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节日

节日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快乐节日,节日快乐

我们曾做过一个调查,每当谈及节日感受时,孩子们就会兴奋地说:“我很快乐,很高兴……”可见,节日给孩子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节日的教育意义,让孩子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了解节日的文化等。

一、环境创设,动手动脑,加深印象

环境向孩子展示了丰富、具体、形象和生动的认识内容,大大激发了孩子的探索和认识兴趣。在节日中,孩子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就能够更好地感受节日氛围。如在国庆节时,我园在区域墙面上布置了中国地图的拼图,鼓励孩子们都动手去拼一拼,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在哪里,周边有哪些省等,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我们还鼓励孩子一起动手进行节日环境的创设,加深对节日的印象。

二、主题活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各种节日里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较多,因此,在节日来临之际,我园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如让孩子模仿京剧表演、尝试泡茶等体验活动,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节日的快乐,而且产生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三、外出活动,问问说说,直接感受

我园经常组织幼儿外出活动,通过参观、观察、采访等来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劳动节时,我们就请孩子自己来当小记者,三人一组,一人提问,一人记录,一人摄影。然后根据孩子们的兴趣、要求,我们组织他们采访了小吃店的厨师、超市里的营业员等。通过与这些人的直接对话,孩子们知道了要尊重各行各业的人。

四、家园配合,亲子同乐,丰富多彩

全文阅读

节日消费还是“消费”节日?

“光棍节”变“网购节”、圣诞节变“圣诞劫”、元旦节变“完蛋节”……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众多节日成为促销的噱头,当您怀着莫名的冲动和热情消费时,是否有思考过到底是我们在节日中消费,还是节日正在被过度消费中丧失原有的意义和味道。

37%的人通过网络寻求送礼灵感

根据谷歌《2012节日季消费者意向报告》,网购消费者比去年增加了3%,传统购物渠道都有所下降。37%的人会选择在网络上寻求送礼灵感。移动手机和平板电脑在假期购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55%的人选择电脑搭配智能手机完成购物交易。

40%的女性迷恋节日促销商品

消费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女性是半数消费品、商品的购买者,控制着国内消费额的60%,决定着77.5%的家庭购买力。女性虽然购物比较“挑剔”,但很多时候少了一些理性,超过40%的女性都对节日促销商品有购买欲,这个比例大大超过了男性。

1件母婴产品=7.8件服饰箱包鞋

据《中国女性网民消费行为报告》:服饰、箱包、鞋是女性网购最多的品类,高达78.9%。中国女性网民每在网上购买1件母婴产品,就预示着同时有1.3件家具厨具、1.7件食品饮料、2.4件IT数码家电、2.6件图书音像、4.7件美容护肤、7.8件服饰箱包鞋帽以及1.9件其他的产品被卖出。

光棍节支付宝总交易高达191亿元

全文阅读

节日节气·冬至节

作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冬至节也被称为“冬节”、“贺冬节”、“长至节”等。早在先秦时代,便有冬至祭天的节俗。到了汉代,冬至成为民间流行的节日。东汉时,老百姓会在冬至节到来前几天就开始清洁斋戒。到冬至那天,用黍米和羊羔祭祀玄冥之神(北方水神)与祖宗。

后来,冬至节发展成为与新年并重的节日。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中录有《吴中岁时杂记》,记载了民间的冬至风俗:“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节。先日,亲朋各以食物相馈遗,提筐担盒,充斥道路,俗呼冬至盘。节前一夕,俗呼冬至夜。是夜,人家更迭燕饮,谓之节酒。女嫁而归宁在室者,至是必归婿家。家无大小,必市食物以享先,间有悬挂祖先遗容者。诸凡仪文,加于常节,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谣。”

宋朝最重视冬至节,有“肥冬瘦年”的说法。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这样记录宋时开封的冬至节:“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人们在冬至节前不仅互相赠送礼物,而且还会在冬至前夜像过年守岁一样守冬,冬至前夜也有着与“除夕”类似的名字――“冬除”或“除夜”。

