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习成果汇报

学习成果汇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学习成果汇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1篇

一、策划

策划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组长带领下制订活动计划,使小组每个成员明确活动的时间、内容、方式、分工等。在这个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在学生分工上,应提倡“长善救失”。一方面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知识能力水平,引导他们在小组中承担起适当的任务。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信息技术,可以鼓励他们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有的学生善于绘画或摄影,可以建议他们利用图片资料,展示学习成果等。另一方面要利用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发展潜能。如有的学生比较内向,可以有意让他去做社会调查,与人交流;有的学生写字不佳,就请他去搜集班上或校内的优秀写字作业等。

活动计划是一种应用文,有一定的格式,教师要对怎样制订活动计划具体加以指导。这是学生初次制订活动计划,可以比较简单。计划制订好后,要在全班交流,可以采取在教室里张贴等形式,要求小组之问相互学习和评议,吸取其他小组计划的优点,完善本小组的计划。

二、实施

就一个班级来说,小组活动可以有“并进式”和“阶段式”两种方式。“并进式”是各小组自选内容,同时开展不同的活动,如第1组搜集歇后语、成语、生字词……;第2组找出作者如何围绕中心来选材;第3组搜集作者写作特色,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第4组出示相关小片断要求来课后练笔。由于小组学习任务不同,教师可以编制“活动建议卡”,提示活动的要点,发给相关的小组,供学生制订计划和活动时参考。“阶段式”是根据班上多数同学的需求和教学条件,集中进行两三项活动,逐项进行。每个阶段小组活动的内容虽然相同,但在具体材料和活动方式上仍然有自主性。语文教育资源比较丰富的、基础比较好的班级,可以采取“并进式”学习流程;语文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基础不够好的班级,可以采用“阶段式”。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情况。虽然很多教师都注意到这一点,但我看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是小组成员相互独立,各自为政;有的是依赖于少数“优生”。相对后进的学生只是“观众”和“陪衬”。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作用,形成相互依存的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三、交流

小组活动以后,要进行汇报和交流,这是更大范围的合作学习。交流的关键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要让每个同学既能反映自己学习的成果,又能分享其他同学的收获。全班采取哪种形式交流,既要听取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的程度。教材中提出的编小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编小报或办展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人有事做并充分反映小组合作的成果。成果汇报会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小组全体成员分工汇报或推举代表汇报。

交流和汇报要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应只有单向的讲和听。可以采取下面的做法:(1)汇报人带动全班同学活动。如一个小组背诵一个片断,可以邀请其他同学看着课本一起读。(2)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如欣赏有关精品作品,汇报人讲完了他们的看法,可以再邀请其他组的同学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这一组的其他同学解答。(4)听众对汇报作评价。这些做法可以促进全体学生参与汇报和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此外,像举行“语文知识竞赛”,不仅学生的积极性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如果这种竞赛由学生自己出题,自己组织和主持,活动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语文知识和能力也能明显提高。

四、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既重结果也重过程,但更注重过程。综合性学习,可以采用“成长记录评价”。“成长记录”有几种类型,而我采用的是“过程型成长记录”,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收入成长记录。可以收录的材料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搜集到的资料、自己写的文章、小组编成的小报、展品和汇报材料等。整个成长记录后面有自我评价、小组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可以是自我小结,总结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的收获,小组和教师评价以定性评价为主,也可以适当采用等级或星级。小组评价要强调多看别人的优点和进步,让学生学会赞赏他人。教师的评价要多用激励性评语。这种过程型成长记录,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综合性的学习评价,既评价个人,也要评价小组,关注小组的合作态度和每个小组成果的参与程度。为此,可以在综合性学习结束时评比优秀小组,凡是合作有效的小组都可以评为优秀小组。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2篇

