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类学术论文

经济类学术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科学类学术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虽然在理论上存在文化产品和文化商品属性,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必须着重深化对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的认识。并且,市场经济越是发达,越要求有更高学术品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与之相适应,以进一步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和学术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安身立命之本,这不仅是社会分工使然,更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摘要题】期刊工作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学术属性

【正文】

伴随中国出版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期刊必然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抉择。在中国强大的期刊阵容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占有重要的份额。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否也应进入市场?是否也应绝对“断”掉“皇粮”,在商海里“自谋生路”?类似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期刊界专家、同人所关注。从宏观上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属于出版物范畴,属于文化产品之列。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出版物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仅具有产品属性、商品属性,而且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更为重要。两者相权,后者才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原属性。确切地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特殊的产品、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远远高于其产品和商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定位应首先是学术和知识,其次才是产品和商品;学术和知识属性才最能代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质的规定性。

任何一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疑都是作者、编辑及其相关人员劳动的物化成果,是高层次劳动的结晶。从生产活动角度看,期刊一定是产品。但这种产品与一般社会生产的产品,以及普通文化产品又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简单地从产品的角度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至少是不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载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承载着学术思想——许多是超前的理性思维,以及新生的理性思维的文字表述。故此,追求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播和思想转达,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圭臬。即使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应无可争议地强调这两种属性均为知识、学术属性所决定,即,产品与商品属性是派生的,它离开知识与学术的价值属性便是“无”,离开了知识和学术属性,单纯的、纯粹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即使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只能以知识和学术为定语:知识—学术产品、知识—学术商品。或者说,在当下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化属性加以特别强调。

从一般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并不具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商品的某些属性,如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虽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检验标准也离不开“消费者”——广大专业人员构成的读者群体,但这个群体有别于大众化娱乐的消费群体,更体现一种“相对概念”[1](P213)。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占有率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像娱乐文化期刊那样,通过发行量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某些时候甚至完全相反:真正学术质量上乘的学术期刊与订数、读者数量并不成正比。所以,从读者群体、市场占有率,或从纯商品、产品的角度认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问题难免以偏概全。这也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规律之区别的本质所在。

全文阅读

大学生网络信息处理习惯研究

在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无法摆脱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的海量信息的影响,而信息接收习惯和认知风格则决定了他们的信息来源方式、对各种信息的接受程度和对信息的加工方式等。深入探究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习惯,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接受和内化的过程和机理。本文采用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相关研究。研究时间从2014年10月12日至2014年11月4日,调查对象包括山东大学本部校区、山东师范大学本部校区和济南大学西校区的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31份,其中有效问卷863份,有效比率86.3%。在有效受调查对象中,理科99人,占11.4%;工科401人,占46.5%;人文艺术类168人,占19.5%;经济管理类195人,占22.6%。下表是大学生获取感兴趣的信息后的各项处理方式(可多选)所占比例。其中“即用”一项指的是网上求职、购物、咨询等可即刻应用的信息。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为χ2分析。将上表所得数据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在“社会时政”大项下:“不处理”子项的理科和工科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0.588,P=0.003),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有低差异(χ2=10.872,P=0.003),而理科和工科的均值,与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均值的被试结果有显著差异(χ2=2.417,P=0.049);“评论”子项的理科和工科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1.021,P=0.002),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1.127,P=0.002),而理科和工科的均值,与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均值,两者的被试结果有显著差异(χ2=1.651,P=0.052);“转发”子项的理科和工科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4.470,P=0.002),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3.327,P=0.002),而理科和工科的均值,与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均值,两者的被试结果有显著差异(χ2=1.698,P=0.061);但本项样本数目较少,结果的权威性较低;“保存”子项的被试样本过少,不予计入;“不确定”子项的理科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4.241,P=0.002),其均值与人文艺术类的被试结果有一定差异(χ2=9.452,P=0.007),与工科的被试结果有显著差异(χ2=4.877,P=0.013);“其他”子项的工科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9.009,P=0.001),其均值与理科和人文艺术类的被试结果均有显著差异(χ2=8.188,P=0.015和χ2=3.094,P=0.027)。但本项样本数目较少,结果的权威性较低。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对社会时政的看法,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与理科、工科的差异较为明显。总体上讲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学生参与评论和转发的比例高于理科、工科学生,说明他们对时事政治的关心程度较高。但从现有的数据看,前两者保存有关信息的习惯并不比后者突出,反映出前两者其实并不注重数据和信息的整理,从而从逻辑和理性角度构建起对社会的体系性认知,而大多只是凭着感性来评价探讨。而选择“不确定”一项的比例工科最低,反映出该专业培养的确定性素质对这一项的不适应;理科与经济管理类的比例相近,反映出这两种数据性要求较强的专业在这一点的处理方式和心理上较为相似;人文艺术类的比例最高,反映出该专业处理方式和心理的模糊性。(2)在“科技教育”大项下:“不处理”子项的工科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基本无差异(χ2=1.081,P=0.093),其均值与理科的被试结果有一定差异(χ2=5.709,P=0.011),与人文艺术类的被试结果有显著差异(χ2=12.505,P=0.004);“评论”子项的理科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2.007,P=0.022),人文其均值与工科和人文艺术类的被试结果均有一定差异(χ2=9.253,P=0.010和χ2=8.437,P=0.012);“转发”子项的理科和工科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877,P=0.081),其均值与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均有显著差异(χ2=42.115,P=0.003和χ2=18.707,P=0.002);但本项样本数目较少,结果的权威性较低。“保存”子项的被试样本过少,不予计入;“不确定”子项的理科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9.902,P=0.007),其均值与工科和人文艺术类的被试结果均有显著差异(χ2=3.764,P=0.027和χ2=2.707,P=0.034);“其他”子项的四个专业均有显著差异。但本项样本数目较少,结果的权威性较低;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对科技教育的看法,文科与理科、工科和经济管理类的差异较为明显。总体上讲文科生参与评论、转发和保存的比例明显低于于理科、工科和经济管理类的学生,说明他们对科技教育的关心程度较低。

