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初中历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学辅助工具,它融合了很多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图片、影像资料、文字阐述、图标等形式,把枯燥静态的历史知识转变为了动态灵动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教学质量。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选择《开国典礼》影视片中的桥段,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开展新课教学,让学生感受那个年代下中国从被奴役走向独立的艰辛。这样学生就会被吸引到课堂中来。在教学中,多媒体集各种辅助工具的大成,可以帮助教师创设优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情境,这是以往教学中无法比拟的。再如,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凤凰卫视拍摄的纪录片《》,让学生看到那个年代中,官僚、地主、军人和普通大众被鸦片毒害的场面。通过观察影片,学生明白了鸦片的危害,一方面能警示他们在生活中一定要远离,另一方面也会使学生明白当时中国所处的境况,大量的黄金外流,老百姓生活负担沉重,军人精神萎靡不振,战斗力低下,官员等诸多问题导致了我们国家的进一步落后,以及由落后所带来的沉痛的教训,让学生感受到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危害,进而明白禁烟势在必行,而林则徐的正是维护民族尊严,抵抗外来侵略的重要体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震撼之处就在于可以通过听觉、视觉等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

二、巧用知识迁移,创设历史教学情境

历史就是过去的事情,由于我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往往就停留在那个历史时期,因而学生往往会感觉学习历史非常的遥远,并且貌似没有什么价值,这也是当下我国历史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使我们能够借助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轨迹,明白当下的生活。教学实践证明,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链接历史事件和当下的生活,使学生通过元认识和知识迁移进行知识的嫁接,就可以大大的提升教学的效率。如在讲到《》的时候,对于《》,很多的学生觉得记住这些内容很枯燥,也没有意思,但是如果把其中有关的与台湾至今未回归的事实、台“独”以及政府公开抵制一国两制的举措等现实情境相联系,便会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他们便会更仔细地学习这些内容,也会更认真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通过古今事件的嫁接,学生就会深入到这样的历史情境事件中来,这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还是对于知识学习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丰富课外活动,让学生走进历史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有较大区别,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历史情境,把历史事件或人物设计成形象的语言或情景剧,让学生体会到历史人物或事件所蕴含的历史情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2创设教学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2.1创设教学情境要实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必须以加强学生的历史素养为核心,情境内容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情境教学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情境细节,从而达到通过情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2创设教学情境要真实。

历史知识反映的是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这是历史学科的最大特点。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加入个人的观点和看法,但不能影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性,要确保展示给学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真实无误,从而让学生产生真实的感觉,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悟。

2.3创设教学情境应多样化。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结合不同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力争做到情境模式的多样化,避免因相同的情境模式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及人物产生更深的印象,把历史事件或人物所蕴含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

2.4创设教学情境应具有针对性。

创设教学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并不是全部教学内容都可以运用这一方法。因此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适合情境教学法的内容,并选取特定的人物或事件,确保情境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3初中历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样化的历史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受,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3.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初中历史反映的都是过去的事件或人物,因此学生不能通过直观的感受了解历史知识。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反映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视频、图片或动画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历史事件或人物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了解历史,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

3.2结合人物特点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人物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等创设不同的情境语言,把人物的细腻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人物特点。结合人物特点创设情境,便于真实反映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态度,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3.3结合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历史故事能够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经典的历史事件,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故事场景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得到更深的体验感受,使其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

4结语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比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中历史《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以后,就安排学生以“家乡的变化”为主题来进行历史活动课,学生在面对这个题目的时候不会觉得很陌生,而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也比较熟悉,学生在进行执行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快确定好活动方案,然后积极地参与进来。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就相当于对中国近代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家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也是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在进行报告的时候也能够侃侃而谈。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家乡的理解,使得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得到了提升,而且使得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了回顾,促进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开展多样活动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开展历史活动课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主题来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活动课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学生才能够积极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比如学生在学习完《侵略和反抗》以后,教师就开展读书报告会或者座谈会来让学生来谈谈对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进行讨论的时候可以采用口头报告的形式,也可以课件报告的形式,学生在学完了这课以后内容都会产生强烈的民族气节,因此在进行讨论和报告的时候就能够积极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在平时的时候喜欢关注时政方面的知识,因此在报告的时候就会结合当前国际的局势来进行分析,学生在报告的时候也会将自己的见解融入到报告过程中,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或者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将历史话剧和小品融入到活动过程中,初中学生都具有很强的表演欲,因此在参与活动的时候并不感觉这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展现自我的方式,学生在表现的过程,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此外,还有知识竞猜、参观古迹、访问调研、制作展出都是很好的活动形式。比如在学习了《“伐无道,诛暴秦”》以后,有条件的学校就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兵马俑,让学生去感受兵马俑的宏大,然后去想象秦始皇是如何的荒无道,大兴土木进行引发了。这样一个感同身受的过程,学生在回忆课本内容的时候就会觉得十分具体形象,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刻。学生在以后的活动中也能够发动自己的思维来进行积极地思考,从而开展出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三、大胆积极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教师能够将课本中所蕴含的历史事件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设计,在课堂上通过学生自身的表演,使学生感受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下的真实情感,从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帮助学生记忆整个历史事件的过程。要使得情境教学在历史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设定的情境进行表演从而能够达到深入体会当时背景下的人物和时代的特征的目的,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所设定的情境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学,从而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情境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设计的情境应与历史的真实情境相吻合,突出情境教学中所具有的情感丰富、主题明确的特点,从而通过生动的情境设计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感悟能力,升华历史课程的教学目的。

