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基础知识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精选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一 我国高校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还比较缺乏,大部分的大学生还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根据2013年一项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的技能掌握率均低于6%[4]。另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不会心肺复苏等初级救生术者占80.0%,对溺水、电击、CO中毒等不会救护者占76.2%,对出血、骨折不会救护者占88.9%[5]。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极度缺乏。但同时,学生们通过系统学习获得急救知识的机会十分贫乏。学生们只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讲座或者网络等宣传媒体对某些知识有简单了解,而没有系统、科学地学习和实践。但同时,学生们也表现了对获得急救知识的渴求。2006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95.1%的学生对急救课程内容十分感兴趣; 98.5%的学生认为课堂上的操作训练十分必要,而且非常有效;85.5%的学生认为如能成为必修课、增加学时会更好;82.3%的学生认为在大学一年级学习院前急救知识,对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会有所帮助[6]。在校大学生年轻好学,活动面广,易接受新生事物。一旦出现突发灾害或面对危重病人时,接受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即可成为积极施救的第一目击者。从跨时间角度考虑,率先向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并试图通过他们,采取“滚雪球”的方式逐渐向社会推广,整个社会人群的急救知识普及率必将大幅升高。这对增强整个国民的健康素质,提高全体大学生的自救互救水平,具有积极的、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 开设急救医学课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我校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学校一向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在教学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在急救医学教学中更是走在前列,急救技能已列入医类专业学生实习考核范围。同时,学校拥有完备的临床技能中心,3家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为非医学类专业大学生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及师资配备。学校教务处还组织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一线医务人员,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和多年的心得体会,精心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配备了必要的教学模型、急救器材等。经过3年的教学,在教材逐渐完善、实验室建设陆续补充、教学经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我校在各个非医学类专业普及急救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备了一定优势。

急救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大学生已经成年,在智力、体力方面具备了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术的能力。在我校各专业开设急救医学课,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其眼界,启发其思维,增强学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现场急救技能就是救命能力”的救命意识。在实践操作训练中,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动手能力,激发每个人无限的潜能,培养学生勇于助人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质、冷静坚毅的性格和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

学校教育中开设急救医学课程,对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比较系统地学习基础医学知识、急救知识,进行严格规范的现场急救技术的训练,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比之于接受过公益性短期培训的人而言,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正确、有效的现场急救技术。

三 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应该说我校非医学专业类学生急救医学课程的师资力量还是非常雄厚的。目前担任教学任务的讲师均为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急诊医学科的一线临床医师,尤其是担任理论教学的均为高级职称的医师,多位急诊科主任亲自担任主讲。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经历,给学生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提高了教学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提高。我们的许多讲师虽然在临床急诊医学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但很少与其他的学校教师进行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多数没有接受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培训,基本处于独立发展状态。要在我校各专业普及急救医识知识,提高急救医学课程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目前我校现状,可以从4个方面解决师资问题: 第一,抓好教研室建设,形成教学龙头。通过教研室来团结和领导全体成员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备课、讲课、辅导诸方面起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与指导作用。第二,更新观念,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各位讲师应经常性地引进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第三,讲评结合。由教研室牵头,每学期组织听课、评课,对课程教学作出评估,可在听课、评课的基础上开展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奖励。第四,开展教学检查,检查要认真仔细,提出问题,共同解决,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四 急救医学课程的教材建设

为了配合急救医学课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学校组织3家附属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急诊科专家编写了《公共急救医学知识》教材。此后又根据教学实践,统一编制了教学PPT。根据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们最想学习的急救医学知识依次为常见病急性发作的救治(占61.25%)、常见外伤止血骨折的外置(占53.75%)、心肺复苏术(占47.5%)、自然灾害自救(占37.5%)、其他急救医学知识(占7.5%),85.92%的同学希望学习实用强的急救医学知识、4.23%的同学希望了解一下就行,还有9.86%的同学希望学习专业强一些的急救医学知识[7]。这说明我们教材内容的设置基本上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作为非医学专业类的大学生,通过比较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和充分的实践操作训练,能初步了解常见病症的急救处理、准确快速地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处理外伤急救等急救知识。通过4个章节的系统学习,利用模型和急救器材进行操作指导,学生能够增强急救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准确熟练地实施现场急救。但其中部分内容过于专业化,可进行适当调整。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产生。作为一本现场急救的教材,要时刻关注学科研究新的进展,时刻进行更新和补充。教材建设任重道远。

五 急救医学课程的实验室建设

目前我校的急救医学实验室主要利用临床技能中心开展实践教学。临床技能中心拥有多个教学场地,实验室设备包括: 心肺复苏训练模拟人7具,三角巾、止血带、绷带、夹板等教具若干。目前每班有来自各专业的约100名学生,现有场地基本可以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内容的实际操作训练。但为了更好地普及急救医学知识,实验室建设应加大投入,心肺复苏模拟人达到8~10人一具,止血、包扎、固定达到4~6人一套。由于心肺复苏模拟人容易损坏,临床技能中心应加强对教具的及时维护。同时为了实际搬运等教学内容的教学,应进行医用担架、颈托等教具的添置。

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社会群体之一,能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最适宜作为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象。重视对大学生急救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高校开设急救医学课程,是实施普及急救医学知识,推广现场急救医学技术,提高公众急救医学知识普及率的最佳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们学校在这条路上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相信,通过努力,我们将在推动急救教育的探索上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梦洁,张丽萍.大学生急救护理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10,10(30): 187-187.

[2]何琨,魏金星.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培训效果[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 45(4): 661-663.

[3]GREEN AC, WALLINGFORD SC. Childhood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harmful skin effects:Epidemiological evidence[J].Prog Biophys Mol Biol, 2011, 107(3) :349-355.

[4]楼婷,江智霞,李昌秀,等. 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知识技能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3, 10(2): 118-119.

