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第1篇

课外活动 研究现状 理论建构

大学生课外活动指在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之外,由大学生自愿选择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总称。不论是在高校内还是在高校外进行的对大学生有教育义的课余活动,都可称为大学生课外活动。

大学生普遍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他们好奇,好动,好胜,情感丰富,渴望交流和相互理解,具有表现欲、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对周围的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动领域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和专业学习上,而是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大学课程安排灵活性的特点也为大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创造基本的时空条件。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以全日制本科为例)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周上课20~26小时不等,而主修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学生,每周上课时数约为20个小时,主修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学生,则会多花些时间在实验室,每周总时数高达26小时。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周约14~20小时,高年级学生可自主支配时间更多。由此可见,学生将近一半的生活都是在课外度过的。课外活动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课外活动是大学生探索自我、发展人际关系的天地,是印证课堂所学的试验场所,是生活教育实践的具体表現,是参与社会的引导活动,是塑造和谐健全人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最自然、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课外活动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1999年和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等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指出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2012年2月,教育部又下文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中央《意见》和决定下发后,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其作用不仅丰富课余生活,而且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教育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地位和内涵,拓展大学生课外活动在全人教育中的功能,构建活动育人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各高校都有一些社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学术科技、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等活动,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理论界对此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大学生课外活动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大陆第一本课外活动专著的出版,即193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局出版由李相勖、徐君梅、徐君藩主编的《课外活动》一书。该书从历史与现实角度,对中外课外活动进行了梳理与比较,并总结了课外活动管理的策略,但是该书也只是对课外活动作综合描述,没有专项谈及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此后,有对课外活动的含义、过程、源流、意义、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以及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问题进行论述的专著。如冯克诚主编的《课外活动的基本原理》《课外活动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外活动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校外教育机构与课外活动组织》《课外活动的内容与管理》《课外活动组织方法》等;连瑞庆主编的《课外活动与人才培养》;舒乡、孙梅主编的《学校课外活动指导全书》;王希俊编著的《新时期大学生管理》;温迎军主编的《新编学校规范管理制度大全》等。但是这些研究还主要侧重在中小学的课外活动,对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关涉的不是很多。在论文方面,1999年~2011年间,中国期刊网上能搜索到以“大学生课外活动”为主题词的文章只有64篇,其研究内容也主集中在分析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开展的现状及组织管理等,国内外比较分析和有关课外活动经验总结的不多。

就国外研究现状而言,美国一直以来是课外活动比较成熟的国家,我国最初的现代意义上的课外活动就是从模仿美国大学生课外活动开始。而今“课外活动”已成美国大学招生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很注重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及实际成绩,大学的申请表格上往往有“课外活动”一栏。美国大学有专门的人事协会和学生事务行政人员全国协会,对大学生课外活动进行指导。新加坡则是课外活动也算学分,通过学分给予,来激励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发展。

综上,有关课外活动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有关大学生课外活动组织与引导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1.在理论建构方面,大学生课外活动在教育指导思想和理论的准备上尚有不足;模仿活动论、课程论等教育理论和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痕迹严重,尚未形成独特的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理论。

2.在研究主体方面,实践者居多,教育理论界的关涉不多,容易造成研究的抽象化程度不高。

3.研究内容方面:

(1)在层次上,多注重体育运动和社团活动,对关注学生能力提升的社会活动总结不多;(2)在参照上,多为国内研究,较少国际比较研究,视野还不够开阔;在时间跨度上,重视现代研究,欠缺历史研究和未来预测,对大学产生以来课外活动的一些基本问题和若干重大活动还缺乏系统研究并达成共识;对有代表性的高校和人物的典型经验还缺乏系统的资料积累和科学的总结;对活动的史料挖掘不足,尤其是对重大课外活动产生的过程及其对教育实践产生的重大影响等动态性资料掌握不够,虽然有大量有价值的资料,但尚待进一步整理;(3)在范围上,强调基本概念、原则和原理研究,缺少对课外活动方法和程序以及管理的系统研究。

4.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个案研究,对大学生课外活动及其管理中的规律性的东西尚未总结。

以上问题的出现,有的是由于研究从起步不断向纵深发展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有的则是由于对课外活动重视不足造成的。不管原因如何,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研究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更好地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大学生课外活动,重视对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研究,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第2篇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要求落实实践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军事理论课教学主要置身于静态的课堂讲授中,忽视了实践知识教育,造成了知识教育外在化、灌输化、强制化,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被动服从的状态,甚至有些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或做作业、或考证、或开小差等,总体上缺乏对教师所授知识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而理论知识归根于实践,只有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教育与学生具体的、主体的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理论,并最终自觉发扬爱国主义,履行国防的义务。

 

因此,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观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从理论出发最后落实到实践中去。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如果单从书面理论出发,其枯燥与复杂性会大大降低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而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能够较好的实现从理论到到实践的飞跃,消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强制化”、“外在化”等的缺陷。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开展国防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通过参加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在观摩、体验、讲解中不断增加对国防的了解、在结合自己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自我,找到课堂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契合点、个人与国防教育的结合点,深刻理解国防教育开展的意义,成为自觉推动国防教育全民化、社会化的一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首先,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作用。国防教育基地具有历史感强、冲击力大等特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革命遗址、战地观光园和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科技馆时,可以结合课堂中讲解地道、火炮、坦克、战例等方面内容,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其次,开展军民融合的一些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一些接触了解军人、军队的机会,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国防不仅仅是军人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义务,国防离大家并不遥远,并借此机会提高大学生爱军、拥军、参军的自觉性,主动投身于国防建设。由于军训持续时间短且四年只有一次机会,因此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军队中参观体验,在与军人相处、训练中体会保卫国家的使命感与荣誉感,切实体验军营文化。除此之外,也可以参照美国在这方面的成熟经验。美国自1910年起就建立起童子军和后备军官训练团制度,并以立法进行保障。军队官兵融入到学生的户外活动中,如野营、登山等,从小开始就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国防教育。

 

