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红包又称利是封、红喜袋、礼金封,中国人妇孺皆知,但是人们只注重封中的钱款多少,而对红包的“身世”、内涵、特性等文化层面上的内容,恐怕说不上子丑寅卯来。
今天我尝试探索一番,恳望方家赐教。
一、辟邪趋吉的永恒理念
我国先人在发明和传教巫术时,使用过一种似铜钱而又非铜钱的民俗用品,叫“厌胜钱”,又叫“压胜钱”或“花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吉利品”和“避邪品”的身份出现。在晋朝周处的《风土记》中就有文字记载:新春前后,“各相与赠送,谓‘馈岁’”。意思是说,在春节前后,官员之间互相赠送压胜钱,表示彼此都平安无事,共同祝贺长了一岁。这一“馈岁”活动在西汉时期相当盛行,在民间百姓中广为流传,一直到今天,长辈给未成家的晚辈送压岁钱,就是古俗的遗风。
厌胜钱流传了两三千年,数量众多,其正面文字不外乎是“驱邪降福”、“天下太平”、“宜子保孙’等吉祥语境的词汇;背面多数是龙凤、龟蛇、斗剑等克敌制胜的祥和图案。文字和图案的组合,构成了“辟邪趋吉”的理念。今天红包上的文字和图案有所变化,出现了“恭贺新禧”、“花开富贵”、“龙凤呈祥”等现代的吉语和喜闻乐见的图案,但是“辟邪趋吉”的理念亘古不变,与时俱进的是更符合现代人的“迎祥纳福”的精神需求和愿望。
二、红包文化的兴起
红包能够传承到今天,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有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礼俗文化支撑着;二是我国有几个朝代曾出现过经济大发展、贸易很兴旺的局面,从而为红包文化的兴起注入了活力。
红包文化在“两宋”时形成和发展。当时经济较为发达,老百姓图的是吉利发财,安居乐业。在当时商市里常见“祭财神”现象,也叫“拜利市”的礼仪,处处耳闻“讨利市”的口彩。比如过年,老人送小孩的压岁钱;婚庆时送礼金以及店家送买家、店家送乞丐等喜钱,都直呼“利市,利市”讨个口彩。
1993年的戛纳影帝给了一个中国男人,因为他在电影《活着》里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全世界观众和专家的称赞。自此之后,这个脑门泛着亮光的老实男人便开始了他在影坛的辉煌历程,他就是葛优!
自得奖之后,葛优共扮演了近三十几位影视人物,虽然他的作品少有大哭大笑、大悲大喜的情景出现,但葛优仍然以其良好的艺能令人物形象既贴近生活又不乏味,并使内在的幽默感成为保持人物张力的有效手段。哪怕他一言不发都能逗得观众哄堂大笑,甚至一度出现了这样一个效果:葛优越是严肃,大家越觉得可乐,甚至他正而八经说句一点也不可笑的话,可观众还是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样乐不可支――归根结底,这都是葛优饰演角色的超凡魅力,也是他奠定葛氏幽默在中国影视界独树一帜的亲和力。随着新一轮贺岁片《天下无贼》的再度火爆,葛优又成为关注焦点。
他不仅在电影界倍受欢迎,在生活中葛优也是口碑最好的一个,他性格谦逊和低调,没有大明星普遍存在的张狂,不装腔作势,也极少抛头露面,更不大放厥词。偶尔非说不可时,也都是老百姓式的大实话。遇到有口难言又被逼得没有办法时,他只央求道:“我没法说,您饶了我吧,别逼问了”。除了做人成功,结婚多年的葛优在婚姻方面也是红旗丈夫,出了名的“爱妻号”。
贺聪“慧眼识英雄”
葛优与爱妻贺聪是1985年经人介绍相识的。葛优的母亲曾问贺聪:“初次见到葛优是什么印象?”贺聪脸上漾着幸福的微笑,说:“我们相见的第一次是在中国美术馆。我和一位同事去看美展,走着走着就碰见小嘎(因从父亲“老嘎”葛存壮而得此名)了。其实,我同事已事先和小嘎约好,只是假装临时碰上。从美术馆出来以后,他推着自行车站在那儿随便和我们聊聊。之后好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再见面,后来我到同事家(她就住在话剧团里)去玩,又见到小嘎,大家说说话。再后来,我同事常带小嘎到我家玩儿……我们慢慢就好上了。”
贺聪原是教美术的小学教师。她长得秀气,性情温柔随和,有教养,父母都是知识分子。
谈起妻子,葛优说:“我的妻子是别人介绍的,因为我是不会去找女孩子玩的,不会来事儿。我当时在文工团演话剧,没有什么名气。她是美术教师,周围有许多同事、朋友,当初劝她别找文艺界的,文艺界的比较乱,不可靠。”
但贺聪并没有太在意这些,她心态平和,没有太高的要求,不指望丈夫成为大腕,不给丈夫施加压力,穷日子过着也不挑剔,笑容总挂在脸上。
摘要:苗族婚嫁歌曲旋律优美,地方特色突出,彰显着神秘的魅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优秀遗产。本文以湖南城步苗族婚礼仪式中的婚嫁歌曲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相结合的方法,从音乐本体的角度和音乐人类学的角度对城步苗族婚嫁歌曲音乐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关键词:苗族婚嫁歌曲 田野调查 音乐特征 文化内涵
