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数课心得体会

高数课心得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设计 知识产生过程 应用 课堂小结 多媒体

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在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应是课堂的主人。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就是每位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从自己的"一线教学实际,外出学习和赛教的心得体会"方面总结下面一些看法:

1.教师要好好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写好教学设计

我们每位老师都想教好自己的每个学生,但是,因为初中数学比较难,课时安排又比较紧张,学生很容易造成较大差距,为了大面积使学生学好这门课,关键还是"教师要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要想课堂高效,首先需要教师研读教材,理解好教材的编写意图,写好教学设计。在写教学设计时,我们首先要把握好教材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然后,分析好学生学习的知识基础和活动经验基础,接下来就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备好教法和学法,教法侧重于老师"教什么和怎么教",目前,每节课通用的教法主要有:情境教学法和知识迁移法。学法侧重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 每节课通用的学法主要有:探究式学习法和合作交流法,另外,每节课几乎都有"本课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及方法"而决定的"教与学统一的方法",这主要是因为教与学是一个同步的过程,教法与学法也必然有相同之处。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设计好教学流程。因为整个教材呈现知识几乎都是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所以教学设计也是有方法可循,一般的课在设计时可参考"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归纳解答、获取新知、理解新知——举例、练习应用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这样的流程来设计,另外,在教学时,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知识的探究过程如何安排,都需要我们好好的动脑筋去设计。比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1)》时,"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位置"有三种关系,这三种图形的证明由简到难,要想教学时突破难点,就必须抓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来处理,并且第二、三种复杂图形都需要在"转化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添加辅助线"转化为第一种简单情况,进而借助第一种情况的结论来获得结论。

2.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

北师大的教材在众多教材版本中被公认为编写的比较好,现在的教材是第二轮调整过的,编排的更好,每节课的教学都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实践表明:人们能记住 "读过的10%,听过的20%,看过的30%,看和听过的50% ,说过的70% ,说和做过的90% "这充分表明让学生"做数学",也就是"让他们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探究知识"带给学生的能力比"直接告知结果"强很多。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扮好引领者的角色,主要是要"设计好层层递进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要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是给出问题,自己分析、自己解决,让学生成为看客,让学生欣赏教师的"才艺",让学生感触到"教师多会讲"。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课堂中学生有问题是正常的,某个学生有问题时,教师可再向其他学生询问,直到学生都不会时再给他们点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挑战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真正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

3.重视课堂"举例、练习、应用"环节

新课改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教的再好,学不会没有用;学的再好,不会练、不会用也没有用。因此,加强课堂训练至关重要。训练是反映学习最终效果的显性措施。目前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由于过多地强化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训练的有效时间在缩减,为了保证训练的有效性,可以边学边练;可以学完再练;可以学练结合。训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提问式、抢答式、板演等等。另外,在备这一环节时,题目的设计要把握"由简到难,由浅入深,设计好梯度",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的新课标理念。最后,有些实际问题,老师还要引导好学生如何通过抽象转为数学问题,进而使用数学知识获取解答过程。

4.重视课堂小结环节

新知识的探究、运用结束,并不意味着整节课学习的终结,否则,我们就会错失一个提高的良机。此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反思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关键所在,比较和概括不同方法的共性、个性,反思他人或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错误的原因,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得体会。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进一步参与的能力。此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很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高 数学 教学

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数学课教学中有很大的区别。数学课在普通高中作为一门主科,学生基础较好,学习兴趣浓。而职业高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毫无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以下一些心得体会。

一、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职教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职业高中相对于普通高中,其明显的特征就是专业种类多样化,职高的教学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让学生在步入社会的时候,能够拥有一技之长。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然也需要分门别类,灵活处理各个专业学生所需要的知识面。

1. 建筑类、机械类专业的教学。“立体几何”是一些专业删去的内容,但对于这两个专业,却是基础而必要的,在学习完了“集合”后,就可以开始学习“立体几何”。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识图制图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2. 电子类专业的教学。对于这个专业,“三角函数”的作用显而易见。在三角函数内容中,函数y=A sin(ωx+φ)的图像要作为重点讲解。这种函数在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在职高的教材中,针对这个专业的内容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给学生补充“逻辑代数”的有关知识,如二进制等,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使专业课基本上适应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热情会得到提高,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

二、逐步完成从初中至高中知识的一体化

数学是一个连贯性很强的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漏缺,都会给以后课程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让学生进入职高后,顺利学习数学。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有的是高中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