(二)推进国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什么是校园文化呢?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环境文化四部分组成。对高等教育整体环境起着一定的作用。思想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除了每周一次的课程教育之外,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渗透国防观念。首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电台、报刊等形式加强宣传,同时支持和引导大学生军事爱好者协会、时事热点论坛等社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可以组织国防知识竞赛、举办国防教育展览、定期举办国防教育讲座等,从不同侧面向大学生传授国防知识,宣扬英雄人物,可以举办户外野营、定向越野、军旅夏令营等活动,在增强大学生体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大学生一定的军事行动能力;也可以邀请政客、将军等进校园对时事热点进行讲解,提升学生对国防教育的融入感。其次,积极开展“国防文艺”活动。有时候一部好电影、一部好的纪录片带给学生的影响比课堂听讲的作用还要大。

 

三、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探索

 

本文从实践哲学的本质要求出发,在反思总结现有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尝试打破军事理论课的单一理论教学模式,提出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具体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三个方面。试图将学生获得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理性思考与情感体验统一起来,综合协调知情意的发展;辩证统一知识获取、能力培养和道德培育。具体到国防教育上,此种模式将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社会之中,突破教育等同于学校的狭隘认识,拓宽教育的时空界限,突出教育的实践原则,把教育当作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改变教育的非生活化、唯理主义倾向,使教育回归生活,学生回归教学主体,在学生生活中进行国防教育。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避免社会实践教学拘泥于形式,可有可无的状况,更好地发挥内外教育资源的综合作用,形成一个整体,要始终坚持以下实践:(1)将实践教学常态化。首先把社会实践课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并实行考评机制,把社会实践的成绩记入到期末总评成绩,或者可以实行实践成绩一票否决制,即若无此项成绩,纵然理论考试成绩再高,依然记军事理论课不及格处理;还可以与校团委、学生处等组织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将此课程列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并记有学分。其次保障实践教学的物质条件,除设置教学经费之外,学校还应该保障经费专项使用,不得挪为他用。三是将实践教学活动日期落实到教学计划的同时,明确活动地点、内容等具体细节的安排。(2)充分利用学校周边资源进行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利用当地资源或者附近省市的实践基地策划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军事理论课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各高校的军事教研室可以根据各自设计的教学目标,有目的性地选择相应的基础平台实施实践性教学活动。总之,基于实践哲学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是改变军事理论课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希望走出一条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统一的道路,真正树立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22-02

党的十报告第六部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就鲜明宣示了,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阶段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一批“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引领国家民族发展的优秀人才”,就必须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在实践教学进程中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效果,但在实施方面仍面临许多窘境,实施环节比较薄弱。为此,面对此现状,非常有必要探索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改变目前实践教学的窘境。

一、 诠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含义及特征

1.“实践教学”特定内涵是指校外的实践,即走出校门,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有组织地参与“五位一体”的教育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课实践教学则是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它实现了思想政治课由课堂到社会、由书本到实际、由理论到实践的教学过程。从形式上看,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三种形式,它能够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科研有机的相结合。其中课堂实践强调了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现实生活过程,科研实践拓展了教育空间,三者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2.从课程设置特征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成课程体系,是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平行存在,超越了具有严密知识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深入社会实际为核心,以主题形式对课程资源整合。

3.从课程本质特征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特征。课程结构由单向性实践教学、综合性实践教学和潜在性实践教学构成。凸显出学术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不仅包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还包括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的广义的德育活动。

4.从课程形式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实践性学习活动与研究性学习并重的课程,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强调实践性学习过程中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结合。课程实施方式上除本身固有的实践性学习特点外,还具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科学研究方式获取综合运用知识,内化相关政治理论和道德知识。拓宽学生学科知识的视野,这种学习过程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学方式将科学理论内化为主体信念,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

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

在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础上,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三种基本形式。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实践教学,即单项性教学实践,表现为学科内容独立操作,把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课上实践主要是以教师专题讲授、学生之间辩论、案例教学分析、主客体异位教学的方式;课上实践教学还体现在案例教学和学生模拟教学之中,教师将社会一些新的热点、焦点问题作为案例进行课堂理论教学。课下实践是教师组织学生听报告、看录像、影视欣赏等学习方式深化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可以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疑惑点的求知欲,同时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能够在有效的时空中教与学双方相互促进,整合了教育资源,对学科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2.思想政治理论课科研实践教学,即理论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科研实践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探求新知、共享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在研究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学习、实践和探究为主体,学生可通过不同的课题去探索实践,从选题、调研和评估等环节的实践过程中亲自实践、操作和体验。教师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和意外问题进行引导而发挥作用,因势利导地将学生的研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并推向深入。在活动时空上,没有固定的教师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探索,主动积极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即课堂与社会相结合。主要有教学实践、专业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学生社会工作、科技学术活动、军政训练、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勤工俭学、校园文化活动等九大类型。最佳方式是让部分学生干部进行短期挂职锻炼、岗位见习以及协助学校有关部门开展系列社会调研工作;还可以依托社会实践基地,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生活动空间,让学生去亲自感知和体验。但要强调的是,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不可以代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也不是简单等同于社会实践,需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三、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策略

改变模糊认识,提升“实践教学”课程的认知,不能将社会实践等同或替代实践教学,也不能用社会实践补充单一的理论教学。

1.明确方向“定”原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按照课程体系及教学规律,以学生能力为主线,以主体项目为明线,以知识内容为暗线的实践教学,不能以实践活动替代实践教学。所以,要坚持针对性原则:应用针对性原则进行实践教学探索,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层次和思想意识,选择适宜的实践活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展开社会调查、观看影像资料、举办读书活动、开展演讲赛、主体辩论等体验性活动;针对以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项目为任务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坚持时效性原则: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在奉献中体现人生价值。坚持时代性原则:要充分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反映社会现实的发展和时代特征。坚持计划性原则:把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整体工作计划之中,保证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按照一定的步骤规划进行。

2.资源整合“定”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机制。全员育人要以整合专业课教学、学工处、团委及学生社团组织的实践活动等资源相互配合。构建传授知识技能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并重、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理论引导与实践锻炼相统一、形成实践教学合力机制。全程育人方面加强学校特有的人文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设大学生校内创业基地、开展专题讲座。积极利用学校的文化资源、资源和基地资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拓路径,真正达到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教育。在全员育人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要结合本学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发挥学生专业技术的特长,组织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强化实践教学对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化的促进作用。借助本土社会资源开发、利用和整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中选择实践教育内容,积极与地方政府、党团工妇组织、专项性行业协会、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等部门协调沟通,利用本地资源达到全员教育的效果。