而选择“不确定”一项的比例,工科的最低,反映出该专业培养的确定性素质对这一项的不适应;理科与经济管理类的比例相近,反映出这两种数据性要求较强的专业在这一点的处理方式和心理上较为相似;人文艺术类的比例最高,反映出该专业处理方式和心理的模糊性。(3)(1)在“历史人文”大项下:“不处理”子项的四个专业的被试结果均有低差异;“评论”子项的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0.077,P=0.003),其均值与理科和工科的被试结果均有显著差异(χ2=6.160,P=0.019和χ2=3.207,P=0.033);“转发”子项的理科和工科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6.271,P=0.002),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3.225,P=0.002),而理科和工科的均值,与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均值,两者的被试结果有显著差异(χ2=1.522,P=0.072);但本项样本数目较少,结果的权威性较低;“保存”子项的被试样本过少,不予计入;“不确定”子项的理科和工科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8.808,P=0.001),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6.556,P=0.002),而理科和工科的均值,与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的均值,两者的被试结果有显著差异(χ2=3.830,P=0.068);“其他”子项的理科和经济管理类的被试结果有低差异(χ2=19.911,P=0.001),其均值与工科的被试结果有一定差异(χ2=8.238,P=0.017),与人文艺术类的被试结果有显著差异(χ2=4.332,P=0.032)。但本项样本数目较少,结果的权威性较低;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对历史人文的看法,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与理科、工科的差异较为明显。总体上讲人文艺术类、经济管理类学生参与评论和转发的比例高于理科、工科学生,说明他们对历史人文的关心程度较高。但从现有的数据看,前两者保存有关信息的习惯并不比后者突出,反映出前两者其实并不注重数据和信息的整理,从而从逻辑和理性角度构建起对历史人文的体系性认知,而大多只是凭着感性来评价探讨。而选择“不确定”一项的比例,人文艺术类和经济管理类较低,反映出这两个专业对历史人文的看法有较强的确定性。而相反的,理科、工科的较高,反映出这两个专业的较强不确定性。(4)用同样的分析手段,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个专业对“娱乐”的态度较为一致,文科(广义)更热衷一些,但整体上并不太在意。

对“实用”的态度呈现出鲜明的碎片化,四个专业几乎没有对哪一项的态度有相似性。这应与各专业关注的实用信息的性质不同有关,不能一概而论。但由于我们的疏忽,在“实用”子项下没有更详细的分类,故而无法进一步分析。综上所述,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对信息来源、信息属性和各类信息的处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大体来说,理工科学生较为关注技术性信息,文科生(广义)则较为关注时政类和历史人文类的信息;理工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方式有较高的确定性,文科生(广义)则较为不确定一些;双方对即用性信息的关注重点不同。

作者:张扬 张良红 单位:济南大学文学院

全文阅读

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摘要:艺术管理作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包含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等诸多分支,而这些分支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又是如何排列组合、交叉布局从而共同构成艺术管理体系的,这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弄清这些管理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更全面地建构艺术管理的大体系,也是文化艺术产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关键词:艺术管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G306.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文化产业兴盛时代的即将到来,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的成败得失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显得迫在眉睫。同时,因为艺术是文化的杰出代表,所以我们能否做好艺术管理的研究对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前瞻作用和开拓意义。当然,要想清晰地搞懂和弄透艺术管理并非易事,艺术管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能否准确地构建出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是我们探究艺术管理之谜的第一步。

