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等教育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政府主导
评估制度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具有“风向标”和“指示器”的作用,由政府主导的评估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很强的规范和导向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首先,由于从评估工作的统筹到评估人员的选配都被纳入到了政府行政工作体系中,大大加重了政府工作的负担,同时也由于缺乏常态、连续的评估,造成评估工作成本过高。其次,由于政府主推的评估远离教学真实环境、远离市场环境,导致评估活动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对市场需求的反映有明显的滞后性。再次,政府集高等教育举办者、管理者和主导评估者三角色于一身,从评估开始到评估结束都有很强的封闭性,缺乏第三方的有效监督,这使评估活动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公益性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政府在办好高等教育和管好高等教育的双重目标下压力越来越大。
(二)未反映社会的利益诉求
社会主体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其有深刻的影响。社会希望高等教育能产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培养更多能适应、推动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同时,社会希望自身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在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中得到反映,并希望政府主导的评估活动的评估结果能融入到市场“信息流”中,为自己的决策提供依据。不仅如此,社会希望参与到评估中,引导社会资源对高等教育的高效投入,加强与大学的联系,扩大自身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影响力,改变社会对高校建设缺少话语权的现状,而上述种种诉求无法直接地在我国现有的评估制度中得到全面反映。
(三)高校参与评估的内动力不强
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呈现行政检查倾向,并且评估结果与政府的各项资源投入直接挂钩,高校在面对政府的评估时,不得不倾尽全校之力迎合评估标准,甚至不惜弄虚作假。评估一旦结束,学校便懈怠下来,逐渐在各高校间形成政府评估通过便“万事大吉”的消极思想。高校过分依赖政府的外部推动,无法形成参与评估的主体意识,对本应贯穿于日常教学的自我评估的推动意识不强,大大降低了教育评估的成效,影响了“以评促建”的实现。此外,现有的评估制度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检查,影响了高校参与评估内动力的提高,客观上也形成了高校评估缺乏基层参与的问题。
二、多元参与的意义
(一)有利于缓解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是指得到社会大众或各个利益主体的普遍认同与自愿遵从。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自建立以来就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色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利益格局不断分化,政府主导的一元评估制度,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契合度不断下降,无法实现其他利益主体的参与意愿和利益诉求,自然难以得到其信任和认同,形成合法性危机。高等教育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关乎各利益主体的切身利益,因此高等教育评估应有各利益主体的广泛参与。通过高等教育评估多主体参与,拓宽社会和高校参与高等教育管理的渠道,为其提供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从而使高等教育评估更加民主、科学,提高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协调能力,保证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得到广泛认同和信任,缓解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合法性危机。
(二)有利于政府、社会和高校间的相互认可
随着市场经济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政府、社会和高校各主体在高等教育的利益逐渐分化,这必然会产生利益的矛盾和教育价值观念的冲突。政府主导的高等教育评估活动因缺乏与社会、高校的沟通互动,评估的认同感下降。高校在政府“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标准中呈现趋同态势,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对高校建设的认同感下降,对政府在高等教育事业中的管理能力产生不信任。多元参与是通过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权力的多元分配,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可以通过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参与高等教育评估,重建三方之间的信任关系,强化高等教育质量意识,引导政府、社会和高校各方的独立性,实现政府、社会和高校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相互认同。同时,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激发各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积极性。
三、多元主体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策略
(一)政府创造多主体参与的环境
在高等教育评估多主体参与中,政府需要通过宏观上的制度安排和引导来巩固影响力。第一,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职能的转变需要制度的保障。改善评估制度缺失的现状,创新已有的评估制度,加快评估的立法,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确立社会、高校参与评估的合法性,并对社会、高校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方式进行明确的规定,确保社会、高校在参与评估时有法可依。第二,积极培育和发展教育评估市场。引入教育评估服务的竞争机制,运用立法、委托合作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评估工作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第三,建立多样化评估标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需要有多样化培养目标的高校,也需要多样化的评估标准来衡量不同类型高校的质量。通过多样化评估标准的实施给予高校充分的建设空间,以充分发挥高校探索特色发展的创造性,使评估工作真正成为大学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动力。
(二)社会提高自身的参与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在教育市场资源配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教育评估领域,社会需要自主创造参与机会,提高自身的参与能力。第一,政府对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减少为社会市场参与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社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金、信息优势,加大与高校的横向合作,提高社会与高校的密切程度,并运用市场竞争机制的参与,促进高校提高专业设置和学生培养中的成本效益,扩大社会在高校发展中的话语权,进而将这种影响力映射到高等教育评估中。第二,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将自身参与高等教育评估的利益诉求以合理的方式反馈到政府评估的运行中,使这种参与愿望不断以温和的方式得到强化,进而引起政府在评估决策中的考量,为自身参与高等教育评估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三)高校加强自我评估
高校自我评估更能发现高校自身存在的不足,对高校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强的推动力。第一,高校需建立一个常设评估小组,小组成员可由专业评估专家、普通教职员工、学生等共同参与。将学生纳入评估小组的目的是拉近教学评估与学生的距离,促进评估的基层参与。第二,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对自身建设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评估指标,并不断丰富评估指标体系,使指标体系涵盖学生的输入输出质量、教师绩效、行政管理和校园文化等高校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估指标提高和强化高校进行自我评估的完成度,促使高校不断根据自身情况提高评估标准,提高自我评估的积极性。第三,高校在进行自我评估时要不断丰富评估技术手段,改变过去过分依赖现场抽查、直接面谈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评估工作中,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图书馆信息系统等已有数据库中的资源,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获得更加客观的信息,以减少参与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第四,加强教育评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工作,将教育评估的本质和目的的研究以及科学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作为研究的重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理论支持,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科学发展[2]。
(四)评估中介机构积极参与
