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急救护理

急救护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20急救护理体会

【摘要】为了适应急救医学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加强院外急救势在必行。院外急救是指急、危、重症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现就外伤的院外急救谈谈体会。

【关键词】 院外救护 ;外伤 ;现场救护; 途中监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57-02 1 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

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抢救赢得时间,避免盲目、随意的处理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丧失抢救时机。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担架员,在2~3 min内出车。

2 现场评估

(1)护士到达现场后应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2)在转运途中进一步检查,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进一步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3)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全文阅读

院前急救的护理

一、院前急救的定义

1、当病人突然急症发作或遭到意外伤害时,救护人员赶赴到现场,利用所携带的医疗器械、设备和救护物品对病人立即救治,以达到保全生命、缓解疼痛和防止疾病恶化为目的。在急救中,护士将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救护任务.

二、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先救命,后治病。

三、院前急救的特点:

1、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2、以对症治疗为主

3、病种多样复杂

4、时间紧急

全文阅读

昏迷急救与护理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快速反应;迅速准确评估病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记录,对昏迷的急救与护理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昏迷是指醒觉的异常丧失,用呼唤、摇撼以至疼痛等刺激均不能唤醒的状态、昏迷临床常见急症,因缺乏主诉,不易诊断,死亡率高且病因复杂,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院前急救及护理在患者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院前救护的正确与否、迅速与缓慢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查看现场并询问家属或目击者确定是外伤引起的昏迷还是自然发病引起的昏迷、昏迷发生的急缓、时间持续长短及其演变,让病员立即脱离致伤环境,并对伤情迅速做出评估、保持气道通畅窒息往往是昏迷患者致死的常见原因之一,通常引起缺氧窒息的原因有气管和支气管内异物,咽喉部阻塞,气管外压迫,胸部外伤等,患者因窒息缺氧而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脑血液灌流不足直接影响脑对糖和氧等能源物质的摄取和利用,加重脑损害、途中转运搬运者将双手平放于患者头、胸、臀、下肢的下面,使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或用铲式担架将患者平移放在担架上;怀疑患者有颈椎骨折脱位,搬动时应由一人扶持固定头颈部,保持颈椎和胸椎轴线一致,勿过屈、过伸或旋转,患者平卧于硬质担架上,颈部两侧各放一小沙袋,使运转过程中颈椎处于稳定状态、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昏迷患者病情变化快,观察病情是抢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救治过程中医护均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瞳孔、皮肤颜色、尿量的变化,若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抢救、前急救的护理文件非常重要,是护理程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现场或途中急救给药速度要快,剂量、方法要准确,由于医生只下口头医嘱,护士要做到三清(听清、看清、问清)、一核对(对药名、剂量、浓度、方法)、一保留(保留空瓶以便和医生核对),具体材料请详见:摘要:院前急救及护理在昏迷患者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接听“120”电话,作出快速反应,准确评估病情,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作好急救护理记录等方面总结了院前急救的体会。熟练默契的医护配合,对提高院前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改善预后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昏迷;急救;护理

昏迷是指醒觉的异常丧失,用呼唤、摇撼以至疼痛等刺激均不能唤醒的状态[1]。昏迷临床常见急症,因缺乏主诉,不易诊断,死亡率高且病因复杂,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院前急救及护理在患者救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院前救护的正确与否、迅速与缓慢关系着患者的生命。笔者从事院前救护近十年,现将昏迷患者的院前救护体会报道如下。

1快速反应

在接到120指挥调度电话后,值班医护人员和司机迅速出车,要求救护车在2min内必须开出。医护在出车途中即整理思路,根据120调度电话所述详情对患者做出预测,检查、准备所需医疗器械、药物,合理计划现场救护措施。

2迅速准确评估病情

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查看现场并询问家属或目击者确定是外伤引起的昏迷还是自然发病引起的昏迷、昏迷发生的急缓、时间持续长短及其演变,让病员立即脱离致伤环境,并对伤情迅速做出评估。根据伤员的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口唇颜色、肢体温度、迅

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全文阅读

咯血的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探讨咯血的观察及急救护理,提高对咯血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方法 选择本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1月共收治咯血患者56例,加强患者咯血前诱因与先兆的观察,充分做好抢救准备。结果 5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措施,均获得了满意效果。患者在出现大咯血情况时候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充分建立静脉通道,急救后禁止剧烈运动与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预后与防止再次咯血。

