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论文

教育心理论文范文精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十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育教师心理教育论文

1.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的角色认识

对心理教育的角色认识有助于教师提高对自身完善紧迫性的认识。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不亦乐乎。现今的教师首先要构建内心世界,树立适应时代的、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这样才能教育学生修身,使其心理健康。教师要扮演好心理教育的角色,就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充分认识自己。即完善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和认识结构,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自己与学生的相互关系,在教学工作中学会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此外,体育教师还要有全新的教学工作模式。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教育学家认为,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3R”(读写算)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他又新增了“2R”(尊严与负责)教育———善行教育、人格教育。由此可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先教会学生做人(如何尊重别人,爱护集体和行为规范),再教会学生做事(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这应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思路,也是教师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目标。只有教师认清了心理教育对学生健康发展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把握了正确的教学工作模式,才能真正理解心理教育角色的内涵。

2.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的角色行为

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这是体育教师角色行为的正确体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之前,需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也就是要清楚地认识和理解学生有哪些心理需求和心理障碍。这样就容易掌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就能真正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体育运动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需求,渴求友谊,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别人的尊重,但往往不知道如何与人交往,或认识上存在偏差,对于自我表现受到别人非议等。这样就造成学生心里矛盾重重,对其成长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从心理发展上说,此时的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帮助,直至他们走出误区。作为扮演心理教育角色的体育教师来说,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矛盾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能在深层次上帮助学生扫除心理障碍,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实践证明,要使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的角色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教师就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用敏锐的智慧和温暖的爱心,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产生烦恼或挫折、情绪低落的时候,及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方法,给予有效的指导。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更需要教师挖掘出心理问题的深层缘由,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对自身心理教育角色客观、科学的认识和角色行为模式的正确合理运用,体育教师就会很好地履行心理教育的角色,人们会承认他们在担任心理教育角色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黄旭 单位:湖南警察学院

全文阅读

语文心理教育教学论文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教育呢

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再次是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

(二)先进的教学观念

全文阅读

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针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的事实,结合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文章作者论述了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关系。本文认为应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及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坚持体育锻炼的适量性,激发积极的情绪,使学生有运动之快乐感,从而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关键词]高校体育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的指导下,“教育健康”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高校体育教育课堂正是学生们放松心情、自我调节、满足兴趣、增强自信心、克服某些心理障碍的场所。所以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特点,适时、适地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营造和谐、友善的教学氛围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友善、活跃的教学气氛,必须建立在师生相互理解、亲近、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活跃的课堂教学无形中给学生创造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学习环境,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在愉快教学情境中消除紧张、压抑、焦虑、恐惧、痛苦等不良心理因素,同时使他们逐渐朝着朝气蓬勃、勇于创新、主动积极的心理素质方向发展。

1.关心帮助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交往形成了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两者的和谐默契主要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帮助上。这种关心和帮助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料”,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例如,在排球教学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因完不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标准而产生了厌倦、恐惧、自卑、焦虑的心理,尤其是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学习的困难,消除她们紧张的心理,及时和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技术问题,在课内外单独地辅导和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学生们从那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种进步不仅仅是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关爱,使学生们对学习有了信心和动力。

2.理解尊重学生。理解和相互尊重是师生具备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师生双边活动和谐融洽的心理基础。学生需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学过程没有理解、尊重、信赖、平等的环境,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得不到发展,即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某些不当行为,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原因所在。诸如学生没能按照教师布置的练习和方法去认真完成任务,纪律涣散,有时甚至和教师发生冲突。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教师应冷静地分析,尽可能地运用友善和蔼的语言去说服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卑心,消除隔阂,使他们感到教师的真诚相待是一片爱心和温情。反之,若用挖苦或过于严厉的语言训斥,甚至进行体罚,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其紧张的学习心理就难以消除。

二、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全文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论文

