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硕士论文

美术硕士论文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西方很多国家在专业学位教育上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层次与学术型研究生学位层次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20世纪90年代,美国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总人数的55以上。哈佛大学2001~2002年度授予学位总数6791个,其中学术性学位2438个,占学位总数的36%,专业性学位4353个,占学位总数的64%。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硕士专业学位看做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尤其在工商、教育、工程和护理等领域。在英国,硕士和博士层次也都按研究型和专业型两个导向来培养,根据英国教育统计机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08年期间,英国每年授予的课程型研究生学位(专业研究生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

二、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及管理体制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大连理工大学和企业联合培养。学部选择一批知名的、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相关企业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及生源单位。先后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直营总部;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企业实训基地7个。实践基地的运行由学部与企业双方共同管理。双方协商成立基地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基地的运行,协调双方的合作。双方分别指定一名实践基地联系人在协议有效期内负责具体联络工作,项目联系人负责定期交换信息,沟通和协调双方关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一位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为企业与本领域相关的高级工程师。通过半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已经建立企业导师队伍16人,其中全部为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其中4人为博士学历,10人为硕士学历,2人为学士学历。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本学科点以导师(组)为主体的学术群体的整体优势,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学术氛围;同时,通过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科技项目以及企业的研发课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培养硕士研究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导师(组)负责工程硕士的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行研究生院、学部、企业三级管理体制。研究生院全面负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培养、管理以及学位等各项工作。项目管理专业所在的建设工程学部建立以研究生教务工作办公室为主。三级管理贯穿整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为了规范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部、学校及联合培养企业签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点的三方协议书,用以约束和规范工程硕士的培养,并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学校、学部及校内导师(组)应积极同培养企业、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动态管理,形成学校—学部—企业—工程硕士的完整信息管理网络,保证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高质量、顺利地进行。

三、我校建设工程领域项目管理工程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以应用研究为主,侧重其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及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高端实践性工程“精英”人才为目标,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学位论文工作需要依据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背景,以拓宽其专业基础、培养其全方位的工程能力。学部一直根据企业对于工程硕士专业需求完善培养计划,各环节严格把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申请答辩前需完成不少于两万字的学位论文,并按照学部要求对论文进行查重,重合率大于等于20%的学位论文,填写《建设工程学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查重审定意见表》,经导师审定签字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对学位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进行二次查重、审定,重合率满足硕士学位论文查重要求后方可参加答辩。经过二次查重后仍不满足查重要求的学位论文,不能参加本次学位论文答辩;半年内完成论文修改,经过查重、审定、符合查重要求后,方可再次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首先对查重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查重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在评定学位论文时,首先对学位论文查重审定意见表进行审核,确认学位论文无查重问题后方可进行学位论文评定讨论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实践,与解决相关领域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选题既可以是应用基础研究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高新技术和重大工程技术的开发研究。论文选题需经导师(组)和联合培养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及技术部门确认,认定为实际项目课题方可开题进入论文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的实用性等。

参考文献:

[1]焦新.加大力度调整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N].中国教育报,2009-03-03.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作者简介:张兴平(1972-),男,山西朔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孙恒(1986-),女,辽宁海城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220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1-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有了更大的需求。原有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特点是:培养目标单一,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规模过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学位类型和涉及职业领域还比较少等。因此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和调整原有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中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我国开始了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型的教育阶段,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已成为现阶段及未来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主要方向。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概况

1.发展现状

为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从2009年开始我国推出了“全日制专业型硕士”,面向应届毕业生,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外,各专业学位硕士点均可接收推免生,毕业颁发毕业证、学位证。2010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开始单独报名,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并行。在总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3年来,全国共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43万,其中,专业学位硕士30.9万,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所占总计划的比例由2009年的约11%增加到2011年的30%,而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相应减少[1]。专业领域也大幅度拓宽,增加了19类专业硕士,全日制专业学位达到38种[2],例如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等。因此,我国专业硕士在短短的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外现状对比

国外专业学位起步早,发展较快。美国是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美国与英国的专业学位与学术型研究生对应,分为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两个层次。专业硕士学位种类众多,一些专业硕士学位如建筑硕士、教育硕士等培养规模非常大。从美国社会来看,很多行业把专业硕士学位看作是进入行业、个人发展提升的重要依据。而学术型硕士学位只是一个过渡学位,是攻读博士的准备阶段,主要的研究任务还是由博士来完成[3]。我国的专业学位开始于1991年,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定的。为了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到2011年3月,我国硕士专业学位达到39种,博士专业学位达到5种,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干领域。具有研究生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50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7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6个,累计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超过100万人。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社会对专业硕士缺乏了解,需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

