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层社会文化

基层社会文化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强化基层文化基础 夯实和谐社会基石

加强农村文化工作是提高基层群众文化素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统筹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对全县农村文化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农村文化建设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文化氛围“好”。近几年,县委在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龙游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了构筑“浙西中等规模的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建设纳入到全县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编制了《龙游县文化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思路,加大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重点扶持有代表性的民间民俗文化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县共有1个特级文化站、1个一级文化站、9个二级文化站,建有业余文艺队伍128支,5164名业务骨干。近年来,宣传、文化、社区(街道)和农办等部门以“彩色周末”、“和谐家园”等系列文化活动为依托,常年深入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文艺下乡活动,推出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传统民艺精品。三年来,全县农村共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边际文化交流和展览活动180余场次,参与活动人数达2.5万余人次,观众70多万人次。

二是整合力度“大”。近年来,龙游县抓住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工作的有利时机,整合统筹社会各方力量。一是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利用电脑网络平台,把网络由乡(镇)延伸到行政村,文化部门专门建立文化网站,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更新网页内容。编发《文化信息简报》,对外宣传介绍全县传统特色文化项目,报道各地文化活动动态,指导农村文化工作。二是整合文化阵地设施。以创建“百个特色文化村”、“文化艺术之家”,实施“东海明珠・金走廊工程”、“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等系列文化工程为抓手,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双建设、双整治”、“康庄工程”等工程建设,因村、因需而宜改建、新建了一批文化场所和文体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三是整合文艺队伍。以文联为纽带,建立农村文化人才发现、培养机制,及时吸收有专业特长的农村文化人才进入文联各协会,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

三是乡土气息“浓”。大力挖掘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村落和文艺节目。2002年湖镇镇被评为省级民间艺术之乡。塔石镇的脱节龙、沐尘乡的三月三畲乡节、小南海镇的剪纸艺术、士元乡的貔貅舞,都极具浓郁的区域文化特色,这些传统节目还经常应邀参加省、市、县的文艺演出活动。湖镇硬头狮子、塔石脱节龙应邀参加中国第七届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和“2004西湖狂欢节”大型踩街活动,并双双荣获金奖。文艺创作人员深入基层采风,创作了如小演唱“四老汉奔小康”、道情“乡镇干部帮贫致富”、小锣书“老土管”、“三农”颂、“老太婆逛新城”等一批充分反映当前农村新面貌、展示农民新形象为题材的作品,倡导“歌舞自己演,技能相互比,展品人人献”,以小品、快板、三句半、表演唱的形式融合方言乡音进行表演,令观众忍俊不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四是活动载体“新”。以争创全省特色文化先进县为抓手,深入开展创建文化特色村活动,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载体。2003年举办了全县民间舞蹈汇演,来自全县基层农村的20多支民舞表演队同场竞技,各展风采,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数万名群众争相观看,有力地促进了民间特色文化的发展。2004年组织全县农村基层的村两委和中小学教师共5000余人开展了“知龙游、爱龙游、建龙游”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参观近年来在城市、工业、旅游、交通建设中的新亮点,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亲身感受发展成果,在旅游娱乐的宽松氛围中接受教育。

五是取得成效“实”。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还陶冶了情操,改变了农民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许多群众说:“大家在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健康向上,既开心,又受益。”有一村民因长期迷恋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导致夫妻不和,家庭濒临解体,自参加村组织的座唱班后,他便整天热衷于表演,成了座唱班的骨干,改掉了不良嗜好。妻子也回心转意与丈夫和好如初,逢人便说:“文艺活动挽救了他,也挽救了我们这个家”。群众通过文艺活动,接受了新的信息、新的观念,拓展了视野,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观念明显提高,赌博、封建迷信等活动逐渐减少,讲科学、讲文化、讲道德的风尚逐步形成。农村比过去更积极更健康了。

二、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矛盾

全文阅读

基层群众文化的和谐社会论文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群众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优化城市社会状态之前,需要先优化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如果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喻成一个建筑,那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是建筑的地基,必须要打牢地基才能建造高楼。如果站在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比喻成一个人,那么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就是人的灵魂。人要得到发展就必须先发展灵魂,没有灵魂的人根本不能生存。同理,没有基层群众文化做基础,构建的和谐社会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失去了战斗的能力,更不用说经济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体制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基础,引导群众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没有文化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不完全的和谐社会,因为和谐社会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人群的思想无法得到良性引导,没有文化积淀的和谐社会就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实在意义。所以没有群众文化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没有和谐的文化根基,没有发展的潜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条件。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初的理念就是建造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体系,以人作为发展重点,所以基层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是打造文明社会体系的目标,是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前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给我国建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强大的后盾。这主要是因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能有效地加强社会凝聚力和友爱性,并且化解了社会矛盾,推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繁荣发展。所以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表现载体,也是和谐社会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撑。现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水平成为了衡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

