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超声医学论文

超声医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超声医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超声医学论文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2010年1月~2011年到我科室进行胆石症手术的35例患者,患者在术前右上腹均出现腹疼痛,并且反复发作。其中有11例患者伴有发热、黄疸症状。在35例患者中,有20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为35~72岁,平均年龄为53.5岁。有29例患者在之前并没有手术史,4例患者有过一次胆道手术史,2例患者有过二次胆道手术史。有手术史的患者之前的多为胆总管切口取石“T”管引流及胆囊切开取石蕈状管造瘘。与上次进行手术的时间间隔:最短的时间是2年,最长的时间为17年,平均时间为9.5年。在术前对所有患者都进行B超或CT监测,由此来证明出结石的分布位置。其中,有7例患者是属于单纯胆囊结石,2例患者属于单发结石,其结石直径为2.4cm,5例患者属于多发性结石,其结石直径为0.5~2.0cm;5例患者属于单纯肝内外胆管结石;16例患者属于胆囊结石合并肝内外胆管结石。

1.2手术方法

在进行手术时,根据结石的分布位置,选择保胆手术、胆总管切口探查取石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1.2.1保胆手术

行人工气腹,并且按照腹腔镜常规方法进行摄像系统及冷光源的置入,置入方式为:剑突下及右锁骨中线肋缘放入5mm和10mm穿刺套管,将胆囊底缝吊。用电凝将胆囊底切口约0.8cm,待到将血止住以后再进行输尿管镜以及经皮肾镜、1.5mm中空超声探针的置入,使用负压将击碎后的结石残渣吸出以后对胆囊进行冲洗,并立即给予止血处理,同时对于未吸干净的残石要带保护套进行全面清除,胆囊管开口处有胆汁流入后,再使用3-0可吸收肠线对胆囊切口进行间断全层缝合,经测试未见胆囊切口有渗漏,方进行术野清洗,将腹腔积液吸尽,排气,切口缝合。

1.2.2胆总管切口探查取石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前需保留导尿管和胃管,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后于剑突下及右锁骨中线肋缘放入5mm和10mm穿刺套管,将胆囊先切除,然后将胆总管切开约2~2.5cm,最后在取结石时使用取石钳将能取的取出,不能够取出的结石,将输尿管镜以及经皮肾镜由切口置入,并且使用1.5mm或3.3mm的超声探针进行边碎石边吸引,术后要留置“T”型引流管。

2结果

使用保胆手术取石的患者均1次成功。使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取石的患者中,有18例患者1次成功,6例患者在术中转开放手术1次成功,只有3例患者没有1次成功。造成其无法1次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体质较差,对于长时间手术无法忍受,肝内外胆管存在结石量过大,并且大部分的分别部位是二级胆管以上。在患者术中及术后均经过B超或造影证实有结石残留,1个月后使用同样的手术再次取石,全部取尽。本组患者使用超声碎石取石成功率达到100%,手术使用时间90~240min,平均时间为158min。患者住院5~10天,平均天使7.5天,术中的出血量为50~100ml。术后均没有感染、胆漏或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35例患者来院复查均在术后2~12个月,经B超检查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囊壁没有出现水肿,肝内外胆管没有结石复发。

3讨论

超声医学论文范文第2篇

该书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容整形奠基人张涤生教授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张涤生院士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对美容整形外科医师具有指导意义的参考书。”

该书具有以下特点:①内容丰富全面,书中不仅有美容整形的主体内容,还涵盖了人体美学、美容心理学,并纳入了相关医疗美容法规在内。②内容新颖,对当代前沿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如电脑、超声、激光、光子、内窥镜、生物材料、纳米技术以及组织工程等在美容整形方面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③将康复医学引入美容整形外科,进一步提高临床术后效果。全书16开,1800页,397万字,铜版纸印刷。定价:680.00元(加邮资30元,共计710,00元)。

联系人: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西南整形美容外科医院 胡晓佳

邮政编码:400038

联系电话:023-65410744

投稿数字写作须知

根据《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本刊采用三位分节法(即从小数点算起,向左向右每三位分一节,节间留出一定空隙),不用千分撇分节法(如3,216改为3 216)。但年份、页数、仪表型号、标准号不用三位分节法。中文出现的数字,凡属计数数值,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2007年《中国美容医学》征订启事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于1992年6月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和国内外多家大型数据库与检索机构收录期刊。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整形美容、皮肤美容、颌面美容、齿科美容、眼耳鼻美容、中医药美容、综述、精品讲座、国外美容最新动态、国内最新书讯会讯等。信息量大(136页)、内容涵盖面宽、图文并茂、实用性强,是美容医学领域唯一月刊杂志。