现在,人们已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即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表明人的健康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更要重视心理健康。这对我们从事教育的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失误,导致他们中的部分人程度不同地存在学习困难、情绪不稳、孤独胆小、惧怕挫折、缺乏毅力,进而身上存在着懒惰、怯懦、自私等缺点。如果学生的这些缺点不能正确引导的话,他们的主体性就不能更好地得以发挥。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

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文阅读

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一、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逐步走向国际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校要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加大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训练力度。在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给社会经验不足、阅历浅、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带来了多层次的心理冲击,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各种的心理矛盾与问题。这就要求心理素质教育逐步普及到各高校,并要求各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其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但是,作为一名教育者,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不断从中做出总结,要清醒的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复杂问题和艰巨的任务。

(一)社会上的客观因素和大学生的主观臆断

影响着教育者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一方面,一些教育者将大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都看作是思想品德出现了问题,片面的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替代心理素质教育,从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等同来看待。在此基础上也反应出某些高校在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工作中的经验不足,不能做到客观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片面的看待新时期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并存在着不注重“过程”,过分看重“结果”的倾向性。另一方面,则是片面夸大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把新时期大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偏离的思想理念、价值观乃至政治观上的诸多问题,都归因于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一些教育者甚至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无所不能的。这就体现了新时期教育者对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两种不正确的倾向———“研究心理素质教育不系统,以偏概全,没有从整体着眼研究心理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总而言之,现今我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缺乏专业且系统的理论指导,这是阻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存在着一些教育认识的误区

1、各高校的心理三四周教育主要重视心理测试,但忽略了结果的系统与科学的具体分析。一些高校片面的把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测试等同,教育者花大部分心思搞各种心理测试,无论是智能的还是简单的手写答题,这就把心理素质教育过于简单化和形式化,并不能从本质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

2、重视心理问题出现后的调解与引导而轻“早发现、早预防”。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逐渐增多,如今,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已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的相关部门或机构。但是,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只是虚有其表,并不能对学生进行整体且具体客观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指导。

3、大部分高校只重视心理课程的开设,而缺少开展与实施心理课程后的心理实践活动。有些高校热衷于开设心理知识类的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简单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而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

全文阅读

心理教育研讨论文

[摘要]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一种泛文化思潮,发展至今,已经在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心理教育理论具有了新的特点。本文主要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心理教育观进行分析,并对其在我国的本土化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心理教育本土化

20世纪后半叶,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后工业和后现代社会,与此相应,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广义地讲,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其中,“后现代”大多被当作一种社会变化在时间分野上的笼统称呼。然而,除了时间上的意义之外,“后现代”一词所涉及的主要内涵乃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情境;狭义地说,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对主体哲学所倡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和以确定性、整体性、同一性为标志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哲学。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壮大,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被众多的学科领域所借鉴,在这种变革的推动下,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而心理教育作为引领、促进人心理发展、提升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自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为心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引发了现代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深刻变革,对心理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后现代的角度透视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研究

1.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独立的思潮,它包含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思想。法国和德国的结构主义、存在主义、浪漫主义、欧洲传统的虚无主义、不可知论等,均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源头。它的主要观点表现为:(1)主张“去中心化”和“多元化”。它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是追求多元的思维方式、多视角地看待问题。强调科学方法和理论上的多元主义。(2)弱化普遍性研究,承认历史性和具体性。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我们无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找到所谓的“普遍性”特征,因此,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都应考虑进行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它重视语言概念、重视与自我关联的符号对于现实的构造作用,认为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而是我们自己或社会用标准语言建构出来的。真理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场合和价值体系,真理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化中。

全文阅读

中学心理道德教育论文

一、“心理-道德教育”的内涵

这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的教育过程,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和实现人的人格现代化。两者结合的基本思路是: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心理-道德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个体心理机能的优化为基础,以个体的道德成长为宗旨,运用合适的教育和引导手段,促进个体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

