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能培养

技能培养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口算技能与培养

摘 要: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创设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与训练,使小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口算教学,让学生从意识上重视起来,从方法上运用起来,从习惯上培养起来呢?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二、将口算联系生活;三、培养思维能力,加强口算训练。

关键词:口算技能;培养自信心;联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10-01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创设问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学与训练,使小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算法,逐渐简化思维过程,形成口算技巧。如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落实口算教学,让学生从意识上重视起来,从方法上运用起来,从习惯上培养起来呢?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所谓自信心是一种自我肯定、自我信任,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够达到一定目标的心理状态,是建立在对自我正确认识、正确评价的基础之上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动力,它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困难,自强不息,逐步地实现自我完善。

老师应该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突破口,使他们不得不表现出自信的示范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从一些小事去真心实意地赞美、鼓励学生,让他们在心里上得到满足和愉悦,有时候,亲切而温情的话语会像一片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幼小的心灵得以健康蓬勃的成长。自信会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树立起在课堂上大胆表达的愿望。

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想获得成功,“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一次成功的学习,比多次直接规劝或教导的激励效果要显著得多。多些正面鼓励,少些批评讽刺。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评价,尤其是对那些思维敏捷、方法独特的学生以及口算正确率逐步提高的学生都要给以热情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数学充满了信心,勇往直前。

全文阅读

培养通用技能

一、问题的提出

通用技能是指可迁移的能力,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获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即跨职业的、可变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只有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专业、职能、角色和组织之间流动的雇员才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就意味着只有具备通用技能的劳动者才能生存和发展下来。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资助形式的多样化、知识竞争的激烈化使得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经济困难生。读书改变个人与家庭命运是他们的愿望,更是他们的使命。沉重的经济压力培育了经济困难生特殊的优秀品质,勤奋好学、吃苦耐劳,他们大多拥有较高的自力更生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压力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得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自我培养模式上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他们专注于自己专业技能的学习,却忽视了通用技能的培养与发展,这些缺陷正是现代社会对潜在就业人才全面发展需求的最大对抗。贫困大学生自我培养与社会需求全面发展上的错位使得他们没能练就今后踏入社会同等的竞争能力。

BTEC机构明确规定的通用技能共有7项,本研究结调研学校贫困生的特点和研究的可行性,挑选了其中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具体内容见下。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杭州某综合类大学中随机抽取大一至大四学生200人,涉及文、理、工各科。测验后剔除回答不完整、不合格者,有效问卷共记184份,回收率92%。其分布情况如下表1。

(二)施测方式与数据处理

全文阅读

MPL培训中技术技能和非技术技能的培养

【摘 要】 MPL(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是ICAO(国际民航组织)开展的一种驾驶员执照种类,旨在飞行学员进入公司后可

>> 关于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思考 技术型与非技术型飞行技能养成方法研究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培养技术型劳务人员 浅谈技能和技能培训 浅谈多媒体技术中技能解决方案 基于MMORPG和视景仿真技术的安全技能仿真培训系统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和生活技能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转型:培养工作与生活技能 浅谈物理实验过程中技能的培养 职教计算机教学中技能培养的探索 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与培训 浅谈虚拟技术在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仿真技术在电力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关于加强农牧民技术技能培训的思考 职业教育中技能培训重要性的思考 浅析在实践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和技术培养 美术教学中技能学习的把握 体操教学中技能迁移的应用 体育教学中技能转移的初探 高技能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及培养定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关立欣.在中国开展多人制机组驾驶员执照(MPL)培训策略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09.03.

[4]于广涛,王二平,李永娟.非技术技能及其培训[J].人类工效学,2004年3月第10卷第1期.

[5]Harry W Orlady,Linda M Orlady.黄为等译.多机组飞行运行中的人为因素[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9.

[6]Don Harris,Helen C Muir.刘晓杰,刘英,译.航空安全与人为因素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7.

