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事礼仪

白事礼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白事礼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白事礼仪范文第1篇

唢呐是一种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人们婚丧嫁娶使用唢呐演奏的礼仪由来已久,是民间一大传统习俗,尤其在农村广为盛行,那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

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因此,旧时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例,城郊的农村人家,凡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谁家都想图个热闹,争个面子,讲个排场,请来唢呐匠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跟花轿、闹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庆欢乐活动,少则也要闹上十来天。操办丧事的风俗习惯更多,倘若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无论吊丧、送丧,都不离锣鼓吹打。更有甚者,请来戏班、打玩友、唱孝歌,亲朋好友陪同艺人们通宵达旦。

提起民间唢呐,年长的艺人们常有“胡琴三担米,唢呐子一早晨”的说法。其实,民间唢呐跟其它民族乐器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况且,民间唢呐曲牌数以百计,即便是流传甚广且常用的曲牌也足够吹鼓手操练三年五载。

吹鼓手是民间的习惯称呼,其实他是唢呐匠与鼓乐手的合称。他们由社会业余器乐爱好者组成,也有民间艺人参与。凡有人请,只须邀约5人(吹唢呐2人,敲锣鼓3人)短暂合伙,因此吹打水平参差不齐。譬如在民俗文化“跟花轿”的礼仪中,有的唢呐艺人吹的《蚂蚁上树》、《南瓜花》、《伴妆台》等曲牌,一听那口风与技巧,便知是祖传老手。但敲打背鼓、镲子、铛铛锣的伙计,则多数只是操练过三五天的半罐水,只图锣鼓敲得响,跟着唢呐节奏走,并无多大技巧可言。

要说办丧事那三吹三打的仪式中,民间唢呐可谓是独擅胜场。大凡鼓锣一响,三吹唢呐曲牌《普庵咒》、《水落音》、《将军令》必不可少。用他们的行话说,能驾驭此套曲牌的唢呐艺人,无一不会师传的换气功夫。相比之下,在祭奠、送丧等仪式中,唢呐所吹的哀乐曲牌《闹山河》、《哭皇天》就显得简而无华。

白事礼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分布 演奏形式 内容

一、旬邑唢呐的分布

旬邑县是渭北旱塬的沟壑地带,由于自然环境在地里位置上形成了南、北、中三大塬区。南塬由于原面较窄,群众居住集中,只有土桥、排厦、丈八寺三个乡镇,在我县流传着南塬一年四季有风,从大年初一吹到年三十,这只是群众的一种戏言而已;中塬属旬邑的黄金大塬,塬面宽,面积大,群众居住集中,有原底、张洪、赤道、太村、郑家、职田、马栏、湫坡头8个乡镇;北塬只有底庙一个镇,接甘肃省正宁与彬县临界。分布在三条大塬的唢呐班子,据不完全统计,有40多家以上,唢呐艺人500余人。由于唢呐艺人长期各自活动与各自的塬区艺人合作,互相学习,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在旬邑就形成了南、北、中三种不同的唢呐演奏流派。其一是中塬郑家镇村南的周家唢呐流派;其二是中塬太村镇杜家村的吕家唢呐派;其三是北塬底庙镇的万忠院派。其余的唢呐分别在全县各乡镇都有,但唢呐队伍人数有限,在中塬有的村唢呐艺人多达十几个人,在唢呐艺人的年龄和文化程度初步形成阶梯式,最小的年龄18岁左右,目前最大的年龄已在50-60岁。

县文化馆从1990年开始,基本上每年都举办一次唢呐艺人学习班,有时采取以演出代培的方法。据统计,到2011年培训唢呐艺人在一万人(次)以上,通过组织唢呐艺人参加多项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我县民间唢呐这一艺术的传承工作和发展。

二、旬邑唢呐演奏形式

旬邑唢呐演奏形式和内容,在广大农村是作为一种传统的礼仪形式的需要而形成自然演奏形式和内容。婚丧嫁娶、大型演出和重大活动则是唢呐的主要工作。在婚丧嫁娶、大型演出和重大活动受经济条件和人数多少的不同,所以在演出形式上就有了规模大小之分和灵活多样性。在旬邑县大体上演出形式上有以下组合形式:

(一)两人组合的单吹单打;

(二)三人组合的双吹单打;

(三)四人组合的双吹双打;

(四)五人以上至十余人组合的混合班子,连吹带打,还有唱,包括有丝弦,以唢呐为主规律打击乐伴奏的和民间戏曲演唱等演奏形式更加丰满厚实、动人心弦,犹如一台大戏,生、旦、净、丑都深受群众欢迎;

(五)大型广场演出,在专业人员的组织辅导,排导一些大型活动基本动作组合,伴以大锣、大鼓和组合音响,其场面宏大、声音雄壮,使人精神振奋,激情昂扬,有万马奔腾之势,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六)旬邑唢呐在演奏形式上有两个唢呐为主的粗旷豪放的叫双吹,有一个唢呐为主的叫单吹,有以明快潇洒加以弦乐伴奏的海笛单吹,有以唢呐咪子戏为主的模拟自然声调或人声特点的咪子戏,叫卡戏。

旬邑唢呐的演奏形式基本一致,中塬和北塬的唢呐风格有明显不同,中塬以周家和吕家唢呐为代表,用木制杆唢呐吹奏,用大锣大鼓伴奏,粗吹粗打,气势磅礴,表现出淳朴、粗犷、豪放、热情的风格特点。演奏常有即兴创作,同一首乐曲唢呐艺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发挥,要长即长,要短即短。两只唢呐演奏时还在旋律中即兴奏出合声效果,变化无穷,显示出唢呐艺人高超的演奏水平,有时一人还可以吹双杆唢呐。北塬以万忠院为代表的唢呐艺人,用的唢呐是竹竿筒,在演奏过程中,打击乐和弦乐伴奏具有戏剧音乐的效果,强弱分明,给演奏增添了韵律美感。如《五典坡》、《柳青娘带小开门》的演奏。以大唢呐为主奏,用堂鼓、勾锣、铰子等打击乐伴奏的形式叫“粗乐队”,以小唢呐(海笛,民间叫嘀拉子)为主奏,由板鼓、勾锣、铰子及板胡、二胡、三弦、笙等乐器伴奏,组合的乐队叫“细乐队”。