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于2009年,第一批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来源于调剂考生,即从报考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队伍中根据国家线及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录取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独立招生,但实际还是大部分来自于调剂考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招生来源看,并没有得到应届生的普遍认可和肯定。同时第一批全日制研究生还没有毕业,正处于找工作的时间段,企业和社会的认可度也不得而知。目前无论是社会、企业,还是学生对专业硕士的定位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促进师资转型,建立双导师制度

自2009年开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至今仅3年的时间,我国招收了大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种类增加到38种,同时增加了大量的专业学位授予单位。但与此同时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仍然是以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主,没有了解熟悉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师队伍,大部分的教师没有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经验。教师队伍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发展不同步,使得很多学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还是跟从学术型的导师。

因此,首先要加大导师队伍培养,对学术型教师进行实践性的培训和考察,增加专业学位教师深造和培训机会,选拔优秀的专业学位教师,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师队伍,加大与国际院校的合作力度,引入工程经验丰富、学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学者。目前,华北电力大学在师资培养过程中非常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教师队伍的“工程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博士教师去企业参加为期一年的实际工作,该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还应大力推进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双导师制度,企业导师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而学校导师理论功底比较雄厚,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从学生入学就开始双向培养,从课程学习、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到实践,两个导师同时指导,从两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借此学生能够从企业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和实践机会。比如目前华北电力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和项目管理专业硕士就采用双导师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课程设置应突出应用型

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我国开始实行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时间还不到3年,对其课程的设置方面缺乏经验。课程设置仍是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课程、基础理论课程、学科理论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专业课程没有体现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发展上不够明确,没有与学术型的研究生形成本质的区别。另外,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是以书本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现场分析能力,同时在学术研究方面的课程又较学术型研究生较少,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不能很好地找到自己的课程学习重点和专业定位。

所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明确目标,定位准确,全方位体现专业优势,将教学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大实践性教学,面向企业现场,将技术得以应用产生的起因和技术革新发展过程展示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4]。同时对于会计、资产评估、金融硕士等专业可以增加职业认定方面相关课程。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

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最大区别就是专业硕士在研究生期间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研究生参加实践的人数和形式都在增长,部分高校也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研究生到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工作类型大都以事务性工作为主。这样的实践并不能给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良好的锻炼机会。所以在专业实践环节更应该体现和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应加强与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可采取与研究机构或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校外实践基地等方式加强全日制研究生的实践过程,形成课堂实践、科研实践和企业实践的多种类实践模式。在这方面,华北电力大学依托电力企业和电力设计院,陆续在河北电力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和实习基地,为培养专业硕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比学术型硕士要求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要求学校有实践培养基地,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和培养方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建设,促进教育结构转变,加快应用型人才建设步伐。在教育教学方要重视教学条件、实践基地和导师队伍等方面建设和经费支持,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运用统筹兼顾的思想协调好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共同发展。

5.改革学位论文管理工作

专业学位的论文应该遵循专业学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着重于应用课题的拓展或现实问题的解决,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领域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应在技术上体现新意,预期的研究结果能够促进技术的进步[1]。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应该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形式相同,应弱化理论研究,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可以考虑采用设计、实验、调研报告等形式。

高校鼓励和提倡研究生通过实践发现并结合实践单位的具体问题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好的专业学位论文通常会解决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能为实践单位带来有一定创新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实践单位也较容易从研究生中物色到本单位急需的应用型人才[5]。

三、总结

为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正在快速发展。目前的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应从师资、课程、实践、论文等多个环节进行改进,以满足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59-61.

[2]王静,王敏,屠幼芬.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成为考研新选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1):22-23.

[3]上官剑.中美工程硕士教育体制之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

73-75.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3篇

一、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实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从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统一性与多样性等方面的指标来衡量。基于对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调查研究,本文认为该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对应用性研究的针对性

硕士研究生存在学术性研究方向和应用性研究方向的设置。而中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都是针对学术性研究方向设置的。美国的硕士研究生85%都是应用型学位,只有15%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针对应用性研究方向的相关课程和实践的设置,是中国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弊端。

(二)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深度、广度不够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管理普遍实施学分制,以某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为例 ,如表1。硕士研究生课程类别主要分为: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跨专业选修课等。基础方面仍然很薄弱,通过有限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是无法对一个专业的理论有深入全面的了解,进而学生在后续的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出现理论不足、不扎实等现象。并且在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方面设置不够充分,数量有限,所有的学生只能够固定的学习相关的专业课和方向课,而不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三)课程体系设置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专业发展

一般同一专业的不同导师研究方向和重点是不尽相同的。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也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进行专业深入研究。但是目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在批量培养过程中泯灭了学生的专业特性。如表1,该专业所有学生都硬性的接受固定的课程学习,只有两门跨专业学修课是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的,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可供选择的专业课程,来针对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性的深入学习。

