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表建筑学论文

发表建筑学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方法;哲学;理论思维;建筑理论研究;建筑创作实践

1.0前言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要达到科学的高峰,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李约瑟难题”①的提出不仅让我们感到汗颜同时也引发科学界的深深思考,建筑学界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到了近代,我们不得承认“与我国古代的思维方法不属于同一个流源”②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建筑理论是落后的。这种从属于理性范畴的东西是近代西方的科学产物。国内学校开不出理论课,设计者设计出的建筑生搬硬套、抄袭模仿、盲目跟风、千城一面。这些不仅使我国的建筑学陷入了“有建筑无学”的尴尬境地同时建筑中的价值判断也在渐渐失落。

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学校培养的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要直接从事建筑生产,在“掌握了理论也不等于真正的会做设计”的意念下,对于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往往对于理性的理论指导的要求不高。作为建筑学的研究生,掌握建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研究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

2.0对于《建筑学研究方法》的简单评析

2.1《建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建筑学研究方法》就是介绍这样一种最有价值的知识的书。这本书2005年由王晓梅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面向攻读建筑学博士、硕士、学士的高年级学生、专业建筑师、研究教员、景观设计师等所有建筑学相关领域专业和研究人员的一本关于“研究”的实用指南。旨在广泛全面地为上述人员提供介绍性的指导和有效的切入。

作者琳达·格鲁特和大卫·王将全书共分两个部分:建筑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七种策略研究。

2.1.1建筑学研究领域

在“建筑学研究的领域”这一部分中,第一章首先提书中所讨论的范围:出什么是建筑学研究和建筑学研究的必要性。在此期间引入哲学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使读者站在了哲学的高度上,培养基本的哲学修养③。在研习这本书的过程中,具有了更广博的视野;同时也介绍了这本书的整个框架,使读者心中对本书的体系有了直观清晰的印象。

第二章中提出了“探索体系”这一概念,告诉我们不论从事任何研究活动的认识论,都是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这一章中引入了多个研究方法中的名词,如“知识体系”“范式”这两个词表达的是一种世界观的概念,仍旧把读者带到哲学层面的高度。其中“两分范式”是由朱利亚·鲁滨逊提出的。她认为 “科学”和“神话”可以用来描述两种知识体系,常见的描述两分范式的说法也就是“定量”和“定性”的关系。前者“基于对一些可以量化的现象的掌握”;后者 “基于一些不能量化的证据,可能是文字的、实验的活工艺的”。两种模式体现了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设。下面提出的“三分范式”(如右下图所示)也属于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三分模式包括后证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解放主义。后证实主义建立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型;自然主义强调“脱离价值取向的绝对客观”,忽视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接下来又介绍了这三种制式体系的质量标准。

第三章“文献回顾”实际上是对目前国内研究生来说,是最为熟悉的一种方法。章节中系统的阐释了文献查阅的方法、用途、通用技巧、查阅资源以及推荐的查阅方法,非常有实用价值,尤其是关于查阅技巧一节,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大量的搜索引擎、相关建筑学网址以及如何使用大学的研究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

第四章“关于方法的理论”,由一个木版画的例子引入“主观思考”和“关注对象”解释了理论的产生。接下来从理论的定义(用特定的信念和价值观说服别人),理论类型(绝对理论和标准化理论),理论规模(有大型、中性和小型理论之分)的角度,比较系统和抽象地介绍了什么是理论。

第五章“与研究相关的设计”是笔者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探讨的是建筑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将来会从事“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项目中。本章从一个婚礼的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一种“生成性设计”的分析研究过程。既从哲学上区分“设计过程”和“研究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承认“设计”和“研究”这两个领域属于人类理性活动的不同区域,同时也力求跨越而这之间的鸿沟。认为研究可以在各个方面支持设计。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接下来的第二个部分中将要重点阐述的七个策略的入口。

2.1.2七种研究策略

第二部分“七种研究策略”也就是从第六章开始,每章介绍一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解释性历史研究”、“定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实验性和准实验性研究”、“模拟和建模研究”、“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和综合策略”七种研究策略。每一张都采用相同的结构进行介绍:用一个真实的实例作为导论引出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研究技巧——结论——推荐策略和读物。两位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理论和案例阐述了各种研究方法。第六章“解释性历史研究”一章中,在除上述的研究方法、策略、技巧的归纳外,还多出提到哲学的概念,如“时间”文中提到“一个单独的主题常陷入一个他不能理解的更大的时代精神之中”,这就说明了历史性研究的认知论这个前提。在公共意识和人类个体意识这个论述中,文中提到“公共意识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整体与局部的哲学认识,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在“对特定时间中的风格统一性的解释方法”一节中,作者用黑格尔的观念“公共精神以物质形式表达自己”来表达自己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哲学观点。而“哥特和他们作品的研究”一节中实际上对应哲学概念中的群众观点。定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观察为我们所常用。“相关性研究”其实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开头也给出了具体的广场的案例,分析多个变量对于一个因变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的案例中提到纽曼“可防卫空间理论”其实

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都市实践在深圳的实践项目“土楼公社”。“模拟和建模研究”实际上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非常常见,如专业的分析软件eco-tect,清华斯维尔在风环境,日照情况等具体方面都有非常专业的软件。建模方面sketch up,outocad,犀牛等也非常常用。文中提到了模拟危险事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比如印度影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就反映到了这个问题。

2.2《建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章节过于晦涩难懂。书本将所有方法进行了归纳,但是缺少演义,虽然有大量的例证,但都是就题论题,现实中的问题是综合的也常常遇到多种分析方法,比如在婚礼设计中提到了几种分析方法,但是不够系统。尤其是对于“逻辑论证”这些章节应有具体的设计说明。分析人的主观感受。虽然在第五章中提到了POE这套评价体系,但是它涉及的是设计后人的参与和感受。人应该作为设计对象的主题,与环境发生关系。④没涉及到人的感受,正如三分范式中的后证实主义承认的,通常运用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型,当研究设计人的时候就不适用了。本书的一些理论是由外国人基于外国的情况提出,具体到分析中国的问题会有空间上的局限性。

3.0《建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方法

建筑学研究方法为设计研究提供了依据,建筑设计中设计的问题是多方面甚至是多学科问题的综合,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因果关系,也并不是研究好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就能有好的设计,正如“设计与评价”一节中说的:“设计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过程——但学习并不能保证好的设计”。因此,设计方法绝不仅仅限于书中所提到的几大类。赫尔佐格设计的德国高铁纪念公园,是在做了大量的设计和研究之后触动心灵的一刹那的灵感的激发。将逝去的生命用另一种生命形式——树来取代,使遇难者的家属找到情感的物质形式的寄托。这样的设计几乎不可能只掌握具体的设计方法就能做出,更源于设计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天才的想象。想象力也是重要的方法⑤,而且是不可复制的方法⑦。

另外一方面,在不同的时空下,方法也是发展的,不同的时空下,有些方法会出现它自身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步入后现代的当代,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作为固定的范式。如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新大楼,作为一种“奇观建筑”的出现,“历史不再被认为能对建筑物本身提供确定性的解释,理论也不再能为实践行动提供工具式的辅助”⑦。这恰恰就反应除了方法需要不断的学习,保持一种学习方法的状态时建筑学研究最好的方法。

4.0结语

通过方法,神学,玄学以及建筑艺术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可以休息了。所以吴良镛先生提出“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⑧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而是作为每一个建筑学人都可以并应该掌握的。我们应该相信理论是对实践有重要意义的,这本书激发我们去寻找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转换,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美)琳达·格鲁特,大卫·王著.王晓梅译.建筑学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阎凤祥.诗意栖居——重读建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田利.方法的意义——作为建筑师研究指南的《建筑学研究方法》评介[J].建筑学报 2006(11):39-40.

[5]肖立春.关于建筑学的理论与研究 ——读《建筑学研究方法》有感[J].华中建筑 2007(02):21-22.