旬邑民间唢呐吹打乐的演奏现在仍传承着过去的“行乐”和“坐乐”形式,“行乐”一般用在丧葬礼仪中,行走在丧葬灵车前,大多演奏的是《祭灵》和《抱灵牌》,“坐乐”除在白事礼仪中应用外,大多用在喜庆礼仪中,在过事的主家一般在自家门口专设唢呐演奏区域,搭棚、设座、放桌,并有专人伺候,演奏的曲目多用《大开门》等喜庆欢乐的曲目。

旬邑唢呐在演奏形式上各有特点。首先,以周家和吕家为代表的中塬唢呐,每演奏一曲,都有一段散板式的引子,乐曲结束时总是以流水紧板结束(民间叫“穿鞋带帽”),形成了他们的特点,北塬以万忠院为代表的唢呐演奏,总是开门见山的直奔乐曲主题,给人以爽朗质朴的感觉。其次,中塬艺人演奏时,用的是“循环换气”法,旋律流畅,一气呵成。北塬艺人演奏时,用的是“换气”法和“循环换气”法,乐曲的艺术特点明细错落有致。第三,中塬的唢呐吹打乐以吹为主,打击为辅,一般随单曲的节奏和情绪即兴击打,显得粗狂热烈,时鼓点紧凑密集,有如暴雨雨点。细腻时,有如山泉细水长流。而北塬的唢呐吹打乐非常重视伴奏,有弦乐伴奏和规范的打击乐,吹与打相互配合,使乐曲表现完整。另外有关“卡戏”(即咪子戏)的演奏特点,在旬邑大致一样,演奏的曲目大多是以模拟戏剧唱腔为主,模仿唱腔惟妙惟肖,给人以人少唱大戏的感觉。同时,使唢呐演奏派生出另外一个新的表演形式――唢呐曲艺。

三、旬邑唢呐演奏内容

旬邑唢呐在演奏内容上十分讲究,有严格的规定曲目,在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喜庆欢乐的“欢音调”曲目,二是悲哀伤痛的“哭音调”曲目。但是无论是“欢音调”还是 “哭音调”,它都充分地反映和展示了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要求与愿望。如喜迎嘉宾和节日庆典演奏的《大开门》、《小开门》、《大升官》;有向往美好生活的《四季到春》、《四季迎春》;有描述人和自然界的《雁落沙江滩》;有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十二月忙》、《山坡羊》;有悼念先辈的《祭灵》、《吊孝》、《哭长城》、《抱灵牌》。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的《哀乐》主旋律来源于唢呐曲目《祭灵》;有诉说生活情趣的《十对花》、《绣荷包》;有描绘战争反映军事生活、鼓励战士奋勇杀敌的《将军令》、《番王令》;有倾述爱情故事的《雪花飘》;有描绘山川景色的《赴紫金山》、《十八学士登瀛州》;有叙述历史故事的《五典坡》等等。演奏内容丰富,形象生动逼真活泼,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近年来,由于旬邑唢呐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主管部的指导下,文化馆把这一民间文化艺术作为文化工作的一个重点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现在旬邑唢呐已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积极筹划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这一民间高亢嘹亮的唢呐乐声冲天遏云,吹出全国,吹向世界,永不消逝。

基金项目: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科专项),项目编号:13JK0502。

参考文献:

[1]张国领.龟兹艺术研究(第三章)[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2]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白事礼仪范文第3篇

社会建设。符号互动理论。牺牲文化道具。

·

·社会建构论作为研究社会问题的一个新视角,侧重于研究现实社会生活的过程,解释社会行动的意义和社会生活的组成,如象征权力[1](P23-35) 。 从建构论的角度来看,社会中的一切都是构建的。中国的丧葬和祭祀仪式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建设性。在从死亡到埋葬再到祭祀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以意义,并通过各种物品和仪式来表达纪念、悲伤或悲伤。事实上,它是一个建构社会生活、赋予社会行动意义的过程。本文通过对关中地区一个村庄陕西的实地考察,从建构论的角度分析了现代社会的丧葬和祭祀,并通过对其社会生活过程的研究,揭示了礼仪仪式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建构主义相信所有的社会人都是由人类构建的。它们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结构[2](p58-63)。建构主义为社会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社会问题的生命周期分析。选择一个案例来具体描述和解释其发展和成长的具体过程,分析其在社会空间中出现、繁荣和消失的不同阶段,并考虑不同社会行动者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参与和影响〔1〕。本文以米德象征性的互动论为基础,分析了关中地区陕西中丧葬和祭祀的社会生活过程以及二十世纪末丧葬和祭祀的变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的象征性互动理论于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如今很流行。代表人物是社会学家米德和布鲁默。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不同于低等动物,具有基于社会互动形成的思考能力。在互动中,人们通过学习意义和符号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给定的意义和符号使人们能够进行他们独特的行为和互动。人们根据对自己处境的不同理解,修改或改变行为和互动中使用的意义和符号,人们修改或改变这些符号,因为人们可以与自己互动,测试自己的行为,评估相关利益的得失,然后做出选择。最后,这些行为和互动形成了一个群体和社会。布鲁默进一步将符号互动理论的主要特征概括为为三的观点:首先,人类社会是由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组成的。第二,个体行为是一种结构,而不是一种无意行为,是个体通过自我定义,通过关注和解释自己行为的情况,逐步建构起来的。第三,群体或集体行动是由个人共同行动形成的,由人们解释或考虑他们的行动而产生[3]。与以往理论关注的宏观层面不同,符号互动理论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行为,并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互动领域。

。这种习俗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这个地区自古以来的一种习惯,代代相传。在一个人死亡的那一刻,其实他的生命已经结束,但为了纪念,人们会赋予它意义,并按照惯例形成一套固定的过程。在某一地区,人们会默许并遵守这种习俗。