2创设情境教学的模式

2.1使用情感和语言烘托教学情境

历史课程本身具有十分浓郁的情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情感烘托教学的情境能够很好的感染学生的学习氛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情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感。所以,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真挚,饱满的情感和动人悲壮历史故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深入地感受历史所具有的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进一步将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转化为对历史的理性认识。

2.2使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强化历史情境

历史的课程的教学就是向学生叙述过去的社会现象和时代特征,从而使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以为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历史的依据。而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是通过口述过去的社会生活现象,是很难打动学生的。所以,在情境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模型或者实物等工具辅助教学,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而模型和实物所带来的新鲜感会引起学生无意的注意,再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将无意的注意转化为有意的注意,从而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实物和模型不仅能够形象逼真的反映当时历史的真实情境,而且能够包含许多历史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历史价值的图片能够包含大量的历史信息,这比教师生动的讲述更具有说服力和生动性。所以,在情境教学中使用图片、实物和模型等教学工具能够将更多真实的历史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3使用视频资源再现历史情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像电脑、多媒体和录像等许多新型设备已经投入到了教学的过程中,为推动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这些设备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课堂教学中的试听效果。通过多媒体或者录像等途径实现历史情境的再现,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使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编写相应的解说词,帮助学生理解视频资源中所再现的情境。通过多媒体等设备的运用将不可能再现的以往的历史再次“近似的”展现出来,并通过声光形色等不同的信息,使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历史痕迹,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记忆能力。这样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能够促进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3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具体方法

3.1围绕教学主题设置教学情境

要将情境教学融入到历史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的教学情境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电脑或者其他的教学设备,但应使所创设的情境与教学主题相对应,创设的情境应生动形象以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够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历史,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严格围绕教学目标,不能够偏离教学主题,设置的情境不能过于庞杂。同时课堂上,应留出足够的时间供学生交流和讨论,以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吸收。

3.2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与其他的文科课程不同,历史课程具有较强的思维性。所以,历史教学的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开阔学生的情感观。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设置的情境应具有一定的诱导性和探究性,保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教师在课堂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通过课堂上通过观看电影的方式设置相应的历史情境,教师应根据教学和电影的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找出答案,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3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情境的创设无论使用的是多媒体声像的情境,实物情境还是问题情境,都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使学生积极思考,形成良性的互动。而不应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至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在一旁看或者听。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将学生带入所设置的情境,帮助学生在所设置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4总结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1利用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问题意识

提问方法具体可以总结为两种:归纳比较法和换位提问法。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一项关联性和衔接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比较和分析能够提高新知识的学习效率。通过不断的历史知识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淀,就可以利用归纳比较法对未知历史知识进行探索。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是一理通百理通的。历史知识学习也是一样的,通过对一类事物的比较或是相关事件比较,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现对新知识的掌握。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另外一种就是换位提问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和心理特点架设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换位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提出同时期几个人物让学生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并说明原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历史背景思考当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开设“对话”式课堂教学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组成问题提问和讨论小组,利用辩论和提问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其成为课堂主人,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勇敢的迎接挑战,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比如说反法西斯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日本能够以少数人的劣势占领大半个中国,都有哪方面因素?学生必然会对此中说纷纭,这时就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让同样观点的同学组成一组,由学生自由发言,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思维严密性和全面性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3坚持“以学生为本“”问题为纽带”的历史教学理念

培养初中生问题意识首先应从教育观念入手,初中历史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问题为纽带的全新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历史学习环境,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在传统的硬式灌输学习理念影响下,造成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我们应积极改进这一状况,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产生课堂主人翁的自觉,成为课堂的主人。坚持“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形成问题意识。

