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挫折教育论文

挫折教育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挫折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基础”课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杀、他杀、虐待动物等新闻却不绝于耳,他们对生命的轻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除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社会因素等原因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它的特殊性决定了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生命关怀为核心,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生命教育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和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在现阶段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高度工具理性化弱化了生命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杨书子院士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德育论文,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生命教育在这种理性化的教育中越来越边缘化。

第二,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学生的功利取向越来越明显。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文化多元化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引起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们价值观念的重大改变,可能出现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追名逐利,存在着狭隘的个人主义倾向。对他人的生命以及生存状态表现出淡漠。这种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使大学生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价值观的引导,引导其理性地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第三、目前高校生命教育中重理论灌输轻实践体验的倾向制约了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了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纠正了一些偏差行为,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若能在大学生群体中正确开展生命教育,开设专门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热爱生活,培养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结合“基础”课的教学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基础”课是“05方案”中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在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应有之义。结合对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群体生命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关怀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忧患意识教育和生命能力教育。

第一、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认知关怀教育。

认知关怀教育主要是增强个体对自我生命的认识、肯定、接纳和珍爱,是对他人生命乃至整个生命世界的同情、关怀与爱护。包括了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等。使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情怀,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还关心整个自然界所有的生命。

第二、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生命价值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命科学、医学相关知识的讲授,使大学生形成全面的生命认知,明确“生”的可贵和“死”的不可避免,着力解决人“为什么而活”、“怎样活着”、“生命存在的价值”等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从大学生自杀以及违法犯罪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第三、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忧患意识教育。

人的发展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追求。生命的无限性在于在有限的时长中发掘自身最大的潜能德育论文,这也就是生命发展教育的核心。我们应当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让学生在不断的鼓励中激发其自身潜能.从而提高对自身的价值肯定,充分展示个性,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要让学生懂得拓展生命的宽度,突破自我,追求人生的境界。

第四、在“基础“课教学中加强生命能力教育。

生命能力是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包括了生命能力、动手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命能力教育目的让其领略到“活着真好”,争取“活出点意义来”。如抗挫折能力,要让学生知道挫折只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要过程。需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去乐观面对,应增强自身的挫折容忍程度以及心理调适能力。正确地面对挫折并承受挫折之痛,会让学生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欣赏生命的亮色,提升生命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生命教育题材

课题组老师结合多年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了适合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题材,并对教学环节进行了相应设计。众所周知“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其中,人生观教育是整个课程教学的重点,所以在基础课中开展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学时最终的落脚点为人生观问题,从人生观问题扩展开来可以对学生实施相应的生命教育。(如图所示)

1、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生命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它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所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极其重要。世界观教育属于哲学的范畴,但对于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哲学”课程,所以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教育,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以及万物运动的无止境性等等,动员学生爱护我们的地球,珍惜身边所有的生命现象,增强大学生的生命认知和生命情感。落实在“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国的灿烂文化和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并将这种爱扩展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及人民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同时生命教育的实践性很强,我们可以结合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来进行德育论文,如探访养老院、孤儿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等,以培养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以感恩之心来善待生命。

2、引导学生用高尚的道德观善待生命

诗人但丁曾说过:“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说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基础”课的教学不能只是将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通过教师的讲授传达给学生,而是通过道德教育使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才是关键。教学中可以选取“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展开课堂讨论,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道德习惯,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典型视频,并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来展开课堂教学,可以选取近期网络上出现的颇具争议的“变态女大学毕业生屠杀小兔子”的视频,女大学生对动物生命的漠视必会激起学生的愤慨和心灵的触动。

3、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构筑和谐社会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与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背离。“基础”课对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仅是对法的一般原理和法律基本知识的一般解说。但教师不应囿于此限,照本宣科,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切实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素养。教学中不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揭示法律规范中所蕴涵的权利基础,消除法律规范是关于义务或以义务为本位的规范的误解,避免权利和义务的错位,树立权利观念。要尽可能把行为模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运用法律知识和理论剖析“为什么”,使大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能深刻理解国家的、社会的、个人的法定的、应有的权利义务德育论文,并由此正确地把握它们在法律上的关系,使“感觉”深化为“理解”,进而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实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4、引导学生用崇高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这里所讲的崇高的人生观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一个树立崇高人生观的人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始终对祖国和人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相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下,人们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追名逐利,变得失去了理性,疏远了纯真的情感,灵魂变得愈发孤独。在这种形势下,作为“基础”课的老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向学生澄清那些庸俗人生价值观的种种危害,动员他们树立崇高科学的人生观;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无论地位如何,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他尽心尽力去为他人、为社会服务,那么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最终达到学生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清,刘红斌.大学生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提高[M], 上海高教研究,1998,(专辑):101 ―103.

[3]刘济,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 江西教育科研,2002,(12):33.