二、中学构建“心理-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1.中学建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合理性所谓“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即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以心育德、以德促心,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德育理念,这是更完整的心灵教育,能更好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更有效地形成和谐、健全的人格。从历史的角度看,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之间原本就存在一定的渊源。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心”即“性”,把心理等同于人品。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关于怎样做人,其实质蕴涵着人格和良好行为的培养。当然,这也是现代心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中国传统的心理修养方式——内省,就是把心灵与品性修养结合在一起,依据内心具有的自觉性来把握、扩展和提升自己。可见,心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历史同源。心理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教育重在育德,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2.中学构建“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首先,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是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必要手段,是培养健康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需要。高中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是增强德育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需要,能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传统的德育过程中,往往是说教多于启发,指责多于疏导,教师将固有的规范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被动接受。心理-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应在平等、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德育工作,这样,学生就会减少了许多的思想顾虑,敢于敞开心扉,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最后,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给心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活力,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

三、中学建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的几点探讨

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让心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协同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是提高中学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构建校长直接领导下的“心理-道德教育”工作体制,全员参与,共同营造心育、道德教育一体化的协同发展环境一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体系。以学校高层为领导、全体教师为主力军的工作队伍是构建“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实现德育、心育一体化的主要保障。以班级为单位、全体教师为实施者,充分有效地把德育和心育结合到一起,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心育水平。二是培训和加强各科教师的德育、心育能力。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有关培训,提高各科教师的心理-道德教育的理论及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提升道德品行和心理素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理发展。

全文阅读

文化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民族文化观念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持续隐性影响

民族是基于共同的历史、语言、宗教、行为、生物特征而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共同的居住地点、生活方式和历史习俗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又千姿百态,具有多样性和相对性。民族文化是民族心理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各民族在主动和能动地创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将民族文化内化于自己的心灵,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体系。1957年,英国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类有两种知识,一种是通过理性和逻辑分析获得的可以用语言清晰表达的知识,即“外显知识”;另一种是在社会生活当中无意识获得的、不能系统反思和清晰陈述的知识,即“内隐知识”。现代心理学不仅通过实验证实这两种知识独立地存在于人的记忆系统中,而且发现这两种知识具有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和提取机制。外显知识的提取是一种控制化的、缓慢的信息串行过程,而内隐知识在提取时是一种快速的信息并行输出过程,不消耗或很少消耗心理资源,不受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不需要意志努力。

因此,相对教育中获得的外显性观念,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更具有自动化和无意识的特点,容易被自动激活,是某一民族人们心理和行为最迅速、最直接的支配力量。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进入大学后,虽然脱离了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转移了生活空间,离开了一直浸染的民族文化环境,但原有民族文化观念并不会消失,而是以隐性的方式持续地发挥作用,自动地、无意识地影响他们对新观念的接受以及行为选择。首先,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少数民族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潜移默化影响着他们,在思想观念深处不自觉地留下印记。这些散布于头脑中的民族文化观念有些与新的文化观念相一致,有些则可能与之矛盾或相悖。当矛盾或相悖的情况出现时,由于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具有自发性特点,它会极大地阻碍和干扰新观念的接受。其次,内隐的民族文化观念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观念系统的践行。在民族教育过程中,尽管少数民族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了新观点和新观念,愿意将它作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观念能够马上成为支配行为的力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内隐的文化观念具有极强的潜在性和稳定性,它不会因为新观念的出现而消失。在此阶段,就会导致内隐和外显“双重观念”的出现。与外显观念相比,内隐民族文化观念较少需要心理能量和动机从记忆中去检索,所以在没有主观意志控制的情况下,作为一种积淀下来的无意识痕迹,它会首先被激活,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行为反应的最直接的支配力量。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忽视