一、有关艺术的诸种管理

艺术管理作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包含很多种管理,其中艺术行政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的概念是掌握和理解艺术管理所必须定义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深入和全面探讨艺术管理之前,我们先来对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的概念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艺术行政管理。要理解艺术行政管理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文化行政或文化行政管理的概念。文化行政或文化行政管理就是文化行政机构(在我国当前,有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播影视部等)依据所属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对各项文化事业(广义的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等行政职能。如果把艺术作为广义文化的一部分,艺术行政管理当然可以并入文化行政管理,如果艺术有必要从广义文化中独立出来,那么艺术行政管理借用文化行政管理来帮助理解基本还是可靠的,即把上面定义中的“文化”字样换成“艺术”字样就可以了。艺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政府的代表,客体是发生在本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艺术性活动,管理的依据就是法律规章。事实上,西方对艺术演出团体已形成非常严密、科学的管理机制,对这些艺术演出团体的管理推动了一门新兴学科――“艺术行政管理学”的蒸蒸日上。

2、艺术经济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一样,艺术经济管理也是一个交叉理论: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交叉组合。早先,已有人提出建立艺术经济学,他们认为艺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艺术经济和市场的问题,为的是寻求出艺术商品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做出哲学上的思考和认识。艺术经济管理虽然与艺术经济无论在称谓还是实践上都有一定区别,但艺术经济管理无疑也应该是以艺术市场为中心阵地来研究一切艺术经济活动的管理行为。艺术经济管理是一种多主体管理行为(后面详论),艺术经济管理的客体是一切艺术经济活动(包括经济政策、艺术生产、广告宣传、艺术商业、艺术消费、工商税收等)。

全文阅读

经济类学术期刊建立高品质作者库的路径初探

摘要:经济类学术期刊要想有效地提高刊登论文质量,就一定要构建高品质作者库。作者可划分以下类型:知名经济学家、重点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以及文章被引与转载率相对较高的作者。而为了更好地构建高品质作者库,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详细分析,重点阐述构建经济类学术期刊高品质作者库的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类学术期刊 高品质作者库 构建 路径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92-01

众所周知,经济类学术期刊通常被归纳为图书馆藏当中的F类刊登学术论文期刊,其所涵盖的种类诸多,如经济学、中国经济、会计类以及工业经济类等。在新时期,要想有效地强化经济类学术期刊本身的影响程度与受关注的程度,最关键的就是要增强编辑的各项能力。为此,一定要构建高品质作者群,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论文刊登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完善期刊的整体质量。

一、以重要会议及论坛为途径发现作者

在构建经济学家或知名经济学者作者库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重要会议与论坛的方式来发现作者。如果将知名经济学家创作的文章刊登在经济类学术期刊中,仅仅凭借作者创作稿件的方式,很容易出现周期过长或者是沟通难度较大的情况。而如果对会议发言进行整理,利用这一方式而形成的学术论文,不仅可以对经济热点进行及时捕捉,同时,也能够保证经济学家的观点时效性更明显。[1]正是由于是会议发言,所以,更加通俗易懂,更方便读者阅读。另外,通过对会议发言进行整理,能够向与会者提供完整的会议资料内容。同时,在文后可以把发言者所编著的书籍和文章当作参考文献,刊登在杂志中,向读者推荐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此,编辑应当对本年度重点的经济会议进行事先盘点。在此过程中,可以借助新浪财经频道的会议栏目进行查找,而且可以详细地查找出会议的名称、主办方以及地点等信息内容。在会议索引中,不仅能够联系到主办方的媒体联系人,而且能够参与到会议现场,同与会者的重要发言人互相交换名片,而获取经济学家的联系方式。这样一来,在会议结束以后,还能够通过媒体联系人获取相关的会议资料等,进而对发言实录予以全面整理与编辑加工,最终以学术论文的形式署名发言人姓名,将其当作论文作者。同时,需要陈列同发言内容相关的发言人编著书目与文章,或者是将发言当中所涉及的观念及相关书目等当作论文重点参考文献。另外,还需要同发言人与助手进行联系并确认文章,进而和经济学家构建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2]