[6]杨健,戴志忠.规划·模型·建筑学研究方法——构成性与生成性辨析[J].新建筑2010(01): 62-66.

[7]和谐人居环境的畅想和创造——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论文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解释:

①李约瑟难题是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②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指出:“分析的方法是从属于理性的范畴的,它是近代科学的产物,并且又是从西方传到我国的。他和我国古代的思维方法不是属于同一流源。”

③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第98页指出“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④Team10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应关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人+自然+人对自然地观念”的公式

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此想象力也是重要的方法。

⑥《诗意的栖居——重读建筑学》第235页:《广义建筑学》中:“艺术的价值在于如何驾驭想象力”技术可以复制,但是艺术是不可复制的。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学;课程体系;整合;创新;个性化

一、引言

建筑学专业不仅是一门工程科学,而且是涉及自然、社会诸多领域的综合性科学。如何设置五年的课程体系,培养未来建筑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其执业能力与创造能力,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目标。由于地方大学建筑学专业办学时间长短不一、软硬件条件差别较大,导致其教学的多元化、差异性发展明显。而近几年,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导致用人单位更注重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只有尊重这种需求,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有关专业课程,整合完善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形成适应地方大学发展的专业教学框架,才能彰显办学特色,才能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本文以大连大学建筑学2014—2018级培养方案修订为依据,论述了该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体系设置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的改革,努力建立重视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凸显专业特色[1]。

二、改革内容

创新最重要的在于心态的开放。通过对国内“985”等一流高校的充分调研,认真学习与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同时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座谈,充分聆听了来自社会的反馈和需求信息。经过反复研讨,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在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对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优化,对现有的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梳理,以创新思维引领改革,以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就业需求为目标,制定更适合当前教育趋势的课程体系框架,在教学内容上做了很大整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做出较大改革,实现课程数量的“精减化”、教学内容的“新颖化”、教学模式的“特色化”。

1.课程体系建构。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方案的直接载体。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以有利于对学生应用性、创新性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围绕建筑设计课程群这个核心主轴线构建课程体系,同时所有教学环节的设置都与能力培养直接关联,清晰准确定位出能力培养的三个阶段:认知与初步设计能力阶段(一—二年级)、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阶段(三—四年级)、综合应用与实践能力阶段(五年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重新梳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对原有教学内容做出整合,并提出“一主轴、两副线、两模块、多节点”的专业课程教学框架,即“一个建筑设计系列课程群主轴线、建筑理论类和建筑技术类课程两个副线、建筑表现类和建筑史类课程两个模块、多个实践教学节点”(见下页图1)。整个课程体系清晰,递进关系明确,相互作用明显,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彰显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渐进过程。

2.教学内容整合。①建筑表现类课程,该模块以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的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整合了相同理论群组与实践教学环节。一年级以加强美术基本功、增强艺术感悟力、强化基本手绘表现为主;二年级安排建筑表现技法和室外写生实践环节。将传统的CAD制图及三维表现课程整合,合并为建筑数字技术课程,更新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讲授最新的绘图软件和后期图文制作技巧,提高对核心课程的辅助作用,也提升学生的图文表现能力。②建筑理论类课程,建筑理论类课程由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一系列课程组成,是获取建筑设计基本理论的主要途径,由浅入深对应着建筑设计主轴线上不同阶段的课程。但是多年来,由于受到教材内容的制约,讲授模式和内容一直变化不大,与设计课的递接性和支撑性也不够强,尤其是建筑设计原理课程,原有两部分内容各自为政,缺少必要联系,与设计题目不对应。在本次培养方案修订中,主要对建筑设计原理课程进行了重新整合,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将这两部分的内容分解后充分融合,再拆分成四部分,确定阶段主题,每个主题分别对应当学期的设计题目,安排在设计课之前集中讲授。总学时增加了32学时,并将课程归属到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建筑理论类课程对建筑设计课的理论支撑作用,学、然后致用。

3.教学模式创新。①“一对一”教学指导与“导师制”相结合。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始终是专业教学的主轴线,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体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是以任课教师的课堂“一对一”指导为主,学生缺乏选择老师的权利。在这次创新实践改革中,首次推行“整班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垂直式教学模式,打破“整班制”这种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具体做法是学生到大二以后就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配备一名专业教师担任导师,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以后形成教学工作坊,导师对学生一管到底,直到毕业。导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安排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如参与教师课题、参加学术活动、参加学科竞赛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②建筑技术与建造环节相融合。建筑技术类课程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力载体,也是我专业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之处。通过加强技术课程与设计课程的横向联系,更新技术课程内容,将节能、环保、绿色等新理念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并贯穿到设计课中去;设定一定的“建造”环节,使之成为设计课的延续,避免建筑设计停在单一的形式操作层面;传统的建筑史类课程也增加了模型制作、多媒体制作等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古典建筑实体模型,感受经典建筑的空间形实、结构形式、材料肌理,增强对建筑的体验感;通过强化必修课、优化选修课的方式,构建以核心课程和技术课程相结合、有利于技术与理论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环节和模式。③个性化课程与实践平台的搭建。在高等教育阶段,无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定位,教学体系如何设置,教育对象的个人发展目标仍然呈现出非常多元化的状态。除了基本的素质教育平台,在专业教育和素质训练上,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目标给予更多样化的教育平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出口更加多样化。本次培养方案在修订中强调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执行上采取了以保障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为基础,拥有更为灵活多选的教学执行方案,如建筑设计课程增加实际项目、学科竞赛题目、增加研究性题目,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给学生以选择的机会;增加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提供个性化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创新意识;以大创项目为契机,鼓励更多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训练,拓展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类型和范畴,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也由此推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以教师的工作室为核心,组建跨专业、跨学科的学生创新团队,增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交流机会,体现互联网时代的优越性。多种实践平台的搭建,使个性化教学模式很好地践行并取得一定成效。

三、成效与展望

2014版培养方案实施了两年,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所带来的成效。近两年,我专业学生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种专业竞赛中均有上乘表现,无论是建筑方案竞赛、软件大赛还是论文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较以往有了很大突破;申报并完成多项省级、校级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显著、成绩优秀;以学生为第一作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近两年,学生考取了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985”院校的研究生,考研率达到20%以上,在学校考研率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学生就业率也能达到90%以上,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基本功扎实,动手能力比较强,有一定开拓精神。通过跟踪毕业生并与用人单位沟通,我们的学生能够被社会认可,得到普遍好评。教改的实施也带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科研、教研水平提高,主编出版了国家级精品教材,发表了相关论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观念、推陈出新、充分建立与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一己之地,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水平更快提升,从而培养出真正的多元化、综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我们通过不断探索适应社会、地方特色显著的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产品”,同时也必将使专业办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晖,谭刚毅.理性、创新与实验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本科特色教学体系的探索实践[J].建筑学报,2013,2(534):106-109.

