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能”及“技能型人才”辨

摘 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详细辩清何为技能、什么是技能型人才,对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来说意义重大,它起到教育行为的导向作用。对此进行了透彻的论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技能”;“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60-02

早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根据这一规定,大庆职业学院结合身处大庆精神的发源地和铁人精神故乡的文化优势,提出了更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好习惯、责任心、真功夫的铁人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我院正为达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扎实有效工作。但是,笔者在工作中,曾对学生进行调查,问他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技能型人才吗?回答的结果56%是“不知道:,44%是“会动手干活的人就是技能人才”;笔者也在教师中进行过随机调查,回答的结果与学生大致相同。作为高职院校教职工和学生对高职培养目标的回答,这一结果不能不引起人的深思。对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清楚、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楚,令人忧虑。因为没有清晰思想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盲目的行动,必然带来令人担忧的结果。因此,辨别清楚“技能”和“技能型人才”,对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意义是重大的。

一、技能及其类别

1.技能。根据教育心理学对技能下的定义,所谓技能是指人们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运用有关知识,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一种机体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技能水平有高低之别,初级水平的技能只要具有一定的初步知识和一定的练习就可获得,高水平的技能则需要较丰富的知识经验,而且在其活动中的基本动作已达到自动化水平。可以把高水平的技能称之为熟练技巧。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2.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的活动方式。动作技能是以外部动作占主导地位的技能,它是以肌肉、肢体动作和动觉分析器官的协调运动为特点的。

全文阅读

技能人才管理

内容摘要:本文从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对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的层面,详细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模式。

关键词:高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具备一定的高级技能人才基础,但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面前,高级技能人才却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要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龙江制造”在我国的份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建设高水平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同时,探索和研究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模式,建设一支技艺精湛的高级技能人才队伍。

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级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熟练掌握了当代较高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主要包括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需要

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高技术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技能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迫切需要,将大量富余劳动力转变成高素质人力的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全文阅读

高技能人才讲话

一、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区实施科教兴新和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地要求。我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不仅需要一大批设计师、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而且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典型的素质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学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要立足科学发展,切实把经济增长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更加重视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

第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自治区提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企业职工队伍素质偏低,难以适应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需要。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不可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随着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石油、化工、纺织、制造、采掘、农业等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支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职工队伍,为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第三,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区农牧民从总体上讲,文化科技素质不高,增收致富的本领不强,生产经营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模式上。无论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还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增加非农收入,都亟需加强对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和增收致富的本领,造就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牧民。

第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积极促进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区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产业结构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就业将始终面临总量压力大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状况。我们必须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就业的推动作用,大力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

第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几年,我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结构不合理,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从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必须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培训水平。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上来,以更加创新的理念、更加有力的措施和更加扎实的工作,开创我区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新局面,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全文阅读

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理念也在发生着转变,从原来单纯的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逐渐过渡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理念和目标。这一转变不仅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理念转变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1 技术技能概述

“技术”一词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的《百学连环》一书,意思是为了实现生产或者是非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经验和手段与方法的总和。顾名思义,技术即为熟练,即在某个艺术或者是行业领域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减轻人的劳动量所采用的方法和技能;同时技能还是人们运用经验和知识使得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活动方式。将技术按照活动方式的外显性和内显性来具体分类,可将其分为心智和动作技能两种。从传统观点上来分析技能和技术,我们可以得出来,技术可以涵盖技能,且比技能高一个层次。但同时赋予技能“人化”技术,正是因为技术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技术的价值。也就是说,技术和技能之间所存在的不是层次的关系,而是伴生的、随动的、互动的,由此得出,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

2 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比较

目前较为一致的人才类型划分方式就是工程型、学术型、技能型和技术性四类。我国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大多是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描述为在一线从事技术设计、改造和革新的技术人员。在他们身上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与工程师相比理论水平较低,注重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较好的应变能力解决困难,拥有较好的人际组织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技能型人才也可以称作操作型、技艺型人才,指的是具备专业知识,主要依靠操作技能来具体操作社会生产和实践活动。2011 年,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由此可以得出,高技能型人才是当前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

