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进展—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调查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现代流通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而且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总体发展,对于社会就业、国民福利及城市发展也有着重大贡献。[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服务业虽然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还不够快”,并且流通产业集中度低,流通费用高,流通方式陈旧,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普遍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流通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带来了全局性的不良后果,如制造业资本周转和经济节奏放缓,城乡居民消费受到非收入方面严重制约等。[2]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流通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在中国流通领域的加速扩张企业管理论文,已经使缺乏创新能力的本土流通服务业遭遇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引发政府调控能力弱化、上游产业失控,导致国家经济安全等问题。[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流通服务业的发展面临复杂而严峻的形势,如何实现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七大高度重视自主创新,为我国现代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恰恰当前我国流通服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普遍缺失,这和该领域理论研究严重滞后有密切关系,已经严重制约着流通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流通服务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打造并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唯一砝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尝试着对国内学者在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梳理分析其理论脉络,以便更好的了解该领域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指明方向。

“自主创新”是我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路风将“自主创新”界定为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国家坚持技术学习主导权,并且把发展技术能力作为竞争力或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源泉的行为倾向、战略原则和政策方针,但是他也指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不自主”的创新。[4]事实上,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关于服务业创新的研究上。鉴于国内流通研究领域单纯以“自主创新”命名的研究成果非常罕见,我们在研究中将流通服务业及其所包含的四个子行业(零售业、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创新的研究成果均视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中国期刊网是我国最大的全文现刊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其收录的核心期刊对行业的研究现状很据代表性核心期刊目录。本文通过以下方式对我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文献进行检索,具体包括:(1)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上,搜索篇名中含有“创新”,同时

摘要中含有“流通”、“零售”、“物流”、“批发”、“餐饮”“饭店”、“酒店”、“商业”、“商店”的文章,期刊年限选择2000-2009年,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2)剔除其中的书评、新闻、会议等非学术论文,并且剔除文章核心研究内容不是流通服务业创新的以及部分非代表性的期刊(如《特区经济》等)上的论文。按以上标准,共得到论文样本330篇。(3)分别按照三个标准对论文样本进行分类,即按研究主题进行分类、按年份进行分类、按流通服务业中零售、物流、批发和餐饮四个子行业进行分类。根据以上三种分类,本文从三个视角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图1)。

图1 分析框架图

三、文献回顾与分析

(一) 研究主题分析

以研究主题为标准,我们可以把研究样本划分为9个研究主题,分布结果显示研究最多的是综合创新,即涉及非单一创新维度的研究,共105篇;其次是流通模式创新,共55篇;再次是组织创新(以业态创新最多)企业管理论文,共40篇。

1. 综合创新。该部分共105篇文章,涉及流通服务业战略创新、价值创新或体系创新等许多摘要用时间消灭空间。[7]

2. 组织创新。该部分共40篇文章,很多文章在充分分析我国流通组织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流通组织措施的对策。关于我国流通组织的现状,主要观点认为我国流通组织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落后;增长模式仍属于粗放型;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各自盲目发展;流通组织间的竞争仍停留在低水平的过度竞争,且竞争不充分和过度竞争并存。[8]孟铁和张殿波总结了流通产业组织优化的政策选择,即坚决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流通产业有效竞争政策;制定跨区域集团化的催化政策,以培育一批现代大型流通企业。[9]关于组织创新研究最多的是业态创新,如李飞认为零售业态的构成要素就是零售营销中产品、服务、价格、店址、环境和沟通6个组合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6个要素中24个细节维度的组合变化就是零售业态创新的具体内容。[10]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涉及了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创新,如冯邦彦和段晋苑提出通过建立专业运销合作组织改革现行的生猪流通制度的建议。[11]

3. 流通模式创新。该部分共55篇文章,研究内容比较分散,包括生产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物流模式创新和渠道模式创新等,表明我国的流通模式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于奎和文启湘分析了批发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批发商业发展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电子商务批发交易,向现代物流中心过渡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等途径来实现。[12]

4. 营销创新。该部分共2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批发上面,大都从企业营销手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入手,探讨了如何创新改进营销方式。很多学者强调零售企业营销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正确选择。[13]范增认为营销创新是连锁超市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能持续、稳定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营销方法的创新应包括绿色营销,情感营销和导入CIS推广形象营销等方面。[14]

5. 技术创新。该部分共24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流通服务业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技术创新等。如张宏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A—U模型,流通产业的升级可以是跳跃式的,发展具有可跨越性的,而这都是由又是由技术创新的跳跃性所决定的。发展我国流通产业应从宏观层面加强技术创新的政策地位,强化对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产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第一、第二产业参与流通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对流通技术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物质基础建设等角度进行改进。[15]

