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研论文

教研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研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研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个最基层的教学单元,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单位,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组织和实践单位,也是学科长远发展计划的重要执行单位。教研室所属成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晋升,教研室所辖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发展,配套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的改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情况调查,都可以进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围。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长期性的,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正确的思路,难以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推动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科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三项教研室常规工作的开展为切人点,简要论述了教研室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教师素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专业,改善实习实训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课程建设的工作思路

课程建设是教研室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里的课程不是指哪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属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辅助部分,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辅助部分课程的建设能够较好的突出专业特色。教研室可以为每一门专业课程安排一名课程负责人,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课程建设小组,以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为重点,并在核心课程中挑选一到两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动员教研室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以点带面,建设好核心部分的专业课程,进而带动辅助部分的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有高职特点的优质课程乃至精品课程。

就国际贸易教研室而言,教研室所属的专业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贸函电》;辅助课程有《通关实务》《商检实务》《货运实务》《跟单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国际商法》等,前面3门课程概括了一个外贸业务员必须掌握的职业知识,其他的课程只需要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外贸业务员基本了解。在这些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是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课程,它的建设成果具有较好的迁移性和示范性,可以将其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教研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1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凸显精品课示范地位

精品课的建设是示范性建设,尤其应当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教研室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引进先进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努力突出课程的高职特色,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和实践条件5个方面加大内涵建设力度。

可以把《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的建设作为试点,努力在课程定位、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提炼、课程学习任务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出一些成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提高,基于外贸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教学模块,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支撑关系,实现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致性,丰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深入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改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丰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涵,奠定课程的示范地位。

1.2注重在课程改革中提高队伍的教改水平。建立团队教研室

教研室可以借课程改革与建设这个契机,利用“大教研”的理念,建立团队教研室…,组织教研室教师合作开展高职课程开发方面的教学研讨,鼓励教研室老师广泛涉猎各高职教学专家有关课程开发的论文,广泛借鉴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网站,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加深教研室教师在课程开发建设理念上的认识,探索高职课程开发先进理念的推广应用办法,提高教学改革实践的质量。

在国际贸易教研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相关课程已有省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课,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较多;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有关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可供教研室教师们参考。教研室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外贸类课程的教改科研,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并及时申报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

2教研室专业建设的工作思路

专业建设是教研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教研室在专业建设方面应当时刻结合人才的需求标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注重通过交流合作理顺专业发展思路,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实习实训的有效性。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具体来讲应当注意:

2.1基于工作领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

外贸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新的人才需求标准都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的参考因素。专业建设的科学性正是体现在基于行业变化的适时调整上。

教研室要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在锻炼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除此之外,还要邀请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与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座谈,了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最新需求标准,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分析外贸工作领域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功能结构,并结合实际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设置、学期安排、实训安排和考试安排,逐步形成基于工作领域、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当前人才需求新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2.2能力培养靠实训,实训环境可模拟,循序渐进引入真实实训环境

教研室要把“如何强化学生外贸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外贸工作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要借助于完善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建设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

教研室在提高实习实训质量上有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实习实训的环境建设,其次是实习实训的模式设计,最后是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其中,实习实训环境是关键,不同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的模式和人员安排各不一样。

高职教学提倡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这就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外贸企业合作难度比较大,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范例几乎没有,学生校外实训效果不稳定的情况还很普遍,教学改革因此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教研室可以通过在校内营造模拟外贸实习实训环境,聘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外贸业内人士担任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办法,缩小模拟实习实训与真实工作的差距。因此,教研室应当注重从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弥补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上的不足,大力吸纳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深入校企合作,循序渐进地引入真实实训环境,寻求在实训环境上的新突破,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次。

3教研室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高校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偏重论文和科研成果,对教学上的“硬性”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软”,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强、教学弱的失衡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教研室应采用引导、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本着尊重和满足教师需求为导向,以争取最大的个体满意度为目标,强调把个人的综合表现与职称评聘挂钩,既促进教研科研,又能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质量。