三、多层教学,力求学生吸收知识的最大化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知识基础上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同样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这种分层次,不是歧视教育,而是以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为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好职高阶段的数学知识。要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异大的问题,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在教学中不能对学生发出同一号令、使用同一把尺子,这样就会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消。因此,在教学上不能“一刀切”,要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

1. 备课中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层次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力求学会最基础、最主要的知识,并逐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应用;对中等学生要求在“熟”字上下工夫,对所学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优等生要求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知识,启迪思维,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2. 教师在提问时,基础题要鼓励差生作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对差等学生的答案可给予评价;中等题要求中等生作答,优生补充完善,教师做出评价后,让差生再回答;难题让学生思考,再让优生回答。这样全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相互补充,达到相互推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从辅导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有的采取启发式,有的采取指导式,有的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识。如对差生出现基础性的问题,应帮助其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举浅显易懂的例子,使旧知识能够自然向新知识过渡。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后将走入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兰珍. 职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渗透数学思想.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

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精心设计教学,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要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教师就必须明确教学目的,钻研教材,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首先,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必须熟知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思考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我们除了了解本年级的教材,还要了解其它年级的教材内容,把握它们的重难点。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融汇贯通,不偏离方向;其次,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教师除了备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外,还必须注意备学情、时间、教法。这三方面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脱离了学情的课堂是空洞的;不会合理规划时间的课堂是低效的;教法平淡的课堂是无趣的。所以,只有在备课中注入学情、时间、教法,我们的备课才有灵魂,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高效。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为了使学生课堂上轻松愉快、有针对性地学习,就必须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一开始,我每天给学生安排具体的预习任务,设计成预习指导,引领学生预习教材。在预习指导中,针对教材内容,设计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看书解决。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分到总,一步步引领学生看书、学习、动脑思考。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就学会了预习,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堂上学生的听课就会有的放矢,能抓住重点,从而达到攻克难点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2.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习惯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让每位学生学会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理解知识,消化知识,吸收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课外生活实践中。

3.勤总结多归纳,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

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不断地练习巩固,从而达到提高的目的。但是如果大量重复机械的训练,一定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高效的训练,必须是练习、总结以及反思。我经常在学生完成一些习题后,让学生把同种类型的习题归纳、总结、反思,并以小组的形式,互相口头交流反思,使学生在自主交流中拓展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改变教学方式,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

1.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讲,教师评”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探求知识的欲望,我在教改中,大胆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尝试“学生讲,教师评”的新方式,收益不小。例如,在处理习题上,我不再单纯地对答案讲难题,而是尽量让学生来回答,并讲解答案的来源,最后我肯定对与错。对于难题,先分组讨论,学生先给学生讲;在学生讲解不清时,我再加以点拨、总结。这样,教师讲得少了,轻松了,学生说得多了,掌握了,我们何乐而不为?再如,我在讲“分式加减法”时,我让学生每4人一个小组,由他们找资料、看教材,讨论研究,写出教案,然后统一时间,让小组间比赛讲解,看哪组讲得好讲得清。我只在最后用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补充说明。这样的课堂,灵活而有序,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自我表演中,注意了细节,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效率。

2.变“本上演练”为“堂上板演”

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去年上半年教者参加了一次赛课,执教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要求是完成一次三十分钟的微型课。要把四十分钟的内容进行压缩,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前几次的试教当中,虽然课的流程经过精心设计,但总是超时。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圆的过程,了解圆的名称和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的一些技能;在活动中能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并能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发展数学思考;能进一步体验圆形和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通过几次试教的探索,课初见雏形。出乎意料的事,经过这般“简约化”,三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差于平时四十分钟的教学。现总结磨课的过程,记下一些心得体会。

一、课前活动要精确

在画圆这一环节,学生在拿圆规、适用圆规上很耽误时间,而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课前谈话时,我并不是用漫无目的的聊天来拉近距离,而是出示课前准备和友情提醒。要求学生准备好数学书、圆规、刻度尺、练习本、铅笔,并提醒学生将圆规从盒子里取出,并检查所有螺丝是否拧紧;检查圆规的两个脚尖:一个要是铁尖、一个要是铅笔芯。

学生在准备中逐渐进入课堂状态,避免了在画圆环节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同时很多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探索这个新奇的画圆工具的适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要精当

