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医生个人工作计划

基层医生个人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刍议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下的免费医学生招生工作

摘 要: 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是国家为贫困地区制定的一项民生招生政策,而“免费医学生”的培养是这项政策的具体实践,如何根据当前基层卫生人才需求现状和免费医学生培养现状,制定免费医学生专项招生政策对招收和培养自愿扎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基层百姓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专项招生计划 免费医学生 贫困地区招生

一、国家相关专项计划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教学[2012]2号),文件规定“自2012年起,组织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即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统称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

免费医学生是“我国连续三年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重点为乡镇卫生院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免费医学生的招生是国家专项计划的具体体现和现实实践。

二、免费医学生培养现状对招生工作的反思

自2010年国家6部委联合下文开展培养免费医学生工作以来,全国各地方医学院校已经培养了5届学生,免费医学生在校就读期间享有免除学费、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在校期间助学金和奖学金方面予以倾斜;毕业后直接纳入编制,确保定向生到乡镇卫生院有编有岗;上级医院在选拔用人时,优先考虑定向生。在诸多优惠政策的倾斜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往存在以下三方面现象:

1.免费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存在“积极性不高”现象

全文阅读

医疗机构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十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四次会议和省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精神,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促进区域医疗中心专业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构建权责明确、功能清晰、运转高效、群众受益的医联体,切实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为居民提高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推动医改持续有序深化。

二、目标原则

通过建设发展医联体努力实现:医联体内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互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治能力,解决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可度和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预期问题,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切实为居民提供疾病全过程的诊疗康复和健康管理服务。在推行医联体建设工作中坚持以下原则:

(一)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原则。

采取积极稳妥推进医联体建设。第一步8月底进行调研,制定下发实施方案;第二步9月底全面推开医联体建设。由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各组建1个医联体,实现县域内政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

(二)政府主导,分层次推进原则。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医联体建设的责任主体,医院作为医联体建设的落实主体。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组织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组建医联体,形成分层次、双向的工作推进格局。

全文阅读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划管治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划区卫生行政部门归口管理,推动我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提高基层卫生保健水平和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农村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认真贯彻中发13号、发24号文件精神,以“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经费等划归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按职责管理”为核心,以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模式为目标,求真务实,综合平衡,稳步实施,促进发展,努力做到“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全区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二是有利于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有利于提高群众的就医质量和健康水平;四是有利于调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

三、组织领导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划管理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直接领导下进行,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卫生、人社、财政、经发、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划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具体负责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整体上划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协调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摸底调查

全文阅读

三年.重生

重建报告

2008年6月8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全面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完成重建工作。

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医疗机构,如今,恢复重建工作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2010年8月,卫生部在汶川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上报告:

截至2010年7月底,灾区3省开工建设项目1667个,其中已经竣工1370个,分别占规划总数1750个(不含村卫生室)的95%和78%。

其中,四川省开工建设1355个,已竣工1196个,分别占该省规划项目数的95%和84%。

甘肃省开工建设221个,竣工105个,分别占该省规划项目数的94%和44%。

陕西省91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已竣工69个,占该省规划项目数的76%。

全文阅读

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方案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年省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及市政府《关于印发市期间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范围

年我市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实施范围共10个县区(以下简称实施县区)。

二、目标任务

(一)大力实施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工程。按照年度招录计划,从高校毕业生中为全市7个县区的乡镇共招录43名公务员。

(二)大力实施基层教师、医疗卫生、农技队伍建设工程。为实施县区每所高中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2名,每所农村初中招录师范专业本科生1名;每个乡镇卫生院招录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名、医护专业专科毕业生1名,为每个实施县区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招聘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以上毕业生6名;为每个实施县区的乡镇招聘专科以上农、林、水、牧、机或城镇规划建设等专业毕业生5名。全市共计划招聘农村基层从医从教、从事计划生育和农技服务人员500名。

按照省上安排,做好我市大学生到农村从医从教助学金项目选拔工作。在省内高校师范、医学专业设立110个助学金名额(其中师范类60名,医学类50名),为实施县区选拔有志到农村从医从教的在校本科生进行资助。

开展高中贫困生跟踪资助工作,每个实施县区确定资助对象50名。

全文阅读

基层医院基建项目管理分析

摘要:基础医疗设施是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总体建设情况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基础医疗设施的建设也提出了更为人性化和多功能化的要求。基层医院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的重要设施,加强基层医院的建设管理,将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服务。本文主要对于基层医院建设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基层医院;建设项目;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社会各方面的要求都在逐步上升,公共设施更是如此。公共设施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公共设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有限的资金和时间之内,做好基层医院的项目建设工作,是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重要问题。基层医院的建设项目不仅要能够满足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同时还要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基础医疗事业的基本要求。因而在进行基层医院建设时,就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基层医疗建设项目的各个建设阶段都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