[2]秦迪.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C]//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编.中国建筑教育2015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79-181.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建议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藏书服务已难以满足高校师生教学和研究的需要,特藏资源建设逐渐成为各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1]。特藏资源通常是指一个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2],即根据本校的办学、专业、地区等特点以及主要读者群的需求特色,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地区或行业优势的馆藏资源体系。特藏资源建设可为读者提供特色服务并提高图书馆的影响力,因此,建设特藏资源对图书馆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信息网络化的环境下,特藏资源的数字化将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呈现出巨大的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以后简称为“我馆”)伴随1952年11月学校的组建而成立,随学校的更名、拆分和重组几度更名,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更久远的中山大学工学院、岭南大学工学院等图书馆。由于具有较长的历史沉淀,学校图书馆逐渐形成了以收藏化工、轻工、食品、材料、机械、电子、建筑等工科类图书馆藏为特色,同时兼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管理及少量文科类等图书资源[3]。本文将介绍我馆特藏资源的建设及利用等情况。

1 我馆特藏资源的建设

我馆很早就重视特藏资源的建设,1988年即建有特藏室,分类整理和收集校内外学者捐赠的特色书籍和保护古籍文献。目前的特色馆藏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资源

收藏了1980年以来我校研究生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论文的纸质版本,同时置于校本部和大学城分馆中;还收藏了2003年以后上述论文的电子版本,可在我馆的电子阅览室全文下载,以方便读者使用。

1.2 古文献资源

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李明仲营造法式》、《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清式营造则例》、《天赖阁旧藏宋人画册》、《石鼓文疏记》、《中华民国新地图》、《越器图录》、《易县清西》、《园治》、《金陵古迹图考》、《万有文库》等。这些珍贵文献部分置于特藏室的展柜中,以便鉴赏和利用。大学城分馆藏有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周易经传集解》、《大易通解》、《武经总要》、《释文纪》等文献。

1.3 馆藏书章资源

收藏超过50多枚,如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藏书、广东化工学院图书馆藏书、中大图书、暨大图书、广州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藏、南昌市图书馆赠、湖北图书馆赠阅、龙庆忠藏书等书章。部分书章经过整理后专设展示栏置于特藏室供读者欣赏。

1.4 特色捐献资源

主要有我校建筑学龙庆忠教授捐赠的以建筑历史与理论为特色的图书文献;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佑启的捐书;我校客家文化研究所原所长谭元亨教授的捐书等。这些捐献文献具有历史、学术、科研、教学等特色价值。

1.5 网上特色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馆从20世纪末开始对部分特色资源有计划地进行了数字化建库工作,同时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导航库和专题特色资源库、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的轻工技术图书数字化、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中外文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等特色资源的建设。目前,建成了数十个数据库与学科服务平台,如华南理工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服务系统、土木工程与管理专题资源库、管理案例全文库、期刊评价与投稿指南以及机械与汽车、轻工与食品、化学与化工、土木与交通等学科的服务平台。

2 提高特藏资源使用率的措施

我馆的主页上专门列有学位论文和特色资源等栏目。图书馆通过主页呈现出其收藏特色,而特藏资源是吸引读者的亮点。对于特藏资源,可在特藏室查阅,亦可在电子阅览室或网络上查阅和下载,方便读者使用和共享。

在每年的新教工入职岗前培训和新生入学时,图书馆配合学校进行介绍,使新教工和学生很快了解我馆馆藏特色和本校师生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生或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或设计时,通过查阅本校特色资源,很容易了解本专业和本课题的研究进展;在论文撰写阶段,通过查阅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或期刊评价与投稿等特色资源,了解论文写作的要求与规范。在接待各参观团体时,除介绍一般馆藏资源外,侧重介绍网络特色资源和参观特藏室,把特藏资源作为我馆向外界展示的重要窗口。

3 丰富特藏资源的建议

目前我馆的特藏资源还不够丰富,利用率亦不够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下列方面的工作:

3.1 收藏本科生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及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文献资料

因为本科生是学校的主要部分,收藏这些资源,便于学生寻找相关资料,有利于规范本科教学和激发本科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收藏本校教师编写出版的教材、教学参考书、专著及重要的设计作品等资料

这类文献读者较多,分类整理和收藏有利于师生们充分利用这类资源,同时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3.3 收藏本校师生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资源

如收藏SCI、EI、ISTP以及在国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的题目。由于学校科研处已委托图书馆进行这类资源的检索,每年专门印刷一本有关此方面的资料,图书馆应注意收藏,在此基础上可以专门收集在公认的著名杂志上发表的少数论文。

3.4 收藏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等特色文献资料

工业和建筑设计是我校许多师生研究的内容,这些资料的收集有利于提升师生的设计水平。

3.5 丰富收藏具有地方特色的古籍、善本或名画等

可通过鼓励师生和校友捐赠及购买等方式增加这些方面的资料,增加我馆的文化内涵。

3.6 特藏资源的完全网络化

资源网络化可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藏资源,提高其使用率。

总之,通过我馆员工、学校师生及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和不断完善,我馆特藏资源将变得越来越丰富,成为广大读者欣赏、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源。

【参考文献】

[1]金以明.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6):93-97.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4篇

陶思炎:1947年3月出生于南京,先后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并任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俗艺术学、民间信仰、文化遗产保护等。近200篇,其中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10余篇,出版《应用民俗学》《中国祥物》等10余部学术著作。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获中国民协和江苏省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01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4月,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来到东南大学采访陶思炎教授。一如之前我们的想象,陶爷爷身上昭显着“长者风范,大师精神”,他的人生经历,他的谆谆教诲,都让我们铭记于心。

陶爷爷对我们说,他是老南京人,出生在秦淮河畔,从小在老城南浓厚的民俗氛围中长大。每逢春节等重大节庆日或者庙会,他都会跑到夫子庙或城隍庙,看灯,看各种玩具,看杂耍表演,流连忘返,乐此不疲。由岁时节令而衍生的孩童的游戏,陶爷爷也都兴致勃勃地一个不落:春天的时候,登上雨花台放自己亲手扎的彩纸风筝;白雪皑皑的正月里,与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提着蛤蟆灯,或者是拖着兔子灯,成群结队地在街巷里巡游……南京的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民俗的一部分,深深地融入了他的骨血里。

但从事民俗研究并不是陶爷爷一开始的职业,他是在不断地选择和调整之后,才最终确定了这条人生道路的。最初,陶爷爷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送到南京工学院,即今天的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扬州的建筑设计室,曾经设计过办公楼、教学楼等建筑,但他还是从心底里喜欢文科。于是,1978年恢复高考的时候,他便重新做了一次选择,考入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陶爷爷原来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他决心发挥自己的优势,专攻外国文学。在大学的前三年里,他阅读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并做了大量的笔记,但到了大四时,他的想法又发生了变化。随着对外国文学领域的深入了解,他发现,由于自己对外国的历史和人文都不太熟悉,因而在本土环境下研究外国文学,总是跟在别人后面,接受二手资料,终究难以深入,难以领先,这样下去的话,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二流的学者。于是,他开始将眼光转入比较文学领域,想在中外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经过一番思考,他选择从中外神话入手,研究神话的比较方法,完成了毕业论文《比较神话研究法刍议》,将中外神话进行对比,发现和总结其中的某些规律。由于论文题目在当时非常新颖,加之陶爷爷将他非常扎实的外国文学基础、古文考证功底,以及严谨的逻辑思辨能力都融贯在论文中,使得论文非常成功,当年就被收入《全国大学生毕业论文选编》和《中国文学年鉴》,并被多次转载,甚至还被日本西南学院大学选入教材。

从毕业论文开始,陶爷爷对神话有了深入的了解:原来中国神话并不只是一则则或传奇或灵异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每则神话都没有多少内容,具有简单性和片段性,但实际上它们是中国远古人类的创作,内涵非常深奥,和西方神话相比毫不逊色。于是,陶爷爷决定专攻中国神话研究,先后发表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神话的重要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在学科分类上,神话属于民间文学,而民间文学又归于民俗学这个更大的门类。陶爷爷向我们详细地解释说,民俗学研究的是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既包括物质上的东西,如服装、建筑、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等;也包括精神类的东西,如信仰、忌讳、避讳、巫术,等等;还包括动态的、行为性的东西,如过年过节时的一些活动;当然还包括语言方面的内容,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谜语、笑话等通常被看作是民间文学的东西。因此,陶爷爷的研究领域,也自然地从神话扩大到了民俗学。

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民俗学博士。陶爷爷以建筑学和文学双学士的学历报考,并凭借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师大,进入被称作“民俗学之父”的著名学者钟敬文先生门下学习。在北京读博士期间,陶爷爷极为勤奋刻苦,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看书、写作,连周末和寒暑假也不例外,长城、十三陵、卢沟桥这些北京标志性的名胜,他一个都没去过。短短两年半的时间,陶爷爷便完成了博士学业,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博士。他的毕业论文《中国鱼文化》后来公开出版,《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选登了该书的若干章节,《读书》等刊物也发表了评论文章。