教学内容的课堂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主要体现,因此在设计上要严谨准确。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导人时,教者采用的是在银币上找圆的方式。教者手拿一枚硬币,让学生摸一摸圆在哪。学生到讲台前指着硬币的边缘摸一圈。这一细节动作就恰当准确的告诉学生,圆是一个平面图形,区别于球,区别于圆片,其实可以看作一个圆环抽象出的图形,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指名摸物体面上的圆和同桌互动摸圆形物体面上的圆,是让全体学生初步感知圆在实际物体中所处的位置,为下一步从实际圆形物体中抽象出圆并认识圆做好铺垫。

三、教学环节要精巧

(一)详略得当

学会画圆以后,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包括认识圆心、半径、直径。教学内容多,我是这样进行巧妙的“压缩”的。

师:会画圆了吗?请学生到黑板前摸一摸圆在哪。(学生若指着圆内,教师则直接告诉学生你指的是圆内,相机介绍圆外、圆上这两个概念。)

师:刚才针尖固定的点有一个名字,叫圆心,通常用大写的英文字母O表示。(板书:圆心O)圆上还隐藏着很多知识,想知道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文字给你们自主阅读。你读到什么就在刚才自己画的圆上标出什么,好吗?

通过摸圆这一提问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平面图形圆的认识程度,同时区分圆上一点、圆内、圆上、圆外等概念,也为引入自主学习教材94页内容做好过渡,教师起到了很好的主导作用。教师直接教了圆心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以及联系用圆规画圆的基础上,自主了解圆的半径和直径。集体揭示半径和直径概念时,教者先让学生说,再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半径和直径,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共识。接着通过一些判断和练习,体会“过圆心”、“圆上任意一点”、“两端”等词语的意义,以便让学生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认识。练习巧妙的穿插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节省了课堂时间。

(二)穿插巧妙

用圆规画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在个别学生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注意点以后,教师将画圆步骤进行了总结与板书。如何让所有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正确步骤,形成画圆的技能?教者通过精心的设计,使师生画圆这一环节变得立体丰富:

师:刚才有同学借助物体画的,现在老师给你们一个机会,想不想我们一起都用圆规画一个圆?(想!)先做什么?(定点)我们一起来定一个点。(师指着黑板边缘)

问:定这里合适吗?

生:不合适,往中间点。

师:再做什么?

生:把圆规两脚分开,定长。

师:别着急,能想个办法,使我们班每个人画的圆都一样大吗?(用尺量出两脚之间的距离,使之相等。)怎样定?(教师示范:圆规的一个脚尖对着O刻度,另一个对着需要的刻度。)

师:好,现在我们就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统一定为3厘米来画一个圆。(师生共同画圆)

教师并同时复述画圆的步骤。

通过将画定圆穿插在师生画圆这一步骤里,让学生体会“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的意义。并为下面研究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的教学,做好铺垫。

四、课堂语言要精简

数学课堂语言应做到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推理严密,环环相扣。好的课堂语言能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数学;厌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宜素环(1981-),女,辽宁科技大学高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教法、智能优化算法;孙超(1982-),男,辽宁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教法、模糊控制;单秀丽(1977-),女,辽宁科技大学高职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教法;房月华(1983-),女,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最优化计算方法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65-02

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发现, 导致大学生“厌学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管理体制及学生自身的因素等方面有关外,还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自身文化修养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又有恐惧心理,而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几乎一成不变,未能跳出传统的教学框架。面对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如何改革以更好地为专业服务,是我们不能回避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1]。

一、学生厌学表现及教师存在的问题

高等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理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比较熟练的运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科研活动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但是许多学生对它都有一种恐惧心理。高等数数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课堂气氛沉闷,老师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这样教学效果当然不能得到保证[2]。

(一)学生厌学表现

厌学表现的程度不尽相同,最严重的表现为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使勉强来上课,也是昏昏欲睡,从不主动听课、记笔记;最轻微的也会表现为对学习没有兴趣,应付差事。一部分学生厌学是学习动机问题,他们认为学习高数没有用,不能现学现用。一部分则是学习方法不对头,很努力了,成绩却上不去,自信心受挫,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3]。还有一部分学生厌学则是因为很多老师习惯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背的好考试就能得高分,无形中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授课方式枯燥、单一。研究表明,教师的授课方式枯燥、乏味是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影响下,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教授着空洞的概念和定理,完全脱离了社会实践,以至于课堂下总是睡倒一片还不知其所以然[4]。

