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价格管理制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条为了加强商品住宅价格管理,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促进住房制度改革,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商品住宅质量,加快房地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管理条例》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的商品住宅是指具有经营资格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开发经营的住宅。
第三条商品住宅经营单位和商品住宅行政管理部门均应遵守暂行办法。
第二章商品住宅价格的制定
第四条商品住宅价格应以合理成本为基础,有适当利润,结合供求状况和国家政策要求制定,并根据楼层、朝向和所处地段等因素,实行差别价格。
第五条商品住宅价格由下列项目构成:
(一)成本
1.征地费及拆迁安置补偿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勘察设计及前期工程费:依据批准的设计概算计算;
3.住宅建筑、安装工程费:依据施工图预算计算;
4.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和住宅小区级非营业性配套公共建筑的建设费:依据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施工图预算计算;住宅小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项目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执行;
5.管理费:以本款1至4项之和为基数的1~3%计算;
6.贷款利息:计入成本的贷款的利息,根据当地建设银行提供的本地区商品住宅建设占有贷款的平均周期、平均比例、平均利率和开发项目具体情况确定。
(二)利润
以本暂行办法第五条成本1至4项之和为基数核定,利润率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三)税金
按国家税法规定缴纳。
(四)地段差价,其征收办法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地段差价收入存入建设银行。
第六条下列费用不计入商品住宅价格:
1.非住宅小区级的公共建筑的建设费用;
2.住宅小区内的营业性用房和设施的建设费用。
第七条根据楼层、朝向确定的商品住宅差价,其代数和应趋近于零。
第三章商品住宅价格管理
第八条物价部门对商品住宅价格实行分级管理。价格分级管理权限,除国家物价局另有规定者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制定商品住宅价格,必须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九条商品住宅开发经营单位应在前期工程结束时,按商品住宅的预算成本、利润、利息、税金等申报价格,报物价部门会同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和建设银行审核,由物价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不得在已批准的商品住宅价格构成因素以外擅自追加住宅小区的配套工程项目而提高商品住宅价格。工程后期确因发生不可预见的建设费用,需要调整价格时,应按前款程序重新报批。
商品住宅经营单位必须按照经批准的价格销售商品住宅。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可以适当下浮。
第十条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者外,严禁向商品住宅摊派、收费。
第十一条商品住宅开发经营企业要遵守国家物价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批准的商品住宅价格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颁发的《国营城市综合开发企业成本管理暂行办法》
第四章罚则
第十二条下列行为属于违反本暂行办法的行为:
(一)不执行规定的计价原则、计价范围和计价办法的:
(二)越权定价和擅自提价的;
(三)不按规定如实申报商品住宅定价成本的;
(四)擅自向商品住宅摊派、收费的;
(五)违反规定的成本项目和开发范围,随意摊提成本费用的;
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一般要经过调查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描述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找出关键控制点或关键环节、进行抽样测试和综合评价等五个阶段:
(一)初步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整体构架
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首先要正确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并不是单位内部的一项独立制度,也不是所有制度的总和,而是包括在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之中,准确地说:它是由按照一定的控制目的而由有关控制点和控制措施所组成的控制系统。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整体构架,主要是针对经营者价格行为的流程,对经营者遵守价格法律法规的控制活动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具体来讲应包括:对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框架、责任落实规定、价格内部审批流程、相应控制环节、控制措施和手段以及制度健立健全和完善情况。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总体构架的目的是为确定价格检查目标服务,因此,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构架时可根据价格检查侧重点确定范围,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如商品价格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审批制度检查,重点针对审批程序;促销、优惠商品变价审核制度检查,重点针对审批权限层级管理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收费许可证落实制度检查,重点是亮证收费、票据合规。