[4]张国民,廉利.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浅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5]杨芷英.生命的追问大学生生命教育管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6]肖杏烟.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高教探索》.2009,(5)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我校自2005年以来持续探索“且学且行且思”教学研训一体化模式,着力构建“教学即研究”的校本研训文化,在提高校本研训的实效性,特别是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1.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心理教育实施水平

一是通过“四个结合”:即外出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研究相结合,专题培训与讨论探究相结合,实际案例探究与写学习心得相结合的方式,从政治及教学理论、师德修养、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研究、信息技术、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方面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二是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积极参加自考、函授等形式的专业研修或上级组织的系统化培训『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三是开展了以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与政策法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组织与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经验交流与案例教学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全员培训,开设了班主任工作专题论坛,就如何进行学生评价、班级文化建设、有效指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德育时效性等系列问题进行专题交流研讨,引导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和育人水平。

2.以活动为载体,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

一是深入开展“爱与责任”、“用心去做”、“真情塑造未来”、“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等主题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二是加强《泊中教师应有的十种正确的心态和观念》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我与学校、同事共发展”金点子征集、“寻找微幸福”征文比赛、“今天怎样当教师”论坛、“我的成功之路”演讲、“工作主动——人生成功的阶梯”和“教师心理健康调适”主题片观看等活动,引导全体教师“以进取心对待事业、以责任心对待工作、以热爱心对待集体、以淡泊心对待名利、以平常心对待得失、以律己心对待自我、以宽容心对待同志、以自信心对待困难、以欣赏心对待他人、以和睦心对待家庭”:正确处理好“十种关系”:即责任与权利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服从与建言的关系;请示与汇报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与对下级负责的关系:会上与会下、当面与背后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贯彻上级精神与创造性工作的关系;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三是认真落实《泊中党员干部“三到、三联”制度》,“三到”即:到课堂中去,研究教与学,争做教学工作行家里手;到教师和家长中去,倾听群众呼声,争做和谐发展促进派;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需求,争做学生良师益友和人生导师。“三联”即:每人联系一个学科(或级部);每人联系1至2个薄弱班级;每人联系3至5名学生及其家长。深入到师生中解决焦点和难点问题,力求“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到位、指导到位、落实到位。

3.加强教学研究,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

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校本教研思路,引导教师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开展以经验交流、论文撰写、案例征集为主要形式的课题研究。近年来,我校有40多篇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在报刊上发表或在上级组织的论文评选中获奖;14名教师在省教科所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评选中获奖:1名教师成功举行了青岛市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初步开发出了《好家长成就好孩子》、《家教指南》、《忠篇》、《孝篇》、《拨动心灵的琴弦》、《国旗下演讲》等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开课、上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我校和学生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并使用好校本教材《成功的秘诀》,先后进行了“学会合理消费,抵抗不良诱惑”、“好人缘”、“学会学习”、“美好生活,从心开始”、“父母为什么不理解我”、“正确面对人生挫折”、“告别坏脾气”、“考试心理与应试技巧辅导”、“老师,我想对您说”等主题教育活动,教给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简单的心理保健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调节,明辨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二是专设心理健康教育文化长廊,安排了诸如“让自己的思维活起来”、“学习中的自我调控”、“网上的世界真精彩”、“我负责”等主题的教育内容,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充分发挥黑板报、楼道文化牌、宣传栏、校刊《海之韵》、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的作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接受、关心、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四是设立心理辅导室,设置“悄悄话信箱”,鼓励学生把自己生活的苦恼、学习的烦躁、成长的困惑等问题写在纸上投入信箱中,由心理辅导老师定时开箱,通过书信、电话及面谈等形式,帮助学生自我探索,排忧解难。

2.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渗透

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质、掌握方法主要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我校将“教学中是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堂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努力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心理教育:(1)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2)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3)以激励为原则,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心理暗示。(4)以方法为重点,使学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5)以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3.积极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认真落实市局《关于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指导意见》和学校出台的《泊中教师维护学生心理权益公约》,编印了《泊中全员育人导师制+学习共同体工作手册》,积极推行“尖子生导师制”、“边缘生承包制”、“质量会诊制”和“周记对话”,从导师职责、学生分析与指导评价、过程记录与反思总结等方面入手,重点做好家庭贫困、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群体的导育工作,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正确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建构起实效性较强的常态工作操作平台。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 从精神层面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如前所述,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交响曲。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径。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各种挫折,把人生和学习的坎坷当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作音乐的高低音调,当作音乐那快慢、张弛有度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同时,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所面临的重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灵感到疲惫那就在所难免了。而音乐正是缓解人紧张情绪,是疏导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音乐这两方面的作用,并抓住这一特点,从人格精神的高度对学生进音乐教育,将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如可以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但是也是命运坎坷,但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他毅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挫折。而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即让人的心灵感动,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然后杂志音乐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转