6. 制度创新。这部分有25篇文章,主要从政府企业管理论文,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健全我国流通市场的制度创新。如文启湘和赵玻指出流通产业天然就是低进入壁垒产业,要防止流通产业过度进入,今后我国必须加快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核心期刊目录。[16]

7. 观念创新。该部分共18篇文章,如宋则提出要确保流通产业的先导地位, 充分认识流通和流通创新在市场经济当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17]黄国雄认为流通是基础产业,并从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出发,对商业的本质、商业城市建设、商业信誉、商业市场、商业利润、商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18]

8. 服务创新。这部分共18篇文章,主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服务中的不足,并提出了适应新时期流通业服务创新的若干措施。如许彩国和柳思维指出零售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完善服务设施,更新服务内容,通过服务创新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培养顾客忠诚。[19]

9. 其他。以上的分类方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流通创新论文,凡是不能归入以上类别的学术论文归入该类,合计共16篇学术论文。

(二) 时间序列分析

为了更好了解最近十年国内学者们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我们对论文样本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对总的样本论文以及不同研究主题的论文分别按时间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的得出学者们研究重点的变化。

图2 流通创新论文时间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近十年里,国内学者在流通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曲折式上升,在2003、2007年达到两个峰值。2001年末中国入世之后,外资流通企业进军中国市场的速度加快,此时的本土流通业迫切的需要创新理论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流通创新的研究持续增多,所以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在2003年流通创新达到一个相对峰值是符合实际的,但是这种研究态势并未持续。直到2004年底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以后,本土流通业面临外资的威胁和压力骤然增加到一个更高的程度,这使得通过创新提升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应需要而增多,同样考虑到学术成果刊登的滞后性,所以在2006-2007年间才达到另一个更高的峰值。但是随后流通创新的成果又出现了下滑的迹象,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在流通服务业受到冲击的背景下,自主创新的研究成果才又再度受到关注。总之,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着波动,这表明学者们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企业管理论文,并未形成持续稳定的增长局面,同时也表明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学者有限,更多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发展。

(三)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研究文献分析

以下我们对流通服务业4个子行业即零售、物流、批发、餐饮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零售业创新。零售行业的研究论文有79篇,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零售业态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城市零售创新的,论文样本中仅有5篇是专门研究农村零售创新的,主要研究了农村零售业的业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如汪旭晖和徐健从农民消费行为偏好视角对农村零售业态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索农民消费行为得出了新型业态创新模式“农村现代综合商场”,这种业态与城市大型综合超市有显著差异,融合了农村现行传统业态——杂货店、集贸市场等的优势,并且摒弃了这些传统业态在商品品类少、假冒伪劣商品多、环境脏乱差等方面的缺陷,在零售组合要素各个方面具有典型的农村化特征。[20]张蓓从绿色营销、体验营销、定制营销、整合营销和关系营销等新型营销方式出发,对农产品超市的营销方式创新提出了若干建议。[21]

2. 物流业创新。物流行业的论文有106篇,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等。张光明认为物流服务创新模式主要包括跟随竞争创新、顾客需求主导创新、物流技术创新、物流网络创新、增值物流服务创新等,各种创新模式具有不同的优劣势及风险,选择何种模式取决于企业环境条件及诸多因素的考虑。[22]魏际刚提出物流技术创新涉及经营管理和工具、装备、设施等领域,物流技术与装备的发展趋势是先进性,信息化,多样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模块化,系统性与可扩展性,智能性与人性化,绿色化与节能化。[23]总体来讲,我国物流也起步较晚,无论在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方面都还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异,关于这几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多数的设计和建议还都停留在纸面上,这需要我们一方面加大物流现代化的研究,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逐步健全我国的还很不完善的物流系统。

3. 批发业创新。研究批发业的论文有27篇,具体包括了批发商业态模式的创新及批发市场的创新。如李芬儒研究了中国农村批发商业的业态创新问题,指出由于农村批发业存在着批发网点组织化程度低,批发商业功能萎缩,批发成本过高,流通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农村批发商业业态创新方向应该是产、供、销一体化,批零一体化企业管理论文,产销地一体化,批发与物流配送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等核心期刊目录。[24]谭本艳和赵晓飞提出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策略,即组建批发商群,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规模;通过创新模式,实现批发市场间的横向整合;通过打造龙头,实现批发市场间的纵向整合。[25]