。喜丧中死去的老人Medica不会马上被埋葬。首先,他们将举行葬礼,将死者放入棺材中,并密封棺材进行埋葬。但现在,为了避免尸体过早腐烂,他们将死者放入冰棺中进行简单的葬礼,并在家中设立灵堂,接受亲友的哀悼。在丧葬仪式上,有威望和信任家庭的长者将被推举为负责人,带领人们告别和敬拜。安葬仪式结束后,将通知死者安葬时间。一般来说,在城市,死者将在三天后火化,而在农村,根据死者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年龄越长,社会地位越高,家庭条件越好,埋葬时间越长。请让风水先生计算并确定埋葬时间。在此期间,死者的亲属、朋友和邻居将按照礼仪前往灵堂敬拜。死者的直系亲属穿着孝服,在灵堂内外接待前来悼念的亲友。送葬者在葬礼前献上香和鞠躬,死者亲属还了一份礼物,然后欢迎送葬者进入房间问候。死者亲属感谢哀悼者。哀悼者大多会劝说死者哀悼,而与死者关系较近的亲友则会在葬礼前跪下表达他们的悲痛。在哀悼期间,死者的亲属将守夜。灵堂里的香不会一直熄灭。灵堂里随时都有人。持续的蜡烛香意味着后代的持续香。同时,在棺材的四个角落点亮了长明灯。烧纸崇拜迟早会在埋葬死者的过程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灵堂、灵像、蜡烛、香等物品被赋予了意义。作为隐喻,人们将两个世界联系起来。人们试图通过这个物体的隐喻来纪念死去的亲人。此时,这些项目已成为一种符号,通过多种符号营造丧葬气氛,人们的行为和互动自然地符合当下的场景。

的葬礼通常持续一两天。第一天的下午是礼拜,第二天的早上是埋葬。在葬礼期间,在房子的门口建了一个灵堂来放置死者的雕像,灵堂后面建了一个棚子。村里一家特别的红白事服务队被邀请在这里做饭,招待前来哀悼的亲朋好友。它在当地被称为“流水席”。所谓的“吃席”也很挑剔。死者的近亲将在葬礼前提供帮助,并与死者的直系亲属一起处理葬礼的大小事宜。他们通常不在“餐桌”上吃饭,而是在所有事务结束后在死者家里吃饭。这种差异也显示了中国社会“家庭”范围的可扩展性。事实上,家庭和家庭有不同的含义。个体在这一范围内的不同自我建构会使他们在不同的位置上自觉地扮演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行动。在整个葬礼过程中,通常会邀请司仪主持整个祭祀活动,死者的亲属会以死者的长子为第一人称依次祭拜,分为叔叔家、叔叔家、阿姨家和阿姨家。在农村地区,世代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祭祀活动中,叔叔家的世代最高。在礼拜期间,客人是第一位,死者的直系亲属是第二位。他们按照司仪的主持依次进行礼拜。晚祭结束后,整个礼拜活动在晚上结束第一天。在

下葬的那天清晨,根据风水先生计算的时间,死者的几位近亲家庭进行了抬棺仪式,将死者从冰棺移至棺材,并将棺材密封。下葬前,死者的长子带领死者的亲友绕着村里的主要道路,然后聚集在灵堂前举行简单的礼拜仪式。在此期间,死者的长子发表了悼词并完成了礼拜仪式。在葬礼的前一天,死者的直系亲属将在他们的旧坟墓里烧纸香,告知他们的祖先死者已经去世。葬礼上,死者的长子将画像放在他面前,其他亲属则从家里出发,带着脸盆、毛巾、镜子、梳子和一碗生面前往墓地。不同的随葬品需要由不同的亲属持有。例如,陪伴和服务死者的“童男童女”需要由死者的孙女持有。葬礼期间,棺材一般由死者家属邀请的村民携带,而使用铁锹培土垫墓的村民则是自愿帮忙的村民。贺雪峰曾提到,在中国传统的农村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人际循环的社区网络。该社区流通网络的互利性主要体现在村里的红白事务[4](P20-22)。在传统的地方社会中,横向网络的建立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持依赖于“情感”而不是“利益”。特别是在红白事务中,不需要总统的电话或要求受害者村里的人都知道会有一家人自愿来帮忙。在埋葬的过程中,长子会背诵一首颂歌,先培植一把土,然后村里的村民们自觉地走上前去封闭坟墓。之后,花圈和纸币将被焚烧,仪式将进行,崇拜仪式将完成。在关中地区区,墓碑是在死者去世三年后竖立的。如果死者的伴侣先死,墓碑不会竖立。墓碑是在双方离开三年后竖立的。葬礼结束后,死者亲属将招待所有亲友,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到目前为止,葬礼已经结束。从死亡到埋葬,

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然而,无论他的风俗习惯如何不同,都反映了他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个人认知。丧葬不仅是生者对死者的记忆,也是生者之间的一种社会交往。

。从1月17日到七七,每到“百日”、“忌日”、“初一”和“清明”,死者家属都会款待亲朋好友,纪念已故老人。根据不同的日期,仪式和仪式是不同的。《做七》的意思是,死者在死后每七天要做一次。如果“做七”的日期与农历的第七、十七和二十七天重合,则应提前一天完成。“头七”是亡灵归来的重要日子,而二七、4月7日和六七都是小七、三七、5月7日和尾七则更为重要。亲属将在墓地和灵堂烧纸纪念死者的“百日”是死者死亡后的第一个大日子,一般在死者死亡后的第一百天,死者的亲属到坟墓里献祭。“忌日”这是死者逝世周年纪念日“前三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死者的直系亲属组织亲友聚会,下葬祭祀。在大年三十,死者的儿子将前往墓地为死者烧纸烧香,这被称为“蒂芙尼早餐”。请和死者一起回家过年,然后在15:00在墓地烧纸烧香,归还死者的灵魂。在孝期,三年来每年的农历新年第一天,死者的亲属在死者灵堂的墓地烧纸烧香,这在当地被称为“点钱两”。

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之一。这不仅是一个自然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它一般在公历的4月5日左右。在清明节,人们根据不同的传统和仪式祭祀祖先。因为每年关墓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每年去坟墓的时间也不一定。准备在坟墓前烧纸、钱、元宝、蜡烛、熏香、水果点心等。去坟墓的时候,先把坟上的杂草清除干净,然后拿块砖头在坟上压纸。第二,放水果和零食,点蜡烛。第三,点燃并烧掉鬼币和元宝币。最后,在焚烧结束后向墓碑鞠躬三次。r