既然民族文化观念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先在性生成因素,并持续隐性地产生影响,那么,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建立在对民族文化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能无视民族文化的存在。然而,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民族文化”或“超越民族文化”的现象非常普遍,民族文化成了教育过程中的被忽视的无关变量,这极大地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心理健康标准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各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为所有在校大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使用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测量问卷基本上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我们并没有对其局限性和文化适应性进行足够的反思和认识。受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影响,西方心理学把心理看作是一种独立在主体之外的类似于“客观存在”的“精神存在”。这种“精神存在”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加以认识、反映,并确定科学化的标准。但这个标准是孤立的,它从几个孤立的方面来认识人的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个标准是静止的,它从某段静止的时间来认识心理,而不是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待;这个标准是普适性的,它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心理,而忽视心理的文化相对性。心理异常和心理健康的标准在于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特定文化契合性。健康、常态的心理并没有统一的、普适的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有着截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心理行为表现。受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在遇到困扰时,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从科学的、普适的心理健康标准出发,忽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文化性和独特性认知。目前许多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和心理问题,如,焦虑不安、情绪波动、消极悲观、缺乏自信、人际敏感、强迫倾向等。这种标准化、表面化的测试无法深入各族学生的心灵深处,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失去深入了解学生的机会,更糟糕的是容易夸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程度和性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师源性伤害。

(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忽视民族文化的适应性目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照搬西方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以追求客观合理、科学、普遍的方法和手段为目的,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疾病的治愈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的社会背景和少数民族学生所经历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成了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理应忽略的无关变量。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科学化的、标准化的、去文化的。事实上,任何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潜意识”、“认知失调”和“真实自我”等并非是客观事实的反映,只不过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人的一种理解而已。所以,这些理论具有文化适用性。当把这些理论放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时,因为缺少特定的文化土壤,可能就会失去其本来的效用。当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和咨询中简单地搬用那些西方的心理健康理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那些让人倍感“神秘”的概念和令人“困惑”的推理时,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距离感和疏离感。同时,当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以科学化的面目出现时,那些非主流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心理健康理念和方法似乎就变成了非科学的,这无形当中会给各族学生带来一种压迫感。目前,在我国的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愿望不强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一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求助意愿的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向校内心理咨询机构求助的仅占5%,尤其是信仰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倾向“内省”、“感悟”和“自我解脱”,而不喜欢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求援。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少数民族学生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在遇到心理困扰时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另一方面也说明那些所谓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缺乏契合性,那些冷漠的分析和冰冷的结论很容易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望而却步,对学校的心理咨询失去必要的信任感。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民族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如果少数民族学生不相信心理咨询的效果,不愿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老师的帮助,那么这一目的就无法实现,其实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须保持民族文化敏感

全文阅读

日本教育心理学论文

一、日本教育心理学概况

1、日本教育心理学情况简述

20世纪初,日本就开始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1916年成立儿童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心理学受施太伦(L.W.Stern)、桑代克(E.Lee.Thorndike)、布勒(C.M.Bühler)等人的影响,发展了智力测验、心理测量、性格学。战后,出版了大量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如波多野完治主编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大系》;依田新编的《教育心理学》;中野佐三编的《教育心理学事典》;田中宽一主编的《实验儿童心理学》以及其他教育发展心理学丛书。在日本心理学书籍中,教育心理学书籍最多。90年代以来,吉田章宏(1991)和伊藤隆二(1996)等教育心理学名家也多次呼吁要注重日本本土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1959年成立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这是仅次于日本心理学会的一个专业学会,1994年统计会员达4500人。该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刊发《教育心理学研究》季刊至今。心身缺陷者的特殊教育在日本也受到重视。日本几乎所有师范学院都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一些大学设特殊教育系,授与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年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国立特殊教育研究所。1963年建立特殊教育学会,学员约有1000人,并出版会刊《日本特殊教育杂志》。为心身缺陷者专门设计了各种心理测验,如日本设计的盲人智力测验不仅用之于日本,也在美国使用。日本文部省从1995年开始以流动性的方式向各省的一些小、中学以及高中派遣教育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有关心理咨询工作。不少中小学校也开设了(或正在设置)专门的教育心理咨询室,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排忧解难,帮助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的顺利发展。