关键词:咯血;观察;急救护理

咯血若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而窒息是造成咯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防止发生大咯血和窒息是治疗和急救护理的关键[1]。因此,对大咯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及急救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本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1月共收治咯血患者56例,其中24h咯血量大于300ml者16例,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对患者的观察和急救护理总结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6例咯血的患者中,男44例,女12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51岁。并发症有失血性休克4例,窒息5例,经抢救治疗后死亡1例。

1.2方法

1.2.1大咯血急救措施

1.2.1.1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科学给予止血药物与缩血管药物[2],垂体后叶素(5~10u)混合葡萄糖溶液(20~40ml)静注,再垂体后叶素(10U)混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250ml)静滴,1h左右滴完。针对部分患者不能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其他止血类药物:扩张血管药,普鲁卡因(50mg)混合葡萄糖液(20~40ml)静注,再普鲁卡因(200~300mg)混合5%葡萄糖(500ml)静滴。根据患者出血量、出血位置不同再辅助其他止血药:氨甲苯酸、安络血、云南白药等静滴或口服。

全文阅读

脑损伤急救护理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

随着现代工业、动力机械以及高速交通工具的发展,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城市或乡镇,颅脑损伤都很常见,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其伤情和后果也远比四肢损伤严重,同时合并颈椎、颈髓、胸部、腹部的损伤,为急救护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院从2004-2007年收治重型颅脑损伤243例,我们给予了相应的护理措施,其中60例病人太重死亡,余均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243例,其中男191例,女52例;年龄12-75岁;其中颅内血肿较大并有脑疝形成立即行手术治疗172例,本组病例GCS平分均≤8分,全部气管切开,留置胃管,以鼻饲供给营养。

2 现场急救

保持呼吸道畅通,重型颅脑病人丧失正常的咳嗽反射和吞咽功能,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有效排除,血液、脑脊液及呕吐物等可能引误吸,舌根后坠可引起严重呼吸道梗阻,因此应尽快清楚口腔和咽部血块右呕吐物,若牙关紧闭要用开口器撬开下颚,放置牙垫清理口腔,用手挤压病人气管,诱发病人咳嗽,可使气管内异物咳出,有利于呼吸道通畅,舌后坠病人放入口咽通气管,右暂时牵出病人舌头、条件允许给予供氧,因脑组织完全缺氧即可造成不可逆损伤,因此保障气体的交换应放在所有抢救措施的前位。

2.2维持血循环:若病人出现休克状态,多是颅脑损伤右身体其它部位合并损伤的缘故,可采用出血处填塞,加压包扎,头皮暂时缝合,协助医生骨折固定及其它止血处理,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恢复正常血容量及血压,对保护脑组织,克服脑脊液调节异常和防止脑血管痉挛有重要作用。

2.3初步止血,妥善包扎伤口。在颅脑损伤同时合并颈椎骨折、四肢骨折、胸部、腹部、脏器损伤,对开放伤,做简单清创缝合、止血,肢体骨折采取夹板(或石膏)固定。开放性颅脑损伤有脑组织膨出,应以棉圈围于伤口周围,然后包扎,或伤部周围垫上纱布,再用消毒的小容器,比如小碗或小方盒覆盖在膨出的脑组织上,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包扎固定,做好各项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救治过程及病人的症状体征)。