由于2011—2013年,河南省的从业人员各级人均受教育年限的准确数据没有官方公布,因此,根据构造的模型,以2005—2010年为分析时间段,根据2005年河南省1%的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10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的数据,计算起始年份从业人员各级人均教育年限。对上述模型进行扩展,计算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①河南省劳动人口文化程度的分布情况。2005年和2010年河南省15~64岁劳动人口人均受各级教育的年限合计如下:2005年,受大学教育年限为0.16年,受高中教育年限为0.51年,受初中教育年限为1.60年,受小学教育年限为4.67年,合计6.94年。2010年,受大学教育年限为0.24年,受高中教育年限为0.60年,受初中教育年限为2.00年,受小学教育年限为4.96,合计7.80年。②河南省劳动人口教育综合指数年均增长率。本文采用简化系数进行计算。概括起来,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率分别确定为1,1.2,1.4和2。根据确定的劳动简化率和人均受教育年限,可以计算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为:2005年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4.67×1+1.6×1.2+0.51×1.4+0.16×2=7.624,2010年劳动力教育综合指数:4.96×1+2.00×1.2+0.6×1.4+0.24×2=8.68。则2005—2010年河南省劳动力人口教育综合指数的年均增长率为:Re=(8.68/7.624)1/5-1=2.63%。同时可算出,这5年间河南省人均接受高等教育年限的年均增长率为:Rh=(0.24/0.16)1/5-1=8.45%。排除高等教育后,5年间河南省教育年均增长率为:[(8.68-0.24×2)/(7.624-0.16×2)]1/5-1=2.34%,即在河南省教育年均增长率2.63%中,高等教育贡献占2.63%-2.34%=0.29%,所以,高等教育在教育年均增长率中占Eh=0.29/2.63×100%=11.03%。③同期河南省GDP年均增长率。根据河南省2005—2010年生产总值数据[1],5年间,河南省GDP年均增长率=([23092.36/10587.42)1/5-1)]×100%=16.88%。④河南省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贡献的测算。教育贡献为:Ce=0.73×2.63%/16.88%=11.38%,即这5年间在河南省年均16.88%的增长率中,有16.88×11.38%=1.92%是由教育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对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为:Rh=11.38%×11.03%=1.26%。⑤结论分析。上述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0年间河南省GDP年实际平均增长率为16.88%,其中约有1.92%是由教育带来的,所占份额为11.38%,即2005—2010年间,河南省教育对GDP年平均增长率的贡献为11.38%,其中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仅为1.26%。
二、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内外比较分析
1.与发达国家相比,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率较低。
美国学者根据AngusMaddison(1987)提供的数据做出估算,河南省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只相当于西方六国20世纪50~70年代初期的水平。而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与美国、日本20世纪40年代的水平持平。[2]
2.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
将计算所得的2005—2010年河南省教育及高等教育对GDP年平均增长率贡献的结果与崔玉平计算的结果相比较[3],显示河南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尚未达到国家平均水平。1990—2002年,全国教育贡献率为14.32%,高等教育贡献率为2.387%。1996—2003年,全国教育贡献率为20.377%,高等教育贡献率为3.35%。2005—2010年,河南教育贡献率为11.38%,高等教育贡献率为1.26%。
三、河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
1.树立主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的意识。
河南省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全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地认识到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中高校的重大作用,切实根据中原经济区发展的需求,结合我省区域产业特点,优化办学结构和专业特色,优先发展与全省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
2.保障国家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
首先,要认真落实《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达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4%。其次,要拓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构建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用政策支持吸引社会投资办学力量、社会捐助,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第三,通过向社会提供教育服务、科研服务,转化科技成果,为学校争取经费支持。
3.构建符合河南省产业特点的学科结构。
河南省高等教育要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增强专业结构调整的前瞻性,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优先发展与我省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确定全省高校学科发展的格局。
4.建立运转顺畅的产学研结合体系。
建立高校、政府、企业、社区之间的伙伴关系,通过产业园、科技项目合作、技术转化等方式,直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5.创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分层次与区域经济互动。
1.学生对所学专业兴趣不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选择高校专业前,并没有对相关专业做太多的了解,往往是在父母、老师的劝说或者出于就业及薪酬的考虑选择了所学专业。根据一项调查,在100位在校生中,自己选择专业的学生占到67%,其中,兴趣成为选择专业的主要原因的比例仅为33%。而进入高校学习后,很多学生发现所学课程与预期差距较大,尤其认为基础课程枯燥乏味,进而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未能学到应有的专业能力,更不会在步入社会后从事所学专业类工作。
2.高校课程偏理论轻应用,对学生实际应用知识帮助不大学生对学习专业技能兴趣不大的原因,课程内容占很大部分。在基础课程部分,高校教材偏重理论,公式、算法占很大比重,而对理论方法在后续课程乃至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着墨很少,即使介绍了算法在后续学科中的作用,也仅仅是专有名词的堆砌,与现实脱节很大。学生不能有感性的认识,反而更加困惑,也就无从谈起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用该理论了。如“随机信号分析”课程中介绍均匀分布实际应用时,提到“由于A/D转换器的字长有限,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时,势必要舍弃部分信息,丢失信息后相当于使信号附加了一部分噪声,称为量化噪声。量化噪声分为结尾噪声和舍入噪声,他们都是均匀分布的”,在学习“通信原理”课程之前,学生很可能并不理解该示例的含义,对相关原理也没有直观认识。这种应用介绍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随机信号分布规律,其结果往往是学生考试过后就忘,在未来工作中即使遇到相关问题也回忆不起来它的解决办法。
3.一切以考试为重,忽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工科高等教育中知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较强的动手、创新能力也尤为重要。目前工科高校的考试体制以卷面成绩为主,对学生日常动手能力、课堂反馈考虑较少。这就造成了部分动手能力、自主研究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得到公平考察。比较典型的是在研究生报送过程中,一些日常专业能力、动手能力较强,甚至参与了实际应用项目的学生,因为课堂成绩不达标而痛失保送研究生资格。此外考试内容偏向考察上课讲到的概念、计算,对应用以及课堂外的考察基本不涉及。高等教育区别于以往中学教育的一点就是“书七讲八考九”,要求学生主动学习超过课本本身的内容,考试也应涉及课程知识的延伸,而目前考试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学生只关注教师考前的“划重点”以及“突击复习”,并没有主动学习课程知识的意愿和动力。
4.高等教育投入不足,课程改革进度缓慢自2010年至今,中国毕业生年均人数接近679万人,2014年更是达到空前的727万人,这其中,近一半为理工科毕业生。可以看出,教育部门迫切希望提高我国基础人群的受教育水平,但教育资源增加的速度却落后于学生数量增长速度,工科教师待遇不高、师资不足、教师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导致部分地区受教育人数增加的同时,教育水平却在降低。此外,随着现行高校工科教育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课程改革早已提上日程,虽然各级教育部门在课程改革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资源配置不合理、课改体系混乱、评价体系陈旧等情况制约了改革进程。同时一线教师缺乏相应培训,教师对课改目标、授课方式了解不深,对创新教学方式信心不足,实际教学趋向保守,教授、考察方式往往以“照本宣科”为主,最终也只能保证学生的能力不低于专业学生普遍水平,应用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解决办法
对于以上问题,解决方案应有一个总体目标,就是提高高校工科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企业用人也希望招收不需要太多培养即能投入实际工作的毕业生。针对这一目标,结合以上提出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专业学习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才能将相关课程学好。因此,高校可以先期介入学生的专业选择中,通过进入高中介绍、招生宣讲等方式,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内容、专业前景、教授方式等,让学生对候选专业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同时,高校可以与各级教育机构合作,尽可能地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提供定制化的专业选择建议。此外,对于已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可先进行专业导论课程学习。这类专业导论课程不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而是着重介绍本专业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哪些应用,多用实际例子,甚至结合实地参观操作,激起学生对所选择专业的兴趣。如北京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大四本科生每年都要去联通公司大兴培训基地实践学习,内容包括C&C08机、3G、HW3COM和SDH传输,此类学习实用性较强,与本专业关联度很高,但专业知识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果类似这种实践学习能在本科阶段早期进行,相信会大大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兴趣。