二、利用重要研究机构与作者联系

目前,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的重要研究机构很多,而大部分机构举办方都是中央政府机关或者是比较知名的院校,所以,也被认为是国家经济问题研究的智库。同时,在民办智库当中,能够查询到为公司提供战略咨询的服务公司。现阶段,我国知名机构主要是长城战略与和君咨询,而且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查询,特别是银行与跨国业务公司,其下设了研究部,能够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行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预测。对机构官网进行搜索,可以查找到月度会与季度会。

全文阅读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论文概况及学术期刊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以2000―2007年CSSCI来源期刊国际经济关系论文数据为基础,根据期刊发文及被引、作者发文及被引、著作被引、研究机构发文及被引、地区发文及被引,分析期刊、学者、机构和地区在我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指出该研究领域的总体特征,指出其一般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际经济关系 CSSCI来源期刊 文献计量学 论文被引著作被引 机构分布 地区分布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6-0081-06

引言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两个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中国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研究在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出版了许多关于国际经济关系理论和问题方面的论著,相应地,中国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类期刊刊发的国际经济关系论文愈益增多。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本文借助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2000―2007年中国国际经济关系期刊论文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论文收录和引用、关键词及其分布、发文期刊、发文学者和引用文献、学者所在机构和地区分布等数据,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一般特征做出初步分析和评价,并指出该领域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关系论文概况

本文所分析的国际经济关系论文,依照2000―2007年CSSCI来源期刊目录,选取303种重要和核心的政治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期刊,排除通俗读物、二次文献以及非中文文献期刊,并按照中国图书馆学科分类,在“世界经济”总目录下,通过关键词搜索,挑选出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方面的来源文献6127篇、引文文献33281篇。这是本文分析的出发点。

从表1中可以看到,在我们检索的时期内,国际经济关系论文的发表和引用文献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呈现出一种缓慢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从事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队伍和成果逐渐减少,反映了该分支领域在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从而表明其他分支领域的研究不断发展的趋势。其二,引用文献的数量呈曲线波动,2001年后逐步下降,2005年和2006年却连续两年大幅上升,2007年又大幅下降,表明该领域研究状态并不稳定。在6137篇文章中,有引文的3986篇,无引文的只有2151篇,篇均引用文献5.42篇,大致接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平均量。令人振奋的是,无引文的文章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到2007年,其绝对数字从492篇大幅减少到148篇,从而反映出我国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的规范性和学术性不断加强。其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随着我国借鉴国外特别是美国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增多,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成果不断与国际规范接轨,学术差距日益缩小;二是随着学科领域的建设和发展,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两个领域的人才培养(特别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范不断扩大,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成果质量和学术规范有所增强。

全文阅读

国内计量经济学的文献计量分析

〔摘 要〕本文首先对CNKI中检索到的10年内共计3 039篇文献的发文时间、发文期刊、发文作者及机构进行了统计分析。其次,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对我国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研究,研究出了我国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前30个高频关键词及5大研究群体,这还为我国计量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

“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Frisch)在1926年仿照“生物计量学”一词提出的[1]。计量经济学是对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的计量方法的研究,首先用于“微观”经济分析,在宏观经济理论出现后,转到“宏观”经济理论研究,为经济理论研究做出巨大贡献,多位计量经济学学家因此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我国计量经济学最早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由于特殊原因中断,直到70年代末才恢复研究,80年代后期开始了快速发展[2]。本文旨在从文献计量学角度探索近十年的计量经济学发展情况、研究状况和特点,以期对计量经济学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1 数据收集和选择

本文选取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检索条件是:主题包括“计量经济学”,时间范围是2002年1月1号到2011年11月30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 351篇,利用下述数据处理方法后剩余3 039篇,剩余文献分布的期刊数目为1 028。

1.2 数据处理

(1)删除重复和无关的文献。例如:《区域金融研究》期刊,《保险职业学院学报》期刊和《商业时代》期刊都刊登了《我国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文章,处理后只保留1篇;另外无关文献记录则直接删除,如: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刊登的《第二届全国计量经济学高级会议研讨会通知》等。

全文阅读

千里始足下 高山起微尘

编者按:目前我国的各类期刊约有9000多家,为了在这个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并飞速发展的时代,获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各类期刊都使出了自己的绝招,但还是有很多期刊在惨淡中经营,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价值方面都没有占得一席之地。《经济经纬》期刊自创刊以来,以精编细审,求是创新,及时反映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为己任,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肯定,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本期让我们与《经济经纬》编辑部主任焦军普一起,聊聊他们的办刊经验。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您能否先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经济经纬》杂志的概况和发展历程?