一、湖南城步苗族婚嫁歌曲的渊源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湖南西南边陲。东与新宁、广西资源县接壤,西与通道县、绥宁县连接,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与武冈市毗连。该地气候宜人、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郁。
湖南城步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千百年以来,苗族同胞在此繁衍生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创造了许多颇具风味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丰盛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苗族同胞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平时除了语言交流之外,更多的是通过歌声来传情。婚嫁作为苗族人民重要的民俗活动,自然离不开歌声,因此便产生了“婚嫁歌”。婚嫁歌曲的分布区域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民俗活动相当活跃,民间歌谣积淀深厚的城步苗族聚居区汀坪、蓬洞、高梅等地,千百年来,这里一直保留着神奇的风俗习惯“处处是歌场,人人爱山歌”。20世纪60年代,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就是采用城步汀坪乡贺郎歌的音乐素材改编而成。
根据湖南城步苗族婚嫁礼俗形式和程序,婚嫁歌主要分为“嫁女歌”和“贺郎歌”。“嫁女歌”苗语又称“哩啦哩”,是结婚前一天,新娘与父母、兄嫂、弟妹、姊妹等亲朋好友们在娘家演唱的歌,整个演唱的过程相当漫长,一般从当日晚上一直唱到第二天天亮,内容除主宾双方互致自谦之词以外,主要叙述结婚礼仪,告诫新婚夫妇如何成家立业、为人处事。歌词生动感人,尤其是唱到“嫁女歌”中的“离娘歌”时,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满堂听众无不泪流满面,陪伴新娘的嫂子们更是歌声伴着哭声,其场面感人肺腑,庄严肃穆。“贺郎歌”是新婚之夜到了新郎家洞房中,主宾双方在闹洞房时所唱的歌,内容多为恭祝新郎新娘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祝福的话语,其风格明快。“嫁女歌”和“贺郎歌”均用汉语演唱,其旋律优美,娓娓动听,既缠绵抒情,又激扬高亢。湖南城步苗族婚嫁歌曲是苗族人民精神的凝结,更是其艺术文化的沉淀。苗族同胞用这种具有特色的风俗歌曲来表达对苗族婚俗的礼节和婚庆大喜的丰富情感。
二、音乐特征
摘要: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如红包习俗。在春节、婚礼、小孩升学等日常场合,少不了红包的身影,但具体红包习俗和细节又呈现与中国红包不一样的特点,中国的红包颜色全是红色系,几乎可以通用于各种场合;而日本用于春节的红包和用于婚丧嫁娶等场合红包是不同的,颜色以白色和素色为主。
关键词:日本红包;习俗;形态;审美;设计
一、红包习俗
1、春节红包习俗
阳历1月1日至3日是日本新年,相当于中国的春节,长辈给小孩的压岁钱在日语里被称为“お年玉”。相传日本古代人们向神社捐钱后从中再领回一些以表示承蒙神的恩赐,受到神的庇护,所领回来的部分就是日本压岁钱的开端。长辈给压岁钱要考虑小孩年龄和自己的经济状况,一般孩子年龄越大,得到的压岁钱越多。压岁钱通常用崭新的钱,放在专门装压岁钱的信封(ポチ袋,发音为波季袋)里面,通常信封上会写一两句对孩子的祝福或新年寄语。如果没有波季袋,也不能直接把钱给孩子,一定要包起来以表示对孩子的尊重。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要当着其父母的面,让对方父母也知道;家长应记下给压岁钱的人和金额,以便在今后的交往中作参考。
2、其他场合红包习俗
遇到红白喜事,如婚礼,满月礼,寿礼等则要用到更为正式的礼金袋(图4)。喜庆红事的袋子,叫着“祝仪袋”,一般为红白色,也有金银色的,右上角六角长形的图案表示干鲍鱼片,寓意吉祥,本来是实物后改用印刷。祝仪袋里面装的礼金一定要用新钱,表示对方的喜事期待已久。葬礼时一定要给旧钱,表示走得太突然,出乎意料。白事奠仪的袋子叫做“不祝仪袋”或“奠仪袋”,只有黑白色或灰白色。礼金袋分为两层,里面为一白色信封形纸袋,外面包裹精美的封套,不同用途应选用不同礼金袋,在商店出售时均有注明用途和适合放置的礼金数目。日本人挑选好适合的礼金袋后,在里层的信封正面写上金额,背面左下角写上住址和姓名,这样方便收礼人整理也防止发生误会。信封写好后放入崭新的钞票,再用外层的精美封套封好,在封套上写上出席人的姓名,套上水引绳便完成包装。需要注意的是礼金袋外层封套写法和折法,出席人数、关系影响具体写法及顺序;折礼金袋时把装钱的信封放在正中间,外层封套以左右上下的顺序折叠包裹住信封,下面往上折的时候一定要盖到上面折下来的部分,丧礼则相反。