2.提高课程与实际关联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于如何增加工科教材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可以采用教材章节末尾详细举例本章知识如何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某个问题,或者在课程开始时先提出一个问题的方式,随着课程推进逐步利用课堂知识予以解决。问题选用要贴近实际,最好是高校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同时解答也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适当减少专业词汇,这样能够便于理解,大大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直观印象。此外,高校课程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课程,但这类实验课程往往与课堂教学脱节,关联性不强,现实中也存在学生本学期学完理论,下学期进行相关实验课时已将知识忘光的现象。因此,建议将实验课与理论课进行揉合,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渐进行一系列实验。同时实验内容也多以动手操作为主,尽量多安排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对实验的考核也要跳出实验报告纸。如果通过通信电路学习能够制作一个无线遥控器,或者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完成一次基于底层报文交互的文字聊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从这些成就中获得了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他们未来步入工作岗位是非常有益的。
3.丰富课程考查形式,重视学生素质培养考试是考察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也是检验学生的最公平方式,但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多样化,加大平时考察与书本外考察比重。书本专业知识考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以调查报告、专业论文、动手制作等方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思考、调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考试卷面本身应设置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利用课程知识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也许给出的答案并不正确,但如果逻辑缜密或富有创新性,也应给予相应的分数。对于某些学科,可以将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校外活动内容纳入考察范围,对于课堂外获得的成绩予以鼓励,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技术条件———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网络方式高效获取计算资源的模式,这些资源来自一个共享的、可配置的资源池,能够迅速获取和释放资源。当信息服务向云计算领域拓展,可以有效提高性能服务架构、可用服务平台、数据处理与存储、高性能计算与实时计算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提高信息服务的可靠性和可用性。2006年8月,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Schmidt)在搜索引擎大会(SESSanJose2006)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Computing)概念。Google一举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云计算技术使用者。我国于2008年开始大面积使用云计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8年2月,IBM在北京和无锡分别启动了大型云计算中心,积极为用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建立了新型实验中心,使用1000多个CPU开展云计算实验。中国人民理工大学通过自主研发,开发了一种新型的MassCloud云存储系统,能够支持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和数字地球原型系统。
2基础条件
从宏观中国网络基础资源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调查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0亿,拥有IPv6地址16694块/32。宽带作为新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基础,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随着移动宽带和光宽带的普及,积极为用户提供超高速的光宽带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交换速度。二是为云服务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必要的网络基础,保障了云端通信的效率和质量。从微观角度看,民办高校大多都建立自己的校园网,形成了教育信息化的局域网。目前,大多数民办高等学校都经历了以下三步:第一步,购买计算机,用于行政办公和教师备课。第二步,建立电脑机房,用于学生实验和基础学习,并逐渐发展为多媒体教室。第三步,建立校园网,并与因特网相连,充分享用网络资源。
3需求环境条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2014年7月)调查统计显示,截止到2014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到达了6.32亿,其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网民比重为20.6%,在这些网民中学生群体占了25.5%,由此可知,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上网人数为3.3千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信息化的需求用户群体,民办高等教育必须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平台来满足用户需求。
二基于云计算的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平台构建
1整体逻辑架构
本文结合实际需求,参考国内外云部署的先进经验,总结出面向民办高等教育的云计算系统体系架构,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功能分层。该系统通过四类配适器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起了一个统一高效的资源池,完成了资源映射,将资源最终加工为虚拟计算资源、虚拟文件存储资源和虚拟网络资源。通过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可将资源池内容提供给用户使用(I-aaS)。
2模块化管理
2.1区域范围模块化
根据“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理念,建立起以区域行政单位为范围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层级化的分层模块化管理。以县市级为分层管理的基本单位,以全国31个(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次级教育云服务平台,再把全国分成七大区即华东、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北、西南分区建立区域性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实现跨省的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共享和互动,最后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平台,以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公办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和发展。
2.2信息属性模块化
根据民办高等教育信息资源是否对外服务,建立私有云、共有云和联合云。其中,私有云是一种面向内部公众的云服务系统,其服务范围有限。联合云则是一种以公有云为服务对象的云服务系统,也可以包含私有云。地区民办高校之间可以形成教务系统资源的进一步合理优化配置,学生之间可以共享知识学习平台,逐步完善后,学生可以互选各民办高校的网络课程并修完该课程的学分。教师可以进行高校之间互动沟通学习、资源共享。
2.3用户主体模块化
根据高校主体的不同建立主体云即“教师云”和“学生云”。“教师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学校可以积极发挥其师资和科研优势,建立起一个系统的“师资云”平台,促进各民办高校间的人员流动,实现教师资源共享,推动教育师资人员结构多元化。“学生云”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可以借助“学生云”自主安排学习活动,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合理掌握学习进度。“学生云”平台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了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意愿,实现了传统教育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
3保障措施
3.1资金保障
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点———线———面”系统化平台的构建需要前期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后期平台维护的资金持续追加。民办高等教育的区域主管部门应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拨付专款专用资金。因为民办高等教育带来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效应,所以地区政府应建立“教育信息化专款专用”账户,保证资金不被挪用。对于教育信息化的主体学校而言,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构建节约了硬件成本、软件成本和人工成本,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管理的效率,降低了人工信息收集整理信息过程中的出错的概率,所以教育信息化云服务平台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民办高校自身。因此,资金保障主要来源于三大主体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民办高校,三者可以根据资金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追加额度的一定比例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对于资金的具体使用过程应建立相应的监督部门进行督察和执行。