4结束语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教师按照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需求,是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年龄、认识能力、心智水平加强学生意识培养和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盲从、自觉性差等特点,开展爱国主义道理、责任感说服教育、榜样典型示范教育和道德规范约束教育。而面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辨别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使用锻炼,鼓励他们通过知识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责任认知和价值取向,进而实现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

二、立足教材,深挖意识责任培养的素材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品质并非是生而俱来的,但是有效的后天教育却可以激发个体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使之成长为一个品质优良的人。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一切有效途径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处于心智发展时期的初中生来说,许多人都有英雄情结和英雄崇拜心理,因此,教师可以立足历史教材,深挖教材中有利于品德和意识培养的素材,用伟大人物的思想和事迹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强意志。如初中历史教师可用卫青、霍去病、岳飞、戚继光等人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著史、苏武牧羊等故事鼓励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当然,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历史影视资料、电子素材搜索和整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历史情感养成和责任感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深挖社会责任感培养素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多载体、多渠道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7篇

    历史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对于这一点社会、家庭都有共识。但是学生历史水平低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我想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应试教育。虽然学习是一个人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主动性的过程,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人的学习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能实用的就学,要中孝、高考的就学,其它的马虎过去就行了,这是影响历史教学的大环境。二是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过时,手段单一,教学方式死板。教师一根教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填压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压抑学的个性,影响学的思维,使本身对历史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离历史越来越远了。这也属于应试教育的问题,当然,它是影响历史教学的小环境。

    当前历史特别是初中历史教育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考虑从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乃至教学评价的全方位的转变。在短期内,影响历史教学的大环境不能发生根本的变化,这就意意味着在学习动力系统中学历史的需要和动机也不会有根本的变化,要寻求学的动力,我们只能从影响历史教学的小环境,从学的兴趣入手。而历史学科的特点也为此提供了可能条件。

    从上期开始我和另外两位老师承担了一项如何提高学学习历史的兴趣的科研课题。课题的重点在于寻求提高学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手段或教育模式,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能的目击的。在科研过和中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历史知识的文学化

    1、故事化

    许多学对先人的丰功伟绩、各种事件的动人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师能以讲故事的方工来讲述历史。据我们课题组对初一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50%的学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诚然,老师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将课文作一改编,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使学生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这种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表研究室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2、诗歌化

    在古文学中,诗歌是高度凝缩的文学。优秀的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能很快把人带入历史情境中去,并迅速产生共鸣。如讲三国鼎立这一课时,由苏轼的赤壁怀古引入,使学的思绪随着滚滚的长江飞向樯橹灰飞烟灭的古战场,从而迅速切入主题。在讲乐府诗时着重讲十五从军征一诗,通过老师饱含激情的朗诵和讲解,使学生体会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而总结出乐府诗的特点。

    3、戏剧化

    讲台是教师的舞台,也可以是学生的舞台。初中历史的事性为学生扮演历史中的人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战国七雄那一课讲商鞅变法,可以编一历史短剧商鞅舌战公孙龙,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商鞅和公孙龙,辩论是变法这是守祖宗之法;讲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可以让学生扮演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或自述历史,或二者、三者对话。通过戏剧化的过程,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临历史的情境中去感受逝去的久远的历史,从百增进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文物(模型)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文物是史实的实证,历史图片是史实某一瞬间的再现。前者以如山之铁证,后者以具体形象,给学生形成历史观念,历史概念提供丰富的可靠的想象根据和判断根据。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历史文物反映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教学中运用历史文物,能有力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工艺术修养。通过历史图片,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1、幻灯教学

    幻灯教学是当前普遍运用于历史课的电教手段。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有关的文物图片、历史地图或历史图表等在课堂上的放映,便于教师配合图像进行讲解。它的作用虽类似挂图,但是,比挂图更迅速、更准确、更逼真地反映历史图像。因此,教学效果远远超过演示挂图。

    2、录音教学

    近年来录机已迅速普及,在历史教学上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以加强历史的生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其运用方式除上述放映幻灯时,用磁带配上解说或音乐,以增强视听效果外,还可收存与教学有关的声响资料,以配合使用。

    3、电视和录相教学

    电视和录相教学是声音和图像的最佳结合,它能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它能以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大脑,能把已逝去的历史现象有血有,肉的复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当然,以上的一些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不过这是一个正在探索的领域,也是我们在教学手段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三、历史知识的个性化

    历史知识个性化的特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讨论会、演讲会、写历史论文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历史,独立地作出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价,它强调学生的活动。

    1、专题讨论会

    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由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报刊上有争论的,又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或直接就书上的人物、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展开讨论。专题讨论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形成历史思维,从而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从现象在场看本质的能力。