[5]费国忠,钟厚德,姜庆五,等. 上海市“120”医疗呼救号码和急救知识抽样调查[J].中国急救医学,1997,17(4):51.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1)层级的确立:N0级:新毕业一年或未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的助理护士;N1.1~N1.3级:毕业一年后轮科的初级责任护士;N2.1~N2.3级:毕业三年后定科的责任护士;N3.1~N3.3级:急诊工作五年以上的高级责任护士;N4级:担任护理组长三年以上,外出进修取得急诊专科护士资格的护士。形成护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模式。其中在护长中包含急救中心护长,分管院前院内急救的护长与分管院内普通留观观察和急诊重症监护的护长。急诊专科护士中含有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

(2)核心能力内容:根据急诊护士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以及我院急救中心护士自身的状况。必须加强以下内容的学习:①基础知识;②急救技能;③应急能力;④沟通能力。

(3)确立各层级护士的级别:通过护士的年资、职称、学历等内容综合评价每个护士的综合素质,来确立级别。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每个新毕业护士临床科室轮转三年的要求。新近毕业的护士存在需将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过渡期,为期一年为N0级。轮科一年且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后,根据上级综合考评N1.1~N1.2~N1.3升级。定科后两年内,根据上级综合考评N2.1~N2.2~N2.3升级。急诊工作五年后,由护长以及护理部综合考评N3.1~N3.2~N3.3升级。N4级护士分别承担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等急诊专科护士的角色。

(4)模式:采取一师一徒制。成立护理小组,由N0~N1~N2~N3~N4五个层级护士组成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核心能力培训标准对下一层级护士进行培训。采取笔试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以评估下级的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5)恒定各层级培训内容:①N0级(抢救区跟班)以培训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为重点。能够基本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并在上级指导下参与抢救区工作。②N1.1~N1.2~N1.3级(观察区跟班-观察区独立值班-抢救室或监护室独立上班)以加强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同时注重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训。此阶段核心能力的培训,要求能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观察区的护理工作的N1.1级转向能独立完成观察区护理工作的N1.2级,再到能独立完成抢救室、监护室和急诊手术室的急救护理工作的M1.3级。③N2.1~N2.2~N2.3级(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急诊各区域、指导责任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同时,加强基础知识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此阶段核心能力的培训,N2.1级要求能独立完成院前急救工作。N2.2级要求能独立完成预检、分诊工作,能准确分诊,协助院内抢救。N2.3级要求能胜任急诊各区域的护理工作,能承担初级责任护士的培训导师任务,能完成初级责任护士的专科操作技能的培训,参与组织协调各种抢救工作和特殊情况的处理。④N3.1~N3.2~N3.3级(担任护理组长、参与科室管理)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全面强化,且重点加强个人应急能力培训,统筹各种应急预案。进入本级别核心能力的培训,要求能完成承担初级责任护士培训教导任务,参与科室管理,配合护士长开展工作,尤其在科室质量管理、制度及流程制定改进与实施方面。⑤N4级(急诊专科护士)基础知识、急救技能、应急能力和沟通能力四个方面融化贯通,且重点加强个人专科护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知识的培训。完成对下级护士培训教导,参与科室专科知识的培训。

(6)培训方式:①采取一师一徒制,由导师负责监督下级完成急救中心护士核心能力手册并进行考评。②采取专题讲课、技能演示、现场模拟三种形式,以自学、个人专人指导和集中培训三个方式进行加强。由分别承担儿科急救专科护士、内科急救专科护士、外科急救专科护士与急救技能专科护士的N4级护士进行培训,同时邀请专科医生讲授急诊相关新知识、新技术。③临床小讲课。由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集中授课,讲解急诊现季节性常见疾病抢救与护理常规。④周总结。每周由N3级与N4级护士讨论总结本周常见护理不足,采取晨会时间小讲课传授下级护士。⑤考核。采取自评、导师考评与科室综合考评三种方式。每周自评,每月导师考评,每季度科室综合考评,了解护士的动态能力,以及时改进。

2.调查项目

对在我院急诊中心观察或抢救24小时以上患者,向其发放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每张调查项目为10个问题,满意程度按照0~10分打分,10分是非常满意,0分是非常不满意,总分满分为100分,进行问卷调查,现发现收,由专人负责,将所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综合评价。

3.统计学分析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一、2014年科普工作情况

(一)开展了急救服务进社区活动。为提高社区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我单位先后到电力路、米山,组织开展社区急救服务,积极探索、拓展急救知识在社区普及的途径,努力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建设文明社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作出贡献。

(二)进行了全民急救培训。今年7月20日,我们在司法警官学校开展了全省监狱系统新民警急救培训;8月1日建军节期间,我们到镇江武警支队五中队进行了军营急救科普培训。同时,我们还多次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为市民们进行了生活中应急急救知识培训,讲授了学习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及急救的方法和技巧,并利用人体模特现场演示。看到急救知识进社区这个活动如此受市民们的欢迎,我们与多个单位建立广泛联系,让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通过活动的开展,实实在在为市民提供了学习急救常识的机会,提高市民的生活生存质量,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今年截至目前,共举办市民急救培训18期1065人次。

(三)积极参与重大活动。今年8月4日,我们与浙江绍兴120开展两地急救文化研讨会,广泛交流了急救科普经验,提高了两地急救文化水平。我们还认真做好了重大活动保障工作,8月7日全民健身日期间,做好了市民急救保障工作,切实维护了市民生命健康安全。

(四)启动急救安全生产年活动。今年伊始,急救安全生产年活动启动,以“细节决定安危”的安全生产文化主题活动在7月末8月初各科室拉开帷幕,9月中旬,我们组织参加了全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知识竞赛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

2011年,急救工作任务仍很繁重。我们将在市科协和市卫生局党委的领导下,重点在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增强凝聚力上下功夫,以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手段提高公众急救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工作,确保完成急救知识科普各项工作任务。

二、工作的体会与特色

在推广普及急救技能与知识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和特色:

(一)提高全民急救意识是基础。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为什么要推广急救知识,推广急救知识的必要性,怎样普及急救知识等一系列问题都向相关单位和社会相关人群做了详实的宣传。特别是利用各种急救服务和培训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提高了社会各界的急救意识,使我市普通百姓都能掌握基本的紧急自救与救人的能力,从而促进安全意识的提高,为进一步促进“平安镇江”、“和谐镇江”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提高急救师资水平是关键。随着急救培训业务的不断扩展,我中心从提高教学质量出发,派出专门的现场急救经验丰富的医生前往省救护培训中心进行救护培训师培训,提高主讲与操作水平。在急救培训中,为了激发市民学习科普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我们打破以往传统讲学式的培训方式,结合急救知识,自编自排了精彩活泼而又极具生活化的情景剧,采用了生动逼真的人物模型等手段,培训形式可谓丰富多彩。为了让市民们能更好的亲身体验急救技能,我们还专门购买了高仿真的人体模型供大家演练,指导居民进行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清除,创伤救护四项技术等项救护操作,以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知识和能力,使居民在遇到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正确地进行自救或互救,提高急救效果,将伤残降到最低的目的。由于活动形式的新颖生动,我们每到一处,精彩的急救培训都能引起市民们的热烈反响,活动现场总是掌声不断,好评如潮。

(三)为全民搞好服务是目标。在急救培训过程中,我中心坚持公益性的原则,以服务方便于民。对市民自愿报名学习急救知识免费培训;对市民关心的日常保健知识,随堂讲解;对课后没听明白、要求实践操作的市民,手把手的重新教,并且保证讲课质量。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深知急救知识科普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实现急救网络社会化,抢救技能普及化、现场急救全民化的理想社会目标,我们先后开展了“急救知识进社区、进军营、进学校”活动,并制成光盘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通过培训让市民知道在突发疾病的关键时刻该怎样自救、怎样救人。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我们的活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称赞。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宣传急救知识、普及急救技能,使人们遇到紧急状况时,能够减轻痛苦,挽救生命。

三、对我市“十二五”全面科学素质教育工作建议

“十二五”期间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计划行动纲要》的第三阶段的前五年,也是关键性的五年,为切实做好全面科学素质教育落实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培训科学学科教师,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胜任各类科学教育与培训的教师队伍;加强科普教材建设,根据不同对象需求、满足科学教育与培训需求,组织征订科普教材和自编科普读物,自制科普课件;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场所、基地,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为开展科学教育与急救等知识培训提供基础条件。

(二)加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繁荣科普创作业。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加强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和交流,进行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针对公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以公众易于获得的方式送达基层,按照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创建科普信息资源使用环境,保护科普信息和课件制作人的利益。

(三)加强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工程建设。加大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度。增大电视、广播科技节目的播出时间和综合性报纸科技专栏的数目和版面,强大科普门户网站的科普栏目空间,大幅度增加大型电子屏数量,加大科普刊物编辑和送阅力度。打造科普传播媒体品牌,提高制作和传播质量,开辟一个读者量大的综合性报纸专版、电子读物和视频课件。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功能,建立科普门户网站,提高网站惠民率,吸引广大人民群众浏览。加大投入,配备好“科普大篷车”,打造收视高的科普电视栏目,扶持科普网站扩容,制定优惠政策,推动科普文化发展。提高媒体科普服务功能,增强公众对于公共卫生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急救能力,引导公众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划与实践,我们顺利完成了黄金、森林、水电和交通四支警种部队的国防生任职培训任务。作为一名应急救援专业课教员,结合半年来的授课经验、学员等各方反馈,我对如何搞好这个学科的教学工作谈一些看法。

一、应急救援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课程特点:新型学科、知识体系庞大

根据2009年11月1日实施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安全科学技术”是一级学科,代码620;其中,二级学科“公共安全”,代码62080;下设三级学科中有“应急救援”,代码6208040。在我国军队院校重点建设工程中,应急救援学科属于建设基础比较薄弱的新兴、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组织指挥、政治工作、后勤保障、装备建设等内容,与军事理论、勤务战术、政治理论与工作、军事心理、管理与后勤、信息技术等多个基础学科,以及地质勘探、森林防灭火、机电工程、道路桥隧工程、医疗卫生等专业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交叉。

(二)学员特点: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缺乏部队经验

当前,“90后”国防生是军队基层干部补充的重要来源,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一支骨干力量。他们科技素养较好,知识丰富、功底扎实,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很强、思维活跃、善于学习、敢于质疑、个性鲜明、创新能力强,投身部队、献身使命的热情比较高涨,具备了一定的牺牲献身精神。

(三)教学特点: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

应急救援任务是党和国家赋予警种部队新的职责使命,瞄准警种部队任务转型需求,培养多警种联合应急救援指挥人才是应急救援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而应急救援学科又是一个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应急救援的教学既要优化基础理论进行专题课程设计,力求实现专题搭配合理、内容衔接有效,理论与实践教学搭配得当,满足第一任职需要;又要精选教学内容,区分基础内容、核心内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重点突出、贴近实际、满足需求。同时应急救援具有实践性较强、危险性较大的特点,应急救援任务突发、属于非常态下的行动任务,教学主要应采取现场模拟、桌面推演、模拟演练、综合演习等实践性方式进行。

二、应急救援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体系架构不完善、理论研究滞后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以及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开设了应急相关课程。但是,国内相关课程设计偏重于宏观性培训,重管理轻实践的现象较为严重,针对应急处置的内容呈现出零散、系统性差的特点,以传统授课、讲座、报告等形式为主,缺乏实战检验反馈及专业化评价。军队院校虽然也开设了许多与应急救援相关的专业化课程,但对于武警警种部队的职能任务来说,我们不能直接搬来照用。警种部队按照总部关于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把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作为有效履行新的职责使命的大事来抓,各级均成立了由军政主官挂帅的组织领导机构,经常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先后编写了《应急救援行动实施办法》、《应急救援作业指导战法》等规范性文件。

(二)应急救援意识不强、观望意识严重

武警部队随着职能任务的拓展,黄金、森林、水电、交通等警种部队成为国家应急救援力量的国家队。各指挥部都结合任务转型,着眼打造国家应急救援精锐之师,注重开展经常性的战备教育,不断增强官兵应急救援意识;制定了各类战备方案和行动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对以工代训、脱产专训、分类组训、警地联训等进行了规范指导,各总队、支队也分别抓了试点推广经验。而来院培训的国防生们,在部队待的时间较短,有的还不足一个月,对警种部队的职能任务了解不深,对部队近期开展的工作掌握不足、对形势任务认识不清,导致应急救援的意识不强、在学以致用方面研究较少,对当前的任务转型有些模糊甚至是偏差的认识,觉得任务转型后,发挥专业特长的机会少了,普遍还存在观望的态度。