《中国美容医学》每期定价15元,12期,全年共180元(含邮费),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发代号:52-27。2007年的邮局征订工作现已结束,但编辑部还可订阅,联系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科技大厦12层《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收,邮编:710043。咨询电话:029-82218513,82251091-8833,网址:http://www.zgmryx.com,E-mail: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

・告作者读者・

有关作者署名的要求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变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排于作者姓名下方。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三条均需具备。仅参与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应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证明信。

《埋没导引缝合技术》出版

《埋没导引缝合技术》一书已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李森恺教授主持编写。埋没导引缝合技术的核心要求是:从疾病的本质出发,以整形外科原则为准绳,在详细掌握局部解剖层次的基础上.采用隐蔽小切口的潜行分离和埋没导引缝合技术手段,实现微创的组织调整和组织移植.该书详尽介绍了整形美容手术的实用方法,可以作为一类新手术方法开拓人们的视野。适合整形、美容、口腔、小儿外科、普通外科等专业的临床医师和研究生阅读和参考。对整形美容外科医师的临床手术实践有实用性的指导作用。定价:120元,联系电话:010-88703924,010-86641047;Email:lisenkai@yahoo,com.cn,frankchina@sohu.com;联系人:王永前,李强。

敬告作者和读者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从事美容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护士和研究教学管理人员的必备读物。

为体现媒体的时效性,加快稿件处理速度,缩短编审周期,便于作者和编辑部的沟通与联系,欢迎网上投稿。投稿信箱: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投稿时请寄稿件审理费30元,并在稿件后附第一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详细通讯地址和手机号码)。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来稿经刊载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权的使用费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给付并赠当期杂志两册,多作者请自行预购。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刊名变更的声明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杂志将于2006年第4期起,刊名变更为《国际口腔医学杂志》,新的国内统一刊号为CN51-1698/R。E-mail:gwyxkqyxfc@vip.163.com。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编辑部

社长・总编:辛映继

编:朱宏亮

副 主 编:郭树忠 高天文 祁佐良 李青峰 李荟元 杨壮群

副社长(兼常务副主编):李庆峰

副 主 任:李 谆 刘彦普 侯成群 韩 岩

责任编辑:张惠娟 李阳利 何志斌

外文编辑:张 颖(英) 夏 炜(英) 封兴华(法)

潘宝华(日) 王胜春(俄)

学术编辑:孙林潮 刘仲荣 舒茂国 郭 丽 范巨峰 屠军波

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社

・消息・

超声医学论文范文第3篇

这起校园投毒案也让19年前的另一起案件再次成为舆论热点。当时正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读书的女生朱令,被测出严重铊中毒,后经诊治虽然保住了性命,残酷的后遗症却伴其终生。朱令曾经被视作清华的“完美女生”,民乐队明星、国家游泳二级运动员,成绩名列前茅,而今她的智力水平仅五六岁,双目几乎失明,全靠年逾古稀的父母照顾。近20年来,网络舆论从未忘却朱令。

从朱令到黄洋,发生在高等学府里的离奇投毒案成为人们难以直面的刻骨之痛。

黄洋案起因未明

查阅人人网等社交网络,可以看到黄洋生前照片,一个阳光男生带着憨厚的微笑。

出生于1985年的黄洋是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不久前刚刚以第一名的成绩转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临床博士。

据复旦大学医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一位老师介绍,这个来自四川自贡的小伙子一直是优等生。黄洋的父母在他上高中时双双下岗,母亲体弱多病,家里欠下一大笔钱。读书期间,黄洋的学费全部来自奖助学金和勤工俭学收入,不仅没有向家里要钱,还支付了妈妈肝病所需的手术费用。黄洋还参与过两次学校的支教活动,曾在安徽颍上和墨脱支教。

4月1日早上,黄洋从寝室内的饮水机中接了一杯水,因为感觉到异味,将水吐出,随后特地把饮水机中的水倒掉,还清洗了饮水机。他告诉同宿舍的同学不要再喝了。

当天中午,黄洋就出现了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的症状。他曾独自前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当时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医生为他开出了抗感染及解痉的处方。

据黄洋的同校师弟莫慈(化名)回忆,当天中午他曾接到黄的电话,“他说感觉不舒服,要打针,希望我过去看他。”当天下午莫慈赶到点滴室,当时医生推测黄洋的病因可能是饮水机内的桶装水置放日久,细菌滋生而引发食物中毒。在众多被考虑的细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当时嫌疑较大。