[7]CD威肯斯,JD李,刘乙力,SG贝克编著.张侃,等译.人因工程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C D 威肯斯,JG 霍兰兹编著.工程心理学与人的作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全文阅读

制图技能与技巧的培养

【摘要】 本文总结了职业技术教育中机械制图的技能与技巧的培养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眼睛要看(观察形状)、耳朵要听(教师的语言叙述)、脑要想、手要画,将教与学有机地、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与技巧。

【关键词】制图 ; 技能 ; 技巧 ;培养

教学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比较短暂的时间之内,迅速而有效地接受书本中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知识反映着现实事物的各种现象、特点、联系以及它们的发展规律。在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过程中,知识是和技能与技巧联系着的。技能是人们在自觉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进行实际活动的能力。技巧是在多次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觉的、准确无误的用一定方法来完成的动作。《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如何使学生自觉而准确的掌握它的科学系统和基本知识,清楚的理解它反映现实事物的特点和联系,以及根据这些基本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这是《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首要问题。

一、观察实物

机器零件和部件的形状是通过图形表达的。它是如何画出来的呢?首先应从观察事物做起,即应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现象,从中找出观察的方法。如对一座城市道路的印象,可以说成“笔直的”、“弯曲的”、“宽广的”或“狭窄的”。因为学生头脑中知道什么是“笔直的”或“弯曲的”。这种方法在文学上称为比喻。这种比喻的方法也可应用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上,我们称为比较法。如工厂中的轴类零件就是有圆柱体组成;量块是长方体等等。这些圆柱体、长方体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几何体,可以直接和零件比较。但工厂中复杂的零件直接比较就说不清了,如螺钉是有圆柱体和六棱柱组成,就需要采用分解比较的方法加以认识,即将复杂的零件分解成简单形体然后比较,形成观察的层次。这种方法逐渐加以引深和扩大,就形成了观察能力和观察技巧。人们由于有感觉器官,才能有感性知识,而靠着感觉器官,人们就建立了跟外部世界的联系,外部世界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结果就形成了反映现实事物的感觉、知觉。生动的直观是作为学生感知阶段由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它是学生感知所学习的事物和现象,以便通过最正确的途径来掌握一定的知识,形成知觉和概念,所以,比较法和分析法是观察事物的最简便方法。

长方体、圆柱体等等是工厂接触最多、最简单、最基本的形体。对这些有规律的基本形体进一步分析,可转化到制图教学上。如将长方体反映在图画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画出三个四边形组成一个图形即立体图;另一种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画出三个长方体,这就是机械图样的基本形式。进一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图形都反映了长方体的形象,但表达形式不一样。立体图一目了然;而机械图需要分析方可现出形状,这就增加了看图困难。但为什么图样不用立体图的形式画出来呢?因为立体图只表达了物体三个面的表面现象,后面及内部形状表达不出来。虽然立体图清晰,但变形了;长方形画成四边形,圆画成椭圆等等,它不能真实的反映物体形状。这样引导,学生就会从观察的现象中找出空间的形状转化到平面图形的方法。观察的形体越多,头脑中的形象储备就越丰富,也就会找出其自然规律。这些规律是,在任何图样中出现三个(二两个)长方形就是长方体;二个(或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就是圆柱体等等。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记住图形,图形记多了读起图来就会得心应手。所以,理解是记忆的必要条件。我国古人就有“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不记则思不起”之说。

二、形成思维

为了加深头脑中对图形的印象,必须反复观察,使其加深记忆。但只有观察,记忆就会枯燥无味,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表面的知识也就不巩固,必须使其提高。这个提高的过程就是理论的提出和形成概念进行思维的过程。这是继观察之后的第二步。知觉和概念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在最初阶段往往不能立刻形成正确而又清晰的各种知觉和概念。为了正确的理解这些事实,需要分析产生思维过程的基础。在形成概念中,学生往往会发生一些错误或者模糊不清的地方,学生经常忘记弄清楚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给与必要的归纳、整理,使其不断的发展趋于完善,并且逐渐的深刻反映事物的本质。如三个长方形为什么能反映成长方形的六个面,就要对长方形的八个棱点、十二条棱线、六个平面进行点、线、面的理论分析,即可得出它们的投影原理。