贴于二、从音乐与表演的关系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是拿来欣赏的。音乐是听觉的享受,是感觉的升华。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音乐行为。音乐,不仅仅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音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任何音乐,都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源泉的,没有生活资料,也就没有音乐内涵。因此,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还需要对音乐背后的生活内涵进行挖掘和阐释。高中音乐教育也应该从欣赏着手,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还原生活的原貌,即将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过音乐与表演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好的深入音乐,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还是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到的音乐内涵和精神,进行相应的表演。以《命运交响曲》为音乐背景,学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将乐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为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融入音乐节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从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音乐与影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更好的将音乐的抽象性具体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播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把音乐的抽象性和具体性进行结合,是教师阐述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的有效策略。如在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音乐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影视作为教学辅助资料,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中的音乐,结合影视画面,来感受音乐的本质。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以把《黄土地》等影视片断作为材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质,抓住音乐的本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能让画面取代了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总之,高中音乐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也是培育学生多方面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将音乐的教育功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也不要忽略了音乐行为。音乐,不仅仅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音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任何音乐,都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源泉的,没有生活资料,也就没有音乐内涵。因此,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还需要对音乐背后的生活内涵进行挖掘和阐释。高中音乐教育也应该从欣赏着手,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还原生活的原貌,即将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过音乐与表演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好的深入音乐,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还是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到的音乐内涵和精神,进行相应的表演。以《命运交响曲》为音乐背景,学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将乐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为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融入音乐节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从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音乐与影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更好的将音乐的抽象性具体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播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把音乐的抽象性和具体性进行结合,是教师阐述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的有效策略。如在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音乐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影视作为教学辅助资料,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中的音乐,结合影视画面,来感受音乐的本质。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以把《黄土地》等影视片断作为材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质,抓住音乐的本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能让画面取代了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音乐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也是培育学生多方面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将音乐的教育功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2005年,某市曾经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对20所中学的740名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是教师心理疾病检出率为40.8%。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概率。其中有34%有躯体化表现,如,身体不适,心血管、胃肠道、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的不适,头痛、背痛等。30%左右的教师有强迫症状与焦虑症状,27%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现在很多教师,存在有疲劳、头疼头晕、烦躁、焦虑、易怒、紧张、过敏、抑郁、多疑、抱怨、自卑、严重失眠、神经衰弱等身体病症。有部分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缺乏工作动力。

二、教师产生心理问题与压力的主要原因

1 新时代教师权威性的丧失,增加了教师自身成长的压力。

2 教育体制的改革,考验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3 大部分教师缺少应对心理压力的技巧。

在谈调整心理压力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正常人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具体表现。

三、正常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1 有安全感,自我身体和情绪处于良好、温和、平稳的状态。

2 人际关系和谐,与人交往时表现豁达、坦诚。

3 能够以社会认可的形式对外部环境进行适应。

综合起来看,心理健康的教师一般都具有以下12个方面品质:

1 对现实具有敏锐的、实事求是的洞察力,并能够与环境融洽相处。

适应环境,能够很快融入环境,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最基本的要求,你必须有迅速融入群体的能力,否则你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连切入点都把握不好,更不用说和他们交流和建立师生关系了。

2 有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客观世界的能力。

教师比其他任何职业更需要公正和公平,所以如果想成为一名心态健康、乐观的老师,就必须保证自己对人、对事、特别是对学生的公正和公平。

3 行为坦率,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一般情况下遵从习俗,但决不因习俗惯例放弃原则。

4 以实际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做事,特别是面对学生,一定要对事不对人。)

5 尊重真理,有自己的主见,不受文化和环境的束缚。

6 拥有超然独立的特性,能承受欢乐和忧伤的考验,保持心境的平和,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人的尊严。

7 更多的难以名状的体验和对美好事物的热情欣赏。甚至对最平常的事物也能朝夕相处,经常保持兴趣。(保持童心。)

8 热爱生活,热爱他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积极投身于社会的进步事业。

9 容易和别人接近,与人相处融洽,以助人为天职,与人仁慈,有耐心,特别是对儿童和孩子。(以信取威,不要以威取信。)

10 有民主的性格,尊重和维护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个性和不同意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11 富有创造性,常在某一方面显示出创造力。

12 有强烈的道德感,关心别人的权利,对人诚实、公正、仁爱,具有富于哲理和善意的幽默感。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包括:

1 积极的工作态度。(爱业、乐业、敬业、精业。)

2 广博的学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3 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

4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5 良好的、清晰准确的表达能力。

6 良好的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7 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

8 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无论是优秀生还是有问题的学生。(什么是学问,就是学和问的过程,孩子的幼稚和天真是他们的本性,孩子的纯真是最需要我们尊重的地方,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留有余地,这其实是给你和孩子同时留了退路。)

四、心理压力的来源

国外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专门研究,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

1 主要来自生活中的九大变化。(1978年)

A 更换学校就任新职。 B 恋爱或失恋,结婚或离婚。C 身体不适或生病。D 怀孕生子,初做父母。E 更换工作或失业。F 进入青春期。C 进入更年期。H 亲友死亡。I 步入老年。

2 来自六个方面。

A 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B 身体病痛或不舒服。C 抑郁或焦虑。D 遭受挫折。E 矛盾冲突。F A类人格。(1983年)

