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科社会实践总结

精神科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实践能力分析

一、社会实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流于形式,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总体策划与实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基础。

首先,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前,缺乏针对社会实际和群众所需的调查研究,仅仅按照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来安排社会实践。例如: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简单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生产劳动、支教扫盲等形式。这样的社会实践,不仅无创新,甚至会给提供实践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增加负担,也不受群众欢迎。其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参观为主,动手为辅,实践内容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达不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为群众做实事的目的。参观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但单纯的参观将社会知识的获取停留在感性层面,难以在大学生的思维领域留下长久持续的思考。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形成机制,也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就很容易使社会实践活动仅以形式存在,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最后,在社会实践的总结层面,缺乏实践的升华。很少有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中的认识进行系统总结,也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社会实践的过程浪费于简单的假期经历,而没有形成系统效应。即便做过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也因为缺乏对一些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实践没有带来真知,对于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

2.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统一,资源分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保障。

许多高校在大学生实践活动机制上不够健全。从高校目前开展的社会实践情况来看,一部分由学校团委负责,一部分由教务部门负责,一部分由学工部门负责,还有由院系负责组织。比如:每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由校团委牵头;许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由教务处负责;大学生勤工助学方面的社会实践由学工部门来负责管理;专业实习、教学实践由各个专业教学学院来负责。这种条块管理与实践资源的分散,不利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系统,容易出现要求不统一、目标不一致、配合不密切、实施不规范等问题,导致社会实践低效、无序。

3.专业不对口、指导不到位,应付敷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引领。

近年来,许多高校以建设综合性大学或学院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各类专业建设纷纷上马,但是学生的社会实践却缺乏正确的定位。一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未完全建立,存在着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二是专业教师更多地倾向专业理论的研究与传授,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不深入、不到位现象严重,难以真正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引领。同时,由于没有保障制度和相应的激励机制,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存在着对社会实践敷衍的现象。

4.固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缺乏长效机制,没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不能深入进行,活动效果就更难以得到保障。

全文阅读

大学生寒假实践

为使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建设做贡献,过一个祥和、文明、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学校党委、团委有关文件精神,在院党总支、团总支的总体部署下,经济学院积极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主题

今年寒假经济学院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强化社会责任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共组织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两支团队近300人分赴全省各地进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国情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强化社会实践经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丰富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素质,落实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然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了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活动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真情助困进万家”为主题,充分发挥大学生知识技能优势,以分散为主,按照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三下乡”活动和“四进社区”活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心送到群众中去。

三、活动的重点内容和形式

经济学院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经济学院学科和专业优势,采取点面结合、集中组队与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形式重点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由各年级(部)围绕以下主要内容组织青年学生就近就便参加。

全文阅读

教育局质量提升指导方案

根据市委办《关于印发〈市“弘扬精神,推进跨越赶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亳办发〔2012〕5号)精神,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弘扬精神提升教育质量”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弘扬精神为基本内容,通过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提振精神,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目标任务

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弘扬“厚德、务实、创新、奋进”的精神,对于进一步明确方向、引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宣传精神

1、学习宣传精神,将其与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积极进取有机结合起来,在生动实践中提升价值认识。把精神的基本内容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精神在师生中的知晓率,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学生树立热爱家乡、感恩奉献等观念。

2、深入挖掘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凝聚全市教育系统的创新精神和智慧力量,加快实现教育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围绕“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抓手,实施精细化管理,引导广大师生自觉践行精神,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市教育局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推动教育加快发展。

全文阅读

浅谈雷锋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摘 要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是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文章结合笔者所在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的学雷锋活动,探讨了将雷锋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及可行性途径,以期为弘扬雷锋精神添砖加瓦。

关键词 雷锋精神;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自二十世纪60年代诞生至今,雷锋精神影响了几代人。在飞速变化的当今社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依然是每个立志奉献的中国公民的应有意识。把雷锋精神作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并加以深化和与时俱进,更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追求的新时代精神目标。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素质、科学水平,更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思想素养、道德水平,因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雷锋精神尤为重要。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有助于持续不断地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锻造大学生的实干品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真正具备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重担的双重素质。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以雷锋精神为指引、身体力行地践行雷锋精神。笔者认为,在以雷锋精神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高校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营造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雷锋的实践活动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展开

高校要致力于营造以雷锋精神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文化,大力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活动形式,营造活动氛围,让大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感知雷锋精神、感悟雷锋事迹,使得学雷锋社会实践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开展,并最终为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提升学生素质、涵养学生心灵发挥出重要作用。以笔者所在的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为例。2012年3月,研究生院组织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市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学雷锋在行动”主题征文活动。研究生院大力宣传,积极营造氛围,认真动员每一位同学,最终上交征文200余篇,5人获奖,并由于组织得力,稿件数量多、质量高,获天津市“学雷锋在行动”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这在全院掀起了学雷锋的浓厚氛围。暑假期间,研究生院又组织了赴河南南召山区支教活动,义务辅导山区孩子半月有余,获得天津市多家媒体的跟踪报道。