二、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几点建议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就笔者的调查结果而言,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接下来笔者总结几个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方法。

(一)建设具有个性的城市形象文化城市的外观建设代表了城市的形象文化,例如: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建筑的彩绘方式等。在保持城市整体和谐的同时加入审美情趣和当地文化特色,许多文化名城的建筑都有独特的文化元素,比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威尼斯等。如果不能大面积铺设,也可以设置一两个亮点设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悉尼的海上歌剧院。

(二)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历史资源抓住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突出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俗色彩。在节假日举办大型的职工文艺演出和趣味文化娱乐活动,使地方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节日得到集中的体现。郑汕、赵康认为“历史文化资源是以文化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纪录,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是社会文明的结晶”。所以,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是建设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全文阅读

基层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一、发展基层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

当代社会,文化力彰显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文化的价值内涵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本质的内容要求更多、更广泛,在形式上和表现上的要求也显现多样化,以前单一、简单、低层次的内容和模式已经落后群众的要求。通过开展丰富多样、充满激情和魅力的基层文化活动,增强文化的吸引力,依靠文化的力量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自信、乐观、向上、友爱、帮助的和谐社会,人人参与到和谐社会建设上来,是基层文化的议中这题。发展群众文化是构建和谐,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掌握大人民群众盼什么,想什么,进行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尤其要以老百姓喜闻见乐的、乐意接受的形式来服务群众,为人民群众奉献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文化大餐,积极开创大众文化的新纪元。

二、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把基层文化站所建设成人民群众向往和热爱的场所,使之自觉参加文化活动。一是要量力而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要结合实际,根据身处自身的力量,针对群众民俗民风,完善各项功能设施,比如完善民俗文化博物馆、文化站、电子阅览室、群众广场、文化公园,配备书法美术、音乐民乐活动设施,都要根据群众的要求进行设置。二要加强规划,对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抓好每个时期的时间段,根据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中,要充分考虑群众参与活动的便利条件,打通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快捷通道。三是要明确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结合落实文化站具体工作,明确目的。按照一切为群众出发、一切为群众服务的要求,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向人民大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四是要充分利用好文化设施,扎实开展各项基层文化活动,比如开展节庆喜日活动、文化讲座、艺术培训、广场舞蹈活动、电子阅读对外开放等,充实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建设和谐社会。

三、强化基层文化队伍,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的要求,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工作在文化第一线的文化站工作人员,担负着本地区的群文活动的具体工作,包括有效地组织、指导、辅导、培训群众文化活动,自身还担负着创作活动,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遗产,任务繁重。因此,基层文化干部必须善于跟群众打交道,与群众密切沟通,还要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示和发挥管理、艺术才华,协助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一是基层群众文化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习,要善于吸收综合艺术技能,还要善于容纳当地的民俗艺术,才能有效地为群众服务。除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努力学习各门类的艺术知识。要组织基层文化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艺术修养和水平,开拓视野,真正成为基层文化干部的领头人,成为基层群众的文化朋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员。二是培养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要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道德教育,帮助基层文化干部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提倡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到投身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事关整个中华民族崛起和强盛复兴。只有具有责任感,才能理解基层文化干部的工作性质,才能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在节假日加班,牺牲与家人、亲朋聚会,享受人生快乐的机会,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无怨无悔,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可知,职工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每位干部职工显得何等重要。三是培养一支技艺精湛、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群文队伍。基层文化干部,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群众眼中的老师,如果没有专门的艺术才能,就得不到群众的信赖和尊重。基层文化干部,在基层文化活动中,起的是“火车头”的作用。火车快不快,全靠你自身的能力,包括责任心和艺术才能。只有掌握了艺术技能,才能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如鱼得水。同时,由于受基层文化站职数的影响,往往不能同时配足各类型的人才,就要求我们基层文化干部要做到一专多能,及时应付不同情况,组织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大显身手,这是当今基层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工作都的必然要求。四是要善于利用社会能量。当前,农村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了,开始转入重视发展精神生活,把目光转向文化上来。不少热心人事积极投身文化事业,作为基层文化干部,要及时利用好各种机会,鼓励和引导社会财富投放到基层文化事业上来,以文养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五是要大力吸收一批热爱基层文化事业、具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基层文化队伍中来,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文化干部的素质,从整体上改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结构。

四、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制作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占领群众文化阵地,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要树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文化精品,不断地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及品种表现诸多方面,加大力度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文化生活。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的意识,努力做好新时期群文工作,加强横向合作,拓展辅导空间,开展各门类的艺术培训班,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要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力争多出作品,出精品出人才;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人类文化的有益成果,铸就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把群众文化开展得更精彩、更有特色、更为普及,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全文阅读

