依靠可以依靠的力量扩大新型媒体的业务实施范围,加强新媒体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企业实力,增加有效的使用资金,合理进行人员配置。与此同时,加大技术支持力度,加强项目审批的倾斜力度,支持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增长。

1.2.6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掌握好新媒体的发展方向,立足现有资源和发展目标,努力实现自我实力的提升和改进。对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结合统一,加强对规划的实施进度进行动态管理,确保计划能够准时有效地落实到工作中。增加新媒体的研究,推动新媒体业务朝着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1.3面向多媒体开发的国际广电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媒环境的日渐复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开始寻求自身的发展方式。今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经拥有了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等传播方式。与此同时,还搭配结构合理的电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传统,面向多媒体开发,其开发框架也已经初具规模。

1.3.1网站新内容的开发“国际在线”等网站新内容的开发,代表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跨媒体及新媒体联合推广领域之路的首次尝试和扩展。“国际在线”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正式成立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拥有53种语言的国际性网站。二十一世纪初期,“国际在线”成立的第一个网站栏目,自成立以来到今年,连续三年获得互联网中心评比的“互联网品牌栏目”冠军。

1.3.1服务行为涉及到多个方面1009年中旬,中国国际广电所推出的“移动国际在线”节目正式在网站上。“移动国际在线”是一个英文信息平台,是中国国际广电在新媒体业务向前发展的过程中继续进步的体现和表现。用户只需要登录,即可随时随地地浏览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信息。同时,这一平台还提供了其他方面的服务,例如对于简单实用的英语对话的理解和学习,对英语课程音频和视频的鉴赏。

1.3.3创建新型媒体业务,建立海外工作站和点在新媒体业务的建设和发展方面,CRI首先加强多种语种在网络上的覆盖率。到1014年,增加了希伯来文、希腊文等多国语言的网站,多语种的在线渠道增加至六十多个,达到德语,法语30种音频和视频广播语言的在线渠道。其次是要建立一个多语种的面向国际的网络驱动。1010年,CRI初步构建了以英语交流为主,立足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的移动信息服务终端。1014年,开发了英、法、日等多种语言包含在内的移动新媒体业务。三是建立海外工作站和点,与当地采集新闻的记者站点相互补充。

1.4地方广电在此方面所作出的调整和变革在另一方面,地方广电也根据自身优势和条件,在新媒体方面有较有成效的发展和突破。SMG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拥有IPTV、移动电视、互联网电视、无线电视等通讯方式的公司。另外,SMG的定位,从局部蔓延到中国,乃至向整个华人华侨市场蔓延。与此同时,湖南卫视也在积极向新媒体领域探索,不断向新媒体领域进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天娱传媒公司,同时开始启动其网络电台——芒果TV。湖南广电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准确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建立起了一个全国性的重点娱乐频道。而在媒介营销方面,其开始发展涉及娱乐新闻、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衍生产品和其他电视产业链。

2新媒体的日现影响和突破之路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形式也日益丰富,公交移动电视、公益广告移动终端、银行视频遍布大街小巷,网络电视、数字报纸、多功能手机等传输形式全面出击,新媒体采取普遍而不容忽视的存在方式,这也使受众开始被动的接受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对受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2.1新媒体在传输等技术方面已经具备足够的优势新媒体传播方式的改变主要是一种日常沟通手段的变革,也是人们传播和接受信息行为的改变。而与此同时,新媒体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我们的硬件技术和新媒体的传播条件也日趋成熟,特别是在通信技术方面,随着其不断改进,现今的水平已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不相上下,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先进于发达国家。

2.1新媒体的发展赢得了较多受众的认可新媒体在其发展之路上,以其特有的优势和先进性不断改变着传媒行业的发展。同时,其不可忽视的优势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特别的受众的认可度方面。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和习惯,使人们开始适应新型的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拍摄,并且随时随地地进行信息的交换。

3结论

新媒体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媒体创新传播方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传媒之间的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互联网、手机报、IPTV等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现有地位、存在模式与表现方式都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和冲击。作为市级党报,宜宾日报面向这一新的发展态势,积极探求与新兴媒体的联动互动,努力创新传播方式。从2006年开始,宜宾日报与宜宾市政府网站寻求合作,促成报网的联动和互动。