二、日本红包的形态和特点
【摘要】《红楼梦》可谓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没有明确提到小说的时代背景,但是在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中需要把小说中的人物、环境、事件等各个要素形象化、具体化,在2010年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服饰的造型一度引起大众的热议,其服装造型在影视剧中承担人物形象塑造的同时,也承载了传统礼文化传播。
【关键词】电视剧《红楼梦》;服饰;礼文化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从未淡出过人们的视野,除了小说中展现出的诸多历史文化外,还有宝黛悲凉的爱情故事以及大观园中那些楚楚动人的女子们的不同命运,可谓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红楼梦》中的人们生活年代是模糊的,曹雪芹称“无朝代年纪可考”,但是文学作品改编成电视剧的过程中需要把小说中的人物、环境、事件等各个要素形象化、具体化,《红楼梦》电视剧中的服饰造型在影视剧中承担人物形象塑造的同时,也承载了传统礼文化的传播。
一、古代服饰体现的礼文化
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世界,这并不是说礼仪是中国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因为,数千年以来,中国一直维持着礼治的社会规范,“礼不行则上下昏”“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1]。中国古代非常讲究礼制,但同时社会中的等级制度也明显地存在,礼制的规范不仅体现在皇帝制定的各种朝纲制度上,而且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以及衣着打扮也都有明确的规定,通过服饰来体现“贵贱有等,衣服有别”。
在古代社会,要让人们遵从礼教思想,无疑要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入手,那么,古代的服饰就是历代帝王进行礼教的一个媒介。《易・系辞下传》中的“黄帝、尧、舜垂裳而天下治”,就把“衣裳”与“治天下”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服饰制度的制定意味着服饰与国家制度和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这一制度大致出现于夏、商时期,直到西周时期才逐步完善确立,并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中。服装的形制从此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意义,同时也是统治者严格等级制度、确立身份地位、巩固政治权力的重要手段。”[2]
人们生活的四个基本要素“衣食住行”,“衣”是最能够将礼制物化的途剑因为服饰是“人的第二皮肤”,是无声的语言。[3]因此,通过服饰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人们贵贱有别。《礼记・玉藻》中记载了天子、诸侯、君子这些不同地位的人的服装和配饰,以及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所着装的不同。
中国历朝历代对服饰都有严格的限定和区别,建立严格的服饰制度以便于人们显示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如有逾越或触犯便会受到惩罚,因此服饰在古代等级社会中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唐朝之后,黄色象征着权势,皇帝的龙袍多为黄色;到了明代,服饰制度中规定龙、凤这样的图文专为皇权家族所用,其余人均不能僭越,否则就是“犯上”,要受到惩治。“服饰被圈入礼制的框架中后,就已经跨越了个人行为,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人们的服饰从面料、款式、色彩、纹样等各方面,都以奠定帝王至尊的基础来拟定,被冠之以‘礼’,不同的阶层穿着不同的服饰,不允许随意穿戴。服饰在驱寒保暖、蔽体遮羞、美化的功能之外,完全附属于等级制度。”[4]