完成博士学业后,陶爷爷回到母校东南大学工作,并继续自己的研究,先后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出版了《风物探幽》《中国纸马》《中国镇物》《中国祥物》《应用民俗学》《中国都市民俗学》等著作,在学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在东大,他先后任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及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除此之外,他还担任了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断地贡献着力量。

2011年4月,陶爷爷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从总理手中接过聘书的那一刻起,他便成为了迄今为止中央文史研究馆最年轻的一位馆员。

虽然陶爷爷取得了非常多的成就和荣誉,但最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授业恩师的肯定。陶爷爷的博士导师钟敬文先生对门下弟子要求极为严格,从来不当面夸奖学生。读博期间,每当陶爷爷向钟老汇报学业时,钟老总是指出他的疏漏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让他参考。毕业七八年之后,一次,陶爷爷去北京参加一个国际性的研讨会,恰逢钟老在座,于是他过去跟老师问好。钟老将他介绍给身旁的季羡林先生,并对季先生说:“他在南京干得不错。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像他就好了。”得到了钟老的当面夸奖,并且是如此高的评价,让陶爷爷一时间既惊讶又感动。

感怀恩师之余,陶爷爷也不忘对我们进行教诲和鼓励。他以自己为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需要早早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有了理想目标之后,人就不迷茫,有干劲。就算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要对自己的最初目标进行调整,之前付出的努力、得到的经验,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目标的储备资本。

另外,在少年时期,一个人可以尽量广泛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不要故步自封。如一开始学习的建筑学知识,对他在民俗建筑方面的研究帮助就非常大。再如,早年间,他写论文和著书的时候,要用到图片,可是有的文物是不能拍摄的,当时又不能上网,只能靠手绘,于是,他具有的素描功底便派上了用场。陶爷爷说,理科和文科是有相通之处的,学理科的人要同时学好文科,学文科的人也要同时学好理科,这样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出成绩,不至于因无知而犯错。

陶爷爷还建议我们,可以多看一些杂书,比如一些有关旅游和各国历史的书,这样可以在点点滴滴中积累对世界的认识。读书的时候,还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要多写些感悟,不要因为怕辛苦,就不做这些事。“年轻人不要怕吃苦。”陶爷爷强调说。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采访接近了尾声。我们在和陶爷爷的交谈中获益匪浅,在和他告别之后,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东南大学。

小记者采访感言

石岳川(南京市树人国际学校):“心中要有远大的理想。”“年轻人不要怕吃苦。”陶爷爷的教诲我铭记于心。

林凯雯(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陶爷爷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一位可敬可亲的长者。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5篇

叶廷芳先生是建筑界的老朋友,他的文章常常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平日他不趋炎附势,做事不失原则和公平,他的这种做人原则得到朋友们的欣赏和赞叹。 他与贝多芬的心是相通的 作为一个同样受到过命运袭击的人,贝多芬英雄主义精神深刻地影响着叶廷芳。每次去德国,他总要设法去一趟波恩――去看贝多芬的故居。他说:“是这个城市的伟大儿子,乐圣贝多芬把我吸引。看到他亲手写下的那奔腾跳跃的音符,就仿佛看到他那颗狂奔怒吼的灵魂,贝多芬那熊熊燃烧的生命,从而自己那本来缺乏热度和烈度的生命被其点燃了。” 贝多芬在面临不幸遭遇时发出的怒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让它毁灭我!”终生激励着叶廷芳先生。 作为卓有成就的德国语言文学家,叶廷芳先生有着中外广阔的文化背景、丰富的知识储备。但几十年来他却一直关注建筑并潜心研究建筑,而建筑界的朋友们也从未把他当成外人,常邀请他参加建筑界的学术活动,倾听他别有新意的见解。 他是从建筑文化、建筑美学出发而与建筑学结缘的,并为在建筑中注入人文精神和现代精神,提高建筑的审美品味而奔走呼号。 多年来,建筑领域的“三俗”现象很严重。一方面是物质现代化迅速大发展;一方面却是社会精神和道德的迅速滑坡,作为人类文化综合反映的建筑实体和城市建设,也同步反映了这一大的文化背景。针对当前不少建筑不美的问题,叶先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很长时期以来建筑几乎成了文化和美学的,甚至到了不敢“美观”的地步。即使已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北京某名牌中学的一座新盖的教学楼,只是讲究了一下“适当美观”的问题就引起很大争论,他认为这是我们的建筑长期在低层面徘徊的重要原因。 在关于国家大剧院造型设计的激烈争论中,他针对当时业主委员会提出的“三个一看的原则”(即:新设计的这个大剧院必须“一看就是个剧院;一看就是中国的;一看就是建在天安门旁边的”),抢在大剧院设计评审委员会第一轮评审以前,连写三篇文章,用悉尼歌剧院、朗香教堂等实例反驳“三个一看”的陈旧观点,以阻止又一个大屋顶产生,分别发表在《建筑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 “保存、保护”建筑遗产是人类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 如同对德国文学一样,叶廷芳对建筑的理解和热爱到了痴迷的地步。 他把建筑看作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一种大地的雕塑,而且是一种不依你的意志而存在的客观审美对象,“它随时诉诸你的视觉器官,迫使你立即产生情绪反应――愉悦抑或厌恶、轻松抑或压抑。”因此一座建筑一旦耸立而起它就不同程度地参与了人的精神情操的塑造。他的结论是;“可以说,一部建筑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宏观地看,一个时代的建筑水平,是一个时代人类智慧发展程度的标志;一个时代的建筑风貌,是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面貌的外观。” 根据他的分析,最初人类在与狭义的动物分手的时候,如果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在觅食的方式上仍与动物差别不大的话,那么在改善栖身条件方面,其长处却明显地显示出来。最后离开了蹲伏了多少万年的黑暗洞穴,住进了用自己的肢体构筑起来的“掩体”。然后,由这简陋的掩体发展到风雨不动的“房屋”。由房屋发展到巍峨的殿堂,进而发展到今天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人类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把所有其他动物远远甩在后面,而成了“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 他提醒人们要注意环境对人的精神情操的影响――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城市规划应有全面眼光,在宏观美学上要有一个主题,要讲整体性和艺术感,具体到北京,“必须在美学上给予古都北京以明确的定位,以南北中轴线上的皇家建筑为主体,以它的高度为天际线,以它的金碧辉煌为主色调,其他建筑都处于服从地位。”他的这一建议得到广泛反响,并被吸收到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在保护古都风貌时,他强调古都风貌的概念不是简单地把古建风格与古都风貌混为一谈,不能用大量的古式单体建筑充塞古都,造成与古都风貌不和谐,旧北京作为独立古都的存在,其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保护古都的原貌是我们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他写了《什么是古都风貌》《谈谈古城保护》《古城改造不要伤筋动骨》《走出古城保护的误区》《维护文物的尊严》等多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这些见解,其中为保护圆明园就写了20多篇,呼吁要保护圆明园的“废墟美”,他甚至被对方讥讽为“废墟派”。然而恰恰是他坚持把重要的建筑遗存列入审美范畴,提出“废墟美”的概念,先后两次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提倡废墟文化和废墟美学,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叶廷芳在80年的长文《伟大的首都,希望你更美丽》,曾被多家报刊转载,引起百姓的街谈巷议。当时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发表的《请建筑师出来谢幕》《建筑是艺术》等文均引起读者广泛共鸣。 建筑要创新,必须走出“工匠心态” 他坚持建筑一定要创新,而要创新建筑必须“走出工匠心态”,不要让“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语) 什么是工匠心态呢? 叶廷芳先生认为,“匠人的习性是重复。”工匠常常按照既定的或传统的模式行事,依样画葫芦,工作大多是重复的。他分析,与现代艺术家以重复为耻、以创新为荣的普遍文化心态不同的是,我们中国人维护传统的精神和能力如此之强,某种意义上说,其文化心态形成的原因总是源于一种封建时代工匠心态的特点,即师承师傅的,沿袭前人的,一般不敢越雷池半步;因而既得不到系统的历史知识,也不可能获得横向的参照,学习吸收已经发展了的多元化的美学艺术理论,这是工匠心态的局限性。 在回顾我国建筑史始终以木构形式为主体,并被人长期称此单一局面为“超稳定结构”时,他很感慨,对这些以及对《建筑慎言艺术》《建筑慎言创新》《建筑慎言接轨》等不同意见,他写文章反驳,认为这些是改革开放的“不谐和音”,是“艺术发展的绊脚石”,反映了这些言论的作者们“泥古、拒外、厌新”的思维定势。 叶廷芳认为,中国的“匠文化”是非常强大的,建筑师要创新必须走出工匠心态。 他强调建筑师是创造者,建筑师像其他艺术家一样,天性是创造。我们不能忽视建筑师的艺术劳动,不能把建筑师视同工匠。建筑师是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建筑的活力,表现人的情感,表现民族的特质和精神这些都说明建筑师的创造是艺术劳动,他希望中国能出现更多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或巴洛克时期的贝尔尼尼那样有创造性的大雕塑家、大建筑师。 对于真正有创造性的建筑精品他由衷地赞叹。他热情讴歌悉尼歌剧院,对其表现的创造活力和天才奇想尤为钦佩,他写道:“作为一座建筑物,你本身绝妙的艺术风貌和周围那如画的风光交相辉映,好一派诗情画意的展现;作为一座歌剧院,你体外从‘形’上焕发出的艺术光彩与你体内从‘声’里弥漫出的艺术气氛融而为一,可谓表里如一的艺术实体!