(二)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进行记录和描述
检查人员通过初步了解经营者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整体构架后,采用文字说明、调查表、流程图或检查表等方法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进行记录和描述。文字说明是将被检查单位的内控系统,以简洁的文字叙述表达出来;流程图法是运用符号和图形对被检查单位经济业务和文件凭证的流动程序进行调查的方法。流程图能从整体的角度,很清晰地反映出被审单位内控系统的实际情况,便于检查人员了解经营者的控制程度和检查控制点的设置,可直观地发现内控中的不足之处。另外,便于检查人员根据控制程度的变化随时进行修改。因此,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检查可以采用流程图配简洁文字说明的方式来描述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进行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测试奠定基础。
(三)抓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环节
关键控制点或关键控制环节是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控制点或控制环节,抓住关键,检查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以前对医疗机构一次性医疗器械价格执行情况检查中,我们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对被查单位医疗器械价格的内控进行全面了解,确定以设备部门器械采购制度、价格审核审批、器械进出库验收、销售结算登记等为控制点和控制环节,在工作围绕这些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核实,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检查效率。
(四)对内控进行抽样测试
抽样测试是指检查人员在了解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后,对那些准备信赖的控制系统的实施情况和有效性程度进行的测试,也可称为遵循性测试。抽样测试的根本目的是:查明被检查单位的各项控制措施是否都真实地存在经营等活动中,是否确确实实、始终如一地遵守了制度规定的全部要求,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其遵循制度的程度如何,有无失控和不完善之处。
抽样测试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业务程序测试,如选择若干具体收费项目,沿着它所规定的处理程序进行检查,考察有关的控制点是否符合规定并能认真执行,以判断各项控制措施的遵循情况;二是功能性测试,即针对某项控制的某个控制环节,选择若干时期的同类业务进行检查,查明该控制环节的处理程序,在期间内是否按规定发挥了作用。如以商业企业内部价格审批检查为例,可以选择不同时期发生的商品运转各环节,检查其在“入库登记”、“毛利率拟定”、“最后销售价格确定”等各个业务程序中是否被认真执行。
当然,抽样测试一定要保证足够适当的样本量,样本量太大,浪费检查资源;样本量太少,结论缺乏说服力。经过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初步了解后,认为系统较为健全,则测试的范围就可小些,如果控制系统极不健全,则控制风险较大,就相应扩大抽查的样本。
(五)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系统综合评价
检查人员通过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初步调查、对内控进行描述、抓住关键控制点以及环节、抽样测试等,对被审单位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可信度给予评价,并找出内控的不足,为健全内控、加强管理提出口头或书面检查建议。
1、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本身是否健全进行评价。可以从人员素质控制、组织控制、业务程序控制、信息质量控制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
2、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性进行评价。评价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合理性,一般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是需要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协调性进行适当评价,一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往往涉及经营者的若干职能部门,各部门会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各自的业务观念制定一些控制制度,这样就有可能造成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不协调;二是要评价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经济性;三是要注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四是评价经营者内部价格
管理制度是否存在重点控制环节以及是否简洁合理;五是要注意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灵活性。
3、对内部价格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实际执行的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中是否有偏差,设置的控制点是否真正达到了控制的目的,并注意经营者经营理念对整个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同时对被审单位是否设置了内部价格管理制度信息反馈环节进行审查并评价,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是确保控制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它们能及时地将在控制过程中偏离控制目标的偏差和原因反馈给管理部门,以便采取必要的调节措施,实现有效控制。