2.对好生、差生的不同态度。在大学校园里,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任课教师更倾向于关注成绩好的学生, 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都做得很好,不管课上还是课下。老师自然就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和表扬。有些学生甚至能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去,由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而对于差生来说,他们怕问老师问题,不敢回答老师问题,被忽略,得不到老师的关心,更不敢在课下和老师交流,不愿学习,由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教师的不同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

3.师生交流不当。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足见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程度。而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严谨性,使得数学教师的语言远不其他学科那般丰富多姿,数学课堂也极易变得无趣、单调和乏味,从而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感上的疏远, 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5]。

学生如果在高数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与智商无关,也不是学习能力欠缺,而是未能得到相应的帮助及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造成的。如果任课教师能负起责任,适时地点拨,给予合理的帮助,那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变得端正,在学习能力方面也会变得十分相似。如何经过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高校数学教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高数的积极性,随之将高数知识应用于专业,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是我们每位高数任课教师都应该思考并为之付出行动的迫在眉睫的课题

二、改革措施

(一)创设鲜活的教学情境

1.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教学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一方面,在讲解理论知识时,适当补充名人传记。例如在讲解中值定理相关内容时,可以把罗尔、拉格朗日等杰出数学家潜心钻研最后走向成功的事例介绍给大家,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采用这种激励机制,让学生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可以多介绍一些数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如利用数学模型分析研究经济问题和在工程中的作用,从而展现出所学高数理论的价值和魅力。

2.提高课堂灵活性。讲课中随时可以周围可见物为实体,将知识直观地传授给学生。如在讲解空间解析几何一章时,完全可以把教室当做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卦限,相应的面面、线线、面线之间的关系就迎刃而解。进行直观教学既可以使学生容易接受概念、定理,又有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所学知识扎实,运用灵活,达到提高应用能力的目的。

3.强化高数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平淡的语言和平铺直叙的叙述则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对本来就枯燥的数学理论产生厌烦,敬而远之。采用合理的、丰富的语言艺术可以使课堂变得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6]。

(二)与专业知识相结合

不同的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专业偏重于一部分知识, 而有的专业却又偏重于另外一部分知识,教师应该知道高数教育是为其他专业课教育服务的。所以教师在教授不同专业学生的时侯,其侧重点就应该不同, 方法也应有所区别。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高数教师需主动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了解各个专业课程所用到的数学知识,哪些数学知识应当加强,哪些知识可以弱化,有针对性地教授。如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进行导数定义的讲解时,可以从重点分析电流强度问题入手,而耐火材料专业的专业课《物理化学》中偏摩尔量就是通过偏微分来定义的,故讲解时可以侧重讲解,为专业课的更好理解打下基础。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加深他们对高数这门课程的认识。

当然,多媒体教学并不是说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讲授内容,将课件、粉笔相结合才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过程考核

以往对学生的考核重在期末考试,对于平时不学习的学生来说,期末只能临时抱佛脚,背题背答案。这种一锤定音的终结式考核方式很难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导致学生平时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因此应加大过程考核,注重平时考核。对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平时测验等作为期末考试平时成绩一项的重点考核项目,用此来约束学生,鞭策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不良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各任课教师在每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在按照《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的同时,至少安排2次单元或阶段性的笔试测试(具体考试内容及试题题型由任课教师自定);另外1次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较灵活的考核形式,如:综合报告、读书笔记、课程论文、口试(面试)、课堂提问等,也可仍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

(四)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是相当大的。为了消除学生因对数学教师情感上的疏远而不喜欢甚至厌恶高数学习这一原因造成的厌学现象,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高校数学教师。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适应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生长发育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经常深入班级,关心学生,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一定的指导。另外,在作业批改写批语时运用激励语言,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学生情感互动,鼓励每一个愿意上进的学生。这样不仅做到了教书育人,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上了老师所教的课程。

三、结束语

高等数学是一门内容丰富、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作为高等数学教师,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全面展示高等数学的内容和魅力,是每一位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上是笔者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契入点,结合五年来讲授高数课程的经验得到的一些心得体会。这些不成熟的做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欢迎广大同行尤其是前辈批评指正,笔者也会在将来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滨燕,李大卫.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改革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5(9).

[2]叶超.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3]王宜杰.对大学生厌学与数学文化的思考[J].海峡科学,2008(2).

[4]李静,何琦.浅析大学生厌学现象中的教师因素[J].社科纵横,2004(6).