3.2安全保障
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云平台的构建可以实现民办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主体的协同工作这一重要功能,与此同时会带来信息泄露、信息更改和信息丢失的机器系统的安全风险和以及知识产权问题。所以云服务平台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基于此,云平台应建立从宏观安全入手着眼于细节的系统化的安全策略,并对平台的使用主体和维护主体进行多重的身份认证和权限设计,形成整体网络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安全认证、系统访问控制、数据安全系列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并建立健全日常数据的备份机制,以应付突发的数据丢失情况。
3.3协同保障
民办高等教育信息化云平台的数据牵涉到区域范围中的多个独立主体的民办高校,所以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维护需要建立同步性的机制。同步性机制的建立需要区域内组织部门牵头,各民办高校参与协商解决。根据各民办高校实际工作安排,可以选定具体时间和具体工作程序。各民办高校应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协调部门,以便彼此进行关于教育信息化云平台具体事务的沟通和协商解决。
三结束语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作者:刘奕单位: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1902年,塔尔科特•帕森斯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亲是美国圣公理会的一名牧师,后担任俄亥俄州玛丽埃塔学院院长。1920年,帕森斯进入美国阿莫斯特学院学习哲学和生物学。在学期间,受到经济学家汉姆顿教授的影响,他对经济学思想和社会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4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转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深造。在英国,他在L•T•霍布豪斯、金斯伯格和莫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学习,一年后,转入德国海德堡大学撰写博士论文,并在那里受到了韦伯和马克思理论的深刻影响。1927年,他从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美国并在哈佛大学经济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31年开始在哈佛大学社会学系讲授社会学,1944年起任哈佛社会学系教授,1946年出任社会关系系主任,1973年退休。期间于1949年担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1979年在德国慕尼黑逝世。帕森斯一生致力于在早期功能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罗万象的、宏观的社会体系理论,并将这一社会体系简化成理论模型,用于分析各类社会现象;他乐观地将社会看成是和谐的、功能明确的、均衡发展的宏观系统;这与他所在的社会历史环境密切相关。1937年,帕森斯首部有影响力的著作《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此书把韦伯、迪尔凯姆、帕累托、弗洛伊德等各理论家的思想综合起来,以科学和唯意志论的视角去理解,“国家社会主义何以作为民主的社会行动结构的对立面”。此书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以经验主义为主流的社会学界的认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它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它为二战后的社会学家提供了一种答案,以回应如何用有关社会行动结构的理论去解释恐怖政权的问题。从二次世界大战后到六十年代,美国的实力在战胜国地位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平稳发展的时期。美国在战后这段时间内,以最民主、最稳定的工业社会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逐渐成熟,他在1951年发表的《社会体系》和《行动的一般理论》,1956年的《经济与社会》,以及1960年的《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从社会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的角度,发现行动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相互关联,并提出了分析社会发展的结构功能视角。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国内各种矛盾凸显,社会各类冲突不断。此时,社会学界批判帕森斯的声音开始出现,主要集中在批评他忽视了冲突与非均衡的社会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帕森斯在晚期著作中借鉴生物进化论提出了社会进化模型,在其1966年的《社会:进化与比较的观点》和1971年的《现代社会体系》等著作中,通过描述社会的分化、适应的升级、包容与价值的普遍化,达到社会变迁与进化的效果。帕森斯的主要理论体系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1.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把社会行动系统作为研究社会发展与变迁的基本单位,“分析社会系统可以分为四个范畴:界定组织目标,并使用其合法化的价值系统、关系到资源流通的适应机制、与目标实施直接过程机制有关的工作法则以及整合机制”。也就是在行动系统中,有四个因素发挥着影响,即行动者、目标、限制条件以及价值规范。其中,行动者代表在行动单元中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或组织系统,其主要特征是“自我”,而不是人的个体,是主观的意识。目标,指行动系统本身期望达到的未来的状态,并由行动者通过意识和行为去实现。限制条件,是行动系统所处的外部环境,其又分为两个方面,行动的条件和手段;其中,条件是行动者不能控制的客观因素和环境,它通常在目标之外甚至在与目标相反的方向存在;而手段是可以通过行为者的主观意向予以抉择。价值规范主要涵盖了思想、观念和行为取向,通过合法性引导行动者选择自己行动的目标和手段。这四个影响因素中,限制条件和价值规范影响着行动者对于目标的选择。在帕森斯唯意志论的理论体系中,价值规范比限制条件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影响力也更大。帕森斯在这一早期的理论中,将外在的环境与价值规范内化成行动者的主观意志,并通过主观意志来影响整个行动系统的发展。在以上四种因素的影响下,任何行动系统包含着四个子系统,即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和行为有机系统。文化系统指系统内人们共同认同的价值体系和文化传统,如、语言、民族习俗等。当全社会的价值观被其成员所内化,就产生了“社会化”,从而形成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聚合力。社会系统是由多个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组成,其基本单元是角色而不是个人。社会系统是帕森斯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中重点描述的概念,社会系统中各个不同角色发挥的作用,也突出体现了一个系统中不同角色之间功能的区分,它论及不同人们之间的互动,是指人们的相互依赖。人格系统指系统中的个人所拥有的性格和社会属性,从而决定个人的需要、动机和态度。行为有机系统是后期添加进来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待拥有生物特性的行动系统单个组成体-个人。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帕森斯侧重描述四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当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谐而稳固,就形成了行动系统的制度化发展模式。这种制度化是在文化系统的内在作用下,其他三个子系统合法存在的关系。
2.模式变量分析法
在分析行动系统及其子系统时,帕森斯提出了“模式变量”的方法,用于剖析行动系统。这一方法类似于“二分法”,也就是非此即彼的方法,当行动有机体面临选择时,其价值取向会发挥引导作用,使其在两个极端中间做出选择,最终决定行为的方向。这五对模式变量包括:情感中立性-情感性,表示在行动中,行为体需要表达自身感情还是去除自己的情感因素。比如,在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或父母对子女需要表达情感性;在医院或学校中,医生和教师的工作需要不添加个人的情绪,公平地对待其服务对象。自我取向-集体取向,是指在选择过程中,首先考虑个人因素还是集体的利益。在商业行动中,行动者首先会考虑个人的商业利益,人们也普遍期望公务员在其工作和决策过程中,能够以广大人民的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普遍性-特殊性,指行动中以普遍的一般性规范为基础,还是以某人的特殊社会关系或者以具有某个群体的成员资格为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避免特权阶级,从而用普遍的规范约束其行为是对这一变量的体现。自致性-先赋性,指人们的发展道路是以起先天赋予的性别、年龄、种族、家庭背景等的因素为主要基础,还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后天取得的成绩来进行发展。专一性-分散性,指人或者行动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在某一特定领域还是可以在广泛的基础上建立。如朋友关系是一种分散性的关系,而医生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则具有专一性。帕森斯上述五种模型因素是其唯意志论分析方法的具体体现,表现了他的潜在意识是将社会看成是向着普遍论、表现、特定关系与情感中立的方向发展。行动系统中的文化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社会有机体系统,在相互影响和选择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以上五个变量来进行决策,这构成了帕森斯行动系统理论中分析框架的重要维度。
3.AGIL模型-交换模型