二、 中美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与中国目前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应,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一般存在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重视科研训练,注意学士、硕士阶段目标层次性。研究生院始终把科研训练作为美国研究生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遵循研究生的本质,注重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从事创造性研究的素质。建立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兼容的课程体系:把所有课程以系为单位由深入浅的从100~999编号,100~699号为本科生课程,700~799为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程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800~999为研究生课程,其中899为硕士论文。基础欠缺的硕士生可在编号600~699内补充相关课程,也有利于学有余力的本硕连读学生的课程选择,既避免课程体系的重复和缺漏,同时又很好的衔接 。

其次,强调基础理论课程,鼓励学科交叉。美国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十分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学科的授课时数已达到50%。美国的硕士、博士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相结合,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甚至是文理、理工渗透,实现科学交叉。

再次,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的数量多,课程内容更新快。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选修方式上。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和职业目标进行课程选择,课程设置能够更好地兼顾到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和专长。学生可以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不但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身学识的厚度和宽度,提高了认知能力。美国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更新快,重视前沿知识的讲解,促进创新思维活跃发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也带来了交叉领域内科技创新成果的繁荣 。

(二)中美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将中美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差异性进行一个比较,如表2所示。

表2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比较

美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

设置目标 兼顾应用性和学术性两个研究方向的体系设置 注重学术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研究方向设置

基础课 50%以上,设置全面(包括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15%左右,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和全面性

学科交叉 注重学科交叉 不注重学科交叉

课程体系 学士、硕士课程目标层次清晰,课程体系设置衔接良好完善,课程内容从基础到专业课设置良好、充分 没有以系为单位,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课程内容设置不充分

课程设置

灵活性 课程设置灵活,选修课多,利于学生的专业和特长发展 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选修课设置有待完善

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从目标,基础课的比例,学科的交叉程度,课程体系的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灵活性方面都存在很多差异性。中国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还存在注重学术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应用性研究方向的课程体系设置,并且没有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不利于学习的连贯性,课程设置缺乏灵活性等众多问题。

三、 中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中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本文认为中国研究生体系的构建完善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实现应用性研究与学术性研究双轨课程体系建设

硕士研究生是一个过度阶段,有必要根据学术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两个方向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目前国内大学需要以系为单位加强专业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应用性研究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高校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随着知识和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以及技术复杂化和融合化趋势的增强,产、学、研三方共同合作就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使学校研发的技术成果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同时,产学研合作模式也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实现研究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对接。

(二)以系为单位,建立本硕层次连贯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系统性是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使是相同的专业,不同学校的课程体系也存在偏差,尤其是新申请的学科,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十分欠缺。因而,中国目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将本硕的课程体系由浅入深的进行编号。100~699号为本科生课程,700~799为高年级本科生选修课程和低年级研究生课程,800~999为研究生课程。研究生课程内容上要更加充实,覆盖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各方面的课程。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体系设置灵活,增大选修课比例

课程体系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然而,目前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灵活性,学生被迫的接受很大比例的专业课学习,而无法对自身的喜好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因而,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该增大选修课的比例,让课程体系更加灵活。具体设置,首先,可以将专业课程全部改为专业选修课程,规定学生必须修满的专业课学分,由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自行根据喜好的研究方向进行专业课程的选修。其次,为了增加授课的质量,建议学校可以选择同一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同时授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构建自身的理论基础。再次,在校内实现跨专业选修课程,更加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8.

[2]罗华毅.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重庆大学,2007.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5篇

一九五四年七月生于安徽省宁国市。一九八七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一九八年结业于方增先、顾生岳任导师的人物画研究生班。现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

陈剑鸣

浙江宁波人,一九五七年出生于上海。一九八二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留校任教。一九八七年,英国文化协会访问学者。一九八七年,英国牛津大学讲学,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任教。一九至一九九一年,美国纽约 Pratt 艺术建筑设计学院。一九九一年至二九年,旅居美国纽约,德设计事务所艺术总监兼合伙人。二一年至二一三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博士候选人。

一九八六年,作品《戊戌三仕》入选『全国第六届美展并获佳作奖。二一三年五月,在宁波美术馆举办作品展,画作《元阳女》被宁波美术馆收藏。

姜永安

一九六七年生于烟台。一九本科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专业。二一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学位。二一二年调入江苏省国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名家工作室特聘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省文化厅首批艺术科学专家。

孙合卿

一九七二年九月出生。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二二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二一二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二二年,作品《朝圣路上》入选『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展。

二四年,作品《高原人》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金奖。

二五年,作品《十七岁》入选『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卢晓锋

一九七七年生于济南。二一年获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创作实践与理论博士学位。二一二年执教于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二九年, 《逐》获『第七届全国体育美展优秀奖(最高奖)。二一年,《阿桑的诗意人生》获『全国中国画展览优秀奖(最高奖)。二一二年,《进城》获首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奖暨黄胄美术奖(最高奖)。