”真是赞美有加。 叶廷芳先生的社会担当 叶廷芳先生可谓是人格楷模,在精神上他有着超然物外的境界,在学术上他有着无畏的勇气,在生活中他实践着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他的人生哲学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了社会的完美不遗余力”。这些朴实的语言与他的实际行动对照时,更能体会到他内心世界金子般的光彩。他在他的中学母校演讲时曾以《虎的雄姿、鹰的视野、牛的精神》为题,要求青年学生们以这样的品格来铸造自己的精神人格。实际上这也是叶廷芳自己成长和治学过程中提炼出来的人格模式的标本。 叶先生的本职工作是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德国文学研究会会长,曾出版《现代艺术的探险者》《现代审美意识的觉醒》《卡夫卡及其他》《美学操练》等十余部著作以及编著、译著等近五十部,还有相当数量的散文、随笔和评论文章。在德国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他还曾任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委员,他的繁忙可想而知。但是,叶先生坚持关注并积极参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他不仅真挚负责地从事舆论文字方面的大量工作,还常常到现场促进落实。 当他听说仅1994、1995这两年,全国文物遭受的破坏即超过了“”时,他非常震惊和焦虑,决心投入抢救行动。此后他20年如一日,竭尽全力地为保护古城镇和全国重点文物奔忙,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还先后多次通过写提案、发表文章等方式,呼吁全社会关心城市生态、维护文物尊严。年近80的叶先生曾两次与谢辰生、陈志华、毛照晰等老专家,不辞辛苦地远赴苏州和建德参加保护古村落研讨会,一起签名发表“苏州宣言”、“建德宣言”。 《建筑门外谈》一书凝聚了他对建筑的心血。全书从整体上生动地体现了他对建筑科学发展观的原则链――保存、保护、创新发展的重视,从妥善保存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自然生态资源,创新协调发展城镇高品质的人居环境的高度,全面阐述了他的建筑观点,对建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文明极有参考价值,读起来也生动有趣、很有启发。 有记者曾问他,您那么忙怎么还要做这些?他的回答是:“只要对推动社会文化有利,现在我还能做一点儿就做一点儿。” 面对中国建筑文化创新与建筑教育难以令人满意的现状,太需要叶先生这样有担当精神的知识分子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忘我精神实在令我感动。于是欣然提笔写下这篇感念文字,以表达我对叶廷芳先生的衷心敬意。

顾孟潮: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学理念;应用

Abstrac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concepts into building system, build 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well; make the building system in harmony with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生态学及生态建筑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学科。生态学认为任何大小的空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序整体,即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建筑必须考虑人类整体以及自然整体的生存和生活。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周围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当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之内,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处于和谐状态,一言以蔽之,即实施生态建筑。这样的建筑以整体和谐、高效环保、 灵活性强为其根本特点,因此,生态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整体设计。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应当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出发,使得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生,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得人、建筑、环境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其次, 高效无污染。这一原则是前一原则的延伸。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对自然环境以及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最少的非再生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即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这是生态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生态建筑最为显著的特点,贯穿于建筑的始终。

再次,灵活多适。由于建筑系统在其全寿周期内,与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建筑物的功能在这个周期之内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过早废弃,需要建筑师采用 “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概念”、“长寿多适概念”以及“合理废弃概念”等策略,以使建筑物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2、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筑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 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2.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

2.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 ),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2.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 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 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2.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

3、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设计

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就会引发生态危机。城市生态系统亦然。一个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除要求功能多样,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调节能力,还要求各项功能协调,系统内耗最小,这样才能达到系统整体的功能效率最高。因此一栋建筑的设计, 甚或是一个街区设计就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尽量增加局部的自然生态要素,并且与特定的气候及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减少城市系统循环的梗阻,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把问题的各个要素放入一个整体系统内,并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单一地消灭或改变其要素, 而是达到一种系统内的平衡。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 建筑设计, 也应当把设计放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气候、地形、心理行为等要素加以考虑,把问题与答案、思考过程与设计结果放在整个系统内,动态地研究或探讨它,以寻找最佳设计方案。这就是作为生态学角度进行建筑创作的整体方法论。( 图 1)

图1生态学角度的创作方法论图解

城市生态系统除具有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外,又具有人为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的开发建设与建筑活动要兼顾这两方面的特性,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使建筑与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城市生态系统与大自然生态系统协调, 从而使建筑环境与城市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首先,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工程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之内,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特定地段的物种多样性, 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并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相适应, 注意节能。自然景观的破坏是一个无法修复的不可逆过程,有效地利用自然景观资源远比破环它更经济,更容易形成特色。城市物种本已贫乏,保护犹不及,更不应毁坏。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为生物提供繁衍之地, 增加人类对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 同时也能调节城市的微气候。

其次,建筑设计处于特定的人类文化系统之中,要注重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心理行为等要素的继承和创新。这与近年来所探讨的文脉的继承有类似之处,只不过本文是借用生态学的研究方式,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这些要素放置到一个动态系统之内,来考虑建筑设计在这个系统中的操作过程。建筑设计不应当消灭或改变这些要素而是要进行创新和重组,疏导原系统的梗阻,降低原系统的内耗,达到系统内的新平衡。当代人常会感到环境的混乱不定和无归属感,这是由于建筑与环境设计和文化诸要素割裂所致。

4、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4.1建筑与人和谐共生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4.2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遵循这一原则,即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设计时,必须尊重这些自然因素,必须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的本质特性,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少的建筑材料,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对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4.3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

建筑物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同时,还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谐,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景观、审美品位进行详细的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建筑语言,设计恰当的空间形态,使建筑物在其全寿周期内,对当地的地域景观、传统建筑能够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对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能够起到保持作用,对土地、能源、交通不形成压力作用,能够让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过程,保持地域的恒久魅力与活力等。

5、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5.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5.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7篇