二、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全文阅读

高校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实践方向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对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界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教学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科学技术哲学以其特殊学科属性,对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启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科学技术学科教学的概述出发,具体分析了科学技术哲学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特点和培养的目标,旨在探索出一条最适合高校学生学习的教育实践方向,为培养创新型和技术型人才做出努力。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08

一、科学技术哲学教育概述

1.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内容

科学技术哲学的教育内容包含三个方面――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自然辩证法是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哲学认识、总结和说明。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对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发展领域的实践进行总结。科学技术观是一种创新思维,以科学技术成果渗透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科学技术的价值性,以实现科学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2.科学技术哲学教育特点

科学技术哲学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渗透性,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门类,但是以科学的视角反映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科学技术哲学同其他学科教学之间存在着交叉,但是又是独立的学科研究内容,科学技术哲学实现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融合,反映了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自然成果,体现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历史性概括。从学科特点上来分析,科学技术哲学起到了纽带的作用,联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实践应用,呈现出了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体现了历史和现实的具体实践的统一,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

全文阅读

政治教案群众是实践主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与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分析“人民群众的含义”时,采用事例分析法和讲授法;在分析“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时,采用事例分析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相结合。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树立热爱人民群众的观念。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全文阅读

建设海西,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1 什么是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长期以来,学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梳理相关文献,我们发现,不少学者将科学精神的蕴涵概括为如下几个精神气质:理性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竞争精神、执着精神、献身精神、批判精神、全人类精神等(戎章榕,1998;徐志远,2001;吕前昌,2002;刘国建,2003;边玉芳、任碧翔,2003;李醒民,2005;金俊岐、宋屹东,2009;徐莉,2009;王金福、宋新康,2009;许永祥、刘学求,2009)。很显然,对于科学精神的概括,学者们突出了科学精神尤其是自然科学精神所具有的独特的品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索客观的自然界,审慎地总结自然运行规律,立足创新、善于质疑,最终将科技成果服务于全人类。

然而,我们认为,在讨论科学精神的内涵时,必须首先把握四点基本要素。其一,科学精神的生发点亦即立足点何在?其二,为什么要培育科学精神?亦即秉执科学精神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点何在?其三,科学精神的涵盖范围,事实上,目前对于科学精神的探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仅限于自然科学精神,然而,自然科学的科学精神是否就足以代表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在内的科学精神?其四,科学精神的运施,须要沿着自己独特的轨迹和方向、寻求特定的准则和宗旨,换句话说,这种轨迹和方向、准则和宗旨才真正指引、培育乃至代表了以上诸种科学精神。

对于第一点要素的回答,我们认为,科学精神的基始点是“人”。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认识、探索整个自然、人类社会过程中所培育、积累而成的精神品质,它立足于“人”,生发于人的实践和认知,产生于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第二点要素事实上是第一点要素的进一步延伸。很显然,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认知,其最终成果还是要服务于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科学精神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在于人,人类对于科学精神的培育、积累和传承,最终恰恰是要依凭这种精神气质,规范人的实践和认知,促进科学成果的顺利研发和运用。正如默顿所言:“科学精神是带有感彩的一套用以约束科学人士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

对于第三点要素的回答,我们认为,谈论科学精神是什么,就必须避免把科学等同于自然科学。科学应当是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统一体。梁启超在《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就批判了那种把自然科学理所当然地视为科学的狭隘的科学观,明确指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同样是科学。因此,本文认为,在讨论科学精神时,不应当仅仅局限在自然科学这一领域之内,把科学精神简化成自然科学精神,而是要从整个科学总体出发,探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共性,以进一步提炼科学精神。

如果说,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分别从人自身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两个向度出发,探讨人的本质问题,那么自然科学与前两者有没有共性之处?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为我们作出了解答:“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3]。”因此,事实上自然科学也是探讨人的本质之实现的科学,是通过对自然界的探索、通过人的实践及其对象化而确证人自身、展现人本质的科学。

我们认为,对于以上三点要素的回答,最终都将归结到第四点。既然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科学事实上分别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自身的发展这三个向度出发,以探讨、确证人的本质,那么,在科学实践过程中,什么样的科学精神才能够保证这三个向度按照既定的轨迹运施?我们认为,恰恰是“真、善、美”的彰显与展示,实现着科学精神的本质――自然科学力求探索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实现的是对“真”的追求;社会科学力求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期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实现的是对“善”的追求;人文科学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确证的是合乎伦理的美好生活,实现的是对“美”的追求。毋庸置疑,文章开篇所列举的诸种精神,如求实、怀疑、执着和创新精神等,事实上都体现了“真、善、美”的蕴涵。

全文阅读

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探讨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不敢贸然下定义,只能作一个简单的个人的理解。那么,到底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是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但是却说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功能,既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又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党和政府的决策以及社会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作用。”[1]哲学社会科学最终的目的是要推动社会进步,能推动社会进步,则说明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而促使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的精神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其实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能一味只盯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但是社会发展不起来,迟早会影响经济发展。中国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凸显会制约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亟须用哲学社会科学指导中国社会发展,促进中国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用先进的、优秀的和积极向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作指导,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更需要灵魂和精神。