在社会行动理论的基础上,帕森斯在理论发展后期,提炼出了一个更加抽象和简明的理论模型。他将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赋予了不同的功能,用以维持整个系统的协调发展。这四个方面代表了与思想关系和物质关系不同的接近程度,意义在于以最有效和可能的方式综合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传统。这一模型被帕森斯称为交换模型,后被他的学生们命名为AGIL模型。这四个方面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A:Adaption),指适应并利用外部环境以从中获得工具和资源来实现系统自身的目标,外部系统是一种客观存在,积极乐观地或消极被动地适应环境都是必须的。在行动系统中,适应功能对应行为有机系统。达鹄功能(G:Goal),指明确系统的目标,并利用资源达到这一目标。在行动系统中,人格系统通过其具有的性格和社会价值观来确定系统的目标以及通过不同途径从环境中获取资源达到这一目标。整合功能(I:Integration),指在行动系统中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使系统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社会系统通过制度和规范协调不同方面的关系和利益,达到行动系统中不同因素的团结,来发挥整合的作用。维持模式功能(L:La-tence)通过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来维持现有系统的运转模式。在行动系统中,文化系统通过最主观的方法发挥着维模的作用。但是由于价值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外界物质条件的支配,所以这一功能也是意志论与唯物主义共同作用的结果。AGIL模型除了在宏观层次对行动系统进行分析之外,也可以被用来分析每一个子系统,即子系统内各因素之间,也存在这一种四分法的功能划分。帕森斯在他的理论中,重点分析了行动系统中社会系统内部的AGIL功能。社会系统中不同社会组成部分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对应了这四种功能,分别是:经济发挥适应功能,政治发挥达鹄功能,规范用于整合,价值观可以维持模型。在社会系统的这四个子系统都生产明确的产品-金钱、权利、法律和。这些产品作为输出品,被输入其他系统发挥作用,从而使四个子系统之间存在边际交换资源的现象,一个子系统同时接收其他三个子系统的输入和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其他三个子系统。只有这种资源交换达到和谐状态,整个系统才会发展和进步。因此,帕森斯将这一理论称为交换理论。
4.社会进化理论
在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架构里,着重讨论了行动系统或社会系统的均衡状态,将系统看成是静态的、以主观导向为主要发展动力,却忽视了社会冲突和进化的一面。面对这类批评,帕森斯在理论发展的后期,在AG-IL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社会进化理论,分析社会的变迁。根据帕森斯的理论,四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依赖的能量交换的关系,如果子系统之间能够达到能量供求的平衡,系统处于稳定的状态。但是,如果一个子系统不能够得到自身发展充足的资源供给,其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将不稳固,同时其内部子系统之间也会产生不稳定的情况,从而引起冲突,引发系统结构的变化,导致社会的变迁。帕森斯将社会进化分为四个过程:分化、适应力提高、包容和价值普遍化。分化的定义是“一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单位或结构分成两个以上的单位或结构,其特点和功能意义与原来不同”。适应力提高是子系统分化的结果,分化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对资源不均衡状态而做出的反应,合理的分化是为了使系统更具适应性。包容是系统发挥了整合功能,接纳新的子系统和组织,使基础更加稳固、效率更高。价值普遍化是将新的单位和组织的存在变得合法化,使社会和个体接受并发展出一套新的社会价值观,从而使进化后的社会变得更加稳固。帕森斯的理论使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系统化并且完整地进行呈现,可以算作世界社会学的开端,他将相对来说彼此隔离的经典欧洲社会理论揉合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框架,他在半个多世纪里都居于近乎统治地位。“在分析和意识形态方面,帕森斯的模型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学理论的每一次主要运动参照点”。他改变了以往社会学注重经验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传统思路,转而注重经验与理论相结合,唯意志论与唯物主义相结合,使社会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起,批判帕森斯理论的观点和声音逐渐兴起,反对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帕森斯普遍行动理论的模型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图示,而不是令人满意的理论。这一模型虽然易于实用且简单明了,但是说明力相对较弱,涵盖的层次也不够全面,容易被证伪。第二方面,帕森斯的理论过分注重分析社会和谐与均衡发展的因素,而忽略了社会的冲突、失衡及其所引发的社会变革。60年代,美国社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与繁荣之后,社会各阶层的冲突逐渐显现,帕森斯之前基于社会和谐所提出的理论逐渐受到挑战。虽然在理论后期,帕森斯致力于发展社会进化理论,但仍然没有脱离其结构功能理论和行动系统理论的基础,因此,对于社会变化仍然不具备特别的说服力。第三方面,在社会进化理论中,帕森斯对于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概念区分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这一理论仍然被帕森斯头脑中深刻的意识形态理念和道德文化所影响。他一直认为,美国社会就是现代社会,因此用美国的标准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这些缺点在经过默顿功能分析和中层理论的补充与完善之后,在美国社会学界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会学研究范式。
二、默顿的功能分析理论
1910年7月4日,罗伯特•金•默顿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俄罗斯裔犹太家庭,父亲是一名裁缝,母亲是崇尚自由思想的非犹太教社会主义者。高中时,默顿经常在图书馆、音乐厅及博物馆中接受艺术的熏陶。1931年,默顿从坦普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那里接受了社会学的启蒙教育。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索罗金、帕森斯等知名社会学家,从事社会学研究,并于1936年获得博士学位。1939-1941年,在图兰恩大学工作,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41年起,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任社会学系主任、应用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另外还任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等职。1979年,从哥伦毕业大学退休并被授予荣休教授,2003年在纽约逝世。默顿一生中因其杰出的社会学理论贡献,获得了许多至高的荣誉。其主要的理论为中层理论、功能分析理论、失范与越轨以及科学社会学理论。文章主要关注结构功能主义的相关理论,因此重点阐述默顿思想中与功能理论相关的理论。
1.中层理论
中层理论是默顿在批判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构建以经验研究为基础的实质性理论研究的途径。默顿认为,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依靠唯心的理论逻辑分析,得出的宏大的、试图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分析方法,对于社会事实缺少足够的解释力。中层理论试图解决社会学理论中的几个逻辑层次之间关系的问题,是介于小的工作假设与试图说明一切的社会现象的总体理论之间的中层设想。它“既非日常研究中广泛涉及的微观但必要的工作假设,也不是尽一切系统化努力而发展出来的用以解释所能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的一致性的统一理论,而是指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理论”。这一理论能够使我们“超越那种在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在一般与完全特殊之间、在概括性社会学理论与历史主义之间的理论冲突的虚假问题”。从这一点来讲,中层理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功能主义研究的社会学方法论,从而将理论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局限于理论方面的逻辑假设与推断,还注重在经验与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理论建设。默顿的社会学理论因此也被称作为“经验功能主义”。
2.功能分析范式
默顿在以往功能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创新了社会学功能分析范式。他对传统功能理论的三个假设提出了修正:第一,传统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功能具有统一性,即社会中的各种社会活动与文化项目都和谐地相互联系着,并且对整个社会整合与运行做出贡献。默顿认为,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对整个系统或其他部分是否起作用,或者起正面作用还是反面作用,都是需要通过实践证明的。第二,社会功能的普遍性,认为普遍存在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都会对整个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默顿却认为,从经验的立场出发会发现,某些功能的存在有时也会对整个社会的适应性起到消极作用,同时也需要从时间的维度上看待一个功能的存在是否会长期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三,社会功能的不可或缺性或不可替代性,即认为在一个整体中,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默顿认为,这个假设同样不能被实践经验所检验,正如一个角色可以拥有不同种社会功能一样,一个功能也可以由社会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承担,因此当一个部分不能适应整体发展时,也许会被其他可以发挥同样功能的部分所替代。默顿对功能的概念和角色进行了个体适应模式的类型更加详细和新颖的阐述。他认为,功能是指一个结构要素或者一个行动对社会调适做出的贡献,是可以观察到的客观结果。在这一概念框架下,社会学功能分析范式从11个方面对功能进行分析:功能的归属、动机和目的、客观效果、功能在社会单元系统中的效果、功能需求、赖以实现的机制、功能选择、结构制约、动态和变迁、功能分析的有效性以及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含义。从客观效果的角度,他提出了有关功能的以下几个著名概念:(1)正功能与负功能“功能就是观察到的那些有助于一定系统之调试的后果。负功能就是观察到的那些削弱系统之调试的后果。还有那种非功能后果的实际可能性,即后果与所考察的系统完全不相关”。这是为了建立多重后果和总后果的净差额的概念。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提出,修正了传统功能主义中将所有社会结构要素都视为对系统发挥有效作用的存在,而是从相反的角度对现有的许多社会结构提出了挑战,指导社会研究者从正负功能相抵之后的功能净差额的角度评价社会系统的运转,同时也为社会转型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学理论支持。(2)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调试、为系统参与方期望和认可的客观后果。潜功能是无助于系统调试、系统参与方不期望也不认可的客观后果。”这一对概念是为了区分主观目的与客观后果一致和不一致的情况。通俗来讲,显功能是指系统中有意安排的、显而易见的且外在的客观功能;潜功能是指未认识或预想到的后果。默顿重点强调了潜功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他利用这一概念分析了美国社会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以及西方国家政治机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功能分析范式下,显功能有正负之分,潜功能也有积极与消极的不同。这两对概念互相补充和支撑,为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较为明晰的、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3.越轨与失范