3 除了生活重大变化外,还应包括家庭、工作与环境状况之间的关系。能够造成心理压力的情境,除了挫折与冲突外,还包括被剥夺感、拥挤和压迫感。(1984年)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把心理压力大致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来源。

外部压力: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突然变化;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各种意外打击与挫折等。

内部压力:过高的自我期望值,过强的心理冲突和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倾向。因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不一致产生的心理失衡。因人格缺陷或自我调节能力差导致的焦虑、抑郁和狂躁倾向。

五、教师心理压力主要来源

1 教师的社会角色和职业特征的特殊性: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2 教师的社会角色: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人;学生的知心朋友;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3 教师的职业特点:

A 复杂性。

a 知识传递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

b 教师的劳动成果是无形的产品,对整个劳动过程的检测和评价难以达到准确无误。

c 教师劳动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表现,也取决于学生的态度和行为。

B 针对性。

a 教育对象具有普遍的个别差异,教师必须全面考虑这些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b 学生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工作的方式方法要能够很好的适应学生的变化。

c 由时代的变化,传统教育规律和教学方式正在接受挑战,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规律,有创造性地工作。

C 示范性。

4 教师职业角色的认知和角色期待。

不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过高的角色期待是导致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一大重要因素。特别是年轻教师,这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A 职业适应性差。

B 职工作态度的偏差。

C 自制力差。

D 人际关系紧张。

E 人格缺陷。

六、现在很多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压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表现

1 工作上的倦怠感(职业倦怠)。

2 教学效果下降。

3 生活质量下降(主要是精神层面上的生活乐趣缺失)。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从语文课程的言语性质出发,结合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特殊性,构建了以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板块课程内容,以及以听说内容、阅读内容、写作内容为主要内容的能力板块课程内容。文章力图通过对两大板块内容的构建,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它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第一线岗位需要的,掌握高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1]高职学生的基础课程包括文化课、专业课基础,也包括培养人格、道德水平等人文素质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前提,只有基础扎实,专业学习才有保证,才能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应对社会岗位需求,因此我们应当注重这些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而言,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都处于自主状态,灵活性很大,造成某些院校的语文课程内容随意性、任意性问题严重。不分青红皂白,不论东西南北,什么都往课程内容里塞的现象十分普遍;只开展阅读教学或只开展写作教学,课程内容片面的现象十分普遍;课程内容照缺乏创新性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从言语性出发科学构建《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 

一、言语性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言语”是现代语言学、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课程性质大讨论中被引入语文教学领域。李海林在其《言语教学论》中提出,语文教学论要由以“语言”为主体的本体论转变为以“言语”为主体的本体论,这是语文课程言语本质观的前奏。在可见文献中,最早提出言语性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是福建师范大学的潘新和,他认为语文教学课程的关键词已不是语言、语文知识、语文素养等,而是一批新生的术语概念,如言语生命、言语潜能、言语动机等。“言语”是语文课程的内容构成,也是语文课程的目的指向。[2]重庆师范大学的薛晓螺在论述语文课程目标时,全文也明确地使用了“言语”概念。[3]还有研究者直接提出“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和“语文是以言语形式为教学的本体”等观点。[4]从上述对语文课程本质的诸多观点来看,语文课程早已迎来了其言语性的时代。 

那么《大学语文》应当构建哪些以言语性为核心的课程内容呢?叶圣陶认为:“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书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减损。”[5]这段话中的“语”和“文”,都指的是“言语”。王荣生教授则提出语文课程内容:一是构素养确切所指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定篇)及其对它们的阐释,二是包括达到语文课标所规划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目标而必需教与学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的“语文知识”。[6]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当包括精神与能力两大方面。从精神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及社会意识的培养;而从能力方面来看,高职开设的《大学语文》则应当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重,不可偏废。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 

(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精神板块的构建应该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和社会意识的培养,发挥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功能。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除了关注大学生“专业成才”外,更关注其“精神成人”。一方面,课程内容在选择上首先要注意入选的言语作品应该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的个性、修养、情感、信仰等皆含其中,内容本身蕴含着德、智、美“三育”,而学生在“雕琢”言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作者的影响和熏陶,触动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因此只要通过言意的转换,就能让学生增知、获能、染情、悟理,达到“人文关怀”“言语立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品性和人文精神在“悄无声息”的美文学习之中,在美的熏陶、美的感染中潜移默化,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可以将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融入《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内容的选择不必细致,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泥于虚伪形式的俗套,这样反能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让学生自主地借助言语作品来品味、咀嚼社会。这样的品味与咀嚼,帮助学生铸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增强抗挫折能力、恢复自信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责任心。高职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良好社会适应力的人才,他们不仅应该是谦谦君子,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意志,而且他们的思想情感能依靠他们富有感染力、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影响周围的人,使自己的事业和愿望更加顺利地取得进展和实现。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具备社会适应能力,语文课程不能帮助他们很好地融入社会,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是失败的教育。 

(二)《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能力板块的构建 

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应该是一个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四者不可偏废。李维鼎教授就认为听读说写之间有三个维度的交叉,这四种能力尽管都各有特点,但它们是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因此只有通过四种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准确地把握各自的特性,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 