4月2日,黄洋症状并未好转,他的师兄弟下班后赶去看他,发现他的手和脸都肿起来了,怀疑不是吃坏了东西那么简单。当晚9点,黄洋在同学的陪同下去看急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已出现损伤。到了晚上10点多,学生们把情况告知了黄洋的导师,导师马上携带现金赶到医院,安排黄洋住院治疗。

4月3日,黄洋病情继续恶化,血小板开始减少,住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医生会诊初步认为是中毒造成了肝功能损伤,但究竟是什么毒素,一时依然难以判断,无法及时对症下药。

接下去的几天,医生们不断会诊,检测毒素,缓慢治疗……他的导师、师兄弟们也日夜守护在他身边,并千方百计查找原因。

7日,黄洋开始鼻孔出血,治疗不起作用;8日,他陷入昏迷,但病因仍然未明。9日,黄洋的师兄孙某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提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周围有人常在用。孙某收到短信后,马上将情况告诉了黄洋的导师,并查询了校内的医学论文资料,发现使用该药物后的实验室小白鼠症状与黄洋此前症状十分相似,而相关实验论文的作者正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林森浩。

“大家立即把情况向医学院和学校领导反映,并向复旦大学保卫处、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报了案。”负责学生工作的该校老师说,“学校和公安部门都很重视,跟黄洋的老师、同学一一谈话。”

11日,警方称,在该学生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出有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12日,警方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林森浩存在嫌疑。

当日,黄洋中毒太深,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13日下午,黄洋瞳孔放大;14日下午,没有了脑电图,肺部纤维化无法自主呼吸……

15日晚,复旦大学校方官方微博称,该校一名医科在读研究生因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严重,学校组织专家会诊未发现病因,校方遂请警方介入,警方称该生寝室饮水机检出有毒化合物。此事进入公众视野。

16日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去世。复旦大学官微公布这一消息后,很多网友都为他点上了一支蜡烛,表达惋惜之情。

此事传出后,有消息称,被警方刑拘的室友林森浩因妒忌黄洋获得直升博士生的机会而起意投毒。但根据多方确认,这一消息并不准确。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受害人黄洋与嫌疑人林森浩在两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另一种说法是林森浩原来想要加害的是同寝室的另一名上海籍学生,有人甚至从网络上找到了疑似林森浩化名与人讨论使用N-二甲基亚硝胺杀人的言论。但这一说法因为该上海籍学生较少在寝室喝水,显得并不可靠。

林森浩是广东汕头人,家境富裕,2010年因成绩优异被中山大学推荐,免试进入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并在中山医院见习。在此期间,林森浩成绩较好,并在研究生学生会担任干部,还曾获得复旦的校外冠名奖学金。

案发前他在中山医院超声诊断科实习,众多媒体查阅其新浪微博发现,今年3月至4月,林森浩似乎处于工作压力较大的状态,还曾在微博上说“出来混就要不怕死”的话。

此外,林森浩对于“N -二甲基亚硝胺”颇为熟悉。他本人曾在国内肝胆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对肝胆病理了解程度较高。网上搜索林森浩的论文,有7篇是专业论文,其中4篇涉及“N -二甲基亚硝胺”。但即便综合上述信息,其作案动机依然令人费解。

18日,有媒体称涉案嫌疑人林森浩已向警方供述作案动机,但是上海警方尚未公开相关情况。

舆论呼吁起底朱令案

今天的朱令和父母住在北京南城的一间公房里。自朱令中毒后,十几年来,朱令的父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对女儿的照料上。如今朱令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余的时间都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做康复运动。

1992年9月,朱令考入清华化学系物化2班。这个班级人数31人,女生分别住在6号楼的3个女生宿舍:朱令、 孙维等住114室。1992年秋,朱令进入清华学生乐团民乐队并很快成为主角。孙维也曾进入民乐社团。

1994年10月,当时读大三的朱令开始明显地出现掉头发的现象,曾经两次出现暂时性失明。12月5日,朱令因不明原因引起腹、腰、四肢关节痛。经过治疗,1995年1月23日,朱令担心落下功课,病情稍有好转就要求出院。

1995年3月6日中午,朱令再次发病,8日白天病症继续恶化,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舜伟告诉朱令家人,朱令的症状“太像60年代清华大学的一例铊盐中毒病例了”。但因条件限制,朱令没有做铊中毒鉴定,而是在协和医院急诊室一边观察一边等待住院床位。