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一、改革传统复习课教学模式

高考复习是一个内容庞杂、任务重、要求高、周期长的复杂过程,耗时耗力。传统的数学复习课无论是“拉网式”,还是“串珠式”的复习模式,大致都是集中讲授几个知识要点,然后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撒网式的大规模练习,使得复习课上成了对知识点简单罗列的记忆课、机械重复的训练课。在高三数学复习过程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数学复习模式经常会走入以下几个误区,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1.训练与课本知识相脱节。有些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做试卷、抠难题,却忽略了对课本知识的归纳、巩固和强化。这导致了很多学生基础不牢固,对知识体系缺乏一个完整的认识。复习绝不能抛开课本、舍本逐末,教师必须树立精选精练的观念,讲要突出重点和有针对性,练要注重练习效果。

2.复习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才是学习数学的真谛。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是学习内容脱离实际造成的。即使是时间紧、任务重的高三复习,教师也不能让复习变成枯燥的公式记忆和机械操练。教师应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作为实例,让学生觉得数学是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而非只是人定的规则和无意义的符号游戏,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只知盲目做题,不知及时总结。不少学生以为高考复习就是要拼命做题,做得越多效果越好。事实相反,题做得越多,错得也越多,且错误不断,一错再错。这就要求学生在做过题后,及时找出共性的问题和应对方法。教师在讲评试题时也要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自己出错的内容制作一个错题本,将遇到的反复出错的问题集中到一起,并附上解析和提示,随时翻阅,反复巩固。

4.由于复习时间紧迫,有很多老师为了节约时间,不愿花费大量心思在讲解大题上。遇到大题,不是匆匆而过,就是绕道而行。他们不愿意去费时研究大题的特点和要求,也不愿费力去寻找解题技巧,甚至告诉学生只需要做好前面的小题即可拿到不低的分数。事实上,大题在整份试卷中占的比重也是很大的,教师这种错误的引导往往使得学生成绩上不去。

5.有的教师急于求成,强调解题速度,深信学生只要在快速答题中反复操练,就能适应高考的要求。这导致了有的考生审题不仔细,匆匆一瞥就忙于下结论;甚至有的考生还存在侥幸心理,胡蒙一个答案了事。这就使得答题速度上去了,正确率却差之千里。

复习不是一种简单重复,而是应该成为一个知识纵横联系、完善认知结构、促进能力提升的过程;不仅是对高中阶段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而且是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解题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要想使高三数学复习能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教师改革传统复习课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有效复习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明显感到了数学学习的压力,学习兴趣和信心也随之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尤其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更是“谈数学色变”。他们害怕学数学,怕上数学课,怕回答问题,怕考不好。要提高数学复习效果,老师首先必须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如果老师在复习过程中只是生硬地传达命令,布置任务,非但复习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恐怕还会使得复习变成体验失败的痛苦过程。但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调整心态,在考前作积极的心理暗示:“又要接受新的检验了,看看这段时间我的复习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不足。”这样就会使得复习和考试成为学生享受新的进步,实现新的突破,获得成就感的一种快乐体验。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复习的内容和要求调整到一个学生所能接受的、易于消化吸收的程度和范围,以便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强迎接高考的信心。

2.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帮助考生掌握答题技巧。

很多学生害怕数学,对数学提不起兴趣,又苦于找不到好的解题方法。学生如果不能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学习数学将会困难重重、欲速不达。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尤其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只有让考生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真正使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积极创造交流机会,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

有效的数学复习不应该只是对数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机械记忆,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还应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数学实践活动,以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通过现象发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这比死记硬背公式,进行大量反复的操练却不知其中所含的解题规律的做法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例如在复习“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时,我呈现了这样一道练习题给学生:“a与b,b与c均为异面直线,且a与b的公垂线同时也是b与c的公垂线,则a与c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对于这道题,学生的答案有多种。我这样引导学生:“现在同桌两人为一组,动手实践讨论,可以借助手中的笔为工具,想清楚了到讲台上来给大家作示范。”学生经过探讨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并上讲台当着同学的面作演示。无需我太多的语言解释,同学们在活动中就轻松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还加深了印象,在日后的习题中遇到类似问题,脑海中就会回想起活动的情景。这样帮助他们及时地捕捉到了解题的灵感。

4.制定整体复习计划,抓好全面复习。

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第7篇

教学管理制度制订精细,

力求规范教学行为

加强教学管理,重在管理制度的切实可行和管理过程的全员参与与自觉执行,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们通过教师座谈会、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园林三小教学人员综合评估细则》《园林三小教学责任事故处理办法》《园林三小教育科研奖惩制度》《园林三小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案》等教学管理常规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师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来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使全体教师不仅对教学管理制度本身的条文认可,而且切实认识到规章制度与提高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一改制度领导定,教师被动遵守的现象。如《教学工作评价方案》中,细化了教学管理中方方面面的要求,包括听评课、业务学习、备课、上课、辅导学生、作业批改、考试、奖惩等等。