一、工作目标
通过价格服务进医院和药品经营企业,促进价格法律法规以及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政策的贯彻落实,指导医院(药店)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推进价格诚信建设,及时处理医药价格投诉,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高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水平。
二、具体内容
(一)建立与医药行业的联系沟通制度,深入医院(药店)了解价格政策执行情况
1.指导医院、药品经营单位正确执行医疗服务、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加强内部管理。
2.指导医院、药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包括落实医院、药品经营单位配备专(兼)职价格管理人员,制定医药收费责任制和收费人员挂牌亮证制度。
3.宣传价格法律、法规以及医疗服务、药品价格管理政策,加强医院、药品经营单位价格管理人员以及收费人员的价格政策培训教育。
4.通过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或讨论会,统一价格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医药行业在执行价格管理政策中遇到的问题,听取医药行业对改进和完善医疗服务、药品价格管理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予以解决。
(二)指导医院(药店)落实医疗服务、药品价格明码标价制度
1.指导并督促医院将主要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称、服务内容、服务价格,以及主要药品的名称、规格、价格等在显著的位置予以公示。在联系点的医院全面推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计算机管理,设立电子触摸屏和计算机查询系统,供群众查询医院所有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药品价格。
2.推广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单制度。指导医院制定统一的住院病人费用明细清单格式,每日填写病人的费用情况,向病人或家属提供。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建立门诊病人门诊费用清单制度。
3.建立价格公示长效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到医院(药店)了解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落实情况,完善价格公示工作,对发生价格变动的医疗服务或药品价格,及时变更。
(三)指导医院(药店)推进价格诚信建设,开展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活动
1.推进价格诚信医院(药店)建设,指导帮助医疗机构贯彻落实政府定价、指导价及招标药品的价格政策,制定和完善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价格管理制度,倡导价格诚信,促进医药行业自觉规范价格行为。
2.协助医院、药品经营企业建立、健全《医疗收费价格管理制度》、《医院收费一日清单制度》、《医院(药店)药品价格管理制度》、《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公示制度》、《医院(药店)内部价格监督制度》和《物价员(价格工作联络员)工作制度》等价格管理制度,促进医药行业规范管理,自觉加强价格诚信建设,不断提升医药行业形象。
3.指导医药行业制定并公布价格诚信服务承诺,通过消费者评价等方式开展价格诚信医院(药店)评选活动和明码标价示范医院(药店)工作。
(四)提供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信息平台,拓宽价格服务渠道
1.通过网络、宣传资料等形式,公布政府定价药品的价格及巢湖市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供群众寻医问药作参考。在“巢湖市物价网”建立医药价格咨询窗口,开通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咨询与举报投诉渠道,通过咨询服务落实价格政策。
2.建立和完善医院(药店)价格政策提醒制度,在收费标准或药品价格(品种较多时)变动时,及时召开价格提醒会,提醒其自觉执行价格政策法规,规范价格行为,严格守法经营。
3.市内药品经营企业应该定期在所销售常用药品中,遴选销售量前20位的药品或新、特药,注明通用名、功效、规格剂型、生产厂家以及批发、零售价格,报市物价局备案确认后,在“巢湖市物价网”予以公布。
4.市物价部门将综合运用成本监审、价格监测、认证评估、政策咨询等价格公共服务职能,对单病种限价的执行情况开展成本调查。加强医院和药品经营企业物价员指导和培训,通过定期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医药行业价格政策执行中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提供全方位的价格服务,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三、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市物价局成立“价格服务进医院(药店)”工作小组,组长由副局长汤建生担任,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局综合业务科,并确定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和市骨科医院以及市区内的中辰大药房有限公司、市医药公司、康复大药房有限公司、福仁堂药业有限公司为首批价格工作联系单位,各单位应确定一名有一定工作经验和电脑操作基础的人员担任物价联络员,填写《物价联络员登记表》(附件),于8月底前邮寄或送至市物价局综合业务科,便于加强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