负功能和潜功能的提出,挑战了传统的乐观、宏大的功能分析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分析社会的不同角度。在默顿“社会结构与失范”和“社会结构与失范理论中的连续性”两篇著作中,他利用功能分析范式和中层理论指出,社会的变迁和转型,通常是由于社会的文化结构与社会结构的脱节而导致的,并提出了越轨与失范两个概念。“文化结构是指普遍适用于某一特定社会或群体之成员的指导行为的规范性价值标准。社会结构是指一整套把这一社会或群体之成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关系。失范被看作是文化结构的瓦解,尤其是当文化规范和目标与社会结构赋予此群体成员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严重脱节时。在这方面,文化价值标准可能有助于产生与这些价值自身的要求相违背的行为”。“大规模的越轨行为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会发生,一个文化价值系统将某些人人都有的共同成功目标实际上完全置于其他一切目标之上,而对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社会结构却严格限制了或完全堵死了达到这些目标的得到认可的途径”。在失范模式的情况下,越轨行为的发生表现为个人对社会结构的适应。默顿将这类适应情况分为五个不同的类型:遵从、创新、仪式主义、退却主义和反抗。他用简明的表格,分析不同的适应行为对文化和制度的反应情况。遵从行为服从于文化目标和制度化的手段,通常发生在受过良好教育而得到较高社会地位或财富的人群。创新是指文化上服从而制度上却拒绝,通常指采用非法手段获得财富的行为。仪式主义指采用制度化的手段,但拒绝承认文化目标的存在,这通常指社会的中下层阶级,父母通常会给孩子施加压力,使其遵守社会制度却突破现存的生活状态。退却主义指既拒绝文化目标又拒绝社会制度,通常指精神病患者、孤僻者等逃避社会的行为。反叛是对现存文化和制度的否定和拒绝,并以新的目标与手段取而代之,例如革命者。默顿的功能主义理论在批判与修正的基础上,为结构功能主义提出了更加细致和谨慎的经验性分析模式,是对现代功能主义的补充和发展,在对社会现象即功能方面更加具有解释力。结构功能主义在西方社会学研究中一度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以帕森斯和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者,以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将社会系统看成是有机统一体,在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上利用意识形态逻辑分析和经验分析的方法,剖析了西方社会,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社会的发展现象。这一理论既关注对结构、要素的剖析,也重视对功能、关系的考察,把对社会的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结合起来,也包含着辩证思想的要素。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社会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反对的声音逐渐出现,结构功能主义忽略对社会现象的历史分析,过于强调社会和谐与均衡忽略矛盾、冲突和过分强调文化和制度对社会的影响忽略经济利益等因素对社会的作用等理论缺陷被指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互动理论等在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的基础上,继承了该理论的精髓而建立和发展起来。
三、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简言之,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任何社会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每一个结构都具有自己的功能;任何结构都是一个系统,系统下还包含不同的子系统;系统的四个功能即整合、适应、达鹄和维持模式。在分析社会系统时,也包含了对现代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就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角色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当今教育社会学中,许多研究都利用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了教育中的现象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本节中,笔者重点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教育思想和结构功能主义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教育研究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思想
教育社会学理论中结构功能主义分析视角重视教育与社会结构的关系,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要与政治阶层、经济制度和职业技能的需要相联系,揭示出家庭、大众传播工具和社团与专业教育机构的关系。帕森斯认为,学校教育有两个主要的功能,即选择和社会化。他通过AGIL模型,阐明社会平衡取决于贯穿社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普遍相关性。例如,教育可以看作是来自L向A和G的输出。孩子们被教授相应的价值观,然后被输入劳动力市场,最终接受承认的组织责任位置。学校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分工细化所带来的对职业技能需求进行满足的功能。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类型,直接影响到其未来在社会的职业和地位。从社会层面上来讲,社会系统的发展需要将哪种价值观进行社会化,也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通过学校里的氛围和师生关系,社会需要的普适的价值观会逐渐被学生接受,以达到文化目标社会化的目的。“在帕森斯看来,学校属于社会系统中具有文化、教育和解释功能的模式维持组织,是维护社会共同价值观并使之制度化的组织。”高等教育在维系社会价值体系的功能中,起到了将价值体系制度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研究中对结构功能主义的应用
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决定学校的方针政策,学校只为政府服务,丧失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
(一)立法滞后,质量文化缺失
用法律来规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依法治教,让高校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法规,但是在教育质量保证方面仍然缺失,除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有所提及外,再没有其他涉及。《暂行规定》制定于1990年,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无法对市场经济下高校的质量体系加以界定和规范。我国也缺乏良好的质量文化,对质量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不是很强烈,权力高度集中、崇拜权力的官本位、中庸的道德理念都是制约质量保证的枷锁,高校迫切希望通过健全立法来保证教育质量。
(二)政府“一刀切”,质量评估流于形式
政府支持是保证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我国政府自上而下对高校一管到底的“一刀切”体制,对高校而言就成了绊脚石,政府的经验主义就如走马观花,往往失灵。在评估上,人员非专业出身,信息不完全,带有明显的权威性,评估效率低下,评估结果失效,缺少监督与制衡,不能体现评估的公正性。学校内部也被这“无形的手”控制,缺少内在的动力,为了迎合政府的评估需要只做表面功夫,而在教育质量保证上流于形式。
(三)质量保证目的偏狭,内容本末倒置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中,政府的方针是“评中改,评中建,以建为主”,评估的结果决定学校的建设资金。一些学校对着政府的指标一项一项落实,结果项项优秀,评估结束就懈怠起来,不能把评估指标当成常规工作。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高校办学思想、师资、教学建设、教学条件、管理五方面进行了规定,但在保证教学质量上,只规定了“学风、教学效果”两项,重于形式,而轻视教育质量的保证。
(四)质量保证方法缺少科学性与合理性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按“设定指标—量化测定”的模式统一实施。这种模式局限性比较大,以点带面,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性。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缺乏对高校的深入了解;忽视后续评估,评估前后反差较大,教风学风滑坡严重;评估的结果处理不合理,有时不向外公布,有的高校为了得到好的评估结果,出现一味迎合等不良现象。质量保证方法的不科学性违背了用评估来提高教育质量的初衷。
二、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建构策略
从高校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我国现有的质量保证模式对教育的发展有所制约,借鉴先进的做法,尽快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保证体系,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一)权力结构进入市场化策略