3.形式创新“定”路径。通过课内课外自我实践教学、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假期实践教学基地,以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基地、科研讲坛、学者论坛、专题演讲等教育活动为载体。课内自我实践教学,以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等形式,观看经典影视,阅读经典文学,欣赏经典文化展览,根据学科课程要求确定具体内容。在课外自我实践教学中,要模拟实践教学、课外学习活动,关注并重视网络、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的完善和利用。在研究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社会现实,增进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增强对社会现实世界的自觉性,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4.搭建平台“定”保障。要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其首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创建具有生命力的社会实践基地,按照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政策要求,要满足经费投入和财力保障。科学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根据思想政治教学学科综合性特点,配合理论课教育内容的需要,可逐步建立有道德建设、法制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及和谐社会建设基地;搭建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搭建校际、校企、校所等之间的合作关系;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发挥综合育人的功能,全面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立足现实生活世界而又超越现实生活世界的辩证演进中教育人、引导人、提升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时展特点和党的战略部署,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协同性;要把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建设,为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于秋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互动·探究教学模式”[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2] 沈丽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主体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3] 吴丹.蒋南翔德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8.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课外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阵地。本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了解大连市市内四个区普通高中课外体育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调查分析提出适合的对策有效地改善高中课外体育开展情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高中生 课外体育活动 现状 发展对策

一、前言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更应将课外体育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对大连市内多所普通高中即时的调查研究,总结规律,找出问题,提出适应的解决对策,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大连市高中课外体育的开展情况,使学校体育更好发展,让每名学生都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品质。

二、大连市高中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体育教学的指南《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目标,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标准是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成功经验的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

(一)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的态度

体育态度是人们对体育现象在自身生活中重要程度的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看到(表1),男生持有喜欢以上态度的占85%,其中非常喜欢的占35%,女生中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也占多数,达到71.9%。其中非常喜欢的有19.3%。这充分说明了课外活动对于大多数高中学生还是很有吸引的,他们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也体现了这个年龄段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

(二)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的动机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体育动机是学生将体育愿望转变为体育行为的心理动因,是发动和维持体育行为的内部力量。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因势利导,克服学生动机中的盲目性和不利因素,加强管理,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使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挥更好的锻炼效果。

(三)高中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时间

锻炼时间选择的科学合理程度影响锻炼效果。据调查统计(表2):学生每周能参加课外体育活动1-2 次的人数占多数,学生比例占 53.61%,男、女生比例相近,而每周3次以上的学生仅占27.32%,更有20.36%学生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尤其女生比例高占31.32%。根据图表可分析主要原因是高考压力这一应试教育,大多数课余时间都在学习文化课上了,再加上有的学校甚至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补课,使得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

表2 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调查统计表

不参加 % 1-2次 % 3-4次 % 5次以上 %

男 22 10.68 113 54.85 55 26.7 26 12.62

女 57 31.20 95 52.20 23 12.64 7 3.85

合计 79 20.36 208 53.61 78 21.10 33 5.93

三、大连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对策

(一)新课程下体育呼唤多元化发展的课余体育

针对大连市高中生课外体育的现状,建议在新课程下应发展多元化课余体育。新课程多元化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开展不同的课外体育活动,没有统一固定的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其宗旨是让所有的学生活动起来,一切的活动围绕学生来,让所有的学生达到锻炼效果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

(二)多元化课余体育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对课外体育活动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课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良好的管理使课外体育活动沿着健康、有效的方向发展。对课外体育活动要实行目标管理,健全组织,可由学校领导、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代表等组成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机构,形成全校性管理网络,建立相应的考勤、竞赛、奖惩制度和评价体系,使课外体育活动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四、小结

(一)各级部门协调配合,政府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投入,使场地和设施能足够满足学生体育活动活动的需要。

(二)在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上,可采用俱乐部制,高中生的心理已逐渐成熟,能独立思考,实行俱乐部制,有利于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三)学校是课外体育开展的重要部分,学校对学生能够很好地从事课外体育活动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兵.关于高中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

[2] 郑乃春.试论高中学生课外体育体育活动现状[J].浙江体育科学.2004(6).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知识;渗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6-0085-01

当前的体育教学实践,只重视技术以及游戏的教学,忽略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很少有教师会讲授一些体育的人和事,也很少涉及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如果教师能在实践课中适时传授体育方面的知识,会使整个课堂效率事半功倍。

一、问题的提出

首先,实践和理论的严重脱节。部分教师只注重体育室外课的教学,而常常忽略了室内体育课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学生以为体育课只是跑跑跳跳的身体活动课。尤其因天气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一些体育教师也只是选择让学生在教室内自习。其次,缺少体育室内课教材。目前,学生已经不发体育教材,而且体育教师所用的教材也大多都是实践课的教材,没有专门的体育室内课教材。因此,学生无法从体育教师那里获得新的体育理论知识。再次,体育教师缺乏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全面系统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不仅影响着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参与态度和能力,也直接影响了他们授课效果,因此体育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体育知识。

二、如何在体育课中渗透体育知识

1. 结合课堂知识安排体育知识

第一,融合实践教学进行生理学知识传授。目前虽然提倡在体育实践教学中采取“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但是如果能结合实践渗透体育生理知识,则教学效果更佳。例如,体育课的准备活动部分是由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的体操动作所组成的。教师可以一边带领学生做操一边告诉学生每个活动都是在活动哪一部分的关节和韧带等相关的运动解剖学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准备活动,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做准备活动,从而渗透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等相关的生理学知识。第二,结合体育游戏讲解训练方法以及身体素质。体育实践课中多半都会有游戏,但是学生往往记住玩了什么游戏,却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教他们玩这个游戏。因此,教师可以在游戏教学中穿插体育知识的讲解。例如,一般体育课都会用的反口令练习,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做这个游戏可以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某种游戏,传授身体素质练习等训练学方面的知识。第三,结合挂图和多媒体讲解技术动作结构及运动项目。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要进行有效的示范,还应该借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示范某些技术环节的慢动作,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技术概念,并着重讲解和示范技术结构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明确内在的联系,如“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等动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各体育项目,给学生讲解运动项目的起源等知识。

