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构建设管理

机构建设管理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机场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在线系统构建

[摘要]在机场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机场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以机场工程的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将理论知识系统化,从而形成机场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在线系统的构建思路。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机场工程风险管理相关人员,服务内容为通过文献共享、线上交流等方式为用户提供风险管理帮助。

[关键词]机场工程;风险管理;在线系统

1背景

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民航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发挥的作用也持续增强。即使我国民航业得到蓬勃发展,仍然存在如下问题:机场数量较少、地域服务范围不广、供需不平衡等[1]。由此可见,我国的机场建设具有十分迫切的需求。然而,由于机场工程具有规模大、投资大、设备系统和信息系统占的比例大、内部配套和外部配套工程需求量大等特点,其建造或改建难度十分大,属于大型工程项目中复杂工程的代表。因此,在加快机场建设步伐的同时,不得不面对由机场建设引起的诸多挑战。上述客观因素有可能危及机场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即俗称的建设风险。因此,建设者在机场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采用项目管理手段降低建设风险。

2系统的开发

2.1系统的性质

机场工程建设风险管理在线系统本质为数字化出版平台,其是以实现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在线系统。此在线系统利用因特网创建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供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分享、浏览、下载;同时,其还提供线上交流平台,供用户通过提出自身疑问、解答他人疑问、交流经验等方式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2系统的指导方法

全文阅读

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机构的组织与管理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从监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入手,简要阐述了监理机构的组建及有效动作的运行规律。

【关键词】监理机构主要任务协调沟通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项目监理机构是监理单位派驻工程项目开展项目监理工作的组织机构,它是为完成具体工程项目监理任务而建立起来的基层组织。项目监理机构由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组成,其组织结构形式、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通常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一、项目监理机构的特点

项目监理机构具有其自身的组织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项目监理机构设置和运行的要求,决定了项目组织协调、沟通和信息管理的要求。

(一)项目监理机构是为了完成项目监理的目标和任务而设立的,所以具有目的性

全文阅读

医疗设备维修机构的建设及管理

【摘要】 针对目前医疗设备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阐述一些个人的建议及想法,为医院管理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疗设备;维修;养护;制度;目标

医疗设备在当今医院,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先进的医疗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治疗能力,而且创造了丰厚的经济利益及社会影响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及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在医院等级质量评估方面,医疗设备的管理与运用成了评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医疗设备工程人员,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针对医疗设备机构建设、医疗设备的运用维修及医疗设备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1 组建医疗设备购置委员会及专职的维修机构。

1.1 建立医疗设备购置委员会 医疗设备购置委员会应由医院分管层、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组成。购置设备前首先通过本地市场状况对该医疗设备进行立项论证,然后对该设备的使用率、投资回报率、设备的先进性、设备的性能、性价比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估,严格遵守医疗设备购置制度,避免盲目性及随意性采购。一台好的医疗设备不仅能促使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业务的拓展,同时也为医院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利益及社会效益。反之,一台差的医疗设备,不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又阻碍了医院的发展。

1.2 建立专职的医疗设备维修机构 随着医院步入市场化,各级医院领导层普遍存在重医轻工的思想,在生活待遇、工种重视程度、培养发展等方面存在失衡现象,促使大量优秀医疗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从而造成目前医院医疗工程人员素质偏低、维修手段及维修工具的落后。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医疗设备在诊疗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添加及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对医疗设备的保养、维修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现在医疗器械销售厂家及公司售后服务制度比较健全,但毕竟鞭长莫及,而且维修费用昂贵。培养医院自己的医疗设备维修队伍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医疗设备利用率高及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等优点。如果医院自己有一支强有力的医疗设备维修队伍,及时地发现、处理医疗器械隐患,并能对一些故障进行及时修复处理,不仅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技术保障,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而且医疗设备的能否正常运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医院形象与声誉,也影响到医务人员的情绪及行为。