焦军普教授(以下简称“焦”):《经济经纬》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经济和管理类理论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4年,前身是《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94年更名为《经济经纬》,创刊至今已历时27载。创刊伊始,就确立了“探索经济理论,服务经济建设,全面及时地反映校内外科研工作的水平和最新成果,为促进我国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的办刊宗旨,在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和管理研究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按照上级主管、主办部门以及全国学报研究会提出的期刊品牌战略思路,努力将《经济经纬》打造成一个好的学术平台,争创国内一流期刊。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27年来,我们锐意创新,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所获得的部分奖项及荣誉有:1992年4月至今连续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1999年9月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同年12月被认定为“中国学术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2000年7月入选“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02年6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4年7月第二次入选“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05年12月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06年5月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7年12月第二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08年12月第三次入选“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2009年12月第三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10年10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经济经纬》伴随着我国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历程,即:初创发展期;专业发展期;规范发展期。

一、初创发展期(1984年~1994年)在这个阶段,编辑出版的期刊内容是综合的,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编辑部从实际出发,以开展学术理论的理论、历史、方法和应用等各方面的研究为特点,侧重引进、介绍西方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刊发了大量对当代中国社会现状的调查报告等。

二、专业发展期(1994年~2009年)。这一阶段《经济经纬》确定了高学术水平论文专业化思路,只刊发经济、管理类文章,走专业化道路。1994年更改了刊名,聘请了于光远、厉以宁、刘国光、樊纲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为本刊顾问,致力于走出校门以及本学科学术品位的提高和学术规范的建立,刊物出现了栏目设置的改变、论文附中英文摘要、改换封面和内文版式等几大变化。这个举措在当时我国学术期刊界,尤其是高校学报界属于比较超前的。这一时期,我们本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努力调整编辑方针,尽力改进工作方法,使《经济经纬》进入了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双核心”期刊行列。

三、规范发展期(2009年至今)在这个阶段,《经济经纬》更加注重规范化、科学化。首先谈谈学术期刊规范。20 年前的学术期刊,大都只有“文章题目、作者姓名、文章正文”这三个要件,在今天看来,这存在巨大的缺陷。学术期刊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刊物质量和编辑工作的科学性。因此,这一时期我们下大力气做好这项工作,通过对进行编辑集体培训和制定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了《经济经纬》的规范化水平。在规范化方面,我们执行的是“国标(GB/T 7714―2205)著者-出版年制”,这在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界,尤其是高校学报界又是属于比较超前的;其次谈谈稿源。稿源质量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没有高水平、高层次的优质稿源,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所以在2010年度《经济经纬》的编委会工作会议上,我们重新制定了更加规范、科学的筛选稿件标准和约稿计划;第三,谈谈办公自动化。期刊网络化和国际化是我国未来期刊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这就要求编辑部必须首先实现办公自动化,提升编辑部的工作效率。我部采用了稿件网上采编系统,实现了从收稿到初审、外审、编辑加工、终审、退稿等网络化办公。我们是国内率先实施这一举措的高校学术期刊之一。我们还将配置一套先进的网刊与管理系统。编辑部拥有这套系统后,可以实现网上超前出版、现刊和过刊的浏览、查询等,是缩短出版时滞、提高刊物影响力的重要技术平台。它不仅可使读者通过网络快捷方便地阅读到本刊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增加文章的被引、下载频次,提升刊物的影响因子,便于编辑部及时了解本刊文章的生命周期、地区分布等情况,进而促进刊物的科学合理规划及建设。同时《经济经纬》将继续严要求高标准,发表大量富有新意的论文,以获得更大影响。这一时期的《经济经纬》,蝉联了“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影响因子位居河南省高校学术期刊第一名。

记者:经过27年的发展,《经济经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贵刊的办刊经验?

焦:作为一份地方高校办的学术期刊,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关注和接受,并获得诸多殊荣,归结起来,得益于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和我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经济经纬》历任主编的苦心经营和创造性工作,《经济经纬》许多编辑人员的辛勤付出,更得益于广大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广大读者的厚爱。借此机会,我要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本刊的各界朋友,为本刊付出过心血和汗水的历任主编、编辑道一声辛苦,道一声感谢。我负责编辑部工作,应该说有很多的感慨,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点:

全文阅读

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材的比较与选择

摘要:《经济法》课程是经管类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选用的经济法教材必须具有适应经管类学生学习特点的特征。胡智强教授和颜运秋教授编写的《经济法》风格简练、观点鲜明、学术规范,不仅适用于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教学活动,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参考。