汇报会开始了,几位主持人端端正正的走向讲台,向大家说:“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下午好!欢迎各位家长从百忙中来参加我们的成果汇报会。”接下来主持人宣布第一个节目是舞蹈“AEIOU”,班里的几位女同学面带笑容的走到台前,老师放起欢快的乐曲,大家手舞足蹈,优美的舞姿加上美妙的曲子,简直是一种享受。

第二个环节是互动游戏。我们大家在一起欢声笑语,倾刻间教室成了欢乐的海洋。

最后,我们开始对话表演,每个人的英语说得都非常流利,而且加上动作、表情,家长们也连连称赞我们。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3篇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某个事物、某种自然现象,甚至是某种习俗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进行主动探究,深入了解,亲自实践从而获得知识。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中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实质是基于课题的一种探究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实践中有一些体会。

一、课题从生活中产生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源于学生的生活领域,是学生主动从生活中发现,自愿并乐于研究的,并且是值得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是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多渠道主动汲取知识。

一切研究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我们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家庭、学校、书本以及周围环境中寻找问题。首先,让学生主动寻找一些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及时把它记录下来。例如,看到打扫卫生时有学生开了两个水龙头洗拖把,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就发现了生活中“浪费水的问题”,以此生发就可能发现更多的浪费现象,由此形成更大的课题——“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调查研究”。其次,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对周围环境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找出存有问题的地方。例如,观察同学背书包的姿势,了解学生书包的重量,从中产生出“小学生课外作业情况的调查研究”的课题等等。

二、课题研究的自主分组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它便于学生间进行交流。分组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小组学习的实效。研究小组的分工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活动的民主性。根据学生的特长、性格差异、选题兴趣进行分组。分成的研究小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是灵活多样的,在研究的不同阶段还可根据研究活动的需要进行组员调整。总之,一切以学生研究为主导,让学生间的多向交流“活”起来。

三、民主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规划和组织能力的过程。只有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出谋划策才能制定出合理、详细,适合每个组员的最好的活动方案。首先由小组学生共同讨论:想知道些什么?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得到需要的信息?具体准备怎样做?先制订一份小组计划,接着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分析活动方案的内容,看哪些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哪些通过努力或相互合作可以完成,哪些需要寻求帮助才能完成,哪些在现有条件下还不能完成……最后,经过小组同学的共同讨论确定小组成员的分工、活动时间、地点、活动的方式步骤、预期的成果及成果形式,制订成完整的活动计划。这样制定出的活动方案,对学生的探究活动的成功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四、研究方法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采访法等等,只要是利于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的方法,都是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乐于接受并积极采用的。

例如,在《认识豆芽》课题的研究性学习中,上网搜集资料、观察法、实验法是运用最多的研究方法。一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查找有关豆子的构造、种类、营养成分等资料,并进行记录、分析、整理,对豆子有一个初步了解。第二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挑选不同种类的豆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发豆芽的实验,观察记录下豆芽的生长过程及研究中产生的疑问,并用相机拍下豆芽在不同生长期的照片。将照片做成动画来演示,为同学们展示直观的形象。

在《小学生课外作业情况的调查》研究性学习中,指导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采访访问法进行探究学习。针对小学生书包越来越重的现象,寻求根源,探究解决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讨论制定学生调查问卷,分发给不同年级、班级的学生;制定家长调查问卷分发给家长如实填写,然后回收、分析、整理,得出最终的调查结果。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升了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

五、研究成果的汇报交流

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在一个研究主题下,常常会产生若干个值得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分工合作研究的不同阶段,也会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这时就有必要进行一个阶段性成果汇报展示。在不同的展示阶段,不同的研究小组可采用不同的成果展示的方式。如数据统计图、调查问卷分析表、照片图示、录像、文字记录等等。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4篇