2. 讲解体育锻炼中的常见现象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现象有很多,如“肌肉酸痛”“极点”“第二次呼吸”“重力性休克”“中暑”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现象,讲解其发生的原理。教师在上耐久跑等中长跑的项目时,可以结合学生普遍反映的累、呼吸困难等身体不良反,讲解“极点”“第二次呼吸”“乳酸堆积”等生理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内在结构和变化。

3. 安排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知识室内课

遇到不能上室外课的雨雪雾霾天,教师可以选择在室内上体育课,讲解较简单的体育知识。如简单的伤病处理方面的运动保健学知识、与体育锻炼关系明显的生理知识,包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营养与饮食”“挫伤”“扭伤”“肌肉韧带撕裂治疗”等。结合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制订室内课的单元计划以及教学计划,这样学生既可以实践,又可以接触到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

4. 定期开展体育安全知识讲座

由于学生好奇心重、好胜心强,他们在运动和游戏中很可能出现关节扭伤、韧带拉伤甚至骨折等病症。一旦课堂中出现上述伤害,将会给学生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活。为了尽量规避伤害的发生,教师不仅要在室外课堂上强调运动的安全性,更应该定期开展体育安全知识的讲座。

三、结束语

小学生活泼好动也好学,但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多半都是被动的。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践,使课堂生动有趣。如教师在教学中讲奥运冠军的故事时,学生们会听得津津有味;在运用解剖学知识讲解人体内部构造时,学生们又会唏嘘不已;在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讲解如何锻炼时,学生们又会学有所思。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除了传授技术动作以外,还应该传授相应的体育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小树立相关体育卫生方面的系统知识,具备相应的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顾燕.让小学体育理论课满堂生辉[J].教师,2010(86).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课外实践 红色资源 教育形式

[作者简介]刘华政(1972—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教育学院社科部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史、法社会学。(广西 南宁 53002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教育学院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本土教育资源在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开发与合理运用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YJJGB10,项目主持人:刘华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73—0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政治性、理论性和导向性强是其显著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实施经由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来完成。课外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外延,课堂教学以教材为凭,侧重于教师对理论的讲解、脉络的梳理、知识的传授;课外实践以体验为核,侧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成效的检验、情感的领悟。思想政治理论唯有通过课堂教学并途经课外实践,真正做到“入脑”,方能内化为学生的养分,并外显于其言行。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教学资源均是前提和基础。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的更多是置身其外之感,课外实践资源赋予他们的则是置身其中之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的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史上留来的那些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人和事以及与之相关的物和表现出来的精神,俗称“红色资源”。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资源。红色资源如何界定、有何功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如何体现,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红色资源及其功能

(一)“红色资源”的界定

红色资源属社会资源,内容既有人物,也有事物;形式既体现为物质,也体现为精神。“红色资源”是精神内核和物质载体的统一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红色是革命的象征,代表着进步、健康、积极、向上。先进性,是红色资源的时代特征。现当代红色资源在精神价值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雷锋精神、98抗洪精神、03抗“非典”精神、08抗冰冻灾害精神、08抗震救灾精神和航天精神等;在物质载体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蕴涵这些精神的人物、事迹、文献、文艺作品、纪念地、纪念物等。

(二)红色资源的功能

1.资政育人。红色资源是革命理论的源泉。“红色”,表明了其政治性的价值取向。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无不体现了、、、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信念、无畏追求、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担当的无私情怀和高尚品格,这些精神财富是国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不竭源泉和无尽动力。蕴涵党的创新理论的红色资源一经民众所掌握,便产生生生不息的物质效应。这些资源蕴藏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用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透过潮流把握主流,通过现象看清本质,从而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守住信仰、开辟未来。

2.传承历史。红色资源是一笔宝贵财富,具有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它所具有的厚重的革命历史内涵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后者包容了前者,因此,历史越向前发展,革命精神的内容越丰富,红色资源的沉淀越厚重。党的事业是在连续不断中开拓前进的,后一时期总是包含前一时期斗争的成果。这就决定红色资源总是一脉相承的。一种革命精神一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具有长久的影响力。因此在概括某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的含义时,总会包含以往革命精神的成分。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其中各自包含的革命精神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但在其表述上却很难分开,且这些革命精神都是用实事求是这根红线,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目标联在一起的,本质上是一致的。

3.陶冶情操。现当代红色资源中,各个历史阶段留下来的纪念地、纪念物,以及反映当时人物的事迹、档案记录等文献和影视、戏剧、歌曲等文艺作品,都以不同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向世人讲述和呈现了那段艰苦岁月和革命历程,使身处其境者无不从内心深处受到革命教育及人物无私精神、无我品格的洗礼。图文并茂,声像俱全,沐浴其中,感受到的是心灵的交融和忆苦思甜的教育。这种感受,会使外在的物质和精神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个人身上的素质并通过自己的品行来体现。看着一座座饱经风霜的建筑、一件件沉淀历史的工作生活用品,听着伟人们感人的故事,体会着领导人们那种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身处其地其境、面对其物其事,无不心潮澎湃,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这必将进一步强化个人的爱国信念,积极履行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

红色资源的“资政育人”“传承历史”“陶冶情操”功能决定了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有可为。课外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环节,无疑在红色资源开发运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红色资源的教育形式大体如下:

(一)组织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即红色旅游。但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内容的红色旅游,其侧重点在体验式的课外教学,这有别于一般的休闲式度假观光。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红色之旅有很强的目的性,旨在通过实地的经历和感悟,使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验,领略教材中讲述的理论观点。为此,师生需事先做好做足相应准备。对旅游之地及其相关景点内容要有所选择,对旅游线路要认真设计,对拟参观点的背景材料要加以了解。旅游内容要不脱离思想政治理论有关课程的大纲,要尽可能将教材内容与旅游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将课外旅游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实现两者的内在衔接。这样,才不至于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二)开展现场教学