关键词:经管类;经济法;教材;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26-02

一、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法学科的兴起和经济法理论的不断研究深入,各种经济法著述相继面世,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即是《经济法》教材。在各种版本的《经济法》教材中,不乏极具代表性的著作,如刘文华教授主编的《经济法》、漆多俊教授主编的《经济法学》、李昌麒教授主编的《经济法学》等,此类教材观点鲜明、学术性强,是经济法学类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但随着专业化进程的推进,很多非法学学科尤其是财经类专业产生了对于经济法的强烈需求,由于很多财经规则和法律联系紧密,所以,培养“懂经济、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使得很多财经院校将《经济法》列为必修课程之一,并且《经济法》课程在其专业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达到设置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本好的《经济法》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而一本好的《经济法》教材首先要适合财经类学生。经管类学生学习经济法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法律基础薄弱。由于经管类专业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除了部分学生选修过一些法学课程外,其他学生有限的法律知识全部来自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暂且不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任课老师的法学素养,在短短几周的法律课上学生难以储备学习经济法所必需的法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念。比如说,合同法里关于意思自治的理念,民法里的行为主体行为能力的划分,行政法里的行政主体、行政责任等的掌握,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会对经济法的学习产生致命的桎梏作用。

2.所需法律知识以实用性为主。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经济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其所从事的金融、保险、财务、管理类的实务工作中去,而不是单纯为了进行法学的理论研究。所以即使经管类类专业开设法律课程,其目标也是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而非理论型法学人才。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经济法的重要特点是要注重学以致用,所学到的经济法中的法律知识要能和实际对应起来,同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

3.所需法律知识繁多、涉及面广。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经济法”和学术上理解的“经济法”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其本质实是和“经济”有关的法,也就是“大经济法”的概念。经管类专业学生除了要学习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法的内容,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银行法、证券法等外,还要学习“大经济法”概念下的合同法、企业法、破产法、诉讼法、仲裁法等的内容,内容横跨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几大法部门。尽管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经济法的内容庞杂,但时间并不会相应增加,仍然是用一学期的时间学完《经济法》的课程。

全文阅读

基础为王 第12期

专业构成

作为文理兼收的大类专业,经济学是当之无愧的NO.1——开设最普遍。经济学门类根据面向领域的不同而分别倾向于理论经济学、经济政策、货币与流通和对外贸易等,包括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审计学、保险、财政学……虽然同是以经济学类为专业名称进行招生,但不同的大学所包含的具体专业不同。这就是说,在具体分专业时,考生只能选择大类所包含的专业。因此,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弄懂拟报院校该类到底包含了哪些专业。目前以经济学类招生的院校中,专业构成情况可分为以下五类——

其一包含了经济学类的大部分专业,如西安交通大学包含了金融学、金融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贸易经济等专业方向,山东大学包含了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等专业。

其二为经济学类中设置最多的几个专业的综合。有的是包含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如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南民族大学;有的则只包含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如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其三是包含具体专业除大家所熟悉的经济学类专业外,还与学校特色联系在一起,开设了相关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经济学类除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和金融学专业外,还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设的经济学类,则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之外,还开设了能源经济学。

其四是同一院校有两个以上的以经济学类为名来招生的专业,但在经济学类后面还加有备注,标明不同专业的区别。如北京工商大学分为经济学类(经贸类)和经济学类(财贸类),前者包括经济学、贸易经济和国际经济与贸易3个专业,后者包括财政学、保险和统计学共3个专业。

其五是部分高校所开设的经济学类打破了只包含经济学类下相关专业的构成,还与其他学科所包含的近似专业联系在一起招生,如上海交通大学的会计学专业也属于经济学类的专业之一,天津商业大学则把信用管理包含其中。

主干课程

全文阅读

另类经济学价值研究论文

评价一个学者在学术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很难有一种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可能是许多因素的混合:对未来学术趋向的影响程度,对同时代的学者和社会思潮的冲击力和渗透力,在当代学术界引起争议和关注的程度,思想观念的新颖性和体系范式的革命性等。学术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部相当残酷的历史,它可能无情地淘汰了不少不幸而优秀的学者的鲜活的思想,而那些侥幸在学术史上留下痕迹的学者,有时又不得不面临自己的思想被曲解和的命运。学术史的残酷性还在于,它同人类的其他记忆一样,只会保存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的学术“面孔”的记忆,而那些以陈旧的形式出现的学术思想,则难以逃避渐渐淡出学术史舞台的最终结局。在我们考察一门学科的学术史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诧异于同时代学者对一种学术思想的评价与学术史的“记忆”有如此严重的分歧和差异:一些受到同时代学者尊崇的学者竟然在学术史上湮没无闻,而一些遭受同时代学者严厉抨击或者蔑视的学术思想反而在学术史上大放光芒。这种悖论显示出在学术的“主流”和“边缘”之间存在的微妙的差异。学术主流是一个时期之内占据优势地位的学术思潮所形成的主要学术趋向,而学术边缘则是游离于学术主流之外的学术思想,这些思想与主流思潮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在学术话语、学术范式以及所关注的主题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分野。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学术主流与学术边缘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格局,主流与边缘是相对的称呼,在学术史上,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学术思潮的波动以及研究者兴趣的转移,学术主流和学术边缘之间存在着经常置换的可能——也就是说,在一个时期为学术边缘的学术思想,有可能在另一个时期备受关注从而成为“显学”,而有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学术思想却有可能面临式微的命运,从而淡出学术视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底花落谁家,还有待历史本身来验证。