全文阅读

急救护理管理对救护效果的影响

院前急救条件有限,环境恶劣,急救情况危急、病情复杂多变,可以借助的检查设备有限,可用时间短,专业人员只有医生护士各一人,风险大,责任大。而现场的急救措施正确与否,对患者抢救成功率存在直接的影响[1]。本中心从2016年7月开始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经过一年时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的一年时间内,选取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在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前的一年时间内选取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包括男60例,女40例,年龄平均为(40.2±10.3)岁;对照组包括男63例,女37例,年龄平均为(40.5±10.1)岁。2组基本资料中各项内容相比较,存在良好一致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方法。1.2.1完整掌握信息:急救医生、护士实行四班轮班。调度指挥系统数字电话保证24小时120电话通畅,一旦此系统出现故障,如:停电,或者故障进不来120电话,系统将自动启动模拟电话进行工作,保证120急救电话24小时的畅通。调度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迅速掌握呼救人的具体地址、病情、接车地点、联系电话,必要时指导家属进行急救自救。1.2.2急救物品随时处于能应用的完好状态:护士每日两次交接班,要求在急救车上进行交接,如果赶上出车,不能在车上交接设备、药品,接班护士自行检查后通知交班护士。接班后急救车上保证药品、设备齐全,随时处于能应用的完好状态。随车备用药品、耗材,以保证连续出车时药品、耗材的齐全性,急救车上依据规范放置各种抢救设备,定位置、定数量、定状态,当班护士为责任人定期检查、补全、保养,每次使用后都要保证及时补充,保证设备处于能应用的完好状态。充分利用车载GPS的功能,用以保证急救车组与呼救人、与调度指挥中心联系的畅通。1.2.3保证现场急救制度的规范性:到达患者所在地后首先要做到听清、问清、看清,做好基础检查,迅速判定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的院前急救。根据病情,将患者摆放在合适。如果需要心肺复苏的,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处理,注意心肺复苏操作的实效性、连续性,配合医生给予心电除颤,连接心电监护,建立人工气道以及静脉通道,及时补液,遵医嘱迅速准确给药。骨折患者要及时固定骨折,进行止血以及包扎处理,防止二次损伤的发生。1.2.4保证转运途中急救的规范性:急救中的转运要做到先救后送,以救急、就近、就医院的专科优势为原则转送患者。掌握不同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搬运的方法以及技巧。如果患者为脊柱损伤,应该叮嘱患者勿动,对伤情进行简单判断,进行固定处理,搬运时保证患者平躺于脊柱固定板上,将患者四肢、腹部以及胸部固定,搬运过程中始终保证患者脊柱处于直线水平。另外转运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保持各种管理畅通,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时分析、判断患者病情状况。1.3评价指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到急救电话后出车间隔时间、出车至到达患者所在地时间、急救成功情况。急救成功标准:患者院前急救顺利完成,顺利、成功转运,顺利进入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1.4统计学处理。通过SPSS19.0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s)表示各项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证实结果对照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后出车间隔时间、到达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下表。3讨论研究显示,对于猝死患者的急救,最有效时间为4分钟,对于创伤严重患者的急救,最有效时间为10分钟,急救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预后情况,所以做好院前急救工作非常重要[2]。对于危重患者,存活和死亡可能就在一线之间,稍有不慎可能丧失抢救机会,导致患者死亡[3]。从实践情况来看,多种因素都会影响院前急救效果,本研究通过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在加强急救护理管理中规避这些不足,选取经过专业培训的急救医护人员参与院前急救工作,保证能对急救过程中的突况进行冷静、准确处理。通过事先全面掌握相关信息,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做好相关准备,保证急救的顺利进行。通过规范现场急救和规范转运,能够减少现场和转运途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患者被安全转送至医院接受综合治疗。本研究通过在院前急救中加强急救护理管理,结果显示加强急救护理管理后从接到急救电话至出车间隔时间、出车至到达患者所在地时间均较加强前明显缩短,另外加强护理管理后,急救成功率为98%,较加强前急救成功率89%明显更高,P<0.05。综上所述,在院前救护中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有助于急救效果的提升,提升急救成功率,使患者能够有更大机会接受进一步治疗。

参考文献

[1]冯记虹.加强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提高院前救护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158-159.

[2]尹晔.研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管理对于提高院前救护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88-189.

全文阅读

多发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76-02

我院外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抢救多发伤病人58例,急救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中,男42例,女16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4岁,平均44岁。车祸伤28例,坠落伤7例,塌方砸伤2例,刀砍伤11例。受伤部位以四肢骨、颅脑损伤、肝脾破裂、肺挫裂伤、大面积软组织撕脱伤、五官损伤、泌尿系统损伤等为主。接诊时心跳、呼吸停止5例,处于频死状态10例,其余均处于休克状态。

2 急救护理

2.1 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处理呼吸道阻塞,取出口腔内活动性假牙、碎牙、血块等异物,吸净呼吸道分泌物。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 L/min。本组9例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潮气量维持10~15 ml/kg,吸/呼比值为1.5∶1。3例因伤势过重死亡,6例送ICU继续救治,其他治愈出院。

2.2 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根据休克程度建立2~3条静脉套管通道,宜选用上腔静脉系统大血管,采用8~12 G一次性输液器或16~20 G静脉留置针,以快速输入大量液体,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其中一条静脉通道用输血器,为输血作准备。

2.3 紧急控制出血。创伤引起的活动性大出血,因在短时间内丧失大量血液,直接造成血容量锐减而发生休克甚至急死。伤处表面立即用敷料加压包扎并配合医师清创缝合止血,骨折用夹板固定。本组6例因颈外、颈内、股静脉等大静脉损伤破裂,发生明显大量出血。护士当机立断,直接加压止血,同时给予快速输液,经紧急手术,均治愈出院。