由于管理制度更细致,更科学,更具实效性,且采取了“民主集中”的方式,所以,无论是奖还是罚,都让老师们心服口服。更重要的是,通过制订精细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现在,只要上课铃声一响,老师们都会精神抖擞地站在教室门口候课,上课迟到的现象没有了。我们深深认识到: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制定精细的教学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精细,

力求活动务实有效

凡事都要做个方案,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常规活动是一个接一个,我们规定每一项活动都要制定出全面细致的活动方案,而且要力争科学规范、务实有效。如本学期举办的园林三小第一届学生体育艺术节,教务处设计总方案后,体育、音乐、美术三个板块再制定子方案,从组织机构、活动要求、注意事项、人员分工等方面一一细化,包括奖状的填写、评委的评分记录本、家长的位置安排、文艺板块的节目调度、道具摆放等都明确到人,确保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由于在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注重精细,我们每一次活动的开展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避免了在活动中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

常规教学监管精细,

力求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更取决于学校的常规管理,在常规教学管理上,我们突出过程的管精管细,要求每位教师做到十个“一点”:即坐班守岗好一点,教学设计新一点,课堂教学活一点,鼓励微笑多一点,目标达成高一点,批阅点评细一点,考试反馈快一点,听课评课实一点,读书学习勤一点,家教联系紧一点。教务处围绕这十个“一点”坚持每月一次的常规教学月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坚持每天一位领导的常规教学监控,坚持每月一次的常规教学小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1.课堂监控的精细化。本学期我们把教学监控的重点放在领导巡查、上评价课和推门课活动上。领导巡查主要是五查:查候课、查课堂纪律、查接打电话、查坐教、查甲课上乙课,将巡查出的问题当面与老师进行沟通,督促整改。评价课由教科室组织各教研组进行,通过听课,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整体评价。评价课是有准备的,反映教师最高水平的。教科室会将评价结果、评价建议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上课教师。推门课则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学校领导、教学骨干随机听课,它反映教师最真实的上课水平。推门课要进行当堂检测,依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和反馈。由于课堂监控与绩效工资挂钩,促使了教师认真领会课改精神,精心备好并认真上好每节课,促进了教师将课改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

2.质量检测的精细化。进行质量检测已成为我校的常规制度,质量第一的理念已深入到每位教师心中。我们规定年级组把好单元检测关,教务处把好期中检测关,学校把好期末检测关。除此之外,学校每学期还要进行数学竞赛、阅读和作文竞赛、英语口语赛、古诗词背诵赛。在质量检测上,我们不断加大监察力度,学生的考试座位号由学校统一编排,教师在年级内互换监考,分学科、打破年级界限,进行流水阅卷,统一电脑登分。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让全体教师对各个年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二是促使教师全面了解教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虽然不按成绩给班级和学生排队,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我们要对成绩好的年级、学科和学生进行表彰,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质量分析的精细化。有分析,才有比较和鉴别,才会从中找出成功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但教学质量分析一直被老师们当作包袱,经常是随便应付交差了事。为此,我们在管理上重点突出三个层面。一是教师的自我分析。由校长亲自对质量分析的撰写进行业务讲座,要求每次考试后,教师都要对本班的情况按统一的格式进行书面分析,重点查找问题,进行改进。二是教研组长的学段质量分析。期中期末考试后,要求低语、高语、低数、高数对本学段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三是学校主管教学领导对全校的整体质量进行专题性的分析和总结。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对问题较多的年级或学科提出改进意见后,再进行跟踪验收,促使其落实到位。

4.兴趣小组管理的精细化。兴趣小组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作了充分的准备。学校先后开设了课本剧编演、无线电制作、信息技术、香樟树诗社以及合唱、舞蹈、书法、绘画、田径、乒乓球、棋类、跆拳道等兴趣小组,除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考核,期末有评价外,在管理上还要求辅导教师相对固定,辅导时间统一,活动备课统一(按教务处统一制定的《园林三小兴趣小组活动记载本》的要求做好记载)。并规定每一次活动都要作好考勤记载,每一次活动相关负责领导都要巡查,确保兴趣小组活动抓的实,效果显著。