(三)基础理论知识较多、实践环节较少

随着军队院校编制体制调整工作的落实,警种学院任职教育承担着黄金、森林、水电、交通等专业国防生的应急救援合训任务。而现有课程设置及内容设计,不能完全满足应急救援人才培养需求。我院从2012年9月开始在国防生培训中增设了30课时的应急救援教学课时。同时,我们为国防生教学编写了《应急救援理论与实践》教材,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针对现有课时进行了合理设计,从应急救援概述、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与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四个方向进行了专题式的教学,但从教学的效果来看,由于教学时间短,每个专题的教学只介绍了一个框架结构,学员学起来好像很零散、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同时又因目前场地建设、实验基地建设和校队联合办学都在设计计划中,故实践性教学的内容只占到6课时,占全部课程五分之一的比例,学员们要求最多的是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多讲授装备的操作与使用。

(四)信息化基础建设较弱、智能化水平不高

目前,警种部队都建立起信息综合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完成了三级网络的建设,三级网络的扩容基本完成。按照总部明确的基本标准,各单位把人员装备的投入、整合作为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的重点来抓,力求配实配强。从调研的26个重点中队情况看,除少数今年新建的重点中队还缺少一些通信和保障类装备,其他中队都达到了齐装满员。同时,不少单位还把便携式卫星站、卫星电话、短波电台等通信手段使用起来其,实现了现场视频实时传输,并普遍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灾害预警机制,保证了第一时间掌握灾情信息。而我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快步伐,一方面赶上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也需加快基于信息系统的应急救援指挥模拟系统研究与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弥补信息水平低、智能化教学差的不足。

三、应急救援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应急救援学科、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夯实教学基础

武警黄金、森林、水电、交通四支警种部队具有特有的专业、技术和装备优势,已经成为国家应急力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武警警种部队院校唯一的警种应急救援学科,其课程体系建设是一项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其建设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关系着警种部队应急救援指挥和技术人才的培养,而且对于推动我国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和提高新时期我军履行职能使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警种部队应急救援作为综合性学科,学科建设组织结构以警种学院应急救援教研室为核心,以现有的军事理论、勤务战术、共同科目、政治理论与工作、军事心理、管理与后勤、信息技术等基础教研室,以及黄金勘探、森林防灭火、水电工程、道路桥隧工程、机械机电等专业教研室为支撑,以体现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和着重研究应急救援实际问题的教学和科研为方针的应急救援学科体系。它应包括应急救援基本理论、应急救援建设理论、应急救援专业理论、应急救援指挥、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等五个方面。应急救援课程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警种部队担负的任务设置课程。我认为,应急救援课程建设,应围绕岗位任职所需重点设计。

(二)营造以提高应急救援意识为主体的院校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救援意识

多年来,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在发展壮大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光荣历史传统,如黄金部队的“三光荣”、“三特别”、“三热爱”和“阳山精神”、“西口子精神”;森林部队的“火场精神”;水电部队的“三峡精神”、“羊湖精神”;交通部队的“天山精神”、“老精神”等等,这些精神激励着历代警种部队的官兵们,同时,它也是我们警种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底蕴。随着警种部队职能任务的不断拓展,应急救援任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对此,作为武警部队唯一一所警种院校,黄金、森林、水电、交通警种专业建设是学院的突出特点,积极研究探索多警种办学的特点规律,紧紧围绕警种部队职能使命和遂行多样化任务现实需要,培育具有“警种元素”的专业文化,特别是宣传危机意识、树立应急救援理念成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一个新的方向。通过宣传、报道近年来警种部队参与应急救援的急难险重任务及感人事迹,组织学员参与地方应急救援等活动,强化学员的应急救援理念、提高应急救援意识,树立“警种战场”敢打必胜的信念,培养学员“警种战场”牺牲奉献的精神、英勇顽强的作风和不辱使命的能力。

(三)构建院校与部队的交流机制,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

为适应我国应急救援的新形势和我院任职教育的特点,应广泛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新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拓宽教学手段,在完善以往实践性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增加参观警种部队建设、参与部队演练等教学手段,强化和扩大教学领域。一是要从部队精选知识结构合理、有组训教学能力的专、兼职教官。充分让学员接触与领会一线的实践经验与案例。二是要构建院校与部队共享资源、训练基地的机制;让学员通过在实地训练过程中锻炼自己,增强自己的认识与能力。三是要建立各警种部队应急救援队伍间的综合演练制度,不断强化各部门间协调演练,形成“总部主导、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力、运行高效”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使学员能够经常参与到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的实战,不断应急救援能力。

(四)加强教师的综合能力,增强课程建设实力

把应急救援学科的教研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关键性的基础工程来抓,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团队。通过参加院或国防大学轮训班、参加全军学术交流等形式,不断更新现有教授、副教授的知识结构,使他们始终站在学科前沿,成为应急救援学科名副其实的学术带头人。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员在职或脱产学习,出国留学或进修深造,大力培养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后备人才。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院外急救;救护知识;培训普及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9337)

作者单位:434020荆州,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产、交通、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也在迅速增长。疾病、创伤、中毒、溺水、电击、窒息等都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在医学上4~6 min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1],怎样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是在第一现场的每个人的重要使命。农民是院外急救的弱势群体,增强农民院外急救知识与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010年10月我校急救护理教师调查了荆州市市郊农民对院外急救常识的知晓情况,并对当地农民进行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荆州市市郊农民100名,性别不限。

1.2 调查方法

我们自行设计农民救护常识知晓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农村随机走访调查共100名农民。由急救护理教师带领学生发放调查表,要求农民对10个项目进行演示或回答,学生单独填写问卷,每个项目正确计1分,综合评分总分为10分,当时收回。发出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培训内容与方法

通过调查走访,根据当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及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我们反复讨论,确定救护手册的编写内容,《家庭救护常识》的内容包括:①120的呼救。②脉搏的测量。③胸外心脏按压。④止血。⑤异物卡喉的救护。⑥淹溺的救护。⑦醉酒的救护。⑧煤气中毒的救护。⑨发烧的救护。⑩鼻出血的救护。