1 景观地理学的源流

本世纪初景观地理学在德国的兴起,标志着用发生学的观点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划分地表类型并研究其发展演变的近代地理学的诞生。景观一词源于德语Landschaft,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和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施吕特尔(O.Schluter1872-1952)是德国景观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外貌角度来理解景观,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帕萨格(S.Passarge)创造了景观地理学一词,于1913年建立了一套地理学性质的景观学体系,强调对分类要素的描述和解释。他在小区域的详细考察方面及在全球范围内对景观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代表作有:《景观学基础》和《比较景观学》,他还提出了城市景观、空间景观等概念,力求完善景观形态与分类的解释。由于中欧地区有限的生态地理空间和较长的开发历史,使得景观外貌呈现出高度的人文化,同时由于德国地理学研究有着很深的地质地貌学渊源,因而德国的景观地理学以重视人文景观及具有强烈的地理、地貌学色彩为其特色,制图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1939年特罗尔(G.Troll)在利用航空像片判读进行东非土地利用研究时,提出了"将地理学的区域空间分析与生态学的结构功能研究相结合"的景观生态学新方向,这一思想对欧 美各国的景观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的景观地理学深受德国的影响,索尔(C.O.Sauer)也是从地貌入手转入文化地理研究,他于20年代中期发表的著作"景观形态学",把景观看作地表的基本单元,认为景观是由 自然与文化要素两部分叠加而成。以他为代表的伯克利(Berkeley)学派研究了大量景观变迁的实例,揭示了人在改变地球面貌中的作用,促进了景观学派的发展。

按照A.F.伊萨钦科的观点(1959),景观学说与自然地理分异理论和综合自然区划一起构成了俄国与苏联景观地理学的三大理论成就。与德国和美国的地理学家不一样,原苏 联的地理学家多偏重于自然景观的研究,认为自然景观即自然综合体是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 究对象,景观的类型方向和区域方向并存。这当然是与原苏联的国土辽阔、开发程度较低有关。贝尔格(L.S.Berg)发表了"苏联景观地带"提出了关于自然区以下尺度土地单元的等级与类 型划分的景观学说,主要依据植物群落和地形单元的组合。1942年苏卡切夫(V.N.Sukachev)提出了与生态系统相近似的生物地理群落概念,并将其作为景观的最小单元,重点研究群落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60年代,苏联开始了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定位实验研究,着重于水热平衡、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监测和实验,波雷诺夫(B.B.Poleinov)建立了景观地球化学的研究方向,卡列斯尼克(S.V.Kalesnik)提出景观学定义和景观分类、类型和结构等概念。A.A.克劳克利斯的"实验景观学"和B.Б.索恰瓦的"地理学系统学说导论"作为其理论总结,反映了苏联地理景观研究的实验思想、系统思想和生态学方向的新趋势。

德国和苏联在景观地理学方面的理论成就,特别是关于自然区划和土地单元的等级、类型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激发了欧美各国广泛的应用研究,包括景观及其以下尺度的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和区划规划、景观制图、景观设计和综合管理。其中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的工作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理论和方法体系,特别是引进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广泛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为景观学的新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概言之,1950年以前的景观学主要是地理学性质,植被、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只是作为自然综合体中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其后的景观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应用与发展,生态系统概念的影响日渐深入,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成为景观结构的中心,研究从分析走向预测。80年代以来,景观学再次成为地理科学中的瞩目问题,在景观的形态与发生、景观的稳定与演化、景观的分析与综合、景观与环境、景观的价值与应用等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若干新的分支,如景观生态学、景观地球化学、人文景观学等。

2 景观地理学的推陈出新

景观学本来是从综合自然地理学中脱胎而来,在苏联经多方面发展,景观地理学形成了第一个高峰,但是后来一些学者的经院式研究使其逐步进入了死胡同。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起,为景观学带来了新的理论突破,加之在广泛应用中的技术发展,形成了景观学的第二个高峰。目前新一代的景观科学可以景观生态学为代表,在理论层面上包括原有的景观地理学和景观地球化学等,在应用层面上包括景观建筑规划学,景观生态建设(建设地理学与建设生态学)等和众多的交叉分支学科。除了研究范围的扩大与原有研究内容的深化,景观科学的推陈出新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一代景观科学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和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发展到从过程与类型(或区域)两方面对自然-人文综合体进行有强烈应用色彩的研究。除空间结构与地域分异以外,地理过程与生态过程也成为研究的重心。

2)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人地关系中地域关系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而以可持续空间格局的研究为热点。在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对人地关系的调整和构建可称之为景观生态建设,这应成为建设地理学的研究重点。

3)学科的交叉融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景观科学,并形成了若干新的学科框架体系。如理论地理学与宏观生态学的交叉形成了景观生态学;而在应用层面上,可以说建设地理学与生态工程学的交叉形成了景观生态建设这一新的研究范畴。国际景观生态学会的新会章中对于景观生态学作出了如下的新定义(IALE mission statement, 1998):"景观生态学是对于不同尺度上景观空间变化的研究,它包括景观异质性的生物、地理和社会的原因与系列,无疑它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相关人类科学的交叉学科。"可见景观研究还涉及自然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如景观生态美学、生态经济学与环境伦理学等。

关于景观生态建设可定义为一定区域、跨生态系统、适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建设措施,以景观单元的空间结构调整或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改善受胁迫或受损失的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景观系统的总体(生物)生产力。其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组合原有景观组分或引入新的成分;控制人类活动的方式与程度,补偿与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按生态学规律进行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生产活动;建设与自然系统和谐协调、适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景观模式等 转贴于 3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贡献

景观生态学在当代景观科学中的"一枝独秀",是因为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进步,为一种正在形成中的"尺度-等级系统"新模式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从科研认识论的角度对于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和一般原理可作如下归纳:

3.1 景观系统的整体性和景观要素的异质性

景观是由景观要素(elements)有机联系组成的复杂系统,含有等级结构,具有独立的功能特性和明显的视觉特征,是具有明确边界、可辨识的地理实体。一个健康的景观系统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只有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来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结论。景观系统同其它非线性系统一样,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系统,具有自组织性、自相似性、随机性和有序性等特征。异质性本是系统或系统属性的变异程度,而对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成为景观生态学别具特色的显著特征,它包括空间组成、空间构型和空间相关等内容。异质性同抗干扰能力、恢复能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密切关系,景观异质性程度高有利于物种共生而不利于稀有内部种的生存。景观格局是景观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可运用负熵和信息论方法进行测度。景观异质性也可理解为景观要素分布的不确定性,其出现频率通常可用正态分布曲线描述。

3.2 景观研究的尺度性

尺度是研究客体或过程的空间维和时间维,可用分辨率与范围来描述,它标志着对所研究对象细节了解的水平。在景观学研究中,空间尺度是指所研究景观单元的面积大小或最小信息单元的空间分辨率水平,而时间尺度是其动态变化的时间间隔。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基本上对应于中尺度范围,即从几平方公里到几百平方公里、从几年到几百年。

格局与过程的时空尺度化是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尺度分析和尺度效应受到格外重视和发展。尺度分析一般是将小尺度上的斑块格局经过重新组合而在较大尺度上形成空间格局的过程,与之相伴的是斑块形状趋向规则化以及景观类型的减少。尺度效应表现为:最小斑块面积和随尺度增大而增大,其类型则有所转换,景观多样性减小。通过建立景观模型和应用GIS技术,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选择最佳尺度,并对不同尺度的研究成果进行转换。由于景观尺度上进行控制性实验代价高昂,因此尺度的转换技术愈显重要。尺度外推涉及到如何穿越不同尺度约束体系的限制,至今仍是一难点。

时空尺度的对应性、协调性和规律性是一重要特征,通常研究地区越大、相关的时间尺度越长,生态平衡即自然界在动荡中表现出的与尺度有关的协调性。生态系统在小尺度上常表现出非平衡特征,而大尺度上仍可体现出与平衡模型相似的结果,景观系统常常可以克服其中局部生物反馈的不稳定性。