所谓开门红,就是企业如果开门红火,就能持久下去。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公司开业庆典的主持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公司企业开业庆典主持词精选【1】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乙: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 合: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甲:金风送爽,硕果累累,金秋十月捧出了多彩的画卷。 乙:丹桂飘香,五谷丰登,十月金秋谱写着丰收的乐章。
甲:今天是2009年10月16日 ,在我们刚刚度过伟大的祖国60华诞之际,
乙:在这花团锦簇,风景如画的金秋季节
甲:在这大地流金,硕果累累,喜获丰收的喜庆时刻!
摘 要: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我国传统婚礼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多数现代人选择西式婚礼,因此弘扬中国传统婚礼文化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婚礼中出现的典型服饰品进行综述,并对其特征进行讨论分析。
关键词:礼记;传统婚礼;服装礼服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066-01
一、中国传统婚礼概述
据唐李亢《独异志》载:传说在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人类的繁衍,兄妹需配为夫妻。女娲为遮羞,结草为扇,以障其面,这便是“红盖头”的由来。而红盖头也是中国传统婚礼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我国古代有“礼仪之邦”之称,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后,周武王继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西周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著有《周礼》一书。本文所讨论中式婚礼便源于《周礼》这部儒家经典之中。
(一)“五礼”基本概念
据《周礼》记载,周人把“礼”分为五大类,即“五礼”:吉、凶、军、宾、嘉。吉礼,即有关祭祀的典礼,包括祭宗庙、祭社稷、祭天地等;凶礼,即有关丧葬哀悼的典礼,主要分为复、殓、殡、葬、服丧五个阶段;军礼,即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校阅、用兵、田猎等活动时的礼仪;宾礼,即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节,包括朝、聘、盟、会、遇、问、视、誓、同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嘉礼,内容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等内容,以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最为重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太讲规矩,又不容易突破藩篱。
所谓规矩,至少在某个团体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体现在民间,它或许是乡风民俗;体现在行业,或许叫行规行纪。规矩跟制度明显不同,它不像制度以书面的形式来表达,最多也就是口耳相传。“规矩”的来源源远流长,往往不知源头所踪,很多规矩所要求的行为方式显得莫名其妙,甚至与法律相违背。但大多时候,规矩违反不得,违反规矩的处罚往往不是来自执法部门,而是来自小团体的各种指责、打击、嘲讽,即使不是太严重,也着实够人喝一壶。
法律方面,小偷小摸不能干,打架斗殴不能干,杀人放火不能干……道德方面,要尊老爱幼,要邻里和睦,不要恶语伤人,不要睚眦必报……规矩方面,你可能就一片模糊,以至于新到一地,就要到处打听当地风俗,就好比古时做生意要拜山头、拜码头,马虎不得。
笔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算是见识了各类“规矩”的厉害。农村的规矩尤以婚丧大事为最,都有一套固定模式,虽然很程式化,但绝对繁琐到眼花缭乱。按道理讲,结婚就是结婚,领了结婚证宴请下亲友以示庆贺,就算万事大吉;死人就是死人,大家追悼下表达哀思之后火化,也算有始有终。