韩京雷

一九七八年十月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九九九年毕业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二三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二六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师从胡寿荣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二九年至今任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讲师。二一三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吴宪生先生。

李 鹏

一九七九年生于安徽泗县。二三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二九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二一一年至今攻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实践与理论研究博士研究生。二一二年成为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访问艺术家。二三年至今工作于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二一年至二一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学院讲授《水墨表现》课程。

马 杰

一九七九年出生于山东临朐。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吴宪生先生。现为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

范 雷

字冠麟, 一九八年出生于山东济宁市。二一二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中国美院博士生导师吴宪生教授。现任教于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美术系。

陈朵朵

生于浙江。一九九七年至二一年,中国美术学院附中。二一年至二五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二五年至二八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二一一年至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吴冠华

一九八二年生于浙江三门。二一一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附中讲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孙 磊

一九八三年,生于湖南省怀化市,满族。

二二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

二六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获『杭州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二七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师从吴宪生先生。二一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二一二年九月,由湖南省画院委派参加中国文化部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国家画院高级研修班学习。

现任职于湖南省画院任专职画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特聘为杭州佛学院客座讲师。

王 曦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优化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0-0022-03 

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综合。[1]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对于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基础性作用。 

一、新时期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改革的必要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了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2013年出台的《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明确要求: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完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单位应依据特定职业领域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和职业素养要求,以及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科学制订培养方案并定期修订。培养方案应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加大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鼓励培养单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自身优势,制订各具特色的培养方案。[2] 

为了保证和提高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国家下发的在职艺术硕士和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文件基础上,结合《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和目前我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情况,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艺教指委)组织各专业分委员会委员及院校专家多次讨论、征询意见,完成了指导性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并于2015年4月下发了《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各培养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修订完善本校的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 

作为首批在职艺术硕士培养试点院校之一,南京艺术学院(以下也称我校)于2009年开始招收并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截至目前,我校在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电影、广播电视、舞蹈6个艺术硕士专业领域招收并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研究生,在校研究生数近800名。在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新时期,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和拥有30多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亟待进一步优化和改革适应新时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形势并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置和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0年以来,南京艺术学院面向全国招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含学术型研究生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类。从专业方向类型上来看,学术型研究生的专业方向又分为理论类和实践类两种不同类型。在培养环节的各个方面,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实践类专业方向尚未做到与理论类专业方向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其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的大部分专业方向重复,这种结构亟待调整。为此,我校早在2013年下半年即开始对招生环节进行了调整:将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下的实践类研究方向全部调整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同时增加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专业领域。随着招生环节的结构调整,我校于2014年初也及时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 

(一)设置和运行现状 

1.各专业领域下按照研究方向分别制订培养方案实施细则。艺术硕士的招生和培养领域分为音乐、美术、艺术设计、电影、广播电视、舞蹈、戏剧和戏曲8个专业领域,南京艺术学院目前在美术、音乐、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设计、舞蹈6个专业领域招收和培养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艺术领域的特殊性,无论学术型研究生还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招生和培养环节均在专业领域下细分若干研究方向。因此,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也遵循了以往的惯例,在各专业领域下分别细分了若干研究方向,并结合各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分别制定了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从而保障了就读该方向的研究生得到应有的专业和实践训练。例如,音乐专业领域下细分了声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西方管弦乐器演奏、作曲等研究方向,美术专业领域下细分了油画、版画、壁画、雕塑、中国画等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专业领域下细分了平面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研究方向。 

2.建立了区分度较高的课程体系。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设置8个学分)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艺术原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外国语;专业必修课(设置20个学分)部分,除了该研究方向的专业主课(专题)之外,还包括4-5门贴合该方向的理论及实践课程以及1门开放课程,旨在强化艺术硕士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选修课(设置6个学分)分为专业选修课和公共课,专业选修课为该研究方向所属二级学院内部开始的与该研究方向有关联的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为跨学院、跨专业领域的选修课程,旨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3.调整了实践环节。我校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践环节由学年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教学实习4个部分组成。特别是针对学年实践部分,为了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性特点,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要求在读期间需进行1-2次艺术实践展演。并且要求展示作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系统性,能够充分体现本专业研究方向较高的艺术水准。学年实践展示均需要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3]

4.规定了毕业考核环节的具体要求。修订后的全日制艺术硕士培养方案明确了毕业考核环节包括毕业展演和学位论文2个部分的要求。毕业展演方面,设置了6个学分,对各专业方向的毕业展演作品的形式、内容等作了细化规定,毕业展演合格后,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方面,要求研究生紧密结合自己的专业艺术实践和艺术创作,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专业特点,针对自己在專业实践和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释,并且允许多样化的论文形式。此外,培养方案还对各专业方向学位论文的字数作了明确而有区别的规定。[3] 