    2、历史演讲会

    在学生讲故事的基础上,选择内容较好、思想性强的材料,由表达技能较高的同学,举行历史故事演讲会,并进行评比。这对普及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都将起一定的作用。

    2、历史论文

    对初中学生而言,历史论文属较高要求,在此略去不讲

    四、历史评价的多样化

初中历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连续性;持久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景,使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发现并进行心理体验的过程,同时对信息进行搜集、筛选、整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针对我校学生实际,以及对初中历史教材内容的认知程度,我对教材深入研究、探讨,并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恰当的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简单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便共同探讨。

一、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探究性学习的源泉,只有保持学生长久的探究兴趣,才能逐渐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历史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了下面三点:

(一) 构设历史情景,深入体验情感,培养探究能力。

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有关内容时,原来总是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把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城市的繁荣和商业发展状况几部分,在一定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学生只是被动的听,很少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学习《(唐)盛世经济的繁荣》一课时,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穿越的历史情境:“如果我们面前有一个时光隧道之井,正好让我们穿越变成了唐朝人,那时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可以假定自己是皇帝、官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允许丰富的想象,但必须符合唐朝的实际经济状况。”然后让学生看书几分钟,再让小组思考交流,再分别扮演自己选定的角色。学生们踊跃发言:

学生一:“我穿越到了唐朝,当上了万人之上的皇帝,我穿着精美的丝绸龙袍,衣炔飘飘,美女成群,走在长安朱雀大街上,前呼后拥,非常威风,朱雀大街上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和边疆各民族的人们,非常热闹。

学生二:“我成了唐朝的农民,我用曲辕犁耕地,用简车灌溉农田,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我适时地用幻灯片展示曲辕犁的构造,突出曲辕犁的三大改进,从而解决了难点,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学生三:“我是生活在江南的一个唐朝农民,我在我的房屋周围种植了很多茶树,并且通过通过深入研究,我发明了‘富贵2号’增肥茶树树种,已在全国推广,尤其受到许多女士的喜爱。”(许多学生大笑不止,我马上给予充分肯定,因为唐朝江南的农业,茶叶占重要的地位,并且唐朝人非常喜欢喝茶,况且唐朝人以胖为美,很适合唐朝人的审美标准。)

学生四:“我是唐朝的商人,主要经营一些非常高档的陶瓷制品,我的商铺的名字是‘明月瓷’,里面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等。我很多的越窑的青瓷都是从隋朝的大运河水路辗转运来的。”(能够联系隋代历史,有创新意识。)

这堂课,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教师只是起了引领作用,学生发言基本上能够抓住唐朝经济(农业、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唐朝都城长安繁荣的情况,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真正发挥,于是,我又设置了一个问题:“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唐朝经济尤其是‘贞观之治’时唐朝的确是一个盛世,我们感觉到生活在这样一个平安和谐稳定的时代而自豪,那我们进一步探究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唐朝经济这么繁荣呢?”学生们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

这堂课,通过虚构历史情境,为学生营造了积极的思维空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搭建思辨平台,创设探究空间,培养创新能力

在讲授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有关战争的内容,以前总是先从背景、过程、结果,最后分析原因,学生总是感到兴趣索然,于是,我彻底改变了以前的这种僵化模式,让学生以曹操谋士的身份,给所谓的主公出谋划策,从而达到掌握教材的目的。如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我先让学生课前充分预习,然后我当曹操,让学生表演谋士,针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充分辩论,以致形成了主战和反战两派,在课堂中,他们进行了唇剑舌枪的针锋相对的辩论。对于主战方,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勇有谋,并善于倾听谋士的建议,官渡之战就是例子。2、由于战争连年不断,人民渴望统一,曹操想要统一全国,众望所归。3、曹操兵多将广,刚刚又攻破荆州,士气正盛,可一鼓作气,灭了东吴。如能避免缺陷,发挥优势,赤壁之战必胜无疑。反战方也亮出了自己的观点:1、东吴有许多有勇有谋的将领,并且可依靠长江天险,况且孙刘联军力量也不能小觑。2、蜀有诸葛亮、吴有周瑜,魏很难有谋士与其相媲美。3、曹操的军队经过远距离跋涉,且不习水战,水土不服。4、曹操疑心太重,骄傲自满,妄自尊大。……经过双方激烈辩论,赤壁之战的作战背景、作战双方的利害关系、战争的胜败原因就一目了然了。

二、授人以渔,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打破原来单一的被动学习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为此,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学写历史论文,逐步掌握深入研究历史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2、举行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辩论会等,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总之,初中历史新课程探究性学习,也只是进行了一定的尝试,还要不断探索,改变观念,深入研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探索出一条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浅谈初中历史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方式》《试教通讯》2003第1期(总71期)

2、《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