严格来说,现场教学就是课堂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与通常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地点在学校内教室里不同,现场教学的课堂不在教室之内,其地点是在学校之外。基于此,本文将现场教学列为课外实践的内容范畴。这里的现场指的是分布于校外的革命教育基地。教学的内容是基地涉及的人、事、物及其承载的精神。教学的方式是基地导游或课任老师就着实地、实物、实景讲解。现场教学内容与教材知识点一般没有直接的内在关联,很大程度上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用于现场教学的这类革命教育基地通常布于学校附近或学校所在地的周围地区,路程不远。现场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的是其中的氛围,人受到的是震撼,心灵经历的是洗礼,留下来的是思考和敬仰。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更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深入学生大脑,效果比简单的课堂教学要好。

(三)举办主题活动

国家规定的每年的法定节日和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时间节点。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无产阶级作为领导力量开始走到前台。为纪念这一次学生爱国运动,国家规定每年的5月4日为青年节。大学生是青年,这个节日对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任教师不妨在每年五月的这一天或五月围绕青年学生这个群体开展校园青年论坛、革命岁月追忆、青春飞扬演讲等系列青年主题活动。活动项目及内容可向学生征集,但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应有革命岁月追忆的内容,至于其活动形式可以不限。毕竟,现在“90后”大学生对过去发生的知之甚少,而教材中对过去的描述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即使有所提及,也难以做到深入全面,更多的是概要介绍。因此,有必要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来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不然,他们就真的成为没有历史记忆的一代了。这于国于民族都是不利的。大学生中值得和需要认真记忆的重大节日、纪念日还有每年7月1日的中国共产党生日、8月1日的建军节、10月1日的国庆节等。借助这些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要由系列项目组成,形成“组合拳”,努力营造秉承先烈、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氛围,而不能过后无痕。当然,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非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任教师所能完成,尚需团委、学工处、学生会等一起来共同完成,属全校性的活动。

(四)播诵经典作品

经典,以其丰富的内涵、深厚的底蕴和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而为大家喜爱和传诵,经久不衰,具有时代性和传承性等特点。这些经典,或表现为著述,或表现为歌曲、戏曲、影视等文艺作品,它们均以不同的文艺表现手法,描述或讲述或重现了过去的那段令人铭记的岁月,使受众忽觉“时光在倒流”,能从图文并茂、声像共汇中获得直观的忽受。这里的经典作品特指革命进步题材的。在高校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红歌合唱、诗歌朗诵、影片展播等。经典作品传诵可结合上述提到的主题活动来进行。这项活动也需要学校有关部门来共同参与,形成全校一步棋,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统筹。老一辈的大学生大都经历过校园播诵经典的时代,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来自于《上甘岭》《地道战》《地雷战》《红色娘子军》《洪湖赤卫队》《雷锋》《今天我休息》《》《咱们的牛百岁》《十八个手印》《月亮湾的笑声》《甜蜜的事业》等影片展播,《东方红》《白毛女》《沙家浜》等戏剧演出。这些作品影响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推动了优秀人物不断涌现、事业不断推进。电影周、红歌比赛、诗朗诵会等这些经典作品播诵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深化了他们的理论认识,还指明了他们的努力方向,修正了他们所定的目标,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重要环节,前者重在理论说教,后者倾向于实际体验。就思想政治理论而言,课堂教学固然重要,课外实践也断不可缺。不过,有别于其他课程的课外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强调的是学生在课堂之外以活动为载体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印证式体验,而不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理论说教与实际体验相符,思想政治理论才能真正进入学生大脑,化为动力并见诸行动。很大程度上,思想政治理论能否发挥效用,内化为学生的动力,取决于学生实际体验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环节只能加强而不是削弱,不能忽略更不能省去。当然,课外实践的方式仍需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内容仍需充实、赋予时代内涵。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的课外实践才不会“走过场”,甚至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李实.准确认识“红色资源”的丰富内涵[J].政工学刊,2005(12).

[2]郭代习.红色旅游资源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2009(2).

[3]廖运生,陈勃.论井冈山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课程环境;课内外一体化;环境行为学;锻炼行为生态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6-0075-05

Abstract: Environmental behavioristics advocates that a changed design will change people’s behaviors, and expands its theories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probe into the behavior affecting mechanism; exercise behavior ecological theory builds its theoretical model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curriculum theory believes that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have important education functions, emphasizes that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and other curriculum factors realizes education objectives jointly. Based on the said theories,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optimal configuration 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mainly through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optimal configuration through sport dedicated funds on campus cards and sports venue reservation system nicely solved such problems as sports venue using efficiency and sports resource sharing fairness; by developing the internet + “combat call system” and configuring competition enviro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provide students with curriculum soft environments for participating in sports competitions through multiple ways; highlight the influence of sports cultur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matic, participatory and interactive campus sports culture.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curriculum environments steadily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exercising.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nvironment;integration of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resources;environmental behavioristics;exercise behavior ecology;college

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我国开展了相应的课程改革并对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的“三自主”(学生自主选课、自选教师、自定时间)、“三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内与课外互动、现场与网络互动)、“三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开放、资源开放)的课程模式得到不断发展。其中,“课内与课外互动”的课程理念多年来受到持续关注,逐步发展为体育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基于体育大课程体系的设想,通过课内学习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以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目的。该课程模式在解决学生课内学习、课外延伸性体育活动,提升体质健康、形成锻炼习惯、促进终身体育的发展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关于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研究,在理论上缺少深度的探索。从文献的查阅中,很少看到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关于课内与课外锻炼环境的差异分析,也很少看到课程环境对锻炼行为影响的分析,课程环境建设一直在体育课程体系变革中处于滞后的状态。