按照我们确定的编写内容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家庭救护常识》。首先将《家庭救护常识》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培训使用。根据农民的认知规律,其培训的方法如下:我们向农民对常见疾病的初步判断、常见救护技术的操作及预防护理等方面做全面系统地讲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急救个案,生动形象的向农民讲述人工呼吸、徒手心肺复苏术、创伤急救技术等急救知识,同时通过对多功能复苏模拟人进行现场家庭急救操作演练,并与农民以边操作边讲解边指导的互动方式,鼓励居民进行现场实操,以发现居民技能掌握不准之处,及时给予纠正。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根据不同训练内容,设置相应情景,提出问题,要求初步了解相关急救流程;第二,老师借助图文并茂多媒体的课件[3],先讲授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再分步示教,同时要求农民跟着老师一步步训练;第三,老师根据农民的操作和感受,作出点评,并进一步规范其操作方法;农民自行继续练习,以获得更多的体验,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从而掌握相应的急救方法。

在周休或节假日,我们带领经过培训的学生到农村发放我们编写的通俗易懂的《家庭救护常识》,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到农村办墙报,宣传救护知识,以便农民掌握救护常识的重要性和对救护常识的知晓。

1.4 统计学方法 对培训前后农民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情况进行前后知晓率比较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一般情况

100名农民中,年龄30~7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6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4名。

2.2 救护知识水平

2.2.1 农民院外救护常识调查结果,见表1。

2.2.3 农民院外救护知识水平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

3.1 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 表1结果显示,培训后,院外救护常识知晓的人员增多,甚至达到了基本掌握的程度, 因此,通过普及院外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农民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自救互救意识,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意外事故现场能立即进行自救和互救,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第一时间,在紧急情况下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使急救技术社会化,提高急救成功率,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3.2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有利于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 表2结果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因文化基础知识好,接受能力强,所以在救护常识的普及过程中,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效果显著;而60岁以上的农民因年龄偏大,文化基础知识差,反应慢,接受能力差,在普及过程中,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效果不显著,因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很有必要[4]。

3.3 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是社会的需要 高校教师应具有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是每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急救护理教师具备普及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的条件和资格,服务急救行业,是社会的需要,责无旁贷。为更好的服务社会,急救护理教师要随时了解国际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最新标准和信息[5]。

3.4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赴农村进行院外救护知识普及与宣传,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更进一步掌握了院外救护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临床,适应社会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急救水平的提高,为今后我国的急救社公化增添了更多的生力军,为全面提高公众急救水平,进一步推进了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6]。

参 考 文 献

[1] 敖薪.急救护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2] 诸葛海鸿,周伟,苗素芹.对患者家属普及院前急救常识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09,16(12A):26-28.

[3] 蒲晓煜,席淑华.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10,24(4):960-961.

[4] 王力侠,屠明君,杨东松,等.对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知晓现况的研究.中国厂矿医学,2007,20(3):306-307.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选取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各7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批(每批39人)先后进入急诊科实习。这些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以及其他临床医学课程,并且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内科的大部分科室轮转实习了1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将第一批学生设为对照组,即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急诊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将第二批学生设为实验组,即院前急救教学组,增加院前急救实习及课程进行教学。通过入科考试对急诊实习前摸底考核,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前期医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实验组:增加院前急救实习及课程进行教学,包括(1)增加院前急救实习及课程(跟车实习);(2)严格依据各种急危重症的规范化诊疗流程来开展临床带教工作;(3)开展综合演练,教师将各种突况、急救技能综合到一个具体的实际抢救病例中,每次让3名学生一起操作共同完成,依据正确的诊疗顺序开展急救操作;(4)急诊思维:降阶梯思维、先开枪后瞄准、判断暂不诊断等;(5)临床医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病历、谈话、签字)、全面分析能力(致伤因子、经济能力、家属需求)、敏锐的观察力(各种关系、精神异常)、特殊原则;(6)急诊施救措施与流程;(7)急危重症识别、现场救护、转运。对照组:我们对“传统教学班”的教学采用传统的急诊临床实习教学方法,包括(1)急诊医学教材中的内容;(2)围绕急诊常见病种进行病例分析;(3)临床查房不特别介绍突发事件;(4)急救技能学习不增加“综合演练”这一环节。入科考试:所有学生在刚刚进入急诊科实习时,接受一次摸底考试,试题以基础理论为主,重点考察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出科考试:在实习结束后,理论试题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技能操作考核则具体模拟多种内科合并症急发病例、车祸创伤病例、群体中毒病例(抽签),要求学生组成急救小组开展现场急救,主要考察学生的院前判断和急救能力以及运用急诊医学知识的能力。

1.3教学效果评估

78名学生在刚刚进入急诊实习时,接受一次摸底考试,试题以基础理论为主,重点考察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实习结束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出科考试,理论试题以临床病例分析为主,技能操作考核则具体模拟一个车祸创伤现场、群体中毒事件,要求学生组成急救小分队开展现场急救,主要考察学生的院前判断和急救能力以及运用急诊医学知识的能力。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评估结果采用(x±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学生不同教学方法的考试成绩比较:对照组:入科成绩(82.10±6.23)分,出科理论成绩(83.25±5.14)分,出科技能成绩(84.69±6.34)分;实验组:入科成绩(81.34±5.68)分,出科理论成绩(91.38±6.15)分,出科技能成绩(94.36±5.18)分。对照组学生和实验组学生摸底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学生在进入急诊实习前的前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总体上无明显差异。但是,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无论是理论考试成绩还是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生的考试成绩(P<0.05),表明院前急救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增加,较传统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急诊医学临床教学质量,增强医学生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效果明显。