3.1制定学期教学任务整体方案,实现教师相互配合。课程相互支撑

每一学期的课程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它与前后学期的课程是有联系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课程类别上,还是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上都是有衔接的。教研室要引导教师们处理好这个问题,在每学期开始,可就本学期的课程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归纳,然后制定一个教研室教师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整体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关联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上的互补操作办法等。

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课程中就有重合的内容,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不分主次地反复讲解课程中的相同内容,而导致课程侧重点不突出,就应当在学期之初组织相关任课教师集中研讨以明确课程的衔接关系和支撑关系,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感受到教学的严密性,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专业全程计划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3.2监管工作可以辅以教研,有始有终才能有成效

教研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个最基层的教学单元,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单位,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组织和实践单位,也是学科长远发展计划的重要执行单位。教研室所属成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晋升,教研室所辖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发展,配套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的改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情况调查,都可以进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围。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长期性的,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正确的思路,难以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推动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科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三项教研室常规工作的开展为切人点,简要论述了教研室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教师素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专业,改善实习实训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课程建设的工作思路

课程建设是教研室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里的课程不是指哪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属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辅助部分,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辅助部分课程的建设能够较好的突出专业特色。教研室可以为每一门专业课程安排一名课程负责人,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课程建设小组,以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为重点,并在核心课程中挑选一到两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动员教研室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以点带面,建设好核心部分的专业课程,进而带动辅助部分的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有高职特点的优质课程乃至精品课程。

就国际贸易教研室而言,教研室所属的专业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贸函电》;辅助课程有《通关实务》《商检实务》《货运实务》《跟单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国际商法》等,前面3门课程概括了一个外贸业务员必须掌握的职业知识,其他的课程只需要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外贸业务员基本了解。在这些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是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课程,它的建设成果具有较好的迁移性和示范性,可以将其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教研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1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凸显精品课示范地位

精品课的建设是示范性建设,尤其应当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教研室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引进先进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努力突出课程的高职特色,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和实践条件5个方面加大内涵建设力度。

可以把《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的建设作为试点,努力在课程定位、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提炼、课程学习任务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出一些成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提高,基于外贸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教学模块,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支撑关系,实现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致性,丰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深入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改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丰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涵,奠定课程的示范地位。

1.2注重在课程改革中提高队伍的教改水平。建立团队教研室

教研室可以借课程改革与建设这个契机,利用“大教研”的理念,建立团队教研室…,组织教研室教师合作开展高职课程开发方面的教学研讨,鼓励教研室老师广泛涉猎各高职教学专家有关课程开发的论文,广泛借鉴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网站,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加深教研室教师在课程开发建设理念上的认识,探索高职课程开发先进理念的推广应用办法,提高教学改革实践的质量。

在国际贸易教研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相关课程已有省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课,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较多;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有关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可供教研室教师们参考。教研室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外贸类课程的教改科研,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并及时申报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

2教研室专业建设的工作思路

专业建设是教研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教研室在专业建设方面应当时刻结合人才的需求标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注重通过交流合作理顺专业发展思路,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实习实训的有效性。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具体来讲应当注意:

2.1基于工作领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

外贸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新的人才需求标准都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的参考因素。专业建设的科学性正是体现在基于行业变化的适时调整上。

教研室要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在锻炼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除此之外,还要邀请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与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座谈,了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最新需求标准,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分析外贸工作领域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功能结构,并结合实际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设置、学期安排、实训安排和考试安排,逐步形成基于工作领域、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当前人才需求新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2.2能力培养靠实训,实训环境可模拟,循序渐进引入真实实训环境

教研室要把“如何强化学生外贸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外贸工作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要借助于完善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建设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

教研室在提高实习实训质量上有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实习实训的环境建设,其次是实习实训的模式设计,最后是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其中,实习实训环境是关键,不同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的模式和人员安排各不一样。

高职教学提倡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这就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外贸企业合作难度比较大,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范例几乎没有,学生校外实训效果不稳定的情况还很普遍,教学改革因此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教研室可以通过在校内营造模拟外贸实习实训环境,聘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外贸业内人士担任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办法,缩小模拟实习实训与真实工作的差距。因此,教研室应当注重从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弥补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上的不足,大力吸纳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深入校企合作,循序渐进地引入真实实训环境,寻求在实训环境上的新突破,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层次。