一、游戏化教学案例的设计

首先,体验活动情境,进入选拔角色。主持人(信息技术教师)介绍选拔评委的组成(学习小组代表),宣布编辑选拔的规则:各学习小组独立完成“励志校刊”封面设计工作,并选派两名小组成员汇报设计作品,其余组员为亲友团成员,负责拉票。选拔分为设计作品汇报和现场答辩两个部分,评委依据各小组汇报情况和现场答辩的表现打分,然后依据分数高低评出最佳编辑小组,颁发“萌芽文学社”的聘用证书。教师创设的选拔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竞争和争优意识强烈。其次,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探究教学新知。各小组学生合理分工,围绕着素材选择及处理、封面设计、封面制作和作品汇报等环节开展协作。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并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对封面设计充满浓厚兴趣,共同完成小组封面设计工作。教师对学生的设计过程进行指导和解答学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次,汇报设计作品,展示活动成果。各小组选派代表向评委汇报自己小组活动的开展情况,如组员分工、设计的过程、遇到困难和活动收获等,并向评委及其他小组展示自己小组的设计作品,介绍作品的设计思路和美化方法,并对设计的作品和游戏活动的情况进行客观的自评。最后,分享设计成果,评价交流心得。各小组汇报结束后,评委围绕着作品的设计方法、设计思路和活动中的问题等进行提问,并由各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回答,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参与问题的回答和作品的评价。参与挑战竞争,体验成功喜悦。在各小组的作品汇报和现场答辩结束以后,评委根据分数的高低选出最佳编辑小组,并向其颁发“萌芽文学社”的聘用证书,然后由获奖小组代表发表获奖感言。

二、游戏化教学案例的分析

1.游戏活动设计要求。游戏化教学设计的教学活动需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社会性需求。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围绕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强烈的好胜心理和表现欲望,创设了编辑选拔的游戏活动,围绕着“封面设计”这一教学主题,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使学生经历了互动交流、成果分享和客观评价作品等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资源的选择、设计和生成。教师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评委和提供图片素材等。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评价帮助学生实现了资源共享和评价反馈,而反馈的信息又帮助学生完善了设计的作品。

3.游戏活动实施方法。在案例中,教师通过编辑选拔的游戏活动,将游戏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设计封面”的课堂教学顺利地融入到编辑选拔的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小组的合作和选拔的竞争,分享了成功时的喜悦,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三、游戏化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1.学生反馈信息和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游戏化教学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加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自己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合作的愉快。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设计和操作过程主要由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同学完成,自己没有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并给予所有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如具体操作和作品汇报可以由不同学生负责等。

2.教师的总结反思。游戏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需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如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游戏内容和提供丰富的素材资源等;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掌控好游戏化教学的时间安排,确保游戏化教学活动顺利地实施;正确选择游戏化教学的内容,既要保证游戏化教学的可操作性,又要保证游戏活动有利于优化教学的过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综合运动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平衡好教学互动中游戏和教学之间的关系,既要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又要在游戏中渗透教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其基本特征是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在小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中,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要求学生以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共同研究并总结研究成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是一个建议者、倾听者和协调者的作用。例如在画图和文字处理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对不同画图软件和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实现功能进行研究并得出不同结论,教师再组织不同小组利用机会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习的面更广,在小组学习中提升合作学习的能力。

1.建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从合作学习的概念中可见,合作学习对小组成员的构成是有一定要求的,而不是几个学生的随意组合。教师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仔细观察、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学生的个性、成绩、能力、思维特点等,然后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之后,要注意收集小组成员的“磨合”信息,并酌情做出调整。这是合作学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前提。