基层文化设施和谐社会论文

一、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把基层文化站所建设成人民群众向往和热爱的场所,使之自觉参加文化活动。一是要量力而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要结合实际,根据身处自身的力量,针对群众民俗民风,完善各项功能设施,比如完善民俗文化博物馆、文化站、电子阅览室、群众广场、文化公园,配备书法美术、音乐民乐活动设施,都要根据群众的要求进行设置。二要加强规划,对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要抓好每个时期的时间段,根据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中,要充分考虑群众参与活动的便利条件,打通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快捷通道。三是要明确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结合落实文化站具体工作,明确目的。按照一切为群众出发、一切为群众服务的要求,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向人民大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四是要充分利用好文化设施,扎实开展各项基层文化活动,比如开展节庆喜日活动、文化讲座、艺术培训、广场舞蹈活动、电子阅读对外开放等,充实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层面,建设和谐社会。

二、强化基层文化队伍

构建和谐社会按照的要求,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工作在文化第一线的文化站工作人员,担负着本地区的群文活动的具体工作,包括有效地组织、指导、辅导、培训群众文化活动,自身还担负着创作活动,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民间艺术遗产,任务繁重。因此,基层文化干部必须善于跟群众打交道,与群众密切沟通,还要能够在关键时刻展示和发挥管理、艺术才华,协助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一是基层群众文化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学习,要善于吸收综合艺术技能,还要善于容纳当地的民俗艺术,才能有效地为群众服务。除了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外,还要努力学习各门类的艺术知识。要组织基层文化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学习,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艺术修养和水平,开拓视野,真正成为基层文化干部的领头人,成为基层群众的文化朋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员。二是培养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要加强基层文化干部的道德教育,帮助基层文化干部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提倡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到投身基层文化建设是一项崇高的职业,事关整个中华民族崛起和强盛复兴。只有具有责任感,才能理解基层文化干部的工作性质,才能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在节假日加班,牺牲与家人、亲朋聚会,享受人生快乐的机会,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无怨无悔,全面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可知,职工干部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对每位干部职工显得何等重要。三是培养一支技艺精湛、一人多用,一专多能的群文队伍。基层文化干部,既是工作人员,又是群众眼中的老师,如果没有专门的艺术才能,就得不到群众的信赖和尊重。基层文化干部,在基层文化活动中,起的是“火车头”的作用。火车快不快,全靠你自身的能力,包括责任心和艺术才能。只有掌握了艺术技能,才能在开展基层文化活动中如鱼得水。同时,由于受基层文化站职数的影响,往往不能同时配足各类型的人才,就要求我们基层文化干部要做到一专多能,及时应付不同情况,组织不同类型的文化活动,大显身手,这是当今基层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工作都的必然要求。四是要善于利用社会能量。当前,农村农民收入越来越高,农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更高了,开始转入重视发展精神生活,把目光转向文化上来。不少热心人事积极投身文化事业,作为基层文化干部,要及时利用好各种机会,鼓励和引导社会财富投放到基层文化事业上来,以文养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五是要大力吸收一批热爱基层文化事业、具有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基层文化队伍中来,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文化干部的素质,从整体上改变基层文化干部队伍的结构。

三、努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基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制作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占领群众文化阵地,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和腐朽文化的侵蚀。要树立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需要我们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文化精品,不断地创新——包括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精神产品的丰富及品种表现诸多方面,加大力度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文化生活。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的意识,努力做好新时期群文工作,加强横向合作,拓展辅导空间,开展各门类的艺术培训班,以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要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力争多出作品,出精品出人才;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人类文化的有益成果,铸就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把群众文化开展得更精彩、更有特色、更为普及,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王考英单位: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蕉城镇文化站

全文阅读

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探析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基层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现象的体现,是以群体民众为主的休闲消遣式文化形式。从国家层面看,基层群众的文化,能够反应出整个国家的国民生活水平,是民众生活状态与幸福状态的体现。基层群众文化具有自然、开放的特征,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是当前社会价值取向及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代表,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探析

1.前言

基层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方面与价值取向,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性。基层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优秀文化的产生,而对普通群众的文化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现象。在当前社会的文化建设中,要实现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首先还需要认识到基层群众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并充分利用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性,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着手,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将我国建设为一个繁荣发展、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