关键词:油田 物资采购 价格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石油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油田的采购量也相应的增加。但是,在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油田的物资采购过程中,采购价格是核心,也是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许多采购人员人为或者无意的违法相关采购价格管理制度,不是采购价格远远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出现螺丝同显示器一个价位的现象,就是价格相同,质量低于同类,给油田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二、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油田采购价格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数量大,品种复杂
油田建设是系统工程,内容庞大,过程复杂,因此油田的采购数量相应的比较巨大。这为采购人员开展采购活动造成了一定困难。同时,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可供选择的同类产品数量较多,质量和价格参差不齐,是油田采购价格管理出现问题的客观原因。
(二)利益驱动
和其他行业相比较,采购行业的腐败风险是相对较高的。现代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些个别的采购人员,利用职务的便利,谋取个人的私利,是油田的物资采购价格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观因素。有鉴于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油田采购价格管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三、加强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的措施
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的措施也有着多种的形式,以下具体展开。
(一)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决定行为。因此,加强采购有关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其自身的素质,是解决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只有采购人员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够在采购过程中,以公司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主,避免在价格方面出现问题。
(二)完善采购制度
完善的采购制度是采购价格管理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的相关制度应该完整,并且可操作性强,便于在采购过程中顺利的实施。油田的采购价格管理制度应该从询价开始,对于询价的方式,询价的资料整理,保存,询价的过程等细节都应该做出详细的规定,便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和将来审计部门审计的依据。并且将询价的结果制作成表格,方便公司决策层的比较和选择。
在询价过程中应该坚持广泛的原则,优质优价的原则及灵活实用的原则。现在社会的商品极其丰富,采购人员有着广泛的选择空间,在询价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对比的做法。选择那些质量优秀,价格低廉的产品,达到优质优价的目标。同时坚持实用的原则,深入了解使用部门的实际需要,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压低采购的价格,为公司增加效益。
在油田物资的采购过程中,应该合理的运用付款账期。付款账期是利用财务应付帐款管理过程中延迟付款时间,取得供应商短期资金使用权的行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如果采购人员能够灵活的运用财务的账期手段,那么就会为公司节约大量的资金,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资金方面的环境。
在采购过程结束以后,审计部门应该对采购行为进行审核。这是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的重要步骤。审核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随机的,审核的内容以价格为主,同时结合使用单位的使用情况,综合的对采购过程给以评价,做为采购人员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也可以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是采购价格管理制度完善的基础。
(三)实行开放式价格管理
现代社会商品极大丰富,为实现采购的开放式价格管理提供了条件。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采购单位可以借助网络等平台,把自己需要的产品在社会上公开,供应商可以利用价格或者质量的优势合理的竞争。在充分的了解企业背景和产品特点的情况下,采购人员综合各种因素,运用集体评议的方式择优录取,选购那些质量比较稳定,价格比较合理的产品。开放式价格采购物资的优势是显而易见。他可以扩大选择的空间,采购人员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在国外采购需要的商品。这为采购理想的商品创造条件。但是,开放式采购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决策过程冗长,采购过程缓慢,程序比较复杂,不容易操作,这些缺点为商品的采购带来了潜在的隐患,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采购的成本。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四)引进ISO9001管理理念