和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到:“宗宗教仪式是集体意识神圣性的体现。它将人们团结在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统一的社会活动中,不断强化信仰、情感和道德责任,从而促进社会融合。“〔5)葬礼上的各种压力和仪式都是从过去的宗教信仰演变而来的。虽然有一些地方宗教信仰,但这种仪式已经保留下来并成为一种地方文化。从本质上讲,男性至上、尊重叔父家庭的取向仍然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文化取向特别是红白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红色意味着幸福,白色意味着葬礼。在葬礼上,所有孝顺的儿女都应该穿白色孝服来表达他们的悲伤。如果孝顺的儿女在死者死前死后都对死者尽孝,其他亲属就会穿上孝服给他穿的红衣服(被套、毯子等)在农村这样的熟人社会,这个仪式加强了村内的团结,促进了社会的融合。

在丧葬仪式中的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以及所建构的文化价值和生命意义,代代相传。在丧葬仪式中,蜡烛、香、灵堂、纸币等物品被赋予了意义,成为连接人与死者的隐喻性物品,同样,色彩也隐含着事件的内在含义,特别是《红与白》意义重大在中国文化中。事实上,葬礼中的仪式准备和祭祀不仅是死者家庭内部的事件,也是村庄内部的公共事件,与村庄内部的社会网络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意义交织在一起,村民互助不仅是一种人的回报,也是一种非正式契约。它不仅维持着村民之间的横向关系网络,而且也维持着人际资本的积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因其不同的地域性而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丧葬文化和话语体系[4](P20-27)。自

以来,随着习俗变革的提出,丧葬祭祀开始进入现代化进程。首先,各个城市都建立了公墓,并进一步推广火葬和海葬等更环保的方法,以取代土葬。在村里,最初的墓地是将村里一块无法灌溉的土地分割成墓地,家庭在那里埋葬死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的墓地没有空地,新的死者家属只能找到一块空地自己埋葬死者。一些村庄开始进行改革以改变习俗。公墓的建立是殡葬空间的现代化。火葬和海葬的实施以及丧葬仪式的简化,不仅是适应现代生活的一种变化取向,也是对当前客观现实的一种适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第二,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国庆节,这使得清明祭祖成为国家层面的一种公共行为和集中公众献祭和扫墓。同时,每到清明节,在黄帝陵、延安举行的祭祖仪式,都成为海内外华人寻找归属感的重要活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迷信到敬畏的过程是个体自我和社会认知的不断变化和创新。第三,国家在各级以各种方式倡导的文明祭祀,是祭祀行为的现代化进程。民谣作家鲍辛格曾在他的《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一书中提到“道具替换”一词。在丧葬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中,“道具替换”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的祭品被鲜花所取代,传统的丧葬形式被适应社会发展的环保新形式所取代[6]。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清明祭祀不仅是对祖先和已故亲属的纪念,而且被赋予了文明和低碳的意义。

[1]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新视角[J]。社会,2006年(1)。

[2]林聚仁。社会建构论的崛起与社会理论的重建[J]。天津社会科学,2015(5)。

夏洛克·

[3]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

[4]贺雪峰。论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J]。南京师大学报,2011(4)。

夏洛克·

白事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品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学习,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也是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内容。在新的时期我们将怎样使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怎样使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高,这是摆在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内容。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设置与安排时,我们要将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对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不断提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特提出以下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故事喻理法

小学生喜欢听生动有趣的故事,这是所有小学生的天性。给学生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使抽象的道德观念与深刻的哲理融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通过听故事明白道理,在故事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这就是所谓的故事喻理法。通过讲故事让学生明白事理,这种方法要使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所讲的故事要和教学内容有联系。与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与认知水平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对故事所隐含的思想道德观念有所理解。在使用故事喻理法时,不能只注重故事性、趣味性,却忽略“喻理”性,舍本逐末。

二、陶冶学生心灵法

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具有开朗的性格,小学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想方设法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因为师生之间言行举止与人的性格存在差异,小学生具有心理的脆弱性,所以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通过这种生活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的情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升华。

三、课堂感染法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与课堂教学中,要在教学中产生良好的效果,主要是通过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共鸣。学生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因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看作灌输教学任务的对象,尤其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庭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对某种社会事物产生自己的看法,通常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借助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积极引导与启发,通过对情景与音像设备的利用,完成教学总目的。

四、与生活实践结合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所学习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必然的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符。由于编写水平有限,受时展所限制,在小学生思想品德课本中很难看出它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讲解教学思想品德课时,要努力做个有心人,对课文内容做合理的增删,使校本课程与教材做到有机结合,体现出时代特点。在神六飞天成功后,在思想品德课中还要及时对神六的先进航天技术做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祖国科技的奋起,使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激发。

在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的基础上,老师可以对北京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申奥的背景,使成功的原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学校开展的礼仪教育也就是生活中的德育,教师要将礼仪教育内容逐步细化,再一步步落实,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让其在学生心中扎根,并开花结果。由以上内容可以总结出,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不能以本为本,更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对以上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补充,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使教师的“激情”不断感染学生,让课堂更富有激情。

五、激趣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标准提出了本学科的感情认知态度及相关价值观的教学方向,并把其看作主要的、有特定目的的内容。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中表现出的感情,不是对学习的兴趣、热情做简单的表达,还对学生内心的体验与思想感情加以丰富;这种学科的态度,不再指学生的认真程度,还对学生自身的价值与社会价值进行了统一,使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更加细化,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认识真、善、美,使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对知识、能力及方法的情感价值观进一步得到统一。小学思想品德课通过五爱教育来感染学生,让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主,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在对教材结构、内容、材料进行处理时,尽量通过文字表达,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在结构上以单元及课的形式,使学生一课一得;与感兴趣的内容相结合,并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不再感到陌生。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每天都有新鲜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六、配合法

思想品德课主要对社会发展常识进行了表述,在这一传统课程中,教会学生怎样才能有效地处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重复。教师要避开相似的内容、重复的内容,通过新的事例,不断变换教学视角,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各科课程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要通过具体事件、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有所提高。在小学中开展好此课程,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在认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要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下,使学习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韩震.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白事礼仪范文第5篇

刚入学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启蒙就是在这张纸上作画,画成什么就是什么,再也无法抹去。因此,启蒙老师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个性强,难相处。一年级的孩子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如何启蒙?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做人、感恩与相处?这是值得启蒙老师探讨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工作实践谈谈做法与体会。