经济学的历史中就充满了这种不确定性。主流经济学的主题和研究范式并不是一个僵滞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历史。翻阅经济学说史,我们不难发现三种类型伟大的经济学家:一种是在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作用并有开创之功的学者,比如亚当·斯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他们是主流经济学中影响深远功绩卓著的人物,引导着经济学话语的潮流和学术研究的范式,并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起着无可比拟的革命性的作用;第二种是一些技术型的经济学家,这些经济学家的贡献在于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背景完善了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确立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数理方法和逻辑体系,比如瓦尔拉、希克斯、萨缪尔森,他们的分析方法已经通过无数的教科书而融入经济学的发展长河中,渗透进无数经济学的初学者和经济学家的头脑中;第三类经济学家可以被称为“另类”经济学家,他们或者对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情有独钟,从而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疆域,开辟了崭新的经济学研究分支,或者在研究范式上迥异于主流学派,从而以自己富于个性的思想和学术风格在经济学说的历史中确立了自己的独特地位。这些个性鲜明卓然不群的经济学家中,有马克思、凡伯伦、熊彼特、哈耶克、加尔布雷斯、布坎南、诺斯、贝克尔和森等。这些在经济学说史上另类(或者说异端,当然人们对于异端或者另类的标准并没有一致意见)的经济学家,现在已经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思想正在或已经开启了经济学的某种主流思潮。以经济学说史的眼光来看,假如我们足够冷静和客观的话,我们就得承认,这三类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的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而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那些另类的经济学家,他们展现了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多元特征和无穷的多样性,显示了经济学家在许多领域的创造力和渗透力,也昭示着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不断整合的历史趋势;他们增加了经济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的丰富性,拓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在经济学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的传统中浸入了经济学家的人文关怀和历史眼光,这是“另类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的贡献与价值所在。

如果我们想判断一个“另类经济学家”的价值的话,也许最合适最突出的例证是马克思。这个深谙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经济学家,以自己的独特的逻辑力量和犀利的批判性语言揭示了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制度的运行特征,“在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驱动力和各参与力量之间的紧张局势方面,无人能与马克思相提并论”,因而“马克思必将与亚当·斯密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一起,并称为经济学历史上的三位巨匠”,尽管这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存在着根本的歧见和冲突。马克思的经济学充分显示了一个经济学家(当然马克思并不仅仅是经济学家)在引导和影响学术范式和意识形态从而在左右社会思潮方面所能达到的广度和深度。无论后代的经济学家对马克思有多少批判性的反思,他作为经济学历史上的一个极其独特的革命性人物以及他贡献给这个学科的思想资源,都是学术史所必将铭记的。与马克思同时关注资本主义制度和工业时代弊端的还有美国20世纪初的著名经济学家凡伯伦,这个行为怪僻离奇、思想独特卓绝的经济学家,在其他主流派的经济学家遵循着经典的经济学理念进行他们的研究的时候,他却关注制度的变革和演进,断然否定经济学中流传已久的理性人的假说,并将其他社会科学的丰富思想引入经济学来研究人类行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凡伯伦是美国20世纪初最著名的几位经济学家之一。他把从其他社会科学中汲取的知识引入经济学,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拓展经济学。更具体地说,他阐明了习惯、文化以及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正是由于上述研究成果,凡伯伦成为经济学制度学派的智慧之父。”这是对这位离经叛道特立独行的经济学家的公允的评价。