2 建立医疗设备维修专职人员的培养制度

一名合格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首先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及全心全意为医疗工作服务的思想。医院管理层应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正确使用,严格管理。在业务水平提高上要做到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搭建院内维修人员与厂商技术部分咨询、沟通平台,鼓励技术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及在职脱产学习、进修。在学术研究、新项目开展方面给予维修部门充分的人力、物力上支持,营造适合医疗工程技术人员施展才能的条件,为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而提供组织保障。因此医院领导层在重视医疗设备引进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医疗设备维修队伍的建设、培养,把医疗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纳入医院总体建设的轨道。

全文阅读

农业科研管理机构知识库建设模式

摘要:针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信息管理中存在着分散建设、重复投入、管理不统一、关联性差等问题,结合机构知识库的建设特点,从农业科研机构的用户需求入手,分析了融入农业科研管理的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必要性。从标准机制层、数据管理层、系统平台层、用户体验层4层平台描绘分析了农业科研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框架结构。从组织领导、数据管理、技术支撑、分工协作、考核评价等5个方面,分别探讨了能够促使机构知识库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机构知识库;农业科研管理;模式研究

网络信息环境下,科研的过程数据和最终成果的数字化水平日益提高,数量越来越多,范围涉及人才、团队、项目、成果、奖励、著作、论文、数据、活动等多种类型。如何长效的整合、保存、管理这些信息,最终实现科研信息的高效利用,是科研管理数字化发展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开放获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机构知识库作为一种学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新模式应运而生且日益推广。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repository,简称IR)又称机构仓储、机构资料库、机构信息库、机构典藏库等,是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为方便学术交流而建立的收集、保存、管理本机构及科研人员知识资源的数字化资源库[1]。机构知识库作为机构管理科研成果、传播学术知识、支持全社会创新的重要机制,日益成为知识基础设施的重要部分[2]。科研管理数字化工程中的瓶颈与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初衷不谋而合,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不仅可以为科研管理提供支撑服务,还可以在科研评价、科研追踪、科研监管、科研决策及科研创新等功能方面有所拓展[3]。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信息管理中明显存在着分散建置、重复投入、格式不一、关联性差、管理不统一、获取不便捷、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而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可以将分散的科研信息关联管理,实现科研信息最大化共享和持续保存,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团队建设全过程跟踪管理和研究分析,实现科研项目从申报立项、开展研究、验收归档、成果产出、示范转化全过程关联展示和推广宣传,搭建起一个对内提升管理和服务、对外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平台。纵览目前国内外机构知识库的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已经广泛涉及到背景研究、概念探讨、技术应用、质量控制、知识产权、案例分析、模式研究、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4-11]。实践方面,2015年11月28日,全球在OpenDOAR网站注册的知识库已达2989个,其中美国470个,英国235个,日本190个,德国177个,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仅有42个[12]。我国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工作起步晚、规模小、数量少,存在政策支持缺乏、开放理念薄弱、建设主体错位、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13-14]。在农业科研系统内,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院、北京农业科学院等已投入建设本单位的机构知识库且推广应用,但机构知识库的功能仍局限于最基本的信息收集、储存、共享和分析等,融入科研过程、辅助科研创新、支撑科研管理的功能拓展和实践推广尚不成熟。

1农业科研管理对机构知识库的需求分析

机构知识库不仅仅是一个机构知识仓储的平台,更是一个能够多视角、综合性支撑机构科研管理和科研创新的平台。通过调研发现,从农业科研机构中不同人群的视角,对机构知识库的需求侧重点有所不同。

1.1科研人员对机构知识库的需求

1.1.1个人科研成果的保存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种类繁多、格式互异,包括论文、书稿、报告、试验数据、课件、申报材料、验收材料、专利、标准、音视频资料等各种资源种类和数据格式。个人成果的存储过程中面临着检索利用不便、存储混乱、容易丢失等多种困境。调研发现,65%的科研人员有过找不到自己或本机构成员以前发表或撰写的科研成果的经历。94.6%的科研人员对个人科研成果仅采用计算机或移动硬盘存储的方式保存,存在着因设备故障或丢失而遗失科研成果的风险。72.7%的科研人员对机构知识库建设的主要需求是个人科研成果的长期保存。