一、借表达,引领孩子学做人

课间活动时,我注意到有的孩子不小心损坏了别人的物品,或者弄痛了别人,会手足无措地站在一边看着别人哭泣,继而会若无其事地跑开。这样常常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误会。于是,道歉、赔礼、安慰等看似很寻常的能力都成了晨会和班会上手把手教导的内容。采用小品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大家辨对错,碰到某种情况应该怎样做,怎样安慰对方。若有损坏物品的,我会让孩子拿着赔偿的物品当着全班同学赔给对方,并当场道歉,直至对方表示原谅为止。如何用语言表示出诚恳的态度成了关键。因此,道歉与接受道歉都要接受礼仪训练。若有小朋友来报告某某同学哭了,我会告诉他:“你替我去安慰他一下,好吗?把他逗笑了,就是你的本领大。”有孩子在活动中无意打痛了别人,我是先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告诉那做错的孩子:“只要你诚恳道歉,让人家原谅你,老师也原谅你。”

在这些细节中,责任感教育也潜移默化地渗透其中,使同学们知道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闯了祸要勇于承担责任。

二、学感恩,感受人间充满爱

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都要收录每个学生的信息,如出生年月、家庭住址、父母联系电话等。我尤其关注孩子的生日,将每个孩子的生日按先后顺序排列。每逢生日,我就提前准备好贺卡和小礼物。当天的晨会课是祝贺生日的专用时间,欢快悦耳的生日歌,令孩子惊喜不已,“小寿星”会收到我的贺卡,以及学习用品之类的小礼物,收到全体同学的祝福。那一刻人人神采飞扬、其乐融融。孩子们最喜欢我特意为他们准备的生日贺卡,因为上面有我亲自书写的生日祝贺,还有我绘画的蛋糕、蜡烛、跳动的乐符等,他们喜不自禁,都说要好好珍藏起来。

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叫陈子信,平时特别调皮好动,课间爱与同学追逐打闹,上课做小动作,很少专心听讲。他的生日在12月份,他看到好多孩子过生日都拿到了精美的贺卡,很是羡慕,经常在家问妈妈:“你为什么不早点生我出来呀?让我的生日那么晚。”好不容易到了12月,一次课间他悄悄走到我身边,仰着头告诉我:“魏老师,我的生日快到了。”我笑着摸摸他的头:“老师会给遵守纪律、爱学习的孩子送上生日祝福的。”那天数学课上,我意外地发现他坐得特别端正,眼睛一直注视着我。我心里暗暗高兴。由于他生日巧遇周日,我竟然忘记了他的生日。周一见他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我问明原因后,马上向他道歉,并承诺明天早上全班同学给他补过生日。他喜欢恐龙,我特地送他一张生日贺卡和一本《恐龙大典》,他快活得像一只小鸟飞回了座位。那一周的课间,他不再和同学追逐嬉闹,而是坐在座位上拿出那本书来看,还主动邀请几位同学一起分享。从那天起,他上课认真多了。他回家告诉父母:“魏老师这么喜欢我,我上课当然要认真听讲啦!”

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从此碰到双休日过生日的,我就会提前至周末给他们过生日。在寒假或暑假过生日的,我会利用上门家访的机会,亲自将贺卡和生日礼物送达孩子手中,家长们非常感激,连声称赞:“魏老师有爱心,工作细致,令人感动!”那一刻,孩子的笑容格外灿烂。

在我的影响下,第二学期中,每当有同学过生日,同学们都会像我一样亲自做贺卡送给同学,或当面送上祝福语。还有的孩子会在“教师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时给老师、父母送去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图片、贺卡、慰问信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懂得了感恩,用祝福的方式向他人送去关爱。

三、出奇招,共建温馨大家庭

在班级里,我开展了一个评选“每周标兵”的活动。周一我给孩子们提出本周养成习惯和常规训练的重点,根据本周家长反馈的短信消息,周末进行民主评议,评出“周标兵”。孩子们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他们的小小举动和进步也常常让家长们感动不已,纷纷通过“家校路路通”或QQ群反馈信息。如在“常用礼貌用语”活动周中,沈枫博家长回复的短信是:“最近我儿子在家有礼貌了,以前我们讲话都不怎么听的,说多了嫌烦。可现在不一样了,他会很认真地听我们讲完,而且还教爷爷奶奶日常礼貌用语。希望学校以后经常举行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在“爱护环境,遵纪守法”一周训练中,李思齐的妈妈发来短信:“女儿在家里会帮家长一起打扫卫生,出了家门在小区内看见地面有垃圾,也会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在十一月份的“学会感恩”活动周中,孩子每天自选一项作业:帮妈妈倒一杯水,帮奶奶捶一下背,帮爸爸夹一次菜,帮爷爷洗一次脚,给外公外婆打一个电话,等等。周五的晨会上,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我读着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评价,激动不已。王雨琪小朋友多次感动得流下热泪。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等文明礼貌规范不光说在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每天生活的细节中。

白事礼仪范文第6篇

无独有偶,在重庆有一位白领苏小姐,虽是独身,但在春节前,朋友、同事纷纷传来信息,将有6位打算在节前后操办婚事。去年春节期间,她送婚礼就花了1800元,对于一个月收入只有2000元的她来说实在是一个不轻的负担。无奈,原来不打算外出的她,只好选择去韩国旅游,以避开随份子的人情之风。

这是笔者从最近媒体上摘下来的两则事例,可以肯定,这绝不是个别的现象。事实告诉我们,这些年来,人情债之风在我国许多地区越刮越烈,有增无减。

送人情,凑份子,此风从何时兴起,现已无从查考,但我国是礼仪之邦,从来都是“礼多人不怪”的。人情活动的历史久远悠长,古代对此也有所记载。早在宋代就有一首歌谣《竹枝词》中说:“家居不易是长安,俭约躬身稍有宽。最怕人间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生动地道出人们对人情债的怨声。在明代还有一首打油诗:“人情逼似债,顶着锅盖卖。年年难躲过,家家都破财,”记录了人们深受人情债之无奈。在清代《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也通过人物之口说出“从古及今,人都打不破的是‘人情’二字”这样的话。

你看,在旧社会,“人情”及与“人情”相关的“面子”是具有其特殊位置的,而在人际交往中无论是维系的“人情”,或是争得的“面子”都少了“孔方兄”来当家。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对代代传承的人情债之危害早就心领身受了,只不过他们大都随波逐流,谁也难以改变这一现实。

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主角,一个人只要立足于社会,彼此间都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亲朋、邻里、同事、上下级间的礼尚往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互助友爱的和谐关系,这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特别是遇到逢年过节的走亲访友,男婚女嫁的随喜份子,应景地掏点钱买点礼品,送点礼金以示祝贺,意思意思,以此加深感情,密切关系这是人之常情,但关键的是这些“礼尚往来”,应有一个限度。

稍有点年纪的人都记得,在20世纪50年代,随份子时出个一元八角的,已属慷慨之举;到了70年代,掏出5元10元的已不稀罕;进入90年代,咬咬牙一次也能甩出一两张“大团结”;而到了新世纪,出手二三百元,收礼的可能还会嫌这数目有点寒酸!