4. 餐饮业创新。检索到研究餐饮业创新的文章只有23篇,与其他几个流通子行业相比,餐饮业创新相对较少,这些论文集中在研究餐饮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等方面上。如杨铭铎对餐饮企业产品创新体系进行了设计,认为餐饮企业产品创新系统可分为菜点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创新三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26]于干千从中国餐饮企业“集体创新动力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不同餐饮企业对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27]

四、结论

本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对我国2000-2009年流通服务业创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检索,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方面:(1)通过研究主题内容分析,发现学者们对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说比较分散,而且大多侧重于流通业创新的某一方面,对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科学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流通组织创新,流通服务方式创新,流通技术创新以及流通制度创新等有限方面。迄今为止还没有学者用系统的理论统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整个全局,并深入探究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的构成及运作规律,这将成为流通服务业创新研究的重点。(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可以看到学者们在流通服务业创新的研究论文数量呈现一种上升势态,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流通服务业创新问题。但论文数量并不是一种持续上升,而是折线上升,表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对某一方面问题的研究往往集中在某些时间段,如何全面,系统并且有层次的对流通服务业创新进行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3)通过对4个子行业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对流通服务业各子行业的侧重点差异很大,零售和物流领域创新的研究比较多,而批发和餐饮则较少。究其原因在于零售作为商流的终端企业管理论文,是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环节,理所应当的受到更多的关注。物流在节约流通成本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也得到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其创新研究也涉及到各个方面。而作为零售商背后的批发业,则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从商业发展的趋势看,多种现代流通组织的出现如工厂实行产销一体化,零售连锁公司实行批零一体化等抢占了批发业的经营空间,使许多人质疑批发业存在的价值,批发业的创新也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至于餐饮业创新的论文最少,主要是因为高等院校对餐饮相关专业的设置起步较晚,从事餐饮研究的学者非常稀少,以及餐饮企业长期漠视创新所致,但是随着餐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餐饮业自主创新问题将会越来越被关注。此外,需要特别指出的目前零售业创新的研究集聚在城市零售领域,但是随着城市零售业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更多的零售商进军农村市场,而对于农村零售创新的研究将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流通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宋则.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宋则,李蕊.外资在流通业超速扩张值得警觉[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7,(3).

[4]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徐从才,李颋.论流通创新与贸易增长方式转变[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1).

[6]赵振民.价值创新: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5,(12).

[7]晏宗新.物流体系创新——从行政区域组织到经济区域组织[J].经济管理,2001,(11).

[8]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8).

[9]孟铁,张殿波.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创新[J].经济纵横,2008,(9).

[10]李飞.零售业态创新的路线图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

[11]冯邦彦,段晋苑.我国农产品流通制度的组织创新研究——猪肉涨价背后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8,(8).

[12]于奎,文启湘.谈批发商业的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2005,(32).

[13]叶敏,兰昌贤.我国零售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思考[J].江苏商论,2007,(10).

[14]范增.连锁超市的营销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6,(1).

[15]张宏.技术创新与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9).

[16]文启湘,赵玻.论我国流通产业进入管制制度创新[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17]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促进流通创新提高流通效能政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9).

[18]黄国雄.流通观念的创新理论要点[J].商业时代,2008,(28).

[19]许彩国,柳思维.我国零售企业的服务创新浅论[J].中国流通经济,2004,(4).

[20]汪旭晖,徐健.农村零售业态创新:一个基于东北地区农民消费行为的探索性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09,(5).

[21]张蓓.论我国农产品超市的营销创新[J].经济纵横,2007,(7).

[22]张光明.物流服务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管理,2006,(18).

[23]魏际刚.物流技术的创新、选择和演进[J].中国流通经济,2006,(3).

[24]李芬儒.农村批发商业业态的创新与开拓农村市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

[25]谭本艳,赵晓飞.创新批发市场经营模式提高农副产品流通效率[J].宏观经济管理,2009,(11).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推动,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逐渐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这种嬗变,开启了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