1.听说内容 

听说能力从其构成来看,有两方面的内容。听的能力,主要包括从对方的话语中捕捉自己所需信息的能力,感知情感态度的能力,听出言外之意的能力,评判话语的能力,根据对方的话语了解事物、事理的能力,等等。说的能力,主要包括选用恰当的口语交际样式的能力,运用语篇来完成言语行为的能力,针对语境得体地表情达意的能力,把事物、事理转化成口语的能力,等等。 

以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学生喜欢的、积极向上的内容都可以选入,包括单人的内心独白、两人的谈话、接打电话、指路问路、听说新闻、听说故事、听报告、听演讲、参与讨论、争论、辩论、模拟职场等多方面内容。说话水平来自积累,口语表达能力来自实训,因此在听说能力的课程内容中必定要包含训练,可以是一人说一人听,一人说多人听,两人互说,多人交谈,等等。高职《大学语文》的听说内容的选择还应当与校内的社团活动相结合,选择与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相贴近的听说内容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语文课程的兴趣。 

2.阅读内容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针对特定的目的从繁复的材料中准确、快速地筛选所需信息的能力,判断文句是否准确、严密的能力,把书面信息转化成对实体事物进行具体操作等的能力,进而获取和提高自身感悟能力和理解、判断、归纳、演绎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既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训练、古今文章的阅读训练、文化科学著作的阅读训练,又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目标的确定、古今文章思想的理解把握、文学作品鉴赏品评、文化科学著作的认知研究,还包括对不同类型文章的不同阅读技巧、字词句辨析、品味,篇章的感悟把握、比较鉴别、评论鉴赏,等等。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来选择有针对性的言语作品。随着时代的快节奏发展,《大学语文》还应当包括读屏、计算机阅读能力及从中搜集、筛选、处理所需信息等课程内容。 

3.写作内容 

写作能力主要包括正确选择交际性文种的能力,准确、严密、简括地表达意思的能力,将多种表达形式进行组合能力,把实体事物、抽象事理、操作方法、工艺流程等转化为文字的能力。 

以提高高职学生写作能力为目的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该尽量选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就业、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内容,应主要侧重于科技论文、调查报告和公文写作这些应用文体上。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写作内容的设置应该注意两个方面,首先,写作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课程内容不能支离破碎,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凭兴趣进行教学,而应从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以及毕业、工作等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角度考虑,设置出适应于《大学语文》课程需要的、自成体系的、能相对全面的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内容。其次,写作内容一定要有实用性。应用文体的写作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不论写何种应用文体,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应用写作的文种要选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经常用的、必须会的文种作为教学内容,切不可让学生接受全部文种,为完成应用写作的学习任务而写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大学论坛,2003,(5). 

[2]潘新和.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3]薛晓螺.语文课程目标概论[j].当代教育科学,2006,(12). 

[4]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世纪之交话语文之三[j].湖南教育,1999,(9).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 历史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115-03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界已经开始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高职院校由于重技能轻人文的意识存在,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令人担忧。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课程,理应担当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因此,如何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一、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高职生的人文素质状况并不乐观。一直以来,社会对高职生的评价往往是有技能但人文素质有待提高。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技能,人文知识欠缺。在高职院校的就读过程中,高职学生往往偏重于技能课的学习,因为技能课产生的效果是直接快捷、立竿见影的,而对于人文学科的学习,在许多高职生看来效果不明显,甚至认为学了没有意义。一些高职学生秉持“实用主义”的观点,更乐于努力学习技能课,考取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长此以往,他们的人文知识方面是有欠缺的。

(二)重功利,人文精神淡薄。在一部分高职生看来,在高职院校学习主要就是学技能,技能好就可以在毕业后找到好工作。他们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的处理、工作问题的处理,如与同事间的关系与协作等问题的处理,往往需要有人文精神的底蕴。因此,高职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往往存在职业道德修养不足,社会责任感差,缺乏敬业精神、协作精神及诚信意识等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这说明纯技能型人才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高职学生需要改变旧有的观念,高职院校也应大力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既有技能又有文化、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历史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通过传授、培养及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及其自身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优秀的品质和修养。其内涵要义就是提升人的精神、健全人的素质、优化人的品质、强化人的能力。人文素质教育不是针对学生的某种特定职业所进行的能力教育,它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可以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导向。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时代赋予历史教育以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成为历史教育最本质的功能。高职历史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帮助高职学生确立以人为本、善待他人、和谐社会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人文主义价值观是以尊重人性为背景的,作为人文课程的历史,在帮助学生树立人文主义价值观方面无疑起到重要作用。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在这里,历史学科被放在了诸多科目中的第一位,说明了学史的重要性。学习历史,不仅是学习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还要弄清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从重大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思考和寻找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途径。正如英国哲学家柯林武德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我们学习历史,更多的是强调思考的过程。例如,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的“以天下为己任”,道家思想的“清静无为”,在一定程度上凝练出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对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因此,学习历史,不仅使个人思维能力的上升,还能通过“学史”和“悟史”,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从而形成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和谐的人生态度。