作为全市主流媒体的宜宾日报与市政府网站的联合合作,被业界称之为强强联手,一方为机关党报,传播主流声音,影响广泛,一方为极具权威性的政府网站,双方优势互补,若能找到契合点进而实现传导的共振效应,那将合奏一出琴瑟和谐曲。

一、从《市政府开启沟通民意新窗口》说起

2006年上半年,市政府网站在市长推动信息化建设,倡导电子政务中得以加快升级,其着力打造的“市长信箱”、“市民议政”和“网上听证”三个窗口相继推出,支撑起政府与市民联结互动的平台,网络搭建的桥梁为相互的沟通提供了“直通车”。政府网站开诚布公,市长在其网站“市长信箱”升级后致信市民:办好“市长信箱”,是为了广开言路,畅通市民的诉求渠道,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为市民多办一些实事。此举引来广大市民网民在其窗口上纷纷建言献策,发帖跟帖无数,市长在一些信件上作批示,并对代表性的呼声建议要求其职能部门尽快办理回复。一时间,来自民间草根的声音与庙堂的“钟鼓”共振,频率增大。

宜宾日报藉此迅速介入,与网站联动,将“市长信箱”上反映的线索,由相关方面批示后投入采访报道,并在媒体上刊出和网站上挂出。譬如,市政建设中有关公交改革的话题,一度是市民议论的焦点,对这一牵涉面广的政策的出台,政府采取谨慎和开放的态度,广纳善言,民主决策。市民从各自的利益诉求,各方单位从部门管理权限出发,各种观点在网上交锋,人气集聚。与此同时,宜宾日报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积极引导舆论,记者分别采访代表性的意见予以报道,畅通民意,疏解不惑,为构建和谐的政务环境打下良好基础。

2006年8月,政府网站在“市长信箱”基础上,进一步开设“市民议政”和“网上听证”窗口。于此,记者进行了采访报道,写出的《市政府开启沟通民意新窗口》消息,用事例印证了新“窗口”的功效。新闻及时报道了宜宾市政府为进一步沟通民意,畅通民众诉求渠道,开展政民互动,打造阳光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该篇消息荣获2006年度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并在新华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转载。

二、联动使双方传导信号放大

网络等新媒体优势是互动,而报纸借助数字化发展强化互动。互动既指报纸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又指报业和网站间的互动融合即联动。

网络的互动越多,声音越多,新闻源就越多,这也就使得所有的互动、声音、新闻更具议论性、讨论性。市政府网站的上述三个窗口里,同样也有其议论性、讨论性,也使得网络信息嘈杂。人们在嘈杂的声音中,无法和难以找到一个中心,故而削减其权威性。这就是被一些专家称谓网络互动的“去中心化”现象。

一方面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平民化,资源宽泛,任何人均可参与。但另一方面,在“去中心化”状态下的网络话题及其互动,就像在万人大会开始前,等待开会者七嘴八舌的交流,还像乡下村民在村头戏台下,等待开演时各抒己见的随意探讨。这种交流和探讨在网络语景下或可是不负责任的诉说。因此,“去中心化”既使用户之间可以良好互动,但由于无中心、无权威观点,呈现出“碎片化”状态,带来传导信号的衰减。政府网站与报纸的合作中,“去中心化”、信号衰减现象得以消弭。宜宾日报拥有舆论的话语权,报纸内容的客观性、见解的独特性、观点的深刻性,使报纸相较于网站而言成为更受人们信任的媒体,从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能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在发挥主流媒体引导舆论作用中为网站信号增大提供了海量资讯,网民受众接受网站转载其报纸的信息,也是主流声音的传播。这样,也就起到了“1+1>2”的效应。网络的及时性、互动性及广泛性为报纸提供广阔的新闻资源,又为传播扩散提供了更为宽阔的领域。同时,党报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与网站合作中,其传播效应得以延伸,在新的话语空间扩展主流影响力。宜宾日报发挥自身优势,在内容上下功夫,下气力,用具有深度、厚度和权威性、公信力的报道,与网站形成梯次互补,从而实现报网的联动、共振和同步发展。

报网联动扬共振之长,既可开辟党报报道影响社会的新途径,又创报道的新式样,让新闻向纵深,向更广阔的时空延展,在网络平台上重铸报纸品牌。报网联动在信息传导上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整合。

三、良性传导促和谐共振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也伴随着社会矛盾的频发。这些都不同层次地反映在民生领域。党的十七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表明,老百姓在关系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中有更多的话语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将进一步畅通底层群众的利益表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