著名行政学者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说:研究公共行政必须研究它的生态问题。按照韦伯斯特词典的解释,生态学是各种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J·W·别斯指出生态学这个词源于希腊语oikos,意为房子或家,经济和经济学也有相同的词根,经济学和生态学有许多共同点,但生态学的含义更广泛。它涉及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全部相互关系。”〔1〕美国著名学者利格斯(Fred W·Riggs)1961年就提出了“融合型、棱柱型、衍射型”行政模式,开创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环境是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行政管理的改造对象,并为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条件。故此,我们应努力使行政管理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生态环境的变迁,传统行政学历经了向现代公共管理学范式的重大转变。迈入21世纪,区域行政面对的是一种全新的行政生态环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制度安排应运而生。这种转变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21世纪中国公共管理面对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挑战,处理好和解决好了系列区域公共性问题,和谐社会的发展愿景就不再遥远。”〔2〕区域公共管理是社会需要和时代呼唤的产物。作为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陈瑞莲认为,在我国有关区域公共管理(行政)研究的著述尚较为零散,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学者社群尚未成形。但是,在当前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内容。无疑,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学者说,“研究任何一种理论,都必须首先弄懂它所使用的基本术语。对于了解一种新的学术理论,弄清楚它所使用的新名词的正确含义,就尤为重要了”。〔3〕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其中“区域”和“公共管理”是其两个核心概念。

一、“区域”概念众说纷纭及其公共管理视角的界分

区域(region)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分析和理解各种不同的区域。研究视角和内容不同,对于区域的界定就有所不同。在社会科学丛林中,最早研究区域的学科是地理学,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内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牛津地理学词典》中,“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单元,它以自然或人文特征而有别于周围的地区”。〔4〕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埃德加·M.胡佛说,“所有的定义都把区域概括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因而可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分析”,“把区域作为一个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对于管理、计划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必须的。最实用的区域划分应当符合行政区划的疆界。”〔5〕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与国界或一国内的省界、县界重合;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研究者对区域的解读,往往侧重从一种更为宏观视角来讨论区域的内涵和外延。米特尔曼提出三个不同层面“新区域主义”分类法:宏观区域主义、次区域主义和微观区域主义。在“区域”的多种释义中,可以看出:区域有多种分类,系统性或整体性是区域的共同特征;区域的概念是相对的,可以依据不同视角有多种划分;区域是变化的,应以动态的眼光来观察它。实际上区域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给出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是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来进行研究,基于此视角,区域应如何界定?有学者认为:区域是“一个基于行政区划又超越于国家和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6〕另外,从四个纬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要研究的“区域”做类型学上的分析:公共管理意义上的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自然地理区域和公共管理中的“问题区域”和“边缘区域”。〔7〕笔者以为,不论对“区域”进行怎样的界分,从公共管理学科角度看,区域实际上是按照公共物品为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是拥有相同一领域或多领域公共物品的域场。在这里区域不是一个地理范畴而是一个以公共物品(或者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公共利益)为标准形成的同质性域场,并不绝对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范式的转变

要讨论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的转变,首先要了解区域行政的发展背景、内涵等基础知识。区域行政问题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学者刘君德在他主持的《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等论著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行政区经济”概念,并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我国的行政学界,宋月红在国内首次使用“区域行政”的概念,作者从行政区划、行政区域与区域行政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但这是一种狭义的或传统意义上的区域行政范畴。〔8〕陈瑞莲、张紧根在《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行政》一文中,正式提出广义的“区域行政”概念。〔9〕随着实践的推动和理论的发展,区域行政向区域公共管理转变。在学界,最早使用过“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的只有清华大学的刘锋和中山大学的陈瑞莲,二人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进行论述。刘锋运用新公共管理、区域创新系统、区域核心竞争力、支持系统等理论对区域管理进行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研究与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有很大的差别,它并不是真正从公共行政学角度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而是从区域地理学的角度将创新理论引入到区域发展中去。〔10〕陈瑞莲教授是我国研究区域行政和区域公共管理的典型代表,她在此领域的论述,在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理论支撑

区域公共管理是个复合概念,前文已经界分了公共管理视阈中的“区域”。对于公共管理的概念,无论是对其内涵把握还是基本体系的构成,都还在探讨中。王乐夫教授认为,“所谓公共管理,即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地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的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11〕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行政管理中的政府还包括其它的组织和第三部门组织等。公共管理主体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同时,它更多采取的是多元化和复合型的集体行动,以共同的目标基础,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无庸讳言,现代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是公共行政领域不断扩展、研究范式走向成熟的重要体现。综上所述,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行政随着实践的需要,在治理范式上不断成熟的产物。笔者认为,所谓区域公共管理,即是指以区域政府组织和区域非政府组织为主的多元主体(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了解决特定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或其它方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区域公共管理之所以“应运而生”,从根本上说,区域公共管理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或者说,除了实践的需要外,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现代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外,还有公民社会理论、现代治理、网络治理理论和善治等理论。公民社会,也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关于公民社会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种种不同的公民社会定义。这些定义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国家与社会二元结构和国家、经济与公民社会的三元结构。关于公民社会的结构要素,不同学者对其强调的重点不同。就中外学者取得的共识来看,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及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私人领域;二是志愿性社团;三是公共领域。除了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外,公民社会还具有自己的基本价值原则,大体说来,这些基本的价值原则包括:个人主义、多元主义、公开性、开放性、法治原则。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引发治理和善治理论的产生。从1989年世界银行首次提出“治理”以来,“治理”概念被广泛使用。在治理各种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有失败的可能,为完善该理论,随后善治进入学者的视野。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最佳关系。善治有如下要素: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和有效。区域善治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一个战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理查德·J·斯蒂尔曼二世.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6.