(二)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修订前的培养方案,我校于2014年初启动并修订完成的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毕业环节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课程体系和设置有待改进。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专业必修课应着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综合艺术修养,增强研究生理解作品的能力,并且要求学位课程与专业实践环节占到总学分的60%以上。目前我校在课程体系和设置方面,专业必修课的课程设置上尚不能完全达到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所设置的实践性课程还不够多,而其中的1门开放性课程虽然定性为实践性课程,但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落实情况不理想。另外,我校在广播电视和舞蹈领域下设的各研究方向培养方案中的选修课模块的学分为6个学分,与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不一致。 

2.实践环节有待调整。目前我校规定的实践环节包括学年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和教学实习。一方面,“社会实践”规定的要求较为模糊,且和专业必修课中的“开放性课程”要求雷同;另一方面,对于各专业领域下设的所有研究方向是否都有必要设置“教学实习”这一环节有待商榷。 

3.毕业考核环节有待优化。一是我校的培养方案在毕业展演部分设置了6个学分,此做法与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不一致,亟待改进。二是对毕业展演的具体要求上需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三是虽然规定允许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但是未对各学位论文的各形式作详细的规定和撰写指导,从而会导致实际落实效果大打折扣。 

4.艺术实践的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还很薄弱。2015年下发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规定培养过程应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及内在素质的培养,要积极创造艺术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但是目前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未能明确规定和体现艺术实践条件的提升,校外实践基地基本没有。 

三、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路径 

针对我校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以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为基本依据,同时结合多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改革。 

(一)优化课程体系和学分设置 

根据全国艺教指委下发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2015年修订版)》要求,艺术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分为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专业必修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水平;选修课分为专业选修课和一般选修课,着眼于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4]此外,在选修课的学分设置上,广播电视和舞蹈领域要求不少于10个学分,其他专业领域要求不少于6个学分。 

因此,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3个模块,具体课程名称和学分设置如下表所示。此外,为保证专业必修课模块里设置的“开放课程”的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应特别规定其内容主要是与行业相联合的项目性课程,授课方式可以课堂外为主,具体内容可根据各专业方向特点自行安排。 

(二)调整实践环节 

艺术硕士的培养过程要求突出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采用课堂讲授、技能技巧的个别课与集体训练及艺术实践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4]为强化全日制艺术硕士的实践训练,可将目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中原先设置的4个部分调整为学年实践、艺术实践和学术活动3个部分。调整后,一方面,“艺术实践”取代了“社会实践”,更加符合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另一方面,去掉了“教学实习”部分,避免了和学术型硕士实践环节设置雷同,也更加符合艺术硕士培养的规律和要求。 

(三)改进毕业考核环节 

首先,去除“毕业展演”的6个学分设置,与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保持一致。其次,进一步细化毕业能力展示要求。毕业能力展示主要体现学位申请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具体可采用毕业展演的方式。目前培养方案中部分研究方向的毕业展演要求还较为模糊,可操作性不强,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和要求。再次,针对培养方案允许多样化的学位论文形式,学校有关部门和二级学院应对允许撰写的学位论文形式作进一步细化的规定,从而保证艺术硕士毕业生的学位论文水平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准。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重点是艺术实践能力。稳定、健康的培养基地有利于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建立起高校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有利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5] 

针对艺术实践基地建设落后的局面,我校应积极与校外相关行(企)业联系,如演艺集团、电视台、演艺公司、舞蹈团等,为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另外,还可以聘请上述行(企)业中具有丰富艺术实践经验的艺术家实际参与到学校全日制艺术硕士的艺术实践指导工作中来。 

四、结语 

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到2020年实现中国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建立健全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宏观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南京艺术学院作为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积极改革和优化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细则,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肖念,关少化.硕士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几个关键点——以北京工业大学教育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27-30. 

[2]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2013-11-04)[2017-02-26].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鄄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7篇

在世界各国中,俄罗斯的教育事业算得上是比较发达的。目前,俄罗斯与中国都处在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两国的研究生教育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亟待解决,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在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可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分析俄罗斯研究生教育的情况,以期能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对比;启示

俄罗斯作为世界教育大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学术大师、治国之才和兴业之匠。俄罗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教育传统,形成了自己在世界教育史上独特的俄罗斯模式。

中国与俄罗斯同为金砖国家,面临相似的经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机遇。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如今,中俄两国的研究生教育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俄罗斯研究生教育的情况,以期能为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带来有益的启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笔者从事技术科学的研究,因此本文观点更加适用于技术科学专业。

一、 俄罗斯研究生教育概况

俄罗斯拥有前苏联约60%的教育资源,是其教育遗产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研究生教育属于大学后职业教育。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基本上秉承了前苏联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及学位制度。前苏联解体后的最近十几年, 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科研人才体系中的作用发生了明显变化。