朱令在神智清醒的时候,曾向李舜伟否认她在实验室接触过铊盐的传言。化学系老师出示了学生接触化学药品的清单,肯定朱令并无铊盐接触史。

由于一直得不到有效救治,1995年3月26日,朱令被送进协和ICU病房,靠呼吸机生存,进入长达5个多月的深度昏迷。

1995年4月,朱令的中学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请同学帮忙,在互联网上发电子邮件求助,描述朱令病情,希望得到专家意见以确定病因。十天内他们共收到来自18个国家的专家回信1635封,30%认定为铊中毒。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远程医疗专业的博士生李新,专门建立网页帮助对朱令进行网上会诊。此事成为轰动一时的热点新闻。

1995 年4月28日,朱令的检测报告显示,她的病况起源于铊中毒,且是两次中毒。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1995年底,朱令同宿舍同学孙维被列为犯罪嫌疑人。根据后来孙维本人在天涯发表的声明,1997年4月2日,孙维被公安局带走讯问,持续8小时,然后由家人领回。

此后至今的十多年间,众多媒体依然在关注朱令案件,网络舆论对此事的关注更为执著,整个事件因为复杂、曲折,甚至被写成了一本电子书。

至今在互联网上搜索“孙维”二字,可以看到对朱令事件的简单叙述以及孙维的家庭关系背景链接,其中包括她的祖父孙越崎(1893~1995),曾经担任中国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等。

由于黄洋事件的刺激,舆论再次呼吁:起底朱令案。

数起校园投毒案曾经成为舆论热点

从朱令案到黄洋案的近20年间,通过媒体曝光,还有数起校园投毒案曾经成为舆论热点。

1997年5月,北京大学发生“铊”投毒案件。受害人江林、陆晨光是北京大学化学系1994级的男生,犯罪嫌疑人王晓龙与江林同班不同寝室,与陆晨光同寝室不同班。

王晓龙曾交待,过去江林与他关系好,后来却不理他了,所以投毒。为了确定投毒量,他把陆晨光当作实验对象,也投了毒。所幸投毒者良心发现,为挽救被害人提供了正确信息并向公安机关自首。

2007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的投毒案也是因同学之间矛盾激化而引发。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学生常宇庆,因对几名同学有意见,决定报复。他购买了230克硝酸铊晶体,趁同学上课时,将两勺硝酸铊溶入矿泉水中,并使用注射器,分别向3名同学的茶杯中各注入2ml,致使他们中毒。后来这3名中毒学生经过救治康复。

2007年8月5日,经初次鉴定,常宇庆被江苏检察机关以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批准逮捕。之后,常宇庆家人向检方公开了儿子曾患精神抑郁症的病史。经二次鉴定,常宇庆患精神抑郁症,作案时没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江苏检方对常宇庆作出不决定。

超声医学论文范文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126例笔者所在医院就诊CHD合并T2DM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1例,女55例,平均(67.8±6.3)岁,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1)CHD诊断依据ACC/AHA制定的冠心病诊治指南;(2)符合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患者年龄大于60岁。排除标准:(1)伴有NYHA分级2级以上的心衰;(2)随访资料不齐全的患者;(3)合并有严重的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

1.2 分组

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研究组中男35例,女27例,平均年龄(65.6±6.1)岁;对照组中男36例,女28例,平均年龄(70.1±6.7)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内科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护理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措施治疗,具体循证护理措施如下。

1.3.1 尽早识别及处理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应激性高血糖 循证证据: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与年龄有相关性,同时2型糖尿病又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而较易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且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如无明显胸痛,故较易漏诊。加之老年患者的心脏代偿能力显著降低,因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一旦发生ACS极易诱发心源性休克[5]。循证护理措施:(1)护理人员要严格定期的床边巡视,着重观察并记录病人的表情、神志、面色、皮温、四肢末梢循环状态以及尿量等症状;(2)给予心理支持以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烦躁等负性心理状态,给予耐心的言语交谈,用专业知识解答患者的问题,赢得患者的支持。对于存在情绪过度紧张的患者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适当的安定等镇静剂;(3)加强血压定期监测,持续心电监护,警惕血压的过快波动,若患者血压在1 h内快速下降20%以上,即便患者即时血压正常,也应及时向医师汇报,并尽早予以处理。(4)监测血糖,一般检测血糖间隔时间为2 h,对出现的应激性高血糖必要时可应用正规胰岛素降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5)对于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的患者应尽快配合医生实施急诊PCI或溶栓准备工作[6]。