二、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的一般特性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世界,对社会现象或事件的价值作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3]而哲学社会科学要能够作出科学的和客观的评价,就必须具有自己的精神特性。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

无论是什么精神,都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就没有精神,哲学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现实的情况却并不怎么乐观,我们很多人所认为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没有直接来源于实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没有经过实践。他们只是从书本上看,看到的也无非是一些枯燥的言词语句,这样的学者和教师,他们往往体会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甚至觉得哲学社会科学没有精神。精神,其实就是一种灵魂,没有精神的学科是没有办法向前发展的。为什么现在我们不知道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甚至体会不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大多数学者和教师所接触的范围就在学校之内,没有真正走出校园,去接触社会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嘴上喊着精神来源于实践,可是自己又有多少实践,又有多少次实践会让我们想到和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没有亲身的体会,又怎么能够明白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则是匮乏的,甚至是虚无的。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钻研理论,更要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自己的思想运用于社会实践,多思考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也才能有动力去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二)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

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来源于实践,这是无疑的,但是做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毕竟更多的是一种理论研究,这种理论研究不能自己凭空创造,而是必须先要虚心向前人和他人学习。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一定要有谦虚的学习精神,要不骄不躁、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对于扎实的理论功底,很多人的理解就是多学习东西,懂得多就是理论功底扎实,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仅仅是懂得多、学得多,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创新点,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立足点。比如2012年暑假笔者参加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通过研修班的学习,笔者受到很大的启发,因为研修班教学课程所安排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且不管他们的研究是否一定绝对正确,但是单凭其研究论证严密、逻辑清楚,基本上可以自成一家,这已经值得我们很多人去学习。扎实的理论功底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但并不是一味地学习理论就会有新的成果,还需要认真思考。经过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我们就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容易有新成果,而学习过程和自己研究出来的新成果会培育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而有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则会进一步指导我们认真学习,出更好更新的成果。

全文阅读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研讨班上的发言

根据中央、省、市精神,我县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动员会上常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阐明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等等,符合中央的精神,是对我们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总要求。就当前而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我县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全县上下按照县委“三转三化三提高”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干部精神状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社会事业投入不足、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等突出问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找准和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利于我们提高推进改革开放、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沁水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把全体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县委的精神上来,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

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机关全体干部,高举一面旗帜、突出一个主题、围绕一个总要求、明确三个着力点,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结合实际工作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我认为就是要围绕县委提出的“三保一推进”主题,着力在“三个转化”上狠下功夫。

一是要把学习实践活动着力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要发展、为何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要转化为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要把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既通俗易懂,又博大精深,只有深钻细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才能把握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转化为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善于对科学发展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上升为理性认识,使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科学发展观不仅源于实践,更是对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升华。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我们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作指导。当前首要的就是要始终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科普工作进行精心谋划,对各项制度进行完善修改,自觉转化为抓落实的思路,转化为抓落实的办法和措施。

二是要把学习实践活动着力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和办法。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搞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不能脱离实际,空泛议论,更不能照抄照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掌握真实情况,形成正确的工作思路,做出科学的决策,拿出实在管用的办法。要在理论的具体化上下功夫。要善于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原则把握工作方向、特点和规律,善于把县委的精神和要求,分解成具体的工作目标、思路、步骤、措施,不断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把学习实践活动着力转化为抓落实的能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和认识客观事物,形成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仍然是观念形态的东西,还必须付诸实践,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归宿。要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放在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抓好工作落实上。一是要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积极进取的昂扬精神状态。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勤奋工作,干事创业。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奋力进取、与时俱进的良好精神状态。二是要下大力抓好工作落实。要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科普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三是要不断提高综合能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努力增强发展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自觉加强学习、强化素质,成为学以致用、用有学成的表率。要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为全面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新沁水贡献力量!

全文阅读

浅谈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方向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隐形力量,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从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出发,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浅谈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重点及方向。

校园文化 精神文化 教育质量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物质文化转化为精神文化的主动过程,它在无形中影响着身处其中的莘莘学子。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和其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是其最重要的本质体现,也即我们通俗所说的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学校的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学术交流将校园文化具体行为化;教风学风的形成、校风建设、人际关系、规章制度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内在体现;而校园的绿化美化、宣传橱窗的布置、黑板报刊、教学和生活设施、师生的学习和娱乐设备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具体表现。

所以说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生命力的所在。大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提升,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对广大学生提出的希望出发,结合笔者多年从事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浅谈一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及方向。

一、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精神文化建设为导向,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以精神文化为先。胡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演讲中,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优秀的校园精神文化是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的集中表现,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情操的陶冶,应明确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博大的精神世界,“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哈佛大学的安田“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正是哈佛大学文化精神的最佳体现,哈佛校训“Enter to grow in knowledge,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y country and thy kind”(入学是为了更好的增长知识,毕业是为了更好地回报祖国和人民)也引起了无数中国观众的反思。胡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已经提到我们的高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的高校在加强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情操,明确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达到教育真正的目的。

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应局限于校园范围,应整合社会资源并回馈社会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