〔2〕刘亚平.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序言)1.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

〔4〕梅休.牛津地理学词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354.

〔5〕胡佛,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20.

〔6〕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7〕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8.

〔8〕宋月红.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1999,(4).

〔9〕陈瑞莲,张紧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视角:区域公共行政〔J〕.公共行政,2002,(3).

组织管理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知识管理;知识链;框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07.009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07-0042-05

The Study on University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Knowledge ChainHuo MingkuiJi Hong

(Schoo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22,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c of study an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knowledge chai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this paper built the model of knowledge chain in university,analysed its basic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compared it with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a knowledge management framework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 in university was offered based on knowledge chain.

〔Key words〕university;knowledge chain;knowledge management;frame

1高校知识管理

伯顿·克拉克在《高等教育新论》中提到“高等教育的任务是以知识为中心的”,高校的活动无一与知识的选择、保存、提取、应用、创新等知识管理活动相关。高校知识管理是大学首要的、日常的、普遍的活动,也是一个发展的、渐进的过程。

高校有3种基本知识生产活动:科学研究活动、教育与培训活动、应用与开发活动,分别对应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为社会服务3项基本社会职能[1]。

图1高校知识生产与社会职能的对应关系

高校知识管理的对象以教学类知识、科研类知识和学生信息类知识为主,均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教学类显性知识包括教师编写的教材、教案、案例库、习题库、试题库等,隐性知识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掌握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科研类显性知识包括教师著作、学术论文、科研项目成果、专利技术成果等,隐性知识包括科研经验、科研技巧等;学生信息类知识包括学生的知识背景、学习兴趣、个人专长、学习方法等关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信息,这是学校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信息。如何聚集并发挥这些分散在不同教师和不同组织手中的知识的最大效用,从而加快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高校竞争力,一直以来都是学者和高校管理者们研究的目标。

近年来,高校知识管理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策略。

郁义鸿提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有效的知识管理[2];宋作玲和刘志海对高校知识管理的行为研究、技术研究进行了综合分析[3];周东升等提出了一种基于J2EE架构和Web2.0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4];王莹等认为团队目标、人员、结构、流程是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5];徐敏从高校知识、至少人员、知识活动、知识管理工具和知识管理环境5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知识管理的维度模型[6];王济干、龚海燕从知识价值、成员距离、团队氛围3个因素出发构建了高校知识共享的评估模型[7];唐淑兰提出从形成知识文化氛围、制定完善保障制度和严格执行3个维度的高校知识管理运行策略[8]。

2知识链

知识链是知识集成与创新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的网链结构模式[9];1998年,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较早地从组织内的知识和组织核心竞争能力的关系出发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概念模型,并将该知识链模型分成主要活动和辅助活动两大部分[10]。Gilbert Prost也将知识链分为知识获取、开发与创新、共享与传播、使用和保持等环节[11];国内学者刘冀生对C.W.Holsapple和M.Singh提出的知识链模型进行了完善,他认为知识链是企业对内外知识进行选择、吸收、整理、转化、创新从而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知识流动过程[12];张悟移也在C.W.Holsapple和M.Singh的知识链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驱动要素与反馈作为知识链要素[13];徐建锁则认为,知识链不仅是不同企业主体之间的知识扩散和转移,也包括企业主体内部的知识捕获、选择、组织和创新的过程[14]。

从以上研究成果中可知,知识链可分为组织间知识链和组织内知识链,其中组织间知识链是以知识的转移和流动为基础,基于知识流在不同的组织间的转移而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网络结构;而组织内知识链是以知识的形成、传播、利用、创新为基本活动的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以组织内部知识转移为主。

通过以上对高校知识管理和知识链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高校知识管理要从学校全局出发,协调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克服学科分割和部门分割的弊端。因此,本文基于知识链理论,从构建高等院校知识链模型入手,分析高校知识链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过程,并制定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体系,为高校知识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研究3高校知识链模型构建