(二)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个体的任何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也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生动的事件和人物,如开创七下西洋壮举的郑和、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中决绝赴死的谭嗣同、巴黎和会上据理力争维护国家的顾维均、八年抗战中为维护国家尊严和的等,这些历代英雄人物的个人经历,无不向学生传递着正能量,激发着每一位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历史的风云虽然已烟消云散,但贯穿着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精神始终存在,那就是民族精神。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继承传统,才能更好地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励他们发奋图强,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三)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勇于竞争、善于合作、敢于应对挫折的意识,从而形成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给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面临的挑战形势将更加严峻,这种形势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能够“适应未来的教育”,适应明天的世界及要求,“未来的教育”应教会学生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面对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因此,高职生想要适应新世纪的新挑战,就必须培养良性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勇于应对挫折,从而形成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纵横古今,历史上不乏勇于应对挫折,自尊、自立、自强的事例。如被尊为“史圣”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腐刑后,并没有自甘堕落、意志消沉,仍然坚持完成了旷世巨著――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又如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自身残缺的情况下,自强不息,在导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门外语,并写下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十几部巨著,同时致力于慈善事业,不仅拯救了自己的人生,也用她的光芒照亮了千万残疾人的生活道路。她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在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三、高职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创设和谐课堂,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由于一部分高职学生具有重技能课、轻人文课的偏见,在历史课堂上出现有玩手机、听歌曲、睡觉、看小说等现象。这些情况归因起来无外乎三个问题:课堂纪律、学习兴趣和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良好途径。情感是教学的催化剂,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能够从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思想的交流、灵感的迸发、学生个性的张扬,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有益处的。

(二)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提高高职生学史的兴趣,在课堂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及社会对高职学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课程的教学不应只是传授历史知识,还应包括素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积淀,其终极目标就是帮助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做好自我,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建立健康和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为高职学生走向社会、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对初高中已学习过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高职生进行历史教学时,就要避免“炒旧饭”式的教学内容,应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以专题形式设置课程,提高高职生学史的兴趣。如针对建筑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外建筑史”的专题讲座,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外艺术史”的专题讲座,针对汽车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外汽车发展史”的专题讲座,针对经贸专业的学生开设“中外经济史”的专题讲座等。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开设如“中国文化史”、“广西地方史”、“美洲史”、“欧洲史”等专题讲座,这种“以生为本”的选课模式,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必然能赢得学生的青睐。而通过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设定历史学习方向,以特定的历史知识和氛围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充实符合其专业特点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体系,让学生从某一领域了解和观测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将有利于帮助学生避免以狭隘的观念处理人际关系,并建立起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命运的终极关怀理念,架构其人文底蕴。

(三)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关注高职生的健康发展,培养高职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可见,高职历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及手段。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增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参与了区级教改课题“高职教、学、研、训一体化”网络平台的研发,并尝试着进行高职历史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如在建构主义理念的指导下,在学生已掌握本专业基本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构建起有利于解决本专业目标岗位上实际工作问题的宏观人文知识框架, 通过历史课程教学的微观安排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为学生逐步建构起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工作技能和知识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历史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就是团队合作的过程,通过团队合作,在一定程度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期间不仅锻炼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竞争意识,养成依托团队推进事业进展的良好习惯,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注入正能量。

(四)改革和推行符合高职特点的多元化评价考核模式,以促进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根据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需求,如何把课程知识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进行考核,以充分发挥课程考核评价的激励功能?个人认为,高职历史课程的考核,应减少记忆性考试内容,即突破传统笔试考核的方式,构建开放性、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加强考核的实用性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如以历史专题调查、历史论文、10分钟历史小演讲或者利用网络平台中论坛等形式灵活的考核方式。值得强调的是,每一种考核模式都应该配备一定的考核标准。如针对10分钟历史小演讲可设置如表1评分标准(仅供参考),评价指标将从六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细则有不少内容看似简单,但往往是学生忽视的细节,它更多地反映出个人的素质。因此,这也是素质考核的内容。另外,从专业知识方面,教师也可根据学生演讲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开放性、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既可让学生打消作弊的念头,也可通过老师巧妙的考核设计,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运用信息、分析概括、综合评价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及学科素养。

总之,高职院校的历史教育,必须摒弃狭隘的历史教育观,与时俱进,根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时代需求,走人文教育之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文素养,从而达到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也使得历史教育真正地“服务于人生”。

【参考文献】

[1]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287

[2]钟荣跃.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考试周刊,2010(16)

[3]S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03-104

【基金项目】2011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2011JGZ102)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师德;爱与责任;听障;智障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124-01

赵红梅同志,1998年参加工作,是茌平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十几年来,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扎根特殊教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以校为家,忠于职守。工作上,她以陶老先生的至理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跟草去”为座右铭,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以校为家,忘我工作