2.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应合理分工,明确各角色的职责,使主持、记录、把握主题(讨论跑题时负责把话题引回主题)、汇报、记时等各有分工,人人有“事”干,以便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作用。角色分工可以由学生协商进行,也可由教师在了解、熟悉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每个人的角色可以相对固定一段时间,以便学生适应角色要求;可以定期轮换,以使每个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并可避免因长期担任一种角色而出现懈怠感。不论采用何种方式确定汇报人,教师在学生实施合作前均应明确告知,以便学生做出相应的准备。各种确定方式各有利弊,教师可轮换使用。事先选定汇报人的方式的益处是承担汇报任务的学生因任务在身会用心倾听、整理同伴的观点,汇报的质量可能较高。弊端是非汇报者可能会产生事不关己的松懈心理;临时指定和随机叫号的方式,因每人都有可能被教师叫起成为汇报者,而汇报质量又决定本组成绩,可促使每位学生成为认真的倾听者。当然,因每个人是否成为汇报者只具有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学生也会存有侥幸心理,并因此影响汇报质量。由内向或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汇报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要求各组记录员做好记录工作,为他们的汇报提供心理支持。

3.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合作学习中要使每个学生倾力投入,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其中,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对“异类”的观点可以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讨论、争论甚至是辩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轻易否决或不屑一顾。

4.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教师应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现场的进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合作学习时间。合理的标准可以是:小组各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研讨产生的方案都有时间进行演算、实验探究和验证;需要留出出错耽误的时间,需要有时间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去思考总结个人经验,去进行相互交流。那种只因预定时间已到而强行打断学生讨论兴致的做法,不仅无益于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更会败坏学生可贵的参与热情。

5.合理调控合作过程,加强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承担好组织者的职责。首先,应向学生说明合作的内容和要求;其次,在学生进入合作之前,应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第三,及时了解合作的进展、讨论的焦点和认知的难点;第四,要合理调控合作过程。教师既应是平等的参与者,又应是冷静的观察者和有效的调控者。这要求教师既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讨论,又能适时抽身了解各组的合作进展情况,并能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合理调控合作的进程。教师完全被“裹入”其中而忘记自身职责,或在讲台上忙于熟悉教案、准备课件和教学用品而对学生合作进展不听、不看、不问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职 项目教学法 英语教学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各项深入进行,职业教育这一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项目教学法是目前中职英语教育课程改革中实行的一种新模式,它为我国中职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它成为教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重要的切入点。

1. 中职英语与项目教学法

1.1中职英语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2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1.3项目教学法的优势

(1)与传统英语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未来就业为目的,而传统教学法是以应试分数为重点。项目教学法更加适应当今中职学校的教学理念。

(2)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满堂灌”为主,彻底毁灭了学生求知和探索的精神。整节课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掌握单词、短语和语法,所有的人接收到的知识是一样的。而在项目教学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项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法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仅仅起到引导、指领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地学习英语及主动地运用英语的能力。

2.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2.1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项目

项目的设计是项目教学法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掌握英语的能力来确定项目。在中职学校,英语课的教学不像其他专业课教学那样易现场操作,并且结果一目了然。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体的、显而易见的任务,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出跟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内容或是以职业导向为目的的内容。它是将学生的专业与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组及明确项目任务

如何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将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们的实际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个人的性格特点各不相同,所以要求教师在分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要做到各个小组实力均衡。可以让小组成员在学习成绩、认知特征、认知能力、专业成绩及年龄、性别等各个方面存在互补性,要尽量使每位小组成员在组内都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发挥个人所长,为小组做出贡献。

2.3情境的导入及项目的实施

情境导入能使学生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小组成员可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媒介手段为项目做准备,这样极大增强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1) 学习成果的反馈

对学习成果的反馈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再学习的动机,反馈的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成员汇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汇报学习成果。教师在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时要尽量鼓励学生汇报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除非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了语言方面的严重的表达错误,否则不能随意打断或终止学生的汇报。但如果是由于学生紧张而使汇报未能顺利进行,教师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给予帮助或提示。学习成果的反馈还可以采取调查问卷形、情景再现表演形等多种学习成果的反馈形式。

(2) 项目评价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7篇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物流配送”是物流管理课程中的一章,其理论教学内容有物流配送的含义及功能、物流配送的类型、物流配送合理化的要求及配送不合理的表现形式等内容。物流配送是一种现代的流通方式,其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