根据前文对知识链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高校知识链是贯穿于高等院校的知识系统,是高校内一系列针对知识活动的有序流程,知识在知识链各节点之间进行循环往复的流动,并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增值。

3.1高校知识链基本活动

本文将高校知识链的环节分为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转化、知识创新6个阶段。

(1)知识获取阶段主要负责知识的寻找和搜集的工作,包括从校外获取知识和校内获取知识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今知识快速更新换代,高校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各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成果,通过人工或机器手段收集最新信息;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的每一位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知识的传播和创新工作,但是因为教师的独立性、学院的独立性、行政体制的认为划分等缘故,高校反而是知识最为分散的机构,教师或教师团体拥有的知识常常不被人了解,因此,知识获取的重要环节是确定校内知识源,通过建设知识地图作为查询工具。

(2)知识组织阶段主要负责对大量分散、不相关、不相似的资料和知识进行合理选择,根据特定的原则和标准进行分类、整理。对于专利、项目、著作等显性知识来说要进行编码和分析挖掘,以备建设知识库,如专利库、项目库和著作库等,而对于隐性知识来说要尽量的实现外化,通过建设案例库、组建专家团,组织观摩教学、观摩科研等方式汲取知识。

(3)知识存储阶段主要负责将整理之后的知识进行保存,以便于日后的利用和查找,以知识库建设和知识地图建设为主。

(4)知识共享阶段是知识链的核心活动环节,实现知识的传播、转移和转让,是高校知识管理最重要也是最难的环节。一方面,高校的知识大多是个人或团队努力的结果,或者是因为担心丧失竞争优势,也或者是因为校内知识共享激励机制不足的问题,高校成员消极对待知识共享;另一方面,知识共享并非一蹴而就,对于显性知识而言,可以直接编码加以传播,但是对于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而言,知识共享极为困难,往往消耗大量时间,可能需要通过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观摩学习等方式实现。因此,知识共享阶段除了研究确定知识共享的方法之外,还要负责制定促进高校内部知识共享的激励策略、约束机制和支持技术的应用方案,强化成员之间的信任机制,并负责管理团队合作和成果转让的工作。

(5)知识转化包括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本环节要根据高校员工的特点实施知识管理,激发员工主动自愿地将隐性知识(比如教学技巧、课题申报技巧、科研手段等)通过隐喻、象征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言传身教、师傅带徒弟的方法传达给同伴,通过教学小组、科研小组、跨学科团队等形式推动知识共享,让外部知识融入组织内部,个人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从而推动知识螺旋上升。

(6)知识创新阶段是指知识链主体通过对所得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并形成具有新的独特价值的知识的环节,它是高校知识链的终点,但也是一个新的知识链循环的起点。

表1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活动

知识活动具体活动内容高校知识管理工作实例知识获取从校内知识源和校外搜集,把握组织内外知识环境,查找并筛选适当的外部知识,实施知识的过滤和定位工作。搜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关注研究进展,为明确校内知识创造的方向提供支持;招聘优秀知识员工;购买设备、软件、书籍、期刊、专利等,支持校内知识的创造;搜集校内教师创造的各类知识。知识组织对获取的显性知识进行分类、整理、编码,对隐性知识进行提炼。对专利、著作、项目等显性进行归类编码,复制或转化为电子数据,为知识库建设做准备;针对不同的隐性知识的特点建设案例库,组建专家团和项目团队。知识存储将经过组织的知识进行存储,存档或存入数据库。建设专利库、著作库、教材库、教案库、试题库等知识库并建立索引;在校内建立具有索引功能的知识地图。知识共享将所获知识在高校内进行传播、转移,以最大化知识的价值,促进知识创新。建设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结构和技术条件;设计合理的知识共享激励策略和利益分享方案;营造知识共享氛围;强化校内知识共享的信用体系,设计有利于规避损失的风险控制机制。知识转化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外部知识转化为内部知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组织经验交流会;组织观摩教学;跨学院、跨学科组建项目团队。知识创新对共享所得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形成具有新的独特价值的知识。申报专利和课题、、撰写著作,编写教材和案例、习题集等;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等。

3.2高校知识链环境

高校知识链环境指影响知识链生存和发展,尤其是影响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效果的因素,因为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而师生又生活在校园环境之中,因此,高校知识链环境主要指高校硬环境和软环境。

3.2.1硬环境

硬环境主要指校园各类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包括图书馆环境、实验室环境和网络技术环境。

图书馆是高校提供知识服务的主体,也是师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知识创造的基础条件,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知识链中知识流、价值流、物质流的效果和效率。