3教研室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高校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偏重论文和科研成果,对教学上的“硬性”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软”,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强、教学弱的失衡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教研室应采用引导、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本着尊重和满足教师需求为导向,以争取最大的个体满意度为目标,强调把个人的综合表现与职称评聘挂钩,既促进教研科研,又能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质量。

3.1制定学期教学任务整体方案,实现教师相互配合。课程相互支撑

每一学期的课程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它与前后学期的课程是有联系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课程类别上,还是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上都是有衔接的。教研室要引导教师们处理好这个问题,在每学期开始,可就本学期的课程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归纳,然后制定一个教研室教师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整体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关联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上的互补操作办法等。

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课程中就有重合的内容,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不分主次地反复讲解课程中的相同内容,而导致课程侧重点不突出,就应当在学期之初组织相关任课教师集中研讨以明确课程的衔接关系和支撑关系,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感受到教学的严密性,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专业全程计划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3.2监管工作可以辅以教研,有始有终才能有成效

教研论文范文第3篇

在教研工作管理中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通过考核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开展评优活动,选出优秀教师作为学习典范,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让年轻教师或者经验不足的教师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在他们的引导和帮助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除此之外,可以让年轻教师或经验不足的教师听优秀教师讲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改进自己教学方法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二.完善小学教研工作管理制度

教研工作的执行必须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研工作顺利进行。所以,应该完善管理制度,详细规定教研活动的准确日期以及专题教研活动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教研活动并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为实现教研工作的目标,校领导应该主动参加这些教研活动,为教师做出示范,或者校领导也可以直接参与到教研专题活动中,自己展开专题活动,提高教师的参与度。严格按照教研管理制度对教师进行考核,对于不符合规范的教师要进行及时指正,提高教职工的综合水平。

三.加强教研的组织和管理

现阶段,小学教学质量不高、管理质量差是因为教研工作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加强教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实现教研工作的重要作用。加强教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明确并落实教研工作的责任,负责教研工作的人员要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明确自己的责任范围,认真记录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情况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在考核期开展相关专题教研讲座,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进行综合考核。(2)规范管理工作,教研工作日常管理必须进行严格的规范,及时做好经验交流工作,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规范教研工作流程,使每一位教职工都可以通过教研管理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3)展开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教研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通过集思广益、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才能得到解决,所以,要提高小学教研工作的质量,必须开展相关的课题讲座,使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实验中,在实验中探讨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科学性、有效性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因此,现阶段小学必须加强教研的组织和管理,从而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持。

四.结束语

教研论文范文第4篇

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以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工作室指导教师刘永东的“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嵌入到工作室开展的培训活动中,通过开展自主与合作、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等培训活动,对该模式进行应用与发展,构建出一种教师培训的基本模型,让参与培训的教师和工作室团队成员达成相互学习、交流和相互促进彼此专业持续发展的培训目的。

二、模式建构与实施案例

1.理论基础。

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成人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的学习特征。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马克姆•诺尔斯认为,成人学习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已有的生活经验、以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学习动机多样化。成人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性和独立性取代了对老师的依赖,成人在学习活动中更希望决定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由此,在成人培训中,不应把知识灌输给成年人,而应视其为学习伙伴,采用相互探讨、交流的培训方式。成人的经验,是学习的宝贵资源,不仅可供其个人在学习中充分利用,同时还可互相利用,取长补短,通过共同探索,能丰富集体的认识。另外,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和生活的需要,他们很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因此做好培训分析,了解成人学习的需要是开展培训的基础。而“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运作正好与成人学习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相吻合,它本是教研组教研运作的一种活动模式,是指三所学校联盟或者同一学校的三个年级集备组,按照固定的教研模式,以问题为起点,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和方案,协作组织有序的教研交流活动。由于该模式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又与马克姆•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相呼应,因此,工作室团队尝试利用该模式进行开展培训,并对模式进行完善和发展。