“物流配送”的教学目标是全面理解物流配送的含义及其功能,熟悉物流配送的典型类型及特征,掌握物流配送合理化的活动要求,了解物流配送过程中不合理的表现形式。整个教学目标侧重于让学生充分认知物流配送实践流程和具体活动内容。

二、高职学生的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三年制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差和缺乏自信等特点,如果采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接受度低、效果差。但要在形象直观的教学场景中完成授课内容和目标,目前又局限于教学实体设备的欠缺,难以进行现场教学。由此,通过采集了社会上最近也是最新的企业实践案例,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中运用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在分析讨论过程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物流配送的具体流程和活动内容。

三、教学实施

(一)编制案例

考虑到学生普遍热衷于网络购物,对阿里巴巴、京东有较多的认识,加上近几年由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物流配送瓶颈,教学案例即选取了2014年双十一活动中京东和天猫的物流实践,具体案例内容由任课老师从网上进行资料搜索,整编而成。

[案例内容]从2009年到2014年期间,由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的转变,加上快递行业的崛起,天猫、京东这两个电商巨头在双十一的销售额每年都在巨额的增长。天猫在2013年双十一的包裹量为1.52亿个,2014年双十一产生的包裹量约2.78亿个,增长约82.9%……(略)。

要求:请认真阅读案例资料,分别画出天猫和京东的物流配送图,并从各自的配送模式和部署细节两个角度,分析比较各自配送流程的优缺点,提出个人建议。

(二)教学过程

第一步:知识点衔接回顾。用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回忆并回答物流运输知识点,引出本次课堂主题:物流配送。引发学生思考:物流配送与运输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用案例教学法。引出案例,提出问题:什么是配送?配送流程涉及到哪些环节和活动?

第三步:小组讨论、汇报并相互问答。用“头脑风暴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用小组讨论完成问题的解答,统一小组观点,形成汇报成果。

讨论问题:物流运输与配送有什么区别?天猫和京东的物流配送有什么不同?

任务布置:

1、画出天猫和京东的物流配送图,能进行具体描述;

2、比较天猫和京东在物流配送模式和部署中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其不足,提出建议;

3、小组展示成果并汇报。

注:期间有确定议题,分组,确定组长(主持人)和记录员。

第四步:小组问答。在小组的成果展示和汇报过程中,其它小组成员可以自由提问,请汇报小组成员回答。

第五步:老师点评讲解。老师根据学生汇报和问答情况,点评小组表现,并讲解相关的知识点、疑点。

第六步:用拓展式教学法。课堂教学环节完成后,老师进一步抛给学生问题:如果天猫和京东各自全部用自营物流或第三方物流来完成双十一的物流配送,会遇到哪些问题,双十一的物流配送又会是什么结果?

时间分配:第一步(5分钟)―第二步(10分钟)―第三步(45分钟)―第四步(15分钟)―第五步(10分钟)―第六步(5分钟)

三、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1、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通过引入2014年的最新配送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等方式,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创新能力。

2、凸显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构建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学习,在头脑风暴过程中自由发表各种意见。分小组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彼此相互尊重,允许合理批评,出现矛盾时小组共同讨论解决,所有成员共享信息。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讨论后,每个小组在黑板上张贴讨论成果,由各组代表上台汇报。汇报过程中老师不直接评判,而由其它小组进行打分评定,予以客观评价。

3、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上整体体现了问题导向的特点,其中交叉运用了各种教学方法,如从社会实践案例引出教学基本问题“什么是配送?配送流程有哪些活动环节?”。课堂中运用了头脑风暴法,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天猫和京东的物流配送有什么不同?”。案例分析过程又采用了小组讨论法,在小组讨论汇总的基础上,画出天猫和京东的物流配送图,找出彼此的差异,并进行小组汇报。小组讨论过程不但突出了学生这个主体,同步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4、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实践案例