3讨论

社会的发展使急诊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急诊医学已成为反映临床医学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医学本科五年级学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已经有一定的内外科知识,已经历临床见习、实习课程,并即将进入毕业前阶段,在这个时段学生渴望能在即将面临的临床工作中独当一面,他们即将成为一名临床医师,无论从事何专业,面对的患者是一个整体,可突发各种本专业或本专业外的急症,故必须掌握基本的急诊抢救技术,熟悉常用的监护技术,具有一定的急诊基础理论。所以医学本科学生为适应现代医学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学习和掌握急诊医学课程十分必要。“急救要从现场开始”的观念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当前国际上有两种主要类型院前急救服务模式,英-美模式和法-德模式。前者强调在现场紧急处理后尽快把伤病员安全转运到医院再进行有效治疗,就是“将病人带到医院”;而后者强调由医院抢救小组尽快到达现场,在现场对伤病员进行救治,然后再转运到医院继续治疗,就是“将医院带给现场的病人”。此两种模式各有利弊,最关健的是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模式。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参加急诊医学院前急救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生在急诊、急救理论和技能方面的成绩均优于未参加学习的学生,通过对答卷得分分析,发现两者在涉及心、肺等其它专科急症的诊治急救处理方面的得分差距不大,而对突发事件如群伤、群体中毒等的得分上存在差距。在临床技能上,实验组学生在处理院前急救患者面前,如车祸患者的伤口包扎,止血,运送及药物的治疗,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由于受到学生急诊临床实习时间短,参与研究的学生数量有限等不利因素影响,本项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将在今后教学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沈洪.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急救护理;临床带教

护理临床教学是帮助学生将以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与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临床教学的重点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应用理论,而且可以帮助他们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护理理论[1]。当前,随着急救护理技术迅速发展、卫生法制建设日益完善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临床急救护理带教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先将临床带教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如下。

1临床急救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1.1急救护理带教模式问题

现有常用的急救护理带教模式是事先制定带教计划,讲解急诊科的环境、布局、特点、及运作方式,演示各种常用的急救护理操作。这种带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相关知识的知晓度,但由于整个护理带教过程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方式开展,因此学生的参与感不强,实践动手的机会少。这样就导致为期一个月的实习过程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实习结束时学生自然也很难对急救护理工作产生深刻的体会,缺乏对急救护理应知应会能力。

1.2护生对急救护理工作适应能力差

由于缺乏对急危重症患者护理的机会,护生的急救意识普遍较差,而急救工作又要求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带教老师在抢救病人时根本来不及对护生进行讲解。在这种情况下护生即使多次的观摩了老师的急救过程仍热很难在短短一个月的实习期间对具体的急救过程产生清晰的概念。这样就造成了护生在遇到需要急救的病人时产生陌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1.3缺乏自觉、主动观察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急救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差

由于危重患者的病情复杂、变化快,护生又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因此无法在病人病情变化时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迅速分析做出反应。且急救工作都是突发性的一个月的实习期内护生很少有机会亲身体会和参与急救操作,实际的急救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自然非常有限。

1.4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目前踏上实习岗位的护生都为80后甚至90后的一代,这一代人普遍自我意识较强,对于护理工作的感性认识还不深。对于职业道德也仅仅停留在对课堂教育和课本字面意义上的理解,内心体验缺乏。解决问题时更多考虑的是自身工作的便利,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较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1.5缺乏相关的法律常识,与病人沟通能力差

由于急诊的临床实习期仅有一个月,在此期间护生更多关注的是业务能力的学习,而忽视了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法律知识。同时护士由于缺乏临床经验的和语言沟通技巧,容易导致其在与病人家属沟通过程中的措辞不当,侵犯病人的隐私权、知情权使之产生不满,僵化了护患关系[2]。法律意识的淡薄和语言沟通的轻率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6急救护理过程中职业危害的自我防范意识差

护士在进行急救护理工作时常常暴露在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等多种职业危害中[3]。由于护生对职业危害后果的认识不足,对自我防护的方法了解不够,而急救工作又要求分秒必争,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自我防范。较多见的有针刺伤,眼睛、皮肤直接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消毒剂沾染到等。

2对策

2.1转变带教模式,实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带教方式

将以“老师为中心”的带教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带教模式。实行在教师指导下以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基础的医学教育途径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带教方式[4]。带教老师根据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原则将疾病的概念,病理知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知识在自己先学深,学精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问题,同时穿插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出现的失误,对忽略的知识点及以往护生反映较多的问题进行讨论。我们在护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相应的问题引导护生思考,鼓励每位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使护生围绕问题,在思考讨论中完成问题的解答学习。这既巩固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应急能力等。有研究显示PBL模式相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在临床急救能力、认知领域的提高[5]。

2.2实施岗前培训,评估护生的业务能力及心理状况

介绍科室的环境、接诊病人的性质、常用的急救药物仪器及工作基本要求。多与学生沟通,听取她们的意见,帮组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能以良好的状态进入正式实习。

2.3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择

选择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热爱带教工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护师、主管护师担任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带教老师在工作中注重言传身教,强调“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为护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典范。

2.4进行卫生法律知识和职业危害防护方法的培训,重视护生职业礼仪的培养,规范护理的职业用语

针对急救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职业危害等通过多媒体讲课进行讲解和案例分析并要求护生反馈,检查和评价护生在平时工作中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正。护理礼仪是护理美学在在护理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对护生进行护理礼仪的培养包括电话礼仪、称呼礼仪、姿势礼仪等,规范她们的职业行为特别是职业用语,帮助她们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6]。将上述各点纳入护生的出科考评中。

2.5适当延长急诊实习时间

在整个实习期预留出一段自选实习时间,对有志从事急救护理工作的护生适当延长急诊的实习时间。增加护生的锻炼机会,进一步提其急救护理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 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 .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 :296 - 298.

[2] 郑晓云、常杏萍、陈玲玉.护理带教中易发生的护理纠纷问题分析与对策.医学创新研究,2008,5(17):177.

[3]张旺珍、赖玲绮.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护理管理,2008,6(9):2322~2323.

[4] 杨玉芹、宋敏、王会.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 2005,26(5):496.

[5]代颖、王爱平、董耀东.应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提高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的研 究.护理研究,2008,22(7):1957~1959.