在冬至节这天,人们为了给家中的老人祈福延寿,会由家中妇女为长辈新作鞋袜,称为“履长至”。中国古代有人与自然同禀一气的民俗观念,讲究人与自然的步调一致。为家中老人新作鞋袜,既帮助老人过冬,同时也希望长辈们在新年之始,能够以新的步履与时俱进。

庆贺节日,不仅要添新衣,食物也有讲究。俗语云:“冬至馄饨夏至面。”据乾隆年间《河南府志》的记载,人们在冬至这天先要祭祀先祖,然后会吃馄饨,意在“取阴阳胚胎,包孕浑涵”。馄饨的发音与混沌有些相似,人们吃掉馄饨(混沌),希望越来越聪明。在南方,人们会在冬至节这天吃“汤圆”。

人们在冬至节这天还要走亲访友,互相拜贺,尤其是要拜贺尊长,称为“贺冬”或“拜冬”。唐代时,日本僧人释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录了唐代人们“贺冬”的情景:“十一月廿七日,冬至之节。道俗各致礼贺。住俗者,拜官,贺冬至节。见相公即道:‘晷运推移,日南长至。伏惟相公尊体万福。’贵贱官品并百姓皆相见拜贺。 出家者相见拜贺,口叙冬至之辞,互相礼拜。”

冬至时期,虽然还未到最冷的日子,但严酷的寒冬已经来临。民谚云:“算不算,数不数,过了冬至就进九。”这里的“九”,就是民间的“数九九”游戏,数过九九八十一天,就会冬去春来。

大雪是一年中的第21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此时小雪转大,降雪的可能性增加,范围更广,天气也更冷。

全文阅读

节日也是考试日

在国内,节日是假日,是学生在紧张的学业中最期盼的轻松一刻。但在美国,节日是考试日,是每个孩子最担心、但是也最期待的日子……

扮哪吒纪念哥伦布

刚移民到美国时,大女儿大米8岁,虽然在国内已经读完了一年级,但考虑到两国的教育方式有些差别,所以我们还是让她从一年级开始读起。

每次放学回家,她都有很多话跟我们说,因为在她看来,国内和美国的学校有那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上课不用背着手正襟危坐,发言也不需要老老实实举手,课堂上尿急了可以径自起身去洗手间而不会被老师批评……总而言之,在她看来,美国的课堂纪律比国内要宽松得多。

但她高兴得太早了。一个月后,10月12日,迎来了她入学之后的第一个节日——哥伦布日。这是纪念哥伦布登陆北美的节日,也是美国的联邦假日。虽然是法定节假日,不用上学,但老师却提前一周就布置了一套非常复杂的节日作业。每逢哥伦布日,各地都会举行隆重的花车巡游,而且会有很多居民穿着不同历史时期的古老服饰跟在花车后面游行。大米的节日作业就是——参加本地的花车巡游,并且要用照片和文字记录下自己参与的全过程。

那几天把我和丈夫折腾得不轻,主要是为了穿什么衣服参加游行着急。毕竟是女儿的第一份节日作业,我们给予了无条件的配合与支持。

节日当天,大米成了游行队伍中颇为打眼的参与者——考虑到哥伦布是航海家,我们给大米设计的是哪吒闹海的扮相,五米开外望去,颇有三太子的神韵。

大米踌躇满志地在游行队伍中摆造型,我和丈夫跑前跑后地各举一个相机抓拍,回家后她还意犹未尽,摆了几个三太子的经典造型让我们拍近距离写真。最后共有60多张照片打印出来,大米给每张照片都附上文字,还特意交代了这个扮相的来龙去脉。

全文阅读

女性节日

三八妇女节是专属于女性的节日,难道只有这一天,女性才被关注吗?其实还有很多节日可以为女性同胞们祝福。

三八妇女节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但是在世界各地,除了“三八”以外,还有许多专属女性的节日,而且几乎是每个月都有。