全文阅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20世纪末植物学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在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的推动下,得到迅猛发展。近20多年来,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它是指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使其增殖分化、生长、发育而形成完整的再生植株,即植物克隆。

唐山市第一中学建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在河北省内各中学中是较早的。开设植物组织培养课,可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生物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在学习和掌握组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学习这一生物技术,培养学生学习和关注生物科学的兴趣。植物组织培养是一个过程,下面就组织培养的3个阶段来谈谈各阶段对学生的作用。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这一阶段包括培养基母液的制备、混合、加热、分装、灭菌。母液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矿质元素的浓缩液,在配制母液时,为避免化学药品溶解时产生沉淀,学生要运用他们所学过的化学知识,考虑药品间溶解的先后顺序。在量取母液时,通过对分液吸液管的使用,考虑到它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是物理大气压部分知识在此应用的典例。

组培是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分装、灭菌工作至关重要。分装是将加热后的溶液分别灌装在培养瓶中,要求在分装时溶液不能沾留在培养瓶口,以免杂菌污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工作的细心态度。灭菌是对培养基进行高压灭菌,防止污染,使学生掌握对灭菌器材的使用,培养他们做事要认真、谨慎。

培养基的配制只是组培中的前期准备,但学生从中不仅学到生物学知识,而且应用、巩固和学习了物理学、化学知识,同时加强了学生学习、生活一丝不苟的认真的态度,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第二阶段:组培繁殖

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运用自主培养的技术、方法去解决,即进行课题研究。

全文阅读

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

[摘要]根据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职业技能培养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大致可以分为课内培养和课外培训两种方式,而培养模式可以分为渐进式、项目式和蛙跳式三种。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途径

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1],显然,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2]。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应当进一步探讨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和模式,以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职业技能培养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

所谓技能,指的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活动方式。”[3]可见,由于理论知识可以通过理论课堂教学培养,技能培养则应注重对某类活动经验的培养和对完成此类活动方式的训练。

一、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培养主要有课内和课外培养(训)两种途径。课内培养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

1.课内培养

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般要根据岗位(群)的要求开发课程或课程模块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显然,“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技能课作为学生赖以就业谋生的‘饭碗课’,在各专业的课程建设中更应占有重要地位。”[4]关于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学内容、师资、实训条件、教材等方面进行建设,对此可参看笔者拙作《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课程建设》一文,在此不再赘述[4]。

全文阅读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

摘要:现今社会中的各个企业发现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对于高技能人才也存在迫切需求。那么高技能人才指的是什么呢?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具有的能力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如何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是当今中职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 实践能力 解决问题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6-0059-01

一、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和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对于高技能人才需要具备条件首先第一方面就是“高技能”,高技能是相对初、中级技能人才存在的更高一级的人才,对于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在企业的发挥作用有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还要有非常高的综合能力,也可以称之为“高素质”,相对于一般技能人才不同的地方在于不局限于操作技能上的突出,对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有解决的能力,尤其是遇到的突发问题,在关键生产环节要突出作用。

目前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大多数中、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培养都是以中级工为目的,而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对能够从事高新技术的运用与维护的复合人才需求十分迫切,所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也要跟上社会需求的供应。

二、高技能人才需掌握的能力

高技能人需掌握的能力有以下几点。

全文阅读

高技能人才培养论文

一、上海职业培训与教育的特色和成就

(一)职业培训“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上海自1998年开始实施“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政策,市级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社会招标的方式,公开对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方案整体购买,目前已覆盖79个职业类别、160多个岗位工种。

(二)职业培训资金筹措创新市政府开展了将失业救助金提前为培训补贴金的创新,为此市政府制定实施了“职业培训补贴个人账户”与《上海市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措施。“政府补贴培训”的培训内容、培训级别、补贴范围依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定期《政府补贴培训目录》,以确保该项目良性运行,满足市民对高新技术职业培训的需求。