1.1.2个人科研成果的展示、传播和共享

全文阅读

质量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摘要:加入WTO组织后,伴随国外大型检测机构争相进驻我国,国内检测市场的竞争也迫切需要质检机构按照与国际通行准则相一致的科学、公正的原则建立并运行检侧质检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分析了质量检测机构如何有效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以保证检测机构自身检测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质量检测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

1.引言

质量检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依法客观、公正地开展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质量检测机构在检测产品的质量时,首先应能保证自身检测工作的质量,这是前提和基础,也是保证检测结论始终保持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的关键。如何保证检测机构自身检测工作的质量,这取决于检测机构自身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规范和持续有效,也是众多检测机构比较关注的问题。

2.质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质检机构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实施质量管理,并使其实现和达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便以最好、最实际的方式来指导质检机构的工作人员、设备及信息的协调活动,从而顾客对质量满意和降低成本。

2.1 质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

质量管理体系由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体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质检机构工作的指令性文件,主要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质量文件。质检机构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首先要按其工作范围设置组织结构,规定各部门间的隶属关系和联系方式,以保证质检机构各项质量活动的协调统一。质量管理体系还必须对所有影响工作质量的活动规定相应的文件化程序,程序化的文件是质检机构人员工作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质检机构人员在进行检测、报告等工作中均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应根据质检机构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检测工作范围等因素配备人员和检测仪器设备,质检机构人员应由经过培训具有丰富经验、有资历的实验和管理人员组成,检测仪器设备应经过检定和校准并处于良好状态。

全文阅读

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管理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13年起至2015年,对全区所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进行“三有三能六达标”改造,实现硬件和软件同步提档升级,确保到2015年全区所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均达到《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实施办法》确定的一星及其以上标准,逐渐将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成为当地的养老服务中心,初步具备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紧急呼叫、安全援助和社会参与等功能,更好地为辖区内包括五保老人在内的广大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二、建设标准

(一)改造升级建设

各镇(区)要按照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的原则对所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进行改造升级,合理布局厨房、餐厅、浴室、活动室、医务室等公共设施,配齐房间内部基本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后的五保供养机构要达到《省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实施办法》中确定的一星级及其以上标准,符合“三有三能六达标”的要求,即每个房间或套房内有能正常使用的卫生间、有保暖降温设备、有电视机,老人不出院能洗澡、能看病、能康复娱乐,消防、卫生、环境、五保老人供养水平、管理服务人员配比和工资待遇达标。

(二)新增床位建设

新建设施应符合《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达到“三有三能六达标”的要求,有必备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值班室等入住服务用房,宿合、医疗康复室、老年活动室等老年人生活用房,行政办公室,厨房、浴室、洗衣房等附属设施,室外活动和晾晒场所等。建筑设备包括供电、给排水、安保、通信、消防设施等;人均建筑面积在12.5m2左右,内部结构合理,具有衣物储藏空间,室内的配套设施应符合老年人居住无障碍设计要求,卫生间地面应符合易清洗、不渗水和防滑等要求。

三、实施办法

全文阅读

浅谈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医疗机构的档案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需求。为此,加强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成为医疗机构当前一项紧迫改革的任务。文章探讨了当前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管理;医疗改革;档案事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7-0164-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7.083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实现档案管理信息自动化已经成为医疗机构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医疗机构档案资源管理自动化水平不高,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漏洞,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医疗服务需求。为此,医疗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要努力借助互联网优势,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措施,借此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 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高

很多医疗机构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只注重本院的经济效益和业务的发展,忽略对档案资源的管理,没有把档案资源管理当成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致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力普及,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得到了加快。很多医院都已经从过去手动管理逐步转型为计算机管理,并开始创建医院局域网、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等来对档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较为落后。

1.2 缺乏一套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

全文阅读

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医疗机构的档案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需求。为此,加强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与管理成为医疗机构当前一项紧迫改革的任务。文章探讨了当前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管理;医疗改革;档案事业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实现档案管理信息自动化已经成为医疗机构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医疗机构档案资源管理自动化水平不高,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漏洞,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医疗服务需求。为此,医疗机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要努力借助互联网优势,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采取各种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措施,借此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1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档案资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高很多医疗机构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不足,只注重本院的经济效益和业务的发展,忽略对档案资源的管理,没有把档案资源管理当成是医院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致整体的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力普及,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得到了加快。很多医院都已经从过去手动管理逐步转型为计算机管理,并开始创建医院局域网、应用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医院信息系统等来对档案进行管理。但是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入,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还较为落后。