掌权日 每年的1月4日,是瑞士某些地区的“妇女掌权日”,在为期4天的节日中,家里大小事务全由妇女说了算,男人统统“闭幕”。

求爱日 每逢闰2月29日这天,是英国旧俗中的“妇女求爱日”。这一天,妇女可以摆脱世俗的清规戒律,大胆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意。西班牙的“女市长节”,也在2月份。当日,由女性主持市政公务,发号施令,男人如违抗,就会被公众群起攻之。

少女节 3月3日是日本的“少女节”,又称“姑娘节”,是全国性的节日。日本人认为,这时正值红桃报春,是女性******象征,所以也叫“桃花节”。

妈妈节 4月,在尼泊尔有一个历时3天的妇女节,来自各地的妇女,披着红色“纱笼”,成群结队地涌向首都加德满都的帕苏帕蒂庙。她们在吃饱了由丈夫烹煮的美食后,便在神像前大唱赞歌。在印度,这个月有一个“妈妈节”。这一天,已为人母者穿上彩色缤纷的“纱笼”,带上各种首饰,显得风姿绰约。这日也是一年中她们最受尊重的一天。

母亲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母亲节,其主要内容是尊敬母亲。这一天,美国的家庭成员要按习惯佩戴石竹花,做一些使母亲高兴的事。5月29日,是中非的“妈妈节”、母亲要带着孩子参加游行。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班牙的“百女节”,订了婚还未过门的少女们持花登高,互相祝福。

太太节 8月23日至9月15日,是德国汉堡的“太太节”。由妇女组成的演艺团体,专演一些宣传男女平等的戏,以示庆祝。8月12日,则是泰国的“母亲节”。

全文阅读

节日研究

端阳民俗与白蛇故事

中国春节海外传播研究

“节日与狂欢”题解

法国狂欢节与城市政治

凉山彝族文化中的“都者节”

论节日狂欢的表现及内涵

从本土经验提炼中国传统节日

以信仰为基石的节日狂欢

全文阅读

传统节日与洋节

又要过年了,人们之间的问候依旧匆忙、简单,似乎跟“古香古色的中国年”相距遥远;倒是过去了的圣诞节意犹未尽,因为圣诞老人的头像和圣诞树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于是很多人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已经被洋节给冲淡了,年味越来越淡了。难道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吗?

赖秋鸿(江西省安远第一中学):从小在鞭炮和礼花中长大,仿佛已经厌倦了没有新意的民族节日,过中秋、春节时许多人聚到一块儿,太注重身份、礼节和仪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吸引入的情趣,而洋节则带有一些浪漫的色彩,更能带给人轻松快乐的感觉。自己不是外国人。不用去背负节日文化的重担,不用那么一本正经。可以充分释放自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过,想一些点子,给朋友们创造惊喜。

崔米娜(湖南郴州苏仙中学):外国的节日有什么不好?圣诞节不仅有丰盛的晚餐,还有漂亮的礼物,高大的圣诞树、慈祥可亲的圣诞老人、顽皮可爱的小天使,而且在圣诞之夜,一家老小都涌上街头狂欢。过年有什么意思?我们那个节日就是坐在一起吃一餐,打打牌就散场了,而小朋友就更惨了,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就连过年也不例外。

刘绍云(江西乐安一中):圣诞节可以促进老人和小孩的关系的发展。情人节可以推进恋情的进步,感恩节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扬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德,类似母亲节这样的外来节日,可以弥补我国传统节日的不足。我们传统节日也并没有被看淡,不是有很多外国人也喜欢我们的春节吗?这不正说明我们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很大的发扬吗?我们的传统节日当然可以学习洋节的“罗曼蒂克”,营造出一种情调,但本色绝对不能丢。每一个传统节日中都蕴藏着不同的传统文化,只是要取其精华,使其得以发扬光大,去其糟粕,从而使传统节日更具传统特色和现代气息。

徐 嘉(安徽宿松第一中学):为什么大家现在喜欢过洋人的节日呢?因为他们适合潮流,年轻人就是喜欢无拘无束,中国的大年还是脱离不了几千年的传统,说不定在团圆时有些家庭还在为小孩考试不如意而大发雷霆,试想在这样的节日气氛里还要被人教训,哪儿还有心情过年啊?圣诞节就不一样了。没有太大的压力,全身心的放松,过了一个疯狂的夜晚,第二天又恢复平静,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的节日难道不是大家都喜欢的吗?