但我们这规矩绝不这么简单。结婚,除去酒席外,还有若干个相关的重要词汇:万年青、桑树、红枣、花生、红蛋、甘蔗、桂圆、马桶、开门包、肚痛包、仪仗、炮仗、红烛、童子尿……至于干什么的,劳烦各位读者开动脑筋,那是少一样都不行。什么?不明白肚痛包是啥玩意?你娶了人家姑娘当媳妇是吧,人家姑娘是她娘生的是吧,她娘当初生她的时候肚子痛了是吧,这就是——肚痛包。当初本村就有娘家嫌这个红包太少而黄了姻缘的糗事,那是在大婚当日,亲戚们都来等喝喜酒了,结果黄了,你说糗不糗?说完婚事说丧事,一样的繁杂,同样例举若干重要词汇:豆腐、麻袋、红布、白布、道场、纸钱、炮仗、材夫、牌位、墓碑、假身、寿衣、捆扎带、长明灯……同样一件都不可少。不同的事件同样的繁琐。爷爷过背那会,笔者因为少不更事,戴着孝帽上人家家里借东西,结果……被称作给人家带了晦气,只好到人家门口放了一些炮仗用以驱逐晦气,又烧了些纸元宝向人家先祖表示诚挚的歉意。
不用笑,你要不办这些,人家是不会放过你的,这就是规矩。你在这个圈子里面混,不想被排除这个圈子之外,你就要遵守。按照父亲的说法,你要是不遵守这些规矩,以后轮到自己死了,都没人把你抬出去!
可能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都会觉得繁琐无比,但是谁都不好去打破这个玻璃罩。
法律对规矩是没用的,因为规矩有时候并不犯法;道德对规矩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规矩有时候看起来合乎道德甚至是为了讲道德。那以什么来制约规矩呢?答案是:更好的规矩,即移风易俗。坏规矩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是大部分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那么坏规矩就不复存在了。以前农村办丧事,离不开一个“烧”:烧纸钱、烧假人,还一路烧到坟前,弄得乌烟瘴气。但是这个规矩在一些搬到小区中的土地征用户中就不复存在了,大家都住一小区,你一烧,就显得与城市氛围格格不入,各种各样的住户中未必就全是你原来那圈子的,还有物业来管,最后自己也不好意思破坏大家的环境,久之这个习俗也就被追悼会代替了。
何谓婚姻嫁娶?我国后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注日:婚,妇家也;姻,婿家也(婿,夫也);嫁,女适人也;娶,娶妇也。这就是说婚姻嫁娶是指男女结婚的事。我知道,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婚姻文化,而不同的婚姻文化孕育出不同的婚姻习俗,不同的婚姻习俗又通过不同的婚俗礼仪表现出来。土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婚俗礼仪。这种礼仪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它制约着土族人的婚姻行为,成为婚俗准则而世代相传下来。
土族人的婚姻嫁娶礼仪程序极为繁缛,整个过程十分繁杂而隆重。在不同的婚礼仪式唱不同唱词的歌,其种类近30余种,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故事、、伦理道德、人类起源、生产生活等,不同唱词的歌,配以不同唱法的曲调,有近10余种之多,每唱不同曲调的歌,便以不同的舞蹈相伴,整个婚礼过程是在说唱和舞蹈中完成的,集中地反映了本民族传统风俗习惯。总的说来,土族的婚嫁礼仪要经过三大程序和20多个仪式,才算圆满完成男婚女嫁的全过程而走进婚姻的殿堂。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土族婚礼习俗在不断的演变当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婚姻程序和礼节有了很大的改变。
一、缔结婚约程序
1.提亲。提亲,俗称说媒。当男方家根据自家家境状态和选偶标准选定了配偶对象之后,便聘请一位善于辞令的媒人(土语叫哇日瓦),到女方家去说亲。媒人答应后,男方家根据传统礼仪,让他带上求婚礼物到女方家提亲。当媒人详细介绍了男方家的家世、家境等情况后,女方家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就将男方家拿来的酒喝掉,若不同意则将礼物全部退还给男方家。
2.测八字。测八字是指阴阳算命先生根据人的出生年月日时所属的干地八字推算其一生的命运祸福的一种旧俗。土族人受道教文化的影响,相信民间“辰子申忌蛇鸡牛,己酉丑忌虎马狗,寅午戌忌猪兔羊,亥卯未忌龙鼠猴”等属相生克的说法。因此,在提亲后定婚前要互换八字帖,然后请算命先生测定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若相合则叫做天配地合,易结良缘,若不相合则叫做属相生克,不易联姻。
3.议彩礼。测算八字后,便要商议男方送给女方的钱物事项。传统的作法是,男方家在选定的吉日,由父亲或叔父同媒人一同到女方家去商议。在聘礼的商议过程中,免不了要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辩。女方家故意抬高彩礼数目,男方家则频繁要求降低彩礼数目。当然,这种你拾我降的轮番争辩,并不说明女方要把女儿当做商品高价推销出去,也不表明男方家悭吝财物,不肯多出,而仅仅是在遵守传统习俗的一个过场罢了。其实,聘礼一般有着约定俗成的数量标准。经过激烈争辩和互相让步后,彩礼最终议定。于是,女方家设宴招待男方客人,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中,共饮庆祝酒。