学习成果汇报范文第8篇

关键词:出纳项目教学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16-0120-04

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信息的瞬息万变,企业迫切需要具有综合财务分析能力的专业人才分析、解决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问题。财务分析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在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提升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的核心能力,该课程强调会计及经济相关学科的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实践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应用型财务分析人才的需要。

一、传统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缺少因材施教和针对性辅导

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受学时所限,教师课上偏重于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而对于知识的应用主要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学生个体差异大,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各异,课堂上教师的讲授内容有的学生全部理解、有的学生一知半解。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得到学生的及时反馈,学生也没有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越来越多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二)缺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

财务分析教学案例主要来自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学生对于陌生的行业领域一无所知,加之课前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没有自主学习的考核机制,大多数学生课前不会主动收集案例公司资料、了解案例公司行业背景,学生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头灌输,参与案例分析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导致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冷清。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财务分析课程,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整个授课过程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很难调动学生自我学习、自我钻研的积极性。

(四)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难以满足企业基本要求

财务分析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挖掘,不掌握数据处理工具就无法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虽然财务分析课程普遍利用多媒体教学,但仅是教学手段的更新,对财务分析软件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较少,多数教材没有介绍如何应用EXCEL 等工具进行财务分析,学生对基本的分析软件工具不熟悉,大量财务分析工作依靠手工完成,既影响财务分析的效率也不符合企业的基本需求。

(五)期末闭卷考试偏重理论知识的考核,不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

传统财务分析考核以平时+期末为主,平时成绩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构成,期末成绩由闭卷卷面成绩构成,该考核方式侧重于理论知识考核,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财务分析应用能力的训练,期末靠突击复习应付考试,这显然与学生财务分析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相背离。

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设计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创新型财务分析人才,必须解决目前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因材施教和个性化辅导、课堂师生互动有难度、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不重视财务分析工具的应用、不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传统的“先教后学”被动方式为“先学后教”主动方式,即采用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从“知识传授”向“知识与能力有效融合”的转变。

(一)总体思路设计

传统学习过程包括课上信息传递和课后吸收内化,而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是重构学生学习过程,包括课前完成任务实现信息传递、课上讨论互动实现吸收内化、课后修订完善实现拓展提升。首先,课程组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然后再将每个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子任务,分别实现各个单元目标,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设计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前环节、课上环节和课后环节,课前环节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自主学习相关资源并完成指定任务,可以获得教师的在线辅导,实现信息传递;课上环节教师根据信息传递中反馈的信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环节学生根据课上讨论互动不断完善任务,进一步深入拓展。

1.课前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首先将财务分析课程总体教学目标划分为四个知识单元目标,即基本理论单元、分析方法单元、财务报表分析单元、财务效率分析单元,然后再将每个知识单元分解为若干个具有可执行性、易操作性以及便于评价的子任务。其次,围绕子任务收集、整理、制作相关学习资源(如微视频、课件、习题、测试等)并上传课程平台,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自主学习。然后,编制并下达任务单,任务单中包含团队成员分工、自主学结、团队研讨学习的有关内容、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完成的分析任务以及自我评价等。教师下达任务时要求每个班级在中小板或创业板选择同一行业,班内的每个团队选择同行业内的不同企业,这样有利于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对比分析。

(2)学生层面:按照5―6人组建团队,成绩优异的学生覆盖每个团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学生团队接受任务单,选定分析任务的企业,在团队负责人带领下首先学习相关资源,明确分析任务,其次对分析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然后通过团队内部成员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所选企业的分析任务,最终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

(3)交流互动:教师课前提供学习资源、下达分析任务,学生学习资源、完成分析任务。学生在学习资源、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不理解的知识点可通过在线平台得到教师的指导或学生的帮助,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2.课上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通过在线平台以及任务单信息反馈初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中存在的疑问,确定答疑解惑的重点,课上组织团队汇报、互动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学习效果以及任务的完成质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首先,课上组织各个团队汇报课前学习情况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其次,调动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提问或解答其疑问,然后,教师对汇报团队点评并组织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将微视频中零散的知识加以系统的梳理,使学生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个知识点在知识图谱中的地位,整体把握财务分析的概貌和脉络。