桂秋惠(云南曲靖寓源中学)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元宵节不仅蕴涵着合家团圆的寄托,而且蕴涵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爱情,但遗憾的是,挖掘十分不够。有些节日也有待普及,像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拉祜等族的火把节等,使我国的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钟小霞(广东兴宁龙田中学):“正月十五闹元宵”,闹腾得越厉害,就显示日子越红火。一个“闹”字,将春节的欢乐气氛推向了第二个高潮,只有元宵节的灯火繁花散尽之后,才算过了一个圆满的年。据记载,在唐玄宗开元盛世年间。长安的灯市规模浩大。燃灯5万盏,花灯式样繁多,还出现了广达20间、高150尺的巨型灯楼。成千上万的宫女和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当年中国这种举城欢庆的盛况,恐怕连今天的巴西狂欢节也望尘莫及。

宋扬扬(江西余干一中):那些关于选择过“洋节”还是过“土节”、“土节”似乎没有“洋节”那么有市场了之类的争论没有多大意义,其实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今天的中国人,在“洋装”掩盖下的依然是一颗火热的中国心。你看看飞机、火车和汽车上回家过年的人,这简直是世界上最强的一道风景,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一个节日,是这样使人们牵肠挂肚呢?圣诞节固然可以使街头热闹,但春节就有本事使街头冷清。连商人都不做生意了,因为他们也要回家过年,这种本事,还有哪一个节日能有?

全文阅读

元宵节节日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全文阅读

节日,云南的节奏

节日,不论古今还是中外,可能是最有期待性的一个词。一句最直白的形容“象过节一样”,把“节日”在大家心目中的那不一般显露无疑。节日,深藏在人们语言、行为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一个个的节日,组成了时间的框架,也是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形成了一种张驰有度的自我调节机制。我国作为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国家之一,人们“观象授时”来安排生产生活。汉代是节日风俗的定型期,节日的形成与历法节气、原始崇拜、宗教祭祀等紧紧关联。还有一个不能摒弃的永恒推动力;人们祈望着五谷丰登、人畜两旺、岁岁平安。2000年发展演变下来,节日俨然成为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份,最集中而又全面地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风采。包含着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民间文学、歌舞竞技、民间工艺等等,是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我们尊重节日,尊重人文,也尊重人性。

云南,是一个很值得深度游的地方,因为这里25个少数民族神秘多姿的民族文化,早已让人心生向往。玩节日,是云南特有的快速深度游的方式,因为这里过节不断,快乐传递。玩节日,对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来个深体验,通宵达旦、歌舞不停、美食连连。

更多时候,节日的特别在于同一个节日对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世界上基本每个国家都过新年,由于经度不同时间的不同,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一天的地方。伊朗新年往往是在公历3月下旬,泰国的新年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到16日,印度新年是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而中国是第十二个过新年的国家。

在云南,可以过不同的“新年”,新年日期是根据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所推崇的历法而确定的,让人应接不暇。每年的4月中旬傣族的“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人们泼水浴佛,放孔明灯赛龙舟。农历十月“长街宴”是哈尼族的新年,家家户户桌桌相连接,摆起长长的长街宴。每年的12月20日 “阔时节” 是傈僳族的新年,吃年夜饭,饮同心酒、对歌射弩荡秋千。腊月初六至初八“吾昔节”是普米族的新年,祈祷祭祀、赛马摔跤。每年的1月10日“卡雀瓦”是独龙族的新年,剽牛祭天…

云南的节日,上演着各个民族的精彩;云南的节日,叩响云南独特的节奏。

全文阅读

中国节日――腊八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人们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而创作的诗词作品。

腊八节的习俗

祭祀

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chān)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或者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花样繁多,品种各不相同。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很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等,总计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