自98年上班以来,赵老师一直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刚上班那几年,为了更好地工作,她吃住在校。在这些残疾孩子身上付出了胜似学生母亲的关爱。课堂上她是孩子们敬爱的老师,课后她跟学生们一起做游戏、聊天,帮学生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久,就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成了孩子们的“姐姐”“知心朋友”。记得刚上班那年,她和李老师一个班,后来李老师休产假,学校正赶上缺人手,两个人的工作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那时的她年轻,干劲十足,一天七节课,不曾休息一分一秒。虽然那时的学生都是听障生,但是为了照顾那几个有剩余听力的学生,上课时她都会提高嗓门讲课。一天下来,嗓子哑了,腿酸了,脚麻了。可她没说过一声累。有的老师劝他说:“跟这些聋孩子上课没必要那么较真儿,该休息会就休息会。”她笑着说:“这没什么,自己苦点、累点,算不上什么,这比干农活轻省多了。”几个月下来,她消瘦了许多,原本体质较差的她一天晕倒在了课堂上。当她醒来时,身边围满了学生、医务人员和同事。大家关切的问她是怎么回事?她只轻描淡写的说了句:“没事,让大家受惊了,有点低血糖,过会就好了。”学校领导知道后劝她休息几天,可执拗的她第二天又按时上班了。她忘我工作的精神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二、锐意进取,勇挑重担

2009年9月的一天,是她人生旅途中的一次大转折。学校招生对象发生了变化,以前只收听障儿童,最近几年,由于听障生越来越少,而智障儿童却求学无门。学校为了让残障儿童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近几年为各类残障儿童敞开了大门。面对日益增多的智障生,学校只能扩大对智障师资的投入。面对工作中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她欣然接受了新的挑战,由以前教听障生数学改为现在所教的智障生语文兼班主任。教育对象及所教学科的改变,一切需要从头再来。她对聋教育可谓是经验丰富,轻车熟路,可对于智障教育却是个门外汉。面对这一切,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干就要干好。从理论学习到教学实践,她利用休息时间潜心研读有关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书籍,上网查阅智障儿童的性格特点及教育教学方法。真是万事开头难,半年来她所经历的困苦与磨难只有她自己知道。自从教上这些智障孩子,她整日彻夜难眠,脑海中时刻琢磨如何教好这些不幸的孩子。有时丈夫怀疑她精神上出了毛病,劝她去看医生。今年招收的十六名学生差异性很大,年龄最大的与最小的相差十二岁,并且他们的智力情况、家庭状况、性格特点大相径庭。有的好说好动;有的满嘴脏话;有的坐立不安;有的任性,一发不可收拾;有的上课不知道进教室;有的癫痫病突然发作;还有的吐人、咬人、打人。她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一位自闭症儿童送她的“见面礼”。正值天寒地冻地一天,一位家长领着孩子走进了教室,她跟往常接待新生一样,笑容可掬地同家长打招呼,走到孩子面前,弯腰向孩子问好。可是“你好”两个字还没说完,她就被那孩子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孩子的手挺重的,打得她两眼冒金星。打完之后那孩子却哭了,家长觉得过意不去,一边向赵老师表示歉意,一边大声地训斥孩子,而这会儿孩子又莫名其妙地大笑起来。赵老师虽然对此感到很意外,但仍旧微笑着对家长说:“没关系,孩子这样的情况我们经常会遇到的。”赵老师凭着一颗宽容心接纳了这位特殊的孩子。面对学生们种种特殊的表现,面对家长们期盼的目光,面对校领导给予的厚望,她感到自己已是重任在身。做逃兵不是她的性格,于是她勇敢地面对眼前的困难。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她曾多次为大小便失禁的孩子清理换洗;给尿床的孩子晾晒被褥;手把手的教孩子如何洗手、洗脸、擦鼻涕;教孩子扫地、拖地、擦桌子;教孩子课堂常规;教孩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所经受的挫折是常人所想象不道的。经过半年多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在赵老师所带班级有了大的改观:学生们遵守纪律了,讲卫生、懂礼貌了,爱学习、会劳动了。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是赵老师感到最欣慰的事了。

伴随着残疾孩子们的成长,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赵红梅老师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热情,也收获了残障孩子和家长们对他的信赖和爱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博得了学校领导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但赵老师并不满足,她常说:“残障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为每个残障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是我最大的心愿”这质朴而充满激情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她对特教工作的愿望和决心,也使我们有理由想信,赵老师一定会在特教事业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绽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朴永馨主编.殊教育概论[M].华夏出版社,1999

挫折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80后”概念的界定和高校“80后”青年教师的优劣势

1.“80后”概念的界定

“80后”这一词汇产生于2001年的网络论坛中,特指网络论坛上的诗人,2003年转变为专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年轻作家,之后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并逐渐转变为代表一代人的一个大众词汇。对“80后”概念的界定并没有形成明确和统一的认识,主要分歧存在于出生时段的差别。李琳[1](2007)指出,“80后”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计算机广泛普及和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成长的,熟悉计算机操作和网络环境,也可将之称为“80一代”。玉红玲[2](2011)将“80后”界定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在国家开启改革开放大门、经济实力迅速提升、计算机广泛普及和互联网迅猛发展背景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群体。边长勇[3](2007)在对“80后”初入职场后面临的问题研究别将于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前半期之间出生的人界定为“80后”。