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际交往的扩大,送人情的项目也如水银泻地那样无孔不入,名目繁多。以小孩从出生开始为例:婴儿哇哇落地要送礼,满月时要送礼,一周岁了也要送礼,此后年年过生日毫无例外都得岁岁送。除此,上小学,进中学,入大学甚至毕业就业都要随礼。一旦进入婚龄结婚生子又开始新一轮的送礼……如此循环往复,没完没了。这人情债如影随形成为你生活中难以分割的组成部分,真是送不完的礼,还不清的债!据上海一家媒体对1000个家庭的调查,去年春节每个家庭平均要送8次礼,人情费用支出在2600元左右。

其实,不论掏腰包送人情或收礼包受人情,都并非心甘情愿。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我国历来遵循一条规则:“来而不往非礼也”。今天你收下送情的礼,明天也就欠下要还情的债。你收的礼越丰,你欠的债也越厚。何况水涨船高,往往不只是对等,甚至要加码加倍奉还。这真是自讨苦吃,自找债背。

由于长期以来人情随礼已经约定俗成,彼此已成惯例。谁也不想破这个习俗,落个“吝啬鬼”的骂名。于是,你送我收,你涨我升,互相攀比,不断升级,人情风也就越刮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情债的债台是我们自己垒起来的,这其中就包括你、我、他。

白事礼仪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南涧;无量;走亲戚;互助文化

“走亲戚”是一种非常古老朴素的文化活动,在广大汉民族中“走亲戚”的含义仅为在春节期间亲戚间互相慰问的亲情交流活动,但在南涧无量一带我们把在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农忙时节中的所有亲戚朋友或邻里间的相互慰问和轮流互助都称为“走亲戚”,是一种亲戚邻里间的群众性轮流互助活动。南涧无量山镇山峦起伏,生活在大山深处的无量人热衷于“走亲戚”活动,它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然而它代表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帮衬,相互照应的传统文化却从未改变。无量山相对闭塞的地理环境,人们一直深刻懂得“人聚则强,人散则弱”的道理。“走亲戚”文化的研究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有重要作用。

一、传统节日里的“走亲戚”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驿站,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体现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无量的人们在传统节日面前也把“走亲戚”文化发展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自古任何节日都离不开吃。在无量,人们在传统节日里人与人之间的走动的目的用最简单的话来表述就是相互在物质上做一些资助,能过个好的节日。无量的“走亲戚”是淳朴,简单的,但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却是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1]春节的庆祝活动热烈隆重,持续的送时间也很长,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三到年后的正月十五都叫做春节。“走亲戚”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

1.拜年。大年初一,拜年是春节的一大重要习俗。这天,人们都要去“走亲访戚”,其实也就是新的一年对亲戚朋友有个问候,希望新的一年万事如意。无量的拜年有两个形式。一种是邻里之间简单的相互问候,恭祝来年大吉。 另一种是孩子找了干爹,那么就得到干爹家拜年,在老一辈那里拜年带的礼品是干爹干妈各一套衣服,外加米,鸡,猪头和年糕,随着时间的迁移,拜年的礼品有所变迁,不过大体的习俗依旧没有改变。不管是邻里间的简单拜年问候,还是去干爹家的拜年,都是邻里亲戚间的相互帮助和对彼此能生活越过越好的真诚朴质的祝福。在大年初一一般小女孩都不去别人家,人们认为小女孩在初一这一天去了别人家,这家人一整年都会不顺利,虽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但是淳朴的无量人都教育自己家的小女孩,也许这在无量人眼里就是最简单的互帮互助。

2.接客。在正月初一过后,人们就算在百忙之中也会抽空去“接客”。传统的习俗为正月初二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回门”。但是在无量却是如果家中有出嫁了的女儿,去上门的儿子,那么在大年初一过后,就要去接他们回家住几天。一方面请许久不见的亲戚聊聊家常,打听一下过得好不好,另一方面决不会空手去,会拿些礼品,红包,也是为了亲戚朋友们能过个好年,不愁吃喝。尤其是以前更为明显,礼品普遍都是两袋面条,一包白糖,都是一些生活的必需品,现在礼品变为了酒水饮料和水果等,但是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心都是一样的。我国是礼仪之邦,在“接客”后,被接去的人也不会空手而去,一方面表达自己的心意,礼尚往来,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变相的给予一定的帮助。

(二)火把节

“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2]火把节彝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是一个用火来表达情感的节日,“入夜各村各寨都要燃起火把,人们擎着火把,朝火把上洒松香,相互祝福”。[3]南涧是一个彝族自治县,无量隶属于南涧县,虽然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但是无量的汉族也同样过着火把节,无量亲戚间的走动非常繁杂,火把节也不例外。

1.接客。和春节一样的,在火把节当日,不管是家里多么繁忙,都要把嫁出去的女儿,去上门的儿子和兄弟姐妹接回自己家中来一起度过这个盛大的节日。亲戚间的往来走动都不会空着手,不论礼品的贵贱,多寡,在火把节都没有讲究。

2.回礼。中国人历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主人有朋友来都要举行隆重的迎送仪式,回礼就体现了这一点。无量人特别注重“走亲戚”。如果是过节你按礼应该去接客,而没有接,那么没有被接的人会被认为是你看不起他们家,不想跟他们家往来。和春节一样,在节日里被接的人也会回礼,回的礼一般要比原来送的礼贵重一点,中华民族历来都是“礼仪之邦”,这些都符合礼节的需要。