2、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

(1)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着发展、学习、人格适应与教育评价四大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年会有关学术论文的分类大致有九个方面,具体是原理与方法、发展心理、教育与人格心理、教育社会心理、教学心理、学习心理、教育测评、教育临床心理、心理障碍与教育。其中研究学术论文数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发展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和学习心理。日本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讨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有关法则性研究与个别性研究、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等问题上。所谓法则性研究,即是超越事物的个体特殊性而追求其共性以及一般规律的研究。这类研究的特征是力求客观地、自然地反映事物,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故多采用实验法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个别性研究则注重于探求事物之间的个体特殊性和差别性,因此常运用相关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事物的特定性质。数据显示,对于身体运动、感知、言语、情感表现、人格、社会行为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居多。其次是观察、调查方法的运用。

(2)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表现。一是有关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日本教育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日本教育心理学注重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深入探讨教科学习以及知识、理解等认知操作的内部心理机制。如光田、谷口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在文章理解的过程中,插入提问和具体事例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和回忆。言语表现的研究集中在作文、造句和书写等方面。此外,积极开展有关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学习策略指导以及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日本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针对学校教育中,诸如旷学、欺负同学、学业不振、早恋以及自杀等“学校身心疲劳”一直有增无减的现象,从学校心理学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临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神藤等人(1996)用因素分析法对欺负弱小同学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抽取出欺负行为正当化、缺乏正义感以及支持欺负行为等主因子,并发现这些因子与“学校身心疲劳”现象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日本教育心理学在学习与教学方面的研究的特点还有在认知心理机制基础上还导入发展的变量;增强学生学习个别性差异与教学策略针对性的研究;打破传统学习理论,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研究工作等。

(3)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消极表现。一是欧美化倾向严重,在基本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的方法技术方面全盘追随欧美,就是在具体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上也相从甚紧。二是日本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在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作用及效果不大。三是日本教育心理学有关教育心理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导致有关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技术存在混乱现象。