尺度性与持续性有着重要联系,细尺度生态过程可能会导致个别生态系统出现激烈波动,而粗尺度的自然调节过程可提供较大的稳定性。在较高尺度上,作为非线性耗散系统演化中一种普遍现象的混沌可提高景观生态系统的持续性而避免碎裂种群(Metapopulation)灭绝。大尺度空间过程包括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生境破碎化、引入种的散布、区域性气候波动和流域水文变化等。在更大尺度的区域中,景观是互不重复、对比性强、粗粒格局的基本结构单元。景观和区域都在"人类尺度"上即在人类可辨识的尺度上来分析景观结构,把生态功能置于人类可感受的范围内进行表述,这尤其有利于了解景观建设和管理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在时间尺度上,人类世代即几十年的尺度是景观生态学关注的焦点。

3.3 景观结构的镶嵌性(Mosaic)

景观空间异质性通常表现为梯度与镶嵌,后者的特征是对象被聚集形成清楚的边界,连续空间发生中断和突变。土地镶嵌性是景观的基本特征之一,forman提出的斑块-廊道-基质模型即是对此的一种理论表述。 景观斑块是地理、气候和生物、人文因子影响所成的空间集合体,具有特定的结构形态,表现为物质、能量或信息的输入与输出单位。斑块的大小、形状不同,有规则、不规则之分;廊道曲直、宽度不同,连接度也有高有低;而基质更显多样,从连续到孔隙状,从聚集态到分散态,构成了镶嵌变化、丰富多采的景观格局。空间格局是景观功能流的主要决定因素,而这些景观形态结构又是昨天的流所产生。结构和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联系和反馈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命题。

景观镶嵌的测定包括多样性、边缘、中心斑块和斑块总体格局测定等方面,包括多样度、优势度、相对均匀度、边缘数、分维数、斑块隔离度、易达性、斑块分散度、蔓延度等指标。此外,网络理论、中心位置理论、渗流理论(随机空间模型)等也被用于景观空间结构的研究。

3.4 生态流的空间聚集与扩散

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受景观格局的影响,这些流分别表现为聚集与扩散,以水平流为主,它需要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对景观的覆盖与控制。物质运动过程同时总是伴随着一系列能量转化过程,斑块间的物质流可视为在不同能级上的有序运动,斑块的能级特征由其空间位置、物质的组成、生物因素以及其它环境因素所决定。

景观空间要素间物种的扩散与聚集,矿质养分的再分配速率通常与干扰强度成正比,穿越边缘的能量与生物流随异质性的增大而增强。无任何干扰时,景观水平结构趋势于均质化,而垂直结构的分异更加明显。

生态流的传输机制有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其驱动力可分为扩散、传输和运动,后二者是景观尺度上的主要作用力。扩散形成最少的聚集格局,传输居中,而运动可在景观中形成最明显的聚集格局。

景观的边缘效应对生态流有重要影响,它可起到半透膜的作用,对通过的生态流进行过滤。此外,在相邻景观要素处于不同发育期时,可随时间转换而分别起到源和汇的作用。

3.5 景观演化的不可逆性与人类主导性

景观变化的动力机制有自然干扰与人类活动影响两个方面。由于当今世界上人类活动影响的普遍性与深刻性,对于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各类景观而言,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无疑起着主导作用,通过对变化方向和速率的调控可实现景观的定向演变和可持续发展。

景观稳定性取决于景观空间结构对于外部干扰的阻抗及恢复能力,其中景观系统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阈值可称为景观生态系统承载力。其限制变化为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如景观空间结构的拥挤程度、景观中主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更新自然资源的利用强度、环境质量以及人类身心健康的适应与感受性等。

景观系统的演化方式有正、负反馈两种。负反馈有利于系统的自适应和自组织,保持系统的稳定,是自然景观演化的主要方式;而不稳定则与正反馈相联系。从自然景观向人工景观的转化多为正反馈,如围湖造田、毁林开荒和城市扩张等。耗散结构理论揭示,非平衡不可逆性是组织之源、有序之源,通过涨落达到有序。景观系统的演化亦符合这一规律,人类活动打破了自然景观中原有的生态平衡,放大了干扰,改变了景观演化的方向并创造出新的生态平衡,重新实现景观的有序化。

3.6 景观价值的多重性

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景观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生物生产力和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这些均已研究清楚。而景观美学价值却是一个范围广泛、内涵丰富,比较难以确定的命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关于景观美学值量的量度可从人类行为过程模式和信息处理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不同民族和文化传统对此有深刻影响。如中国的园林景观和欧洲相比特色较鲜明,它注重野趣生机、自然韵味,情景交融、意境含蓄,以小见大、时空变换,增加景观容量与环境氛围。

价值优化是管理和发展的基础,景观规划和设计应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景观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如城市景观规划应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open space),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 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 景观规划建筑学的实际应用与发展

景观规划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应用性学科,它是景观科学与建筑学的交叉,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交叉。这门学科在美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F.L.Qlmsted于1863年就提出了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并首先在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和建造中提出了一系列建设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思想,?quot;创造性地利用景观,使城市环境变得自然而适于居住",使自然与城市生活相融合,将生态思想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美国许多大学开设"景观规划建筑"课程远早于景观生态学,但是80年代以后北美景观生态学的兴盛无疑为景观建筑与景观规划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阶段有3本有影响的书,即I.Mcharg 1969年出版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C.A.Smyser1982年出版的《自然的设计》(Nature“s Design)和H.Hough1984年出版的《城市 形态与自然过程》(City from and Nature Process),他们在应用中丰富和发展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并将景观规划建筑学纳入到现代景观科学的范畴。

关于"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通常定义为集中活动区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 配置与构建,可分为小区(Site)、城市(Urban)和区域(Region)等不同尺度的景观设计和规划,包括土地发展规划、生态规划、景观设计和人文因素等不同侧重点。近来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渐成热点,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以及交通、通讯网络等。景观规划建筑学在人居环境研究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属于一种人工创造的、以建筑物为基质的特殊人类文明景观,具有高密度(空间拥挤)、高流量(能流、物流、信息流大)的特点,景观建筑规划追求的目标是把自然引入城市和使建筑体现文化。这门应用学科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人类走向绿色文明的浪潮,同时也推动了景观科学的革新和发展。

5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发表建筑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外国建筑史” 主观能动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35-03

“外国建筑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涵盖了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到艺术与技术等等,可以从很多层面收集相关的实例材料,从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可以运用多种模式方式进行教学,这也是这门课程本身具有的独特属性。对“外国建筑史”能有全方位以及深度的理解和认知是建筑学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之一。然而正是因为这门课程对历史的叙述有很高的要求,在建筑学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容易导致大多数理工科出生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对这门课产生盲目和厌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待这样的核心专业理论课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兴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笔者通过国内和英国教学方法的比较,以及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有必要在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主观能动性方面做深入的探讨,在此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1 中英教学方法对比

1.1授课模式,课堂氛围

笔者通过英国的学习经历,亲身体会和实践国内外的建筑史课堂及教学模式,发现国外的课堂教学与国内相比在教学模式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上有非常多的经验值得借鉴。英国的课堂里教师往往采用多种机制方法来刺激以及引导帮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在英国的课堂里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舞台表演”之中,为此往往需要在课前做足够的准备工作,课堂的气氛比较随意、轻松、自然,许多教室的桌椅没有固定的摆放位置,能根据具体课堂的需要进行灵活的调整,学生在不解的时候会主动地当场提出问题,课后师生之间也会保持良好的电子邮件联络。

而国内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几乎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参与到“表演”之中的机会甚少,教师仅仅凭学生是否在看着自己讲课难以了解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听课和消极对待的情况。