ISO9001管理理念是为保证公司的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实施的,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对于采购的管理,尤其是采购价格的管理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详细的执行程序。对于供应采购物资企业的资质,采购的过程,采购的审计都有明确约束,并且是由第三方监测实施的,过程比较严谨,结果相对真实可靠。在油田的采购价格管理过程中,引进相关的理念和措施,对于改善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有着深远的意义,可以弥补我国在相关的制度监测方面没有权威性机构的不足,能够在更高的层次对采购行为进行约束,促进企业改进相关的工作,达到采购质优价廉产品的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油田的采购对于油田建设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的采购价格管理更是对油田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油田物资采购价格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制度,并且灵活运用账期等技术手段,尽量采购到优质优价的商品。同时完善监督力度,为油田的采购价格管理的顺利展开提供保证。促进我国油田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宇.中原油田分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研究[J].西北大学.2006(8)
[2]刘丽.油田物资采购的价格管理方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7)
当前社会已在大力提倡法制,企业管理也应是以制度为基础,建立风险管控机制。采购作为企业成本控制的核心部门,也是企业创造利润的重要来源部门,更需要有坚实的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为基石,规避过于主观、过于灵活的人为操作带来的弊病和风险。本人从事过东南沿海的两家汽车企业,第一家是中外合资的乘用车企业,采用的是日资企业的精益生产模型,采购业务管理非常规范和精细。当前服务的是一家自主品牌客车企业,属于商用车板块,这家企业采购管理在10年前还属于粗放型,在经过10多年的持续改进后,逐步建立起一套优秀的采购管理制度架构,有树干,也有枝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闭环管理机制。从供应商准入到退出,从招标到合同签订,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1采购制度化
本文重点介绍当前雇主的已然成熟的采购两大制度,分别是供应商制度和价格制度,这两方面是所有零件最重要的供应链因素:
1.1《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
此制度制定了严谨的准入和淘汰规则。1.1.1为什么要选择新供应商。必须要有需求管理思维,比如原供应商产品质量出现了重大问题,售后抱怨非常严重,短期无法得到改善;或者是原供应商产品满足不了新车型的功能要求等,从而避免因为个人因素随意更换供应商。1.1.2如何选择新供应商。不允许采购工程师私自决定供应商,需要经过招标等公平、公开方式进行评估和选择,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仅考虑价格因素,还要综合考虑质量、技术、交付、售后等供应链多方面因素,要有一套全方位的评分规则,最终通过决策机构进行决策(比如采购决策小组、外包会议等)。1.1.3如何认证新供应商。供应商资质的审查是非常严格,需要通过一套严密的评价办法进行评估,也就是供应商认证工作。此项工作不应该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决定,而应该是多个部门依据规则共同审核。1.1.4如何验证新供应商产品。汽车安全非常重要,不允许随意更换零部件供应商,如果确有必要更换,不仅要经过实验室的测试,还需要经过售后耐久验证。为降低风险,允许先试装1套,再进行批量验证,并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规。1.1.5供应商如何日常管理。要使企业零部件品质持续进步,并具备价格竞争力,日常必须对其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工程监察、绩效考评等。要学会采用四象限原则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区分战略供应商、瓶颈供应商、一般供应商、杠杆供应商,并匹配相应的采购策略。1.1.6供应商退出。若供应商已经无法与企业共同进步,必将面临淘汰退出,但为了控制退出后的售后配件供应的风险,务必保留相对合理的履约保证金在企业,直至产品周期结束。
1.2价格管理制度。
成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了有效控制企业成本,提高利润,降低违规风险,需要制定严谨的决策机制。1.2.1如何让获得的价格合理。应建立《采购物资招标管理制度》,让招标作为企业决定价格的主要手段,至少要适用到杠杆物料上,保证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是符合市场行情,并具备竞争力。1.2.2如何提高定价效率。为了降低价格管理难度,提高效率,针对大量标准化的零件产品,要分析出合理的价格模型,要建立《采购物资定价规则管理制度》,让价格管理做到有章可循,也是为前期招标和后期同类产品定价奠定基础,避免供应商利用零件设计变更的机会,变相涨价,损害公司利益。通过上述两大方面制度,很大程度上已经稳固了采购运营的核心业务,并朝着规范的道路行进。
2采购信息化
采购制度是对采购行为的约束,但光有规则还是不够的,在具体执行层面,如果还是延续传统的纸质审批,难免存在不透明、难追溯的风险,从而迫切地需要实现采购流程的信息化,建立起一整套全程可视、可查、可溯的采购系统。在目前所服务的公司,我和我的团队,从零开始,搭建起一整套与制度匹配、高效的信息系统,本文重点介绍三个模块:2.1采用国产EKP办公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供应商管理和价格管理,包括供应商推荐流程、潜在供应商认证流程、招标流程、供应商试装流程、供应商选择结果应用流程、份额调整流程、新品定价审批流程、价格调整审批流程等。2.2采用德国SAP系统与EKP系统交互,实现采购订单的审批和,便于供应商可以随时随地在EKP门户查看订单需求,为了更加便捷,还可以与手机进行交互。通过健全的制度、系统化的电子流程,做到事前管控,也为采购风险筑起了一道道防火墙,避免过多人为操作带来的廉洁问题发生,但是再好的制度也会有瑕疵,再好的流程也会有失误,所以在”防”的基础上,还要配套相应的监督机制。在当前企业,我们设置了专门的监督岗位,制定了稽查制度,每年展开采购大检查,对近年的所有采购业务和流程进行全面盘查,及时纠正错误,对故意犯错进行处罚,对主动发现别人错误进行奖励,做到有奖有惩,奖罚分明。2.3采用“简道云”项目管理软件(阿里巴巴集团下属企业开发),针对一些非审批类的采购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避免遗漏和计划性的缺失等问题发现。当然,再优秀的制度和系统都应该是以人为本的,要做到采购真正零风险,光靠制度和系统是不够的,企业管理者更需要从人性出发,制定采购激励机制,实现真正意义的高薪养廉,建设一支过硬的、优秀的采购团队,将更好的管理思想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刘宝红.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关键词:煤炭采购 管理 三公开