3、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制度的思考

全文阅读

积极心理教育论文

一、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末期,目前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它是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前提下诞生的。这种模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阐明了社会要素与疾病、健康之间的关系,而且创造性地提出了医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发展的新模式,赋予了心理学崭新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AlanCarr在《积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学校心理教育不仅要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更重要的目标是发展学生所拥有的潜能、力量。同时归纳出与此相关的“六大美德”和“二十四种优秀品质”。[1]我们当前的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基本沿用传统模式,反映在重点强调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师会把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重心定位于对学生甚至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新生入学后第一项工作就是筛查学生存在心理障碍的分布情况;相关课程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心理疾病,比如: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然而,学校在开展心理教育的着眼点和切入点究竟是哪里,亟待认真地反思。下图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正态分布曲线图,中间凸起的部分,代表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反映95%的被试处于平均的心理健康水平人群组。通过研究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基本为“90后”,心理健康水平处于±1.96这一标准差区间。他们不存在严重心理疾患,只是会偶然出现应激状态的心理问题。曲线的最右端表示的是完全健康的人群组,它是心理健康水平这一连续变量上的最优值,但是并非是绝对静态的。处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如果不朝向“最优值”水平趋近,其生活难以保持快乐、幸福和积极向上。曲线左端处于“低于平均值”的人群组可能出现心理障碍,但仍然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向曲线右端发展。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实际上我们目前重点控制的是上图中“低于平均值”约2%左右的学生;对于“高于平均值”的学生基本上是不加控制的;对于95%左右的学生更多考虑的是担心会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我们把占95%的学生当成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学生看待,教育的效果总是事倍功半。通过我们近十年来的研究认为,积极心理学理应成为学校心理教育方法建构的重要理论,国内称为“幸福学”。高职学生需要成为全面素质的社会人,只有具备积极的心理素质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提倡教育积极人生价值观,回归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建构积极心理教育既是时展的必然又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二、建构积极心理教育的维度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高职生教育建构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层面上是对学生积极的主观体验、职业幸福感、希望和乐观等方面进行引导。在个体层面上需要激发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诸如:爱的能力、职业兴趣、职业锚、创新能力、人际交往技巧、敬业乐群以及关注未来、天赋和智慧等因素。在群体层面上着眼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品质等素养。综合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维度我们可以得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个最能适应的环境和发挥最高潜能的行为取向,引导他们运用积极的力量实现职业理想、职业需要。据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建构就是要形成一种新的分析思路和操作过程。“90后”高职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参与意识,喜欢开展竞争,个性独立,各种职业技能竞赛是他们展示自己风采的主要平台。他们希望被尊重,不愿意被强迫接受,厌烦用普通高校的评价标准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积极关注:第一,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心理体验,学会积极地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创造勇气和信心,认同高职生的社会角色和成功途径。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具有幸福感的学生会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出快乐、满足的主观体验。因此平时学习效率高,在实习实训中,将知识顺利转化为技能的效果也比较显著。第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经常保持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心理品质;具备积极向上、乐观幸福、开拓创新、文明自律的心理品质。高职学生正处于进一步社会化和职业化的过程,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方面。当然那些看似属于“失衡”的现象正是他们不断成长的标志,因为只有出现不平衡才会产生需要形成动机,这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和力量的重要前提。第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主张以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教育主题,强调教育功能既要体现在帮助存在问题的学生获得积极发展,更重要的是引导那些处于“正常值”与“最优值”境况下的学生学会创造高质量的个人生活、职业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引领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职业素质。第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预防和干预的重点是激发学生身上的潜质;适用于已经出现比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少部分学生群体。采取的方法是调动学生自身存在的力量克服显性和隐形的问题,形成乐观态度、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以及希望、诚实、毅力等内在心理素养,战胜消极心理。

三、建构积极心理教育的方法

(一)创建积极的场域

教育“场域”是指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其他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创建、弘扬与传播和消费为依托,并以人的发展、形成和提升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教育“场域”会影响到其中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调整自我的行为,以适应外在的环境,通过外在环境影响与个体主观能动性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使他们有积极的心境、愉悦的情绪以及安全感和归属感,构成一种积极的支持体系。职业院校育人的场域首先是创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学校文化与学校精神等隐性教育作用,可以促使学生感受学校场域的教育力量。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支持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理论的昭示下,我们从积极学生观的角度入手,力图挖掘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创新精神。学校选择了在各楼层的立柱上镶嵌学生的专业艺术作品;在楼梯走廊的橱窗内容全部由学生社团进行宣传美化;在教室侧墙悬挂艺术专业学生制作的大幅主题画框,其中不少作品获得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艺术作品奖。学校还组织学生与所在社区进行了“文明共建”,学生可以定期参加企业、地区行政机构、福利机构以及德育基地的公益活动。职业院校育人场域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工学交替、校企融合是目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实现形式。我院与各实习实训基地、长期合作的用人单位建有20多年的联系档案,人文专业老师、心理教师与单位的相关部门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的墙柱上悬挂着“世界五百强”和中国著名企业的“员工标准”“企业用人标准”;企业在车间显著墙面上张贴者“优秀学生美德”等学校教育延续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将“社会实践课业”从学校课堂搬到了企业,把课题内容与企业文化、岗位要求融合为一体,使得学生政治素质与职业素质得以相容和发展,把人生价值与职业观、成才观相联系,在职业活动中培养健康心理,使得教育环境扩大到一个特定的社会范围,进而实现了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从两个场域环境的集合来看,就其实质而言促进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内化”过程。

(二)创建积极的理念

全文阅读