1.3.2 尽早预防与治疗干预心力衰竭 循证证据:临床研究证实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心功能储备显著降低,在缓解期时机体组织的代谢需求能基本满足,但是当出现应激状态,如:血压波动过大、低血糖、感染、情绪激动等,心功能不能满足机体增加的耗氧量,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结局。循证护理措施:(1)加强冠心病与2型糖尿病宣传教育,使患者了解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习惯;(2)随访期应注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的发生,如感染加重、情绪激动、输液滴速过快、便秘等;(3)强调患者出院后平时的自我监测习惯,监测血糖、血压变化,防止波动过大;(4)急性心力衰竭发生时要持续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肺部体征,应用Killip分级来评估急性心衰程度;(5)日常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注意监测血钾及心电图,防止洋地黄中毒[7]。

1.3.3 预防与有效治疗院内感染 循证证据:由于老年患者本身抵抗力低下,而2型糖尿病又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加之需要长时间多次住院,因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易并发院内感染。此类患者泌尿道及呼吸道正常定植的病原微生物会大量繁殖,进而引起泌尿系统及肺部的感染。同时院内感染又是一种应激反应会诱发机体血糖升高,导致血糖控制不佳,甚至能诱导发生心肌梗死。循证护理措施:(1)病房环境均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湿度及温度应保持在适度舒适状态,每日应定时进行有效空气消毒,每天至少一次使用含氯消毒液对病房进行表面消毒;(2)要求患者采取侧卧位或侧俯卧位,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发生;(3)计算24 h液体出入量,保证机体产生充足尿液,以达到尿道冲洗的作用,减少细菌附着;(4)每天患者的使用盐水棉签进行鼻腔护理1~2次,口腔护理2~3次[4,8]。

1.4 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清晨空腹抽取3~5 ml肘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记录;分析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血压值;应用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检测LVEF、心脏指数(CI)等心功能指标。

1.5 预后指标分析

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时间,随访间隔为2月,记录并计算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血糖达标率、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分(QOF)。其中1年内MACE定义为: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靶血管血运重建术;2型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为:酮症酸中毒、低血糖、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出院后均采用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测评,共分为3个方面,即定期复诊依从性、药物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依从性,每个方面4分,总分12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行生活质量(QOF)综合评分,分5个部分,共25个条目:家务活动、休闲及户外活动、工作及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心理评估,依据六级评分,分数越高,QOF越好。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疗效指标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BS、HbA1c、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VEF及CI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预后指标的分析

随访1年期间共有18人因各种原因失访,有效随访率为85.71%(108/126)。在108名有效随访对象中,MACE发生率、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分别为:2.78%(3/108)、5.56%(6/108);而服药依从值、血糖达标率、QOF分值较高,分别为:(9.3±1.9)分、70.37%(76/108)、(88.3±3.2)分。

3 讨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均存在着病程较长、反复住院、病情复杂等特点,并且较易发生急性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源性休克、应激性高血糖以及院内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此类患者的预后结局不良[1,9]。国内外已有临床研究证据认为,加强护理管理、给予适宜的护理措施干预患者的并发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具体的护理措施目前尚没有定论[10]。近年来临床开始推广循证医学的诊疗方法,因而循证护理概念也被护理工作者提出[11-12]。目前循证护理的定义是指,根据充分的科学的临床研究证据,指导护理工作者对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结局[13]。目前循证护理理论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上已得到应用,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很好改善效应,但是对于患者的预后结局的改善程度目前尚没有充分的临床护理研究[14]。因此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开展一系列的循证护理措施,来判断对于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作用。

本研究中根据临床研究证据,着重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最可能存在的三个危险因素,如:发生ACS与应激性高血糖、诱发急性心衰以及院内感染,进行循证护理干预,为了解这一系列的循证护理措施的效果如何,本研究重点选取了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如:FBS与HbA1c)、血压控制水平指标(如:SBP与DBP)以及反映心功能水平的指标,如:LVEF、CI等。结果显示给予循证护理措施后随访一年,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更加理想,并且心功能的改善也更加显著,也证实了循证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显著。在本研究中选取MACE发生率、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服药依从性、血糖达标率、QOF等指标做为反映患者的预后结局的因素,结果显示患者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以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而血[DyLw. Net专业提供写作医学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糖达标率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也均显著提高,这表明循证护理措施能过显著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预后结局,故循证护理理论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适合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Berra K.Does nurse case management improve implementation of guideline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reduction[J].J Cardiovasc Nurs,2011,26(2):145-167.

[2]汪志青.循证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2):1-3.

[3] Clark A M,Haykowsky M,Kryworuchko J,et al.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 of home-based secondary prevention programs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10,17(3):261-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