高等学校由政府管理,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丧失了竞争的活力,改革构建时首先要给予高校充分的自,让高校具有“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市场特征,让社会、市场来对其进行质量约束。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学生是消费主体,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比较详尽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为其就业提供帮助,培养学生消费者的观念,允许其自由升学和转学。要强化高校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来赢得生源,提高师资力量,获取办学经费,通过优胜劣汰留下优秀资源,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高校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政府的培训部门在人员、经费、专业水平上相形见绌,因此应该改变现有做法,成立大量独立的外部评估机构。高校可以自由选择某些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自己进行长期有效的评估,而评估的“声誉”则是获取生源、资金和可持续发展的机会。
(二)政府、高校与社会的共同参与策略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改革中,包括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社会组织三大主体,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参与高校的重组,实现监督、发展共驱动,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
1.政府:从严格控制到有效管理
在计划经济中,政府是办学者、管理者、监督者,对高校事务绝对的统包统揽。一直以来,政府和高校就是“上级与下级、管理与被管理、颁布命令与无条件执行”的关系,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多元化打破了这种单一“行政管理”的秩序。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合法地位以及应尽的义务,多种形式地建立评估系统,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共同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政府要摒弃“管制”的做法,形成服务的意识,为高校提供支持、咨询和服务,对人员进行培训优化,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保证高校教育质量。
2.高校:从他律到自律
在现行模式中,高校基本上没有发言权,质量评估人员、方法、程序,都受政府控制,院校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更谈不上学术自由。作为高等院校,在市场机制下,要主动建立自我保证机制,积极地开展自我评估和外界评估,向外界证明其质量和效率。院校的自我评估,可以使学校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等教育界应成立相应的协会、学会等,建立学术界的质量认证机构,通过定期、随机和持续的教育评估,让专家学者来衡定教育质量的优劣。高等教育界的行业自律,对其成员起着协调、约束的作用,也能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风气。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尽快建立起自律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从缺席到参与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中,社会一直处于旁观地位,在当前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下,建立有效的社会组织对高校进行研究、咨询、评估、指导和监督,是实现管理科学民主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既能及时沟通大学与政府、社会之间的联系,又能及时纠正政府违背规律、脱离实际的干预行为。社会组织类似于中介,应由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专家组成,有较高的社会声誉,能够公平公正、科学地进行评估。我国的国情决定了社会机构宜采取“通过政府,选择专家”的启动策略,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和方向性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形成有特色和优势的评价机构,利用新闻媒介、网络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社会监督,促进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政治策略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目的中,强调“评中改,评中建,以建为主”的原则,对工具性目的考虑较多,教育质量考虑较少,教育性目的有所偏失。在新的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校要向多元性教育目的转变,特别是关系人才质量的实质性目的,通过院校自我完善,实现质量的提高与改进,使质量保证的目的和高校的办学目的相一致。在质量保证内容上,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各司其职,各环节并重。政府是高校的资金支持者,是高校的主要投资商,从整体上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把握;高等院校是生产者,是高等教育质量过程的负责人;用人单位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检测者:三方通过分工与协作,共同实现高等教育质量的全程保证。近年来,我国虽然成立了十多家半官方的专业性评估机构,改变了以往政府独家评估的模式,但这类新生机构的作用还非常有限,其生成与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独立性和专业性不强,社会认可度低,改革建构的力量有待加大。此外,改革要根据国情因地制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的重组建构必须考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因素,以及不可忽略的历史因素。只有健全国家法律法规,建立起专业、系统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加快高校改革的步伐。
(四)质量保证程序与方法的改进与创新策略
1.确立规范化的质量保证程序
规范化的前提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民主、开放、公正。审视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程序,有很多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政府、社会、高校要针对这些采取措施加以改革,实现自己的目标与价值。在评估人员构成上,应由来自政府、学校、社会的代表共同组成;在操作系统中,评估工作包括专家小组的组成、评估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评估意见的形成等;在方案制订时,专家小组要依据政策和标准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评估方案;在评估过程中,专家小组要举行座谈会,与不同层次的人员座谈,实地参观研磨,深入教学前沿聆听,提出评估意见,形成完善的评估结果,向主体汇报,并及时反馈,制定出修改方案、调节措施。
2.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使之科学合理。要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院校制定出适合国情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横向上,制定出研究、教学、应用等类型的教学标准;纵向上,对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制定出标准;在实行评估时,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对于不同专业、层次在标准的制定上要有针对性;在使用权重系数以及加权求和的方法评估时,要结合概括性代替那些无法评价的内容,如创新精神。
3.建立、完善制度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现状
1.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已经成为广大公民接受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而言,已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1998年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数从108万增长到447万,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已经达到2300万,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1%。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我国现已建立了—个基本适应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在校学生人数达到了2.5亿。但是我国的大众化教育发展目前还只处于初级阶段,区域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利用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要。服务社会是高校办学的三大功能之一,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求学需要是服务社会的直接体现,为大众化教育服务是绝大多数高校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求个人要终身学习,社会要为每一个人的终身学习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这个大的社会发展前提下,普通高校除了办好全日制普通教育外,还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把为社会提供终身学习服务作为高校办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而成人教育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高校传统的办学层次,有继续办下去并办好的基础和条件,无须另起炉灶。成人教育作为一种办学形式,以其大众化、开放式、低成本、高效率和独特优势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可以说,建国后的几十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信誉主要是靠普通高校建立与发展起来的,没有普通高校作为依托,成人教育生存和发展下去是非常困难的。从近年来成人高考报名情况来看,普通高校以其品牌、资源及信誉优势—直成为绝大多数考生的首选,成人教育作为绝大多数普通高校的一个办学层次是客观存在的,现在和将来是轻易改变不了的。至今为止,成人教育仍然是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无法替代的,随着终身教育社会的构建以及从普通高校在其中所扮演的主力军角色来判断,成人教育毫无疑问是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的整体组成部分,普通高校仍然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阵地。