课程环境是环绕在“课程”主体周围,对课程主体产生影响的客体因素,学生的学习行为是学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高校体育课程的课内学习与课外的自主锻炼存在较多的动力与环境差异因素。高校学生的体育课属必修课,有学分要求、有教师组织、有场地保障,因而课内学习具有约束性的特征。而学生在课外的自主锻炼,约束条件消解,何时进行锻炼更多地依赖锻炼的行为态度、行为动机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1]。因而,“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配置对促进学生锻炼行为从体育课内向课外拓展与延伸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首先介绍环境行为理论、生态理论及课程环境理论,从环境行为、课程环境的教育功能等阐述课程环境对行为促进的重要作用,其次是以深圳大学建设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配置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课程环境配置未来发展进行思考。

1 环境对行为影响的基本理论与研究

1.1 环境行为学的理论

环境行为学,主要研究人与物质环境两个不同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该学科将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同步进行研究,旨在探求环境与行为的和谐统一。该学说主要包括:

1)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外部环境决定人的行为选择方式。这种理论在建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建筑师相信“改变的设计将改变人的行为”,如道路上设置的斑马线将使人选择更为安全的斑马线通过马路;垃圾箱的分类提示会使人倾向于产生投垃圾的分类行为。环境决定论的主要缺陷是夸大了环境的决定作用,没有考虑人的主体意识,而这种主体意识具有需求动机、调节行为和改变环境的能动性。

2)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与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人的行为不是由环境所决定,而是由人的内在需求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所产生。在行为产生的过程中,人作为独立的主体具有选择环境、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变环境的主导性。

3)相互渗透论。

相互渗透论认为人和环境不是二元对立的,人们不仅能够对物质环境实施改变,还可以从实质上改变环境的性质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从而改变社会环境。

在体育锻炼领域的研究中,关于锻炼行为与环境关系方面也有了一些研究[2-4]:关于建成环境和体力活动的关系,在国际上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初步的研究发现,当出行距离短、街道景观优美,出行者倾向于采用步行或自行车,从而增加体力活动而促进健康;周边环境令人向往则可增加休闲体力活动。有研究者对中学生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发现在郊区居住的学生,当周边运动场的可达性较好时,不仅每天进行锻炼的时间较长,而且在上课日的每天锻炼的时间也较长[5]。

1.2 锻炼行为生态学理论

行为生态学模型主要研究社会文化和物质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该理论模型不仅认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行为作用超越个体的因素作用,同时,生态学认为个体与社会文化和物资环境的要素可以循环利用。强调锻炼行为是个体、社会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从逻辑上把社会文化、政策和物质环境结合到行为和教育之中,来干预个体锻炼行为选择和坚持[6]。

1.3 课程环境的教育功能研究

关于课程环境,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学生学习赖以发生并使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那种情境,它包括教与学在其中发生的课堂与学校,相关的环境还包括家庭、社区、特定的阶级或种族群体[7]。

张华[8]对课程环境的定义体现了生态教育的思想,认为“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

关于课程环境的作用,有两个重要观点值得重视:一是课程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各种环境资源,达成显性的或隐性的教育影响作用。二是课程环境对课程组织的重要作用,强调课程环境与课程其他要素的平衡发展并有效地共同实现教育目标[9]。

2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

2.1 体育实体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深圳大学拥有体育实体环境,即体育场馆占地面积152 500 m2,建筑面积63 242 m2,以深圳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共2.6万人来计算,平均每人拥有体育实体建筑面积2.43 m2,可以认为具有较好的场馆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化,对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体育场馆不仅要优先提供学校体育课程、各类运动学生代表队包括高水平运动队及普通大学生代表队的训练使用,同时也要满足高校教职员工及有政策刚性要求的学校场馆资源对外开放需要。实际上,学校体育场馆还经常面临着不同时空、不同功能的任务需求,如大型集会、毕业季的学生就业招聘会等,这就对场馆资源的效率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如何建成优化的体育课程环境、学校体育场馆如何更好地提供大学生课余自主锻炼的服务、提供优化的资源配置上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源与需求总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资源需求大于资源存量。即使学校不断扩建体育场馆,配置功能多元的各种健身设备和辅助设备,但目前仍无法在资源与需求上达成平衡。

二是面对不同类型需求,如何通过资源配置优化实施体育场馆使用的权益和公平性问题。在课程环境开发之前,深圳大学的体育场馆主要是在完成体育课程、运动队训练之后,场馆中心根据学校各类群体比赛、学校学生社团的申请、各学院组织的比赛申请来管理场地使用。但这种仅仅面对“有组织”的、享有优先场馆资源使用的管理方式,虽然为部分学生提供了场馆资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众多学生的场馆资源使用权益,在优先获得使用权或者是在享有场馆使用的时间上,对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不公平现象[10]。

三是体育场馆管理方式与资源利用效率的矛盾。在学校体育场馆管理上,实行专门化管理,但由于体育场馆部的人员编制较少,实际上场馆维护、日常保洁等工作采用了外包服务的方式,故体育场馆实质上是混合管理模式。由体育场馆进行场地资源管理,需要通过场馆管理部门合理地实施场馆资源的动态调配。但在课程环境优化之前,行政部门的管理全凭实践的管理经验和习惯进行场地审批,管理不到位、规章不合理,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多矛盾,场馆管理的薄弱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不高[11]。

为了综合解决以上问题,深圳大学从2007年起,为了促进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环境建设,通过两方面的措施实施建成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

1)校园一卡通的体育资源配置。

从2007年起,深圳大学在每个学生包括研究生的校园一卡通中设立专项体育经费,学校每年为每个学生提供体育专项经费300元。校园一卡通为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提供了统一的身份认证和体育专项经费的电子支付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体育场馆的管理系统与一卡通的对接,实现对学生的身份识别,从而达到体育经费个人专享的目的。由于这些经费只能用于使用各类体育场馆的经费开支,学生可以很方便地使用。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可以享有平等地使用体育场馆的资源,提高学生对场馆资源支配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主锻炼需要,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体育场馆预订系统。

为了实现体育场馆资源的更为有效的利用,深圳大学开发了体育场馆预订系统。系统由后台服务器和各场地的客户端组成。预订系统对可以开放的场馆资源及可利用的空间资源进行分类展示[12],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输入校园卡号及密码进入系统,可以提前3天进行场地预订。通过场馆预订系统和校园一卡通体育专项经费的设立,不仅提高了支付方式的安全与便捷,提高了学生使用体育经费的意愿,同时也提高了场馆使用的效率[13],从而较好地解决建成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及享有体育公平性的问题。