全文阅读

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为了避免急性心肌梗塞所造成的无可挽回的局面,我们必须克服困难,给患者予以最及时准确的现场救护及安全的途中监护转移来抢救患者生命。方法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用药,高流量吸氧,药物或针刺止痛镇静,密切观察胸痛情况,心电图变化、血压等,给以抗凝及溶栓治疗。体会我们必须拥有有一个健全的组织,具备良好的护理素质,对于病人有高度的责任,面对病症有耐心细致的观察,娴熟的护理技术,以及准确的操作和独立的分析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这些是保证急性心肌梗塞院前枪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止痛镇静;高流量吸氧;护理素质

1前言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的病症。急性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使相应的心肌发生持久严重的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所导致的。[1]临床上常表现为剧烈持久的胸部闷痛(部分病人无疼痛),血清心肌酶谱增高,血压下降、发绀,四肢发冷及特异的心电图改变等并且伴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等,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2]由于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复杂,急性期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着病人的生命。因此,急救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一旦确诊病人为急性心肌梗塞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抢救以保护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但是通常在院前抢救过程中会受到人力、抢救器材以及所用药物的局限性而耽误抢救。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处理后,应尽快转入医院以进行进一步治疗,据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转运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者占院前死亡的10%-20%,所以安全转运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也是十分重要的。[3]因此为了避免无可挽回的局面,我们克服困难,给患者予以及时准确的现场救护及安全的途中监护转移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

2资料与方法

2.1临床资料30例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6-85岁,平均62岁,病情3小时、10年不等。均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确诊,其中急性下壁梗死13例,后侧壁心肌梗塞10例,广泛前壁梗死25例。[4]

2.2急救方法立即将患者取平卧位,禁止翻身,避免剧烈运动,并且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保证用药,高流量吸氧,药物或针刺止痛镇静,密切观察胸痛情况,心电图变化、血压等,给以抗凝及溶栓治疗。[5]

全文阅读

急诊科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管理的体会

【摘 要】目的:探讨救护车管理方法以保证患者的急救顺利进行,使疑难危重症患者顺利转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自我院成立以来,共出诊转运病员1913例的资料,其中:新生儿1232例、儿科465例、妇产科216例。并进行总结:配备最先进的急救车及车载设备,加强对救护车及急救物品的准备,制定院前急救物品准备和保养的质量标准,对急救车及急救物品每天清查,班班交接,出诊完毕及时补充物品,每周落实常备工作,每月大清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结果:救护车及急救物品应急备用状态完好率为100%,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及投诉事件,提高我科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和有效出诊率。结论:加强院前急救救护车及物品的管理,可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质量,有利于保证患者院前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救护车;急救物品;院前急救;管理

院前急救转诊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复杂多样,易突发病情变化等特点,院前急救救护车及物品的准备和管理,对保证院前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对救护车及急救物品实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可确保救护车及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对保证患者转运安全,提高院前急救转诊患者救治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我院在2011年1月由三家医院合并成立以后,作为一家妇女儿童专科医院,针对专科性较强的不同病种,年龄分段情况,我科特别将救护车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单元,分别为:新生儿专用车,儿科专用车及妇产科专用车,三车既可分别单独使用,亦可交叉使用,相互兼容。救护车上未备急救药品,改为在抢救区配备三个不同用途的出诊箱:1儿科出诊箱,2外科出诊箱,3产科出诊箱

1 出诊箱的管理

1.1儿科出诊箱:①急救药品 ②氧气瓶 ③给药、输液、输血等药物治疗的物品 ④包扎、止血、固定所需物品 ⑤听诊器、开口器、舌钳、体温计。

1.2外科出诊箱①急救药品 ②氧气瓶 ③给药、输液、输血等药物治疗的物品 ④包扎、止血,、固定所需物品 ⑤无菌物品包括:纱布、棉垫、绷带、开口器、舌钳、手套、刀片 ⑥听诊器、简易血压计、体温计。

1.3产科出诊箱1产包、纱布垫、胎心听筒、手套、婴包、复苏盒(新生儿用)

2 救护车物品的管理

全文阅读

浅议急救护理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急救的2814例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急救病例中,内科疾病占院前急救的63.6%,外科疾病占23.8%,内科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主,外科以各种创伤为主。运用正确的护理程序后,院前急救的时效显著提高。结论:院前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成功率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成功率;护理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我们应用急救护理流程抢救患者2814例,对急救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为加强院前急救护理,提高院前护理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584例,女1230例, 1-91岁。出诊人员均为我急诊抢救中心的专职医护人员。

1. 2方法

1. 2. 1 应急意识及反应能力

掌握好出车时间,缩短急救半径,减少急救反应时间。接到呼叫电话,重点询问患者主要症状及相关生命体征的重要表现,详细地址及联系方式, 5min内出诊,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