(三)挖掘企业潜能,扶助新生劳力培训“十一五”期间,市政府着重加强职工科技创新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全市已签约的2400余家企业见习基地中,每年参加“上海市青年见习计划”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近2万人次。同时,市政府大力推进“百万职工技能登高计划”、“名师带高徒”、“首席技师”工作室、“百佳技师传艺授技”等活动,有效缓解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人才的紧缺状况和青年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四)职业技能培训对象惠及全社会通过政策引导、加大财政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职业培训学习平台。职业培训对象从城市失业人员扩展到在校大学生、农民工和多种类型的劳动者。至今已完成210万人次的职业培训,每年参加补贴培训与见习计划的大学生约为4万人”。

(五)职业教育构建立交桥和开放式体系上海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建立职业教育、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根据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的需求,优化上海中、高职业学校布局和规模,并于2009年在职教集团内的中、高职院校中率先试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10]在市教委的统一规划下,依托上海市职业院校,有计划地建设了80个开放实训中心,构建了一个面向产业、贴近企业、服务区域、具有一定前瞻性的“上海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体系”。

(六)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探索职业教育的标准通过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先后成立了18个职教集团,启动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试点工程,二工大、上师大和上海电机学院等应用型高校与在沪知名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将企业实训纳入日常教学环节,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并举的“双证书”制度。

(七)改革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上海市还进一步将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纳入全市教育经费投入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制订中、高职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妥善安排城市教育附加和专项经费。不断增加的财政投入奠定了上海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全文阅读

医学生创新技能培养

一、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高、更严。高等教育是教学和科研、学习和创新的结合,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通过科学研究不但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培养了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在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中实践运用。这样医学院校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目的。

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的现象,加上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学科门类繁多,学时数多,教师“灌输式”教授,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考研的压力下“接受型”学习.,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习惯和创新性意识。除少数真正有兴趣想了解科研整个过程的学生外,多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即是有极大的科研兴趣也因氛围不够浓厚、缺乏正确的引导等原因而放弃。据统计,有近86.2%的学生把业余时问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国外对医学生的培养较重视在本科教育早期就提供融入科研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实行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MIT有70%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参加过这个活动。

2.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医学院本科教育主要以“教”为主,学生没有从事科研的经历和规范的科研训练,绝大多数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文献检索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而通过科研训练,教医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文献、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运用新技术、分析数据、撰写科研论文等的能力,而且科研经历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进行科研的兴趣和动力,在方法论上对以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把至少3个学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的科研训练上,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活动,造就了该院学生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3.医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尽管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项目的执行,但还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时间上,由于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校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虽然向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开放,但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困难;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经费;指导教师和学生相互脱节,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教师指导的项目学生不愿参加;指导教师和学生花费了时间、精力参与课外学术活动,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的竞争力。

三、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科技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承担着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历史重任。医学生还肩负着解决病人疾患、推动医学发展的重任。针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加强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医学人才夯实基础,积蓄后备力量。

全文阅读

注重职业技能培养驱动培养模式创新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遇到了新的制约瓶颈,针对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探索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的因子,注重职业技能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其服务功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走驱动发展之路。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81-02

成人高等教育与生俱来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想教育模式,但受普通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影响,它遇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如何充分发挥好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功能,力促其与职业技能培训有机融合,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亟须,这是我们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一、成人高等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它有输送学历人才的补偿教育功能,但绝非教育的补充,更非可有可无。成人高等教育是特色教育,更重要的是从业者大学后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这是它贡献社会的强大服务功能。成人高等教育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它能有效缩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设备、新管理知识的传播时间和传播途径,能依照专业属性直接实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瓶颈

生源的日渐减少、学费标准的低廉、教育投入的不足、教学师资的短缺、教学内容的陈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缺失、教育教学方式的滞后、教学质量的滑坡、质量监管手段的缺少、学习平台建设的落伍和社会声誉的低下,这些问题的凸显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主体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迫使成人教育工作者去创新成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强化人才的职业技能素养,培植新常态,发挥新作用,做出新贡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