1.2实战应用,课程目的

英国的高校里针对建筑史这门课的考核通常是以论文为主,其要求一般只规定了大致的范围,学生的论文可以自拟题目,以任意角度、方式、范围来发表自己对历史建筑的观点,具有非常大的自由选择程度。论文要求学生在课下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AA建筑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London)在建筑史和理论教学中不是让学生专注于历史史实和规则条例,而是让他们专注于分析不同建筑产生的特定的文化环境,通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建立他们自己的建筑观[1]。对比国内的高校对于“外建史”的考核,多以期末考试形式为主,考卷通常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填空、选择、解答、绘图题等,考题形式虽然丰富多元,但是其内容往往大多是需要从课本上死记硬背,只有在解答题中可以看到一些学生自己的见解。这也间接地导致了部分学生认为学这门课的目的仅仅是通过考试而已,抱着应试的心态去学习。

另一方面,英国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做的很好,实际的工程项目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改造和更新,在设计课程中所选的场地内也常常会有历史建筑需要精心地考虑,在复杂的环境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还会提供机会去别的国家参观考察再与历史建筑的设计研究相结合,在这方面英国学生更具备对潜在解决方案的探索精神[2] [3]。因此建筑史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直接在实践中派上很大用处。反观国内的设计课程教学,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在低年级的设计课题都是以“假场地”或者“空场地”为主,缺少对历史建筑的实战演练,学生也因此对这门课产生迷茫,不知其意义何在。

2如何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外建史”的主观能动性

2.1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任何阶段、任何学科的教育都强调培养能够自主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主观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那么如何使学生提高自觉能动性?不仅仅是靠学生自我心理调整,同时也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从理论上分析,主观能动性往往与三个方面相关联,即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以及认识和改造过程中所具备的精神状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想”、“做”,以及“动力、决心、意志” [4]。具备了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自觉地学习和掌握好任何课程的知识,否则无论教师如何勉强地把知识要点灌输给学生,这些知识无法在他们脑子里根深蒂固。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就需要教师认识到这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2.2 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主要方法

要让学生学好一门课程,就必须有针对性地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寻找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笔者在“外国建筑史”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方面来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2.2.1想-自主思考

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4]。学习“外国建筑史”也是如此,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才能更好地认知和解析历史建筑的意义。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一个人的“表演”难以引导所有学生都自主思考,只有少数相对认真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做到全神贯注这个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一种“分组-讨论-合作-竞争”的课堂机制,创造出相对比较自由、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激发了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思考。

首先全班被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回答课堂上的问题,参与课堂互动。为了更充分的发挥小组的合作机制,每组指定一位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组织小组讨论(通常在回答问题之前给予一定的讨论时间)和指派小组成员回答课堂提问。小组之间相互竞争,通过回答课堂提问(抢答或指定回答)积累分数,并与这门课程的平时成绩挂钩,不仅期末的优胜者可以在平时成绩里获得加分,累积分数较低的小组也会被扣分。而课堂上需要小组回答的问题也通常是开放性的,课本上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需要发动自主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古埃及建筑这一章节中,介绍了古埃及各个时期的主流建筑之后,提出让小组回答古埃及建筑所表现出来基本倾向和空间意义。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思考题,同时也是针对古埃及建筑这一章节透过各个单体案例解析后所必要的总结,即“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课本中又并没有针对它有完整的总结性段落。因为它的答案本身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学生在回答这类开放性问题的时候所表现出积极、发散的思维状态,小组内部合作和小组之间的竞争让更多的学生听到了与自己思路不同的观点,相应的,课堂气氛也因此生动活跃,甚至在课后也有学生因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不同,针对此问题找笔者私下进一步探讨。

可见这样的教学机制很受学生的欢迎,并且促进了全体学生对历史建筑的主动地、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发掘其本质意义。

2.2.2做-自觉运用

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利用规律和条件,才能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的生活[4]。“外建史”这门课程的意义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认知,同时是为学生在理解了“事物的规律和条件”之后把它运用于实践,为他们的建筑师生涯提供思想理论以及表达元素上的源泉。

一方面,要安排在课后作业和考试题目中,参入对自身周边具体的非著名历史建筑的分析,比如可以分析这幢建筑借鉴了哪个历史时期的设计手法,达到了什么效果?

另一方面,要提倡把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形成关联,如在建筑设计课程中添加对外建史课程中所学的空间或建筑元素的表现要求,或者在建筑美术课程中以历史知名建筑作品为表现对象,或者是鼓励学生在课余的设计竞赛中改造更新历史建筑等,也可以对前面所述的仅仅做软性要求,给予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以一定的附加分。而在课堂的教学内容上,也积极地对当今建筑设计是如何借鉴历史建筑经验进行一定量的拓展。

2.2.3动力-思想上重视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在精神上给予一件事物足够的重视,即使是暂时的失败者,他依然可以保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和十足的干劲去完成它[4]。如何让学生对外建史这门课程从心理上自觉地重视起来,笔者认为首要的是对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的解析。只有当学生充分认识到它的意义和重要性之后,才会产生无穷的求知欲望和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并为之付出实践努力。

为什么要学习外国建筑史?以往有些学生在上完整个课程之后还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不回答好这个问题,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目的性和兴趣。

天津大学王蔚和严建伟教授[6]提出外建史的教学内容应该以目标性为导向,认为现行的教材对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义比较含糊,而外建史这门课的本身具有涉及面宽广、内容复杂的属性,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外建史的价值,提倡在教学中加强同主干课相联系的目标性,也就是笔者在前一小节提到的与建筑设计和建筑美术课程相结合,即把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同其他课程捆绑相连。除此之外,还特别指出类型学的归类总结在外建史教学中具有深刻的意义,这里的类型指的是各个时代中最具典型、最能代表主流建筑的风格或功能类型,教学中应把它们上升为空间构成类型,再归复种种类型是如何满足特定文化需求的,以进一步指导我们当今的建筑设计。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加强历史知识点的系统性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建筑发展的缘由和过程,即外国建筑史教学要注重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历史建筑的意义[7]。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学期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都与学生探讨过“为什么要学习外国建筑史?”这个问题,试图通过收集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学习之后的反馈,来获取全面的、多样化的答案,可有助于拓宽外国建筑史的研究领域;以及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可有助于完善此课程的教学计划。通过记录对比发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与学习这门课之后给出的答案有同也有异。比如,相同的是都一致认为建筑师可以借鉴历史建筑中的元素,为当今的建筑设计服务;而不同的是,一些学生在学习完了整个课程之后提出了极具开放性的,甚至出乎意料的意见,有人认为“外国建筑史”有助于他在不久的将来环游世界,有人认为它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他地方和民族的社会状态、生活习惯,还有人认为这门课程对他来说是打开了他对建筑理论研究的大门等等。与其说对学习“外建史”意义的探讨是让学生重视这门课,更不如说这样的探讨是可以引导学生在其今后整个建筑师生涯中对待历史建筑有一个正确的、多元的价值观,提供自主思考、自觉运用到实践的源动力。

3 结语

在外国建筑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应该表现为一种自主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因此,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所运用的主要方法有:一、小组的合作竞争机制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了课堂,并在课堂中自主思考;二、与其他主干课程作业要求的结合,让外建史的内容得到了最直接的用武之地;三、针对意义的讨论,使学生在精神上对其重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建筑价值观,这将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整个建筑师生涯。当然,教学方法的改进是一个持久的、延续性的工作,要不断地探索,并且应该迎合时代的要求,不同的时代可能会有不同对待历史建筑的观点。本文所讨论的是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以及正在实践的构想,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华,许蕙滢.对话:AA学校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思想[J].世界建筑, 2002,(6): 100-103.

[2]朱岩,蒂姆・希恩. 从中国到英国:建筑教育与实践的几点思考[J].城市环境设计,2012,(10):196.

[3]徐华乾,郑先友. 浅谈英国建筑教育[J].山西建筑,2009,(34):203-205.

[4]顾乃忠.主观能动性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23-35.

[5]刘先觉.外国建筑史教学之道――跨文化教学与研究的思考[J].南方建筑,2008,( 01) :30 -31.

[6]王蔚,严建伟. 加强外国建筑史教学的目标性[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