1.基层医院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1.1基层医院建设项目的方案策划和设计工作

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工作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当中,基层医院的建设项目也是如此。医院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对于基层医院的整体建设情况和未来服务方向具有重要影响。基层医院建设项目的相关设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设计结果,他们对于设计的效果质量、资金的投入准备情况、施工的实际情况以及正式投入使用的效果都担负着重要责任。在进行基层医院建设项目方案策划和设计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基层医院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方案策划和设计工作要做好项目费用的预算工作,项目预算会影响到基层医院的整体建设情况[1]。方案策划和设计的深度达不到基层医院的实际需求,会导致在进行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不断变更设计方案,对于建设项目造成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工期的延误,造价的增长,这对于医院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一些专科的基层医院在方案策划和设计时还较为容易,但是对于一些综合性基层医院来说,它的设计方案中需要全面考虑到医院的各个建设部门,专业性较强、设备的种类又极其多,因而设计的难度也相对较大[2]。

1.2选择良好的设计单位,完善施工设计图纸

良好的设计单位,能够为基层医院的建设提供良好的设计方案和策划项目,同时还能够做好项目资金的预算工作。在进行设计单位的选择时,可以参考其他医院的意见,尤其是一些新修建的或者扩建的医院,从它们的实际建设效果中能够看出设计单位的整体水平。了解设计的单位的整体实力,将基层医院的设计需求通知到相关的设计单位,双方之间做好沟通工作,能够有助于基层医院建设项目选择到良好的设计单位[3]。基层医院建设项目选择到良好的设计单位之后,要尽快完善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使其能够为施工建设顺利进行提供准确的指导。基层医院的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将医院建设的基本需求传达给设计单位,主要包括各个科室的建设、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实际需求以及其他医院的重点设施建设情况。当设计单位做出初步的设计方案和图纸之后,要与医院工程管理人员进行探讨,并通过医院领导的整体审核,当设计图纸无法满足基层医院的建设需求时,要能够及时进行完善,由此才能够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4]。

全文阅读

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个人述职报告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要求,本人就2017年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述职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依法行政理论水平

作为卫生计生部门的管理者,始终不忘学习,不断用丰富的政策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充实和武装自己的头脑。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卫生计生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对卫计工作要求,不断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为贯彻执行卫计法律法规和国家方针政策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

二、坚持人大意识,圆满完成区人大评议工作

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开展了工作评议,为保证评议工作有序开展,我局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会议,进行全面部署,制定并细化了迎评工作方案,圆满完成了人大评议工作。

三、坚持第一要务,努力推动卫生计生改革与发展

(一)坚持改革驱动,推动医改迈出新步伐

1.试点推进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在医院内部全面推行了全员聘任制,扩大了医院的自;切实落实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区医院已入组病种110种;在人事薪酬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上求突破,引导医务人员重公益、重技术、重服务;制定和细化各科室质量标准和考核标准,加强了医疗质量考核评价机制。

全文阅读

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发展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我国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在201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六部委共同联合颁布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这为全科医生的培养以及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后,在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共同颁布实施了“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其重点就在于抓住新医改的良好机遇,贴近符合农村基层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新需求,鼓励更多的医学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切实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状况,这对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基层全科医疗卫生人才发展源由及现状

全科医学兴起于20世纪六十年代的北美,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推行全科医疗。它是一门发展较为成熟的立足于社区和农村基层,向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协调、综合性的医疗保健服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理想模式。以美国为例,全科医师在社区提供预防保健、常见病诊疗、咨询和康复等基层卫生服务,使得常见病和慢性病一般在社区基层就可以获得治疗。再如英国,总人口5,740万中已有全科医师37万名,平均每位全科医师服务居民1,600~2,000人,大约90%的卫生服务由全科医师提供。

我国在20世纪八十年代引入全科医学,开始逐步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2011年6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会议指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同时要求,到2012年使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目前,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医疗卫生资源设备简陋,全科医生人才严重缺乏,人民群众在当地难以享受多层次、全方位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从而促使“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旧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仍有待发展和改善。

二、明确农村基层全科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农村居民在我国是较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能否开展并落到实处,是关系到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关键内容。自新一期的医改以来,各级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都在逐渐加大,这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但相对而言,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人员配备和人才建设仍是较为薄弱,后者已成为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提高的“瓶颈”。

2011年卫生部等六部委下发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指出:“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关系到医改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因此,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培养适合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全科医生人才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满足基层民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保障。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来保证身心健康,是每位社会成员都应当享受的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而为满足这项权利的关键就在于基层医疗人员的配备和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合格的全科医生的培养。目前,在广大的农村及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缺乏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使得现实医疗水平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因此,为解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问题,加强培养能够了解农村、扎根农村、甘心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事业奋斗的合格全科医生人才,成为了改善农村医疗现状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文阅读