2003年,中石化荆门分公司新建CFB锅炉,采用燃煤发电供能,需要采购大量煤炭保证生产供应,开始启动煤炭采购和使用管理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管理,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一是供应商管理混乱。大量煤炭供应商蜂拥而至,最高峰时达13家之多。他们完全因市场而动,利益至上。市场萧条时,想尽办法拉关系,打招呼,争取不多的供应份额;市场俏销时,或以次充好,或要求涨价,且保供不力。二是煤炭质量忽高忽低,不易控制,严重状态时,直接影响CFB锅炉正常运行。三是采购成本偏高。由于管理制度不太健全,供应商考核体系尚待建立,价格管理方法不多,控制采购成本难度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中石化荆门分公司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明确指示:“引入公开竞争机制,实现煤炭阳光、规范管理。”
一、公开供应商选择程序,优选战略供应商
按照大矿化、主渠道化,积极培育战略伙伴供应商的原则,兼顾来煤方向、运输方式、煤炭质量、煤炭价格、保供能力等多种因素,中石化荆门分公司将待选供应商在煤炭专项管理小组会上进行公开,并将考核内容进行量化打分。通过一段时间的“梳理”,对筛选出的十余家供应商进行公开择优,使其保持在四家左右,并建立《供应商动态考核制度》。
与此同时,在年初与供应商签订的年度协议中规定详细的奖惩条款,每月办理结算时,严格按合同中的奖惩规定对供应商进行奖惩兑现,促使煤炭供应商进一步改善质量,保证供应,相关资料建档保存。
二、公开计划制定和价格确定过程,严把采购成本关
为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中石化荆门分公司专门成立了由机动工程处、动力厂、监察处、计划处、运销中心、装运车间、物资装备管理中心等七家单位组成的用煤计划管理专项小组和由物资装备管理中心、机动工程处、动力厂、企管处、财务处、监察处、审计处、质量管理中心组成的价格管理专项小组,采取集体决策,并对计划和价格的决策程序公开。
针对计划管理,专项小组每月25日左右,召开下一月度用煤计划会,综合考虑生产需求数量、库存情况、在途数量、市场行情、运输和接卸能力等多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月度煤炭采购计划总量。然后依据对每个供应商的考核评估结果,确定每个供应商下一月度的供煤计划并报主管领导签字审批后执行。
针对价格管理,价格管理专项小组依据中石化物装部每月的月度煤炭采购参考价格,结合荆门周边市场行情及兄弟企业的采购价格进行分析,确定到厂煤炭的合理采购价格。
三、公开“采制化”过程及考核结果,确保购煤质量
煤炭质量直接关系CFB锅炉运行效率。中石化荆门分公司主要采取用煤单位和化验部门共同采样、共同制样、分别化验、结果数据比对监督,每月向煤炭专项管理小组公开的管理方法,确保购煤质量。为做好考核结果的公开工作,物资装备管理中心每月将供应商煤炭考核情况汇总成表格,送呈各相关单位进行审核。实践证明,上述措施的落实,有效保证了CFB锅炉的稳定运行,提高了综合效益。
四、三项措施推动“三公开”持续开展
(一)从教育引导入手
近年来,中石化荆门分公司持续开展“教训就在身边,诱惑就在眼前,陷阱就在脚下,成败就在手中”的警示教育,有效利用集团公司下发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片开展案例教育,让岗位上的干部职工从中受到警醒,知道推进“三公开”,是从制度上设置防线,保护干部职工。
质量管理中心、动力厂在煤质分析岗位的墙上挂上“自重、自省、自警”和“公心、公平、公正”的警示牌,在煤质分析岗位人员操作台上和煤质分析管理人员办公桌上分别放上廉洁自律承诺牌。专抽调责任心强,政治觉悟高的同志进入煤炭管理岗位。与管理人员签订《廉洁自律承诺书》,定期组织岗位人员进行专题座谈,邀请纪委同志进行专题讲课,不断增强这些岗位人员的廉洁从业责任和意识,努力从源头上防范违纪违规情况的发生。
(二)用制度约束固本
几年来,中石化荆门分公司在坚决执行总部关于煤炭管理制度和规定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对煤炭采购供应的全过程不间断的建章立制,规范煤炭采购的计划、发货、卸车、采样、制样、化验、入库、结算、付款等环节,形成有中石化荆门分公司特色的煤炭采购全过程规范管理办法。
首先,该公司对煤炭管理办法不断进行完善。2007年下发了荆门石字[2007]74号《关于修订印发煤炭管理办法的通知》,使之更加符合荆门石化的管理实际。
其次,针对煤炭管理各环节,逐步进行了制度完善。在计划管理上,建立了用煤计划专项管理办法,对工作内容和各部门职责进行了明确。在采购管理上,严格按照总部煤炭组织集中采购程序在ERP和中石化商务网上进行操作。针对煤炭质量,在与供应商签订煤炭采购合同中,将入炉煤的低位热值、全水份、含硫、挥发份、灰份等指标进行量化要求,明确规定扣款额度。
在计量管理中,制定了规范的计量监督程序。汽车煤炭进厂由运销中心、动力厂两家单位共同监磅称重计量,对每车称重数据共同签字确认;火车煤炭进厂由计量中心、动力厂共同监衡称重计量,对称重数据共同签字确认,保证煤炭准确计量。
针对采、制、化各个关键环节,中石化荆门分公司制定了《煤炭质量分析实施细则》、《无烟煤入厂计量、采样管理规定》、《锅炉车间煤场进(上)煤管理规定》、《入厂煤采样化验管理制度》、《采样化验“十不准”》、《化验室管理制度和工作人员守则》等制度,加强对煤炭质量分析全过程的监控。
(三)让监督保障有效
在不断健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中石化荆门分公司效能监察办公室全程参与过程监督,促进“三公开”工作的持续推进。
一是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煤炭管理专项效能监察的通知》,成立了价格监督组、质量监督组、计划和数量监督三个专业组,对9个监察点和监察方法进行了明确的要求,效能监察人员进入到煤炭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确保各环节操作程序合规。
1材料供应管理
1.1充分掌握工程材料法律法规
充分掌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建材采购和使用的相关规定,以及《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对进场物资的流程规范。严格按照行业法规进行建材的检验、采购、使用和管理[2]。