场馆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促进学生的锻炼具有显著的效果,2007年,学生每年使用场馆进行自主锻炼为35万人次左右,到2013、2014年,每年学生使用场馆进行自主锻炼的人次稳定在45万人次左右。

2.2 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开发

在课程环境中,可以将体育场馆分类为课程的“硬环境”。硬环境固然重要,但是相对于课程的“软环境”建设,包括课程政策、传统习惯、文化氛围、组织体系等,则是在促进学生参与自主锻炼过程中更为重要的课程环境因素。

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对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课程环境的建设中,深圳大学通过互联网与学生自主相约比赛形式的结合,形成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开发,由此形成了校园体育竞赛的新发展及新补充。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创新呈现出不同的独特功能。

学生通过校园卡登录网络“约战系统”,在系统内可实现球队自主组建、加入球队、发起或接受挑战、查看球队积分排名、查看球队信息、查看裁判员信息等功能。

网络“约战系统”的管理员是系统的后台操作员,其职责是管理整个赛事的正常运作,协调时间、场地、裁判的安排。所有的挑战均要经过管理员审核,才可成为正式比赛。管理员根据学生裁判员的时间进行比赛的安排,通过裁判员的工作维护公平公正的比赛。系统中各队均有权利对这种特殊情况进行反馈,系统管理员将会进行调查,实施监督与仲裁机制。

在传统的校园体育比赛中,学校代表队、学院代表队是通过选拔机制,具有较好运动技能的学生才能成为各代表队的成员。对于整个学校而言,能参加校级比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运动技能、渴望比赛的学生而言,互联网+“约战系统”的开发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一个全新的途径。从而也成为了连接课内外进行锻炼的纽带,并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人数。

互联网的使用快速便捷,具有广泛的交流功能、互动性强,可促进学生间交流,拓宽人际网。通过互联网+“约战系统”吸引不同运动水平层次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学生拥有共同爱好,体验体育活动的真实乐趣,使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氛围更浓,提高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

2.3 竞赛环境的系统配置

在大学生群体中,各种体育竞赛的组织是吸引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深圳大学在传统上形成了各类不同的组织竞赛:一是每年组织10项“校长杯”比赛,这10项比赛包括篮球、足球、排球、游泳、羽毛球等群众基础最为雄厚、项目最受欢迎的比赛。校长杯比赛积分计入学校运动会的综合总分。二是每年在新生入学后,为丰富新生的体育竞赛活动、选拔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专门组织10个项目的“新生杯”比赛。三是课外体育俱乐部的自主竞赛,目前深圳大学拥有22个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全部由学生按章程进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办赛,成为了学生社团组织赛事最为活跃的力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社会知名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更为紧密,2013年深圳大学“岁宝公益杯”体育系列赛,是深圳大学建校以来,首次由企业赞助举行的群体系列赛事。优秀企业与知名大学的结合,促使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通过签约仪式,新增了深大“岁宝杯”三人篮球争霸赛、深大“岁宝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深大“岁宝杯”排球争霸赛。排球争霸赛不仅校内学生可以参与,还吸引了2支男子校友排球队、3支女子校友排球队回校参加竞赛。这些比赛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了大学生的广泛参与。2015年,各种争霸杯的比赛在深圳“融资城”的签约资助下继续举办。

2.4 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在广义的课程环境中,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因素都可以看作是课程环境的一部分[14]。近年来深圳大学从多个方面营造具有活力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1)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整体投入。

2011年深圳市承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来自世界152个国家及地区的7 865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深圳大学全面动员、整体投入:深圳大学学生在本届大运会航海、乒乓球、高尔夫等项目获得5金5银的好成绩,获教育部颁发的“特殊贡献奖”。深圳大学主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科学大会,成为校园内最具大运会文化特色的亮丽的风景线;深圳大学的志愿者参与赛事的各项服务、场馆保障及开幕式等工作的多达5 000人以上,深圳大学的大运会志愿者站与深圳全市的750个志愿服务站一起,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大运文化理念,犹如永不熄灭的火炬,一直服务至今并无限延伸。大运会的文化影响已作为深圳城市的文化特质之一,其作用远远超出了体育文化的影响作用,对深圳城市的精神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2)八一女排深圳大学主场的建设。

中国排球联赛是国内最顶级排球运动赛事,是展现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精神、传播拼搏精神和体育梦想的载体。为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学习女排顽强拼搏精神,深圳大学与中国人民八一女排共建2014―2015年中国排球联赛八一女排深圳大学主场。

八一女排代表了新中国排球发展的历史并取得了辉煌成绩,是迄今为止全国各支运动队中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人数最多的运动队。八一女排在深圳大学元平体育馆共进行了12场比赛,最终,时隔13年再度登上冠军领奖台。深圳大学八一女排主场的12场比赛,是体育文化盛宴,超过2 000人次的学生志愿者投入主场工作,每场比赛有来自体育社团、各学院超过1 200名学生为主队呐喊助威,在八一女排夺冠的时刻,共享夺冠的美好时光,体验汗水、泪水铸就金牌的艰辛过程,从而获得精神的熏陶与升华。

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的建设。

深圳大学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将体育精神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来源于的青春励志文化活动。2014年由王楠和中国乒乓球队来深圳大学进行主题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乒乓球推广活动,传播乒乓文化和乒乓精神,传递努力拼搏的正能量。参加此次活动的师生达到了2 000人,国手们与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随后,“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成为深圳大学体育文化建设的主题。

体育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最具有活力、最具有互动性、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特质。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通过多方面对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人们自主锻炼行为的发生。但这些个体行为的选择与决策,依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易变性。如何建立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之间的衔接,通过体育课程与课程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坚持性,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2)通过校园卡的体育专项经费的使用,可以积累学生大量的个体化的锻炼信息,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获得学生锻炼的基本需求规律,同时,也可以发现参与锻炼很少的学生的结构。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3)互联网+“约战系统”作为课程软环境的一种尝试,在互联网时代具有很好的适应性。作为一种衔接课内课外的竞赛载体,可以考虑举办校级、院级的新竞赛形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体育竞赛的功能,从而吸引更为众多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也可以将学生可量化的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过程性评价”,这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 刘海元. “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沿革和落实思考[J]. 体育学刊,2010,17(4):43-44.