前苏联高级学位设两级: 副博士和博士,且不设硕士学位。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的人通过考试可进人研究生部学习,在读完三年的研究生课程,完成其“在某一问题上有新突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后,可获得科学副博士学位。而科学博士学位则是科学副博士学位获得者再经过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在“某一学科领域取得领先成果或足够数量的有创造性的或有很大应用价值成果” 后,经本人申请并由所在单位或相关学术机构推荐,将自己的这些成果汇总,并在其基础上完成申请科学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通过后方可获得。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基本继承了前苏联时期的学位制度,学位仍然仅设两级,即副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副博士之前的五年制毕业生授予“专家”的称谓,说明该毕业生具有了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但随着俄罗斯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这种结构类型比较单一的学位体制,已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高教与世界接轨的需要。为此,俄罗斯先后在1992年3月和1993年8月出台了《关于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多层次结构的决议》和《关于俄罗斯联邦多级高等教育制度中硕士生培养的规定》,并在1996年8月颁布了《俄罗斯联邦高等和高等后职业教育法》,对本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力图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能保持自己的特色,同时具有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高等教育结构模式,正在形成一个既保留原德国模式的影响,又吸收了英美模式的成分,并结合自身特点的新的研究生教育体制 [1]。由此,形成了俄罗斯现行双轨的高等和高等后教育体系,即一轨为专家—副博士—博士;另一轨为学士—硕士—副博士—博士,而后一轨发展势头迅速 [2]。

与苏联成立初期废除沙俄时期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建立具有苏联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基本培养模式相比,俄罗斯联邦转型时期研究生教育却继承了苏联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值得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 俄罗斯研究生教育之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 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明显区分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俄罗斯的硕士生教育目标是培养能够进行创造性职业活动的专家型高级技术和应用人才,副博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区培养高水平的科研和科学教育人才。单从表述上来看,通过比较可见,俄罗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尽管寥寥数字,但面向实际,内容明确,硕士生教育与博士生教育区分度高,便于操作,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表述宽泛,硕士生教育与博士生教育容易混为一谈,可操作性较差。笔者认为,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区分度高,乃是全世界范围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

1. 硕士研究生教育应以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欧美的硕士教育往往带有本科继续教育的特点,修业年限短,强调人才的应用性。同样,俄罗斯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也明确指出,旨在“培养能够进行创造性职业活动的专家型高级技术和应用人才”,强调职业与应用,淡化学术与科研。

反观我国的硕士生培养目标与现状,一方面要求硕士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强调硕士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国内许多高校目前仍然把发表学术文章作为申请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实际上,硕士生修业年限短,并不适于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硕士研究生教育应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位置。

2. 博士研究生教育应以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现状中,与硕士生受学位要求的制约而往往无法全身心投入带有工程性质的科研项目的尴尬情况相类似,博士生由于在同一个课题组从事了较长时间的工程项目,却往往无法保证投入学术研究的时间和精力。纵观近现代科学史,博士生乃是科研创新的主体,科学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是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博士生阶段乃是一个人最具有创造力的阶段。因此,完全有理由要给博士生创造最好的学术环境,将他们从工程项目中更加充分地解放出来,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为达到这个目的,一个课题组中,硕士生与博士生要有相对明确的分工,硕士生应以做应用型工程项目为主,博士生在其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要积累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在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前期可以指导硕士生开展工程项目研究,并在此期间努力凝练科学问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中后期则应全身心投入更具前沿性和探索性的学术研究中去。

总而言之,对比俄罗斯与欧美的研究生教育,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还不够清晰,导致了我国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实际效果不够理想。近一两年来,国内部分著名高校已经开始改革研究生教育,出现了一些可喜的苗头,例如发表学术论文不再作为获得硕士学位的要求、加大招收研究生中工程硕士的人数比例、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途径 [3],等等。

(二) 研究生招生的多样化和自主化

俄罗斯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具有多样化和自主化的特点。首先,招生指标不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而是由院系提出上报学校,由学校审核决定院系的招生人数;其次,没有全国的统一考试,而是由各高校单独进行入学考试和录取工作,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自。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招生从招生人数到考试科目、考试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受国家的控制,这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与管理,可以相对地保证生源的质量,但却削弱了高校的办学自。

硕士入学考试统一分数线、统一形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部分具有专长的优秀本科生由于考研分数没有达到分数线而未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的损失。笔者相信,研究生招生的多样化和自主化将是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三) 重文轻理现象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