以规划为引领 加强医卫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广西卫生厅深入实施“人才强卫”战略,针对全区医卫人才队伍规模大、层次多、分布广等特点,通过规划对系统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整体性的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推动广西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摸清家底,高点定位,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

制定规划是科学调研、理清思路、凝聚共识的过程。按照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和自治区医改办部署,广西卫生厅会同广西社科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等共同开展七大专项课题研究,全面调查医卫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发现了全区医卫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欠佳,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失衡,基层人才匮乏,具有执业资格技术人员吸引难、留住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广西卫生厅牵头研究编制了《广西医药卫生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全区卫生人才十年发展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医卫人才发展“抓领军、抓急需、抓薄弱”的思路,设计了一批具有实用性、创新性、攻坚性的重大人才工程,初步形成了定位明确、层次清晰的人才建设体系,为全区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医卫人才工作提供了科学蓝图。

二、针对问题,高效实施,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广西卫生厅在实施卫生人才规划的指引下,针对基层医卫人才匮乏、“引留”难和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立行立改,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一是抓领军人才,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实施医学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139”计划,争取到2020年培育15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学科领军人才,30名具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学科带头人,90名具有较大发展潜能和培养前景的中青年骨干人才。截至目前,全区已引进培养了41名学科带头人,培育了41个医学重点(建设)学科。二是抓当前特需,解决地方临床一线难题。根据全区临床和公共卫生一线技术人才工作负荷、医患供需缺口,争取财政经费4000多万元,重点加强儿科、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产科、急诊医学、重症医学、血液净化等七类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的培养。仅2013年就从全区75个县选派450名医生到获得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的医疗机构实践培训,安排80名县级医生到自治区脑科医院跟班学习,为全区450个县级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各培训1名中医民族医师承人员。三是抓薄弱环节,缓解基层医卫人才不足状况。利用“三支一扶”优惠政策,引导高校医学毕业生下基层,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配合,每年面向全国医科院校选拔200名优秀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支医”。实施“定向订单助培”工程,近三年通过全国高考招收950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生,免费就读广西四所高等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充实农村医疗卫生机构。2014年将启动全科医师特岗计划,鼓励全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广泛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组织万名医师支援农村、万名人才服务基层、万场培训下基层等活动,对全区28个国家级贫困县168家乡镇卫生院安排医疗队定点帮扶,全面提升基层医卫人才综合能力。

三、创新机制,健全体系,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

良好的政策机制是促进人才发展的强大引擎。一是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在基层医卫机构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竞争性用人新机制,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强化人才流动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医卫技术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二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实行“托底不限高”绩效工资制度,使分配向重点岗位和骨干人才倾斜,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稳定和留住基层医卫人才。三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以深化职称改革为抓手,推出突出能力、注重实践、符合医卫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机制。2012年开始实行考评结合的职称评审改革,改变长期以来重论文、轻实践的单一评审模式。2013年,实行向基层一线倾斜的高级职称分层评审制度,对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申报副高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当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报副高以上职称评审的人员比去年增加了一倍。

全文阅读

基层计划生育护理现状分析

摘要:基层计划生育护理岗位人力资源配置、护士学历,职称比例等,通过对基层计划生育护理人力资源等所引发的问题及原因探讨,提升合理配置资源的对策,为制定合理的、人性化的配置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基层;计生;护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26(C)-0046-02

基层计划生育护理指具有护理工作能力,即具有护理专业中专及以上学历,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考试(或获免试资格)并获取护士从业资格证书,在基层计划生育机构直接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工作的护理人员。

一、护理现状

1、护理人力配置。1978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相关要求,要求医护人员比例为1:2,病床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为1:0.4,而目前基层计生护理人员护士少于医生;有的无护理人员,由医生代替护理工作;有的有护理人员,而无护理工作做或护理工作量不足。病床住院使用率低。我们中心现临床医生8名,护理人员3名。因护理人员少,3名护理人员负责门诊、病房的护理工作。有住院手术病人时,如腹部手术,护理人员不论年龄,均参与24小时值班,有时值班后连续上白班。中班无法提前确定,往往临时定中班,有时12点才能够确定中班,上中班护理人员,中餐无法解决。有时上午、中午、下午连续上班。护理工作经常处于门诊肌注,门诊输液、液体更换、拔针、观察和无痛负压吸宫术(有时多台)及术后观察同时进行。护理工作显得忙、乱。病人非常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临床医生积极帮助我们完成护理工作。我们中心护理工作无差错事故、医疗纠纷,是护理人员积极工作和全中心相互支持的结果。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