学习习惯培养注重精细,

力求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考试结束后说:“都讲了的,还是做不好。”其实学生学习的优劣,取决于智力因素和由学习动机、意志、习惯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超过智力因素,而学习习惯在非智力因素中又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对知识的准确掌握,而且能使孩子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自觉学习。

平时我们观察,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手舞足蹈,满嘴飞沫,学生在座位上干自己的,玩自己的,课堂效率极低。为此,我们在强调老师教法的同时,重点从三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是从规范学生的学习细节入手,培养学习习惯。要求班主任从学生的坐姿、站姿、写姿,拿书、放书、读书,先举手再发言,上课不作小动作,积极参与同伴交流,书写正确工整美观,审题认真卷面干净等七个方面的细节入手,抓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校长还亲自召开小科教师会议,要求各科任教师按七个方面的规定管好上课纪律,积极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二是从新生入学开始,抓学习习惯,我们制定了《园林三小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规定用一周左右的时间专门对新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这一周不上文化知识课,由班主任把实施方案规定的内容,分解到科任教师,反复进行训练。三是从晨读抓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大家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对知识的积累、朗读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光。以前学生在老师上班之前的这一段真空时间里,总是在玩耍、打闹,为此,我们结合学校“诗教”工作,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开展读诗、背诗活动,教务处召集各班班长开会,安排内容,强调纪律,学校每层楼只安排一名教师巡视。时间一长,一个良好的晨读习惯养成了。

校本研训落实精细,

力求为教学服务

1.校本培训的精细化。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学校从三个层面对校本培训进行了尝试:一是自主学习。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手段向书本学、向同事学是我们倡导自主学习的重要内容,在落实自主学习中,我们坚决禁止抄业务学习本应付检查的现象,要求做到学习内容上要有高度,形式上要有新意,过程中要有笔记、阶段结束后要有体会(如本学期开展的学课标大练兵活动);同时,校委会还研究决定,只要是教师订阅的教育报刊,教师通过学习,写出心得体会或读后感,其订阅费用由学校买单,以此鼓励教师自我培训,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二是请进来学习。2008年起我们将间周一次的教师业务集中学习,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有序安排,并向市继教中心递交自主培训的申请,请教研室领导和有权威的专家来校讲座,弥补了大多数教师未能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集中培训的缺憾。三是走出去学习。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各种信息,但外面的世界依然很精彩,只要外面有报告、讲座,或观摩课、展示课之类的活动,我们都尽量派老师参加。为让走出去的学习更有实效,外出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回来后,我们都组织老师在学校内部进行汇报或交流,一方面促进外出学习的老师不断内化、提高、升华;另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老师收益,做到资源共享。

高数课心得体会范文第8篇

浅析"左"和"右"的不同用法 赵江

浅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杨平晖

浅谈上好初三政治复习课的技巧 陈松祥

用思维风帆鼓动情感之舟 徐康

立足图表,提高学生语境中的词汇应用能力——浅议任务型阅读自下而上的解题策略 李文霞

初中语文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法 桑晓霞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李祥焕

提高历史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管伟忠

提高初中语文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沈健

立足课堂,注重高效 赵云霞

巧用类比掌握新知 苗学

重视对初一新生读图入门的培养 陈新廷

水的分解电压 张焰

以成果促进作文教学 贾小琴

浅谈怎样用教材引领作文教学 李淑芹

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李红梅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曹志越

过五关,智用"双刃剑" 夏美才

初中政治课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罗玉芳

浅谈初中语文中的学生主体体验 邵晓玲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李文,崔业荣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氛围的营造 郑文锦

创设开放的语文课堂之浅见 刘建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吕志清

初中数学教育创新是时代的需要 颜文理

数学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金瑶丹

数学美与数学教学 马祥慧

运用学习过程评价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郁鹰

情态隐喻的意义及其功能 邵望宇

谈谈如何帮助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 张艳萍

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主体性的策略研究 徐品红

浅谈英语口语有效教学 李雪莲

小学和初一英语的衔接教学点滴谈 王善芳

发挥情感因素让英语课堂活起来 许丽珍

创建英语教学新模式的策略 仲小燕

引导正确理解概念,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郭裕强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初探 蔡琴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张文春

关于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李永菊

浅析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法 孙美芹

浅谈如何上好化学试卷讲评课 孟亮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 卢家林

抓好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五要" 孙乾

新课标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雷婷

学生心理效应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启示 赵永志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初中思品课教学 张祥善