1.2材料采购过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须严格把握材料质量这一关。因此在材料采购初始阶段,需考察材料的生产经营商的相关资质,审查生产经营主体的经营手续和经营能力,以及生产企业售后服务情况。对该企业生产的相关材料的质量认证进行考察,严格控制采购材料的质量档次。同时,收集该企业建材在建筑业界的口碑、该企业的信誉、售后等信息,通过建材的实际使用者的信息对企业能力及其生产的材料进行甄别,鉴定。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材料购买数量的问题,对于不能实现随需随购的材料,应进行分批采购,计划储存。对于能够实现零星购买的材料,可以不必批量购买,从而减少存储开支。因此应尽量对材料的数量和采购方式进行合理规划,使经济效率达到最优,从而降低材料使用成本。在材料价格管理中,采购模式的对材料成本的影响不容忽视。合理的采购模式在材料价格控制、材料质量控制以及材料运输费用控制方面起到很大作用。对于建筑企业各个部门,分别设有自己的采购人员,因此其采购批量小,管理不方便。而采用集中采购模式,使采购、储备、配送过程的管理更加方便,集中采购由于采购数量的增加,使采购成本相对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根据采购物资的特性,建立多元化的采购模式。对于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物资,应采用战略伙伴的采购模式,这样可以降低采购风险,缩短采购周期。对于种类繁多、价格多样的材料,应采用竞标采购模式,这样既能保证所采购材料质量上的优势,又能保证材料价格上的优势,同时使采购行为更加规范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建立良好质量口碑的供应商,可以采用定向采购的模式,确立定点采购单位,采用商家直供方式,减少中间环节的不必要消耗,同时在直供模式下,应定期更新直供单位,以做到优胜劣汰。
1.3材料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在材料管理的起始阶段,应该了解工程整体流程进度安排,掌握不同时期各类材料的需求情况。及时协调好材料管理相关部门并签订有效合同。在材料尚未购置前做好存放场地、仓库以及运输路线的安排工作。这是材料有效管理的先决条件。施工过程是劳动主体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过程,也是材料消耗的消耗过程。该过程为材料管理的实施阶段,首先应做好材料质量的严格把关,确保工程使用的材料符合建筑材料规定要求。其次应该根据施工不同阶段材料的需求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平面的布置。再次,材料使用过程中应建立材料限额和余料回收的制度,减少材料的损失和浪费,使建筑成本有效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使用计划进行,避免材料的不合理消耗。施工结束后是材料管理的盘点、收尾阶段,此时应该做好材料使用账物是否相符,对不相符的找出原因。对材料过程中使用出现的错误应及时纠正或追究责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提出审核。对剩余材料应及时清理回收,并进行退库或转移,以减少材料的浪费。
2材料价格管理
2.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材料成本占建筑成本的60%左右,因此材料成本和价格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成本的大小[3]。材料价格具有不稳定、水平差异大、工程期内价格可比性差以及受工程周期跨度影响大的特点。为了有效做好材料价格的管理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掌握材料价格动态变化趋势。同时应采用按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式,使材料价格在整个工程周期内保持稳定,从而消除价格波动影响。引入价格竞标承包机制,并签订相应的协议,防止价格上的纠纷。
2.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用量大,如果出现调度不合理,由运输费用导致材料成本上升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材料运输费用也应作为材料价格管理一项内容。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应考虑供货地点距离施工地点的距离,在价格合理、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应尽量采购离施工地点近的企业,以减少运输成本。在施工过程的不同时期,材料的需用种类和数量不同,应将材料分时段运输,防止发生材料不必要转移额外消耗的人力、物力。
3材料存储发放管理
对于建筑材料,在不同的施工周期所用的材料种类不同,所以对于尚未使用的材料和施工后期使用的材料等,应考虑合理存放的问题,因此材料的贮存和发放管理显得尤为重要[4]。对于材料储备管理,应采用集中储备的方式。如果材料储存过少则会影响施工进度,如果储存材料过多,又会造成资金浪费,增加财务风险。因此集中储存能够使材料数量和结构控制在最优水平。对于建筑材料,应建立专门库房进行存放,以免由于露天存放造成材料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导致的建筑质量的下降。对于型号种类较多,难以区别的建筑材料,应做好标识工作并分类存放,以免引起材料混淆造成的工程质量不合格和材料浪费等情况。
对材料的发放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材料不良使用等造成的浪费情况。在材料发放管理过程中,应建立严格的发放管理制度,对于按定额使用的材料,应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并采用分时期分批次发放的方式。对于单产单进的材料,应根据当前时期的使用情况,建立材料发放计划。对于易损耗、已维修的材料,需采用交旧领新的发放方式,若造成丢失的需要进行折价赔偿,以降低材料消耗。对于发放的材料的去向及使用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回收剩余材料,避免造成损耗和浪费。同时材料发放员应建立详细的材料发放档案,有效监督材料的发放情况。
4结论
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筑材料作为建筑成本的主要部分,需要进行严格监管和控制。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探究,分别从材料采购管理、材料价格管理和材料储存发放管理方面提出了以下几项措施:
1)掌握国家建筑材料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建筑材料采购的质量和价格,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采购模式,以提高建筑质量。
关键词:物价管理 医疗收费 改革实践
社会压力不断加大,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形势更加严峻,对于医院管理层来说,如何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做到规范化、合理化、合法化收费,是医院长远发展、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大课题。
一、医疗收费常见问题分析
(一)病历内容与医疗收费不符
虽然医院的收费都是按照国家规定以及有关标准,并结合医院实际的服务项目进行收取,但是也会存在病历内容与实际收费不相符的情况。对于收费项目不符的情况大概有几种,在患者根据医嘱进行检查化验时,各种收费已经产生,但是在病例中并没有记录;或许由于病历书写不够规范,对于部分医疗服务项目,没有专门的电子医嘱,在相关人员仅通过口头医嘱或者手工进行收费录入的时候,就会产生无医嘱收费,也或许由于医疗人员过于繁忙,没有及时停止自动收费,导致出现过多的收费。
(二)缺乏恰当的物价政策的理解
尽管我国医院HIS系统逐渐完善,并使用,同时使得很多患者的收费依据这套系统产生,但是在产生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步骤和过程,尤其是对于住院患者而言,其收费过程也就是计费过程,涉及到医生,护士,药剂人员以及主治医师,还有计算机价格系统维护人员等,因此,由于不同的管理人员对价格的理解存在差异,也就导致了不同收费结果的产生,从而出现了多收费或漏收费的问题。
(三)责任心不强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在医务人员工作强度较大的情况下,承担了本不该由医务人员担负的收费工作,同时也会由于医务人员不够重视,就会出现开立医嘱失误或者误操作的现象,也就造成了多收费和少收费的情况。
(四)物价政策不及时推广
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各种医疗设备以及先进的诊疗手段,都获得飞速的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断出现,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受到居民物价指数的影响,对于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没有明确标准。因此,由于医疗服务价格并不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也就存在医疗技术发展和病人需求不协调的状况。并且,由于个别人员未能严格按照相关的物价规定进行收费,导致了错收费现象的发生,这也为以后的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隐患。
二、医疗乱收费问题改革实践
对于医疗体系中存在的乱收费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立法,加强收费的监管,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逐渐完善健全物价体系,强化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物价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管理工作,规范科室收费行为,维护医患双方合法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结合医院实际,制定了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管理办法、物价管理奖惩制度、价格公示制度、投诉管理制度、优秀兼职物价员考评标准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逐步推广院科两级责任制以及三级组织管理模式,由医院院长对医疗服务价格负责,而由相关科室科长对相关的收费负责。与此同时建立专属的价格管理小组,制定出价格管理的工作目标和任务计划,明确基本的工作思路,设置专门的医疗价格监督和管理人员,在相关科室也要设置专门的价格管理人员,监督价格收费的落实。
(二)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行业规范意识。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及培养起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并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具备财务、公文写作以及相关沟通技巧外,也要具备专业的医学知识,只有这样才会深入理解医疗服务项目的内涵,也就能够有效的对科室相关收费起到指导作用。
(三)明确规范收费重点。特殊卫生材料的使用,是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主因之一。对此,医院从源头抓起。凡需进院的特殊卫生材料,一是要符合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范围要求;二是要由申请科室提交新购卫生材料在临床应用中“效价比”的相关材料,“效价比”不高的材料坚持不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特殊卫生材料的使用必须先征得患者的同意。
(四)建立完善的网络系统,保障收费的实时监管。医院使用HIS后,由专职物价人员负责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数据库、特殊卫生耗材数据库、药品价格数据库等的维护工作,以保证收费数据库的准确、统一。未经医院许可,任何科室或个人都无权进入数据维护系统。药品、特殊卫生材料的加价由系统自动确认,避免人为计算错误。设置科室常用收费项目数据库,方便科室计费。
三、总结
在医疗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就要积极地去发现问题,并及时的采取措施去修正、改善,在为人们谋福祉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才会获得长远的发展,对于社会公共事业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辉,杨叶生.病案中常见医疗收费问题的分析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