2.模式建构。

在模式建构之前,对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是需求分析与目标内容的确定。学员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培训的首要环节,是培训的基础。调查分析的内容包括:培训对象的起点水平、学习动机、工作中的需求等。由于培训的对象是成人,因此还要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与培训对象建立联系,对培训需求进行沟通,明确培训者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创设学习、交流、共享的环境。其次是实施过程与评价总结。根据既定培训计划实施,把培训实施流程设计为五个环节: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五个环节的实施顺序将结合具体培训内容的特点进行灵活的调整。并对过程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反馈学员的学习情况,了解培训的满意度以及对培训的改进建议。基于以上思考,结合笔者主持的教师工作室团队开展的“广东省2012年省级骨干教师的跟岗学习”培训活动,对“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进行应用与发展研究,在教师培训中通过构建可操作性强的操作流程,系统地、有效地设计培训过程与实施培训方案,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培训模式。

三、实施案例

1.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对象是广东省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时间长达20天。培训前,工作室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做了一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龄在十年以上的达100%;在教学业务上获省市级奖励的达88%;参加各类培训的频率较大,其中参加过国家级培训的占25%。由此可见,参加跟岗活动的学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显然,单一地请专家开设讲座或听课实践学习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次的培训活动计划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既要学员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促进理念的提升,也要懂得把新的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2.设计培训内容。

基于需求分析,设计培训内容为:借助专题讲座,开展课题研究理论和新教学理念的学习;运用“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和课例研发;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论文,促进自身的总结和提升。同时以这三个模块达到培训目标:以指导专家、导师和辅导团队为引领,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为载体,通过自主与合作、对话与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的实践过程,汇集群体智慧,形成教学相长、互促共赢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相互促进彼此的专业持续发展。

3.创建培训环境。

首先是创建交流平台、组建研修团队。为了更好地协调各方力量,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在培训开展之前工作室团队创建了教师工作室QQ群,组建了“三人行”研修团队、专家指导团队和辅导团队。其次,确定研修内容,开展自我研修。培训全过程需要受训教师先进性自我研修,学习和了解“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开展的教研交流活动,强调的是以问题为起点,共同制定活动内容和方案,开展协作组织有序的教研交流。为了让受训教师在培训中更好地形成互动,激发他们学习研讨的积极性。在培训开展前,工作室确定了课例研究的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性质》。最后是确定培训形式,拟定培训大纲。根据前期的预设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活动的形式,培训活动计划分为三个并行的模块。

4.开展实施过程。

培训一开始,进行开班仪式。内容包括:培训团队成员的相互介绍,工作室主持人介绍本次培训的整体计划和安排等,目的在于让受训教师明确培训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然后根据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把培训活动分为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总结反思三个并行模块。第一模块:理论学习为提高培训工作的自觉性,避免盲目性,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重新解读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提升学员理论学习的效益和实践效益,基于学员已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问题也已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工作室在开展本模块学习活动时,对培训实施流程进行了如下调整。例如:在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室组织“跟岗培训开题报告会”。会前,要求学员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查阅有关资料,联系已有的教学经验,撰写课题开题报告初稿,并通过三人行研修小组进行组内交流,修改形成课题开题报告修改稿。会中,先由学员向全体研修团队阐述各自的开题报告,然后由指导专家对学员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进行现场的专业点评,最后再由指导专家以《怎样进行科研材料的整理与撰写》为题进行专题讲座。通过现场点评和讲座的示范引领,会后学员们开展进一步的组间交流,研究反思,再次修改完善开题报告,形成最终的课题研究方案,为培训后的课题实践活动做好充分准备。第二模块:课例研发前期调查结果显示:参与本次培训的学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基于马克姆•诺尔斯提出的成人学习特征和“科组三人行”的活动模式,工作室在开展本课例研发的活动中时,对培训实施流程进行了如下调整。目的是希望学员和辅助团队成员能把彼此的教学经验作为学习的宝贵资源,在课例研发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交流、共享。本次研发的课例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性质》。为了让学员和辅导团队成员在课例研发过程中更好地形成互动,在培训开展前,以安排课例的自主研修。学员们自主本课题进行教材、课标的研读,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形成个人教学设计。在培训期间,先以三人行研修小组为单位,开展组内互评,完成个人设计的自我修改;借助组内协商,形成小组的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通过组间研讨,形成课例实施设计初稿,并尝试课堂实践。在进行课堂实践尝试的过程中,工作室邀请指导团队专家进行随堂听课,并在课后进行设计点评,并以《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概论》为题开设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专题讲座,加强理论指导。最后,研修团队对课例实施设计作进一步修稿,并通过撰写学习心得或反思论文进行自我的总结和提升。第三模块:自主体验本模块的学习活动是贯穿于整个培训活动中,通过自主研修、与他人的学习交流、撰写跟岗日志、学习心得、反思论文等活动,达到自我体验,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的目的。