1.2缺乏一套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标准档案管理是否规范与标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更是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但从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缺乏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的操作流程,导致在开展档案管理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和利用这些工作环节的时候无法可依、无据可循,整体管理工作毫无秩序、混乱不堪。在很多医疗机构中,人事管理系统、收费系统等层次与所属的部门实际要求不符,导致管理工作出现脱节现象。例如:档案管理的数据储存的方式与接口存在着技术问题,导致数据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转换、对接以及共享,这些都给医院档案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碍。

全文阅读

项目管理机构铁路建设论文

一、当前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主要包括对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工程进度、投资控制、招投标合同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然而目前项目机构大都缺乏对于上述几方面的绩效考核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

1.领导者对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不足

由于受我国铁路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影响,项目机构领导者往往忽视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领导不清楚绩效考核评价的本质和意义,缺乏对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理论的了解;二是少数领导担心绩效考核惩处影响其职工工作积极性,因此不愿意贯彻落实此项工作;三是绩效考核评价过程复杂且费力,实施起来需要多方协调,但结果可能并不理想,从而造成情绪上对绩效考核管理的抵制。究其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由于旧的管理制度和陈旧的管理理念的影响所导致的,这也是当前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绩效评价工作中面临困境的深层次原因。

2.项目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流于形式

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大都建立了项目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但部分项目机构绩效考核机制流于形式,且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缺乏硬性指标约束,不合理、不公平、不科学的现象较普遍,且不能够充分利用绩效考核评价结果,仅仅把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有的甚至把考核作为“例行公事”,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束之高阁。这种形同虚设的绩效考核评价对铁路建设来说就毫无意义了。

3.绩效考核指标选取设置存在问题

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是绩效考核评价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由于铁路工程项目专业面广,涉及范围较宽,有的项目机构设定的指标过多,主次不清;有的项目机构指标过少,内容笼统,评价时主要依靠人为主观因素,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绩效情况;有的指标不能量化,无法真正进行考核;有的指标设置比较简单,没有细化,很多指标因素未考虑进去等等。同时,设置绩效考核指标还需考虑项目机构中各部门的性质、规模、目标等内容,不能一概通用,否则就会造成绩效标准重点不突出,没有轻重主次,难以确保绩效评价有效。绩效评价的重点在于指标的选取和设置,如果这方面出现了问题,将影响到绩效评价的全过程。

全文阅读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之我见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管理的措施谈谈自己的观点,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存在问题 ; 完善措施

一.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现状

(1)现行工程质量检测模式导致检测单位第三方公正性地位得不到保证。主要表现在工程检测费用由被检测单位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1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规定,检测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这将比较有效地改观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对检测机构形成较大的政策支撑。但目前这种局面还没有形成。

(2)部分检测机构基于部门利益形成保护。根据检测行业协会的了解,目前有相当数量的检测机构依附于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科研单位、高校、质监机构等,不同程度地形成了利益保护群,特别是依附于施工企业的检测机构,其检测结论公正性受到质疑。

(3)工程现场质量与检测责任行为无法直接联系,“仅对来样负责”, 但事实也无法把作为责任主体的检测机构和工程现场质量的责任进行有效的连接。有相当部分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管理者,仅把检测作为资料过关的阶段。

(4)检测试验行为规范得不到保证。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建设行业的管理者以及工程的其他相关责任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特别是检测市场的全面放开, 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检测机构更看重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行为未得到有效约束和监控。

(5)检测机构小规模现象造成市场恶性竞争。检测机构小规模,市场准入较低,势必产生一哄而上,追求短期效益行为,严重影响检测的规范和质量;同时,产生从业人员素质低、技术落后,不利于检测领域的检测技术创新和发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