2.基层群众文化概述

基层群众文化主要是指普通民众在工作之余及闲暇时间,自愿参加并在参加过程中进行开发的一种社会性文化活动。基层群众文化主体为人民群众,其活动的内容多种多样,在社会系统当中占据着异常重要的位置[1]。当前,群众文化在整个社会的文化体系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巩固,并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变革。从文化建设与文化现象这两个方面看,基层群众文化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从目前社会的文化现象看,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文化活动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并逐渐成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类型。基层群众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贯穿了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并在各民族、各生产活动中得到渗透,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

3.基层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3.1挖掘基层人才

全文阅读

深化基层文化建设 全面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风气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对于基层文化的建设是整个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因此,要全面的加强对基层文化的建设,进而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深化基层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基层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71-01

一、深化基层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深化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

对于基层文化的建设,直接的作用就是对广大基层的人民群众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行为,只有将社会主义基层群众的文化水平提升到一种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标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体系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够推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而对于基层文化的建设又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基层文化的建设的深化就变得至关重要。

(二)深化基层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

社会要想获得稳步快速的发展,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文化建设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才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发展,进而有效的保证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深化基层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因此,只有不断的加强基层文化的建设,才能够使得基层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协调发展。深化基层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提升基层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准,这也是提升我国整体文化素养的重要目标,只有保证基层群众的思想道道修养水平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全文阅读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我国的农村基层文化处于这样的一种现状,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关键词】 农村 基层文化建设 思考

“三农”问题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较为滞后,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的农村基层文化的现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突出抓好农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我国农村基层文化处于这样一种现状: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水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文化活动相对贫乏,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原有的文化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在乡镇以下的农村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文化活动、文化教育更为贫乏,需要填补这方面的短缺;很多传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解体或走向消亡,适应新时期的文化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村更急需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不足

一些乡村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了,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就搞好了。因此,文化建设实际上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现象。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于干部政绩的考核,也往往偏重于经济指标,客观上促使农村基层干部只注重经济工作而忽视农村的文化工作。

全文阅读

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中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摘要:基层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基层文化;基层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基层文化建设在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一般指的是基层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围绕文学艺术展开,包括各类社区文化、农村文化等,涉及多个方面和领域。

一、基层文化建设在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而提出的,是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关键的一环。

1、基层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效能的基本窗口,基层文化建设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并为他们提供服务,因此,基层文化建设是推动基层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之中,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可以同时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可见,在经济腾飞的今天,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可以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形成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2、基层文化建设是构建好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

全文阅读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研究

摘 要:基层群众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首先,群众文化的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群众的爱党情节,同时有利于凝聚社会力量,提高人们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进一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力量,其次,我国始终是人们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始终坚持理立党为民的原则,所以坚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要群众文化为依托,从而发挥其内在价值,促进我国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与作用,并试图寻找构建良好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和谐社会;构建;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引言

基层群众文化是我国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虽然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但是其效果还有待提高,群众一直都是我国的基础,所以在发展过程中格外重视对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具体而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确立基层群众文化构建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内涵

基层文化从广义上来讲主要就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累积起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基层群众文化主要是以精神文化财富为主,辅以无助文化,中观层面的基层群众文化主要就是指经过历史的沉淀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其对应的组织机构相应制度的总和,狭义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主要就是指具体层面上的文化要素,这些文化要素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同时也是这些娱乐文化要素的总和,例如文学艺术、传播媒体等等[1]。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全文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摘 要: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虽然很多思想和观念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被淘汰,在岁月的长河中失去了踪迹,但是文化,却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洗去糟粕,留下精华,成为了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作为一个中国人,继承源远流长的文化,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使命。对于当前社会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例如中国目前的教育就是借鉴了传统教育体系演变而来的。当然,除此之外,由于文化都具有感染性,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对我国社会的繁荣稳定带来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基层社会治理 作用和分析探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379-02

引言

基层社会是社会最基础的一个层级,对于社会层级构成来说,可以看做一个金字塔型,顶层是上层社会,底下是基层社会,通过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基层社会的人数是最多的。所以相对而言在社会关系协调和管理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难度,而单纯通过法律或者条例进行约束,又很难达到合情合理。所以需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染、理念说服以及改变教育的优势,对基层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纠纷以及陋习进行纠正和治理,从而保证基层社会协调健康地发展。笔者将通过本文就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传统文化对于基层社会发展的意义

1.提升民众整体素质

据相关的资料显示,在社会的层级越高,受到的文化教育相对更多,思想更加开阔,自身的素质也自然会得到更多的教育和提升。而对于基层民众来说,缺乏高等文化教育的机会,那么自身的思想和素质形成只能凭借感性的思维,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多思想感染教育的方式,例如在儒家的伟大思想家孟子推行“以德服人”的德行文化,可以让民众在协调交流时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减少社会基层产生的矛盾冲突,更加快速地提升民众整体的思想和素质[1]。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