二、红白喜事下的“走亲戚”

婚娶,寿诞和丧葬都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礼仪活动,除了传统节日之外,在这些重要的礼仪活动中,无量“走亲戚”也普遍存在,社交习俗也表现得特别突出,不论贫穷或富贵,但凡遇红白喜事都要摆酒席来请亲朋好友。亲戚之间,遇喜事都要去祝贺,若遇白事都要去吊丧。

(一)婚嫁

无量和其他地方一样,办婚礼也要择吉日。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婚礼都定于秋冬季节的吉日,时间的选择一方面是避开了婚嫁的忌日忌月,择吉日来完婚,期盼婚姻生活幸福美满,另一方面则是秋冬季节是农闲时节可以不耽误农作,以便亲戚,邻里都可以来帮忙,贺喜。在婚嫁之中,“走亲戚”不同的亲缘关系,送的礼品也都有讲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一律都以份子钱多少来体现亲疏远近关系。

1.相帮。“相帮”是对来帮忙做饭烧水料理事物的邻居的统称。在婚嫁正席前一天,无量人称“相帮天”这一天主人在请客中请来做饭,烧水的人们都一大早就会赶来帮忙,其他的邻居也会帮忙来洗菜洗碗,或者是搬桌子椅子。无量没有固定的办婚嫁的地方,都是在自家,而桌子碗筷盆,甚至菜刀都是靠邻里自愿借的。谁家遇丧葬喜事只要家里有合适的桌子或者用得上的东西,不用主人开口,邻里都会主动拿到主人家。“相帮”们全是义务劳动却非常尽职尽责,“相帮”的存在使主人家面对上百个亲戚也能够轻松对。在婚嫁结束后主人家也会对村里的“相帮们”都献上“相帮礼”,不管礼品轻重,都是表达了主人对“相帮”们的感激,同时这样的知恩也使“相帮”文化得以继续。

2.行门户。清朝时“凑分子”“随分子”“送分子”就已经十分流行了。在《红楼梦》中第四十三回里,贾母就想出了用“凑份子”的方式来帮凤姐过生日。而在无量人们把“随份子”的方式叫“行门户”,又叫挂礼,指在“走亲戚”里,以请客为名,让亲友在经济物质上给予暂时的帮助,等到对方需要宴请之时再返还回去。以前的婚礼送的礼都是水壶,木箱,被子,邻里一般都是几斤玉米或者米,而现在一般都是钱,每家都会有一个“礼簿”,把亲戚们送礼的多寡都记在上面,等以后亲戚宴请之时,“礼簿”就是一个“行门簟钡牟握铡

(二)丧礼

无量人家中遇丧事,一定会通报亲戚,亲戚也必定会前往吊丧。而在整个丧礼中,亲人们都沉浸于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所以全靠邻里相帮来主持操办丧礼。邻里亲戚的作用也相比于婚嫁来说更加凸显。

1.相帮。在丧礼中,相帮的任务更加繁重,不仅仅只是帮忙做饭烧水洗菜或者是借桌子板凳。当有人逝去,主人家会马上燃放鞭炮,便竖起一个挂着纸钱的长竹竿。这时,村里的人们就会赶去帮忙。除了帮忙料理家里,“相帮”们还要帮忙去“请客”,看主人的亲戚多寡,要请几个靠谱的“相帮”到亲戚家去一一宴请,每一个亲戚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会登门。下葬的时候还要请年轻力壮和逝者不相冲的人来帮忙出殡。这一些都不收取钱财,都是邻里间的帮忙,哪家需要就去哪家,主人同样也会献上一份“相帮”礼来表达感激之情,非常质朴。

2.行门户。“行门户”其实是一种“一人有事,众人相帮”的群众性互助活动。在《中华美德读本》说“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历尽沧桑,却仍能自立于世界的东方,仍能百族团圆,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精神的凝聚作用。”[4]同样的无量发展到今天也离不开轮流互助的美德。在以前,很多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往往办不起丧葬,后来就有了一家办事,大家来凑钱凑物这样的轮流互助,就有了现在的“行门户”,使人和人联系在一起,不会孤立无援。在丧礼上也有礼簿,直到现在也依旧。

3.串门子。“串门子”是一种农闲时节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到别人家玩耍谈心。在丧礼过后的几个星期里,邻里都会轮流到办丧礼的人家中“串门子”,一来和主人说话谈心可以安慰主人家散失亲人的痛苦,以免一蹶不振或者发生意外,二来缓解对于“还魂说”的害怕情绪。人都有一死,每家都会轮到办丧礼,大家间的相互轮流“串门子”就显得非常重要,是一种另类的礼尚往来。

(三)送祝米

“送祝米”也就是有亲戚生产,要前去送礼。“送祝米”也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亲戚生小孩,自然是要去“贺生育”,要亲自上门去祝贺一番,当然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这个,而是生产之后女人要做月子,家里人要照顾,农活要耽误,人力物力要耽误,营养还要跟上,这个时候就只能靠亲戚朋友们前来帮助。

1.礼品。“送祝米”在礼品上把轮流互助体现到了极致。首先女人坐月子需要大补,那人们就送米,鸡蛋和鸡,火腿,其次小孩子夜里哭,需要照明,在没有电的时候人们就送蜡烛,最后小孩子需要衣物,亲戚们也送小孩衣服,鞋子。这样的互助简单实用却是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物质极度缺乏的年代,往往决定了一个小孩和一个家能不能继续延续。

三、其他形式的“走亲戚”

南涧无量海拔1446-2790米,境内山峦起伏,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盛产茶叶,素有“茶叶之乡”的美称。无量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耕地,近几年以来很多村落都开始栽种核桃,核桃产业也开始占据一大部分。所以在农忙时节的互帮互助就显得十分重要。还有在大家所熟知的“杀猪饭”里,“走亲戚”也是不可或缺的。

(一)农忙时节

在农忙时节,你经常能够看到一块地里面很多忙碌的身影,这些忙碌的身影并不是来自于同一个家庭,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在无量人们主要靠农作物来维持生计,农忙时节一般是栽烟烤烟的时候和核桃成熟打核桃的时候,这个时候男女老少都在忙忙碌碌,但是每一家都会有人手不够的时候,这个时候提早结束农忙的邻里或者亲戚就会赶来帮忙,这无疑是“走亲戚”中最为朴质的情感交流方式。