近年来,我国著名大学例如清华、北大,高分考生重文轻理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受到就业形势的引导,包括“状元”在内的高分考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趋之若鹜,而机械、电气、自动化等传统工科愈发遭到冷落。与此类似,俄罗斯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数量近几年上升为仅次于科学技术类专业的第二位,对此,俄罗斯教育部制定的缩减研究生招生人数主要涉及人文和经济领域,因为近几年人文和经济专业答辩的研究生几乎占所有研究生人数的一半,但论文质量却一年不如一年。有相当一大部分人文社会及经济类专业的研究生论文纯属“伪劣产品” [4]。美国也经历了类似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摒弃工程师的职业,而把目光纷纷投向华尔街。于是,美国的一流高校包括常青藤学校、MIT等,都发出回归实业的呼声。美国和俄罗斯的做法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四) 研究生教育的纯净化

俄罗斯大学毕业生报考研究生的目的多种多样。除了一部分学生报考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提高自身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谋求自己满意的职业,还有为数众多的学生是为了其他的目的报考研究生。例如有人是为了捞取“功名利禄”,国家政权机关的公务人员和企业的领导人得了传染性的“学位病”,他们利用权力和非正当方式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前教育部部长菲利波夫指出,目前俄罗斯副州长中半数都获得了博士学位。

类似的问题在中国同样存在。去年5月,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王进文在其个人微博上爆料,称“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把手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但同学均未见到本人”。微博发出以后,网友纷纷跟帖留言,指出教育不应该“产业化”甚至“行政化”,“教育腐败会伤国之根本”,高官不应“不学而得学位”等。对于该官员是否真的利用权力获得读博资格,目前还不得而知,需要有关方面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俄罗斯的情况相似,官员利用权力和非正当方式通过论文评审和答辩的现象肯定存在。研究生教育的纯净化对于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是迫在眉睫的。

在世界各国中,俄罗斯的教育事业算得上是比较发达的。历经几百年,特别是在20世纪历经70年的发展,俄罗斯教育取得了辉煌成绩,为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俄罗斯与中国都处在发展与改革的关键时期,两国的研究生教育也都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亟待解决,俄罗斯的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其在改革方面的一些做法可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一面明亮的镜子。教育改革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李雅君, 乔桂娟. 俄罗斯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述评. 外国教育研究, 2008(5):81-85。

[2]王立. 俄罗斯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及启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24):63-65。

[3]于福莹,肖宏,王加春,漆汉宏. 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 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途径.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231): 50-53。

美术硕士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但是这种教育规模的扩大是以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有足够含金量的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为前提的,如果仅仅着眼于规模和数量,没有培养质量作保证,那最终的结果是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面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加以变革。

一、我国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研究生的培养实施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采用专业式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来看,既以理论和基础性的科学研究为目标,也以应用性去满足宽泛的社会需要为培养目标,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其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和专门化。目前,研究生的培养一般遵循入学申请及考核、课程学习及学分要求、科学研究及撰写论文、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等流程,培养过程普遍注重教学与科研并重。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更多问题:

1.培养目标单一

我国一贯对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确立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这一培养目标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曾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研究型人才,为国家的科学研究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现在这一培养目标受到了质疑:首先,随着现代科学研究的发展,对研究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培养的人才,尤其是硕士研究生面对新的更高的研究要求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其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没有分层,大学一方面,想培养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要考虑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又要满足社会需要,最后的结果是两个方面都无法满足;第三,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的不再是研究型工作,更多的硕士研究生进入了企业,社会对于研究生的需求更强调其应用和动手能力,而绝大多数高校还是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的培养目标,这样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资源短缺、师资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量”的急剧扩张必然对“质”产生冲击“质”和“量”的矛盾又一次在研究生教育中体现出来,最终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

2.培养质量不高

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看法,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下降。导致这一评价的原因主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传统的教育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而社会更需要的是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两者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完全不同,因此用应用型人才的质量去要求学术型人才必然得出质量下降的结论。另一方面,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剧增,每个导师所带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加,传统的也是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的“讨论式教学”正演变成“批量化生产”,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不仅实践能力不强,研究能力也一般。由此可见,随着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应用型人才,是大势所趋。

3.课程设置陈旧,培养模式雷同

面对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我国推广了专业学位教育。但是专业学位教育还很不成熟,在招生方式、课程设置、导师组成来源、论文要求等方面都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是带着“学术化”影子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不管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学位人才的选拨,均以分数为唯一标准,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也不明晰,课程教学和导师组成基本没有差异,学位论文过分重视学术性,在具体要求和内容上也没有明确两者的差异。在这样没有原则性差异的培养模式下,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学位教育过于“学术化”的现象。

尽管有些大学对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开始觉悟,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总体上看,改革其实只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培养的“简化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应用的现象,这些都使得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难以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态势和局面。由此可见,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不能适合于人才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尚未真正建立起具有专业学位教育特色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等,灌输式、放羊式甚至专制式的培养模式,必然导致研究生的视野局限和创造力萎缩。

4.硕士研究生培养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硕――博这一高层次人才链条的中间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即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但是目前从整个社会来看出现了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学术研究领域和高校对专门人才和师资的要求基本上已经向博士层次倾斜,二是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日趋多样化,因此硕士生教育单纯采用学术型的培养模式当然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如何合理兼顾二者,适时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新的尝试