2.高校成人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虽然在理论上高校成人教育在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从其现状来看,还没有实质性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首先,在观念上成人高等教育在高校的整体布局中处于弱势地位。每个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都有其明确的建设定位,定位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教学和科研,而成人教育很少被纳入其中,没有将成人教育作为能最直接服务社会的功能来看待。甚至有相当一些高校对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的衡量远远大于对其社会效益的诉求。其次,在投入上,由于成人教育在高校布局中处于边缘地位,高校对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缺乏规划,对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缺乏必要的投入,对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缺乏主动有效的监控。最后,反映在办学效果上,缺乏高校成人教育特色,出现规模与质量失衡、品牌与信誉错位现象。这一现象,显然是与用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不相适应的。因此如何把握发展节奏,统筹成人教育质量、规模、结构和效益,是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用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成人教育
要推进高校成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统一思想,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方向,理顺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关系,统筹教育的质量、规模、结构、效益,注重提高成人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使高校成人教育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项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业。
1.提升教育质量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从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对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教学进行质量评估,这充分凸显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正从注重数量增加转移到注重质量的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同样关乎成人教育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学校的声誉,最终关系到社会效益。在质量的保障与监控上,高校成人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有全日制教学的质量和监控标准作为参照。然而近些年有关成人教育质量的议论颇多,认为成人教育质量一度滑坡。这说明高校成人教育尚未能把这套质量保障与监控标准,转化为适合成人教育自身特点的做法。因此,在成人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没有质量上的提高,就是对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努力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就是建立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大背景的发展的质量观。一方面重视教育过程本身的科学性,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加速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快考核制度改革。为此,就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与学的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重视教育对象的多样性,由于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受教育者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必然要求多样化的成人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一刀切的人才培养模式,向高素质、通用型、适用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
2.控制发展规模
高校成人教育的特征是以高校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的一个办学层次。其发展规模应与高校的发展规模相适应,高校的教育资源决定成人教育规模的发展程度。发展规模过大,势必会影响全日制教学与科研,也会使成人教育自身在资源利用上捉襟见肘:发展规模过小,会弱化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的地位与影响,也不利于教育服务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发展规模的健康与科学,就是一方面顾及到高校全日制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成人教育学生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既考虑到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又考虑到受教育者对教育资源能否充分的占有。
3.优化教育结构
高校成人教育优化教育结构的目标就是要使复杂多样的教育对象最大限度地掌握专业知识,强化学习能力,尽快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其主要内容是优化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课程结构和师资结构。优化专业结构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全日制专业结构为背景,增大成人教育专业结构的适用性、实用性。优化层次结构,就是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以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为契机,使专科、本科、研究生课程充分找到适合的社会需求层面。优化类型结构就是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把教育推向社区、企事业,开展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培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建立针对成人学习特点,以理论教学为指导,以操作实践为教学活动主体,以激发培养学习者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结构。优化师资结构就是一方面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理论水平高,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社会人才实践能力强的特点,打造混合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4.提高办学效益
提高办学效益,就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当然要考虑经济效益,对于高校办成人教育来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资源,努力扩展成人教育发展空间。当然更要重视社会效益,充分发挥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声誉,打造品牌特色,得到社会的认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不矛盾,两者可以双赢,但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会影响到社会效益,而社会效益的提高,则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
三、规范管理,确保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第一,高校作为法人主体,要规范管理,依法治校。高校要把成人教育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从成人教育办学思想、体制设置、人员调配、资源配置、教学监控与评估等方面统筹规划,把成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有机体。
第二,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加强教师师德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素质要求;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构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打造懂成人教育学并适应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师队伍;加强对教师的统筹管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提升高校成教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第三,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现代管理素质。增强管理人员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强化管理人员终身学习意识,强化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管理技能。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强、开放式的教学管理目标。加快由学年制向学分制改革步伐,实现校际间课程互通互认,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效果考核制度。
综上所述,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高校成人教育保持健康、科学的发展态势,把成人教育改革与创新作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成人教育必将大有所为。
参考文献:
[1]谢维和.科学发展观与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4).
[2]吴启迪.在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成人教育,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