[6] 吴冬冰、卢素芬、伍允娆.临床带教中的礼仪培养.家庭护士 ,2008,6(6):1583~1584.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课 急救技能 可行性分析 实施途径

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意外伤害成了一个日趋加重的社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众的自救互救知识相对缺乏,应急救护意识也比较薄弱,导致意外发生时无法达到减轻受害者的伤残和痛苦,甚至挽救生命的目的。因此加强应急自救技能的学习,应对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是必要而有深远意义的。

1.体育教学中加强急救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据民营经济报2007年7月6日报道:儿童、青少年每年在意外事故(溺水、触电、昏厥、中暑、运动受伤等)中伤亡的达7万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是由于心脏病突发或溺水、触电等原因引起呼吸、心脏停止的。这时,如果其他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如采取"心肺复苏术",对呼吸、心跳停止的青少年进行现场抢救,则有一些人的生命是完全可以挽救的。而这些急救知识的教育是在课堂教育无法学到的。而体育课恰恰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因为体育课会使学生发生肢体冲突的可能性加大。如踢球、打篮球等,意外伤害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体育课中传授学生必要的急救知识教育很必要。这样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学生就可以及时有效实施急救,从而赢得最有价值的抢救时机。而且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也可以为其他人服务,对普及全民急救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急救知识与体育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

2.1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急救知识,丰富体育教材内容

现有的体育健康教材中也有与急救相关的知识,但都停留在书面的掌握,难以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像心肺复苏、口对口呼吸等部分内容从书本上只是大致知道是怎么回事,很难想象实践操作,学生缺少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体育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急救技能的学习丰富了实践教学,既让学生掌握了救人的技能,又让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在体育课上开展应急救护教学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升华,从健身强体向关注生命与健康的转变。课程内容从"突出竞技技术,忽视体育运动的人文价值和健康价值"的旧体系转变为"增加科学的生命价值观,强调实用化、生活化、多样化和综合化,增强可参与性和可授性"的新体系,把"健康第一、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教师本着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和敬畏的态度,把应急救护引入课程,将急救知识教育与运动技术教学和体质训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急救知识教育。

2.2 体育教师对急救知识教育的普及具有优越性

从现有的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看:第一,体育教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学理论及规律等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第二,体育教师掌握了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人体遗传学、运动保健学等生物学科知识;第三,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学品质和坚强的意志;第四,体育教师在长期的体育运动和教学实践中难免会碰到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事故,已经较好的掌握了一些处理运动损伤的急救措施,具备处理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的实践经验。因此,由体育教师来承担急救知识的教学是必然的选择。

3.体育教学中急救知识教学方法探讨

3.1 理论为基础

任何一门知识都是以理论为基础的,扎实的理论基础可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急救知识教育也不例外,正确的急救技能可以挽回生命,而错误的急救技能则可能加速生命的灭亡,故急救技能的基础知识教育是必要的。由于每个人身体素质、体质不同,因而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必须从共性的基础理论出发,使学生们知道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采取急救措施并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增强学生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运动医学、营养学等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为独立进行长期正确、科学的身体锻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2 理论联系生活、教学实践

脱离了生活实践,理论知识就失去了意义。体育教师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们的急救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急救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体育实践课不断熟练急救技能,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救死扶伤的成就感,同时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将使学生在遇到突发急救时能沉着应对。在教学中应加入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急救小常识,让学生体验到获取急救知识,掌握急救技能的实际意义。例如:

3.2.1溺水现场的急救

救治办法①以最快的速度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堵塞呼吸道。②尽快让溺水者肺内吸入的水自然流出,将溺水者腹部垫高,胸部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上来回走动或跳动;如溺水者为幼儿,可在水中进行倒水,可将其背向上,双手托住小儿腹部,高举过头,小儿口鼻应露出水面背向上,头脚下垂,让呼吸道的水自然流出。③把溺水者平放在平地上,解开其衣扣和腰带;如无呼吸或脉搏也摸不到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注意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为4:1。④如有脉搏,即使很弱,并无呼吸时,继续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3.2.2 昏厥的现场急救

昏厥是一种突发性、短暂性、一过性的意识丧失而昏倒,系因一时性,广泛性脑缺血、缺氧引起,并在短时间内自然恢复。发生昏厥,不要惊慌,应先让病人躺下,取头低脚高姿势的卧位,解开衣领和腰带,注意保暖和安静。针刺人中、内关穴,同时喂服热茶或糖水。一般经过以上处理,病人很快恢复知觉。若大出血、心脏病引起的昏厥,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学为所用,适合学生日常的急救还有许多,掌握急救知识让自己受益,让自己的身边人受益,使学生真正在日常中运用所学是教育者、社会所乐见的。

3.3 实践巩固理论

室内急救知识与室外体育实践课程相结合的一些实践做法:利用室内课中实物投影机、图片介绍、讲解伤患搬运方式,再结合多次室外实践教学巩固掌握所学技能。

3.3.1 徒手搬运

通过接力赛形式,使用各种搬运方法,提高力量素质,学生往往乐于接受。规则也不只是速度要求,还要求符合各种搬运方法。

在使用各种搬运方法时,也可以加入情境。比如,事先让学生演示在体育课上,一学生在跳起来与人争抢篮板时落地踩上别人的鞋子扭伤了脚踝,受伤学生大汗淋漓,疼痛难忍,教师快速用袜子勒紧受伤学生的脚踝,询问并确认只是扭伤后。让别的学生搀扶爱伤的学生到水管边,用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教师这时可以设置疑问,同学们在运动中遇到类似情况会使用这些方法急救处理吗?都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活动前也可以让学生发问,进行问题讨论、意见交流。在操场实地操作练习伤患的搬运,在熟悉掌握时,安全地开展接力赛。

3.3.2 心脏复苏与口对口呼吸

可通过个人计时赛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心脏复苏与口对口呼吸是理论知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救死扶伤、换救于人生命的重要体现技能。但若缺少实践的练习,则很难在突发急救事件后有条不紊且准确地施救。

在体育实践课中创设情境,模仿地震后的急救场面。把班级分成若干组,在规定时间内.规定的胸压与口对口呼吸次数,动作频率要求准确,计时完成。反复的练习使学生最终熟练掌握技能,增强施救效果。急救知识的普及对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急救知识的普及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宣讲过程,严格的实践操作更有益于急救技能的掌握。

3.4 急救知识的普及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9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红十字会总会等15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转发省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根据《关于印发dw市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应急救护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立足于现场,对受灾人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初步救护,是尊重生命、促进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应急措施。国务院总理同志为此作出“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增加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的重要指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镇突发事件呈现多发、易发的趋势,各种自然灾害和意想不到的事故随时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掌握自救互救技术已成为当今人类求生的基本需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使广大市民掌握最基本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在意外伤害发生时,能及时、正确地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伤残、挽救生命,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基础性社会工程,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向广大市民宣传自救互救应急知识”及“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已任,切实开展群众性初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普及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政府重视、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初级应急救护培训新格局。