实验室将人、设备、教学内容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高度集成起来,是知识产生的基础条件,因此,实验室环境的优劣、实验设备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知识资源产生的速度和质量的高低。

网络技术环境是校内师生学习、交流与沟通的基础攻击,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知识资源的快速转移和共享,其中网络带宽、网络安全性、网络平台的功能是其关键要素。

3.2.2软环境

软环境是指通过高校知识链主体而表现出的高校人文环境,包括高校精神和高校组织文化。高校精神是高校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指导高校发展的明灯,体现在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员的言行之中,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创新的高校精神将会有力促进知识链的形成与发展,反正则成为阻碍。

组织文化是组织动态能力的依托,它以隐性准则的效能,决定着组织对知识类别和形式的取舍。组织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会直接影响知识链成员对知识选取、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等活动的态度,也会直接影响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因此,在高校知识管理过程中要重视构建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创造的组织文化。

3.3高校知识链模型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的思想构建了高校知识链模型,如图2所示。图2高校知识链模型

高校知识链模型反映了高校对校内外知识进行获取、组织、存储、共享、转化和创新,形成一个无限循环的流动过程,并实现高校竞争能力的提升。该模型的发展受到校内各种管理活动的直接支持,其中领导活动指建立条件使得知识管理的引导工作更富有成效,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激励机制等;合作活动是指在知识管理活动中,校方加强校内组织之间、人员之间的合作管理,将合适的过程和资源在合适的时间带到合适的地点,并充分加以运用;控制活动是指使知识的质量和数量满足要求,并符合知识标准和安全性的要求;测量活动是指评估知识资源、知识生产和知识新陈代谢的价值。另外,从该模型也可以看出,高校知识链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接受来自校外刺进因素的影响,不断的与校外进行知识的交流和活动,这也是校内知识活动服务社会的一种途径。

4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体系

根据前文对高校知识链结构和环境的分析,本文构建了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结构,见图3。图3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结构

此框架模型描述了一个基于知识链的知识流动过程,并且关注知识管理战略规划、知识管理技术环境、知识创造硬件环境、知识共享文化和氛围、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等因素。该模型反映出了知识管理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和业务过程,从知识获取到知识创新的持续循环的运作过程。该框架模型对于制定高校知识管理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1明确高校知识管理战略

知识管理工作是涉及全校的一项系统工程,高校在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时,应结合高校实际状况和需求,重点推进、逐步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是高校知识管理工作的全方位描述,是对高校知识管理工作的统筹规划,包括确立明确、可行的段、中、长期知识管理目标,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制定和谐的知识共享氛围和激励机制等。

4.2完善高校知识创造的基础环境

4.2.1高校知识管理氛围

知识管理只有在和谐、团结、宽容与和谐的氛围中才能达成,因此要求高校建立起开放和信任的氛围,打破信息流动的界限,提倡学习、创新和因材施教的高校精神。要努力建设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转化的高校组织文化。学习型组织所对应的组织文化或许最为理想,学习型组织要求成员对组织共同愿景的认同,并要求共同愿景与成员愿景的协调。

4.2.2设施建设

大量的知识管理研究表明,知识管理系统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最好的工具,它以网络技术为支持,提供知识交流平台和界面。因此,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实施高校知识管理需要建设数字化校园,建立一个高速、宽带、安全、可靠,遍布全校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并将其作为沟通组织、沟通个人的桥梁和手段,同时做好与校外联系的接口,让高校师生能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范围的信息资源,实现校内外信息和知识的无缝连接。

其次,高校知识管理必须重视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它们是高校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的基地。要充分重视图书馆的知识采购、实验室设备更新工作,积极引进并开放最新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资产,为师生打造一个方便、快捷、舒适的知识获取途径,为校内知识创新和师生进步奠定基础。

4.3使用高校知识管理技术

4.3.1知识库

知识库不是简单的集合和复制教师已有的那些知识,而是要把各种各样的知识源涵盖进去,需要对散乱的知识变成结构化的、关联化的、类别化的、全面化的知识组合模块。除了把从各种数据库、资源库、网络站点、教师、教师团体拥有的知识取出来之外,还要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挖掘提炼,设计相应的知识分析和知识挖掘功能,将计算机技术和教学与科研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除了管理教师知识之外,还要作为一种知识的输送工具将知识发送给其他知识工作者。

4.3.2知识地图

在知识库的基础上,高校实施知识管理还需要建设知识地图加以辅助。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导航系统,并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知识地图的作用是有助于知识的重复利用,防止知识重复生产,节约检索和获取时间;发现知识孤岛,并在他们之间建立联系,以促进知识共享;发现组织内部能有效促进学校的非正式团体;为知识项目评估提供基础等[15]。