3 高职院校高技能型人才界定

全文阅读

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

[摘要]文章分析了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广西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等战略举措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形势要求,提出了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热能动力高技能人才高职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广西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加快推进工业化,是建设富裕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知名品牌,优化工业布局。大力发展电力、铝业、制糖、钢铁、化工、林浆纸、锰业、建材等资源型工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不仅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熟练掌握专门技术,具有精湛操作技能的热能动力类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对当地相关企业的调研,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尽快培养造就一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

一、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趋强劲,广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从未来的发展需求来看,广西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建设却仍然存在下面问题。

1.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要求不相适应。广西要实现经济起飞,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关键在工业,推进工业化是带动广西经济增长的主导。当前广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很多企业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批低技能岗位正日益转化为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急需一大批适应新要求的新型技能人才。目前广西的高技能人才总量严重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仍然存在很大缺口。根据《广西人才开发目录》,未来几年,预计广西重点产业每年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到2000名。

2.高技能人才存量不足,比例明显偏低。调查表明,热能动力类高技能人才仅占该类技术工人总量的5.9%,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高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必须在15%以上才能真正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形成良好的生产力循环系统。相比较而言,差距明显。按照广西《广西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占持证技术工人总数比例达10%以上,也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突出体现在年龄、学历上。据对相关企业调查,年龄在35岁以下的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型人才总量的27%,45岁以上的占45%。高技能人才面临断层的危险,随着老一代高技能人才退休,许多企业一线将面临阵前缺良将、后继无能人的窘境。在学历构成上,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技师占29%,大专学历占9%。大量低学历技能人才难以满足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的短缺以及在年龄、学历上的结构性矛盾,已成为严重制约广西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瓶颈。

全文阅读

高技能人才是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柱

本刊消息 记者杨生文报道:“要充分认识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关键作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依靠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不可能长久,只有依靠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一大批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的高技能人才,才能吸收消化引进技术。”这是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1月13 日召开的全国行业部门(集团公司)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上提出的观点。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主办的这次会议研究落实了培养新技师的任务,近百名会议代表就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讨。

张小建在讲话中说,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需要树立人才工作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理念。既要站到全球战略高度,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识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又要突破旧的框框,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

在分析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时,张小建指出,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将高技能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才强国的重要支柱,纳入国家人才工作总体规划。这是人才工作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大突破。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还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出的问题,一是高技能人才短缺。我国技术工人总数约为7000万,其中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技术工人总量的4%左右,这与发达国家20%~40%的比例相差甚远。二是现有人才队伍年龄偏大。46岁以上的技师、高级技师占总数的40%,高技能人才将后继乏人。三是培养慢,晋升难。四是缺乏有力的激励和保障措施。五是社会观念的不适应。

他认为,全面实施“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技师培训工作力度。希望各行业、集团公司要充分发挥企业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社会培训资源,采用校企合作、定单培养等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培训方式,运用现代培训技术,积极开展后备青年技师的培养工作。同时,面向企业生产实际,实施技能提高培训、岗位培训、名师带徒培训,鼓励开展技术攻关、创新创效、观摩研讨和技能交流等活动。二是全面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技师考评是落实“三年五十万计划”的重要环节。要按照“统一标准、自主申报、社会考核、企业聘任”的原则,在技师考评上实现“四个突破”。即取消技师报考的比例限额,对掌握高技能、复合技能且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可适当放宽技师申报条件。突破年龄限制,打破身份限制。三是建立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四是提高技师的待遇水平。各行业、集团公司要引导企业建立“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实行技师、高级技师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在工资福利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建立技师津贴制度,提高其待遇水平。五是广泛开展各类技能竞赛和评选表彰活动。今年劳动保障部将开展“2004年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同时扩大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的规模。

全文阅读

培养青年技能人才 服务企业人才战略

【摘 要】青工技能大赛作为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服务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学练技术、提升水平、加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年;人才;企业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青年是企业发展的希望。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生力军的青年,是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力量。而促进青年技能员工的成长、成才则是企业人才兴企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青工技能大赛作为培养企业青年技能人才、服务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于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员工学练技术、提升水平、加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工技能大赛是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

人才是企业发展之根本,要把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企业发展的重要议程。那么,如何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呢?笔者以为,青年技能大赛在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青年技能大赛作为企业员工学练技能、比拼技能的重要平台,为广大青年员工提供公开竞争的舞台,不仅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还能加速青工成长成才,培养出一批技能型实用人才。