(2)学生层面:学生团队通过课前学习、讨论及完成任务,进一步明确有疑问的知识点,课上汇报学习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团队之间的讨论、相互答疑解决知识点中的疑惑,获得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学生团队内部、团队之间的评价加强了过程性的考核,形成多主体、多元化的财务分析考核方式。

(3)交流互动:课上通过答疑、汇报、评价三个环节实现交流互动。答疑包括团队间互动答疑和教师集中答疑,实现师生、生生多范围内的交流互动。汇报是基于团队内部讨论后进行的,团队成员先期已围绕任务开展了充分的内部交流。评价包括四方面评价,即学生个人自主评价、团队负责人评价、团队之间互评和教师评价,多主体的评价能够加强师生的交流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

3.课后环节。

(1)教师层面:教师综合评定各团队上交的财务分析报告,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知识的辅导,如针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撰写科研论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引领者。

(2)学生层面:通过课上团队间的讨论和教师的指导,学生对解决的疑惑进行归纳总结,不断完善财务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扩充和深入学习,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交流互动:教师进行成绩综合评定,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深入学习,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

三、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实践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先教后学”模式为翻转的“先学后教”模式,课前通过下达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传递;课上通过学习成果汇报、相互答疑、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等实现知识的吸收内化;课后通过知识拓展延伸、撰写科研论文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下面以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为例说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

(一)课前下达自主学习任务单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教师下达的任务单通常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成果展示、拓展提升等,如表1所示。

(二)课堂教学组织

1.引入案例,提出问题,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问题1:阅读教材资产负债表,你能获取ZXZ公司哪些信息?

问题2:你认为ZXZ公司2015年表现如何?为什么?

问题3:你如何帮助ZXZ公司管理者了解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哪些变化?

2.个人任务实施汇报,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受篇幅所限,下列各项任务的具体内容省略)

任务1: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要求:(1)编制简易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表;(2)分析资产的变动及原因;(3)分析权益的变动及原因;(4)资产变动合理吗?

任务2:区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任务要求:(1)该公司总资产发生怎样的变化?(2)该公司股东权益发生怎样的变化?(3)请举例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他们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有影响吗?

任务3:会计政策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案例分析。

任务要求:利用[任务2]资料分析当剔除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影响后该公司资产、权益的变化情况。

教师围绕学习主题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后通过任务的实施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

3.团队合作学习成果汇报,知识的吸收内化。

任务4: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

任务5:团队成果展示汇报。

团队所选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汇报,主要内容包括团队自主学习情况(学习笔记、收集的资料、视频);任务完成情况(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结果);汇报团队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他团队对汇报团队提问,或解答汇报团队提出的问题,教师对汇报情况进行点评。

4.多主体评价,加大过程性考核。翻转课堂的前提是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事先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大自主学习在课程考核中所占的比例,见上页表2。

任务6:完善成果,拓展提升。

教师根据学生个人任务和团队任务的完成情况,结合学生反馈的问题对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学生整理完善学习笔记及团队所选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水平分析报告并及时上交。教师引导学生对如何判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撰写科研论文训练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效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在任务单要求的时间内自定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完成课前任务,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得到教师个性化辅导,大大增强了学生自学的信心和动力。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课堂师生互动沉默的问题,课堂上通过个人任务的汇报、团队任务的展示,相互答疑解惑,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自主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课前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给予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建议,加大对自主学习过程的考核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

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解决了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学生通过对真实的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既熟练掌握EXCEL工具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X

参考文献:

[1]徐芳奕,梁毕明.本科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实践困境之思考[J].商业会计,2015,(04).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