[2] 翁锡全,何晓龙,王香生,等. 城市建筑环境对居民身体活动和健康的影响――运动与健康促进研究新领域[J]. 体育科学,2010,30(9):4-9.

[3] 陈佩杰,翁锡全,林文|,等. 体力活动促进型的建成环境研究:多学科、跨部门的共同行动[J]. 体育与科学,2014,35(1):22-23.

[4] 全明辉,何晓龙,庄洁,等. 建成环境对上海市静态工作方式人群BMI的影响[J]. 体育学刊,2015,22(2):133-139.

[5] 周热娜,傅华,李洋,等. 上海市某两所中学初中生体力活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2):197-198.

[6] 方敏. 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理论阐释及展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1):122-123

[7]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5.

[8]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21.

[9] 龚建林. 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特性[J]. 体育学刊,2011,18(4):42-44.

[10] 王茜,苏世亮,马潇雅. 社区健身环境对居民运动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其公平性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08,27(6):648-649.

[11] 谭建湘,周良君,陈华. 国内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研究述评[J]. 体育学刊,2013,20(5):45-46.

[12] 杨亚琴,朱志萍. 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在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中的应用[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335-1336.

课外体育活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阳光体育运动 学校体育 课内外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nshine Sports Construction of

Our Public Sports Lesson "Integr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Overall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New Exploration

YANG Lianbo

(Northeast Dianli University, Jilin, Jilin 1320120)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unshine sports full implem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school's sports work study, to build our school "class inside and outside integration" whole new curriculum system,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good habits of physical exercise and lifelong sports consciousness, also is the new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work in our school.

Key words sunshine sports; school sports; integration of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0 前言

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的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对当前我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及我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现代高校课程改革新理论,同时,借鉴国内著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结合我校体育工作具体特点,对我校体育工作进行改革, 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目标体系,可以对每个大学生提出了两个要求,一个是基本目标的最低要求,另一个是发展目标的提高要求,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目标体系。进一步阐明了我校体育课程的具体任务,对我校体育工作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为在我校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奠定基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东北电力大学公共体育教学课程体系、东北电力大学课外训练体系、东北电力大学体育协会等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主要运用访谈法、文献法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为寻求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访谈、调查法对我校学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电力大学“课内外一体化”可行性的研究

2.1.1 师资情况

通过对我校师生对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调查分析,我校从事公共体育教学的师资情况,专业项目较为全面,共有32名专职体育教师,涉及球类、健美操、武术、跆拳道、龙舟等15个项目。

2.1.2 体育设施场地

我校现有运动场地,器材情况,标准室外足球场3块、标准室外篮球场25个、室外手球场地1块、室外排球场地10块、室外田径场地3块;室外网球场地5块;室内场地:龙舟馆1个、室内羽毛球场地15块、网球场地5块、篮球场3块、排球场地1块等。

2.1.3 体育协会

我校有比较项目全面的体育协会,篮、排、足、乒乓球协会、滑轮、游泳、武术、跆拳道、体育舞蹈、健美操协会,他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各种业余体育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我校师资专项项目多样全面、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学生业余体育活动,体育协会为业余体育活动提供了保证,因此,为进一步做好我校阳光体育工作,改进完善“课内外一体化”体系奠定基础。

2.2 我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2.2.1 课内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课内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发展目标。课内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发展目标是围绕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 身体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 社会适应目标来进行。(2)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课内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要做到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要以人本主义课程论为依据。就是以大学生为中心来设计课程, 要兼顾社会需求、课程和学生个体三个方面, 定位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之上。这也是当今世界课程理论发展的新趋势。(3)确定课内体育课程内容体系。项目的设定要以体育发展目标为依据,以发展原则为准则,根据我校实际的自然环境、学校的场地设施以及体育教师专项的实际情况,设置体育教学项目及内容。大球系列:足、篮、排、手球;小球系列:乒、羽、网球;舞蹈系列:体育舞蹈、健美操;民族传统系列:武术、龙舟、珍珠球;传统项目:滑冰、跆拳道;体质健康系列、体育理论系列。

2.2.2课外体育辅助体系

(1)课外体育管理系统。指导监督系统,由体育教研室、选修课教师、校团委、院团总支组成, 发挥体育技能指导作用,和监督管理作用;自我指导管理系统:由校学生会体育部、 学生单项运动协会、 学生裁判员来实现学生自我指导管理作用;参与系统,是由系学生会干部、 班级学生干部、 学生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体作用。(2)课外体育活动系统。竞赛系统:建立全校的三级比赛系统,学校以学院为单位的各项目的一级比赛,各学院以专业为单位的二级比赛,各专业系部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三级比赛;三级比赛系统来开展课外体育竞赛,培养学生提体育参与意识。协会活动: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组成体育运动协会,目的是很好地传播、指导学生体育单项运动。(3)课外体育训练二级体系。一级课外体育训练体系是由学校组织的以学校高水平运动员为基础的校级高水平运动训练队,目的是完成学校对外的比赛任务。二级课外体育训练体系是由各学院自发组织,有学生自主管理的学院训练队,目的是代表学院完成学校组织的各项比赛。

2.3 我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设置和结构体系

以公共体育教学为核心,以课外体育训练体系、体育运动协会、三级体育竞赛体系,为辅助的“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设置和结构体系。

公共体育教学,根据我校的实际体育场地、设施以及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情况,开设体育教学项目,学生在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教学项目。

辅助的课外体育活动,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自身体育兴趣自主参与一个或两个体育运动协会,参与体育活动。根据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积极参与不同级别的体育竞赛活动。

2.4 我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评价体系

我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整体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课内评价体系与课外评价体系。(1)课内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2)课外体育活动评价体系。学生参与体育协会的体育活动情况,参与三级比赛的任何级别比赛情况评价。

参考文献

[1] 杨连波,贾杰.依托“健商”新理念,完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体系探索与研究[J].科教导刊,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