近年来,多个企业大力开展“青工技能竞赛”活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员工赶超比拼的积极性,激发了员工热情和活力,凝聚了员工的主动性。通过“青工技能大赛”,一方面青年员工对企业的人才战略有更深刻的了解,对自己在企业中的定位有更清晰的认识,鼓励青年员工提升本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在工作中勇于创新,锐意进取,逐步成长为企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

全文阅读

谈焊接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企业人才需求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之间存在的矛盾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技工院校教学和改革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式方法进行探索和讨论。

关键词:焊接;人才需求;教学改革;项目教学

一、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状况分析

在传统的焊工实习教学中,很多学校主要把“焊接操作技术”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的技能鉴定,都是就“焊缝”(课题)而训练“焊缝”和考核评价“焊缝”,认为焊接专业的学生只有把各种焊接设备下所涵盖的“焊缝”学好了,才是真正培养了合格的焊工,所以忽略或无暇顾及结构制造的识图、下料、装配等环节。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无论是市级还是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焊工大赛,包括“技能鉴定”都是以考核“焊缝”和评价“焊缝”为主,故学校也就把有限的实习时间和资源用在了“焊缝”的教学上。

二是学校受实习场地和资金的困扰,学生实习的时间又不太充足,教学计划只能安排就“焊缝”而训练“焊缝”,偶尔搞些复合作业或项目教学时,还要考虑材料的重复利用,又怕占用对“焊缝”的纯训练时间。

三是在焊工的专业理论教学中,虽然教师授课也尽力联系实际,但总会有很多原因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都势必影响着“综合性技能型”或“高技能型”人才快速培养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另外,众多大型焊接结构生产的企业,在“下料”和“焊接”两道工序上,半自动和全自动化设备的使用率可达80%左右,只有20%的短焊缝需要手工焊接,这就使焊接结构生产的工序――看图下料装配焊接检验中的“焊接工序”被解放出来,过去在“焊接工序”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焊接人力,而如今,由于现代焊接技术的普及,焊接效率和质量都大幅度提高。如果“装配”质量和速度低于了“焊接”的速度,那么在焊接结构生产中,就需要更多的能熟练掌握识图、下料、装配、焊接的人力,去完成“焊接”前的所有工序,以提高结构的“装配”效率。如果企业上述人才补充不足,势必会产生短缺现象。

全文阅读

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技能人才指具有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艺,能够创造性地从事生产活动,积极服务社会的专门人才,如中高级技工、技师、教师及各种中高级职业资格人才等。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深入改革阶段,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是当前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业发展的领军队伍,是生产力发展的骨干力量。由此可见,积极发展技能人才队伍,重视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对促进我国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央组织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10年)》,为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的指导方向。然而,从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技能人才总量和素质还相对滞后,高技能人才占比较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已经成为促进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稳健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同时也对技能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总量短缺,供需矛盾突出

根据统计,截止2011年末,我国约有技能人才总量12000万人,占全国城镇从业人口的比重约为32%,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低出约十个百分点;同时,在技能人才队伍中,理工类高级技师占比严重偏低,约为3.9%,供需缺口约为10.5%,高级技师型人才匮乏严重,特别是在建筑、能源、航空航天、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等新兴高新技术行业中表现地特别突出。另外,技能人才队伍的职业资格认证不足,部分技能人才尚未通过专门的从业资格认证,从业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二、培养体系有待完善,社会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高级技能人才稀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与晋升体系不够完善,社会投入严重不足,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能人才专门培训机构数量较少。我国现有近400所专门从事技能人才培养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校和高职院校等,由于办学投入不足,教育经费紧张,因而造成这些学校办学条件简陋老化,实践训练设施较为落后,办学能力薄弱。二是企业内部技能人才培养晋升机制不完善。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多数企业出于成本效益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对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花费过多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由于部分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忽视对技能人才的在职培育和继续教育,企业培训经费难以落到实处,从而造成企业职工培训责任的主导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三、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成长动力不足

全文阅读

高级技能人才开发管理

内容摘要:本文从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对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的层面,详细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模式。

关键词:高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具备一定的高级技能人才基础,但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面前,高级技能人才却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要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龙江制造”在我国的份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建设高水平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同时,探索和研究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模式,建设一支技艺精湛的高级技能人才队伍。

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级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熟练掌握了当代较高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主要包括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需要

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高技术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技能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迫切需要,将大量富余劳动力转变成高素质人力的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