4.定婚。聘礼仪定之后。便开始考虑定婚事宜,男方选好定婚吉日后。请媒人通知女方家。届时,男女双方邀请本家族里树有名望的长者齐聚女方家举行定婚仪式。起初双方重提彩礼问题,两方长者都为自己所代表的一方说话,女方坚持原来议定的数目,男方苦苦要求再次让步。经过一番争论,女方作出一些让步,免掉部分彩礼,男方表示接受。彩礼议定后,在热烈的气氛中饮定婚酒,庆贺这门亲事圆满确定下来。最后,女方家在一空瓶中装满五色粮食,让男方带回去,以表示婚姻已定,双方不再反悔。
5.送彩礼。定了婚后,男方家准备好彩礼,请媒人分期分批送到女方家。分期分批送,一是男方家一时难以备齐全部彩礼,二是怕联姻突变。首次送彩礼,主要送布料和干礼,以便女方家为姑娘缝制著装和购置妆奁。首批彩礼送到女方家后,由媒人将彩礼摆放在桌子上,女方家把已出嫁和未出嫁的姑娘全部请来,由她们逐一验收。在这期间,男女双方都有繁褥的礼仪互动,体现着土族朴实淳厚的民俗民风。第一批彩礼送完后,其余彩礼必须于结婚前全部送完。早期,富裕人家,有送马、牛、羊重礼的。
“婚俗”,或者称为婚姻习俗,婚姻习惯,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被某一特定地区的人们反复运用、遵循的关于婚姻家庭的非正式的规则。婚礼仪式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在婚姻文化乃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文化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婚俗礼仪与喜庆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二者就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诗经・关雎》记载:“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即描写了隆重的婚礼场面。《诗经・卫风 ・硕人》中描写:“葭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表现了庄姜陪嫁队伍的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诗经・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唱出了人们对婚姻生活的美好祝福。“礼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主张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儒家三礼之一的《仪礼》中《士昏礼》就详细记载了完整的婚礼步骤。婚嫁是人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无论古今,人们都毫不吝啬将最美好喜庆的物事和言语赋予婚礼。
桐城市位于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坐北朝南,背依玉屏、投子、龙眠三山,旁挟石河、龙眠二水,山光水色,分外妖娆。雄踞文坛两百余年的桐城派就孕育生长于此。桐城人历来崇文重教,一场男婚女嫁之事,往往会操办得热热闹闹,文化意蕴很浓厚。
一、桐城传统婚俗的程序
《尔雅・释亲》称“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古代称举办婚礼为结缡、合卺。俗称结亲、成亲、成婚、完婚、合婚、圆房等。《礼记・昏义》规定婚姻必履行六道程序:“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旧时,桐城民间婚嫁很是讲究的,一般先是媒妁提亲,接着议嫁,然后男方登门求婚,交换庚帖,双方中意了,就会有订婚、迎娶、回门等一些过程。
1、托媒提亲
俗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最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所说的“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显然在《诗经》年代就有了男方请人向女方提亲的习俗。在桐城,男方请媒人至女方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男方再去女方家求婚。桐城派文人及世家大族为子女择偶,重门当户对。首为书香门第,次为官宦之家。男子重功名,女子重妇德。一些名门重族,大都喜结中表联姻的“亲上亲”和互为婚嫁的“回头亲”。
2、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