我要说的第三位带有“另类经济学家”印记的学者是哈耶克,尽管在货币、商业循环和资本理论方面的纯经济学成就上,哈耶克完全能够跻身于一流经济学家的行列,但是他的最引起知识界轰动和争议的成就却是在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方面。40年代以来,“哈耶克主要以一位法律和政治哲学家以及一位尖锐的对经济计划和经济统制的理智批评家而闻名于世”,他的经济学家的身份反而在逐渐淡化,有些学者对此评论说:“哈耶克在学术上的主要成就是重新使经济学成为社会科学的主要部分。”在1941年他的全面论述经济理论的著作《资本纯理论》(ThePureTheoryofCapital)出版后,他由衷而坦然地感叹:“我对(经济学)纯理论有些厌倦。我写作《资本纯理论》的4个年头里是非常艰苦的。”此后,他的主要精力转向政治哲学、法律理论和思想史的研究,并在这些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就,其影响远远超出经济学领域,成为一位划时代的思想巨匠。从正统的主流经济学的观念来看,哈耶克的名作《通往奴役的道路》(TheRoadtoSerfdom,1944)的论证范式和学术价值是值得怀疑的,因而这部后来声名大噪的著作在当时的学术界却连遭非议,几乎到了“声名狼藉”的地步。这种受主流经济学家排斥的命运直到70年代才有所转机,作为凯恩斯的反对者,哈耶克东山再起,再次被主流经济学界所接纳并奉为神明。经济学界对于哈耶克态度的这种变化从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审委员会稍显夸张和吹捧的评语中就可以看出:“鉴于哈耶克作为在经济学界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尊重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云云。哈耶克经历了一个典型的“另类经济学家”的典型命运:先是从“主流”的经济学研究转移出来而投入广泛的社会科学的探索,成为“边缘”的经济学家,然后在经济学“边缘”获得巨大的思想成就(也遭受广泛的争议和攻击),然后在经受了历史考验之后重新受到主流经济学的认同和尊崇,从而再次成为“主流”。加尔布雷斯也许是受到非议最多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界所赢得的声誉与遭受的毁谤几乎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作为先进工业国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重要评论家,加尔布雷斯成为当代最著名的学者和最有影响的批评家之一,他的四部著作(《美国资本主义》、《丰裕社会》、《新工业国》和《经济学与公共目标》)引起思想界和大众的普遍关注与争论。加尔布雷斯在方法论上是独树一帜的,他运用历史的和演进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他相信,“行为和感觉要在它们的文化和制度环境的结构中得到理解,这一信条促使他以相互约束和机能主义的方式建立一种神圣的综合分析”。这种信念影响了他的写作方式,他屏弃了正统的经济学家的论述模式,而代之以更有震撼力和说服力从而也更加容易被思想界接纳的方式来阐述他的犀利观点。有评论说:“加尔布雷斯改变了人们的信条,进而改变了他们的社会;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不仅由于他论点的力量,而且因为提出论点时的极强的表达能力、诙谐和能够被接受的方式”。作为主流经济学的不懈的严厉的批评者,加尔布雷斯讥讽经济学家们只是关注于数理分析而不关注现实的经济社会的“专家”,这些尖锐的批评激起经济学家主流集团的强烈反感和抵制,许多经济学家反唇相讥,称加尔布雷斯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甚至根本算不上经济学家。但是尽管如此,加尔布雷斯以其独特的理论魅力和论证方式,证明了经济学在影响公众和社会信仰方面所能达到的力量,因此,“低估他对经济学作出的特殊贡献和对社会科学的一般贡献,将是错误的。”

另类经济学家的例证还可以举出很多。比如贝克尔,他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引入广泛的人类行为研究领域,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学帝国”的创立者,显示了观察非市场性人类活动的新的研究手段和崭新的视角,堪称20世纪末最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比如布坎南,尽管他并没有用数理方法研究经济学从而受到许多正统经济学家的蔑视,但是他将政治概念引入经济学,其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影响“超过了20世纪后期除弗里德曼以外的任何经济学家”,赢得学术界的普遍推崇。比如阿马蒂亚·森,他对于许多经济学的传统信条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迫使经济学家对人类行为的动因进行理论反思,他对道德哲学的关注呼应了古典经济学的终极关怀的诉求,部分地影响了现代经济学家们审视经济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视角,这些成就,足以使得森在世纪交替的经济学家中占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活跃着的许多“另类经济学家”,尽管毁誉参半,尽管命运多蹇,但是只有他们才会因为独特的理论个性而进入学术史的“记忆”。“主流”和“边缘”之间的攻击和争斗是徒劳的,只有历史才可以评判一切思想的最终价值。“另类经济学家”是经济学内在活力和创造力的象征。他们对传统经济学的超越和批判正是经济学得以更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处于“边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经济学家所应有的激情和对于这个世界的关怀。正如一位自称处于“边缘”经济学家地位的学者所说的:“‘边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非主流’的生活方式。假如一个社会里面所有的人都局限于‘主流’的生活方式,那么,这个社会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迟早要枯竭。”我想,“另类经济学”的价值也在于此。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