三、目标任务

通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全镇的初级救护知识普及率和救护员培训发证率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突发事件发生时,受灾人员及救援人员能够及时、正确地实施自救互救、防灾避险,最大限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力争到2012年底达到以下指标:

(一)每个村(居)委会的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20%,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持证人数与总人口比例不低于1∶300。

(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40%,救护员培训发证率达到4%。

(三)普通企事业单位生产一线人员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达到20%,救护员培训发证率达到2%。

(四)初级救护培训普及人数与总人口比例不低于1∶300。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主要是现场的、初级的、群众易于掌握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大纲》规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四项技术,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急救基本技术;

2、中毒(化学和食物)、触电、溺水、烧伤等意外事故及家庭急救的紧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3、公共安全、防灾避险基本知识技能等。

五、培训方法与步骤

全镇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在2009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力争成为全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典范镇。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急救基础知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常规护理; 急性脑梗死; 转诊时间; 急诊护理流程; 急救效率

doi:10.14033/ki.cfmr.2017.15.04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5-0073-03

当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急救时,通过配合落实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改善其病情,同时还能缩短转诊时间以及分诊时间,应用价值高[1]。为总结急诊护理流程实践效果,此次对62例于2016年1-6月因急性脑梗死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患者进行对照,分别行常规护理以及急诊护理流程后,期待能提升其急救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1-6月因急性脑梗死进入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从中筛选出62例进行对照研究。31例基础组患者中,女14例,男17例;年龄40~76岁,平均(56.24±3.10)岁;病程5~47 h,平均(22.87±4.29)h。31例治疗组患者中,女13例,男18例;年龄41~78岁,平均(57.12±3.45)岁;病程5~49 h,平均(21.23±4.16)h,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31例基础组行常规护理:即环境护理、基础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此外,31例治疗组患者则落实急诊护理流程。

1.2.1 组建急诊护理团队 首先,根据工作能力、沟通能力成立若干抢救小组,每组由3人组成,其中由一位高年资的护士担任组长,在抢救中起到指导、协调作用。其次,科室每月组织各小组成员对六大病种急救流程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最后,护士长每月模拟相应病例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判断组员之间的配合能力,组长的指导能力,确保抢救工作的及时性及有效性。

1.2.2 创建护理急救流程 首先,预检护士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在指导其进行早期检查的基础上,对其生命体征、意识状况、语言状况、面瘫程度以及肢体能力等进行评估后送至抢救区,先为患者提供抢救服务,再予以协助挂号,并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信息及时反馈至专科医师处,配合专科医师进行急救工作[2]。其次,及时启动疾病应急流程,在对患者进行诊疗的同时,安排,抬高床头15°~30°,予以建立静脉通道,并对其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再检查其血常规、凝血功能情况及生化指数等,同时对患者血氧饱和情况、心电图指数及血压值等进行测定,以判断其病情。再次,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对其近期疾病状况进行了解,询问是否出现外伤或者出血等问题,再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介入溶栓的各项适应证。最后,明确患者病情以及溶栓指征以后,即可为其开通两条通道,再对其血氧饱和情况、呼吸频率及血压值等进行持续监测,再加强用药指导,成功溶栓以后,才可将其送至病房中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显效:护理后,急性脑梗死相关症状都已消失,患者下肢能够正常运动,且未出现语言障碍问题;(2)有效:护理后,急性脑梗死相关症状都已改善,患者下肢基本能够正常运动,但有轻度语言障碍问题出现;(3)无效:护理后,急性脑梗死相关症状都未好转,患者下肢不仅无法正常运动,而且有重度语言障碍问题出现[3]。总有效=显效+有效。同时,对患者护理满意状况进行评定,采取问卷方式进行,指标有健康教育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及服务态度评分等,采取十分制,得分及满意度之间呈正比。此外,对患者转诊时间、健康知识评分及分诊时间等进行记录,在统计健康知识评分时,具体涉及“疾病认知”“急救知识”及“用药方法”等方面,采取百分制,得分及认知情况之间呈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基础组总有效率67.74%(21/31),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急救指标对比

基础组分诊时间、转诊时间均长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护理满意状况对比

治疗组护理满意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姚伟伟等[4]发现,脑梗死多见于老年人人群,不仅发病较急,而且具有昏迷、偏瘫、眩晕、意识不清等表现,加之病程时间较长,致残率与致死率都较高,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难免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及经济负担,通常需要进行急救,即使幸存下来,患者的身体功能通常也已受到极大影响,因此落实急诊护理流程尤为重要。对于患有急性脑梗死症状的患者,必须尽快实施就诊抢救,稳定患者病情,必须尽可能缩短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抢救工作成功率[5]。急诊护理流程是基于临床护理路径,结合急诊科的实际情况以及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最终制订出的一种护理模式,目的是尽可能减少患者在各个医疗环节中停留的时间,尽可能保证患者及时接受手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最大程度争取有效治疗时机,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6]。

急诊护理流程强调在急救期间,需要组建急诊护理流程团队,并且创建护理流程,除了要为患者提供抢救服务及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外,还要及时启动疾病应急流程,并且对其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同时明确患者病情以及溶栓指征,再予以落实各项急救措施[7]。除此以外,护理人员还必须对患者的生命各项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确保呼吸道以及静脉通路持续通畅,以提升其急救质量[8]。此次急救中两组行护理措施后,31例基础组总有效率67.74%(21/31),3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3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急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落实急诊护理流程,不仅能提升其疗效,改善其护理满意状况以及健康知识评分,而且还能缩短转诊时间以及分诊时间等,可推广。

参考文献

[1]侯艳玲,杨竹.急诊及住院期间连续的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z1):15-16.

[2]冯琼,涂明义,张武昌,等.急诊rt-PA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239-241.

[3]冯琼,涂明义,张苏明,等.院前与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68-70.

[4]姚伟伟.研究分析优化急诊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急救效率及质量的影响[EB/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3):15-16.

[5]黄海燕,张丽华,沈碧玉,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早期转归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44-1546.

[6]李静艳,孙宁,马宝英,等.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的改善作用[J].河北医药,2016,38(12):1898-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