4.4完善高校知识共享的促进机制

4.4.1激励机制

为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实现,高校需要制定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注重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有效结合,从成员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完善的团队激励体系,如把教师的工资、奖金与教学质量、科研成果直接挂钩,实行对知识传播和创新的奖励,不仅从业务活动的完成方面考核教师,还要把对组织业务知识的发现和积累作为考核内容[16]。本文以上工作的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准确、合理的衡量知识共享的“量”和“质”,有待深入研究。

4.4.2风险约束机制

知识共享是有风险的,尤其那些知识总量比较领先的成员风险更大,他们对知识共享的顾虑也更多,因此要通过建立知识保护机制、知识损失补偿机制来消除成员的顾虑。要在高校范围内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防范知识的“被泄露”,建立有效惩罚措施约束“搭便车”和机会主义行为。

4.4.3知识产权制度

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必需建立完善的高校知识产权制度,一方面可以减少高校知识创新的不确定性,避免重复开发;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高校知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流动,促进高校与企业事业单位的联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技术优势,形成高校知识创新体系的良性循环,调动知识创新的积极性。

4.5优化知识管理组织结构

任何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实际应用都离不开组织结构的相应变革,高校知识链管理也需要对现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关系做出调整。包括:

4.5.1精简组织部门,简化业务流程,统筹规划知识管理部门结构

高校传统组织部门划分是以专业分工为基础的,分工较细致,有利于发挥不同专业人员的优势,但是也延长了知识流的长度,使知识管理工作的手续和业务流程更加繁琐,因此,本文认为,开展高校知识管理有必要对原有组织结构进行适度精简和优化,对那些与高校组织目标的实现没有显著或直接关系但却占用组织资源的业务活动进行精简、合并或业务外包,同时利用知识管理技术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知识资源高度集成,实现知识的无障碍交流与共享。

4.5.2组建交叉学科和横向团队

高校主要以横向院系作为组织基本单位,这是处于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的特殊需要,但是这无形中也是教师之间、学科之间、专业之间、师生之间联系的主要障碍。在当今跨学科研究日渐盛行的趋势下,优化高校组织结构,组建交叉学科和跨组织团队,实现文、理、工、法等学科和专业的的互通、互联、互助,能有效改善知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工作的实现,从而有利于各学科的共同发展。

5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知识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将与日俱增,知识创新是组织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知识管理工作也将成为组织生存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活动。尽管高校一直是知识最密集的机构,但是高校的知识资源同样也缺乏全局性的、系统的管理。教务、科研、招生、就业、学院、图书馆、档案馆等各部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共享,学院之间教学合作、学科之间的研究协作、普通师生与专家之间的交流等活动受到各类因素的阻碍,严重影响高校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的进程。本文以知识链理论为基础,从构建高校知识链模型入手,提出基于知识链的高校知识管理框架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策略,为高校知识管理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夏晶.知识管理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5.5.

[2]郁义鸿.知识管理与高校竞争力[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4):1-4.

[3]宋作玲,刘志海.高校知识管理的行为研究与技术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134-137.

[4]周东升,赵亚萍,程艳旗.基于知识共享的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4):250-252,255.

[5]王莹,华光,刘晓光,等.高校科研团队知识管理的要素、过程与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0,(16):180-181.

[6]徐敏.高校知识管理综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6.

[7]王济干,龚海燕.高校创新管对知识共享场的培育与评估[J].阅江学刊,2010,(2):61-66.

[8]唐淑兰.高校知识管理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研究[J].职业教育,2012,(4):199-201.

[9]温有奎,徐国华.知识链管理研究[J].情报学报,2004,(4):77-82.

[10]C.W.Hollsapple,M.Singh.The knowledge chain model:activities for competitiveness[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1,(1):77-98.

[11]Prost G.Managing knowledge:Building blocks for success.New York:Wiley&Sons Ltd,1999.

[12]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版,2002,(1):68-72.

[13]张悟移.供应链企业知识链管理模型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12):52-56.

[14]徐建锁,王正欧,李淑伟.基于知识链的管理[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3-136.

[15]乐飞红,陈锐.企业知识管理实现流程中知识地图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0,(3):15-18.

[16]尚庆琛,覃正.基于知识链的高校业务活动优化方法与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46-149.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我国图书馆法律法规体系化建设研究

收稿日期:2013-04-15

作者简介:王珊(1980-),女,资源共享部副主任,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图书馆法研究,数篇。

竞合与超越:对图书馆2.0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