1.采茶。“地处澜沧江畔的南涧县内,无量山和哀牢山层峦叠嶂、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具有茶树生长的优越环境,蒙舍赕先民很早就认识了茶,并从野生利用到栽培利用,从药用到饮用,历时数千年,使南涧无量一带享有‘茶乡’之称”。[5]但是无量农户家种植的茶叶一般都是小规模,所以一般只采摘价格较高的春茶。春茶的采摘有严格的时间限制,采摘的不及时,就会影响质量,买不上好的价格,所以在春茶成熟的时间,大家都会互相帮忙。这样的形式不涉及报酬,都是相当于“换工”,意思也就是谁家需要就去谁家帮忙。

2.打核桃。无量在近几年政府开始大力支持核桃种植,所以近几年来种植的核桃开始快速增多。于是人们的轮流互助中又多了一项新的内容。在核桃成熟的时候,哪家要收核桃了就叫几个邻里或者是亲戚来帮忙,这样能使成熟的核桃尽快收完,卖个好价钱。收完核桃了,主人家就留帮忙的人在自家吃一顿饭或是让帮忙的人带一袋核桃回去吃。这种形式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才是人们在相处中应该大力提倡的模式,一方面维持淳朴的民风,一方面“人聚则强”。

3.烟叶种植。烤烟的种植是一个特别繁琐的过程。从下苗到成品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在采摘烟叶和编烟入烤炉的时候,要短短两三天内完成所有的工作,仅仅靠一个家庭是忙不过来的。在这个时候邻里间一般采摘烟叶的时间都是是错开的,这样就能够到谁家采摘了就到谁家帮忙,这样轮流互助,不但使效率提高也增进了人们情感。无量的人们不仅仅是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时轮流互助,在农忙时节也是非常注重互助和情感交流。

(二)杀猪饭

云南很多地方都有吃“杀猪饭”的习惯,无量同样也少不了“杀猪饭”的传统。在腊月里人们会选一个好日子,整个村子一起来办“杀猪饭”。“杀猪饭”除了表达一年平安到头的喜悦之外也是为了联络人们之间的情感。整个村子一起办“杀猪饭”也完全不用当心会忙不过来,杀猪的队伍都是由村里的青壮年组成的,他们也是井然有序,从早上起来聚集好后就开始挨家挨户杀猪,一直到全部结束为止。等杀完猪,宴请的亲戚们差不多也到了,就开始备席。亲戚们不会空手而来,都会带礼品,当然主人也不会让客人空手而归,会给客人准备一份新鲜的猪肉带回去。这个也是一个人与人相互帮助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四、结语

无量的“走亲戚”文化蕴含的群众性轮流互助一直沿袭着中华礼仪之邦“相帮相衬”的传统美德。无量山的“走亲戚”活动十分盛行,在各个传统节日,农忙时节或红白喜事的时候都普遍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及人类更好的从事生产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历史怎样变迁,人与人的互助都不应该削减。正是因为“走亲戚”文化的存在,使各村落之间和平共处,相互帮衬,使无量山镇得以日益成长。“走亲戚”文化其实也是继承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四海之内皆一家的互助精神,有利于轮流互帮互助达到精诚团结。

【参考文献】

[1]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1.

[2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322.

[3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323.

[4]王志艳.中华美德读本[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白事礼仪范文第8篇

1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学校作为教育人的基地,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二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给学生处世态度,做人的道理,明事非,辩美丑。在德育工作中,学校要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感染、陶冶。首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传统美德、法制、行为规范、现代文明、理想信念等。使学生身处这种大环境中,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会因为环境的濡化而发生变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其次,全校教职员工要上下一心,严格要求,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健康的心态为学生树立起活的榜样,用榜样的作用去感化、引导学生。第三,邀请老干部、老农民、校外辅导员、环保员、清洁工作报告,提醒、警示学生,激活他们的道德意识。第四,创设情境,抓住校园内的某些时机,带领学生身处其中,去感受亲情、友情,体验生命的价值、成功的喜悦、集体的温暖、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这样,舆论氛围形成了,就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学校德育教育工作

2.1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集会、重大活动、节假日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学校领导必须认真准备,认真研究,安排好各项活动的内容,抓住典型,树立典范,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结合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公民基本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爱护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双创双建”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自己承担社会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觉服务社会,做一位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好公民。

2.2利用班级主题班会开展德育教育。班主任应广泛收集信息,将优秀的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和人生感悟教育;可举办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成长影响的辩论会,让学生讲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最感动你的身边故事可通过举办禁毒知识、法律知识演讲比赛、唱红歌、讲革命故事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开展我为家里、班级、学校、村(社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的主题活动。这样就能使学生通过亲自感受和实践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惯。

2.3利用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利用好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学习的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来学习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教育学生学会做事,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很多知识技能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用心一定能学会,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人的道理应从小养成。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旦坏习惯养成了,有的终身难以改变。因此,各学科教育应教会学生辨别美丑、是非、善恶,明白事理;教会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爱和自强的意识;教育学生怎样为人处事;教会学生与人为善、和谐相处;教会学生结交良师益友;教会学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具有社会责任感。

3关心留守儿童,做好教育工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批的孩子因此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成为“留守儿童”。这样的孩子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性格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小学生在校的六年时间是一个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也需有人指导他们怎样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家人也应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由于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问到“什么时候最想念父母”时,大都选择了“生病或过生日的时候”;在问到“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时,所有的孩子都选择了“常回家看看”或“快点回家”。再加上很多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带,就特别的宠爱、溺爱。爷爷奶奶的思想大都跟不上现在的教育形势,所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例如我们学校有一个孩子,她各方面都很不错,老师特别喜欢她,也希望她全方面发展。她的父母非常支持,可是外公外婆却不同意,他们的观念是孩子只要学好语文数学就够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班主任长期他们做工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家长通话的制度,让孩子与父母建立起心连心的联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

4谋科研,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

4.1加强德育课程改革,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德育课程,积极探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思想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4.2强化校本课程建设,要充分发挥地域人文优势,注重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倡导学校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立足校本,开创德育特色。

4.3注重德育课题研究,围绕“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与方法”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德育课题研究,积极构筑大德育体系,不断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