对思品教学生活化的再认识 陈凯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封晓亮

浅谈实施快乐体育教学的策略 蓝淞

开放音乐教学方法,让学生愉快轻松掌握歌曲旋律 沈爱华

浅谈拼抢篮板球技术能力的训练 寿文祥

谈和谐的初中美术课堂氛围的建构 崔正楷

创设有效情趣环境,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黄晓耘,黄倩

猪八戒效应"看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沈辉

构建探究式的初中化学课堂 杨小玉

加强朗读训练,提升语文素养 王金平

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课堂中的创造性 张自群

数学教育中的情境教学 王健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三创新" 陈宝宣

高年级数学须由定式思维向变式思维过渡 马元顺

多媒体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李春莲

漫谈学生英语学习中畏难情绪的转变 史立娟

巧借小课题研究之力,提升科研课题内涵——闽清白中中学开展科研课题小记 田忠光

让课堂成为"迪尼斯乐园" 王熙颖

如何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徐洪云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王文龙

地理教学中"激趣-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及体会 李超

培养初中生化学综合能力的策略 鲁建军

巧用多媒体让初中数学课堂"活"起来 王世谊

曲笔艺术在《背影》中的妙用 许爱红

如何在讨论教学中构建现代语文课堂 封勇

谈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张敏

点拨,让数学课堂"动"起来 倪小红

对优生在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 马明永

农村初中数学入门教学方法与对策 李森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孙志军

浅谈中考英语复习的有效策略 王艳

巧梳妆,妙打扮,神采飞扬——谈议论文语言中修辞格的运用 王会民

做有心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心得体会 王关寿

影响学生运算能力因素的调查分析——培养良好的改错习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薄其勋

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岳凤英

对培养篮球运动员抢篮板球意识的分析 寿文祥

加强语境训练,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陈洪英

开启考场作文的创新之门 郑求贵

浅谈健美操的价值 李占山

巧施"三十六计" 沈勤

任务型教学模式在Reading教学中的实跋 张莉

把国学的智慧播撒进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师国学渗透教育浅探 高正权

把握关键实施教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作文兴趣 宁少辉,朱晓芳

浅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几种导入法 田杰

浅谈语文教师主导作用几种不同表现 智海波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自主学习团队构建的实践与研究 李传江

精彩课堂贵于"问"——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例谈 胡臣西

"民传项目"让女生在体育课中活起来 陈沂

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李小丽

关于高考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 柯莹

关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与对策研究 钱赛彬

新课改下如何开发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杨学英

谈中学化学课堂演示实验的发展方向 孙淑敏

对"反思性阅读"教学的思考 董福燕

对初中数学新课堂的几点反思 王永权

态势语为英语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陈君

注重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素养 刘夙骅

一个几何模型的应用 胡美绚

历史课有效性教学实践 史道仁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陈启旺

浅议"新课标"下政治教学的创新 沈华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张建华,卢相让

《海滨仲夏夜》教学之我见 王家应

"预则立,不预则废"——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成性和预设性 戴风暴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琐谈 肖艳华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创建 申林

化学新课中投影的运用 陈斌

略谈如何让农村后进生学好仁爱英语 詹瑞法

浅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 吕宝英

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探究性教学 许梅

打造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课 刘胜

关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殷建亮

例谈学案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姚明娟

浅谈数学课堂的生活化 朱敏贤

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浅见 曹元坤

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卜庆波

浅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张本忠

让美育渗透于化学教学 吴志清

让学生拥有"三寸不烂之舌"——浅谈《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心得 王月华

新课标影响下的乡镇中学英语教学理念及发展策略 陈少君

中学作文教学初探 孟祥昕

在合作与对话中进行初三化学的复习 徐亚琴

浅论新课程中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 朱佳玉

浅谈初中生学史兴趣的培养 张林美

以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校管理 郝轩山

初中政治课堂"唱反调"学生的研究 魏哲伟

对高中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施的一些看法 王英

如何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化学老师 赖寿山

阅读教学的新尝试——自能读书 陈爱平

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 陶新玉

《最后一课》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吗? 杨杰

广播操"放飞理想"对促进学生素质的作用 康笑颜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 丁瑞辉

探究科学的预习提纲评价体系 武爱云

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初探 谈璞

音乐课堂留白艺术摭谈 高夏琳

此时"有声"胜"无声"——借助课外"有声作业"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探索 史美娟

以生为本,创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和谐 芮建民

张扬个性展我风采 魏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