5.培训评价。

培训的评价,主要是以完成培训任务的情况为依据,分为受训教师自评、小组互评、工作室评价三个方面。在跟岗培训结束后,工作室对本次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教师培训进行了简单的评估。主要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结果,需要改进的地方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非常满意,认为符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基于“科组三人行”教研模式的培训基本模型独特新颖,通过观摩、学习、实践该模式下的备课、授课、评课,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四、培训的改进建议

1.完善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学习可以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更便于培训后的继续学习。在网络学习平台中除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以外,还应该有专家在线辅导,以便及时解答教师在时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在网络平台中进行研讨,将他们的实时工作实践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

2.完善多元化评价方式。

教研论文范文第5篇

陈素清 四川省资阳中学

陈 斓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

叶 练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黄 雷 江苏省沛县初级中学

戴申卫 江苏省徐州市中小学教研室

张舜英 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学校

王秀菊 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学校

覃纯乐 广东省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

任荣华 四川省屏山县新市中学

张正春 浙江省平湖当湖高级中学

刘 红 浙江省平湖乍浦高级中学

李东昕 浙江省平湖中学

袁丽娟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一等奖

谢海东 四川省江油中学

王幼俊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地理教学过程分析实验室

卫 枫 新疆吉木萨尔县第一中学

陈爱华 福建省厦门市科技中学

钟佐沉 重庆市荣昌中学

李咏谱 重庆市云阳县高级中学

郑新川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81中学

陈素清 四川省资阳中学

刘 强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

王 红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卢 静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

张子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艺术高中

黎亚平 湖南省石门县第二中学

卢光生 广东省高州市第一中学

张晓娟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

赵 燕 重庆市江津二中

唐新月 江苏省兴化中学

张洪杰 江苏省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杨 蔚 浙江省嘉兴一中实验学校

唐新月 江苏省兴化中学

袁 驰 重庆市綦江南州中学

马莉军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一中学

柳铮铮 福建省福州一中

冯广飞 重庆市渝中区求精中学

冯建美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

何水春 广东省仁化中学

刘锦金 浙江省长兴县金陵高级中学

香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陈敬东 广西桂林市二塘初级中学

李振国 河北省大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朱建忠 江苏省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

朱赣鹰 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

付景保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工程学院

张香梅 上海市青浦区白鹤中学

张 文 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许 芬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魏伟孔 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

菅延彬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九中学

姚 彬 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

肖 凌 贵州省遵义市第四中学

刘继璞 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

刘建平 上海市延河中学

郑 重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宝丰中学

陈三建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宝丰中学

陈岳芳 浙江省上虞市崧厦中学

赵连明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

张玲娟 江苏省溧阳中学

杨少安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高中

陆志明 广东清远市清城中学

胡江林 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

曹新强 浙江省海宁市紫微高级中学

白红敏 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中学

田必胜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加双语学校

张 惠 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

黄本涛 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

柴高荣 甘肃省静宁县古城中学

董玉芝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师范学

院学科教育教研部

韩 晶 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

包迎霞 广东珠海市紫荆中学

唐 萍 重庆市荣昌中学

舒 琼 四川省宜宾县横江片区研训组

杨儒龙 四川省高县落润乡中学校

黄 源 四川省高县大窝镇初级中学

程明松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来复中学

王甜禹 四川省江安三中

余晓琴 四川省宜宾市二中

房彦龙 浙江省平湖当湖高级中学

姜 涛 浙江省平湖新华爱心高级中学

汤 健 浙江省平湖乍浦高级中学

刘军芳 浙江省平湖乍浦高级中学

周爱民 浙江省平湖中学

金桂鑫 浙江省平湖中学

裘丽红 浙江省平湖乍浦高级中学

李东昕 浙江省平湖中学

朱学尧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武玉国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中学