1.国外研究生培养中的新型模式

(1)德国。德国除少数大学实行本科、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制度,多数大学仍保留着只设有大学教育和博士教育两级学位制度。大学教育毕业授予第一级学位证书,博士学位是德国最高一级的学位,以培养“科学接班人”为目标。德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的特殊性,使学术界在分析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时实际上指的就是博士生培养模式。

德国研究生培养模式虽有其鲜明的特点及优点,但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为此,德国进行了两个方面的重大改革:一是建立“研究中心式”的研究生院培养机构,这是由一定数量教授与博士生组成的有明确科研方向和课题研究的科研实体,是德国博士生培养观念的一个重大转变;二是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跨学科人才的需要,德国在一些大学推行第二文凭的专业学位课程,即招收已获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在职毕业生继续学习2年左右,目的是提高层次或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成为高级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这类毕业生深受企业界欢迎。

(2)美国。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许多学科往往同时设有学术性学位和专业性学位。学术性硕士学位在美国通常是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性学位;专业硕士属于实用性、应用性学位,是为今后从事某一种职业进行的类似培训性质的专业教育,有些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是取得职业执照的先决条件,专业博士学位强调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是专为不搞学术理论研究但又有创造能力,并愿在专业领域作出实践研究贡献的人所设立的学位。两类学位在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论文质量等要求的不同,构成美国特色的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

美国在对研究生的专业式的培养模式也出现了分化趋势,出现并推广了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这一模式下,大学通过规范学习建立了研究生的基础研究优势,同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利用企业的设施和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学培养的人才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形成最佳契合,能够培养出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开发型人才。由此可见,这一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教学、科研与生产开发的紧密结合,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较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组织管理上通常的做法是,大学的研究生院或培养系与企业签订一份合作培养协议书,正式确立起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关系,以明确双方在培养过程中的责任、权利、义务与经费分担。

2.国内的一些新的探索

面对时代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挑战,如何科学、合理地建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解决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已经有些大学意识到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探索各种可行的改革路径,具有代表性的有:

(1)山东大学的改革探索。山东大学从2008年开始推行“一个学生,两位导师,三种经历”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一个学生”就是对研究生实行个性化培养;“两个导师”就是培养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由指导教师和合作导师共同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负责,合作导师包括校内跨学科合作导师、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导师、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导师、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导师。

(2)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改革试点。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07年开始改革研究生学术型来培养模式,选择四个试点院(系),进行学术研究型培养和应用研究型培养两种模式的探索。学术研究型的培养,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学位论文仍按目前对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执行,主要针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可选择学术研究型的培养;应用研究型的培养,课程设置侧重于应用技术基础,学位论文侧重于对研究生工程或管理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从现有的改革实践看,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是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但是目前各高校还没有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没有形成可供其他学校参考的研究成果。如山东大学的改革主要适用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很难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广泛的推广,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改革也仅仅停留在校内试点阶段。因此有必要对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更符合中国目前国情的培养模式和操作方案。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探讨

通过上述分析,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顺应经济社会的变化实践了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但我国由于教育传统与文化差异,不能直接套用他国的培养模式,而应结合本国国情进一步探究我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1.改革内容

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应该以适应经济和社会需要为前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深化改革,推进教育思想观念、教学管理模式创新为动力,迎合硕士研究生成长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提供适合研究生发展和就业的多样化培养模式。在确定改革内容时,首先应该明确两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以此作为两类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并且通过不同的培养目标引领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和培养活动,并作为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和质量评价的依据。

2.改革目标

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在硕士研究生中推行“二元化”培养试点,通过“二元”培养模式的改革,一方面能够使得学术型的学生提升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有更多的硕士研究生能够进入博士阶段的培养;另一方面能够使绝大部分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硕士研究生提升其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国内已有的研究和实践看,建构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势在必行,但目前关于这一“二元”培养模式,无论在理论研究或实践探索方面都存在很大空缺,需要对这两种培养模式的共性、异性和本质特征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开展改革实践。

(1)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历程和现状的比较分析。考察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从国内与国外、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与比较。通过不同高校研究生培养情况的现状分析,探究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症结所在;通过对德国、美国、英国三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变轨过进行回顾与梳理,简要分析三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实状况,并总结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共同特征,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模式建构提供借鉴。

(2)揭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缘由。为解决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探源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理论与现实因素,揭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缘由,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性质特征、培养对象、层次结构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与区分,为建构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3)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各具特色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针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参照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共性,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基本理论等为立论依据,对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建构,以及提出实现两种培养模式并存的若干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高原.硕士研究生教育“双轨制”研究[D].北京邮件大学,2008.

[2]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3]王刚等.新形势下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8,10(4):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