2.高校“80后”青年教师的优势

成长和从业环境所带来的教育理念的革新性。高校“80后”青年教师是在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当今,人类已经进入到“样本即全部”的“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去行政化”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等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的阶段。“云”思想和高教改革必将引领高校“80后”青年教师具有革新性的教育理念。

思想开放、视野开阔所带来的教育思路的前沿性。高校“80后”青年教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思想活跃和开放,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表现在工作中:“80后”青年教师的思维更加活跃,注重对学生的公平对待,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国际前沿的理论和研究状况,主动加强和不同学科教师的联系,跨学科研究问题的能力强。

学历层次高、素质能力强所带来的教育内容的创新性。陈建香等[4](2010)指出:高校“80后”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较大,用于学习知识的时间也较其他“80后”群体更多。高校招聘教师的“门槛”也普遍提高到具有博士学位,这都带来了青年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和素质能力的增强。体现在教育内容上,“80后”青年教师少有“照本宣科”,他们更加注重知识体系和知识点的讲授,注重将课堂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和思维方法、技巧,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沟通方式现代化所带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80后”青年教师与“80后”“90后”大学生的年龄相仿,与学生有共同的成长环境和“语言”表达方式。他们一改“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学生平等地交流。他们接受新鲜事物快,注重将多媒体教学网络、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运用到工作中,更有利于实现和学生的有效沟通。

3.高校“80后”青年教师的劣势

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洞察力。“80后”大多表现为我行我素,关注自身的需求高于关注周围人的需求,导致对周围人的情绪状况、思维状况不主动了解,缺乏对人和事务的洞察力。

刻板的遵守规则,缺乏情绪控制能力。高萍[5](2009)对150名在校“80后”和150名职场“80后”开展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0后”重视自由、喜欢按照自己意愿行事,对硬性管理的认同度较低,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80后”遵从制度和规则,但变通能力差,当和学校管理机构、学院管理机构或者学生发生抵触或冲突时,缺乏情绪控制能力。

缺乏判断力,缺少社会经验。由于“80后”较少遇到挫折和困难,积累的人生经验和阅历不够丰富,当面对思维更加活跃、各种突发状况频出的“90”后大学生时,反应能力和判断力不够迅速和准确,社会经验匮乏。

职称等级低,缺少学术话语权。高校青年教师博士毕业获得“讲师”职称,在高级别职称评聘过程中,会受到按资排辈等因素的影响。职称等级低等原因,又减少了青年教师高级别课题的申请等学术活动的参与机会,在学术话语权方面,也容易受到冷落和忽视。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分析

高校青年教师的年龄特点和职业特征决定了这一群体的职业需求特点。张祥永等[6](2012)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包括物质需求、社交和情感需求、知识需求、成长需求和尊重需求。

物质需求。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北京地区,住房问题是影响青年教师物质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此外,医疗、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支出,使得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年一代,“不啃老”就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甚至处于入不敷出的物质状况。

社交和情感需求。“80后”青年教师更加注重和领导的关系融洽,和同事间的相处顺畅,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认可,希望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青年教师有更高的社交和情感需求,却不具备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知识需求。“80后”青年教师对广博的知识的渴求依然热情不减。他们需要利用参加学术会议尤其是高级别的国际会议、出国访问深造、教育科研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等机会,不断地完善和充实现有的知识体系。

成长需求。学生的成长需要关注,“80后”青年教师的成长同样需要关注。这一群体注重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渴望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实现职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尊重需求。“80后”青年教师表现出了较强的敬业精神,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

“80后”高校青年教师的培育策略

组织认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促进其对学校的文化和价值的认同。建立教师促进中心、青年教师学会、青年教师协会等组织,为“80后”青年教师提供教研指导,促进多学科的融合。

人文关怀。加强对“80后”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前瞻性关怀,帮助其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例如,某高校的教师促进中心会安排学校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对学生评议成绩较低的年轻教师约谈,共同分析年轻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沟通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缓解其心理压力,促进其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这种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和个性化的关怀方式值得推广。

制度改革。学校积极推动内部管理体制、教学科研考评体制、薪酬体系、评聘体系等制度改革,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科学地考评青年教师的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自我成长。激发青年教师的潜能,培养其全方位的自我成长力,促进“80后”青年教师实现从“要我成长”到“我要成长”的转变,促进这一群体愉快主动地寻找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07AJL012)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琳.80后员工压力管理分析[J].人力资源开发,2007,(4).

[2]玉红玲.“80后”高校毕业生组织社会化研究―以北京地区金融和IT业为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3]边长勇.80后登场引发职场冲击波[J].管理与财富,2007,(5).

[4] 陈建香,樊泽民,刘仕博.高校“80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特征管窥[J].北京教育,2010,(11).

[5] 高萍.80后个性特征及管理策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