王 飞 陕西省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

杨刚玲 河南省郑州中学

潘玲凤 浙江省丽水中学

叶细柳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陈益青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李红秀 北京市丰台区大成学校本部

黄 宏 重庆市綦江区南州中学

赵金凤 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

刘玉玲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十四中学

陈益青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宁惠兰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贾学铭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

姜永华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邹绮峰 浙江省平湖中学

杜 谷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中学

李 晶 新山子一中

罗敬生 广东省罗定实验中学

李丽萍 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

刘泽煴 广东省广雅中学

王 冬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路建坤 云南省沾益县盘江镇第一中学

陈科屹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李启云 广东省茂名市第一中学

潘汉民 陕西省西安市车辆中学

雷超强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

王 旭 浙江省慈溪市浒山中学

常 莉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二等奖

聂绍梅 重庆市永川区萱花中学

金 梅 湖北省荆州中学

童 斌 湖北省恩施市第三高级中学

张向前 山东省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教研论文范文第6篇

一.坚持理论学习,认真撰写论文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语文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几年来,语文教研组每年都有论文获奖。每年都有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其中,赵立新老师的论文曾获市论文评比三等奖,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发表。闫秀芹老师的论文“导言设计刍议”获区成教系统一等奖,且在北京成人教育刊物上发表。在成教系统教学经验交流会上,闫老师的文章“让学生在语文课上体验成功”在大会上进行交流。

二.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我组老师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不光是校内、区内的教研活动.每年还有3-4次参加市语文研讨论及教材,教法辅导.还曾几次到怀柔、密云等兄弟校参加教学研究活动。

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做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单元说课。也就是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成教系统组织的公开课,观摩课每年都有语文老师参加,且赵立新。闫秀芹二位教师的公开课得到高度评价。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针对我校学生语文基础差,对学习语文缺乏自信的特点,我们尝试用“导言设计”,“自制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思维。

教研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实践

通过校本培训与教育科研的整合,达成教研、培训操作上的一体化,即研训一体化,对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对增强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对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对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都将具有重大的意义。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为什么要整合?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具体怎样整合?本文谈一谈我校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的思考与实践。

一、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1.首先,实现校本研训结合是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改工作,必须要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结合,把教师在课改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教研、培训的课题,通过教师集体的智慧,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理论的支撑点,做到培训专题化,教研课题化,把教研、培训融为一体,通过研训而获得的知识、技能,再回到课堂得以验证,通过教育教学总结和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使教师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时效,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

2.其次,实现校本研训结合是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将使学校具备研究、培训的职能和能力,有利于形成自我培训、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通过校本教研与培训使教师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质,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学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从而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3.再次,实现校本研训结合是落实减负,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教研、培训、存在着两张皮:教研就是指导上课,撰写论文,培训就是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二者之间条线分明,互不相通,各自工作。搞得学校许多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感到应接不暇,一会儿校本教研,一会儿校本培训,一会儿校本课程,不知该抓哪一头,顾哪一头。实际上,这些工作完全可以整合,如下图所示:

校本教研: 教育教学问题 研究 教学实践

校本培训: 教育教学问题 培训 教学实践

可见,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出发点相同,都基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目的和归宿相同,都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不应各自为政,完全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整合,研训一体化。这样就会形成研训结合,以研代训,以训促研的研训一体化的新格局,从而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1.集体备课说课研训一体,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集体备课说课研训一体主要以说课活动为载体的研训一体活动,它主要是主备课教师的“说”课活动。说课是为上课服务的,从教学的全过程来看,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展示和提高教师素质的活动和课堂教学全过程的预演活动。集体备课说课活动中主备课人要把本节课自己的上课思路,自己的教学设计依据向备课组成员作说明和展示,是对备课组成员一个“说课”、上课的培训过程,在此过程后,其他教师发表个人的看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完善上课的方案,这又是一个研讨的过程。最后,形成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和方案。这样,每一节课设计都集备课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当然,这个教学方案还需在课堂上加以印证。这样,亦训亦研,研训结合,确保了备课组成员每节课都有教高的实效,也促使备课组每位教师教学理论与实践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2.教学反思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了教师反思的能力和施教的能力。为了使每位教师都及时自觉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能成长为有思想的研究者和施教者,学校建立了反思制度,要求教师每节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两到三篇教学反思,编辑成册,校内交流。每学年春学期教研组范围内开展一次教学反思交流活动,秋学期开展一次学校教学反思大赛。承担教学反思交流和比赛的教师对于其他教师而言,是教学反思的培训者,其他教师则是被培训者,而教研组长、评委的及时点评又是一个研讨的过程,就这样,研训赛一体。现在,反思教育教学已成为我校广大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在不断反思和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3.教育教学论文交流展评研训一体化,使教师教育智慧和灵感得到升华。为了进一步鼓励教师撰写论文,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学校提倡教师撰写一些有理有据,有针对性、实效性,能让广大教师从中受到启迪的好论文,学校每学期开展两个层次的教研论文交流展评活动。每个教研组先在组内展示交流本教研组每位教师的论文,组内教师品评,提出修改的合理化建议,然后,每组推选一位选手参加学校论文大赛。这样,论文交流展评者和参赛者是培训者,是一次培训活动,而评委和同组教师的及时点评则是研讨活动,就这样,研训赛一体。论文交流展评活动, 促进了教师间的论文交流,也让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智慧和灵感在交流和碰撞中得到升华。

4.教育沙龙,参与式专题研讨的研训一体化,提高了研训实效。以往,教导处和政教处的培训和研讨一直是领导讲,或学习文章,其他教师被动听,教研和培训时效普遍不强, 针对产生的这种状况,两处业务培训和教研组教研活动采取参与式研训,每次“研讨”之前均提出一定的议题,小组成员都进行事先调查研究和充分准备,然后在平等的氛围中,人人参与,研讨、学习、交流。例如“如何有效的落实三维目标?”、“如何实施对后进生的有效教学”等议题的研讨,这样,研中有训,训中有研。通过教育沙龙参与式研讨活动,满足了教师的个体需要,解决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所需技能的获得,提高了培训的实效。

5.“青蓝”工程帮扶结队研训一体化,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中青年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青蓝工程”帮扶结队是学校培养中、青年教师的一项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省市县级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为充分发挥他们的德育智慧,尽量盘活学校内部资源,开展 “青蓝”工程帮扶结对活动,即每个骨干教师要带好一名青年教师,三年内要使所带教师获得县级以上的课改优质课奖项,班主任工作全校处于年级前例。每月师者对学者进行一次业务指导培训。上一次示范课(或班会),指导一节师徒合作研究课,教学相长,研训一体,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6.“五课一条龙”活动的研训一体化,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研论文范文第8篇

一、  坚持理论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本组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市、区培训,继续学习新课标教学理念,进一步转变观念,以新观点、新理念指导教学。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以自学为主,不断地搜集新信息,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根据阶段性的教育教学有针对性地教学理论知识,了解教研改信息,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一学期来,数学教研组不断地总结经验,坚持人人写教学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并收入汇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学习,教研活动就会成本“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认真学习了“教学论新编”,“成功教育理论”。“数学教学论”等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改信息,善学才能善研,善研才能善教,已成为全组教师的共识,不光如此,我们还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论文。其中,谭晓春、庄晓燕老师的论文获市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白奕波老师的论文获市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潘宇、王斌老师获区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顾海燕老师的论文获区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二、  积极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 

老师们积极参加市、区、校各级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  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教师们积极开设公开课,如校级的每人开了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全学期共开公开课6节。为了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老师们认真地参加听课,并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老师们的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到培优补差。搞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学,在校内举行高一、高二年级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 

三、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